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

2024-11-06

老人和孩子(共6篇)

老人和孩子 篇1

许多次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都只留于匆匆而过,巴老的文字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这封信,语言朴实,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朴朴实实的情感。

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巴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品格。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让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意义的句子等,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想想巴金奉献了什么?他的生命开花了吗?并且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最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让生命开花结果。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确实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感受到了“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都得不到”,深切地领悟了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抓“巴金爷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想象体会,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字背后的那份浓浓爱意。重点抓住“终于”和“千金重”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巴金爷爷写信很吃力,由于爱孩子,还是提起了笔,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和巴金爷爷的情感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孩子对巴金产生了爱,产生了感情,才会自觉地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导。

以“你读懂这封信了吗?”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和巴金爷爷对话,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迹。信中的语言并不难懂,中段的学生通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联系课前搜集的信息,应该都能从信中读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对祖国人民的爱,或是如何写作,或是关于奉献的道理,或是如何对待活着的每一天,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心灵的交流,去读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朴素话语中的真情和真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心语。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交流场,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点拨(如写作:听老师读,谈对句子新的体会),在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入时及时引向更深的方向(引:巴金的生命开花了吗?学生交流巴金相关的信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对课外搜集信息的一次整合和运用,巴金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学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说实话,我对巴老的认识也不多,仅仅停留在几篇散文建立的模糊印象。至于他的大部头,还没有认真拜读。为了备课,我查阅许多资料。沈从文先生这样评论巴金,“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前者增加迷信,后者增加痛苦。”“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读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当然都会知道这种评论的意义。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人真诚,在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严肃专一,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这个评价和《家》《春》《秋》一起读,感觉将会更加强烈。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萧乾特别说道:“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如果读过卢梭的《忏悔录》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巴老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着这位世纪老人。肃穆的挽联,奔走的人群,诉说着巴老最后的生命符号和轨迹,而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和感怀。我惊讶于一个人的离去会唤醒大众的视觉苏醒,让很多的艺术大师为之扼腕,更让多少青年动容。我震撼于他的悄然离去,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没有悲伤和绝望,只有奋起、进取,他改变的不仅是他的读者,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巴金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辞,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敬爱与怀念。

他走了,被病痛折磨几十年后终于走了,这对屡次要求安乐死的巴金无疑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的死,我也不能说我没有悲伤,可是我的悲伤仍然为全中国封建大家庭里那些逝去的美丽而痛苦的灵魂:祭奠巴金,乃是要读巴金,读他的良知,读他的人格,读他永远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而我唯一要做的正是这一点。读巴金,薪火相传。

摘要:<正>许多次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都只留于匆匆而过,巴老的文字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这封信,语言朴实,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朴朴实实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

参考文献

[1]蔡颖华.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叙事学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2]李艳.读回信,学精神[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1(11).

老人和孩子 篇2

很多年轻的夫妻想早点生小孩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趁父母年轻能帮着带小孩,小两口也能安心工作挣钱。可大多数给父母带了的又会埋怨他们带得不好。现在的老一辈大多是20世纪50或60年代的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不景气,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很多,所以生活都要节俭着过。现在时代不同了,如果让老人带小孩,哪些会影响到小孩子呢?

老人容易溺爱小孩

老人对孩子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每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老人一般采取顺从的方式,这样孩子的错误不能及时改变,不合理的要求越来越多,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采取吵闹、哭等方式逼老人就范。

错误思想观念的引导

老人生活的时代跟我们不同,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差异,有些老人根本不会意识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对于一些孩子的好奇行为,老人会“好心”地加以阻止,导致孩子缺乏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老人觉得多吃才健康

老人的观念是,孩子吃得多,就长得好发育好,所以会不停得喂吃的,当孩子不愿意吃时,还会用零食哄着喂,这会使孩子产生排斥心理,导致有很多小孩宁愿吃零食也不愿吃饭。

替代孩子做事情

孩子玩具洒落一地时,老人不厌其烦的整理。孩子会走路时,老人还是要抱着或背着,这样的包办事情,使孩子没有独立意识,事事不会自己思考,动手做,只希望别人帮忙。

老人的行为会伤害孩子

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因为老人的五官都出现衰退现象,看电视要放很大声,离电视的距离也非常近,小孩的器官还没发育齐全,对尖锐的事物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可能造成损伤。

老人没有活力 导致小孩内向

现在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家里的老人也大多年事已高,老人年纪一大,自然就不会像以前一样好动,也不爱说话,孩子一旦运动少,跟外面的人交流少,很容易形成内向的性格。

电影里的孩子和老人 篇3

孩子们是纯真的,好像《人工智能》中的机器人大卫,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儿,为了得到母爱,总是那样单纯,深情。还有《战地童心》中的小托露,小小年纪,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无怨无悔。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只有孩子们的这一点才是最宝贵的。

孩子们是执著的,比如《小鞋子》中的哥哥,比赛场上拼命努力仅仅是为了妹妹的一双小鞋子。还如《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千里迢迢地寻找她的学生,只是为了当初的那句承诺:一个都不能少。还有《千与千寻》中的千寻为了使父母变回人身,而甘心作苦工。有时侯,做事情能坚持到底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些孩子。

孩子们是可怜的,还记得《辛德勒名单》中的那个身着红衣的小女孩吗?还有《再见,萤火虫》里苦命的阿太和他的妹妹,《烈火中永生》中那个放飞蝴蝶的小萝卜头,或是《关于莉莉州周的一切》中那个总被人欺负的莲一,也许当灾难和不幸降临的时候,最可怜的莫过于还很弱小的无助的孩子们。

孩子们是爱冒险的,大多数科幻影片中都会有孩子们的身影,象《非常小特务》中那对酷酷的姐弟,《et》中好奇天真的兄妹,《大气层消失》里那个试图拯救环境的男孩,《侏罗纪公园》里的与恐龙玩冒险游戏的孩子……探索与冒险也许正是孩子们的天性。

孩子们是真实的,孩子们是变化的,孩子们各有各的不同,有听话的,有任性的,有外向的,有内向的,有善良的,有叛逆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孩子们都是要长大的。 时间带走了童年,但在电影里却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如果说孩子们是百年电影长河里最美的浪花,那老人便是沉淀在河里的沙子,用心寻找,就会发现深埋其中的金子。 老人们是睿智理性的,无论是《天堂电影院》里那个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般教导多多的老放映员,还是《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那个推理严密,断案如神的坡罗探长,抑或是《风中奇缘》里那位用心倾听,指点迷津的柳树婆婆。岁月固然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和美貌,却回赠予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老人们是坚强沉稳的,正如《英雄》中那位面对秦国的乱箭,视死如归般要留在赵国书画馆的老先生,还如《小兵张嘎》里,面对日本人的刺刀,面不改色,毫无畏惧的老奶奶,亦或《指环王》里那个对抗邪恶势力,勇敢应对的甘道夫,还有《喜福会》里几位饱经沧桑,却都能坚强面对不幸的母亲们。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笑面人生,生命中又哪有那么多不可承受之重呢?

老人们是宽容善良的,好像《回家的路》里面对孙子的野蛮无理,却始终默默宽容谅解的婆婆,仿佛《美女和野兽》里那个热情好客而有善解人意的茶堡太太,还有《洗澡》里,那位宽厚待人,自得其乐的澡堂老板,我想这些正是老人们身上最美的闪光点。

老人们是不甘寂寞的。忘不了《太空牛仔》里依然充满激情活力的老宇航员们,忘不了《侏罗纪公园》里那位充满幻想,雄心勃勃的恐龙博士,忘不了《偷天陷井》里身手敏捷,魅力依旧的肖恩,当然还有《理智和情感》里那些热情似火,争当媒婆的贵妇人门。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是一种心境,谁说老人就不能永葆青春呢?

老人们是拥有梦想的,好像《肖申克救赎》中永远争取自由的老囚犯,《饮食男女》中努力找回自己味觉和爱情的老厨师,还有《拯救大兵瑞恩》中回忆往事,自谓是个好人的老瑞恩,或是《泰坦尼克号》里心中总是装着杰克,念念不忘的老露丝。只有梦想不止,希望不灭,人生才会更有意义。和孩子们相比,老人们是成熟的,同样也是可爱的,老人和蔼也好,都应是值得尊敬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如果有一天,老到那也去不了,但愿还能成为你手中最真实的宝。

让老人带孩子好吗? 篇4

很多家庭,在母亲上班以后,就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这样母亲可以安心工作。其实这是一件好事,老人带孩子比较有经验,而且可以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但是,应该看到,并非每个老人都适合带孩子,他们必须具备这些条件:1.身体健康,精力充沛。2.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3.心理健康,性格开朗,热爱孩子。4.善于学习,能够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所以年轻的父母要想一想,家里的老人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不然就不能勉强。

善待老人的孩子气 篇5

记得我前几年回老家时,总要买些好吃的食品给父母。那时,老爸总是说,不要总花钱买这么多东西。可是,最近一次我回老家,又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点心。没想到,这次老爸接过去,全抱到炕上一样一样地打开,一样一样地品尝,生怕给谁抢了去,那样子真像个孩子。事后,弟弟告诉我,老爸拿着我买的食品,前院、后院边走边咂嘴,自言自语:“真好吃,真好吃。”还不时地给别人家的老人尝一口。我知道,老爸从前是最不喜欢吃零食的,现在拿着这些好吃的,到处炫耀,他是高兴,他是想让别人来分享他的喜悦。

弟弟告诉我,老爸最近还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一有空就和小孙子以及他的小伙伴们“胡闹”。孩子们吹牛皮,他也跟着“胡咧咧”;孩子们讨论“重大问题”,他也出谋划策;就连孩子们演小话剧,他也要扮演个角色。简直成了“孩子王”。

现在我每次回去,弟弟、弟媳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和我一起陪老爸打一会麻将。我不太会玩,弟弟就说,不用你会,你知道输就行。可输也要会输呀,要让老爸觉察不出来,他才开心。看到老爸虽赢得不多,却比你给他几百块钱都高兴,我就想,人老了大概都会这样吧。那我们就经常哄老爸开心,让他每天多一些孩子似的笑,不好吗?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有句话说:“人到老年心犹孩。”有些老人虽然年岁已大,却老有童心,经常做出些像天真的儿童一样的行为。这样的人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

“老小孩”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返童现象”,也有人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第二次儿童期”。从积极方面看,这是符合正常人的自然心理规律的。人到老年,能够主动寻找童趣,当当“老小孩”,更是人生一大乐趣。如今,有不少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常常和孙辈们一起做游戏、猜谜语、背唐诗、聊天说笑话,过得轻松愉快,生活充满阳光。同时,也养出鹤发童颜来。一项调查表明,那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不但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身体非常健康。看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长留童心,常存童趣,对健康是有一定帮助的。从这个角度说,老年人应主动地保持自己的童心。比如,时常追忆一下童年,多多保持一份童趣,多交几位童友,多看几本童话等。

当然,有些“老小孩”心理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脑功能退化的结果。为了减缓这种“老小孩”现象,家人在宽待这样的老人的同时,也不必过分照顾,凡老人自己能做的,最好让老人自己动手。同时,老年人自己也应积极自我调控,注意适当用脑,以减缓此类“老小孩”现象。

(作者为应用心理学研究员、心理咨询师)

(编辑汤知慧)

孩子与老人一起变坏了吗? 篇6

跌宕起伏不断反转的剧情,如今总归是尘埃落定,警方的通报可以看成是官方的“盖棺论定”,女大学生担主责,老人担次责。言外之意,这是一起无关“讹”与“被讹”的交通事故,或许有人会惊叹:女大学生撞了为什么说被讹?一如多起事件中讹人老太的诘问“没撞为什么要扶”?

这倒也是,按照“无利不起早”的理念,一定推断出“无撞倒不扶起”的论点。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不是就一定没有无缘无故的扶助呢?答案是否定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传统美德,老人摔倒扶助一把,可以说天经地义。只不过,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平凡善举会因为患上了“讹”症大病不起。

说“不扶”是种病绝不为过,况且这病得治,不治将伤害社会肌理。有人调侃,不知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因为一出接一出的老人讹人事件似乎将这个群体刻上了特定的符号。按照国人的文化与代际记忆,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明事理、辨是非”的象征,再反观如今的争座位、抢便宜甚至讹人的老太们,仿佛曾经留下的美好记忆被重新洗刷,荡然无存。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窘境,再附加上可能被讹的心理压力,以及真正被讹带来的成本压力,于是许多人放弃了扶一把。这样一来,扶老人被讹成为了热门新闻,老人倒地无人扶助同样也借东风上了头条。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扶老人这件事上,本是有人扶的,被讹的多了也便没有人扶了。被讹带来的负面效应远非如此,难道女大学生不是在仰仗着社会上充斥着的“被讹”事件来发声吗?

平心而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女大学生又何不是“被讹”事件的受害者?舆论的轮番造势、被讹事件的接连上演、结局的大快人心……种种信息叠加灌输的结果就是,即便撞了老人也可以用“被讹”来洗清责任,这难道不是社会对孩子们的额外的“加害”?女大学生可以担当交通事故带来的主要责任,但绝对破解不了整个社会不敢扶的肇因。

上一篇:生产运营下一篇: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