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09-23

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7篇)

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1

2001年以来,XX市掀起了种植食用菌的热潮。2007年生产规模更由2003年的2500万棒猛增到4000万棒。食用菌究竟为何物?食用菌生产形势究竟怎么样?效益如何?有没有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对遵化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食用菌的发展史以及在X市的发展情况

菌类食用在我国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自商周时期,菌菜就作为山珍,成为奴隶主的奢侈品。直至晚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菌菜以其山珍的地位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征服了数代帝王。但他们一直是食用野生菌。自20世纪初法国在双孢菇纯菌种的分离培养方面首告成功,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末首先制成了香菇的纯菌种,人工种植的食用菌开始风靡世界餐桌,并形成产业。荷兰、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趋于工业化和集约化。目前,全世界的食用菌年产量约1600多万吨。

在我国,从白山黑水到青海湖畔,从天山南北到日月潭边,除海南未见报道外,食用菌在其余各地均有种植。人工种植品种有320多个,形成大规模商业性种植的有香菇、双孢菇、平菇、木耳、灵芝、鸡腿菇等15个。而其中的两大主要菌类则是东北黑木耳(辽宁最多)和华北(河北)、华中(河南)、华东(浙江)、华南(福建)的香菇。目前,全国有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市)近200个,大中型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产食用菌103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其中,出口43.3万吨,其余均为内销。

在河北,食用菌产量前三名的为灵寿县、平泉县、遵化市。其中,灵寿县主要生产金针菇,年产7.5万吨,产值近6亿元。平泉县主要产品是滑子菇,年产4万吨,产值4.4亿元。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唯一的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设在该县。遵化市主要生产香菇,年产2.5万吨,产值约7500万元。

遵化市的食用菌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两次高潮。1994年,该市西留村乡筹建了第一家规模食用菌生产企业,当时的技术不完善,产量也不高,但市场价格较高,每市斤达到3-5元,效益较好,2分地挣3万,亩纯挣10万,食用菌种植开始向遵化市其他乡镇扩散,形成了种植食用菌的第一次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的大部分群众对这一新鲜事物持观望态度,以及技术不成熟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形成大气候。沉寂了几年后,从2001年开始,因平安城镇平一村种植食用菌获得较好收益,从而带动了平安城镇、东新庄镇农民种植食用菌,并迅速扩散到全市。2003年,遵化市种植食用菌的乡镇达到18个,规模达2500万棒。其中,平安城镇1200万棒、东新庄镇600万棒、刘备寨乡200万棒,其余为石门镇80万棒、苏家洼镇80万棒。2004年,增速更为迅猛,全市新建大棚1220个,其中平安城镇、东新庄镇、刘备寨乡新建1167个。仅平安城镇就增加834个,增加产能1300多万棒。预计今年全市可突破4000万棒,产量4万吨,产值1.2亿元。种植食用菌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食用菌的主要功用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高蛋白质、低盐、低糖、低脂、低热,富含药用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特点,被称为“素中之荤”.如蘑菇、猴头菇、银耳等,早就被称为“山珍之王”、“庖厨珍品”.研究发现,食用菌子食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干重的2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所以,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蛋白质和组合营养来源”.据调查,大众餐馆的菜食原料中,有近25%的原料来自食用菌,并且呈上升趋势。到2003年,北京食用菌餐馆已经达到200多家,有80%的大中型餐馆、宾馆有食用菌菜谱和配菜。

在作为美味营养食品的同时,食用菌又是食疗保健食品。食用菌含有较多的核酸和维生素B1(硫磺酸)、维生素B2(核黄酸)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麦角淄酸)等,还有具有抗癌功能的多糖物质干扰素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可降低血压的酪氨酸酶、牛黄酸,可降低血脂的香菇素,可降低胆固醇的胆碱和核香酸,可降血凝块的腺苷,可预防肝炎和肠胃溃疡的原黄素等。矿物质的含量亦极丰富,尤其含磷较多,有利于调节生理机能。长期实用,具有滋阴补阳、益气活血、补脑强心、养颜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利用食用菌开发出多种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对于当今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人们来说,食用菌受到青睐是自然而然的。

三、食用菌的经营及成本利润

目前,遵化市食用菌种植所用的大棚大小不同,但目前所建的基本接近长70米、宽9米、高3.4米的标准。下面以该规格的大棚为例进行成本分析。

建一个长70米、宽9米、高3.4米的大棚,需要在大棚前预留同样面积的空地,以保证光照和通风需求,所以,所需土地为大棚面积的2倍。

(一)建筑及设施成本

1、红砖27000块,水泥4吨,约需3400元;

2、镀锌管,用管粗细不同,拱梁用80根,需7500元,横梁用50根,需2500元,后壁支撑用100根,需2000元,中间立柱60根,需2000元,小计约14000元;

3、塑料840平方米,需1000元。草帘70块,需2500元。压塑料膜及卷草帘用的绳子280米,需1200元。拢塑料膜用铁丝140米,需100元;

4、打井及购置潜水泵、上水管需1000元。

5、接种箱1至2个(每个500元左右)、装袋机1台(500元左右)、锅炉1座(1300元左右)、蒸笼1个(600元-700元),小计3000-3500元;

6、建一个大棚约需人工80个,按目前大工50 元/天计算,约需2500元。

综上所述,建一个大棚合计需2.9-3万元左右。

(二)经营成本

一是菌棒。每棒需木渣2.5斤,约0.7元左右。菌袋每个0.1元。每支菌种需6元,接种2000棒,每棒用菌种折合0.003元。在制棒、接种及菌棒入棚季节,每个棚每天需人工8-10个,合计约15天左右,每个工20元,约需支付3000元左右,每棒人工费折0.15元。所以,每棒总体成本在0.95-1.0元左右。每个大棚可摆放菌棒2万棒,需资金2万元左右。

二是易损、易耗及水电费。每个棚草帘每年更换一半,需1300元左右,塑料膜每年更换一次,需1000元左右。接种箱、锅炉、蒸笼、绳子等总计4000-4500元,按5年折旧期,每年提取折旧费用800-900元。水电费中,用水没有收费,电费每月120余千瓦时,每年用8个月,农业用电每千瓦时0.41元,需400元左右。总计约3400-3600元。此项开支每棒平均约0.18元。

三是固定资产折旧。大棚固定资产(红砖及镀锌管、水井、潜水泵)合计约1.9万元,按15年折旧期,每年提取折旧费用1300元。此项开支每棒平均约0.06元。

综上所述,每年每个大棚经营成本需2.5万元左右。单棒成本为1.25元左右。日常经营需要2个家庭自有劳动力。如果家庭劳动力按每人每日15元计算,家庭劳动力的成本为7500元左右,总成本为3.25-3.4万元。单棒综合成本为1.7元左右。

(三)经营利润

每棒食用菌可采2斤鲜菇。去年遵化市香菇最高产地批发价格为每斤2.2元,最低为1元,平均价格为1.5元左右。每棚放2万棒,销售收入约为2×1.5×20000=60000元。单棒销售收入为1.5×2=3元。单棒纯利润约为3-1.25=1.75元。

如果不计算家庭劳动力成本,每年每个大棚毛利润为:销售收入(6万元)-经营成本(2.5万元)=3.5万元。

新建大棚当年可以收回成本,建筑成本、管理成本低则可获部分利润。从第二年开始,不计算家庭劳动力费用,年毛利润可达3.5万元。如果大棚建筑采用的是较低成本的钢筋而不是镀锌管,收益会更高,但是,因为使用年限短,折旧费用也高。

(四)相关经济效益

种植食用菌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仅以平安城镇为例。一是流通领域。每年需要100多万元的更换用塑料膜。今年为发展食用菌,建筑用钢材需求折算为2000多万元,潜水泵也需要近900台,价值36万元。塑料绳、铁丝等也有大量需求。二是交通运输业。每年仅制棒就需要37500吨木渣,大部分要到外地采购木料自己加工,或是直接从外地采购木渣。即使是采购木料,按每车载重10吨计算,需要出动3700多辆车次,另外每年需要从江苏等地调运草帘5300吨,也需要近1000辆车次。三是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据估算,在制菌棒期间,就需要20万个劳动日,因平安城镇内的劳动力不足,需要到堡子店、石门甚至玉田、蓟县等地招收3000到4000名劳动力。建筑大棚,制造蒸笼、锅炉、接种箱,打井等也安排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和收购食用菌人员,也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

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

遵化市目前的食用菌种植品种中,香菇占90%,其余为白灵菇、双孢菇、茶树菇等。香菇在遵化市种植历史已经有10余年,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价格比较稳定的菌种。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产量的30%以上。但是,如果放在全国看,遵化市的食用菌产量只占0.24%.2003年,全市食用菌总产2500万棒,到2004年7月,生产能力猛增至4000多万棒。大量增长的食用菌生产能力是否会造成供大于求,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积极性,最终影响该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从市场价格分析

一是国际价格。我国食用菌出口,1995年为30万吨,2000年为47.6万吨,2002年为38万吨,创汇却分别为9亿、6亿和4.6亿美元,平均吨价为3000美元、1255美元和1213美元,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外相关质量指标很多,而我国的标准体系还不健全甚至落后。资料显示,目前仅在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上,国际食品法典有2572项,欧盟有22289项,美国有8669项,日本有9052项,而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484项。所以,大大影响了食用菌的出口价格。如果我们加大食用菌生产标准化推行力度,产品符合了国际市场标准要求,价格也会相应提高的。二是国内价格。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价格之窗的数据库,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国内大中城市农贸批发市场香菇价格一直呈上扬态势,今年2月后开始下滑,但价格仍高于去年。南方菇品市场今年以来最低价格为6月下旬的5元/斤,远高于去年最低价格6月的2.5元/斤。而今年最高价格6元/斤也高于去年的最高价格5.5元/斤。香菇作为常规品种,价格波动幅度小,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今年上半年,北京香菇价格同比上涨30%.(二)从市场需求分析

一是国外市场。香菇市场主要是日本、北美和欧洲。日本对我国香菇输入底线为鲜菇2.5万吨,干菇为8000吨左右。美国和加拿大销售呈上升趋势。欧洲人喜欢吃蘑菇,但是,在华人饮食文化影响下,尤其是欧盟国家多达8000家的中国餐馆,对香菇、木耳的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上国家的香菇消费以华人为主,比较稳定,随着华人的不断增加,消费量也会上升。二是国内市场。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时期,香菇消费就表现了高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均消费香菇不到12克,分别是日本人的1/5,香港人的1/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全国范围内的消费量正在以10%的速度增加。以上海市场为例,上海市场鲜菇消费量每年上升15%,2003年冬季,干菇消费量同比增长25%,单价上升12%.(三)从遵化市的产量分析

如前所述,遵化市的香菇产量只占全国的0.24%,所以,遵化市增加的香菇产量根本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此外,因为各地有各地的水土特点和种植习惯。比如,灵寿县就因为当地气候的原因,没有发展香菇种植。唐山境内,迁西县就以种植栗蘑为主,滦县以种植杏孢菇为主,滦南县以种植白灵菇为主。即使全国的香菇产量均有增加,但是消费量也在增加,两者相抵,价格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遵化市的香菇生产成本较低。况且,香菇是一种可以加工的产品,如果鲜销不畅,还可以烘干,也可以腌渍,不至于造成较大损失。

五、关于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就国际市场看,加入WTO后,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这既为我们发展出口创汇提供了机遇,也把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盟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农产品的有机物残留方面,标准近于苛刻。就国内来看,实施标准化生产也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如北京等大城市,农产品检验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加。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如果不尽早推行标准化生产,我们已经形成气候的食用菌产业迟早会被淘汰出局。所以,应设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办公室,靠挂在农村经济局或科学技术局,由专人负责食用菌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早动手,早受益。

(二)及早建立食用菌交易市场

目前,遵化市的食用菌销售主要处于小规模、散销售阶段,基本上“送出地头”,还没有真正“走进市场”,生产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所以,应该把建立食用菌交易市场提到议事日程。如平泉的食用菌交易市场,每年春、秋、冬三季,商贾云集。除能节省销售费用,还可以带动本地菌种、原料的销售,延伸产业链条。河南一省就建立了10余个市场,西峡、郑州两个市场年交易额达20亿元。而泌阳县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遵化市菇农用的锛渣机、装袋机,甚至是小小的菌袋,都要从那里购买。如该县生产的锛渣机,原理与矿山粉碎机没有太大区别,但最高价格为一台20万元左右。从遵化市的工业基础看,完全可以自己制造。但因为市场有限,没有厂家愿意生产。如果建立了食用菌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提高销售价格,还可以极大地带动需求,拉动市场,延伸产业链条。

(三)尽快对食用菌进行加工利用

目前,遵化市的食用菌只是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例如,一斤鲜菇市场价格为2元左右,到饭店餐桌上一盘可卖15-20元,一斤可做两盘,增值达10-20倍;保鲜出口,大约增值10倍;加工成罐头,可增值50%-200%;如提取多糖可以增值上百倍。所以,遵化市应尽快走出“出棚进篮、出篮进车、出车进市”,由“农田工厂”进“农贸市场”的原始销售阶段。建议抓紧扶持建立1-2家较大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在提高附加值的同时,降低市场风险。

(四)大力提倡专业化生产和分工

遵化市的食用菌生产,尚处于“小而全”的分散状态,家家建大棚,家家支炉灶,家家有支出,家家没规模。造成资源浪费,劳动力浪费,综合效益较低。所以,应该引导农民进行专业分工,把菌种销售、原材料制造、种植等环节剥离开,使菇农不必再自己造原料,搭灭菌锅,制接种室,建培养室,也不必拌料、灭菌、接种全做,只要买回菌棒直接出菇,可以专心抓管护,减少投入,腾出精力,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2

12007年我省食用菌产业生产形势

随着我省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的推广、食用菌生产效益的上升和市场空间的放大,2007年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将食用菌产业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呈现出“六大”特点:

1.1产量稳步上升,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2007年宁都县加大打造以食用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产业链的力度,出台了新建菇房政府补助的产业扶持政策,2007年发展蘑菇种植面积达200万m2,比2006年增加50万m2,建立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16个,年产鲜菇3万t,按全县2200多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民,仅食用菌一项,菇农每户年均收入净增1.4万元。2007年,食用菌产业为全县农民(61万人)人均纯收入净增80元。据农业部门统计,2007年全省食用菌产量首次突破50万t,同比增5万t,产值16亿元,同比增2.7亿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总体来看,老产区进一步做大做强,新产区层出不穷。

1.2生态、循环型生产模式全面推行

过去,我省食用菌产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森林资源,造成树木的过量采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现在,全省食用菌生产大部分实现了以稻草、麦秸、棉籽壳、油菜秆等农副产品的代料栽培,逐步形成了“秸秆加畜禽粪便—种植食用菌—肥料还田”、“秸秆饲养—畜禽粪便—沼气沼渣—肥料还田”的循环链和“种植—养殖—微生物”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增加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宁都县利用稻草牛粪发展蘑菇生产就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佐证;武宁的灵芝产业、铜鼓的香菇产业都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由大力发展向适度规模发展转变,由发展耗材型的食用菌向发展草腐食用菌转变。

1.3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

我省的食用菌生产一直注重走规模化和工厂化发展道路,并取得喜人的成绩。如宁都2007年新建连片10栋以上规模化生产基地16个,建设菇房400多栋,规模基地种菇面积30余万m2;安远县的食用菌生产注重工厂化和规模化发展,鸡腿菇和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生产的鸡腿菇、杏鲍菇白净结实,质量上乘,每日产量达10t以上,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及出口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1.4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研发力度加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品种,一个产业才有生命力。我省食用菌产业非常重视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研发。2007年,我省新引进白灵菇、灰树花、真姬菇、冬虫草等10个优良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活动,使食用菌珍稀品种达到规范化、规模化生产;黎川县茶树菇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出白茶树菇新品种,研发出反季节茶树菇等新技术,反季节茶树菇生产,提高了产品的含金量,增加经济效益,为农民创收。

1.5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样要重视产后的销售。我省各地通过拓宽各种销售渠道,有力地促进了食用菌外销,通过网络信息、民间流通组织、龙头企业、在外设立营销窗口等多种渠道销售食用菌,使产业能紧跟潮流。如泰和充分利用农经网和“农民热线118”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供求信息,吸引外地客商到本地驻点收购产品,解决菇农的卖难问题,确保菇农的收益;上高县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1.6产业化经营程度逐步提高

各地相继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以订单组织生产,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有效保障菇农利益。如宁都县已成立了2个蘑菇专业合作社,使食用菌产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菇农参加率达到80%以上;黎川县组建了食用菌协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500余人,2007年,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为社员增加收入20多万元;余干县由县财政扶持成立简易的制种和加工经济合作组织,制种出售给农民并签订鲜菇生产技术指导和回收合同,保证农民利益。

龙头企业成为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引导、联动、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九江的仙客来、宁都的九发、贵溪的金沙、景德镇的毛氏、武宁的宏泰、黎川的利康、铜鼓的远泰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武宁宏泰生物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生产灵芝,按保护价回收农户灵芝及孢子粉,然后将孢子粉加工成胶囊、片剂等,将灵芝加工成灵芝茶、礼品灵芝、灵芝盆景等,产品远销上海、广东等地;九江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订单回收食用菌鲜品,然后将其保鲜加工成食用菌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当前食用菌产业形势与前景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去克服,去积极应对。当前主要存在“五个不”:

2.1产品质量不高

主要是千家万户菇农种植,生产技术难以规范化,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没有形成强势品牌,科技含量低。尤其是解决“农残”的问题难度很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档次低,价格低。

2.2菌种生产不规范

我省缺乏大型的菌种生产基地,菌种生产无标准,不规范,混杂退化严重,极大地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发展。这点黎川做得较好,利用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控温型菌种培育基地,生产优质菌种。

2.3技术力量不足

随着产业的发展迅猛,技术力量不足问题越来越明显,极大地影响了菇农的种植效益。

2.4市场竞争力不强

为了争客户,抢订单,一些生产经营企业竞相压价,自相残杀,无序竞争,不能实现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2.5产业化程度发展不一

除了个别的龙头企业,我省大部分产品是初级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大,种菇效益不稳定。另外,我省树立了食用菌品牌的寥寥无几,品牌意识淡薄。

32008年我省食用菌产业主要工作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社会,在这种形势下,食用菌产业将以更稳健的步伐持续发展。为了使2008年食用菌产业更好的发展壮大,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理清一个思路,明确两个目标,抓好五项工作,落实三项措施”:即以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狠抓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规范菌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建名牌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总体思路,明确2008年我省食用菌产量达55万t,同比增5万t;产值18亿元,同比增2亿元;力争年加工值5.5亿元这3个目标。

3.1切实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3.1.1抓好品种结构调整。

一方面,对现有栽培量较大的香菇、蘑菇等常规品种,要改变现在秋冬菇比例过大、市场短期容量过大的被动局面,积极适度地发展反季节栽培的春夏菇,以满足市场需求。要在品质、品牌上下功夫,稳定提高现有常规品种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珍稀品种,提高珍稀品种占有比重。

3.1.2抓好良繁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菌种良种繁育供应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对我省食用菌各类菌种的选育、引进、试验、提纯复壮、区域试验、菌种保藏、菌种生产的统筹安排工作,建立起菌种分级生产供种制度。尤其是要加强江西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所、宜春市食用菌所和市级食用菌研究单位的引导扶持力度,强化其功能,确保全省食用菌良种供应。二是建立菌料生产专业化体系。菌料生产专业化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效能,实现食用菌生产现代化的有效举措。

3.1.3抓好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要加快完善食用菌标准体系建设。各地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完备的标准体系,建设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菇农向绿色高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食用菌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督,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的提升。二是加大食用菌产品的检验监测力度。要积极引导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产品自测,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三是强化源头监督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食用菌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测,及时有效地防治生产环境污染。

3.1.4抓好产品科技创新。

一是要抓品种龙头。要进一步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食用菌优良品种,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大力推进良种的“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建设。二是要加快食用菌的技术升级。要研究食用菌产品安全质量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从“原料、栽培、采收、加工、包装”全过程的食用菌全程安全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加快食用菌绿色化标准生产体系的建设。三是要加强科技服务。各地要建立完善好食用菌服务体系,加大对菇农的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工作,提高菇农技术生产水平。

3.1.5抓好产业化经营。

要以企业为依托,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创立品牌,推动食用菌生产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根据企业需求,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其次,要扶持企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创建自己的品牌,开拓食用菌生产的市场空间,为我省食用菌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化、设施化、工厂化的高科技食用菌生产基地,实行全程安全质量控制,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

3.2落实三项措施

3.2.1加强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

实施提升食用菌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是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应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列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食用菌产业重点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促使各项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2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

资金是保障上述工作的物质基础,希望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有关部门能列出专项资金予以扶助,投入足够的科技兴菇资金和一定量的农业基础建设资金,保障有关工作的完成。

3.2.3充分发挥食用菌协会网站的作用。

充分利用江西食用菌网站,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加强产、供、销信息的采集、处理、反馈、储存等工作,为生产者、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提供交流信息的平台,规避市场风险,促进产销平衡。

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报告 篇3

花生油价格从1月份以来持续上涨,7月份(截止7月8日)价格处于2008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价位,达到17300元/吨,与1月相比价格上涨了8.0%。

豆油、菜籽油、棕榈油2011年上半年价格走势较为相似。1月份环比价格增速最大,2月份增速放缓,价格达到2008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价格分别为豆油10412元/吨、菜籽油10152元/吨、棕榈油10118元/吨。3月份价格开始下跌,5月份价格处于上半年最低点,分别为豆油9595元/吨、菜籽油9637元/吨、棕榈油9016元/吨。6月份价格出现反弹,7月份(截止7月8日)这三种食用植物油价格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其中菜籽油价格继续上涨,价格为10075元/吨,较5月份上涨4.5%,豆油和棕榈油价格下降 ,价格分别为9496元/吨和8868元/吨,均为年内最低价格。

价格变动原因分析

花生油方面:由于农户和企业库存不足,货源较少,花生价格不断上涨,导致2011年上半年花生油价格持续上涨。

菜籽油方面:菜籽油价格从6月份开始上涨主要是因为今年夏收油菜籽收购价格大幅上涨。6月初各主产省油菜籽的开秤价集中在每斤2.2-2.3元,同比上涨15%左右。油菜籽价格高开高走的原因:一是种植成本增加推动油菜籽收购价格上涨;二是油菜籽加工产能过剩需求加大,促使油菜籽收购价格上涨。

豆油方面:国内豆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因南美大豆丰产上市国际豆油价格走低。受国际市场价格走弱和国内持续施行调控政策及国内港口大豆库存较高影响,国内豆油价格震荡下行。

棕榈油方面:我国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因此棕榈油价格主要受国际价格影响。2011年3月份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且库存压力不断增大,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走低,带动我国棕榈油价格下降。

后期展望

第二轮食用油限价政策已于6月份到期,食用油价格略有反弹,受成本上涨影响,后期食用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但6月份国内CPI同比上涨6.4%,市场预期国家将继续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下一步的油脂调控政策成为油脂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油脂企业处于观望状态。

花生油方面:目前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新花生到8、9月份才能上市,企业收购意愿强烈促使市场价格不断走高。预计在新花生上市前,花生油市场价格易涨难跌。7月11日市场上有消息称鲁花集团将上调花生油价格,但7月12日据中国粮油信息网消息称鲁花集团宣传部部长表示鲁花花生油没有提价,只是将5L花生油与0.5L的葵花油进行捆绑销售,以此来带动葵花油的销售。受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影响,后期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菜籽油方面:因国际油菜籽价格远高于国内价格,今年1-5月份油菜籽进口量同比减少55.3%,今年国内油菜籽加工企业对国产油菜籽的争夺将比去年更加激烈,若后期菜粕市场需求改善,油菜籽的收购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菜籽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豆油方面:由于大豆价格居高不下,而压榨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前5个月豆粕价格较低,豆油价格总体平稳,导致企业亏损严重、开工率下降。因此,后期豆油价格上涨的压力比较大。但受国内通膨压力加大影响,市场预期国家将继续出台宏观调控措施。

棕榈油方面:随着棕榈油与豆油价差扩大,棕榈油的需求将得到改善,后期棕榈油的价格或将反弹。

学习考察食用菌产业情况汇报 篇4

县委、政府: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10月14日至10月17日由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带领6个乡镇2个工作站及农牧部门一行30人,对X X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一些好的经验及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体会: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认识,齐抓共管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保证。X X县都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级领导亲自挂帅、一支工作队伍主抓、一套考核办法奖惩的工作机制,县委、政府定期不定期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依靠科技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支撑。X X县都先后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突破技术难题,保证了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项目带动是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X X县都整合了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涉农项目,集中投放、区域发展,项目到村、扶持到户,为种植户提供了持续有力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在基地建设上、龙头培育上,依托产业 1

项目扶持政策,实行以奖代补,差异化扶持,保证了食用菌产业协调持续发展。

4、龙头企业拉动是发展食用菌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的重要保障。X X县坚持了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拉动食用菌产业发展重要推手,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原料的供给、冷藏、烘干、包装等途径,与农户建立密切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有力的提高了农户发展的积极性。

二、关于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

1、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广泛宣传食用菌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食用菌种植生产行列,努力营造全县上下抓食用菌产业的氛围。

2、对食用菌所需生产设备和主产园区的大棚建设给于补助。将食用菌设备(木屑粉碎机、装袋机、拌料机、高压蒸汽锅炉、封口机、烘干机、自动化接种台)纳入农机具补贴和补助范围。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提高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突出重点,着力打造园区和示范点建设。X X建设百亩示范园区一个,30亩示范点二个;X X建设30亩示范园区各一个,示范点各三个;X X60亩灵芝示范园区一个,香菇示范点二个;X X50亩地栽木耳示范园一个,香菇示范点一个。

4、对建园区所需要的土地全部进行流转,并补助一定的土地流转费用,从而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

5、培育好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依托招商引资办法在X X建设一个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地栽木耳龙头企业;X X建一个产、供、销一体化的香菇生产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式生产模式,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和产品“卖难”问题。

6、依托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将采伐指标向食用菌产区倾斜到户,保障菌木资源有序利用,解除菇农后顾之忧。

三、对我县今后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打算:

1、对现有产业生产现状进行摸底核实。

2、制定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奖励扶持政策。

3、加强科技培训,对奖励扶持政策进行宣传,邀请X X县技术人员对我县对所有食用菌种植户进行集中或分撒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4、推动食用菌产业扩大规模,增加总量。(1)在适宜区联络建立多的示范点;(2)做好原有示范点扩量和带动辐射作用;(3)扶持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上规模、创品牌;

(4)抓好经纪人的培训和扶持产品的加工包装;(5)协调指导好园区建设,从而带动千家万户生产。

5、依托招商引资和能人大户,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打造食用菌核心品牌,依托龙头企业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6、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学习、引进、创新食用菌发展的新模式。不断从品种和技术上挖掘增收潜力,满足种植户收入持续增长的现实需求。

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5

(2013-2018)

第一部分 行业及市场分析

第一章 食用油行业概述 1 第一节 食用油定义和特性 1

一、食用油的定义 1

二、食用油行业特性 1 第二节 食用油的分类 2

一、按油料作物产品分类 2

二、按脂肪酸类别分类 3

三、按食用油的来源分类 5

第二章 2012-2013年全球食用油市场分析 6 第一节 2012-2013年世界食用油市场发展分析 6

一、世界食用油市场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6

二、俄罗斯继续对食用油采取低进口关税措施 7

三、2013年马来西亚食用油市场分析 7

四、2013年巴基斯坦食用油产量情况 8

五、2013年印度食用油进口情况及预测 8

六、2013年印度食用油市场前景稳定 9 第二节 2012-2013年全球食用油市场分析 10

一、2013年全球食用油发展形势分析 10

二、2013年国际菜籽市场和油脂油料市场状况 11

三、2013年全球油籽市场价格情况 11 第三节 2013-2013年全球食用油市场预测 13

一、全球经济形势向好,油脂宽幅震荡为主 13

二、2013年豆类及油脂类品种价格走势展望 14

三、2013年全球植物油价格展望 20

第三章 2012-2013年我国食用油行业发展分析 26 第一节 我国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发展分析 26

一、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发展概况 26

二、2013年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现状 28

三、2013年小包装食用油价格变化情况 28

四、外资已占据小包装食用油八成市场 29

五、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将过600亿元商机巨大 29

第二节 我国食用油发展现状 36

一、2013年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 36

二、2013年食用油价格及进出口情况 48

三、新型高端食用油市场份额增至两成 54

四、2013年食用油企业经营利润分析 56

五、食用油安全问题分析 60

六、中国食用油市场形势严峻 安全保卫战刻不容缓 63 第三节 2013我国食用油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65

一、2013年我国食用油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65

二、2013年我国食用油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74 第四节 2013年我国食用油业发展趋势预测 85

一、2013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形势分析 85

二、2013年中国植物油需求增长情况预测 87

三、2013年国内油料生产增长情况预测 87

四、2013年食用油行业宏观政策调整趋势 87

五、2013年我国食用油价格走势判断 88

第四章 2012-2013年我国食用油市场分析 90

第一节 我国油脂市场发展分析 90

一、2011年油脂市场价格分析 90

二、2013年油脂市场走势分析 92

三、2013年油脂市场大事记 100 第二节 2012-2013年我国油脂市场发展分析 100

一、2013年油脂市场分析 101

二、2013年国内油脂市场展望 109

三、油脂市场存在阶段性上涨机会 110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食用油进出口分析 112

一、2013年食用油进口情况分析 112

二、2013年我国食用油籽进口情况 113

第二部分 细分市场分析

第五章 2012-2013年中国豆油市场分析 116 第一节 2012-2013年豆油市场分析 116

一、2013年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情况 116

二、2013年国内豆油市场运行分析 117

三、2013年全球大豆产量创纪录基本面偏空 120

四、2013年豆油期货市场分析 120

五、2013年大豆、豆油价格走势分析 123 第二节 2012-2013年大豆市场发展分析 123

一、2013年大豆市场走势回顾 123

二、2013年大豆市场分析 127

三、2013年我国大豆供需情况分析 129

四、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情况 136

五、2013年我国大豆供需预测 144

六、2013年大豆市场在多空交织中彷徨 146

七、2013年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147

八、2013年大豆市场行情分析与走势展望 151

九、国储大豆走势浅析 155

十、大豆市场战略性投资机会来临 157

第六章 2012-2013年中国花生油市场分析 159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花生油市场分析 159

一、2013年花生油市场行情分析 159

二、2013年十大花生油品牌 161

三、2013年花生油市场分析及预测 162

四、2013年花生油将为油脂市场添活力 162

五、2013-2018年我国花生油市场发展预测 163

六、花生油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63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花生市场分析 165

一、近年我国花生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166

二、2013年我国花生种植及市场回顾分析 168

三、2013年花生和花生油市场展望 170

四、花生产业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 171

五、我国花生产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172

六、我国花生产业的前景分析 173

第七章 2012-2013年中国菜籽油市场分析 175 第一节 2012-2013年菜油市场行情分析 175

一、国际菜籽市场和油脂油料市场状况 175

二、2013年国内菜籽及菜油市场概述 175

三、2013年国内菜籽、菜油供求情况分析 176

四、菜籽菜油出现前所未有行情 178

五、国内菜籽菜油跟随国际油脂大环境 178

六、菜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79

七、2013年国内菜籽、菜油市场展望 182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油菜籽市场分析 183

一、我国菜籽产区分布情况 183

二、2013年油菜籽市场综述 184

三、油菜籽2013年市场走势分析 184

四、油菜籽进口量激增 冲击国内菜油市场 185

五、2013年我国油菜籽进口将创纪录新高 186

六、全球油籽价格有望反弹 187

七、全球油菜籽市场仍面临供应压力 187

第八章 2012-2013年中国玉米油和芝麻油市场分析 189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玉米油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 189

一、2013年我国玉米油市场综述 189

二、2013年国内第一款植物甾醇玉米油问世 190

三、2013年玉米油进出口分析 191

四、我国玉米市场供需情况及市场未来走势分析 194

五、玉米油逐步走俏全国食用油市场 195 第二节 2013-2013年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196

一、2013年玉米市场行情回顾及2013年展望 196

二、2013年我国玉米市场进出口分析 204

三、2013年玉米价格在“涨声”中稳步前行 206

四、2013年我国玉米市场走势评析 207

五、2013年年度国内玉米供求状况分析 212

六、2013年我国玉米市场形势较为复杂和严峻 216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芝麻油市场分析 219

一、市场供求基本现状 219

二、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芝麻油价格分析 221

三、芝麻价格节节攀升 产业技术亟待升级 222

四、2013年我国芝麻油市场运行分析 224

五、2013年1月1日起实行芝麻油新国标 226

六、未来芝麻油市场发展前景 227

第九章 2012-2013年中国橄榄油与棕榈油市场分析 229 第一节 中国橄榄油市场发展现状 229

一、橄榄油市场概况 229

二、意大利橄榄油对中国出口增长情况 230

三、橄榄油消费成气候相关标准待出台 231

四、消费者对橄榄油保健功能及用途的认知度 231

五、消费者购买橄榄油习惯调查 233

六、橄榄油消费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234

七、橄榄油原料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234

八、对我国橄榄油市场发展的建议 235

九、橄榄油市场竞争战略建议 236 第二节 2012-2013年棕榈油市场分析 238

一、2011年我国棕榈油行情回顾 238

二、2013年棕榈油市场分析 253

三、马来西亚2013年棕榈油出口量 258

四、2013年棕榈油价格 258

五、2013我国棕榈油市场展望 259

六、我国棕榈油进口格局变化趋势 260

七、2013年全球棕榈油供求关系变化预测 260

八、2013年全球棕榈油价格变化预测 261

九、2013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有望保持创纪录的增长势头 262

十、2013-2020年印尼棕榈油发展目标 264

十一、棕榈油进口现状及“短重”建言 265

第三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十章 中国食用油市场竞争格局 268

第一节 食用油竞争现状分析 268

一、2013年十大食用油品牌 268

二、2013年春节食用油市场上演群雄逐鹿 269

三、2013年新型高端食用油市场竞争更激烈 270

四、2013年玉米油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271

五、多样化趋势加剧高档食用油市场竞争 272

第二节 我国食用油业竞争态势 275

一、行业竞争 275

二、企业竞争 277

三、品牌竞争 277

四、种类竞争 280 第三节 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竞争分析 281

一、金龙鱼潜龙出水 281

二、福临门猛虎下山 282

三、嘉里、中粮龙虎斗 284

四、品牌战 284

第十一章 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286 第一节 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 286

一、公司概况 286

二、胡姬花品牌营销分析 287

三、金龙鱼品牌建设分析 288

四、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288

五、2013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289

第二节 中粮集团 293

一、集团概况 293

二、中粮福临门全产业链模式 294

三、2013年集团动态 295 第三节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298

一、公司概况 298

二、公司科技创新战略 299

三、公司名牌战略分析 299

四、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300 第四节 山东三星集团油脂有限公司 300

一、集团概况 300

二、公司生产能力情况 301 第五节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301

一、公司概况 301

二、公司动态 302 第六节 南通宝港油脂发展有限公司 303

第四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十二章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预测 305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305

一、2013年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分析 305

二、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311 第二节 行业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318

一、2011年《营养强化食用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318

二、2011年橄榄油和椰子油执行进口税率 331

三、2011年出台多项政策 “封堵”食用油产需缺口 332

四、2013年实施芝麻油新国标 332

五、2013年国家发改委就当前食用油价格问题的解答 333

六、《食用植物调和油》新国标拟年内出台 334

八、2013年农业补贴扩大背后有战略考量 336

第十三章 2013-2018年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38 第一节 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前景分析 338

一、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338

二、农村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广阔 338

三、小包装食用油在团购市场的前景 339

四、小包装食用油团购市场的发展方向 340 第二节 国内几大品牌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 342

一、品牌策略 342

二、价格策略 343

三、品类策略 343

四、资本策略 343 第三节 我国油脂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344

一、集约化生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344

二、大型设备的技术水平将提高 344

三、油料蛋白开发利用技术将进一步发展 344

四、油脂化工及其改性产品的开发利用 345

五、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 345

六、油脂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346 第四节 2013-2020年我国食用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346

一、2013-2018年全球植物油价格预测 346

二、2013-2018年全球食用油新品更新趋势 346

三、2013-2018年我国食用油中金品油的消费比例 347

四、2020年我国植物食用油消费量预测 347 第五节 “十二五”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目标 354

一、“十二五”时期食用油的发展环境 354

二、“十二五”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方向目标 354

三、“十二五”食用植物油行业区域布局目标 355

四、“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55

第五部分 行业发展战略探讨 第十四章 2013-2018年行业发展战略与投资分析 356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食用油行业的影响 356

一、全球主要粮油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 356

二、新疆粮油企业金融危机下谋对策 357

三、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食用油降价 358

四、金融危机导致油脂市场走势疲软 358

五、金融危机下粮油企业的经营战略建议 360 第二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粮油市场的影响 362

一、危机之初粮油市场表现 362

二、实体经济衰退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362

三、中国粮油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粮油市场 363 第三节 我国保障食用油的战略安全措施 364

一、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问题分析 364

二、发展花生产业保障食用油战略安全 367

三、花生产业保障食用油战略安全意义 368

四、国家扶持花生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政策 369 第四节 2013-2013年中国食用油投资形势分析 371

一、油脂市场 371

二、豆油市场 374

三、菜籽油市场 376

四、棕榈油市场 384

五、山茶油市场 387

第十五章 2013-2018年食用油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391

第一节 食用油营销策略分析 391

一、食用油经销商的斟选与管理 391

二、植物食用油专卖店战略分析 395

三、“概念包装”在食用油营销中的应用 399 第二节 小包装食用油的营销思路 403

一、销售主渠道 403

二、宣传促销手段 403

三、老年人食用油风光无限 404

四、家政群体关系营销创新 405

五、创新拓展食用油的无疆境界 406 第三节 食用油企业品牌发展之路 406

一、实施资本运营规模化生产 406

二、加强企业创新带动发展 407

三、细分市场整合行销 407 第四节 粮油企业渠道战略案例研究 409

一、案例论述 409

二、目标人群精准传播诉求 410

三、食用油“红海”变“蓝海” 411 第五节 西班牙白叶橄榄油营销案例分析 411

一、市场背景 411

二、竞争分析 412

三、战略定位 412

四、营销策略 413 第六节 中小食用油企业快速做大市场规模的 416

一、知名食用油品牌的核心营销策略分析 416

二、知名食用油品牌的营销短板 417

三、食用油产品的消费需求分析 417

四、中小食用油企业做大市场规模的方法 418

图表目录

图表:各种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比例 3 图表:各种食用油中各成分比例 4 图表:不同天然食品植物油中生育酚的含量 4 图表:2011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全国及各省市合计 36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全国合计 36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北京市合计 36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天津市合计 37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河北省合计 37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山西省合计 38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辽宁省合计 38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吉林省合计 38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黑龙江省合计 39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上海市合计 39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江苏省合计 40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浙江省合计 40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安徽省合计 40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福建省合计 41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江西省合计 41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山东省合计 42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河南省合计 42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湖北省合计 42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湖南省合计 43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广东省合计 43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广西区合计 44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重庆市合计 44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四川省合计 44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贵州省合计 45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云南省合计 45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陕西省合计 46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甘肃省合计 46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新疆区合计 46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宁夏区合计 47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内蒙古合计 47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青海省合计 48 图表:2013年1-12月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量西藏区合计 48 图表:2013年12月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成交价格情况表 67 图表:2013年1-12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进口数量表 68 图表:2013年1-12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出口数量表 68 图表:2011-2013年12月三级小麦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69 图表:2011-2013年12月优质小麦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70 图表:2011-2013年12月标一早灿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图表:2011-2013年12月标一晚灿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图表:2011-2013年12月标一粳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71 图表:2011-2013年12月二级玉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72 图表:2011-2013年12月三级大豆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72 图表:2011-2013年12月二级豆油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73 图表:2011-2013年12月二级花生油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图表:2011-2013年12月二级菜籽油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图表:2013年12月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成交价格情况表 76 图表:2013年12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进口数量表 77 图表:2013年12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出口数量表 78 图表:2013年12月优质小麦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79 图表:2013年12月三级小麦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0 图表:2013年12月标一早灿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0 图表:2013年12月标一晚灿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1 图表:2013年12月标一粳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1 图表:2013年12月二级玉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2 图表:2013年12月三级大豆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2 图表:2013年12月二级豆油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3 图表:2013年12月二级花生油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3 图表:2013年12月二级菜籽油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84

图表:2013年大连豆油指数 101 图表:200506-201110年度全球油籽供需平衡表 102 图表:199697-201110年度全球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102 图表:200809-201110年度全球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103 图表:200405-201110年度中国豆油供需平衡表 103 图表:200405-201110年度中国油菜籽供需平衡表 104 图表:2007-2013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及库存 105 图表:2011-2013年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整体库存与现货价格走势对比 106 图表:2006-2013年中国植物油月度进口量 106 图表:2013年CBOT豆油基金持仓 109 图表:2013年12月份大豆平均进口单价 114 图表:2011-2013年美国市场大豆价格走势曲线图 116 图表:2011-2013年美国市场豆油价格走势曲线图 117 图表:CBOT豆油和大连豆油走势对比图 122

图表:豆油年内现货走势对比图 122 图表:2013年12月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129 图表:2013年国储大豆历次拍卖统计 130 图表:1998-2013年大豆产量变化情况表 131 图表:1998-2013年大豆进口量统计图 131 图表:05-09年我国大豆进口统计 132 图表:1998-2013年大豆压榨消费量趋势图 133 图表:1998-2013年大豆出口量统计图 133 图表:1998-2013年大豆历年库存消费比 134 图表:2000-2013年全球历年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 134 图表:2000-2013年全球历年大豆期末库存 134 图表:1998-2013年美国历年库存消费比 135 图表:2011-2013年大豆收储政策对比 136 图表:2013年1-12月花生油进口情况 161 图表:我国历年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 166 图表:2013年玉米油进口数据 192 图表:2013年玉米油出口数据 193 图表:2013年DCE玉米指数走势 196 图表:2013年CBOT玉米指数走势 197 图表:2005-2013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 198 图表:0607年度-0910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198 图表:2011-2013年国内猪肉价格走势 199 图表:2013年1-12月生猪存栏量 199 图表:2005-2013年国内玉米淀粉价格走势 200 图表:0607年度-0910年度世界玉米供需平衡表 201 图表:0607年度-0910年度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201 图表:2007-2013年基金持仓情况 202 图表:2013年1-12月我国玉米进口 204 图表:2013年1-12月中国玉米出口 206 图表:2013年DCE玉米指数的阶梯式上涨 208 图表:2013年12月份前后的玉米成交情况对比 210 图表:2013年年度玉米消费量趋势图 213 图表:人口数与玉米消费量相关性图 213 图表:2000-2013年度库存消费比 214 图表:芝麻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222 图表:芝麻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差的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222 图表:消费者对橄榄油保健 的认识情况 232 图表:消费者对橄榄油得用途认识情况 232 图表:居民常购买橄榄油等级分布情况 233 图表:不购买橄榄油的原因分布情况 233 图表:消费者购买各品牌橄榄油的原因 234 图表:2011年棕榈油指(DCE 1120)周线走势图 239 图表:2011年美元指数(外汇-D8151)周线走势图 241 图表:2011年美原油指(NYME-R 6700)周线走势图 241 图表:1994—2013年全球棕榈油产量状况 242 图表:2001-2013年全球棕榈油供求状况 243 图表:马来西亚、印尼1994-2013年棕榈油产量状况 243 图表:2002年-2013年世界、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出口量 244 图表:2007年世界棕榈油消费分布情况 244 图表:2011年1-12月我国油脂进口情况 245

图表:我国棕榈油消费特点 245 图表:2007、2011年我国各月棕榈油进口情况 246 图表:1978-2011年我国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趋势图 246 图表:2001-2011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 247 图表:棕榈油与美豆油、BMD毛棕榈油、菜籽油和豆油相关性分析 247 图表:2011年CBOT豆油期价与基金净多持仓 247 图表:2011年三大油脂期现价差走势 248 图表:2011年棕榈油期现价差图 248 图表:2007-2011年印尼毛棕油出口关税历次调整及基准价格 250 图表:2007-08年CPIPPI运行情况 251 图表:马棕油03合约周线图表分析 252 图表:2013中国十大食用油品牌 268 图表:山东三星集团油脂有限公司简介 300 图表:1998年I季度—2013年IV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305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长率(%)306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

307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月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308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出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与进口总额月度

同比增长率(%)308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309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310 图表:1999年12月—2013年12月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增长率(%)311 图表:2013年世界经济最新预测 312 图表:2013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315 图表:1990年至2013年中国CPI、PPI指数变化情况图(按年)316 图表:2001年至2011年每月新增贷款情况图(按月)317

图表:棉籽原油质量指标 318 图表:压榨成品棉籽油、浸出成品棉籽油质量指标 318

图表:菜籽油特征指标

(一)319 图表:菜籽油特征指标

(二)320 图表:菜籽原油质量指标 320 图表: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质量指标 321

图表:玉米原油质量指标 321 图表:压榨成品玉米油、浸出成品玉米油质量指标 321

图表:葵花籽原油质量指标 322 图表:压榨成品葵花籽油、浸出成品葵花籽油质量指标 323

图表:浸出成品花生油质量指标 324 图表:《花生油》国家标准代号 324 图表:《大豆油》国家标准代号 325 图表: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 325

图表:油茶籽原油质量指标 326 图表:压榨成品油茶籽油质量指标 326 图表:浸出成品油茶籽油质量指标 326

图表:米糠原油质量指标 327 图表:压榨成品米糠油、浸出成品米糠油质量指标 328 图表: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与常压蒸发工艺的参数比较 345 图表:2005-2013大豆、豆油和菜籽油价格走势 372 图表:1999-2001年度—2013年年度世界油菜籽供需平衡表 377 图表:1999-2001年度—2013年年度世界菜籽油供需平衡表 378 图表:中国0910年度主要油脂供需平衡表 379 图表:1978—2013年我国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 380 图表:19992001年度—2013年年度加拿大菜籽供需平衡表 381 图表:2004—2013年中国油菜籽进口情况 381 图表:2004—2013年中国菜籽油进口情况 382 图表:2013年中国收储油料数量统计 383 图表:2013年托市以来国内油脂油料供应变化 383 图表:2013年政策调控下菜油成本分析 383 图表:2013年国内24度棕榈油进口成本和市场平均价格表 387 图表:包装油销售通路的大概组成结构 391 图表: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的三大块 393 图表:经销商决策者在经营方面受外界客观因素的比例图示 394

阜平县食用菌产业调研结果 篇6

一 食用菌现状

1.阜平县发展食用菌背景

食用菌营养价值丰富,具味道清香鲜美的特点,受到了市场消者的喜爱,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它生产方式灵活,生长快,生产效率高,已经成为繁荣城乡市场,发展乡县经济的重要产业[1]。

阜平县情的特点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耕地面积较少,全县国土面积24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26万亩,近50%的为旱岗地,不适合大面积传统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的种植。阜平县围绕“精准扶贫”的工作重心,尤其是在目前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绿色农业为突破口,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的重点,以增加农业收入为核心,结合本地自然,社会基本条件,实事求是,整合优化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高效食用菌产业。

2.产业发展概况

2015年阜平县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聘请10名菌种制备,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的专家,实地考察阜平县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气候,地形,历史等综合因素,组织编写了《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并从北京市和我省平泉县,辛集市,易县,涿州市,宁晋县,遵化县等地引进了10家具有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落户阜平县,单独或与阜平县的企业共通注册成立了公司,辐射带动天生桥,城关镇,城南庄等区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12家企业已全部完成了工商注册,11家已开始厂区建设,10家已开始菌袋生产,平均每家日生产能力均可达到5万袋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6300亩土地流转,发动农户3000多户,34个产业园区已全面开工建设,园区水电路按生产进度及时配套到位,新建出菇养菌棚1200个,本月底可完成暖棚500个,冷棚1500个。

3.预期目标 预计到2016年4月底,将完成6000栋出菇养菌棚建设,栽培6000万棒,于2016年“五一”前后陆续出菇,带动7500户贫困农民当年投产,当年脱贫。通过3年规划建设,形成“一核,四带,百园覆盖”区域布局,建成“一会,两组,十企,百社”服务体系,到2017年12月,全县优质食用菌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2万亩,产业涉及13个乡镇5.1万余户,实现全县4.4万贫苦户全覆盖,总收入达到11亿,户均增收2.75万元。

4.阜平县食用菌产业特点

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有着阜平独特的发展模式,是保障阜平县食用菌快速良好发展的保障和内在动力。

首先阜平县政府立足实际,为吸引广大竞争力食用菌企业入住阜平,扶植阜平食用菌产业孵化,为企业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支持,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设立食用菌专项产业发展资金,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时政府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将土地集中后租给企业,企业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现代高效食用菌栽培园,统一菌棒加工,建设出菇养菌棚,使用科学化标准栽培手段,太阳光绿色供暖,专家技术支持,保证出菇质量。为实现大园区小业主的设想,企业在对食用菌栽培园培养成熟后,以养菌棚为单位承包给农民,将当地农民作为园区工人进行菌棚的种植养护,并由公司统一管理,并以当地食用菌收购最高价进行收购。农民在不投资一分钱的前提下,不但由以土地入股的分红,还可以获得产区维护管理费,菌菇种植收入等多项利润,实现真正的农民受益。其次,为了兜住食用菌产业的风险底线,阜平县政府与人保财险公司共建“联办共保”机制,首创了成本价格损失险,配合灾害险,产品质量安全险全面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此外,县政府与银行部门共建“风险共担”机制,成立惠农担保公司,群众可通过“三户联保”可获得产业贴息贷款,破解了群众想创业无资金的瓶颈。

二食用菌问题及解决方案

1.食用菌品种的多样化

目前阜平县食用菌的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以香菇为主,按照阜平县食用菌发展目标规划,到2016年11月底完成总产鲜菇5.4万吨,目前市场香菇产品较多,产品高度同质化以后出现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大型企业由于大批量用料生产成本较低,但是中小企业以及农户生产资料的成本较高,管理成本业很高,在价格战中中小企业和农户往往十损失惨重的一方,所以为了促进阜平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议扩大食用菌品种的多样化,引入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双孢菇等多品种,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

此外,建议阜平县政府鼓励食用菌企业和农户与科研院校如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科研单位先进的农业知识对企业和农户进行培训,监督助力阜平食用菌的发展;同时鼓励科研单位的试验技术,品种在阜平进行试验田种植,开发新的人工驯化品种,提高工厂化栽培可操作性。

纵观以往的工业人才培养方式,企业,科研院所,农户联合培养较为有效,在综合培养合作的基础上,科研院所提供先进的软实力和技术,企业提供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培养新型高水准专业农户,提高农户的科学素养及食用菌专业知识,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农业现代化。

2.食用菌产品的多样化及深加工

新鲜的食用菌腐烂变质,货架期短,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所以食用菌除一部分鲜销外,大多经加工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调节淡旺季的市场需求[3]。

食用菌可以进行干加工,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加工储存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用菌都适合干加工,应就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此外可制作口感好的香菇酱,香菇酱富含膳食纤维,粗纤维达7%以上,对人体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香菇酱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三低”食品,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男女老少皆适合[3]。食用菌可进行食品罐藏,制作罐头,用于长距离和长时间输送,加工较多的是金针菇,双孢菇,草菇,猴头菇等。

食用菌深加工是利用食用菌原材料本身,借助先进的加工手段,提取食用菌多糖,三萜等有效成分,加工成保健品,药品,美容产品等。

食用菌的护肤美容作用在《千金要方》等古籍中均有记载,现代医学利用食用菌减肥和特殊抗氧化,缓衰老等成分,可以开发相应的美容制品如灵芝抗皱奶,茯苓润肤霜等,对于相关研究可以与各大合作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新型产品[3]。

3.食用菌产品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种基本类型。“三品”品质稳定可靠,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信赖,通过认证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大型超市,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商家的新卖点和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应着力发展阜平食用菌的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食用菌的品牌的开发及申报和认证工作,并全力抓好已认证产品的质量跟踪管理,开展全程质量检测监管,打造阜平食用菌的“三品”品牌。

此外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重要的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和品牌[4],基于阜平县革命老区、太行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特殊的自然条件,可以形成独特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区域特色优势又可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应充分挖掘区域品牌的地域特点。这对提高阜平食用菌的知名度,拓宽国内和国际的食用菌市场,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进而提高阜平县整体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同时也可据此发展地理标志相关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品牌生态旅游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食用菌品牌推广

阜平食用菌发展应借鉴其他农产品成功推广与发展案例,如仲景香菇,三只松鼠等案例,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各种食用菌产品推销会,在中小城市和据们的聚集区进行宣传和推广,更应着重互联网网站的宣传,做好售后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提供新颖吸引人的包装和产品,打造特色阜平食用菌品牌。

目前电商营销成为社会的主流,与线下传统企业实体购物不同的是,电商网购不能接触商品食物,不能看到客服人员的面容,所以更加需要电商式情感营销,通过赋予网点页面设计,产品图片及描述,客服沟通,促销活动,包裹,退换货等与每一个消费者有接触的细节以全方位的完美温馨的服务弥补消费者在真丝购物环境中的缺失,让消费者获得愉快满意的服务体验[5]。因此在阜平食用菌在电商销售时首先应找准定位,确定面向人群,根据其特征设计符合相关人群的品牌,广告,设计和客服沟通方式,并以国家认证的绿色无公害的健康产品,新鲜美味的口感,独特新颖的包装设计,良好温馨的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市场。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篇7

1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本次调研统计分析, 截止2010年重庆市食用菌总产量8.2万t, 产值4.98亿元, 大量种植品种有15个, 食用菌产业正逐渐成为“两翼”增收的重要项目,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1 种植品种日趋多样化

品种由10年前较单一的平菇、双孢菇、金针菇发展到平菇、金针菇、香菇、双孢菇、鸡腿菇、茶树菇、口蘑、姬菇、木耳、大球盖菇、鲍鱼菇、灵芝等近15个品种。2010年各种菇类产量、产值、价格见表1, 其中平菇产量位列首位, 主要原因是平菇易栽培、产量高、销路广。

1.2 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

涌现出了一批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销企业, 以及一批合作社。小规模种植的种菇农户越来越少, 其产品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小 (表2、表3) 。

1.3 机械化、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政府的引导和公共财政的支持下, 食用菌的生产规模扩大, 技术能力提高, 收益增加。生产企业均购置了食用菌专用设备, 如灭菌锅、搅拌机、装袋机、粉碎机和其灭菌消毒装置, 工厂化生产设施等, 催生了一批周年生产的食用菌工厂, 生产小作坊式生产方式来越少。

1.4 栽培原料仍以棉籽壳为主

重庆市食用菌的栽培原料主要是从湖北沙市、新疆等地调进的棉籽壳。本地原料, 如桑枝、稻草、玉米芯、酒糟、蔗渣、木屑、药渣等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发展。特别是涪陵、万州、黔江近年来开发的种菇区县应用较多, 并成为主料。

1.5 生产地域分布较为集中

重庆市食用菌生产主要集中在涪陵、北碚、荣昌、渝北、巫溪、垫江、沙坪坝、万州、忠县等区县, 据2009—2010年度不完全统计, 上述地区食用菌鲜品产量达4.61万t, 占重庆市食用菌总产量的56.2%左右;其次为丰都、长寿、江津、永川、南川、开县、城口、合川、铜梁等区县, 其食用菌鲜品产量达2.09万t, 占重庆市食用菌总产量的25.5%左右;其他区县的食用菌鲜品产量为1.50万t左右, 占总产量的18.3%左右 (见表4) 。

1.6 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

重庆市食用菌研究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对重庆市缙云山、中梁山、明月山、盘龙山、四面山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初步调查、鉴定, 有经济价值的有乳菇、口蘑、牛肝菌、马勃、鸡油菌、竹荪、羊肚菌、灵芝、茯苓等共50多种。2000年4月在黔江考察, 该地多为阴雨天, 多雾, 空气湿度为80%~85%, 自然气温10~15℃, 黑沙壤土、羊肚菌生长普遍, 单生或群生, 种类多为尖顶羊肚菌, 粗腿羊肚菌。大多具有良好的驯化开发价值。

2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 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棉籽壳已由过去的700元/t左右, 上涨到2500元/t左右, 尽管重庆市秸秆材料、酒糟、桑枝等栽培食用菌的材料充足, 由于无综合利用的配套技术, 难于收集, 无适宜当地条件的专业加工技术和企业, 这些优良的食用菌栽培材料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加之食用菌的废料主要用作肥料、燃料, 进一步加工利用不够, 综合效益不高。全市食用菌种植规模不升反降。

2.2 研发平台较少, 科研力量较分散

20世纪90年代前重庆有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食用菌研究室、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食用菌教研室、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食 (药) 用菌研究室、万州食用菌研究所等研发机构。随着老一辈食用菌科技工作者的相继退休, 加之1993年以来政府科技投入少, 几家研发机构或转制为企业, 或停止了研究。目前, 仅有万州食用菌研究所和西南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在进行少量的研究。重庆在食用菌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既无岗位专家, 也无综合试验站, 与近邻四川等存在较大差距。

2.3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两翼”工作把食用菌的发展提到新的高度, 各区县均计划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所需专业人才大多来自四川、福建等地。近年的发展表明, 由于对当地的生态条件认识有限, 成功者大多要走一段弯路, 需付出较大的代价。重庆市急需培育适合本地区食用菌发展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专门的食用菌人才培训体系, 可采用引进一批技术、模式和人才, 或送出一批人进行外地取经, 然后和重庆市的实际相结合, 嫁接转化成重庆市的高效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模式, 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的技术人才。

2.4 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 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由于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基础不强,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力未得到挖掘, 没有对重庆市的农业产业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食用菌产业的管理和指导不足, 缺乏政策性引导, 因而大多是种植专业户和生产企业自己探索, 尽管产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其发展始终处于无序状态, 没有发挥食用菌产业在循环农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整个产业没有形成气候。整个行业行政管理缺位, 大部分区县无协会组织, 缺乏统一协调和可行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手段。

2.5 三级菌种供应体系未形成, 菌种生产供应无序

食用菌生产中常出现因菌种质量问题影响出菇, 加大了食用菌生产风险。为解决种植者的菌种供应问题, 必须建立三级菌种供应体系, 成立菌种管理委员会, 整顿菌种生产秩序, 由管委会组织力量对现有菌种厂逐个登记, 考核和清理整顿, 淘汰不合格厂、站, 对合格的发放“三证” (生产许可证、技术合格证、营业证) ;培养优良菌种厂, 充分发挥优良菌种厂技术优势, 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推广新品种;建立菌种产、供新秩序, 做到就近生产, 定点供应, 力求供销基本平衡, 提高效益;在政策和制度的约束下, 促进菌种厂严格按照科学管理和检验程序进行生产销售和跟踪服务。

2.6 产品不能满足市场供给, 自给率较低

重庆食用菌的年需求量约20万t, 食用菌产量约8万t, 市场调查反映重庆60%左右的产品是外地调入, 就是生产量较大的平菇、金针菇等也有相当数量是四川、湖北等地调入。因而重庆市食用菌生产的潜力很大, 需要丰富食用菌生产品种, 各个食用菌品种需要提高产量和质量, 加大珍稀食用菌品种的供应, 尤其要加大反季节食用菌的生产, 提高重庆市食用菌的均衡供应和自给率。

3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与福建、河南、四川等上百万吨产量相比, 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且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这与食用菌消费大市的地位极其不符。重庆市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 具有适宜多种食用菌生长的生态环境, 为使重庆市食用菌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局面, 提出以下建议。

3.1 提高认识, 真抓实干

食用菌生产主要是利用农业副产物 (如秸秆、树枝、果枝、桑枝、草、畜粪便等) 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的朝阳产业, 具有节约土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等特点, 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适宜在三峡库区大力发展。应进一步明确食用菌产业在重庆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统筹城乡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来发展, 政府应成立食用菌发展领导小组, 指定专门的部门进行专人管理和指导, 建立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营造政府高度重视, 引领良好发展氛围, 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3.2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重庆市应根据资源优势, 科学规划, 结构调整, 合理区域布局, 使食用菌生产的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 “两翼”地区气温较低, 有一定的杂木资源和玉米芯原料, 可发展高档真姬菇、滑菇、天麻等, 应组织力量, 尽快查清资源, 制定发展规划, 加强资源保护, 确保总体效益。 (2) 以重庆市主城为中心的技术发达区, 加强基础和技术开发为先导的研究;进行深加工、包装工艺方面的研究;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服务;根据市场供应状况, 发展畅销产品。 (3) 其他广大农业区县, 有大量的稻草、玉米芯、玉米杆、桑枝及牲畜粪便, 可发展各类食用菌生产, 应加以适当引导, 使其产品高档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

3.3 加大科技投入, 建立研发平台

重庆市应制订食用菌科技发展规划, 由政府拨出专项科研经费, 对一些涉及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协作攻关, 建立食用菌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市级部门应加强食用菌科研机构, 合理搭配的人才研究队伍, 使食用菌产业在科研院、大学、企业的共同参与下, 形成产学研科研联盟。建成食用菌资源保藏、原原种保供、野生食用菌驯化等技术中心;重点满足重庆食用菌主产区对食用菌原原种基本需求, 能为重庆市食用菌新技术应用、新品种开发驯化、新原材料的利用研究, 循环农业体系的构建提供科研基础平台。

3.4 挖掘本地资源, 扩充栽培原料

重庆市共有各类秸秆约1100万t, 除作饲料、生活燃料、工业原料外, 至少可采用1/10用于双孢菇、平菇、草菇等栽培之用。按60%的生物效率计, 每年可产鲜菇66万t。重庆市各类木屑约8万t, 各粮食、食品加工厂废弃的壳渣、酒渣等约10万t, 各类药渣约8万t, 它们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只要稍加改造与其他原料组合就可用作食用菌的栽培原料, 故应因地制宜予以开发。

3.5 发展菌草技术,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小王子的观后感作文下一篇:观山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