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2024-10-24

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共8篇)

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1

xxx公司“六五”普法自查总结

“六五”普法实施以来,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六五”普法规划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切实加强企业法制建设,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确保公司“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各项内容的顺利实施,员工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依法治企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公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高度重视普法教育

公司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十二五”规划,坚持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为企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坚持普法与公司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治理活动相结合,力求取得实效。根据集团公司“六五”普法规划,在每年公司的工作计划和党建工作要点中对当年的具体工作提出明确的计划安排,加强的考核和总结,按时报送工作总结和相关报表,做到组织有力、任务到人、责任明确,保证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二、加强普法基础建设

公司根据集团公司要求,成立了公司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党总支为龙头,以各部门、子公司为主体,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骨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步骤,有条理地把六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公司领导每年参加集团公司学法用法考试,按要求派员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纪检检查干部业务培训和“六五”普法骨干师资培训班共计4人次。向《xx报》、xx杂志投送有关普法经验及依法治企文章3篇并都得到录用。

三、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公司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企,不断探索企业在符合规范条件下创新经营模式、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规范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经验,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企业制度体系。围绕“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日常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加快推动“三重一大”决策要求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融合,建立健全公司董事会、党政联席会、总经理办公会、党总支会、职工大会等不同决策主体的议事规则和配套制度。其中在对外投资及资产处置方面,公司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规定等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制定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办法,完善重大事项会议记录制度,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台帐;在工程建设招标管理方面,充分发挥总经理办公会、招投标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等民主集中程序,从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关键领域入手,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狠抓廉洁风险防控,打造廉洁工程、廉洁采购;在子公司管理方面,结合公司点多面广、子公司多的特点,重点规范外地子公司的各项费用支出管理以及健全日常资金审批流程,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公司共制定各项管理制度24项,并对公司所有制度进行汇编,内容涉及文秘档案、安全生产、生产运营、工程建设、资产财务、人力资源、综合行政及党群工作等八项,不断推进企业法治化进程。

四、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公司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利用中心组学习、工作会议、专题党课、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开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新环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以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的学习。2012年11月,公司借2012企业管理培训班举办之机,组织公司主管以上员工和子公司负责人、文员,集中开展了一次普法轮训,主要学习了劳动合同、财务管理、文书档案等方面法律法规。2013年10月、2014年3月、2015年5月,利用公司开展的运营管理培训班又集中开展了三次普法轮训,主要学习了新的劳动法规、安全生产法、新会计准则、有关BOT业务和增值税的相关财务规定以及公司系列财务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参加集团公司女职工劳动安全保护条例的知识竞赛,公司工会开展了《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权保健工作规定》等内容的学习。下属各子公司、项目部利用一年两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在员工中开展有关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通过张贴安全生产标语、拉横幅、应急预案演练等形式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相关法规的理解。利用公司内刊、论坛、宣传栏开展xxx法、、婚姻法、劳动安全等法律法规普及学习,努力提升全员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员工法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各级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为重点,把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学习《廉政准则》、《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党纪规定,定期下发廉洁学习材料至各部门、子公司管理人员,组织观看《国企蛀虫案例教育》等反腐警示教育片,从而全方位提升各级干部的廉洁从业能力,员工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六五”期间无任何安全事故和违法违纪事件。

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2

一、抓好法制宣传教育, 必须在思路上求创新

发展要有新思路, 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在新的形势下, 法制宣传教育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方面, 必须毫不动摇地认真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转变, 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 必须着眼时代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自觉地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在与时俱进中创新思路。

二、抓好法制宣传教育, 必须在内容上创新

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决定全民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对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任务作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提出在“五五”普法的基础上, 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大宣传力度和普法覆盖面, 努力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各级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并全力抓好的重要工作。但是, 实践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的形势和任务为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要求,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全面抓好国家“六五”普法规划任务全面落实的同时,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内容, 进一步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 加大当前发展迫切要求普及的各项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全面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围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

在“六五”普法中要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流动人口和农民这五个重点, 通过抓干部带群众, 抓机关带基层, 抓党员带农户, 抓学生带家长, 促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司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化、学校法制教育规范化、企业普法经常化、农村普法多样化、社区普法系列化。应当特别强调的是,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必须做学法用法的表率。

四、抓好法制宣传教育, 必须在手段上求创新

法制宣传教育要取得实效, 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应该说, 近几年来我们在研究和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上积累了一些好做法和好经验。如组织副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全区普法骨干培训班、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公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必须认清新形势, 研究新问题, 探索新方法, 在充分发挥各级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部门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利用《四平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典型、好做法。

五、抓好法制宣传教育, 必须在机制上求创新

抓好法制宣传教育是保障。我们必须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 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一要强化领导机制。坚持做到领导负责、上下联动、任务明确, 工作到位。二要落实责任机制。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工作并重原则, 严格按目标任务要求, 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加强年度目标检查和考核, 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三要健全制度机制。在法制宣传教育立法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 要结合实际, 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公务员任职前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用刚性机制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3

一、搭建校内大普法工作格局

学校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研究部署,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作为推进“六五”法治宣传的总纲领;成立了“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其他校党政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设办公室在宣传部;结合各职能部门工作特点,把“六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党委;同时,依托保密领导小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招投标领导小组、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机构,分工开展相关领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从而构建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协同配合的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核等制度。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环节加强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组织法学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日常法律援助工作及法治实践等活动,切实提高法学专业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围绕与教育和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师生员工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对派遣制员工、合同工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要求与指导。重视对离退休教职工、校内企业以及在校内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把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真正落到实处。针对研究生和留学生,分别建立了经常性的普法教育机制。

三、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

学校遵循依法治校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把法律、政策与学校内部规章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2014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学章程》经云南省教育厅正式核准颁布,成为云南省首批被核准的高校章程之一。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2013年以来废止规章制度40项,修订和完善35项,新制定57项,促进了各项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设立法律顾问室,规范学校层面各种相关法律文书、协议、合同的审定等工作,强化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切实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效能。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等,推进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完善民主监督。

四、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建设,努力构建地方立法智库

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4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问卷

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40分

⒈《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在 年 月 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于 年 月 日起施行。1986年公布,1994年5月修订公布的 同时废止。

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侵犯、,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给予 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⒊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

⒋、醉酒的人。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给予处罚。同时,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⒌违禁品是指依照国家规定,公民不得私自留存、使用的物品,如、以及、等物品。对办理治安案件查获的违禁品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

⒍扰乱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秩序的行为人,处警告或者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日以上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元以下罚款;对聚众实施扰乱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 日以上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与 元以下罚款。

⒎房屋出租人出租房屋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包括:将房屋出租给 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对此类违法行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⒏违反国家规定,、、、、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⒐社会治安问题是诸多 和 的综合反映。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艰巨复杂 的工程。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治安管理处罚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A、经济 B、行政 C、刑事 D、民事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具有违法性 C、尚不够刑事处罚 D、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3、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的,适用()的有关规定。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行政复议法 C、行政处罚法 D、公安机关内部文件

4、以下()情形,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A、在台湾地区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违反治安管理的 D、全国人大代表违反治安管理的

5、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为依据。

A、事实 B、性质 C、情节 D、社会危害程度

6、治安案件的管辖由()规定。A、国务院公安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地(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D、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7、下级公安机关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公安机关查处的,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公安机关查处;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申请移送的案件,应当在()内作出审查决定,并通知其办理移交手续或者由其继续办理。

A、三日 B、二日 C、二十四小时 D、十二小时

8、公安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行政案件或者其他治安案件,应当在()内经本机关或者本部门负责人批准,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者部门处理。A、三日 B、二日 C、二十四小时 D、十二小时

9、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A、行为人 B、监护人 C、其所在的单位 D、行为人或者监护人

10、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前提条件是()。A、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 B、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仅限于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必须是公安机关愿意调解处理

三、多项选择题20分

1、实践中,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有以下()情况的,不适宜选择调解。A、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果比较严重,情节比较恶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认错的 B、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利用民间纠纷打击报复的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一贯蛮不讲理,无事生非,欺压群众的

D、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或者达成协议后,又重新挑起事端,制造新矛盾或者造成再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2、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A、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工具 B、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 C、赌具、赌资

D、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3、要正确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年龄,必须掌握()。A、正确计算年龄 B、认真核实年龄

C、认定年龄应当以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为准 D、认定年龄应当以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束时为准

4、在实践中判断或证明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时的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调查该精神病人是否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精神疾病鉴定 C、以办案人员的经验认定 D、以其亲属的证明材料认定

5、构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从主体上看,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

B、在客观方面,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为人共同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在主观方面,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故意 D、在主观方面,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故意或者过失

四、判断题10分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一律由行为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后,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害的,公安机关不能再裁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

3、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3 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4、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不予处罚。()

5、对于非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有意愿接受调解处理,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6、治安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和公安机关不具有确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

7、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后果是否严重。()

8、违反危险物质管理规定行为中的运输,是指将少量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从一地带到另外一地或进入公共场所。(,)

9、单位能构成违反危险物质管理规定行为的主体。()

10、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故意隐瞒不报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问答题 20分

⒈“六五”普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六五普法总结 篇5

自“六五”普法开展以来,***在市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理进程的实施意见》和市委、政府《关于在公民中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及《沙坡头区201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部署要求,紧围绕沙坡头区党工委中心工作,坚持服务为民,创新宣传形式,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沙坡头区和谐稳定发展打牢法治基础。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普法工作例入了全镇中心工作的重要议程。“六五”普法开展以来,每年坚持定期召开***“六五普法工作大会”,并对“六五”普法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提高干部的认识,明确内容、时间、方法、步骤和要求。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为了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明确职责,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全面负责,主管政法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具体负责抓,各相关站所为成员主要负责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同时,各村也相应的成立了机构,配齐了人员,全镇共成立普法领导小组24个,培养普法骨干212名,为“六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一是制定计划。根据市普法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六五”普法工作计划。确定责任领导、完成时限,以镇党委下发普法指导性文件,确定了**村、**村、**村、**村、**、***为普法试点村、学校、单位,规定每周一、五为镇村干部的法律、法规、农村方针、政策的学习日,每月的25日为综治专干、民调主任例会日,确保了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进行骨干培训。“六五”普法开展以来,先后邀请普法讲师团对全镇的骨干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12场次,每年举办镇“六五”普法培训班不少于2次,每季度举办“法律讲堂”、“法律明白人”及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每年组织镇村干部“六五”普法考试不少于2次;举办农民适用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不少于4场次,参训率达到95%以上。

三是着力抓好基层普法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等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力度,强化对家庭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充分发挥村级传统普法阵地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村级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职能,依托镇司法所建立村法律服务工作室,依托镇法律援助司法建立村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为全镇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三、结合实际,普法工作开展有序 伴随着我镇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对我们的普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注重“四个有机结合”。

一是与解决全镇人民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我们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农村,主要是从抓好、农房改造、村庄环境治理、巷道基础设施改造入手,与普法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推进了村庄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与创建“民主法治村有机结合。我们坚持并深化“依法治理、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通过层层试点、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全镇稳步推开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我镇“六五”普法工作的内涵。目前,全镇20个行政村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三是与倡导文明新风有合。镇政府利用每周学习日组织镇村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撰写心得体会等弘扬社会道德的作品,在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增强了全体镇村干部的道德素质。我们始终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平安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把“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古训,讲到会上、挂到嘴上、记在心上,让浅显易懂的做人处世之道,融入弘扬人间美德、倡导文明新风之中,从而大大增强农村普法的效果,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四是与“法律八进”工作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好普法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社会组织、进宗教场所活动和“一学三讲”等活动。每名镇村干部都有一册《干部法律读本》进行学习,每周学习日都会相应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分批参加市上举办的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在农村,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举办“六五”普法法制讲座,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图2000余份,以镇政府聘请法律顾问1名,镇司法所为行政村的法律顾问,有效促进了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我们围绕“3·8”国际劳动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信访条例》等法律知识宣传资料5500余册。在学校,我们主要通过警示教育、维护未成年合法权益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遵纪守法以及法制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在企业,主要是通过对广大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有关法律的宣传,如《劳动法》、《治安处罚法》等。

四、加强法制宣传力度,营造“ 六五”普法良好氛围。

为“六五”普法营造良好氛围。做好普法工作,不仅要有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我司法所专门出动了宣传车,进行“六五”普法宣传,村委会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有效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从而使群众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增强“六五”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因应群众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六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找准最佳时机普法。抓住节农闲时机,结合重大政策法律出台,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深入村、队、户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司法所为农民群众发放免费咨询卡,提高咨询服务电话,在各村设立报警电话,同时,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则通过定时、定点、定人培训和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等形式,确保应学尽学,应训尽训,不留死角。

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活动普法。利用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国家宪法日、综治宣传月等活动,会同相关部门,面向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共举办法制宣传活动60余次,对《残疾权益保障》、《婚姻法》、《合同法》、《治安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进行了宣传和现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三是举办法律培训班。结合当前实际,我镇就《婚姻法》、《劳动法》、《土地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举办了30次培训班,参加人员达3750余人次,有效的推进了“六五”普法的开展。各中心(站、室、所)

五、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六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我们注重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挖掘各方资源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共举共的良好局面。在普法教育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等活动,组织和发动各方力量,帮助基层建立了一 支支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素质较高的群众身边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包括:充实完善镇、村、队三级法制宣传员队伍,培养一批“学法用法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为我镇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建立一支宣传工作队。二是镇各中心(站、室、所)、各村、各单位,根据本站组业务,本单位实际,按照法律规定,制定出台了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步入了规范化轨道,树立了依法办事,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杜绝了工作中不注意依法办事,以言代法的错误现象,做到村财镇管,财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三是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年终进行考核,镇村干部的考核结果做为年内的普法成绩登入考核手册中,各单位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年终检查考核之中。

六、法治为主,“六五”普法的成效明显

为了深化“六五”普法教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沙坡头区“六五”普法规划,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振兴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增强了镇村两极干部的法制观念,稳定了社会治安,加强了致富进程。通过“六五”普法教育活动,增强了镇村干部及群众的法制观念,坚定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全镇形成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勤劳致富的良好局面。镇村两极干部群众争求上进,提高业务素质学技术的多了,学法、用法、守法的多了,涌现出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多了,使得绝大部分农户都有自己 的增收产业,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群众无事可干、无钱可赚、无事生非、游手好闲、妨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二是遏止了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明显好转。通过普法教育,全镇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民事纠纷明显减少,“三无村”(无重特大案件、无民事纠纷激化酿成的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四五单位”(无职工犯罪、无重大盗窃、无行政责任事故、无民事纠纷激化酿成的刑事案件),分别达到100%。全镇呈现出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三是逐步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普法学习,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形成了具有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势头,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

四是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通过普法教育,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在农村普遍兴起。全镇村村办起了文化室、图书室,八字渠村、双渠村、瑞应村、谢滩村、美利村、曹闸村、郭滩村等村群众自发成立了广场舞蹈队和妇女活动中心,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五是促进了镇村两级及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通过普法学习,镇各中心(站、室、所)及各村、各单位,根据本站组业务,本单位实际,按照法律规定,制定出台了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使全镇各级组织建设,经济管理,社会程序管理基本上步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六是全镇各中心(站、室、所)、各村、各单位都能结合自 身业务依法办事。通过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了依法开展本职工作的观念,树立了依法办事,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杜绝了工作中不注意依法办事,以言代法的错误现象,促进了全镇依法治镇、治村、治厂、治校的进程。全镇财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等普遍得到长期坚持。

七是广大群众增强了法制观念。懂得了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知道了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依法办事的观念,在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土地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虽然我们在普法依法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普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要注重对被管理对象和社会广大群众的安全法律意识的提高。二是在普法的方式方法上缺乏灵活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三是镇村干部的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大面积向社会开展法制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宣传面不够广,群众法制意识仍有待提高。

为了更好地巩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认真抓好“七五”普法的规划工作,我镇将在今后切实重视并加强以下工作:

一是紧密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依法治国”的主题,更 好的发挥法治宣传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搭建各村、学校、企事业单位、中心(站、室、所)之间的沟通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普法大格局;三是不断创新载体,建成多元化、更新颖的普法网络,利用微博、微信平台、QQ等社交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扩大普法覆盖面。

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6

为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中心中医医师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临床实践研究并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建立有效、稳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结合实际,我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六五”普法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以李雅琳为组长,冀以武为副组长的防治领导小组,其组员包括王巧凤、王秀平、王卫海、殷杰、孙二秀、盖天平、杨斌、宋红利、苏文平、刘建雄、马永强、郑治强。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中心的“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二、制定了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通过“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全面提高中心领导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中心领导依法管理,依法治院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全院职工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法制宣传教育成为医院医疗活动和继续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中心的持续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提高中心干部职工的宪法、法律意识;提高医院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的法制理论水平及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2、围绕医疗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学习宣传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以医院管理

年“评价”标准、创建平安中心、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治理商业贿赂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学习为中心的发展和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3、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事前法律咨询制度、加强监督、审计等制度的学习和落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

三、具体做法

1、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中心“六五”普法办公室对各部门的普法工作开展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工作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具体职责和分工: 普法办公室、院办:负责全中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和实施,负责对全中心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及依法管理、依法行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党办:负责全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宣传培训及考核。人事科、总务科:负责全中心职工(含招聘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的法制培训、宣传及考核。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医疗、医技、护理卫生人员依法行医的法制宣传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中心感科:负责院内感染控制、职业病防护等的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保卫科:负责治安安全、消防安全的法制培训及考核。计财、审计:负责重要支出事前审计、公开招标、规范收费等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营销科:负责法制宣传橱窗、专栏等宣传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发挥院板报、宣传专栏,橱窗等的宣传阵地作用,利用上街宣传、社区宣传、举办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通过组织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岗前培训、专题讲座、全国法制日宣传来介绍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促进法制观念、意识的增强。

3、突出重点,分类实施。(1)、中心领导和管理干部要在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熟悉了解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做到每不少于两次集中学习,并注意培训单位普法宣传骨干。(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学习与本职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规章。如: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依法开展执业活动。(3)、行政管理干部要深入学习各项法律和行政法规、政策规范。以管理合法性为基础,管理合理性为目标。贯彻宣传妇女儿童保护法、计划生育法、劳动法、消防法等法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4、坚持学法、用法和守法。(1)、从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法制学习宣传。在加强法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中心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水平。(2)、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遵守法律与遵守纪律相结合,把“六五”普法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立相结合。明确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工作中应履行的规定职责,增强对法规的理性认识,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3)、依法实施医疗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全面执行。进一步落实依法管理、依法治院,完善院务公开制度,明确医院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监督程序等,坚持事前审计制度,院内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标制度。把学法用法贯穿于全院开展医疗活动的过程中。

5、保障措施(1)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院“五五”普法领导小组根据不同时期学习宣传重点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定期会议,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2)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橱窗,购置普法规范读本,深入科室、病区宣传。(3)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各科室负责人是科室普法宣传教育的具体负责人,负责科室的普法宣传。(4)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把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科室考核管理。

总之,通过此次“普法”工作实践,我中心的全体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中心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六五”普法工作具有广义性、客观性和实用性,我们将以依法治院、普法兴院为我中心的工作重点,在广泛学习其他兄弟中心各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长期、深入、科学地进行实践层面上的提升,为我中心的发展多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公司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六五”普法,社会,法治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早就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它写进现行宪法,作为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这表明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正逐步加快。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具有独立人格和规则意识的普通社会成员,并由此构筑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这也给普法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启蒙、培育和树立公民的现代社会法治观念。2010年是“六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之年,笔者认为,“六五”普法乃至以后的普法工作应以培育现代法治观念、树立人民法律信仰为根本目标。

一、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概念

社会法治观念是指以人们的社会法律观、法制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社会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社会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所谓现代社会法治观念是以社会主体意识为基点,以社会权利和平等思想为核心内容,以对社会法律的认同和信仰为最高层次的关于法治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法律信仰的形成要以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对权利和平等的正确认识为依据;另一方面,主体地位、权利及平等又必须通过社会主体基于坚定的法律信仰而身体力行的法律实践得以真正实现。由此可见,主体意识、权利和平等思想以及法律信仰构成了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

二、以培育现代社会法治观念作为“六五”普法目标的原因

现代法治的核心是制约执法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认可即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的形成和提升。如果说前者是法治社会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没有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确立,就没有法治国家的建立,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构建。

1. 现代社会法治观念是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保证。

坚持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本质所在。只有依法治国,使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得到正确实施,执政为民才能落到实处。坚持执政为民,实行依法治国,就要严格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起草、制定、实施法律,使法律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就要依法处理和制裁违法行为,运用法律约束权力,防止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转化为个人权力,处理好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消除官僚主义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保护人民的利益。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要求建立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以保证直接调整公民权利义务关系的行政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一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行政权由法律赋予,严格按照法律赋权、依据法定程序行政,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公民权利不被侵害。公正司法,要求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得到正确、公正的实施。法治是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有效机制。只有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维护司法公正,严把法律正确实施的关口,才能使正当的公民权利得到合理的司法保护。

2. 现代社会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任何社会的文明状态都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种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法治中,中国的依法治国即社会主义法治,它作为法治模式的一种新形态,不仅借鉴吸取了现代资本主义法治的有益经验,而且与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有共同特点。但是,中国的依法治国与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体现着最大多数人的公平与正义,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基础,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可以说,中国的依法治国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现代法治发展的转折点和新的里程碑。因此,把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有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3. 现代社会法治观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它必须是法治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有效运作,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规范竞争行为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而非行政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良好的法制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它为市场经济的运转、健康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规则,从而使市场行为得以在健康有序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法制建设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现代社会法治观念培育所面临的障碍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中国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障碍和困难:(1)民众基础薄弱。在中国近百年的法治发展过程中,法治似乎并没有成为社会民众的心理要求。(2)权力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受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特权观念、专利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3)立法的膨胀、法律出台时间的缩短,使得法律价值很难转化为主体价值所追求的目标。(4)司法体制存在着弊端,法律效益低下,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法律期望,造成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失望和缺乏信心。(5)法治理论中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冷却了社会公众心中炽热的法律情感。当人们服从法律仅仅是因为害怕国家强制力制裁的话,那法律就无法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

四、培育中国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路径

培育公众的现代社会法治观念,加快法治社会进程,激发人们对法律高度认同感,从而以社会公众内心的原动力支撑起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法治建设和法治观念的构建要着眼于中国社会的现实,从根本上探究其途径和方法。

1.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建设和巩固市场经济法律文化体系。

法治国家的建设就是确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先进的法律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及其法律文化应从经济政治的变革中寻找其根本动力。因为“无论是政治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法治建设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法律文化是建立在先进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必然导致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因为市场经济的平等、自由的本性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对人的束缚,使人在社会关系上日益独立自主,人的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发挥,人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释放出来,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进而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法律至上的治理方式。因此,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培育中国法治观念,根本动力之一就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即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2. 立足本国实际,大胆借鉴和学习西方的法律文化。

西方近现代几百年的法治实践无论在法律技术性或法律观念性方面都积累了许多人类的共同经验,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法治建设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成果是必然的选择。西方国家为人类创造的发达的法律文化,诸如法律至上、权利本位、人权保障、权力制约等都是法治欠发达国家在法律文化初创时期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不断地鉴别和吸收,才能不断创新。当然,我们学习古今中外的东西,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我们的法律文化应该是全球法律文明与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先进法律文化。只有放眼世界,积极主动地吸收外国法律文化,进行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国情需要的法制改革,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进步,中国的现代社会法治观念才能生成。

3. 架构起连接现代法和传统法的桥梁,促进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培育。

传统对于法治现代化的影响,绝不仅仅体现在法律条文中,之所以要容纳本土法因素,就是因为这些因素代表着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法条可以随着立法者的意志而变,但为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信条、顶礼膜拜的宗教信仰却不易为国家强制力所屈服。对于传统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我们的态度一方面要摈弃那些腐朽的、落后的传统法律观念;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无法通过宣传和教育或以法律禁止而迅速彻底清除这些传统的消极影响,我们就有必要借助这种传统的积极影响来逐步形成发展出适合中国社会的制度。传统内部自有其合理的成分,并能继续吸收其合理性。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加以分解,然后再分别地衡量其得失。传统不是一朝形成,也无法毁之于顷刻。在法律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造传统的法律观念,使其融入自由的基本理念、自由的精神实质,形成现代社会法治观念。

4. 通过加强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培育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人们基于对法律的正义性、权威性、至高无上地位和社会作用的理论认识探讨而产生的针对法律的崇敬理念。要实现法治化,仅仅有良好的法律规范和一套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法治状态的。要实现法治化,整个社会以及社会成员的法律信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法律信仰不仅仅要求认识法律,更重要是对法律要形成信奉而崇敬的心理理念。只有确立对统治的合法性信仰,才能使社会成员对现存制度予以认可而得以维系,法律信仰可以依靠法制宣传、教育树立。但法律信仰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法治离不开司法,司法公正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司法公正不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法律秩序,限制恣意、防止公民践踏法律、法官滥用权力;更有利于增进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司法信仰的法律心理,从而为法治的实现提供基本条件。人们之所以确信法律,置法律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其重要原因是司法、执法能够使法律得以贯彻实施,能够使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损害得以救济,最终能够使人们获得安全,使正义得以伸张。也就是说,使人们内心深处确信司法公正,并逐步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法律安全心理。人们在需要法律的同时并不一定信仰法律,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正是起到了促使法律信仰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

5. 通过普法教育,养成普通公民自觉守法的习惯和行为。

从感性公民到理性公民,需要培育,需要教育。养成法律习惯,加强法治教育不能放松。主流法律文化的引导作用,优秀法律文化作品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我们一方面要使全民普法教育制度化、法制化,教育公民正确的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法制的进步,公民的维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所谓“民告官”的案件增多。现在,紧迫任务是要通过“普法”和其他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让公民明白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使其权利意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在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采取教育宣传为主,媒体监督为辅;政府传导为主,法治良性反馈为辅;为政者守法为重、公众厉行法律为先等多渠道、多层次、复合型、立体式的法律文化构建模式,使普通公民真正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6. 以现代社会法治理论消融国家优位理念,树立起国民优位理念。

国民优位理念应包含以下观念:国家是为国民服务的,而不是国民为国家服务的;国民是目的,国家是为公众服务的工具。正如潘恩所说:“政府不过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其目的在于为全体国民———个人的、集体的———造福。”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社会公众,那么树立起国民优位的理念也正是国家为社会、为广大的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这样的一种理念是培养法律情感、促成现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把法治精神的建设同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培养社会公众现代社会法治观念的重要基础。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法治和经济并非是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结构上的功能互动的关系。法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理想的秩序和制度环境,经济为法治提供某种基础。现在,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状态之下,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是公平、自由的竞争,随之产生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制度防止了社会各种弊端的滋生,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样,就会使社会公众普遍形成一种崭新的法律态度,普遍对法律产生一种高度的认同、对法律的信任、信心和尊重。这种社会公众的法律情感就会成为构造法律信仰和培育现代社会法治精神的沃土。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26.

[2]何勤华.德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21-126.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6-37.

[4]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26.

[5][美]哈特.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1-13.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5-38.

[7]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25.

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篇8

一、“六五”普法工作概况

县委、县府转发了《关于在全镇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决定》。近五年来,深入学习、宣传了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大力宣传了与广大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对公民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宣传教育;抓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在我县“十五”计划实施期间,有针对性地抓好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公司、证券、合同、财务、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了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了宪法、基本法律和维护社会稳定、“严打”整治斗争以及取缔邪教组织等方面法律、法规;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县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通过近五年来在全县干部、公民和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好以宪法、基本法律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初步实现了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各级干部、全县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我县社会管理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二、“六五”普法工作做法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六五”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普法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巩固前三个五年普法教育的成果,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拓展“六五”普法教育向纵深发展。政府各级各部门都把“六五”普法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推进普法教育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普法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力度,不断推进普法教育进程。

近五年来,切实加大了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力度,一是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龙头,提高依法决策水平。通过组织举办法制讲座、参加理论中心扩大会、参加普法考试、演讲和征文比赛、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以县委党校为干部学法基地,在每年县委党校进行的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等主体班次上都安排有学法内容。三是以全国“六五”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为主教材,并完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学习与思考》作业本的作业。

(三)夯实基础,积极探索在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开展普法教育的新途径,开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近五年来,我们注重对青少年普法教育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

上创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了青少年学法的兴趣,增强了青少年守法的意识,积极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六五”普法工作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

通过“六五”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取得以下成效:

(一)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

“六五”普法期间,全县广大公民通过认真学习宪法等基本法律以及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依靠法律解决各类矛盾,形成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良好习惯,也推动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二)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法用法,积极参加各类法制讲座、普法考试,并做到依法决策。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主动征询各方面意见。加强了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凡政府出台的各项文件,均由法制部门把好法律关。各行政部门深入开展了专项法制宣传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各专业法的学习,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推动了行政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随着“六五”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化而稳步推进,全县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普遍开展了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并做到了有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企事业单位积极向法治要效益,涌现出了一批企业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先进典型。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普法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个别乡镇和部门对普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摆不上应有位置,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致使普法工作措施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二)少数部门和单位在学法用法、法制实践上下功夫不够,虽然工作也在做,但是没有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不配套,有脱节现象,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上一篇:安福路社区居委会再就业先进企业典型材料下一篇:《草房子》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