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散文

2024-07-11

小人物散文(精选8篇)

小人物散文 篇1

是这样,直白的开场,不故弄玄虚,轻轻的看文字跃于纸面,一行行的把心思分割、解析,苦涩的标点符号把一切划分、停顿,当我不再喜欢文字,当我不再喜欢悲伤,当我不再喜欢伫立,我,平淡的回归自己——小人物。

生活的苦闷造就一个闷骚的人群,看不透彻。也是,怎么能看透彻?像烟雾一样,乘着微风或是气流,搭着阳光或是黑夜,碰触口鼻或是肺腑,上下飘荡、贯彻肺腑。

像烟灰一样,把玩着火星跳舞,快速的出现激情,然后凝聚灰色气息,俯在余热的空间,挣扎着、不甘的,吊在烟蒂上一分钟。

像烟蒂一样,燃烧在指间,总想留下一些证据,一些痕迹,伴着焦黄的手指,弥留的烟雾,掉落在四处,或者站立、或者躺卧、或者斜依,停顿在烟灰缸里面,生活如斯、人生如斯。

每一次离去,或是不舍,或是难过,难有畅快时候,如若入喉烈酒,辛辣涩口、痛彻心扉。

如此这般,我不过一位小人物而已,生活依旧要继续,养家糊口、拼搏奋斗,不留痕迹的奔走在生计中,尝着苦涩与难耐,品着疲惫与不堪,也许累了,也许倦了,然而,生活才刚开始。

游走在文字的边缘,或许踏步,或许向前,但我没有止步,不曾想过握紧拳头去抓拢一切,我知道那样,连空气都会流失于固执的指缝,于是张开怀抱,笑着、站立,迎接一切。

当文明与饥饿并存于世,当火种颠覆黑暗凝聚,我会迷路,迷失方向,但我不会忽视包子的香味,指引我缓缓前行,踏着浮动的脚步在黑夜里,只要还有食物,我就不会孤独。当明日确认没有太阳或是希望,不如多争取几个笼屉中的包子,起码还能够满足我饥饿的占有欲,站立在新世纪的土地上,文明与饥饿的取舍,作为小人物,我选择后者。

思绪的潮水夜夜不息,初生的一切也许不能代表新生,草原上初生的羔羊,是接待客人的美味,哀怨的母羊选择了希望,它理智的认为只要努力的生产,就能填饱血盆大口,每一个夜晚,一些思念孩子的母羊,从肺腑里理清苦涩,反复咀嚼,时而闪现生命的绿光。

当大手拔走森林,撼动土地的脉搏,种起大厦高楼,早午晚的延续性维持一副日不落,虚假掩盖真理,灯火代替阳光,我们不需要氧气,成了溺死的鱼。

当现实与玩笑结合,出轨的男人以及动车,每一场**塑造一位生命的过客。黑暗总是适合一种人群,饥饿、慌张、快乐,无尽的占有欲难以满足饥饿,太多死去的灵魂背负充满慌张,物欲横流糜烂的快乐,俯下身子,与他们一同玩味生活。

站立是一种不公平的接受审判方式,当尊严与生命冲突时,有人选择跪着,我会伫立在一片枪声及战火停顿的空格中,挽留每一粒子弹壳。

枷锁源自生活,当波浪白卷发敲响铜锤,我这位小人物选择死去,沉湎在死亡的夜里,不言不语。

小人物散文 篇2

其中以《背影》最为突出。作品紧扣父亲的“背影”, 叙写了一系列朴实而生动的琐事, 融真情于叙事中, 细腻而真实地展示了困境中的慈父形象以及父子间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 读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祖母亡故, 家境惨淡, 父亲自己又赋闲在家, 可他强忍悲痛, 劝慰儿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送儿上火车, 过铁道, 攀月台, 一路蹒跚, 为儿买橘;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等, 平淡而真实的生活点滴, 展现的是父亲的善良忠厚、对儿子的关怀备至。最为动人的还是过铁道买橘的那一幕:“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抓取几个动作, 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了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探身”、“爬上”、“攀着”、“向上缩”、“微倾”, 一系列动作细节构成了一组组缓慢播放的镜头, 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看似平常的一举一动, 传达出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的情意。同时作者在文中反复叙说自己的悔恨情绪, 后悔自己当时“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并于结尾处在泪光中再现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真切地流露出对父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之情。这惨淡境遇中父子的真情挚爱, 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儿女》, 也是在平平常常的生活情景中展现一群活泼可爱的儿女形象:五个月大的阿毛, “用手指去拨弄她的下巴, 或向她做趣脸, 她便会张开没牙的嘴格格地笑, 笑得像一朵正开的花”。三岁的润儿“他是个小胖子, 短短的腿, 走起路来, 蹒跚可笑”, 有时还学大人样“将两手叠在背后, 一摇一摆”;话还没学好, “只能说三四个字的短语和句子, 文法错误, 发音模糊”, 老是把“好”字说成“小”字。七岁多的阿菜, 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 总是在饭桌上“气喘喘地”“啰啰嗦嗦”地报告同学或他们父母的事情, 爱问“爸爸知道么?”、电影里的人“是不是人?”“兵是人么?为什么打人?”等问题。还有虽着墨不多但同样个性鲜明的“喜欢读书”、“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的阿九, 以及用“特别尖的小嗓子”喊着“我要到北京去”的转儿:五个儿女, 年龄、心理、面貌各异;少不更事却天真、活泼、可爱, 个个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在叙家常般的的字里行间, 流淌着的是为人父的作者深深的舐犊之情。

好友叶圣陶的形象也是通过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来显现。“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 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 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的听着”, “他觉得论辩要开始了, 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 “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 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 当发现特地捎给作者看的、他自己辛苦保存着登有自己文字的《晨报》副刊不小心给散失了了时, “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 随便说‘由他去末哉, 由他去末哉!’”。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 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在不富戏剧性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仅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的神情、语言, 寥寥数语, 就真实地再现了叶圣陶先生和易沉静、谦逊宽容的性格特点, 读来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在《房东太太》中, 作者描写了一个有些古板但有人情味有性格的英国房东太太———歇卜士太太的形象。全篇围绕她“中国那老味儿”叙写了许多繁杂的生活琐事, 诸如她饭厅的摆设、滔滔不绝的谈吐、带规律性的近于封闭式的生活方式, 以及她待人接物的繁文缛礼、守旧的婚姻观、对子女的严格约束;还有她丧夫失子的痛苦, 以及押房子、卖家具, 在挣扎中坚忍地支撑家, 却始终“高高兴兴”, “决不垂头丧气, 决不唉声叹气”;圣诞节晚上, 照例该吃火鸡“卖了几件旧家具, 买了一只二十二磅重的大火鸡来过节”, 可惜火鸡烤枯了一点, “但我们一点没吃着那烤枯了的地方。”如此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 写尽了这位房东太太迂腐、古板得可爱, 同时也活现出她为人的坚忍、真诚和丰厚的人情味。从中不难看出, 作者对这位“忘年朋友”的了解、同情和喜爱。

还有《给亡妇》, 通篇只是写了一些关于孩子、夫妻间的琐碎之事, 但一位慈爱有加、温顺克己的慈母、爱妻的形象如在眼前, 作者对爱妻由衷的眷恋之情也深深地拨动读者的心弦。而“遗世绝俗”、“落落寡合”却又“是一个好朋友”、“是一个有真心的人”的白采;“温雅可爱”的韦君;鲜活美丽但命运不济的贫家女儿阿河, 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身上, 作者无不是笔端饱蘸感情, 通过细微的生活点滴, 将人物的生活方式、个性特征渗透到作品的细致描写中, 赋予凡人小事以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深深打动读者。

这种“平中见奇”的效果, 除了得益于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体察入微之外, 主要是艺术创作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取材凡人琐事

朱自清曾评述《山野掇拾》“于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都不轻易放过”, 且“他们对于怎样微渺的事物, 都觉吃惊;而常人则熟视无睹!故他们是常人而又有以异乎常人”。而他自己往往也是在别人“熟视无睹”的凡人琐事中取材, 并通过深入的挖掘, 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在点点滴滴的介微小事中显现。

他的作品所写的人物多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学生以及有所接触的普通人, 选取的也都是平凡普通的琐事, 但却表现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容。

上文所述《背影》、《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白采》、《房东太太》、《阿河》等莫不如是。再如《冬天》, 作者撷取冬日中平凡的三个生活场景:父子围坐吃水煮豆腐、与朋友月夜泛舟西湖、山城家中妻儿天真的微笑, 展现了一幅幅恬淡温情的画面, 抒写了至纯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吃豆腐”的情景尤为动人。豆腐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 但在作者笔下, 父子四人围聚在“洋炉子”旁吃水煮豆腐的情景却是那样温馨难忘:一小洋锅 (铝锅) 白水煮豆腐, “热腾腾的”, “一小块豆腐在里面, 嫩而滑, 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而“洋炉子”太高了, 父亲得不时地站起来, 微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孩子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象这样的“一小块豆腐”和“吃豆腐”的情景, 在旁人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朱自清却如此真切地进行细致的描写, 把长辈的慈爱、儿女的天真写得活灵活现。这“热腾腾的豆腐”自然令寒冷的冬夜变得温暖起来, 父子间的真情也使得原本清苦的生活增添了生趣, 充溢其间的那一份温情令人感怀不已!

第二, 把握细端末节

朱自刻画人物善于把握“细端末节”, 从而显示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 正如他在《文艺的真实性》中所说:“人性虽有大齐, 细端末节都是千差万殊, 这叫做个性……能显明这千差万殊的个性的文艺, 才是活泼的真实的文艺”。《背影》正是抓住了一系列的“细端末节”, 运用近乎白描的手法, 刻画艰难处境中慈父的“背影”。虽然全文才一千五百字, 却把困境中相濡以沫的父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当然其中最令人难忘的的还是过铁道买橘子的那段细节描写。作者只是简洁地勾勒父亲如何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 又如何手脚并用地攀上那边月台, 以及买橘子后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还故作轻松等一系列的“细端末节”, 却把父亲为儿子不辞劳苦的深情真切地呈现出来, 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而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的“背影”, 更是如同特写镜头般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我所见的叶圣陶》通过“朴实的服色”、“似乎老是那么有味的听着”、以及“由他去末哉, 由他去末哉!”等细节描写, 就把叶圣陶的和易沉静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冬天》中父亲那“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以及孩子们“眼巴巴望着”和热切的“等着”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的描写, 活现了父亲的温和慈爱, 活化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朱自清擅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 并能以“形”传“神”, 达到“形”“神”兼备。抓住“细端末节, ”虽只寥寥几笔, 只写了人物极少的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 但形象个个鲜明、各具神韵, 令人心驰神往。

第三, 抒写真情挚爱

朱自清散文总是以“情感真挚、意蕴深厚”而打动人心。抒写真挚的情感, 情从肺腑出, 这是其散文最鲜明的特征。至于人物描写, 无论是刻画艰难困境中的父亲的“背影”, 还是追忆亡故多年的温顺克己的妻子, 还是表达对朋友、学生、房东、佣人等的忆念与关切, 无不是在真诚地抒写对亲人、对朋友、对学生、对普通人的爱, 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至纯、至厚的珍贵的人间真情。

《背影》一文, 若是从材料上看, 选取的均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 但感情的分量却很重。作者通过回忆父亲车站送别的情景, 透过父亲蹒跚地过铁道、攀月台、买橘子, 以及耐心地嘱托等一系列细端末节的描写, 揭示了父亲的挚爱真情;而多次写到“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以及多年后接读父亲的来信,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则真切地流露出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之情。淡笔写真情, 惨淡境遇中的这一份真情还有哪位读者能不被感动呢!

再看《儿女》中对“吃饭”情形的描写, 更能体味到朱自清淡笔中的真情:饭厅里有“一阵阵袭来”的“夹着笑和嚷”的孩子们等待开饭时“急促繁碎的脚步”声;有争抢座位时的“这个说, ‘我坐这儿!’那个说, ‘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 ‘小妹打我!’”, 还有“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 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 那个要稀饭, 要茶要汤, 要鱼要肉, 要豆腐, 要萝卜;你说他菜多, 他说你菜好”的故执, 受到“管制”后“哭的哭, 坐的坐”的委屈;吃完了“桌上是饭粒呀, 汤汁呀, 骨头呀, 渣滓呀, 加上纵横的筷子, 欹斜的匙子, 就如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而作者在其中“给他们调解, 说好话”, “有时候也不耐烦”因而“叱责”, 甚至要“用老法子”来安稳“局面”!这是何等喧闹的一顿饭啊!而每天如此“潮水”般的情形还要经历两次!倘若一个人内心不是充满着爱, 能受得了这样的生活吗?作品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每天吃饭时的扰嚷的情景, 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群天真、活泼而又兴奋、嬉闹的儿女形像, 外加温和的妻和“暴躁”的作者自己, 饭桌上、下的人物群像活灵活现, 表现出浓郁的家庭生活气息和略带温和的幽默;在感叹生活的艰辛的同时, 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对儿女们的深挚的怜爱!

正如赵景深所说:“朱自清的文章, 不大谈哲理, 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 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 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因此, 读者总是不由自主地、深深地为他的真情挚爱所感染。

参考文献

[1]朱自清, 朱自清文集[M], 书林主编, 北京:线装书局, 2009.6.

[2]陈孝全, 朱自清的散文世界, 福建学刊[J], 1994年第2期.

[3]朱德熙, 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 新闻业务[J], 1961年第7期.

[4]孙淑贞, 浅论朱自清散文风格与人格的真与诚,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J], 1998年第2期.

小人物散文 篇3

老舍《我的母亲》是一篇典型的人物散文,本文纵向贯穿记录母亲一生,虽只有三千多字,但选取事例较多,如果仅让学生阅读事例感知人物性格,不免繁琐枯燥、缺乏新意;同时老舍的语言“俗而能雅,清浅中有韵味”,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通俗浅显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如何避免机械地分析感知人物形象,又让学生在清浅中读出韵味,笔者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文本中“点面”的确立

所谓“点”指合适的、微小的切口,如词语、句子、段落、细节等;所谓“面”可以是人物散文中人物情感、人物性格及文本重难点等,其精髓是牵一发而动全文,能够做到以微知著,一叶知秋。

1点的确立

在研读文本时我们发现:文中频繁出现母亲流泪的场景,概括起来有六次。眼泪“发乎中而见于外”,是人类最简单、最真挚的情感表现方式之一,因悲而哭,因喜而泣,是探析人物心灵最直接的窗口。笔者便以此为契机重组文本,解读人物形象,希望让学生获得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

2面的确立

人物形象是人物散文的灵魂,我们可以从解读人物情感入手。母亲对子女的拳拳之爱,是本文的情感目标,也是本文的基点,在这基点上便能理解母亲身上“软而硬”的性格,突破本文的重点,同时突破“生命教育”这个难点。

二、探寻相同点,解决文本基点

文中有三次描写母亲“含着眼泪”,相同场景的出现绝不会是机缘巧合。于是让学生聚焦这三次含泪,解读含泪背后的人物情感。

1割舍不掉的亲情

母亲含泪的场景是那么相似,送走自己的儿子又接回自己的儿子。母亲含着泪把这“有时去读书,有时去学徒”的二哥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眼泪把他接回。母亲希望儿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家庭贫苦,母亲不得不让年幼的二哥外出干活,临别时,泪中有母亲“意恐迟迟归”和“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愁虑,也有对儿子不能正常读书的愧疚。但是“当儿子不到两天又被送回”时,又有儿子不被认同的伤感。所以母亲筹集巨款,含泪送“我”升学。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我”的教育送“我”出走,担忧、思念、期盼、愧疚都融在这眼泪中。所以眼泪是割舍不掉的亲情,眼泪是情感真挚、感性的表现。

2艰辛岁月的隐忍

流泪是发泄情绪的最好方式,痛哭一场便能释放心灵,但母亲总是含着眼泪,不肯肆意。联系母亲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理解“含”字的内涵。终年鲜红微肿的手,终年没有休息,缝补衣服到半夜,贫困教会她流泪便是软弱,流泪只能徒添儿女的忧愁。眼中虽有盈盈泪光,却从不在儿女面前滴落。亲情让她无法忍住眼泪,而生活又让她不得不忍住眼泪。

“含泪”一词是母亲在贫困与亲情之间痛苦挣扎的内在表现,读懂了“含泪”便读懂了母亲的内心世界,也为母亲“软而硬”的性格做了有力的铺垫。清浅中的韵味在咀嚼“含泪”一词时便能获得体验。

三、比较不同点,理解文本重点

师生在“含泪”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挚爱,也感知了母亲性格中的隐忍,学生通过理解“含泪”一词已经初步感知母亲身上“软而硬”的性格。为了强化和理解本文的重点,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母亲不同程度的流泪,在比较中读出意味。

1倾洒眼泪,宽以待人

文中唯一一次描写母亲放声痛哭竟然是为了一位“吸鸦片,喜摸纸牌,脾气极坏”的姑母。“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足见我对这位“常闹脾气”、“家中阎王”姑母的厌恶,但是母亲从不反抗。当姑母去世时,母亲“一直哭到坟地”,哭得惊天动地。这种哭诉强烈而真挚,也绝不矫揉造作。没有血缘,母亲却牢记这份亲缘。她将自己的辛劳、委屈归结给了“命”。寥寥数笔,一个宽待她人、宽待命运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2不慌不哭,坚如磐石

母亲的隐忍、宽容并不代表母亲的软弱,“皇帝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血光火焰”,这岂是一个柔弱女人承受得起的,母亲要在天灾人祸中保护儿女。没有凄厉的哭声,没有害怕的眼泪,只有一个“泪会往心里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不慌不哭”、坚韧如磐石的伟岸身影。

通过几处眼泪比较,我们看到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母亲形象。隐忍善良、宽厚待人、坚如磐石,这便是对“软而硬”性格最好的诠释,中国传统女性最美好的品质便浓缩于此。

四、聚焦某一点,突破文本难点

老舍对母亲总是怀着感恩之情,“生命教育”是老舍对母亲的评价,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也并不容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让学生聚焦母亲流下那一串串眼泪,结合老舍《自传》以及老舍自杀事件,解读母子关系。

1母亲给予的生命教育

老舍在文章中提到“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之所以成为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母亲教给了老舍宽以待人、软的性格,而这一切也在他的自传中得到了印证: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300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母亲教会他“软”的同时也教会了老舍“硬”的性格,“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底线”。

1966年8月23日,饱受红卫兵凌辱的老舍将最后的归宿选在了离母亲晚年住所较近的太平湖。拜伦曾经说过:假如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我就不配停留在这个年代,假如他们说的都是造谣中伤的话,这个年代就不配让我停留。老舍的自杀并不是软弱,相反他用生命向这个扭曲的世界抗争,用生命坚持了自己的底线,捍卫了生命的尊严。

老舍爱花、爱清洁、吃亏亦不后悔,所有这些性格全部承袭自母亲,所以“失根之花”传神地表达了老舍害怕失去母亲的心情。母亲是老

舍的生命之根。

2对母亲的反哺之情

隐忍的母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可当“我”说“以后,你可以歇一歇了”时,母亲的眼泪犹决堤的河水,一发不可收拾,流下的是“一串串的眼泪”。这一串串眼泪盛满了儿女孝顺的欣慰,也盛满了一世辛劳的苦楚。

老舍特别孝爱母亲,并将这写进自传之中,一句“你可以歇一歇了”是老舍肺腑之言。母亲用她的身体力行影响着、教育着老舍,而老舍亦愿以毕生之力侍奉母亲,母子间传递的拳拳之情,无需多言,凝聚在这一串串无声的眼泪之中。

通过寻找、比较、聚焦几次眼泪解读人物形象,打破了传统以事件为中心的文本解读方法,也算另辟蹊径、有所创新。

散文难教,因其不像小说,可以研究波澜曲折的结构艺术,欣赏神气的人物形象,关注深广厚实的社会背景。散文大多短小精悍、文本构成相对简单,解读散文需要通过语言感知作者的情感并直达其心灵深处。作为教师,如何带领学生感受散文魅力,“三心”不可少。

第一,沉下心来。教师只有撇开浮躁、沉下心来、细读文本,才能从文本中看出端倪,找到直指文本精髓的“要点”。

第二,心如明镜。教师只有对文本以及作者了如指掌,才能用心、用情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掌握那个需要突破的“面”。

第三,别出心裁。教师和学生教学上的疲惫,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带来的审美疲劳。所以教师需要用心出彩,懂得合理利用“点”、“面”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获得阅读快感。

小人爱莲优美散文 篇4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一一题记!

突然间,脑海里闪烁出这半阙词来,也不记得什么词牌?作者何人?正好以这幅雾蒙蒙的荷塘晚景儿,写一些关于我与荷花的情愫,老莲?残荷?然而,此刻我心里跳荡的,是周敦颐那篇千古美文《爱莲说》。

认识荷花的时候我还小,老家的屋后是一块竹林,林子不大,两笼郁郁葱葱的毛竹中间有一洼约十平米的小水塘,奶奶在水塘边偷偷种了一株桃树,稍大一点就每年都开一些粉红色的花,花期不长,也许是靠水源太近,或者不向阳的原因吧。

桃花谢了总会洒落一地,洒落在那一汪清泉的小池里,漂浮在水面上,被山泉泡着,直到泡的翻白,把水也映染成淡淡的粉红颜色,泡成春天的味道;因为它结的果子从来就没成器,我一直也没品尝过这颗树上成熟的桃的滋味儿,那种充满诱惑的味道。

三月的杏青梅小,桃儿才珠子般大小的时候就自己掉落了,我的记忆里吃过奶奶用纯天然蜂蜜制作的蜜饯桃干儿,那股酸酸的滋味儿,那种奶奶的味道;只能看花的,生长在竹林中的桃,那时候我以为它就是夹竹桃。

儿时的七十年代,那是个讲政治立场和阶级斗争的年代,家里的自留地连着这片竹林,自然就种了许许多多可以观赏和食用的花草,像芙蓉花,黄花,杭菊,木槿花,向日葵,红花,兰草,鸡冠花,佛手瓜,金银花,公丁香和菖蒲艾草这些;当然,最好看的,花期最长的要数那满满一池塘繁茂的荷花;地边还种了一些像薄荷,霍香,荆介,紫书,麦冬,小茴香……这些可以泡水作茶的植物。

外爷是赤足医生,那时的农村合作医疗条件很简陋,爷爷的医术很好,人缘也不错,大队特意多划了一小块地给我家做自留地种些中药材,这些红花绿叶常常被那一梗开着黄色花的蒲公英包围着,夏天紫红的桑葚,冬天青绿的扁柏,腊梅花……这里是我儿时印记里的百草园。

每个季节里都有花开,我们都有新鲜的花做蔬菜;印记里荷花的绝色自然是高过所有花的,因为它的花瓣大,娇艳,似乎永开不败的样子;桃花谢尽的时候,一瓣一瓣卷着的叶儿纷纷从清澈的泉水里崭露头角,大小不一的`叶片儿铺在水面,咕咚的蛙儿调皮地在嫩嫩的叶儿上嘻戏吵闹着,跳跃着;美丽的红蜻蜓在其间追逐着,玩耍着,有节奏的挥舞起翅膀点起水来……

蝉儿低唱着,不知不觉叶子之间就会冒出几枝肥硕的花蕾,洁白的,粉红的,紫色的,说不定一夜间就会开出些花儿来,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南风吹起,听竹的声音,沙沙地动听;品荷的味道,在漱漱的竹叶相撞之间飘散着一股幽香。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要摘些荷叶蒸一些叫做大脚板的馍馍,和那时候难得吃到的米糕粽子,清香的滋味,我至今难忘;爷爷说荷叶是一味上好的中药材,有清热解暑,泄火祛邪的作用。

翠绿中带着灰白莹洁的叶子,临近仲夏时分已经十分苍劲,一改娇柔妩媚的样子,从水里昂起头来,任夏天的雨点敲打,似乎已把它锤炼成不染一尘的翠玉,任水珠儿翻滚。

使君子花一样,任暴涨的山洪没过她的头顶,待第二天,她的叶儿永远都会浮起在水面,她把水净化的清清亮亮;清澈见底的荷塘里,只见三五成群的鱼儿游来游去,吐着泡泡。

她!中通外直,婷婷玉立。

人物描写美文散文:大管 篇5

来之前,不止一位在耳朵边跟我嘀咕过;大管那位爷可难相处了,那叫一个各色,难缠啊!你去跟他搭档,有你的苦头吃啊!

我不信,不信我从年轻时就在心目中一直崇敬,仰慕着的这位歌唱家,会是别人嘴里的那个样子,会是那个“魔头”,“刺儿头”大管。

至今我还明晃晃的记得,是“护送”我来省歌报到的邬白领我进门,把我亲手交接给了大管。他是带着小城广电局领导班子的使命来的,还是作为朋友身份来的,我前后也从没再考证过。

大管慢悠悠的从他的座椅上起身,圆乎乎,胖墩墩,颧骨以下明显鼓起,超过了额头的宽度。站直身子的大管,感觉高出我一大截,我一米八,他足有一米八五,这是舞台上,男高音歌唱家最帅,最霸气的身高。如此近距离,能清晰看见大管嘴角礼节性的挂着一串机械的微笑,伸过来一双大手同我又礼节性触动握了握。

我赶紧先向大管引荐了送我来的乌白,邬局长。邬白不容我分说,自顾抢先做了自我介绍并说明了来意。邬白做电台领导之前首先做的是文艺编辑,他跟大管套近乎时说,他当初是听着管老师的歌做起文艺编辑的。大管听了明显笑容增多,面部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

大管招呼我们在办公室里一张长条靠背椅上坐下,确实,三个大块头杵在那儿,也显得那间屋子的空间格外局促。

邬白跟大管相聊甚欢,按说,邬白在自家门里,也是一位不善言辞的内秀男人,我甚至萌生些许猜疑;莫非他“护送”我来省歌报到是假,当面膜拜大管才是。。。。。。

我当时好像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位被父亲领着去幼儿园报到的学龄前儿童,大管却像是幼儿园的一位阿姨,公事公办从父亲手上接受了我。

其实,那次报到,是我见过大管的第二次。在这之前,大管作为省歌的几位领导专家之一,由人事部主任陪同,专程来小城看过我离开小城之前演的最后一部歌剧《海龄》。

那年的那一天,邬白就这样把我交给大管之后,转身返回小城了。我也就在洪武北路上省歌办公和排练大楼三楼的那间办公室里一座就坐了好些年。

头一次与歌剧团全体团员见面,是在一间大排练厅里。那是一个寒冬的个早晨,我见到的所有人都被厚厚的棉衣棉裤包裹着,好几位还带着口罩,透过口罩还喷出阵阵雾气。

另一位黄副团长也到了,据说,他也是传说中很难合得来的一位。但看上去,眼镜以外的那张脸上,他的笑容比大管要多出许多。个头不高,是一位合唱指挥,站在那里都像准备要征服一切,一派傲视群雄的架势。

大管当着所有人(那天全团约莫到齐了)的面儿,把我隆重介绍了一番。他越说,我越觉着忐忑不定和局促不安。接下来一定会让我发言,我该说些什么?

大管介绍我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我身上来回扫射,探寻。变换着各种各样的眼神,嘴角形态和面部肌肉蠕动频率。

轮到我发言时,说起来还算是久经沙场的演员和主持人出身,我还是感到自己在暗自哆嗦。这完完全全是浑身上下的不自信在作祟。何德何能,既不出自名门,又不出自名校,我就站上了堂堂一个省城歌舞团下属歌剧团副团长的位置上,还跻身于独唱演员之列?

尽管暗自哆嗦,毕竟干过嘴把式的活儿,讲了一番漂亮话,也赢得了一阵不同声部发出的“起哄架秧子”所谓“欢呼”。后来才知道,“副团长”这把交椅,多少人眼睁睁的一直在瞄着,谁也没想到会被我这么一个小城来的人,把这好端端,鲜亮亮的“塘子”给“操了”。

人物描写优秀散文:缘聚 篇6

这之后,整整十年过去,,恰逢香港回归那年,梁婉冰首先实现了彼此的践约,背着重重的行囊,一路风尘,从香港飞到南京,又在市区打了一辆马自达摩的,黑灯瞎火的,找到了还住在南京郊外一座小区里的冯亦同老师。

在冯亦同家里,梁婉冰与冯亦同老两口相聊甚欢,聊到很晚。老两口又叫了摩的,一直把梁婉冰送到公交站台。这一来一去,又过去二十年。

这几十年里,他们也只是有过几回信件往来,谈的也都是青春理想,文学信念,友谊缘分。

三十年后的今天,在香港再见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时,梁婉冰已经年过半百,体态丰腴,谈吐持重了。

从大堂,到冯老的房间,我们几个老人面对面的坐着,听他们在回忆往事,在叙述着同窗另外几位的踪影下落。看上去,这三十年后的重逢,彼此丝毫没有生疏感和局促感,一切好像都在诚信的“践约”之中,一切又那么随意和天然,既妥帖又流畅。

从梁婉冰的“港普”叙述里,我们得知她没再走文学之路,成了一位港人公务员,做的是护理职业。她说她依然热爱文学和诗歌,也多次在港媒上发表过。说着,从挎包里掏出一本画报大小的杂志,上面有一篇她的散文。

冯老也从行李箱里取出几本自己的作品集,工工整整签上自己的名字,递给了梁婉冰。看得出,她很激动,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绿皮火车上,被同窗偶遇的内地几位著名诗人用文学和诗歌点燃的那一幕。

方老在房间狭小的空间里,忙着为几位沏茶,吕老也跟着忙前忙后的照应着,我打开电脑想记录点什么。后来发现,短促的见面时间,冯老和梁婉冰之间的交谈是蒙太奇式的跳跃句式,没有太多连贯性,看得出来,他俩都很动情,毕竟南京一别又过去二十年。谁心里都清楚,又不清楚,下一个十年,会不会再次重逢呢?

梁婉冰要赶着中午回去上班,不能再聊什么了,好像到了双方礼节性互赠礼物的时候了,一切也都那么行云流水,几乎在同一时间,双方的礼物都捧在了手上。梁婉冰却说:她是公务员,香港政府有规定,不能随意接受礼物。冯老在一阵短暂的迟疑过后,还是请她收下了自己随身带来一盒“雨花茶”。再三强调这只是私人交往之间最普通的礼物,不带任何功利交换。

午餐匆匆选了路边一家很小的茶餐厅,梁女士点了一份茶点单上最便宜,也是最简单的三明治,极其利索的用餐速度足见当地公务员的生活和工作强度和节奏。

这段不足两小时的重逢,足足预热了二十年。想象得出,他们彼此事先准备好,想说出的很多话,不知将哪句放在开头,哪句搁在中间,哪句作为再次分别时的结束语。梁女士又上了我们的车,她说,她想再送我们一程,到了铜锣湾那站,梁女士依依不舍的下车了,长时间站在路边朝我们挥手,她的身影越来越小,越远,很快消失在铜锣湾茫茫人海和湍急的车流中。

那晚,不知冯老的思绪是如何汹涌激荡的,我,原本一个局外人,原本只是作为一位想通过见证他俩这次跨世纪的重逢搜集素材,完成策划执行工作的导演,却被深深触动了,感染了。回到房间,来不及平静整理自己的心绪,汹涌澎湃,洋洋洒洒写下了这首短诗(节选):

他和她的故事很短

短得像一节绿皮车厢

那时的她像少女一样

那时的他也还风流倜傥

他俩的故事很长

长过香港二十年的回归

长过他和她文学的梦想

在同一个窗格里

定格过87年春天初次的偶遇

快闪过他们彼此的神采飞扬

在同一节车厢里

写下过洋雨滚烫的诗行

列车的轰鸣声

掩饰不住他们远大的理想

他和她的同窗纯的不能再纯

她和他的践约准的不能再准

约好十年,正好十年

他们的约定

神奇见证了香港回归的辉煌

。。。。。。

在三十年前的绿皮车厢里

他只知道她是一位做着诗歌梦的香港女孩

她只知道他是一位值得仰望的文学兄长

他只闻到她们鼓鼓的行囊里飘出的阵阵书香

她只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渊博倾倒

冥冥之中她把他化身成文学的偶像

三十年匆匆而漫长

他和她的情缘和践约

丝毫没有非分的杂陈

额外的私情和幻想

这正是文学的圣洁

这也是诗歌的向上

岁月将绿皮车厢的身影拉的很长

拉成二十年彼此心间“三原色”的幻象

期待再一次践约

一直是这位白发老人默默的念想

香港回归一个十年过去

又一个十年蹒跚走来

三十年前的那位冯作家

鹤发飘逸飞来香港

维多利亚港湾的那个早晨

老人约到了婉冰

从一片浓重的海洋气味里

还是分辨出

当年在她身上透出的

明显亚热带绿叶的味道

二十年后的重逢

也只能有两个钟头可以倾述家常

缘聚香江的话题

也只能匆匆裹在一顿三明治午餐里

道别在铜锣湾的街道边

蒸发在五月香港的暖阳

这一别会是几年

会又是一个十年吗

这一回聚了又分

藏在叶彤心里的“勿忘我“静静开着

春牛首,秋栖霞

一枚经霜的枫叶

又悄悄夹进婉冰的笔记本里

。。。。。。

写完后,我捧起电脑,径直去了冯老的房间,恰逢吕老,方老都在。顾不上多余的赘述,当着三位大咖诗人的面,竟然朗声诵读起自己的小诗。

小人物大梦想 篇7

2010年7月25日,《中国达人秀》开播盛典第一期便创下了全国第二的收视率。此后一直高烧不断,短短一个月时间,孔雀哥哥、80后饶舌Rap男、23岁小朋友、无臂钢琴师迅速成为红遍全国的草根奇人,究竟《中国达人秀》有怎样魔力,能让濒临死亡的选秀起死回生?

《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是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款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来自英国Fremantle Media公司,该公司此前曾举办过《英国达人》《美国达人》《澳洲达人》等一系列选秀节目,一直以来都是举办国最大的选秀活动,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选秀品牌。与前几年的选秀靠“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不同,《中国达人秀》是实实在在购买了版权,并由英国版权方从头到尾参与节目制作。

此前《达人秀》系列节目走遍世界上40多个国家,让无数普通人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人生梦想。如今,节目走到中国这个13亿人口大国,也会迎来更多怀揣梦想、渴望奇迹的普通人。

“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是这档全球最大选秀节目的核心价值,《中国达人秀》也致力于打造“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展示其天赋和潜能。

当然,“零门槛”绝不意味着没有标准,眼下一些选秀类节目将畸形审美作为一大卖点,出现了纯爷们外形的女选手、宛如美少女的男选手,甚至是抽风搞怪、哗众取宠的选手,《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认为,选秀节目的精神内涵应当是梦想和奇迹的实现,应该传达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英国达人》的选拔标准里有一条就是:你的天赋和才华,能否在女王陛下面前表演?这样一个准则,已然摒弃了那些毫不真诚、纯粹只为博取眼球的出位行为。“你能否容忍一个男人,打扮成妖艳的伪娘,扭着腰肢在上海音乐厅这个国家级大剧院为观众表演,并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达人?”这是这档节目先要回答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力

时间倒回到2010年5月23日,深圳某购物广场的海选现场,9个衣着非常简单朴实的年轻人在赛场内一字排开,让不大的海选舞台顿显拥挤。可能是他们从未在正式场合亮相的缘故,9个男生紧张得都不知道眼光该往哪放,工作人员一直暗示他们看镜头。队长紧张地介绍:“我们是一个组合,现在为大家表演一段街舞!”接下来的表演,评委破天荒地从头到尾没有打断,托马斯全旋,单手倒立……随着音乐的节拍,9个男生高难度的精彩表演让他们获得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他们不停地翻滚、跳跃展示了各类高难度的街舞动作,让人惊叹不已。最后,评委全部激动起立:“哇,你们占用了我们很多的时间,我们都不愿意按铃打断!”评委问及他们的职业时,队长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抓着脑袋看了队友一圈后回答:“额,我们是打工的……建筑工人。”

参加《中国达人秀》后,“民工街舞团”一炮打响。在那一晚的上海音乐厅,9个身穿白背心和滑板裤的年轻男孩凭借娴熟的舞技震慑了全场观众。人们对这群20出头的小伙子充满了好奇,他们的身份理应是又土又穷的民工,却偏偏热爱新潮时髦的街舞,还跳到了全中国的面前,用周立波的话说,“这哪像民工,你们像冒充民工的明星。”

年龄从18岁到25岁之间的他们,卖奶茶、送外卖、倒卖手机、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洗车、做装修工人、发传单、做业务员,几乎什么都做过。曾经,有些人拥有近似稳定的职业,但都选择了放弃,如今的他们大都是散工,很少有人坚持一份职业一年以上。原因很简单——他们需要时间练舞,在演出、排练与工作冲突时,他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选择了街舞。

“出去比赛,不是为了获得名次,就是为了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让他们认识我们。”“看网上那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好感动啊。他们都很喜欢我们。”团员们说。“舞者的内心都是张扬的。”他们不觉得贫穷会折坠他们的梦想。他们都觉得,在打工间隙辛苦自学的街舞,不比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舞者差。出国继续学习街舞,是梦想,更是抱负。“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力,对吧。”每个人都一再这样强调,说这话时,满脸真诚。

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有一个男孩,他钢琴只能弹七级,但是他让现场所有人站起来为他鼓掌,因为他没有双臂。这就是达人。”金磊说。

当袖管空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么,但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一曲《梦中的婚礼》从他脚下缓缓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在刘伟表演结束之后,所有观众和三位评委都起身鼓掌。高晓松说:“匪夷所思,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很多年,何况你用脚。”而伊能静早已热泪盈眶:“你让我看到了达人中的达人,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面对这样的赞誉,刘伟只是淡淡地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在最终宣布时,评委们表示已经无法用“Yes”、“恭喜你”这样的话语来评价刘伟,他们只能说一句:“祝福你!”

1997年,10岁的刘伟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立志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梦想在瞬间破灭。两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再进学校。在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补习后,他又回到原来的班里。到了期末考试,他仍然是全班前三名。“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努力学习了。任何事情我只要想学,都能学得很快,做得比别人好。”刘伟开始学游泳,进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仅仅两年之后的2002年,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于是,刘伟的梦想变成了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然而命运总喜欢给坚强的人考验。过度的训练使刘伟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并有转化成红斑狼疮或白血病的可能,刘伟不得不再次放弃了游泳,转到了另一项爱好上——音乐。

如同在足球、游泳上的表现,他对音乐的悟性同样惊人。奥运会时,只学了一年钢琴的刘伟上了北京电视台的《唱响奥运》节目,当着刘德华的面,弹了一曲《梦中的婚礼》。不久,刘德华的新专辑里出现了一首歌叫《美丽的回忆》,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我站在这里拥抱你,抱你我最真实的身体,抱你我的约定,你的美丽永远都很清晰……”这首歌就是刘伟填的词。

也许在普通人的眼里,能跟天王同台已经是无尚的幸运了,但刘伟不这么想,作为残疾人跟明星同台,博得观众的感动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在台上弹唱出自己写的歌,得到像高晓松这样的专业评委和观众的认可,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对于有激进网友指责选手“秀痛苦,博同情”,刘伟表示自己也曾留意过,但不想解释什么。“他们希望我弹钢琴能像贝多芬,但是手和脚是有区别的,我用电脑可以做出用6只手也弹不出来的歌。”信心十足的他曾在节目中就表示,参加《中国达人秀》就是瞄准前三名而来的,“大家可以看我今后的比赛,我相信我能晋级,能感动大家靠的是音乐和实力。”断臂男孩刘伟

真善美编织的童话

来自内蒙古的45岁修理工“孔雀哥哥”姜仁瑞一出场便引起观众席的哄笑,手脚僵硬,背着自制LED孔雀屏的怪异装扮和笨拙的舞蹈更是让人“不屑”,似乎与印象中那灵巧的孔雀舞差之千里。于是三位评委还没等“孔雀哥哥”表演完就匆匆按下了“×”。高晓松更是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是在做达人秀,尤其是还要去到世界的舞台上。”言下之意是“孔雀哥哥”来错了地方。毒舌周立波更是不留情面地问道:“是什么让你想到用机械(舞蹈)去展示这孔雀?”“为了逗我老婆开心。”“孔雀哥哥”紧张却又坚定地说,“我老婆瘫痪在床三年了,所以我发明了这套逗他开心的装置,这是我一个男人应该做的!”原来,“孔雀哥哥”上达人秀并不是为了出名,仅仅只是为了看到瘫痪妻子的笑容。平凡举动因爱而变得伟大。

赛后,主持人程雷坦言:“那个孔雀达人,我初看他,只觉得这老头眼神有点儿飘,让我联想到70年代电影里的狗腿子。我就觉得这人干嘛,也不挣钱?大概脑子不大正常吧?现在想想,我为自己感到悲哀,我脑子里还是根深蒂固被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的想法趋同了。我们想什么呀?房子、车子、票子,但他呢?我想,就算他老婆没病,他图一乐子就不可以吗?他花那么多力气,我们有资格嘲笑他吗?没有,他比我们牛。”

对总导演金磊而言,“孔雀哥哥”的故事是中国梦的最佳范例:“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放大?这不仅表达了中国人不离不弃的传统价值、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他心里有那么多浪漫的美感,这种美感已经缺失很多年了。端茶送水、洗衣搓背的故事很多,所有媒体都可以看到,但孔雀哥哥可以一下子被那么多人认可,是因为他太美了,他是个童话,给你一个梦境,一个小老百姓,花8个月去做个东西,就是让自己的太太开心,这是很具像的一个故事。”

尾声

也许对于节目组来说,看到的只是冠军具有的商业价值。但对于参赛者却赋予了更多的意义。21岁大学生朱晓明因为自己胖遭人歧视:“我想融入集体,练一样东西让你们觉得我这个人也不是废人、怂人嘛。”他没想出唱片。智力迟缓的岳祥连话都说不清,但拿起刀枪,在台上习武时的那种精气神,会让人震撼得汗毛都竖起。岳祥妈妈介绍:“他以前很怕跟人交流,现在一点也不怕,很爱笑,虽然说话含混不清,但至少他信任这个世界,人们可能觉得习武只是才艺,但对他的生命来说,这绝不只是一种才艺。”

是的,有故事的人未必有惊人才艺,但有惊人才艺的人一定有故事。达人秀的舞台,俨然成为小人物播种大梦想的地方。

Paul Potts保罗·珀特斯《英国达人》第一季冠军

其貌不扬,一口烂牙的保罗·帕兹是英国一家手机店的销售员,木讷害羞,毫不起眼,缺乏自信。从未接受正统声乐训练的他,只是在卡拉OK模仿帕瓦罗蒂歌唱,忍受着肾上腺肿瘤、阑尾炎、车祸跌断锁骨等等病痛折磨,还欠下三万英镑的债务,但却从没有放弃过成为职业歌唱家的梦想。最终保罗凭借出色的唱功获得冠军,并获得在英女王面前献唱的殊荣,个人唱片荣登全英唱片销量冠军。

Susan Boyle苏珊大妈《英国达人》第三季冠军

大木框小人物 篇8

我们看见木框上的舞伴、合唱团、新娘子等等不同角色的人物,因为背景木框的存在,他们好像都缩小了,没有任何的图片说明,观者只能通过角色的动作姿势和服装来判别他们的身份,如同观看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充满了当代艺术的意味。

方便面的“卸妆照”

对方便面包装图案中那鲜绿色的葱花和厚实的肉,你是否都不去过多地留意,因为包装上一句“图片仅供参考”,连三岁小朋友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既然表里不如一,只写文字就好了啊。”因为工作关系,来自台湾的张佑每月大约有5~10餐是靠方便面解决,曾经在日本和台湾吃过包装产品图和实际冲泡后非常一致的方便面让他印象深刻,而对于如今绝大多数方便面包装照跟实际内容差很多的现象,他决定用影像来做最直接的展现,他的计划是采购市面上含杯装、袋装、桶装、碗装方便面共近100款,外观和冲泡后的面各拍一张做对比,给方便面来一次“大卸妆”。他计划利用2~3月的时间来完成这项拍摄,还把拍摄项目的介绍上传到众筹网站点名时间(www.demohour. com),征集项目拍摄实施的各项费用,这个项目最后会变成方便面的百科全书么?一起来期待吧。

奥运选手们的伙食大合照

伦敦奥运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除了观赏运动员们在赛场的英姿以外,大家或许还对运动员们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例如为了准备参加这个运动世界中的顶级盛事,他们都吃些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摄影师Umit Bektas拍摄了5名土耳其国家队的运动员们在备战奥运时的一日三餐大合照。为了发挥最好的水准,运动员们每天吃什么吃多少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正式的训练,看看满满的一桌,五花八门,彩色丰富,除了卖相,估计味道肯定也是一级棒吧!

上一篇:某知识竞赛主持人台词下一篇:信息部个人工作亮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