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精选13篇)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1
新华学校2013学年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新华学校为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时间段,每个大课间活动时间段为半小时,共计1小时。由于学校场地限制,安排活动如下:
上午大课间:
一至三年级 :8:40至8:55踢毽子
8:55至9:10跳绳训练每人两轮。
四至六年级:8:40至8:55踢毽子
8:55至9:10班级内棋类活动。
下午大课间:
四至六年级 :2:35至2:50踢毽子
2:50至3:05跳绳训练每人两轮。
一至三年级:2:35至2:50踢毽子
2:50至3:05班级内棋类活动。
如遇到下雨天,全体学生都在教室内进行棋类运动。
新华学校教导处
2014.2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2
一、加强宣传,提高学校师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识
尽管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在一些农村学校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首先,一些学校还是停留在集中做课间操的模式上,学校领导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简单地对体育教师提出一些开展活动的要求,将任务分配给体育教师,自己则不再过问和关心活动开展情况。其次,其他任课教师同样对体育大课间活动认识不足,有些老师占用体育大课间时间,进行课程教学,使得学生每天的大课间时间得不到保障;一些体育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简单地将大课间理解为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活动,认为开展大课间活动只是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导致大课间活动过于形式化,缺乏生动性。再次,学生家长对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了解,得不到学生家长的支持,这点在农村学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农村很多学生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孩子在学校参加什么活动,并不是很了解,甚至不关心,很难出现像城里孩子那样,孩子要在学校参加什么活动,全家总动员,出主意的出主意,做道具的做道具,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很多时候不会出现,农村学生家长很多时候只是关心孩子在学校考试考了多少分,摸底考试在全校排多少名,等等,至于孩子在学校体育课开设什么项目,参加什么体育活动,几乎很少关心。尽管有的家长经常和班主任沟通,但是更多关心的还是孩子的成绩情况,这是农村学生家长共有的、纯朴的特性,毕竟他们在外辛苦地打工给孩子上学,也只有孩子成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安慰。
针对以上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媒体应加大体育大课间活动宣传力度,让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目的深入人心,让人人都知道,体育大课间活动不是任务、不是“走秀”,关乎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实施者对活动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正常开展;活动开展的规模、深入的程度等;学生是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对象,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只是“一厢情愿”。有的学生由于受到父母的影响,感觉自己父母在外辛苦劳作,自己应该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成绩回报父母,不愿意将时间过多地花费在体育活动上,因此在大课间活动中,偷偷溜到教室学习。对于这类学生,学校还是要加强宣传,批评他们不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而是要加强沟通,提高对该活动的认识,让他们主动地走出教室,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来,而不是因为学校、老师的强迫,被动地参加活动。此外,学校还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大课间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家长明白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学好“语、数、外”同等重要。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家长会,开展一些以家庭为单位大课间活动,提高农村学生家长对学生健康的关注。
二、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
和城里学校豪华体育馆、漂亮的塑胶场地和齐全的器材设备相比,农村学校显得捉襟见肘。我校位于江苏省中部一个典型的乡下中学,学校只有一个300米田径场,田径场中间有两片篮球场,篮球场的两边各有一个小草地就是足球场,全校能用的篮球只有8个,这种条件下,农村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显得十分困难,只能安排一些集体项目,如校园集体舞、太极拳等项目。由于农村学生比较羞涩,跳集体舞不能完全放开,使得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没有预期的好。因此,学校在积极挖掘自身条件的同时,也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关注农村学校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学校经费的投入力度。“两军交战,粮草先行”,“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为了保证农村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深入地开展,有关部门还要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有步骤地改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
三、积极思考,挖掘农村学校体育特色
虽然和城里学校相比,我们没有漂亮的场地、器材,但是体育课间活动不能因为说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就不搞或者说形式上搞搞,这显然是不行的。就算没有条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搞,这就需要学校的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智慧,创新一些体育项目。同时,我们也可以重拾过去的一些体育项目,例如滚铁环、掷沙包等。这些项目在过去体育课上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天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中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项目,例如,“撑竹竿比远”,用农村施化肥的锥子走高跷等,并对一些农村生产用具加以改造、创新,也可以成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道具,从而确保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器材补充。
此外,现在的农村家庭基本上以独生子女为主,加之农村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更孤单,这对学生的成长、性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因此,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应多安排一些团队完成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同伴、爱护同伴,让大课间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积极动员,全员参与
体育大课间活动尽管主体是全校学生,但是对健康的需求,不仅仅是学生,学校领导、学校的老师和教辅人员也同样需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对社会每个成员的号召。因此,老师和教辅人员作为学校工作者,除了要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组织以外,还要积极参加到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教职工的工作内容,提高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有了学校老师
适应新课程要求,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哈
(秦皇岛市海港区青云里小学,河北秦皇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性教学。
1. 制定目标、选择内容
根据教学对象制定五大目标。第一,运动参与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形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第二,认知、技能目标: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完成简单的组合动作,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第三,身体目标: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第四,心理目标:在学与练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第五,社会适应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积极勇敢、顽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围绕这些目标选择学生爱好的内容进行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以坚持“健康第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的参与,学生也可以和老师同场竞技,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因此,学校应积极动员,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使得大课间活动深入人心,从而真正实现大课间活动的价值。
五、合理安排,安全第一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底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本意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但由于参与人数多,有一定的竞争性,也可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为此,我们搞体育大课间活动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不能仅仅以体育课安全标准要求体育大课间活动,要加强宣传和管理,使得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活动意识。对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制订详细的方案。首先,对场地区域的划分,由于大课间活动参与的人员很多,对于场地的使用,远远超过体育课,很多学校连学校的过道等一些非运动场地都利用起来了,因此,对学校的场地、过道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且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由于不知道运动区域而出现学生扎推现象。其次,要合理制定大课间活动安排表,由于大课间是全校师生同一时间大范围活动。因此,对于大课间活动要细致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考虑活动内容的合理搭配,又考虑场地的充分利用,还考虑运动的合理性和趣味性,以及活动中区域的循环和轮换,可以把以上涉及的情况和问题绘制成大课间活动安排表,下发到各个班级,让各班对场地和活动内容都非常明确。再次,详细制订好
妍
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为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我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学习,采用引导、鼓励、表扬、比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游戏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注重情绪调控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种双向教育活动,既然是双向活动,就存在着统一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就潜伏着产生诸多情绪的刺激因素。再者,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一是场地大,二是班级多,三是外界人和事物的干扰面广,这里面存在着更多更广泛的产生情绪的刺激因素。
情绪产生之后就必然牵动师生的情感,当情感激动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学会和善于调控好个人和学生的情绪,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教师要自我调控情绪。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意志、智慧、修养,冷静理智地分析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考虑激动情绪带来的严重后果,主动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保持思维的条理性。
例如,在集合队伍,当学生迟到,并不紧不慢地往这边走时,首先教师会在思想上产生反感,进而愤怒,而教师情绪变化会迁怒于学生。假如教师在此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任其情感发展,就会打乱课堂常规,进而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
假如教师发现迟到现象后,冷静、理智地控制住个人的情绪,平静地想想同学们为什么迟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就会使一场风波停止下来,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同时还会增进师生感情。
安全预案。尽管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由于参与人数多,学生体质差别很大,体育器械增多等原因,使得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为此,学校要制订好安全预案,每次大课间活动最好都安排医务人员在场。同时,每个活动区域安排一到两名教师巡视,确保一旦活动区域发生的特殊安全情况,就可以按照预案及时地给予处理。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活动平台,也是学校体育工作一个新的组成部分,作为农村体育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对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合理组织,确保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荣森.例谈如何合理安排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国学校体育,2009.4.
[2]刘世东.刘焕亭.体育大课间的合理组织与安排.中国学校体育,2009.4.
[3]杨卫华.有效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小策略.中国学校体育,2009.4.
[4]罗菊玲.如何有效利用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教育革新,2008.10.
用大课间活动激活学校德育 篇3
一、大课间活动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差异性是素质教育提出的五大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在大课间活动中都一一找到了归宿。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大课间活动的第一大特征。大课间活动“放羊式”的管理特点为全体学生的参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不论基础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全身心的锻炼,素质教育的核心旨意“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全面性。大课间活动以环境、音乐、器材为物质载体,通过组织、参与、锻炼的共同作用来构建其活动体系。从学生接触的物质条件层面来讲,体现了一个接触面的广度。大课间活动的环境宽广,活动用的器材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是任何其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无法企及的。从学生体验教育作用的层面来讲,又体现了“面”纵向上的深度。学生参与得多,体验就更加直接,感悟也会更加深刻,从而使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大课间软、硬件的共同作用,对学生的育德、启智、益美、健身的功效,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基础性。“为学生的成长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旨意。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现代人的基础素质。通过活动体验,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着最为直接的、零距离的增强体质,磨练心理品质,解读自我概念,促进团队合作,遏制自我中心,历练文明修养,提升集体荣誉感,培养责任感等等基础性的教育。也就是说,大课间对“怎样去做人”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
主体性。素质教育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以及始终摆脱不了的应试教育魔掌所控制的程式化、强制性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仍然是水中月、雾中花。而“放羊式”的大课间活动,使得“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成为了现实。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地释放个性,根据个体的爱好、兴趣选择活动项目,进行主动、自由、愉快的活动,充分满足了儿童天性好动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差异性。素质教育既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项目等的确定,在强调全体性的同时,更注重区分学生年龄大小、能力高低、性别差异等方面因素,因而符合素质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大课间活动规范了学校的管理行为
使文体活动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随着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成为“减负”具体措施之一的实施,学生在学校进行课余文体活动的时间也大大缩水。学生上完课,写完作业,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到运动场或文体功能室放松、舒展一下,这就很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文体活动时间。而开展大课间活动被编入了学校课程表的统一科目,确保了学生每天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这既可以弥补“减负”“应试”所造成的文体自由活动时间的缩水,又避免了与其它课外活动争时间、抢场地的矛盾。
使锻炼体质成为了有源之水。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学生锻炼时间、活动量的减少不无关系。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和1.5课时的活动课,很难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好每天这一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自由活动,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总时间,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舞台。大课间活动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安全教育水平以及和谐程度,是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可以深层次地折射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在一所校风正、教学严谨的学校中,只有有了一个文明、守纪、和谐的教师团队,才能打造出丰富多彩、张弛有度的大课间活动,同样,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又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释放德育之香。大课间的每个项目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德育之香,时刻熏陶、润泽着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学校把编排的大型舞蹈“找朋友”作为集体项目,安排在大课间活动的第一部分进行。在每天的这个时候,全校师生都会伴着悦耳的音乐,踏着欢快的舞步同时去“找朋友”。那宏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让人震撼、自豪,释放着巨大的德育效应: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爱校爱班级的情结、友爱和谐的校风等等都在无形中形成了。“礼让”“有序”“包容”等最基本的文明修养教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说教上的空中楼阁,而在大课间中则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实践、领悟,分享到来自于“礼让”“有序”“包容”的博大文明对心灵的润泽,从而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习惯。
启迪智慧之窗。从横向来看,大课间面临活动项目不断创新的问题。学校大课间刚开始时的活动项目主要有跳绳、打篮球、跳皮筋、拍皮球、打羽毛球等5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逐渐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而这又催生了新活动项目的出现,踢毽子、呼啦圈、跳竹竿舞、飞镖、网球等项目逐渐被开发了出来。从纵向来看,随着单个项目活动时间的推移,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经过了陌生——熟悉——娴熟的体验过程,进而出现了对单个项目“玩法”的不断创新。就拿跳绳来说,这是低中年级学生最为喜爱的项目之一,刚开始,都是单人跳,比试谁在固定的时间内跳得多,慢慢地,从单人向集体项目演变,出现了双人前后跳,双人左右跳等玩法。六(1)班的女同学还推出了长绳花样跳,使跳绳的玩法日趋“新”“繁”“全”,有效启迪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激荡健体之情。大课间体育活动因其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使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在今天的校园里,上午第二节课后,随着音乐响起,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走到大自然中来,伴着音乐跳舞、打球、练拳、做操、玩游戏……欢笑声、加油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景象。在这里,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还学到了各种运动知识和锻炼方法,提高了运动技能、培养了运动意识,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审美之趣。一所学校或者一个班级,如果做操时精神饱满、动作舒展大方、整齐划一,队伍横成行竖成列、步调一致,再配以整齐的校服,在蓝天、白云下,衬托出一种美,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当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做操、跳舞和进行队列练习时,不论是他自己做还是看他人的身姿,都能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同时,也在欣赏美。所以大课间体育活动又是一种独特的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教育。
促进和谐之风。大课间活动在进行以自由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部分时,“超市化”自由组合式活动有意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消除了独生子女中特有的自私、骄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气。学习上的后进生,往往会在大课间表现出其过人的能力,从而赢得老师和同学们久违的掌声,找回长期缺失的自信和尊重。平时缺乏交往的同学则在以共同爱好为基点的小组活动中,在互动的竞赛、游戏规则的要求下去交流,去合作,于是,他们与他人交往,融入集体的能力在无须雕琢的自然原生态中逐渐形成了。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
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4
南天湖镇三抚完小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文件精神,推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
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宗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育人效益。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今后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棋类游戏(器材自备)或室内操,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2、制度措施。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具体有: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的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其它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4、安全保障。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5、实行激励。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星级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6、鼓励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三、大课间活动程序安排
(一)、夏季
1、进场 3分钟
2、眼保健操5分钟
3、武术健身操3分钟
4、跳长绳8分钟
5、集合、退场2钟
(二)、冬季
1、进场 3分钟
2、集体跑步4分钟
3、眼保健操5分钟
4、武术健身操3分钟
5、跳长绳4分钟
4、集合、退场2钟
四、场地安排(略)
五、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2、体育老师负责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六、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4、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5、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人均活动面积小,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各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鼓励创编。
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总结 篇5
大课间活动要有生命力,要生机勃勃发展,达到真正的育人育体的宗旨,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安全
大课间体育活动究其实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上一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其组织复杂而又严密,一般以集体做操为主,分班活动为辅,练习手段以适应学生身心需求,兼顾场地、活动空间的充分利用,全体师生参与。由于基本模式都涉及学生自由活动,其组织管理要求较高,在实施时要求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或骨干分子起好督促、管理、示范作用。
在整个活动中安全意识必须贯穿整个大课间活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问题具体到大课间活动需要强调几层意思:一是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场地设施包括场地的合理布局,设施本身的安全功能等;整个学生运动场地的合理安排问题,充分利用已有的运动场地,挖掘新的场地资源,尽可能给学生大一点的运动空间;二是运动项目的安全问题,运动项目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三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安全意识。
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运动伤害的易发生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主针。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系统传授正确的体育技能和体育保
健、运动康复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伤害处置方法,合理组织好教学、训练工作,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和学生把预防运动伤害事故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减少和避免校园运动事故的发生。
二、内容、形式等定期更新与补充
大课间之所以与传统课间操不一样,就是因为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或者内容几年不更换不补充,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如音乐的选择,虽然开展大课间后音乐多了,形式灵活了,乐曲是学生们喜欢的,但如果一成不变,几年如一的话,学生也会感到厌倦,从而到了传统课间操的状态,不客气的说是新瓶装老酒。再如内容的选择上,目前内容比传统课间操丰富多了,有许多时代感强、学生自编自创的游戏等,但如果不进一步丰富,不与时俱进,不适时更换或者淘汰一些项目,学生玩多了,自然也缺乏新鲜感。
三、要注意找准开展的切入口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要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来,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先局部后整体,先片断后全面,先小后大。例如先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加一套特色健美操、搏击操、秧歌操,其次再加上个性化自主练习,再次根据校情、生情加上特色练习等,逐步开展,循序渐进。
学校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开展活动,有一些学校进行了室内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探索,如开发的特色手指操、原地操、课桌
操等,还有的设计了在教室里面的两人操、角力游戏、反应游戏等。
院上中学
2014年1 月10日
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总结
涉故台小学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6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气氛,进一步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检阅各班纪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效果,展示各班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举行大课间活动评比。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比赛时间:2014年3月28日下午(星期五14:00开始)
二、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三、参赛对象:小学部一至五年级初中部七、八年级。
四、比赛程序:
体育委员整队、报数→韵律操→民族舞→集合退场
五、奖项设臵:
一、二年级为1个评比单位,三、四、五年级为1个评比单位,七、八年级为1个评比单位,共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月考核按5、3、1加分)。
六、比赛要求:
1、服装整洁、精神饱满、动作规范、节奏感强、口号响亮。
2、各班学生全体参加(有特许情况班主任需向政教处通报)。
3、听从大会的统一指挥,各班按团总支指定位臵坐好,保持卫生,秩序井然。
4、韵律操、民族舞要求:节奏感强、动作到位、整齐一致。(50分)
七、工作人员安排
1、赛场布臵:王刚
2、组织指挥、音响:黄守俊
3、分数统计:王彬吴国银
4、会场秩序负责:第十三周值周组(包括会场纪律、卫生保持)
5、评委设臵:李兴彪 马忠民 王兆彪 何银生 王多瑜 王多进 黄涛 李志 陈淑琼 陈兴旭
九、加分项:
班主任能积极参与活动在参评班级总分中加5分。
十、注意事项:
请各班级高度重视,抓紧时间提前训练,保证活动质量,杜绝现象。
靖安乡中心学校政教处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7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的现状及问题
1.学校不重视, 没有大力开展。
一些学校依旧采用旧的教学理念, 根本不重视素质教育, 以致无法意识到体育活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这样的错误理念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有的学校甚至将初三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取消, 将这段时间用来学习,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长期的学习压力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破损严重, 甚至没有体育器材, 这些现象都是学校的不重视造成的。
2.活动内容缺乏创新, 不够新颖。
大课间的组织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这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 也是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学校课件体育活动是做广播体操, 或者是眼保健操, 这样的活动内容单一, 日复一日重复, 显得枯燥无味, 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3.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实效性不强。
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为广播体操或眼保健操这些团体性的活动, 集体完成, 且单一枯燥, 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体性的活动, 参与的人数虽然众多, 但是真正用心做的却在少数, 很多学生是在敷衍了事, 这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4.课件体育活动时间短。
要想达到训练的效果一般需要40分钟, 大部分学校大课间的时间为20分钟, 这根本无法满足运动的要求。
二、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策略
1.学校转变观念。
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重视素质教育, 加强大课间的体育活动。 要做到“四头并进”, 学校领导重视, 体育老师组织, 班主任管理, 各班班长协调。 这样大家齐动员, 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大课间的体育活动。 完善体育设施, 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 要制定出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制度。 校长负责制, 由校长亲自披挂上阵, 亲自参与到活动中, 与学生一样积极参与, 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体育教师全面制, 体育老师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挥者和执行者, 必须积极参与, 做好课件体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 负责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学生的进场及退场的秩序及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内容, 这些都是需要体育老师付出极大精力。 教师管理制, 作为活动中学生的管理者, 教师必须积极配合体育老师的工作, 做好提前的沟通工作, 管理好本班学生的秩序。 也要每天做好纪律检查, 对不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批评, 也要做好引导。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身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为了给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学校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提高活动质量, 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校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多争取学生的意见。 可以在学校的公告栏上写出下周课间活动的主题, 根据主题, 而学生征求建议, 将这些建议融入下周活动, 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各种各样。
(1) 活动形式分位集体和班级两种
大课间活动时间较长, 可以根据时间进行调节。 冬天气候寒冷, 不太适合户外活动, 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活动。 例如, 室内眼保健操, 乒乓器对弈, 单人跳绳等小型的体育活动。 春、夏、秋, 气候适宜时, 可采用大型集体活动, 例如广播体操, 小型篮球比赛, 太极拳等。 这些要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进行选择。
(2) 活动新颖
体育活动的内容不能大幅度的重复单一, 可以融入其他元素。 例如加入竞技性的活动,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竞争欲望, 通过团体比赛, 增强集体荣誉感。 例如, 篮球比赛、集体毽子传递、集体跳绳等竞技性的项目。 也可以加入新的项目, 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溜溜球、空竹、滑板等。 一定要不断与时俱进,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锻炼学生的身体。
5.评比制度
增加评比制度是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也可以反映出各个班级在集体活动中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 以便日后改进。 评比内容分为课间活动各班的出勤情况、活动期间的纪律、进出场的队形等, 课间活动既然设立竞技项目, 那么竞技项目的比赛成绩就要算在评比内容中。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值综合, 选出优秀的班级和个人。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也可以强化学生在集体活动人与人相处的能力, 老师的参与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6.时间安排
大课间的活动时间怎样安排, 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活动内容, 科学合理地规划出自己需要的时间, 不能盲目定在20分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及素质教育的普及, 学校应提高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根据学校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做到真正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领略体育带来的快乐及健康。
摘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大力推广, 必须将体育活动寓于快乐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实际, 融入学生的兴趣爱好。本文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吴昊.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学校体育, 2007 (2) :44-45.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8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兴趣;创新;实效;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58-02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体育大课间活动与传统课间操相比,其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高。很多中小学因地制宜地开展起一些颇具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比如:现代舞、民族舞、武术操、体育游戏等。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奋进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几年来,各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各学校的开展情况并不均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对各中小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现状分析
1、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
不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与内容仍然比较单一,除了做广播操就是跑操,虽然这两个内容简单、有效,但长年如一的内容,导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做操的时候有很多学生的动作不到位;跑操的时候,许多学生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参加。即使有些学校的大课间比传统课间操丰富了,有许多学生喜欢的游戏,但不与时俱进,不适时更换或者淘汰一些项目,学生玩多了,自然也缺乏新鲜感,从而导致对大课间活动失去兴趣。可以说,这样的大课间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对缺乏变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比较反感的。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可以理解学生的做法,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或者内容几年不更换,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学生每天面对的是同一个活动内容,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兴趣降低。
2、片面追求形式,活动缺乏实效
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形式,让大课间活动看起来整齐划一,会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候安排如集体舞、太极操、健身操等一系列过于花俏的团体项目。笔者在观摩某个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时,看到所有学生都排列整齐,跟着音乐在抖空竹,并且将其按照动作的变化分为1—8节,学生看起来都在动了,观赏性也强了,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都没了,参与的学生也显得轻松有余而强度不足,一节课下来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都达不到。这样的大课间确实很有特色,但试想如果音乐几年都不换,动作做来做去都一个样,学生一开始会很有兴趣,也乐在其中,但是时间长了再美味的佳肴也会腻,大课间活动又会回到课间操的模式上去。有些教师在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时,安排的项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异,有的学生活动能力强,身体素质出众,在带头活动,其他学生只能在其后面当看客;有的是三三两两,活动流于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日渐衰退,许多学生成了项目设置的摆设或看客。
3、管理欠缺到位,考评不够完善
一些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机构,所组织的大课间活动随意性强,没有一个详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一周的全校性或班级性活动有哪些内容、怎样开展、以谁为主、哪些教师参与管理都不清楚。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考核评估上,各校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学校的检查考评制度没有落实,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和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评价体系,这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前进的步伐,使得大课间活动停滞不前,难以得到突破性发展。正因如此,很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逐渐流于形式。
二、解决策略
1、变化形式,丰富内容
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键,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枯燥必然制约着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是今后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的重点。大课间之所以与传统课间操不一样,就是因为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表现,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或者内容几年不更换,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过了一段时间对一件事就很容易失去兴趣。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需要从学生需求的角度上去考虑,对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做定期更新与补充,使学生每次在活动中都能得到快乐,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在大课间内容的充实上,笔者认为在季节性、趣味性、锻炼性、发展性、低技术性、经济性等原则指导下,应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鼓励学生自己制造适合锻炼的小器械,自己编造适合自己锻炼的游戏、舞蹈等,这样既充实了活动的内容,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这才是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定能深受学生的欢迎。
2、点面结合,理性深化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征,一刀切的大课间活动形式让学生乏味,过于花俏、流于形式、难度大的活动形同虚设。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特征设计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练习强度适宜的大课间,才能较好的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缓解学生暂时的精神疲劳。因此,在课间活动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到活动的内涵与实效性,将活动健身的意识寓于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创设丰富的活动情景,创新已有的活动内容,通过小组竞赛、个人展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就是既要考虑“面”又要照顾到“点”,不搞一刀切,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参与、合作、表现的机会,所选择的活动要尽可能丰富多样,以供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选择,避免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参与活动时被边缘化。此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分年级、班级、项目、场地交叉进行,各种形式可以天、周或月为周期进行轮换,这样既可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活动形式,又能兼顾中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提高练习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
3、齐抓共管,促进发展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上,全体教师都应当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协调和评估,形成校长领头、体育教师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一方面,学校应制订了全面系统的制度,明确提出了大课间活动的要求,让全体教师和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地点、内容和要求,检查、评分的标准都清楚明白。另一方面,应重视发挥学生体育骨干作用,做到经常培训、放手使用、及时指导。对学生出勤、练习情况分班分组予以记载,及时反馈与表彰。在大课间的评价上,学校可以建设大课间活动的激励机制。如设立大课间活动先进班级、大课间活动文明班级、大课间活动先进标兵、优秀指导教师等。另外,学校各级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应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有了广大教师参与,不仅能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还能给大课间活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与欢快的运动空间和氛围,同时也无形的转变了陈旧的教师观,建立了适合素质教育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大课间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起到学生锻炼的作用,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可以落实素质教育。了解过去,把握现在,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建设一个优秀的大课间,让师生们一起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同歌共舞,形成了一派和谐美好的校园景象。
参考文献:
[1] 王仁香.实行“快乐大课间”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管理,2006:11.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9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学校艺术教育风采,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才能,九间楼中心学校积极展开大课间文艺活动,校领导特别重视,并以身作则,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到大课间文艺活动中。
4月20王校长亲自伴奏,由中层领导组成的合唱队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首激情澎湃铿锵有力的《黄河大合唱》,换来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带动了师生们参与到活动中来的热情。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宁教字[201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早操晨练活动的通知》和湟教字[2011]02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健康第一”思想为工作方针,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积极开展学生早操、晨练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目标原则:
(一)目标
1、优化早操、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大胆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真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通过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早操、晨练、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的全过程。
2、科学性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早操、晨练、大
课间与体育课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安排活动的的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组织机构: 组长:陈玉祥
组员:梁昌民 唐少天 祁忠伟 陈玉祥
四、活动时间安排
1.周一至周五早8:20-8:50
2、晴天和下雨天(或无法进行室外活动时)按学校安排课表分开进行。
五、活动要求与管理
1、早操、晨练、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五落实、六到位”即值班领导落实,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
3、值周人员(责任人)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年级活动内容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年级可以轮换。每次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5、各项目活动要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项目各班级责任人要和学生一起坚守活动阵地。
6、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室内活动每班具体做什么,应以学校教务处安排的课表为主要参考。
7、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组织者请假。
8、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的学校和教师视情节轻重按规定处理,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损失由责任教师本人负责。
9、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计划督促落实,作好记录。
水草沟小学
2011.3.1水草沟小学早操、晨练、课间活动计划表
愉快的大课间活动 篇11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有的跳长绳,有的拔河,有的踢毽子……跳长绳的同学拿着长绳,大声叫着:“快来跳长绳哇!”一群同学立刻跑了过去,排着队跳了起来。甩绳的两个同学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有节奏地甩着绳子,眉头紧皱,脸涨得通红通红的,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下来,发出“啪,啪,啪”的清脆声响。跳绳的同学鱼贯而入,又敏捷地跳了出去,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8”字。跳绳能手小红来了,她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像只灵活的小燕子似的上下翻飞,她姿态优美,足足跳了十几个,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胖胖的小华来了,他的双眼紧紧盯着跳绳,屏息凝神,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笨拙地跳起,绳子从他的脚底穿过,他冲出绳子,兴奋地蹦三尺高,嘴里欢呼着:“我跳过去了,跳过去了!”
“嗨呦,嗨呦!”咦,哪来的声音?哈,是一群同学在拔河哩!那些同学们个个脸红彤彤的,汗如雨下,可他们顾不上抹一把,用劲地拉着,绳子上的红布条儿忽左忽右,不时传出一阵阵口号声:“加油,必胜!”有的同学甚至都转过身去,扛着绳子,使出了吃奶的劲头拉。“耶”有一方赢了,发出一阵阵欢呼,另一方不服气,嚷着要再比一次……
还有一些同学在踢毽子,五彩缤纷的毽子不时飞出来,伴着“1 、2、3……”的数数声,欢声笑语回荡在操场的上空。
大家脸上都闪烁着晶莹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每一颗汗珠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同学们,让我们运动起来,成为健康活泼的青少年!
校长眼中的体育大课间活动 篇12
如何让“大课间”深受学生喜爱, 又能有效的让学生得到锻炼, 这是每个校长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享受乐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那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对于任何事物充满好奇, 好动的天性仍然是小学生的主要特性。大课间活动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从刚开始的整队到结束的踏步都贯穿一个“动”字, 学生自然很是乐意;再加上动感的音乐更是让学生的运动细胞得到充分的激发, 自然而然需要运动, 只有运动才快乐;童谣, 脍炙人口的语言, 也让学生边诵边演, 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内在需求——我运动我快乐;游戏, 学生的最爱, 兔子舞、对脚、梅花梅花几朵开、炒蚕豆、木头人、一米二米三、城门城门几丈高、集体舞找朋友、编花篮等经典的老游戏呈现在游戏中产生的快乐体验那是无法比拟的, 只有这样的快乐体验, 才能让学生抹除身体上的疲劳, 虽然满头大汗确是快乐无比;与老师一起游戏,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诱因, 老师们在大课间活动中放下了师道尊严, 与学生一起奔跑, 跳跃、游戏学生自然兴趣是有增无减, 也为积极的参与大课间活动奠定基础。
二、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锻炼
大课间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在身体上得到锻炼,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中枢神经系统易兴奋、易扩散、易疲劳、也易恢复, 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要太大, 形式要多样, 运动和休息要频繁交替。因此, 大课间的锻炼就需要科学的安排, 既要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 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保护。如五塘小学的童谣大课间活动, 就安排的非常合理科学。先是舒缓的童谣操, 然后是经典的老游戏。老游戏的编排也是很有层次性, 循序渐进, 交替进行,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的到锻炼。江苏学校体育网的报道中是这样描绘五塘小学的大课间:“说她神奇, 不仅仅‘神’在五塘的老师们运用童谣, 将一个个童谣与对应的动作组合起来, 运用到大课间活动中;‘神’在童谣的教育作用与体育活动巧妙的搭配, 与教育于运动中;‘神’在形成了一个系列, 将古老的中国童谣演绎的如此精彩!而且还‘奇’在童谣系列的大课间活动形式在全国是首创;‘奇’在学生有唱有跳动感十足, 运动负荷调节有度;更‘奇’在整个活动不但具有观赏性、更具有常态下锻炼的科学性, 协调、灵敏素质的锻炼价值一览无余, 彰显出个体育教育独特的教育智慧。”在童谣大课间活动结束后, 邀请了专业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运动量进行了测试,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运动量非常好, 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又使学生不感到疲劳。每天定时的童谣大课间为学生们插上了锻炼身体的翅膀, 终有一天, 他们将展翅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三、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提升素养
阳光体育大课间, 并不是单纯的体育锻炼, 其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 艺术得到陶冶, 体能得到锻炼, 素养得以提升。学生喜欢做操跳舞, 但做操跳舞都是集体项目, 要体现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很高的要求。队列训练的快、静、齐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做操动作到位, 精神饱满的要求, 可以训练学生的站姿;正确、有力、整齐的动作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童谣操从《上学校》的“红太阳当空照, 揉揉眼睛伸懒腰, 先刷牙后洗脸, 背上书包说再见”;到《进学校》的“晨风吹, 阳光照, 我们从小讲礼貌。见到老师问声好, 碰到同学说声早。不为小事而争吵, 发生矛盾不能恼。相互谦让不忘掉, 吹响文明小号角”;再到《早读》《晨扫》《早操》《上课》《午休》《放学》八个方面, 八首童谣, 八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常规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时常习之, 天天诵之, 必将潜移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生也必将受益无穷。
镇学区中心学校大课间评比方案 篇13
为了让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有序,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学校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年级组内开展大课间评比活动。初步方案如下:
一、成立评审组
组长:、梅胜、二、成员分工
1、评分人员分工:组长负责六年级;老师负责一二年级;老师负责四五年级;老师负责三年级。主任负责辅导教师按时出勤评分,主任负责辅导教师到岗到位和组织学生活动的评分及对体育教师评分。
2、等级设定: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周评比一次,每个年级组评出一等奖班级一名。
3、统计通报:
每周由各位评分员把计分表上交教务处杜光辉处,集中登记,通报评比成绩。
三、评分方法:
班级评比方法:把班级学生活动分数和带队组织教师分数相加,最高分数为一等奖班级。
体育教师评选:每周依据组织师生活动情况,评选出一位优秀组织体育教师。
四、评分标准:
(一)班级学生活动评分标准:
1、进退场有序:学生能及时排队、按规定顺序有序进退场。
2、活动器具:器具符合学校安排,数量能满足学生活动活动要求。
3、活动有序:自主活动时,班级指导教师到位,现场认真组织,学生分组活动且秩序井然;集体活动时动作整齐、到位、准确,跟上节拍。
4、全员参与: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无学生不活动,乱活动。
每个单项满分10分,按开展情况打分,打分保留整数。
(二)辅导教师评分标准:
1、辅导教师按时出勤,并和辅导班级一道有序进退场,要求班主任在后,另一辅导教师在前。
2、辅导教师及时到岗、到位组织,集体活动时间要求保持班主任在后,另一教师在前指导。
3、辅导教师能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班主任做好每周本班的活动安排,使学生明确活动分组及活动具体位置安排,并协调与另一辅导老师的分工。
每个单项满分10分,按组织情况打分,打分保留整数。
(三)体育教师组织评分标准:
1、组织好师生进退场秩序,各班级活动场地划分合理、清楚。
2、负责搞好活动器具发放,认真组织教师、学生活动。
3、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富有特色。
每个单项满分10分,按组织情况打分,打分保留整数。
(四)奖励
【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表】推荐阅读:
学校大课间活动09-12
学校大课间活动总结05-11
学校学生课间活动的规章制度10-25
社区家长学校活动安排07-17
学校庆祝第29个教师节活动安排09-29
学校间参观交流简讯11-06
学校元旦值班安排表07-18
辅导学校周计划安排表11-03
学校放假时间安排08-24
2023人潮溪学校值周安排表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