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2024-11-05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共5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篇1

反思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接手八年级后所执教的第一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形成较好的首轮效应,我设计了这堂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

1、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⑴语文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⑵把表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体验文章所表现的情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并进行对比分析,不但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参与意识也加强了。

⑶课前准备用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完成了对新闻的文体知识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能明了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⑷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既分工,又合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角,又是小组学习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⑸学生通过绘制地图、写作导播词、解说词、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等,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

⑹学生对新老师、新课堂产生了兴趣,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不够,由于时代背景及学生的阅历所限,对文中的议论理解不是很透彻,老师要做一定的补充与讲解。

反思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用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完成了对新闻的文体知识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能明了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既分工,又合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角,又是小组学习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通过绘制地图、写作导播词、解说词、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等,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

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不够,由于时代背景及学生的阅历所限,对文中的议论理解不是很透彻,老师要做一定的补充与讲解。

反思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新闻这种文体是学生首次接触,所以让学生把握新闻的有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怎样让学生不感到枯燥而又轻松的接受这种文体知识呢?学生经常玩游戏找不同,于是导入时我让学生找这篇短文和之前学过的文章有那些不同,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了不同点,教师加以引导,新闻的特点就顺理成章的总结出来了。体验为红线,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是很重要的。在让学生熟悉文本的时候,设计了让学生以播音员的身份来读,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认真的去读,字音的问题不攻自破。所以说创设情境,激发情意能够激活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自学结束新闻的结构后,和学生一起探讨了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作为反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在拓展迁移这一块,让学生也学写了一则新闻,同学们就最近学校发生的事按新闻的形式写了一则新闻,有部分同学写的比较精彩。知识的学习做到了及时反馈,促进同化。

反思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新闻。这篇新闻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提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打算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播音比赛。同时我设计了开展我也作小记者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内出现的新人新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篇2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这篇消息就展

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

二、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简介消息

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背景指的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你能找出这篇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吗?主体部分可以分成三部分,该如何分?思考后回答。导语和主体之间是怎么样的关

系?

(三)、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四)、消息有三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

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个特点。

这篇消息的语言准确简洁,气势磅礴,实在是大手笔。导语写得简练、明快、不足五十字,就交代了渡江大军的数量,渡江战线的长度,渡江作战的地点以及渡江作战的结果 ;像开头的“冲破”“横渡”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气势。写中路军“突破”非常准确,因为中路军是首先渡江,在敌人千里防线上打开的是一个缺口。写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为“较为顽强”是贴切的

如果去掉“较为”,则显得过高估计敌人,与只经一天激战把敌军击溃的事实也不相符合。

(五)、课堂拓展

1、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能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写的文章也同样是气势不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霰王。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绘了一幅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的动人画

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

2、体会课文中议论的思想性。

板书设计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篇3

荻dŠ 锐不可当dng 溃kuŒ退 要塞s„i

歼jin灭 业已 不含

⑵ 简介背景资料

⑶ 快速默读课文,看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了解新闻的结构及其作用

消息结构为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必不可少)

标题:新闻内容的提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三标齐全,或只有主标。(前)引标:交待背景,点明中心。(中)主标。(后)副标:概括主要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

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大都是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较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

主体: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具体展开事实,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消息的躯干)(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⑷ 分析本消息的结构:

(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

电头( ):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发电时间和地点。

【附】:新华社即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在各省、市和自治区都设分社,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派驻记者,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和新闻图片,并向国外发布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

本文电头中发电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标题:以凝练的语言,不仅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而且“百万”“横渡”写得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导语:①句概述主要事件(渡江胜利)

②句在地点上作补充

“百万大军”――(人数之多),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一千余里”――(区域之广)。

“均是”――概括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本文导语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下文;它气势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洋溢着胜利豪情。

【思考】:

为什么导语部分不交待时间?

因为在《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4月22日2时电)已作了介绍,本文是报道渡江战役的第二篇,时间仅隔20小时,读者关心的是战役的进展,故时间交待从略。

主体:分别写中(30万)、西(35万)、东(35万)三路大军渡江盛况,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篇4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其特点和结构。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3、了解历史,感受正义战争的力量,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自学的能力,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解放南京而作,诗名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当年毛泽东还亲自撰稿写新闻,报道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走进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吧!

活动2【活动】自主先学,了解作家,掌握字词

1、我来介绍作品背景等资料

2、我会读

阻遏(   )   锐不可当(   )   荻(  )港    溃(   )退

歼(   )灭    要塞(   )

3、了解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 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活动3【活动】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小声朗读,标记好易错字词,读准文章。(课前小组长负责自行处理)

2.听读。听老师读文章,纠正读音。

活动4【活动】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人数

活动5【活动】精读课文,探究文本

毛泽东不仅仅是一位领袖,更是一位诗人,他的文章中有许多语言极富表现力,试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1.西起九江(不含)。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活动6【测试】达标检测:反馈助学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 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3名宇航员丧生。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1.写出新闻的要素。

(1)时间:      。

(2)地点:                        。

(3)事件:                        。

2.介绍阿波罗飞船事故属该则新闻结构中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 。

谭义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篇5

1、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

2、比较阅读的方法,活跃思维,扩大视野。

3、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点:目标2。

教学设想:

1、课前安排:制作学习卡,解决生字词,初步解读课文。

2、教学方法: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合作。

3、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香港被步步割让,遭受帝国主义的蹂躏。7月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离开了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闻,它就是报道这件激动人心的事件的。(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象。提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幺?(香港回归的重大和庄严)

2、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交流学习卡中的生字词,补充对课文的理解。

3、理清课文内容。思考:

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幺?(教师引导 学生合作)

引出结语。谈谈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幺作用?

(作必要的交代,使报道事实完整)

消息除了采用叙述报道事实外,还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三、拓宽思维,比较阅读。(研讨方式)

要求:根据新闻特点,对《人》《中》两篇课文作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

1、默读后讨论。四人小组展开讨论,选取代表发言。(师作点评)

2、师生合作,列表比较。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语文学习指导用书》p149阅读理解(二),将原文改写成一则消息。(互评)

五、总结课文。(达成学习目标)

六、课后练习。完成书上的《探究与练习》。

上一篇:疯狂散文下一篇: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