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4-10-23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通用14篇)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大班美术教案《漂亮的桃花》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添画桃花,丰富画面,能画一整片桃树,感受绘画作品的美,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桃花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漂亮的桃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桃花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

2、大胆添画桃花,丰富画面,能画一整片桃树,感受绘画作品的美。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桃花树

2、物质准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图片?(桃树)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去参观过的桃树的照片,今天我们来画一画上次我们看到过的桃树。

二、局部观察感知,讨论画法

1、这棵桃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枝,树杆,树叶,花)

2、他的树枝是什么形状的?

3、树叶和花的比例是什么样的?桃花的花瓣是几片的?

4、你想怎样来画这棵桃树?

小结:先画树杆,再画树枝,接着画桃花和树叶,桃树上桃花比较多,树叶比较少,看起来一整片都是粉红的。

三、幼儿尝试写生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作画,要求画出桃树的主要结构。

2、鼓励幼儿画一整片桃树,画面干净整洁。

四、讲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教学反思:

桃花色彩鲜艳,盛开时景色怡人。孩子们对桃花都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引导幼儿去画一画桃花,但如果单画一棵桃树或一簇桃花显得略微单薄,为了给孩子们充分发挥了发表想法和心声的空间。前期组织幼儿去观察了桃树,请孩子观察桃树的构成,桃花的构成,你最想画哪一个部分。孩子们都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在观察的前提下再进行作画,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

接下来是让孩子现场作画,这时出现了困惑,孩子们根本无从下笔,桃花虽然单朵画不是很难,但整体表现出一片桃树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不知该先画树还是先画花,花的构图,以及树和树的叠加关系又成了一个难点。我通过言语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有了前期观察的辅助,孩子们都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过多的提示孩子桃花的花瓣的形状,很多孩子都画了四片花瓣。但最后成品图还是很不错的。

通过这次作画活动,让我想到了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多注意细节的内容,多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用递进的方式去完成目标。

本文扩展阅读: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一、用多媒体, 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中小学和乡镇幼儿园得到普遍推行, 由于多媒体具有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 从而更能吸引幼儿园的小朋友。譬如, 我在执教故事创编画《小姑娘和大拖鞋》一课时, 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前半个故事:小姑娘骑着大拖鞋冲向云霄, 一只灰色的小老鼠从鞋子中钻出来, 大拖鞋突然垂落, 一大群小鸟叼着小姑娘安全的回到地面……许多小朋友面对栩栩如生的画面欣喜若狂, 顿生创作灵感, 他们很自然地张开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通过合作讨论, 最后画出了五幅图画:其一, 小姑娘躺在沙发睡觉, 墙上挂着弓箭, 床边有一双拖鞋, 鞋内藏着一只小老鼠, 梳妆台上摆着一台液晶电视机;其二, 小姑娘穿着大拖鞋到林子里玩, 恰巧遇到了小鸟、小兔、老虎、黑熊;其三, 突然, 小姑娘脚上的拖鞋飞速扩大, 几乎像一艘飞船, 小老鼠又躲进大拖鞋里;其四, 无数小鸟又结群圈叼住小姑娘, 老虎和黑熊赶走了小老鼠;其五, 小姑娘坐在大拖鞋里唱着《春天的故事》和鸟一起在空中只有翱翔。当然, 类似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 否则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循循善诱,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凡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实物幼儿都能全神贯注的欣赏、观察, 而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逐步养成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 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并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概括出物体的外形轮廓。诸如桃子是圆形的, 小鸭可以理解为两个圆形的结合体, 小熊猫的身体、四肢和头部可以看成椭圆形。假如是比较复杂的形体, 那可以采用结构分解的方法, 把一个完整的物体分解成若干部分, 然后逐一添加形成整体。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画向日葵时, 先让幼儿画一个圆圈, 然后在四周添上花瓣, 最后完成习作。

在幼儿进行具体的观察过程中, 假如教师不作相应的提示, 那幼儿的观察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循循善诱的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较好的习作。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完成写生画《树》时, 先让学生到室外观察杨柳树和冬青树, 并通过比较的方法, 分别说出两种树的大致形状, 从而使幼儿抓住了大树各自的特征, 为完成习作奠定基础。

三、结合实际, 激励幼儿进行大胆构思

大班幼儿虽然拥有点滴绘画经验, 但教师还必须予以适度引导, 并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进行大胆的联想, 逐步确立新的创作形象, 在脑海里构成一幅画, 并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譬如, 我在引导幼儿画《龟兔赛跑》时, 先鼓励他们在回顾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想象出一幅幅更生动有趣的画画。由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有趣, 形象鲜明, 有利于幼儿拓宽视野, 进行如下合理化想象:有的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设想画面———兔子睡觉、做梦以及别具一格的比赛场面;有的学生按人物情绪设想———乌龟胜利后手舞足蹈以及兔子失败时痛哭流涕的表情等, 由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构思, 所以画出的作品比较理想。

四、认识线描, 让幼儿在练习中获得美感

古今中外的名画一般以线条作为基本元素构成, 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旧石器时代的各种原始饰物、中国的敦煌壁画和欧洲的洞穴壁画都是以线造型的, 展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美感的认识。诸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壁画中以粗犷的线条表现的千姿百态的野猪、野鹿, 这是对物象的美的认识;在我国, 线描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许多国画名作都以线条来表现“吴带当风”“曹衣山水”和“十八描”。因此, 把成熟的线描技巧渗透于幼儿美术教学是挖掘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丰富多彩的线条不仅可以表现外在的美感, 而且蕴含丰富的情感。譬如:有些线条苍劲有力, 恰似铁划银钩;有些线条舒缓流畅, 犹如流水行云;有些线条奔放潇洒, 可谓痛快之至;有些线条婀娜多姿, 秀丽无比……线条极强的表现力枚不胜举。

大班幼儿绘画时的线条一般没有多少变化, 只有通过欣赏古代绘画中等具有代表性的线条, 才能让小朋友初步了解线条的变幻莫测与强大的表现力, 真正感悟到线条的美感, 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 也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与创作热情。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游戏;应用;研究

G613.6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落实在中小学,还要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美术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让美术教学的方式得到拓展,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欲望,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游戏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讲故事表演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学

(一)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美术兴趣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幼儿能够接受美术教育的最高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幼儿生长环境以及喜爱的事物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幼儿的兴趣点。幼儿教师本身能够极大的了解幼儿的需求,因此从根本上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例如,讲故事的方式,这样幼儿能够更好的完成美术绘画作品。

例如,教师给幼儿讲述《狮子王》,主要是小狮子如何变成狮王的过程,也可以让幼儿来扮演小狮子和狮王,使用服装道具将幼儿打扮成狮子的形象,在游戏以后教师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形象和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狮子王的形象。教师在和学生一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向幼儿讲解一定的绘画方法,还有对小狮子进行基本认知。

例如,向幼儿讲解,小狮子的毛发是卷卷形式的,眼睛也圆溜溜的,嘴巴大大的,牙齿尖尖的,耳朵是半月状。通过这样的描述,幼儿画小狮子的信心倍增,并且也能够将狮子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来。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将美术的具体画法蕴含在具体的游戏当中,通过讲故事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极大的开发幼儿的思维形式。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发散幼儿的思维

讲故事的方式除了能够提升幼儿的兴趣以为还能够不断的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运用到绘画当中。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对于故事有天然的兴趣,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神话故事他们都能够听教师津津有味的讲解,并且也将其中的人物或者是事物具体化到自己的想象当中,教师单纯的讲故事只是能够让幼儿参与到绘画当中,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对故事进行创新,让幼儿自己去创建故事,然后应用在具体的绘画当中[1]。

例如,改编传统故事,教师可以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按照男女生性别上的差异,改编自己所熟悉的故事。例如,男生很多愿意改编一些具有战斗性的,拯救世界的故事,奥特曼以及外星人等等,这样的绘画主要展现出一种战斗的斗志。女生更加喜欢一些关于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故事、美人鱼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创新会因为幼儿的喜好不同出现不同,幼儿要对每一个幼儿更加尊重,让幼儿把自己的故事画出来,并且讲给大家听,之后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分析故事中的内涵还有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2]。

二、使用趋同于游戏的绘画方式展开教学

(一)绘画的内容从幼儿喜爱的题材中选择

传统的幼儿大班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去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在游戲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幼儿将这种内容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在选择内容是可以按照不同游戏的不同场景进行,以此让绘画的内容也更加有趣。幼儿教师在讲故事以及表演歌舞的过程中给幼儿主动权,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此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更趋向于人性化和科学化,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位置大班幼儿的年龄以及学习接受程度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要素,按照幼儿的需要拓展绘画的题材。幼儿园大班的美术课程要更多的体现游戏的多样性特点,在传统型的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过程中会给幼儿讲解一些美术和绘画具体手法,并没有关注幼儿在美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当前阶段要对幼儿的实践能力进行关注,教师接受幼儿的游戏建议,体现出教学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让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幼儿在利用美术教育素材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幼儿爱玩的天性,以此让其参与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3]。

(二)游戏中有美术,美术中有游戏

美术教学和游戏之间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幼儿的美术学习更加方便,并且让幼儿的学习更有兴趣。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美术和游戏之间相分离,因此教师要改变对幼儿美术教学仅仅使用几张美术图片的现状。幼儿可以完全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来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的探索和创造,使用室内游戏的方式和室外游戏的方式。例如,教师在给幼儿讲解美术《春天来了》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想象春天的模样并且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来,如果幼儿在此方面没有思路,那么可以使用播放音乐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思维,例如,让幼儿唱一首《春天在哪里》看看歌曲中都涉及到了哪些景物,以此体会到春天的样子[4]。

综上所述,本文对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美术思维和美术绘画能力要从小培养,让幼儿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对美术绘画产生一定的兴趣。游戏教学是迎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其可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美术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当中还可以创作出“风车”“花鼓”等等游戏,让幼儿尽情玩耍的同时获得美术绘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徐洁.重视区角游戏培养幼儿快乐成才--实施幼儿园美术区角游戏的多元策略[J].成才之路,2014,17(18):40-41.

[2]刘莉萍.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11(20):187-188.

[3]周琴.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22(3):125-126.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并能自己拼贴出鱼的身体。

2、幼儿能大胆的想象鱼身体上的花纹和鱼的生活环境。

3、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创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鱼,幼儿人手一份鱼身体部位和白纸,双面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弹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弹奏曲子《小鱼水中游》幼儿跟唱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的主人翁是谁啊?”教师说:“今天老师把小鱼请到我们班上来做客了,我把它请出来。”请幼儿仔细观察小鱼身体有哪些部位组成。(头,身体,尾巴,鱼鳞,鱼鳍,)

3、制作小鱼

教师出示以分解的鱼身体部位,请一幼儿来帮小鱼组建身体。

教师在幼儿制作的同时讲解粘贴时的注意事项。(怎样使用双面胶,粘贴时先固定身体之后来帖小的部位)

小鱼做好之后,教师为小鱼画上眼睛和花纹。

教师提问“小鱼的身体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啊?”幼儿回答:眼睛和花纹。教师为小鱼画上眼睛和花纹。

4、为鱼找家

教师提问:“小鱼做好了,那小鱼的家在哪里啊?”幼儿回答。教师“我们为小鱼画上家怎么样啊?”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为小鱼画(水草,石头,气泡)

5、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创造的画并请幼儿相互欣赏。

教学反思

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觉得还是能够圆满完成本节课的内容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发现,孩子的认知能力少,多余鱼的认知(特别是花纹、颜色上得认知少)农村孩子的`见识少、认识鱼的局限性大。

操作过程中,原以为农村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在实际中操作显得过分的拘谨,发散不开,思维局限,因此做出的鱼样式少、花纹变化不大、很多孩子都是照着做,没有发挥想象,做出更好看得鱼。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农村孩子认识和了解更多的鱼,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并能自己拼贴出鱼的身体。

2、幼儿能大胆的想象鱼身体上的花纹和鱼的生活环境。

3、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创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鱼,幼儿人手一份鱼身体部位和白纸,双面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弹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弹奏曲子《小鱼水中游》幼儿跟唱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的主人翁是谁啊?”教师说:“今天老师把小鱼请到我们班上来做客了,我把它请出来。”请幼儿仔细观察小鱼身体有哪些部位组成。(头,身体,尾巴,鱼鳞,鱼鳍,)

3.制作小鱼

教师出示以分解的鱼身体部位,请一幼儿来帮小鱼组建身体。

教师在幼儿制作的同时讲解粘贴时的注意事项。[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怎样使用双面胶,粘贴时先固定身体之后来帖小的部位)

小鱼做好之后,教师为小鱼画上眼睛和花纹。

教师提问“小鱼的身体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啊?”幼儿回答:眼睛和花纹。教师为小鱼画上眼睛和花纹。

4.为鱼找家

教师提问:“小鱼做好了,那小鱼的家在哪里啊?”幼儿回答。教师“我们为小鱼画上家怎么样啊?”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为小鱼画(水草,石头,气泡)

5.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创造的画并请幼儿相互欣赏。

教学反思

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觉得还是能够圆满完成本节课的内容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发现,孩子的认知能力少,多余鱼的认知(特别是花纹、颜色上得认知少)农村孩子的见识少、认识鱼的局限性大。

操作过程中,原以为农村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在实际中操作显得过分的拘谨,发散不开,思维局限,因此做出的鱼样式少、花纹变化不大、很多孩子都是照着做,没有发挥想象,做出更好看得鱼。

如果重新上本节课,我将首先让幼儿欣赏更多的鱼,了解世界上鱼的种类,从认知上改变幼儿的思维,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能力。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浸染法创作染纸图案。

2.学习用色彩变化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染纸作品,组织幼儿欣赏。

2.了解并学习染纸的基本折叠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3.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宣纸或餐巾纸,彩色墨水、水彩盘,作衬用的旧报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展示染纸围巾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欲望。

师:天气寒冷,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围巾,动物商店的小熊也想为小动物们准备一些围巾,它想请小朋友为它制作一些漂亮的围巾。

二、与幼儿共同探索用浸染法染纸的过程及方法。

1.折叠:主要折叠法有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2.浸染:把需要染色部分浸入颜料中,发现浸在颜料中的时间长短与染色面积大小的关系。

3.平晾:将浸染好的纸漫漫打开,平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三、幼儿尝试染纸,创作各类围巾的图案。

1.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对比强烈。

2.染好后,小心地将染纸打开,平放在旧报纸上。

3.幼儿可尝试多种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

4.举办小熊商店“围巾展览会”,组织幼儿欣赏,进一步激发关心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

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寒冷的冬季,为小动物制作漂亮的花围巾导入活动主题。在坐小火车去森林王国的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对间隔排序的规律有初步的感知。在后面的观察围巾图片环节加深对规律排列的认知,并通过亲自粘贴图案尝试使用规律。情景内容的设计,贴近于幼儿的生活,使得幼儿在参与活动时始终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游戏内容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在欣赏、制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操作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无限乐趣。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7

一、用语言“启”动想象的翅膀, “发”起创作灵感

美术活动需要孩子大胆的想象和创作, 但幼儿年龄小, 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 需要老师恰当的语言引领才能帮助他们畅想。而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教育科学, 也是一门教育艺术, 老师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 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激活思维, 不断地产生想象和创作的灵感。

1. 提问开启想象

指印想象画重在“想象”, 如果没有想象, 仅凭一个个光秃秃的指印是很难反映幼儿的真情实感的。那么, 如何启发孩子的想象, 老师恰当的提问这时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幼儿将几个指印接连印在了一起, 老师的问题“哪个小动物的身体会是这样的?”就能打开孩子的思路, 启发他们从已知的动物中找寻身体像那些指印一样连接在一起的小动物, 马上就会有孩子说出“毛毛虫”、“蚯蚓”、“蛇”等。接下来的追问“这些指印有的排得直直的, 有的又排得弯弯曲曲的, 毛毛虫会在干什么?”帮助幼儿想象直直的指印可能说明毛毛虫在休息, 弯弯的指印可以表现毛毛虫在爬。又一个问题“小朋友什么时候也会是这样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的?”孩子们从自身的经验得知自己排队时是这样的, 就联想到这些连接着的指印各自添画上四肢、五官就可以表现一些单个的小动物在排队的形象。

就这样, 一个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老师无穷教学智慧的提问, 指引孩子的思维向四处散发, 碰撞出想象的火花。

2. 引导帮助表现

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引导而非灌输, 而教师的引导很大程度上需要语言作为媒介, 指印想象画中老师恰当的语言引导同样能帮助孩子进行创作。

例如指印想象画“草原上的羊群”, 老师的语言导入非常重要, 因为孩子们大都没去过大草原, 无法想象草原上成片的羊群的形象。这时, 老师先出示天空的图片, 用缓慢的语调、憧憬的表情导入活动:“蓝蓝的天空一眼看不到边, 朵朵白云飘浮在天空, 多么美丽的画面啊!”接着, 老师出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幼儿将对天空的印象转移到对草原的想象中来:“广阔的草原一眼看不到边, 雪白的羊群在草原上玩耍, 多么美丽的画面啊!”然后, 老师话锋一转, 出示画纸:“请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如果用指印画, 怎么可以画出草原上可爱的羊群?”

在这里, 老师的语言简洁易懂, 没有强调到底应该怎么印画, 而是用缓慢的语调暗示幼儿“草原和天空一样是广阔的, 羊群和白云一样是成片成片的”, 激起了幼儿对草原的想象, 鼓励他们大胆地交流, 活动还没进一步深入, 教师的语言引导已经开启了幼儿的想象和表达了。

二、用情感“启”动心灵的共鸣, “发”起创作激情

我们知道:绘画作品是否能打动欣赏者, 取决于绘画者是否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会于作品中。幼儿虽然年龄小, 但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他们的情绪情感更是他们绘画的动力因素。老师应该明确这一点, 积极营造良好的情感交互环境, 才能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幼儿深入地感受心灵的呼唤, 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1. 激起情感共鸣

大班幼儿的情感稳定性逐渐增强, 但仍易受他人的感染。因此, 在指印想象画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起孩子的情感共鸣,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想象和创作。

如:指印想象画“快乐的小兔子”说的是小兔子帮助小蚂蚁以后快乐的心情。这时, 老师可以帮助幼儿回想并表达这样两个情景:一是自己在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 好朋友来扶起自己后就不再觉得很痛了;二是游戏时看到别的小朋友摔跤了, 自己去帮助扶起他以后心里很开心。两个情景有效地帮助孩子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 激起孩子的情感共鸣:情景一中激发孩子感受“虽然摔得很疼但有朋友来帮助自己不再觉得伤心”的感情, 情景二可以帮助孩子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心情。这样, 幼儿在印画时的情感就会更投入了, 他们的作品也就因为蕴含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更具表现力。

2. 帮助情感抒发

指印想象画“猫捉老鼠”需要幼儿能表现出猫咪的张狂和小老鼠的害怕, 纯粹的示范、讲解不易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老师可以从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故事出发, 帮助他们自主地理解, 从而开启他们对绘画的想象, 同时也帮助他们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大多孩子都有被成人批评, 甚至挨打的经历, 那一经历会给孩子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提示孩子回忆那段经历, 引导他们说出生气时的父母手脚张开、表情“凶恶”的模样和自己缩手缩脚躲在其他成人背后害怕的感觉。这时, 幼儿就知道表现猫咪时应该印出分开的身体, 画出张开的手脚、瞪大的眼睛, 以表示猫咪的厉害;表现老鼠时应该印出缩紧的身体, 画出短小的四肢和五官, 以表现老鼠害怕地躲在洞里的情形。这时的孩子, 通过印画猫咪和老鼠, 抒发了自己害怕生气时的父母的情感, 也从侧面懂得不惹父母生气的道理。

三、用体态“启”动观察的欲望, “发”起创作技能

这里所指的体态是指教师在启发幼儿运用合适的线条表现事物特征时为引起孩子的注意而使用的表情、手势、动作等无声语言, 它既能有效地吸引幼儿随老师的引导而提高绘画技能, 又能启发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地开展观察活动, 帮助他们细察事物及现象, 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能顺利地进行表现和创造。

1. 吸引观察

指印想象画中的事物形象需要添画线条才能显得更为灵动, 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绘画技能, 老师在引导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通过自身的体态表演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形象的动作表现。

如:表现动物们劳动的场景时, 老师可以将一些劳动的动作及劳动时的表情当场“表演”给孩子们观赏。让幼儿知道弯腰扫地时扫帚和手的方向是一致的, 如果表现正面的形象动物的五官很可能是看不清的;擦窗时手和头是向上的, 可以简单地表现出动物的背面形象;擦椅子时小动物是蹲下的, 看到的脚是比较短的;小动物劳动时很认真, 眼睛大都看着手的动作等等。这时的老师, 必须抛弃成人的羞涩和扭捏, 化身为一个个勤劳的小动物, 或扫地、或擦窗、或端水, 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使他们能细致地观察老师的动作和表情, 为他们表现小动物的形象打下基础。

2. 鼓励体验

随着指印想象画的发展, 会表现一些丰富的特定场景, 如果孩子们没有体验过, 仅凭他们粗浅的绘画技能是无法顺利表现的。

顺应上节提出的“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表演”, 方法固然可行, 但如果能引导幼儿加入劳动的场景中, 将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感受小动物劳动的辛劳和愉悦, 对帮助孩子表现小动物的劳动有更进一步的作用。在和同伴一起模仿小动物劳动的过程中, 孩子们能观察到同伴认真劳动的神情、同伴们不同的劳动动作、调皮孩子的可爱表现 (如对同伴洒水、用抹布跳舞等) ……就这样, 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 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辛劳和快乐, 观察了同伴们不同的劳动姿态, 相信在接下来的指印想象画中就能较顺畅地进行表现了。

“教无定法, 重在启发”, 相信只要老师们在美术活动中坚持用心启动孩子的情感和思维, 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有感而发”, 使他们能借助绘画这一平台尽情地抒发自己对美的感受、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为他们的人生留下一个生动而又美丽的最初记忆。

浅析大班幼儿情景化美术活动 篇8

关键词:情景化;作用;样式;环节

幼儿情景美术教育就是幼儿将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融入美术创作的教育过程。大班幼儿能初步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景融入美术活动中,如,解决他们在生活、游戏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或问题,情景美术活动常常来自于班级正在开展的主题(如,不一样的我、动感天地),或外部环境引发的热点(如,亚运会、世博会),或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某些经历(如,我长大了)。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生活,敏锐地捕捉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将其设计成能激发幼儿艺术表现情趣的情景,满足幼儿表达自我感受的需求。

一、情景美术活动的作用

经过六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情景美术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

首先,情景美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许多情景素材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在活动前期和活动的延伸部分需要幼儿去探索、去发现,这有助于幼儿积累相关经验,拓宽绘画题材,拓展想象空间。

其次,情景美术活动强调通过情景驱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幼儿知情意行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

再次,情景美术活动的价值不在于单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载体,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对人和自然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情景美术活动的样式

以往教师在选择情景性美术活动的内容时总以为只有故事才是情景性美术活动的唯一素材,其实情景美术活动的样式有很多,目前我们运用较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故事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

故事情景的线索大多来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如国内优秀绘本《小蝌蚪找妈妈》、国外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的经典诗歌《春天》等。我们按艺术的表现特点与幼儿的需求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加工再设计,将美术表现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设计故事情景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选取故事中的片段,连成有情节内容的画面

在《春》的主题中美术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景来源于绘本《小蝌蚪找妈妈》,该绘本通过图画和文字讲述了一群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的故事。绘本中的角色造型、画面设计、语言和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根据大班下学期幼儿美术表现的已有水平:能较熟练地使用工具材料制作物像,表现一定的情节,所以我们把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的美术表现目标锁定为: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我们选取了绘本中每个部分的故事情景:【第一部分】青蛙妈妈生了一群小蝌蚪,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第二部分】小蝌蚪和鸭妈妈对话。【第三部分】小蝌蚪和鱼妈妈对话。【第四部分】小蝌蚪和鹅妈妈对话。【第五部分】小蝌蚪和乌龟妈妈对话。【第六部分】小蝌蚪慢慢地变成了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在情景中幼儿忙着为小蝌蚪创设不同的故事情节,让他们早日找到妈妈,活动的过程也是幼儿共同感受愉快合作的过程。

2.改编故事的原有情节

美术活动“小雨滴的新家”是对故事《顽皮的小雨滴》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再设计的。

我们把原作小雨滴顽皮的到处游玩,孤单地没有家,改变为地球上的朋友们都来帮助小雨滴寻找新的家,小朋友们发出内心地呼喊:“小雨滴我们来帮助你!”改编后的故事情景中小雨滴真切地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情,凸显了浓浓的人文关爱。

(二)以生活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

“以生活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是指教师选取幼儿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加工为特定的情景,使情景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形象化。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社会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活动“风筝”是让幼儿学习看图示制作风筝,这一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线索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始终。教师将风筝的制作过程以步骤图的方式呈现,引发幼儿自主学习,步骤图全部采用符合幼儿感知特点的真实照片,直观、形象、简明,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作为一个美术活动,“风筝”既让幼儿获得按图示制作风筝带来的成功体验,同时还能让幼儿在对图示的观察与讨论中发现图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

(三)以科学想象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

在《不一样的我》主题中我们选取幼儿熟悉的科学常识或现象,创造一个在现实中融入想象的科学情景推动幼儿的审美表现,这就是“以科学想象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幼儿熟悉的动植物以及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都是科学想象情景最好的素材。如美术活动“虫虫的家园”,既满足了幼儿对虫虫的好奇和亲近,同时也引发幼儿对虫子细致观察的热情。美术活动“一颗想长大的种子”则打破了时空的阻隔,将种子成长的过程浓缩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想象种子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越长越大,开出艳丽的花朵。

三、情景美术活动设计的主要环节

一个完整的情景美术活动一般分为五个环节,我们以大班主题《动感天地》中的一次美术活动“神奇的夜空”为例来具体阐释情景美术活动的环节设计与实施过程。

《星月夜》是荷兰绘画大师梵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画面中有耀眼的弦月,有划破长空的丝柏,有宁静的山峦和村落,以及在光晕包围下的星星点点。美术活动“神奇的夜空”就是让幼儿用自己的眼光解读名画,用易于接受的表现方法大胆创作,在游戏的情景中和名画做一次亲密接触。我们设计了步步推进的五个环节:

(一)重现生活经验,激发创造欲望

活动开始,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在美丽的金鸡湖赏月的情景:夜晚,你和谁一起到金鸡湖看过夜景,金鸡湖上的夜空是怎么样的……无论你住在哪里,只要你是苏州人,都会在夜晚欣赏过金鸡湖的美景。

(二)运用艺术作品,提升审美情趣

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梵高的《星月夜》,同时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引发幼儿思考:①在这幅作品里,你看到了什么?②画面里的星星和月亮与我们平时画的星星和月亮有什么不同?③星月夜中还有美丽的云彩,它们在哪里,画家是怎么画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讨论

此环节我们有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为幼儿真实展现了“替换”表现方法带来的魅力,使幼儿获得直观的感受。我们分别设计了在马路边、湖边高楼上和湖面上三个不同的欣赏夜空的场景供幼儿选择,同时每一场景又分别有相应的组件供幼儿替换。如在马路边看夜空,马路边高高的是什么呢(高楼、路灯)?低低的是什么呢(车、行人)?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们选择在梵高的《星月夜》中用高楼替代挺立的丝柏,用车替代低低的村落,多媒体的演示让教学变得形象而生动有趣。

(四)通过多向互动,促进创造表现

这是让幼儿亲身体验的环节,主要指向幼儿创作的过程。同样是表现夜空,幼儿将自己的体验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纸上。造型各异的灯塔、鳞次栉比的高楼、高耸入云的大树、路灯等,在这些过程中,幼儿把富有新意的表现方法介绍给同伴,师生、生生间多向互动,让创意变得更加精彩。

(五)相互欣赏交流,提升审美情感

“神奇的夜空”画展隆重开幕,幼儿共同欣赏同伴作品“这是在哪里看到的夜空”。大树换成了什么?山和房子换成了什么?有没有流动的风和云?幼儿间相互的欣赏交流,既给幼儿一次认真欣赏同伴作品的机会,也让被欣赏者体验到成功带来的自信和快乐,是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适当地教给幼儿一定的情景化美术欣赏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感受到作品中内涵的情景美,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情景美术活动的五个环节是情景展开和推进的通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环节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就是保证情景能自然流畅地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给幼儿带去更丰富的体验和创作激情。

参考文献:

沈亚蕾.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纸制品的有效利用[J].家教世界,2015(10).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意图:

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炎热的季节。拖鞋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开展活动,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设计了此次活动《漂亮的拖鞋》。引导幼儿按照想象进行大胆的装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了解一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同时在欣赏感受、设计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观与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设计拖鞋,学习对称的画法。

2、了解夏天一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讲讲、做做、设计拖鞋进一步感受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

活动难点:

设计制作拖鞋的鞋面(贴长条形纸)。

环境创设与准备:

1、活动室中创设夏天的环境。

2、收集各种夏天的拖鞋。

3、范例。

4、幼儿制作用具。

活动流程:

看看说说——讲讲做做——展示交流

一、看看说说

夏天到了,你感觉怎么样?

炎热的夏天,你怎样让自己的小脚凉快一点?

小结:妹妹穿了裙子,弟弟穿了西装短裤,凉快多了。小脚丫穿上漂亮的拖鞋会更加凉快!

二、讲讲做做

1、出示范例讲讲

最近熊猫伯伯开了一家拖鞋店,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拖鞋?

1)这些都是拖鞋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你最喜欢哪双拖鞋?为什么?

3)你想设计一双漂亮的拖鞋么?你想怎样设计?

2、帮助幼儿思考制作拖鞋的步奏

1)先做什么?(在长条纸上画上喜欢的花纹图案)接着做什么?

2)接着做什么?(把长条纸的两端分别贴在鞋底前半部分的两边作为鞋面)

难点:贴长条形纸时,两端各往里折进去一小段,用浆糊贴住

小结:制作凉鞋时有一条流水线:如:先进行鞋底选择——鞋底装饰——鞋面制作——鞋面鞋底都装扮好了,最后将鞋面鞋底连接(让幼儿了解简单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一双漂亮的凉鞋就做好了。

三、幼儿制作

夏天到了,熊猫伯伯店里的拖鞋太少了,请你们帮忙多做几双拖鞋好吗?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设计的图案、贴的方式与别人不一样。

2)提醒幼儿贴长条形纸时,有颜色图案的一面朝上。

3)指导个别幼儿贴长条形纸时,(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两端各往里折进去一小段贴住。

4)提醒幼儿长条纸的两端分别贴在鞋底前半部分。

四、展示交流

1、比比谁做的拖鞋又漂亮又牢固。

2、看看你做的拖鞋穿起来舒服么?凉快么?为什么?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动脑筋设计各种拖鞋使自己凉快。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教学目标完成较好,整节课非常流畅,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被激发起来,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够自由想象,大胆的装饰。激发了幼儿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制作之中。活动中幼儿一直兴趣满满,注意力集中。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染纸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宣染的基本方法。

3、通过染纸活动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调好的颜料和纸巾、两个展板、卫生纸、调色盘、宣染作品、宣染衣物、录音机、音乐带、丝巾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呀?跟我来,小朋友站好了,掀开布,这么多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朋友看这些画跟我们平常画的画一样吗?

(色彩的对称、线条的模糊、有折痕、纸不一样等)这样的纸叫宣纸(让幼儿说一边),请小朋友摸一摸,宣纸很软,特别容易吸水。再看上面都有什么样的图案?(有圆的、有横条状的、有方的等)

二、展开:

1、提问:小朋友你们谁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幼儿谈一谈。它们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染出来的,怎么染呢,先请小朋友上位,看老师。

2、介绍材料:小朋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宣纸。宣染用的材料有宣纸和各种水粉颜料,选用宣纸是因为它吸水力特别强。

3、讲折纸方法:刚才在看展览时,有小朋友说宣纸上有许多的折痕,那是因为在染纸前我们要先将纸折叠,纸的折法有很多(教师示范),比如可将纸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卷成长的等,这样可以染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4、讲解染色的方法:宣染的方法是很多的,小朋友看第一幅图他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它用的方法是染边法,只染图纸的边;第二幅图他的花纹看上去是一块一块的它用的是染角法,只染图纸的角;最后一幅他的花纹像什么形状?这幅图用的是边角都染法。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简单介绍了几种有染边的、有染角的、有边角都染的,小朋友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你们想先染那一种?先来学习染边的(教师示范),先将纸折叠,然后把叠好的纸的一个边轻轻地占上水粉颜料,马上拿起让颜料自然阴开。然后在染下一个边,每次染选择1-2种颜色。染好后将纸轻轻地打开,晾干即可。染角的,它是指将纸的每个角都染上不同的颜色,染的步骤跟染边一样,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教师小结)。第三种是边跟角都染,你可以染两个角,一个边:也可以一个角两个边随意,谁想来试试?请几个幼儿尝试。

5、幼儿染纸:他们染的真漂亮,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想试一试,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小手绢”,请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尝试一下,看谁染的“手绢”最漂亮,小朋友愿意吗?在染之前先请小朋友一起来折“手绢”,看能着出多少种图形,教师小结。一起染“手绢”,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小结。比一比看谁染的漂亮,让染的好的小朋友谈一谈是怎么染的,用的什么方法。今天小朋友都学会了宣染,而且染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手绢”,你们表现的真棒。

7、展示会:小朋友看老师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块漂亮的丝巾就是印染出来的,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印染的东西,小朋友看这些小衣服、书包、帽子都是用染出来的,我请几个小朋友来穿一穿它,你们穿的衣服真漂亮,你们能站到台上给我们展示一下吗?放音乐,幼儿时装表演。其他小朋友我们也拿着自己染的“手绢”上台展示一下好吗?

三、结束:

请小朋友把染好的“手绢”拿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也来教给他们。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漂亮的小手绢》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454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苹果》》:大班教案《苹果》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运用团圆、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苹果》教案吧。

《漂亮的桃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1

画》说课稿

一、漂亮的年画活动设计意图

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装饰环境,寓意新年吉祥喜庆,同时也反映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年画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包含一些典型的形象:比如胖娃娃、鱼、莲花、摇钱树等。年画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给幼儿理解年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虽然贴年画这样的新春活动已经不多了,年画艺术也慢慢被现代社会所遗忘,但年画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仍然值得关注,也对幼儿具有很好的艺术教育意义。正如《纲要》所说:“教育活动被人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年画就是符合此原则的教学内容。另外,大班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现欲望不断增强,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年画,激发幼儿创作年画的欲望。漂亮的年画内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水平。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年画的构图、色彩及其所要表现的含义。(2)技能目标:自由创作一幅具有某种含义或能表现自己美好祝愿的年画。(3)情感目标:体会年画形象和色彩中呈现的喜庆吉祥的气氛。

三、活动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设计意图、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和活动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漂亮的年画活动的重点是:自由创作一幅具有某种含义或能表现自己美好祝愿的年画。

大班幼儿对于绘画活动有了一定的表现力,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大班幼儿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在充分欣赏和理解年画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创作出一幅能够表达祝福或者蕴含某种含义的年画,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活动。本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能够大胆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并充分表现出自己对年画的艺术体验。

活动的难点是:理解年画中的典型形象,体会其中呈现的吉祥寓意。

年画毕竟离现代生活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这种艺术形式中引导幼儿对年画产生艺术共鸣,尤其如何从年画中典型的艺术形象中了解其中的吉祥寓意,成为了本次活动的难点。如知道“鱼”通“余”,“莲”通“连”,蝙“蝠”通“福”,还有摇钱树等这些典型的

年画形象代表着人们对富足安康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向往。为突破难点,教师需要给幼儿提供典型的年画作品,让幼儿在充分的欣赏活动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理解年画这种艺术形式。

四、活动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感官参与法、观察欣赏法

五、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营造活动室的新年气氛,如挂花灯、红灯笼、贴春联等。

(2)物质准备:《金蛇狂舞》的音乐磁带。年画PPT大图若干。纸、笔、颜料一人一份。

六、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在背景音乐《金蛇狂舞》中进行谈话导入。

师:“过年的时候,家里会有哪些特别的装饰?”引导幼儿说一说新年的环境装饰,如挂灯笼、贴福字、贴春联、贴窗花和贴年画等。

自然引入贴年画这一主题:贴年画也是过年装饰环境的典型方式,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金蛇狂舞》的背景音乐和活动室的装饰可以烘托出春节喜庆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

通过新年如何装饰环境这一谈话主题,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探索兴趣,引入年画这一活动主题即漂亮的年画。

(二)欣赏创作,新课教学 1.呈现图片,整体欣赏

通过PPT呈现丰富的年画作品,如胖娃娃放鞭炮挂春联提灯笼,胖娃娃抱鱼坐莲,三阳开泰,福禄寿三星、财神送恭喜等。引导幼儿从构图、色彩等角度欣赏年画。

1)这些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引导幼儿注意年画的典型形象:春联、灯笼、鞭炮、胖娃娃、鱼、莲、摇钱树等。

2)这些图画的颜色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发现图片的主色调是大红色、大黄色、大绿色等。体会年画活泼热闹、喜庆吉祥的气氛。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关注年画形象突出的构图和鲜明的色彩等,让幼儿初步感受年画的艺术风格。

2.观察讨论,深入理解

师:“刚才我们看了许多年画,每一幅年画上的内容都不一样,那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上这些东西呢?他要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深入观察画面,并进行讨论。

如1)如胖娃娃迎春图。通过观察胖娃娃贴春联挂灯笼和放鞭炮等行为,理解年画与过年的关系。2)如莲年有馀。“莲”和“鱼”代表连年有余,意思是每年的东西用不完就可以来年再用。3)如翘盼福音,胖娃娃仰望飞来的蝙蝠。“蝠”同“福”,代表有好消息传来。4)摇钱树,代表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在观察和讨论中,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和议一议的方式,深入理解年画中的典型形象,以此了解年画的构图特点和年画要表达的美好祝愿,实现活动的认知目标,突破难点。

3.实际操作,自由创作

1)师:如果请你来设计一幅年画,你会在上面画些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些? 引导幼儿自由交流创作的计划。

2)师:我们也来设计一幅年画,先想想你的年画上要画些什么,表达什么愿望,然后想想用哪些颜色可以表现出过年时热闹、欢乐、喜庆、吉祥的气氛,看谁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年画本身是一种带有吉祥寓意的艺术形式,通过引导幼儿在自由创作之前思考自己的年画设计思路,为之后创作出一幅带有含义和祝福的年画做铺垫。在自由创作中引导幼儿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和鲜明的颜色进行艺术表达。有目的的创作可以使幼儿更加投入和有计划。以此实现技能目标,突破重点。

4.展示作品,自由欣赏

1)自我展示:师“请你说一说你的年画上画了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2)相互欣赏:“你觉得谁的年画看上去最热闹喜庆,为什么?”

自我展示和评价可以让幼儿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作品,用语言梳理艺术感受。相互欣赏的方式可以让幼儿借鉴经验。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张贴年画装饰活动室,自然结束年画的绘画活动。

大班美术漂亮的贝壳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贝壳印画的方法,尝试在贝壳印画上组合、添画,变出各种形象。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观察各种贝壳的形状颜色。

2、教具准备:贝壳

3、学具准备:各种贝壳食物画纸画笔若干,《画而乐》5岁下册幼儿用书p11。

活动过程:

1、欣赏贝壳印画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有趣的绘画作品,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有些不一样,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让我们看一看吧!(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贝壳印画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样?这些画用什么画出来的?

2、出示贝壳,观察贝壳的外形特征。

(1)出示各种造型的贝壳实物,让幼儿自由结伴观察贝壳的外形特征。教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贝壳,你最喜欢那个贝壳?为什么?这个贝壳像什么?还像什么?哪里像?

3、说一说、画一画,讨论探索贝壳组合印画的方法。

教师:怎么把这些好看的贝壳画到纸上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语言描述,示范贝壳印画的方法,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示范贝壳印画的`方法。)教师:一只美丽的贝壳印好了,可是这只贝壳不像蝴蝶呀?还需要怎么做?(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示范把贝壳添画成蝴蝶。)教师:蝴蝶最喜欢在哪里玩?(鼓励幼儿添画适当的背景。)

4、幼儿开始贝壳印画,先观察作业纸背面的步骤图,与同伴交流,探索贝壳印画的方法。

讨论:

(1)先画什么(把贝壳放在纸上,用笔勾勒外形。)?

(2)再画什么(可用多个贝壳进行组合,也可自由添画。)

(3)最后画什么(上色,添画适当的背景)?

5、幼儿练习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美术活动 漂亮的娃娃 篇13

漂亮的娃娃

美术活动:漂亮的娃娃(大二班)

一、课题的生成: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设计娃娃”,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美术活动。

来源一:活动区角中,让幼儿准备娃哈哈瓶、易拉罐、可乐瓶等废旧材料,课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给娃哈哈瓶上画上头发、眼睛、衣服,幼儿的兴趣很浓。幼儿生活中,娃娃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小的时候最爱抱娃娃,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娃娃。

来源二:手工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在撕撕、贴贴、折折、剪剪中幼儿获

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各种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做成娃娃当装饰品,简便又美观,及时感受制作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符合幼儿思维直观现象的心理特点。

对于制作娃娃幼儿非常想亲身体验,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愿望。因此,选择这个主题内容。

二、课题的实施:

(一)活动重点、难点:

1、

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娃娃,感受活动的乐趣。

2、难点: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布置小熊商店,制作好的娃娃五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筐子若干。

做头发的材料(毛线、皱纸、布等);做帽子的材料(果冻盒子、蜡光纸);

做衣服的材料(布、塑料花纸、毛线等);做眼睛的材料(布、钮扣等)

(四)活动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进入“小熊商店”,引导幼儿自由欣赏娃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讨

论,发现娃娃的漂亮和不同之处。

1、师: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漂亮的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2、师:小动物最喜欢来买小熊商店里的娃娃,可是,娃娃太少了,怎么办,呢?

3、师:太好了,我们就来帮小熊做娃娃吧!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1、幼儿观察讨论材料,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材料。

师:(1)做娃娃的材料真多,有些什么材料?(幼儿自由说)

(2)你想用什么材料做娃娃的头发、帽子、衣服?

2、引导示范。

师:(1)老师帮小熊做了个娃娃,看看娃娃缺了什么?(头发)找找看,哪些材料像娃娃的头发?

(2)谁来教我做娃娃的头发呢?怎么做快一点?

(3)你们猜猜看,孙老师做娃娃的时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鼓励独创,制作娃娃:

师:(启发幼儿当小设计师)我们来当小设计师,比比谁设计的娃娃最漂亮,小熊最喜欢。小熊还说,我们每个小朋友做的娃娃要不一样。

1、提出要求:

(1)要求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2)引导动作快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学会收拾整理。

2、指导要求:

(1)教师及时发现、鼓励幼儿在材料使用、造型、颜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创意。

(2)帮助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装饰造型。

(3)启发幼儿给娃娃取个名字。

展示评价:

1、幼儿向小熊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设计师们真能干,把你设计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小熊,说说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猜猜看,小熊会喜欢哪个娃娃?为什么会喜欢?

3、幼儿和小熊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想想这些娃哈哈瓶还可以做什么呢?(除了娃哈哈瓶能做娃娃,还有什么材料能做娃娃的身体?)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大班美术课教案《漂亮的小蜗牛》 篇14

教育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中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里,我经常看到许多孩子在菜地边、草丛里,逮蜗牛,看蜗牛,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很高兴,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观察蜗牛的活动当中,他们是那么的喜欢蜗牛这个美丽的小生命,我灵机一动,何不引导孩子把自己熟悉的小蜗牛画出来呢,他们一定很乐意。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自由想象,画出蜗牛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其生活环境。

2.培养幼儿用学过的或想象的花纹、线条装饰蜗牛的“房子”的兴趣,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2、难点:运用花纹、线条、点等装饰方法装饰蜗牛的壳。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蜗牛的实物录像、蜗牛装饰图、线条的排列组合。

2.人手一份画纸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幼:喜欢。

师:现在老师出个谜语,请小朋友猜,看谁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

没有手,没有脚,走路背个大房子,谁要轻轻把它碰,立刻回到房里头。

幼A:乌龟。

幼B:不是,乌龟有脚、有手,应该是蜗牛。

幼C:对,是蜗牛,我见过。

师:你是在哪里见到小蜗牛的?它在干什么?

幼A:我在花园里看见了许多小蜗牛,它们在爬来爬去。

幼B:我在水塘里看见了许多小蜗牛,它们好像在睡觉,一动也不动。

幼C:我在操场上看见小蜗牛正在拼命地往前爬,它可能是饿极了,忙着去找东西吃。

幼D:我在栏杆上看见了小蜗牛,它好像是迷路了,老是在那爬来爬去的。

二、观看蜗牛活动录像,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蜗牛的家园,再去看一看它们(播放录像)。

1.观察蜗牛背上的壳师:小朋友们注意看蜗牛背上有什么?

幼:蜗牛背上有一个壳。

师:蜗牛背上的壳像什么?

幼A:像一座房子。

幼B:像一座高山。

幼C:像一块石头。

幼D:我觉得像山洞。

幼E:像一顶帽子。

幼F:像一颗纽扣。

师:这个壳有什么用呢?

幼A:这个壳能保护小蜗牛。

幼B:有危险的时候,小蜗牛就能躲在里面。

幼C:天热了,小蜗牛能在里面乘凉;天冷了,能进去暖和。

幼D:我知道小蜗牛没有家,这个壳就是它的房子,它爬到哪里就把房子背到哪里。

师:蜗牛背上的壳是什么样的?

幼A:弯弯曲曲的。

幼B:有一头有个洞,一圈一圈像个圆。

幼C:不对,从里往外绕的圆。

幼D:是螺旋形的。

2.观察蜗牛的身体师:蜗牛的壳很坚硬,他是用壳往前爬的吗?

幼:不是,它是用身体往前爬的。

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幼A:老师,我见过,蜗牛的身体全是肉,白白的。

幼B:亮亮的,好像上面有水。

幼C:头上有两个触角。

幼D:蜗牛的身体软软的,爬的时候伸得好长。

幼E:它爬得可慢了,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爬一步呢!

幼F:它当然爬得慢了,你看那么大的壳,身体却这么小,都要把身体压扁了!

幼G:说什么!蜗牛的身体本来就是软的嘛!压不扁的!

3.观察、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三年级三班操行评语下一篇:宗教社会学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