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2024-07-31

科技论文发表奖励办法(精选7篇)

科技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篇1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于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的奖励办法

为了促进实验室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实验室鼓励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文,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扩大实验室的影响,特制定本办法。

1.科技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按照该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进行奖励,科技论文以江南大学科研处公布的资料为准。具体奖励办法如下:

(1)本办法实行奖励的基本条件是以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内容符合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的论文。实验室的正式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Key。

(2)本办法中的科技人员是指我实验室在职人员(含在职出国人员),在读研究生和符合条件的客座人员。

(3)本办法奖励范围为被SCI收录文章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奖励款项由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主持分配。

(4)奖励标准以江南大学图书馆提供的JCR《期刊引用报告》中的SCI影响因子(IF)数据为准,IF<3,每篇文章按照IF×500元奖励;3≤IF≤6, 每篇文章按照IF×1000元奖励,IF>6,每篇文章按照IF×1500元奖励;Nature系列文章,每篇文章奖励30000元,其中《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00元。非SCI类论文,不予奖励。

(5)奖励时间定于每年年底。实验室科技人员应在每年的12月15日前,将本已刊用论文的抽印本或复印件交办公室审核登记,并编入本实验室年报中。

2.科技成果

(1)科技成果奖励范围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核准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教育部、农业部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奖励委员会核准的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

(2)本办法实施奖励的基本条件是以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若为第二完成单位,酌情给予减半奖励。只有个人排名,没有实验室或学校排名的科技成果或专利,不予奖励。

(3)本办法中的科技人员是指我实验室在职人员(含在职出国人员)、在读研究生和符合条件的客座人员。

(4)本办法中奖励范围为获得科技成果或专利的第一完成人(或前三名完成人),每项科技成果或专利只给予一次奖励,奖励款项由第一完成人主持分配。

(5)奖励标准: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每项奖励5000元,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每项奖励3000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每项奖励2000元,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每项奖励1000元。其他成果不予奖励。

(7)奖励时间定于每年年底,实验室科技人员应在每年的12月15日以前,将本获得的科技成果奖励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交办公室审核登记,并编入本实验室年报中。

上述奖励办法自2006年1月起生效,由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5年12月

最基层协会出台科技奖励办法 篇2

一、奖励办法

1.钢架结构大棚建设每亩奖励七千元,单户规模要求达四亩以上。

2.单次引进新品种达一百棵以上,按每棵四元进行奖励。

二、技术要求

1.避雨镀锌棚T型棚架,棚管采用25mm镀锌钢管(壁厚1.7cm,棚杆间距1m,棚内间隔5m配T型拉杆,单个棚顶及两侧配纵向拉杆3根)。棚顶高350cm,肩高200cm。采用10号铝丝做葡萄牵引架面,棚膜采用7丝国产无滴棚膜。单个大棚长度30~50m,宽6m。性能指标能抗风载0.35kn/pfm,fv雪载0.15kn/pfm.

2.新品种以夏黑、金手指、巨玫瑰、美人指、醉金香、无核早红、沪培2号、申丰、美国红提等为主。

三、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实施,分三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11年4月—2011年9月,动员会员建设钢架避雨设施及引进新品种。(这项工作业已完成)

2.2011年9月—2011年12月,避雨棚材料采购及搭建,新品种引进栽培。(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3.2012年元月—4月,现场查看验收,邀请县农委相关专家对实施情况评审验收。

四、特别要求

具体实施由农户按技术要求自行建设,协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奖励款项经县农委专家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不能通过检查验收的农户限定30d内整改,过期验收仍不能通过的,取消奖励资格。

煤矿科技论文奖励办法 篇3

为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同时也为正确评价技术人员的表现、业绩和贡献,充分发挥各类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矿井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评审方式

1、**煤矿科技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组织评审全矿技术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

2、各单位科技负责人将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论文题目、论文所在刊物名称报**煤矿科技管理委员会,由科技管理委员会核实并进行奖励。

3、对各专业的科技成果、技术革新由相关科室负责完成至少一篇论文。

4、论文内容必须是和**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进步有关的论文,完成人员必须为**煤矿在册职工,完成人员不能超过三人。

二、奖励标准

1、在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

科技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篇4

点击次数:198

添加时间:2010-9-21

科大政发[2010]79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表彰先进,建设优良校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订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

凡正式录取在我校注册学习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可获得奖励。

第三条

学生奖励应贯彻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方针;评奖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应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第四条

学生奖励包括通报表扬、集体奖励、个人综合和单项奖励;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和毕业后到湖南省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不含市辖区及以下基层单位)农林师行业就业的学生可获得特殊专业奖学金;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政府主办的比赛,为学校赢得荣誉者,可获得奖励。

第二章

集体奖励

第五条

集体奖励设优秀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先进党支部、百优宿舍、文明宿舍、优秀学生分会、“十佳”学生社团和优秀志愿团。第六条

优秀班集体评比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政治活动;绝大多数同学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学生受纪律处分。

(二)学习风气浓。班级成员学习认真,遵守学习纪律,本学年考试(考查)无作弊、违纪现象;各门课程平均成绩居同年级、同专业前列;CET通过率、统考课程和专业技能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成绩居全校同年级的班级排名前列;不及格人数少,无被退学和开除学籍学生。

(三)集体观念强。能爱护公共财物,维护集体利益,尊敬师长,团结互助。

(四)干部力量强。班上所有学生干部在学习、守纪等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工作认真负责,不计个人得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完成校、院布置的各项任务。

(五)活动开展好。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文明宿舍”等各项创建、评比、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并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第七条

“五四”红旗团支部评比条件:

(一)思想建设好。能结合时事热点、专业特点,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团支部成员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二)班风学风浓。团支部与班委会配合默契,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全体团员学习成绩良好,无违反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现象。

(三)组织建设强。定期召开团员大会,按期换届。班子成员能够密切联系团员青年,整体素质高,作风扎实,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及时传达上级团组织的指示,主动配合上级团组织完成各项任务,认真做好团员发展和“入党推优”工作。

(四)活动开展好。支部基础工作扎实,围绕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内活动,不断增强团支部在团员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结合本支部情况,配合校、院开展特色工作且效果显著。第八条

文明(百优)宿舍评比条件:

(一)宿舍成员思想积极进步,政治素质好,能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宿舍成员无违纪行为。

(二)宿舍成员学习认真,遵守学习纪律,考试(考查)无作弊、违纪现象,学习氛围好,宿舍成员学习成绩优良。

(三)宿舍内务卫生优良,在各次检查中优秀率达到50%以上,创建期内无不合格记录

(四)宿舍成员团结互助,集体荣誉感强,积极参加和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宿舍文化活动且成绩突出。第九条

评奖时间:

优秀班集体每年九月评选;“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学生分会、十佳学生社团、优秀志愿团每年四月评选(具体评选办法由团委在评选前公布);先进党支部每年六月评选(具体评选办法由组织部在评选前公布);百优宿舍、文明宿舍每年十二月评选。第十条

评奖程序:

(一)参评集体写出书面申报材料(含获奖证书复印件)。

(二)各学院初评、公示(时间7天)。

(三)职能部门整理各学院上报材料。

(四)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评审并公示。

(五)校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

评奖比例及奖励金额: 奖励 内容 比例 奖励 金额 优秀 班集体 10% 600元 五四红旗 团支部 5% 400元

先进 党支部 10% 400元

百优 宿舍 100个 200元

文明 宿舍 5% 100元

优秀学生分会 5个 200元

十佳学 生社团 10个 200元

优秀 志愿团 5个 200元

注:凡两次以上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者,授予“模范班集体”称号,另奖200元。

第三章

综合奖励

第十二条

综合奖励设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五四青年奖章、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寝室长等。第十三条

十佳大学生评选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学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二)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学业成绩优秀(以学分绩比较,下同),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10%,专业技能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四)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个人综合奖励。

(五)在社会工作、科技创新或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在校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第十四条

优秀学生评选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 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学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二)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20%,专业技能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所学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四)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公益活动等,在学生中有较好影响。第十五条

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学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二)学习成绩良好,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50%,专业技能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所学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三)担任学生干部一年以上,工作能力强,能以身作则,工作成绩突出。第十六条

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历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二)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专业技能考试(含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四)曾获得1次以上校级个人综合奖励。

(五)优先评定在社会工作、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毕业生;优先评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国家重点建设单位、西部边远地区和国防单位的毕业生。第十七条

“五四”青年奖章评选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优秀,团员评议为优秀。

(二)学习成绩好。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为班上前两名,专业技能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三)遵章守纪好。能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模范遵守法纪法规和校纪校规,无违纪行为。

(四)综合能力强。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奖励。

第十八条

优秀共青团员评选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能自觉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思想觉悟高,团员评议为“优秀”。

(二)学习成绩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为班上前10名,专业技能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无补考或重修现象。

(三)遵章守纪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遵守校规校纪,无违纪行为。

(四)组织观念强。能始终以一名共青团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校、院组织开展的各项团的活动,在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第十九条

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条件:

(一)政治觉悟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团员评议为“优秀”。

(二)工作热情高。热爱团的工作,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奉献精神强,创造性地完成团的各项工作。

(三)学习成绩好。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为班上前15名,专业技能考试(含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所学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四)工作效果好。在共青团及其它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第二十条

优秀寝室长评比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 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学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二)学习刻苦,成绩良好,无补考现象。

(三)认真履行寝室长职责,能以身作则,在宿舍成员中有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成绩突出。

(四)所在宿舍在学风、纪律和卫生等方面表现优良,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且在当年被评为“校级文明宿舍”。

第二十一条

评奖时间:

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每年九月评选;优秀毕业生在每届学生毕业前进行;五四青年奖章、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在每年四月评选(毕业生不参加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在每年六月评选(具体评选办法由组织部在评选前公布);优秀寝室长在每年十二月评选。第二十二条

评奖程序:

(一)各班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民主推荐各种奖项候选人。

(二)各学院初评、公示(时间7天)。

(三)职能部门整理各学院上报材料。

(四)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评审并公示。

(五)校领导审批。

第二十三条

评奖比例及奖励金额: 奖励 内容 比例 奖励 金额 十佳 大学生 10人 4000元 优秀 学生 5% 1500元

优秀 学生干部 3% 1000元

优秀 毕业生 10% 300元

五四 青年奖章 10人 1000元

优秀共 青团员 5% 100元

优秀共青团干部 2% 100元

优秀共 产党员 10% 200元

优秀 寝室长 100人 100元

注:①以上比例为最高控制名额(以下表格同)。②校级学生干部由校团委和相关职能部门,根 据工作实绩,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按学生干部人数10%向相关学院推荐候选人。

第四章

单项奖励

第二十四条

单项奖励设学习优秀奖、自强奖、特殊贡献奖、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文体活动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志愿者等。

(一)学习优秀奖:

1、政治思想好,遵守校规校纪,学年德育测评为良好以上;

2、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20%,专业技能考试(含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所学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二)自强奖:

1、政治思想好,遵守校规校纪,学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2、家庭经济困难(已核定为贫困生)且生活俭朴;

3、学习成绩好,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40%,专业技能考试(含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程序员、会计师考试等)合格,CET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所学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三)特殊贡献奖:

1、政治思想好,遵守校规校纪,学年德育测评为良好以上;

2、在社会工作、科技创新、文体活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受到国家、省(部)、地(市)级表彰。

(四)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1、政治思想好,遵守校规校纪,团员评议为良好以上;

2、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或单科成绩优秀;

3、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在学生科技活动中起到了骨干和带头作用;

4、在校级以上(含校级)科技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励。

(五)文体活动先进个人:

1、政治思想好,遵守校规校纪,团员评议为良好以上;

2、学习努力,态度端正;

3、集体荣誉感强,有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全校性大型文体活动3次以上,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校、院表扬或奖励。

(六)优秀青年志愿者:

1、政治思想好,遵守校规校纪,团员评议为良好以上;

2、学习刻苦,学习态度端正;

3、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5次以上,表现突出,效果显著;

4、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反映良好。第二十五条

评奖时间:

学习优秀奖、自强奖和特殊贡献奖在每年九月评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文体活动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志愿者在每年四月评选(毕业生不参加评选)。第二十六条

评奖程序:

(一)各班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民主推荐各种奖项候选人。

(二)各学院初评、公示(时间7天)。

(三)职能部门整理各学院上报材料。

(四)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评审并公示。

(五)校领导审批。

第二十七条

评奖比例及奖励金额: 奖励内容 比

例 奖励金额 学习优秀奖 5% 1000元

自强奖 3% 1000元

特殊 贡献奖 3% 500元

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100人 100元

文体活动先进个人 100人 100元

优秀青年志

愿者 100人 100元

第五章

特殊专业奖学金

第二十八条

特殊专业奖学金是指为鼓励毕业后自愿从事煤炭、矿业、地质、水利等艰苦行业的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而设立的定向奖学金和为鼓励毕业后到湖南省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不含市辖区及以下基层单位)农林师行业就业的学生而设立的农林师专业奖学金。第二十九条

定向奖学金设一、二、三等奖学金(一)获得一等奖学金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遵守校纪校规,学年德育测评为优秀。

2、学习成绩优秀,学业成绩名列专业前40%。(二)获得二等奖学金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遵守校纪校规,学年德育测评为良好以上。

2、学习成绩优秀,学业成绩名列专业前80%。(三)获得三等奖学金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较好,遵守校纪校规。

2、除获得一、二等奖学金以外的学生均获得三等奖学金。第三十条

定向奖学金评奖比例及奖励金额:

专业 采矿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一等

比例 30%

奖励金额 1200元 600元

比例 40%

二等 奖励金额 1000元 500元

比例 30%

三等

奖励金额 800元 400元

第三十一条

定向评奖时间及程序

(一)评奖时间:定向奖学金每年九月评定一次。

(二)评奖程序:

1、各班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按德育测评排名推荐候选人。

2、各学院初评、公示(时间7天)。

3、职能部门整理各学院上报材料。

4、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评审并公示。

5、校领导审批。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停发部分或全部定向奖学金:

(一)1门不及格者,停发1/10定向奖学金。

(二)2门不及格者,停发1/5定向奖学金。

(三)3门不及格者,停发3/10定向奖学金。

(四)4门以上(含4门)不及格者,停发全部定向奖学金。

(五)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者,停发2/5定向奖学金。

(六)受记过处分者,停发1/2定向奖学金。

(七)受留校察看以上(含留校察看)处分者,停发全部定向奖学金。第三十三条

获得农林师专业奖学金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好,遵守校纪校规。

(二)获得毕业证、学位证。

(三)毕业后到湖南省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不含市辖区及以下基层单位)农林师行业就业的学生。第三十四条

农林师专业奖学金奖励金额

业 奖励金额

师范类 600元/年

非师范类 500元/年

第三十五条

农林师专业奖学金评奖时间及程序

(一)评奖时间:农林师专业奖学金在每年六月毕业生离校前评定。

(二)评奖程序:

1、各学院根据学生的毕业证、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进行初评,公示。

2、职能部门整理各学院上报材料。

3、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评审并公示。

4、校领导审批。

5、在执行过程中,以上级部门的文件为准。

第六章

配套奖励

第三十六条

凡参加全国、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 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获奖者,按以下标准奖励:

竞赛等级 全国大学生 “挑战杯”竞赛 湖南省大学生 “挑战杯”竞赛 竞赛等级 全国大学生 英语演讲比赛 湖南省大学生 英语演讲比赛 竞赛等级 全国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 湖南省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

特等奖 10000元 3000元

一等奖 6000元 2000元

二等奖 4000元 1000元

三等奖 2000元 500元

入围决赛奖 500元

第三十七条

凡参加全国、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奖者,按以下标准奖励:

特等奖 4000元 2000元

一等奖 3000元 1000元

二等奖 1500元 500元

三等奖 800元 300元

第三十八条

凡参加全国、湖南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者,按以下标准奖励:

特等奖 4000元 2000元

一等奖 3000元 1000元

二等奖 1500元 500元

三等奖 800元 300元

第三十九条

参加全国、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广告艺术大赛、力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获奖者,参照第三十八条执行。第四十条

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比赛的同一作品可重复评奖,但获奖者的奖金取最高额;上述获奖作品第一完成人或参赛者必须是湖南科技大学在校学生。

第四十一条

对学生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依据其所发表的刊物级别,按A、B、C三级进行奖励,奖金分别为每篇1000元、500元、200元(刊物具体分级依照学校科技处和社科处公布的划分标准,发表在增刊上的学术论文不参与评奖)。

第四十二条

对已获得专利的作品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分别进行奖励,其奖金分别为400元、300元、200元。

第四十三条

凡代表我校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体育比赛获奖者,按以下标准奖励:

竞赛级别 全国大学生 运动会 全国大学生 单项锦标赛 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 湖南省大学生单项锦标赛 第一名 5000 3000 2000 1000

第二名 4000 2000 1500 800

第三名 3000 1000 1000 500

第四名 2000 800 500 400

第五名 1500 800 400 300

第六名 1000 800 300 200

第七名 800 600 200 100

第八名 800 600 200 100 注:①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获得多项名次,可累计奖励。②破记录者另外奖励第一名的奖金。

③集体项目(三大球)奖金按以上名次奖金的4倍奖励。④在省级以上运动会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代表队,每人奖励50元;获得优秀运动员称 号的另外奖励100元。

⑤以个人名次累积计算团体名次的,个人名次已发奖金者,团体名次不另发奖金。

第四十四条

凡代表我校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艺术比赛获奖者,参照体育比赛标准奖励。第四十五条

在各项竞赛、评比中,受到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按以下标准奖励:

奖励内容 奖励金额

全国先进集体

4000元 第七章

第四十六条

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在我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时,原则上参照此奖励办法执行(设奖者有特殊要求除外)。

第四十七条

除集体奖励外,其他个人奖励都要填写有关表格,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各学院将学生获得综合奖励情况通报学生家长。

第四十八条

所有奖励都由学校或相关职能部门发文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和特殊专业奖学金除外)。

第四十九条

省级以上(含省级)比赛是指由政府举办的正式比赛,其配套奖励在每年年底由职能部门造表并签署意见(另交奖励文件复印件和荣誉证书复印件),经学生工作处审批后发放。第五十条

除以上奖励外,确为学校赢得荣誉需要奖励者,由学校另行研究决定。

第五十一条

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不重复发放;国家级、省级奖学金与校级奖励不重复发放(就高不就低)。

第五十二条

所有奖励奖金由学校一次性直接划入获奖学生存折。

第五十三条

凡受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的学生,取消当年所有奖学金评定、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资格。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相关条款由学生工作处商组织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体育学院负责解释。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从2010年9月开始执行。

全国优秀个人

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篇5

各学院、各单位: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激励科技人员多出高水平成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科学研究院组织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该办法经校长办公会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

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多出高水平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指的科技成果奖励范围是:科技成果奖,学术论文、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授权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和软件著作权,标准,动植物新品种、新药和新产品等。

第三条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励经费由学校专门设立的科技成果奖励基金支出。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鼓励各学院、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配套奖励。

第二章 科技成果奖

。关第四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下列科技成果奖,给予奖励。奖励标准:

1、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20万元。

2、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2万元。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著作类一等奖15万元,二等奖8万元,三等奖3万元;

论文、研究咨询报告类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4万元,三等奖1万元。

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著作类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2万元;

论文、研究咨询报告类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5000元。

5、江苏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

6、专利奖:中国专利金奖10万元,中国专利优秀奖5万元;省级专利金奖5万元,省级

专利优秀奖2万元。

7、社会力量奖: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具有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申报资格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获得一等及以上奖励并通过该渠道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励5万元。

第五条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标准按第四条第1款规定额度的20%给予奖励。

第六条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证书应盖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委的国徽章。

第三章 学术论文

第七条 在SCI网络版、SSCI、A&HCI和EI核心版收录的期刊上,或在CSCD核心库和CSSCI核心库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原创学术论文或特约论文,给予奖励。奖励标准:

1、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100万元(30万元作为个人或团队奖励,其余部分作为科研经费)。

2、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SCI期刊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影响因子>20.0每篇奖励15万元;

9.0<影响因子≤20.0每篇奖励10万元。

3、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0%期刊(影响因子≤9.0)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3万元;在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0%~20%期刊(影响因子≤9.0)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1.5万元。

4、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SCI期刊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

5、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SSCI或A&HCI期刊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2万元。

6、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SCI学科影响因子前20%、SSCI和A&HCI期刊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奖励标准按第七条第1款、第2款、第3款和第5款规定额度的80%给予奖励。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学科影响因子前20%、SSCI和A&HCI期刊上发表且被收录的论文,奖励标准按第七条第1款、第2款、第3款和第5款规定额度的20%给予奖励。

7、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被EI(国外期刊)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

8、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南京农业大学最新制定的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两类进行奖励:

一类每篇奖励1500元;

二类每篇奖励800元。

9、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南京农业大学最新制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三类进行奖励:

一类每篇奖励3000元;

二类每篇奖励1500元;

三类每篇奖励800元。

10、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按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一类期刊论文奖励;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摘录3000字以上的论文,按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一类期刊论文奖励。

11、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纳或得到国家领导人肯定批示的,奖励2~3万元;

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被省部级党、政机关采纳或得到省部级主要领导肯定批示的,奖励2000元。

第八条 符合两种或以上奖励标准的,按其最高奖励标准进行奖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奖励过的学术论文,不重复奖励。

第九条 在第七条规定的期刊的增刊或以增刊出版的特刊、专辑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不予奖励。

研究简报、会议论文、快讯、短评、书评、译文、项目进展介绍、品种介绍、工作总结、会议纪要、学术动态和会议摘要等不予奖励。

第四章 知识产权

第十条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独立申请人,获得授权或登记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给予奖励。相同或相似内容的专利只奖励一次。奖励标准:

美日欧发明专利每件奖励5000元;

其他国家或地区发明专利每件奖励4000元;

国内发明专利每件奖励4000元;

实用新型专利每件奖励1000元;

软件著作权每件奖励 1000元;

植物新品种权每件奖励4000元。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申请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获得授权或登记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按照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独立申请人奖励额度的50%给予奖励。

第五章 标准

第十一条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起草单位,主持编写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后,给予奖励。奖励标准:

国际标准每项奖励3万元;

国家标准每项奖励1万元;

行业标准每项奖励5000元;

省级地方标准每项奖励1000元。

第六章 审定品种和认定产品

第十二条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审定或获得的国家级或省级动植物新品种、新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各类诊断制品等成果,给予奖励。同一品种、产品在不同省份审(鉴)定的,只奖励一次;获得的植物新品种权和审(鉴)定的新品种为同一育种材料的,不重复奖励,按其最高奖励标准进行奖励。奖励标准:

1、国家级审定畜禽品种每个奖励5~10万元;

2、国家级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每个奖励2万元;

3、国家级鉴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每个奖励6000元;

4、省级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每个奖励1万元;

5、省级鉴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每个奖励2000元;

6、新兽药一类证书每项奖励5万元,新兽药二类证书每项奖励 1万元;

7、新产品证书每项奖励 1万元。

第七章 奖励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各学院、各单位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将上一符合上述奖励条件的获奖证书、论文、专利证书、品种审(鉴)定证书、新药证书、新产品证书,以及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连同被采纳的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后报科学研究院,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 科学研究院对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奖励名单和奖励金额呈报学校领导审批。科学研究院将审批后的奖励情况公示。如有异议,在公示之日起15日内向科学研究院书面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公示期结束后,科学研究院开具奖励支款凭单,计财处按规定发放,应缴纳的税款由计财处统一代扣。

第十六条 所有科技成果奖励款授予第一完成人或论文第一通讯作者,并由其主持分配。我校是第一作者单位但不是通讯作者单位的奖励论文,奖励款由第一作者主持分配。第一完成人是学生,奖励款授予其指导教师,由其指导教师主持分配。

第十七条 如发现剽窃他人科技成果或弄虚作假者,经核实撤销其奖励资格,追回已颁发的奖励款,并予全校通报。涉嫌违反《南京农业大学学术规范条例》的,按相关规定另行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十八条 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0%和前20%期刊目录,由科学研究院公布,并按与数据库同步更新,SCI影响因子根据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最新提供的数据。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我校以前出台的《南京农业大学科技产出奖励办法》同时废止。

科技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篇6

河科大政„2011‟26号 签发人:周志立

关于印发《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工作

奖励办法》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已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1- 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奖励办法

为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进一步调动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奖励范围及条件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主要奖励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发明专利、新药证书、新品种证书、标准、软件版权、文艺创作、成果转化和科研入校经费多、国家级项目立项多的学院。

第二条 科研项目奖励

科研项目包括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是指由政府科研主管部门按照科研管理计划,正式下达申报通知,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获准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是指服务于企事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科研项目。

(一)国家级科研项目

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军工科研项目及其他各类国家层面上的纵向科研项目。奖励标准如下:

1.入校经费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按项目经费的5%奖励;

-2- 2.入校经费在1~100万元之间的,按项目经费奖励的比例系数(百分数,下文同)如下:

Y = 6-(X-1)/99 %,式中,X为项目经费(单位为万元,下文同),Y为奖励比例系数;

3.入校经费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按项目经费的6%奖励。

(二)省部厅级科研项目

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科技厅、教育部等同级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人才项目和科研专项等;厅级科研项目包括省政府各厅局及同级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人才项目和科研专项等。奖励标准如下:

1.入校经费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按项目经费的4%奖励;

2.入校经费在1~100万元之间的,按项目经费奖励的比例系数如下:

Y = 5-(X-1)/99 %,式中,X为项目经费,Y为奖励比例系数;

3.入校经费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按项目经费的5%奖励。

为鼓励人文社科类的科研工作,人文社科类各级项目暂按其入校经费的3倍计算奖励金额。

(三)横向科研项目

横向项目按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为负责人的入校经费(同一负责人的横向项目经费可以累加,不含外协费及归合同方所有的设备费)奖励,标准如下:

-3- 1.入校经费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按项目经费的3.5%奖励;

2.入校经费在1~100万元之间的,按项目经费奖励的比例系数如下:

Y = 4.5-(X-1)/99 %,式中,X为项目经费,Y为奖励比例系数;

3.入校经费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按项目经费的4.5%奖励。

第三条 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是指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获得的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发明专利、新种子证书、新药证书、软件版权、文艺创作、成果转化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学术著作。

(一)国家奖

国家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励标准如下: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项奖励500万元; 2.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每项奖励300万元; 3.国家一等奖,每项奖励200万元; 4.国家二等奖,每项奖励100万元。

(二)省部级奖

省部级奖包括省政府、自治区、直辖市和教育部等部委设立的科技奖项;国家奖励办公室认可的具有申报国家级奖励资格的科技奖,奖励标准如下:

1.省部级突出贡献奖、省部级特等奖,每项奖励20万元; 2.省部级一等奖,每项奖励10万元;

-4- 3.省部级二等奖,每项奖励4万元; 4.省部级三等奖,每项奖励1万元。

(三)按省部级奖认定的奖

按省部级奖认定的奖项主要指相当省部级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奖,即国家各部委、省级党委(政府)、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等(含省规划办公室、政策研究中心)设立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奖项,主要有:

1.中国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国家各部委的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 3.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5.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研究奖; 6.省(自治区、直辖市)决策咨询奖;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优秀成果奖。

此类奖除正常设置一二等奖外,若增设“特等奖”、“荣誉奖”或“特别优秀奖”、且排名在一等奖之前的,按一等奖奖励,其他不予奖励。

以上第1~6类按省部级奖标准执行,第7类每项奖励1万元。我校为合作单位的科研成果奖,按以上标准乘以“获奖证书单位排名名次的倒数”修正核算。

第四条 学术论文奖励

申报奖励的学术论文字数,原则上应不少于0.25万字,对其中高级别期刊学术论文,可适当放宽论文字数要求。

(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发表

-5- 1.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杂志上的论文,由校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奖励标准;

2.发表在我校认定的重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每篇奖励0.55万元。

(二)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收录

1.被SCI、SCIE光盘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0.7万元; 2.被EI光盘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0.45万元; 3.被SCI网络版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0.4万元; 4.被EI、ISTP、Medline网络版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0.35万元。

被SCI、EI、Medline收录的非期刊论文,奖励按以上标准的60%执行。

(三)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发表

1.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5万元; 2.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和《中国教育报》理论版或学术版的文章,每篇奖励 1万元;

3.发表在我校认定的重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每篇奖励0.55万元。

4.发表在CSSCI学术期刊源上的论文,每篇奖励0.08万元。

(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收录

1.被SSCI、A&HCI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5万元; 2.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0.7万元; 3.被《新华文摘》部分转摘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0.5万元; 4.在《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0.3万元;

-6- 5.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0.5万元;

6.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0.4万元。

(五)收录论文被引用

SCI、SCIE、EI、SSCI收录的论文,被 SCI、EI、SSCI 源期刊引用(不包括自引)次数每达到 10 次,奖励 0.2万元。收录论文发表时限从2010年1月1日起,引用时限从本文件生效日起。

(六)其他

同一论文被不同收录源收录,按层次较高者奖励,如已按低层次计算的,补发奖金差额。

第五条 学术著作奖励

(一)在学校认定的重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每万字按0.1万元奖励,编著和译著每万字按0.06万元奖励。

(二)在一般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每万字按0.06万元奖励,编著和译著每万字按0.03万元奖励。

(三)我校为主编单位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每万字按0.1万元奖励。

(四)我校为主编单位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每万字按0.06万元奖励。

(五)在学校认定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每万字按0.05万元奖励。

(六)我校为主编单位出版的教材,每万字按0.04万元奖励。

(七)在视听类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籍,教材、编著和译著每万字按0.03万元奖励;声像作品类每分钟时长按0.02万元奖励,文学作品类每万字按0.01万元奖励。

-7-

(八)著作未注明编写字数的,若著作署名单位是我校、且第一主编是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按编著和该著作全部字数计算奖励金额。

著作类成果的修订版,按原相应奖励标准的30%计算,限奖励1次。

第六条 授权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新品种证书、新药证书奖励

授权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新品种证书、新药证书均需为职务行为。

(一)授权专利

1.发明专利,每项奖励1.3万元; 2.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0.25万元; 3.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奖励0.15万元。

(二)颁布标准

1.国际标准,每项奖励3万元; 2.国家标准,每项奖励1.5万元; 3.行业标准,每项奖励0.8万元;

标准起草单位署名为河南科技大学,且该标准已经正式颁布。标准的修订版,每次按原相应奖励标准的30%计算。

(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每项奖励0.3万元。

(四)获国家粮食(植物、种子)新品种证书和国家新药证书,奖励标准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七条 文艺创作奖励

(一)美术创作

1.在中国文联下属一级协会(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影协)主办的5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8- 品每件奖励2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1.5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1万元,优秀奖作品每件奖励0.5万元,入选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

2.在4年一届的全国书法作品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8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优秀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入选作品每件奖励0.1万元;

3.在3年一届的全国摄影作品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优秀奖作品每件奖励0.1万元,入选作品每件奖励0.05万元;

4.在中国文联下属一级协会主办的全国单项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5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3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优秀奖作品每件奖励0.1万元,入选作品每件奖励0.05万元;

5.在省文联下属一级协会主办的届展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1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05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03万元。

(二)视听类作品

1.在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项奖励1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8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6万元;

2.在中国音协、中国影协、中国舞协等国家级专业协会及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音协联合举办的大型综合专业比赛、作品评奖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3万元,银奖(二等

-9- 奖)作品每项奖励0.2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1万元;

3.以河南科技大学名义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视听类作品,每项奖励0.4万元;

4.以河南科技大学名义在省电视台播出的视听类作品,每项奖励0.2万元。

第八条 成果转化奖励

科研成果转化包括课题鉴定(含结项)、专利、新产品证书、新品种证书、新药证书和软件著作权等的转化。

(一)以技术转让方式将科研成果提供他人实施的,按学校所得收益的7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

(二)以学校科研成果孵化的科技企业,按学校所得收益的2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

第九条 管理绩效奖励

(一)人均科研入校经费(以科研统计计算;在岗人数以人事处核定为准,下文同)较多的学院,按科研入校经费的1%奖励,但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万元。自然科学类学院和人文社科类学院分别排名,自然科学类学院取前4名,人文社科类学院取前2名(自然科学类学院科研入校经费总额不少于21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院科研入校经费总额不少于70万元;当学院同时有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项目入校经费时,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项目入校经费折算比例为3:1)。

(二)人均获得本奖励前三名的学院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第十条 奖励经费管理

-10-

(一)奖励经费由学校财务计划单列;相关学院组织申报,科研处审核认定,校长办公会议批准。

(二)奖励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分配。

(三)涉及个人所得税的,由获奖者按国家规定缴纳(或财务部门代扣)。

第十一条 实施

(一)科研处负责实施科研奖励工作。

(二)科研项目的奖励在入校经费到达后按奖励标准的一半发放,剩余部分在项目按计划完成并通过鉴定(结项、验收)后发放,如未能按计划完成或没有通过鉴定(结项、验收),剩余部分不再发放。

(三)同一科研成果获多项同类别奖励时,按最高奖励类别奖励(若学校已给予奖励的,补足差额)。

(四)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导师为通讯作者,通讯单位标注为河南科技大学,视同导师为第一作者。

(五)论文集不能作为著作类成果申报,其论文也不能单独申报奖励。但被SCI、EI、ISTP、Medline或SSCI收录的论文仍可申报收录类奖励。

(六)申报奖励时需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其中SCI、EI等检索源收录论文及论文引证数据以权威检索部门提供的检索数据为准,不受理学院或个人的检索证明。

(七)申报奖励产生争议时,成果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向科研处提出申请,科研处提请校学术委员会进行审定。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或暂缓奖励

(一)项目、成果等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处、教务处登记核准的;

-11-

(二)成果署名权有争议、有侵权或剽窃行为的;

(三)上级文件调整后不能奖励的。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原“河科大科[2004]10号文件”自行废止。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主题词:科研 奖励 办法 通知

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1年12月6日印发

科技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篇7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本市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全监管局)设立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授予向市安全监管局申报的,且在北京市安全生产技术发明,促进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分为一、二、三等奖三个等级,每2年评审一次。

第四条 获得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市安全监管局推荐申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第五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申报、推荐、评审、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 市安全监管局设立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评委会委员由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的专家、学

—1— 者组成。

评委会下设评委会办公室负责评审组织和管理等日常工作。第七条 评委会办公室下设专业评审组,负责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评审结果由评委会办公室报市安全监管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推荐条件

第八条 申报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课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完成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创新、工程应用以及安全管理软科学研究等);

(二)已通过科技成果验收或评审;

(三)应用于安全生产业务实践一年以上,有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在知识产权、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等方面没有争议的。第九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分为四个奖类:

(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类:在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丰富或拓展了学科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成果。

(二)技术研究开发类:在促进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技术发明,并取得了显著经

—2— 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效果)的成果。

(三)技术推广与应用创新类:在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或引进、吸收)中,创新性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促进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通过推广和产业化,在安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四)软科学类:促进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安全管理现代化,并经实施在安全生产理论、战略、政策、管理、评价、标准、信息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技术法规、标准、著作及软科学成果。

第十条 向市安全生产局推荐科技成果奖项目条件:

(一)推荐奖励项目,必须属于安全生产科技领域。

(二)基础与应用基础类成果必须在该领域有创新性发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或国外公认。

(三)技术开发类和技术推广与创新类成果须在近三年内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验收、评审或取得专利授权,并已推广应用一年以上,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软科学类成果必须是国家或部门发布的法规、标准,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著作,有关部门进行评价的软科学成果等,并在推动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已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科技奖励的项目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3—

第三章 推荐单位(个人)和申报要求

第十一条 申报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由下列单位(个人)推荐:

(一)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

(三)各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市属企业(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和中央在京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设在本市的分公司、子公司);

(四)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事业单位;

(五)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可由三名教授或研究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但需分别独立写出推荐意见。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每项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完成单位实行限额管理。申报一等奖不超过15人、10个单位;二等奖不超过10人、7个单位;三等奖不超过5人,3个单位。

第十三条 推荐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填写•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并提供必要的相关材料,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完整、真实、可靠。

申报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单位应分类向推荐单位提交申报

—4— 推荐书和以下附件材料:

1.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1)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论著;

(2)论文(论著)被收录和被他人论文(论著)正面引用证明;

(3)检索报告书。

2.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应用创新类项目:(1)知识产权证明文件;

(2)技术评价证明(验收报告、科技成果评估报告等);

(3)完整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总结报告;

(4)产品的技术标准;

(5)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6)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审批文件;

(7)缴纳国税、地税的税务证明或推广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证明;

(8)有关用户出具的成果应用证明材料。

3.软科学研究类项目:

(1)软科学项目立项和结题验收的相关证明;(2)完整的软科学成果研究报告;

(3)实际应用或采纳单位出具的证明。

4.科学技术普及类项目:

(1)图书及电子出版物样本(最新版本);

—5—

(2)由出版社出具的作品发行数量、再版次数的证明;

(3)公开引用或应用证明;

(4)科普作品质量的证明;

(5)有助于科普作品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项目完成单位将上述材料上报至相关推荐单位。

(三)推荐单位(个人)负责审查候选成果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申报范围和条件,审查候选成果的真实性,并提出推荐理由和奖励等级。

(四)推荐书及有关材料一式四份,装订成册,报送至市安全监管局。

第十四条 由两个以上单位(人)共同完成的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人)与其他完成单位(人)协商后,由第一完成单位(人)组织申报,按贡献大小排列顺序,并经所有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签字盖章。

第四章 评审标准

第十五条 评奖标准:主要从学术水平、技术创新程度、技术难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推广应用效果、创造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等方面对候选成果进行综合评定:

(一)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和产品进行改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大,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领

—6— 域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成果转化程度高,得到广泛应用,创造了重大的社会效益的(如在处置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中有特别显著作用),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在技术上有创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在较大范围应用,取得较大安全效益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成果实用性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内领先水平,技术难度较大,成果得到转化,可在同行业或多领域中推广应用的,可评为三等奖。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应用软科学奖评审标准:

(一)在理论上有重大创新,理论、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数据来源可靠,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有显著的作用和影响,或在本系统刊物发表,成果采用率高,社会效益显著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在理论上有较大创新,理论、观点正确,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有较大的作用和影响,取得较大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在理论上有创新,理论、观点正确,被本部门采用,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五章 评审办法

—7— 第十七条 申报、推荐安全成果一等奖的成果,评审组将进行实地考察。在评审会上,被评项目应派1—2名技术负责人到会进行答辩。

第十八条 评委会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委员到会。

第十九条 评委会委员依奖励等级进行三次投票产生评奖结果。获得一等奖项目得票数应超过到会评审委员三分之二(含)以上;二等奖、三等奖项目应达到二分之一以上(不含)票数。

第二十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申报、推荐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及项目完成人不得作为评审委员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

第二十一条 评审工作结束后,评委会办公室向市安全监管局局长办公会议报告并在30日内将评审结果公示。

第六章 异议及其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有异议的,应当在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30日内向评委会办公室提出书面材料。单位提出的应加盖公章,个人提出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第二十三条 评委会办公室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并分别按下列情况处理:

—8—

(一)凡涉及获奖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申报书填写不实的异议,应及时通知申报单位。申报单位应在接到通知后10日内向评委会办公室提交有关情况证明。逾期视为放弃获奖资格。

评委会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评委会委员及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二)凡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应及时通知所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推荐单位(人),由所有相关单位、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在公告期内,共同协商,提出统一书面意见,并签章同意后报办公室审核。逾期视为对异议的默认。

第二十四条 评委会办公室将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及异议核实情况和处理意见送评委会,集体讨论后由评委会办公室答复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

第二十五条 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七章 奖励及其它

第二十六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由市安全监管局颁发证书。并根据实际情况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

第二十七条 获得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证明材料应记入个人档案,作为立功、晋升考核的依据之一。获奖单位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成果完成人酌情给予奖励。

—9— 第二十八条 市安全监管局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宣传获奖成果,促进获奖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对获得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组织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有关部门推荐申报省、部级奖励。

第二十九条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审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市安全监管局维护其评审的严肃性。剽窃、侵犯他人的发现、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的个人或单位,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个人或单位,一经查证属实,由市安全监管局撤销奖励,追回奖状、证书等,并可以通过媒体公开曝光以示惩戒。

第三十条 评委会、评审组所有成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候选成果的技术内容和评审情况严格保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三项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安监政法字„2006‟168号)印发的•北京市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废止。

—10—

上一篇:暑假日记见闻600字经典下一篇:18年对外经济合作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