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美国(精选5篇)
老人在美国 篇1
摘要: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最后一个巅峰创作《老人与海》被拍摄为电影, 展现了二十世纪战火纷飞, 经济迅猛发展, 冷战肆虐等状况中的美国民族身份, 凸显个人主义精神, 社会推崇自我支配, 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发展, 强调以人为本;同时个人英雄主义一直占据美国文化的主体地位, 并展示了基督精神在美国的强大基础。
关键词: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美国政治宗教
一、作家与作品
1. 作家介绍
欧内斯特 · 米勒 · 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 年7 月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郊区奥克帕克。18 岁就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担任记者, 在该报社其他记者的影响下建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以最简单的词汇表达最复杂的内容, 用基本词汇、简短句式表达具体含义。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被授予银质勇敢勋章和铜质奖章。海明威著名代表作包括《太阳依旧升起》, 《永别了, 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对美国文学影响深远。
2. 作品《老人与海》简介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于1951 年创作于古巴, 该小说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的突出地位, 并被拍摄为电影。电影讲述一个简单故事——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 独自出海打鱼连续84 天一无所获, 终于在第85 天驶到远海, 钓到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马林鱼, 老渔夫和马林鱼在海上搏斗了整整两天两夜才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回程途中, 遇上多条鲨鱼, 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却依然无法保住大马林鱼, 最终老人遍体鳞伤只带回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二、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社会政治宗教状况
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促使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美国凭借强大的工农业优势不断地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生活物品和军火, 从而刺激美国本土经济, 使得美国一扫萧条景象经济实力剧增。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美国已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0%, 并掌握了世界总黄金储备量的75%, 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在政治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开始。由于国际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加剧, 美苏两国很快关系恶化从战时盟友变成敌人。1950年2月参议员麦卡锡的“国务院共产党威胁论”引发一场政治大迫害, 此时美国政治急剧右转, 人人谨小慎微, 但这期间有一批文学家, 勇于挑战美国正统文化, 公开蔑视美国价值观念, 破坏传统道德规范, 他们自称“垮掉派”, 海明威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宗教方面, 20 世纪中叶美国的宗教依然是新教占主要地位, 天主教和犹太教殿后, 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原本在二十世纪初大约只有50% 的美国人是教会成员, 且越来越多人的宗教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再举行家庭祈祷, 逐渐摆脱宗教戒律的束缚。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宗教团体显著增长, 几百万美国家庭为前线亲人平安归来而祈祷, 战争的恐怖及对未来信心的丧失驱使百万人在宗教中寻求庇护。
三、《老人与海》中的美国民族身份想象
1.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价值的主体是人, 每个人都具备自身价值, 社会推崇自我支配, 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发展, 强调以人为本。在美国这个自由国度, 个人主义与身份认同同等重要。美国人的最高理想, 社会理想以及世界观就是实现个人主义。在美国两百多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 个人主义是美国思想的起点与归宿, 是美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鱼一无所获, 在第八十五天他独自一人驾船去到远海开始新的征程。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圣地亚哥钓到一天身长十八尺, 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老人的船往深海游去, 老人死死拉住不放, 炙热的白天, 寒冷的夜晚, 没有水, 没有食物, 没有武器, 没有助手, 左手抽筋, 这一系列困难都不能阻止老人要战胜大马林鱼的信心。两天两夜后, 老人终于杀死大马林鱼并把它拴在船边开始返航。可是大马林鱼的鲜血引来了许多鲨鱼, 老人再次孤身一人奋勇对抗, 杀死了前来抢夺胜利品的鲨鱼, 可是这时大马林鱼已经被鲨鱼啃食殆尽, 最终老人只筋疲力尽的拖回一副代表着胜利与失败的鱼骨头。在这个故事当中, 圣地亚哥独自一人面对各种困难, 体现了个人主义奋勇斗争, 决不放弃的精神品质。这符合美国个人主义精神, 美国的超级英雄都是以个人形式出现, 从风靡全美的影视作品《钢铁人》, 《超人》, 《蝙蝠侠》, 《美国队长》, 《蜘蛛侠》, 我们也可以了解美国是个崇尚个人主义, 依靠个人战胜困难的社会, 与凭借集体主义团队奋斗取得胜利的中国在理念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2. 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主人公是个典型的硬汉代表人物。圣地亚哥, 这位“老人消瘦而憔悴, 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 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 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 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 除了那双眼睛, 它们像海水一般蓝, 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就是这样一位年迈的孤独的老渔夫一生在浩瀚的大海与大自然搏斗, 与随时都可能吞噬他的敌人作斗争, 即使厄运连连却从不向命运低头, 他坚信未来是美好的。老人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 无比的忍耐力, 坚定的信念在与马林鱼和鲨鱼的残酷斗争中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海明威通过描写老人与凶残的鲭鲨和贪婪的星鲨的顽强搏斗, 建构了一位坚强硬汉。这位独自在大海里一只小船上捕鱼的老头, 饱经风霜, 历经沧桑, 可是却依然自信豪迈, 受到众人的尊重。他与大自然以及命运顽强抗争的人生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 表明了“肉体可以受尽折磨, 精神却永不妥协”的海明威式“硬汉精神”。虽然最后圣地亚哥失败了, 但他仍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就是“硬汉精神”。
3. 基督精神
海明威的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也有着其深刻的含义,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圣地亚哥, 耶路撒冷以及罗马共同组成了基督教的三大圣地, 这三个殉难处, 以受难象征拯救。在耶路撒冷受难的是耶稣, 在罗马的是大弟子彼得, 而在圣地亚哥的是耶稣十二门徒中第一个受难的使徒圣雅各伯, 在西班牙语则变成了圣地亚哥 (santiago) , 于是这个命名就注定了圣地亚哥这个主人公必将要遭受磨难, 以体现基督精神。主人公圣地亚哥与耶稣的四大门徒西门, 安德烈, 雅各以及约翰一样从事捕鱼, 他们都听从耶稣的感召“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从而信奉上帝, 舍弃自己普度众生。圣地亚哥在《老人与海》中对曼诺林表达出如耶稣一般的慈父精神, 过去常常带着孩子出海捕鱼, 如今虽然孩子的父母嫌弃他运气不济, 不让孩子随他出海, 但他还是在每天清晨叫孩子起床, 细心地教导他各种捕鱼技巧, 使他勇敢, 学会关爱他人, 体现了耶稣精神的爱人如己。圣地亚哥连续84 天捕鱼一无所获, 在第85 天驶向更远的深海, 在与大马林鱼以及鲨鱼的搏斗中体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同时还表达了对敌人大马林鱼的尊敬, 体现了爱世人, 甚至爱敌人的伟大情操。最后圣地亚哥回到家, 摸黑躺在床上“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 两臂伸得笔直, 手掌向上”这是基督教信徒领受上帝恩泽的常用姿势, 这表达出虽然历经艰险, 圣地亚哥依然感谢上帝恩泽, 并依然坚信基督精神, 描绘了二战时期美国人对基督教的精神寄托。
四、结论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是海明威创作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巅峰, 体现了海明威一直力图建构的美国身份, 在战火纷飞的二十世纪, 美国人倡导个人英雄主义, 并寄情于基督教寻求精神的庇护, 祈祷他们的英雄, 家人经历战争洗礼, 能够得到救赎, 平安回国家人团聚。圣地亚哥表现出了耶稣基督以自身受难救赎世人的伟大奉献精神, 烘托出美国人宁可被消灭, 也绝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 并从人格以及尊严方面阐述了美国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基督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华.对海明威硬汉形象的精神解读.语文学刊, 2007年第四期.
[2]刘海平, 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志东.海明威文集[M].中央编译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2010.
老人在美国 篇2
10级海洋技术系 王翰卓
摘要:文章从美国精神文化特质的角度对海明威中篇小说作品《老人与海》中老人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上对比了中美文化在个人价值、法律观念、成败观的差异。最后笔者阐释了美国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产业运作的成功因素,并对当代中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手段给予了建议。
关键词:老人与海、美国精神、中美文化
《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创作的中篇海洋文学小说,讲述了一位八十四天未能打到鱼的老渔夫独自一人出入深海,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强夺猎物的鲨鱼进行了顽强的搏斗,最后只拖回了一条马林鱼骨架的故事。小说以海洋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搏斗的情节塑造了老人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鲜明的象征手法广泛的体现在了小说的描写中,阐释了个人在社会人海中悲剧性的宿命,但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
抛开文章简单的情节和鲜明的暗示,从笔者中国人文化的视角来看,老人的行为选择上仍然有值得质疑的地方。首先,老人为什么要独自一个人出海?圣地亚哥完全可以带上他的徒弟小男孩,这样在于大马林鱼搏斗和与鲨鱼搏斗中可以省不少的力气,结果也可能会好一些。第二,老人为什么要坚定地与鲨鱼搏斗?己欲利而利人,老人可以把一些鱼头鱼尾巴扔给鲨鱼,自己也可以保全一大部分,以老人常年的捕鱼经验,这一点是不可能想不到的。然而老人没有这样做,他的反击引来了更多的劫掠,最后一无所有。第三,老人为什么要把剩下的马林鱼骨架拖回来?当老人的猎物被抢夺到只剩下一条骨架时,老人完全可以把没用的鱼骨扔掉再回去,这样他打不上鱼的记录只不过从八十三天增加到八十六天,没有人关心这点不同。但老人拖回了骨架,既证明了他曾经的成功,又不掩饰他再一次的失败。
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决定其行为选择的根本原因,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精神文化特质是影响国民群体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回答好这三个问题,需要从美国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老人独自勇闯大海的举动所体现的勇气真是美国个人主义的基本价值之一。坚定地自力更生是打破人们给与他的宿命论的评价的最有力的否定,如果老人带着小孩出海,谁又能说不是小孩给他带来了好运气。自己的主观努力可能要大打折扣了。这种独立性一方面体现在自己和别人,一方面又体现在自己身体和自己的精神的矛盾斗争——身体是老了,精神还是还是当年的精神。小说前半部分对老人的描写无不体现了老人的这种精神气质,小说中写道桑提亚哥“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因为老在用绳拉大鱼的缘故。上都留下了皱痕很深的疤,但是没有一块疤是新的。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老人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到大海深处去捕鱼,虽然接连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捉到,但还是带着“希望和信心”独自驾着小舟出海了。而且“到那什么人也没有去过的地方”。鱼一方面养活我,一方面要弄死我”,因此他必须战胜鱼。当他打着了大鱼,手却抽筋了,“我恨抽筋,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背叛。是自己丢自己的脸”。但又自信:“不过你呀.你是永远不会垮的。”这种身体上的老迈与精神气质上的顽强不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身体不再灵活,即使外表不再年轻,心灵仍然保持者年轻人的那种独立和自强。事实上,这一点也是海明威晚年的人生准则:“比现在的我更有男子汉气概些吧,事实上我一定会那样的。”当身体上的老迈与精神上的年轻再也无法匹配的时候,这种痛苦才是最难以忍受的,笔者认为,这是海明威最终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
事实上美国这个国家独立的过程,实际上是追求普遍的个人权利的独立的过程,美国建国前有很长的殖民历史,大部分地区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当地人越来越不满足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和限制美洲殖民地自制的政策,这才引发了那场称之为“独立战争”的战争,他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革命的大多数人来自英国,甚至移民历史不长,这场战争没有太多的民族特色,而更像是一场官逼民反的国内战争。事实上正是资本主义世界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加上这个国家独特的建国原因使得美国公民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特别的强。美国文化不避讳作“出头鸟”,不反对对财富、权力的迷恋和追求。缺少这种独立性,美国的先民们就不能在蛮荒的新大陆建立一座“山巅之城”;不可能提着猎枪融入森林与印第安人为伍去抵挡“文明”的进攻;不可能驾着捕鲸船视死如归地去追杀恶魔般的大白鲸;更不可能在冒着飞机坠海的风险在马里亚纳追击小泽的航母舰队。
而让老人不愿与强盗鲨鱼分一杯羹而坚定的打击不劳而获者的行为,源自于美国精神中的法治观念。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喜’感文化,日本的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而美国的文化则是一种‘罪’感文化。如果一个人受到比自己强大的人的欺压,中国人会慢慢接受这种准则,学会接受环境的磨砺,最后自己也成为这种制度金字塔中的一员,到了这种程度后,人会变得泛泛而和,只要满足各自那份属于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二亩三分地,哪怕存在某些不合理的部分,只要不严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日本人则会牢记别人带给他的耻辱,暂时接受这种卑微,努力向对手学习,最后超过对手以后,一定会加倍的把对手带给他的耻辱还给对方。哪怕对方对自己也有恩情,耻辱也不会相抵消的;而美国人则会立即回击对方,哪怕对手比自己强大,哪怕自己最后自己会有所损失。从暂时的效果来看,中国人是最聪明的,美国人则太直接,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结果则完全相反了,如果圣地亚哥分给了鲨鱼食物,便是助长了不法者的这种罪恶的念想,对其他捕鱼者来说便是坏事,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建设,而且鲨鱼的胃口会越来越大,最后变得不是一个鱼尾巴就能解决的了。所以,与其为了保全自己而与敌人谈判,不如为了消灭敌人而牺牲自己,这边是美国法治观念的文化内涵,尼克斯在水门时间后罢免掉两个最高法院大法官,自己新任命的法官依然弹劾他,这就是法治精神的深入人心。
我们常常用“好”与“不好”来评判事物的方法,在美国人那里变成了“合法的”与“不合法的”。褒扬的程度和批判的程度就有了实质性的、保障性的不同。这种‘喜’感的文化固然可以带来人际间的和谐,但不得不说这种泛泛而和的理念造就了汪精卫的“曲线救国”的方案,诞生了中国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个伪军数量大于而且是远远大于侵略军数量国家的国际诟病。
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老人把骨架拖回家的问题,涉及到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怎样看待成败与价值的人生终极问题。如果社会环境和人生本质决定了你无论过程多么辉煌,最终也会走向失败的宿命,你还会努力吗?只是美国迷惘的一代流派艺术家们经常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的问题。“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于是宿命论的文学创作倾向成为这一时期小说家的一大主流。宿命论源于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新、旧交替的时代充满了悲观气氛,以致艺术家们很容易求助于科学的学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学说可以为悲观主义提供某种最终的正当理由,可以把人类陷入可悲的混乱的责任从社会本身转嫁给宇宙。而一切罪恶,痛苦和无奈无疑在“适者生存”这一冷漠的宇宙规则下得到了解释。海明威出生于世纪之交,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其初期小说作品中有明显的宿命论的基调,然而后期海明威的创作基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到了《老人与海》这一海明威晚年的巅峰之作,作品对人生宿命的理解与早期的简单的倾诉式的写法已经是截然不同的。这里,读者看到的已不是社会环境的残酷和人的无奈,而是人间的感动和温情——无论是小男孩的泪水和不离不弃,还是露台酒吧老板的同情和认可,都在说明老人在人们心中实际已经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奋斗着的英雄。老人敢于把骨架拖回来并安然睡去,正是源于对社会评价的信任。
老人的形象实际上是海明威自身的写照,海明威对人生宿命论认识的升华已经表达在了小说的寓意之中。这是小说风格的升华,也是海明威个人生命的升华。社会不再以实质上的成败来评定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的影响力在于他奋斗过程本身是否感人至深。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社会的标志,这种文化精神下,它会让人有自信去承认和面对自身的过去的不足,它不会让英雄流汗再流泪的。反观我们的文化,还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衡阳保卫战打出了中国抗战的奇迹,是唯一一次日军伤亡人数远大于国军的战役,守将方先觉最后为了免遭日军屠城选择了投降,敌人都很尊重他,然而抗战结束后人们似乎忘了他的奋斗,给了他很多指责,最终抱憾而死。相比在菲律宾投降日本的温森特将军,人们却视他为英雄,认为他放弃了军人荣誉面选择了保护士兵生命的责任,让他参加了日本投降仪式。同样的行为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评价,不得不说是我们自身的社会氛围存在问题。可喜的是,一些文艺作品的出现,说明随着社会良知的不断提高与社会认识的理性化发展,中华民族开始敢于面对自己过去的错误和苦难了。在《一九四二》北大研讨会上,饶曙光说“《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史上有标志性意义,只有我们的民族强大自信之后才能面对自己的灾难,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当然,这种发展还需要提高,当我们敢于公开面对一九六二的时候,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从成人走向成熟。
《老人与海》的风靡全球以及他对美国民众的深远影响,除了作品本身的优秀外,其实离不开美国政府的宣传和弘扬的,海明威被授予了诺贝尔奖,小说也被拍成了电影,成为了一部关于美国人的信仰,美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损伤及其修复的寓言。海明威的传奇人生,及他所创造的硬汉精神。迎合了美国民众的内心需要。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美国对公民价值观的塑造和运作由此也可见一斑。事实上,知道现在美国的民众对国家的价值观的也有着较高的统一认可。笔者的同学与今年在美国实习半年,作了一个关于对斯诺登评价的社会调查,吃惊的是,所有的提问者都直接表示“斯诺登是叛徒”,这不得让人叹服美国在价值观笼络上的成功运作。实际上,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哪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其在本质上都是生硬的、直接的、无法互相否定的。但人民认不认可,价值观能否出口国外,靠的是形式,是人民可以消化的文化产品。好莱坞、麦当劳、功夫熊猫(美国)、动漫孙悟空(日本)、电影花木兰(美国),这些产品吸引人之处在于形式上的流行和创新。事实上打造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就要把它产业化、创新化,把孔孟思想、三字经从高阁上放下编成歌谣,把马克思主义拍成科教动画,这都是可取的方法。中国文化不缺内核上的实质,缺的是外观上的包装,这方面加以创新,假以时日,我们的文化也会辉煌的。
参考文献:
在美国体验“超级老人模仿秀” 篇3
来自沈阳的中国女孩李小丹被选中,6天时间里,她和同伴们尝尽了晚年生活中的无助与孤独,并因而明白了人生的某些真谛。
模仿老人不容易
现年25岁的李小丹,从电影学院毕业后,考上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影视表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
2009年8月,纽约一家电视台筹划“超级老人模仿秀”活动,需要6位26岁以下的青年男女,乔装打扮成70岁以上的老人,体验老年人的生活和心境,为期一周。
一开始,李小丹对这种模仿秀活动的宗旨并不以为然,她看重的是,这次活动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将表演才能付诸实践。另外,有幸被选中的“演员”,活动结束后可以得到1.5万美元的报酬,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经过层层选拔,举办方从报名的200多人中选出了6人,其中就有李小丹。
按照模仿秀的规则,演员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要严格符合要求,比如走路和说话的速度、腰弯的程度、咀嚼食物的速度、食欲的控制等等,而且在模仿的过程中,都有摄像机不间断地秘密跟踪拍摄,如有人违反,将被取消参加模仿秀的资格,奖金也将分给其他参加者。
艰难的第一天
8月12日,“超级老人模仿秀”活动正式开始。
参加者每人领了一封信,然后分别到信中指定的地点完成自己的模仿任务。李小丹分到的地点是纽约海滩公园。乔装打扮的她一路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怀疑,她看上去确实像个老人。
纽约的公交车每排座位前都有下车电铃。电子报站器响的时候,李小丹按下了电铃。司机把车停下来,但她走到车门口,看了看,又回到了座位上,跟司机抱歉地说,自己耳朵不好,听错了。如此反复三次,车上的一些人都对李小丹投来厌恶的目光。真正下车的时候,李小丹又磨磨蹭蹭的,还假装跌了一跤,但没有一个乘客走过来搀扶她,她只好独自颤巍巍地站起来,整个下车过程足足用了5分钟。车门合上的一刹那,一个年轻人将脑袋伸出窗外,嘲笑她说:“老太太,你应该进棺材躺着了,别再出来丢人现眼!”
好不容易到了海滩公园,李小丹按照信中的要求,变成了一个外地来的老年游客。她拄着拐杖,两眼“茫然”地站在繁华路口。
李小丹故意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向身旁走过的人问路,一些人根本就不搭理她,一些人听不清楚就走开了。后来好不容易有几个人给她指路,可李小丹又故意装作眼花耳背的样子,喋喋不休地缠着别人问个不停。最后,他们也不耐烦了,把她丢在那里懒得理会。
到吃午餐的时候,李小丹来到餐厅按要求点了菜,然后找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了下来。她必须像老人那样放慢速度,细嚼慢咽,而此刻前来这家餐厅就餐的客人很多,她占用座位的时间已经有两个小时了。一个侍应生不停地在她身边走来走去,朝她翻着白眼。用餐期间,李小丹还按照要求去了两趟洗手间,因为老人大多肾功能不好。
好不容易用完餐,她又一次去了洗手间,这次必须在里面呆足半个小时,因为很多老人都有习惯性便秘。坐在马桶上,冗长单调的感觉不说,那些不停敲洗手间隔板,催促她快点的客人就更让李小丹心烦意乱了。这时,李小丹才真正意识到一个老人身体不好时的尴尬和痛苦。
遍尝孤独与尴尬
这样的“煎熬”还得继续。第二天中午,李小丹按照指示去了海滩,靠在一张躺椅上晒太阳。整整一个下午,她只能安静地躺着,甚至不能去踏浪,因为她现在是“老人”。身边那些裸露着健美躯体的青年男女对她而言简直就是一种刺激,他们在海中惬意地冲浪、游泳,在高空中潇洒地跳伞,她眼睁睁看着那些年轻人尽情挥洒他们的青春和激情,心中有些怅然。
这天晚上,李小丹被安排住在海边的一座小木屋里。但是,她不能倒头就睡,而是在床上翻来覆去,如果发现她有了提前入睡的迹象,就会有人敲门把她的瞌睡赶跑。而且睡到半夜,她还会被敲门声吵醒,这样反复多次。因为,老人总是容易失眠,也容易惊醒的。
次日早晨,睡眠严重不足的李小丹浑身酸软无力,起床后,她感受到做一个老人真的是太受折磨了。看来,为了在晚年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吃得好、睡得香,必须从年轻时候起就加强锻炼,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第四天,李小丹又被安排扮演一名超级富婆,住到海边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里。但富有并不等于快乐,因为除了一名少言寡语的仆人,空荡荡的宅子里只有她一个人,这让她体验到了什么叫孤独。
房间里,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但李小丹不能看节奏快的电视节目,不能将音乐声音放大,因为这些都是老人不习惯的;她甚至不能接听和拨打电话,因为她所扮演的富婆年轻时整日忙于工作,疏于与亲人朋友交流,大家都不愿意理她;而“高傲”的她也不会去跟一个仆人套近乎。就这样,整个别墅里死气沉沉,李小丹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感觉。
到了第五天,李小丹以移民美国不久的“女画家”身份参加了纽约一场盛大晚宴,到席的嘉宾一个个打扮入时,神情飞扬,和李小丹的老迈土气形成了鲜明对比。席间,她不停地咳嗽、清嗓子、往纸巾里吐痰,因为“手抖”,还不时把菜肴和面包掉在桌子上。有几个穿戴得珠光宝气的年轻女孩用很厌恶的目光瞟她,连衣冠楚楚的男士也皱起了眉头。
在他们谈笑风生的间隙,李小丹对身旁的一位绅士唠唠叨叨地说起了自己的有趣故事。起先,那位绅士还礼貌地回复几句,但一会儿就不耐烦起来。李小丹问了他好几个问题,他根本充耳不闻,反而跟对面一个性感女士眉目传情。但李小丹还得继续不停地跟大家絮絮叨叨,还时不时咳嗽、吐痰。
接下来,让她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同桌的嘉宾们陆续离开了座位。整张桌子,就李小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着,她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尴尬。
最后的任务:“因病去世”
8月17日,是模仿活动的最后一天。这天上午10:30,李小丹突然“心脏病”发作,被救护车紧急送到了医院。她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生命垂危。“医生”说她不能做手术,因为她现在有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肝肾和脾脏也不好,如果手术,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半个小时后,李小丹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插上了呼吸机。她躺在病床上只能一动不动。当天下午,心电图监视仪显示李小丹的“心脏”跳动成了一条直线。“医生”迅速跑进来给她做胸外按摩,但已经无济于事。白色的床单蒙住了她的头,李小丹被宣布已经“死亡”。
很快,李小丹就被送到了殡仪馆。躺在冰冷的棺材里,真的有种接近死亡的感觉,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一个人忙碌一生,挣来的百万财富既不能带走,又不能挽救生命。无论乞丐还是富翁,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为期一周的“超级老人模仿秀”终于结束了,李小丹凭借着逼真的演技和顽强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获得了1.5万美元的奖励。但这时,上镜和奖金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短短几天,她像是坐着时光穿梭机提前进入了老年时期,灵魂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李小丹终于明白,作为年轻人,一定要理解老人的生理特点,不能对他们采取歧视甚至鄙视的态度,因为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谁都不能永葆青春,谁都会变老。她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要学会宽容、关怀和理解,要孝敬老人。尊重他们,其实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美国老人有“三养” 篇4
一养健康体魄
美国老人认为,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一环。在美国,笔者看到有不少老人每天坚持散步、跑步、打网球、打拳、游泳、钓鱼等运动。有的老人还特别喜欢尝试一些新鲜刺激的运动,追求玩得痛快、潇洒,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重新感受到年轻和活力,从而延缓身心衰老,改善躯体反应的敏感度,推迟老年痴呆的到来。所以,滑雪、跳伞等这些年轻人进行的运动项目,也不乏老年人参加。 美国老人保持大脑健康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参加“终身学习”。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有数百个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终身学习”培训项目,都办得红红火火,学习范围涵盖了历史、艺术、文学、政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这里学习,因为没有考试,没有学分要求,也就没有压力,老人们学得轻松愉快,好奇心在不断增长,脑子在不停运动,从而使大脑的灵活度和敏捷度得到最大的锻炼和保持。因此,老人们把“终身学习”培训项目称为“大脑健康的俱乐部”。
二养年轻心态
心态老化必然会增加细胞受损的情况,加速生理老化,加速人体的衰老进程。美国的一些老人很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使自己忘却“老之将至”,努力培养年轻心态。
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年满花甲就称老年人。美国则不同,按照美国社会学家的概念,65岁以上才称为老人,其中65~74岁称为“青年老人”,75~84岁称为“老年老人”,85岁以上称为高龄老人。这就从概念上给74岁以下的老年人一个“心理减负”。在美国,有一些老人不愿别人称他们为“爷爷”“奶奶”,而喜欢让他们的孙子、孙女盲呼其名。许多美国老人,甚至一些超过85岁的高龄老人,仍然积极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美国老人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当一名为人们义务服务的老年志愿者,是他们更为喜爱的选择。看到自己还能帮助他人,还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就感到自己依然保持着一股活力,从而获得一种年轻感。
三养蝓悦心情
美国老人中流行着一句话:“会笑就不会老。”这说明良好的心情对促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美国老人大都不太在意自己过去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意和坎坷,认为事事都应该看得淡、想得开,要把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通通丢在脑后,多想一些以往的成功之处和得意之时,并构想未来的美好。他们喜欢找亲戚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聚会聊天,喜欢与小孩子一起痛痛快快地玩,自找快乐,开怀畅笑。
美国老人的晚年负担 篇5
负担之一:
经济不景气,对子女实施资助
美国全国政策分析中心2014年1月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65岁至74岁的退休者中,有不少人还在给子女、甚至是第三代支付学费,包括他们就读大学、以及上公立、私立幼稚园、初中和高中的学杂费用,有的人为孙子或孙女开设多个大学储蓄账户,有的则是子女大学学贷的共同签约人,因为子女无力偿还贷款。虽然在2012年这部分开支只占到他们总支出的0.5%,但是比1990年增长了14.3%,是退休者所有支出中增长最快的一项。
路透社的报道也指出,有43%的60岁以上、不再工作的父母仍旧资助成人子女支付帐单,而这也意味着年长者进入一个危险的阶段,他们资助子女的钱不是靠最近赚来的,而是从他们一辈子积蓄中拿出来的。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以及学贷越来越普遍等因素,像2012年贷款读书的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欠下2.94万美元学债。提供该数据的皮尤民调中心社会趋势研究主任帕克指出,虽然家人互相扶持彼此是应该的,但是没有收入来源、却一直花钱的状况将充满经济压力。
家长和孩子们应该有意识地扭转和改变这种状况,毕竟老人的储蓄是有限的、迟早会花完的。北卡罗来纳州财务规划专员谢尔瑞德表示,家长应该分清帮助孩子和使孩子能够自立的区别,以及了解他们这样做对未来养老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南缅因大学心理学家波尔缇尼则建议家人之间应该共同商讨一个整体计划,对彼此的财务状况透明化,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和商量,担起自己的责任。
根据皮尤民调中心2013年1月发布的调研报告,上有需要照顾的年迈父母、下有还没能自立的成人子女的40岁至59 岁人群最苦。这些人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境地,成为“上下夹击”的“三明治世代”。
该调研在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之间对全美2511位“三明治世代”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近48%的40岁至59岁的“三明治世代”在过去一年中曾经至少给自己一位成人子女提供过经济帮助,而为子女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的父母有27%;相比之下,只有21%的“三明治世代”在过去一年中给他们65岁以上的父母提供某种经济资助;还有15%的人需要同时资助父母和成人子女。
调研还发现,虽然从资助对象上,“三明治世代”更倾向于子女,但是公众普遍认为应该给予年迈的父母更多帮助,有75%的人认为子女有责任资助有需要的父母,相比只有52%的人认为父母应该资助成人子女。
负担之二:
老账还不完,依然愁房贷
有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退休族将钱花在房贷利息上,而且信用卡债数额也越积越多。专家建议退休族当厘清各项支出,适时控制消费,对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时,避免一堆糊涂账。
美国全国政策分析中心2014年1月的报告显示,如今有越来越多65岁至74岁的退休族还在支付房贷,有房贷的退休族比率从1989年的21%上升到2010年的37%。不仅如此,从总体开销看,65岁至74岁的退休族花在房贷利息的比率也比过去要高,2012年的房贷利息达到总开销的4.3%,高于1990年的2.7%;而75岁及以上的老人花在房贷利息的比率也比过去高,从1990年的年的0.7%上升到2012年的2%。
报告指出,过去几年的房贷利息达到历史最低,使得不少长者贷更多款来买房子,并延长还款时间。而有关房子的开支成为总开销中最多的一项,包括维修、财产税、保险和贷款利息,其中54岁至74岁群体的这部分开销达到32.8%,75岁及以上的老人则达到36.7%。
报告还指出,65岁至74岁的退休族还比过去面临更多的信用卡债,特别是用信用卡来购物,相比1989年的人均2100美元的卡债已经激增至2010年的人均6000美元;而75岁及以上的老人卡债也惊人上升,1989年时因为债务较少还无法统计,但到2010年时已经迅速增加至人均4600美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导也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65岁以上老人背负债务度日。联准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老人人均债务达到5万美元,比2001年整整增长了83%。
专家们建议退休族应当有计划的开销,列出清单包括多少支出在房子上、信用卡债、医疗保险、交通等,从而避免过度消费,适时控制支出。当然如果储蓄有限,则可以考虑开源,思考是否有其他赚钱的途径来弥补支出。
【老人在美国】推荐阅读:
老人与海和美国精神07-24
美国文学论文老人与海08-11
美国名著《老人与海》读书心得2009-07
美国名著《老人与海》最新读后感07-24
在老人节上的致辞07-27
养老在美国09-08
中国胖子在美国10-23
在美国留学11-05
发挥老人协会在征集地方文献中的作用10-20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六年级优秀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