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2024-11-02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精选5篇)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篇1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间开始看育儿方面的书。知道了小巫,小巫是学教育学的、在海外工作生活过,老公是新西兰人,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给了她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更为开阔的视野吧!看了她写的前面两本书《给孩子自由》和《和孩子划清界限》,受益非浅,于是利用假期又看了小巫写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一书。

本书分为三大篇,上篇《教育国际化》,作者分析了中国教育现状,提出教育全球化、人才国际化。中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谈论到关于儿童文学、关于手工、阅读、兴趣班等问题,倡导家长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下篇《让孩子做孩子》则是通过事件展示孩子间的冲突、交际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看完书,感慨万千,现就文中关于孩子的“缺点”,谈谈自己悟出了一些教育和人生道理。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是在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中,还是一个章节的题目,当时我吓了一跳。怎么可能呢?看了书才明白小巫的观点:“一旦你把孩子不被你接受的行为看作是“缺点”,必须“纠正”,你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成了你的“假想敌”。一旦你对这些“缺点”宣战,你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在《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成》这本书里,小巫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还提到了中美两国的老师、家长看待孩子的不同态度:“美国老师和家长的看法与做法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向前走。成年人完全接纳孩子,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而孩子必须对自己感觉良好,有足够的自信,方是成长的真正动力。

更何况,到底什么是孩子的缺点呢?很多成年人看不顺眼的地方,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甚至就是孩子天生的性格特征。但是成年人出于内心的恐惧,不能够坦然接受,而是一律贬斥为“缺点”并要求孩子加以改正,孩子感觉对此无能为力。这种恨铁不成钢式的百般挑剔和苛求完美,非但不能激励孩子进步,反而是对孩子极其沉重的打击。”

这些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到位。

第一,我们定义的“缺点”本身就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事实上,人(不止是孩子)所谓优点和缺点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勇敢和冒失、谨慎和畏缩、乖巧和懦弱、张扬和骄横……都是人的性格特点在不同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不同侧面,甚至是别人出于自己的价值观、个人好恶主观给贴上的标签。

第二,很多情况并不是孩子怎样不好,而是大人急功近利,急于让孩子达到自己的理想,或者恐惧把自己的“缺点”(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遗传“给孩子。其实,据我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确实有一些遗传因素,另外家长的思维定式、行为习惯也会非常强地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形成类似的特点。

第三,我觉得成年人做得最好的,就是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特点,因势利导,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把他的特点用在最能发挥的地方,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长处了。

第四,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比培养他的任何技能都重要,因为人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学习。自信是人追求卓越、勇于进取的最原始的动力,也是人最可贵的心理优势。由于害怕孩子“骄傲”而打击孩子的自信,我觉得是得不偿失。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更清醒、更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骄傲”“不骄傲”上面。

小巫还举了茵茵和文文这两个鲜活的例子,就像北美很多学校一样,小巫的儿子Sam所在的双语国际学校也邀请家长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巫作为家长,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上午去他们年级A班当志愿者,协助老师的工作。Sam的班主任白丝小姐,安排的助教工作内容是帮助办理两名英语进度比较缓慢的孩子。接着小巫认识了茵茵和文文这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相处的很愉快……

“小巫心想,他们能够在这所学校上学,能够从师于白丝小姐,真是天大的福气。换个环境,他们会遭受到怎样的打击、抱怨、歧视和白眼呢?文文的害羞、安静、怯懦、小声说话、不会认字、不能回答问题,等等,都会被列举成“缺点”吧?他是不是每天都会承受“改正”的压力呢?在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养育文化里,他肯定是不及格的学生,也多半会贴上“笨”、“儍”的标签,被孤立、鄙视、冷落、乃至淘汰。而白丝小姐在描述文文的时候,对负面用词慎之又慎,却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此时,我想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会面对类似于茵茵和文文这样的孩子,我更加坚信了自己曾经的认识“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是花就有盛开的那一天,用花苞的心态对待孩子,用爱和耐心浇灌孩子。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在父母心中,在老师心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没有缺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应和家长共同努力,努力引导孩子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不急躁,不懈怠,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就让我们用花苞的心态对待孩子,用爱和耐心浇灌孩子。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小巫在书中还写了好多自己的观点,希望还没有看过小巫《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这本书的朋友抽时间也看看,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会有和我不同的收获。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篇2

不可否认,表扬是众多教育方式中行之有效且最易让孩子接受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我们过度地用表扬去激励孩子成长,以致表扬失去了导向、激励的作用,势必与我们的教育意愿背道而驰。因此,作为教育亲历者的老师更应该把握好表扬的“度”,莫使表扬乱了孩子成长的步伐。

一、惜用品质性表扬,逆境教育更益于塑造孩子的人格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坚韧意志、核心品质往往不是在表扬、顺境中产生的,相反在逆境中更容易促进人格品质的养成。心理学家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和学生互动时经常就细节行为任意用表扬涉及其人格,就会使学生认为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附在他人给予的表扬、赞同等评价上,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课堂上教师毫无原则地随口表扬学生,只能导致学生虚荣心的增长,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孩子在此过程中也会逐渐丧失独立性,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也难以真正形成。

二、善用典型性表扬,挫折教育更利于磨砺孩子的性格品行

群体中学生素质虽参差不齐,但都有其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利用群体中对典型个体或典型品质的表扬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并利用典型性表扬淡化抗挫能力较差学生的“自我”心理,在群体表扬的效应中,带给其无形的挫折感,使其正确认识自己,不再排斥惩戒,让其明白不努力的话自己就不会拥有优势,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点,切不能随意对学生进行比较。对有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良好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奖励或表扬。在运用典型性表扬时,要注意有的孩子不仅不适合表扬,反而及时的批评更能激起他的斗志,让其具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当学生们的表现不一致时,教师应以正面引导、表扬为导向,让表现不恰当的学生懂得,只有表现转好才会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

三、巧用目标性表扬,价值观教育更能促进孩子的行为习惯成长

养成教育是新课程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表现程度来定是否表扬、如何表扬。若孩子表现平平就能得到老师郑重其事的表扬,那他们在学习中就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学习的进步。所以老师要让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在用表扬强化学生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改变自己的语言方式。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篇3

如何给宝宝的成长打分

你知道宝宝生长的Z评分是什么吗?你知道宝宝在2岁之前会出现哪些重大变化吗?这是掌握宝宝生长情况的两大法宝。

我们可以把宝宝的生长归为两类,一类是身体的生长,如身高、体重等可以测量的指标,另一类是宝宝的认知、感官、语言和肢体机能的发展。前者可以通过Z评分曲线来判断是否正常,而后者则需要父母细心观察,看宝宝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否出现一些里程碑式的变化。结合这两点,父母就能够大概掌握宝宝的发育情况,当然也要定时到医院进行儿保检查,让医生进行更为细致的测量。

什么是里程碑式的变化?

里程碑式的变化很好理解,就是指宝宝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例如他们什么时候能够翻身、坐着、站立或者走路了,什么时候可以叫爸爸妈妈,说出完整的句子,听懂自己的名字了等等。这些大事儿父母一般都不会错过,并且十分期待。但有些小事儿,父母却很容易忽略,例如宝宝的视线能否追踪移动的事物,宝宝的手指能不能拿起细小的事物等等。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把宝宝在特定年龄应该出现的典型变化或者行为都一一列举出来,让父母能够对照着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宝宝迟迟没有出现这些变化或者行为,那么父母应该及时询问儿科医生。

宝宝生长的Z评分是什么?

Z评分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儿童生长标准时采用的一个统计学指标。Z评分代表了某个儿童的测量数据与理想儿童群体平均数据的偏差,Z评分为正,说明儿童的生长数据高于平均数据,反之则为负值。Z评分的绝对值越小(最小为0),说明该儿童的生长数据越接近平均数据,其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儿童的生长数据越好或者越差。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的Z评分为1,那么说明其生长指标在同龄人中稍稍偏高;如果一个孩子的Z评分为-3,说明其生长指标远低于大多数同龄人。

要自己计算Z评分很麻烦。但可以在世卫组织提供的Z评分表格上(图表见P34),直接根据宝宝的身高、体重(Y轴)以及年龄(X轴)来定位宝宝此时的生长数据,并且与几条参考曲线做比较。如果宝宝的数据高于绿色的曲线(Z=0),说明生长情况高于平均值,如果低于这条曲线,说明生长情况低于平均值。例如,如果宝宝某个年龄段的体重在图表上的位置高于上方的黑线(Z=3),那么宝宝这时候有可能过胖。再例如,如果宝宝某个年龄段的身高或者体重在图表上的位置低于下方的黑线(Z=-3),那么这可能代表宝宝生长迟缓或营养不良。

Z评分虽然不能够绝对说明问题,还需要结合家族基因等情况,但绝对值如果很大(不论正负),都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来说,宝宝Z评分在-2~2之间(两条红线之间)都属于正常。

观察宝宝出现的里程碑式变化,再结合他们的生长数据Z评分,家长就能够大致清楚自家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了。

让思想跟上脚步 篇4

让思想跟上脚步

摘要:两年前曾读王石大作<让灵魂跟上脚步>.这本旅行之作记录了王石在整个玄奘之路的旅程中,让思考的灵魂与旅行的脚步同行相伴的感悟和哲思.当商场中的王石和他的`团队放慢了原本匆忙的脚步时,达到辉煌的速度反而更快,身处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面对纷繁多变的市场环境、面对高歌猛进的同行对手,他们放慢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稳步登上了世界套房数销量第一的高地.作 者:武阿彬 作者单位:期 刊:铁路采购与物流 Journal:RAILWAY PURCHASE AND LOGISTICS年,卷(期):,5(4)分类号:

跟上高中的孩子如何沟通 篇5

所谓“四心”,就是要让孩子充满信心,教育要有恒心,耐心,对孩子还要有一定的狠心。

1、让孩子充满信心,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中经常鼓励孩子,谁不愿意听表扬的话,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这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赏识教育,这样我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他们学习也有劲头了。

2、教育要有恒心、耐心。教育子女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以一曝十寒,我们的家长一般都比较忙,可能不一定有空子照顾孩子,但我想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经常的同孩子谈谈,交流交流,毕竟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关系到孩子的一辈子的事。另外要有耐心,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教育孩子时一时不能见效就发急,缺乏耐心。

上一篇:课外活动谈地理室的建设下一篇:全权委托房屋过户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