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2024-10-06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精选12篇)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1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为了全面加强我院学生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提高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督促全体党员“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充分发挥支部组织生活的作用,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党章》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支部组织生活如下 “三会一课”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全院学生党员大会

全院学生党员大会一般一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即期初开学一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若工作需要增时召开。主要内容是:

1、传达学期学生工作、学生党建的有关精神。

2、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有关决议,落实各项措施等。

二、各支部委员会

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由支部书记召集。如果工作需要,支部委员随时碰头、议事。主要内容是:

1、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相关决议、精神。

2、学生党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写出工作方案。

3、研究党员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

4、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工作。

5、研究表彰先进、处分违纪党员问题。

6、研究有关促进学风建设、素质教育、先进性发挥等工作问题。

三、各支部党小组会

原则上每月召开二次,由各组组长召集,若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主要内容:

1、组织党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2、研究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各项工作任务。

3、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

4、讨论发展党员工作。

5、讨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6、党员的信息调研主题及其开展工作。

四、党课

每学期上1-2次党课,围绕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和科技文化知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及如何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等主要内容开展教育。参加人员除全体党员外,同时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五、相关说明

1、本制度每学期由各支部遵照执行。

2、本制度解释权归院党总支,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2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是对党员入党再教育的重要制度, 是增强党性、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有效载体, 对思想政治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问题, 影响到学生党员政治学习成果的形成以及先锋模范的作用的发挥。所以,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作用, 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必要的且是关键的。

《党章》第8条规定:“每个党员, 不论职务高低, 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通过党章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 任何党员都不能脱离组织, 参与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只有通过参加组织生活, 及时汇报思想, 主动学习与交流, 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增强党性锻炼, 保持党的先进性, 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在实践中的缺陷

2.1 组织生活缺乏规划性、系统性、自觉性

组织生活缺乏规划性。没有提前对组织生活的开展进行规划和安排, 没有明确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形式, 随意变动或变通活动内容, 导致组织生活不规范。

组织生活缺乏系统性, 流于形式, 由于学习存在应付思想, 没有将组织生活同预备党员考察、党员的再教育、党员的日常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

组织生活缺乏自觉性, 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方面, 仅仅依靠党员自觉性来学习, 很少从调动党员积极性的角度来思考丰富组织生活的问题, 这会使活动呆板、乏味, 打击积极性, 形成恶性循环。

2.2 组织生活形式单调、内容单一

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以及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等。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富有生气, 丰富多彩, 以起到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

党的理论学习是党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 坚持理论学习是有必要的, 但是在日常的组织生活中, 多数停留在传达、学习党内文件, 吸纳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收缴党费等一般的管理活动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研读著作、关心时事的学习氛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获悉大量的时事政治信息, 而学生党员还停留在口头传达、观看视频的阶段, 有点与时代脱节, 这样不仅时间慢、信息量小、内容重复交叉, 而且降低了学习新鲜感, 挫伤了学习自觉性, 这也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2.3 经费不足影响实践活动开展

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党组织的专项拨款, 来源有限且经费非常不足。对于学习、实践、交流、参观等多种模式的组织生活产生相当大的限制, 会无形加重学生党员的经济负担。所以, 学生党组织生活绝大部分只能限制于校内的政策学习、讨论、文体活动等。

2.4 制度建设不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 学生党支部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欠缺, 如缺乏考核评价体系、工作量化指标以及合理的奖励机制等制度, 这些就使得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发挥的更加困难。

3 对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建议

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 要以高校党建工作为基点, 以创新活动方式和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为措施, 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胆创新、敢于实践。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 不仅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而且还要有规划与总结, 明确学习主题, 总结学习成果。组织生活模式要围绕大学生学习特点, 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展开;组织生活模式的设置要体现学生党组织的民主性, 广泛征集意见及建议, 尊重学生的自我精神, 实现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以下, 将针对如果开展组织生活提出实效性建议:

3.1 加强党建工作队伍的培养

党建工作队伍大多数都是学生工作者兼职党务工作, 党建的专职人员并不多, 并且缺乏经验。党建工作干部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成效, 所以, 要有效开展党组织生活, 首先就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建干部队伍。在培养过程中, 要保证工作人员有充足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加强学习与交流。

3.2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从制度上进行规范, 为开展良好的组织生活提供保障。一方面, 应强化学生党员的纪律观念, 及时做好检查与公示, 规范制度建设, 确保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党内各类评优。

3.3 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提供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地增加对学生党建经费的投入, 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 学生党支部可提前做好预算与审批, 做到勤俭节约,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 在不影响组织生活政治性的前提下, 也可适当引入社会资助资金, 与外单位党组织合作开展组织生活, 扩大组织生活参与面。

3.4 利用网络创党建

网络技术成熟为组织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交流方式, 给组织生活融入了新鲜和时尚元素, 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让组织生活的形式丰富起来。在获取政治信息方面, 比起传统传播方式, 上网则少了时空的限制, 环境更宽松和自由。运用网络来开展组织生活是大学生党员乐于参与的方式, 它缩短了青年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组织生活更具时代感, 更具感染力, 使组织生活在新形势下, 更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

运用QQ群、论坛、博客、微博、飞信等形式, 过好网上组织生活, 已经当为组织生活新兴的方式, 受到学生党员的普遍欢迎。通过网络途径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是对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大胆创新, 使大学生党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

4 结束语

组织生活模式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完善, 根本目的是让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学生党员是党组织的生力军, 是党未来的希望, 有效的团结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在广大学生中的感召力。为此, 作为长期在党建基层的工作者, 有责任开展好组织生活, 引导他们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党的历史。S

[2]阳洪霞.QQ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平台[J].当代教育 (111)

参考文献

[1]张彦.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 2010 (32) .

[2]阳洪霞.QQ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平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3) .

[3]徐长安, 张杰, 邓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周东斌, 张良浩, 彭国存.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3) .

[5]李书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4) .

[6]周碧蕾.新时期如何依托网络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J].文教资料, 2011 (3) .

[7]叶帆.以电子党务促进党建创新[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8 (1) .

[8李春霞.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世纪桥, 2011 (9) .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3

一、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意义

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党支部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更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研究普通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一般规律。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研究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注重实效性、生气、丰富多彩,探寻提高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感召力的途径。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

二、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首先要摸清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现状。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全国青年中的优秀成员集合,对宣传、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应着力找到并分析问题的存在,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且必要。

从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来看,总体上是有序和规范的。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组织生活的质量,影响着党员创造性的发挥,影响着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的发挥。也有众多研究都认识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可行性举措和建议,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的创新性进行了探究。但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从实践上看,仍然相对较弱。举措的提出都没有落实到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实践中。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大多还是采用会议方式进行学习,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这种现状不利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把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提高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措施

探索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借助于多样化的形式这一途径,改善组织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应由理论转换到实践中去。党组织生活的形式通常以上党课、学习党的文件、汇报思想等会议的方式开展,缺乏个性。以多样化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来学习和贯彻党的精神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更有效的接收党的号召。

当前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也要与时俱进,采用多样化的党组织生活形式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并且正对这一观点找到具体实施方法运用于实践中,起到实际的作用。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形式的创新是突破口,目前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提高对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重点是要有针对性,互动性要强。在组织生活中,培养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将每个党员原来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协作意识。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学习状态。不局限于校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走出校园开展活动,让党组织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和大学生专业特色的组织活动,优秀党员学习心得传递活动等。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社会,利用现代通信工具、网络工具辅助开展组织活动不但节能环保,而且更具实效性和广泛性。在坚持形式立足于内容的原则上,通过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各种现代手段观看学习。可在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社区网站中建立论坛,利用QQ、BBS、MSN、人人网、微博等手段学习。坚持党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拒绝形式主义。

四、结语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凝聚力的必然要求。采用多样化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对提升高校党组织活力大有用处,对党员的教育能取到更有效的作用,加强管理和监督机制,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贯彻落实了科教兴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了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实践性、可行性,关注了理论到实践的转换,体现了实践出真知。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党员的培养现得尤为重要。因而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在生活中、学习上、工作中都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开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党内会议,第一次跟这么多党员在一起,很开心。同时听着各位新老党员的发言,我也学到了很多。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同时都说了自己在这一年里的学研情况、思想状态及其波动情况。我也表达了我对入党的真诚及向各位前辈学习的决心。

能够成为一名党员,说明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无论在学习、为人、行动方面都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模范作用的,我感觉我在一些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好,我需要再接再厉,争取做到最好,也能真正为国家、为人民、为同学服务,体现自己的价值。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觉得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打好基础知识,让自己的专业文化达到高水平;而我当前的任务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实验,把自己研究的节水灌溉技术掌握娴熟,查阅大量文献,踏踏实实的把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好。

学生党支部民主生活会议记录1 篇5

会议时间:2011年04月22日 下午4:00

会议地点:机电工程系12栋312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吴奇飞

会议记录人:方结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无论在学习、工作和平时的生活中都应时刻保持与时代的步伐一致,然后,随着时间的转移,我们当中很多人开始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自我思想素质的提高。记得第一堂党校课,欧书记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思想原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随着这一学期的学习、工作任务已进入尾声,我们支部将于今天下午开展民主生活的讨论,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在批评和反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

吴奇飞:这学期自找到工作以来,各方面相对较以前松懈。学习方面,不认真备考四级,会计实验没有认真跟着进度。思想方面,产生惰性意识,给自己的警告就是居安思危。

李鸽:这一学期对支部的事不怎么用心认真的做,做事没有耐心。学习方面,有很大的放松、上课集中不了精。希望自己明确前进的目标,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黄运杰:这学期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积极的学习,专注于找工作,以致跟同学的交流不够,给自己的意见就是端正态度,务实求真。

程耀礼:做事情粗心,不细心,学习上有所放松,希望以后能用心认真的做事,加强自身的能力。

高伟:学习方面有所放松,工作积极性有所减弱。

李发明:思想政治方面有左倾偏向,工作学习方面积极性有所下降,个人生活方面与集体的融合度下降,自我批评的目的是自我完善。[中華勵誌網范文]

陆儒聪: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以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的情绪,没有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施爱棠:自我认识到胆子过小,班级工作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未能全心全意尽责。仅仅只是做到自己的本能工作,认识到这些缺点跟党员身份不相符,会尽最大努力改正它。

黄祖发:平时与班上同学交流太少,对班集体缺乏关心,做事经常是被动消极,希望在今后生活工作中,克服缺点。

李涛:忙于找工作,学习有所放松,希望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陈坤:遇事不冷静,想问题不全面,甚至急躁,不会善意的拒绝别人。做事没有恒心,缺乏自信。

唐曼丽:工作上:由于忙于考研,对班上事没有上心。学习上:自制力不够,易受外界及情

绪的影响,希望及时改正。

高学健:工作不够仔细认真,很多事情没能按时完成。在学习上没有抓紧,没放太多精力去学习。生活中经常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支部的所有同学都针对自己的问题和缺点进行了自我批评,总而言之,大四的同学这个学期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忙于找工作,而忽视了学习专业知识,每天忙于招聘会,而减少了跟同学交流,班上的事情不怎么上心。找到了工作的同学,就显得非常的松懈,感觉一切都做好了,没有奋斗目标等等。而大

二、大三的我们就是目标不明确,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感觉好像很忙,却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同时,做事缺乏积极性、粗心、易于情绪化。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6

2、对积极分子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根据需要与党员结构,向党支部提出本的计划发展名单。

3、提出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具体措施。

4、负责对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向党支部提出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意见。

5、对本支部党员的分布、构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未来三、五年发展计划。

6、在讨论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上,负责向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情况和审查情况。

7、具体办理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并保证填表合乎要求。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7

一、机遇——“微”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优势

高校作为一个聚集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潮流事物的人群的特殊环境, 有利于把握“微”网络时代的特点。当代高校学生群体主要是“80后”和“90后”, 他们追求时尚、接受新事物快, 电脑和网络以其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成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眼球。因此, 顺应“微”时代发展, 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党支部组织生活, 主动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使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为服务学生党员所用, 更好地运用其为新时期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服务, 正是“微”时代所带来的重大机遇。

二、挑战——“微”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瓶颈

在“微”时代下, 传统主流媒体受到冲击, “碎片式”网络文化将人们的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 甚至将有可能腐蚀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阅读模式、生活方式等。同时, “微”时代的思考理念在求时效、求简洁的同时, 也可能导致学生党员获取知识缺乏系统性, 认识难以深化, 从而导致他们放弃理性审视和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此外, 高度话语权及“自媒体”倾向将使信息监管、舆论导向工作日益艰巨。因此, 悄然来临的“微”时代无疑给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任务。

1.“微”时代的技术“多维化”发展给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带来挑战。

在“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党员不愿意局限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更不愿接受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注重互动式、探讨式的教育形式, 需要一种生活化、个体化的表达方式。因此, 党支部在开展组织生活过程中, 需要进行创新渠道和平台, 以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使教育形式符合“微”时代下大学生党员的文化消费特征和心理接受特征。

2.“微”时代传播活动的“去中心化”给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带来挑战。

“去中心化”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信息内容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共同创造的结果。从理论上讲, “微”时代使得政治教育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生动细腻, 拓展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空间, 成为党员们接受新事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渠道。然而, “微”时代下包罗万象的信息内容层次参差不齐, 各种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面前呈现出非系统性的碎片化景观, 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心主导性, 淡化了大学生主流意识, 使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教育信息的主导性与丰富性失衡, 导致了“去中心化”问题的产生, 严重挑战了“微”时代下支部的组织生活内容。

3.“微”时代传播活动的“信息茧房”给党支部组织生活效果带来挑战。

“微”时代下无数的网站、微博、社会网络化服务点的林立, 而人们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集团, 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 在其中人们只倾听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自身的信息。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 在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发表意见时,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崇尚个人主义, 进而淡化理想信念, 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热情逐渐减弱, 让支部组织生活效果大打折扣。

三、“微”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路径探析

为了迎接“微”网络对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机遇和挑战, 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必然要着力研究和探索“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内容、方法和载体, 寻求多维合力, 打造有效路径。

1. 打造教育“微网络”平台, 丰富教育渠道, 加强组织生活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平台的运行方式主要有各类便携式移动终端、微博、SNS社交网站、QQ、Fetion等即时通信工具, 是这类新媒体方式具体运用和操作方式的总称, 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即时、有效传递和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平台在信息发布上更加方便即时、在信息传递上更加多元快捷、在信息反馈上更加持续互动的显著特点, 既迎合了高校学生党员时代感强、习惯使用互联网的特点, 又可以克服党员学习任务重、人员分散集中难等实际问题。因此, 目前高校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组织生活, 创新丰富组织生活的教育渠道与形式, 从而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将“微”时代带来的挑战转变为机遇, 搭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新平台。

2. 强化“微”时代意识, 培养党员“意见领袖”, 提高组织生活主导性。

在“微”时代下, 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各种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登陆QQ、Fetion、微博等平台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活动, 其信息传播特点容易导致各种热点或焦点问题的讨论趋向激烈化和规模化, 进而形成网络舆情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动向。一个正面的舆论领袖可以引导学生党员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反之, 则有可能引发浪潮, 甚至可能造成群体事件的发生。可见, 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 学生党员“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开展组织生活过程中要善于把思想先进、能力突出的学生党员培养成支部“意见领袖”, 让他们针对“微”时代出现的各种热点或焦点问题讨论, 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好对其他党员的思想引导工作, 提高学生党员主流意识, 增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教育信息的主导性。

3. 把握“微”时代特点, 营造“微文化”, 增加组织生活有效性。

在“微”时代下, 使“微文化”渗透支部建设中, 将更好地促进支部文化的建设。因此, 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通过知识传授、实践体验、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党员正确的媒体道德价值观念和信息传播观念, 养成良好的媒介自律意识, 形成健康的支部文化。其次, 可在继续依托大众传媒的基础上, 探索“微”时代下新媒体的宣传作用, 拓展、整合教育内容, 包装、传播主流文化, 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意识, 提高党员对支部组织生活的责任感。

“微”网络新时代的来临, 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变革,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 高校党建在今后的工作中, 必须继续掌握新时代新特点, 认清新形式, 积极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平台, 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载体, 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德育, 2010, (2) :26-27.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8

传媒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自组织大学生自组织活动蓬勃发展,而如何在其中发挥党组织的正面引导,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自组织,大学生党支部和学生自组织有什么样的关系

“组织”在现代汉语里,既可当名词,又可当动词。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又称“被组织”)和自组织。自组织的意义在于它实现了系统内部要素高效益的协同合作,使系统各类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学生党组织不仅仅对学生党员有规范意义,对共青团和无党派学生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更体现在对学生的自组织影响上。

二、为什么要通过学生党支部发展引导作用

1.引导的必要性

在我国,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教育部《2003年至2009年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综述》)。这部分群体掌握了一定的科技手段、具备完善的政治意识,是我国中产阶层的后备军,决定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否分配到全体国民。

更值得一提的是,传媒类高校作为将来祖国舆论宣传的后备军,加强对这支后备队伍的引导作用对于影响整个祖国未来的舆论导向有很积极的影响。

2.引导的现实性

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深入,行政班级的概念已经日趋减弱,而学生社团、兴趣小组这种自由组合的形式取而代之呈现迅速发展的势头。在这个过程中,我党的思想阵地可能失去扩展影响力的平台,急需要一个以党为核心的宣传阵地,而学生党支部正好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封建糟粕主奴思想、官本位思想沉渣泛起、国外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拜金主义渗透演变。我国青年由于正处社会转型期,同时自身心智尚未成熟极易受到这类极端错误思想的诱导教唆,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理解偏差,甚至演变成极端的社会事件,例如马加爵案件和药家鑫案件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青年的道德滑坡。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大学生及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组织形态,引导大学生的自组织建设向积极的一方面发展。

3.学生自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大学生自组织处在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有些明显的问题不容回避。

第一,管理不到位 。大学生自组织在校园和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日益彰显,但却并没有纳入学校的管理范畴之内。自组织由于大学生独立性强、组织管理宽松等原因,大部分都喜欢保持自己独立的形象。这些都是自组织在运作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二,活动经费来源少。虽然大学生自组织成立较为简单,成本也很低。但一旦能够进行相关活动,就需要相关的费用的支持。由于没有正式的社团身份,自组织并不能公开募捐。

第三,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规范不健全,大学生自组织中可能存在着选举不民主、管理不科学等等由于自身局限所决定的问题。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所以大学生党组织对大学生自组织的引导存在着迫切性、必要性和现实性。

三、引导什么

学生党组织相对于其他党组织形态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引导意识的选择上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智能发展到最高峰、情感情绪日益丰富、自我适应能力强意识这四个显著特征。(徐庆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革新》)

同时,与过去相比,当代的大学生有四个方面显得特别突出。第一,是批判性思维增加;第二,是情感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的特征;第三,性观念呈现自由化的意识;第四,思维活跃、活动性增强。

针对这些特征,在引导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

第一,引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我党一贯的工作路线。现在社会上“浮躁”的气氛甚嚣尘上,归根到底是人们在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中忽略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出发点,这点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在引导过程中“实事求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引导市场经济有积极的方面。坦白的说,市场经济与引导方向存在着矛盾。例如,市场经济的求利、赢利原则与思想引导重理想、信念、道德责任等价值取向之间有矛盾;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与思想引导强调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有矛盾等。

但是一方面,不能把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归为市场经济的错;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认为市场经济不需要思想引导。所以,第一,要更新观念,把引导意识和服务意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纠正“思想政治教育万能”的“左”的思想意识;第二,改变工作方法,树立平等观、民主观和诚信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第三,要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努力建构起民主、平等的现代思想引导的理念。

第三,正确引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些企图用“假民主、假人权”的大旗侵蚀渗透我国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青年,也有不少大学生掉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编织的“假民主”陷阱,所以大学生党组织在引导学生自组织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优越性,揭露西方资本家的“假民主”。

四、大学生党支部怎样引导大学生自组织——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暑假社会活动为案例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暑期社会活动中,而其中由新闻传播系党支部组织和策划的2010年“品读魅力鹤峰,感受新农村建设,传承爱国情怀”的暑期社会活动,体现了大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自组织的引导作用。

1.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大学生工作需要。新闻传播系大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员先锋模范表率,深入了解大学生自组织的发展轨迹、管理模式、运作流程、活动特点,学习借鉴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和多元化的服务手段。

2.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新闻传播系党组织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大学生自组织发展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作用。在这次组织的暑假社会活动中,新闻传播系党组织主动联系湖北省鹤峰县宣传部,给大学生自组织活动搭建了交流的桥梁,创造了优良的活动条件和活动环境。同时,新闻传播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傅冕老师还作为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活动的带队老师,在这次的活动当中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和服务每一个同学,把学生党支部的服务作用发挥到最大效益。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9

土木建筑学院党总支:

根据学校《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经指示,第一学生党支部于2013年11月16日晚召开了支部民主生活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会前准备

1.上传本次活动相关的文件到第一学生党支部群共享,并且

通过短信通知各位党员下载阅读, 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2.协调各位同学的上课时间,确定开会时间,并申请开会地

点,最后将开会时间和地点通知各位学生党员。

3.分配会议工作,确定会议的主持人、记录人员、和摄影人

员。

4.会前,认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我省实施办法有关精神;正确认识“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二、会议基本情况

会议于2013年11月16日星期六晚7:30到9:00土在主楼302召开。第一支部一共有47人,其中除了10名学生党员因外出实习请假外,其余37人到齐。会议由第一学生支部书记周==老师主持,由杨==负责记录,李==负责摄影。

三、会议内容

会议围绕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我省实施办法有关精神、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支部内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大四的同学对事情的激情下降,做事没有激情。

2.学习的热情不够,讨厌学习。

3.就业观不准确,找工作定位不准确。

4.大学四年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现在很难改正。

5.不喜欢外出,讨厌社交。

6.参与的活动过多,时间和经历协调不过来。

7.顾虑太多,做事不够果断。

经过大家的讨论后,就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周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1.保持激情和自信,不断激励自己,使自己对事物保持激情。

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并且要做到学以致用。

3.树立平等就业观,择业时要根据家庭情况、社会需要,和个人具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4.给自己信心,学会在逆境翻盘。

5.多以人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寻找乐趣。

6.学会取舍,不要参与过多的活动,要把精力集中于一个地方。

7.做事要大胆乐观,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断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四、会议总结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10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院学生党支部将以以更新学习理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途径,健全学习机制,完善学习体系,形成优良学风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党支部党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升党支部党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素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工作部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切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学校“更名申博”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1.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创新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理念、方法、体制、机制,努力提升学习效力。

2.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原则。弘扬党的优良学风,坚

持把学习活动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难题结合起来,注重在学习中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力争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通过学习提高促进发展的能力。

3.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原则。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确保成效。

三、主要学习内容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系统、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研读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结合起来,同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准确掌握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扎实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和岗位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积极推动党支部党员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切实按照“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新知识,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和规律及时了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学习和掌握岗位所需的业务新知识、新技能。在学习科学知识上坚持走在前面,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着重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努力成为学生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加强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以群众路线为重点的工作方法教育,切实提高党支部党员的学习实践能力。

四、主要学习形式及安排

(一)党支部学习活动。学生工作部党支部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习活动,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讨论交流、知识竞赛、实践考察等活动,不断丰富主题活动内容。从实际出发,灵活安排时间,采取个人自学为主,选学主要内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通过篮球赛、开展户外素质拓展以及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等活动,使党支部党员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塑造新时期党员的新风采。

(二)党员个人自学活动。党支部党员保证每天半小时

学习时间,每年至少撰写1篇学习体会文章,同时结合本职工作,每年至少选读2本书。

(三)辅导报告会。每学期邀请1-2位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到学生工作部做形势与政策报告、理论学习报告等,科学规划和系统推进支部党员的理论素质培训。

(四)网络学习。利用学生工作QQ 群、博客等学习的平台,积极开展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建立健全网络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完善网络学习机制,创新学习途径,推进党员学习活动及时有效开展。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示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 D26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53-02

2014年,在国家深化机构改革的背景下,上海首先于浦东新区开展机构改革试点,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格监管部门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设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监管职能和工作重心陆续落实到基层。三林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充分结合改革试点优势,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探索基层建设新思路,结合职能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政治组织优势和示范引领核心作用。

一、以“实”谋“新”——做改革发展的开路人

党支部秉承“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践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执政之道,为体制改革和社会共治做好基层一线的破冰工作。

(一)务实鼎新,与地方发展荣责共进。党支部深刻理解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基层党委“务实鼎新”的思想要求,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实效意识和对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积极倡导以地方实际为根本的创新实践理念。党支部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三林镇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三林崩瓜、酱菜、地方餐饮等特色食品产业,党员带头每年在三林庙会期间进行执法保障,走访居(村)委和镇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保持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工作作风,时刻谨记对地方发展应尽的职责。党员干部针对辖区特点,完成了三林地区《质量白皮书》的撰写,对市场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描述,并以专报形式报送镇政府,为辖区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

(二)创新实践,善于聚焦问题、破解难题。党支部始终把提高工作实效作为创新实践的最终目标,注重紧抓关键问题、攻克实际难题,为体制改革适应期“补短板”。2014年7月,党支部通过三林镇党委对市场监管所的调研会议阐明了食品安全是地方社会治理的主要风险点,并基于现状建议三林镇组建食品安全专管员队伍,由监管部门培训指导,弥补镇食安办工作的专业技术短板和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人员编制短板,推进基层治理的体制改革进程。镇政府对这一大胆新颖的建议郑重考虑,于2014年年底落实了新区第一批专管员队伍的建立。经过半年的实务培训,全部9名专管员已熟练掌握巡查和快检技能,辖区食品快检能力翻倍、阳性率逐渐提升,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发现能力显著增强。这支独一无二的队伍得到了镇政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市食药监领导的认可,有望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是支部创新实践的重要成果。

(三)深入调研,为社会治理保驾护航。党支部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在“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探索实践,为辖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保驾护航。党支部作为课题组主力之一参与三林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A类课题的调查研究,遵循以“实”谋“新”的原则,协助地方政府将实务经验与专业技术转化为创新举措,为区域社会治理“量身定制”政策方案。深入企业、消费者、社区居民和干部群众,通过访谈、问卷、头脑风暴等丰富的形式全面了解食品安全治理现状的社会反响和需求,为基层行政执法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的工作方向制定提供依据。

二、以“联”促“动”——做社会共治的联络人

党支部经过多次思考和实践后认为,“建立联动体制,让社会各方‘动起来”是社会共治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沟通协调的政治组织优势,承担起社会共治联络人的职责。

(一)与街镇党委保持紧密联动。依托基层政府部门党组织与各村、居委基层组织建立沟通平台,党支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联络人深入社区与居民群众维持紧密联系,打通社会共治的信息渠道。借此平台,党支部与居委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携手营造社区“食品安全人人参与”的微环境;通过村、居委提供的线索查处无证照经营行为;经村、居委协助,成功地组织开展居民协调会,平息经营者与居民的社会矛盾。通过街镇平台,有效地完成了专业化与网格化监管的快速衔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的效能。

(二)扩展多元党建,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党支部围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题,开展多元化的党建工作。例如,开展党员结对工作,对口辖区6个中小学各配备2名联络党员,作为食品安全联系人;与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学院党总支结对共建,沟通交流食品安全专业知识;以党建活动形式组织参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等。借助党建桥梁,将企业、学校、协会等社会组织接引至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范畴。

(三)联动接洽,激发共治合力。党支部不仅代表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部门的联络人,还是各个联动平台之间的接线员,通过将各个联动平台相互贯通激发合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活性。党支部与三林镇食安办、食品专业高校党组织、辖区中学联合,一年两次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党员干部、高校学生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通过生动的小品、问答和快检演示向辖区各校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收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党支部组织街镇参观食品生产企业的党建活动,街镇邀请企业参与居委和本支部联合开展的“食品安全进社区”快乐竞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激活了食品安全科学普及的群众文化氛围。除此之外,党支部联合辖区食品快检室组成的“食品快检联动网络”,与镇、企业联合举办“食品快速检测市民开放日”活动,得到了食药监部门的认可并建议全市推广。

三、以“人”为“本”——做社会治理的先行者

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人”。党支部对内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转变思想、务实鼎新的工作思路;对外以经营者自主管理的需求为导向,提升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从“人”入手找到市场环境良性循环的内生动力。

(一)在队伍建设中渗透社会治理理念。结合“三会一课”组织学习市委一号课题精神,要求党员干部率先转变思路,从业务工作中跨前一步,打造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软环境。鼓励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员在基本工作目标之外开拓思路,搭建好“镇食安办—村(居)委—市场所”这张网,打好“联动联勤,发挥企业自律、群众监督、政府监管”这副牌。

(二)领导垂范、党员先行。党支部班子成员担当“领头雁”,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区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幕仪式、社区食品安全竞答、食品安全培训、自检室培训、联合整治等活动中都有党员干部冲锋陷阵的身影,真正体现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刚柔并济、示范引领社会共治。在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法治的同时,基层党支部以“共治”为突破口寻找柔性监管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社会监督和行政指导引领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例如:建立“三林超市峰会”微信群,向超市卖场的店长即时推送食品舆情、法规政策、问题产品通报、违法情况等信息,帮助企业掌握食品风险动态,即时自查自纠,在降低自身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也有效维护了辖区食品安全;通过党支部结对向企业自检室输送食品专业学生,交流和指导企业兼职检测员的食品检测工作,缓解企业自主检测的技术缺失。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团员,学习型学生团支部,思想政治素质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共青团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 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的基层团组织肩负着联系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团结青年学生、教育青年学生的光荣使命。学习型组织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的[1]。学习型组织理论实质就是通过学习, 使人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同时通过美好的愿景, 有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 并使之不断挑战自我, 突破极限, 获得个人与组织的持续创新与发展[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共青团来完成, 故高校共青团在建设学习型执政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系到党和国家在高校教育中的成败。对高校大学生基层团组织而言, 构建高校学习型共青团组织对于促进高校团员青年的全面发展、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建设学习型团支部提供了理论框架, 通过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团组织, 加强大学生团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大学生团员在思想政治上的先进性和坚定性, 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大学生团员和团支部建设的现状

据教育部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与20年前相比发生转折性变化。他们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在国家大事、难事、急事面前, 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 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3]这说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是值得肯定的, 但“喜中有忧”, 我们在充分估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基本素质的同时, 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包含的消极因素对部分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1. 对党的指导思想认识不够清楚, 对共产主义信念不够坚定。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 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然而随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加速发展, 各种思潮相互交错, 相互激荡, 处于这场“洪流”之中的部分青年团员对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产生了模糊化的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活跃了中国经济的同时, 也增加了社会竞争的压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出现了有的大学生团员入党动机功利化的趋势。比如, 少数学生入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 而入党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受这种功利观念驱使, 当初的理想与信念逐渐转化为务实和功利, 少数团干部只关注自身的发展, 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 而其他方面则选择性忽视, 无法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做青年友, 不做青年‘官’”, 而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着教条化倾向, 缺乏灵活辩证的思考。

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为基础。学习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学习的结果也以简单的课程考试作为考核手段, 不少大学生学习课程仅为通过考试取得学分, 学习态度功利, 无法达到“触及灵魂”的学习效果。同时不少学生参与团支部组织的主题团日活动也以应付考勤为主, 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活动, 无法主动积极参与, 更罔论在团日活动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大政方针。

3. 部分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 模范性不能很好地显现。

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滋生, 有些学生忙于外面的兼职, 或者以偏概全地看待社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和政治表达方式及价值观。“网络造谣”和“网络传谣”事件频频发生, 少部分学生放松了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 网络上各种言论冲击着大学生团员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导致其信仰动摇, 精神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建立, 从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高校学习型学生团支部建设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 一个团队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必须增强组织的整体能力, 提高整体素质;未来真正出色的组织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1]。高校共青团工作对象是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学生, 高校学生团支部是高校基层的团组织, 构建学习型团组织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是实现人生价值、勇担时代重任的需要[4]。学生团支部建设是否有力, 直接影响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因此, 创建学习型学生团支部, 全面提高学生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是提高高校学生团支部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型组织结构是扁平的, 即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 中间相隔层次极少。尽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 这样的体制, 能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 组织内部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 能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开展学习型团组织的创建活动, 可以发挥高校团员青年主观能动性, 改变大学生团员被动地学习和参与团组织活动的局面, 激发青年团员学习的热情, 使青年团员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并促使优秀团员青年脱颖而出,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优秀的青年后备军。同时创建活动也能使整个团组织拥有与时俱进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达到团员个人与团组织协同发展。

三、高校学习型学生团支部建设的探索

学习型组织特征为:强调组织成员有共同愿景、善于不断学习 (强调终身学习) 和扁平式结构等。通过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 可以开发各自所置身的组织, 创造未来的潜能。所以学习型组织理论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实践有着诸多的启示。在高校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 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党的后备力量而言, 学习能力是团组织兴旺发达的核心能力。建设学习型团组织也是新形势下团建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应以科学的制度设计为先导, 以丰富的活动平台为支撑, 结合当下大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整合团组织资源, 着力推进学习型学生团支部建设。

1. 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 积极营造沟通良好的, 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

建立科学的团组织考核激励机制, 激励支部所有学生团员积极主动学习。要求各级团干部, 支部委员以身作则, 努力学习、带头学习, 引导团员干部坚定信念, 在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中发挥带头作用。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 发挥学习型团组织扁平结构的特点, 鼓励团员学生与团干部及时互相沟通, 积极营造一种团结、互助、互信的和谐团队氛围, 达到共同学习、集体发展的良好效果。

2. 丰富学习和团组织活动的方式, 鼓励大学生团员学习理念创新。

充分利用好团组织这个平台, 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 了解学生团员需要学习什么, 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学习内容的制定、完善要从学生团员提出的亟待解决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出发, 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 与解决当前突出存在的矛盾, 与改造团员的主观世界, 与加强学生团员修养紧密结合, 主动学习历史经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广大群众创造的先进经验[5]。结合当下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合理利用网络工具, 进行学习和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 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习实效, 与时俱进地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和学习型团支部建设, 占领思想理论学习和宣传的制高点。

3. 结合实际案例, 努力提高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效果, 建立长效机制。

在建设学习型团支部过程中注意发现和培育学习典型并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在活动中树立典型, 表彰优秀等传统手段, 发挥优秀学生团员的榜样效应, 树立大学生团员的楷模意识;营造良性竞争互相促进的学习氛围, 避免在建设学习型团支部过程中因时间推进而产生的团员新鲜感减弱, 热情消耗后逐渐懈怠的现象, 从而建立长效机制。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学习型学生团支部建设深度发展, 通过阶段性表彰、阶段性凝练工作, 更好地挖掘学习型团支部的内涵。在创建学习型团组织过程中鼓励大学生团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从团组织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将个人愿景和组织的愿景整合, 树立团队学习意识, 提升自身修养, 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达到个人与组织共同学习, 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全国开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开展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学生团组织建设研究和实践是团的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是培养新世纪建设者的基地, 大学生团支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核心组织。建设学习型学生团组织, 也是提高团组织战斗力的需要, 是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比较前沿的管理理论, 建设学习型团支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 凝练学习型团支部建设内涵。在高校中建设学习型学生团支部, 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备人才培养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 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朱宁, 郭志宏.学习型组织理论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科教文汇, 2007, (4) .

[3]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0907/49456.html.

[4]孙珊.构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路径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17) .

上一篇:中小企业申请资金拨付需提资料下一篇:初三下学期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