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2024-06-16

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共10篇)

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1

附件二:

金证131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一)支部团员大会制度

支部团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一般在团的生活日进行。支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及上级团组织和本级党组织指示要求确定会议议题,由组织委员记录。

(二)团支部委员会制度

支部委员会至少召开一次,解决团内日常事务,会议由支部书记主持,全体支部委员参加,因工作需要可以支部扩大会议。

(三)团小组会制度

团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发扬团的民主,开展思想交流,密切团员之间在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报告工作制度

团支部委员会每季度或按工作阶段向支部团员大会作工作报告,一般结合半年或年终工作总结进行。

团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大事,及时传达党组织和上级团委的工作精神,并创造性地加以落实。

二、主动关心支部每一个团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基层党组织和上级团委汇报和请示工作。

三、按照支部团员大会的决议,组织开展支部的各项活动,使各团小组之间、团员之间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完成支部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对于落实上级团委的决议、组织重要活动、选举新的支委会、接收新团员、对团员的奖励和处分等重大问题,要为支部团员大会讨论提出初步意见。

1五、拟定团员大会的工作报告,组织上好团课,负责开好支委扩大会议和团小组长会以及团员大会。

六、组织支部民主生活会,建立支部工作档案,负责团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好团的活动经费。

一、支部团员大会制度

支部团员大会一般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一般在团的生活日进行。召开支部团员大会的程序是:

1、统计到会人数:

2、宣布开会:

3、围绕议题开展讨论:

4、归纳意见:

5、形成决议:

6、闭会。

二、支部委员会制度

支委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其召开程序是:

1、宣布议题;

2、开展讨论;

3、适时归纳;

4、就重要问题进行表决;

5、形成决议;

6、明确分工;

7、闭会。

三、团小组会制度

团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内容通常为:

1、组织团员学习、讨论;

2、贯彻支部决议

3、听取团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汇报;

4、讨论团务方面的工作;

5、分析青年群众思想,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

四、报告工作制度

团支部委员会定期向团员大会报告工作,一般结合半年或年终工作进行。报告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定期报告,落实制度;

2、报告工作要体现共青团的特色,突出青年的特色,不得与其他会议混淆不清;

3、报告工作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表扬先进,而不应搞成流水账式的报告。

金证131团支部会议纪录表

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2

关键词:组织生活,创新,考核

1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1. 1 党的组织生活

党的组织生活是指由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召开的,以党员为主体的,以培养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践行宗旨意识为目标的,以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归属感为内在要求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一部分。党的组织生活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党的组织生活是指党支部和党小组以组织名义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广义的党的组织生活与党的生活接近; 狭义的党的组织生活是指 “三会一课”,即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议和党课。

1. 2 党的组织生活的制度要求

党章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的基本权利,同时又是党员的基本义务。 《党章》第八条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中组部组织局1998 年编著出版的 《党员管理手册》中规定党的组织生活应有六种制度要求,一是会议制度,二是党课制度,即 “三会一课”,三是批评制度,四是评议制度,五是汇报制度,六是谈心制度。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构建学习平台; 在组织生活中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为党员提供畅通意见表达渠道; 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要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 要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作风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1. 3 党的组织生活要坚持的原则

( 1)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是我们党起家建国的根基,党组织应成为民主政治的载体和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示范平台,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

( 2) 主体性原则。要坚持党员主体性原则,我们党的意志和宗旨最终是通过8668. 6 万党员践行来实现的,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要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去行政化,要调动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3) 讲政治、讲党性原则。政治目的性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肩负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党的组织生活应讲政治原则、讲党性。

( 4) 平等性原则。党员在组织生活中,一律平等,无特殊党员。

( 5) 实效性原则。党的组织生活要有实效性,要结合单位实际和党员自身实际,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创新。

2 现阶段高校党的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

2. 1 内容沉闷,形式僵化,且呈现行政化趋势

2. 1. 1 内容沉闷,“三会一课” 开展不好

高校党的组织生活内容比较沉闷,在 “三会”中支部委员会会议很少召开,大多数支部没有设立党小组,就无所谓党小组会议,支部大会一般是学习文件,偶尔讨论发展党员事项,由于院系采取主任、院长负责制,基层支部一般是分专业设立,因此,支部大会既无行政决策事项,学术事项又无法决策。政治学习成为支部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政治学习材料一般是党委宣传部规定,涉及党的规范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方式,一般是宣读,大多数支部无专职干部,对党的规范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领会不深,既无讲解,又无法开展讨论,大多数党员云里雾里地完成了任务。

2. 1. 2 形式僵化,多为上级党委规定动作,无创新

支部组织生活一般是召集党员坐在一起,学习文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组织生活既脱离社会实际,又无法结合党员个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内容乏味,形式僵化。尤其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够。

2. 1. 3 支部设置与机构设置密切结合,工作大包大揽,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调动,支部管理呈现行政化趋势

当前,组织活动中经常表现出党员主体地位不突出,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通常是支部书记组织或者操办,书记往往以教育者或者领导角色出现,传达上级精神或者学习文件,党员成为被动的受教育者,书记和党员之间上下级关系的意识强,组织生活的互动性差。

2.2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组织生活没有发挥高校师生智力资源的优势

学校各二级学院党委或总支大包大揽,成为开展组织生活的主体,各二级学院党委或总支下面的党支部定位不明确,与教研室的关系有待梳理,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使命感、组织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工作计划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有待创新,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智力资源的优势,没有能充分发挥高校及高校师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职能。教师、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组织调动,并提供组织保障和服务平台。

2. 3 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高校中党员的构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平时忙于本职工作和学习,从而导致在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很大随意性的现象,在组织生活的开展中存在 “形式化”,表现为: 日常会议结束后宣读文件,拍照结束等。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推诿,怕得罪人,弱化党组织生活。

3 高校党支部生活创新的思考

3. 1 防止行政化趋势

党组织生活的主题由领导干部或多数党员提议而让普通党员主持,防止党的领导凌驾于党组织和普通党员之上。改变普通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始终处于 “配角”角色,增强普通党员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力求使组织生活呈现出活泼的局面。

3. 2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在传统的组织生活形式( 如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历史纪念碑、向先烈献花、过党的生日等) 的基础之上,引入知识竞赛、党建书画摄影展、学先进、专题式演讲、微信知识抢答、党员定向扶贫点、贫困生帮扶等。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用身边的事情去教育、引导身边的人,挖掘高校党组织生活的潜力。

3. 3 创新载体,构建高效网络化组织生活平台

高校党组织生活要针对面向的学生和教师思维动态情况,从传统的单一的 “灌输方式”向新技术新方式的 “渗透方式”转变,利用互联网、微信、微信公众号、党员群等形式,加强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

3. 4 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能力

定期开展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一般都是一线教师或者学生干部兼任,平时工作学习较忙,因此需要围绕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班,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3. 5 切实贯彻和落实检查考核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良好的制度是促进党组织制度落实的内在动力,因此需要落实检查考核制度,预防出现 “形式考核”、 “人情考核”,定期组织对各基层党支部的考核,检查等,协助基层党组织落实整改,解决基层党组织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奖惩制度,提高高校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虹.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调查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6).

[2]陈国荣.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0).

[3]伍锦昌.提高高校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2006(4).

[4]吴雪丰.多校区高校党建工作探析[J].中国市场,2015(12).

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3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 组织生活 制度执行

0 引言

制定和执行好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

1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这一制度在执行上存在着许多难点,已经影响了党的建设

1.1 对组织生活认识上的淡化,削弱了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坚定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基层同志认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生产经营,企业党组织是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工作,目标都是一致的,直接依靠行政组织的作用,干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对于是否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就有了不要太认真的心理。由于淡化了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也就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执行党组织生活制度的坚定性。主要表现是,一些支部的领导同志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组织生活;有些党员和党员干部也不能主动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缺乏通过认真自觉地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达到加强党的建设目的的正确认识。

1.2 组织活动时间上的矛盾,滋长了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上的自我原谅性。基层的多数党员均在生产一线倒班作业或从事重要岗位及领导工作。因而,组织活动难以集中,开展系列教育难以实施。于是,一些跨班次的支部和党小组,在组织活动时不得不把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集中到一起,顾了此而忘了彼,顾了量而顾及不了质。结果出现了组织生活不及时,内容不集中,系统性和目的性不强等问题。当上级组织提出其问题时,推托搪塞,往往有一种在困难面前盲目满足,在制度规定面前存有自我原谅的心理。

1.3 组织生活方式上的呆板与单调,缺乏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吸引力。仅以党员教育工作为例,目前的教育多是通过“三会一课”来进行的,其形式多年一贯制,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仍没有引入党员教育中来。许多党员对广播电视所体现出来的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新颖活泼的方式确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对目前基层党支部所采用的比较呆板的组织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厌烦心理或者只是机械地接受。因此,收到的效果很不理想。

1.4 组织生活内容与实际结合的不紧密,降低了党员对执行组织生活制度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信赖性。其主要表现在支部工作的总体构想上照抄照搬上级的工作安排或者套用文件;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不那么涉及或避重就轻;支部作用上是保证多,监督少,不愿监督或不敢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存在着对党员的思想脉搏把握不准,党员关心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等,致使管理教育与解决思想实际相脱节。

1.5 组织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党组织的先进性。一些支部照搬上级组织的要求,被动地开展活动,而活动前准备不充分和不能按上级要求开展组织活动,存在临时组织穷于应付,却在记录上做文章的现象。对需讨论的重大问题敷衍了事,较为严重地削弱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的作用。党员汇报制度只有形式上的内容,很少有反映实质性的问题,不少应该掌握的信息却来源于党外,造成了党组织的被动,削弱了党组织的威信。

2 鉴于目前基层党支部在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上的难点,已到了必须下大力气加以克服和解决的程度,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党的建设

2.1 要认清形势,提高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既是搞好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又是支部通过严密的组织生活强化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和影响职工群众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要明确三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职能,懂得和了解在经济建设中党组织地位、作用、职能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要懂得和了解特色理论是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形成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按照这个理论开展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再次,按照上述要求,只有加强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才能保证党的领导职能的正确行使,才能保证党的方针路线执行的不动摇。

2.2 要区分情况,精心组织,合理地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 针对支部组织生活在时间上的矛盾,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方法,是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执行的一项重要保证。首先,要破除组织活动时间都要安排在八小时内来进行的观念。党员多在生产一线从事重要岗位和领导工作,如果安排在工作时间活动,即影响工作也难以保证活动质量和人员。其次,针对组织生活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理论性系统性较强且需要相对时间保证的内容,可由党委集中组织进行,党课和“三会”的内容则应由支部进行。形成系统的内容集中搞,具体的内容系统搞,可解决时间和质量上的矛盾。再次,四班运转单位的支部,每次组织生活安排的内容不要过多,在活动时间的选取上,注意不要都赶在一个班次,避免使其它班次的同志总是从家里赶来参加组织生活。

2.3 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不断地总结探索新的组织生活方式 在党的组织生活的方式上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仅以党的“三会一课”制度为例,不能总是习惯拘泥于在会议室内进行,可根据内容需要走出会议室。如生产上的难题和关键环节上的攻关奉献活动,烈士陵园话理想,党的基础知识竞赛于郊外等。活动的方式上要新颖灵活,善于调动与会者去独立思考问题,许多问题不是一开始就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要拿出观点和问题,让大家去讨论,去争论,即使不能弄得十分明白,也比我们去喋喋不休,硬性去灌输所取得的效果要好。鉴于此,活动上可采取宣讲讨论、专题发言、知识竞赛、演讲、参观访问、回顾对比、形势报告、电化教育等。通过立体性全方位的方式,增强活动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满足党员求知求新的要求,增强吸引力,促进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性的提高。

2.4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解决矛盾人手安排好组织生活内容 组织生活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要注意搞好调查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问题。安排好组织生活内容应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支部班子对于容易产生争议或敏感的问题,该讨论的必须要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做有利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有利于班子的团结。其次,不要担心接触班子成员思想实际,搞好必要的监督会涉嫌闹不团结、争权夺势,而不接触不去监督。要做到讲团结讲谅解,既要相信班子成员的觉悟,又不失原则,无原则的团结反倒会产生负效应。再次,支部工作内容的安排上,避免唯上不唯实当二传手。要注意结合本单位实际,搞好针对性强的内容安排,使党员感受到活动内容贴近实际,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2.5 要瞄准支部工作目标,严格管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目前,支部工作已实行目标管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是确保支部工作目标实现的关键。为此,还要建立和形成对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上有关质量的检查措施。首先,本级组织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下级组织党内活动的各种记录。通过检查看是否正常活动,看活动安排是否得当,看活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后签属意见。起到督促、激励、指导的作用。其次,找有关人员了解所在单位组织生活的情况,听取意见和要求。这样可以认证记录上的内容,验证活动的效果。再次,定期或不定期的通报组织生活制度执行的情况。顺应党内同志都不甘落后的心理,将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也可起到指导工作,改进不足,学习先进,促进制度执行的积极作用。

支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篇4

为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一)“三会一课”是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

(二)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主要内容是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学习文件,汇报思想,分析形势,商讨对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党支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四次。主要内容是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决定支部工作等重大问题。

(四)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讨论和研究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指示和决定情况、发展新党员等。

(五)党课一般每季度一次。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章》为主。同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了解国际形势的新动向,国内改革的新变化,省、市工作的新进展。党课可采取听专家报告、领导报告、专题讲座与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进行。

二、积极开展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民主生活会可分为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小组民主生活会两种形式。

(二)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小组民主生活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党委及支部成员除参加本级民主生活会外,还要自觉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三)民主生活会要认真做好会前准备工作,真正实现畅所欲言,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民主生活会的内容要有记录。党员对单位工作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上报局党委。

三、完善党员学习制度

每周五下午为党委组织学习活动日。各支部亦相应确定组织学习活动日,并扩大职工参加学习范围。学习活动可采用集中与自学相结合,讨论和交流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各支部根据工作实际自行安排。

四、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制度

党委和党支部都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对单位或党内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必须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的原则,经过集体讨论,由会议做出决定。全体党员要认真执行组织决定,严格组织原则,不得各行其是。

五、落实培养考察积极分子制度

党支部每年要制定发展党员的工作计划和培养、教育、考察积极分子的措施;每季度要对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考核、鉴定;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志,党支部要指定专人进行帮助、培养。积极分子调动,应将其情况和材料及时转入新单位。

六、认真执行《党费缴纳、管理和使用规定》

社区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5

一、组织生活制度。每季度如开一次社区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辖区内的突出问题,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二、“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员大会和党

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半年上好一次党课。

三、党员定期汇报制度。党员每度定期向党支部汇报自己思

想、工作情况,密切党员同党组织的联系,便于党组织了解每个党员,加强对党员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四、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至两次民

主生活会,主要是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班子和个人的思想、作风及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换意见,统一思想,使支委提高认识,增强团结,促、进工作。

五、学习制度。社区党支部每月集中组织一至两次全体党员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人

民服务的本领。

国有企业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原则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管理,强化组织观念、纪律观念,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措施,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发扬民主、增进团结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党的组织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达到明辨是非,统一思想,互相帮助,增进团结的目的。

(二)坚持联系实际、促进工作的原则。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围绕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把党的组织生活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与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加强党的建设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三)坚持增强党性、发挥作用的原则。坚定党性立场,强化理想信念,妥善处理党内外各种关系,解决党内各种矛盾,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增强党员意识、执政意识、先进意识和服务意识,弘扬正气,振奋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坚持探索创新、提高质量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活化党的组织生活,使党的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感染力、吸引力。注重组织生活的效果,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实效性,集中研究、有效解决党组织建设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

二、形式和内容

党的组织生活主要依托党支部开展活动。主要形式有召开会议(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课教育、党员汇报思想、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

(一)会议

1、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可以吸收非党同志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大会由党支部委员会召集,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如果党支部书记因故缺席,也可由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主持。党支部委员会应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议题,并将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通知全体党员。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选举党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处理违反纪律的党员等重要问题,都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按一定的组织程序作出决议或决定。作出决议或决定后,应按照党章的规定,报请上级党组织审定。

2、党支部委员会。一般季度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由支委成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可吸收党员行政领导列席参加。党支部书记应与有关委员商定好党支部会议内容、召开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事先通知所有党支部委员做好准备。主要是研究、贯

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分析党员队伍状况,制定党员教育计划,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等方面的问题。

3、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由局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并邀请上级党组织派人指导民主生活会的全过程。会前,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确定民主生活会的议题,认真制定民主生活会方案,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党组织报送,待审批同意后方能召开。

(二)党员党课教育

党课教育一般每半年开展一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都应积极参加。党课教育以党章为基本教材,重点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党的纪律,也可以结合本单位中心任务和党员思想实际确定内容,还可以请领导、专家和优秀党员作报告,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形势任务、光荣传统、科技知识和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党支部书记每年要为党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

(三)党员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是党员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加强联系、沟通,求得帮助指导的一种方式。党员每季度至少要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汇报。因外出或病、事假等客观原因无法按期汇报的党员,事后应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党支部说明情况。未经党组织同意而不按时汇报思想和工作的党员,支部应给予批评教育。无故长期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经教育不改的,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四)民主评议党员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结合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民主评议党员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支委会要形成组织意见,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民主评议要通过对党员的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党内外群众评议以及党组织考核,对每个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和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并通过表彰先进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目的。党组织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和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确定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方法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五)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党日活动是指党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党员结合行业特点和单位工作实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保持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各种党内教育管理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一般每半年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可以紧紧围绕党员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组织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开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岗位练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党员参观有教育意义的展览,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录像,到革命教育基地学习考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开展电教化教育活动,组织有意义的文化娱乐等活动。党组织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结合组织生活的实际,适时拟定主题党日活动方案,报上级党组织审定后组织开展。

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应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文件和指示精神;

2、组织和引导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和有关业务知识等;

3、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

4、听取党员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汇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结合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开展廉政教育;

6、及时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研究解决倾向性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7、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讨论发展党员,处理违纪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

8、开展适合党员特点的各种形式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保证措施

(一)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各党支部要采取有效形式,进一步加强党员政治思想教育,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意义,提高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经受党内生活的锻炼。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建立、改进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重点建立完善定期检查、会议记录和党的组织生活报告制度。每次党的组织生活,都要指定专人做好记录,并定期汇总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及时向党员通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的组织生活时间要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占用,也不能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组织生活会。建立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党支部要把每次组织生活考勤情况记录在《党的组织活动手册》上。每个党员尤其党员干

部应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能无故缺席。如有正当理由不能参加时,要事先向党支部请假,事后补课。

(三)加强组织生活管理。党员领导干部应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既参加党委(党组)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又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与所在党支部取得联系,了解掌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日期、议题等事项,及时反馈意见,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离退休党员有条件能参加的,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对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可指定党员负责与他们联系,向他们传达党内文件精神,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流动党员也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本地流动的党员回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长期在外地流动的党员,时间超过半年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流入地党组织;时间在半年以内的,可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入地党组织把他们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如果不能在一个地方固定工作,不能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支部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他们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

(四)开展督促检查。要加强对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关党委每年12月份要对各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检查中,既要注意总结、推广党的组织生活方面的好典型、好经验,又要对组织生活开展得不好或不开展组织生活的党支部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年度评优资格,并追究支部书记责任。党支部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要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党员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给予批评;连续两次以上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给予书面告诫;连续6个月没有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的 组织生活,要按党章规定予以除名。

四、加强领导

浅谈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 篇7

关键词: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高等学校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主要集散地,也是聚集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的地方。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高校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党组织需要吸收一批批优秀人才来促进党的稳定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为党组织培养优秀学生党员的重要平台,同时,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讲都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时代的角度出发,借鉴和运用先进性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为切入点探索了党组织生活的创新模式,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质量,为党的建设事业提供鲜活的后备力量。

1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有弊病

1.1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传统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由党支部老师安排指导支部成员开展的校园式理论组织活动。这种组织活动内容多以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学习贯彻为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而组织生活形式的单一是目前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在目前的高校党组织活动中“会议式”、“录像式”、“小组讨论式”仍然是最常见最惯用的方式。这样的模式降低了支部学生党员学习新鲜感,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支部的凝聚力。

1.2 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现象都有所了解。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现实化问题侵蚀着不少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多少会影响到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问题。更有甚者,部分积极分子认为入党就是混时间,在校期间只要不犯大的过错就能顺利转正,这些都是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的表现。

1.3 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不高

目前,高校各专业班级的推优名额在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党员人数也在普遍增多。但是,学生党员对支部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够。首先,庞大的党员数量使党组织很难对每个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核。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指导老师“兼职”学生党建工作。他们不仅“专业性”不强,而且无法将足够的精力倾注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从而影响了支部党员的教育质量。

1.4 学生支部工作的系统性不强

创新的基础在于经验。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系统性不够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缺实践、少计划和无目标。缺实践,部分高校只注重理论学习教育,缺乏实践环节,很难进行创新。少计划,一个优秀的党支部要具有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计划,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支部工作通常是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开展的。无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很多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对“先进党支部”等优秀支部的评选活动热情不够,目标性不强。

1.5 支部组织生活的经费不足

党支部活动经费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生活的质量从而制约了活动的效果。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组织的专项拨款,来源单一,经费经常不足,很多校外活动也因经费问题而难以进行。活动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只能限制于校内的理论政策学习。

1.6 支部之间的交流欠缺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大多是由本支部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与其他支部间的交流联系有限。支部间的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大家的讨论学习热情,而且,交流往往可以让支部成员对活动的组织模式产生一些新的思路。交流的欠缺不仅不利于支部间的相互学习、竞争,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和支部自身组织活动的创新思路。

2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有弊病的分析

时代在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以及价值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如今,当代大学生渐渐地以“90”后为主,而“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也更自信,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敢于挑战新的组织生活形式,对因循守旧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多有厌倦。他们关注交往也乐于交往,喜欢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兴趣、结交朋友。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成才需要,他们需要支部在平时的组织生活开展中能为他们搭建一个实践、交往的平台。

最有效的组织生活开展方式是“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教育活动的前提是了解对象的特点,这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实现其实效性可靠保障。然而,目前支部未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开展相应的创新活动,学生支部活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陈旧。一方面,当支部组织活动的对象由“70后”、“80后”转变到“90后”时,一些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依然停留在以往的惯用方式上。如果支部活动在形式上多采取一些演讲、竞赛、社会实践等与时俱进的方式,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深入到学生党员的内心世界中。如今,过多的“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一个支点上,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价值,挫折教育比较欠缺。所以,学生支部工作要想获得创新,内容既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富于变化、敢想敢拼敢尝试的一面,又要注意加强正确的引导、鼓舞和挫折教育的层面。

3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创新思考

3.1 形式上创新

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是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通过调查研究,近年来,部分高校在探索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上已有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是开放式。常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校校联合的活动形式。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也可以大刀阔斧、开辟新径,尝试“校校联合”的开放性活动形式。不仅如此,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还可以借鉴很多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例如,开展社区活动,进社区宣传党的政策。将党的最新政策文件用易懂的词语讲解给社区百姓;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与社区党支部进行交流;开展支部联谊活动,以支部活动的内容主旨为中心开展辩论赛。

二是自主实践式。自主实践式就是将党支部的组织活动交给学生党员来筹备开展,而支部老师仅起指导辅助作用。以自主实践的方式开展活动,这样学生党员以活动策划者和活动对象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有利于深刻对党的认识,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言而喻。自主实践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对学生党员的信任。对于党和国家的一些惠民政策的了解等问题,学生党员也完全可以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例如问卷调查、DV拍摄等。

三是虚拟活动式。近些年来,一些类似“偷菜种菜”的虚拟网络生活风靡校园,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也可以革新立异尝试这种虚拟方式。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将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支部活动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尝试。规定学生党员的网络学习时间,将网络学习开设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一门必修课;利用网络模拟活动现场,开展支部网络在线会议等组织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注意力,而且保障了学习时间,督促学生党员对支部组织生活的关注;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在线知识竞赛平台。

3.2 内容上创新

内容是组织生活的核心部分。没有内容,组织生活就会失去灵魂,而内容不新,组织生活就会丧失活力。

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就是使活动内容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时代特征,体现高效特色。只有内容的创新才满足学生党员接受教育的需要,才能使他们对党的认识不断升华。当然,所谓的创新并不是完全抛弃旧的思想理念。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追本求源,回溯历史。如何做到内容上的创新,要注意把握“一个中心,两个要点”。

“一个中心”是指当得教育方针、政策路线的中心思想。虽然多少年来,党的思想理论、文件指示和工作要求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但“以人为本”的思想宗旨没有变,“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没有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变。所以,内容上的创新要求我们仍要把握好这“一个中心”。

“两个要点”,一是要紧随时代步伐对党的思想体系做相应的变动,在开展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过程中注意阐明及宣扬的侧重点的变化;二是要不忘回顾历史、居安思危。将学生党员的教育不仅与国家大事结合起来,也要与历史事件和纪念日相结合。回味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来洞察当前的时政变化。

3.3 制度上创新

制度不健全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我们要加强制度上的创新,注重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为开展良好组织生活提高坚实保障。

(1)建立记录制度。在开展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明确记录每个学生党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将支部活动记录装订成册,于支部老师处存档。记录制不仅有利于指导老师对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集体归属感和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

(2)完善民主制度。改变传统的学生党员被动型活动,加强支部书记与学生党员的意见交流和信息互动,摒弃墨守成规的灌输式教育。

(3)健全奖惩机制。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党内各类评优。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带动学生党员的受教育态度和学习热情,扩大成功的组织生活模式的影响。

3.4 客观支持

从经费方面给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以适当的支持。可根据活动的规模、条件等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对学生党建经费的投入,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安排工作要做好精细的活动预算,并提前上报审批,做到使用有制、合理分配、有效敛金。另外,也可以在不影响组织生活政治性的前提下合理引入社会单位的活动经费赞助。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党员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创新模式,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快速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党员不仅仅是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能力上得到提升,而且对党的认识也更加明确,对党和国家的建设更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李书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2010(2).

[2]徐长安,张杰,邓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探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

[3]周东斌,张良浩,彭国存.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

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一、党组织生活的重要性

党的组织生活通常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能否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组织生活载体、增强组织生活实效性,对于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扩招,独立学院对党员的发展力度也不断加大,因此,学生党员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致使学生党支部生活多半是围绕着党员的发展与审批工作,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向往程度和参加热情因此被削弱。

2.重党员发展,轻党员培养

独立学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多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本身的工作任务多,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党建工作,因此独立学院对党员的培养往往将关注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身上,而对正式党员没有设置相应的有效组织生活模式,造成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有所下降。

3.高年级党支部人数过多,党员分散,难以开展组织生活

高年级的党支部人数多,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人,难以保障学生党支部生活的质量。另外,毕业班的党员在单位实习,经常性地让他们回校参加组织生活存在较大的难度。

4.单支部组织活动,跨支部沟通不够

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组成通常为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党员,组织生活基本按支部组织进行,跨支部共同过组织生活的情况极少,相互间缺乏交流。这样很难充分利用老党员及高年级同学的优势有效地提高学生党支部或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也不能发挥党支部之间互相学习的作用。

5.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经费不足、经验不多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而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源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独立学院就重教学等“硬指标”建设,而轻学生党建工作等“软指标”的投入。组织生活经费不足及经验不多的原因就必然导致很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必须要从实际条件出发,只能在现实条件基础上慢慢探索,这样的现状必然会大大降低独立学院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三、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新形式

1.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才能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可以结合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开展组织生活,把党情和党史教育更生动化、具体化地融入组织生活之中。另外,支部生活应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党支部通过建造网站、网页、利用QQ、MSN、短信、飞信等形式,随时随地召开“空中支部会议”,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使得一些不在学校的学生党员也能够参与到组织生活中来。

2.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区,建设服务型学生党组织

为了让不同党支部之间加深交流与合作,同时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区,建设服务型学生党组织,建立“学生党员服务工作站”。学生党员服务工作站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宗旨,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引导、重在服务”为工作方针,抓住“健全组织、夯实基础、建章立制、狠抓落实”,不断创新机制。在实践中,首先抓好顶层设计采用“一会、一总站、十分站”的管理模式,设站务管理委员会,由总站指导教师、站长、副站长组成。学院每幢学生公寓設一个分站。总站主要负责工作站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和评比表彰等规划性工作,各个分站负责落实开展有关的学生服务、教育、管理活动。

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学生党员的导引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二是构建学生社区多层级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三是党员通过工作站的各项活动,加强党员自身修养,端正言行,强化责任意识、律己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积极开展主题活动

学院党委给学生党支部布置主题活动,各个学生党支部根据支部的特点开展活动。主题活动包括创先争优活动、“六个一工程”(签署一份承诺、树好一面旗帜、研读一部经典、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人)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的作用可以辐射到周边的学生,对普通的学生起到带动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直接影响着学生党员的发展,独立学院要结合办学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红珍.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时效性研究[J].工会论坛,2012(5).

[2]王洪松,董宁博.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3]列柏洪.独立学院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1(7).

基金项目:本文是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的探究”的研究成果。

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 篇9

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遇到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由支部书记主持。

二、每次民主生活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支部的实际情况,重点解决一、二个问题。要注意重点解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支委自身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的纪律,民主集中制,密切党群关系,端正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每次民主生活会,都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确定主题;其次是采用召开党内外座谈会的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认真征求大家意见,并对意见进行分类整理,通报有关人员;其三是提前一周通知党支部成员,要求每个人都要认真做好准备,写出发言稿或提纲。

四、提前两天检查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并将会议议题、开会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向街综合党委报告。

五、民主生活会上要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认真总结经验,交流思想、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六、民主生活会上要遵循团结的方针,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通过开展批评,达到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团结与协作,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严防把生活会开成汇报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会议。

七、民主生活会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党支部要认真研究决定,要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要认真巩固民主生活会成果。需要街党工委帮助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取得街党工委的支持。

八、民主生活会上,要指定专人记录,将每个人的发言进行详细记录。

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示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 D26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53-02

2014年,在国家深化机构改革的背景下,上海首先于浦东新区开展机构改革试点,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格监管部门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设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监管职能和工作重心陆续落实到基层。三林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充分结合改革试点优势,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探索基层建设新思路,结合职能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政治组织优势和示范引领核心作用。

一、以“实”谋“新”——做改革发展的开路人

党支部秉承“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践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执政之道,为体制改革和社会共治做好基层一线的破冰工作。

(一)务实鼎新,与地方发展荣责共进。党支部深刻理解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基层党委“务实鼎新”的思想要求,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实效意识和对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积极倡导以地方实际为根本的创新实践理念。党支部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三林镇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三林崩瓜、酱菜、地方餐饮等特色食品产业,党员带头每年在三林庙会期间进行执法保障,走访居(村)委和镇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保持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工作作风,时刻谨记对地方发展应尽的职责。党员干部针对辖区特点,完成了三林地区《质量白皮书》的撰写,对市场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描述,并以专报形式报送镇政府,为辖区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

(二)创新实践,善于聚焦问题、破解难题。党支部始终把提高工作实效作为创新实践的最终目标,注重紧抓关键问题、攻克实际难题,为体制改革适应期“补短板”。2014年7月,党支部通过三林镇党委对市场监管所的调研会议阐明了食品安全是地方社会治理的主要风险点,并基于现状建议三林镇组建食品安全专管员队伍,由监管部门培训指导,弥补镇食安办工作的专业技术短板和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人员编制短板,推进基层治理的体制改革进程。镇政府对这一大胆新颖的建议郑重考虑,于2014年年底落实了新区第一批专管员队伍的建立。经过半年的实务培训,全部9名专管员已熟练掌握巡查和快检技能,辖区食品快检能力翻倍、阳性率逐渐提升,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发现能力显著增强。这支独一无二的队伍得到了镇政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市食药监领导的认可,有望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是支部创新实践的重要成果。

(三)深入调研,为社会治理保驾护航。党支部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在“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探索实践,为辖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保驾护航。党支部作为课题组主力之一参与三林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A类课题的调查研究,遵循以“实”谋“新”的原则,协助地方政府将实务经验与专业技术转化为创新举措,为区域社会治理“量身定制”政策方案。深入企业、消费者、社区居民和干部群众,通过访谈、问卷、头脑风暴等丰富的形式全面了解食品安全治理现状的社会反响和需求,为基层行政执法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的工作方向制定提供依据。

二、以“联”促“动”——做社会共治的联络人

党支部经过多次思考和实践后认为,“建立联动体制,让社会各方‘动起来”是社会共治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沟通协调的政治组织优势,承担起社会共治联络人的职责。

(一)与街镇党委保持紧密联动。依托基层政府部门党组织与各村、居委基层组织建立沟通平台,党支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联络人深入社区与居民群众维持紧密联系,打通社会共治的信息渠道。借此平台,党支部与居委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携手营造社区“食品安全人人参与”的微环境;通过村、居委提供的线索查处无证照经营行为;经村、居委协助,成功地组织开展居民协调会,平息经营者与居民的社会矛盾。通过街镇平台,有效地完成了专业化与网格化监管的快速衔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的效能。

(二)扩展多元党建,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党支部围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题,开展多元化的党建工作。例如,开展党员结对工作,对口辖区6个中小学各配备2名联络党员,作为食品安全联系人;与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学院党总支结对共建,沟通交流食品安全专业知识;以党建活动形式组织参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等。借助党建桥梁,将企业、学校、协会等社会组织接引至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范畴。

(三)联动接洽,激发共治合力。党支部不仅代表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部门的联络人,还是各个联动平台之间的接线员,通过将各个联动平台相互贯通激发合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活性。党支部与三林镇食安办、食品专业高校党组织、辖区中学联合,一年两次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党员干部、高校学生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通过生动的小品、问答和快检演示向辖区各校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收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党支部组织街镇参观食品生产企业的党建活动,街镇邀请企业参与居委和本支部联合开展的“食品安全进社区”快乐竞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激活了食品安全科学普及的群众文化氛围。除此之外,党支部联合辖区食品快检室组成的“食品快检联动网络”,与镇、企业联合举办“食品快速检测市民开放日”活动,得到了食药监部门的认可并建议全市推广。

三、以“人”为“本”——做社会治理的先行者

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人”。党支部对内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转变思想、务实鼎新的工作思路;对外以经营者自主管理的需求为导向,提升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从“人”入手找到市场环境良性循环的内生动力。

(一)在队伍建设中渗透社会治理理念。结合“三会一课”组织学习市委一号课题精神,要求党员干部率先转变思路,从业务工作中跨前一步,打造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软环境。鼓励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员在基本工作目标之外开拓思路,搭建好“镇食安办—村(居)委—市场所”这张网,打好“联动联勤,发挥企业自律、群众监督、政府监管”这副牌。

(二)领导垂范、党员先行。党支部班子成员担当“领头雁”,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区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幕仪式、社区食品安全竞答、食品安全培训、自检室培训、联合整治等活动中都有党员干部冲锋陷阵的身影,真正体现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刚柔并济、示范引领社会共治。在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法治的同时,基层党支部以“共治”为突破口寻找柔性监管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社会监督和行政指导引领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例如:建立“三林超市峰会”微信群,向超市卖场的店长即时推送食品舆情、法规政策、问题产品通报、违法情况等信息,帮助企业掌握食品风险动态,即时自查自纠,在降低自身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也有效维护了辖区食品安全;通过党支部结对向企业自检室输送食品专业学生,交流和指导企业兼职检测员的食品检测工作,缓解企业自主检测的技术缺失。

上一篇:宽容演讲稿600字初中下一篇:三年级语文成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