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实验台材质说明

2024-09-07

pp实验台材质说明(精选6篇)

pp实验台材质说明 篇1

PP实验台材质说明

一、材质要求

1、实验台:PP结构

2、特点:

2.1 PP结构产品整体防腐,便于拆装,使用寿命为8年以上,不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降低环境污染。

2.2柜体采用一体成型、无缝焊技术,有效的降低了柜体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变形,永不生锈和受潮。

二、技术参数

1、颜色:柜体瓷白色 

2、机械性能:

拉伸屈服度:MD:4400PSI(磅)/平方英寸(测试方法:ASTM D-822)TD:3200PSI(磅)/平方英寸(测试方法:ASTM D-822)

3、物理性能:

厚度:10MM 防火等级:94VTM-0 氧指数:29(测试方法:ASTM D-2863)

吸水率:0.06%(测试方法:ASTM D-576)

热变形温度(在66磅压力下):121℃(测试方法:ASTM D-576)

相对温度指数(RTI):115 ℃(测试方法:UL746B)

表面能:表面能≥50达因/厘米(测试方法:ASTM D-2578)

4、电学性能:

介电击穿电压:22000伏(测试方法:ASTM D-149)

介电强度:2200伏/等分之一英寸(测试方法:ASTM D-149)

绝缘电阻:3.97*10(测试方法:ASTM D-257)

介电常数:2.3(测试方法:ASTM D-150)

消散因子:0.0019(测试方法:ASTM D-150)

高电流熔化率(HAI):200(测试方法:UL 746A)

热导线熔化率(HWI):7秒(测试方法:UL 746A)

比较路径指数(CTI):600伏(测试方法:ASTM D-3638)

三、用材要求

(一)实验台结构

1、台面(黑色)

采用黑色实芯理化板(12.7mm厚),边缘加厚至25.4mm,台面与台面接缝≤2mm。此台面适合在很多环境下进行的物理试验,化学试验。尤其在在化工、石油以及多晶硅项目试验中独具特色。表面耐强酸碱腐蚀,坚固耐用,防潮、无细孔、不膨胀、不龟裂、不变形,对绝大部分腐蚀性化学试剂有很强的耐腐蚀力,具有划痕的可修复功能,耐450度高温(勿长期)进行铣边处理,外缘双层贴边加厚双向弧形倒角处理,并在台面下方开有滴水沿。台面耐腐蚀、防水均达到实验室行业优质标准。

2、柜体

采用防腐PP聚丙烯瓷白色10mm材料制作,通过同色焊条专业手动焊接而成。

3、门抽屉板

采用防腐PP聚丙烯瓷白色10mm材料制作,通过同色焊条专业手动焊接而成。

4、层板

采用防腐PP聚丙烯瓷白色10mm材料制作,通过同色焊条专业手动焊接而成。

5、基板

采用防腐PP聚丙烯瓷白色10mm材料制作,通过同色焊条专业手动焊接而成。

6、附 属 配 件

6.1 拉手:采用1.5mm厚PVC一字型扣手,带PVC堵头,与面板融合为一体,使实验室在外观上更加人性化,表面耐腐蚀。

6.2 合页 :采用PP磨具一次性注塑而成。

6.3 导轨:采用品牌滚珠导轨,可承重40公斤以上,表面经黑色EPOXY静电粉未喷涂,耐腐蚀、伸缩自如、承重力强,抽屉可以全部向外拉出,方便存取物品。

6.4 插座: 电源插座采用“西门子”品牌多功能插座。

7、水槽:PP材质一体冲压成型PP水槽,耐酸碱、耐腐蚀。接PP反水管,防腐蚀,防止水管阻塞功能,并易于拆卸。

8、水龙头: 加厚铜质,高亮度环氧树脂涂层,耐腐蚀,耐热,防紫外线辐射,陶瓷阀芯可90°旋转,使用寿命开关50万次,静态最大耐压10巴,可拆卸铜质水嘴,可加接防溅滤水器,开关旋钮为高密度PP,人体工学设计,手感舒服,鹅颈管可360°旋转。

9、下水管:采用PP或PVC材质,管径≥50mm。罗说头采用PVC沉淀式水头,防止水管阻塞功能,易于拆卸保养。

10、上水管:采用优质PP管(D=50mm)

(二)PP试剂架

1、立柱:采用PP聚丙烯瓷白色板,厚度为10MM,密度小,易焊接和加工,防火等级:94VTM-0,具有优越的耐化性、耐热性及耐冲击性、无毒、无味。颜色主要为白色、微机色等。拉伸屈服度:MD:4400PSI(磅)/平方英寸(测试方法:ASTM D-822)。

2、层板:采用PP聚丙烯瓷白色板,厚度为8MM,密度小,易焊接和加工,具有优越的耐化性、耐热性及耐冲击性、无毒、无味。

3、护栏:层板周围加宽加高,作为挡板护栏

4、电源盒:电源插座及电源开关:采用品牌插座和开关,中央台或边台的一侧可设有网线及电话线的插孔,适用各种仪器插头,防尘、防溅、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护盖;插座支架采用耐高温ABS材料,插座直接安装在试剂架立柱上。

pp实验台材质说明 篇2

一、综合材料肌理的实验性应用

现代中国画艺术的肌理元素更注重非描绘性材质形态的审美形式创造。国画家们不满足于传统国画笔墨单一的皴、擦、点、染的肌理组织形态,而是更多地转向研制开发以综合材料为媒介的肌理实验性应用上,从而使这些综合材料凹凸、软硬、平滑的异质属性呈现出最直观强烈的肌理表达。

中国画肌理材质的创造性建构,是画家以其独具的胆识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现成品来作为基本素材混合并置于画面上。具体来说,画家采用布、金银箔、沙砾、木屑、麻绳、印刷品、矾、胶、盐等现成品,运用拓印、泼洒、堆积、加剂、喷绘等手法制作肌理效果。其中泼洒肌理在笔墨应用中,可出现自然斑驳的视觉效果。加剂肌理,是指作画时在水中或笔毫上加入某些溶剂,如矾、胶水、洗衣粉、盐等,使颜色渗化出丰富的层次感。粘贴肌理,是在画面上粘贴金银箔、布、印刷品等。与此同时,为了突出肌理质感的表现力度和感染力,画家们还往往采用粗砺厚堆的材料与细腻滋润的笔墨进行对比、油彩推刮与“墨痕水渍”的润泽融合、沙子颜料混合的坚硬与柔软宣纸的交叠并置等对比手法,来强化中国画肌理“复合语言”的异质特性。现代派国画家都十分注重肌理的综合材质表现和创新,刘国松在现代水墨画肌理材料变革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自制了“国松纸”、“水拓法”、“撕纸筋”、“贴裱法”等独特技艺,使这些独特异质的综合材料肌理表现在一种超越常规的搭配中,获得到陌生化的媒介情趣和丰富圆满的载体创造。

显然,现代中国画艺术中每一种新的肌理材质被发现、实验和应用,实际上都意味着建构了一种新的视觉形式语言,肌理形态本身也就变得具有了某种特定的表现含义,其表达意义远远超过材料质地纹理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独立存在。但是,中国画肌理综合材料的实验性运用并非是盲目任意的,任何肌理材质的突破创造都是不能脱离其作品的表现内容。也就是说,只有当肌理材质的发现应用符合画者最初的创作构思和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时,只有当艺术主体的个性体验与作品表现内容一致时,中国画肌理元素、综合材料丰富多样的质感创造才会有真切感人的艺术力量。

二、综合材质肌理的建构创造

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画的肌理,是通过不断创造非描绘性材质来揭示纯粹的视觉价值,体现在国画家对综合材料的突破性构建上。于是,这些肌理的综合材质创造,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肌理的表现领域,从而丰富了中国画艺术肌理异样质感的视觉经验,以满足人们对中国画求新、求变的审美期待。

首先,现代中国画肌理的综合材料质感创造具有“解构性”,这往往是国画家在发现现有肌理材质(如粗糙、光滑、坚硬、柔软、斑驳等)质感形态中的可变性因素后,进行分解和构建来实现的,即一种肌理材质的组合范式对另外一种的分解和突破,由此生成陌生化的综合材料形态,达到国画肌理的实验性创造。正是国画家殚思竭虑地在现有肌理材质的形态中寻求可变性因素,并对某一材料的色泽、纹理、质地以实验性分解有所突破时,对另外一二种材料形态以一种主观方式进行建构,而被强调突出的一二种主要肌理材质形态的增加、减少、变化都会使画面生成全新的、陌生化的肌理质感的视觉经验。国画家于志学为了用中国画水墨的形式表现北方冰封雪飘的景象,摆脱了传统中国画“笔墨肌理”的规范束缚,转向创造不合常规的现代水墨肌理,来满足内心深层的独特体验。在画家的反复实验探索中,终于寻找到了一种能够固定住笔迹墨痕的材质调剂:胶、蛋清和明矾,把水性媒材的肌理渍痕提升为一种独立的“综合材料”的审美表达。

其次,中国画艺术肌理的创造,需要对传统肌理材质模式所构成的一切限制进行突破。当然,中国画综合材质的肌理实验固然依赖于已有的传统载体,有时甚至还必须采用其惯有的肌理材料,但当国画肌理材质的实验性构造进入“形式语言”的创造环节时,画家个性化的材质创新不免反其道而行之,往往大胆采用独特的材料及实物现成品进行创新组合,颠覆传统的笔痕墨迹范式,从而克服因抄袭摹仿或者简单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画肌理材质的创新是建立在不断否定、批判和创造的行为基础上的,使观者在反复的体味中,获得对“陌生化”肌理材质的审美享受和全新的视觉体验,也使中国画肌理材质的表达,在对惯用肌理的束缚中获取创造性意义。

第三,中国画肌理的综合材料实验性创造是画家充分发挥技术性因素的结果,从创作动机的勃兴到肌理材质的分解建构,乃至审美意象的生成,都需要有效的技巧控制和娴熟完善的手段表达。正是国画家通过对拓、涂、撒、贴、染、喷、淋、淌等制作过程中纯熟技巧的掌握,并对粘贴喷染、刀刮拓印、混合挤压等技术手段的使用,才能构建出新、奇、美、趣的肌理形态,使中国画肌理材质取得某种超然的、个性鲜明的、不可重复的视觉效果。中国画艺术应该更多地关注肌理材质所具有的质感特性和实验性创造,使拓展综合材料肌理表现成为现代中国画形式语言创造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然,这些都有赖于国画家对肌理材质视觉经验的积累和主观创造力的发挥,体现出现代中国画艺术材质媒介构造的自觉。

细胞呼吸相关实验设计说明 篇3

关键词:细胞呼吸测定装置相关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细胞的呼吸作用作为新陈代谢的主要内容,平时教学的重点内容。它不但可与细胞的光合作用、能量代谢、生态系统等知识建立学科联系,而且又可以与物理化学等学科间知识找到诸多关联点,是理化生小综合或各学科大综合的较理想的设题切入点。而呼吸作用的相关试验设计在平时教学中容易混淆,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1测定装置设置

测定细胞呼吸作用或呼吸类型常采用U型管,液面升降或玻璃管液滴移动观察法,即在广口瓶或锥形瓶内放入被测生物(活种子或植物或动物)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CO2或吸入O2的气压变化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吸状况,如图1装置所示。

由于生物呼吸既产生CO2,又消耗O2,前者可引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降,为便于测定呼吸情况,应只测其中一种气体变化情况,为此,测定过程中,往往采取用NaOH或KOH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CO2,这样整个装置中的气压变化,只能因吸收O2所引起,从而清除CO2升高对气压的干扰。

2对照实验设计

2.1物理误差校正

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因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此时对照实验与呼吸装置相比,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与实验组完全一致(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2.2呼吸类型的确认

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类呼吸装置,两类呼吸装置中单一变量为NaOH或清水,即用等量清水取代实验组的NaOH,其他各项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当然此时仍有必要设置另一组作误差校正之用。2套装置可如图2所示。

结果与分析:

(1)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生CO2与耗氧量相等)

(2)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说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吸只产生CO2不消耗O2)

(3)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因两种呼吸作用共存时呼吸放出的CO2应高于O2消耗量)

3注意事项

(1)校正物理误差时应将生物处死,但测呼吸类型时应均用活生物(如两组装置均用活种子)只是将单一变量改为是否用NaOH吸收掉CO2

(2)用植物进行呼吸类型测定时,应避免光合作用吸收CO2与释放O2对装置气压的干扰,因而有必要对整个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以防光合作用。

(3)若用乳酸菌进行呼吸,既不耗O2,也不产生CO2

(4)若采用含脂肪高的种子如油菜种子做测定实验,则液滴移动更明显(因其耗氧量更大)。

(5)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将应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例1]给未萌发的小麦种子、广口瓶、橡皮塞、凡士林、烧杯、小试管、氢氧化钠、细玻璃管等实验材料和药品,试设计一个试验,达到验证“生活着的种子不萌发时也进行细胞呼吸”的目的。

(1)实验原理:_________。

(2)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表示:

①A、B实验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

②C烧杯中放入活的干种子,D烧杯中放入_______。这样起对照作用的为________实验装置。

(3)实验结果: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设计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必须设置单一变量。本题要证明不萌发种子也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设置单一变量就是活种子与烘烤致死种子对照;还要考虑对照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要易于观察,根据图中提供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广口瓶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瓶中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向左移动。根据两瓶中有色液滴移动距离,可以判断未萌发的种子也能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1)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过程中,吸收O2放出CO2,NaOH溶液能吸收CO2,瓶内气压下降。

(2)①吸收二氧化碳②放烘烤致死的种子B

丽时办公椅材质说明 篇4

1.面料:

(1)布料:丽时常规配置之布料均由美国原厂进口,是有“INTERFACE”公司设于美国专业生产座椅布料的“CHATHAM”公司生产。所有布料均通过3M防污处理及美国加州防火处理(即不助燃处理)。3M包括防油污,防水,防磨损及抗尘埃,确保双面摩擦可达10万次。

(2)皮料:意大利进口,经过路易士工艺加工,皮质柔软,舒适,透气性好,防虫,不退色,无异味。

(3)网布:英国FABRIC公司进口特级优质网,除韧力及回弹力强外,燃口或剪口不会扩大。

2.泡 棉:

C系列座椅采用高弹性海绵,密度为D38:U,M,P 系列的座椅采用PU海绵(或称模出定型海绵),密度为D53.压缩永久变性率小于1.3%(国际标准10%)。老化试验:在100摄氏度环境下持续放置22小时,表面无粘性。

3.气压棒:

有韩国三弘(SHS)提供。该气压棒在正常使用下能承受20万次的循环加压而不出现金属疲劳。

4.五星钢脚:

由NYLON66加炭铁丝模注而成,可承受1136Kg的压力。

5.钢管支架(弓形椅):

壁厚2mm,直径28mm,以102Kg的物体从152mm的高度自由落体在椅座中央,循环10万次,整把椅子保持完好状态。

6.夹 板:

坐垫及靠垫承重部分采用12mm六层夹板压制成型。

7.塑胶配件:

根据金皇企业提供的特殊配方而生产,确保所有塑胶零配件均可耐温-34℃而不会出现变形,脆裂等现象。

8.扶手:

多款新型扶手配搭,且配有丽时研发的连接铁,使扶手可调教宽度,以适应不同人群使用。

9.五金配件:

均自己开发生产。承受椅子重心的底铁机械盘采用3.2mm钢板一次冲压而成,电脑控制,精密准确,承受力特大并保持恒久不变形,螺丝加添美国航空工业所用的专利尼龙点胶“NYLOK”及日本原厂进口的螺母四脚钉“T-NUT”,确保一经组合就特别牢固,防震动及防松脱。

说明及实验方法-SBR实验设备 篇5

使用说明

第一步:了解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实验装置的工作框图和设备工艺流程

一、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工作框图

SBR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一种改良方法,在整个处理工艺过程中去掉了独立的沉淀池设计,将整个处理周期分成五个阶段来分批处理废水,是一种设计独特、处理效果好、投资省的处理新方法。

由上面的工作框图可以明显看出,SBR法是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分批来处理废水的。本实验设备采用五个仪表来自动化控制每个阶段的运转时间,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的改变和设置所需要的控制时间。整个系统设置方便、可靠性高、滗水器不易堵塞,是一种和实际生产过程完全一致的实验装置。

二、设备工艺流程图

实验水放入进水箱,只有当水位高于缺水保护水位计时整个系统才能通电。通过

五只数字式时间控制仪的设置和控制,就可以让整个系统按照设置的要求自动进行五个步骤的序批工作,完成对废水的处理工作。

第二步:使用前的检查

1.检查关闭以下阀门:

①进水箱、出水箱的排空阀门。

②空气泵的出气阀门。

③滗水器的出水排空阀门。

④SBR反应器的排空阀门。

2.检查缺水水位计、SBR反应器水位计、进水泵、空气泵、搅拌器、电磁阀的电源插头,是否插在相应的功能插座上。

3.检查关闭相应的功能插座上方的开关(有色点的一端翘起为“关”状态,有色点的一端处于低位为“开”状态)。

第三步:学习使用数显时间控制器

1.了解五个时间控制器的控制功能(从左到右)

第一只:进水自动控制;固定设置值5秒,千万不要再去动它。

第二只:曝气时间控制;可根据您的需要任意设置(搞科研时设置4—8小时,做学

生实验时0.5—1小时)。

第三只:静止沉淀时间控制;一般设置在20—30分钟。

第四只:滗水时间控制;根据您所需要滗去多少上清液而设置,一般在20秒至3分

钟之间。

第五只:闲置期时间控制(活化搅拌时间控制);在SBR的闲置期,自动开启搅拌

器对活性污泥进行搅拌和活化,一般在10—30分钟。

2.时间控制器的定时设置

打开有机玻璃防护盖,在仪表下面有一排(五个)小窗口,每一个小窗口的上下

方各有一个“+”“-”小按钮,用于设置该小窗口内的数值。其中最中间的小窗口为时间单位设置:小时(h)、分(m)、秒(s);或倒计时方式:倒计小时(h)、倒计分(m)、倒计秒(s),建议使用倒计时方式。其他小窗口用于具体的时间设置,例如:要设置倒计时25分45秒的定时时间,则在小窗口中设置为2 5 m 4 5 既可。第四步;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1.将活性污泥培养液直接倒入SBR反应器中,并加入5升左右的活性污泥种源。

2.将每日够用一次的活性污泥培养液倒入进水箱(1/4箱左右,每日添加)。

3.设置:SBR曝气时间23小时20分钟;静止沉淀时间30分钟;滗水时间30秒;闲置期时间(活化搅拌时间)10分钟。

4.启动SBR反应器让其自动工作。

5.当活性污泥培养到污泥体积到20—30%时,便可进行驯化工作。每天在培养液中加

入一定量的实验废水进行驯化培养,加入量不断增加,直至活性污泥完全驯化为止。

6.如果您采用人工配制易降解的实验水进行实验,则无需驯化过程。

7.也可以采用在其他容器中培养好的活性污泥倒入SBR反应器中,再在SBR反应器中进行驯化工作,或者直接进行实验工作。

第五步:进行实验

1.将实验废水或人工配制实验水倒入进水箱。

2.设置好不同阶段的控制时间。

3.将电源控制箱插头插上电源,开启总电源空气开关,打开各个功能开关。

4.打开空气泵出气阀。

5.按“启动/复位”钮,SBR反应器进入自动工作状态。

6.当您所设置的滗水时间到了以后,直接从电磁阀出水口取水样,进行相关的检测项目测定,得到实验结果。如果 你错过了从电磁阀出水口取水样的时间,则可以打开滗水器放空阀从这里取水样。取水样时一定要排放掉管道中原来的水样。

7.注意:

①当进水箱中的水样不够时,整个系统会自动关闭,缺水指示灯亮。待水样加满后,按一下“启动/复位”钮,SBR反应器又进入自动工作状态。

②当SBR反应器的某个阶段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也会自动停止工作(但不关闭)。此时检查每个仪表的工作情况(第一个仪表除外),看某个仪表显示00.00,表示该阶段已经完成任务。如果某个仪表一点也不亮(无显示),则表示该阶段出现故障,将该阶段故障排除后,再按一下“启动/复位”钮,SBR反应器又进入自动工作状态。

③“启动/复位”钮除了启动功能以外还有复位功能,即当SBR反应器处于某一工作阶段时,您希望它又从头开始工作,则按一下“启动/复位”钮即可。

第五步:实验完毕的整理

1.关闭空气泵的出气阀。

2.关闭功能插座上的所有开关。

3.关闭电源控制箱上的空气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4.打开进水箱、出水箱、SBR反应器的所有排空阀门排水。

5.用自来水清洗各个容器,排空所有积水,待下次实验备用。

附录:怎样利用这套SBR装置进行小水量的科研工作

经常有用户提出,搞科学试验时,试验水样的量较少,如何在这个SBR装置上进

行实验?现将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由于试验水样的量较少,所以不能将进水样直接放入进水箱中,故也就不能采用

全自动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因此必须采用变通的手动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1.先将自来水灌入进水箱中,放入自来水的水位在1/3水箱高度,这样整个SBR系统

就可以有电源供应。

2.拔掉进水泵的电源插头,使进水泵不能工作。

3.根据您的实验要求,将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反应器中,体积一定要超过曝气头的高度。然后再向反应器中加入需要处理的废水(也可以是培养液或驯化液)。

4.将曝气定时时间设定为(72小时)。

5.开启总电源,系统直接进入曝气工作状态(不要按“启动/复位”钮)。

6.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反应,关闭总电源,让反应器静止沉淀您所需要的时间。

7.打开手动滗水排放阀门,排放出您所需要的上清液体积(同时取样)。

8.重新向反应器中加入需要处理的废水(也可以是培养液或驯化液)。

9.再一次开启总电源,系统又直接进入曝气工作状态(不要按“启动/复位”钮),进入下一轮的试验。

注意事项:

1.当设备长期不使用后重新开始使用,由于水泵的泵体中留有空气,可能会引起水泵的泵水情况不正常,或没有水被泵出。此时要立即关闭水泵,因为水泵的缺水运转很容易损坏水泵。请采用挤、捏皮管和一会儿开启水泵、一会儿关闭水泵的方法来排除空气,直至水泵正常工作为止。

2.由于实验型的SBR反应器体积不可能做的很大,故滗水器也不能做的很大,滗水管

就比较细,容易引起污泥堵塞滗水器口、滗水管和滗水电磁阀,这些是实验型SBR的通病。但是可以通过拆卸和清洗滗水器、管路和电磁阀来解决问题。当该实验计划全部完成后,一定要彻底清洗该设备的所有管路和阀门。

SBR序批间隙式活性污泥法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来进一步理解什么叫序批间隙式活性污泥法,它的整个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2.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工业化序批式间隙活性污泥法法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

3.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序批式间隙活性污泥法对有机可降解废水脱磷、脱氮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序批间隙式活性污泥法的最大特点是在整个处理工艺系统中省略了二次沉淀池,将这样的结果可使得整个处理系统的造价大大降低,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提高,脱磷、脱氮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三、实验器材

1.能够自动进行序批式间隙循环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设备

2.按照国家标准测定CODCr的相关材料(参照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

相关的玻璃器皿;

相关的化学试剂。

3.实验用模拟有机废水的准备

参照“卡路塞尔氧化沟”有关模拟有机废水的附录。

4.活性污泥的准备

参照“卡路塞尔氧化沟”有关活性污泥来源的附录。

5.溶解氧仪

用于曝气池中溶解氧的测定。

6.显微镜

用于观察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步骤

1.完全了解整个实验设备的工艺流程,管道连接,阀门与开关控制。

2.准备好足够的实验用模拟有机废水,放入进水箱。

3.将含有50%污泥体积的活性污泥倒入SBR反应器中,体积为液面的水位控制

器的2/3高度左右,(或者已经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好了活性污泥,体积也控

制在液面的水位控制器的2/3高度左右)。

4.通过控制仪表设定好五个阶段的每一个定时时间:

(1)自动进水时间(它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触发时间)必须设定为5秒,至于进水需

要多少时间来完成,完全由液面的水位控制器来自动决定。

(2)曝气时间设定为1小时(只是为学生4学时/实验项目而设计的,另外的时间要用于

沉淀、COD的测定和做其他的事情)。

(3)沉淀时间设定为0.5—1小时。

(4)滗水时间视你需要的排水体积而定,排水体积一般不要超过原来反应器内水体积的1/2,可以在反应器放入活性污泥之前测定一下滗水所需要的时间,建议滗水时间设定为3-5分钟,3-5分钟后取出水样测定COD。

(5)闲置时间设定为0.5小时。在闲置时间里,污泥搅拌器工作以防止污泥的板结,污

泥搅拌器的转速可以通过调速器来调节。

*在学生实验开始前,检查反应器水位一定要低于液面水位控制器5cm以下,这样就具备了需要进行自动进水的条件。

5.开展实验

通上电源,合上空气开关,按一下启动按钮,实验设备自动进入运行状态。首先会自动进水,进水完成自动进入曝气阶段,曝气阶段完成后自动进入沉淀阶段,沉淀阶段完成后自动进入排水阶段,排水阶段完成自动进入闲置阶段,此时污泥搅拌器自动运行,搅拌的速度可以通过调速器来进行调节。到此时,可以认为学生的设备运行过程结束。

五、实验报告

1.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和基本实验参数。

反应器内温度、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污泥体积、曝气时间、沉淀时间、进水和出水的COD值、生物相状况…….。

2.计算在该实验条件下的COD去除率,(也可以根据每一批进水的体积和COD去除率来计

算出去除负荷COD(Kg)/M3(污泥)/批次)。

教学实验楼设计说明 篇6

第一章 建筑专业

一.项目概况:

北京工商大学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有着辉煌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北京工商大学现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选址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部,紧邻中央设施区,东与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相邻,北与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相望。占地面积为914.5亩,属北京市房山区管辖。本次拟建教学实验楼位于良乡校区中部,用地东侧为高教园十六号,紧邻良乡高教园区中央景观带;东侧为良乡东二环路,与一期教学组团相接,北面为高教园八号路,与一期宿舍区相望,西面为高教园十一号路,正对二期的体育活动场地。项目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通达便利。

二.设计目标:

1.教学实验楼群从校园总体规划的目标出发,充分考虑组团的建筑形象和内部空间,使其和校园总体规划相协调,建筑、绿化、道路、广场等融为一体。保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与建筑空间的延续性。

2.教学实验组团内部的空间通过单体的组合形成富于变化而又有节奏的院落空间,充分反映校园建筑的特色,构筑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氛围,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和办学方针。方案设计上要贯彻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方针。

3.为学生提供各层次的学习、交流空间。4.体现北京工商大学特点的建筑形态及色彩设计。

5.教学实验组团要有较高的先进性,要充分考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多媒体、网络、电视、监控和远程教育系统。

三.总体布局:

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教学实验楼共包括食品学院大楼和理学院大楼两大部分。总平面充分考虑校园总体规划布局特点,采用院落式空间布局,既能充分的利用教学实验区面积,又能形成半围合的空间,给整个教学区在现代化气息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种传统的院落感,从而赋予建筑本身一种具有传统色彩的归属感,使建筑本身有了生命。

各建筑单体及建筑群体采用严谨、对称的布局手法,从而达到建筑稳重、大气的效果,并与一期工科教学组团布局形式相一致,同时也是对良乡校区总体规划中“文圆工方”规划理念的一种体现,突出了北京工商大学人严谨、求实的教学作风。教学实验楼群根据院系特点共分为两个组团,每个组团各自围合成一个院落,同时两个建筑组团又围合成一个大的组团。教学楼呈南北向布置,局部东西向,每个组团各自形成一个半私密的交流空间,是学生交往、交流、聊天的场所。两个组团间设一公共的交流空间,是整个教学实验区的中心。各组团交流空间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渗透。

四.景观绿化设计:

教学实验组团结合学生步行道、校园主入口广场及预留用地设纵横三个景观轴,并将组团绿地与景观轴相串联,组成“串”字形景观系统,使学生在运动行走中产生步移景移的视觉感受。教学实验楼东侧校前区广场设喷泉水系、雕塑小品,增加了教学区景观、文化的气质。绿化系统除设必须的步道铺地外,最大化地布置草坪及种植树木,使庭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草木芳香,学生置身其中,会忘却城市的喧嚣,产生思想的冲动和对未来的憧憬。

教学实验区空间组织以校前区广场和教学实验楼群为核心组织。景观规划设计力求营造聚散有致,纯静清雅的环境特色。绿色校园的设计意念,是将校园布局因地就势,处处成景,建造错落有致的生态校园。进入校园主入口,通

过简捷明快的校大门,以严谨、庄重的绿化空间为引导,来到大门前开敞的广场,与拟建教学实验组团遥相呼应,为“北京工商大学”之象征;教学实验楼呈对称布局,庄严稳重。透过连廊,远处造型简洁的图书馆隐约于山水之间,步入教学楼内部空间,绿化、小品相映生辉,富于变化和节奏。绿地、小品和建筑相互结合,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

绿地、小品依次存在于个教学实验组团中间,镶嵌于幽幽学林中,既丰富了校园地景,又使学生生活环境更纯静、优雅,透出淡淡的山川田园风情。教学区用地南侧为良乡大学城中央景观带,通过教学区内的生态绿轴和景观绿轴,与校园绿化融成一体,呈现生态校园的完整的空间形态。

另外,建筑布局中的庭院空间、院落空间,强调环境的意境,尺度上怡人,功能上合理,从小处着手,以植草砖铺地为主,点缀草坪、观赏树种,配以灯具、座椅,塑造绿化空间的实用性、人文性,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交通组织:

由于校区外围城市交通干线与学校活动相互影响较大。教学实验区的对外交通中注重与周围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相协调,合理设置出入口,减少对周围城市交通的干扰、亦降低城市交通对校园的影响。教学实验区环绕建筑用地规划一条环路,包围教学实验区,同时将校前区广场、预留用地、行政楼等紧密相联。用地南侧面向大学城中央景观带设礼仪性出入口,标志性大门,通过开敞绿地向城市展现工商大学形象。西侧设教学实验区对外交流出入口,北面和东面设辅助性出入口。

整个教学区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将机动车道设置在教学组团外围,不影响其内部的宁静,设计中也力图减弱其形式上的几何性。强调其功能

性与最佳通达性。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

各建筑单体的主要入口沿主环路布置,从而创造更多空间,设置中央景观带,为教学区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环境。教学实验区在入口处结合学生人流走向设自行车停车及机动车停车出入口,并保证其最佳的位置和与教学实验楼的便捷联系,机动车停车主要布置在教学实验楼的地下,避免了机动车停车给教学区内景观、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加强了校园内部交通的安全性。自行车停车主要布置在教学楼的西侧和中间,既方便了学生们的停车,也缩短了停车后步行去教学实验楼的距离。

教学实验区路网结构高效便捷,行人、机动车分合适度,形成总体布局的关联性。确保校区结构线性骨架之弹性生长,分步实施,具有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式。

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规划建筑以六层为主,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六.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采用框架结构,结构形式布局灵活,可以自由分隔,方便使用,利于形成大空间的分区,利于现代化的教学需求。

教学实验楼共包括食品学院大楼和理学院大楼两大部分。食品学院大楼位于地块南侧,理学院大楼位于地块北侧。各建筑单体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既方便了各院系师生的学习交流,又避免了各功能使用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各建筑单体均设有有独立的出入口。

平面布局摒弃了传统的单走廊、两面布房的格局。增加为双走廊,内设景观天井,极大提高了教学使用的舒适度。各建筑单体在转角处设学生活动、交流空间,该空间同时作为交通核上下联系,由于设于转角,获得了极佳的视线景观,成为师生在课间休息享受景观、交流、聊天的公共空间。设计对公共楼梯的位置进行了精心的推敲,即考虑了交通联系的方便,又考虑了较好的景观和上下楼梯的空间感受。各楼层平面功能布局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对各空间进行了精心设计,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在单体设计过程中,充分研究了原有工科院系的功能需求与布局,并结合现有拟建各院系的实际功能需求,在单体的平面布局中都将每层分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大功能分区,分别布置教室、办公、实验等功能,并统筹考虑。同时又为了各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及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在东西两侧以入口大厅为连接体,从而形成半围合空间,用以布置景观,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南北侧四、五、六层部位加连廊相连,形成一个共享平台。各功能分区同时围合出更加私密的院落空间实现景观共享。

在功能使用方面,将实习工厂,报告厅等大型公共空间放在首层,减少人流聚集对建筑的荷载压力。二层结合工科专业性质,主要布置教室,行政办公室,公用仪器中心,教工之家及部分实验室、研究室等,教室分为小教室和大教室,满足了方便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空间需求。食品学院大楼三到六层分别为各系教学、实验、办公空间,设计中将各系教学研究房间布置在每层的北侧,办公空间位于东西两侧的连接处,方便了与各分区的联系,南侧作为实验室,避免了实验室对教学环境的影响。理学院大楼三、四层北面为全校公用教室,南面作为各专业实验室,同样也避免实验室对教学的影响,东西两侧连接处作为学生交流休息的空间,并且每隔两层打通,为师生们创造了良好的课间休息活动环境。

七.建筑立面与色彩:

简洁、现代的建筑语言诠释着自然、实用的概念,造型突出教学楼建筑特点,立面简洁大方,静止的形态与流动的空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局部的空中连廊将建筑划分成几组尺度合适的形体,并与转角处的透明楼梯形态凝固成永恒。一座纯粹的校园建筑,宁静深远,与绿树、水面融为一体,并时刻保持相互间的默契和对话。

深灰色的外墙,银白色的横线条,赋予教学实验楼轻盈、简洁的建筑形象,塑造出质朴淡雅的校园生活,反映出工商大学特有的质朴、坚韧的远大内涵。

在设计方法上,沿街立面采用玻璃窗与主墙面的虚实对比,结合立面横、竖向的线条体现建筑的生长。在建筑颜色上采用灰色为主色调,与一期建筑风格相一致,同时结合大面积的玻璃窗,极富现代气息。建筑本身尽显高雅,充分体现建筑的标志性。

由于教学楼使用要求的制约,教学楼楼不可能太高,但是本案通过建筑线条的装饰以及连廊处的断开把一个狭长的板式建筑通过虚与实,以及立面竖向的穿插组合等建筑手法创作出丰富的建筑形象,极富现代气息。

在正立面设计上,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构件横竖划分,结合窗户的样式变化,丰富建筑的立面效果。大片的玻璃与主墙面的虚实对比,使整个建筑既有丰富多彩的立面变化,又不打破建筑色彩的协调统一,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建筑立面效果。

沿街立面,首层着重体现教学气氛,体现其应有的标志性建筑的品味与效果。

教学楼在外墙色彩的选用上,以灰色为主,辅以各种简洁的现代建筑构件,通过色彩与质感的对比使其突出性格特征,使建筑显得挺拔有力。在外立面的设计上,大胆采用横、竖向线条来点缀和充实普通外墙砖,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筑物色彩谐调、脱俗。整个建筑通过建筑公共空间有效地组织人流、车流以及与城市道路的对景关系,体现出新旧建筑的对话与呼应。

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简洁、顺畅、空间有序,空间尺度得体而不夸张。通透、明亮、高雅的教学空间气氛,体现了教学实用、庄重、不豪华的设计原则。室内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融会贯通,协调一致。

建筑细部设计: 1)建筑材料

地域个性、文化传承是校园场所精神的主要方面,是师生们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基所在,一个优美的富有诗意的校园将成为师生终身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我们力图以现代的设计手法与材料来延续北方传统建筑的意境,既尊重北京的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的特征。建筑造型稳重大方,细部丰富,既有北方建筑的挺拔大气,又有南方建筑的流畅细致。教学实验楼等以仿粘土砖的劈离砖作为外墙主要材料,表达了对周围环境以及传统的呼应,同时大量运用的槽钢、玻璃砖、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体现着时代的气息,这种传统和现代材料的对比产生摄人的力度,比单纯的使用传统材料更能表达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继承。

2)玻璃幕墙的设计

东西立面作为各单体的主要出入口,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实验楼的形象,同时创造了拥有良好景观的建筑内环境。外立面采用通风模块,在当代的幕墙技术条件下,大开间幕墙间距即最大限度成功满足办公者观景要求,又保证了幕墙造价的经济合理。

同时每一个办公空间,拥有1-2个通风模块,这样的尺度的通风模块即满足了各个房间的舒适的自然通风量,又便于开启关闭,使得使用者可以轻松灵活的控制自然通风的效果。

这种玻璃幕墙模块的灵活组合在立面肌理效果上充分体现了数字化现代化教学、办公的理念。

3)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南北立面采用简洁的开窗形式,但是纹理上与其他立面保持一致性,不破坏建筑的整体效果。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72737.6m2 总建筑面积:

80800.7m

2其中:地上部分: 63191.7m2

地下部分:

17609m2

教学实验楼建筑面积: 74937.6㎡

其中:食品学院大楼: 37647.9㎡

理学院大楼:

37289.7㎡

行政办公楼: 5863.1㎡ 建筑基底面积: 11651.4㎡ 容积率: 0.87 绿地率:

46.49% 建筑密度: 16.02% 机动车停车数:

491辆

第二章 结构专业

2.1设计依据

本工程依据的国家和北京市现行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 01-501-9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03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 02SG614 2.2 基本风压: 0.45kN/m²(50年一遇)。2.3 基本雪压: 0.40kN/m²(50年一遇)。2.4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2.5结构选型

行政办公楼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各学院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框剪结构体系。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宿舍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2.6基础选型

首先考虑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独立柱下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其次考虑采用复合地基。

第三章 给排水

概况:

因本项目与外围城市道路联系较紧密,故本项目工程分别从相邻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引入管线,服务整个校区。

设计依据

2.1由校方提供的市政给排水管线现状资料 2.2我院建筑专业及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3相关国家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地方规范、规程及标准 给水系统设计 1.给水水源

由校区内现有设计的生活给水管网供给。2.生活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分为变频调速加压供水和由市政直接供水两部分,低区(1-4层)由市政直接供给,高区(4层以上)由校园环状给水管网供水。教学实验楼(理学院大楼)及教学实验楼(食品学院大楼)生活给水最高日用水量均约为80 m3/d,3.生活热水系统

生活用热水,由校内锅炉房提供。4.中水给水系统

本项目设计中水给水系统。供水方式与生活给水相同,中水来源于良乡卫星城新建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的中水。

5.消防系统设计

各建筑单体分别引两条干管接室内消火栓系统。

市政给水管与室内消防加压管分开设置,拟在校园内设置一座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在泵房内设全自动气压消防给水设备。泵房内的设备应采用两路电源供电,消防备用泵可采用柴油机泵。

地下车库消火栓管道系统采用电伴热,以防止冬季冻结。地下车库采用预作用式自动喷淋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喷淋用水量8L/M2²min 车库消火栓用水量20L/S

发电机房等不宜采用水灭火的建筑及部位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排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排水管网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1)污水经管道收集后经校园各区内污水处理装置简易处理后再分别排入就近的市政污水管网。

(2)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校区污水管网,再排入就近的市政雨水管网。1.生活排水系统

2.污水量(最高日污水量约72 m3/d)。

3.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实验含油污水经二级生化处,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4.雨水系统:雨水经校内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管材选用及其他

室外各给水系统均采用钢丝骨架PE复合管,室内生活给水采用内嵌入式钢塑复合管。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系统采用热浸镀锌钢管;热水采用铜管。室内雨、污水采用PVC-U排水管;室外雨、污水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中空缠绕结构排水管。

各系统管道间距见综合管线布置图。管道综合

管线综合以单项管线工程规划为依据,进行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尽量减少管线间交叉次数,道路断面的竖向布置尽量避免各管线抢位、冲突现象。各管线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严格按照管线与管线及管线与建筑物设施的最小水平间距、垂直间距等相关规定布置。

管线综合避让原则如下: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可弯曲管线让不可弯曲管线;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检修次数少、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不方便的。

第四章 暖通专业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²动力》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采暖系统

已建部分建筑由美国地热技术公司生产提供的地热电缆设备提供采暖,未

能很好地解决冬季采暖问题。

因此新增规划在校内设燃气锅炉房,为新建建筑提供冬季采暖热源。锅炉房提供95/70℃热水做为采暖热源。教学实验楼(理学院大楼)及教学实验楼(食品学院大楼)采暖热负荷均约为2600KW。

采暖系统接院区低区供暖系统,系统由锅炉房供热设备(循环水泵,稳压装置,补水装置)提供循环动力。

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同程式采暖系统,供水干管敷设于顶层屋顶下,回水干管敷设于暖气沟内。

建筑内部采暖主要采用散热器采暖(有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不采用散热器采暖,采用洁净空调净化空气及空气调节),当空间高大采用散热器采暖效果较差或采暖困难时,考虑采用大空间采暖设备采暖,当有较高舒适性要求时,可采用地暖系统采暖。

室外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敷设,为方便管理及整个采暖管网调节,在热力入口设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热计量装置。

空调通风系统

1.VRV分体空调系统

根据节能和使用要求,为降低工程造价,本项目不设集中中央空调,教学科研建筑采用VRV分体空调系统,学生宿舍、附属用房以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不采用VRV空调系统,部分安装使用分体空调机。

空调负荷经逐时空调冷负荷计算确定,教学实验楼(理学院大楼)及教学实验楼(食品学院大楼)估算均约为4500KW。

2.有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单独采用洁净空调进行空气系统调节,有恒温恒湿要求的实验室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负荷具体根据实验室要求经计算确定。

3.新风系统

(1)报告厅等建筑由于人员密集且在使用时需相对封闭,故需安装新风系统,为降低造价和保证使用要求以及从节能方面考虑,采取加装新风换气机的方式。新风量30M3/时²人

(2)有排风要求的实验室,为保证排风效果,设计送风系统,送风量以保证实验室负压要求确定。

3.机械排风系统

(1)卫生间排风:卫生间设置排气扇,由风管连接排至屋顶,并在屋顶设置了屋顶排风机进行排风。

(2)食堂操作间内产生油烟的设备设带有机械排风和油烟过滤器的排风罩,油烟通过排风竖井排至屋顶,排风换气次数按40次/时计算。

(3)散发有毒、有害、余热、余湿、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室,为保证上述物质稀释到无害状态做机械排风系统,若物质不发生反应,可合用排风系统,若合排会发生反应,则单独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同时设置机械进风系统保证排风效果。

4.车库防排烟系统

(1)地下车库,平时做为车库使用,战时作为物资库,平时做机械送排风系统。地下车库均为单层停车库.建筑上为一个防火分区,超过2000平方米防火分区又用挡烟垂壁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本设计采用固定式挡烟垂壁,建筑装修时在图中所画挡烟垂壁位置上作出从顶扳垂下500MM ,且用非燃材料制成的固定挡板.设机械送,排风兼防火排烟系统。通风量:排风按4次,送风按排风量的 80%计算。排烟量按6次,送风按排风量的50%计算。送风管穿过机房隔墙时设70°C自动关闭防火阀,排风(排烟)风管穿过机房时设280°C自动关闭的防烟防火阀,并能连锁排风机的关闭。排风口的布置保证至车库任何角落的距离均小于30M。

(2)本设计地下车库战时为6级人防不燃品物资库,设一次换气的机械送排风系统。系统与土建消波扩散室连接,并设有人防密闭阀,可实现战时的清洁式通风。物资库单元同时设隔绝式通风,隔绝时间2小时,CO2浓度不大于3.0%

战时风机和风管与平时风机和风管共用。

燃气系统

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用地内设有天燃气调压站,低压燃气直接供应到各用气点。将利用原天然气主干管线和调压站进行增容扩建改造解决燃气锅炉房和教工食堂炊事用燃气的问题。

防排烟系统

当建筑内部疏散内走道、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地下室等部位不满足规范自然排烟要求时,采用加设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等设施进行加压送风、机械排烟。

第五章 电气专业

5.1 设计依据

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G16-200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9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0、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5.2 设计范围:

1.10KV/0.4KV变配电系统; 2.电力配电系统; 3.照明配电系统;

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5.弱电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计算机);会议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汽车库管理系统;消防系统。

6.人防工程。

5.3 10KV/0.4KV变配电系统: 1.供电电源:

从附近开闭站引来两路10KV高压电源,双回路供电。引入本工程变配电所。采用环网供电方式。

2.负荷分类: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弱电机房等为一级负荷;生活水泵、排污泵等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3.容量:

实验楼:(40W/平方米)

设备容量:40x75000=3000(KW)地下面积:(15W/平方米)

设备容量:15x20142=310(KW)

预留设备容量: 700(KW)小计:4000(KW)

4.变配电所:

变配电所设于二期教学区教学楼地下一层,选用4台户内型干式变压器,容量为4x1000KVA;

变压器接线为D,Yn11,UK=6%,变压器负载率为80~90%。

变压器选用SCB10型干式,设强制风冷系统,并设有温度监测及报警装置,保护罩由厂家配套供货。变压器应有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保证变压器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

高压配电柜选用KYN柜。

低压配电柜选用GCK抽出式开关柜。5.高低压配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 高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设手动联络开关;

低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联络开关设自投不自复及手动开关,主进线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连锁。

6.10KV侧继电保护:

采用三相定时限过流保护及电流速断保护、零序保护;变压器10KV侧单相接地信号装置,温度保护及信号装置。

7.计量:

本工程设高压计量,低压按不同用户分别进行计量。8.功率因数补偿:

于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补偿,使功率因数不小于0.9.5.4 电力配电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方式。对单台较大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一般负荷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方式供电。

2.消防用电设备、及弱电设备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生活水泵、排污泵采用双回电源供电;空调、厨房设备等采用单回路电源放射式供电。

教室供电系统与展厅供电系统分开,各教室供电系统应将照明电路与设备电路分开,且教室要保证有较大的电容量。

5.5照明配电系统:

1.照明分一般照明、事故照明及应急照明,另在公共区域、大厅、商业活动区、走廊和主要出入口设疏散照明(带浮充式蓄电池,断电后持续照明时间不小于2小时)。

2.变配电所、水泵房、楼梯间、消控中心、弱电机房等区域设100%正常照度的应急照明;大堂、商务区域设50%正常照度的应急照明;地下车库设15%正常照度的应急照明;高层公寓及办公区域设10%正常照度的应急照明。

3.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支路供电,所有插座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4.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为主要光源。照度标准将按照现行国家规范确定。并满足照明功率密度的要求。

5.门厅、临时性展厅等场所的照明将结合室内装修设计进行统一设计。6.照明控制:

(1)车库及大面积场所采用集中控制并纳入BA系统。(2)一般场所为就地控制。

(3)疏散及应急照明在消防等紧急情况下有电源强制切换。

(4)室外灯由本楼管理室集控并纳入BA系统,采用光电自动控制集中管理。5.6防雷、接地系统:

1.综合楼年雷击次数=0.063>0.06,为二类防雷建筑,其余为三类防雷设计,与建筑其他接地系统共用接地。

2.建筑物屋顶接闪器选用避雷带形式,防雷接地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内的两根对角主筋(>16),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网作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如实测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室外增打人工接地极。

3.综合楼超过45米以上每隔1层沿建筑物四周圈梁外侧水平主钢筋焊接成环并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与防雷装置连接。

4.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5.高出屋面的金属构建、金属管道等均与避雷带连接。6.四周引下线于首层高于地面0.5米处做测量端子板。5.7电涌保护:

1.在变电所低压受电屏上装设电涌保护器;

2.在消控室、光纤机房、电脑房、和向电脑供电的配电箱内装设电涌保护器;

3.建筑屋顶上广告照明和彩灯的配电箱内装设电涌保护器。5.8安全保护:

1.配电采用TN-S系统,全部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干线采用三芯或五芯电缆。

2.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带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穿线金属管、电气安装构件、电缆支架、桥架、室外路灯灯杆、金属接线盒等均应与保护线可靠连接。

3.在变配电所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接地干线等均与总等电位端子箱有效连接。

4.在消控中心、弱电机房、电梯机房、浴室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连接。5.在末级照明配电箱内插座回路选用单相二极过电流漏电断路器(30mA,0.1S)。

5.9 通讯系统:

根据学校电信特点,在学校中心区设程控交换机,由电信局光缆接入。在校区内沿干道埋地敷设电信电缆,各主要区设电话交接箱。

5.10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信号来自市有线电视网,光缆接入。由前端设备、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支线及用户终端等组成。系统采用(860)MHz邻频双向传输,电视信号分配网络拟采用分配—分配形式,各用户终端电平为87±4dB。

5.11独立扩音系统、公共音响广播系统:

有线广播系统由音源、扩声设备、控制设备、传输线路、音量控制设备及末端扬声器等组成。广播机房与消防控制室合用。系统采用120V定压输出方式。要求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的线路衰耗不大于1dB(1000Hz时)。

5.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由传感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传输线路、网络控制器、集线器、执行器、显示器等组成。空调制冷、供暖通风、给水排水、热力、柴油发电机系统、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等均纳入 BAS系统进行监控或监视。变配电所设置独立的变配电管理系统,预留与BAS系统联网的网关接口。

5.13安全防范系统:

本工程的安全防范等级为 二 级,安全防范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实施。设保安控制室,负责安全防范控制。保安控制室对所有报警装置及视频摄像机进行监控。在本工程各出入口、电梯厅、电梯轿箱内等场所设监视摄像机。

安全系统配置 数字记录器,能连续地记录摄像机的数据(每天24小时,一个月),以便记录所有监视区的活动情况,并使画面随时再现成为可能。配置录像磁盘将被重复使用,当摄像机的探测装置探测到异常情况时,录像磁盘上所录下的在异常情况发生以前15S的那一段将会被保持,以便保安人员追踪事件的全过程。

5.14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据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及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5.15会议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可以将计算机、电话机、录象机、收音机、CD、VCD、DVD、话筒、大屏幕投影、灯光控制、电子地图和电子白板等设备集成在一起。

设置多媒体设备接口,如:墙面留有电子白板接口及幕布控制接口,屋顶留有投影机接口、电视共用接口和培训实验独立的共用电视AV网络。

5.16汽车库管理系统:

汽车库管理系统入口车道设备包括出票机、读卡机、内部电话、摄像机和档杆。出口车道设备包括读卡机、费用显示器、内部电话、收费亭和档杆等。通过验证出入卡,票和图像识别等,识别各进出车辆,从而防止车辆被盗。

5.17消防系统: 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 消防漏电报警系统;

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5.18人防工程系统: 1.设计范围:

人防工程照明、动力配电及接地保护系统。其中照明利用平时的照明系统,战时转换。

2.配电系统:人防战时电源由所属战时区域电站埋地电缆经室外的防爆波电井引入,平时电源由配电所应急母线段引来。

3.负荷分类:

应急照明、重要通信、报警设备为一级负荷;一般照明、重要风机、水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对单台较大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一般负荷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方式供电。

4.动力、照明系统及设备安装:(1)战时每个防护单元防化值班室内设通风方式控制箱,对人防三种通风方式(清洁、虑毒、隔绝)进行转换控制,高度1.2m明装。风机房、防化值班室及主要出入口最里一道防护密闭门内测设有显示通风方式的音响和信号装置。高度门上0.1m明装。

(2)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测,设有防护功能的呼叫音响按钮,高度1.4m。

(3)车库选用荧光灯,过道用节能灯或白炽灯。

(4)防护区灯具采用链吊或线吊,不得采用吸顶、壁装或其他硬连接方式,若平时有特殊安装需要,战时须改装或加防掉落保护网措施。

(5)从人防内部至防护密闭门外的照明线路设独立回路,或在防护密闭门内侧处,单独设置熔断器做短路保护。

(6)战时专用配电、控制箱屏均于临战前安装。5.电缆、导线选择及线路敷设:

(1)所有穿过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及预留各种穿线管,采用镀锌钢管,并作防护密闭和密闭处理。

(2)在每个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靠侧边上方预留SC50管2根作为战时三防信号线穿越防护时使用。

6.接地:

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网作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配电采用TN-S系统,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带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均可靠接地

低压电缆进线处设重复接地。

第六章 概预算

工程概况:

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教学实验楼,分别为:理学院大楼37289.7㎡和

食品学院大楼37647.9㎡,建筑面积共为74937.6㎡。

编制说明:

1.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生活区和教学科研区规划设计方案

2.北京地区该类工程相关的工程造价估算资料及价格信息

3.国家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相关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及资料汇编等4.工程量依据相关专业的图纸、材料表和说明,根据该类工程计算规则计算

估算内容:

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一:建筑安装工程费

1.土建工程:含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 2.装修工程:含内装修工程和外装修工程

3.设备安装工程:含室内给排水及消防工程、消防报警/广播工程、采暖工程、空调工程、电气工程、弱电工程、电梯工程

4.园林景观绿化工程:

5.小市政配套和室外工程:包括:变配电工程、自来水和消防给水工程、雨污水工程、热力工程、燃气工程、道路工程、电信/网络/卫视工程、公共广播/安防工程、广场/围墙/路灯工程、绿化工程、三通一平工程

6.大市政建设费用分摊: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和高教园区管委会的规定,北京良乡高教园区占地范围内的大市政基础设施即“八通”的建设中,部分费用由园区开发商投资,学校进行部分分摊。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

包括:前期工作咨询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管理费、招标代理服务费、招投标交易服务费、工程设计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建设工程监理费等。

三:预备费

预备费用于整个项目建设中某些费用不足的补充。考虑到本项目目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工程其他费之和的8%计算。

其他说明:

此为投资估算书,一些具体设计细节需等施工图阶段完善明确,会有一定的改动量。

上一篇:《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读后感下一篇:监理规划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