失能老人

2024-06-27

失能老人(共11篇)

失能老人 篇1

1 失能老人照顾问题的调查

1.1 失能老人照顾问题的现状分析

失能老人, 是指因为生理机能衰退、慢性病、意外残障或衰老等因素, 导致其生理功能失常和心理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对于老人的供养之道, 我国自古有之, 照顾老人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而且也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失能老人的护理和照顾有一定的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服务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例如2007年, 我国1350万失能老人需要床位约565万张, 但实际供给只有不到173万张, 供给缺口为392万张, 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其次, 没有长期照料服务费用保障, 无法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再次, 现在的社区服务尚未提供长期照料服务, 且失能老人大多依靠家庭供养, 民办机构的长期照料服务价格昂贵, 使大多数失能老人在经济上难以承受。虽然, 目前社会上养老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但是养老机构内部的照顾失能老人的质量却令人堪忧, 不仅缺乏专业的照料人员, 而且缺乏有益于恢复失能老人健康的硬件设施以及一些养老机构的环境、质量恶劣等, 这些都影响着失能老人照顾问题和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现实问题。

1.2 目前失能老人照顾体系的创建状况

照顾失能老人存在诸多困难, 而我国现有的对于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模式, 是依据服务提供主体和供给对象及内容的不同, 可分为居家家庭照护和医疗民政 (营) 机构照护养老类型, 其中居家家庭照护养老属于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成员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模式, 是基于伦理关系的、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然而, 近年来却发现这种养老模式, 无论在经济方面或者照顾质量方面都不大尽如人意, 因此有必要将照顾责任公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机构可以完全替代家庭、亲属照料老人, 而是在“就地老化”的政策目标下, 实现社会照顾和家庭照顾的协作和互补。这其中融入政府、社会 (主要是民间非政府组织) 的力量, 即由家庭、政府和社会组织三方协同, 共同担当起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工作, 因此它被学术界称为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当然, 照顾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障与服务水平的质量, 但是又不可能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来担负长期照顾的责任, 这又会产生一些矛盾, 而完全依靠社会公共部门不能够有效持久地解决这个问题。总而言之, 当前失能老人照顾体系的创建需要做一些调整与改善, 避免产生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2 对失能老人照顾问题的思考

2.1 关于创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及养老机构的设立措施

基于目前失能老人照顾服务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 照顾问题呈现的严峻性, 以及完善该体系的迫切性, 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创建稳定有益的照顾服务体系为最终目标, 实现体系的造福利民。其中关于养老机构的设立, 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养老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所以应把发展服务对象广泛、符合老人意愿的护理中心和托老所等作为优先发展对象, 同时应发展适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长期卧床、需要全天候照料的专业养老护理机构, 以满足当前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 形成健全的专业养老体系, 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二是专业养老机构的内部布局要合理, 即使是大的综合性养老机构, 也需划分一定的功能分区, 减少干扰。对于失能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要有必要的辅助和活动设施, 要充分考虑失能老人的身体特点和特殊需要, 提供人性化服务。三是对于重度失能患者, 例如老年痴呆等, 相关机构部门应给予重视, 并研究更加完善的特殊养老对象的服务, 以减少因为照料不善而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2.2 关于失能老人照顾服务的监管

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组织与监管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是人性、方便、快捷、遵守法律规定, 同时要注意各系统的协调一致, 遵循公平、公正与效率原则, 通过有效地组织和监管, 使参与其中的政府、企事业单位、服务提供者、照护对象及其子女能够积极参与失能老人照护并互相协调合作, 达到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立法完善、依法管理、科学有效的服务组织与管理, 政府部门在对失能老人服务、监督的同时也要有及时对失能老人服务信息进行反馈, 才能让相关组织部门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进一步提高对失能老人服务的质量, 构建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3 结语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失能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应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温暖,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促进社会的人性化发展, 实现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同时, 对失能老人的照顾, 需要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 需要长久有效的制度的维系, 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将失能老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以平等尊重的态度, 以和善的行动去践行帮助失能老人的行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失能老人的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改善, 社会也会愈加和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 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我国的人口逐渐老龄化问题。在老龄化人口中, 失能老人占了很大的比例, 因此, 对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照顾失能老人, 从道德方面来说, 是传承我国仁孝的表现。从社会方面而言, 是减轻社会负担, 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失能老人,照顾问题,调查,思考

参考文献

[1]丁仪.失能老人照顾责任公共化与长期照顾制度的建立[J].统计与决策, 2012, (03) :24-25.

[2]倪荣.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05) :77-78.

[3]徐丽萍, 王小林, 尚晓援, 等.中国老年人失能相对成本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2) :25-26.

失能老人 篇2

社会慈善机构领导;

我叫xxx,男,今年xx岁,身份证号:xxxxx,是xxxxxxx的退休员工。

1.从1997年起就被医院查出患有较严重忧郁症,长期依靠服用米氮平片、唑吡坦片、佐匹克隆胶囊三种药物用以控制病情。

2在2010年又被医院查出患有脑梗,至今发病三次,且一次比一次病情严重。

3.身患多种疾病且年事已高,脑子时清醒、时糊涂。个人生活起居无法自理,家里只能长期请人(保姆)来照顾日常生活。

因此,希望政府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发放高龄失能老人养老补贴。恳予准许批办为谢。

申请人:xxxx

农村失能老人亟待关注 篇3

我省农村失能老人生活状况究竟怎样?他们有哪些需求和期盼?我们本着“民生慈善、重在行动、点滴做起、雪中送炭”的工作理念,按照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开展扶贫济困的基本原则,为摸清四川农村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我们选择四川部分地区开展了“2014暖冬行动暨农村失能老人慰问调查活动”。2014年11—12月,由四川省民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带队的3个慰问调查小组,采取社区座谈、走访调查、入户询问、调查问卷等方式,先后深入阿坝壤塘、汶川、遂宁蓬溪、巴中通江、平昌、达州通川、雅安雨城、眉山仁寿、南充顺庆等地乡村,实地入户慰问调查贫困失能老人196户、调查福利机构95个。有针对性地对农村贫困失能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本次实地入户调查,取得了我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贫困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及需求情况的基础资料,为政府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帮助农村贫困失能老人及建立“救助失能老人专项基金”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省失能老人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我省失能老人基本情况

2012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人 1433.11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17.74%,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老年人群体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等特点。我们调查地区失能老人比例约为8%,据此推测,目前我省60岁以上失能老人约有115万人,其中农村户籍失能老人约69万人,占失能老人60%;城镇户籍失能老人46万人,占失能老人40%。随着年龄增长,失能比例将越来越大。

(二)我省失能老人呈现的特点

1.农村贫困失能老人基数大、寿龄高、空巢多

巴中通江县60岁以上老人1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8%。其中60岁以上失能老人10360人,占老年人口7%;独居空巢老人,因子女常年外出务工等导致的留守老人5.2万人,占老年人口35%。遂宁蓬溪县新会镇会宇坝村有435户,总人口数1169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7人,占全村总人口21.13%;80岁以上老年人49人,占全村老年人总数的19.84%;在家人口296人,占全村总人数25%。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3人,占全村在家总人口58.45%。眉山仁寿县富加镇章平村村支书徐克军介绍,该村六社户籍人口数227人,其中90%以上的人员外出务工,在家人口数仅17人,占户籍人口7.49%。留守17人中,60岁以上老人9人,占留守人口数的52.94%;儿童5人,占留守人口29.41%。

2.农村失能老人多处边远山区,贫困度较深

农村失能老人大多生活在高寒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脱贫致富难度大,家庭极度贫困。阿坝壤塘县是集“老、少、边、穷、病、教”为一体的藏族聚居区,截至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4.27万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9854人,占全县总人口46.50%,且该县是阿坝州大骨节病人最多、分布最广、病情最重的县,仅大骨节病患者就占农牧民人口的35.4%。

3.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能力弱化

在我们入户调查的196户农村失能老人中,家庭护理占98.2%,个别靠农村社区志愿者照护。护理人员中,夫妻护理占48.86%,子女护理占39.77%,另有父母、兄弟、亲属、志愿者护理。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有限,需要他人照顾,随着“三口”家庭的形成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家庭日益小型化、空巢化,而子女为生计外出务工,不能专人照顾,又无经济能力请保姆照顾,难以平衡工作与照料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部分高龄失能老人的子女也步入老年,在自身体能下降的同时,照顾父母更成为沉重的负担。

4.农村失能老人因病致贫

失能老人的年龄普遍偏高,70岁以上的农村失能老人95%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中风等疾病,因居住边远、行走不便、无人联系,加之经济困难等诸多因素,使得治病艰难。虽然大多数失能老人享有新农合医疗,但报销比例较低,老年人有病不敢住院,买不起药,不能对症施治,致使失能加剧、痛苦加重。大部分失能老人家庭困难,依靠子女承担较多的医药费,往往形成一人失能全家致贫的状况。

5.农村失能老人入住机构难

目前许多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设备、服务功能常处在基本保障阶段,不具备接收失能老人入住的条件;多数养老机构面临“护工荒”,现有人员普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养老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低,面临缺乏法律保护的问题;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较高。如成都市民建民营养老机构对失能老人收取的费用每月为4000元左右,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还须自己解决医疗等费用。农村失能老人基本无固定经济收入,难以承担高昂的养老费用,失能老人住不起养老院。

二、我省农村失能老人所面临的困难

(一)农村生活无保障的失能老人比例大

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省,我们所调查的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农村失能老人中的五保户是国家政策全覆盖,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吃、穿、住、医、葬由国家供养;享受低保的农村失能老人只能解决部分生活问题,医疗、护理等无保障;而农村多数失能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在外务工的子女寄钱回家或在家的监护人提供。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子女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不尽赡养老人义务;有的外出务工者长期不与老人联系,家中老人度日艰难;有的因外出务工收益不好,不给老人钱物;有的外出杳无音信,撒手不管。上述情况致使失能老人生活艰辛凄凉。

(二)农村失能老人医疗、就医困难

农村失能老人多处边远山区且居住分散,照料人员多数年老体弱又无应急呼叫和联络条件,而当地乡镇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满足不了失能老人就近就医的需求。农村失能老人医疗负担重,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较低,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有病不敢住院,生不起病。农村失能老人普遍存在门诊医疗费用困难的问题。

(三)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极为突出

在我们入户调查中,子女在身边的占34.78%,但这类留在老人身边的子女,大多自身患有精神病、癫痫等疾病,尚不能自理,更无力照顾老人,目前大多数农村贫困失能老人都由同样年老多病的老伴照料。如遂宁蓬溪县新会镇桅杆嘴村三社78岁的重度失能老人杨庸和,患脑瘫病瘫痪在床十几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2岁的儿子患小儿麻痹症生活也不能自理,至今未婚。杨庸和老人82岁的妻子既要照顾瘫痪的丈夫,又要照顾儿子,年老体弱的老人心力交瘁、力不从心,常常叹息“我真的好累哟”。

(四)农村失能老人生活孤寂,精神慰藉缺乏

因外出务工人员多,有的村社院落只有两三户人家,三四个“空巢老人”居住,老人十天半月无人交谈,只好与猫狗为伴;有的地处偏僻,既无电视,广播又不通,老人寂寞冷清、无助无奈。加之失能老人大多瘫痪在床,邻里平时往来少,又无联络工具,生疮得病无人知晓,生活孤独凄苦。

(五)农村失能老人配套设施短缺

在我们深入农村入户调查中,失能老人瘫痪在床的比例大,失能程度重,自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人员年老体弱,照料极为困难,迫切需要轮椅、医用护理床等相应设施。如蓬溪县新会镇会宇坝村79岁的陈太孝老人,重度失能,瘫痪在床多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儿子又是痴呆,全靠年老且重病在身的儿媳护理。老人仅靠屋梁上的一根绳索帮助起身,生活凄凉。

(六)农村部分失能老人生活困难

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经济困难,我们调查发现,部分家庭仍然存在衣被和家用日常生活品短缺状况,个别失能老人甚至在危房和简易板房中生活。如仁寿县汪洋镇大勇社区87岁的重度失能老人石付容(女),与62岁的弱智儿子一起生活,家贫如洗,原居住的土坯房已垮塌,目前母子二人居住在社区搭建的简易板房中。

三、解决农村贫困失能老人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失能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数量增大,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是对政府和社会的考验,也是对千家万户道德伦理的考验。虽然近几年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着力推进社会化养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基层养老服务组织及失能老人护理津贴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政府托底作用。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失能老人各类需求,这一严峻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慈善公益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一)为失能老人建档建卡

以全国范围内启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活动为契机,建议开展全省失能老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为失能老人建档建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失能老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平台及工作和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保障失能老人合法权益

完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体系,健全老年维权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明晰政府、家庭成员、社会的责任,切实保障失能老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弱势老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把高龄、孤独、空巢、失能老人列为社会维权服务重点对象。做好失能老人法律服务工作,拓展失能老人维权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三)建立村级失能老人服务组织

积极培育乡镇和村一级的服务组织,创新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模式,建立机构进社区、服务进家门的具有入户服务失能老人功能的服务组织。政府在实施失能老人护理补助政策的同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失能老人服务,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机制健全的服务体系。

(四)建立失能老人分类救助机制

对于贫困失能老人基本的生活保障,应该根据失能程度及家庭贫困状况,形成差异化的保障补贴。建议将60岁以上的农村失能老人纳入享受残疾人补贴范围;对享受低保的失能老人实行分类救助,在国家低保标准上,上浮一定比例救助;将其他农村失能老人纳入临时性生活救助,如医疗门诊费、生活设施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农村失能老人。

(五)加快养老护理服务队伍建设

要加快培育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构建“政府支持、社会组织运作、实体服务”的机制和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要制定养老护理服务行业标准,推行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对失能老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院校专业培养、在职培训、岗位训练等多种途径,逐步建立一批具有养老护理知识及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

(六)全力启动对贫困失能老人的项目援助

失能老人生活困境的原因和对策 篇4

关键词:失能老人,“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机构

一、造成失能老人困境的社会性因素

1. 人口流动性大和城市化加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这些大量的流动人口基本都是家庭的劳动主力, 而老人与儿童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体将留守在家。城市里由于工作、情感、求学等等原因而与父母异地而居。农村和城市被留下的这些人都是需要得到照顾的人群, 尤其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群体。

2.“四二一”人口结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今家庭的人口结构日趋简单,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一对夫妻要养育一个子女并赡养四个老人, 除经济负担外还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照顾老人, 尤其是那些须赡养失能老人的家庭, 肩上的担子更为沉重, 老人的基本照料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迫使养老问题成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3. 社会关注度低

当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会的发展, 人们所思考的、努力的都是当前利益相关或不久将来的事, 却极少包括当他们衰老甚至是失能时的生活。这样会促使社会也无意识地忽视了老年人照料的问题, 老年照料服务产业还未发展就有可能走向衰败。

二、造成失能老人困境的制度性因素

1. 政府津贴补助不足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我国也在不断改善提高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对于老年群体除了养老、退休金外, 对于困难的家庭政府还提供了津贴补助。这一部分津贴只有很少的补助金额缓解了老年问题, 但即使这一部分金额并不是很多, 却为许多家庭带来了希望。然而, 一些困难的家庭只能望洋兴叹, 虽急需该补贴却常常因条件限制而被拒之门外。

2. 三大主要养老形式存在不足

(1) 机构养老不足。我国的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一般都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而且多数不愿接受失能老人群体;针对失能老人的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单一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理需求, 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即使机构养老存在着不足, 但我国养老机构明显存在供不应求现象, 人们仍希望入住养老机构。据预测2051年所需床位约3 800多万张, 但实际却不到200万张, “一床难求”是大家关注的普遍问题。

(2) 社区养老不足。社区是为小区生活的群体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机构, 其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 非本社区人员将不能享有该社区服务及优惠政策。由于资金投入力度等因素限制使社区养老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缺乏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服务人员, 社区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质量较低。虽然社区养老有着自身的缺陷, 但为社区居民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 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 随着社区建设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必将会有所突破。

(3) 居家养老不足。居家养老的设施并不完善;为居家老人提供的服务形式单一, 精神需求常处于空虚状态;居家老人购买服务时认为花费金额较高, 对服务状况评价较低, 缺少专业性的护理服务, 多数是日常的做饭、洗漱等照料服务;失能老人寻求服务人员时常遭拒绝或短期工作, 而且费用相对更高。但是, 由于人们心中更注重家的温暖, 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形式。

三、造成失能老人困境的自身性因素

1. 养老思想传统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开放经济, 同时也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但一些传统观念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这些价值导向仍在影响人们的行为。关于养老问题, 许多老人都认为“养儿防老”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家有子女照顾才是真正的养老, 居住在外都是子女没有孝心的表现, 而且正所谓“落叶归根”。当人们年迈时更希望与亲人居住在一起, 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2. 消费观念落后

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老一辈一般都会抱有节俭的想法, 不愿花冤枉钱接受养老照料的新型消费或是消费水平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 认为价值不等。有的观念更传统一些的老人具有非常高的“攒钱”意识, 除非必要不舍得每一分钱。当然, 也存在一些“时髦老人”, 他们的观念与时俱进, 更能接受新鲜事物, 如越来越多的候鸟式养老人群。

3. 心理因素阻碍

心理因素对行为的选择有时也起着决定的作用, 影响着人们不选择专业人员照料的心理状况如愧疚感, 主要是一些贫困家庭的老人, 也许是就一次医就将子女辛苦几个月的所得工资花的所剩无几, 不仅会产生对于生活的无力感, 对子女也会产生愧疚感, 如果还要花钱雇人照料自己, 老人们会更加的自责甚至会有负罪感的想法;自尊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 如果自己的圈子只有自己或极少数的人需要入住照料机构, 人们会觉得在他们面前有失面子, 自尊心受到伤害, 尤其失能的老人往往不希望陌生人照料自己, 除害羞不自在外不希望将自己无助软弱的一面暴露在陌生人面前。

四、改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

1. 提高政府津贴补助,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加大政府的养老补贴力度尤其是失能老人, 尽可能的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群体, 不仅仅是金钱, 也可以是药物, 一些养老的机构及社区的规模、设施建设、服务等等在一定程度都受制于资金。因此, 开展慈善捐助, 建立基金会, 联系企业赞助等资金筹集方式, 对一些接收失能老人的机构给予一定补贴或是优惠政策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有利于机构、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与完善。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民办养老机构

随着失能老人的扩大, 需求多样化, 老年照料服务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将市场机制引入养老服务行业, 促进其产业化,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鼓励建立民办养老机构, 不仅可以缓解失能老人照料供需不足的问题, 还可以在市场调节下使服务行业形成竞争机制, 在利益驱动下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 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培养专业护理人员

对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定期考核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建立奖惩制度。在政府的调控下高校或社会组织可以开设专业的护理培训课, 可以为有护理需求的群体提供服务, 改善养老体系护理资源匮乏现象;可以招收剩余劳动力, 调整劳动力资源结构;可以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机会,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体, 在以有效文件保证其从事护理服务的前提下, 可以免费为其提供专业性指导。

4. 整合养老模式资源, 重点建设居家养老

整合不同养老模式的资源优势, 形成互补模式, 建设以居家养老为主,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辅助其服务功能, 促使多种养老模式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原因是,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大部分仍是家庭养老, 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养老服务, 更容易迎合老年人的价值观念, 有利于居家养老模式的普及并且在社区、机构的协助下, 可以更好地提高居家养老的绩效。

5. 弘扬传统孝道精神, 提高社会成员参与度

养老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做的事, 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要弘扬传统的孝道精神, 要参与到养老体系的建设中, 这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要扩大宣传力度, 使每一位社会成员在努力为父母提供一个安稳晚年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养老问题状况, 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6. 借鉴国外经验, 发展我国养老照料服务功能

虽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失能老人社会安全网体系存在着不足, 但却有一些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如老年互助模式, 有一些较年轻的老年人组成小组帮助照顾较年老的形成邻里互助模式。我国也可以结合国情, 因地制宜地提出一些相应措施, 比如学校可以与社区或机构合作, 组成一支规范性志愿者服务队, 定期为老人们提供服务尤其应满足其心理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蒋玲玲, 熊吉峰.贫困地区农村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企业导报, 2011 (16) .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的通知[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

[3]苏映宇.国外失能老人社会安全网体系的比较分析与借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 .

[4]倪荣, 刘新功, 朱晨曦.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7) .

失能老人 篇5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与高龄人口比例与规模不断增加,西安农村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据西安市老龄办等部门调查,目前西安农村失能老人的平均失能时间为6.63年,这些失能老人长期存在抑郁、烦躁、情绪失控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男性失能者中表现突出。约有10%的老人由于身体长期遭受病痛折磨或家人嫌弃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世情绪,觉得“活着受罪”,有“早死早解脱”的想法。

调研发现,遗弃、虐待失能老人在西安农村仅是极个别现象,但嫌弃、冷落、忽视失能老人的现象比较常见。导致这一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医疗费用对失能老人家庭的困扰。调查显示,近两年生病住过医院的失能老人占56.6%,7成以上的家庭感到失能老人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带来了较大压力。由于失能老人的拖累,家庭成员债务偿还能力普遍减弱。“失能致贫”“因病致贫”“教育致贫”已成为西安农民奔小康的三大制约因素。

失能老人 篇6

关键词 乡村失能老人;基本养老服务;康复;精神慰藉需要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44

乡村基本养老服务需要解决老年人基于年老而生理机能下降的基本生活服务需要、基本健康服务需要、精神慰藉需要等。本文中的乡村失能老人,是指仍然生活在乡村的失能老人,不包括户籍是农村但已进城生活的老人。其中,失能的评估指标是指不能独自完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等活动。

1 面临的问题

1.1 乡村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面临问题

1.1.1 居家养老变成了家庭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的本意是老人在家接受养老服务,服务者可以是家人、社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养老机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志愿者等。然而在乡村,由于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等,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变成了家庭养老服务的原始状态,几乎仍然是由家庭成员在给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课题组在重庆调研过89位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情况,只有2人不是由家人照料,而这2人的家庭经济情况都不差:一位是老人自己雇佣同村村民照料,此老人丧偶,当过村干部,买了养老保险有固定收入,加之国家征地分了数万元钱,而2个儿子中1人在做建筑小包工、1人买了客车在跑客运,家庭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另一位老人是儿子出钱聘请老人侄子一家照料,此老人也丧偶,儿子一家在广东开手工作坊,年收入有数十万,但老人不愿到广东生活。

1.1.2 老人不能得到24小时照料

在乡村,除极少数家庭给失能老人聘请了护理人员,一般都是由家庭成員照顾失能老人。众所周知,由于城乡经济、东中西地区发展不平衡,多数乡村家庭的青壮年进城或到异地打工,照料失能老人的担子落在其他家庭成员肩上,如配偶、女儿、儿媳或其他人员。然而,无论是由谁来照料老人,照料人员并非总能在家陪护老人,有时需要到田地耕种收割、外出购物或外出参加红白喜事。在照料人员外出的时间,哪怕是半天,失能老人的如厕等就成问题。在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案例:重庆垫江某失能老人的儿子、孙子、孙媳妇在沿海打工,孙女嫁到邻县且要照顾双胞胎小孩不常回来,老人由儿媳妇照料,2013年的一个冬天,老人的儿媳妇去镇里卖菜并买日用品,中午回家发现老人掉到了床下,全身只穿着单衣单裤,老人无力爬上床也无法扯下被褥盖在身上,只能躺在那里受冻,额头发高烧。课题组还在重庆綦江、石柱、大足发现了几个因家人外出导致老人大小便在裤子里的案例。

1.1.3 有医疗服务但康复服务需要的满足率不高

失能老人普遍有强烈的康复服务需求,希望了解身体机能恢复或延缓机能衰退的知识,然而,他们及其照料者普遍很难获得专业的指点。89人中,只有5人表示在看病时得到过医生提示要注意活动能活动的部位、适量运动等指点,11人表示孙辈或其他人通过查看网络等告知了一些失能老人康复训练的知识,其余失能老人表示没有得到过专业指点。更严重的是,89人中,只有21人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得到过偶尔的按摩,其他老人没有得到过实际康复帮助,且一年中得到按摩次数超过3次的只有5人。这说明,多数失能老人的康复服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1.1.4 多数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有配偶的37位失能老人中,绝大多数表示自己快乐或比较快乐;无配偶的失能老人共52位,其中31位(近60%)的老人认为自己基本不快乐或不快乐,原因是家人很少主动陪老人聊天或老人明显感受到了子女或孙子女对照护工作的倦怠感致使老人对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感到迷茫。古语云:“久病无孝子”,这句话虽然以偏概全,但残酷的事实使它应验在了部分丧偶失能老人的身上。

除失能本身原因外,为了解丧偶失能老人认为自己不快乐或基本不快乐是否有照料者忽视老人精神慰藉需要的原因,调查了这些老人的相对固定照料者,询问是否注意到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需要及是否采取满足老人精神慰藉需要的实际行动。

关于是否注意到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需要。31位照料者中,12人(38.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注意到,典型的回答是“农村人哪有那么多想法”,另一种回答是“都这个样子了,还要想啥子”。这种回答实际上是认为失能老人不需要精神慰藉所以没有给予老人相应的精神慰藉。毕竟,老人失能了,也仍然是独立的个人,也有精神慰藉的需要,甚至因为比其他未失能的老人更处于弱势,可能更有精神慰藉需要。

关于对失能老人是否采取精神慰藉的实际行动。31位照料者中,19人注意到了老人的精神慰藉需要,但17人却没有采取精神慰藉实际行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照料者表示自己累或比较累是原因之一。照料失能老人本身就很累,而照料者还要忙田间地头的农活、还要筹集“人情客往”的礼钱、安排子女读书或婚嫁,既劳心又劳力。一位失能老人的亲生女儿说:“我一天到晚要忙里忙外,累得很,哪还有时间陪老妈聊天或者按摩哟,给她按时端屎端尿、送饭送菜、洗衣擦身体就是对得起天地良心了。”这反映出照料者的劳累使他或她无暇考虑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而只得优先重视马斯洛提出的5个层次需求理论的低层次需求。其次,部分照料者本身不幸福。2位照料者说自己都不幸福,无暇照顾老人的精神慰藉需要。其中一位不幸福的原因是离异,另一位不幸福的原因是儿子赌博、吸毒。再次,另有对父母“对等回报”的原因。一位照料者解释自己没有采取实际精神慰藉行动的原因,是自己小时候老人对自己就“很一般”,只管吃饱穿暖而不管自己的精神需要,从不参加家长会,在自己成年择偶时不准自己与心仪对象结婚。最后,另有舆论没有更高要求的原因。16位照料者表示,现在这样照料老人,也没有受到过任何亲戚朋友、村民的批评或质疑。有2个照料者给予了老人精神慰藉需要,但是老人仍然感受不快乐或基本不快乐,原因在于老人自身问题,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累赘,活着是拖累子女。

1.1.5 照料者获得喘息服务的机会很少

除个别聘请的“外人”照料者外,家庭内部照料者普遍反映甚至抱怨自己被失能老人“套住了”,很难真正休息一天。家庭失能老人的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会面临因老人身体状况,照顾者的特质、个性、健康情形、年龄,对医疗概念的认知、送养护机构的看法、所获得的支持系统和所需要的资源信息等情形,而会有不同的压力或需求,这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是国家未来社会福利体系政策拟定的重要方向[1]。无法获得喘息机会的家庭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替现有照料者代为照料失能老人一两天;二是家里有人可以“替岗”一两天,但对方不愿意,有的是嫌弃给失能老人端屎端尿臭,有的是觉得性别不合适,有的是哪怕一个整天也不想完全待在家里。从根本上说,是对老人的爱或孝敬还不够,也是对失能老人相对固定照料者的爱还不够。

1.2 乡村失能老人采用机构养老面临问题

1.2.1 多数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无力负担机构养老费用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多数乡村失能老人及其家人无力负担机构养老费用。当被询问是否考虑过送失能老人到养老机构接受养老服务时,多数家庭表示根本不知道还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方式,并表示即使知晓了也不敢往这方面想,因为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或略有存款但另有重要用途,没有钱去支付机构养老服务费用。

1.2.2 有经济能力的失能老人及家庭不愿采用入住机构养老方式

少数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较为宽裕,有经济能力支付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然而,失能老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原因有二:一是认为到养老机构去就是等死;二是认为去养老机构会失去家庭温暖。家人也不愿意送老人去养老机构,除了上述2个原因,另有4个原因。第一,家人担心旁人会误认为是家人嫌弃老人、抛弃老人,怕舆论批评,这反映了乡村百姓非常重视舆论评价的乡村社会特点。第二,家人担心老人在养老机构受到虐待。这既反映了乡村百姓对陌生人的不信任,也体现了对失能老人的爱心、孝心。第三,家人认为到养老机构探访老人不方便,养老机构“规矩多”。这是乡村百姓习惯田园式无拘无束生活的折射。第四,家人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要花钱请人照料老人,也宁愿花钱聘请族人或同村人。这是乡村百姓对血缘纽带、地域纽带心理依赖和信赖的折射。

1.3 乡村失能老人社区养老面临问题

1.3.1 无法应对失能老人日托服务需求

从社区养老照护供给情况总体上看,城市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2]。以重庆为例,目前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总量不高,在乡村更少,近来建立了20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重庆市共有近40个区县,每个区县一般至少有10个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几个乡镇或街道办辖区才有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如果把乡村的一个行政村当作一个社区,而一个乡镇一般至少有5个行政村,平均下来,一般至少10个以上社区才有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而乡村家庭多是散居,因此现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失能老人提供日托照顾面临“距离”障碍,与社区养老服务就近照料的本意和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3.2 普遍缺乏照料失能老人的设施和人员

乡村现有普通社区活动中心普遍缺乏可以照料失能老人的人员,也没有便于失能老人康复训练的器材设施。现有乡村社区活动中心中,有的发挥着聊天议事功能,有的发挥着图书阅览功能,有的还发挥着国家惠民信息查询和村务信息查询功能,有的因有普通健身器材设施而发挥着健康人群锻炼身体场地的功能,有的则变成了“茶馆”。乡村普通社区活动中心普遍缺乏照料失能老人的设施和人员的原因有2个。首先是认识问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福利依靠家庭而不再靠集体的观念已经在乡村扎根,基层政府、村组和乡村居民数年之前普遍没有认识到社区应当对失能老人承担起日托照料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其次是资金问题。现有乡村多数集体经济已经空心化,村组缺少用于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聘请人员的资金。政府用于医疗、教育等其他社会公共服务开支大,目前还不可能为每个社区购买养老服务设施和聘请养老服务人员。

2 目前乡村失能老人基本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

2.1 多元协同供给养老服务

乡村失能老人仅靠一方照料是很难的,需要家庭、社区、志愿者、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等协同供給养老服务。

2.1.1 厘清观念

首先,让乡村居民认识到为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家庭可以供给养老服务,其他主体也可以供给。其次,即使偏好居家养老,具体服务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居家养老不等同于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是一种养老方式,是老人在家接受服务主体的服务,而服务者既可以是家庭成员,也可以是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志愿者、邻居、朋友等。

2.1.2 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并组建相应团体

要倡导公民精神并在公民精神下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在乡村青壮年“沙漠化”的严峻形势下,倡导低龄老人为失能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倡导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假期或周末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失能老人的邻居、朋友均可被引导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政府引导这些志愿者组建相应团体,如“××养老服务志愿者协会”,办公地点就设在行政村办公场所。政府除引导外,要对志愿者进行养老服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根据实际提供的养老服务给予适当补贴或精神嘉奖。

2.1.3 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布局

要实现持续的长期照料,就离不开社区服务[3]。要选择部分社区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点,并尽量实现一点辐射2~3个社区。囿于财力等所限,现在对有失能老人的所有社区建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不现实。然而,可以在失能老人较多、失能老人居住地之间地理分布不过于分散、道路交通状况较好的社区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点。经费主要由政府出,可通过制发销售更多的福利彩票来筹资。这些社区养老服务点宜聘请当地人作为服务人员,主要原因为:第一,乡村居民比较信任当地人,且当地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比家在外地的人员确实更容易受当地舆论制约,一般不敢虐待老人;第二,当地居民与失能老人没有语言障碍,方便使用乡村方言进行沟通。

2.1.4 借助其他主体解决难题

乡村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面临诸多难题,其中两个比较主要的难题是老人不能得到24小时照料、照料者很少获得喘息机会。老人不能得到24小时照料,是指照料者离开了一段时间,而照料者离开失能老人外出并不表示其在休息,往往是在劳作或者购买生活用品等。要解决老人无法能得到24小时照料与照料者很少获得喘息机会的问题,关键是要能有人与相对固定照料者“轮岗”。首先,建立区县互联网基本养老服务大平台。由于乡村智能手机已普及,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互联网平台,建立失能老人、家庭成员照料者、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养老服务机构、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等模块,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该平台的意义在于各方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输入和查询其他各方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结合时间、区域、金钱等合理选择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立该平台的可行性如下。第一,信息的输入输出问题。信息输入输出可以采用文字和语音两种,便于乡村居民操作。这里有一种误区,认为乡村居民特别是老人不能操作智能手机,其实绝大多数盲人都可以操作智能手机实现聊天,正常乡村人的能力不会不如盲人。第二,费用问题。一个区县组建这样一个大平台,参考重庆目前某区县组建的农村综合信息平台,一次性的设计费在60万元左右,每年的运营费在20万元左右,经费由区县财政出。重庆多数区县是有能力承受的,且如果该平台融合到农村综合信息平台等其他平台,那么运营成本会明显降低。其次,挖掘家庭成员的潜力。除少数确实是只有一个精神、智力、身体正常的家庭成员外,要引导有照料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为相对固定照料者分担照料失能老人的压力。需综合考虑挣钱养家、照看教育未成年人和照料老人等家庭“总账”,特别是要引导年轻人不能只顾自己挣更多的钱,或只顾自己“小家”的幸福,而完全不顾父母照顾(外)祖父(母)的压力,既不出钱又不出力。殊不知,当父辈照料祖父辈一旦拖垮了身体并生病,所有的担子将完全落在年轻人的肩上。因此,即使不是从家庭伦理亲情考虑,而从边沁功利主义趋利避害的角度,成年年轻人也应适当为父母分担照顾失能祖父辈的压力。

2.2 着力解决康复服务和精神慰藉问题

2.2.1 解决观念更新问题

引导照料者特别是家庭照料者认识到失能老人的康复并非没有希望,只要坚持科学的康复训练,老人身体机能的恢复是有可能的,进而可恢复部分自理能力,而老人恢复某部分自理能力,可以减轻照料者负担。引导照料者认识到失能老人也有精神慰藉需要,要采取措施解决部分照料者没有认识到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需要的问题。可以通过带领照料者参访正面典型家庭,或角色转换模拟等方法来实现。对于已经认识到老人的需求,但拒绝采取措施的,要教育照料者不要因自己的不幸或老人过去对自己的不关系来传递不幸或回报不尊重,否则自己并不会真正快乐,而且这种不快乐的氛围很可能影响家庭的年轻下一代和未成年的再下一代,必须打破“不快乐”的代际传递。

2.2.2 引导康复服务和精神慰藉

政府部門可以购买对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志愿照料者等的培训服务,包括失能老人的康复服务和精神慰藉培训,既可以是到大中型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现场学习,也可以是录制相关视频后通过手机或电脑网络远程学习,还可以是刻录成光盘播放等。对于精神慰藉,引导照料者尤其是家人注意:只要从心里尊重老人并展现在日常生活中,老人是感受得到的;同时,要让老人不觉得空虚。家人有时间可以陪老人聊天,没有时间可以通过收音机或电视机等播放老人喜欢的节目,让老人感受到自己与社会同在,也能让老人不空虚。

参考文献

[1]唐咏.压力与应对:以城乡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福利实践为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王德文,谢良地.社区老年人口养老照护现状与发展对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3]VA Freedman, BC Spillman. Disability and care needs among older Americans[J].The Milbank Quarterly,2014,95(3):509-541.

失能老人 篇7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概念

失能老人指因患慢性疾病, 生理机能损伤、身体各器官、各组织功能弱化而导致日常活动不能自理, 必须依靠他人照顾。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顾可以理解为老人不能以正常生活方式活动后, 在生命存续期的较长时期内必须依赖他人给予的生活照顾、心理抚慰、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

长期照料服务内容主要有: (1) 个人照料, 即个人日常生活照料; (2) 健康照料, 即主要侧重非治疗性的健康服务; (3) 社会心理服务, 即提供咨询、精神慰藉等; (4) 居住服务, 即提供住房; (5) 看护服务, 即24小时生活监护服务; (6) 临终关怀, 即为临终者提供终前照料。也可分为生理照料、情感照料、精神照料、社会照料等。目前, 国际上对对失能老人长期照顾并没有一致的定义, 台湾学者认为长期照料是指对因失能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项长期的生活照顾服务, 包括日常活动辅助、心理慰藉、经济支持等, 而且一般是指6个月以上的服务。这里, 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包括4个维度: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时间维度。

二、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现状

1.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机制发展滞后

目前, 我国失能老年人已达到3 300万, 本世纪中叶将达到1亿左右, 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而且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缺乏相应的费用保障。家庭一直是失能老人的主要依托或赡养模式, 子女生活负担沉重。因此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和服务机构设施发展严重滞后, 全社会预防和应对老年期失能的意识淡薄, 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建设紧迫性凸显。

2.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紧迫

随着我国失能老人的迅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快速发展, 家庭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矛盾更加尖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长期由家庭居家照料, 不但会影响子女的工作、学习的状态, 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也必然降低, 主要照顾的亲属多感到心力交瘁, 疲惫不堪, 甚至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失能老人家庭规模日益扩大, 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有多个子女, 等到独生子女一代的父辈进入晚年, 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将更为严峻。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长期照顾服务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 初步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顾服务体系, 是应对失能老人迅速增长的长效措施。

三、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是靠传统道德维持

对父母的孝心和责任感是通过社会道德约束实现的,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仅依靠道德手段来维系家庭的赡养功能, 体现了家庭养老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家庭养老模式的实施也取决于子女的经济能力, 一旦子女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 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也难以维系。

2. 机构养老模式缺陷明显

各地兴办的一些养老院、护理院、福利院、疗养院等机构在我国已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 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儿女照顾老人的生活压力。但是, 养老机构一般只接收能自理或正常生活的老人。在处理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问题时常暴露出很多不足, 缺乏相应的护理经验和专业医疗设施。

3. 我国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根据资源投入主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社区居委会、街道为主的地方互助养老形式, 如“家庭养老院”;二是政府机关、民政部出资的社区养老形式;三是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单位福利养老形式, 一般由老年人原来工作的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养老, 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之一。[3]

四、完善我国社区长期照顾体系的建议

1. 构建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是根本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失能老人数量庞大, 难以仅依赖家庭养老模式解决失能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一是家庭成员精力和时间有限, 无法保证失能老人的24小时全天服务, 二是居家养老不具备照料失能老人的专业设备和条件, 即便是家政服务人员也缺乏系统的专项服务, 失能老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三是居家养老成本比社区服务机构高, 家庭生活负担加重。健康老年人适合居家养老, 而失能老人需要由相应的社区服务机构照料。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高龄化问题的根本选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组织和管理机构, 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相关工作;建立失能老人照顾保险制度, 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在老年照料服务方面的经验, 完善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兴办失能老人专业服务机构, 提供相应的规范的长期照料服务。

2. 完善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模式, 即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

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模式主要包括日间照料机构和居家老人服务, 即在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首先在法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产生, 随后被其他国家广泛效仿。这种养老模式也是联合国“维也纳老龄问题”行动计划所提倡和推崇的老年服务方式。专业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由社区为主导的机构服务。就失能老人而言, 社区化的照顾模式使得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 在失能老人已习惯的环境开展服务;从机构运行成本看, 由社区提供失能老人服务所需投资较少, 更加促进社区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证服务质量。发达国家在完善失能老人服务机制的过程中均把社区长期照料模式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我国传统家庭模式已日趋小型化, 这就决定了社区照料是失能老人的照顾模式的必然选择。

3.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

社区照料养老服务难度大, 专业程度高, 它要求服务人员具备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特别是某种疾病的初级专业护理水平, 包括失能老人多发的脑卒中后遗症、癌症、失智、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呼吸疾病、糖尿病等。在美国专业社区服务工作者都是受过系统护理训练, 分为注册护士、实习护士、个人照料助理、护士助理、家务工作者、职业理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项岗位, 并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开展服务工作。[4]

目前, 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短缺, 社区卫生事业应着重培养社区照料人员, 以专业人员护理为主, 社区医生指导为辅, 推进社区失能医疗康复和生活照料服务的标准化过程, 使越来越多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护理服务。香港设立离院病人家居照顾员和注册保健员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尝试, 在社区内设立居家保健员专业岗位, 积极培养专业医护人才队伍。

4. 以社区为中心,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转型

从我国实际出发, 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失能老人长期服务体系。在社区中建立专业老人照顾机构, 完善相关硬件和服务设施。根据老人年龄、生理、居住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专业方案, 满足不同家庭的服务需求。建立社区养老长期照料服务模式, 提高对疾病、失能等耗费医疗和照料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探索新的养老生活方式, 从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时间维度全面提升对失能老人照料水平, 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界定了城市失能老人的内涵, 其次从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现状入手, 分析探讨城市失能老人传统家庭照顾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和服务机构设施发展的局限性, 提升全社会预防和应对老年期失能的意识。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二元结构,产业结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栾吟之.首批“居家保健员”培训[N].解放日报, 2010-04-27.

[2]姚丽萍.今年本市先行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N].新民晚报, 2010-04-28.

[3]吴蓓, 徐勤.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J].人口研究, 2010, 31 (3) :61, 70.

失能老人 篇8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失能老人

本文研究界定的失能老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 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 在日常生活方面, 必须通过他人的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

(二)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

美国保险学会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定义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由家庭成员或社会专业人员为功能性损伤 (患慢性病或者处于伤残状况) 的老年人提供的居家服务、医疗服务、运送服务、社会服务或其他支持性的服务。”[2]

笔者认为, 长期照护服务是指为失能老人, 提供的一系列长期性、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照顾服务。主要包括: (1) 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即为失能老人提供吃饭等日常生活起居服务以及外出办事等服务。 (2) 医疗康复服务, 即由专业护理人员或者在其指导下进行的以康复保健为目的的服务。 (3) 精神慰藉服务, 即指通过聊天、心理护理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排遣寂寞、排忧解难, 呵护心灵等服务。

二、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目前国家及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口的法律法规, 但是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的法律法规却处于空白。除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外, 与长期照护服务有关的法律基本上是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 尚缺乏全国性的专门用于规范长期照护服务发展的单项行政法规, 还主要依靠部门、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指导长期照护服务事业。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 直接导致监管不到位, 导致其长期照护服务水平低下。

(二) 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缺乏政府扶持政策支持。政府对长期照护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不足, 对社区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的扶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福利彩票公益金。由于筹资渠道单一、财政投入不足, 不仅导致社区居家照护覆盖面和开展项目受限, 还制约了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 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当前, 各城市长期照护服务资源条块分割, 机构、社区和家庭在整合照护服务资源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不能有效地满足城市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首先是长期照护服务的资源较为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是相关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最后是城市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理机制。

(四) 社会关注还不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对养老问题越来越关注, 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养老服务政策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待遇。但对于失能老人这一特殊人群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就城市政府部门而言, 未能对其辖区内的所有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 也没有根据数据来推算城市失能老人的发展规模, 以提前预防老年人的失能风险。缺乏社会各方的重视, 制约了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

三、发达国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一)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历程中, 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均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日本出台了有关长期照护服务的专项法律———《长期照护公共保险计划》, 该法律赋予了长期照护服务事业制度化的规范, 为该国长期照护服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基础。

(二) 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从各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实践来看, 其服务资金筹集均多元化, 既是财政税收负担, 又是社会保险缴费, 还可以是个人缴纳的服务使用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由政府承担主要的资金责任。此外也都强调个人的责任, 如美国完全由个人负担费用。随着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增长, 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利用民间团体和社会力量来增加服务财源。

(三) 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各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都是根据失能老人的实际照护需求来制定和实施的。其长期照护服务的模式都包括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家庭照护三种。根据本国的失能老人的发展需求, 均相应地加强各项模式的发展。照护服务内容也呈多样化, 不仅涉及与日常生活方面有关的家庭协助等, 也包含了相关的医疗康复服务、心理辅导和临终关怀。

(四) 专业的服务队伍

发达国家在发展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事业时, 都非常注重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所有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的人员, 在进入工作岗位前, 都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资格考试, 考试通过后并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 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允许上岗。上岗后的从业人员还需接受定期的培训和岗位考核, 以此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四、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对策

(一) 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思路

城市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来构建, 即“以各地政府为主导、以各自家庭为基础、以所处社区为依托、以相关机构为支撑”全面展开。

一是以各地政府为主导。政府有责任加大对长期照护服务事业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整合养老机构、社区、家庭资源, 建立长期照护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的衔接平台, 并给予政策引导、财政投入、法律保障、服务监管与评估。

二是以各自家庭为基础。中国的家庭仍是养老的重要载体。政府要大力弘扬家庭美德, 继续发挥家庭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中的独特作用。要积极改造家庭居住环境, 为失能老人提供适宜的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服务意识;为城市居家失能老人提供及时的健康护理和精神慰藉需求。

三是以所处社区为依托。城市社区能够就近方便地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 是家庭照护服务的后备资源。根据各失能老人的特点和需要, 整合本社区的各项服务资源, 为城市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全方位的照护服务, 大力推进城市失能老人的社区照护服务的发展。

四是以相关机构为支撑。当家庭和社区无法承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时, 养老机构必然是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各类养老机构要不断改善各自的服务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特别是要强化各自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护理技能, 为失能老人提供更为满意和贴心的照顾。

(二) 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顾服务的具体对策

针对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有关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经验基础上, 笔者提出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长期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长期照护服务的对象是特殊而弱势的失能老人群体, 应该受到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 为此亟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以促进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与顺利运行。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国外长期照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现状, 以规范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为目标, 制定失能老人的专项法律。

2. 拓宽长期照护服务的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是各项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 也是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正常运行的经济基础。应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将长期照护服务资金项目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中, 从而保障财政对长期照护服务的投入支出形成固定的比例。要完善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捐赠机制, 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和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组织投入到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事业中, 从而广泛吸收社会资本。要发挥慈善捐赠机构功能, 积极开展社会募捐, 以此来扶助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家庭, 保障他们能获取长期照护服务资源。

3. 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失能老人体弱多病, 照料和医疗费用负担都较重, 急需针对这些弱势群体设计相应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从而有效地分担医疗费用, 减轻老人的财政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保险资金筹集上, 可根据德国“长期照护保险”的做法, 使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并建立护理基金专户, 实行专款专用。在保险费的支付方式上, 可按照日本的做法, 根据年龄特征来将护理保险的参加对象进行分类, 借以确定保险费的支付范围。

4. 加快建设护理型照护机构

护理型照护机构, 主要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的照顾和护理工作。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大力培育护理型长期照护机构是社会事业的重心工作, 是有效缓解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矛盾的有力保证。放宽市场准入的机制, 实施资金补贴或税收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大力参与、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现有护理型机构要加强院内服务设施建设。

5. 创新多样化的照护服务内容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促使失能老人的规模不断壮大, 随之而来的是具体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细分化的态势。由此, 应改变过去长期以生活照料为主的服务体系, 扩大医疗康复服务的能力和范围, 提高精神慰藉服务的质量, 不断创新服务项目, 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为老年人的服务内容, 积极探索和研究当前形势下的失能老人服务需求方面的新变化。

6. 培育专业化的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

国外的经验表明, 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过护理知识的学习培训, 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资格证书, 在进行专业训练后才能正式上岗。因此, 我国也必须加快建立一支由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构成的服务队伍, 逐步提升服务人员技能和素质, 从而促进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改善。

结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随之而来的失能老人在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显著。如何加快法制建设, 构建一个集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为一体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 以解决当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困境,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通过对失能老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法律、资金、服务整合和社会关注等四个方面分析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原因,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对策建议, 以期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问题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从而推进我国“政府、机构、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的发展, 更好地实现失能老人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关键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府主导,长期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新闻发布稿[EB/OL].http://www.cncaprc.gov.cn/, 2011-3-11.

失能老人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 于2014年月9月选取南昌市西湖区7个社区中有照顾者的失能居家不出老人42例为研究对象。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入选标准:年龄≥60岁;不能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室内运动、购物其中任何一项活动;每周外出次数≤1次;同意参加本研究。照顾者入选标准:年龄≥18岁;主要照顾者:每周照顾理时间≥40h[3];同意参加并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肺功能严重减退、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临终期的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男18例, 女24例;年龄70.36岁±6.47岁;月收入1 625.33元±278.57元;患慢性病情况:脑卒中32例, 心脏病12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例, 关节炎10例。照顾者男13例, 女29例;年龄53.90岁±6.9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6例, 初中11例, 高中及以上5例。

1.2 方法

1.2.1 成立课题小组

由6名医护人员组成课题小组, 其中医师1名, 护士5名;副高职称2名, 中级职称4名。参研人员统一进行培训, 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考核。

1.2.2 干预时间

由课题组成员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进行上门培训, 培训共分为4次, 每周进行一次, 共4周, 每次进行新的知识点培训前复习已培训过的内容, 培训后进行体位转移技巧练习, 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指导。在第5周~第8周课题组成员每周主动电话访问1次, 如有问题照顾者可进行电话咨询。若仍有疑问, 可进行上门指导。

1.2.3 培训内容, 见表1。

1.2.4 评价指标

(1) 周外出次数:将1个月内的合计外出次数除以4, 取平均外出次数[4]。 (2) 抑郁:老年抑郁量表共30个条目, 其中10条用反序计分 (即回答“否”表示抑郁存在) , 20条用正序计分 (即回答“是”表示抑郁存在) [5]。每项表示抑郁的回答得1分。0分~10分为正常, 11分~20分为轻度抑郁, 21分~30分为中重度抑郁。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 重测信度为0.85。 (3) 照顾者负担: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 (ZBI) , 该量表由Zarit研制, 共22个条目, 按Linkert 5级评分法, “从不”到“总是”依次计0分~4分, 总分0分~88分。得分越高, 则负担压力越大。总分低于20分表示无负担, 21分~40分表示轻度负担, 41分~60分表示有中度负担, 高于60分表示重度负担。该量表中文版本由王烈发展, Cronbach’sα系数为0.88[6]。

1.2.5 资料收集方法

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评估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周外出次数、抑郁水平、照顾者负担水平。

1.2.6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 讨论

3.1 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可减少社区失能老人居家不出

老年人居家不出影响因素有年龄、疾病、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少等因素[7]。照顾者是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在本研究中, 干预前照顾者掌握体位转移知识的正确率只有35%。马海萍等[8]在对脊髓损伤病人照顾者的调查研究显示, 100%的照顾者需要了解照顾病人的有关知识, 均希望与护士沟通照顾病人的相关知识。照顾者掌握照顾知识越多, 照顾能力越强, 被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会越高。在社区失能老人中, 居家不出老人占有相当的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方面对体位转移的知识缺乏, 另一方面是协助的方法不正确:如未能正确地掌握翻身、坐起、站起的技巧。经过课题组4次培训及电话咨询干预后, 照顾者掌握体位转移知识的正确率达到90%。正确掌握体位转移知识后, 照顾者协助和陪同社区失能老人外出次数明显增加了, 在42例研究对象中, 有26人转变为非居家不出状态。

3.2 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可降低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抑郁水平

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由于自理能力水平较低, 需要他人的照顾, 不能自立生活;长时间的照顾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易产生废用感和愧疚感;囿于家中, 缺乏与社会的交流, 思维易僵化、固执偏见。以上因素导致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抑郁的发生。本研究既要让照顾者掌握体位转移技巧, 也要让照顾者认识到照顾的任务是唤起需照顾者的自主性, 帮助其自立, 而不代替失能老人做所有的事情, 积极参与增强了老人的信心。通过照顾者的协助, 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外出次数增加后, 老人心情开阔、愉悦, 抑郁水平明显降低。

3.3 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可减轻照顾者负担

本研究中照顾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 其中轻度负担者占7.14%、中度负担者占88.10%、重度负担者占4.76%。处于中重度负担水平的照顾者身心疲惫, 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情, 加之缺乏照顾的知识去帮助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外出。研究显示, 照顾能力越强, 照顾者负担越轻。为照顾者提供定期家访、电话咨询等社区卫生服务, 满足照顾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 在降低照顾者负荷的干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对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和技巧的上门培训及电话咨询干预后, 照顾者掌握了相关知识, 照顾者的负担明显减轻。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 增加了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外出次数, 促使向非居家不出状态转变;降低了老人抑郁水平;减轻了照顾者负担, 是对社区失能老人居家不出干预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的效果。[方法]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的照顾者进行体位转移认识、翻身、坐起、站起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结果]干预后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周外出次数、抑郁及照顾者负担与干预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增加了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周外出次数, 促使向非居家不出状态转变;降低了老人抑郁水平;减轻了照顾者负担, 是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干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社区失能老人,体位转移知识,培训,护理

参考文献

[1]Ganguli M, Fox A, Gilby J,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mebound older adults:A community-based study[J].J Am Geriatr Soc, 1996, 44 (4) :363-370.

[2]潘金洪, 帅友良, 孙唐水, 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8 (4) :3-6.

[3]庞冬, 那利, 路潜, 等.社区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负担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49-51.

[4]龚超, 杨文秀, 徐霁, 等.我国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1) :3616-3619.

[5]马秋平, 周琦, 钟美容, 等.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6) :737-739.

[6]王烈, 杨小湜, 侯哲, 等.护理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8) :970-972.

[7]邢凤梅, 姚三巧.国外老年人居家不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2) :268-269.

[8]马海萍, 卢惠娟, 姚剑英, 等.脊髓损伤病人照顾者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10) :906-909.

失能老人 篇10

作为老年人照护体系的构成部分,机构照护无疑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它为老年人选择家庭照护以外的方式提供了可能。但由于我国机构照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机构照护能否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实有调查与探讨之必要。本课题组于2012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展了一项针对机构内失能老人的调查。本文将基于调查数据,描述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与照护需要,探查影响照护需要的主要因素,分析失能老人的需要满足情况,进而为机构改善服务供给,提升管理能力提供经验基础。

1 研究方法及样本概况

1.1 调查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搜集到“南京市养老院大全”名册,整理出市区养老机构名单;然后,从61家符合要求的机构中随机抽取22家机构,作为调查地点;再次,派调查员进入机构,面询老人,填写调查问卷。

1.2 统计方法

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描述、分析数据的统计学特征。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服务需要、服务供给等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服务需要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3 样本概况

共调查388位失能老人,其中,男性155人,女性233人。年龄最小的是60岁,最大的是99岁,年龄均值为81.5岁。将年龄划分为三段可见:60-69岁的低龄老人仅占8.5%,70-79岁的中龄老人占23.7%,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占67.8%。说明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年龄较大,“高龄化”现象非常突出。从表1可见,机构内的失能老人以女性居多,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多,以丧偶老人居多。这些发现与既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3]。

2 主要调查结果

2.1 老人患病与失能情况

调查发现,失能老人身体状况普遍不佳。42%患有高血压,20.9%患有心脏病,32%患有骨关节疾病,19.3%患有糖尿病,36.6%患有脑血栓、脑出血、脑萎缩等脑病疾病。前5位疾病排序是:高血压、脑部疾病、骨关节病、心脏疾病、糖尿病。失能老人平均罹患慢性疾病1.96种。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简称ADL)量表探查老人的失能情况。该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简称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简称IADL)构成。其中,PSMS包括自己吃饭、穿衣、梳洗、上厕所、洗澡、室内走动等6项;IADL包括自己乘车、购物、做家务、洗衣、做饭、打电话、理财、服药等8项。本研究对所有项目实行3级评分制:“完全没问题”计0分,“需要帮助”计1分,“根本不能做”计2分。参照有关研究,将老年人失能情况划分为三级—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从表2可见,机构内失能老人的PSMS、IADL、ADL得分均值分别为3.58、9.46、13.0,中度失能老人居多,但重度失能老人也达到了15.5%,说明机构内老人失能程度偏高。

2.2 老人的照护需要及影响因素

为了探查老人的照护需要,问卷列出了11个服务项目,请老人自己判断是否需要。由表3可见,老人需要较多(比例接近或超过七成)的服务项目依次是:洗衣打扫、协助洗澡入厕、治疗常见病、康复训练、散步聊天、文体活动。其中,第1、2项为生活服务项目,第3、4项为健康服务项目,都回应了“失能”这一特殊状况,反映了生活自理困难老人的基本需要。第5、6项为精神服务项目,反映出老人对精神慰藉的期望。在所有项目中,老人对“喂饭喂药”的需要最低,这与老年人躯体活动能力评估结果相一致。因为本研究和其他研究都发现,在PSMS的6个项目中,“自己吃饭”的失能情况是最少的[4]。

由于照护需要(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故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照护需要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包括文化程度、子女数、选择机构的理由、入住时间、患病情况、PSMS、IADL等,采取逐步筛选法,找出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的自变量,结果如下:

从表4可见:PSMS和IADL是导致老年人需要“洗衣打扫”服务的最主要的因素。PSMS得分越高,服务需要越强烈。PSMS也是老人需要“协助洗澡入厕”的主要原因。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失能老人大都需要在护理员的协助下洗澡或入厕。但对于因脑部疾病而长期卧床的重度失能老人而言,这一服务需要反而减弱了。就“安排体检、治疗常见病”项目来说,IADL得分越高,老人越希望机构提供此项服务。但本地子女越多,这一需要越弱,说明老人有机会在子女的支持下到专门医疗机构诊治,因而对养老机构的期待有所下降。同样,罹患骨关节病、腰椎、颈椎病的老人,对于此项服务的需要也不强烈,因为这类疾病很难根治,重在日常锻炼与保护。

对于“身体护理和康复训练”服务,高中文化程度的老人需要更为强烈,说明他们比较注重生命质量,希望通过健康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与此相应,PSMS和IADL得分越高,这一需要也越强烈,说明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健康照护需要的主要因素。在精神满足方面,高中文化程度的老人、IADL得分高的老人需要更强烈,更希望机构安排人员陪伴自己。相反,子女数越多、在机构住的时间越久、认为机构设施环境较好的老人,这一需要越弱。这说明子女经常探望、适应机构生活、改善硬件环境有助于纾解老人的精神孤寂。

2.3 需要满足及服务评价

针对11个项目,问卷请老人陈述是否获得了所需要的服务。为了对供需情况进行量化比较,在统计时,笔者将选项“是”赋值1分,“否”赋值0分。计算发现,失能老人照护需要(need)得分平均为7.25分,服务供给(supply)得分平均为8.36分。说明机构照护总体上是能够回应老年人的需要的。从表5可见,在洗衣打扫、文体活动、呼叫服务等项目上,机构的供给是充分的。但就某些服务项目看,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现象。即机构提供的未必是老人最需要的,老人需要的,机构又未必供给。

例如,就表5的前4个项目而言,只要老人有需要,机构就充分供给,但诸如喂饭、喂药等服务,真正需要的老人却非常少。再如,治疗常见病和康复训练是老人们需要较多的项目,在需要排名中位列第3。而在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其排名却是第10,“供给”比“需要”低了20个百分点。此外,68%的老人希望机构可以“帮忙跑腿办事”,但只有7.1%的机构提供了相关服务,“供给”比“需要”低了60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反映出目前养老机构偏好提供专业化程度低、供给难度小的劳务型服务,也反映出管理者希望通过强化生活照料,降低运营风险、吸引顾客的价值取向。

理论上说,测算需要与供给得分只能反映供需关系,并不能反映照护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索机构照护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老人的需要,笔者请老人们对主要服务项目进行了评价,并询问了“目前您最希望获得哪些服务”。从表6可见,老人们对机构住宿条件最满意,对精神慰藉服务最不满意。另有五成老人对机构的伙食安排不满意,希望其有所改善的愿望最强烈。此外,老人们虽然对日常活动安排、医疗保健服务不甚满意,但期待其有所改善的比例不高。对此,很多老人的解释是,各家机构提供的服务都差不多,不能抱有太高期望。综上,虽然从供需关系看,机构照护能够回应老人的服务需要,但供给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3 结论与讨论

此次调查发现,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具有“五多”特点,即丧偶者居多、女性居多、文化程度低者居多、高龄老人居多、中度失能者居多。由于生活自理能力有障碍,失能老人首先希望机构提供的是生活照料服务,其次是保健护理服务,再次是精神慰藉服务。Logistic回归发现,躯体活动能力(PSMS)和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IADL)受损是强化老年人服务需要的首要因素。此外,文化程度、子女数量、患病情况、选择机构的理由也会影响服务需要的释放。

分析服务项目可见,机构提供的照护在总量上能够回应老人之需。但进一步分析供需结构和照护质量却发现,供需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需要满足情况差强人意。对于这一发现,问卷第26题、27题的调查结果也作出了佐证。第26题询问,“与家里相比,您觉得住在机构有哪些好处”,老人们的回答依次是:不操心日常生活,不拖累家人,照顾有保障。第27题询问,“与家里相比,您觉得住在机构有哪些不好”,老人们的选择依次是:不能考虑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空虚无聊,有些与世隔绝。可见,机构照护的优势在于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老人对家庭的依赖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其劣势在于服务供给不够灵活,难以顾及精神需要,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

基于上述结论,笔者建议养老机构调整运营策略。第一,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拓展一些更贴合老人需要的服务项目,如特色餐饮、小饭桌等。第二,针对失能老人,设计健康服务项目,满足其保健护理需要。争取与医疗机构合作,或配备医务工作者,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和常见病诊治服务。第三,拓展精神慰藉项目。本次调查和其他相关调查都发现,即便入住机构养老,家人依然是老人重要的支持力量,尤其是在精神满足方面。[5]因此,机构应加强与家庭的互动,鼓励家人多探视老人。此外,引导新入院老人尽快适应机构生活,改善设备设施,也有助于提高老人的满意度。在精神服务方面,社会志愿者、高校社工专业和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都是可以挖掘的人力资源。总之,对于养老服务机构而言,就是要确立“以需要为本”的运营导向,扬长避短,通过提高专业服务的水平,提高项目设计的针对性和服务供给的灵活性,推动机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11-16.

[2]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1954782.htm

[3]尹德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多层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6-38.

[4]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2:49-56.

失能老人 篇11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随着五保供养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五保供养制度多年来锁定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理念上难以突破,制度上缺乏创新,致使针对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严重缺失,现有社会救助制度不能回应他们关于照护的特殊诉求,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破解长期照护服务的困境,应从完善

五保供养制度的法律法规、拓宽供养范围等角度出发,建立多层次筹资机制,确保他们获得长期照护服务以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五保失能老人;照护困境;解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4010306

随着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完善,五保集中供养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不救不活”的五保老人在救助制度的帮助下解决了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王治坤司长2013年4月26日在全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到,“全国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已由2005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34%,浙江、山东、江苏、江西、北京、四川6个省份的集中供养率更是达到50%以上”。在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中,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是其中的特殊群体,即失能的五保老人(下称五保失能老人),这部分群体虽然在全国的比例不大,但是绝对人数不可忽视。据全国老龄办2011年3月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 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 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23%。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11年,全国供养五保对象551万人[1],如果按失能老人占五保供养老人总数的6.23%计算,五保失能老人约有34万人。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除满足他们吃、穿、住、医、葬的基本需求外,不能回应其需要照护的特殊诉求,与健康的五保老人相比,他们的生存更加困难。通过对川渝两地12个乡镇敬老院中20多位五保失能老人的访谈得知,其照顾护理出现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提供照护人员和特殊照护设施的制度安排。如何转变观念,将照护服务纳入其基本生存保障范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意在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使其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一、集中供养五保失能老人的特点

根据《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老人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人的老人,或其法定赡养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按照这一界定,五保失能老人是指因各种疾病或其他原因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具有基本性、典型性、突出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完全的依赖性是他们的基本特征。五保失能老人不仅经济无来源而完全依赖于社会救助才能生存,还因生活不能自理,从吃穿到任何一个生活细节都完全依赖于敬老院里的其他人员,其依赖性强于社会上任何成年人群体。

强烈的孤独感是他们的典型特征。这部分群体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常年居住在敬老院,与外界接触极少;同时,长期卧床导致他们的各种困难无法向亲人倾述,在长期疾病的困扰下身体受到极大折磨,心理很少得到安慰,孤独感与日俱增。

极强的无助感是他们的突出特征。现阶段中国失能老人的照护一般依靠亲属,而五保失能老人直系亲属缺失,在敬老院集中供养后更远离了亲戚和朋友帮助。敬老院的职责是做到“五保”,因此

五保失能老人的康复问题被排除在基本生活保障之外。亲人缺失、康复无望以及制度安排缺位,使他们感到非常无助。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位双目失明的五保老人曾常被同寝室老人殴打,但是无力自救。另有媒体报道,2012年河南驻马店一敬老院五位五保老人被同院一位五保老人残忍杀害[2] 。由此可见,五保失能老人不懂得或无能力寻求法律援助,一般的法律援助也很难到达这个角落。

脆弱性是他们的综合性特征。五保失能老人除有一般五保老人的“三无”特征外,还增加了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征。他们不仅经济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并且生活上完全依附于敬老院,孤、老、病、残使他们更加脆弱。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五保失能老人常年卧床,为雇他人为自己端饭洗衣需从几十元养老金中支付照顾费;部分五保失能老人不清楚自己按规定应该领取多少零用钱,也无能力管理自己的养老金和零用钱。因此,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在权益受到侵害后无力自保,更难自救。

二、五保失能老人选择照护方式的窘境

目前中国失能老人的照护模式有三种,即家庭照护、社区居家照护与机构照护,而五保失能老人基本上只能依靠机构照护。

(一)因亲人缺失无法选择家庭照护

居家照护是中国传统照护体系中一种非正式照护的服务方式,在正式照护服务不健全的情况下,非正式照护的供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作为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核心,长期以来支撑着大多数老人的生存。就发达国家而言,非正式照护所涵盖的对象占85%~90%,而正式照护仅提供10%~15%的失能者所需要的服务[3]。非正式照护服务主要由家人(亲属)、朋友、邻居或志愿服务者担任,而五保老人大部分是单身(终身未婚或丧偶无子女)。据统计,“五保老人单身率高达85.40%”,非正式照护显然无法为其提供照护支持[4]。因此,这些老人一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就没有家庭成员提供照护,其兄弟姐妹或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由于无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也不可能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非正式支持网络中的家庭照护处于空白状态,其长期照护无法依靠家庭成员得以实现。

(二)因农村缺乏基本条件无法选择社区居家照护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该养老服务方式有地缘和亲缘的优势且成本低。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前提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但对于五保失能老人,居住家中而没有亲人依赖,又因农村社区缺乏照顾护理服务资金、医疗康复以及服务人员等基本条件,加之农村地处偏僻、居住分散,社会援助和扶助很难惠及该地。因此,五保失能老人无法选择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模式,他们最现实的选择是到敬老院集中供养,接受照护服务。

(三)依靠机构集中供养但照护服务严重不足

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五保失能老人获得照护服务的瓶颈。中国目前对集中供养的五保失能老人在吃穿住医方面给予了较好的保障,但由于这些老人需要长期照护,产生的照护费用并没有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国家财政为五保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拨款是按人头而不是按照服务需求计算。因此,经费来源的欠缺使敬老院只能依靠五保老人相互帮助来解决生活照顾的问题,而不能保证为他们提供较好的照护服务。目前,国家主要由乡镇财政担负集中供养五保失能老人的生活费用,资金严重不足;另外,社会慈善捐助基本用于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投入到照护服务上。 全国农村五保平均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2 654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 898元”[5];《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也提出“科学制定并公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县级、地级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应会同财政等部门,以本行政区农村村民在吃、穿、住、医、教、葬等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指标为基础,同时考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标,制定当地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但是这些指标中没有包含对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经费。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重庆地区政府按照每位集中供养五保老人每年3 300元补助的拨款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特殊政策情况下可以达到4 000多元/年。成都为3 120元/年。然而,各地财政下拨给敬老院的经费只能勉强维持机构基本运转,没有为失能老人提供直接照护服务的经费。

缺乏照护人员的制度安排是五保失能老人得到照护服务的最大困难。2007年,民政部为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发布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需按1∶10比例配备,包括院长、护理服务、炊事、医疗、会计、出纳、保管等。但是以乡镇为单位兴办的敬老院规模较小,基层政府支付炊事和日常事务管理人员工资尚存在困难,无力再为院内少数五保失能老人请护工。我们了解到个别敬老院以缺乏照护人员为由,拒绝接收五保失能老人。基层敬老院在缺乏护工和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只能由院内的五保老人相互帮助解决生活照料问题,而失能老人所需要的康复训练等条件更无从谈起。在一敬老院我们看到两位瘫痪在床的失能老人,其床上用品十分脏乱,小便器放在老人随手能拿的地方,饭碗放在老人的嘴边,生活环境条件很差。生活窘迫的失能老人还要从敬老院每月发放的30元零花钱中支付给为他们服务的护工和保洁人员各10元钱。有的敬老院用院行政经费支付护工和保洁人员的费用,无力支付康复照护服务费;有的敬老院是管理人员和其他五保老人义务承担了对这部分人的照护责任。但总体而言,缺乏制度安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五保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

无辅助器材设备是提高五保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最大障碍。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部分或完全恢复活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最好的方法,但乡镇敬老院大多缺乏升降床、座便器、轮椅等基本辅助器具,更谈不上配备必要的康复训练设备。五保失能老人常年卧病在床,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他们活动或康复训练。在重庆某镇敬老院,一位女院长和她的父亲除从事管理工作,还全面负责包括10位失能老人在内的共18位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护工作的繁忙致使其无暇顾及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问题。

可见,五保失能老人入住敬老院,本应通过机构照护服务解决失能后的基本问题,但敬老院无照护经费、无专职医护人员、无基本照护设施的情况使机构照护陷入了困境。五保失能老人最后的保护网出现漏洞,如果不及时弥补,这类社会最无助群体的生存权益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三、锁定效应下五保失能老人照护缺失的原因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旦形成行为规划就很难改变这种规则的现象称之为阿瑟的路径锁定效应,简称锁定效应。阿瑟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对道路和规则的选择有依赖性,一旦选择了某种道路就会产生依赖。之后,诺思对锁定效应进行了发展。他认为,事物之所以产生路径依赖,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收益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对五保失能老人入住敬老院实行机构照护,本是保障他们生存的最好选择,但五保供养制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锁定效应,即锁定在“吃、穿、住、医、葬”五项保障,忽略了对其中的失能群体应保“照护”的问题,从而制约了五保供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一)五保供养的保障条件被锁定,阻碍了理念的更新

以往针对农村五保户的政策大都集中在五保供养服务的提高、五保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没有将五保失能老人需要的照护服务作为保障他们生存的条件来考虑。各地对敬老院的财政拨款是按照五保人数统一划拨,不包括护理服务费。例如,2012年《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敬老院资金管理的通知》中提到,敬老院管理运行经费按不低于在院五保供养对象年供养总额15%的比例安排,用于敬老院管理人员日常办公、水电燃料购买及设备设施维护等。可见,除没有五保失能老人专门的服务费拨款外,在政策制定上也缺乏实际倾斜。如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三章的“供养内容”提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但是也没有涉及长期照护服务的内容。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在服务对象中提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优先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这虽然是一个进步,但依旧没有提出专门为失能老人增加拨款和提供服务的内容,只是规定了“有条件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为集中供养的重度残疾五保供养对象适配基本辅助器具”。从这里我们看到,“有条件的供养机构”应当适配辅助器具,而不是政府通过制度安排给五保失能老人配备相应辅助器具。其中,什么是“有条件的”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就不给他们配备辅助器具?这一规定有给不愿意出资的相关部门以托词之嫌疑。2014年5月1日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对于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也没有关于经费如何解决的问题。我们查阅了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也没有看到针对五保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具体规定。如201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统一制定敬老院功能配置、房内设施和日常生活用品配备标准”,但是没有强调要针对失能老人配备相关设施的明文规定。这种有条件才进行某种服务或设备的前置性规定,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锁定了政策制定者的理念,阻碍了制度的更新。

(二)五保供养制度的目标被锁定,缺乏提高的动力

最初建立五保供养制度,其目标是保障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没有将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考虑为基本生活的目标范围。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时期,人的寿命较短,失能老人的数量很少,保障基本生活就局限在很窄的基本生活范围。随着五保供养制度的不断强化,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思维逐渐被锁定,忽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基本生活要求的改变,相关部门对基本生活的界定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准上。在制定政策时总认为财政紧张,不能将保障基本生活的目标定得过高,否则无力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在提高五保失能老人待遇的问题上总是慎之又慎,担心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相关部门即使知道问题所在,也无实质上的制度安排。因此,政策制定者很难离开现有路径去重新审视过去界定的基本生活目标内涵,更难打破过去的思维方式来提高五保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锁定效应成为一道屏障,阻碍了政策的拓宽和深化,也是造成五保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困境的原因之一。

(三)五保供养制度的范围被锁定,保障内容不完善

五保供养的范围长期以来被锁定在五保老人的吃、穿、住、医、葬范围内。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五保供养制度也不断做出调整,逐渐由集体福利性质演变为公共财政供养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6]。针对无依无靠的失能老人,五保范围是否扩大缺乏认真研究和科学界定。决策者的思维往往局限在如何实现“五保”,而不是提高和拓宽五保供养范围,仅满足于将五保供养制度融入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政绩上,缺乏在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方面拓宽思路。这种惯性思维一旦形成,五保供养的范围也由此被锁定而难以突破,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问题就处于真空状态,使五保失能老人的保障范围不能拓宽,内容也得不到丰富与完善。

(四)五保供养制度的保障水平被锁定,难以满足照护需求

中国的五保供养制度坚持优先保障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实行“广覆盖,低标准”的保障水平,是鉴于长时间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的,此后中国政府对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和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实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指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同时“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我们走访的敬老院,除个别不接收五保失能老人外,一般都有5%~20%的失能老人,有的达到60%。各级政府对失能老人保障经费的划拨标准基本是按照保障五保失能老人物质需要而不是物质和服务两方面需要设定的,不可能有更多的经费提高服务水平和完善硬件设施帮助他们康复训练。以2012年为例,经济条件较好的海口市制定的农村五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50元 [7],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南宁市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50元[8],川渝两地略高一点。财政每年拨款虽然能够解决五保老人基本的生活问题,但是较为拮据,无法解决照护费用。如我们访谈到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镇敬老院,经院长介绍,前几日有一位给五保老人照相的人捐助了200元给敬老院,院长随即给每位五保老人购置了一双廉价胶鞋,在如此贫困的条件下,敬老院根本无力支付护理费。所以,对五保失能老人的生存保障内涵不应将照护服务排除在外,否则难以满足照护服务的需求。

四、解除五保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困境的途径

(一)立法为本,政策先行

法律法规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引领并指导着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关心五保老人的生存状态,为其提供法律保障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现阶段,在立法中应该充分考虑五保失能老人的需求。首先,通过立法加大对五保失能老人权益的保护。针对他们自我保护能力极弱、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的特殊情况,应在立法中增加对他们进行特别保护的条款,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还需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对照护资金划拨和运行的监管力度,确保经费落实到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方面。其次,为五保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提供的资金要在政策上进行倾斜。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科学计算基本的照护服务费用标准,将照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并确定每年的划拨比例,在制定拨款的政策时加大倾斜力度。此外,需制定相关政策来保证按比例地为五保失能老人配备照护人员,并对照护人员进行护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照护服务的问题。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敬老院照护管理的相关规定,如定期对五保失能老人进行体检和健康情况建档,对其身体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检查照护人员的落实情况等,以利于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服务。

(二)扩大五保失能老人的保障范围,变“五保”为“六保”

针对五保老人供养范围不能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情况,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改变 “五保”原有的定位,在原有五保供养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供养范围,增加“保护理”的内容,变“五保”为“六保”。尽管《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中提到为五保老人“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但是“给予照料”与提供“照护”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照料”通常仅限于生活上给予帮助,如帮助五保失能老人吃饭、洗衣等,使他们日常基本生活得到满足;而“照护”则偏重于护理,更体现对失能老人专业医学方面的照顾,其主要内容除提供生活照料外,还要提供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满足那些患有各种疾病或是身体残疾的五保老人多方面需求。正如王治坤司长讲到的那样:“在服务功能上,要有科学化理念。依据对象的体能和心态特征,科学制定设施规划,注重完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功能,满足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在服务手段上,要有专业化理念,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王治坤司长2013年4月26日在全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 通过各种努力,使五保失能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养水平

除配备必要的服务人员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建设适合五保失能老人的生活设施,是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应借“霞光计划”实施的东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按照《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设标准予以落实,保证敬老院的五保失能老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辅助器具配备到位,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设备以满足五保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如为盲人设置盲道,为瘫痪老人配置轮椅,提供可以手摇升降的床,安排特殊车辆满足外出看病需求等。另外还要增加资金购买康复器械,较大的、有条件的敬老院或福利院可以与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康复训练中心,积极帮助五保失能老人康复治疗。总之要建立适合失能老人照护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拓宽筹资渠道,确保照护服务的持续性

资金严重不足是阻碍改善五保失能老人生存条件的瓶颈,只有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需加大投入,留出专项经费保证对五保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资金供给;其次,可以从福利彩票收入中抽取一部分,增加对五保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再次,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建立,政府为五保失能老人买单参保,集社会大众的保险资金加大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支持;最后,积极动员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公益组织为五保老人捐款捐物,设立照护基金专门用于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支出。针对爱心企业,可以减免其缴税金额,鼓励更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使全社会的爱心发扬光大。只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五保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得以持续。

(五)转移五保失能老人到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集中照护

目前分散的小型敬老院很多,五保失能老人分散居住在基层乡镇敬老院,不利于对他们进行长期照护。按照《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每所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数原则上不低于40张。因此,只有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才便于集中经费改变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将分散在小型敬老院的五保失能老人转移到规模较大和有条件的敬老院或养老机构集中供养和照护。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利用敬老院房屋资源与当地医院整合建立五保供养中心,将五保失能老人迁居到供养中心,这种方式能够很好解决他们的长期照护服务问题。各级财政拨款采取“钱随人走”的方式,可以将财政拨款、福利彩票的收益和社会各界捐助集中倾斜到他们身上,以利于他们的康复和护理,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使其真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中国网.河南敬老院发生供养老人杀人案 一老翁杀死5人[EB/OL]. [2010-02-20].http://www.china.com.cn/news/law/2010-02/20/content_19444231.htm.

[3]施巍巍.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吴晓林,赵志鸿.和谐视域中农村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来自湖南省农村五保养老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2007(5):138-142.

[5]何芸,卫小将.着力强化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基于社会工作的分析视角[J].理论探索,2012(4):86-90.

[6]黄凯.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与评估[J].群文天地,2012(5):267-268.

[7]海口市民政局网站.陈益君局长在2013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2-03-28].http://www.haikou.gov.cn/hkmzj/zfxxgk/mzjzfxxgk/ldjh/201303/t20130328_572424.htm.

上一篇:现代职业体系下一篇:蔬菜栽培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