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2024-09-13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精选8篇)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1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论高血压

作者:周国建

个人简历

出身日期:1978年5月29日

性别:男

家庭地址:江苏省泰兴市马甸镇大马庄村七组二号

身份证号码:***636

中国建设银行账户:4367 4213 1381 0028 578

邮政号码:225434

电话号码:052387132748

手机:***

QQ邮箱1156720439@qq.com

学历:电子大学

工作经历:年份工作单位工种

1999年08月——2005年03月家电维修部 自己开 自己维修

2005年10月——2007年05月今朝伟业化工操作工

2007年 08月——2009年12月中丹集团化工操作工

2010年锦汇化工化工操作工

家庭成员:母亲符小章家里农民

个人说明:我从小就认真学习,爱好看书,我看了电子;医学;农业;化工等书籍。爱动脑子,做事考虑周到,爱交朋友。工作跟同事友好往来,喜欢搞研究。

{摘要 }目的是探讨高血压的准确性,方法是人体血管的分类,高压动脉血管;高压节流毛细血管;中压静脉血管和肺动脉血管;中压节流肺毛细血管;低压肺静脉血管。五种不同压力的血管,代表有五种不同的血压。目前的血压表只能测出肺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里的血液流动的声音,也就是目前的低压。还一种压力是测出动脉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也就是高压。根据目前的血压表测出的血压,很难判断出病因。如果能测出五种不同的血管里的血压,就更加好判断出是某个部位有问题。目前的血压只能测出两种,这样就盲目治疗,会引起严重的误诊,引起不良反应。

{关键词}血管的分类五种不同的血压目前的血压很难判断病根

目前的血压只有两种,低压舒张压,高压收缩压,只能测出动脉血管里的血压,还有静脉血管与肺动脉血管里的血液流动的声音,也就是血压。这样很难判断病根。由于高血压有很多病因,某些器官的坏死和血管的变异。如果能测出五种不同血管里的不同血压,就会更加方面判断是某个部位的问题引起的高血压。

正文:

1根据78年参考文献日本人翻译的封闭式制冷书是根据人体的血管和器官的理论造出来的。来判断人体里有五种不同的血管与血压。

我开家电维修部时,看过世界各地的医学录像。向美国;日本;香港;深圳等地方的医学录像,有些病人得了动脉血管肿瘤,因没有特效药,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想用酒精溶液注射到血管肿瘤的部位,分解肿瘤。当医生用针尖刺到动脉血管理打完酒精拔出来后,从动脉血管里喷出大量的红色的气液。用血管钳根本就夹不住,红色的气液喷完后人就死了,这就证明了高压动脉血管里的血压是无法测量的。那目前用血压表通过皮肤的表面就能测出,请问这可能吗? 我学家电维修时,看了78年日本人翻译给中国的封闭式制冷书,上面是根据人体的器官与血管的理论。了解到双组合压缩冰柜,就是根据人的器官和各种血管,例如动脉血管;毛细血管;胰;静脉血管;心脏;肺动脉血管;肺毛细血管;肾;肺静脉血管;肺地工作原理和血液流通的工作原理和公式造出的冰柜。冰柜有高压冷却器;高压结流毛细管;高压过滤器;中压冷凝器;高压压缩机;中压冷凝器;中压结流毛细管;中压过滤器;低压蒸发器;低压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根据我的测量有五种不同的压力。分别有1高压;2高压结流压;3中压;4中压结流压;5低压。它们有不同的数据,得到冰柜有五种压力。我们人身体里也有1高压动脉血管;2高压结流毛细血管;3中压静脉血管和肺动脉血管,因这两种血管里的血压是一样的;4中压结流肺毛细血管;5低压肺静脉血管五种不同的血管。人的血液流通是从动脉血管到毛细血管;到静脉血管;到心脏;到肺动脉血管;到肺毛细血管;到肺静脉血管;到肺。人有六种不同的血管,其中两个是一样的。就是静脉血管和肺动脉血管是一样的。所以有五种不同血压。我得知人也有五种不同的血管,证明人也有五种不同样的血压。有1高压血管;2高压结流血管;3中压血管;4中压结流血管;5低压血管。我看过好多国外和中国的医学录像得知高压血管的压力应该是无法测量的,应为他的血压很高。当医生用针尖在动脉血管上注射酒精后有大量的血气向外喷出,导致死亡。因此我认为动脉血管的血压是无法测量的。根据冰柜的五种不同的压力,得知人也有五种不同的血压。只要学过外科的医生就因该知道人应该有五种不同的血管,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有五种不同的血压。

2高血压有以下几种情况:参考文献自己的研究和外科学血液科血管的介入

人头晕,不是所谓高血压这么简单,其实是心脏动脉血管对大脑供血的血压有关,说白了就是动脉血管里的血压是有标准值的,不能超过或低于标准值。如果超过或低于标准值时,人就会头晕。当人的心脏正常时,头晕。有几种可能:1血液里有血液细胞死亡而引起在毛细血管里流通慢,产生高压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动脉血管破例产生大脑出血死亡。2当人在坐着或蹲下的时候,突然站起来,由于心脏静脉血管里的血液流到心脏慢了一些,致使动脉血管里的血压达不到正常的标准,而头晕。3喝酒也会头晕,这是因为酒精刺激心脏加速,致使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而产生的头晕。4气体中毒后头晕,有的气体是刺激心脏,使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产生的头晕;有的气体致使血液细胞死亡,由于细胞的死亡在毛细血管里流通慢一些而产生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头晕。5食物中毒,有的食物刺激心脏加速,导致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头晕;有的食物的细胞致使血液细胞的死亡,在毛细血管里流通慢,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就会增高,头晕。6.在心脏老化后,由于心脏速度慢,动脉血管里的血压达不到标准值是产生头晕,这种头晕,解决办法果只能造出活性菌让心脏恢复正常的速度,就会治好头晕。7.有时也有由于血液细胞的死亡,引起静脉血管局部肿瘤,只是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而产生的头晕。8.在肺老化后也会出现头晕,也是由于肺动脉跳动慢,肺动脉血压低,这样心动脉的血压也低,产生的头晕,治疗办法就是能解决肺的活性细胞,让肺的跳动正常,肺动脉跳动正常,也就是肺动脉的血压达到正常值。9。在肺正常时,由于食物中毒或毒气中毒,引起细胞死亡,致使肺毛细血管产生微堵,这样就会造成肺动脉血压过高,这样心脏动脉血管就高。引起头晕;10.肺静脉

血管,由于细胞的死亡引起血管局部肿瘤,引起肺动脉血管里的的血压增高,同样静脉血管的血压也增高,在经心脏压缩,动脉血管里的血压也高,也会引起头晕。解决办法补充大量的水,增加小便。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大小便。

3目前的血压表与血压的分析参考文献是自己多年来的研究

中国目前用的血压表的单位是汞柱,目前用的血压表是通过皮肤的表面或隔着几成衣服测量的数据结果。我研究的可是国际问题,这么多国家都在用,难道就没有一个专家解释一下。我在泰兴市人民医院;上海市中山医院;苏北人民医院等问了好多本科生以上的专家或医师,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我的问题。我问,你用这血压表通过皮肤的表面就能测出人的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吗?医生说能,这是国家认可的。具体我不清楚,你去问心血管医生。我问心血管医生这个问题,他们只是说高血压要注意饮食,吃素为主,少吃混。就好了,没有说出理由。人为什么会头晕。血压表为什么只能侧两种血压,难道人只有两种血压吗?那根据医学书我发现有五六种不同的血管,也就是五种不同样的血压。就评目前用的血压表测出的血压就能知道是高血压。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自己到医药公司买了所有种类的血压表实验,发现加一定的压力,听筒就能听到血液流动声音。用手指头放在听筒上也能听到血液流动的声音。用听筒放在左手臂,用力压住也能听到血液流动的声音和心跳的声音。这种血压表只能测量血液流动声音,不能测出正正的血压。只能测出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或者是肺动脉血,因为这两种血管里的血流动的声音是一样的。还有动脉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只能说明人的血脉旺盛,加很小的压力就能听到血液流动声音,和跳动声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血压,用目前的血压表,只能说明不同年纪的人,血脉旺盛程度不一样。像我的测量结果,110 60,这只能说明说明我的血脉旺盛,加很小的压力,就能听到我的血液流通。目前的血压表不能测出人的正正的血压。目前用的血压表外加的压力,血液还是会流通,不能正正的量出血管的血液。我不知的血管科,和血液科,血管的介入,有没有这样的血压表。我肯定中国没有这样的血压表。目前的血压表只能测出肺动脉和心动脉这两种血管的外界流动声音。只能说明此人血脉旺盛高。我们人的正正的血压有五种,目前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国家,有准确的血压表。就连美国也没有。人的标准的血压,应该有五种。也就是说人有高压血管动脉血管;高压节流血管毛细血管;中压血管静脉血管和肺动脉血管;中压节流血管肺毛细血管;低压血管肺静脉血管五种不同样的血管。比如说低压比中压比高压的比例是1:5:10,假如说低压是20kpa,那这样就得出标准的血压,低压20kpa,中压是100kpa,高压200kpa。这只是比例,因为我目前还没能制造出如何测量人的血压的血压表。我只是打个比方,其实人的血压比例还不止这样的比例。人的血管里的血压不也是一样的吗?所以我说目前的血压表不精确,目前的血压表只能测出通过外加的压力,测出血管里的血液流动的声音。只能说明人的血脉旺盛不旺盛。不同的人皮肤厚度不一样,不同的人血管粗糙程度不一样,不同的人血管的硬度不一样,所以血液流动声音也不一样。一般加的压力小就能听到人体了血管血液流动的声音,也有标准值,不能超过标准值,不过目前的血压表只能测出心脏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或肺动脉血管里血液流动声音,当动脉血管里外加压力大小测出血管里血液流通的声音。加的外加压力越大证明动脉血管的血压越大,也就是高压超过正常值。当静脉血管或者肺动脉血管外加的压力大才能听见血管里流动的声音,加的压力越大,证明静脉血管或者是肺动脉血管里的血压越高,也就是低压超过标准值。不过根据目前的血压表测量的数据还难判断出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初步判断,单独高压高,也就是动脉血管里外加的压力越大,说明此人不是毛细血管的问题,就是胰的问题,也有静脉肿瘤也就是静脉微堵。低压和高压同时高,是此人的不是肺毛细血管,就是肾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肺静脉血管有肿瘤也就是微堵,引起肺动脉血管压力高,因为肺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里的血液流动的声音是一样,也就是血压是一样的。肺动脉的血压高,肺静脉血管里的血压同样也高,在经心脏供血动脉

血管里的血压也就越高,得出低压与高压同时高,此人的不是肺毛细血管有问题,就是肾有问题,也可能是肺静脉肿瘤引起的血管微堵。如果单独低压越高,高压正常。那次人的不是肺毛细血管,就是肾用问题,也有可能肺静脉肿瘤引起的微堵。造成肺动脉血压高,由于高压正常,所以可以判断出此人的心脏不好。心脏泵老化,致使血液供血不足,这样高压才会正常。如果能测出毛细血管里的血压,肺毛细血管里的血压,肺静脉血管里的血压不同的血压值,就更加好判读病根。这样就会更加方便医生判断开药。不信你们可以做实验。

4.引起高血压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

1.由于细胞的坏死造成毛细血管微堵造成血液流通受阻,而引起高压血管里的血压过高。高血压的一种;2.胰的分泌失调,造成心脏供血的过滤不好,也会引起高压血管里的血压过高,也是一种高血压;3.静脉血管由于细胞的死亡或不平衡,导致局部血管肿瘤,血液流通受阻,造成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升高,高血压的一种;

4.动脉血管本身的血管肿瘤和血管萎缩引起的高血压一种;5.肺动脉血管的血管肿瘤与萎缩,引起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高血压的一种;6.肺毛细血管由于细胞的死亡引起血液流通受阻,这样肺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同时静脉血管的血压也增高,由于心脏泵的压缩,动脉血挂的血压也跟着增高。高血压的一种;7.由于肾的萎缩,肾小球萎缩坏死,过滤水分不行。肾过滤血液受阻,造成肺动脉血管里的血压增高,动脉血管里的血压也跟着增高。也是高血压的一种;8.由于细胞的死亡造成肺静脉血管萎缩或者局部血管肿瘤,也会使肺动脉学管里的血压增高,这样动脉血管里的血压也会增高,也是一种高血压。基本上这八种原因会造成高血压。

6.高血压的治疗:

一般是西药,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主要有西拉普利(一平苏)、贝那普利(洛丁新)、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怡那林)、倍朵普利(美施达)、福辛普利(蒙诺)等。该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1转换为血管紧张素2,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效应。单药治疗60-70%都有降压效果,大多一小时内见效,但需几周才能达到最大降压效应。与利尿剂、钙拮抗剂、a1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增加降压效应,与B受体阻滞剂合用,增效不明显。该药可减少左心室肥厚,其作用优于其它降压药;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能减少肾病的微量白蛋白尿,延缓肾损害的进展;能抗氧化抑制动脉硬化,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心力衰竭。该药无代谢副作用,它的主要副作用是容易引起干咳。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主要有氯沙坦、结沙坦(代文)等。ARB是一种与ACEI作用机理相近的新型降压药,ACEI是部分阻断血管紧张素2的形成,产生治疗效应,ARB是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2的形成,产生治疗效应。该药的降压强度与幅度与其他标准降压药基本相同。该药可以防止左心室肥厚,对已肥厚的左心室可能会使其逆转;对动脉硬化血管有一定的重塑作用;能够减少蛋白尿,对肾脏也有除降低血压外的保护作用,与ACEI一起使用保护作用更好;还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它对于心脏病的死亡和猝死率的下降优于ACEI,两种药同时使用,可进一步增强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对血脂和血糖无不良影响,还有增加尿酸排泄的作用。该药副作用少,引起血钾升高的危险低于ACEI。

3、钙离子拮抗剂CCB(地平类)。主要有非洛地平(波一定)、氨氯地平(络活喜)、硝苯地平(心痛定)、拉西地平等。它通过阻滞钙通道,扩张血管,松

弛血管平滑肌,来达到降压效果,可同时降低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降低收缩压更明显,降压效果较强;它同时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可以治疗心绞痛;还可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对糖、脂代谢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长期使用无耐受性。第一代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由于它的缺点明显,已不再提倡使用,第二代的非洛地平缓蚀剂、第三代的氨氯地平当前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副作用也比较少。

4、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主要有比索洛尔(博苏)、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普奈洛尔等。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强,可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减少心肌梗死后面积的扩大,对于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时该药的治疗效果更好。它可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该药可降低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使用时要增加检测血糖的频率。该药还有降低心率的作用。现在有人认为该药在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次于其他药物,建议不再将其作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但意见并不一致。

5、利尿剂(噻嗪类)。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赛)为主,新型制剂有吲达帕胺(比寿山)等。通过扩张血管等作用,降压效果达80%,是降压药的主力军。对于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利尿剂中的某些种类对糖代谢和脂代谢有不利影响,有些尚可增加血尿酸的浓度,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和高脂血症不能用。

6、肾上腺能a1受体阻滞剂(唑秦类)。有哌唑秦、特拉唑秦、多沙唑秦、曲马唑秦等。该药除了有降压作用,还可以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对脂代谢有一定的好处,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电解质、肝功、糖代谢和尿酸的排泄没有影响。其副作用是容易起体位性低血压,新制剂特拉唑秦这种副作用已经明显减轻。它是伴有脂代谢紊乱和前列腺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优先选择的药物。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单独服用容易导致水钠潴留。这些药降压效果明显,中药简直就是放狗屁。目前还有些由于细胞的坏死,和器官的萎缩,肾和胰的过滤血液受阻,等这些原因引起的高血压,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如果能造出然那个细胞和器官坏死的活性菌溶剂。让细胞和器官再生,那就会解决此种高血压。

7.目前的血压表诊断容易误诊

由于目前的血压表不准确,人民医院的医生,就凭这样的血压,乱给人开药。一开就是几百元,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被致死,在我身边就有一个,我爷爷也是医生开的药方,那时我还小,没人把我说的话当回事。每次给我爷爷量血压都说高,就乱开药给我爷爷吃,结果死了。如果血压表在精确些,能测出五种不同的血压,来判断,就更加好开药,免得误诊。高血压很复杂,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能个全部查处原因。如果能造出,五种不同血压的血压表;能观看全身的血管粗细程度,血液流通是否受阻的影像数据;肾小球的功能;肾过滤血液的功能;胰的分泌功能;胰过滤血液的功能;那就会检测出所有种类的高血压。

参考文献

1日本人翻译给中国的封闭式制冷书;

2内科书;

3外科书;

4血液科血管的介入;

5还有自己的多年来的研究。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39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同行评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共同体的学术交流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模式, 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发表科研成果和创新思想的平台, 已日趋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主流趋势。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出现了纯网络期刊、开放存取期刊、在线论文发表网站等, 例如生物医学期刊出版中心 (Bio Med Central) 在其网站上提供的143种纯网络期刊,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提供的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期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于2003年创建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这是我国第一个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平台, 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投稿、评审、编辑、修改、发表和阅读乃至读者意见反馈等在内的全过程。

与传统期刊论文发表模式相比,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具有周期短、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阅读检索方便等优势。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两个遏制其发展的问题: 一是网络论文的质量问题, 由于网络论文平台强调发表的快捷性, 发表前的审阅制度较为宽松, 使得网络论文的质量控制还不够理想, 导致科学共同体对网络论文的认同度较低; 二是网络论文的质量辨识度问题, 由于网络论文平台强调发表的自由度, 容易产生一些缺乏学术内涵的垃圾论文, 使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无序、海量的网络论文平台中有可能无法被识别出来或得到应有的名誉, 作者难以得到相应的知识收益, 也给网络公众选择优质知识资源带来了困惑和难度, 这直接影响了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在学术工作中, “质”是至高无上的。提高论文的发表质量, 学术界公认的做法就是进行同行评议, 即由同行所形成的专家共同体作为科学的“仲裁人”, 对拟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的一种机制。物理学家和人文主义者齐曼 (Ziman) 指出同行评议是“由编辑和评议人所给予的科学可靠性证明的过程”[1]。1998年Steven Harnad在Nature上指出:“期刊文献应该从纸质印刷和相关的制造加工花费中解放出来, 但不能脱离同行评议加工过程, 同行评议是一个无形的手, 能够维持期刊文章的质量”[2]。由于网络的快捷和交互的特性, 英美国家开始尝试新的同行评议模式。Benos DJ等讨论了同行评议的优缺点, 希望读者能理解同行评议的复杂性, 并自己充当同行评议人的角色, 建议网络平台应建立国际化的在线培训程序, 从而认证合格的评阅人[3]。Kathleen Fitzpatrick认为, 网络环境下同行评议系统应从传统“看门人”角色转向对各种创新思想的回应和讨论上, 这一模式强调作者和读者之间公开的、直接的交流, 以促进学术思想的持续交锋和修正[4]。英国BMC网站发展了一种“开放同行评议制度”, 它是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改进, 即在作者、评议专家及读者之间开展出版前交流, 并把各自意见公开化, 力求评议过程快速透明。国内学者别雪君分析了中英美三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评审制度的共性与差异性, 建议我国应建立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库、创新同行评审制度、规范质量评价标准、健全在线评审系统等[5]。赵蓉英研究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 从政府管理、学术界管理、网络管理和用户管理四方面提出了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科研管理机制[6]。叶继红提出了一种同行评议和公众评议相结合的模式, 并指出该模式的实施还需得到技术、学术、制度以及用户等方面的支持[7]。

但是, 现有的研究均未能很好地解决网络平台的特性、网络发表论文的定位、网络公众参与度和论文质量、同行评审之间的矛盾, 而这正是制约网络论文平台发展的瓶颈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机制, 提高网络论文的学术质量、实现优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1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机制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与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有所不同, 其定位于科技成果的快速共享、促进自由的学术交流。所以, 要在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独特的全程性、快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的基础上[8], 对网络论文进行开放评审。这要寻求两个平衡点: 一是在为提高论文质量而采取严格的评审程序和网络论文的发表周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二是在评审程序与网络平台的互动学术交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引入“预发表”和“撤出”机制。网络论文先在预发表区公开, 然后进行评审,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论文平台的快速性特点, 缩短论文发表的流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 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公开出来。传统的纸质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长, 据统计, 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 国际上SCI收录期刊论文发表的平均周期为8.7个月[9]。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一篇原本很有价值的论文会因其发表周期滞后而贬值, 使得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受到严重制约。“预发表”将评审主体的权力后移, 给每个人平等、自由发表论文的机会, 为普通科研人员、特别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学者以更大的发表机会, 使其学术观点和学术主张能够得到公开阐述的机会。“预发表”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保了作者的首发权和媒体接近权, 对于繁荣学术是大有裨益的。同时, 利用网络论文平台的信息全程性特点, 引入“撤出”机制, 对一些已发表但存在质量问题或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 采取作者主动撤销、或网络平台根据同行评议意见和公众评议意见来决定撤销该论文的方式, 这也是一种事后的质量控制方式, 从而克服传统纸质期刊由于传播媒介的限制只能采取事前质量控制模式的缺陷, 提升网络平台的学术质量和学术风气。

采用“多元评审主体”。采取同行评议和网络公众评议相结合的多元评审主体的模式。网络公众是指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所面对的公众, 一般为学术界的同行学者、研究者、读者和用户。传统的同行评议,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只能通过一人或几个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审稿, 由于同行专家存在知识差异、信息不对等, 容易造成对论文水平定性认知上的偏差, 导致评议结论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不公正性;而且可能发生评议专家权利滥用, 将论文中的创新思想据为己有, 或对论文作者存在个人偏见。将公众引入网络论文的评审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特征, 不仅增加公众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而且对同行专家的评议结论进行验证, 从而限制了同行评议专家的权利滥用,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开展讨论, 有利于学术界的百家争鸣, 促进学术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论、监督甚至批判的机制。

建立评审环节的“三纬互动”。传统的同行评议, 因为同行专家的学术水平、公正态度甚至职业道德都会对科技论文价值的认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这一影响对于论文作者来说只能被动接受。在网络论文的评审中,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交互性特点, 让作者由被动接受评审转变为主动接受评审;同时通过引入网络公众评议, 把传统上作者与同行专家之间的两纬互动转变为作者与同行专家、公众之间的三纬互动。首先, 将同行评议和网络公众评议的意见在网上完全公开发布, 让评议意见透明化。例如, Nature网站于2006年6月开辟了一个试验性的“开放同行评议”专栏。BMC医学领域的所有期刊将评审的过程公开化和透明化, 强调作者和评审人员之间的互相交流。美国《心理学》 (Psycoloquy) 杂志, 曾尝试过将同行评议意见以及作者对这些意见的回应同时公布在网上[10]。这种透明化做法的好处是让同行评议专家之外的学术同行来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公断”。其次, 在作者、同行专家和公众之间进行充分的、交互式的交流与讨论。公众不仅能阅读论文, 还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评注;作者可以针对评议意见进行反驳和辩解;公众和作者还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讨论, 专家和公众可以直接向作者提出建议, 作者可以及时修改文章内容, 并将讨论内容文字附在文章结尾并公布出来。这种“三纬互动”, 将成为评价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吸引更多学者大胆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让各种新的闪光学术思想不断碰撞, 引发学术争鸣的新局面。

设定论文“学术品质”等级。传统期刊仅对论文进行符合性的筛选, 但是网络平台的海量信息特性, 决定了应采取技术措施有利于高水平的、优秀的网络论文更容易被读者看到, 这就需要对论文的“学术品质”进行标识。网络论文的“学术品质”等级, 由同行专家和网络公众评议以及作者自评来确定。首先, 作者在预发表论文时, 根据学科方向, 参考相关文献, 从自身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自评, 并标识出论文“学术品质”的自评等级。其次, 在同行评议时, 同行专家根据论文的选题新颖性、内容科学性和创新性等做出评价, 并确定该论文“学术品质”的初始等级建议, 使得公众在评议之前就可以大致了解该论文的优点和不足。最后, 进一步由网络公众对论文进行评议, 既可以对之前同行专家的评议进行验证, 还可以对同行专家的评议行为进行约束, 再根据公众评议结果对论文“学术品质”进行动态升/降级调整。通过对论文“学术品质”的标识, 可以扩大高水平论文的影响力, 提高高水平论文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公众获取优质的知识资源。

2 构建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模式

具体来说, 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分为三个区: “投稿区”、 “预发表区”、 “评议与发表区”。“投稿区”负责接收作者提交的稿件。 “预发表区”负责发布经过编辑人员形式审查且符合基本投稿要求的论文。 “评议与发表区”用于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 对发表区内的论文进行 “学术品质”标识, 比如将 “学术品质”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第五等级为最高级别。

在同行评议时, 由同行专家对论文的科学性、前沿性和独创性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并对论文给予定级打分, 确定论文的初始 “学术品质” 等级。同时, 作者根据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意见进行论文的修改, 并在发表区正式发表。

然后, 论文在网上接受公众评议。公众对网络论文进行浏览、阅读、下载, 对论文的 “学术品质”等级进行投票, 对论文内容进行评注。网站根据公众的定级打分、用户注释/评论、访问量 ( 包括点击数、阅读数、下载数) 、引用率、网页链接量等, 综合计算和分析得到公众评价等级, 进而对网络论文的 “学术品质”等级进行动态升/降的调整。

论文“学术品质”的等级测算依据来源于三方面:作者的自评等级、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公众的网络投票等级结果。其中, 由于作者的自评等级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主要是供给同行专家和网络公众参考的作用, 所以应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占较小的比重, 如10%。由于同行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若同行专家在评议过程中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和偏见性, 其评议结果还是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 所以, 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应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占较大的比重, 如60%。网络公众的评议, 即可以对之前的作者自评、专家评议进行有效的较准, 也可以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自治行为, 其评议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可占30%。在实际测算时, 还需考虑到作者的自评等级、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公众的网络投票等级结果这三者之间的差异性, 并设定一个计算公式以正确反映差异性的大小及影响。

3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的声誉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模式中, 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 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 准确性, 所以需要建立一套针对各方的激励机制。因为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都是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 声誉就是他们的学术生命, 正如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说, “一个人的净价值是他在同行中获得尊敬的总和”; 库朗特研究所数学家弗里茨说, “我活着是为了能从我的数学家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吝啬的钦佩”。所以, 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可以采取声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吸引读者和专家的自觉参与。

公众评议是在网络条件下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同行评议。因为在网络上进行自由评议的公众参与者身份各异、水平不一, 有可能导致各种意见和信息鱼龙混杂。所以, 网络论文的评审工作, 首先要充分发挥同行评议专家的作用, 让其在论文评审中发挥定级基准作用。首先, 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库, 定期对评审专家实施绩效考评, 对评审专家在线审稿情况及作者反馈意见做及时登记管理, 制定评审奖惩制度。其次, 制定明确的评审专家更新规则, 根据评审专家的变动情况及时做更新, 将名单公布在网站上, 供所有读者浏览。再次, 引入国外同行评审, 要提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声誉和同行认可度, 就要在评价体系和机制上逐渐与国际接轨, 采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机制, 并邀请国际同行参与我国的评审, 这样可以进一步过滤掉低水平的粗制滥造和学术不端, 得到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学术界的尊重。评审专家的绩效考评依据来源于三点:一是专家评价意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将同行评议专家对论文的评价与公众参与者的评价进行差异性计算分析, 如果每次差异性很大, 则应该对该位同行专家的专业水准进行核查;二是建立作者对专家的反评定机制, 即由论文作者对同行评议专家的专业性、客观性进行反评定。根据专家的绩效考评结果建立评审专家积分制度, 对专家队伍进行动态排名、遴选、淘汰, 形成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自治组织, 通过制度对评价专家的评阅行为进行更为有力的约束, 健全评价专家的评价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不断优化同行评议专家库。这对学术发展进步和预防少数学术权威形成优势积累的“马太效应”, 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在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中,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评议动机的客观性, 直接影响科技论文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根据弗洛姆 (Vroom V H) 的“期望理论”, 激励程度受到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影响, 对于网络公众而言, 其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主要表现为从网络平台获取优质的知识资源以及自由的信息交流。所以, 要运用目标的功能, 把公众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导向到与网络论文平台整体目标相一致的方向, 共同致力于提高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影响力。所有的公众评议参与者, 都要在网站注册, 获得相应的用户代码, 然后才能进行相关的论文下载、评议等。其一, 建立公众评议参与者的积分制度, 公众评议参与者的每次有效评价, 都可为其积累分值;其二, 公众评议参与者对论文提出的有效评价意见, 若被作者采纳并进行论文的相应修改, 则要求在作者的修改段落中进行相关的注释致谢, 以此鼓励公众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三, 定期评选优选的公众评议参与者, 予以公开表扬并纳入网络平台的专家库成员。此外, 还可以邀请优秀的科学家实名参与公众评议, 以提高公众评议的影响力。通过网络公众用户的高度参与, 网络科技论文的传播模式由传统出版活动中以出版者和作者为主导的学术传播模式转变为以作者和网络公众用户为主导的传播模式, 使得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得以高效率的传播和利用。

4 网络平台的功能不断升级是开放评审制度实施的技术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功能的升级建设, 才能保障开放评审制度的顺利实施。比如, 网络平台的实时信息传递功能, 让作者能够同步收到同行专家、公众的意见, 反之亦然, 能够让同行专家和公众同步得到作者的反馈信息。网络平台的界面便利性功能, 让作者发表了文章后, 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做成网页新闻, 方便作者以邮件或网页链连方式推荐给他的同事、同行。网络平台的论文引用、链接的检索与分析功能, 能够迅速地获取其他平台对本平台的发表论文的引用或链接信息, 并能够分析引用方和链接源, 及时反馈给作者。通过网络平台功能的升级, 才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公众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交流中, 提升网络平台的学术影响力。

总之, 在信息化时代,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如何提升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这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一个针对网络论文的开放、交流、互动的多元评审体系, 从而真正提高网络论文的质量, 实现优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参考文献

[1]ZIMAN J.Real Science:What It Is and What It Mea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HARNAD S.The invisible hand of peer review[J].Nature, 1998, 5:99

[3]BENOS D J, BASHARI E, CHAVES J M, et al.The ups and downs of peer review[J].Adv Physiol Educ, 2007, 31:145–152

[4]Kathleen Fitzpatrick.On the Fu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 Peer Review, and Tenure Requirements[EB/OL]. (2006-01-06) [2013-04-16].http://www.thevalve.org/go/valve/article/on_the_future_of_academic_publishing_peer_review_and_tenure_requirements_or

[5]别雪君, 张利勤.中外网络发表科技论文评审制度比较[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0:55-57

[6]赵蓉英, 罗艳玲.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3) :76-82

[7]叶继红.学术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0) :1468-1472

[8]李贺, 周金娉, 李春好.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 (2) :77-81

[9]李子臣, 王文静.我国知识贫困的现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2) :54-63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3

“Publish-or-Perish”的本义,无非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学强调研究更甚于教学,但它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内部对教师业绩的价值(merit)认可取向。西方自中世纪大学诞生至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崛起,教学业绩的优劣基本上是大学内部评判教师资格和水平高低的唯一变量。19世纪德国研究型大学成立后,虽然大学内部强调研究,但是,由于讲座教授是终身制且所有权力基本为讲座教授所垄断,德国大学内部并不存在严格按业绩量化考核进行职务晋升以及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赏罚制度。

刘易斯认为,到19世纪末,美国部分大学内部对教师业绩的价值观开始发生了变化,它预示着一种新的绩效制(meritocracy)的产生。“Meritocracy”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一个新词,它指一种新的组织、管理系统,有时也指一种价值取向,其基本含义是强调“根据能力来分配任务、承担责任、赋予相应的权力、声望和回报等”,也就是奖励和回报应建立在个人才干和天赋的基础上,而与个人的财富、家庭、所在阶层、社会关系、社会声望以及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等,没有任何联系。在刘易斯看来,大学中,这种能够得以“展示出来”的才能就是“专业成就”,它涵盖教师的教学、研究乃至其他方面的业绩。通常,所有这些业绩必须可以被测量出来,而且业绩越具有客观的可测量性,则被认为其越能够真正反映出教师工作的价值。此外,尤为重要的是,这种价值越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它也往往表明教师的“专业成就”和“才智”越杰出。

仔细分析这种新的绩效观,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它并没有否认传统教师“教学”工作的价值,但与“研究”相比,显然,教学工作的价值似乎要“软”得多。正如刘易斯所言,新业绩观更关注那些实实在在能够被测量的产出,相对于教室中教学产量和质量的“主观”色彩,学术论文和著作的价值更容易被客观测量;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大学而言,教学永远也只是“地方性”或“局部性”的活动,它的影响充其量也就局限于某一院系,如在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有一位教学卓著的教师,而在邻州的威斯康星大学又有谁知道他?反之,学术研究产出就大为不同了,由于学术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具有默顿所谓的普遍主义特征,成果一旦被发表,则不仅表明作者的工作价值和才能被人们广泛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给大学带来了声誉和声望。而“声誉”和“声望”往往是管理者最为看重的,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1901年,甚至一向保守、“把培养年轻人视为大学的第一要务”的耶鲁大学也开始鼓励教师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并直言不讳地说明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的国际“声望”;仿照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新成立的霍普金斯大学和克拉克大学,一开始就带有偏重研究的倾向。1892年,芝加哥大学著名的校长哈珀对理事会宣称,以后芝加哥大学教员的职务晋升将更看重学术研究而不是教学,并首倡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不久,宾夕法尼亚大学甚至警告其教师,不应耗费太多时间在教学上,而以牺牲研究为代价,“那些把太多精力放在教室,而不是图书馆、实验室的教师往往被劝告最好是另谋高就”。

整个20世纪,我们几乎可以认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美国时代。而在这个美国时代中,美国一大批研究型大学的崛起是其最为令人瞩目的特征。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代表着一种逐渐远离其英国重教学传统,走向教学与研究并重甚至以研究为主的机构开始诞生。它有两个特点尤其突出:第一,研究生(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绝大多数研究生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是学术型或技术型的劳动力)比例大范围提高,本科生的规模比例逐步被压缩。第二,如果说在过去,美国传统英国式的学院还主要依赖本科生所缴纳的学费得以维持,那么,二战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学费额度虽然持续提高,如今,在许多知名私立大学中学费每年甚至高达3万多美金,但是,学费收入在学校总体经费收入中的比例却越来越小,反之,研究经费收入越来越高。

本科生比例下降、研究生群体规模的扩张,学费在学校经费中比例的下降,学术研究为大学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其实无非表明,重视研究不仅是大学理想的选择,而且也可能是比较现实、合乎逻辑的理性抉择。虽然从19世纪末到今天,人们对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所予以道义上的谴责从未停息,且至今大学的行政官员们也很少旗帜鲜明、不加掩饰地倡导研究至上论。但是,正如刘易斯认为,当研究者为大学带来名声和金钱,而在此情形下,大学行政官员把研究视为大学教师的基本责任也就丝毫不值得奇怪了。从道义角度,教学的确永远高于研究,而专注于研究的人们似乎更带有“自我中心主义”(ego-ist)色彩,但是,“研究上的成功显然会影响组织的发展。当大学意识到并从研究中获得回报,它们自然会更垂青于能够给它们带来资助、认可和声望的教师。研究突出的明星级教员的声名所带来的价值、研究资金是不可估量的。”而这种声名在学术界,本身就代表质量,意味着其“主导地位、权力和卓越”。希尔斯甚至认为,正是“研究”,才使得美国大学教师第一次具有了“大学教师”之尊,而不再是传统的那种无足轻重、为校长所任意掌控的教书匠。反过来,“教学不能带来任何声望,那些仅仅从事教学的教师通常被视为与学术质量很少,甚至没有关联……教学也不具有交换价值,好教师不会因为培养更多学生和引来更多捐助而知名,换言之,教学业绩缺乏普适意义上的可流通性”。

此外,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大多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就业机构是大学或学院,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局面的形成,进入高校变得越来越难。如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统计,在2000年度毕业的高校博士中,仅有22%进入学院或大学,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其他非学术部门就职,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众多拥有学术性学位的博士的相对“过剩”和博士后步人候选之列,不仅抬高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用门槛,更重要的是,它无形中也加剧了大学内部教师的可替代性和晋升压力。而这种压力几乎全部转向了对教师学术研究水平的考核上,结果无论是在新人选聘还是现任教师的考核评价,特别是助理教授的晋升考核方面,研究型大学更加看重申请者的研究产出和在学术界的声名。如刘易斯通过对美国大学化学专业领域招聘过程分析认为,众多大学招聘机构往往非常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这包括:发表作品清单,在主要学术刊物发表的重要论文,研究资助记录,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最后一项才是关于教学经验和效果。“显而易见,应聘者的评估和选拔几乎完全是建立在单一标准,即他们已经做过和未来能够做的研究基础上。简单地说,就是仅仅关注他们是否能够为部门带来金钱和知名度。而在教学方面,评估非常随意,通常总是正面的,几乎无人对其特别留意。”既然教学评估都是“正面的”,换言之,都是相对模糊的、敷衍性的主观判断,显然,研究产出因为可测量的刚性,就成为最重要的指标。更何况,对大学行政官员而言,录用和提拔一位研究成绩突出者,所承担的“风险”远比其他选择低。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研究结论表明,还没有任何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教师研究成就与教学能力间存在正面或者负面的相关联系,但是,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直觉:研究卓越至少反映了才能、潜质甚至天赋上的优异,而教学能力是后天的,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总之,我们发现,“Publish-or-Perish”规则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流行,具有一定历史、现实与逻辑的必然性,正如博耶概括性地分析道,如果说在20世纪早期,问起大学教师是做什么的,人们的回答会是“教学”。那么在20世纪40年代后几十年的和平时期中,由于大量以培养研究人员为宗旨的研究生教育在大学中的发展,“研究”也似乎逐渐成为大学对教师唯一所真正关注的选项。由此,不仅研究型大学,包括其他吸纳大量擅长研究的并拥有Ph. D. 学位教师的综合性大学和本科生机构的内在定位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历史、现实和逻辑的必然并不等于应然,即它也具有价值合理性、合法性和正当性,也许正是因为存在必然和应然间的这种不一致性,我们才可以理解,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为何“Publish-or-Perish”是一个潜规则而不是显规则。

二、“Publish-or-Perish”的潜规则的运作。

“Publish-or-Perish”在表面上看来,是关于教学与研究间的关系问题,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实际上反映了大学内部资源分配的规则和赏罚制度,即大学内部基本的学术制度和规范问题。通俗意义而言,就是谁有资格晋升、谁该得到更多的如薪水和荣誉等回报的依据问题。事实上,除了少数研究型大学,极少有大学行政官员公开倡导这一规则,因为在西方大学传统中,毕竟教学和人的培养才是大学第一要义,所以少有人敢涉险触及这一敏感的底线。那么,既然如此,在众多研究型大学中,这种潜规则又是如何运作的?

自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教师水平评估的基本理念是关于工作中的价值(merit)。“merit”或者“meritocracy”的原意本指比较难以量化的人的才干、能力和潜质,但是随着人们对“价值”可测量性的倚重,研究型大学中的“merit”也就越来越接近于“生产力”(Productivity)的概念了。所谓教师“生产力”,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认为,就是指“某机构把投入(包括劳动力和资金)转换为产出的方式”。鉴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霍普金斯认为,教师生产力的测量因为许多投入和产出的“无形”性而相对困难些。但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尽量试图通过如对教师活动研究、教学负担的研究来把产出和产出率与时间的分配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可测量性。麦道认为,教师生产力,首先就是根据对教师所做工作的界定和理解,确定他们工作时间多少和如何分配工作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其所做的究竟是多少(How much)和究竟有多好(How well)。而所谓的“how much”其实就是一个最直接的“量”(quantity)的问题。在研究型大学中,这种“量”通常是以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工作量(work-load)。狭义的工作量就是指“教师分配在教学以及其他活动上的小时总量”。如哈佛各个学院(对教师的管理一般归属学院)对全职教师都有必须工作量规定。以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它规定教师必须在1年内完成一定的分数或点数(points,大致相当于4门标准课程,为期1学期)以及约占总量20%的兼职工作。许多不同的工作相互间可以进行点数折算,甚至教师如果承担研究或在其他院系兼职,可以买断部分点数。工作量即点数与薪水、奖金(bonus)挂钩,而与个人的晋升以及其他奖励间一般没有太大的关联。因为大学多实行年薪制,不同岗位的薪金大致上是固定的,所以,在完成规定工作量的前提下,教师的回报多少(固定工资)通常与岗位级别相关,而与工作量超额多少、研究经费和发表成果多少等适度相关,即产出高者还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工资。不过有趣的是,也有众多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收入高低与发表成果数量间存在正相关。“一个相当一致的分析结论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学术研究成就是收入回报中的主要决定因素。在达到最基本水平的能力后,教学和服务对收入影响似乎很小。”至于为何出现这种有趣的结论,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高产出研究者往往更容易获得高职位,而职位高低才是真正影响收入的关键因素。

单纯从工作量(时间)的角度来分析,目前在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量基本持平,甚至教学比例稍高,如根据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1992年统计,公立研究型大学全职教师的时间分配是教学为40. 4%,研究为31.5%;私立研究型大学两者比例则分别为34. 6%和35. 3%。换言之,在工作量时间测算意义上,看起来,研究型大学中教师分别在教学与科研上的精力投入,大致平衡。如此看来“Publish-or-Perish”根据不成立。但真实情形果真如此吗?

其实,所谓“How much”,在研究型大学中只是一个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最低且必须的要求,它是大学报酬结构或制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收入分配制度),但它通常对教师仅具有保障和适度的激励意义(奖励工资),而真正最具有激励功能的是“How well”。如上所述,“How much”所关注的仅是教师所完成工作的“量”,而“How well”才关涉教师完成工作的“质”,即优劣问题。事实上,恰恰是关于这种在“量”基础上“质”的评定,才最终决定教师在学校所占有的稀缺资源的多少(“promotion”和"tenure”等,且间接地影响收入),甚至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他声誉和名望等。意味深长的是,也正因为存在这种“质”而不是简单的工作量评定,“Publish-or-Perish”的潜规则才得以形成。

大学教师工作的“质”通常分为三个范畴: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研究两方面,因为教师社会服务所占权重较低,且其水平大多时候又依附于教师学术研究成就。那么,研究型大学究竟如何评价教学和研究的“质”?米勒认为,以下相对具体但又并不十分严格的晋升评价标准,在众多机构中已经被接纳并证明比较成功:讲师,通常要拥有Ph. D. 或相当于Ph. D. 的学位,有教学经验;助理教授,拥有Ph. D. 或相当于Ph. D. 的学位,通常要求在教学、研究和服务方面已经建立了声望,有一定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副教授,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并被同行视为表现优秀,在教学和其他专业服务方面也表现卓越;教授,应该在教学、研究和服务三方面非常杰出,有关研究成果应该非常出色,被国际和地区同行所认可。大致分析以上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以上不同级别都提到教学业绩,但随着级别的递增,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成就越来越被予以特别强调,而教学上的要求实际上越来越近乎是一种陪衬和点缀。

如此标准所导致的结果正如实际中所普遍看到的,在研究型大学中,往往等级越低的教师,如讲师和助理教授所承担的本科生教学任务越多,而知名的教授所开设的针对本科生的课程很少,甚至无,其教学对象大多面向研究生。而关于他们教学“质”的优劣评价,虽然所有高校无一例外地作出了高调的姿态,以显示其对教学的重视,但实际上无论是评价内容还是评价过程,对大多数人仅仅具有形式和过程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始终是美国大学争议最多的核心议题,但是直到今天,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主要症结出在评价的实际操作层面上:大学教师教学个性化现象普遍,教学形式多样,不同课程学科间不存在可比性等,导致大学教学评价缺乏刚性统一的标准。故而,大多高校不得不采取最为简单的方法:学生课程结束问卷打分、同行评议、管理者评分。然而这种看似简单易行的方法,实际上却带来了更多问题。如刘易斯在调查中发现,大多评价都带有主观性以及敷衍、应付色彩(当然,也许正是因为其“主观性”,所以人们才去应付,而有意思的是也似乎很少有大学把学生的评分与教师晋升挂钩,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如他调查中发现,大多被评价的教师多被给予“很好”(excellent)的等级。显然,既然评价结果大都表现“不错”(nice)或“很好”,这种评价对于教师晋升和选拔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甚至仅仅成为一种例行性的程序或走过场。如此一来,更具有“客观性”的研究水平和实力,自然也就成为晋升和终身资格获取的重要依据了。

从MIT一段关于获得终身教职的政策文本分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一表面重视教学和研究平衡,实则更偏重“研究”的潜规则:“被授予终身教职的人员必须被经由本领域杰出的学者判定其为一流学者,且承诺继续献身于学问。终身职教员也必须在教学和大学服务方面表现突出,但是,教学和服务方面的表现是不足以构成获取终身教职的基础。”

我们甚至不妨说,这里所谓的“一流学者”,实际上就是一流的研究者。因为只有在研究而不是教学领域,不同机构学者之间才存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最常见的是通过发表成果方式),从而相互存在沟通和了解,进而在学术圈子形成影响,由此进一步提高学者在大学内部的地位。由于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性很大,学者一旦在学术界获得研究声誉,他们往往就成为众多大学猎取的目标,所以为留住人才,这些研究卓著的学者通常很快得到晋升。此外在研究型大学中,晋升和终身教职的评定大多由校内外该领域知名学者承担,这些学者往往对被评定者的研究成果印象深刻,关注被评审者的学术贡献、在圈子内的声誉和发展潜力。至于教学业绩很少被重视,故而研究平庸,即使教学突出者也几乎得不到晋升和获得终身教职的机会。

一位学者在研究领域的声誉,即在研究上的“How well”首先表现为研究成果的数量,如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情况。如图克曼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一般大学中,研究产出多少与个人晋升机会高度相关。如他通过对经济学学科领域的教师抽样研究发现,在获得副教授资格上,发表1篇论文的晋升概率仅为7. 4%,而超过5篇后机会成倍增长,达到22%~55%,发表论文数量越多,晋升机会越高,在获得教授职位上亦然。其次,是研究成果的质量,它也往往通过刊物级别、引用率多少和获奖情况等体现出来,即以大学外部的学术界认可为重要权衡指标。在此,无论是研究数量还是质量指标,显然都是可以具体量化并具有可操作性。这自然也是为何教学评价结果被漠视而研究被看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最终正是通过把研究的“How well”转换为量化的成就指标(而教学的“How well”除非是很成问题才会成为一个显著性的变量,否则基本不构成影响),“Publish-or-Perish”潜规则效应才得以实现。

三、“Publish-or-Perish”:备受争议的潜规则

“Publish-or-Perish”始终是备受人们争议的一个潜规则。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很少有管理者会公开倡导它,一些教师更是对其不以为然,甚至非常反感。多年来,美国众多对高校教师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关于哪些能力应该作为晋升和获终身教职资格的基本要求中,绝大多数人们都把教学能力列在第一位。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研究表明,在所有能力中,教学能力应是第一位,其次是学问(指个人的学养、学术视野和造诣,与研究能力相关,但不包含发表成果),第三位才是研究产出和发表成果。进入80年代后,随着卡耐基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反思本科生教学潮流的兴起,人们对研究型大学内部重研究轻教学倾向的质疑也曾一度达到一个新高潮。

然而,质疑声浪的迭起,不仅没有颠覆研究型大学中的这一潜规则,反而更印证了它在现实政策实践中的强势。以至于到今天,许多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生教学依旧类似于“鸡肋”,甚至被一些教师视为一种分散其精力而又不得不为之的“纷扰”。如20世纪90年代末,有人在对美国一所并不显赫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与30年前年轻教师尚热衷于教学情形不同,如今年轻助理教授更热心于研究和获得资助,甚至把教学视为“该死的”的侵扰。而实际结果也印证了垂青于研究所带来的“回报”,在极少专注于研究的8位副教授中,无人在合同期内得到晋升,相反,5位活跃的研究者全部获得全职教授职位。

一般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声名显赫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了。实际上,所有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选聘基本上都是以研究水准为先,其更为信奉由研究卓越者到学问家、再到名师这样的逻辑,而不是相反。为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管理者也时常采取一些激励甚至刺激性的措施来试图校正人们的行为,但是,这种“校正”其实也仅是针对远离教学行为的“纠偏”,而不是根本性的制度调整。因为在最稀缺的终身职位分配上,研究突出、附带“不错的”“过得去的”教学业绩,几乎成为研究型大学内部各方基本认可的“潜在”标准,它甚至比政策文本所阐释的显规则还更具威力和效力。

换言之,从道义角度而言,“Publish-or-Perish”虽然在“政治正确性”和“一致同意原则”上依旧存有争议,但是,作为一个潜规则,我们却无法否认它在研究型大学内部存在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没有“Publish-or-Perish”,也就很难说会有美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模式,有美国最为独特的高等教育分工系统,以及学术劳动力依照机构的分工和分层进行合理分流的机制。在这一点上,甚至许多美国人也认为,最好的教学教授未必在名牌大学,而可能是在独立的小型文理学院中。进而言之,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Publish-or-Perish”潜规则,并非是制度缺失而引起的功能异化,也未必是一种负功能,而毋宁说是显规则有意无意配合的产物,如对教师教学评估虽有时间上(How much)的刚性要求,却无界定严格、清晰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但是,不可否认,过于垂青于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众多的负效应,如教师越来越倾向于为“发表”而研究,不仅教学,而且传统的为知识而求知、满足好奇心、研究的利他主义等精神日益淡漠。

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学教师评估和晋升政策中多少出现了“Publish-or-Perish”的倾向,并由此在学术界带来了一片质疑之声。在此,笔者认为,对极少数大学而言,“Publish-or-Perish”体现了其评估和晋升政策中对研究的偏重,这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重研究取向并不等于研究至上,至少在制度层面上需要注意教学与研究上的相对平衡;其次,“Publish”并不意味着仅注重发表成果“数量”而漠视质量,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第三,教师评估和晋升政策取向是与大学自身的分类定位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众多以本科生教学为教师主导性工作的机构,无论“Publish-or-Perish”是显规则还是潜规则,其结果都会导致政策功能异化甚至恶化;另外,需要说明的是,“Publish-or-Perish”锁定的对象,实际上是初出茅庐的非终身制教员,而不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终身制副教授和教授。这种近乎残酷的制度,的确有其积极意义所在:即它至少使得许多学术新人出于能力或者信心上的考虑而不得不对选择研究型大学教职有所顾忌,因而选择向下流动,这无疑有利于一个合理分工的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但是,不可否认,它又势必引发教师研究过程中的短视效应,这对于一些潜心于长远性、基础性研究的学者会带来负面影响。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4

作者:贾鹤鹏张志安

新闻大学 08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近年来,中国内地学者在发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论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发表任何专门针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发表的系统研究,也没有探讨国际发表与研究中国问题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这很不利于探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化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文献计量及内容分析为手段,分析中国内地学者在社会科学索引(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发文情况及中国内地国际发表与该学科的本土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学者在利用文献计量手段考察我国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分成三方面,一是以文献计量手段展现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总体状况和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二方面是展示本领域高引作者、领先机构和研究趋势,第三是侧重分析一些体现新闻传播学科客观质量的专业计量指标,如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同被引情况①(李武,刘宇,;陈燕,王召兵,2012)和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的H指数②等(蒋伟伟,)。本文的文献梳理重点探讨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在前两个方面的表现。

研究发现,新闻传播学科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就发文数而言居中国28个人文社会学科的第12位,居于中间靠前位置(张忠民,张国良,),但国际发表量很低,在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发文量仅位于体育学、宗教学和建筑学之前(何小清,2008)。而且,本学科作者论文合作率很低,中国社会科学索引(CSSCI)数据库-收录的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合著数量只占18.52%(段京肃,2009);核心期刊之间自引率很低,只有6.46%,说明核心期刊尚未发挥对整个学科的引领作用(黄松祥,);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作者被其他学科引用的比例很低,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有待提高(肖燕雄,彭凌燕,)。

学者也利用文献计量手段研究了新闻传播学科的高引作者、领先机构和研究趋势,例如,段京肃(2009)利用CSSCI数据库,考察了2005-20间新闻学与传播学发文最多和被引用最多的前54位学者,也列举了发文和被引文最多的学术机构。徐剑(2005)利用CSSCI的发文数和被引数,考察了当前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这一50人的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北京(34位),老牌新闻传播院校在核心作者群的拥有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徐剑(2009)又进一步研究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高被引论文。刘自雄等人则考察了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所发论文最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目前尚无利用SSCI数据库专门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情况的文献。上述的何小清(2008)是中文文献中唯一提及中国学者在SSCI数据库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研究。在英文文献中,苏钥机(So,2010)对亚洲传播学在全球传播学研究中受关注度和贡献度不断提升的论文中虽然涉及了中国内地作者,但并未专门分析中国内地情况,而且其利用SSCI数据库统计中国作者的方法也有错误,这一点我们将在数据与方法部分讨论。孔庆勤(Kineta Hung)等描述了中国学者在广告学国际期刊中的发文情况,包括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科规范的欠缺(Hung,Tse,Cheng,2012),但这一研究无法体现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总体情况。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目前缺乏对中国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发文总体表现的研究。我们也不清楚中国学者的国际发表与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关系。

为了掌握上述情况,初步探讨国际发表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之间的实证联系,我们在研究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SSCI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下述三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是以独立研究为主,还是以国际合作为主?国际合作的主导者为内地学者还是海外作者(体现为第一作者分配)?

研究问题2: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研究领域分布是否与国内学术期刊的热点研究领域具有一致性?

研究问题3: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发文的影响力如何?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议题是否得到国际同行的引用?

当然,基于文献计量证据,只能说是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回答。我们需要更多研究,从内容、理论、学术习惯以及体制因素等方面对相关议题进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本文主要依靠汤森路透公司的SSCI数据库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20,该数据库收录了72份传播学期刊。由于新闻传播学高度的跨学科性,不同学者在研究中,都会截取SSCI数据库中的部分期刊进行分析,例如,苏钥机对亚洲传播学的研究,选用了SSCI数据库中的23份期刊。但苏钥机在利用SSCI数据库时,似乎并未考虑到香港作者是被归属于中国作者之列但又可以单独索引这种情况,这可能导致其并列香港作者与中国(内地)作者时数据并不准确,虽然这并不影响其有关亚洲传播学研究的总体结论。

对于考察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而言,利用SSCI数据库的另一大挑战是大量与语言传播类相关的论文,是由内地高校英语系教师发表。为此,我们经过人工排查,在确定其绝大多数中国内地作者为高校英语系教师后,排除了多个语言传播类刊物,因为这类期刊将无法满足我们考察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目的。经过筛选,我们选择了发表过来自中国内地论文的31份非语言、修辞类传播学期刊。到底,它们共刊登了160篇其作者中至少包括一名中国内地作者的论文(含书评、评论)。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主要利用Web of Science提供的分析、过滤功能,并结合人工排序,从而获得具体数据及其组合来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此外,我们也把归类结果与本文文献综述部分提到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定性而非定量的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

1.中国内地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发文概况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总体进展。表1按累计发表量降幂排序,列举了发表过中国内地学者论文的31份SSCI新闻传播学期刊。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内地作者后在国际新闻传播学刊物上论文发表量开始显著增加,达到了两位数。很明显,《中华传播学刊》在20的创办是中国内地作者国际发表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发文数量仍然有限。即便以《中华传播学刊》为例,中国内地学者的37篇论文发表量,只占该刊同期所发表的217篇论文的17%。

2.中国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国际合著情况

从这部分开始,我们将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以此来探讨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者国际发文与对中国议题研究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第一个研究问题为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国内外合作情况。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到,在由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160篇论文,大部分都有国际合著者。经由国际合作的论文比中国内地学者独立生产的论文,其引用率明显更高。

那么,在国际合作中,是内地学者为主导(担任第一作者),还是海外学者为主呢?我们以中国内地发表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前10位的机构进行说明。

图1 内地新闻传播专业作者以来在国际新闻传播学刊物上论文发表情况

根据表三,我们看到,国际发表排在前10位的内地高校所发的国际论文大多数为与海外合作生产(含兼有国外教职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发表的论文)。国内机构与海外机构合作的国际发文量与该机构的总国际发文量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883,P<0.001)。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就总体而言,国内作者在第一作者中比例较少,说明了在国际合作中,中国内地学者仍然不占优势。国内学者的这种相对弱势是否会影响到这些国际发表论文的选题和领域分布呢?

3.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研究领域及与国内的对比

这一节,我们将对中国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回答我们的第二个研究问题: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研究或选题领域是否与国内学术期刊的热点研究领域选题具有一致性或可比性?

前引的刘自雄等人(2013)的研究,将CSSCI收录的9种新闻传播学期刊(含拓展版)2012年所发论文分成了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体经营管理与传媒产业、传播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舆论学、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微博、广告学、新闻传播教育及其他共14个研究领域,虽然这不是严格的学术分类,但出于比较的目的,本文将采用修订后的这一分类标准。

我们的修订主要是将原来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条目变为“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以体现学界研究热点并避免国际传播概念过宽造成的混淆。此外,我们将互联网与新媒体合并但仍然将微博单列以体现研究热点,将刘自雄等人分类的“广告学”变为“广告学与公共关系”以进一步将对商业化传播活动的研究与其他传播学研究区分开。

在调整分类的基础上,我们界定新闻理论为研究狭义的新闻生产活动和狭义的媒体活动规律,如新闻理论、新闻编辑、调查性报道、新闻现状、传媒与法制、新闻改革、新闻职业规范与伦理、新闻与社会等,以此来区分边界不断扩张的传播学。对于传播学,我们的界定是狭义的研究传播效果(专门研究广告和公共关系除外)和传播要素,以及研究、应用和检测各种广为接受的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此外需要界定的是舆论学,除了针对公众舆论的调查与研究外,我们也把研究政府如何管制、控制舆论以及媒体和公众对此的应对列入舆论学的范畴。

在明晰了上述分类后,我们对本文研究的160篇样本论文进行编码,所有论文,包括书评都进行编码。每篇论文只编码一次,在一篇论文同时涉及到两个主题时,我们根据其研究问题的侧重点进行编码。

图2 2012年中国CSSCI新闻传播学论文研究领域分布图

表四给出了据上述原则编码后,中国学者国际发表的新闻传播学论文各个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所占比例、以及每一研究领域论文的篇均引用数。图2则复制了刘自雄等人研究对2012年中国国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研究领域分类。

从表四和图2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研究领域占比最高的新闻业务,在中国内地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占比为零。传播学研究在中国学者的国际发文中所占的比例要远高于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中所占比例,高达所有论文的34%。

另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广告学与公共关系等商业传播研究在中国学者的国际发文中要高于其在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中所发比例。而相比国内期刊大量涌现的微博研究的.火热场面,中国内地作者到20年底为止只在SSCI国际新闻传播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微博研究。

总结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学者发表的SSCI新闻传播学论文与国内的热点研究领域有很大差异,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论文与中国热点问题的研究之间相关性还不高。当然,由于我们微调了刘自雄等人文章的研究领域分类,而且刘文的数据是基于2012年一年,而我们的研究涵盖了过去多年的国际发表,加上对论文进行研究领域的编码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所以上面的对照结果只能供我们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总体性把握与参考。

4.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影响力与中国话语

我们的第三个研究问题希望了解中国内地学者的国际新闻传播论文的影响力、知识贡献及其与中国议题之间的关系。截止到1月3日,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160篇论文一共为264篇收录进Web of Science的其他文献所引用。引用中国内地作者的国际新闻传播论文最多的为美国作者撰写的论文,有133篇之多。在这133篇论文中,高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广告、消费者研究和人机互动这些领域,从姓名推断,这些论文的作者很少包括华人(而中国内地作者国际发表论文的合著者大部分为华人)。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中,那些探索跨文化、跨制度的人类一般行为的研究,尤其是与市场和消费者行为以及互联网使用习惯相关的研究,得到了国际上更为广泛的引用,中国作者的研究也因为这些引用文章被更多其他文章所引用而构成了人类知识进步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那些揭示中国特定国情的论文,包括特定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中的权力、体制与媒体互动的文章,被引用得很少,且引用它们的文章,一般来说也没有成为被进一步引用的高引论文。这种情况说明,至少到目前为止,特定的中国问题没有成为国际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或重要问题,也没有通过文献的间接被引方式形成对国际知识生产的显著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我们的研究第一次以文献计量证据揭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论文发表与本土研究及中国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本文所揭示出的新闻传播学科国内外差别呢?

首先,部分差别毫无疑问是由客观情况造成的。例如,由于大多数国内新闻传播学者没有条件参与国际论文生产,也可能是由于以意识形态自我设限而疏于国际对话(陈韬文,2008),所以相对而言,这些国际论文反映国内关心问题的几率就更低。

其次,对于国际传播学而言,理论发展往往至关重要(Chaffee,),国际知名传播学期刊在选文时,往往也以理论贡献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Neuman et al.2008;林敏芳,2009),而中国学者往往不擅长理论或从理论推导传播研究问题(李喜根,2009)。这就导致了发表新闻传播学国际论文的国内学者,主要是适应国际学术界理论偏好的人,尤其是受过海外学术训练的学者,而这部分学者中的很多人可能对国内探讨的热点话题并不熟悉。

再次,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国内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与国内新闻传播学主流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比如,中国对媒体管制的体制特点限制了部分西方媒体理论的应用;中国缺乏公共数据妨碍了实证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如吴S(2009,28)所言,“欧美传播学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传播学理论的建构基于西方传播现象之上,具有较为浓厚的西方色彩”,对于西方以外国家未必具有普适性。

最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学术规范,也不利于我们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开展国际对话的条件。例如,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论文篇均引文数很低,引用其他学科的文献很少(任亚肃,段京肃,)。积累少、不重视别人的工作除了浪费研究资源外,也不利于观察传播现象的各种范式并形成理论。

但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发表以及该学科进一步国际化的理由。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金兼斌,2008)。借助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的规范化,特别是知识积累方面的规范程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问题及其规律。毫无疑问,中国巨大的社会变迁、独特的制度与文化传统,可能为世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通过国际学者的丰富后,又可以进一步用来理解和预测我们自己的问题。

①指两份或两份以上期刊中论文在特定时间段内,被其他一份或多份期刊同时引用的情况,这是衡量学科凝聚度的文献计量指标。

②H指数指某位学者或某个期刊有H篇论文至少被引用了H次,它是计算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高引用论文。

③传媒大学论文包括其前身北京广播学院作者生产,传媒大学国际合作论文均由同时具有国际兼职的该校作者以独著形式发表,所以严格来说不算国际合作。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5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保证学位论文学术质量,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环节、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研究时,还需将与其学位论文有关的内容公开发表,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应提交发表的学术论文,其内容与研究课题有直接关系。

二、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应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参照《中国核心期刊要览》)上至少发表论文三篇。

三、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应在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学术会议论文集(含省级以上学会学术会议宣读)、国家报刊和学术性地方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篇。

四、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应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成果,一般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作者署名单位为武汉科技大学。

五、提交学术论文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1.盖有刊物编辑部公章的录用通知书;

2.已发表的论文复印件,必须带有杂志刊物名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

3.盖有省级以上学会公章的论文宣读证书。

六、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的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七、对工程硕士申请专业学位的要求:既可以发表论文形式,也可以论文课题获奖代替发表论文。

八、本规定开始执行时间:申请博士学位从99级博士生开始执行;申请硕士学位从2000级硕士生开始执行;申请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从2002级工程硕士生开始执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6

最近一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常审读研究生们撰写的学位论文,也常常为他们在撰写中的随意、草率而感到不安。我这里讲的随意和草率,是指一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缺乏基本的规范意识。这不仅指论文的内容,还包括论文的形式。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我对学位论文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供大家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关于学位论文的性质 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与非学术性文章的本质区别,在于学术论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即知识的创造与生产。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人类在维持自己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同时,还在创造并积累着知识。一代一代的人类创造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其中的一部分,或通过文献记载,或通过实物保存,或通过口耳相传,传递给下一代,开启下一代人的智慧,启迪新的知识创造与生产。知识的创造或生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断延续的。

非学术性文章则大不相同,它不需要以前人成果作为自己的基础,也不需要创新。它可以是个人情绪的流露,也可以是家长里短的唠叨,还可以是工作总结或报告,更可以是学习上级文件的感想。这类文字,既不是继承性的,也不是创造性的。所以,它不是学术性的。有一类文字常被人称为准学术,是由于所涉内容具有知识性特征,虽与个人情绪、家长里短、工作总结及学习体会无涉,但所涉知识是人类既有的知识,即前人创造的知识,而非作者生产的知识。此类文字不可以充当学位论文。还有一类准学术性文章,其中不乏新鲜立论,不乏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把握,缺乏甚至不屑进行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此类文字不可以充当学位论文。

对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而言,追求自身独特的创造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就成为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知识的新旧是通过与他人的工作对比来展开的,将自己工作的每一点进展都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是体现学术价值的核心所在。知识之所以新,是通过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来完成的。将自己的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才有可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关于学位论文的绪论

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分不可或缺。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本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俾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如上文所述,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性质是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论文,就必须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讨论。不仅要指出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更要指出其不足。所有的成就与不足,大体围绕资料、方法、论证过程等方面展开。

完全空白的研究领域几乎不存在。虽然有些领域,研究者涉足甚少,但绝不可以认为研究者涉足甚少的领域,研究水平就很差。事实完全可能相反,在某一研究领域,虽然研究者甚少,却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不多的研究者,甚至一个研究者,以几篇甚至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让后来者叹为观止,无法逾越。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后来者暂时大家好,我是你的文章写作发表合作伙伴杂志社见刊编辑老师,发表学术期刊论文请联系我766085044,在线为您解答相关事宜哦!不可能有所作为。

然而,在阅读中,常见有作者申明本项研究涉足者甚少,并以此作为本项研究展开的理由。这种写作方式是不正确的。哪怕只有一篇专门论文,也要认真评述。即使没有专门论文,对于相关研究所涉进行细致的讨论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所有需要讨论的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示或解释,专门性研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一般说来,前人成果如有不足,总是表现在资料、方法、论证过程及理论的把握或运用中。换言之,后来者超越前人,总是在资料、方法、论证过程或理论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如果发现自己在这几个方面均不能超越前人,这项研究的可行性及学术价值就值得怀疑。在我从事的历史学领域,我们将史料看作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历史学首先是史料学。后代学者对于前人研究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史料上突破的。所以有人说,没有新史料,就没有新史学。对于一篇硕士、博士论文而言,不仅存在史料上的突破问题,而且存在新史料量的突破问题。如果不是关键的新史料,仅凭作者发现的几条新史料,有时候并不足以支持一项新研究,也不足以构造一篇新论文,并推翻成说。史料的质和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依赖于学者的学问素养,但也不是孤立的。这是因为,一个学者,纵然掌握有多种研究方法,但是,如果他所掌握的资料不支持新方法的运用,所谓的新方法,无异于屠龙之术。同样,只有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从一般性的资料中,读出前人不曾读出的内容,读出自己的心得。从这个角度看,有时候,新方法也就是新史料。

在前人的研究中,如果论证过程疏密不当,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后来者的批评可以针对这些失当而展开。然而,仅仅因为这些,还不足以构成重新撰写一篇论文的理由,尤其是不足以构成撰写一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理由。一般说来,学位论文是构建的而不是解构的。所以,资料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才是学位论文成功的关键。

直到今天,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竟然没有“绪论”的安排。此类论文通常不太关注他人的研究成果,所谓“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与已有的成果相仿佛。也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虽然安排有“绪论”一章或一节,但其中内容,并非上文所述,而是什么都有。有的作者竟然将鸣谢部分置于“绪论”当中,其实是不正确的。如上所述,“绪论”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搭头”或零碎。长篇“绪论”通常被当作学位论文的第一章,是“正文”的一部分。

该如何进行文献评论呢?在我们看来,文献评论指对所涉文献的理解、吸收与批判,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资料、方法、理论和总体四个方面,兹分别叙述如下。

其一,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获取资料,判别资料的价值并思考进一步开掘新资料的可能性。其二,将已有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认真的评估,判断各种研究方法之优劣并思考采用新方法的可能。

其三,将已有的各种理论置于不同的概念架构中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新假设。或者辨识已有概念间的前提假设,提出对某行为或现象的可能解释,形成新概念。

其四,把握有关研究的进展,探讨改进的可能性或思考未来的研究是否更有意义,是否能得出更为显著的结果,即是否获得学术上的新进展。

上述四点可以分别归纳为从资料上把握、从方法上把握、从理论或概念上把握、总体把握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其目的是通过对于已有成果的有条理的思考及批判,探索是否能发展出自己的研究,即有自己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及新资料的新研究。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理应在资料、方法、概念、理论以及写作方面均获得成功。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即便没有自己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能够搜集新资料,或采用新方法,印证其他的相关研究也是成功的。

为撰写硕士、博士论文所进行的文献评论,可以不涉及被评文献的语言、题名、章节安排、表格设计、一些小的史实错误等。评论者应大处着眼。学习和批判的目的,在于构建自己的研究论文。评论者始终追问的是:他人的工作是否能构成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平台?又有哪些失误可以避免?如何平衡相互矛盾的观点,或者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完成对于矛盾双方的超越?

对于号称填补空白的研究活动,读者应当加以特别的注意。“填补空白”并不完全在于前人是否做过这项研究,而在于前人是否作过类似研究,并且对于前人的研究方法,你是否有革新或发明。举例说,在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中,经典的研究方法是根据文献的描述,将灾荒程度进行大旱、旱、平、涝、大涝的五级处理,再据此进行统计及其他相关因素研究。前人的研究不可能穷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所有的灾情,因此,后来者不能以一个前人未曾研究过的时段或一个未曾研究过的地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就号称填补了空白。如果采用的是同一种研究方法,也只是将已有的方法作了一个应用。如果连分级的方法亦不知或不会用,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的灾荒作不分等级的处理,就只能是学术研究的倒退,倒退至 1930 年代邓拓研究中国灾荒史的水平。

因此,有学者将文献检索的过程,具体表述为检索背景文献、相关文献和最相关文献的过程。

朱浤源等认为,“背景文献”仅需大致提及与引述,“相关文献”介于最相关文献与背景文献之间,需要较为详细的描述与摘要,“最相关文献”基本不超过三篇。依我们的理解,“最相关文献”是与论题密切相关的“核心文献”。核心文献既是新研究赖以展开的基础,也是后来者与前人对话的平台。

具体地说,在上述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中,中国经济史或中国人口史的相关论著可以称为背景文献,中国灾荒史的相关论著可以称为相关文献,而与灾荒史方法论有关或与研究者选定的研究时段及研究区域有关的灾荒史文献可以称为核心文献。

四、关于论文架构之设计

精心设计过的论文架构,应该是主题突出,线索清晰,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且各章节在篇幅上保持一个大致的平衡。没有逻辑的混乱,也没有畸轻畸重之偏颇。这样的论文堪称构造完美且丰满。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该突出主题,各章节围绕主题展开。论文主题见之于论文标题,各章主题见之于各章标题,各节标题见之于各节标题。一般情况下,20 万字的博士论文可以设计二级标题、章和节,或章和点。点通常用文“一”、“二”、“三”、“四”来表达。篇幅大者,还可以设置第三级标题,章、节和点。文中出现的所有标题必须在目录中标明。读者通过浏览论文目录从而对论文的学术水准做出自己的基本判断。导师通常根据目录所列各级标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实际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作者反复推敲,用力最多的,也是论文目录。这一切,都是因为目录可以反映全文的主题与线索。有些博士生在写作开始之前,并没有通盘的谋划。只是围绕主题,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边分析资料,边撰写单篇论文。无论从哪方面讲,这样的研究过程,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我们想强调,当论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或者说有二三篇同一主题的论文完成之后,就应该对博士论文主题及线索作通盘的考虑了。也就是说,在完成几篇单篇论文之后,就必须构造博士论文的目录了。

论文主题是硕士、博士论文的中心论点。各章主题围绕论文主题展开,各节主题围绕各章主题展开。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的章节目录,反映的是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

在历史学论文中,常有人将时间顺序视为论述的结构,也有的将空间作为论述的结构,从而忽略与主题有关的叙事逻辑。论文叙说的逻辑,从根本上讲,是在构造一个完整的论辩。将每一章中的每一个小节标题联系起来,构成本章完整的论辩,将每一章的标题联系起来,构成本书完整的论辩。作为一种分析策略,论文的作者和论文的读者,都不妨对自己的论文的每一节或每一章,进行一句话式的归纳,再将这几句话合在一起,检讨其中的逻辑关系。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通常会发现自己或论文作者思维的混乱或逻辑的混乱。几句混不搭界的句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学术论文,如何论,论什么,都成了问题。

论文构造应遵循平衡的原则,即论文核心各章篇幅应大致相等。每一章中,各节篇幅也应大致相等。论文结构的不完美,反映的是论文内容的不完美。结构的完美与内容的完美是一致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合并或分拆,也要重新考虑章与章或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审阅硕士、博士论文的过程中,通常发现学生难以掌握平衡的原则,文章的畸轻畸重现象十分明显。博士论文,如果是 20万字的篇幅,正文通常以5-6章为宜。篇幅增加,章亦增加。每章以3-5节为妥,太少,考虑合并,太多,考虑分折,以达到正文各章之间的基本平衡。加强弱势章或节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将两个弱势章或节合并,也可以算是一种解决之道。总之,在论文写作中,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过于冗长的表格或其他引用文献,甚至稍为偏离主题,但有时又是必不可少的交待或说明,置于正文中,显得累赘,置于脚注和尾注,又嫌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置于附录,应是明智之举。

五、关于论文之 “结论”

硕士、博士论文之所以要写结论,是因为研究者应当藉此向读者呈现最后的研究结果。论文的中心论点,必须在此得以陈述或体现。

在历史学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中,一般说来,每一章的最后应当有一节为“小结”。“小结”的功能是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在历史学论文中,通常是进行事实层面的归纳。有了这一归纳,便于作者在论文的最后一章,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论文最后的一章“结论”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关键是事实的重建。对于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典章制度的里里外外,历史事件的缘起兴衰,加以描述与分析,以此构成硕士、博士论文的全部。殊不知,这样的论文写作是远远不够的。从学理上讲,无论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对于典章制度的重建,还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梳理,都有一个认知的问题。所谓的事实复原,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事实本身不可穷尽,那么,以穷尽事实为目标的研究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历史研究,重建事实只是其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从另外一方面说,正因为事实不可能穷尽,所以才需要建立以事实为依据且又能超越事实的解释。撰写论文结论的过程,即是根据事实,建立解释性概念或解释性体系的过程,亦完成从个案至通则的过程。

在我看来,学位论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结论”不是应景式的几句话,而是在学理层面上,对于所陈事实进行重新认识,对于所涉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归纳性概念。

在上引著作中,朱浤源等将硕士、博士论文的结论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检讨研究过程; 2、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 3、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遭遇到的进一步疑难。(第 238-239 页)所谓“检讨研究过程”,我们的理解是,在概念而不是在事实的层面,整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使研究的脉络得以流畅的呈现。“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以一个简炼的文句或一个新的概念表达全文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预测未来方向及可能遭遇的进一步疑难”,是针对下一步的研究而言。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多无此项内容。

“结论”一章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有不少学生抱怨,本文的发现已经达论文的有关章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读者可以自己体会;关于各章的“小结”已经完成,“结论”还能说什么?学生因此而怀疑撰写“结论”的必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通常给予研究生以这样的指导:当有关事实的研究完成以后,是否能从中抽绎出超越事实的一般概念?学术抽象能力的获得,来源于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把握,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则无法进行学术的抽象。

发表科普研究论文 篇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科学普及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网络服务要求的提高,交互性网站成为网站发展的主流趋势,网站的交互性也成为进行网站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交互性也是网站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征。网站交互性不仅能使网页效果得以增强,还实现了用户与网站之间的对话。因此,本文将就科普网站的交互性对其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网站交互性

(一)网站交互性的界定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其著作《社会学》(1980)中最早提出“交互”这个词,交互的实质是在两者之间(包括人或者机器)连续作用和反应的过程。在诸如传播学、营销学、广告、电子商务、以计算机为介质的交流、教育以及互联网网站的研究中,许多文献都涉及到了交互性。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同,网站不仅是一个传播的渠道,更是一个具有交互性的平台,网站的交互性包含了双向性和控制性两个维度。交互性是网站和受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对网站来说,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网站,选择发布的信息,给用户传播普及相关讯息;对受众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网站交互的种类及层次

网站的交互可分为人机交互和人与人交互两种。在线咨询、在线预约、网上民意调查等均属于人机交互,它们均为用户与咨询内容之间的交互;而人与人的交互是指网站提供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网站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交流,例如在线论坛、聊天室等。

Info World的前任总编Stewart Alsop将网站的交互性分为四个层次:(1)观看层次;(2)浏览层次;(3)使用层次;(4)控制层次。观看层次是互联网站最初级的交互性,可谓毫无“交互性”可言。浏览层次是指网站上能够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般信息供用户进行访问、浏览相关信息这是信息、数据简单表示的层次,同时用户可通过主动输入域名、搜索点击链接看到其他网站并浏览其他的信息,一个顺畅的浏览体验使得用户更便捷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与信息。使用层次指的是用户在与内容或媒介发生关系时,可以从中获取对其有用的信息,这一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兴趣需求。控制层次被认为是交互性最强的,用户可以自己定义概念,赋予内容的含义,并控制整个交互过程。

二、科普网站交互性与科普传播

目前,国内不少科普网站存在缺少交互性的缺陷。若网站只是将科普信息进行书本搬家,简单罗列在页面中,无法达到激发公众探索科学求知欲的初衷。而交互性能够实现网站与公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良好的交互性设计能够在以下方面促进科普知识的传播。

(一)激发公众兴趣,提高公众参与度

我国的科普网站众多,根据Alexa排名查询,其综合排名、流量排名均处于底端,例如中国科普、上海科普网等等。原因之一为网站仅仅做了科普信息的展示,其内容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且其缺少让受众参与到科普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设计,无法使受众自主参与到相关话题探讨中,因而公众的参与度较低。

良好的网站交互性设计能够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内容推送和活动设计。例如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www.cdstm.cn)提供了虚拟参观中国科技馆新馆四层的活动,使得公众可以足不出户,便可身临其境参观科技馆。此外,其网站还设置了科普小游戏板块,例如宇宙探索板块游戏让公众可以了解登月之旅,宇宙的形成,工程技术板块可让公众学习到潮汐发电的模拟过程,还有寓教于乐的汽车组装、可以动手操作的虚拟化学实验等,均使得公众在游戏的同时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再如美国NASA网站于2009年推出的“Eyes on the Earth 3D”交互体验活动,通过一个虚拟地球模型,将全球气候、卫星的分布情况一起展现,公众可以直观地体验到地球与卫星的运动轨迹,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促进受众主动获取科普信息

网站科普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改变了传统科普传播的模式,例如通过报刊、电视等途径进行的计划传播。它颠覆了“我推,你受”的单向灌输模式,即受众是在被动地接受预先设置好的科普传播信息,他们只是信息的接受者,然而这些信息可能与受众的需求毫无关系,受众也对此类信息的获取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科普在公众之间的传播仅仅是单向的,受众与网站之间无法进行互动。

科普网站的交互性设计则意味着其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改变科普单向传播以及自上而下的局限,使得科普信息发布者发布的信息更适合受众的需求,从而促进受众对科普信息的主动求索。例如果壳网(www.guokr.com)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设计而广受大众的喜爱,其打造小组、问答、MOOC(MassiveOpenOnline Cource)等极具特色的板块,使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相应的信息,而不是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三)增强科普传播速度

网站交互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层次可使得用户在网站使用中逐步加入其感兴趣的话题,结识志同道合的其他用户,逐渐形成有关该网站的线上虚拟人际关系,使得每位用户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目前,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的转发分享功能也让信息快速传播成为可能。许多科普网站也开通了此类的社交功能,这有助于其借助社交媒体快速而广泛地传播科普信息。这主要归功于其突破了传统科普传播受众之间无法相互交流分享的限制。

三、科普网站交互性建设措施

(一)细分科普受众

大部分科普网站并未对受众进行细分,这导致传播者面对不同知识背景、兴趣、年龄段、性别不同的受众,对科普内容的难易、深浅难以把握,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受众也难以获取其需要的信息,无法达到科普传播的作用。

因此,明确目标人群是建设优秀科普网站的前提。科普网站可以根据受众的不同行业、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进行划分,区分不同受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例如针对家庭主妇,可以发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破除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针对年龄较小的儿童,科普网站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卡通科普游戏,帮助其在娱乐的同时吸收相关知识;针对青少年学生,可以提供交流的平台,例如群组讨论,论坛发帖等,促使他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

加拿大科学世界文化馆的网站(www.scienceworld.ca)针对教育接受者开设了不同年龄层儿童的科学培训计划,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了相应科学主题的生日聚会。此外,其网站上的科学教育板块还按接受者划分为青少年、家长、儿童以及教育者,向这四类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内容和服务,加强了科普信息传播的针对性。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内容表现形式

国内大多数科普网站内容表现形式单一、呆板,过分强调了科学知识的系统和全面性,使得科普作品缺乏趣味性和感染力,缺乏与受众沟通的有效机制。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拥有更优越的信息深度、广度与发散度等优势,它的出现使得科普传播的形式多样化得到了实现,其强大的跨媒体整合功能可以有效地传播内容丰富的科学知识。利用该技术,科普网站可打破传统以文字、图片的呈现形式,采用更现代化的科普视频、科普PPT、科普游戏、虚拟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知识传播。

(三)增强网站互动性

传播学者们早已意识到传播过程本身是一种媒介与受众相互作用的流程。传统的传播模式忽略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受众对信息的筛选、接收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只有加快更新、增强互动性,消除传统科普传播的单向性、非互动性才能使公众及时获取新信息、新知识,增强科学普及的实际效果。

例如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网站(www.questacon.edu.au)通过专家博客的形式与公众分享南极科考的经验;维基百科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Web的基础上参与条目的编辑、创建,为科普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既增强了网站的互动性,又丰富了科普资源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化石网”的化石网论坛(www.uua.cn)在知识推送的同时还成了化石爱好者的交流聚集地,加强了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性。

四、结论

网站的交互性已成为网站发展的趋势,科普网站的设计应以受众为核心,切实考虑受众的需求,从受众角度设计其网站,注重科普知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使受众的好奇心和需求得到满足,这能够促使受众不断地浏览科普网站,获取科普知识,进而促进科普传播。

参考文献

[1]田原.浅析我国科普网站发展的问题与策略——以中国科学院科学普及网站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06).

[2]黄效平.公共图书馆网站的交互性探讨[J].现代情报,2004(08).

[3]Song J.H.,G.M.Zinkhan.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Web Site Interactivity[J].Journal of Marketing,2008(02).

[4]Liu Y P.Developing a Scale to Measure the Interactivity of Websites[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03(02).

[5]郭国庆,李光明.购物网站交互性对消费者体验价值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

[6]姜进章.新媒体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7]King Elliot.Redefining Relationship-Interactivity Between News Producers and Consumers,Convergence:The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1998 the winter volume.

[8]曾敏.国内外典型科普网站的交互性应用分析[J].科技与传播,2009(08).

[9]沈秋坦,任杰.加拿大互联网科普浅析[J].天津科技,2014(12).

小学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52-03

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一个国家的科普能力,集中表现在为国家提供科普产品和公民使用科普资源的综合实力,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又体现在公民特别是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运用上。本课题通过设计问卷,在湖南省各个市州,选取了城市、城镇和农村等不同类型学校共55所,走访调查了小学科普现状,通过分析问卷、整理数据,分析小学科普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为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供依据。

小学生科普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的科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合小学生学情和增强兴趣的科普游戏、动画等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1]科普资源的开发共享是解决科普资源贫乏的关键和核心,下面笔者将详细论述科普资源开发共享的一些对策和设想,以期为后期的开发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下面笔者将从科普游戏开发和科普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论述改善小学科普资源现状的对策。

一、小学科普资源开发策略

针对小学科学资源现状,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经总结统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将其纳入考试科目;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适当开展科普活动,宣传科普知识;充实科普书籍,配备科普器材;开发科普游戏、动画,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网络宣传,建设科普网站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科普资源并保证实时交互。笔者认为,科普资源开发是改善现阶段小学科普现状的一个关键和核心,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科普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科普游戏的设计,并利用科普网站实现科普资源共享。[2]

1.开发科普游戏的意义

小学科普不足是小学科学知识普及的一大阻碍,科普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科普资源很少,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很多深奥的科学原理难以理解,有些科普书刊无趣晦涩,这些都导致科学成为学习难点,而科普游戏以娱乐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感到没有畏惧感,所以科普游戏就是很好的学习科学知识的资源。[3]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还不成熟,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方式主要以形式思维为主,关注事物的外在,在学习上多被动,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刺激,科普游戏丰富了科普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普资源现状。[4]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结合小学科学知识,开发吸引小学生的科普游戏,让学生寓学于乐,在快乐中收获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科普游戏开发的具体方向

科普游戏在科学教育和科学知识传播方面具有优势,根据调查统计,教师提出的策略主要也是设计开发科普游戏和动画,小学科普游戏的开发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向:

(1)内容的科学性

小学科普游戏不同于普通的网络游戏,它首先应该与小学科学的知识相结合,体现内容的科学性。[5-6]紧扣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丰富游戏的内容,不仅仅注重游戏,更要把科学性放在首位。小学科学具有操作性、灵活性和探究性,这些刚好可以利用游戏来进行启智和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以满足社会和双方的需要为主,科普游戏也应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社会发展和有利于小学生建造基础知识的内容。科学探究、认识生命世界、培养科学的价值观等都是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7]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相应的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科普知识,认识世界,在游戏情境中充分应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形式的大众性

科普游戏的形式应该多样,最主要的是其应该具备大众性,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小学科普游戏。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足,生理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思维方式也有各自的特点,通俗易于理解的游戏形式有助于小学生对游戏的理解,在理解游戏的基础上玩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小学生的科普知识。形式的大众性主要表现在游戏难度不大、易于上手;在素材的选取上多是小学生熟悉的人物角色,比如孙悟空、喜羊羊等;色彩丰富明快,在视觉上吸引小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科学普及就是为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能了解科学知识,应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生活;多涉及资源和环保等时事热点问题,亲近生活,贴近自然。

(3)趣味性和学习性并存

小学科普游戏是一种游戏,而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规则,具有竞赛性。小学科普游戏同样如此,普通的游戏具有其特定的趣味性,吸引玩家完成任务、闯关、合作或是独行,在不同的游戏情境环节中有不同的趣味点,例如中国科技馆的虚拟生活的科普游戏“北极大冒险”,它采用白蓝主色调,以小男孩去北极探险的故事开展,玩家可设定为情境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闯关探险,这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另外,科普游戏不能只求趣味性,它更应注重其学习性。一个只有趣味性的游戏,挑战之后容易令人遗忘,体验游戏之后并没有使玩家收获知识,不能使他们解决新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所以,小学科普游戏必须具备学习性。在游戏中融入基本科普知识,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接触更多的科学应用,在娱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同样是“北极大冒险”科学游戏,它设置了一个神奇的智者——小蜜蜂,它是无所不知的,它会给主人公讲解很多在北极探险将用到的知识,不是提前灌输,而是现学现用,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科普游戏的学习性。只有趣味性和学习性并存的科普游戏才是开发设计的真正核心。

二、科普网络共享平台建设

1.建设科普网络共享平台的意义

早在2008年中国科技协会就颁布了《科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该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增加科普资源总量,提升科普资源开发水平,为公众、科普工作者和大众传媒提供科普资源服务,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8]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公众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利用科普资源,最大限度进行科普宣传,使科普知识渗透基础教育,服务群众。[9]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各种交互科普资源,使科普资源充分共享,达到科普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调查表明,科普资源需求新特点突出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然性,科普资源与时俱进,公众的需求也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科普网络共享平台为基础科学教育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在科普网络平台上共享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科普网络建设的具体方向

网络科普的建设得益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普网络具有传统科普资源没有的优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性强,使用方便;时效性强,传播迅速。小学科普网络建设的具体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性

网络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很好的受众性。早在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网络科普受众年龄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其中18岁以下(含18岁)用户占20.4%,18~24岁用户占49.2%,25~29岁占15.8%,30岁以上占13.6%,具体如图1所示:[10]

从图1就可以看出,科普网络的受众性越来越年轻化,24岁以下的所占比重最大,18岁以下的主要是学生群体,当然包括很多小学生。针对不同的受众科普网络应该具体区分,小学科普网络的受众主要是小学生,当然也包括学生家长、学校和科学教师,而小学生是主要受众,因此科普网络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轻松自如的娱乐学习环境,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学习交流。

(2)交互性

所谓交互,简言之就是在科普网络平台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的交流互动活动。交互性可以说是科普网络平台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因为交互性能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在小学科普网络平台中,既包含完整的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又包含人机交互因素,使小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同时还可以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的灵活性和时空不受限制性。结合前面的研究,笔者初步设计了小学科普网络平台,具体该小学科普网络平台以科普游戏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主要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部分:其中教师活动主要是科普游戏的组织、指导、迁移和评价反馈4个模块;学生活动主要是科普游戏的体验、分析、协作和总结反思4个模块。图2是基于科普游戏的小学科普网络平台结构:

(3)时效性

网络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更新速度快,所以小学科普网络的实效性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要及时根据时事热点话题更新相应的科普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科学问题。科学知识内容丰富,有其庞大的知识体系,检索起来很方便,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找出当前最受欢迎的科普知识,例如最近的热点新闻所涉及的科普知识,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方向性和目的性。注重科普知识的时效性,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对应的科普游戏。

三、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科普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科普资源既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工具和重要因素,而提升科学素养又要抓基础科学教育。本文主要根据湖南省55所小学关于科普资源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旨在调查小学科普资源现状,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小学科普资源开发共享策略。这还仅仅是理论层次的设想,以期能为接下来的小学科普资源的具体开发和共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小林.论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178-179.

[2]孟鹤,张峻峰,郭强.互联网应用于农村科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对14个省级地区的问卷调查结果[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2(7):636-645.

[3]危怀安.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科协论坛,2012(4):43-45.

[4]何丹,何维达,李梅,汪振霞.北京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5):127-129.

[5]郑念.科普资源开发的几个理论问题[N].大众科技报,2010-08-10:B06.

[6]张良强,潘晓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0):86-94.

[7]钟媚,高凌飚.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6):77-81.

[8]任福君.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罗启颖.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共建共享科普资源[J].科技传播,2009(2):67-68.

[10]冯雅蕾.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12.

上一篇:秋雨作文700字下一篇:七年级时间都去哪儿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