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2024-08-14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共13篇)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合上《草房子》,我抬头望见的不是楼房密集的喧闹小镇,而是那油麻地洒满阳光的草房子,还有那翱翔于屋顶的鸽群。我心中很是满足。

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男孩桑桑和家人在油麻地度过的六年生活。在这六年里,这个男孩经历了一个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童年。童年里有飞舞的白鸽、纸月的书包、爸爸的笔记本。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美丽。成长中有着愉快的童年。男孩桑桑是个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孩子。在他闲不下来、没事做的时候,他就会去找自己的朋友玩。可是他非常顽皮,独自跑到镇上买了一只鸽子。回到家后还与自己最好的朋友为刚来的鸽子朋友做了一个新家。桑桑在每次遇到不开心都会去找鸽子玩。成长中有着甜蜜的友情。

一天,桑桑父亲桑乔的学校门里,来了一个转学生,她的名字叫纸月。得知纸月她家离油麻地有三里路,桑桑疑惑如果走那么远,那么纸月每天上学肯定会迟到。果不其然,纸月迟到不断。让桑桑一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纸月不继续在板仓小学读书呢?于是乎桑乔让桑桑去纸月家里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纸月每天都被板仓小学的几个男生拦住。桑桑立马回去和父亲说明了情况。在桑乔的帮助下,镇里领导联系了板仓小学的校长,教育了那几个男生,帮纸月解了围。成长中有着温暖的亲情。没过多久,桑桑得了一种怪病,脖子上起了一个肿块。父亲带着桑桑四处求医,可是每个医生都说治不好。正在他们一家人濒临绝望的时候,油麻地来了一位郎中。虽然这位郎中不能医治桑桑的病,但是他介绍了一位能帮助桑桑的高人。桑乔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觉得有希望就一定要试试看。他急忙回家拿了钱,立刻背着桑桑上路了。他们步行了三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位郎中。可是老人家年事已高,使得桑乔父子有些不信任。不过都到这儿了,必须还得试一试才行。这位老郎中一看就知道桑桑得的是鼠疮,他马上给桑桑开了药方,让桑桑回家按时吃。一个月后桑桑脖子上的肿块消失了,父亲终于轻松了。

读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草房子,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纯真无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宁静、温馨、悠远,而且永恒。在童年的成长中,我们收获了友情,体会到了亲情。我感恩一切愉快、甜蜜、温暖的点滴,让我精彩地成长。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暑假里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桑桑是一个聪明、调皮、爱捣蛋的孩子,整天满脑子胡思乱想,做出奇怪的事情来。比如用自家的碗柜做鸽子的家、把蚊帐做成鱼网、夏天穿着大人的棉袄做莫名其妙的动作、瞎唱一些乱七八糟的自编歌、把爸爸年轻时得到的笔记本当什么来用。然而,每次被妈妈训责以后,过一段时间老毛病却又犯了,母亲的责骂简直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效果。桑桑他们班的班长杜小康,家里的条件本是油麻地小学还算富裕的,可是因为家里的突变,使他不能上学,而要离开油麻地,去400公里以外的地方养鸭。在杜小康走之前,他撕心裂肺的喊声:“我要上学。”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当时,他哭了,我也哭了。而且,杜小康还是一个很诚实敢作敢当的孩子。有一次,他和桑桑在稻草堆那边玩火,结果起火了。当桑校长问是谁干的的时候,杜小康和桑桑都在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杜小康承认了错误。就因为这桑桑回家后被他的爸爸—桑校长打骂了一顿呢。陆鹤因为没有长头发,被大家称为“秃鹤”,经常被大家笑话。但是,他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上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认识了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看到了令人落泪的真情;我明白了同学之情应该互相帮助;我知道了师生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让我的思绪跳跃飞翔。

读《草房子》让我结识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一方胜景,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油麻地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于是油麻地出现了一幕幕有声有色、耐人寻味的悲喜剧。

我第一次被《草房子》这部小说感动得要流泪,是读第四章《红门》,那时的杜小康由于父亲经营的百货店倒闭而家境贫困,不得不舍弃了学业。他和母亲一起去田里干活,父亲又生了病。杜小康知道是他孝敬父亲的时候了。他整日对父亲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读到一个个这样的场景,我不禁潸然泪下。虽然这样温馨的画面十分美好,但却折射出了人生的苦涩,如那些在野风中摇晃着叶子而散发香气的苦艾,令人惊奇的是那饱受风霜的无瑕心灵。回归现实岁月的长河,再想想我自己,不仅不能照顾父母,还总是惹他们生气。有一次,由于顽皮捣蛋,我把自己的手指夹伤了。妈妈手忙脚乱地把我送进了医院。在一阵昏迷后我终于醒来,看见妈妈趴在我的床边,疲惫地睡着了。晨光中,妈妈朦胧湿润的眼睛和那纤弱的双手,让我看了不由得心酸。想到妈妈一夜没睡静静地守护着我,而自己以前却经常惹妈妈生气,我哭了,我为自己以前做过的让妈妈伤心的事而惭愧。我轻轻地下了床,抚摸一下妈妈的手,爸爸在这时也匆匆赶来了,我和爸爸一起把妈妈扶到了一旁的床上躺好。此时正好有一缕阳光射了进来,是那么温和。

人人都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有时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有时只要一份善意的鼓励,都可以让感恩之花在人们的心中绽放,让人类沐浴在感恩的芬芳中。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暑假里,我走进了曹文轩的《草房子》。

读之如饮甘醇,作者童年的趣事让我向往,一幕幕不时闪现眼前,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消灭了”这本有“品位”的儿童文学读本,正如作者所说,美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当我走近曹文轩精心搭建的《草房子》时,那优美而又质朴的文笔,在我面前勾画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再瞧瞧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我只能有叹息一声。那种让我无法想象的、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难忘记忆,她让我想起浪漫的童话,让我有一种想走进油麻地小学读书生活的冲动。

桑乔,这位猎人出生、曾经说话口吃的年轻人,居然凭借不屈不饶的毅力,成为一位出色的小学校长。当我看到他仅仅为了那盖满印章的纸上的荣誉,他可以将桑桑不当儿子看时,对他的敬佩就日渐减弱。但,当桑桑生病到无药可医时,我又为他高兴,因为我又看到了父亲高大地形象。桑乔,他是一个人,一个父亲。面对桑桑无助的眼神,小小年纪的柳柳,在大人的忧愁里懂得了体贴人;生命的力量和责任使得虚弱的桑桑可以将妹妹背上城墙头看落日,看月亮,看星星。等等这些,让我一下子觉得我似乎也长大了许多。

人性是善良的。桑桑的不幸也曾让我黯然神伤,但我确信曹文轩不是残冷的杀手,会随意抹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感动,果不其然,我看到了曹文轩的善良,一个“鼠疮”,就让俨然无生气的桑桑挣脱了命运的枷锁!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有一种想大哭一场的冲动,为桑桑年轻的生命,也为曹文轩人性的善良,更是他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年轻的时候,差点被它夺走生命,舅爹无意的叹息,救得了妈妈。当我读到《药寮》,温幼菊老师那咿呀小调透射出的“别怕”慰藉,让我真的感动了,那首“咿呀”的小调让我痴迷,也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阳光。是啊,桑桑在生命的转折处,遇到了让他一辈子难忘的人,记住了生命里珍贵的东西。有时候,我也会傻傻的想,如果我是桑桑,多好!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2

(1)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 (停止) 。

(2)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这种行为) 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 致力于别种学说 (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 的研究, (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 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 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 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 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 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本经用语例决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 的方法, 是比较可信的考证方法, 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 没用彻底, 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共出现了六次, 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 (1.14第九页) ;《为政》———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6第十八页) ;《雍也》———可谓仁之方也已 (6.3.第六十五页) ;《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 ;《子罕》———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9.11第九十页)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 (9.23第九十四页) 。

除了第二条之外, 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语气词, 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话, 《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 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 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话, 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 “也已”解为语气词, 即“攻击他种学说, 这是很有害处的 (行为) ”。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 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 ‘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 不应此处独训为治, 则何晏、朱子之说非也。‘已’者语词, 不训为‘止’, 如‘末之也已’, ‘可谓人之方也已’, 其例均同, 则孙奕、钱大昕、焦循诸家之说非也。” (《论语集释》108页)

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解释论语比较出名的人物, 程先生就是用这种以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本书中的例子的方法将他们一一都驳斥了, 算得上是最有信服力的方法。

何晏说:“攻, 治也。善道有统, 殊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就是说研究和学习异端的学问有害, 即上面所列的第四种观点。受他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范氏曰:‘攻, 专治也。”

至于第三种观点———研究“异端”的学说, 将其与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相互磨合求中, 从而消除其中的害处弊端。其支持者以焦循、刘宝楠为代表。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用焦循的说法道:“焦氏循补疏《韩诗外传》云:别殊类, 使不相害, 序异端, 使不相悖。盖异端者各为一端, 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有以攻治之, 即所谓序异端也。斯害也已。所谓使不相悖也。”即是说, 攻治异端, 使相异之两端摩之而不异, 从而到达“斯害也已”的目的, 即“所谓使不相悖也”。他这是想利用儒家中庸的观点将孔子的形象善化, 是明显的尊孔抬孔行为。

笔者偏向于程树德先生所持的观点, 这可以从《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言行形象得到论证, 且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2.18第十九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8第八十九页) 慎言之人, 讷言之人, 四毋之人, 善扣两端之人, 岂轻易会去攻击异端之人?

参考文献

《纸房子》与读书 篇3

作为也买点儿书、读点儿书的人,我对这套属于布劳尔自己的索引很感兴趣。书中介绍,布劳尔“挖空心思,避免让两个互有过节的作家著作摆在同一层书架。譬如:博尔赫斯的书,就万万不可和被称作‘全职安达鲁西亚人’的加西亚·洛尔迦的著作摆在一块儿;因为莎士比亚和马洛拼命互控对方抄袭,两人的作品也无法并肩陈列,但同时还要慎重保持整套书的编号不至于紊乱;至于马丁·艾米斯和朱利安·巴恩斯,因为友谊宣告决裂,两个人的书当然也不可以放在一起;同样情形的还有巴尔加斯·略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如此尚嫌表浅,接下来就深入得多:“《佩德罗·帕拉莫》与《跳房子》两书都出自拉丁美洲作家之手,但其中一部带我们回溯威廉·福克纳,另一部则是源出莫比乌斯。再换个方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穿了,与罗贝托·阿尔特的关联性更为接近,而不是跟托尔斯泰。还有,黑格尔、维克多·雨果和萨门托三者之间的关系,远比帕科·埃斯皮诺拉、贝内德提、费利斯贝托·埃南德兹来得更密切。”

这些地方需要略作解说,才能明白布劳尔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来我对《纸房子》中译本稍感不满之处,即在于书中缺乏必要的注释。譬如我们知道影响了胡安·鲁尔福的威廉·福克纳,但是影响了胡利奥·科塔萨尔的莫比乌斯,也许需要注明是指那位发明了“莫比乌斯圈”(Moebius Strip)的德国数学家(1790-1868)。我们看埃舍尔的画作,多少明白拓朴学上这个圈儿的玄妙,而胡利奥·科塔萨尔也写过题为《莫比乌斯圈》的短篇小说。又如罗贝托·阿尔特(1900-1942)是阿根廷小说家、剧作家,据《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狂暴玩偶》(1926)、《七个疯子》(1929)、《喷火器》(1931)和《妖术的爱》(1932),书中描写的世界往往是古怪和梦魇般的,充满了反抗社会的愤怒和近乎疯狂的人物”。这样回过头去看译本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穿了,与罗贝托·阿尔特的关联性更为接近,而不是跟托尔斯泰”,估计正确的译法该是:“罗贝托说穿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联性更为接近,而不是跟托尔斯泰。”前面那段里的“莎士比亚和马洛拼命互控对方抄袭”翻译得也有些可疑。两位竞争的确激烈,但据我所知,并未“拼命互控对方抄袭”,当时只是别人对莎士比亚有所影射攻击而已。

书中向“我”转述此事的德尔加多“从没打算仔细弄明白卡洛斯到底怎样搞他的分类系统”,有关这套藏书索引只讲了这些;不过我们多少可以明白布劳尔的看法:“长达几世纪以来,我们都受制于一套缺乏想象力的刻板系统。让我们味于认清书与书之间的真正关系。所谓“读懂、读通”也就是“认清书与书之间的真正关系”罢。读书之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辈忝为读书人,虽不能及,心向往之。举个例子,洪侠兄在他的“书情书色”专栏里一再推荐《纸房子》;而他自己听说与知堂老人有点牵连的郑子瑜逝世,“昨天在新书房理书,翻出了几册《知堂杂诗抄》,还有郑先生笺注的鲁迅小说和一册他的‘墨缘录’。我把它们集在一起,放在离周作人专架不远的地方,聊表纪念的意思”。略近布劳尔的做法。

布劳尔的索引被一场火灾烧掉了,“这么一来,他完全无法找到绝大部分藏书的确切位置,甚至连哪本书当初搁进哪个书架也全没了主意”。布劳尔丧失了自己构建的那个世界。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他早就顾不了作家之间的交情是好是坏,不在乎斯宾诺莎、亚马逊河流域的植被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关联或相互排斥;至于装帧精不精巧、书中插图是铜版画还是木版画,他更无心去管;连毛边书、摇篮本,这会儿都无可如何了。他现在只计较书本的大小、厚薄,那些封皮是否足够坚挺,扮演石灰、水泥和砂砾的角色。……当四堵墙越筑越高,他肯定先绕了一圈,然后交给工人一本博尔赫斯充作窗台;一本巴列霍,上头一部卡夫卡,旁边填上康德,再铺上一册海明威当门坎儿;还有科塔萨尔、专写砖头书的巴尔加斯·略萨;巴列一因克兰挨着亚里士多德:加缪和摩洛索里砌在一块儿;莎士比亚和马洛,在砂浆簇拥下终于难舍难分;所有这些书都注定要齐力筑起一堵墙,共同形成一道阴影。”布劳尔所谓“书与书之间的真正关系”完全不存在了。

“纸房子”象征着我们寻常与书的关系,那种老一套的读书方法,亦即布劳尔说的“缺乏想象力的刻板系统”;置身其中,不仅无所获益,而且深受束缚。故事结尾,布劳尔从书籍砌成的墙壁间找到那本康拉德的《阴影线》,纸房子随之倒塌,他把书还给了曾扬言“你的任何举动都不可能令我吃惊”的布鲁玛。对此“我”说:“有个男子借着一只坚定的手,尽管动作鲁莽粗暴、心情忐忑不安,终于跨过他自己的阴影线。”《纸房子》有如一部公案,道着了读书的真谛。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草房子》里我印象最深的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桑桑。桑桑是个天真活泼的小男孩,很喜欢闯祸,比如他把蚊帐改做成渔网去捕鱼;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橱改成鸽子的“高级别墅”……但是经过上小学六年级的时间里,他经历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一切使他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

在看药寮这一章时,我落泪了。在那章里,桑桑得了一种怪病——鼠疮,脖子上有一块红彤彤的肿块。为了治好这种怪病,桑乔带着桑桑走南闯北,四处寻访名医。为此,桑桑也吃了不少苦药和偏方,甚至强忍着疼痛在脖子上扎下了火针……可是还是不见好转,就在大家都几乎要绝望了的时候,是文弱的吻幼菊帮助了桑桑,她带桑桑去了她的药寮小屋。她安慰桑桑,为他熬药,给他讲自己以前的故事。

纸月知道桑桑生病之后,特意每天带一筐鸡蛋到桑桑家来。终于,桑乔也访到了名医,治好了桑桑的病,这真是个美好的大结局。也从中明白了父亲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

《草房子》这本书发人深省,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善良、尊严、顽强、荣誉、快乐、痛苦、无奈……

学生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5

《草房子》是一本很美的书,有那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有那桑桑与油麻地小学的同学老师所发生的那一系列最纯真、最美好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一篇令人揪心的文章,那些弱势的群体:秦大奶奶,却又拥有最倔强最坚忍不拔的精神,她用尊严守卫着那块土地,哪怕这样付出的代价再大。这,同时也反映了桑桑所拥有的童真与纯洁。他愿意在秦大奶奶受到众人的非议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带头让秦大奶奶撤走的时候去帮助她,因为他是理解秦大奶奶的,他懂得这一份情感实际上比任何都重要,这是既凄凉但又温暖的美。这亦可以是一篇关于成长的作品,但它避开了时下很多作家的俏皮、流行的语言,把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展现得淋漓尽致。细马,没有上过学,还是被邱二妈收养的,但他在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中,他懂得了撑起这个家,当他搀着邱二妈回到家的时候,他成长了,这是一种无限的美,后来每当这个画面浮上脑海,我都觉得鼻子一酸,因为这种成长的美。

这篇文章的美,在于每个孩子的品质中,桑桑的正直、秃鹤的倔强、细马的孝顺、纸月的善解人意、杜小康的坚强可以这样说,桑桑所认识的这些孩子,都是真诚的,他们用最令人感动的品质搭建了友谊,这也是美的,因为这些品质的存在会让你潸然泪下。

这本书通过对桑桑小学六年的描写,将一个个弥足珍贵、格外感人的故事呈现在了眼前,整部书加起来,拥有的,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甚至刻骨铭心的美。三言两语谈不尽这本书的美,但你真正去读之后,这种美与感动的结合,会让你内心最柔软的深处,留下一滴最温暖的泪水。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6

《草房子》让我想起自己在六年级时候,即使有很重的学业,教学楼前,打沙包,田格子,一周只可以玩一次,我也很开心。《草房子》中童年的角度也是我们童年的期盼,想法。桑桑是我们很多六年级孩子的写照,阳光,无所畏惧,有很莽撞,无知。

《草房子》读书心得

曹文轩曾说过:“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而《草房子》的美,就好比这句话。

那里有被水洗刷过的天空、绿油油的稻草、清新的空气、金色的草房子、美丽的白鸽、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充满欢声笑语的油麻地小学、纯洁无瑕的童年„„谁不想拥有呢?这一切我都曾有幻想过,如果我也生活在那儿该有多快乐呀!美丽的景色,给人无限的暇想,那是一种景色上美。

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开心的童年,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而且人不可能只有快乐的童年,桑桑也曾经痛苦过,他得过一种怪病,去过大大小小的诊所、医院,喝过无数次苦药和偏方,我担心得流下了眼泪,因为像桑桑这样拥有美好童年的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温幼菊老师也带过桑桑去她的药寮里,为他重新干起煎药,给予他活下去的鼓励。最终他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病魔。在那黑暗的几个月里,他变得懂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顽皮了。桑桑的坚强是一种胜利的美。

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秦大奶奶奋不顾身地下去救乔乔,差一点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不就是我们正所寻找的雷锋精神吗?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秦大奶奶在一次拉就快要落水的学校里种的南瓜中,滑入了水中,被水淹死了。这次,我伤心得留下了眼泪,为秦大奶奶的雷锋精神,我想对秦大奶奶说:“秦大奶奶,好人有好报,你一路走好。”秦大奶奶的精神也是一种舍己救人的美。

作者笔下的《草房子》是虚幻的,但他却在我身上盖起了一个金光灿烂的草房子了。

《草房子》读书心得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该书非常生动细腻的描述了一个名叫“桑桑”男孩的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毫无瑕疵的纯纯的友情和真情,同时也被远离城市喧嚣的原生态所打动。

书中人物陆鹤因头上“寸毛不生”,被同学嘲笑为“秃鹤”。在一次桑桑联合阿恕“整盅”了一下他后,怨恨的种子刻在他心中埋下,体操汇演时,他用特殊方式“报复”了大家。我不免怜悯起了“秃鹤”,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而“秃鹤”的弱点是人尽皆知的,可有人偏偏一次次往他的伤口上撒盐,他很痛,所以报复了人们,他想用全校的耻辱,让大家重新接纳他。可是,大家并没有由嘲讽转为敬重,反而换成了对他的藐视。“秃鹤”异常后悔,因此把最不愿意展现给大家的一面,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他战胜了自己,证实了自己,取得了成功,换来大家一串串钦佩的泪水。经过了坎坷,“秃鹤”赢得了别人的接纳和尊重。这个故事给我的启迪是:遇事不要退缩,勇于挑战和战胜自己,在跟同学交往时要真诚、善待他人,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要说我最喜欢的人,要数杜小康了。杜小康家境很富裕,成绩也最好,还是班长,并且一直都是桑桑明争暗斗的对手,他是油麻地唯一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让大家非常羡慕。然而,杜小康最后的遭遇很让人心酸,他是一个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上一下子跌落下来的很不幸的少年。杜家出了事,无奈杜小康含着泪退了学,只得牧鸭维持生计,但他最终没有放弃自己。他不怕丢面子,在学校门口卖一些小商品。我佩服杜小康不怕困难、对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

我联想到自己,有些时候,我也害怕困难,遇到困难时不去想办法克服,而选择逃避。我想学着去坚强,可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光说说不行,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只小蚂蚁,不慎掉进了水杯里,它们艰难的一步一步爬向杯口,滑下去了,再爬,来回几次,都没有放弃的意思,失败了再来,一次次摔倒在杯底,这并不能让它们打退堂鼓,眼看就要翻出去了,可又滑了下来。但它们并不灰心,相信自己最终一定会爬上去的,最后它们如愿以偿,获得了自由。这就是一种坚强、不轻易放弃的表现,小小的蚂蚁都能如此,何况我们呢?我感到惭愧。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明白了童年不就是一幢充满阳光和快乐的草房子吗?童年的草房子里,有悲有喜,有忧有愁,我也是,我也曾经有一幢属于我自己的金色的草房子,他同样记录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的欢喜和忧伤!这幢草房子藏在我内心深处,永远,永远不会忘掉。

《草房子》读书心得

《草房子》的主人公名叫桑桑。桑桑其实就是曹文轩小时候的自己。《草房子》讲的是桑桑有滋有味的六年小学生活。虽然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但是他却是个调皮蛋,常常会做出一些好笑的事情。一个片段令我十分难忘:一天,桑桑想改善一下鸽子们的住处,他看中了家中的碗柜,找来了啊恕,把碗柜改成高级鸽子笼。四条腿没用,砍了;玻璃门没用,敲了;没有隔板,装上去。晚上,母亲看到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的新家时,她把桑桑狠狠地揍了一顿。我最喜欢桑桑,他虽然很调皮,但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还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天还蒙蒙亮,桑桑就跑到板仓村,要去解开纸月迟到之谜。刚好碰到绰号“豁嘴大茶壶”的刘一水和他的两个跟屁虫正拿纸月开心呢!这时桑桑站了出来,他要为纸月打抱不平,让纸月先跑走了,自己与刘一水等人干了一架,被打出了鼻血。最后,桑乔校长联系地方政府,对刘一水他们发出最后警告:“如果再有欺负纸月的现象,后果不堪设想!”

从此,纸月上学再也没迟到了。从这段故事中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以前午自习,我总是东张西望,不会利用时间。但是,我慢慢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午自习开始读书,写作业......因此,我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不写好作业绝不玩。

《草房子》读书心得

这是一个发生在60年代初期的故事,在那遥远的油麻地,生活着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

故事是从秃鹤开始说起的,那个没有一根头发,但却对尊严执着坚守的男孩。他和桑桑是六年的同学,起初他对自己的头发并不介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慢慢变强,他开始注意别人看他的目光,注意别人打量自己时的不怀好意,于是他开始保护自己的头,不让别人摸,不让别人碰。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一系列的嘲笑、排挤,他默默地忍着,直到后来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改别人对他的态度。

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性子活泼,他天生的顽皮也曾让桑乔和桑桑的妈妈很是无奈,但就是这样一个顽皮的他在经历了重病之后,选择了好好活下去。小学那六年在桑桑的记忆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桑桑的启蒙教育,它让桑桑成长,让桑桑从稚嫩走向成熟。

杜小康在油麻地小学里算最大的,高高的个子,敢做敢当的个性,不辛的家庭让他过早地体会到人生沧桑。在他爸爸死后,他一个人从油麻地小学门卖东西。待桑桑出来找他却又不得不回去上课时,他看着桑桑的眼神是那样无奈、那样悲凉,尽管他在微笑,可谁又懂那微笑后的艰难。

《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7

生命需要沉醉,就好像醒需要梦的呵护,清醒的人生需要不时的沉醉来呵护,这就是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日神精神代表一种理性,代表着秩序、清晰,按照社会即定的常理出牌。但个人在特定的空间忘记秩序,或者叫超越秩序,这就是尼采所讲的善恶的彼岸。人的生存有时候是需要超越善恶的,这就是游戏与沉醉,一种生命自在的生成与显现。正如席勒所言,只有人能游戏,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成为人。的确,对于成长中的少年而言,不是简单地以外在秩序,以成人世界的生存秩序来规划、设计儿童世界,取代儿童生命世界中的自然秩序,而是在激发、诱导儿童天性的自然绽放中去促进儿童世界向成人世界的认同,从而促成儿童生命世界的丰盈与饱满,促进儿童生命的内在生长,无疑是现代教育渐渐被遮蔽的重要话题。

生命的“质”,这个“质”就是质地、原初、原始,需要我们更多地正视它们,“质”的显现在个体生命成长中很重要的。生命之质需要被提升,但是却不能被简单地抑制。过度的教化,往往会截断个体人生发展与生命自然善好的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实际上大大缩减了个体生命发展的空间。当生命被过度地文饰,个体生命成长就触摸不到自然善好的踪迹,一个人的成长就可能是内在地无根的。失去了生命内在自然善好的引导,个人固然可以获得世俗意义中的成功,但终究少了点自然生命烂漫天真的本色,生命的颜色难免是暗淡的,缺少了郁郁葱葱的痕迹。

以曹文轩小说《草房子》改编的同名电影,就是这样一部探询生命自然善好与个体生命成长之间彼此交错的叙事。

儿童生命世界的展开与个体尊严的生长

《草房子》的叙事线索是多重的,贯穿首尾的是桑桑和他的父亲,其中关键的线索就是桑桑的生命成长历程。在桑桑的视界里,大人的世界太复杂。以桑桑为中心展开的叙事,就是儿童世界中的桑桑怎么一步步走进大人的世界。大人的世界也就是社会化的世界,桑桑向大人世界的靠拢,也就是儿童自然生命世界向社会化的生命形态的靠近。桑桑向大人世界靠近的过程也就是他精神成人的过程,就是他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电影的基本主题。

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小学的地方,在大大小小的一圈草房子边上,一位叫桑桑的小孩子怎样在远离社会中心的、遥远而美丽的草房子的世界中成长起来?以这个主题作为基本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率先展开的是优美的自然,还有儿童伙伴之间自由的玩耍,这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所看到的生命世界的美好。搞笑、大量的民谣、各种各样的游戏、儿童的狂欢,还有恶作剧,看露天电影,等等,都是充满着自然野趣、同时又不乏某种人性的良善的一种表达,正是这些因素滋润了桑桑们个人生命的根底。

当儿童生命自然在无遮拦地释放之时,儿童世界的尊严也渐渐地绽放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个体尊严的显现。桑桑和他的伙伴们在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祈求着“被”这个世界“看”,“看”与“被看”实际上就是他们生命尊严生长的起点。其中最有意义的片段就是桑桑在大热天里撑着棍子、穿着棉袄、大摇大摆地行走在众人的注视之中,以及随后瘦高的光头陆鹤戴着白色的帽子在众人的拥戴般的关注中走进教室,以至于把得意的桑桑冷落一边。这其中不乏恶作剧的尊严的凸显与彼此之间有意无意的比拼,实际上都跟外在的规训无关,而更多地是儿童世界之人性自然的显现,非关教化的善恶。

影片中的陆鹤,可以视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靠近的一个典型。陆鹤之为典型的意义首先表现在他的秃头,一种自然的野趣,这代表儿童世界中的一个极端,一种游离于成人世界规训体系之外的基于其生命自然的个性。他又要进入学校,融入周遭社会主流之中。进入学校本身就意味着向成人世界靠近,接受来自成人世界的规训,但他天性顽强的是,总是与体制化的学校教育保持微妙的张力,以强规训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自觉不自觉地把他排斥在外,这导致他的尊严的被贬抑。显然,正是因为天性中与成人规训逻辑的差异遭至以教化自居的成人世界的贬视或打击,致使他无法正常地进入到学校教育的规训场域之中,典型的场景就是学校广播体操比赛对他的排斥以及他的反抗。反抗的结果不仅是进一步加剧了他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裂缝,更重要的是他和周围同伴的关系都由于成人世界的介入而被瓦解,使他处于孤立无援之中,他不得不以让步的方式向成人世界靠近。陆鹤向成人世界靠近的一个机缘是学校的演出,因为演出紧缺的角色正适合于他的原本不光彩的秃头,也适合他的张扬、夸张的天性。在这里,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接纳与提升,并不是简单地排斥他们的天性,而是发掘、引导他们的天性,把他们引导进到合适的境遇之中,显现他们,并且成全他们。这里传达出来的乃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讲和,或者说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讲和。一种互赢的方式,使陆鹤进入了成人世界之中,演出成为儿童世界整体被规训的一个尝试,从此,使得陆鹤这样一个学校教育中的边缘人变成一个拥有正当位置的人,进而赢得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尊严。

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尊严,有的是基于自然的人性来追求自己的尊严,有的是基于社会的认同,实际上这也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这也就是卢梭所说的由纯粹的自然进入社会的自然。陆鹤作为典型代表,提示我们,教育过程中怎么看待自然野性的问题。个人天性中的乖戾不合于当时的教育路径,常常遭遇教育的排斥;想和普通伙伴一样拥有同样的尊严,却又处处遭遇歧视。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当他对尊严的期盼得不到回应时,就会用越轨的形式,甚至是公然挑战整个成人世界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尊严。在那样的场景之中,甚至可以说在那样的时代之中,他可以是敢于表达自我、追求尊严的一个人。这里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对比,在我们之中,大多数人,特别是成人化的个人,都习惯于顺从命运,顺从世俗的力量,缺少抗争的勇气,比如白雀和蒋老师他们是羞答答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和陆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恰恰是基于自然人性的力量,而不是教化的力量,把个体在世的生命源初性的尊严充分地显现出来。

不难看出,在这样一种跟自然贴近的生命历程之中,儿童成长的一个最基本依据就是自然的善好。这里实际上触及到了教育学要追问的一个关键主题:个体的教育究竟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一个人究竟怎么样教化成人?如果说最初的教化就是把他生命中所浸润的自然底色都排开,让个体纯然进于体制化的教育形式之中,那么,这样长出来的生命形态就只能是白面书生,一种被过多的文饰、从而失去了生命自然底色的生命样式。我们的教化形式是文对质的遮蔽,我国几千年来以皇权为支持、以儒家伦常为主要内容的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过于强大的教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国人生命之中的自然底色,遮蔽了个体教化之自然善好的基础,我们是以成人化、社会化的整体设定来取代儿童生命世界,儿童生命自然善好的踪迹在我们的教化体系中实际上一直处于遮蔽状态。《草房子》可以说是充分地正视、并展现了儿童的生命自然善好踪迹。

生命自然善好的无力与成长的代价

如果说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示了桑桑生命世界中美好的画卷,那么,构成桑桑他们生命世界的美好的源泉是什么?一个基本的来源乃是草房子所代表的自然世界!正是自然世界中的美好,游离在体制和中心之外、游走在社会边缘的自然,才成为小孩子生命美好的一个基本的参照,或者说生命美好的基本感受。这里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们引向美好,那么,美好的生活,或者美好的教化究竟从何开始?这实际上是教育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影片最初所显现的美好来源于哪里,第一个是纯粹的自然,包括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二个是人性的自然。在这两者之间的综合体,也就是说纯粹的自然和人性的自然的结合就是草房子。草房子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边缘姿态的草房子之所以成为桑桑们精神的家园,根本的原因正是基于其作为原初自然和人文自然的结合,而呈现出来的对儿童生命世界的贴身且贴心的呵护。

作为具有某种唯美主义倾向的电影,影片中尽量传达一种基本人性自然的善好,与此同时,也传达出这种人性自然善好的踪迹在现实中诸种因素的挤压,这种挤压既有成长的必然,也有现实本身的挤迫和社会偏见。杜小康家道的败落造成他的失学流浪,学校中学生的分等,使得放养鸭子的杜小康被排斥在高唱“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队伍之外,这都是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挤压。美好的破碎还有一层原由,来自于白雀父亲因偏见而对白雀与蒋老师恋爱的不赞成,这些都属于现实的挤压。白雀和蒋老师爱情的破灭还有命运的偶然性,而且还跟桑桑自己相关。桑桑原本是一个忠实的信使,并且因为对白雀和蒋老师的亲近而产生了对他们之间爱意的美好期盼,但这个忠实的信使因为一次很偶然的失误导致信的丢失,使他们的误会加深。这属于误会,一种生命存在中的偶然性,误会引发生命的断裂,但生命的断裂并不是误会造成的,而是生命内在的断裂。换言之,即使没有这个误会,断裂依然会以别的方式发生,断裂的根源在于自然的美好与现实的不美好之间的冲突。不管怎样,白雀以及她和蒋老师之间略带朦胧和羞涩的爱恋,乃是初长之中的桑桑生命世界里美好爱恋的象征;而他们之间恋爱的失败,则不仅仅是成人世界美好的破碎,更重要的是桑桑的基于自然善好之上的生命世界本身的破碎。

桑桑的父亲桑乔,同时又是校长,属于两者的集合体。一方面他的身上有很多自然的美好因素,包括他面对纸月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父亲、长者的天性,这种身份是去社会化痕迹的身份,他关怀纸月,并不是出于校长的名义。影片中,我们又不断地看到校长摇响手中的铃,这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表达,一种权力的实践。桑乔就是这样不断地在两者之间不停地游走。他对桑桑的态度也是一样,既有作为校长的威严,也有作为父亲的慈爱。他发现桑桑损坏了他珍爱有加的荣誉本用来抄写课本,他把桑桑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尊严的极度贬损,而这种尊严的基础正是基于外在的社会认同,这些荣誉都是作为自身体制化中的个人合法身份的一种象征。他发疯地追打桑桑,因为作为儿子的桑桑触犯了他作为校长的生命中最敏感的神经。那一刻,作为浸润在自然善好之中的桑桑的无力与作为成人世界代表的桑乔的强硬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当桑乔知道真实情况之后,他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父亲的宽容和爱,桑乔卸下成人世界身份的重负,回复到蕴涵着自然善好本色的父亲身份。作为体制的代表,面对儿子的冒犯而施予一顿暴打,但并不能改变父亲对儿子的爱。这里反过来说明,作为校长的桑乔其实是紧紧地围裹着作为父亲的桑乔,自然善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现实的冲击,首当其冲就是作为父亲的桑乔。

桑桑走近落魄的杜小康,为他抄课本,稚幼的桑桑是基于儿童天性的友爱,基于个人自然人性的美好,来尽力挽救他困境中的同伴杜小康。为什么别人没有办法实现,而要小孩来承担?因为小孩的承担完全是基于个人对善好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或表达,而不是一种体制化的力量。而恰恰失学的事实本身,却与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裂痕:基于个人之人性自然善好的力量在现实中于事无补,不足以改变既成的事实。桑桑试图尽力扩展自己个人基于自然人性的力量,来改变现实,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渺小。甚至包括桑桑充当信使,也是基于一种自然人性的善好,但人性的力量并不足以促成善与美的现实化。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人性的自然善好与现实中不好的冲突,这就是桑桑所进入的真实的世界,在这里,自然人性与历史和命运纠结在一起,演绎出生命成长中的纷繁际遇。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生命联系之中,桑桑秉持的自然善好心性,也一点点在现实周遭之中表现出美好而无力的一面。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桑桑为代表的儿童世界的开启,与以自然善好为基础的生命世界的呈现,随后,影片就逐渐把自然善好在现实中的遭遇一点点展示出来。伴随现实的诸多冲击,人性的美好开始在桑桑的视界中一点一点地失落。白雀和蒋老师爱情的昙花一现,杜小康的失学与流浪,纸月的忽远忽近与最终离去。还有在玩火过程中的失火,在偷看蒋老师信件过程中导致信件的丢失,实际上也是对自然人性的一种提醒,人性自然之质并不都是善好的,而且,自然善好的人性也并不总是可靠的。一个成熟的个人走进社会,是不能单纯靠自然人性的美好的,这意味着教化的必要性。

正是桑桑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与周遭生命世界的复杂纠葛,以及在现实中的诸种遭遇,才导致了桑桑的得病。在这里,桑桑的病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是精神的病,是一种生命根底的病,是一种阻遏之中的善好人性的病,是他的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想象寓居其中的肉身被败坏了。初始人性的自然美好原本具有某种完整性,但是这种完整性会在现实周遭的人与物的不完满性中失落,个人周遭世界的不完满意味着个人生命世界本身的不完满。一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周遭的世界就是一个人的心。桑桑的得病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更是因为他所遭遇的世界,所以病的根源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命对美好的这种期盼,与进入现实所遭遇的自然善好人性的破碎感和无力感。

儿童世界的新生与生命自然善好的留驻

纸月在桑桑的生命世界里具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纸月来到桑桑的生命世界里,一开始就带有某种神秘感,在不断地唤起桑桑心中某种美好的想象的同时,又始终与桑桑保持着若远若近的距离。从开始往纸月的被子上洒水的恶作剧,到夏日穿着棉袄的夸张表演,到纸月遭遇欺侮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桑桑都是在传达一种努力想赢得纸月的好感、走近纸月的生命世界之中的冲动。但纸月只是他年幼生命世界中一个飘忽的影子,最终黯然地离去。原作者曹文轩显然是借纸月有意无意传达这样一个意念:首先她是“月”。对于乡村成长起来的桑桑而言,月亮无疑是自然善好的典型代表,纸月带给桑桑的显然就是一种自然善好的敞开,是桑桑生命中的一种美好的期待。如果说白雀与蒋老师带给他的是成人世界美好爱恋的晨曦微露,那么纸月则是贴近他自己的生命世界的神秘爱意的朦胧开启。其次这个“月”是“纸”的,“纸”的“月”当然是不真实的,是易碎的。纸月带给桑桑的无疑是儿童世界美好爱意的开启与迅即凋零。这意味着就桑桑而言,纸月的离去是必然的,怎样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才是成长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儿童生命世界中开启的人性之自然善好总是会随着自我的成长而逐渐消解、变色,对于成长中的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怎样把这种美好留在成长的记忆中,成为人生发展永远的基础,留住童年世界所开启的基于人性自然善好的爱与美好,乃是成长永恒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生命与美好为邻,亲近美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美好的事物大家都是很乐意去靠近,但是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在现实中又往往是无力的和易碎的,正是这两者的差异,成了他生病的根源。桑桑的病乃是一种成长之病,或者说成长的阵痛。每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置身于复杂社会关系之中,复杂社会关系的纠葛与沉重,使自然人性的美好变得不能承受,米兰·昆德拉说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里说的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因为,人首先遭遇的是重的危机,而不是轻的危机。轻的危机是反抗,是放弃,而重的危机则意味着过度的承负。当自然善好人性的阻遏成为必然,人性的得病就不可避免,关键在于病的轻重与否。敏感的人更容易得病,人是泥土做的,不是钢做的,这就是生命的脆弱性。自然之质虽然有一种初始性的美好,但初始性的纯洁与美好毕竟要融入不纯洁也并不美好的现实之中,这意味着得病的不可避免。

所谓“对症下药”,桑桑的病其实并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精神性的、生命性的。正因为如此,桑桑的病的治疗非同一般,所以一味地求医问药乃无济于事。桑桑得病之后,校长回复到父亲的角色,在这一刻,他生命的意义就是要救治自己的孩子。救治自己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成人化的世界中留住自然人性的美好,就是在当下之中留住未来。作为校长的桑乔,其父亲身份的回归,代表着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真诚接纳,蕴涵着成人世界本身被过度教化的人性向着自然善好的人性的复归。由于民间的非预期的力量,得病的小孩子在偶遇的情景之中获救,影片以一泡健康的尿结尾,象征着桑桑对自然善好的回复。父亲永不放弃的决心与民间并不可靠的奇迹,使小孩的病得到救治,疗治人性之疾病最好的良药就是——也只能是——优良的人性本身。人性的病还需人性来治,生命整体性的病乃需要生命自身向着自然善好的回复。

在这里,治病的过程充满一种隐喻。救治的过程,他要找医生,寻找医院,求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碰壁的过程。医院作为现代化、体制化的组成部分,医院问诊的失败意味着疗治人性的力量并不来自于现代化与体制化的力量,现代化与体制化并不足以救治人性的病弱,恰恰现代化与体制化本身就可能是人性之病源。拯救孩子,拯救自然善好的人性的希望在民间,是偶然性,是偶遇。既然是偶遇,那就意味着是非预期的,是不可靠的。救治方式的非预期性,非常规性,传达了对现代化与体制化的犹疑,不信任。现代化与体制化不可信,而民间救治又存在着偶然性,这意味着人性之病在当代社会中救治的无力。

如果说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去发现美好,获得美好,那么,在现实中,这种基于人性自然的美好恰恰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现实的冲击。影片一方面试图充分地展现这种自然人性的美好,同时又更深沉地显现这种自然人性在现实中的虚幻与无力,从而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份流逝,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由于影片中传达的这种美好的破碎,以及后面救治过程中非预期的不可靠,使整个电影具有一种植根于现代性中的、深切的、生命的悲剧意识。

自由的重建:从自然的自由到教化的自由

《草房子》由一种个人命运的叙述,变成一曲逝去的时代的挽歌。历史的进步会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和舒适,带给我们开阔的、坚硬的空间和居住之所,但是历史的进步也逐渐淹没了我们心中的小房子。代表着乡村淳朴生活时代的草房子就只能作为一种反观当下生活的镜像,而留存在置身现代化之中的你我的想象世界之中。既然现代化和体制化都不足以呵护我们生命的完整性发展,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承负现代性的命运,那么,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当下的境遇中重建生命的自由与完整?我们固然是凭靠后天的教化生活在社会之中,但教化的自由如果缺少了自然的自由作为内在的补充,就会缺少真实的生命内涵而流于外在的适应与模仿。对于我们而言,思考当前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今天,我们教育的起点在哪里?当我们被越来越眩目的现代化所围绕,我们还能找到教育的起点吗?更确切地说,我们还能找到教育所由起始的、所赖以发生的自然善好人性的起点吗?

以应试为中心的体制化的教育,越来越多地遮蔽了儿童生命自然善好的踪迹,世俗化的力量过早地设定了儿童在教育中的方向,小孩子从幼儿园里开始就被期待着要去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出国,挣钱,当明星……世俗化力量的冲击实际上大大地缩小了儿童在教育中陶冶的空间,实际上是缩小了儿童成长的空间,缩小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可能性,同时也遮蔽了儿童发展的内在生命起点。这就为我们教育提供了一个思考的主题,那就是:怎样重新拾回基于人性自然的善好,从而给个体人生找到一个可以永恒回返的起点。人成长的过程当然是不断向前发展,但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回溯的过程,这两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向后走是一种意向,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是把基于人性的自然善好带入到个体当前的心灵空间、精神结构之中。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从自我人性最初的踪迹中找到自我生命发展的可能的方向,而不至于被当下的某种特殊的目标、设计所遮蔽。对自我生命之自然善好的回溯,乃是个体成长恒久的参照,正是对生命本源的回溯,是个体生命的自然善好对当前生命状态的介入,调整着生命健全的方向。这不仅仅是个体的,同时也是人类的,人类的健全发展,同样有赖于对古典时代基于自然善好的健全人性的不断回溯。

曹文轩在小说的后记中曾这样说:

“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对人的最底部的结构的预设,因而是永恒的;我们看到的一切变化,实际上,都只不过是具体情状和具体方式的改变而已。

由此推论下来,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总而言之,自有文学以来,无论是抒情的浪漫主义还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它们所用来做‘感动’文章的那些东西,依然有效——我们大概也很难再有新的感动招数。”(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正是对于初始人性自然善好之质的信赖与依恋。儿童生命中的成长与感动,正是来自对儿童生命世界的自然善好的激活,留驻童年的美好,实质就是留驻生命本身的自然善好之质,留驻生命的初始本色。

生命发展基于自然的自由、并从自然的自由逐步走向教化的自由的过程,自然的自由给人生发展以鲜活的质料,教化的自由则赋予自然的自由以美善的形式,一种类化的生命存在样式,而自然的自由之中则内含着生命的原初的美好。守护生命自然善好的踪迹,不仅给个体生命发展提供内在的生动的生命基础,而且给教育提供可以恒久回溯的家园,一切教育都从这里开始。

草房子:现代化中渐行渐远的田园牧歌

电影(小说)的题名是“草房子”,影片中也大量出现草房子的镜头。房子是我们的安居之所,房子同时也是人心安居的地方,但是这个“房子”却是“草”的。草房子有两层隐喻,第一层是草所代表的自然、感性、柔软,第二层是“房子”则代表着温暖、美好,合而言之,“草房子”代表着自然的美,贴近儿童生命世界的温暖。不仅如此,草就是代表着自然的天性,而房子是人为的,作为整体的草房子作为空间,意味着自然与人为的优雅结合,代表着自然向着人事的延伸和人事向着自然的贴近。理想的生命空间正是自然与人为的结合,草房子就是这样一种妥帖地呵护人性的、自然而温暖的生命空间,草房子本身就代表着自然的人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从而给儿童生命世界的发展提供一种自然、和谐、温暖的空间。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是两个小孩在草堆里打滚,草软软的,有着土地的香气,传递着一种贴近生命的温暖,睡在草上是很舒服的。这是草房子的第一层意蕴,作为一种温暖而自然的生命体贴。另一层意思是,草房子终究是易碎的,经不住风吹雨打,特别地,在现代化、体制化的进程之中,草房子不可避免地是边缘的,无力的。草房子提供的一种意象就是感性的,柔美的,易碎的。草房子也就是象征自然人性的力量,放大一点说,就是一种古典的、乡村的、贴近自然的心灵生活的力量。当现代化与体制化裹挟着权力的、物质的、利益的力量弥漫而来的时候,草房子终将灰飞烟灭,成为我们心中日渐远去的遥远的记忆。

无疑,草房子就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空间的表达,一种切近自然的、妥帖地呵护人性的、温暖的教育空间的期待。遗憾的是,童年的草房子终将随着年龄的长大、岁月的变迁,一点点逝去,取而代之是现代化、体制化的教育空间,是人为对自然的一点点的僭越,逐渐替代,草房子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无可奈何花落去”。这种远离,既有现代化的必然性,又有我们对现代化的单面追求而出现的人为与偶然性;既有以现代化来提升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合理性,又有着诸多难以言传的隐忧,那就是我们对自然、乡村社会的人文意蕴的否弃与遗忘。我们是否还需要留驻已经远逝的草房子?历史的进步是否必须以淹没我们曾经拥有的草房子为代价?如何留驻,并积极纳入到当代教育结构之中?当我们的社会在追逐着高楼大厦、追求着一种逼迫性的现代化之时,那些纯朴的、贴近自然的、贴近自然人性的生命空间到哪里去了?我们还能留得住,是否还需要频频回顾?

整个影片传达着自然与教化、乡村与现代、民间和体制之间一种微妙的紧张,草房子就是这种紧张之中的乌托邦,既是人性的乌托邦,也是一个教育的乌托邦。教育要回到这样一种最基本的生命状态,以这个作为起点来引导人性的优良。所以整个社会中的文明与虚华,包括教育中的文明与虚华实际上很有可能会遮蔽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些东西。我们看到的是多媒体展现的世界,是世俗化的、外在的一些东西,实际上遮蔽了教育回望自然的视角。

草房子读书心得 篇8

这一篇文章讲了秦大奶奶和她的丈夫秦大,花了十年时间奋斗,在1948年买下了一大块地,种上了麦苗,等待着5月的丰收。可是秦大死了,而就快要丰收的时候,他们的地变成了学校,秦大奶奶也被迫搬家。她于是经常把鸡、鸭、鹅放到学校捣乱,还在苗圃上打滚,以及以眼花为名乱踩菜地,所以被人称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太婆”。可是当乔乔落水后,她奋不顾身救起了乔乔,从此她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帮助学校,最后却因为学校的一只南瓜而死。秦大奶奶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虽然用了极端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土地权,让人讨厌,可事实上依然是非常善良的老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就乔乔,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玩同学的笔,结果有人撞了我一下,结果笔撞在桌角上――断了。这时候那个同学回来了,见我把笔给弄断了,便大发火,还和我绝交了。我心想:“那个撞我的人是谁啊?还让我和最好的朋友绝交了!我一定要找这家伙算账!”正当我委屈的时候,我一抬头,忽然见到了书架上面的《草房子》这一本书,让我想起了秦大奶奶的遭遇。我当下又去买了一模一样的笔给了那个同学,并和他讲了当天的情况,我们又和好了。

小学生草房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9

细马是被邱二爷从江南领回到油麻地的,当他来到邱二爷和邱二妈家时,他对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冷漠。当细马读油麻地小学时,他有了一个好朋友桑桑。但是在课堂上,细马一点也听不懂油麻地人说的话,他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哑巴的世界。后来细马不上学了,他开始放羊了,他天天和一群羊混在一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时悲剧发生了,邱二爷得了绝症,尽管他刨了大半框的中药里要放的柳树须子,但邱二爷还是走了。

那时,邱二妈的房子已经塌了——是被洪水泡的,不过细马用他细弱的身躯撑起来了这个家。他先卖了几棵树,买了一些羊,等他有很多羊的时候,他卖了一部分,然后弄来了许多砖头,盖了一座美丽的房子……

《想象的房子》之想 篇10

害怕的原因是, 在中国, 在我们所爱的这个国家, 没有几个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在做“设计”。

那不禁要问, 他们 (在中国被称为建筑师、室内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等称呼的人) 在做什么?

他们在做什么?在搞“关系”。搞“关系”?对, 就是搞关系, 搞上关系, 并搞好关系, 才能做上“设计”, 做上“设计”才能赚到钱。赚到钱并且赚到更多的钱,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价值?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金钱”, 为达到赚钱的目的, 他们违心的去欺骗、去迎合, 设计沦为了一种赚钱的手段。因为, 他们有了钱才能更大的满足自己的虚伪, 有了钱……

也许是时代变了?似乎中国人已经改变了看世界的方式。所以, 所谓的“建筑师”、“设计师”他们就是这样满足于“别人”的看, 他们就是这样的满足于“别人”的虚伪, 因为在满足“别人”虚伪的同时也能满足自己的虚伪。就这样“中国人” (代表着大多数这样生活的人) 生活在一种不真实的状态中, 中国人在面对中国迈向“都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 也正失去属于自己真实的“一面”。追求的也仅仅是看, 在满足于看与被看的过程中, 迷失了自己。开始变得更加的虚伪, 并陶醉于其中, 而津津乐道……

害怕吗?当设计沦为一种赚钱的手段, 还能叫设计吗?

也许你会说:“这与我无关。”

无关?设计的差别源在于此。

二.真实的设计

真实的设计?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真正的设计?真正的设计是真实的。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 并以设计真实的反应生活。赵健老师曾讲:“设计是对生活的观察, 并加以研究与思考, 综合以空间的形式来作出某种回应。”一个人只有清楚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之中, 明白自己该如何生活的时候, 才能称其为生活。李劲松以“家的故事”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的一种观察, 这种对社会、对生活细微的观察是一般的设计师所不具备的。这也揭示了设计的切入点及所反应的问题。设计是解决问题, 可一般人都忽略了提出问题这一关键。这一关键是看, 看生活、看社会发生了什么。看是设计的前提。作者关注的是社会上现存的几种生活现象, 社会的发展, 生活的变化, 人的性格、心理的变化所造成的一种生活状态。综合以空间设计的形式做出了回应, 这和一般的装饰设计的意义有着天壤之别。在当今的室内设计界能把设计做到生活这一层面的人寥寥无几。

三.作者之“理论建筑”

“理论建筑”正如作者所言:“一种纸上谈兵的建筑创作, 即用设计方案的方法探讨理论, 或者说把思考的结果用设计方案的形式表达出来。”“理论建筑”虽然未建成, 但未建成的建筑也许才是真正的建筑。通过未建成的理论探讨, 正是作者所探究的问题之所在。“理论建筑”,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具有其理论探讨性, 是思考的择量。这种思考与探讨, 是建筑理论的蓄积和对当代社会及时下生活的观注。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设计则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与体验, “强调体验性与现象性, 以取代形态性的直白”。设计的起点是对社会和生活的细微体察, 如若对社会文化不敏感, 对生活的观察不够深入, 设计是不可能达到某种层面的。当今在中国达到这种层面的设计师是少之又少。作者曾以《园院宅释》试图探讨中国现代建筑的一种可能;《想象的房子》是作者的新作。然而, 如若没有认真拜读此书, 是不会体会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的。“差之毫厘, 将谬以千里。”相对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现今的“图式”时代, 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关心那“图式”背后的问题。中国在呼唤实验建筑师, 可实验建筑师在中国寥寥无几。这不禁引发了一种诘问———中国的这些身为“建筑师”的建筑师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中国在呼唤‘实验建筑师’, 然而现在社会上宣扬的种种‘实验建筑’、‘前卫建筑’多成为商业炒作策略, 缺少含金量。”周榕与潘石屹有同感。

《草房子》读书心得500字 篇11

这本书的主人公桑桑,生活在一个叫油麻地的小村子里。他调皮捣蛋,爱恶作剧,但富有爱心。他看到了受人歧视的陆鹤、可敬的秦大奶奶、悲惨的杜小康、蒋一轮与白雀的爱情……

桑桑的童年不仅仅是有欢乐,还有在死亡中挣扎得痛苦。他在六年级时,得了一种病难以治愈。他和父亲桑乔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与诊所,访问了不知多少民间高手,吃遍了无数苦药与偏方,最终战胜了病魔。

在这痛苦的几个月里,桑桑变了。变得懂事、坚强了。他漠视死亡的可怕,用各种方式向大家告别,静静地等待死亡降临在他头上。细马十分悲惨,他的父母将他送给了二叔领养,二叔夫妻俩成了他的父母。刚开始,他的新父母也挺喜欢细马的,但细马不断地犯错使邱二妈反感。细马不原意上学,只想放羊,放的羊又啃了人家庄稼,自己却去和桑桑玩了。邱二妈狠很地惩罚了细马。不久,邱二妈病倒了,细马发誓一定要给父母盖座好房子。他就是这样不断努力着,最终他成功了。

《草房子》读书心得1000字 篇12

这是一个儿童的世界,几个小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面对了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问题。

秃鹤,因遗传秃头得此外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寸草不生”的脑袋困扰着他,甚至伤害了他的自尊。终于在学校的广播操比赛上他蓄意进行了破坏,使稳拿第一的油麻地小学颜面尽失,同学们也因此排斥他。对于一个孩子这是莫大的痛苦,他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报复戏弄他的同学、不公正对待他的老师和学校,他错了,可是你怎能要求一个孩子在受到屈辱之后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无怒无痴无嗔无怨?他报复了之后却同时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秃鹤——不,应该是陆鹤,他找到了走出困境的办法,他全身心投入到了秃头伪连长的表演中,赢得了满堂彩,为学校赢

得了荣誉,也为自己赢得了尊严。

纸月,一个身世不明的美丽女孩,为了躲避欺侮不惜远路到油麻地小学读书。这是一个异常安静的女孩,在书中很少听到她的声音,她与桑桑的交流似乎更多是用眼睛,用朦朦胧胧的男孩女孩的心思。桑桑和纸月,注定是童年难忘的美丽回忆。

杜小康,一个帅气、高傲、成绩优异的男孩,万千目光的聚焦点,家境却在一日之间如大厦倾倒,使热爱读书的他与校园绝缘。一个孩子如何去面对苦难?在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杜小康具有了同龄孩子不具备的成熟,父亲倒下了,杜小康必须要站起来,桑校长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细马,一个小“南蛮子”,邱二爷夫妇过继的儿子,语言的不通,读书的无趣,亲情的隔膜,细马与油麻地格格不入。灾难的降临却使亲情变得纯粹,邱二妈接受了细马,细马成为她新的生命支柱。

秦大奶奶,一个固执的老太太。她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老人——美国84岁的梅斯菲

就是下一任校长,他有胜任的潜质和经历。

温幼菊,自十二岁起,便用药维系着生命,是桑桑生命最艰难时候的精神支柱。她教给桑桑的是远比知识和胡琴更重要的对待生命的真谛——“别怕!”朴实而坚定,温柔而又有力量。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的最初起,也许就期待着有这样一个声音,轻轻地告诉我们,苦难总会不期而至,可是,别怕。

最后说一说桑桑,这个贯穿整部小说的男孩。桑校长的儿子这一身份使他似乎与众不同,可是这块招牌常常遭遇冷眼,这说明权势并不是所向无敌的,这无疑是令读者欣慰的一点。桑桑纯真聪明善良,所以桑桑与傲气的杜小康,孤僻的细马都可以成为朋友,甚至起初敌视校长的秦大奶奶也非常喜欢他。桑桑有了青春期小男孩的懵懂害羞,他打了两次架,一次为了保护纸月,一次为了同学开他和纸月的玩笑。桑桑在生与死的挣扎中获得了新生,即将走向新的生活天地的他,坐在屋脊上,俯视油麻地小学,“忽然觉得自己想哭”,为什么呢?我以为是对

生活酸甜苦辛的感悟动于心、发乎情的结果吧。六年时光,一个幼稚的孩子经历的真实的人生,都不是书本内容所能替代的,能够找到答案的。

这是一本被称为儿童文学的小说,然而它的品位不简单。

农民的房子 篇13

作为一种历史潮流, 城市化势不可挡同时也无可阻挡。然而,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中国有8亿农民, 城市就算再怎么大也装不完的吧?所以, 我们这一期暂时离开城市, 去看看农村, 应该是有必要的。

我们将这期话题定名为农民的房子, 是有以房子为基点, 一窥农村之境况的想法。但是问题又来了:怎么定义农民特别是中国这8亿人口之众的农民群体?在这个话题里, 我们把他们界定为“拥有农村户籍的中国公民”, 这其中包括一直在农村并从事农业的农民,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进城务工者, 城里的“城中村”村民 (市民?) ……然而, 我们发现, 在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身上, 我们再也找不到与那个经典的词语“农民”的解释相符合的特征了。在轰然前行的时代浪潮面前, 农民的身份定义发生了改变, 具有一种暧昧不明不可描述的模糊面貌, 而这一切, 大概也与城市化有关。

如此说来, 我们讨论农民的房子, 其实也是在讨论城市化的问题。其实, 我们深入到农村建筑的生发现场, 不难发现, 那里的建筑其实也是在经历着一种与城市、与中国当代的发展同一的一个轨迹。在30余年的经济变革和商业消费观念的冲击与洗礼下, 物的概念在中国已悄然发生改变。在农村, 农房建筑也正在经历着这一改变:在农民们看来, 房子已不再简单地是满足农耕劳作、蓄牲养畜的农居需求的东西了, 甚至也不仅仅是财富、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它还要帮农民们追赶城市, 为他们在鄙陋的乡下营造城市生活的品位、时尚、现代化……

筹编这个话题时, 我曾和一个朋友讨论过城里人和乡下人对房子的不同观念:乡下人不可能把房子当作商品, 在他们看来, 房子是个家, 是父老儿孙, 是一种亲情、感情, 感情是不可以投资和出卖的。然而话说回来, 谁又能保证农村的房子日后不变成商品?为什么它不可以成为商品?又有何理由阻挠它变成商品?

上一篇:系统应急演练报告下一篇:澳大利亚海事与物流管理专业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