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河道整治方案

2024-09-18

村河道整治方案(精选9篇)

村河道整治方案 篇1

比足村河道整治方案

我乡近期由于连降罕见特大暴雨,导致暴雨致使山洪暴发、河水水库猛涨,较为严重的比足村河道当洪水退去后却堆积了很多淤泥、也因为平时村民们没有爱护河道环境乱丢杂物、垃圾、造成造成排水不通畅,水质较差,污染及其严重,也给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带来了极大地影响,使得村里的环境面貌带来了负面影响,为彻底改变河道脏、乱、差现象,确保河道清洁畅通,充分发挥河道综合效益,有效改善比足村水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政府按照县政府统一要求,对本村因洪水造成的影响,进行清理整治,为保证整治取得实效,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拆除河坎两侧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确保一步到位;

(二)全面清理整治河坡,确保坡比合理达标;

(三)全面清除水草、杂物、等垃圾障碍物,确保河水干净畅通;

(四)全面进行村庄河道清淤,确保水清见底;保证村民们生活用水无污染。

二、整治范围 整治范围:比足村河道以及溪流

三、组织机构

由村委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村书记任组长,村长任副组长,村各组组长及村里有劳动力人员为成员,建立河道整治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本村范围内的河道整治任务。

四、整治步骤

(一)组织宣传发动阶段(6月30日-7月1日)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河道整治工作的必要性、迫切性、重要性及长期性,努力营造河道整治长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在村里召开一次关于整治河道的会议、张贴宣传标语。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爱河、护河的新风尚,增强保护河道环境的意识。动员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们积极参与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美化农村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全面清理整治阶段(7月2日-7月8日)

1、充分利用当前农闲和有利时机,在7月8日前集中力量统筹安排,进行整治。

2、整治标准

①河面清洁做到“三无”,即无漂浮物、无淤泥、无畜禽粪便直排;

②河坡整治做到“三无”,即无生产生活垃圾、无建筑废弃物、无杂物乱堆乱放; ③河道畅通做到“三无”,即无乱占河面、无乱填乱挖、无障碍物。

3、多渠道筹集资金

村级河道由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负担,有劳的出劳,无劳的出钱。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资等形式共同参与河道的清理整治与日常管护。

4、集中处理淤泥和垃圾

对这次清理的淤泥和垃圾较多,按照要求要集中填埋、堆放,必须落实一至两个运输车辆进出方便的填埋点。

(三)落实长效管理措施阶段(7月9月—7月14日)比足村河道整治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关键是要使河道长期保持清洁畅通,必须抓好长效管理措施的落实,要按照清理任务的范围,认真落实管护人员,并签订责任状和承包合同(所有责任状和合同在7月14日前报乡领导组)。乡政府与村签订比足村河道整治长效管理工作责任状。

五、工作要求

(一)比足村河道的整治要紧紧围绕以“改善水域环境、提高水体质量、实现清水河道”这一目标要求。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方案改造。要高度重视淤泥、垃圾的清理,采用的施工手段、整治形式。弃土场的选址、堆土不仅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复耕,更要重视做好水土流失、污泥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二)认真做好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政策协调处理工作。河道整治工程面广、量大、战线长,涉及上下游、左右岸的相邻村、镇,不仅要做好整治淤泥弃土场的政策处理工作,也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实际情况。整治跨村、镇河流要主动沟通、协调,相互支持,力争做到上下游联动,左右岸统一实施。

(三)为改善和提高比足村河道整体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尽职尽责,相互支持,步调一致,扎扎实实、认真负责地做好河道整治工作。乡政府已加大了河道整治的补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环境治理好,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河道整治的责任单位、相关部门必须要迅速行动,高度负责,按程序、按规范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水环境整治目标顺利实现。

村河道整治方案 篇2

摘 要:云南省传统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玉龙县白沙村传统村落是纳西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的结晶。然而白沙村因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经济建设突出,同时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日积月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该地区进行方案设计,将从源头解决现有问题。将项目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设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水负荷的影响;垃圾通过村户收集,集中收集入垃圾集中房,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置地,进行减量化处理。让污水、垃圾将不再影响周围环境及村民身心健康,且得到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传统村落;环境整治;污水;垃圾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拥有7000年文明农耕史,在全国各个区域遍布各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古村落。我国传统村落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鲜明。云南省传统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急速退化的现状。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个乡镇(办事处)102个村委会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玉龙县各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玉龙县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白沙村隶属玉龙县白沙镇,其北面为玉龙雪山景区,因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经济建设突出,同时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日积月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当地土壤、水体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着生态食品的安全,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为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域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传统村落,改善项目区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1.1 地理位置

白沙村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为行政村,辖兴都村、岩脚村、忠义村、三元村、街尾村、新文村6个自然村(其中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和新文村四个自然村位置相连,以下称这四个村为“古街”)。东邻木都村,南邻丽江市古城区,西邻文海村,北邻新善村。村委会所在地离乡政府1.5 千米。村内交通便利,村道以五花石板路、水泥路为主。其北面为玉龙雪山景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本项目区域范围为南起新文村,北至三元村,东北向太平村与白沙完小齐平以南,东边以束白公路为界,西边以岩脚村紧邻山体等高线为界,西南向包括兴都村。

1.2 自然环境概况

白沙村所在地为平坝区,周边多为平整的农田,源自玉龙雪山融水的青龙河从村落西面蜿蜒流过,是当地重要用水供给河流。白沙村西面紧邻山体,地势较陡峭,山体自然风貌保留较好。白沙村紧邻玉龙雪山,项目区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白沙村河流流入青龙河,属漱河流域,金沙江水系。

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白沙村委会,属于坝区。 国土面积12.90平方公里,海拔2430.00米,年平均气温8.90℃,年降水量935.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5565.00亩,其中人均耕地3.70亩;有林地16286.00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6户,有乡村人口1622人,其中农业人口1507人,劳动力83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3人, 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见表1)。

2 项目区传统村落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项目区环境现状查看,白沙村饮水为自来水厂供应,设施完善,家家户户通有自来水,自来水水质卫生部门定期检测均合格,且水源点已做保护,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

2.2 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分析

据现场查看,村庄道路均已硬化,为石板路。项目区农村生活污水涉及1622人,生活污水年排放量33153.68t/a,主要污染物有COD 10.89t/a、TN 1.26t/a、TP 0.24t/a。项目区村庄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和新文村(以下称这四个村为“古街”)分布集中,古街排水已经统一规划,主干道上已经建有污水收集沟,收集后的污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但次干道的污水收集沟还不完善,不能满足收集率,需另增设污水收集设施。岩脚村和兴都村两个自然村距古街较远,污水不能纳入古街的城镇污水管网,村内无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对村内环境造成污染,需新建污水收集设施,对收集后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村民生活习惯基本相同,自来水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洗浴等。依据《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13)规定,Ⅱ类区域(亚热带)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生活用水定额为60~85L/(人·d)。白沙村位于坝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平均用水量约为70L/(人·d),污水转化系数取0.8。污水收集率按60%计算。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负荷COD、TN、TP分别按23.00g/人·d、2.56g/人·d和0.51g/人·d计。

2.3 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分析

目前白沙村无完整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其现状表现在如下几点:

2.3.1 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有所增加,种类增多。

2.3.2 村民家中户用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分类不够清楚,村庄内垃圾收集设施不完善,产生的垃圾堆放地零散,不集中,部分村民垃圾乱丢至附近沟渠,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3.3 虽然村中已经有拖拉机清运车清运垃圾,但清运不及时,不能定时定点相结合收集运输。

根据现场勘察及参考相关资料,农村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取0.6kg/人·d,参照相关文献,另参《全国总量核算技术方法》,垃圾回收率为15%,垃圾中污染物溶出率约15%,取样垃圾中含有机成分的量为10%,含N量0.5%,含P量0.2%,

2.3.4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分析

粪便处理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村民饲养的畜禽不多,大都自行沤肥处置,不外排,故本项目不再考虑畜禽养殖污染。

综合以上污染现状分析,项目区总污染负荷排放量见表2。

通过上表分析可看出,COD、TN、TP三个污染物指标中,COD、TN、TP对生活污水污染贡献率最高,其次为生活垃圾。根据项目区实际调查情况,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村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从源头削减村庄污染源,减少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改善村庄环境状况,应重点对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3 项目区环境整治方案设计

结合项目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实施本方案,切实解决项目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将从源头解决现有问题,项目区生活污水进入污水收集设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水负荷的影响;垃圾通过村户收集,集中收集入垃圾集中房,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置地,进行减量化处理,从而解决村庄垃圾污染问题。让污水、垃圾将不再影响周围环境,且得到资源化利用。

3.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结合该村落内现有污水收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古街次干道污水收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收集后的污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岩脚村和兴都村两个自然村需新建村落污水收集设施,充分利用项目区地形,将村落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场地进行集中处理。

3.1.1 污水的收集 结合村落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截污沟的收集方式,根据村落地势新建污水收集设施,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村庄地形,将污水引至村落较低点,在较大的环境容量下进行处理净化,这样不仅实现了污水收集的无动力运行,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

3.1.2 污水的处理 由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经济条件好、地形条件不复杂、污水适宜集中收集,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可利用土地等,综合考虑各处置工艺的适用性、经济性、进水水质情况、出水水质要求以及考虑未来工艺的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及改扩建成本,长远考虑,拟选用污水处理工艺组合技术处理污水,采用的塘化处理系统组合工艺为:隔油隔渣沉淀+厌氧塘+景观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反应过滤池的工艺组合,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处理主要工程设计参数见表3。

3.2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

根据当地情况,由于白沙村村庄城镇化程度较高、离县城较远的村庄,采用“户分类 、组保洁、村收集(垃圾房暂存)、乡镇运输处置”的模式。村庄每个村民每户首先把生活垃圾自行分类,将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进行堆沤然后还田,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对于不可回收垃圾,村民自觉地放入垃圾桶中,村庄公共场所垃圾桶由村庄指派专人每天清扫;清扫后集中收集在垃圾房中,每周由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垃圾房中的垃圾进行清运。根据地势地形条件,在乡镇选择适宜的位置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站,每周将垃圾清运至集中处理站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

4 整治方案工程量及结论

根据该地区环境现状及方案论证,白沙村传统村落环境整治方案结论如下。

4.1 项目区现有的污水排放体制为雨污合流制,但是污水收集设施不完善,项目区将根据实际需求新建污水收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

4.2 污水处理因地制宜采用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隔渣沉淀+厌氧塘+景观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反应过滤池的工艺组合。

4.3 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村民愿意在村庄设置垃圾集中房,对村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垃圾清运车定期收运至集中点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为解决好项目区垃圾污染问题,项目区采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清运、村集中处理”的模式治理项目区垃圾。

4.4 本项目主要工程量

4.4.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系统截污沟:0.4m×0.6m的300m,0.3m×0.3m的1000m,新建白沙村污水处理系统(40m3/d)1座。

4.4.2 村落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工程:新建垃圾房(8m3)3座,垃圾桶(60L)150只,并配套垃圾减量化设施1套,户用垃圾桶406个,保洁工具6套。

通过对本方案的初步设计,工程量见表4。

4.5 主要环境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以削减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为COD:12.15t/a、TN:0.86t/a、TP:0.23t/a。

白沙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实施,一方面能削减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另一方面能改善村落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协调农村生态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该村形象,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文件的通知(云环发[2013]130号).

[2]《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云环通[2011]64号).

[3]《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13).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8]《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范》CJJ142—2008.

[9]《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1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石塘社区河道整治方案 篇3

石塘社区河道整治方案

一、治理方案设计依据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分类指标标准

3、石塘社区河综合水样检测数据

4、生态微生物学原理

5、水生生态学原理

二、石塘社区河道污染形成原因

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污染水体形成的基本途径流程图:

三、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1、物化方法

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石塘社区水体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

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的水体,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在实践中将物化(人工增氧)和微生物栽培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技术相结合,整治石塘社区河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这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案例。

三、石塘社区河道概况

石塘社区河道是原来老河道改造而成,整个河道面积约20000m2,平均水深约1.5米。2009年清过一次淤泥,后一直未清淤。本社区于2013年5月11日上午对石塘社区河道进行综合水样检测,详见指标如下表:

表1.1 河道水质指标分析表 单位mg/L 指标 数值 指标 数值

水样1 水样2 水样1 水样2 溶解氧 2.0 2.0 pH 7.0 7.0 NH3-N 12.7 15.1 CODcr 97.76 141.00 透明度 50cm 50cm 根据国家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从该报告分析: Ⅰ.该河道水质溶解氧较低,水体含氧低, Ⅱ.CODcr、BOD5值偏高,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较高; Ⅲ.NH3-N值较高,气温较高是水体会产生异味;

Ⅳ.水体PH为7.0,反映水体的主要污染源非化学性污染源。从水体指标分析,该水质属于劣Ⅲ类水标准。

四、石塘社区河道治理配合工程

清理河道的淤泥,改善河道底泥状况,能大幅度减少河道的治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理养护成本,为河道恢复自净能力创造条件。

五、石塘社区河道治理方案

1、技术运用

生物—生态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利用水生生态动植物及微生物的自净能力吸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综合国内外当前整治河道污染水体的技术,结合投资和价格比较的原则,认为采用生物—生态修复和曝气增氧相结合的技术是较为科学的整治途径。生态的每层链是通过微生物来串联。但必须为生物—生态修复提供足够的溶解氧(DO)。曝气增氧是通过曝气设备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为微生物繁殖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也激活土著微生物。生物—生态修复和曝气增氧技术在治理污染水体已充分运用到污水处理之中,是一门行之有效的技术。

利用该技术治理流动的污染水体,关键是解决微生物的附着的载体,并通过人为的干涉,创造微生物的生存、新陈代谢、繁殖的环境。保证微生物在原位继续发挥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根据石塘社区检测水质状况和河道的结构,利用沉水性植物作为微生物的寄生载体,通过投放外源的微生物和曝气增氧,用二到四个星期时间对外源的微生物的培育孵化,迅速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提高活性处理能力,附着在植物根部,然后利用外源微生物生命运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激活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并形成优势群落。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2、微生物的选用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我社区选用的百洁微生物(B-S系列)其主要成份是生物活性酶和发酵过程中特选微生物组成。尤其是对激活和优化生物过滤系统的处理有特别的功效,是运用于水中的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同时能降解底泥,净化水质。这种微生物是从自然界筛选的优势菌种经过分离、驯化、适应性培养,在活体状态下浓缩、固化而成的一种生物产品,它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分解污染物能力更强。属于环境友好产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人和动物无危害,已通过国家毒性检验。百洁系列产品已被例入美国、欧洲等国家应急计划产品目录(NCP)。是德克萨斯州自然环境保护委员会(TNRCC)批准使用产品,并获得加利福利亚洲产品许可证,该产品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中国和法国等许多国家具有专利,是美国、加拿大、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环保部门推荐使用产品。该产品优点是适用环境的能力较强。如果PH=6.5~7.2,水温≥150C时效果更加明显。

石塘社区河水体中投放百洁微生物是分解、矿化水体中有机物,调节水质、提高透明度,有效促进并完善水中有机质和营养盐的迁移、转化、输出的过程。通过微生物的繁衍恢复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3、水生植物载体技术

水生植物本身就具有净水功能,其根系部分不尽能吸附有机污染,净化水体功能,还可以向水体中输送氧气。微生物帮助沉水植物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同时微生物靠根的分泌物繁殖增强微生物活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性能力,加快污染水体的净化能力。沉水性植物主要采用苦草、伊乐藻,同时种植少量的挺水性植物,主要品种是:千屈菜、黄花鸢尾、水葱、再力花、水生美人蕉、花叶香蒲等.这样既能净化水体又能美化周围的环境。

4、曝气增氧系统

曝气增氧系统是生物—生态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中增加水体中溶解氧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微生物繁殖、挂靠、激活的基本生存条件。向水体中注入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使断开的生物链得到有效的修复,然后根据水体情况逐步建立更完善的生态系统。

增氧曝气机是利用空气中氧气注入水体中,以达到水中增氧目的,同时还可以“湿焚”掉水中的有机物,使氧化碳系污染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简单的无机物。还可以打破水体分层,使水体底泥界面的厌氧环境变为好氧环境,激活土著微生物。曝气机有较强搅拌与提水功能,打破了静态水体的垂直分层现象,改变了水体溶氧垂直分布的极端不均匀性,破坏了蓝绿藻的富集层,从而控制“藻华”现象的发生。

曝气增氧还可曝除水中的超饱和的有害气体,如沼气、硫化氢、氨氮等,促进底泥营养盐的释放,改善水质环境,转化氨基酸、抗生素及酶,减少水生动物患病的可能性,而促进健康。

5、水位控制

一般生态技术运用的水位控制在标高1.2米以上,水位常年落差不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大于30cm,这样既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又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六、方案实施计划

1、方案实施流程图

2、生物—生态系统的配置及工程实施计划

淤沙坝—红旗老坝河河道全长为3000m,平均宽为4m,呈狭长型,有较多的弯道,水位深浅、宽窄不均有近。为了保证水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使水体中有足够的溶解氧,计划在湖心亭配置净水专用曝气增氧搅拌机一台,其曝气效率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长,增氧量大,每小时可增氧2.1—2.3kg.O2/h,为保证水体溶解氧≥4mg/L。狭长河道死角处布置五台射流式曝气增氧机,每小时可增氧1.0—1.2kg.O2/h,曝气机的运行时间为每天5-8小时,夏秋季节控制在8小时,春冬季节控制在5小时左右。

根据我社区对淤沙坝—红旗老坝河道的水质综合检测,经测算第一年应投放微生物12ppm(12克/m3/年)。计划分六次投放,初次投加量为4ppm,以后的投加量为每次1ppm~2ppm。同时,通过曝气增氧激土著微生物。目前该方法已用于有机污染的异位修复治理(ex-site bioremediation),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投入微生物前,曝气设备需要连续运转4小时以上,投加菌种后需要连续曝气2—3天(8小时/天),此后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可适当减少。

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配置不同高度、不同形态的植物。经查考:水生生态在3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温暖季节运行期间,BOD5的去除率都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

石塘竹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欢迎您

在90%以上,悬浮物的去除率达83%-97%,总氮去除率也较高。尤其是,在11月中旬至3月中旬的冬季运行期间,水生生态的BOD5去除率也可以达到74.5%-88%,SS达53%-86%,总氮达49%-67%。

3、治理周期

第一阶段:生态修复治理期预计周期30天(种植水生植物等)。第二阶段:治理前期,主要是增氧曝气,投放微生物。预计周期30天包括安装增氧曝气机和水质调理、监测;

预计开工周期为6月上旬,整个工程周期为30天,7月上旬结束

七、治理目标 治 理 目 标

指标 标准数值(mg/l)溶解氧 ≥10(化学需氧量)CODcr ≤20(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5(水质综合指标)ORP ≥250 总磷(以p计)≤0.15 氨氮 ≤0.7 悬浮物(SS)≤8 无异常气味,水体呈黄绿色,透明度大于100cm,并逐步提高

大街乡河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共建生态家园”行动部署,切实抓好我乡的水环境治理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清淤疏浚、落实河道长效保洁、有效控制水污染,修复水体生态,改善水环境质量,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努力打造规划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引洪排涝畅通、生态环境良好的河道水系格局。

二、整治内容

1、护岸:通过新建、整修、补缺、提高、保护等措施,对整治范围内的河道按规划进行护岸、加固。

2.绿化:河岸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绿化,根据条件可能,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修建沿河通河道路,努力使河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

3.清淤: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和淤积情况,开展河道清淤工作,进一步增加河道蓄水量,提高行洪排涝能力。

4.清面:全面清除河道及岸边堆积的垃圾杂物,改善河容河貌,确保整治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5.清障:清除河道内阻水障碍物和各类拦渔设施,保障水流畅通。依法制止沿河建房、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为河道建设、管理创造外部条件。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大街乡河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整治目标、工作步骤、政策措施等。各村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确定村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村域专项整治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资料、张贴标语和公告、悬挂横幅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宣传,着力形成 “保护环境、支持整治光荣,破坏环境、阻挠整治可耻”的舆论氛围。

3、落实队伍、加强保障。充分发挥河长的作用,按照“一河一长、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原则,各段长对相应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负直接责任,牵头组织河道综合整治,协调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水务员的作用,重点抓好村级公共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管理和维护,农村饮用水管理等工作,改善潼溪、水库、山塘等水域环境,督促潼溪流域日常保洁,打捞漂浮物等垃圾。

(二)全面整治阶段(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底)

1、示范推广水产清洁养殖。迅速开展养殖污染风险排查整治,全面禁止施肥(包括化肥和畜禽排泄物)养鱼,推行洁水养殖新模式,与渔业部门对接在潼溪流域及水库内放养生态鱼苗,充分发挥水产养

殖在改善、养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实现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互动。

2、河道疏浚清淤及河道绿化。定期开展潼溪流域河道疏浚、河沟清淤工作,限期清理农村污水坑、臭水沟,实现河道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与林业部门对接在潼溪河道两岸实行全面绿化,建设“有岸、有树、有景、有路”的农村河道;

3、河道垃圾整治。结合“共建生态家园”、“贺田模式”复制等行动,以村为单位,开展以清理村庄内垃圾及河道垃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解决我乡河道随意丢弃垃圾废物的问题,力促我乡区域内的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4、工业污水整治。对全乡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各行政村及潼溪沿线的工业污染情况,制定工业污水和黑烟囱整治工作方案。对存在工业污染的企业要求加装环保设施,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对难以达到环保整治要求的企业或不符合大街乡产业发展定位的企业进行关停搬迁。

5、农民饮用水工程规范管理。成立用水者协会,落实管理经费和管理人员,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四、几点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河道专项整治是改善乡域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实事工程。各村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把整治工作作为一

项民生工程来抓,确保整治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同时,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妥善处理好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整治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2、认真履责、密切配合。乡村两级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乡整治办主要负责河道环境整治保洁的政策制定,整治工作的部署和督查,整治结果的验收和考核;各村委会是河道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抓好潼溪河道清理整治。

3、建立制度,扎实推进。建立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例会和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及时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立信息联络制度,及时通报工程进展情况。

4、完善措施,注重长效。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河道整治长效监管机制,做到整治与引导并举,疏堵结合,不断巩固整治成果,确保取得实效。

大街乡人民政府

村河道整治方案 篇5

摘要:作者针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槽极为宽浅,河床极不稳定,目前 的河道整治宽度过大,不利于洪水期控导河势与河床的集中冲刷,必须双岸同时整治,缩窄河宽;从有利于排洪输沙需求出发,应按洪水较顺直河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规划流路。两岸同时整治后,在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冲刷期,可控制滩地坍塌、河槽展宽,使冲刷向纵深方向 发展,有利于使河槽过流能力迅速增大。为水库泥沙多年调节排沙期利用洪水集中排沙入海创造条件,使近期作用与远期整治效果紧密结合。形成窄深、归顺、稳定、且有窄槽宽滩的输水输沙通道。关键词:游荡河道双岸整治对口丁坝整治河宽窄槽宽滩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著名治河专家恩格思教授[1],就指出黄河下游游荡河道治理首先是固定中水河槽,其次是刷深河槽。他的治河主张得到众人的认同。沈怡在评述各家治河主张时明确指出[1]:“因为种种病象均由河无定槽而起,所以如果要治河,必须首先使河槽稳定”,并说“无论何人来治河,都必须这样做”,可见具有稳定的河槽是游荡性河道的治理基础的重要。目前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治理已由减少游荡范围发展到稳定流路的新阶段,下游河道整治 方法 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改造宽浅游荡河道为窄槽宽滩,窄槽用于输水输沙,宽滩用于滞洪滞沙。充分发挥洪水的造床输沙作用,使河道减淤与稳定流路、防止横河、斜河产生,确保防洪安全紧密结合。黄河下游高村以下河道通过整治,河势基本得到控制。高村以上的游荡性河道,由于河槽极为宽浅整治困难,是目前乃至今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的重点。需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 :(1)整治工程设计要能有效的控导河势,使规划流路得到保证。不要因为入流方向和位置的变化,引起一湾变,湾湾变,造成众多控导工程脱流,工程不断的下延上接,甚至出现钻裆等危险情况。(2)防止小浪底水库清水下泄后,下游河道重蹈三门峡水库覆辙,即塌掉高滩淤出低滩,河道在摆动中下切,但因不能形成高滩深槽,而无法有效地控导流路,所以不能形成稳定的河道。(3)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可以使洪水挟带更多的泥沙,但不改变河槽形态,以提高输沙能力,就无法充分利用下游河道在洪水期窄深河道泥沙多来多排的特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减淤和节省输沙用水的目的。(4)调整因河道整治造成的流路过份弯曲,不利于排洪输沙的局部阻水工程。1小浪底水库运用为下游游荡性河道进一步整治提供了条件(1)在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花园口站百年一遇洪水为15700m3/s。发生1958年型22300m3/s的洪水,经小浪底等水库调节后花园口站洪峰流量也会小于10000m3/s[2]。(2)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不仅削减了洪峰,同时也使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3,4]。在运用初期水库要淤满220m以下30亿m3堆沙库容,才能利用洪水进行有效排沙,为此在水库运用初期4~5年内下泄清水,将造成高村以上河段大量冲刷,河道的泄洪能力也随之增大。在以后的相机排沙运用期,平、枯水年水库仍将蓄水拦沙运用,只有在洪水时才有排沙机会。在2002年 研究 河道整治时设计给出的进入下游的水沙搭配情况表明,有80%~90%的泥沙由流量大于2500m3/s的洪水输送。因此适时进行调水调沙,可增大洪水的输沙造床作用,减轻小水小沙造成的河道淤积及其对下游的防洪威胁。目前二级悬河普遍存在的情况下[3],因平滩流量太小而造成“小水大灾”的不利局面,可以得到显著、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洪峰流量的减小和水沙搭配条件的变化,为游荡性河道进一步整治创造了新的条件,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需要游荡性河道整治配合,从而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作用,进一步把高村以上河段治理成窄深、归顺、稳定的河道。2游荡性河道河势变化 规律、河型转化条件 2.1水流塑造河槽,河槽约束水流,河型转化条件冲积河流的特性取决于流域因素[5,6],来自流域的长期水沙条件,决定了河槽的形态和比降,及河床组成。不同来水来沙条件组合的不同,塑造出不同的河槽形态和比降,从而决定了水流的强弱,形成不同的输沙特性。对于一定的河槽形态,小水淤积、大水冲刷分界流量是确定的。因此,来水来沙条件组合又决定河道的冲淤特性;不同的河槽形态对水流的约束作用不同,又形成不同的演变特性;河床组成的抗冲性与水流的强弱决定了河槽的稳定性,因此形成不同的河型。河型的不同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河流演变、输沙特性的集中反映。河道的输沙特性与演变特性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原因是它们都受河槽形态的控制。不同的河型的主要差别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河槽形态,具有窄深河槽的河流,不仅输沙能力强,河道很少淤积,且河势受窄深河槽的约束,河道稳定,多年小水坐弯得以累计,可发展成弯曲性河流。而具有宽浅河槽的河流,不仅输沙能力低,河道强烈堆积,且宽浅河槽无法约束洪水期河势变化,经常发生切滩整直河势,产生难以预料的河势变化和险情,具有随机性,对防洪极为不利。2.2游荡性河道河势变化机理在能量消散过程中,任何具能体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将它所具有的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大的能量消散率消散,从而达到最稳定状态。游荡性河道的河势变化同样是能量消散规律在起主导作用。由于游荡性河道河槽极为宽浅,河槽对水流的约束作用弱,因此在洪水期改道时形成的河槽总是顺直的,沿着最大比降方向流动,这就是洪水期河势趋直的原因所在;至于河流的弯曲,则是由于小水期受河床上犬牙交错边滩条件的制约,而被迫沿着弯曲的流路流动。

对河道采砂管理及整治问题的思考 篇6

关键词:河道采沙;河道管理;监管系统

河道砂石作为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床相对稳定和水流动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因子。随着建筑市场对砂石需求的日益增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采砂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造成了不少河道砂石地无计划、不适当开采,出现了在河道内乱采滥挖, 任意堆放弃料,违规违法作业的现象。建立科学的影响评价体系,加强监管非法采沙活动对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河道采沙对河道的影响

(1) 河道采沙对河床演变的影响

无序的采沙在河床上形成散乱的采沙深坑,使河床局部变形,原有的水沙运功平衡被打破。采沙坑边缘上的水体在纵向上产生流动水面的跌落,水流运动的速度加快,挟沙能力显著提高,冲刷能力加强,河床面受到侵蚀。水流在采沙坑缘口附近形成回流,横向上产生了横向次生流,使得采沙坑横向发展,从而引起河床的全面调整与变形,破坏河床形态的稳定。

(2) 河道采沙对堤防安全的影响

不规范的河道采沙引起河槽变形,洪水走向发生偏离,流向开采的低洼区,特别是当采沙坑离堤脚过近,采沙深度过大时,水流对堤防和护岸工程冲刷的频率和强度增大,影响堤岸基础稳定和堤身安全,使得原有险点险段出现的几率增加,也使得一些非薄弱段出现险情的可能性增加。违法、违章的采沙活动使得堤岸上种植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植物对提高堤防工程的抗冲能力起着重要的重要,在降雨天,护岸植被遭到破坏的堤防势必出现水土流失,可能引发管涌、滑坡等险情。

(3) 河道采沙对河流环境的影响

河道采沙属于机械作业,作业产生的废弃物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干扰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研究表明水流形态的变化和河道演变的加快,对水生生物的觅食场所、栖息场所、繁殖场所和回流线路都将产生严重影响[3],在采沙密集区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性大幅度地下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西若溪安吉段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查表明,该江段由于挖砂使河床加深、加宽,浅滩消失,急流变缓,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使得灵芝塔附近的鲍鱼产卵场因此而不存在。

二、河道采沙的管理措施

(1) 建立河道采沙影响评价体系

河道采沙会对自然河流产生人为影响,在考虑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采沙行为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就能对采沙行为进行规范管理。河道采沙影响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采沙行为影响的适度性控制和河流系统的自我调整、自我适应两个方面作用的基础上[4]。评价体系应该包含对河流系统的影响以及河流系统的反馈相应。通过科学的影响评价制定出河道的禁采区和可采区、禁采期和可采期、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可采区内采砂船只的控制量。

(2) 利用高新技术加强河道采沙监管

目前, 我国河道管理以人工作业为主。自2003年开始, 河北省水利厅从加大河道采砂执法管理人手,集中整治。2004年省政府明确河道采砂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2007年省水利厅会同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安监局联合开展了打击非法采砂、治理河道内违规乱采滥挖的集中整治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

21世纪, “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新的治水思路,已经把水利信息化放在优先的位置。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的河道采沙监管系统可采用雷达探测、GPS定位、GIS整合、视频监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识别技术, 改善目前依靠人工巡逻检查的监管方式, 扭转监管设备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的被动局面。高新技术的监管系统减少了时间、空间、气候以及人为因素对采砂作业现场监管过程的影响, 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机构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 提供及时、生动、直观、可靠的信息, 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采砂管理执法人员现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 防止河道采砂滥采乱挖的对策和防治措施

(1) 出台规范性文件

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河道采砂规划,作为砂石资源开采业的依据,以便于全面规划开采河道砂石资源,充分发挥砂石资源的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 )組建执法队伍

规范砂石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彻底扭转当前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应成立由水务(河道管理)、环保、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法院、乡镇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对砂石料开采市场进行全面的集中整治。

(3)营造舆论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特别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采砂秩序,依法采砂的良好氛围。

(4)引入市场机制

完成砂石开采市场集中整治后,将河道可开采区进行普查划段,科学界定开采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期,规定开采方式,规定年最低开采能力,制定开采弃料回填强制措施,引入市场机制, 科学合理和有偿开采砂石资源,既发挥资源效益,又能够及时河道清除障碍物,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人身安全。

(5)加强巡回检查

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篇7

(一)打击的重点对象

1、打击各种侵财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入室盗窃、盗窃耕牛、机动车以及抢劫、诈骗等,净化徐家庄村社会风气

2、打击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违法犯罪活动;

3、打击妨害社会管理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严厉打击利用“诈金花”等赌博违法犯罪活动;

4、集中解决一批突出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及保宜高速征地拆迁、林地纠纷、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的遗留问题;

5、开展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特别是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6、对刑释解教人员全面开展一次核查,做到不漏管,不失控;

(二)整治的重点地区

1、xx集镇和xx庄村周边地区及荷当公路沿线人口密集区;

2、xx庄村辖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特别是公路沿线的治安隐患部位;

3、xx庄村治安问题重点人居住处及活动区域。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组织有关部门和徐家庄村党支部、村委会、治调会等基层组织协同作战,密切配合,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导致工作未能取得实效的,镇综治办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xx庄村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广泛开展群防群治。

建立健全村级治保会和调委会工作制度,切实解决治保调解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争取治保调解工作在组织、人员、报酬、场所方面“四落实”。

加强对治保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组织巡逻防范等作用,实现镇、派出所、村、户之间的整体联防网络,预防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三)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利益违法犯罪活动。

从4月1日开始,集中专班工作力量组织开展严打专项斗争,保持对该村违法犯罪特别是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净化该村社会风气。

集中整治期间,重点对地下赌博、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行动进行查处和打击,力争查处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2人,使赌博、盗窃等案件得到根本遏制。

(四)积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

以涉及保宜高速征地拆迁、土地山林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为重点,妥善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认真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坚决遏制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村调解、治保组织作用,多渠道获取情报信息,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把重点放在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全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农村稳定。

(五)加强治安防范管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治安防范措施,推行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遏制民风不纯、无事生非等反应突出的治安问题的发生。

加强对农村刑释解教人员和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会同治保会把帮教工作落到实处,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

(六)广泛发动群众,抓好普法教育。

一是把全民普法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经常、抓深入、抓实效,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处理、解决问题,保护自己;集中整治期间,召开一次群众法制教育大会,发放相关宣传教育资料,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知法。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案件线索,对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给予奖励;

三是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弘扬正气。

XX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精选) 篇8

为进一步搞好我村环境卫生,打造幸福家园,特制订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1、明确村主任为环境卫生整治的总责任人,全面负责整个工作。

2、设立一个办公室,安排两个村工作协助环境卫生工作。

3、全面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继续推进农户门前三包制度,落实保洁员责任制度、保洁员考勤制度、村干部联片制度、党小组党员联户制度、农户卫生评比制度、屋场卫生评比制度,真正在“管理”上下功夫。

二、加强宣传,转变意识

1、通过村级无线广播宣传环境卫生对人类的危害。

2、通过各种会议作宣传。

3、通过各种活动作宣传。

4、通过上户等方式作宣传,大力宣传垃圾与人类抢占地盘、危害健康、吞噬生命等重大危害,彻底让农民清醒过来,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三、加强配套,完善设施

1、查漏补缺,继续完善薄弱地域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2、配发垃圾分类桶,让农户进行垃圾一次分类,一次处理,基本做到垃圾不出户。

四、具体做法

1、推进网络式管理模式。

将全村分成9个片区,每片区户数都在130户左右,并登记造册,每个片明确一名村干部+镇干部+一名保洁员+党小组长负责一个片层层落实的做法,同时施行党小组长管片,党员、老同志联户,干部督评等方式,并将责任范围、责任人立牌公示。

2、逐步推进,以点带面。

下半年将在9个片中选出有影响力的三个片,首先组织镇干部、全体村干部、党小组长、部分党员、老同志对片区内的每个农户卫生进行逐户检查,对存在问题农户将当场采用集中整治,做好各户卫生情况记录,整改落实情况记录,并做好回查,对卫生整改不到位、态度不端正的将张榜公布、广播通报、手续停办等方式加以惩罚,对卫生整洁农户、积极配合农户予以表扬,以先进促后进,以点带面,全面提升。

3、切实搞好卫生评比。

我们将给每个保洁员、督查员发放一个记录本,并保证保洁员每三个要上一次户,对每户卫生进行登记,提出意见,整改情况怎样,这样对每户都有一个动态管理;督查员则对整个片区有一个动态管理,也是对保洁员的一个管理。同时村上将在每月28日前后组织村干部、镇干部、保洁员、督查员对每个片区进行10户抽查,抽查结果综合评分将是该片区的综合成绩,并进行公布通报,这样每户、每个片区、每个责任人都有管理,全方位管理模式也就形成。

4、探索垃圾治理回收模式。

① 玻璃类垃圾量很大,也很难处理,是否可建立一个回收 2

站进行回收。

② 薄膜、塑橡垃圾丰富,是否可回收利用。

村河道整治方案 篇9

【摘 要】在以往的城市河道整治中,人们往往采取硬质护坡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其容易对环境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鉴于此,近年来,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越发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作者在本文中对传统护坡防方式的弊端以及生态护坡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护坡;传统护坡;河道整治;城市;探讨

我们知道,城市生态建设以及恢复对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城市河道整治及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以及恢复中的重要环节。鉴于此,城市河道整治及建设广受人们关注。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传统硬质护坡的弊端,为防止其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发受到人们的推崇。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态退化,对于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平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传统护坡技术的弊端

在传统护坡技术中,相关人员在进行河道综合治理时,往往采用浆砌或者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硬质化护坡,这种结构形式对于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维护河道边坡稳定性等起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其对环境以及景观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为此,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具体应用中,传统护坡技术的弊端主要表现如下:

1.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传统的护坡技术中,河岸表面为硬质材料所包裹,致使水体一土壤一生物这三者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循环体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河道以及两岸的生物链被阻隔,使以往坡岸上生长的生物受到威胁,甚至部分生物物种已经达到濒临灭绝的境地。同时,采用这种传统护坡技术,也使河道的水边环境以及水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原有的一些功能逐渐丧失,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水体自净能力,且不利于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2居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传统的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威胁到生物的生长和生存,且天然河道的水质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生活质量随之下降。除此之外,传统的护坡技术也使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由于在传统护坡技术中绿色植物处于缺乏、甚至缺失的状态,使河道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现代城市人文景观的营造,并影响了城市整体观感以及人们的心情。

1.3景观功能丧失

河岸的自然风貌以及生态景观在传统护坡技术中会受到很多负面影响,首先,护岸因为缺少植,容易硬质化,且出现生物物种单一的现象,水边环境也容易产生恶化。采用传统的硬质护坡技术,使护坡断面较为整齐,其在走向上,也呈现出一种笔直的状态,看上去极具现代感,然而,从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的角度来看,这一技术并不能迎合以及满足人们的期待。混凝岸墙将人与水隔开,无法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且不利于 “人水和谐”理念的实现。

2.生态型河道的基本特征

生态型河道的特征较为明显,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生态型河道也表现出一定的亲水特点。通过以上理念和特征,有效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观感及效果,有效防止了园林化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性行为,不利于自然原生态的保护。然而,综合各方面的角度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益处,且为人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益处和优势大于弊端。从这一点看,水利工程建设是值得提倡的。人们在建设生态型河道时,要尽量将可能产生的弊端消除,或者降至最低。为此,减少硬质工程,重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非常重要。为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在选择河岸植物时,要尽量兼顾多种树种、草种,且能够适宜当地的环境。如此,才能提高成活率,不会给后期的管理及维护带来意料之外的麻烦。

生态型河道的整治不可一蹴而就,其应该是渐进式的,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若治理人员在生态型河道的整治中,忽视了生态性,一味的提高工程进度,很可能给自然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3.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3.1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结构形式简述

河道生态护坡有多种结构形式 ,体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为更好地保護生态环境,使整体环境更加适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生态护坡技术的多种结构形式各具优势,如水下直立式块石挡墙护坡可以有效延长河道使用寿命,景石护坡可使景观更具美感。其它诸如石笼护坡、树根桩或松木桩护坡、仿木桩护坡以及铺设砌块等也各具特色。在具体的河道整治中,以上结构形式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使城市河道整治的效果更好,技术人员可综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式,以此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改造的策略

对于环境恶化以及生态退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引起重视,并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护坡技术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作用。为使河道岸坡以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障:西方已经形成较为先进的生态型护坡技术。

在我国,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历史较短。然而,目前阶段,在结合国外经验并综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也已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生态护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河道生态护坡改造的策略如下:

3.2.1硬质驳坎和软质护岸相结合

采用硬质驳坎和软质护岸相结合的方式时,要尽可能的少用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仿木桩以及景观石和植被绿化相结合的覆盖手法对河道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在此过程中,如果一定要使用硬质驳坎,可通过水下式硬质驳坎与水上生态护坡的方法提高河道的亲水性以及生态性。

3.2.2景观改造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河道工程改造以及景观改造相结合,要致力于河坡立体生态体系的设置,在该立体生态体系中,可以有乔木、灌木以及花草、水草、动物沿滩地和迎水边坡、近岸水体等多种植被和要素。以此使城市河流更具文化底蕴和生态性。此外,可以通过亲水平台的设置,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以及亲水需求的满足提供便利。

3.2.3截污纳管及河底疏浚

在城市河道的沿线处,有很多农居以及企业、工厂。以往常有这样一种现象:雨水和污水混合在一起,直接流到河道中,使水质受到较为严重影响,为有效避免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于沿河两侧埋设截污管的方式,将雨水和污水的混合体有效排入到市政污水主干管内。同时,还可以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河道整治中,传统的硬质护坡方式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其对居民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均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人们开始致力于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如今,该项技术已经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生态护坡技术中,有水下直立式块石挡墙护坡、景石护坡或石笼护坡、树根桩或松木桩护坡等多种结构形式,在具体选用的过程中,可集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点等要素,选择适宜的结构形式,以此缓解生态退化的趋势,有效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并对城市生态建设以及恢复提供助力。 [科]

【参考文献】

[1]李懂学.生态护坡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9).

上一篇:英语故事短文下一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