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中国》第四集解说词

2024-07-08

《筑梦中国》第四集解说词(共2篇)

《筑梦中国》第四集解说词 篇1

《筑梦中国》第五集解说词

2015年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20:30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本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筑梦中国》第五集世纪跨越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解说】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苏联时,特地来到“十月革命的摇篮”圣彼得堡。在一位海军中将的陪同下,他登上了象征着“十月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观。

这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考验。几个月后,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

社会主义中国,将如何涉过这段激流险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又将如何扬帆远行跨进新的世纪呢?>>

【解说】 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曾经强调指出,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面对复杂纷纭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带领中国在已经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全世界都在观察。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很难想象,1990年这里还遍布着一片片的农田。那一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1992 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浦东开发,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期声】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说】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词汇,记录了中国十多年艰难执着的探索,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1992年8月5日,一个重达十八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内是两千八百张身份证。五天之后,一百五十万股民汇集了两千多万张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南下深圳抢购新发行的股票,最终酿成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的“8·10事件”。这次极端的抢购事件背后,透露出1992年独特的经济温度。伴随着高增长率的,是通货膨胀率的飙升,其数字一度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纪录。如何遏制经济过热的形势,成为一次严峻的考验。

【采访】 夏斌 国务院参事

1993年6月份,中央下达了6号文件,采取了十六项宏观调控的措施,其特征之一,以整顿金融秩序为突破口,用金融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为建立市场经济体系这样框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解说】 三年后,通货膨胀率从最高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时经济依然保持了9.7%的增长率。人们形象地把这次利用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比喻为“软着陆”。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创阶段,那些曾经支撑着共和国经济大厦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当时国有企业占比高达80%,率先经历了国企改革的阵痛。

【解说】 199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当大家谈到当前国企改革面临许多困难时,他问在场的同志:“现在有些干部不愿意管国企改革,你们怎么样?”

【采访】 蒋以任 上海市原副市长

江总书记提出问题,这个困难怎么样?你们要有信心。我说,困难不少,信心还是有。搞这个企业改革,命中注定。你碰到这个困难,你非得这么做。

【解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企改革是上海市无可逃避的命运,也是无可推脱的责任。一百万下岗工人,其中仅纺织工人就有二十七万。面对这个人群,上海率先在全国设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国企职工分流架一座从“企业到市场”的桥梁。国家再就业工程的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编制起一个温暖的安全网。

到2000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民营经济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大。改革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业作为社会效益高而比较效益低的基础产业,与国有企业一样,也一度出现了增长迟缓的情况。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经过数年努力,一个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解说】 这是一份来自民间的记忆,三十多本家庭账本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出。2001年,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陈禹历经八次上海之行,从市民杨燕秀家搜集到这些账本带回北京。

【采访】 陈禹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当时我看了这个账本之后,我也确实是挺震撼的。因为这账本它很真实,它不光是柴米油盐,其实还是真正完全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国家从物质匮乏一直到物质丰富,人民生活逐渐走上小康这么一个过程。

【解说】 账本记录了杨燕秀一家从1965年到2000年三十多年的家庭收支情况,事无巨细,无一遗漏。1980年6月,杨燕秀花四百五十六元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1984年11月,账本上第一次出现了余额;2000年春节,杨燕秀花一千元为自己买了条铂金项链„„从每月欠账到月有盈余,三十年,杨燕秀一家的生活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个家庭的账本,记录下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也勾勒出了时代的变迁。

1995年和1997年,我国分别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解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曾经是天安门广场上一道牵动人心的风景。1997年7月1日零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香港这颗耀眼的东方之珠,重回祖国怀抱。两年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

欢呼的人们,喊出了一个民族积蓄了百年的内心情感,它是对历史屈辱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复兴的期盼。

民族统一大业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1992年,海峡两岸代表经过多次商谈,就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谈话,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两岸的经贸、文化、人员交流日益扩大,和平、合作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解说】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现代化建设事业跨世纪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

【江泽民同期声】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解说】 十五大提出了二十一世纪的奋斗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采访】 林兆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这个目标,实际上是对“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细分和发展。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党中央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包括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现在看得很清楚,这些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解说】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力量。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危机中,这份力量更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随后波及东南亚、东亚众多国家和地区,导致了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失业剧增、社会动荡。

中国怎么办?1997年12月,江泽民在出席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首次公开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是向世界传达了坚定而负责的信号。在国际投机资本对香港进行突然袭击时,中央政府成为香港奋起反击的最坚强的后盾。最终,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是唯一顶住国际投机资本进攻的,保住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

在整个危机期间,中国信守承诺,给东南亚各国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赢得了这些国家的真诚尊重。

当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之时,喜怒无常的大自然又带来了新的挑战。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

【江泽民同期声】

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最后,取得最后的胜利!

【解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洪的最后胜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抗洪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新时期,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注重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解说】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了。一百年前的世纪之交给中国带来了八国联军的枪炮和屈辱,一百年后,它给中国带来的是光荣与梦想。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夜,北京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人民日报》第二天的社论这样写道,“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中国”。

从十年前的制裁,到十年后的欢迎;从十年前的唱衰,到十年后的看好。世界对中国的态度,是国家发展态势的一个外界投射。

【解说】 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这一天,距离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十五年的谈判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程,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历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历程,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真实写照。

【解说】 中国的发展成就,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全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党要做出新的应对。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到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期声】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地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说】 十六大闭幕不到一个月,12月3日,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传出喜讯,中国上海成功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在世博会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上,2010年世博会成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这座城市,正在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国家,也正在让生活更美好。

【解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筑梦中国》第四集解说词 篇2

辽沈战役

在彰武县城西,柳河西岸,有一座小山,叫高山台,蜿蜒起伏,像一只卧伏在山林中的猛虎,又像一条盘踞在柳河岸边的巨蟒。在高山台山顶,有座烽火台,饱经沧桑。辽沈战役期间,为了阻击国民党廖耀湘西进兵团增援锦州,我东北野战军在这一带顽强战斗,血染高山台。

1948年春天彰武全县胜利完成土地改革。6月15日,大郑线铁路通辽至彰武区间修复工程完工,全线通车。至此火车可由大后方的齐齐哈尔、哈尔滨直达阜新前线地区,这对保证我军主力南下,控制北宁线(今京沈铁路)区域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年秋天,东北战场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蒋介石和东北“剿 总”总司令卫立煌,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中共中央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53个师,70余万人,于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向北宁路沿线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先后占领了昌黎、绥中、义县及塔山等地,切断北宁线,将范汉杰兵团分割包围在锦州、葫芦岛、山海关三个地区。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抽调十一个师组成由华北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以十一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组成由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企图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同时妄想以截断东北野战军后方供应线,威胁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并策应长春守敌突围。

10月初,国民党廖耀湘西进兵团主力在新民地区集结,沿新民至彰武公路推进。为了歼灭廖耀湘西进兵团有生力量,粉碎敌人援锦的阴谋,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命令由万毅任司令员、刘兴元任政委的第五纵队在彰武地区阻击西犯的敌人。

10月6日6时左右,五纵十五师师长王振祥、政委何善远率指挥所到达双山子,令四十三团占领了叶茂台,四十四团占领了秀水河子,四十五团占领了石桩子,阻敌从东面迂回彰武。十三师师长徐国夫、政委李辉率指挥所到达赏屯,令三十八团占领了平台子,扼守新民至彰武公路。十四师为纵队预备队兼守彰武城,师长彭龙飞、政委丁国钰率四十团占领了四方城、蜘蛛山;四十一团占领了单家街、烧 锅坨子;四十二团占领了西六家子、沙坨子。各部队进入阵地后,迅速展开兵力,抓紧时间构筑工事,迎接战斗。

这天,敌七十一军骑兵旅和新三军从新民北部地区出动,向彰武县东六家子、陈坨子、四家子一线进犯,当即受到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五纵队的正面阻击。敌新六军二十二师骑兵三旅朝法库县秀水河子、叶茂台一线阵地扑来,受到我四十三团的正面阻击,打得敌人丢尸弃枪,寸土未进。经过几天激战,敌人仍没有多大进展。10月9日,敌新三军五十四师一六零团,向东六家子东南的彰武台门我三十八团一营阵地发起攻击。战斗于9时30分打响,一营营长关英率部与敌激战两小时。该营利用民房、断墙、沟壕等物,构成了环形防御,顽强据守。敌人几次冲进村内,均被打出。战斗异常激烈残酷,弹药已经消耗殆尽,跟随一营指挥作战的副团长于庆华要求战士们到阵地前敌人死尸堆里去捡弹药补充自己。大家交替掩护,分别从敌人尸堆里捡来了子弹、手榴弹,又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三十八团团长翟斌韬为解一营之围,令三营由彰武台门以东向敌出击,二营五连插至彰武台门以西王家窝堡侧击敌人,将敌击退至养息牧河以南。

激战一天,五纵司令员万毅、政委刘兴元等人研究,决定根据上级总的要求,以彰武为诱饵引敌扑空,延滞敌人西进速度。于是,命令十三师、十五师主动撤出阵地,由公路进至彰武县城西南渡过柳河,在河西岸布防;河东留下十四师,以彰武县城为中心,阻击敌人。当日晚,万毅司令员和刘兴元政委来到十四师指挥所。彭龙飞师长、丁 国钰政委等人正忙着部署兵力。万司令员用坚定的口气说:“明天敌人会疯狂地向你们进攻,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顶住!”彭师长爽快地应道:“保证完成任务!”

10月10日10时许,敌人察觉我军主力转移,新一军五十师、新三军五十四师在5架飞机10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我十四师阵地扑来,进攻重点为四方城、单家街。飞机狂轰滥炸,炮火猛烈袭击,整个阵地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掩护敌步兵冲击的坦克成两路纵队,从四方城东侧公路朝四十团阵地快速开来,企图为步兵打开通路。敌人的嚣张气焰,激怒了四十团团长王兴中,他把望远镜一甩:“他娘的,这群王八蛋,竟敢欺侮到我头上来了!二营长,赶快组织爆破组,把爆破筒捆起来,炸掉它!”四连副连长邓日忠率领6人组成两个爆破组,从侧翼奋不顾身地突然冲向坦克,随着“轰隆”的爆炸声,前头的两辆坦克被炸得燃烧起来,其余的坦克掉头就往回跑。爆破组的同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堵住了敌人的坦克,邓日忠等7位同志全部壮烈牺牲。

这一天,战斗持续了8个多小时,十四师依托在公路两侧和沙土岗子上构筑的简易工事顽强阻击,先后打退敌人10次冲锋,打得敌人尸横遍野,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天渐渐黑下来了,敌人唯恐被歼,只得往后收缩,向彰武台门一带靠拢。

10月11日至12日,廖耀湘率领的10多万号称“主力中的主力”的精锐部队仍然受阻于彰武县城南一带。10月12日这天夜里,五纵十四师撤离彰武县城,转移到彰武县城西南一带。13日清晨,敌新 三军攻占彰武县城。廖耀湘亲自陪同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到彰武前线视察战事。

从10月6日敌人进犯彰武东六家子地区到13日占据彰武县城为止,历时8天,东六家子、陈坨子、四家子一线距县城仅20公里,敌军平均日进仅仅2.5里。

五纵转移到彰武县城西,利用柳河作前沿障碍,在铁路、公路两侧选择有利地形,构成面向河东的防御阵地,从北起王花窝堡南至团山子,在正面宽达30余公里的一线上继续阻击敌人,使敌人主力不能沿彰武至阜新公路西进到哈尔套地区。

13日,敌新三军五十四师在柳河公路毁桥处架设了浮桥,三个团的兵力集结岸边,准备强渡。我四十三团主力占领高山台后,在山上构筑了环形防御阵地。

这天10点来钟,敌约两个团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渡过柳河,直朝高山台扑来。五纵十五师师长遂令坚守高山台左侧马丈房的四十四团主力,右侧西南段的四十五团主力,从两翼对进攻高山台之敌迂回包围,形成了一个圈套圈的作战态势,将敌人夹在当中。敌人察觉我军意图后,为摆脱困境,成连、成营地分数路向高山台正面发起攻击。我军四十三团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和烈火硝烟顽强据守,但终因敌人火力强、攻势猛,高山台前沿阵地被突破了。为阻止敌人发展进攻,四十三团团长张志超、政委曹公和直接下到营、连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我顽强的抗击下,敌人无法再前进一步。这时,我两翼迂回的部队向里越压越紧,敌人无力再行攻击,在后续部队的接应下,开始 组织撤退。张志超团长抓住有利战机,命令吹响冲锋号,指挥部队奋起反击。战士们上好刺刀,跃出战壕,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白刃战。二营副营长胡锡标在冲锋中身负两次刀伤,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高山台,仍奋不顾身地率领战士冲杀。在我军合力反击下,敌人招架不住,纷纷向柳河东溃逃。

这天,由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赖传珠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主力从长春外围地区赶到彰武县双庙地区,同五纵并肩作战。

15日6时开始,廖耀湘令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等部主力,从正面和右翼同时向五纵、六纵阵地发起全线进攻。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整营、整团地向我军进行集团冲击。我军顽强阻击,敌军未能前进。这天17时,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廖耀湘兵团主力经柳河公路桥沿大郑线铁路南下向新立屯转移,留四十九军一九五师在彰武作掩护。至此,经过10天激战的彰武阻击战胜利结束。

彰武阻击战,共进行较大战斗25次,毙伤敌人2954名,俘虏敌人270名。1948年5月21日在阜彰县大队基础上组建的阜彰独立团(辽吉军区独立六团)参加了这次战斗,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牺牲和贡献。(1948年12月,阜彰独立团编入东北野战军九纵队一五七师)。彰武阻击战为我军攻克锦州和围歼廖耀湘兵团赢得了宝贵时间。

23日晚,廖耀湘命令七十一军骑兵旅进至彰武,掩护主力后尾部队转移。25日上午,慑于我军声威,敌骑兵旅向新立屯溃逃。我军解放彰武。在沈阳组织“流亡政府”的国民党彰武县县长王恕于13日随廖耀湘西进兵团窜回彰武,却没料到刚刚当了13天“县长”便大 势已去。25日,在彰武的国民党溃兵逃跑,王恕失去了依靠,随溃兵出逃时被擒获,1949年夏天病死于狱中。

26日,东北野战军在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约120平方公里地域内,对廖耀湘西进兵团展开向心突击,进行大规模围歼战。激战至28日晨,全歼其兵团部及5个军部、11个师和3个骑兵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一军主力和新编第六军全部,俘新编第六军、第四十九军、第七十一军军长。廖耀湘化装潜逃到北镇,终被俘获。全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标志着辽沈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1月2日,沈阳解放。至此,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 万余人,其中毙伤国民党官兵5.68 万人,俘虏32.43 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上一篇:各班“孝亲敬老”主题下一篇:关于我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第三批创业团队入驻招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