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书心得(精选13篇)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1
《草房子》读书心得
在本学期中,我读了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一书,其主要内容是桑桑、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等五个优秀少年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在《草房子》这本书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是秃鹤。他本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但因为他那颗与众不同的脑袋,而被大家嘲笑。因此,秃鹤变的倔强,自尊心强。但在一次表演上,秃鹤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个坏蛋的角色,为学校增添了荣誉使他又一次融入了这个大集体。是的,秃鹤虽然有着丑陋的外表,但他却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因此,曹文轩在描写秃鹤的最后一段中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在《草房子》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桑桑,桑桑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他调皮、捣蛋,但却赢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爱,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纸月被别人欺负时,桑桑勇敢的站出来保护纸月,他的勇气令我们敬佩;当秦奶奶孤单的时候,也是他陪在秦奶奶的身边,使她不再孤单。桑桑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看来,桑桑还是一个善良、勇敢、活泼、可爱的男孩子呀!所以,桑桑赢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爱。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久不衰,那就是美。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2
(1)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 (停止) 。
(2)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这种行为) 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 致力于别种学说 (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 的研究, (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 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 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 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 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 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本经用语例决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 的方法, 是比较可信的考证方法, 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 没用彻底, 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共出现了六次, 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 (1.14第九页) ;《为政》———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6第十八页) ;《雍也》———可谓仁之方也已 (6.3.第六十五页) ;《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 ;《子罕》———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9.11第九十页)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 (9.23第九十四页) 。
除了第二条之外, 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语气词, 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话, 《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 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 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话, 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 “也已”解为语气词, 即“攻击他种学说, 这是很有害处的 (行为) ”。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 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 ‘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 不应此处独训为治, 则何晏、朱子之说非也。‘已’者语词, 不训为‘止’, 如‘末之也已’, ‘可谓人之方也已’, 其例均同, 则孙奕、钱大昕、焦循诸家之说非也。” (《论语集释》108页)
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解释论语比较出名的人物, 程先生就是用这种以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本书中的例子的方法将他们一一都驳斥了, 算得上是最有信服力的方法。
何晏说:“攻, 治也。善道有统, 殊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就是说研究和学习异端的学问有害, 即上面所列的第四种观点。受他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范氏曰:‘攻, 专治也。”
至于第三种观点———研究“异端”的学说, 将其与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相互磨合求中, 从而消除其中的害处弊端。其支持者以焦循、刘宝楠为代表。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用焦循的说法道:“焦氏循补疏《韩诗外传》云:别殊类, 使不相害, 序异端, 使不相悖。盖异端者各为一端, 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有以攻治之, 即所谓序异端也。斯害也已。所谓使不相悖也。”即是说, 攻治异端, 使相异之两端摩之而不异, 从而到达“斯害也已”的目的, 即“所谓使不相悖也”。他这是想利用儒家中庸的观点将孔子的形象善化, 是明显的尊孔抬孔行为。
笔者偏向于程树德先生所持的观点, 这可以从《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言行形象得到论证, 且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2.18第十九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8第八十九页) 慎言之人, 讷言之人, 四毋之人, 善扣两端之人, 岂轻易会去攻击异端之人?
参考文献
《纸房子》与读书 篇3
作为也买点儿书、读点儿书的人,我对这套属于布劳尔自己的索引很感兴趣。书中介绍,布劳尔“挖空心思,避免让两个互有过节的作家著作摆在同一层书架。譬如:博尔赫斯的书,就万万不可和被称作‘全职安达鲁西亚人’的加西亚·洛尔迦的著作摆在一块儿;因为莎士比亚和马洛拼命互控对方抄袭,两人的作品也无法并肩陈列,但同时还要慎重保持整套书的编号不至于紊乱;至于马丁·艾米斯和朱利安·巴恩斯,因为友谊宣告决裂,两个人的书当然也不可以放在一起;同样情形的还有巴尔加斯·略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如此尚嫌表浅,接下来就深入得多:“《佩德罗·帕拉莫》与《跳房子》两书都出自拉丁美洲作家之手,但其中一部带我们回溯威廉·福克纳,另一部则是源出莫比乌斯。再换个方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穿了,与罗贝托·阿尔特的关联性更为接近,而不是跟托尔斯泰。还有,黑格尔、维克多·雨果和萨门托三者之间的关系,远比帕科·埃斯皮诺拉、贝内德提、费利斯贝托·埃南德兹来得更密切。”
这些地方需要略作解说,才能明白布劳尔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来我对《纸房子》中译本稍感不满之处,即在于书中缺乏必要的注释。譬如我们知道影响了胡安·鲁尔福的威廉·福克纳,但是影响了胡利奥·科塔萨尔的莫比乌斯,也许需要注明是指那位发明了“莫比乌斯圈”(Moebius Strip)的德国数学家(1790-1868)。我们看埃舍尔的画作,多少明白拓朴学上这个圈儿的玄妙,而胡利奥·科塔萨尔也写过题为《莫比乌斯圈》的短篇小说。又如罗贝托·阿尔特(1900-1942)是阿根廷小说家、剧作家,据《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狂暴玩偶》(1926)、《七个疯子》(1929)、《喷火器》(1931)和《妖术的爱》(1932),书中描写的世界往往是古怪和梦魇般的,充满了反抗社会的愤怒和近乎疯狂的人物”。这样回过头去看译本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穿了,与罗贝托·阿尔特的关联性更为接近,而不是跟托尔斯泰”,估计正确的译法该是:“罗贝托说穿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联性更为接近,而不是跟托尔斯泰。”前面那段里的“莎士比亚和马洛拼命互控对方抄袭”翻译得也有些可疑。两位竞争的确激烈,但据我所知,并未“拼命互控对方抄袭”,当时只是别人对莎士比亚有所影射攻击而已。
书中向“我”转述此事的德尔加多“从没打算仔细弄明白卡洛斯到底怎样搞他的分类系统”,有关这套藏书索引只讲了这些;不过我们多少可以明白布劳尔的看法:“长达几世纪以来,我们都受制于一套缺乏想象力的刻板系统。让我们味于认清书与书之间的真正关系。所谓“读懂、读通”也就是“认清书与书之间的真正关系”罢。读书之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辈忝为读书人,虽不能及,心向往之。举个例子,洪侠兄在他的“书情书色”专栏里一再推荐《纸房子》;而他自己听说与知堂老人有点牵连的郑子瑜逝世,“昨天在新书房理书,翻出了几册《知堂杂诗抄》,还有郑先生笺注的鲁迅小说和一册他的‘墨缘录’。我把它们集在一起,放在离周作人专架不远的地方,聊表纪念的意思”。略近布劳尔的做法。
布劳尔的索引被一场火灾烧掉了,“这么一来,他完全无法找到绝大部分藏书的确切位置,甚至连哪本书当初搁进哪个书架也全没了主意”。布劳尔丧失了自己构建的那个世界。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他早就顾不了作家之间的交情是好是坏,不在乎斯宾诺莎、亚马逊河流域的植被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关联或相互排斥;至于装帧精不精巧、书中插图是铜版画还是木版画,他更无心去管;连毛边书、摇篮本,这会儿都无可如何了。他现在只计较书本的大小、厚薄,那些封皮是否足够坚挺,扮演石灰、水泥和砂砾的角色。……当四堵墙越筑越高,他肯定先绕了一圈,然后交给工人一本博尔赫斯充作窗台;一本巴列霍,上头一部卡夫卡,旁边填上康德,再铺上一册海明威当门坎儿;还有科塔萨尔、专写砖头书的巴尔加斯·略萨;巴列一因克兰挨着亚里士多德:加缪和摩洛索里砌在一块儿;莎士比亚和马洛,在砂浆簇拥下终于难舍难分;所有这些书都注定要齐力筑起一堵墙,共同形成一道阴影。”布劳尔所谓“书与书之间的真正关系”完全不存在了。
“纸房子”象征着我们寻常与书的关系,那种老一套的读书方法,亦即布劳尔说的“缺乏想象力的刻板系统”;置身其中,不仅无所获益,而且深受束缚。故事结尾,布劳尔从书籍砌成的墙壁间找到那本康拉德的《阴影线》,纸房子随之倒塌,他把书还给了曾扬言“你的任何举动都不可能令我吃惊”的布鲁玛。对此“我”说:“有个男子借着一只坚定的手,尽管动作鲁莽粗暴、心情忐忑不安,终于跨过他自己的阴影线。”《纸房子》有如一部公案,道着了读书的真谛。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4
在艾地中的秦大奶奶拥有一片土地,被小学占领她的土地,非常生气,大家都很讨厌她,在她救了一个叫乔乔的女孩不幸落水时,大家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和秦大奶奶一起生活,可是年纪衰老的秦大奶奶为了校园的一只南瓜,被滑下水淹死了。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谁会这样帮助别人,前几天,我们家白天的时候居然闯入了小偷,那时的妈妈刚好回来,妈妈在开我们家的锁时,里面居然是反锁的,妈妈当时吓坏了,就在楼下等着小偷的`出现,110打过了,可是说要半小时才会赶到,妈妈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偷大大方方的从我们楼下走出来,妈妈上去拦住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他好像觉察到了什么,吓的一溜烟的就跑了,妈妈在后面紧追不舍,再路上呼天喊地也没人来帮忙,想着现在的社会人情味真是太淡了。妈妈只好伤心回到家收拾自己的房间。
世界上,假如每个人都像秦奶奶一样,能主动的帮助人,多拿出点爱心来。我想人间没有什么样的事解决不了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贫寒的草房子下面,我们看到了满满的亲情、友情、无私和美,对了还有感动。我们为了相濡以沫的亲情而感动,为了纯洁无暇的友情而感动,为了瞬间闪耀的无私而感动,为了幽静简洁的美而感动。
这些令人感动的元素就隐藏在那些捍卫尊严的面孔下,在如此柔弱无力的身体内,在几许奋力抗争的命运中,在许多执着追求的人生里。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5
看完前四章,我有些被感动了。接下来,我进入了第五章《红门(一)》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家,就是杜小康家。我反复把这个名字读来读去,小康,小康,小康生活?杜小康家是油麻地的首富,房子高大、结实,他家没有一寸土地,但是开了杂货铺。杜小康有一年四季的衣服,冬季过去,棉袄一脱,就在衬衫外面,加一件不薄不厚的绒衣或毛衣,再穿一件外衣。若天气又暖和一些,就脱掉外衣。天气再暖和下去,就脱掉绒衣或毛衣,重新穿上外衣,直至只穿一件单衣进入夏季……一年四季,完全可以根据天气的冷暖来增减衣服。杜小康和桑桑是死对头,在杜小康的家产全都没有了,还欠着别人钱的时候,杜小康和桑桑的矛盾才彻底化开。孩子们的友谊始终都是宝贵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这么一次大风大浪,把杜小康的家产都卷走了,让杜小康从首富变成了普通人还要低一层的人,他们家还欠着人家债呢。
我又马上进入了第六章《细马》。看到这个名字,我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呢?细马?这是什么啊?左思右想想象不出来,我就毫不犹豫地开始看故事。与桑桑家关系最密切的人家,是邱元龙邱二爷家。邱家也是个家底厚实的人家。邱二妈是邱二爷的妻子,是油麻地有名的俏二妈。油麻地的人们都说,邱二妈嫁到油麻地的时候,是当时最美的女子。邱二妈现在虽然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依旧很有光彩。邱二妈一年四季总是一尘不染的样子,她的头发天天都梳得很任务,搽了油,太阳一照,发亮。邱二爷和邱二妈建了一个很好的家:好房子、好庭院、好家什。但是,没有孩子。邱二爷就从邱大家继过来一个儿子,名叫细马,邱二妈看这男孩的外表,觉得细马长大了一定是个有力气的大男人。可她又犯难了,细马太小啦,不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因为邱二爷已经把细马的户口迁出来了,所以细马留了下来。一天,邱二爷的家竟然沉下水了!邱二爷未等到春季来临,便去世了。细马也坐车回家去了。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6
秃鹤在三年级以前,很喜欢别人叫他秃鹤。只要有人这样叫,他都会很高兴地答应一声。但在他三年级以后,他就不让别人摸他的头了,也不让别人叫他秃鹤了。他对他的光头很在意,于是就买了一顶帽子带着。调皮的桑桑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他很生气。他决心报复一下桑桑爸爸的油麻地小学。在一次体操比赛中,他故意制造混乱,让油麻地小学输掉了比赛。因为这,同学们都不理睬他。他开始三番五次的讨好同学,可是同学不领情。后来有一个话剧比赛,剧中有一个主角是秃子。班级里除了秃鹤之外学校没有其秃子了,秃鹤想为学校来做贡献,他主动提出表演节目,老师同意了,节目真的圆满成功了!
秃鹤是一个有生理残缺的孩子,他之所以要戴帽子,就是想掩饰这个秘密。一顶帽子就是他的全部心里的写照。他想把他自己的生理残缺掩盖,融入这个集体。《草房子》中,他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上的变化有三个:一、他害怕别人看到他的秃头,所以,他戴了一顶帽子。二、他在集体会操中,报复了一下油麻地师生,使油麻地小学丢失了荣誉和面子。三、在大汇演中,他又挺身而出,要求扮演人人都不适合也不愿意扮演的角色:秃头。这三种变化,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心理过程。这些人往往更善良,更有集体感和荣誉感,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看不到这些,因为他们是被忽略的、被歧视的、被偏见左右着的人群。
我们欣喜地看到,秃鹤最后为集体赢得了荣誉。尽管这种荣誉是以牺牲自己换来的。秃鹤最怕别人看到看到他的秃头,而他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他最不愿意承担的角色,内心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做多大的牺牲,况且,这是在大众广庭之下,明目张胆地展示他的秃头啊!
秃鹤是一个很棒的男孩,他成功的克服了自己心里上的恐惧,帮助学校获得了巨大的荣耀。我也为他的成长感到十分的高兴。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二】合上《草房子》,抬头望见的不是楼房密集的喧闹小镇,而是那油麻地洒满阳光的草房子,还有那翱翔于屋顶的鸽群……心中很是满足。
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男孩桑桑和家人在油麻地度过的六年生活。在这六年里,这个男孩经历了一个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童年。童年里有飞舞的白鸽、纸月的书包、爸爸的笔记本……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美丽。
成长中有着愉快的童年。男孩桑桑是个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孩子。在他闲不下来、没事做的时候,他就会去找自己的朋友玩。可是他非常顽皮,独自跑到镇上买了一只鸽子。回到家后还与自己的朋友为刚来的鸽子朋友做了一个新家。桑桑在每次遇到不开心都会去找鸽子玩。
成长中有着甜蜜的友情。一天,桑桑父亲桑乔的学校门里,来了一个转学生,她的名字叫纸月。得知纸月她家离油麻地有三里路,桑桑疑惑如果走那么远,那么纸月每天上学肯定会迟到。果不其然,纸月迟到不断。让桑桑一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纸月不继续在板仓小学读书呢?于是乎桑乔让桑桑去纸月家里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纸月每天都被板仓小学的几个男生拦住。桑桑立马回去和父亲说明了情况。在桑乔的帮助下,镇里领导联系了板仓小学的校长,教育了那几个男生,帮纸月解了围。
成长中有着温暖的亲情。没过多久,桑桑得了一种怪病,脖子上起了一个肿块。父亲带着桑桑四处求医,可是每个医生都说治不好。正在他们一家人濒临绝望的时候,油麻地来了一位郎中。虽然这位郎中不能医治桑桑的病,但是他介绍了一位能帮助桑桑的高人。桑乔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觉得有希望就一定要试试看。他急忙回家拿了钱,立刻背着桑桑上路了。他们步行了三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位郎中。可是老人家年事已高,使得桑乔父子有些不信任。不过都到这儿了,必须还得试一试才行。这位老郎中一看就知道桑桑得的是鼠疮,他马上给桑桑开了药方,让桑桑回家按时吃。一个月后桑桑脖子上的肿块消失了,父亲终于轻松了。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7
生命需要沉醉,就好像醒需要梦的呵护,清醒的人生需要不时的沉醉来呵护,这就是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日神精神代表一种理性,代表着秩序、清晰,按照社会即定的常理出牌。但个人在特定的空间忘记秩序,或者叫超越秩序,这就是尼采所讲的善恶的彼岸。人的生存有时候是需要超越善恶的,这就是游戏与沉醉,一种生命自在的生成与显现。正如席勒所言,只有人能游戏,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成为人。的确,对于成长中的少年而言,不是简单地以外在秩序,以成人世界的生存秩序来规划、设计儿童世界,取代儿童生命世界中的自然秩序,而是在激发、诱导儿童天性的自然绽放中去促进儿童世界向成人世界的认同,从而促成儿童生命世界的丰盈与饱满,促进儿童生命的内在生长,无疑是现代教育渐渐被遮蔽的重要话题。
生命的“质”,这个“质”就是质地、原初、原始,需要我们更多地正视它们,“质”的显现在个体生命成长中很重要的。生命之质需要被提升,但是却不能被简单地抑制。过度的教化,往往会截断个体人生发展与生命自然善好的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实际上大大缩减了个体生命发展的空间。当生命被过度地文饰,个体生命成长就触摸不到自然善好的踪迹,一个人的成长就可能是内在地无根的。失去了生命内在自然善好的引导,个人固然可以获得世俗意义中的成功,但终究少了点自然生命烂漫天真的本色,生命的颜色难免是暗淡的,缺少了郁郁葱葱的痕迹。
以曹文轩小说《草房子》改编的同名电影,就是这样一部探询生命自然善好与个体生命成长之间彼此交错的叙事。
儿童生命世界的展开与个体尊严的生长
《草房子》的叙事线索是多重的,贯穿首尾的是桑桑和他的父亲,其中关键的线索就是桑桑的生命成长历程。在桑桑的视界里,大人的世界太复杂。以桑桑为中心展开的叙事,就是儿童世界中的桑桑怎么一步步走进大人的世界。大人的世界也就是社会化的世界,桑桑向大人世界的靠拢,也就是儿童自然生命世界向社会化的生命形态的靠近。桑桑向大人世界靠近的过程也就是他精神成人的过程,就是他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电影的基本主题。
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小学的地方,在大大小小的一圈草房子边上,一位叫桑桑的小孩子怎样在远离社会中心的、遥远而美丽的草房子的世界中成长起来?以这个主题作为基本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率先展开的是优美的自然,还有儿童伙伴之间自由的玩耍,这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所看到的生命世界的美好。搞笑、大量的民谣、各种各样的游戏、儿童的狂欢,还有恶作剧,看露天电影,等等,都是充满着自然野趣、同时又不乏某种人性的良善的一种表达,正是这些因素滋润了桑桑们个人生命的根底。
当儿童生命自然在无遮拦地释放之时,儿童世界的尊严也渐渐地绽放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个体尊严的显现。桑桑和他的伙伴们在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祈求着“被”这个世界“看”,“看”与“被看”实际上就是他们生命尊严生长的起点。其中最有意义的片段就是桑桑在大热天里撑着棍子、穿着棉袄、大摇大摆地行走在众人的注视之中,以及随后瘦高的光头陆鹤戴着白色的帽子在众人的拥戴般的关注中走进教室,以至于把得意的桑桑冷落一边。这其中不乏恶作剧的尊严的凸显与彼此之间有意无意的比拼,实际上都跟外在的规训无关,而更多地是儿童世界之人性自然的显现,非关教化的善恶。
影片中的陆鹤,可以视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靠近的一个典型。陆鹤之为典型的意义首先表现在他的秃头,一种自然的野趣,这代表儿童世界中的一个极端,一种游离于成人世界规训体系之外的基于其生命自然的个性。他又要进入学校,融入周遭社会主流之中。进入学校本身就意味着向成人世界靠近,接受来自成人世界的规训,但他天性顽强的是,总是与体制化的学校教育保持微妙的张力,以强规训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自觉不自觉地把他排斥在外,这导致他的尊严的被贬抑。显然,正是因为天性中与成人规训逻辑的差异遭至以教化自居的成人世界的贬视或打击,致使他无法正常地进入到学校教育的规训场域之中,典型的场景就是学校广播体操比赛对他的排斥以及他的反抗。反抗的结果不仅是进一步加剧了他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裂缝,更重要的是他和周围同伴的关系都由于成人世界的介入而被瓦解,使他处于孤立无援之中,他不得不以让步的方式向成人世界靠近。陆鹤向成人世界靠近的一个机缘是学校的演出,因为演出紧缺的角色正适合于他的原本不光彩的秃头,也适合他的张扬、夸张的天性。在这里,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接纳与提升,并不是简单地排斥他们的天性,而是发掘、引导他们的天性,把他们引导进到合适的境遇之中,显现他们,并且成全他们。这里传达出来的乃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讲和,或者说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讲和。一种互赢的方式,使陆鹤进入了成人世界之中,演出成为儿童世界整体被规训的一个尝试,从此,使得陆鹤这样一个学校教育中的边缘人变成一个拥有正当位置的人,进而赢得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尊严。
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尊严,有的是基于自然的人性来追求自己的尊严,有的是基于社会的认同,实际上这也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这也就是卢梭所说的由纯粹的自然进入社会的自然。陆鹤作为典型代表,提示我们,教育过程中怎么看待自然野性的问题。个人天性中的乖戾不合于当时的教育路径,常常遭遇教育的排斥;想和普通伙伴一样拥有同样的尊严,却又处处遭遇歧视。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当他对尊严的期盼得不到回应时,就会用越轨的形式,甚至是公然挑战整个成人世界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尊严。在那样的场景之中,甚至可以说在那样的时代之中,他可以是敢于表达自我、追求尊严的一个人。这里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对比,在我们之中,大多数人,特别是成人化的个人,都习惯于顺从命运,顺从世俗的力量,缺少抗争的勇气,比如白雀和蒋老师他们是羞答答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和陆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恰恰是基于自然人性的力量,而不是教化的力量,把个体在世的生命源初性的尊严充分地显现出来。
不难看出,在这样一种跟自然贴近的生命历程之中,儿童成长的一个最基本依据就是自然的善好。这里实际上触及到了教育学要追问的一个关键主题:个体的教育究竟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一个人究竟怎么样教化成人?如果说最初的教化就是把他生命中所浸润的自然底色都排开,让个体纯然进于体制化的教育形式之中,那么,这样长出来的生命形态就只能是白面书生,一种被过多的文饰、从而失去了生命自然底色的生命样式。我们的教化形式是文对质的遮蔽,我国几千年来以皇权为支持、以儒家伦常为主要内容的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过于强大的教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国人生命之中的自然底色,遮蔽了个体教化之自然善好的基础,我们是以成人化、社会化的整体设定来取代儿童生命世界,儿童生命自然善好的踪迹在我们的教化体系中实际上一直处于遮蔽状态。《草房子》可以说是充分地正视、并展现了儿童的生命自然善好踪迹。
生命自然善好的无力与成长的代价
如果说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示了桑桑生命世界中美好的画卷,那么,构成桑桑他们生命世界的美好的源泉是什么?一个基本的来源乃是草房子所代表的自然世界!正是自然世界中的美好,游离在体制和中心之外、游走在社会边缘的自然,才成为小孩子生命美好的一个基本的参照,或者说生命美好的基本感受。这里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们引向美好,那么,美好的生活,或者美好的教化究竟从何开始?这实际上是教育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影片最初所显现的美好来源于哪里,第一个是纯粹的自然,包括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二个是人性的自然。在这两者之间的综合体,也就是说纯粹的自然和人性的自然的结合就是草房子。草房子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边缘姿态的草房子之所以成为桑桑们精神的家园,根本的原因正是基于其作为原初自然和人文自然的结合,而呈现出来的对儿童生命世界的贴身且贴心的呵护。
作为具有某种唯美主义倾向的电影,影片中尽量传达一种基本人性自然的善好,与此同时,也传达出这种人性自然善好的踪迹在现实中诸种因素的挤压,这种挤压既有成长的必然,也有现实本身的挤迫和社会偏见。杜小康家道的败落造成他的失学流浪,学校中学生的分等,使得放养鸭子的杜小康被排斥在高唱“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队伍之外,这都是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挤压。美好的破碎还有一层原由,来自于白雀父亲因偏见而对白雀与蒋老师恋爱的不赞成,这些都属于现实的挤压。白雀和蒋老师爱情的破灭还有命运的偶然性,而且还跟桑桑自己相关。桑桑原本是一个忠实的信使,并且因为对白雀和蒋老师的亲近而产生了对他们之间爱意的美好期盼,但这个忠实的信使因为一次很偶然的失误导致信的丢失,使他们的误会加深。这属于误会,一种生命存在中的偶然性,误会引发生命的断裂,但生命的断裂并不是误会造成的,而是生命内在的断裂。换言之,即使没有这个误会,断裂依然会以别的方式发生,断裂的根源在于自然的美好与现实的不美好之间的冲突。不管怎样,白雀以及她和蒋老师之间略带朦胧和羞涩的爱恋,乃是初长之中的桑桑生命世界里美好爱恋的象征;而他们之间恋爱的失败,则不仅仅是成人世界美好的破碎,更重要的是桑桑的基于自然善好之上的生命世界本身的破碎。
桑桑的父亲桑乔,同时又是校长,属于两者的集合体。一方面他的身上有很多自然的美好因素,包括他面对纸月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父亲、长者的天性,这种身份是去社会化痕迹的身份,他关怀纸月,并不是出于校长的名义。影片中,我们又不断地看到校长摇响手中的铃,这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表达,一种权力的实践。桑乔就是这样不断地在两者之间不停地游走。他对桑桑的态度也是一样,既有作为校长的威严,也有作为父亲的慈爱。他发现桑桑损坏了他珍爱有加的荣誉本用来抄写课本,他把桑桑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尊严的极度贬损,而这种尊严的基础正是基于外在的社会认同,这些荣誉都是作为自身体制化中的个人合法身份的一种象征。他发疯地追打桑桑,因为作为儿子的桑桑触犯了他作为校长的生命中最敏感的神经。那一刻,作为浸润在自然善好之中的桑桑的无力与作为成人世界代表的桑乔的强硬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当桑乔知道真实情况之后,他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父亲的宽容和爱,桑乔卸下成人世界身份的重负,回复到蕴涵着自然善好本色的父亲身份。作为体制的代表,面对儿子的冒犯而施予一顿暴打,但并不能改变父亲对儿子的爱。这里反过来说明,作为校长的桑乔其实是紧紧地围裹着作为父亲的桑乔,自然善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现实的冲击,首当其冲就是作为父亲的桑乔。
桑桑走近落魄的杜小康,为他抄课本,稚幼的桑桑是基于儿童天性的友爱,基于个人自然人性的美好,来尽力挽救他困境中的同伴杜小康。为什么别人没有办法实现,而要小孩来承担?因为小孩的承担完全是基于个人对善好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或表达,而不是一种体制化的力量。而恰恰失学的事实本身,却与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裂痕:基于个人之人性自然善好的力量在现实中于事无补,不足以改变既成的事实。桑桑试图尽力扩展自己个人基于自然人性的力量,来改变现实,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渺小。甚至包括桑桑充当信使,也是基于一种自然人性的善好,但人性的力量并不足以促成善与美的现实化。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人性的自然善好与现实中不好的冲突,这就是桑桑所进入的真实的世界,在这里,自然人性与历史和命运纠结在一起,演绎出生命成长中的纷繁际遇。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生命联系之中,桑桑秉持的自然善好心性,也一点点在现实周遭之中表现出美好而无力的一面。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桑桑为代表的儿童世界的开启,与以自然善好为基础的生命世界的呈现,随后,影片就逐渐把自然善好在现实中的遭遇一点点展示出来。伴随现实的诸多冲击,人性的美好开始在桑桑的视界中一点一点地失落。白雀和蒋老师爱情的昙花一现,杜小康的失学与流浪,纸月的忽远忽近与最终离去。还有在玩火过程中的失火,在偷看蒋老师信件过程中导致信件的丢失,实际上也是对自然人性的一种提醒,人性自然之质并不都是善好的,而且,自然善好的人性也并不总是可靠的。一个成熟的个人走进社会,是不能单纯靠自然人性的美好的,这意味着教化的必要性。
正是桑桑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与周遭生命世界的复杂纠葛,以及在现实中的诸种遭遇,才导致了桑桑的得病。在这里,桑桑的病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是精神的病,是一种生命根底的病,是一种阻遏之中的善好人性的病,是他的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想象寓居其中的肉身被败坏了。初始人性的自然美好原本具有某种完整性,但是这种完整性会在现实周遭的人与物的不完满性中失落,个人周遭世界的不完满意味着个人生命世界本身的不完满。一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周遭的世界就是一个人的心。桑桑的得病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更是因为他所遭遇的世界,所以病的根源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命对美好的这种期盼,与进入现实所遭遇的自然善好人性的破碎感和无力感。
儿童世界的新生与生命自然善好的留驻
纸月在桑桑的生命世界里具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纸月来到桑桑的生命世界里,一开始就带有某种神秘感,在不断地唤起桑桑心中某种美好的想象的同时,又始终与桑桑保持着若远若近的距离。从开始往纸月的被子上洒水的恶作剧,到夏日穿着棉袄的夸张表演,到纸月遭遇欺侮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桑桑都是在传达一种努力想赢得纸月的好感、走近纸月的生命世界之中的冲动。但纸月只是他年幼生命世界中一个飘忽的影子,最终黯然地离去。原作者曹文轩显然是借纸月有意无意传达这样一个意念:首先她是“月”。对于乡村成长起来的桑桑而言,月亮无疑是自然善好的典型代表,纸月带给桑桑的显然就是一种自然善好的敞开,是桑桑生命中的一种美好的期待。如果说白雀与蒋老师带给他的是成人世界美好爱恋的晨曦微露,那么纸月则是贴近他自己的生命世界的神秘爱意的朦胧开启。其次这个“月”是“纸”的,“纸”的“月”当然是不真实的,是易碎的。纸月带给桑桑的无疑是儿童世界美好爱意的开启与迅即凋零。这意味着就桑桑而言,纸月的离去是必然的,怎样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才是成长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儿童生命世界中开启的人性之自然善好总是会随着自我的成长而逐渐消解、变色,对于成长中的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怎样把这种美好留在成长的记忆中,成为人生发展永远的基础,留住童年世界所开启的基于人性自然善好的爱与美好,乃是成长永恒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生命与美好为邻,亲近美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美好的事物大家都是很乐意去靠近,但是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在现实中又往往是无力的和易碎的,正是这两者的差异,成了他生病的根源。桑桑的病乃是一种成长之病,或者说成长的阵痛。每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置身于复杂社会关系之中,复杂社会关系的纠葛与沉重,使自然人性的美好变得不能承受,米兰·昆德拉说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里说的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因为,人首先遭遇的是重的危机,而不是轻的危机。轻的危机是反抗,是放弃,而重的危机则意味着过度的承负。当自然善好人性的阻遏成为必然,人性的得病就不可避免,关键在于病的轻重与否。敏感的人更容易得病,人是泥土做的,不是钢做的,这就是生命的脆弱性。自然之质虽然有一种初始性的美好,但初始性的纯洁与美好毕竟要融入不纯洁也并不美好的现实之中,这意味着得病的不可避免。
所谓“对症下药”,桑桑的病其实并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精神性的、生命性的。正因为如此,桑桑的病的治疗非同一般,所以一味地求医问药乃无济于事。桑桑得病之后,校长回复到父亲的角色,在这一刻,他生命的意义就是要救治自己的孩子。救治自己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成人化的世界中留住自然人性的美好,就是在当下之中留住未来。作为校长的桑乔,其父亲身份的回归,代表着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真诚接纳,蕴涵着成人世界本身被过度教化的人性向着自然善好的人性的复归。由于民间的非预期的力量,得病的小孩子在偶遇的情景之中获救,影片以一泡健康的尿结尾,象征着桑桑对自然善好的回复。父亲永不放弃的决心与民间并不可靠的奇迹,使小孩的病得到救治,疗治人性之疾病最好的良药就是——也只能是——优良的人性本身。人性的病还需人性来治,生命整体性的病乃需要生命自身向着自然善好的回复。
在这里,治病的过程充满一种隐喻。救治的过程,他要找医生,寻找医院,求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碰壁的过程。医院作为现代化、体制化的组成部分,医院问诊的失败意味着疗治人性的力量并不来自于现代化与体制化的力量,现代化与体制化并不足以救治人性的病弱,恰恰现代化与体制化本身就可能是人性之病源。拯救孩子,拯救自然善好的人性的希望在民间,是偶然性,是偶遇。既然是偶遇,那就意味着是非预期的,是不可靠的。救治方式的非预期性,非常规性,传达了对现代化与体制化的犹疑,不信任。现代化与体制化不可信,而民间救治又存在着偶然性,这意味着人性之病在当代社会中救治的无力。
如果说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去发现美好,获得美好,那么,在现实中,这种基于人性自然的美好恰恰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现实的冲击。影片一方面试图充分地展现这种自然人性的美好,同时又更深沉地显现这种自然人性在现实中的虚幻与无力,从而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份流逝,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由于影片中传达的这种美好的破碎,以及后面救治过程中非预期的不可靠,使整个电影具有一种植根于现代性中的、深切的、生命的悲剧意识。
自由的重建:从自然的自由到教化的自由
《草房子》由一种个人命运的叙述,变成一曲逝去的时代的挽歌。历史的进步会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和舒适,带给我们开阔的、坚硬的空间和居住之所,但是历史的进步也逐渐淹没了我们心中的小房子。代表着乡村淳朴生活时代的草房子就只能作为一种反观当下生活的镜像,而留存在置身现代化之中的你我的想象世界之中。既然现代化和体制化都不足以呵护我们生命的完整性发展,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承负现代性的命运,那么,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当下的境遇中重建生命的自由与完整?我们固然是凭靠后天的教化生活在社会之中,但教化的自由如果缺少了自然的自由作为内在的补充,就会缺少真实的生命内涵而流于外在的适应与模仿。对于我们而言,思考当前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今天,我们教育的起点在哪里?当我们被越来越眩目的现代化所围绕,我们还能找到教育的起点吗?更确切地说,我们还能找到教育所由起始的、所赖以发生的自然善好人性的起点吗?
以应试为中心的体制化的教育,越来越多地遮蔽了儿童生命自然善好的踪迹,世俗化的力量过早地设定了儿童在教育中的方向,小孩子从幼儿园里开始就被期待着要去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出国,挣钱,当明星……世俗化力量的冲击实际上大大地缩小了儿童在教育中陶冶的空间,实际上是缩小了儿童成长的空间,缩小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可能性,同时也遮蔽了儿童发展的内在生命起点。这就为我们教育提供了一个思考的主题,那就是:怎样重新拾回基于人性自然的善好,从而给个体人生找到一个可以永恒回返的起点。人成长的过程当然是不断向前发展,但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回溯的过程,这两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向后走是一种意向,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是把基于人性的自然善好带入到个体当前的心灵空间、精神结构之中。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从自我人性最初的踪迹中找到自我生命发展的可能的方向,而不至于被当下的某种特殊的目标、设计所遮蔽。对自我生命之自然善好的回溯,乃是个体成长恒久的参照,正是对生命本源的回溯,是个体生命的自然善好对当前生命状态的介入,调整着生命健全的方向。这不仅仅是个体的,同时也是人类的,人类的健全发展,同样有赖于对古典时代基于自然善好的健全人性的不断回溯。
曹文轩在小说的后记中曾这样说:
“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对人的最底部的结构的预设,因而是永恒的;我们看到的一切变化,实际上,都只不过是具体情状和具体方式的改变而已。
由此推论下来,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总而言之,自有文学以来,无论是抒情的浪漫主义还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它们所用来做‘感动’文章的那些东西,依然有效——我们大概也很难再有新的感动招数。”(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正是对于初始人性自然善好之质的信赖与依恋。儿童生命中的成长与感动,正是来自对儿童生命世界的自然善好的激活,留驻童年的美好,实质就是留驻生命本身的自然善好之质,留驻生命的初始本色。
生命发展基于自然的自由、并从自然的自由逐步走向教化的自由的过程,自然的自由给人生发展以鲜活的质料,教化的自由则赋予自然的自由以美善的形式,一种类化的生命存在样式,而自然的自由之中则内含着生命的原初的美好。守护生命自然善好的踪迹,不仅给个体生命发展提供内在的生动的生命基础,而且给教育提供可以恒久回溯的家园,一切教育都从这里开始。
草房子:现代化中渐行渐远的田园牧歌
电影(小说)的题名是“草房子”,影片中也大量出现草房子的镜头。房子是我们的安居之所,房子同时也是人心安居的地方,但是这个“房子”却是“草”的。草房子有两层隐喻,第一层是草所代表的自然、感性、柔软,第二层是“房子”则代表着温暖、美好,合而言之,“草房子”代表着自然的美,贴近儿童生命世界的温暖。不仅如此,草就是代表着自然的天性,而房子是人为的,作为整体的草房子作为空间,意味着自然与人为的优雅结合,代表着自然向着人事的延伸和人事向着自然的贴近。理想的生命空间正是自然与人为的结合,草房子就是这样一种妥帖地呵护人性的、自然而温暖的生命空间,草房子本身就代表着自然的人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从而给儿童生命世界的发展提供一种自然、和谐、温暖的空间。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是两个小孩在草堆里打滚,草软软的,有着土地的香气,传递着一种贴近生命的温暖,睡在草上是很舒服的。这是草房子的第一层意蕴,作为一种温暖而自然的生命体贴。另一层意思是,草房子终究是易碎的,经不住风吹雨打,特别地,在现代化、体制化的进程之中,草房子不可避免地是边缘的,无力的。草房子提供的一种意象就是感性的,柔美的,易碎的。草房子也就是象征自然人性的力量,放大一点说,就是一种古典的、乡村的、贴近自然的心灵生活的力量。当现代化与体制化裹挟着权力的、物质的、利益的力量弥漫而来的时候,草房子终将灰飞烟灭,成为我们心中日渐远去的遥远的记忆。
无疑,草房子就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空间的表达,一种切近自然的、妥帖地呵护人性的、温暖的教育空间的期待。遗憾的是,童年的草房子终将随着年龄的长大、岁月的变迁,一点点逝去,取而代之是现代化、体制化的教育空间,是人为对自然的一点点的僭越,逐渐替代,草房子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无可奈何花落去”。这种远离,既有现代化的必然性,又有我们对现代化的单面追求而出现的人为与偶然性;既有以现代化来提升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合理性,又有着诸多难以言传的隐忧,那就是我们对自然、乡村社会的人文意蕴的否弃与遗忘。我们是否还需要留驻已经远逝的草房子?历史的进步是否必须以淹没我们曾经拥有的草房子为代价?如何留驻,并积极纳入到当代教育结构之中?当我们的社会在追逐着高楼大厦、追求着一种逼迫性的现代化之时,那些纯朴的、贴近自然的、贴近自然人性的生命空间到哪里去了?我们还能留得住,是否还需要频频回顾?
整个影片传达着自然与教化、乡村与现代、民间和体制之间一种微妙的紧张,草房子就是这种紧张之中的乌托邦,既是人性的乌托邦,也是一个教育的乌托邦。教育要回到这样一种最基本的生命状态,以这个作为起点来引导人性的优良。所以整个社会中的文明与虚华,包括教育中的文明与虚华实际上很有可能会遮蔽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些东西。我们看到的是多媒体展现的世界,是世俗化的、外在的一些东西,实际上遮蔽了教育回望自然的视角。
《草房子》读书笔记领悟心得 篇8
《草房子》这篇文章是著名的作家曹文轩写的,他是中国众多作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也拿过很多的奖项。《草房子》是一部讲究品位的长篇小说。主要写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六年级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与一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男孩、女孩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抗争的悲怆;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到来时对生命的深切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都清晰而又朦胧地发生在少年桑桑的生活世界里。这是他接受人生启蒙的六年。
这本书语句用词格调高雅,从开篇到结束都充满了美的感觉。叙述风格即谐趣而又不失庄重,整篇文章结构独特、新颖。
读书心得600字草房子 篇9
小说里面的少年角色不多,让我数数,有“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貌似只有这几个。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故事,这些故事却又相互交叉,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事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取笑秃鹤的光头,羡慕杜小康的白衬衫和自行车,嘲笑细马的“南蛮子”腔调,以及长得好看的纸月以及她那好看的字,都是些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较量、妒忌,一些带有炫耀的恶作剧,和某种微妙的无法言语的情愫,没有刻意渲染,有的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
小说里面的成年角色也不多,总体来说就两类,一是父母,上述孩子的父母;二是老师,桑桑的班主任蒋一轮老师和温幼菊老师。桑桑最特别,他的父亲桑乔是校长,故事发生地就是桑乔当校长的这个油麻地小学。开始的时候,对桑乔的描述,就是他特别注重声誉,不放过任何表现拿名次的机会,一度我认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貌似他也确实如此,当桑桑把他笔记本上那些代表各种荣誉的大小不一的红戳撕下来的时候,他下手打起桑桑来,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草房子》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篇10
这本书里的人物主要是桑桑、纸月、温幼菊、蒋一轮、桑桥。这一个故事里面就有很多章,而且里面的故事都很生动,让人看了这些文字,就像真的见到了那幅画面了一样,我一口气就看了书的一半,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本书是这样的生动,我以前也看过这本书,那一次我却是什么也没看进去,这也太奇怪了吧,最后我终于找到到了原因,是因为那一次我没有静下心来看,我终于明白了,干什么都要静下心来弄,这样你才会越弄越好,要是不静下心来弄,那么你只会越弄越差的,就像画画,你静下心来,和不静下心来的效果就不一样,静下心里的就很细致,也画的栩栩如生,而不静下心来画的却很粗糙。就这样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不管读什么书,我都静下来慢慢的品,让自己把这一章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都弄懂,才开始读第二章。
这本书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字,以及很多知识,我每读一章,就有一章的收获,有时,我在这章学到了做人要大方,有时我在那一章里学到了做人不可以太自私了,这些很小的知识关系到了我们的一生,所以我们要记牢这一点,不可以忘记。啊,真让人惊叹啊,在一本书里就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是让人惊叹啊,我真想再把这本是读一遍,因为我再读一遍的话,我也许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学到更多的字,我也想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字呀,所以想把这本书再看一遍。
关于草房子读书心得文章 篇11
《草房子》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在这短暂的六年中,他经历了一连串看似寻常而又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似乎是油麻地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人的眼中,她是一个可恶的老婆子,学校和地方政府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也没把她轰走,她成了学校的“污点”。
然而在一个春天,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一件事——在这个春天,她冒险救了落入水中的乔乔,然而自己却昏迷了过去,在油麻地人的悉心照料下,半个多月才能勉强下地。
在这之后,她变得与以前截然不同了。她自动地离开了校园;赶走了闯入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上了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与世长辞。
感动之余,我不禁想:“到底是什么让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让她只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而不顾河水的威胁呢?想了又想,我终于明白了。是油麻地人的淳朴和对她的关爱,还有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淳朴,感恩……书写了秦大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
书中最让我敬佩的是杜小康。他们家曾经是油麻地最富裕的一户人家,生活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然而在一夜之间,他们家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放鸭子。
上学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覆灭,然而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却表现得分外坚强。他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毅然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的坚强。
杜小康面对苦难时的悲怆与坚强告诉我们:“当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应该打起勇气,坚强地面对。”
中小学生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12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望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桑桑算是半个孩子王,和我小时候很像,我也做过几年女生里的孩子王,感觉很威风,也很壮胆。也许,我们谁也走不出童年,因为童年在我们的身上烙下的印记是不可磨灭、经久不衰的,而且指引我们向着这个方向一直前行,多少决定、念头都是小时候的回光。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13
我这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他清楚的展现了我们的童年生活像桑桑一样。我们都有一点小调皮,都有一点小淘气,也有时候会耍一耍自己的小聪明,也会跟自己的小伙伴们起一点小矛盾。我喜欢这本书,它告诉了我许多和朋友相处的道理,也使我从他的童年里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们也会像他一样做一点“小发明”,比如说:桑桑把自己的蚊帐做成了一个小鱼网,虽然捉到了好多小鱼,可他晚上却被蚊子叮的满身是胞,可这些在他眼里觉得很好玩,心里想“值了”,可在他妈妈眼里这也就是瞎胡闹。我觉得他还很有“艺术”细胞,在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他不去吃冰棍,而是把爸爸的大棉衣、大棉裤、大棉鞋穿在身上站在一片空地上手拿一根长木棍像个稻草人一样站着,过往的人看到他都会捧腹大笑,他那时简直成了他们村的笑料,但他觉得这很有趣,他看见别人笑,自己也跟着笑,还觉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还觉得我很像他,怕挨打怕挨骂。那一次他和杜小康在一个稻草堆里练习骑自行车“脱把”的这一招式,他俩练着练着就饿了,他们打算去烤红署,他们把一小堆稻草点着了,结果火越燃越大,使学校损失了一堆稻草,校长要求责任者站出来,杜小
康站了出来,他死死咬定是他一个人干的,硬是没把桑桑供出来,桑桑心中很胆怯,回家去在桑乔(校长)面前说了出来,在这之后他很受别人的鄙视„„我很理解他这种心情,我像他一样,在做了某些错事后不敢给妈妈说,怕她打我骂我,越是不敢说越是心中胆怯。
在阅读中,我的心随着《草房子》中桑桑的行为而变化,当他在夏天穿上那身棉服时,我也感觉到很好笑,当他不愿承认错误时我的心中很沮丧,他该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男孩呀,为什么要隐瞒?当他为纸月抱打不平的时候,我又为他的行为而感动,那时我真想对他说;“桑桑,你是最棒的!我要像你一样!”
我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童年,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学到许多道理,从这本书中我们会找属于自己的乐趣,从这本书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形态鲜明的人物,学到更好的写作方法,从这本书中我们能更好的领悟到生活的乐趣,通过读这本书中使我们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和身边的朋友去交流。
【《草房子》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08-14
《草房子》读书心得500字优秀11-04
草房子这本书的读书心得10-27
草房子读书笔记300字心得体会07-16
关于草房子读书笔记08-20
《草房子》读书笔记500字05-17
草房子读书笔记400字10-15
草房子读书笔记400字六年级05-24
《草房子》读书笔记600字高中生作文06-19
读草房子心得感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