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2024-08-29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精选14篇)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篇1

舌尖上的中国

一、活动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为《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集。其中将包括,“狮子头”、枫镇大肉面、木渎乌米饭、苏州吴江区七都镇的腌桂花等特色菜品。摄制组历时半年时间,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遍访各地“美食”,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部分海外城市,积累了大量素材。

(信机系)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吃货福利”,时隔两年,央视纪录频道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度登场。新一季能否像当年一样风靡全国?《舌尖2》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历时一年时间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美食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搜狐视频纪录片带您一起开启舌尖上的味蕾之旅!

三、活动时间

6月6号~6月24号

四、活动地点

易班线上

五、活动内容

1、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

2、每一集的介绍

3、大家的评价

六、活动展开

根据活动内容发帖

1)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

2)每一集的介绍

3)大家的评价

八、活动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

xxxx(策划,拍照,素材收集)

xxxx(总结)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篇2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受众接受,心理认同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 跨越我国60多个地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 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反响。据相关数据表明, 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 在国内平均收视率达到0.5%, 几乎和BBC的纪录片持平。收视率的一路飙升代表了该纪录片得到了受众的接受和认可。

一、传统主题的意外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共分为7集, 分别从不同的主题讲述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虽然该纪录片的播放时间在深夜, 但是收视率却不断提高, 并且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据“淘宝数据”有关数据显示, 自节目开播后的第五天, 已有584万人搜索相关的特产, 并成交729余万件商品。食物是传统民俗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工业社会代替农业社会以来, 我国传统获得食物的方式受居住空间的影响逐渐消失, 从而影响了食物原始的美味。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出现, 使传统食物的制作工艺不断被取代, 古老的工艺以及习俗渐渐被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逼退到边缘。《舌尖上的中国》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食物重新展现出来, 从而勾起了中国社会民众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家庭生活与传统民俗的抑或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一次集体缅怀。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中国受众接受与认同

(一) 美食的平民化, 实现受众心绪转换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平民的视角来阐述平凡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关美食的故事。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题, 从不同人物或者家庭的日常生活入手, 向观众展现了中华美食的民族特色以及风俗习惯。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旧寸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的内容架构出发, 传达出个体寄予食物的不同情感。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的贯穿, 这使观众不仅从视觉上感受到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 也从心理上获得了情感的共通与认同。

(二) 美食中的人和事, 实现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日常生活状态的展现, 使观众从生活中感受到闪现出来的情感。这种叙事风格的内容表达, 使故事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 从而增强了纪录片的感召力。通过纪录片中关于家庭、食物的展现, 勾起了观众内心中对于家的依赖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 选择更加现代化的生活。纪录片中对于家乡食物和环境的描写恰好触动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从而引发了集体思乡的情感。让很多观众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以及“家乡的味道”, 种种记忆中的味道都是与逝去时光中的故土、乡亲、念旧等情感紧密连在一起, 是在回忆中对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美食中的人和事, 展示人生百态, 实现了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对外传播技巧

《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国内, 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广泛欢迎。该纪录片不仅向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的美食, 也对外传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功, 取决于对外传播的技巧。

(一) 选题:民族特色、贴近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所选择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和地域, 这使选题内容更具有民族特色、贴近生活。由于, 各民族间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化不同。因此, 它的选题需要贴近生活, 使受众群体从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性的特色文化。生活化的选题能够降低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难度, 使国内外受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然, 特色文化也造成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障碍, 但是也吸引了其他民族对特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舌尖上的中国》以平民化的视角, 讲述了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 并且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选题方式满足了受众通过纪录片获得知识的需要, 从而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的观众。

(二) 视角:小人物视野下展示人类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以小人物的视角, 展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并以食物作为载体, 展示了人类情怀。这种视角的选择, 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文化通过小人物的人生百态表达出来, 降低了国内外观众的理解难度。同时, 纪录片中对小人物的描写, 不仅包含了对劳动者的歌颂, 也传达了大自然对人类的赋予, 从而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当然, 小人物的生活更加贴近生活, 从他们的人生中可以发现自己影子, 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通。除此之外, 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没有任何理解和认知障碍的世界语言, 是小人物和世界民众有共同的生活认知基础, 这些基础所带来的是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理解, 不是普通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

(三) 语言:摒弃宣传话语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共7集, 约6个小时, 但是解说词的字数才11376, 其目的是降低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为了避免纪录片输出国与输入国的文化差异, 《舌尖上的中国》以非批判性、非政治性以及表现全世界普遍的快乐为基本理念, 将语言进行处理。《舌尖上的中国》在语言表达上远离了官方表述, 对叙事语言 (解说词和画而等) 的处理采用了质朴无华的减法法则, 没有过多花哨的画面和镜头处理, 整个解说词没有华丽的词藻, 尽量朴素地娓娓道来, 让受众自己感知。这种感知更加真实, 叙事语言更加平民化和简洁化, 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给予了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 2013 (10) :19-21.

[2]王志勇.从个性表现出发到传播共性回归——地域特色纪录片的传播学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 (06) :80-83.

舌尖上的中国 篇3

中国文化的视觉语言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也是对中国食文化的影像记录。它受到追捧的原因不仅是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氖围,更是国内乃至国外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与探寻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为什么会存在?这与持续高涨的中国热有关,更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

五千年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其中积累与创造的文化元素在世界独树一帜,这些中国元素的发展演变,凝聚了国人的智慧,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食文化的缩影,中国食文化从色、香、味这三种感官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文化。食文化的这三种感官最普遍、最容易、最首先被人民所感受到便是“色”一食物的颜色、食物的色泽。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递的过程中,色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它的视觉语言。当下,我们所感知的中国文化集成了中国历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中国色彩是中国文化的视觉语言。

色彩跨越了国界与时空,它是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与色彩相关的意识形态的体现。探寻视觉语言背后的思想文化语境,感受中国色彩文化的表达,需要追根溯源地从它成为中国色彩文化现象的情境中寻找线索。

在不同的朝代,统治者会以多种形式传递统治思想来实现他们治国安邦的目的。思想的传递则是靠行为的统一、习惯的养成、文化的最终形成来实现。至今秦朝对于中国文化的印记还深深地烙印在陕西一带,镌刻在青铜器上,空灵地回响在编钟之间。这便是探寻中国色彩文化线索的路径与方法:还原到当时当景的主流思想情境中,去感受色彩被赋予的文化寓意,以及它留存至今仍可被发现的文化印记。

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阶段,法家、墨家、儒家这三家集大成的思想流派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最具渗透力与影响力,其中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的形成,推动了中国色彩由“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

儒家看重的色彩不是空间方位色,也不是视觉印象色、情感表现色,而是象征色,是人伦现象界合于“礼”的象征色,它象征着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伦理内容。儒家色彩观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乃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从儒家色彩的观念看来,色彩的装饰暗示人的美德,从中可以发现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色彩艺术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我国戏剧脸谱色彩斑斓,不同色彩化妆赋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儒家“比德”思想直接影响民族色彩观念。如:中华民族崇尚红色,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庄严的品格。儒家色彩美学思想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合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这种象征性的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对于艺术的态度,不同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儒家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将艺术与礼乐结合,而道家则对人为的艺术持否定态度。如老子认为艺术带来了五官功能的退化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毁坏,而庄子认为“文灭质,博溺心”,“文”带来了感觉的退化和情欲的增加,“博”则破坏了心地的纯洁,竭力主张“无为”、“无欲”和“无知”,恢复人们的耳目聪明,实现盛世理想。“道法自然”这种淡泊无为的思想,体现了道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的色彩观,而这又对中国绘画色彩观,特别是对文人画家的色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舌尖上的中国 篇4

美食背后是文化传承

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

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做一桌大餐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建筑在柴盐酱醋之上的儒家哲学理念成了电影的灵魂。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引发共鸣是纪录片最常应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旧时时光。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的。《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写吃,更是在写人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其实这部片子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镜头里,他们笑得很满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热情,知足常乐。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简单生活的真谛?”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篇5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的国家。在餐桌上多点的菜显的有面子,点的菜多吃一半留一半显得大方,孩子吃什么点什么才显得爱孩子,这就是中国人的习俗。

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是原来的吃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应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显得出了自己多么有钱,多么大方。这只不过是一种奢侈的浪费,一种虚荣的浪费。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有多少人吃不饭,有多少人连浪费的资格都没有。我们的这种行为就好像用鸡蛋“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的不亦乐乎。

或许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去死。在中国,吃完盘中的食物是一种卑贱,被人看起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更何况我们已经是幸运的了,起码我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我们浪费了的食物给那些吃不饱饭的人,那我们不就成了大善人

或许,有些人会说,浪费又怎么样,反正我有的是钱。对啊,你有的是钱,那么请问,你的这些钱就会用来吃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缕,恒念物力艰难。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篇6

如今的科技进步飞快;如今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好;如今的人们在餐桌上浪费也已成了“家常便饭

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价值高达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已严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我们先不说现在的浪费情况,先说说以前。经常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肉都是只在过年的时候留一只猪,供全家六七口人吃。

‘浪费’在那时几乎是不存在的,当然了,连自身都无法顾好,何来的浪费呢?

现在,我们就说说如今的社会:三天两头吃一次肉,每次还把肥肉挑出来喂狗吃;家里有喜事了,请亲戚朋友吃饭,每次都是点一大桌菜,可能这样显得自己真的很高兴?很有面子?当然了,可以吃完的话,我也无话可说,问题就是在这,不仅吃不完而且剩的很多,并不打包,可能打包丢面子?显得小气?

中国,有很多美食你永远也无法品尝完,可是按照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快就会造成粮食短缺问题。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成了所谓的“遇难人民,谁来帮助我们呢?

即使在以前,人们都很穷科技不发达,可是人们不会去浪费,那么,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就应该以此为理由去浪费么?不,舌尖上的浪费是我们抵抗,我们向往光盘,所谓的光盘就是把饭菜都吃掉,请客的时候应适量点菜能够顾光盘是最好的,这就是舌尖上的美。

以上所说的是请客时舌尖上的浪费与美,现在我就想说说食堂里舌尖上的浪费。

在学校,同学们往往都是上了四节课后,然后再拍一个长龙似的对才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饭菜,然而却有很多同学把饭菜剩很多,或是把不想吃的食物调出来,扔一桌子,这就是已经不仅仅是浪费不浪费的问题了,还会影响下一位在这里做的同学吃饭的食欲,所以我们同样是向往光盘,有些实在是不想吃的,完全可以留在碗里,然后倒到桶里,不要大部分都倒掉或扔在桌子上,这是光盘确是浪费到光盘。

《舌尖上的中国》的“大意义” 篇7

我特别喜欢《舌尖上的中国》的英文译名,叫《A Bite of China》,这一个“咬”字传神,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穷尽你我之力也至多是“咬”上一小口,何况中华美食加之其上负载的中华历史、中华文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国人故事,即使编导们再努力,所见所写也至多是一“咬”而已。

“生”得逢其时,“火”靠新媒体。用导演陈晓卿的话说,这部纪录片似乎来得靠运气、生得逢其时。去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陈晓卿在央视工作了20多年,大部分选题都是领导下派的,这是他第一次自己上报的选题,并且第一次就通过了,于是开拍了。央视先前的纪录片只在CCTV-9播出,这次给《舌尖》辟出了CCTV-1的时间,两套节目同时播出,再加上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播出,多管齐下,的确赶上好时候了。

这部纪录片率先在网络走红,央视网CNTV设置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播放平台,网友们可以在网络上第一时间收看。话题的兴起多是70、80后的网友们在网上看了这部片子,又兴奋,又感动,争相在微博上口口相传着推荐,加之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一部片子就这样口口相传了。尽管中国纪录片已经诞生101年了,其间也产生过不少优秀的纪录片,但能够被民众广泛提及并争相观看且在短时间内集纳大量评论,《舌尖上的中国》可谓生逢其时,生在一个新媒体发达的时代,一个人人可用微博欣然表达意见的时代。

“小意思”也能出“大意义”。《舌尖上的中国》没有“高大全”式的人物,没有响亮宏大的口号,小人物,素情感,真感动。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的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等故事,用“蒙太奇”的手法串场,依主题排序出场,没有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讲的都是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重在“有意思”上,处处有情,故事后面一定有文化基因。“厨房的秘密”讲述厨房的文化,讲述者选择了一个陶锅做切入点,陶锅代表了中国烹饪从烤到煮的整个过程与历史变迁,这个用陶锅生产出来的食物就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中国”了,更是一种“味道中国”,一个“五味人生”的中国。文化感与纵深感就这样做出来了。好的纪录片就是曲折的故事,让“小意思”生发出“大意义”。

倒推式制作:倾听市场的需求、倾听百姓的心声。《舌尖上的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也火了一把,它的成功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倒推式制作”。《舌尖》更加符合国际销售市场的喜好,节奏相对较快,转场较频繁、镜头切换较多、人物的故事讲述被切割成若干个带有“悬念”的片断,诱人不断地看下去,语言有质感、调句短而有力、信息量密集。先前的纪录片是一首诗词加上一段故事,播了十余分钟还没唤出正题,却唤来了观众的转台。《舌尖上的中国》则需要观众凝神来看。

其拍摄手法采用了新技术、新技巧,全片都是高清拍摄,为了拍出食物的质感与令人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摄像人员近在锅前拍得高清图像,非常传神。这也是为什么海外网友看了之后会评价说:“即刻想冲进屏幕,抓一块来吃!”

舌尖上的中国 篇8

舌头呢,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体察百味,感知冷暖。从母亲那儿的第一口乳汁,到长大旅途中的每一顿饭菜,舌尖,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深深埋藏在味道里的岁月与情感……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朋友的味道,交织在舌尖,奏出甜蜜或思念,盈满整个人生。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舌尖上的中国”了。相信大多数人看完《舌尖》,最大的感受就是饿,而也为劳动人民沟壑纵横的皮肤感到心酸。《舌尖》最吸引人的一点,绝不是告诉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在哪儿吃,和谁吃,怎么吃,乃至要用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吃。看《舌尖》看得眼泪汪汪的,断然不只我一人。不是为了尝不到的美味,而是被那句“家乡味儿”点了泪穴。

便也无怪乎某些人吃到久违的食物时,不禁泪流满面。味觉啊,也是情的来源。

我自然是没什么背井离乡之类沧桑的经历的。唯一一次吃出眼泪,是军训完回家的那个晚上。你可以想见,被以大盘装的统一饭食冲刷了一个星期的舌头,忽然触碰到了自己至亲之人用心准备的精美菜肴时,是怎样的悸动。所有沉睡的味蕾就在此刻被调动起来。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若是在这抑扬顿挫的解说下,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与泪水一同被勾引出来,倒也真真是,不负恩泽。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篇9

近期,央视一套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什么这样一部选材普通,制作平凡的纪录片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它源于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又超越生活,引发观众的深思。

滚滚东去的江水,虽然不能逆流而回,但却在东去的途中留了自己的印迹;时间亦是如此,它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载体,将岁月的痕迹铭刻于上。中国人的厨房中从来就不缺岁月的痕迹,总是弥漫着各具特色的时间的味道。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各种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都深深的打上了时间的烙印。对于烟熏、风干、糟醉和腌腊等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即使是在拥有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的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甚至是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观看这一集时,无数的生活片段疯狂的涌入我的脑海: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提着小竹筐跟随母亲来到门前菜地,摘下一簇簇的青椒、红椒还有豇豆,在水井边洗净之后,投放到厨房中的泡菜坛,这样它们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腐烂了。坛内还有蒜头、生姜、白萝卜、胡萝卜等等,他们交织在一起,将时间封存在坛中,浸泡出独特的酸味;

又是一个艳阳天,抬头望望天,耀眼的阳光刺得睁不开

眼,母亲将洗净的红椒、大蒜和生姜剁碎,然后把它们和早已准备好的碾碎的蚕豆放到一个瓦缸中,撒上适量的食盐,将它们搅拌均匀,最后在缸口盖上一块玻璃,现在我们需要的就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在缸中酵出醉人的酱香;

凛冽的北风在屋外呼啸着,一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旁,松枝在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松枝燃烧产生的烟中散发出一股清香,悄无声息的萦绕在火堆上方挂着的猪肉、草鱼和豆腐的四周,这些被烟雾环绕的食物在时间的助推下,正在一步步向着那令人垂涎的腊味转化。

春节的假期已经结束,又该离开故土,前往异乡工作了。在收拾行李时,母亲总会把自家熏制的腊肠、熏鱼、豆腐块准备一小袋让我带走,而我却嫌麻烦,不愿带,但母亲却执意让我带上。对此我很是不解,直到远在异乡的我独自一人吃着家中自制的烟熏食物时,我明白了,原来带来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跟随母亲去菜地摘辣椒,和父亲一起将晒干的蚕豆用石磨碾碎,一家人在冬日里围坐在柴火边,不时的向火中添些松针、橘皮,再抬头看看被熏的微黄的猪肉。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这样储存在了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中,又在远方的某一刻,最终通过舌尖的传递回归于我们的灵魂。

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你是地处冰封万里的北国冰疆,还是生活在水网纵横的江南水乡,又或是生活于树木丛生的山中小镇,还是鱼虾成群的沿海渔村。无论你生活在祖国的哪方,你总能从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舌尖上的中国阅读笔记 篇10

食物重要的事产地和气候。

松茸:云南香格里拉,酥油煎松茸(黑陶土锅),5月底开始雨季,48个等级,保鲜极限是3天

冬笋:浙-遂昌县,四年生毛竹竹笋,与肥腻的肉类脂肪搭配

大头甜笋:广西柳州,六月中旬到九月中旬采笋,制酸笋

井盐和由井盐腌制的火腿和血肠:云南诺邓,腌制三年,火腿中间骨头处是最好的,上盐的技术

莲藕:湖北嘉鱼县,10月,长-珍湖,藕夹

淡水鱼:吉林 查干湖,鱼头泡饼

从《人物》到《舌尖上的中国》 篇11

提起闫大众、任长箴、白波等名字,圈外人知道他们更多是从2012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开始,电视纪录片对于他们不仅仅是职业,也有一种情怀和热爱潜移默化到他们的生活中。虽然《舌尖上的中国》成为过去式,但是这几位当年的主创人员作为自由人,有怎样的从业经验和心得与读者分享?我们有幸采访到闫大众,从他的交谈中或许对喜爱纪录片以及有志于创作纪录片的人士有所启发。

从《人物》学会讲故事

闫大众在交谈中提到他并不是电视编导科班出身,当然他的专业也和影视有密切联系,从1997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毕业以后,他就来到北京,因为自己的兴趣使然,开始了自己的电视编导制作生涯。在为多个频道栏目制作过一些节目后,2002年一个机遇使他加入了中央电视台10套的《人物》栏目。这个在2001年成立的栏目,由当时的制片人赵淑静带领,吸引到一批当时电视行业的高手精英。闫大众还是非常感念那段时光,“每周的审片时间,特别像一个学校,审片就是大家聚起来学习的机会,有一种参与感。”

在《人物》栏目闫大众有机会拍摄不同行业的名人,拍得越多也慢慢琢磨出门道,他体会到无论主人公是医生、画家、哪一行业有影响力的人,最终都归结到人,男人、女人,爸爸、妈妈,儿子、女儿,这些关系身份属性上。而这些人物的专业和职业只是附着在人物上的“衣服”。有的人物内容“好看”,有的“衣服”好看,有的是“好看”的人有“好看”的衣服,这就相当训练编导讲故事的能力。就看在当时30分钟的节目时长里怎么讲,侧重讲人物的哪个侧面,慢慢找到讲故事的感觉和方法。在他看来当时《人物》栏目会聚了电视圈里的一些精英,正是在这样一个职业氛围中,使得他能够在实践中获得不断学习的机会。在那样的集体中,每个编导都有各自的喜好和特点,大家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人物》栏目锻炼了闫大众用影像讲故事的能力,在他看来无论是拍剧情电影还是纪录片,重点都是用镜头语言讲故事,如何讲得精彩。

2006年闫大众离开《人物》栏目,开始真正成为自由职业者,但是仍然经常参与电视台的纪录片项目。2008年他和任长箴等人又参与了北京电视台纪录片《北京记忆》的制作,这是一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立项拍摄的纪录片,这部片子规避了以往那种较为空洞的宏大的叙事,而是从北京原住民和各类新北京人的个体生活感悟角度展开的纪录片,后来几乎囊括了当年电视纪录片领域的各个重要奖项。而闫大众担任该片第一集和第七集的分集导演工作,可以说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之前,他的纪录片业务能力已经为更多业内人士认可。

纪录片制作中的策划调研

当任长箴在2011年负责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立项的《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一职时,因为长期合作积累下的对于闫大众制作经验的了解和信任,闫大众受邀成为该片七个分集导演之一,同时最初的样片制作也是由他们来负责,需要为整个系列纪录片定一个基调风格,便于分成的七组人员(每组是一个编导配两到三个摄像师的配置)统一思想,诸如故事的讲述方式,故事人物的拍摄角度,景别的运用标准等等,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从业背景的创作者的最终成片风格看上去更加协调统一。

在《舌尖上的中国》在前期策划阶段,整个团队参照观看了很多国外的纪录片,诸如BBC的纪录片《人类星球》这些当时最好的一些纪录片。同时团队请来了台湾《汉声》杂志的调研员来一起进行调研策划,买全了当时能够买到的《华夏地理》等杂志,首先从杂志上进行筛选,通过杂志发现好看的视觉内容,再筛选物产和人物,一步步缩小包围圈。他们采用的一个方法是把这些杂志都拆分开,然后把觉得有用的部分都挂起来,这样更加直观明了。

通过这些杂志内容,去选择整理拍摄的方向和思路之一,这些前人基础的工作为整个纪录片的策划提供大量资料和信息,节省了很多调查成本。在整个前期策划和调研期间,整个团队都是处于海绵吸水的状态,集中时间大量去看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电影,还请来美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

闫大众提到《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每集50分钟标准长度的纪录片,如何驾驭这50分钟长度的结构,尽量做到时时抓住观众目光,以平均5分钟左右展开一个故事的节奏,怎么拉开这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反差。这就需要在前期选择时要考虑到地域、人物、食材等变化,在观众即将感觉视觉疲劳的时候,“啪”迅速切换到下一个故事。他反复强调策划在纪录片拍摄中的重要性,为什么拍这个地方,如何选点和创作思路是什么,而摄影的呈现则是帮助你完成这些想法。

在这里他举了在广西东兴拍摄京族高跷捕鱼的例子,因为近海已经无鱼可捕,这项手艺已经沦为一种表演项目,只有少数老人才会,成为旅游节上的节目而已,失去了生活的鲜活,这和调研时设想的画面不太一致。但从主题上,这恰恰反映出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惯、对人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一段就这样呈现到最终的成片中,当然还有一些精彩的或者类似的故事,并没有被剪辑进最后的成片。

灵活机动的纪录片摄影时代到来

早在2010年在上海拍摄相关纪录片时,为了追求电影的那种景深效果,闫大众和任长箴就开始尝试当时的一种技术,在摄像机前加装一套转接设备,这样可以通过转接各种照相机镜头,当然因为摄像机拍摄的是这种附件设备上玻璃上的成像,所以光圈会减少平均一挡半,但是相比过去的电影机大大节省了成本,画面的电影感也更强。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快诸如单反相机拍摄视频技术的出现,以及各种大画幅摄像机的涌现,让闫大众这样的纪录片人逐渐可以突破过去传统大机器的束缚,有了更加灵活便捷的设备,可以发挥其创作自由度,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

《舌尖上的中国》当时就是采用了索尼刚刚推出的PMW-F3摄像机,当然也使用到一些单反相机等机型,可以说这部影片踩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步点上,赶上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创立和轻型电影感摄像设备兴起的潮流上,不同于以往过于纪实的大景深镜头风格的纪录片,通过精心的故事叙述和富有电影感的画面,《舌尖上的中国》把很多国内观众吸引到纪录片这一门类,而灵活的器材在这其中也是功不可没。

在采访中,闫大众认为器材始终只是为内容来服务的,制作纪录片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对人的理解和观察。“活着,你敏感着,你关注着,就行了,每个人方法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必须、一定,我觉得谁都能做,只要你想做。”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篇12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 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 连续几个深夜, 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 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 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 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 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 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 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 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 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 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 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 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 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 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 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 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 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 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 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 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 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 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 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 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 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 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 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 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 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 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 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 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 故有“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 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 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 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 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 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 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 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 包容着生命的智慧, 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 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 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 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 在嘉鱼县的珍湖上, 300个职业挖藕人, 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 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 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 享受美食的时候, 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 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 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 承载着家庭的味道, 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 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 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 对她来说, 故乡, 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 神奇的‘味’字, 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 在中国文化里, 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 既起自于饮食, 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 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 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 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 山的味道, 风的味道, 阳光的味道, 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 才下舌尖, 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 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 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 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 《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 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 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 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 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 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 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 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 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 放慢生活的步履, 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 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 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 慢慢品味生产成果, 慢慢品味人情况味, 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 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 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 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 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 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 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 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 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 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 细细品味, 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 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 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 《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 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 现实的中国美食, 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 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 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 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 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 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 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 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 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 《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 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 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 青年拥入城市, 远离并荒芜了土地, 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 大部分后继无人, 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 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 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 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摘要:一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 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 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 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 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 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 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 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 2012 (7) .[1]舌尖上的中国, 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 2012 (7) .

《舌尖上的中国》演讲稿 篇13

亲爱的学长姐们和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舌尖上的中国》。

作为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中国的美食种类繁多,鲜美可口,享誉世界。中国素有八大菜系,分别是:山东省的鲁菜,广东省的粤菜,四川省的川菜,湖南省的湘菜,福建省的闽菜,浙江省的浙菜,我们江苏省的苏菜以及安徽省的徽菜。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若风流儒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鲁菜即山东风味菜,由济南、胶东、孔府菜点三部分组成。是宫廷最大菜系,以孔府风味为龙头,山东菜系对其他菜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因此大多数人认为鲁菜为八大菜系之首。济南菜尤重制汤,清汤、奶汤的使用及熬制都有严格规定,菜品以清鲜脆嫩着称。济南菜的代表菜有:九转大肠,金钱酥,德州脱骨扒鸡,糖醋鲤鱼等等。胶东菜以烹饪海鲜见长,口味以鲜嫩为主,偏重清淡,讲究花色。代表菜有:肉末海参,酱猪蹄,油爆海螺,黄鱼炖豆腐等等。孔府菜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具体体现,和苏菜系中的淮阳菜并称为“国菜”代表菜有:一品豆腐,一品寿桃,海米珍珠笋,菊花虾包。

川菜具有淸鲜纯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它的代表菜有干烧岩鲤,回锅肉,灯影肉,龙抄手。

苏菜由徐海,淮扬,南京,苏南四种风味组成,是宫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国宴仍以江苏菜系为主。徐海风味以徐州菜为主,注重食疗、食补作用。代表菜有地锅鸡。淮扬菜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誉,声誉远播海内外。淮扬细点,造型美观,口味繁多,制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别。代表菜有:水晶肴肉,清炖狮子头。南京菜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南京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代表有小笼包子,春卷等等。苏南风味苏州菜为代表,苏州在民间拥有“天下第一食府”的美誉。代表菜有碧螺虾仁,松鼠鳜鱼,酱汁排骨。

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广州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选料精当,品种多样。代表菜龙虎斗,黄埔炒蛋。潮州菜以烹制海洋菜和甜食见长,口味清醇,其中汤菜最具特色。代表菜什锦乌石参。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其菜乡土气息浓郁,以炒、炸、焗、焖见长。代表菜酿三宝。

闽菜以淸鲜,淡爽,甜酸,甜辣,闲辣为特色。代表菜有佛跳墙、七星鱼丸、半月沉江、蚝仔煎等等。

浙菜具有色彩鲜明,味美滑嫩,脆软清爽,菜式小巧玲珑、清俊秀丽的特点。虾爆鳝背、西湖醋鱼、炸响铃、抢蟹、新风鳗鲞、咸菜大汤黄鱼、冰糖甲鱼、牡蛎跑蛋、蜜汁灌藕、嘉兴粽子、宁波汤团、湖州千张包子等。

湘菜注重鲜香、酸辣、软嫩。代表菜有腊味合蒸、组庵鱼翅、冰糖湘莲、红椒腊牛肉、发丝牛百页、火宫殿臭豆腐、吉首酸肉。

徽菜以味重、酥烂为主。代表菜有方腊鱼、石耳炖鸡、云雾肉、绿豆煎饼、蝴蝶面等。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篇14

受众的接受与“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从微观上来看又体现为具有丰富社会多样性的个人。[2]受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媒介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尽可能多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说明受众在接触媒介的行为中逐步建立自身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从而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媒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电视观众为了满足自己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从而产生使用电视的行为, 在使用电视的行为过程中, 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其所接收的电视节目内容的筛选和评判。若受众认同该电视节目便会继续收看甚至产生对节目的依赖, 若受众不认同该电视节目, 则会自动屏蔽它并继续寻找其认同的节目。这就说明了受众在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主体地位。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若媒介希望赢得受众市场的欢迎就需要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支撑, 笔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满足了当下我国电视受众的一些心理需求, 较好地实现了受众对这部电视纪录片的心理期待, 从而使受众接受并认同该片所传达的内容。

美食的平民化, 实现受众心绪转换的需求

在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中, 麦奎尔发现, 虽然不同的节目类型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但总体来看大致有四种共同的基本类型, 分别是:1.心绪转换 (diversion) 效用;2.人际关系 (personal relations) 效用;3.自我确认 (personalidentity) 效用;4.环境监测 (surveillance) 效用。笔者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受众反馈中发现, 受众的“满足”主要集中在实现心绪转换的效用以及实现自我确认的效用。

心绪转换效用指的是电视节目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 电视媒介提供的消遣和娱乐, 可以满足受众实现情绪上的转换与放松。

《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为主题正是呼应了那句中国古话:民以食为天。“吃”这种行为, 对中国人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信仰的力量。在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中国, 土地是民生之本, 人们从土地上获取生存资料。而“吃”就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如今,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人们从为了果腹而吃的生存需求到为了味蕾的满足而享受美食带来的轻松和快乐。这是普通大众生活质量的一个巨大飞跃。于是, 对于当代的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而言, “吃”便成为一种生存需求之上的消遣和娱乐方式。

正如导演陈晓卿所说, 只要是拥有5000个味蕾的正常人类, 都会对外形诱人的美食产生生理反应。《舌尖上的中国》让无数的“吃货”们在深夜里看得直流口水。在人们被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寝食难安的当下, 一部展示美食的纪录片使得中国人民那压抑已久的对美食的热情被重新点燃。自从第一集播出后, “舌尖上的中国”一夜之间便成为微博上的关键词, 它的异军突起更是压倒时下各种热播剧, 甚至那些生活中几乎不看电视的80后、90后也开始在晚上的10点30分锁定央视一套, 耐心等待这部被奉为“吃货指南”的美食纪录片。

更让人出乎预料的是, 这部纪录片引发了强大的“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 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 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诺邓火腿之后, 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 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 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收入;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种“舌尖体”也开始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3]

美食中的人和事, 实现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自我确认效用是指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和情节, 无形中为观众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考范本, 观众通过这种对比, 会不由自主地对自身行为进行判断和思考,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串联, 用平民视角讲述中国百姓的平凡生活。“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这七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有关美食的故事, 每一集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差异化的个体寄托在食物中的不同情感和信念, 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来展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美食的穿插和补充。这使观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炫目诱人的美味佳肴, 更是其中共通的感情与认同。

(一)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极佳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或许这并不是主创人员的初衷, 但该片的传播效果着实激起了中国人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影像中的人物与故事唤起人们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热爱, 与此同时也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间接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 人口的“流动性”以及城市化, 使传统家园的物质基础被无情地摧毁, 然而流传于民间的传统习惯却总是扮演着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意义, 这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体现就是摄制组到祖国各地的民间风俗文化中去探寻中国古老而传统的饮食文化。有网友这样发表自己的观看体验:“美食里蕴含着中华文明, 能够感受到民族的伟大。我不仅饿了, 也流泪了。”[4]

在该片的影像表达中, 创作者试图通过不同人物的叙事编排来不断强化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 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地域跨度大, 从香港到内地、从南到北的地方美食及其生产、加工、制作都呈现其中。因此, 在空间轴线上, 中国人以“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身份出现。其次, 在美食的具体表现过程中, 包括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整个中华民族。片中, 不仅有汉族的美食, 还有蒙古族、藏族、侗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美食, 都得到了全面展现, 还使得“中华民族”这一身份认同对象得到显著体现。再次, 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中并没有过分强调地域和民族, 而“中国人”这一概念被着力突出。片中“中国人”一词出现频繁, 在《主食的故事》中, 解说词中的“中国人”一词比比皆是, 如“只有中国人的祖先从水煮食物的原理中获得灵感”;“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等。在这些解说当中, 被修辞手段润色的“中国人”显然被意象化了, “聪明”“变通”“灵感”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词汇, 呈现出一个既品德高尚又充满智慧的“中国人”的光辉形象, 进而唤起受众对于“中国人”这一民族形象的身份认同。片中以第三人称“中国人”代替了纪录片解说词中常用的“我们”, 形成一种更有凝聚力的感召, 吸引该片的受众自然而然地融入“中国人”的身份中, 从而深化受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 勤劳致富的价值观认同。

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中, 热爱劳动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品德。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相应的生活资料, 不仅会被认可, 而且还会得到更多的尊重抑或赞扬, 劳动显然是一种极具正面价值的行为。然而,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劳动”被认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 象征着社会底层群体的艰辛, 在社会文化的价值判断中已然具有了贬义的性质。人们开始不切实际地渴望一夜暴富, 大众传媒对“高富帅”“白富美”和聚敛财富的“成功人士”连篇累牍的报道, 无不与追求财富和优越舒适的生活有关。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下, “劳动”似乎变成一种为了谋生而迫不得已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 “劳动”原本的积极意义正在消亡。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 创作者通过自己的镜头和叙事解说重新为“劳动”赋予了应有的尊严和赞美, “劳动”不再是一种被人看不起的行为, 而变成了一种在伦理上值得人们称赞和颂扬的“道德之美”。所以我们不难发现, 片中大量的镜头表现着劳动者如何寻找原料、如何加工食材, 这并不像其他传统的美食节目把拍摄过程主要集中在厨房里的制作以及对美味的品尝上。《舌尖上的中国》创作者用特写镜头具体展现了生动鲜活的劳动场景, 结合同期声的运用以及恰如其分的解说词, 使观众感受到“劳动”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 它值得人们去尊重、去热爱、去践行。这让“劳动”被重新赋予了积极意义, 使人们热爱自己的劳动果实并为自己有勤劳的双手而感到骄傲。作为“劳动”的主体, 每一个劳动者在感受体力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心理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自豪感。

在《主食的故事》中, 导演用特写镜头来拍摄老黄揉面时脸上密密麻麻的汗滴, 在这个镜头中, 密密的汗珠不再代表着“脏”“臭”“不卫生”, 而是体现着劳动的美感, 再配上老黄的同期声“辛苦就赚来钱, 不干、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这更是反映出“劳动”的道德和美学因素。同时, 老黄的同期声重新张扬了勤劳致富的朴实思想, 也体现了“劳动”的实际意义。镜头将辛苦的“劳动”赋予了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的含义, 这样的情感意义重新定位了当今社会语境中的“劳动”, “劳动”也以一种充满感情和道德的方式传递着人们自身生活的意义, 也由此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认同。

(三) 亲情人伦的情感认同。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 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更是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写:每年晚稻成熟, 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这个时节孩子们会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 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糕。这样的日子尽管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 但孩子们每年都会回家看望阿公阿婆, 这就是中国人情感认同中关于家、关于“孝”的儒家思想体现。

《舌尖上的中国》后面几集更能体现情感的认同。中国人一直以来以儒家思想为精神主体, 而其中所蕴含的血缘关系无形中起到了某种程度的宗教信仰意义, 对人们的道德规范乃至处世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依靠从血缘关系中找到归属感和精神寄托从而化解精神危机, 这也是中国人浅层及深层精神关怀中的主要部分。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 气势浩荡的“长街宴”令人震撼, 也极具哲学内涵。个人融入群体之中, 犹如滴水汇成大海, 形成强大合力。每家拿出自己的“看家菜”, 由“分享”汇聚成浩荡的百米长桌。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老人们安详、年轻人欣喜, 吃得陶醉、笑得从容, 仿佛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体现出中国人重人伦、重家园的精神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绝不是一本教人烹饪的教科书, 而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展现草根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纪录片, 它不仅勾起了人们对于童年、家乡还有妈妈做的菜的美好回忆, 而且在这些回忆中人们也感受着曾经的快乐, 通过食物的烹饪来引起漂泊在外的人们对于血缘、地缘思念的共鸣, 更是深刻地传递出众多观众特别是海外观众的思乡爱国之情。

结语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 千家万户的众多普通佳肴被搬上了银屏, 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使得节目和观众的距离被悄悄拉近, 让人觉得美食不是遥不可及的盛宴, 而是近在咫尺的小吃和家乡菜。受众可以欣然接受这些生活中的美食并由此得到放松和娱乐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实现受众心绪转换的需求。无论是片中不断深化的中华民族、中国人的主题, 还是纪录片中每个劳动的镜头, 都真实地反映着亿万普通百姓的生活, 接地气的平民视角不仅使节目和普通人的心理距离拉得更近, 更使受众在一个个认同感受中实现了自我确认的需求。《舌尖上的中国》以平民百姓的现实生活为主旋律, 同时使价值观、意识形态、地域属性不同的普通受众都能从纪录片中找到自己, 得到心灵的安抚, 引起共鸣, 这显然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成功之处。因此, 可以引起不同受众的共鸣, 让观众在片中找到自我的认同, 是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因素, 也是衡量电视纪录片质量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发言摘登: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N].光明日报, 2012-06-0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65.

[3]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N].中国青年报, 2012-05-22.

上一篇:学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00字下一篇:电力企业CIO:信息化规划容易实践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