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作文

2024-05-20

《春》作文(共15篇)

《春》作文 篇1

五年级春晚作文:难忘春晚

18:00了,离20xx年羊年到来还有6个小时!我连忙狼吞虎咽的吃起年夜饭来。其实也不用那么着急,离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还有两个小时,足够我吃晚饭的了,但我可等不及,便急匆匆放下饭碗,小跑到客厅,打开电视机,拨到CCTV——1台,准备收看即将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 但可惜地是,春晚开始前10分钟时,爸爸妈妈,还有舅舅、舅妈让我和他们一起下楼去放鞭炮。唉,开场舞要看不到了。

放完鞭炮,我们就上楼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开场舞已经结束,开始放后面的节目了。唉,真可惜!不过我转念一想:明天下午会有重播,改天再看也不迟。 我看到的第一个节目群口相声《大合唱》,其中的一句歌词串唱令我捧腹大笑:“最美不过夕阳红,哗啦啦的黄河水,我的老父亲,是那满天星”;还有几个令我笑得不行的节目,比如说:相声《奋斗》和小品《荆轲刺秦》等;最令我佩服的人是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大衣哥”朱之文和容颜不老的舞蹈家杨丽萍。朱之文从没受过一天专业训练,优美的歌声是他一天天自学、自练出来的,而杨丽萍的节目只有动作,没有语言,却美不胜收…… 最令我惊讶的是刘谦的魔术《魔术幻景》,它有三个场景组成。其中一个是刘谦将写在纸牌上的.字在镜子上反射,而镜子上的字却还是正写的;另外,镜子上还能伸出一个人的手来拿玫瑰花。看到这个魔术的时候,它的神奇让我惊呆了。我知道魔术本身是假的,但刘谦变魔术的整个过程,就好想真的一样,他的速度之快、技艺之熟,使我不得不感叹魔术师非凡的智慧和台下练习的辛苦。 春晚节目让我看了惊叹不已,真是佩服啊!不过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努力学习,有了知识,才能充实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春》作文 篇2

一.读课文, 析结构, 以“树”的形态指导写作

作文教学中的构思, 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我们在以前的训练中, 总是先讲解什么是构思, 怎样合理地组织素材等等。讲了很多, 也练习了很多, 可是学生一想到构思, 一想到提纲, 就紧皱眉头, 但是, 利用我们的课文作为例子, 在日常教学中将课文结构的分析, 以“树”的形态, 展示给同学们, 这样, 学生的这一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春》这篇课文, 在文章的结构上表现比较明显。所以, 针对此文结构的特点, 市六中参赛老师《分列式结构模式写作训练系列之一—分列项的构想训练》, 首先就通过赏经典, 让学生们回忆绘春的几幅图景, 并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取这样几幅图画。于是, 围绕一个话题, 分别排出了几个分列式的结构。紧跟着, 又就春花图这一段, 分成了树上、花下、遍地三个框架, 这样, 学生们就自然地发现, 不但全文可以用到分列项, 段落也可以分成各个分列项, 以此思路写作, 不仅有话可写, 尤其层次分明, 条理清晰。上课老师当堂以《我们的校园》为题进行了分列项的训练, 有的学生将写作内容分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有的分成“校园的清晨、校园的午后, 校园的夜晚”, 也有的按环境分成“操场、教室、综合楼”。然后, 老师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小组所列的分列项进行分任务写作, 孩子们在课堂上奋笔疾书, 十分钟之后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有的写春, 有的写夏, 有的写秋、有的写冬, 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很快就完成了。学生们对于文章结构的分列比较明确, 课堂效果十分明显。无独有偶, 资兴市鲤鱼江中学的参赛老师所上的《赏<春>之树———分解法作文训练》, 也是让学生先回忆春选择了那几幅图景来描绘, 然后重点以春草图和春花图为例, 对文句进行了分析, 从分析中, 发现作者写春草图就写了草的“钻”, 草的“嫩”, 草的“绿”, 草的“满”, 老师点拨大家这是从动态、质地、色泽、长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解;写春花图则是写了花的多、花的色、花的香等, 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几个方面进行分解, 上课老师用“树”的姿态很形象地将这种作文的结构展示了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构思《可爱的家乡》时, 就从家乡分解到家乡的风景、家乡的人情、家乡的习俗, 又将家乡的风景分解成大树、大山、小溪, 人情分解成父母、邻居、亲戚, 习俗分解成服装、食物、习惯。在展示之后的点评中, 学生们更细致地指出, 大树、大山、小溪太笼统, 应该抓住家乡的特征, 选几个有代表的山、水等。有学生将可爱的家乡分解为人美、景美、物美、历史美, 甚至还指出要扣住可爱来选材料, 在这节课上, 学生对于写作的要求明显提高, 对于作文的思路也进一步细化。

可见, 我们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 只要认真分析课文, 发掘课文的结构思路, 围绕写作进行设计, 我们就会解决一直以来困惑我们的作文构思问题, 学生在写作中也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写作并不是那么难, 因为这样的训练真的可以让学生觉得思路清晰, 有话可写。

二.读课文, 品语言, 从细微中指导学生写作

在学生的习作中, 我们常常感觉到学生语言的苍白, 他们不是记流水账, 就是口水味太浓, 所以, 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也变得十分重要, 基于这一点, 我们总是让学生加强阅读,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 我们的课文就是经过专家们选择的经典, 在语言上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次的赛课上, 宜章和资兴的两位参赛老师就作了很好的尝试, 一位老师在回忆春的基本内容之后, 让全体同学听《春》的朗诵, 在听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划记文中优美的句子, 并对这些句子进行赏析, 学生们在赏析中发现, 文中景物之所有格外生动, 是因为作者大多运用了修辞。老师再让学生围绕修辞找句子, 并分析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 学生们就达到了“巧用修辞, 写活景物”的效果。再利用图片, 通过学生的想象, 运用修辞写几个句子, 最后推演到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段落。在此指导下, 学生们展示的作品精彩纷呈, 十分生动。另一位老师利用《春》的优美句子,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让学生找出句子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 学生们找出了“偷偷地”“钻”“闹”等词语, 围绕这些词语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并用一个句子与《春》的“吹面不寒杨柳风……”进行比较, 发现通过添枝加叶, 可以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学生们经过这样的理解, 在后来的展示中, 就对于景物描写的用词比较用心, 写出来的句子也颇有生气。

其实, 语言的生动性, 在我们的课文中比比皆是, 只要我们用心分析课文, 合理利用课文中的段落、句子, 从字词、修辞、情感等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学生的语言就会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生动起来。

三.读课文、悟方法, 从技巧上引领学生写作

《 (2011年版)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汉字的学习上提出了“随文学字”, 其实, 对于作文, 我们更要注重随文学作, 因为我们的课文, 穿插了大量的写作技巧, 平时在授课中, 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甚至整合这些资源, 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 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写作方法, 引领学生进行写作。这样, 我们就能从不同的课文中, 有侧重地对不同的写作技巧予以指导, 这些写作技巧, 只要我们用心揣摩, 在平时的教学中予以训练, 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就会生动、有序, 变得灵妙起来。

桂阳一位参赛老师就选择了春花图的文字描写进行细致分析, 她首先要求同学们轻声朗读春花图, 勾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字、词、句, 试着说说它好在哪里。学生们经过朗读之后, 踊跃发言, 有谈到这里运用了排比、比喻的, 有谈到“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一个“闹着”写出了蜜蜂多, 成千成百。有谈到写花, 是静景, 嗡嗡地闹, 写的是动景;有谈到“从侧面烘托花开艳, 花比较多”, 有赶趟儿, 写出了花的茂盛繁多, 用了拟人的手法, 甚至有学生谈到侧面描写了草的茂盛和由眼前花想到了秋天的硕果累累的虚实结合, 提到“情感渗透”的情景交融, 联系感官、安排顺序等等。由此, 学生们不由地佩服起朱自清来, 毕竟是大家, 能在这幅短短的春花图集中了这么多的写作手法。老师抓住这个契机, 反复播放了一个景物视频, 让学生观察, 并尝试用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八分钟之后,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他们大多选择了刚才所谈的写作技巧, 写出了很多优美的文字。在点评时学生们更是结合写作技巧予以强化, 使得写作技巧在实际的作文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只是, 笔者认为, 每篇课文, 认真去分析写作方法的话, 都不止单纯的一种, 朱自清是“大家”, 自然能够在短短的文字中, 熟练地运用如此多的技法。但对于初学写作的初中生, 要达到那个层次是有距离的, 所以我们需要对课文的写作方法有所归纳与选择, 并且有所侧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使得学生对于我们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能够得心应手, 真正做到从课文中悟写作方法, 从技巧上引领学生写作。

高考作文困境堪比春晚 篇3

6月7日中午语文考试刚结束,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就在第一时间公诸媒体,围绕着题目优劣好坏的话题顿时成了聚焦热点,似乎整个高考只有一门课,科目只有一道作文题,考好作文就金榜题名了,让人们的感觉回到了科举时代。

多年来,公众对高考作文题目的高度关注,与语文大众化的特色密不可分。其他科目和题目带有很强的专业性,非学科人士难分出个高低。唯有作文题对任何人来讲都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按照自己的能力试图挥洒一番。如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高考作文题目在每个公众的舌尖上能品味出各自不同的酸甜苦辣。

正因为如此,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检验考生写作能力的本身,成为了集形势判断、价值取向、道德倡导和学生品行于一身的风向标。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年正好35年。有人对35年来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梳理,能够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了社会变迁的轨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文革”烙印,八十年代关注社会问题与人生哲理,九十年代针砭道德风尚讽刺现实丑恶,新世纪弘扬真善美,近几年倾情各色人物的观察描写。从这些轨迹上能看得到出题者的良苦用心:既要紧密结合形势,又要创造想象空间;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有文学的色彩;既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又要触及心灵流露真情……

一道几十分的作文题,需承载的使命和功能实在太沉重。

承载了太重使命的作文题,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注定就要成为众矢之的、口水靶子,再怎么煞费心思也会招来各种非议和板砖。公众的非议不是否定题目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而是诟病按照这种“主题先行”的逻辑,怎样能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判断。例如去年被“评”为最差考题的陕西作文题目《谈中国的发展》,主题给定的范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祖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要求考生针对祖国的发展变化书写自己的感想。”判分的标准显而易见。但如果考生根据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弊端,以忧患意识悲愤情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其得分又当如何?

从大家对高考作文题的众说纷纭,很自然联想到每年的春晚。如今的春晚之所以成为“鸡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背负的使命太重。

高考作文出题遭遇的尴尬,很显然的缘由是背离了高考的真正目的。高考之所以要考作文,作用就是检验考生的想象灵性和写作能力。怎样才能让考生体现出自己的水平,最简单的办法是“我手写我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心声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指的就是写作要合乎心、合乎自然。从这个层面来讲,题目越简单、越便于理解,就越能拓展考生想象空间,将心里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好的考题应该是“人人都能说自己的话”,如前两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既有时代特色,又触及心灵,一直到现在还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迎新春作文_初一作文 篇4

游戏的品种多种多样,应有尽有,每一处都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首先来到人比较少的写春联的地方,这可难不倒我,我可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我握着毛笔认真的书写,一笔一顿一勾,工整流畅,评委老师给我盖上了可以去换美食的章,心里美滋滋的。哇!那边一排红灯笼,这是什么游戏呢?原来是猜灯谜,这对从小爱猜灯谜的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看看是绿的,打开是红的,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哈哈!这不就是大西瓜嘛!这个章来的可真容易,我离美食又近一步了。可好景不长,生为余姚人,家乡话讲的并不利索,这个讲余姚话的环节真正难倒了我们啊。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抽,打开纸条一看,“好了”,这算什么呀,好了就是好了呀,可急死我了。忽然想到平时爸爸回家总问妈妈饭好了没,妈妈总回答:“好浪在。”对啊,那就是“好浪在”,哈哈!我又得到了一个美食章喽!还有好多有趣的游戏等着我呢,滚铁环、跳格子、扔沙包、唱姚剧……

四个章就可以换美食,我拿着盖满了章的小本子冲进了美食街。扑鼻而来的香味,熙熙攘攘的人群,哎呀!吃什么好呢,看着都很好吃的样子。有白白糯糯的年糕饺,有裹着绿色外衣的粽子,亮晶晶的糖葫芦,蓬松香甜的棉花糖……咦?那边怎么排那么长队伍,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糖画啊!这可是真正的手艺人啊,你看他做的鱼活灵活现,画的龙栩栩如生,更别说一些小动物了,各个都形象逼真,怪不得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呢!除了这些还有好多民间美食呢,梁弄大糕、陆埠内糕、嘉兴粽子、陆埠豆酥糖、紫菜包饭、糯米糍粑……

春作文 篇5

六年六班

齐晓萌

是谁打翻了绿色的油彩瓶呢?哦,原来是春姑娘给大地换上了绿色的新衣。

春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饱含着春的气息,捎来了温暖的柔情。瞧呀,春姑娘的纤纤细手,轻轻地抚摸着大地,抚摸着天空,抚摸着所有的一切!小草被春风唤醒,悄悄探出小脑袋,伸伸懒腰,好奇地望着眼前的新世界,眼里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春风里,沉睡了一冬的树木又披上了绿色的纱衣,枝头上又抽出了嫩绿的幼芽,带着对新生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在微风中欢笑着抖动!

春姑娘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将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鲜花洒落人间:红的那样鲜艳,黄的那样灿烂,白的那样无暇。北归的大雁又投进了春的怀抱,回到了绿的世界。枝头上的小鸟伴着凉凉的溪水快乐的歌唱,歌唱着春风,歌唱着这生机勃勃的一切!

看,在春雨中,一簇簇嫩黄的麦苗挺了起来,一个个金黄的希望升到了人们心头,一张张笑脸在春雨中晃动!蓝天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风筝,孩子们在春风中欢腾、跳跃,就像一颗颗小树苗,在春雨、春风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他们身上充满了春的朝气,春的力量。“一年之计在于春”,嫩绿的小草,艳丽的花朵,歌唱的小鸟以及欢笑的人们,构成了无比灿烂的春天。春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摇晃手中的画笔,刹那间,一幅“春绘”即出„„

在这春天里

六年六班

李佳琪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春天里,一切充满了生机。小草从地下探出脑袋,在春风中摇曳,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让人挪不开目光。柳树也冒出了新芽,春风吹拂下,柳枝也随风摆动,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春雨如丝,细雨蒙蒙。如果没有这滋润万物的春雨,春天怎么可能会这么生机勃勃呢?而春雨在这春天里,也构成了一道美丽清新的风景。它让我仿佛也变成了雨中的一员,和别的小雨滴一起悄悄的滋润万物。这让我想起了两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这春天里,人们脱下了厚重的棉衣,感受着春天的美好。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大街上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而农民伯伯更加忙碌。此时,农民伯伯们正在田里播种呢,大滴大滴的汗水在农民伯伯的额头上落下,落在了土地上。我相信,到了秋天,勤劳的农民伯伯肯定会获得大丰收的。

我爱春天!爱它的生机勃勃,爱它的活力四射!

美丽的春天

六年四班 孙佳怡

我爱骄阳似火的夏天,我爱天高云淡的秋天,也爱瑞雪纷飞、银装素裹的冬天,但我更爱万紫千红、勃勃生机的春天。

今年的初春,天气渐暖,柳树上刚刚才展开带绿色的嫩芽的柳丝,而松柏仍然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各种鸟儿还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春天唱一首赞歌,到处勃勃生机,春天是绿色的。

我们小区院里的桃树开花了,一簇簇,一朵朵,粉红色的,漂亮极了。不仅点缀了我们的小区,而且还绿化了我们的家园,真是一举两得啊!我真为我生活在这个家园而感到自豪。春天是红色的。

不久,我们小区的花坛里又开了一株株金黄色的野花,远处看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不停地眨眼睛的星星,还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在那枯萎了的草下面,有一点淡绿,是春天给了它们生机,对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哦,春天是黄绿色的。

噢,我知道了,春天是绚丽多彩的,只要你认真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领略到春天的美,感觉到春天的温馨,体会到春天的魅力。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春天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了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才勾勒出了这么美好的春天,万紫千红的春天,勃勃生机的春天!

我爱春天,爱春天的美丽,爱春天的温馨,爱春天的质朴。

春 雨

六年二班 熊智爽

“淅沥沥,淅沥沥„„”春雨如同珍珠般洒落大地。细如牛毛的春雨飘飘洒洒,飘到桃园里点红桃花;洒在树上染绿小芽;落在田野里哺育庄稼;降到水塘里唤醒荷花„„绿了大地,红了杏花。

刹那间,雨点像千万个兵将从空中飘落而来。它落在世界各地,仿佛是五颜六色的宝石,光彩而又动人。雨点落在水塘里,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水塘里回荡着圈圈涟漪。仔细瞧那雨点,只见雨点一会儿分散,一会儿聚拢。一会儿退后,一会儿前进。像一个个在指挥音乐的指挥员,把世界装点地有声有色,万象更新。

在蒙蒙的春雨中,所有的楼房被洗刷一遍。静静地矗立在那观赏美丽的风景。地上的草、路边的树都在享受着贵如油的春雨,显得更加翠色欲滴。叶子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雨珠,把整个世界勾画的淋漓尽致。蜿蜒的小路也焕然一新,好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走在小路上,脚下便会溅起一朵朵透明的水花。

春雨落在人们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啪嗒,啪嗒”的响声。那声音清脆的悦耳,仿佛是从天而降的一支小乐队为万物奏响春天的乐曲。

雨渐渐地小了,像春娃娃流下的眼泪,连绵不绝。雨水打在水坑里,慢慢地拍着节奏。

六年五班

陈旭

春之韵

春天,万物复苏,美丽的春天,春天带来了绿色;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是那么快乐,那么开心,今天我也感受了一下春的色彩。

今天,我跟奶奶去了东桥的树林里。我刚走进树林就闻到了一股春的气息。树上都长了许多绿色的枝芽,非常美,像刚出生的婴儿似的那么可爱,让人陶醉。我走进树林中央,地上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小草。我又用力的吸了一口气,没有异味,没有汽车的尾气。满满的都是大自然的味道,是那么清新,好像走进了一片圣地。奶奶说:“我们向里边走吧!里面应该更美。”说着就带着我走向了里面。果然,里面的景色截然不同,绿芽更多了,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就在我陶醉在其中的时候,奶奶说:“呀,都一点十五了,该上学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走出了这个“世外桃源”,我心想我一定在假期的时候在来看一看这个“世外桃源”。

春天,像仙子从这里飞过,带绿了小草,带绿了大树。

六年二班

刘姝含

当春的足迹轻轻地印在残雪上时;当春的足迹慢慢地在枝头上时;当春的足迹静静地靠在树干上时;你是否惊喜的发现?春已经迈着柔和的足迹,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渐渐地改变着这个世界,让世界充满鸟语花香,欢声和笑语。

纷纷春雨,绵绵地下着,杨柳青了,草地绿了,就连杏树、桃树也孕育着多彩的花蕾。你瞧!那雨丝细细的,像绣花针,插在干渴的大地里,又好像无数串珍珠从天上撒下来。在这茫茫的雨帘中,房屋树木,好似被轻烟笼罩了一般。如果你漫步在雨中,一定会为这清新的雨和美丽的景色陶醉的!

在人们无声的赞叹中,雨停了。大地上回荡着芳香的泥土气息,清爽宜人。这时,春天的使者 ——— 春风,又来到了这里。

她带着春的足迹,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她轻轻地奔跑着,送来了温暖的阳光,逗笑了杨柳,唤醒了冬眠的小生灵,吹绿了大地。她带着人们的祝福,一路奔跑着。山上,树木被春风摇醒了,睁开了眼睛,舒展着婀娜多姿的腰枝。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放着各色各样的风筝,尽情奔跑着、笑着。

于是,经历了春雨的滋润,春风的爱抚,柳树终于冒出了鹅黄的淡芽;小鸟终于唱出了欢快的歌谣;小草终于争先恐后地探头探脑……大地在复苏,万物在更新,新的一年将迎着明媚的阳光,以及多姿多彩的春,开始新的,美好的足迹……

六年二班

田琪

早春的美 且不说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归来的大雁,也不说冰天雪地中一抺温暖的阳光,单单是那在银装素裹的天地间,树上一个悄悄探头的嫩芽儿,就足够给人美的震憾!

且不说那高雅纯洁的马蹄莲,也不说那黑暗中静静绽放的大丽菊,单单是那平平常常的在春天盛开的小野花,那颤巍巍的身子在风中摇曳,花瓣上晶莹的露珠摇摇欲坠,就足够给人美的震憾!

且不说那花园中悄然盛开的迎春花,也不说那甘甜的泉水,单单是那一尘不染的天空,晴亮晴亮的,不夹一丝色彩,清一色的蓝,就足够给人美的震憾!

早春,是万物的开始,是生命的复苏,微风把销声匿迹已久的鸟儿的婉转送遍大江南北:不播种,就没有收获!而年轻的我们,不正是生命之春的耕耘吗?

六年三班 张博文

春天 她,没有魔法,却可以让万物复苏。她,没有画笔,却可以描绘出生机的颜色;

她,没有声音,却可以引来小燕子为她伴唱;

她,没有影子,但是处处有着她经过的痕迹;

她是弱小的,但是她能够驱逐严冬的寒冷。

她能让万物复苏,能描绘生机,能演奏自然的旋律,能留下美丽的痕迹,能驱逐严冬。她悄悄地来,但是,又会趁人不注意去了。融化的泉水唱歌将她留下,美丽的花儿用笑容让她留下。

但是,她会无奈地在四季的更替中离去。

她是谁呢? 悄悄告诉你——— 她就是春天。

美丽的春天

六年三班 孙雨桐

一年之计在于春,期盼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三月份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小鸟鸣春,百花争艳,燕子也回来搭窝了,春天使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春天,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凄凉,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春天是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它用自己独特的脚步,印满了整个大地。

路旁的柳树上,碎碎绿光闪烁着。它用自己那修长的手臂,宣示着春的主权。地上的小草也不甘示弱,努力伸出头来,让大家见到它那清秀的脸庞„„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六年三班 郝静怡

她来了,带着柔和的春风,带着纤细的小雨。

她来了,带着嫩绿,路旁的小水洼里,伴着芬芳泥土的清香,结出来绿芽。

柳树枝上那粗秃的枝干,冒出了绿色的苞芽。

清风拂过柳枝,清新的苞芽仿佛给柳枝中点缀绿星。

万物都在沉睡中苏醒过来。

你想知道她是谁?

她就是——

春-六年级作文 篇6

风儿很轻、很柔,仿佛是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你的脸庞,拂过你的头发,让人感到神清气爽。风里带着各种花儿、草儿的.香味和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湖边,柳树刚刚抽出柳条、冒出柳芽,风儿就赶来嬉戏,柳儿伴着风儿扬起柔嫩的枝条,荡起美丽的绿波。柳树出神地望着自己在湖面上的丽姿倩影,笑了。

路旁,微醺的春风里,明媚的阳光下,小草伸伸腰,摆动纤细的身子,婆娑起舞。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迷人的七色光芒。这时,花儿醒了,在小草的邀请下,她们也摆起柔美的舞姿,跳起舞来。

偶然间一次抬头,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春燕竟悄悄地来了,它用身后那乌黑的双剪裁出了天的辽阔、地的广博。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他们在地上尽情地跑着、叫着,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

《春》作文 篇7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朱自清散文的诗化艺术。

一、诗化语言明快婉转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具有诗化特征。其散文中的音乐节奏之美, 是作者内在情绪的涨落, 并与诗化的语言节奏有机统一起来。

(一) 叠词和散句的巧用, 使散文富有诗的节奏韵律美。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大量采用了叠词和散句, 语言张扬着诗的节奏。亨特认为:“虽是散文, 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 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 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 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2]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的“半节奏”诗化作品。《春》表现了春的到来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 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匀称和谐。全篇格调表现出“轻悄”的风格, 节奏轻快流利。一份特有的舒美情致充溢于字里行间, 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受。

首先, 散句的变化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春》一文中多用散句, 在散句中夹以排比、对偶和儿化韵, 它们交错运用, 使语言显得变化多姿、错落有致, 富有节奏感。比如“春花图”中的“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以排比、儿化韵的交错构造了一个活泼如流水般的散句, 宛如山间溪流, 清脆悦耳, 富有节奏, 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其次, 文中还运用了17处叠词, 如“绿绿”、“嗡嗡”、“嫩嫩”、“偷偷”、“稀稀疏疏”、“密密”等。这些叠词的运用, 不仅增强了语感,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而且增添了行文舒美自然的韵味, 使音节舒展悠扬, 富有节奏感, 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 产生音韵美﹑音乐美。

(二) 讲究修辞, 使散文语言具有清新、优雅之诗美。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修辞艺术的运用, 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在《春》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 使文章语言抹上一种光亮的色彩。比如写春花, 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各种花的情态色泽, 一派生机, 花朵之多, 花色之艳, 争春比美, 互不相让。写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如此明艳动人, 优雅清新, 令人陶醉。朱自清先生运用精妙的修辞艺术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舒美情致充溢于字里行间, 给人以勃发之感。

二、侧面烘托凸显神韵

朱自清是一位在诗歌和散文上都很有特色很有成就的作家。因为深受古诗的浸润, 他的写景散文将我国古诗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烘托运用得炉火纯青, 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烘托,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是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 (刘熙载语) 朱自清的《春》很好地采用了这种借此写彼的侧面烘托手法。作者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春的神韵, 写尽了春之精神。

(一) 借游春踏青者, 写春之勃发。

春天到了, 小草最先来装扮大地。面对“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茵茵青草地, 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他们走出屋子, 到田园里去。在那儿, 他们笑啊, 闹啊, 感觉春草软绵绵的, 还有一丝儿凉爽的风, 多惬意啊。看吧, “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是春送来的这满眼的绿, 激发起经历过严冬的人们投身大自然的无限冲动。这里通过写游春踏青者的喜悦之情, 从侧面烘托出春草的勃发和它蕴藏着的无限生机。

(二) 借蜜蜂和蝴蝶, 写花之竞放。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读了这段文字, 仿佛置身于莺歌燕舞、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 近处可听蜜蜂忙碌地“欢唱”;上有蝴蝶的翻飞, 下有野花活泼俏皮地眨眼。远、近、上、下, 浓、淡、干、湿, 看似信笔点染, 无事雕琢, 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这里借花朵争艳、蜂蝶嬉闹, 烘托春天洋溢着的无限生机。

(三) 借鸟儿和牧童, 写风之和暖。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写风的和暖。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花香了, 鸟叫了, 牧童骑着牛儿来到草滩了。花枝上, 鸟儿欢叫着;草滩上, 牛儿慢慢地走着;牛背上, 牧童悠闲自得地吹着嘹亮的曲子。这是一幅多么浪漫温馨的春风图啊。

这里是借鸟的欢叫、牧童的笛声来表现风的和暖。

(四) 借行人和农民, 写雨之细小。

“在乡下, 小路上, 石桥边,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披着蓑戴着笠。”文中借行人的慢走、农民的雨中劳作, 写春雨之润。殷勤的雨点迈着轻盈的脚步说:“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郑愁予, 《雨说》) 俗话说:“一层春雨一层暖。”春雨似乎是大自然发出的邀请函, 于是, “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奔向新生活。

春之精神, 春之魂又在勃发的青草、嬉闹的蜂蝶、怒放的花朵、和暖的东风、轻柔的细雨的烘托下, 得以凸显。

三、情景交融诗化意境

在《春》中, 全篇将“情”与“景”两者交融起来, 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诗化艺术意境。

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 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 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 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构思, 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 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 于是他的笔下, 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 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 也因自然美的依附, 得到了诗意的写照, 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3]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层意蕴, 我以为这些话是切中肯綮的。

朱自清属于那种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 对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山水花鸟等, 又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他的写景, 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 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调动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 反复品味、字斟句酌、“用笔如舌”, 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 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美浑然为一。“总是如此利用意象结构的审美生成性特征, 在纷纭变幻的生活中发现、攫取诗的意象, 组成独特的意象结构, 从而构成一个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诗境”。[4]

《春》开头“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通过“山”、“水”、“太阳”三个景物的选择, 在空间上涵盖了全方全位:包括最上面的“天”、最下面的“地”以及立于天地之间的“山”, 意境寥廓, 几多诗意, 几许春色, 便从一幅动态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 体现了春的无处不在, 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爱春、颂春之情跃然纸上。

写到春草, 作者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 而且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这里的绿茵, 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 而成了人们生活中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在美的自然中, 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

在《春》的结尾, 作家这样写道: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 本是无形、无声的“空灵”之物, 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 是多么困难, 而朱自清写出来了, 写得珠圆玉润、浑然天成。他运用诗化情境, 将外物“化”为内心视像, 让所选之物皆着“我”之灵魂与血色。用“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的无穷生命力, 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表现春的灿烂斑斓, 用“健壮的青年”表现春的力和精神, 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 赋抽象的“春”以灵动的形、色、神, 放射出诗意的光辉。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 具有诗的艺术特征。其中, 《春》更是诗意盎然, 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春之歌。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春》,诗化艺术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2]郑文波.缘情造境谐情发声——读《匆匆》.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CZ/CZYW/YWBL/ZZQZPPL/16998_SR.htm, 2003-8-25.

[3]吴周文.诗教理想与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学评论, 1993, (3) .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篇8

一、课程开发

(一)学校提供开设课程

1.体质技能类: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健身舞、象棋、军棋、五子棋、跳棋。

2.艺术技能类:水彩、素描、剪纸、演讲与播音主持、京剧、器乐(基础型口琴、竖笛、二胡)、声乐、书法。

(二)教师开发和申报课程

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申报开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其他艺体活动。

二、学生的选课方式和原则

(一)选课方式

1.学生根据选课方案提供开设的艺体教育内容,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每学期调整一次。

2.艺体处根据学生报名的多少,在各专业、学科范围内适当调整。

3.每一名学生至少选择两门课程(体质技能类、艺术技能类各选一门)。

(二)开发原则

1.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发展需要出发,开设促进学生心理、个性、知识、技能及思维和谐发展的课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有利于学校“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人才的培养模式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三、艺体课程改革的成果

(一)促进学生发展

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促进教师的发展

促使教师不断拓展和深化原有的专业水平,让教师的个人特长、业余爱好以教育资源的形式得以呈现并升华,从侧面折射出教师的个人魅力;通过在艺体教育中大胆尝试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三)促进学校的再发展

通过对艺体课程的整合,力争形成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有内涵的精品课程,形成我校发展的特色,让我校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再发展。

我校的艺体教育已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期待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春游记作文 篇9

汽车在高速上行驶,同学们在汽车上快乐的玩着游戏,我的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南山好不好玩呀?是什么样子?

到了南山,我们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索面,我们首先看做面师傅如何做索面,他再教我们如何做,然后让我们自己学着做索面,这可有点难噢,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不过一回生二回熟,第一个索面我做的不好,第二个我做的可是有模有样的。

第二个项目是捣年糕,这个我去楠溪江见过了。

第三个是做葡萄酒,先把葡萄去籽,再把葡萄拧碎,弄成汁,然后再装进竹筒里,做酒师傅告诉我们回家三天后放点糖和白酒,40天后就成了葡萄酒了,到时我可要让爸爸尝尝我的手艺。

吃完中饭,就开始下午的第一个项目了,是拔河,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想使自己所在的这队赢,呵呵,我这队可有大力士噢,你们怎么可能会赢,结果我们是二战二赢。

最好玩的要数抓鸡了,我可怕它们了,它一动我就跑,因为我怕它们弄伤我。

春游记作文 篇10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出发。我们的队伍在油菜田间穿行,一路上都有油菜花的陪伴,油菜花清香的跟随,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我们两只袖子在菜花上擦来擦去,等走到大路上时,我发现每个同学的袖子都有黄色油菜花的花粉。我们从学校一直走到东形,我们有些支撑不住了,个个都弯着腰艰难的行着。来到了浮山脚下,队伍停下休整。校长为我们鼓劲:“让我们一个劲冲上去吧!加油!”我们听了,个个都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我和鲁星本来是最后的,我俩相互加油,终于从最后走到了最前面,并且超过了扛校旗的同学。我们俩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根本就不觉得累。我俩准备等一等跟在后面的同学,我们回头一看,哇!我差点“晕”了,好美的景色啊!山下的油菜田一块一块的,多么像那一块块的“黄”豆糕啊!那白色的水泥公路,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把一个个小村庄连接在一起。那公路上的汽车像一只只小虫在慢吞吞地爬着,而行人又像蚂蚁一样慢慢地走着。我们顺着公路找到了手机信号塔,又顺着信号塔找到了学校,我们的教学楼就像一个大柜子,学校的走廊就像柜子上的抽屉。

终于到了山顶。大家高兴得欢呼着,都有一种胜利的感觉。大家照相的照相,拜佛的拜佛……。我和鲁星拜完佛后,就准备到浮山塔下玩,但是那个门关了,进不去。我看见两边有茶树,正好那里有两个人在那摘茶叶,我俩就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摘茶叶。几个同学在偷竹笋。我们又跑去偷竹笋,偷了数十棵竹笋。

大家都吃过干粮后,老师让我们整队回家。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下山时,总是想往前冲刹都刹不住,有几个同学都滑倒了。

冬与春之间 篇11

它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嘿,这位……”

无论是谁,想必都没有过在路灯下与一株草说话的经历。我伏下腰,将脸凑得近一些,发现它是一株长在路边石子间的茎叶细柔的植物。现今正是寒冬,四周的石子路面都光秃秃的,只能隐约瞧见一些枯败草根,然而这株草孤伶伶地生长在这片颓败之间,简直就是春季遗留在这个冬天惟一的印迹。

它摇了摇叶子,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好奇地问:刚才是你……”话还未说完,就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在宁静的夜色里,我说话的声音显得那么响亮和突兀。它或许也被我吓着了,不再开口,只孤独地站在那里,像其他任何一株从未说过话的草。

我不得不怀疑方才听见它说话只是幻觉,“我从未遇到过会说话的草哩。”

“嗯……是的……我们很少说话。”沉默了一会儿,那株草又说道。

“我们?是指……”

“指所有的植物……我们习惯保持沉默。”它迟疑又小声地说道,像很不情愿向我吐露秘密似的。

“为什么?”我惊讶极了。

“因为这个世界太吵了。”它认真地回答。

嗯,这个世界的确已经够嘈杂的了,倘若再加上行道木的聊天、阳台上盆栽花草的歌唱,又或花店里花朵们的热烈辩论……这世界一定会疯掉的吧……

“嘿,能不能帮我看看墙另一边的那棵树?”它忽然以恳求的语气焦急地打断了我对于一个充满着植物的语言的新世界的畅想。

“若要说看墙那边,我得找点儿东西踩着才能看得到……没办法,我个儿不够高。”我比划着抱歉地说道。

“那么,拜托了。我知道人是什么都能办得到的。”它坚定地摇了摇叶子。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得四处找东西,打算垒起来,站上去,试试踮起脚能不能够得着墙头。我边忙活着边问它:“那棵树是你的朋友吗?”

“嗯。”它温柔地应道,“以前常一块儿唱歌来着……”

“哦?都唱些什么呢?”我把书本垫在墙边,好奇地问。

“乱哼哼呗,比如《日出之歌》。”

“唔,那首我也会呢———‘当快乐的鸟儿开始唱歌,许多花儿……’”我轻声地哼起歌来,它也低声地跟着我唱,叶子在风里温柔地摇摆。

“我很久没有听到那棵树的歌声了。”它突然说道。

“哦?发生了什么事?”

“本来这儿是一片草地,因为没人会来,长了许多野生植物。我说的那棵树,他是这里惟一的树。他可真是棵招人喜欢的树呵,每天都乐呵呵的,我们是好朋友呢,经常一同哼歌……”它的声音越来越小,像是在怀念什么。

“后来呢?”

“后来来了一群人,在这儿垒了一堵墙,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它……也听不到墙那边的消息。你知道,对于人类的举动,植物总是无能为力的……”它小声说着,我忽然觉得自己脸上热辣辣的。

“我很想知道它的近况,知道它一切都好就够了。因为……”像是想起了什么,它忽然停了下来。

“嗯?”

“因为我是一年生草本,本来我的生命应该到秋天就结束。”隔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它的这句话。

“可是现在冬天都快过去了呀。”我踩在书本上扶着墙,诧异地望着它。

“是的,我总是期盼着这堵墙能消失,因为想开花给它看来着……所以一直待到了现在……可天气太冷了,我兴许再也等不到这堵墙的消失了……”它抽泣着说。

不知哪儿来的一大团东西哽住了我的喉咙。我不愿让它发现我也在流泪,于是背过脸装出轻快的语调说:“别哭啦,我快够得着墙头了,再等一下就能帮你看到亲爱的朋友了。”

说完我用手紧紧地握住墙头的边缘,奋力一跳。

天边的月亮灰蒙蒙的。我看到了围墙的另一边。那儿停着几辆推土机,光秃秃的地面上惟一一段短短的树桩立在这空旷工地的正中,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大地像凌乱的被切开的饼,房子的地基已经打好,或许来年这里就会建起许多公寓———报纸上所说的花园小区。

“看到了吗?”它在墙下焦急地问。

我将手松开,跳回到地面,“嗯,看到了。它是棵漂亮的树,颜色很绿,看起来很健康。”我忍住泪,大声又坚定地说。

“啊……”它长叹了一声,随后是一阵沉默。

浅尝“春”之甘美 篇12

一、诗歌《春》的结构与内容

从结构上来说, 这首短诗由三组四行诗和结尾一句诗行组成。第一个诗节诗人用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寒冬过后, 万物复苏的春之气象。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用“sweet (甜美的) ”这个表味觉的词来修饰春天, 似乎表示春天是可以尝出味道的, 郭沫若就曾将其翻译为“甘美之春”。春天被拟人化为“一年中的快乐之王”。一个“pleasant”又恰恰点出了诗的主题:愉悦的 (心情) 。我们看到这位“快乐之王”“让花朵绽放”, “姑娘们环绕着跳蹈”。这时人们不再感到寒风刺骨, 听到鸟儿放声歌唱, 树上鸟叫声有的高亢 (“cuckoo”) , 有的低沉 (“jug-jug”) , 有的雀跃 (“pu-we”) , 有的轻快 (“to-witta-woo”) 。同时, 此句在每个诗节末行反复出现, 增加了诗的乐感, 触动了读者的听觉神经, 好似一首奇妙的大自然交响乐。

在第二个诗节里, 诗人继续向我们更加细致地描绘了乡村的春日美景。

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

Lambs frisk and play, the shepherds pipe all day,

And we hear aye birds tune this merry lay,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树上绿油油的叶子和粉白色的山楂花 (“palm and may”) 使村舍看起来如此喜气洋洋。诗人像画家一样, 不仅画出了美妙的色彩, 还画出了山楂树状如手掌 (palm) 的叶子形象。远眺田间, 无忧无虑的牧羊人整日吹着牧笛, 羊羔随着笛声轻快地跳来跳去, 嬉戏玩耍。这时我们的耳旁不时飘来鸟儿们的“愉快的歌声”, 熟悉的大自然交响曲再次响起, 我们的心情是如此愉悦。

下一诗节中我们跟随诗人走进这幅美妙画卷, 近距离来感受春之甘美。

The fields breathe sweet, the daisies kiss our feet,

Young lovers meet, old wives a-sunning sit,

In every street theses tunes our ears do greet,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踏上那柔软的草地, 整片田野上荡漾着甜美的气息, 雏菊好像是调皮的孩子亲吻着我们的脚踵, 年轻的情侣相约同游, 老妇人惬意地“坐在太阳下”享受着和煦的春日。走在乡间的街道上, 美妙的鸟儿的歌声再一次传入我们的耳中。

Spring!the sweet Spring!

全诗的最后一句, 诗人喜悦的感情更加强烈, 再次道出那句:“春!甘美之春!” (郭沫若译) , 这既是对全诗第一句的呼应, 又是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二、深入分析《春》的意、音、形美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从诗中感受到诗的意象之美。朱光潜在其《诗论》中写道:“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为了表达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欢快和喜悦的心情, 诗人运用了“多觉”意象, “寓情于景”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精彩的画卷。此诗中有男女老幼, 有禽兽花木, 有静景, 有动态。有视觉意象———盛开的花朵、绚烂的山楂花树、遍野的雏菊, 也有听觉意象———百鸟的鸣啭声和悠扬的牧笛声, 还有触觉意象———轻寒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 更有嗅觉意象———田野的芬芳等。其中最能表现春天的主体意象就是春花和鸟鸣, 我国古代诗人也常将其视为最能代表春天的两种意象。春天里的一切生物都充满了活力, 生机勃勃。

各种意象交织在一起, 诗人已经在读者的脑中勾勒出春的画卷, 但还不够, 它还应该是一支春之交响乐。黑格尔说过, “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因为英语是表音文字, 以音节为单位。英语诗歌按照轻读音节和重读音节有规律地交替出现而形成节奏。韵律和节奏是紧密相关的。《春》是一首格律诗, 主要采用五音步抑扬格。抑扬格在英诗中最常见, 其韵律最接近日常英语, 常给人以稳定从容之感。每一行诗多含有五组抑扬格。

除了节奏感强之外, 诗人用到了多种韵律和修辞手法。其韵式是aaab, cccb, dddb, 三节最后一行是叠句。即每一节的前三行诗押同一尾韵 (king-ring-sing, gay-day-lay, feet-sitgreet) , 每个诗节换韵。每节中除末一行外, 其他三行也都用腹韵, 即第二音步的第二个词同第五音步末尾的词协韵 (spring—thing—sting, may—play—aye, sweet—meet—street) 。另外, 每一节末的诗行用拟声词模拟鸟鸣之声。除了第五、七、十一句之外, 每一句诗中都用逗号分隔。全诗末一行, 更用到了头韵, 即在重读音节词头重复出现某个辅音 (“Spring!the sweet Spring!”) 。全诗多用单音节词, 朗朗上口。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春》的节奏轻快, 富有乐感, 适于吟诵。

纳什的这首《春》以其意象之美、音韵之美、形式之美, 让读者深切地品尝到了春之甘美。它不仅是一幅春意融融的画卷, 也是一曲婉转动听的春之绝唱。

参考文献

[1]李云启.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王宝童.金域行:英诗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

[3]王宝童.金域音:英诗声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8.

[4]许渊冲.译笔生花[M].郑州:文心出版社, 2005.

春自然作文 篇13

但是在冬日的雪地中漫步可远不及在在春天绿油油的的草地中快活的多。我渴望春天,它是一个充满美好的季节;我渴望春天,因为它是我们冲破冬天的战利品;我渴望冲破春天,因为在哪里我会找到更高的梦想。

但春天总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烦”,想象一下,百花齐放,莺歌燕舞的春天还要面对一些不怎么善良的“不速之客”。他们有时会带了不怎么开心的经历。比如说被他们咬到可能会很痛。

可能因为成长,我不喜欢在寒冷的冬日大雪仗,堆雪人,而更加向往在春天里哟然漫步。透过教室的窗户,望向远处的四方花坛,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平时很少注意季节,只在乎冷暖,但今年的春格外吸引我。遗憾的是我分不清花朵的差别,连桃花和梅花我都会分不清楚。难怪我以前对春一无所知。

春游记作文 篇14

在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可爱的、有趣的动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棕熊!

棕熊棕熊,听听名字就知道它全身是棕色的,它们的样子十分可爱。同学们都围在外面一边用手指指点点的,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突然,有一只棕熊站了起来,还不时一脸神气地左顾右盼,真像一位大明星正在表演呢。不过,我总觉得它的指甲实在太长,使原本敦厚的棕熊看上去有点凶巴巴的。

偌大的动物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令人过目难忘的动物,比如:大象、金丝猴、羊驼、白虎

“传奇”人物陈年春 篇15

今年41岁的陈年春, 自2007年担任祁东县农电服务公司漏保专责起, 全身心投入到漏保管理工作中, 不断创新, 用出色的业绩谱写了用心服务农电事业的感人乐章, 创造了串串传奇。

传奇一:勇担重任, 立足创新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本文简称漏保) 运行维护是农电管理当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 通常是易装难投。尤其是漏电故障点难找, 是制约漏保连续运行的一大技术瓶颈, 而传统的故障排查方法存在排查时间太长, 需多人配合, 且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已无法满足漏保连续投运的技术要求。要想提高漏保故障排查工作效率, 必须打破常规, 创新方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陈年春废寝忘食, 整日满脑子装着低压线路原理, 电压、电流、相位、路径等, 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啃”着厚厚的电工书籍, 写写画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 陈年春终于设计出了一张能快速查找漏电故障点的电路原理图, 即断零加等电位法。经过模拟实践验证, 使用该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经汇报公司领导同意后, 进行推广应用。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测量效率及确保带电测量人员无触电、高空坠落等安全风险, 陈年春将现有的普通数字钳形表在不改变其性能参数的情况下, 进行钳头改进, 利用旋转门原理, 创新地发明了一种免登杆式低压架空线路电流检测仪, 并获得国家专利。

至2012年年底, 祁东漏保安装台区数1 137个, 应装台区安装率100%, 投运率100%, 动作可靠率99.59%, 连续三年实现触电“零事故”, 得到县政府领导、群众和同事的一致赞许。

传奇二:智捉“白日鬼”, 巧治“疑难症”

2011年夏, 陈年春接到了来自过水坪供电所的求助电话———见着“白日鬼”了, 一台区总保每天11时至16时无法投运, 其他时间运行正常。供电所员工已连续多日查找故障无果, 用户急待抽水抗旱, 对付不了这“疑难症”。

陈年春接到求助电话时已是11时40分, 他顾不上吃午饭, 顶着烈日赶到了现场。在老百姓带着疑问的眼神下, 他从容不迫, 认真仔细察看现场情况, 详细了解故障发生时间和该台区线路状况, 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分析认为是因气温升高而使线路弧垂降低, 与某些建筑物或其他导电物质接触, 而产生漏电故障。当时已是中午12时, 他拿出钳形表使用新方法沿线查找, 仅用时8 min, 就在第一分支线路找到了故障点。原来是该台区线路网改后, 一基报废电杆未拆除, 且露出钢筋, 在气温高时, 线路弧垂降低两者接触, 总保就自动跳闸无法投运。找到“病因”了, 供电所员工当即将报废电杆拆除, 总保恢复正常投运。老百姓的双眼也由疑问变为弯月, 直夸“专家就是专家”。

2012年8月3日, 蒋家桥镇街道沿江公变台区居民家水管意外带电。为及时防止误触电伤害, 陈年春立即赶到现场, 经检测确认为线路有一相严重接地漏电, 于是按照“提高低压台区漏保运行故障排查效率”方法, 大约15 min后找到了故障点。原来是一绝缘进户线因绝缘层磨损与铁支架接触漏电, 因漏电电流较大而引起中性线对地电位有电压。更换了损坏的绝缘线后, 故障消失。

传奇三:当年“门外汉”, 如今“创新明星”

“他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 但他肯钻研, 爱学习, 捧着书就入迷, 站在旁边半天不大声叫他, 他是感觉不到。大本大本的电力书籍他都爱看, 《农村电工》每期必读, 他就是个‘书痴’和‘电痴’!”同事都这么评价陈年春。

2011年, 陈年春获得国网湖南衡阳供电公司农电特别贡献奖。2013年, 他创新的“免登杆式低压架空线路电流检测仪”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国网湖南衡阳供电公司2013年职工创新二等奖。他主创的“提高低压台区漏保运行故障排查效率”QC项目获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2013年度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他的《防家电烧坏秘招》《浅谈线损构成及分析》《零线带电现象及排除》《祁东县农电服务公司:如何解决低压线路漏电损耗》等论文在国家农电网上公开发表。他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 对于成果毫不保留, 全部奉献给了公司、社会和大众, 对于名利却从不主动争取。

上一篇:中国诗词歌曲休闲总汇下一篇:化妆品品牌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