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2024-08-21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共16篇)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1

《约分》课后反思

----韦金兰

本以为自己经过精心备课就能胸有成竹地上好课。但事实证明学生在实际运用时的确掌握不够理想。课后看看上课视频,才发现自己上课问题多多。

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时,只是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学生基本上都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接着再让学生观察,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出约分的概念。事实上,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上是能够理解约分的含义和掌握一般的方法,但在后来的练习中部分学生找公因数的速度较慢,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缺乏直接的体验。如果让学生自己发现最简分数的特别之处是不能再缩小了,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几个最简分数,不经意间加深对最简分数的理解,这方法会更好。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能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只有当学生能很快找到最大公因数,约分就变得简单快捷。因此,在教学《约分》前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学生学习约分提供必要的扎实基础。

约分途径有很多,有些学生是一步步除以公因数的,也有的学生是一下子就除以最大公因数的,也有的学生是口算一下子得出最简分数的,都是可以的,我没有勉强一定要用哪一种,但是强调一定要找准公因数,并且化到最简分数。而学生一下子要发现最简分数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良好状态,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学习,并学会观察,发现最简分数概念的实际含义。同时还可补充讲解了一些约分的技巧,如:整十整百数先消零在化简;分子分母都是偶数时先用2去除;倍数关系时用分子去除等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着和组织者,应该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精益求精。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2

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的观点是:“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发展什么。”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数学课中, 如何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 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就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倍受鼓舞;一个真诚的微笑就能使学生信心十足、奇思喷涌。在课堂上, 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话语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话语, 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话语, 将内蕴关注、激励、鼓舞的话语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其次应该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往的数学课堂,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课堂, 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一节课只有短短四十分钟, 如果教师多占一分钟, 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节省教学时间, 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同时还应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 不应该让教师的“告诉”扼杀属于学生的一切, 要给学生时间、空间, 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 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教师要相信给学生多大的舞台, 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无限,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二、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两点建议:课堂上语速稍微慢一些, 语言幽默风趣一些。在学生心里, 他们对教师是有意见和建议的, 他们眼里的教师是有缺憾的, 是需要改变和学习的。从学生越来越理性的思考、越来越严谨的思维、越来越独立的想法中, 让我感到加强自身学习已刻不容缓, 若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知识从量上看已裂变得“一日千里”, 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 也可能被淘汰, 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从质上看, 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知识, 死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了电脑去完成。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在为学生的未来服务,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缩小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 所以教师要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 虚心向学生学习。

三、对课堂中评教活动的思考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3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语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动人触情的导入,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教师应特别注重新课导语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以教材知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巧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能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妙的情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探求新知。特别是借班上课,与学生第一次接触,巧妙设计导语,显得尤为重要。

当正式进入课题前,我做了简单的开场白: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我们某某学校,走进我们三(6)班,与同学们一起分享40分钟的快乐时光,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这样的开场白,一方面,让我与学生有了第一次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陌生、紧张的课堂气氛。

接着我用了一段有关苏州民生的视频——市委书记蒋宏坤的讲话“在民生问题上投入再多也不为过”,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关注民生问题,努力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这样,既消除了原有的枯燥乏味,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强调,教材内容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识欲望。而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抽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教材知识成为“一潭死水”,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思品课的生命力源于社会,所以,教师必须要善于适时地联系社会热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第一部分“关注民生”时,我采用了2011年11月25日公布的“苏州2011年十大民心实事工程”的材料,另外我手里还拿了今年9月份开始实行的学生e卡通,让学生亲身体会党和政府在关注民生问题,从而再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民生的相关知识。又如,讲第二部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时,引用了发生在身边的两份材料,材料一是班级某学生的父亲参加了医疗保险后,减轻了高额医疗费带来的压力;另一份是苏州市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贫困家庭有了生活保障。然后再抛出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何重要意义?这样的情景创设,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三、努力促成自主学习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学生看作是千篇一律的,而不是个性化的。一般表现为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听。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思想品德课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思想品德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于是,我在这节课尝试了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如,讲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心系西部大开发”时,我就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核心、意义;2.西部大开发的意义;3.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4.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意义。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寻找答案,学生很快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又如,讲到“党和国家为什么要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或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时,我采用了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讨论形式,讨论后请每个小组成员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说明,最后我归纳总结。在整个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和学生在一起,和他们一起讨论、分享成果。在此过程中,使一些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意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新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用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启发学生思考,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才会使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活的气息,迸发智慧的火花,流淌人文的情怀。

四、积极发扬团队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力量的有效开发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本次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就充分利用了教研组的智慧,积极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将每一位老师的智慧融入到了我的教学中去。

当我试课的时候,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都参加听课,听后各抒己见,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策略,包括材料的选用、各个环节时间的安排、对学生的启发、知识之间的过渡等。如在讲第一部分“关注民生”时,除了引用“苏州2011年十大民心实事工程”外,最好还能引用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如学生e卡通,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关注民生问题。又如,结束第二部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后,如何过渡到第三部分的“心系西部开发”呢?有位老师就提出可以这么过渡:人与人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收入悬殊、先富后富的差别,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情况怎样呢?由此引出:地区发展不平衡,为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正是因为教研组的集思广益,产生了思想与智慧的火花,才使我的这节课日渐完美并成功完成,可以说这节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尝试,我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收获良好效果的快乐,也看到了学生的那种渴望创新、探索、渴望表现的要求,还看到了学生们的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为我在今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样构思教学过程,总有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实效性。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4

一、说教材、谈学情

《约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约分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教材首先通过例3,借助一个实际问题的判断,引入最简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例4,教学约分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学生会求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并介绍了约分时的常用书写形式。

二、说教学目标、谈重难点分析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熟练进行约分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准备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1、通过学生探究,发现分数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化间分数的依据。

3、通过探究、讨论等教学,探究约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四、教学流程:

一、测评反思

通过典型题目的练习为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三、导学探究:

(一)认识最简分数

1、课件出示例3。

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并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自主探究。

3、即时练习学生讨论探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交流讨论得出75/100=3/4的结论。让学生分析、比较75/100、3/4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什么不同,得出3/4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顺利地揭示了什么是最简分数。然后让学生完成第84页的练习加以巩固。

(二)教授例4

在例3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新知,得出约分可以除以它们的公因数逐次约,也可以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次约。当然由于举例的单一性,学生的体验往往不深。程度好地由于马上能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认为“一次约分”比较简便,程度一般的同学则认为“逐次约分”比较清晰简便,可以降低难度。因此优化时我们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也明确如果能马上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那么一次约分比较简单,否则逐次约分比较方便。

四、精讲点拨: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回忆下这节课的内容。

五、精练达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多加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内容的效果,并适当拓展迁移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游戏时间:

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七、你知道了吗。

公开课后反思 篇5

今天上了一节公开课,感觉自己这么多年来还是没有找到课堂上突破难点的方法。准确地说是自己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层面上,没有提高,没有突破。

下面就议课中李卫平老师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想法:一节课,如何在突破难点时做到把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融合,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觉到豁然开朗。比如本节课中,当学生自己动手把圆柱体等分切开,再拼合成另外一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后,我让一个学生起来汇报他的发现,学生边说我边在黑板上板书出他的发现,也就是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从而帮助学生推出体积公式,这里我想到了上课时我又犯了一个错,就是剥夺了这个学生的继续发言权,结果让这个学生的想法只说了一半,然后又找了一名学生说,他的宽和高跟第一位学生刚好相反,这时也正是学生思维出现差别的好时机,应该让学生把各自的想法表述清楚,可是我又一次代替学生推导出了公式,白白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好机会,把动手操作的作用仅仅停留在认识拼好的图形跟原来的圆柱相比形状变了,体积没变上,至于体积为什么没变没有引导学生借助手里的东西很好去理解。

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6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可书上怎么会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呢?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我们老师就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做,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猜谜引疑,导入新课。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引出了太阳,又出示太阳图片,让学生说说太阳,认识它的作用。告诉学生书上的小主人画了四个太阳,让孩子们说说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这样,在课的开始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了:“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了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结合文本,激发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后劲。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试图在活动化的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想象、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让学生生活在彩虹般绚烂的想像王国里。

如在教学“彩色的太阳”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柳树上,柳枝绿了。”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桃树上,桃花红了。”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油菜花上,油菜花黄了。”这一设计使学生从书本世界回归于生活世界,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显风采。当学生感悟到了“春天的色彩”后,课件演示“春景”图片,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四字词组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感悟到小画家想象之美。这样既有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有再造想象的升华。

三、书写生字,总结全文。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7

1. 通过对教学“得”、“失”的回顾,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所谓“得”,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效果较好,教师课内或课后自我感觉比较满意的教学片段。教师要及时总结,对于“得”应该在保持的状态下去进一步发展,寻找更多的教学突破口。例如,在一堂高一女生跨栏课中,课前我认识到女生对跨栏练习会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改变教学手段,教学之初以橡皮筋替代栏架,让女生先消除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程度,我把橡皮筋换成了体操小垫子,此时学生已经能很从容地从这些障碍上跨过,最后我才把栏架放上跑道,让学生先试着跨过低栏,以逐步提高难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针对一些学生仍不敢跨栏的心理障碍,我以“李宁”品牌的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生练习兴趣空前高涨,使跨栏课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得以圆满完成。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小结和反思,对于这一堂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为接下去的教学工作展开积累了素材。

所谓“失”,即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得法,或语言、动作技能讲解示范上欠妥,这往往影响学生的技能学习或情感接受程度,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教学片段。教师面对“失”时,更应及时进行反思,便于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弥补前课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教训。如在一堂高二男生篮球课中,一些学生在组织练习过程中打“二对二”比赛,我用了一些过激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了批评,结果导致这四名学生没能好好练习下去,并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认为语言偏激,在认识到自身的过“失”后,我及时找了这四名学生谈心,并为我的过激言语向他们道了歉。事后我进行了总结,如果采用接下来的教学手段,效果就不一样:第二节课,我先让学生们观察那四个学生的“对抗赛”3分钟,在对抗的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的各个基本动作加以分析,使他们能认识到技术层面的不足,从而把他们的不足转化到课堂上进行教学,使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结果那四名学生在接下来的课中练习相当认真,成为了班级中的体育骨干,这就是及时反思总结带来的教学成就,同时这也为我今后开展教学工作积累了经验,我对学生的批评指正同样有了较新的认识。

2. 回顾教学效果,修正教学进度,体现教学进度设置的合理性

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尽相同的青少年,是一群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各有差异的学生,即使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了教材,课前备教学内容、备教学场地、备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依然会有与教学构思和设计不相适应的地方。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教师示范面的选择、学生队形的调整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还会影响到教师下一次课的任务安排和教学进度的开展。此时如果教师能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教学效果及时对下一次课的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就能使教学进度的设置更合理、科学。例如在一次武术课上,教学内容安排的是学生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要求80%的学生在学习后能掌握第一式到第三式的动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使这个教学效果无法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太极拳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电视或电影中的片段动作上,因此在教学执行过程中我详细地讲解了动作基础,学生练习时间较为局促,影响了教学效果与目标的完成。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并把第二次太极拳课的教学进度进行了调整,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使教学计划更有利于实践教学。

3. 寻找教学切入点,为解决教学重、难点提供依据

教学的切入点是指从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应着重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找到一个切入点,可以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为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提供依据,使教学双边活动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模仿意识都可以作为切入点。例如:在一节排球课中,学生对于上手发球的动作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了解到影响学生的首先是心理上的原因,学生认为排球太硬,会伤及手指;其次是发球后球会弹得很远,来回捡球实在是太麻烦了,也影响了练习时间。针对上述原因,我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把学生丢弃的废纸团成球状,再在外面用不同颜色的胶带纸缠绕,做成排球进行教学,结果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我正是寻找到了学生练习障碍的症结,针对这个症结寻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 记录学生亮点,为教法创新积累素材

新课程下教学过程更注重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双边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多素材。如在一堂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课上,当我讲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时,一名学生拿出了许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素材及对心理障碍的调节对策,这使我的教学过程显得相当主动,我充分利用了这名学生提供的大量事例及调节方法,整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了调动。课后我总结后认为,学生在这一方面有很高的兴趣,并且在课后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进行研究和了解,这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可以充分利用。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健康教育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一方面可以为教学开展提供素材,通过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机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5. 利用“课后反思”,为论文提供素材

多年的“课后反思”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丰富经验与教训的积累。课堂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需要教师不断积累和总结,为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供第一手的宝贵资料。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现在还处在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有第一手的资料及时总结,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而“课后反思”则把每次课的精华与失误进行记载,教师的教学论文可以把这些作为题材,为教学过程更合理化寻找途径。

《秋声赋》公开课教学反思 篇8

构思的导入内容如下:大家学过朱自清的《春》,里面把春天比作娃娃、姑娘、小伙子,如果说春天朝气蓬勃,那么比较而言,写秋该用什么词呢?我们学过了哪些关于秋的诗词呢?

依次导入的话,下一个程序是什么呢?通常切入文本是依自然节的顺序,这种方法不免俗套。我曾经借公开课上过歌德的《最后一课》,把师生告别的最后一节放在前面上,采取倒叙的方式,效果也还不错,此文能否也顺序颠倒一下?况且,我的导入提问是秋天里该体现出什么“气”?而这一问直指课文第二节。这一节除了介绍秋天的形状,还写了秋的含义(兵象、刑官、五行、十二律)。于是决定就先从课文的第二节进入。然后再依次转入一节、三节。这样的安排打破常规,为的是不落俗套。

课堂的流程大体定了下来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不少,一片迷茫中,似乎也看到了些亮光。

关于第一节的教学安排如下:

首先一二节转换,用衔接语。师:我们学习秋气,最初是从秋什么写起的?(生:秋声),有必要一起来学习第一节。

1.朗读第一节,完成字词练习、句式学习。

2.写秋声的句子是什么?大家找出来。

3.“初、忽、其触余物也”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何不可?(写出了秋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顺序)

4.文章又采取那些修辞来描绘秋声的?(波涛夜惊?摇金铁皆鸣?摇衔枚疾走)

关于第三节的教学安排如下:

我们学习了秋声一节,又知秋状、秋义了,作者由秋产生了对人生的感慨,那么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1.学生朗读第三节,学习该节的字词句式。

2.描写人生衰老的句子是什么?

3.人生为何衰老?(百事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4.面对岁月催老,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5.念谁为之戕贼,又何恨于秋声,“念”为何意,又如何读呢?(本来这个字未挖掘,原是打算让学生通读全节,直至背默,但是在完成备课后,心里总觉得本节朗读定位不准,把握不到位,若总是停留在泛泛朗读,未免肤浅,于是抓住此字,不及其余,反而有所收获。)

二、课文阅读理解的安排

读写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古诗词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教学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引导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接触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欣赏品味,领略古诗词的无穷魅力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享“渔”而得“鱼”,在逐步提高鉴赏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阅读教学一直是当前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鉴赏。“阅读作为最为切要的技能技巧,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不能泛泛地处理,而是要有感情地读,深入地读,有重点地读,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朗读是不够的、肤浅的。对关键字词的停顿、音韵的处理、高低音的区别,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觉得先前安排学生朗读还不到位,不着重点,于是决定将第一节描写《秋声赋》的几句话突出,第二节最后一句话突出,第三节抓住“念”字,这一处理,我感到较满意,全文朗读没必要,甚至会影响教学进程,“满把抓”是不必要的,这样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主要和次要相结合,教案特色也就彰显了。

三、公开课的体会与教学反思

其一,懂得一些阅读古诗词的技巧。课堂上,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

其二,学会了一点古诗词的能力。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整体感知——揣摩感悟——质疑探究——拓展创写”课堂模式。

本节语文课的活动,我认为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围绕“赏读、感悟”安排活动。这个“主体问题”就是就是如何突出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赏读古诗词。

第二,注重“张弛有度”的环节设计,让学生从心里去思考问题,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第三,抓住“诱导时机”启发思考。及时把握住教育时机,才能体现活动者的教学智慧,才能真正给学生以启迪。

公开课《摩擦力》课后总结 篇9

物理组

马军满

学校组织的这次物理中初级创优课在浓浓的教与学气氛中已落下帷幕,做为物理教研组的一员,我有幸得到了这次珍贵的机会。通过这次全校公开课,使我在备课、课堂组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备课、上课和评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就我个人参加这次创优课竞赛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备好学生,备透教材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层次,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所讲内容相关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了解学生对类似知识点的接受能力等,总之要对学生了如指掌。本节所讲内容是《摩擦力》,这是一节新授课,所授班级高一(3)班的学生基础较为好,但多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还可能存在问题,尤其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联系与区别,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都是难点,至于通过两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更是他们的弱点。针对学生上述状况,在课堂设计上做了以下几点:

1.复习基本知识点。复习静摩擦了大小和方向,并且把相应的公式写在黑板的主板部分,以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方便查阅。

2.把握好课堂内容的难易程度。即让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能够准确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注重过程与方法。研通过让学生亲生体会相对运动,理解相对运动在物理模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选择中等难度的典型题作为例题和练习题。

二、本节课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在复习完基本知识点和讲解一个例题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课堂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基础的同时,能够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给出习题之后,正确评估考察摩擦力种类,消除学生在做题中对该知识点的恐惧心理,建立信心。

4.能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便于学生在听课时有针对性的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例如对杨治超同学在回答两物体相对运动情况时,首先没有分析清楚研究对象,导致方向不明确,进而之后的分析都存在问题。在接下来对该题点评时间,明确指出该同学出错的原因,并强调以后要注意的问题。

5.板书设计主板部分基本公式的保留。直到发现徐路同学(班级第一名)做习题,还要时而抬头看黑板上基本公式的那一瞬间,我才彻底肯定了备课时主板上留公式的选择,而不是在幻灯片上一闪而过。

6.作业布置方面,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总结关于摩擦力特点的习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优点要发扬,缺点更要注意,加以改正,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我认为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容易紧张。在刚开始新课引入阶段,由于语速过快,导致语言组织零乱,心情紧张,没能让学生和自己都投入进来。

2.关键节点节奏掌控不好。在讲解到关键问题是容易情绪激动,虽然自己很投入,但语速也跟着快起来,并且没有很好的停顿,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反应时间,教学效果不好。

3.口误太多。

4.时间的把握不好。学生讨论的时间太长,导致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没有充足的时间。

三、今后发展的方向 1.拓宽备课视野。

现在,我们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一桶水已完全不够,还要有长流水。我们备课就必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因此备课时要将本节知识与前后章节联系起来,拓宽备课视野。多向同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增加备课的广度。

2.改变课堂结构,实现更多的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生活动。比如说,可以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改成“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最后老师再做点评。这样的课堂活动既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充分体现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新课改理念。

3.大胆取舍,做到重点突出。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一节课就40分钟那么长的时间,不能把一个个知识点都罗列出来,逐一讲授,这样重点不够突出,只要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一个问题即可。

4.要重视课堂中的教学用语,力求生动活泼,简明精炼,多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多说些赏识性的语言,不仅维护学生自尊,还能使师生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5.虚心好学,请人听课、评课。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虽然激情饱满地讲了整整一节课,但存在的问题可能发现不了,尤其是作为年轻教师。因此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谦虚的邀请同备课组的老师,多来听课,评课,不断地做到语言精练,杜绝废话,挖掘亮点,扬长避短。

6.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要做到正真的驾驭课堂,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了只有这样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挖掘出生活中和教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感觉到物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提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不会把物理课上成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的公式课。

初中研究课展示课后反思 篇10

二、听、说、读、写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虽然初一新生英语知识少,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级,但也要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来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这四方面知识的培养。让学生欣赏和课文知识联系紧密的动画歌曲,并将歌词中的部分单词去掉,让学生填空,这样就使孩子们在愉快和兴奋的过程中进行了听力训练,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练习一直贯穿本节课的始终,第个知识点讲解后都有大量的练习,通过齐读,一排一排读,和同桌表演自己编的对话来训练读和说的能力,练习的范围比较广,每个学生都参予到活动中来。在新知识讲解完后,学生自己写出了关于本节课知识点的几个问句和答语,并且当众朗读,让同学们从写句子做起来提高写英语的能力,为以后写英语作文作为打下基础。

三、娱乐教学

《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1

本次公开课我选择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学生走进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主要介绍了埃及的概况(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埃及是北非最重要的国家,了解埃及对于深入了解非洲地理特征有重要意义,也为学习其他国家做出铺垫。

在我看来,一节好课的成败大多数都取决于课前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着重考虑以下三点:

一、教材知识的梳理和教材的二度开发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范畴。但是教材在安排上又把一部分人文特征穿插在自然环境中,为了内在逻辑的完整性,我打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把“地跨两洲”中的人文特征方面放到了“沙漠广布”的后面,继而连接后面的学习。为了时间的连贯性,把“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放到前面,通过引入文明古国之后再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

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争取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节课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苏伊士运河及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有学习国家的基础,所以放到最前面学习,也比较容易掌握。另一个是尼罗河,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尤其是对埃及古代文明及现代经济的影响。所以本节课后半部分以尼罗河为主线,通过旅游资源分布图及埃及矿产和物产分布图来讲述尼罗河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资料及小组讨论以便有个整体的认识。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最后要求学生来总结教学内容,从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能力水平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习了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同时,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大多数学生也掌握了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材料归纳问题的能力。

韵律活动和舞蹈课的课后反思 篇12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练习时体会手脚的协调配合,知道韵律活动和舞蹈的基本动作方法,能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同时注意身体的协调配合,提高熟练程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体验学习乐趣。本课的难点是根据节拍做出不同舞蹈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例如在学习秧歌舞步的平扭步、大跳步时要先讲解、示范平扭步、大跳步的动作方法,重点提示学生观察大跳步起跳的动作,然后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先练习腿部动作,然后再练习完整舞步,最后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做完整的舞步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能说出大跳步起跳的动作和时机,随教师口令练习腿部动作,分散自我学练,二人一组互学互练,伴随音乐节奏做完整舞步练习,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另外,在十字步、秧歌垫步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讲明两个步伐的预备姿势以及动作方法,让学生对舞步的学习有浓厚兴趣,并乐于进行自我表现,还可以让学生参看配套教学录象片,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练习时的节奏,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练习,最后还可以通过“扭秧歌”的音乐伴奏进行完整练习。学生在自我模仿两种舞步的动作方法时,要注意体会秧歌垫步的左、右脚交替的节奏。

《约分》教学反思 篇13

在练习中,我巡视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约分不能到最简分数,只是除以其中一两个公因数而已。针对以上情况,我抛出一个问题“最简分数分哪几种情况?”,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我们共同总结出三种情况,一是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关系,它们的公因数是1,是最简分数;二是分子和分子是不同的质数的情况下,它们的公因数也是1,是最简分数;三是分子是一的分数,它们的公因数也是1,是最简分数。有了以上总结这三点,学生不仅节约了判断的时间,还有了检验是否化到最简分数的标准,有效降低了出错率。

由今天的发现延伸到数学课堂,我发现数学课不能只是刻板地复制教材,而是教师要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要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找到与学生的交融点,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点。另外,数学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生的潜能能得到充分地挖掘,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之后学习的,是建立在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搜集一些饮料瓶、药瓶、牛奶盒等容器,学生已有初步认识,再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升”与“毫升”的区别和联系后,理解了“1升=l000毫升”。通过教后反思认为有以下教学注意点:

1、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得的结果应带体积单位。如果要求的容积结果是“升”或“毫升”,必须化单位。

2、做一做第2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除用现有体积-原有水的体积=珊瑚石的体积外,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根据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珊瑚石的体积来列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困惑:

容积与体积单位的使用范围不明。

由于本课重点是认识容积,对升和毫升强化较多,因此教材第3题填“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时,许多学生还局限在液体容积单位的选择中,没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容积单位填空。当我以教材50页“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向学生解释时,他们例举书上习题反问我。

第10题是求微波炉的容积,微波炉一般是用来热食物的,又不是用来装水的,为什么问题是容积是多少升呢?”微波炉可以用来热汤、加热液体,所以它的容积用升作单位。那微波炉还不是可以用来加热饭、馒头。返回舱里还不是可以放水。

虽然,我出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帮助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是6升(即6立方分米)太小,不符合生活实际。说明当容积太大,无法用“升”或“毫升”表示时,可选用体积单位“立方米”。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学生仍旧反映除液体外,他们还是分不清哪些计算结果要化成容积单位升或毫升,什么时候该填体积单位或容积单位。如53页第5题求冰柜的体积,如果题目没写明容积是多少升,学生就很可能只算到立方厘米就结束了。在课堂作业中要学生填单位名称:一个游泳池的容积是1500()。很多学生看到是水池,就填写了“升”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反思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为此我主要采取两个措施。第一,充分利用教具以及师生亲自动手做了许多学具,有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表面积展开图、无盖的正方体、两头空的长方体以及若干个小正方体,通过实物、教具,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物体,丰富学生脑中的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第二,让错误引发创造,善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说理”“讲理”的机会,充分挖掘错误中的合理因素,在多种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引导学生走向创造、走向成功。

第五单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计算方法的练习机会,同时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运算图式。

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应当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体验。因此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老师不是急于授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领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主动地操作实践,并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特征,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本课以分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或折纸,边涂、边想、边算,凭借已有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积累并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表象,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运算图式也得以主动建构,学生体验到了初步的算理。在经历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后,学生已能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对运算方法加以表述。学生正是借助直观图形来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在探索、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找次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内容,本单元我首先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围绕教材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其次,在教学的同时尽量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充分体现“数学味”但是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呢?在本节课我做了一些努力,首先出示5件物品,找出其中的一件次品,让学生经历多次观察、比较、分析这些物品,让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找次品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

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让学生更多更好的学会找次品的方法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使学生能从找次品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地重要思想。

2、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以问题为主线来组

织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本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分吃西瓜的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明确了本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老师则顺水推舟地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所有的例题和部分练习题都出自于学生之口,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让学生在恰当的生长点上顺利学习。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和认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四道题,复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算理,又在复习分数的意义中引入猜测,通过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简单的统计》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成简的统计表,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

总之,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学形成了对该类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观察统计图表——自主探索制作过程——制作统计图——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在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除了现场统计的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分散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挑选同一类型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这样对学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种提高。(2)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间的评价。如学生独立制成五(2)班同学生日时间统计图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如“她画的怎么样,你能评价一下吗?”“你认为哪位同学画得最好?”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1、《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

(3)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

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2、《合数与质数》的教学反思

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14

关键词: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在我校开展以来初见成效。本人有幸能在全校展示一堂“生本”理念下的公开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Unit 7 Topic 3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第一课时Section A。下面结合本节课,粗浅地谈谈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教师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

一、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前置任务,做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持久性比较差。他们争强好胜,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转向理性,喜欢“钻牛角尖”,关注所有人给予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让学生探讨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经过认真分析教材,研究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初步整合教材内容后,我设计了探究型前置作业。通过给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包含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句型的小谜语,让学生一边寻找答案,一边从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句型特点入手,以旧引新,抓住重点,总结本课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学生以使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前置作业成果的过程中,当学生陷入僵局时给出几个词进行引导,当学生偏离重点时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当学生给出精彩看法时给予眼神、肢体、语言的欣赏与表扬,这时候教师既是推动者、帮助者,也是欣赏者。

二、明确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任务,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后,就进入课堂交流活动中。课堂交流是“生本”课的中心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本课为了明确各组成员的任务,在合作之前我给学生做了示范与提示,这样学生可以做到任务明确,也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中Jane,Helen,Sally和Tom昨天做过什么事情之后,设置一个调查任务,即调查“你的组员昨天做了什么”。学生分工合作,体验到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深入其中,做好参与者与合作者。

三、鼓励全班交流、展示与评价,做好补充者、评价者

新课程标准的六条先进理念中有一条:要“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已经学会的目标语言运用于真实的情景交流中,自编自演小组对话,进行全班展示,这是“生本”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全面参与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成了“导演”。每组学生编的对话内容不一,但紧扣本课重点——使用一般过去时,教师把好舵,学生同时成为表演者和评价者。他们在观看其他小组表演时聚精会神,点评生动有趣,而且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教师及时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利用课堂已生成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在最后的小结反馈中,本课采用了学生对完成前置作业的自我反思,对前置作业满意度进行自评、组长评、教师评,让评价方式更多元化、丰富化,激发了每个学生的自信与参与热情。

四、课上及時记录,课下及时整理,做好反思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记录,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简单的几个词,课下及时整理成文,做好反思者。如本课前我内心对学生总是不放心,而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实在让我惊喜。我及时地在相应环节记下了“惊喜、相信、不限制”这样的词。课后整理时我这样写道:“因为对学生不放心,在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生本教育——以生为本,确实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也要相信孩子们带给我们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生本之路漫漫,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生本”,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上多下工夫,使生本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更加到位,教师的点拨更能起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约分》教学反思 篇15

一堂课就如同一个生命体,如何使这个生命体活力四射,使师生双方都能全身心投入,设计好“课眼”非常重要。

约分这堂课,内容比较浅显和枯燥,如果遵照教材的脉络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也能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含义,但这样一来,难免把课上的沉闷。我非常重视新授课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把新授课上有意思,让学生乐于听,乐于想,才能上出效果,为后面的练习课铺好奠基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于是我课前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节课上得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反复思量,觉得有了点灵感:不如把最简分数作为这堂课的“课眼”?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把最简分数提前教学,用最简分数带出约分。

我先出示几组数:3和7,5和18,8和9,4和9,让学生回答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很多孩子通过前面的学习都能马上口答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我问他们不用计算只观察就能回答的原因,学生自然就回答因为每组数都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我接着问:你能用每组的两个数分别作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一个分数吗?学生自由发言我板书,然后我问: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给这样的分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踊跃的给出了很多答案。从“互质分数”“分子和分母很小的分数”“简单的分数”一直到最后“最简分数”就诞生了。

学生觉得很新奇有成就感,而且通过发现、命名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最简分数,他们自然地认识到最简分数既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这样更进一步地丰富了学生对最简分数外延的认识。然后我再通过图片给出了一个故事情境:……老爷爷要吃 块饼,如果你是小智多星,你知道应该怎么分这块饼给他吗?孩子们通过图片能够很直观的回答出分一半或者说分 个饼给老爷爷就可以了。于是引导:这说明 和 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如果我不给你图片,用哪一个分数能让我们更直观的知道怎么分饼呢?学生自然回答: , 是一个最简分数。

由此感受到了最简分数的优点,和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的必要性。接着我再问你能把分子和分母比较大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吗?根据什么?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转入了约分环节的教学。

公开课《约分》课后反思 篇16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初步学习分辨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方法: 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教学用具: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贝多芬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简介贝多芬)。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谱写的《月光曲》

2、关于《月光曲》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知道什么是传说吗,也就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这个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3、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月光曲这篇课文,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

师:读清句子,读准字音: 同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评议。

2、这些生字你们会读吗,先自由读一读。

3谁来当小老师,给我们领读一遍,他读对了,我们一起跟读两遍。注意: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4、师:同学们,这个传说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说这个传说。

一天夜晚,贝多芬走进了莱茵河旁边的一个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月光曲。同学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贝多芬 “走近”茅屋,又“走进”茅屋呢?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问题

2、组织讨论“走近”的原因。

(1)贝多芬为什么会走近茅屋呢,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

(2)走近茅屋他看到了什么?怎样的小路?幽静?(清幽寂静)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之中,看着这样的美景,一段旋律已经在大音乐家的心中酝酿。咱们读好这句话。

(3)他听到了什么?断断续续什么意思?时断时续,一会弹一会停,这首曲子弹得很不熟练)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他就是被这样的琴声所吸引,情不自禁走进了茅屋。

3、组织讨论“走进”的原因。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又听到了什么? 让我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看看从这段对话中,贝多芬听出了什么? 很穷,贝多芬从那里听出来的?两个太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很贫穷。

1、在说这句话时,哥哥是什么心情?无奈,你来读

2、无法实现妹妹的心愿,哥哥很无奈一起读---接着,贝多芬又听到了什么?

1、“随便说说”是什意思?难道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2、他为什么要那样说呢?

3、你认为盲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4、你从这对兄妹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我们分角色来读读他们的话,再来体会一下。

5、此时,贝多芬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那是因为--(2个)-----看到姑娘如此喜爱自己的音乐又如此渴望听到自己的音乐,深深地触动了,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

6、贝多芬情不自禁的走进去,弹了一首曲子给姑娘听时,此时姑娘有什么感受?

(1)从盲姑娘的话里,你可以看出什么?(不光爱音乐,还懂音乐。)(2)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弹得曲子呢?

(盲姑娘,用心听,热爱音乐,很了解贝多芬--熟悉贝多芬的音乐,)(3)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可以猜出是贝多芬弹奏的。也难怪会如此的激动,同学们,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自己练习者读一读,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

(4)同学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他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难以置信,贝多芬十分著名的音乐家:两个您体会出来的,第一个您是猜测,所以声音拉长一些--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感受艺术美

1、受到盲姑娘的触动,这时候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字。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此时贝多芬心里想的写出来。

2、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很多曲子,他就想为贫苦人民作曲,就想为知音作曲,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而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

3、同学们,请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shà)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刚才听老师的朗读,哪些画面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汇报: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shà)时间洒遍了银光。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3、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眼前是不是也出现了这一幅幅画面呢,在这些画面之中,我们看见月亮就像是一个精灵一样慢慢升上空中,大海也随之汹涌起来。

师:你看着图上的月亮可不可以分别给他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读一读吗,海面时又是怎样的?

慢慢上升

风评浪静

越升越高

波光粼粼

云中穿行

波涛汹涌

5、看着这些词,这一幅幅的画面都动起来了,下面谁能通过完整朗读,把我们带到海边,去看一看一幅幅扣人心悬的画面。

6、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我们感受到的这首月光曲曲调应该是

7、我们一起带着音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感受文字美

1、师: 可见一首曲子的创作跟作曲者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是有关系的。月光下的大海千变万化,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发生了吗?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他们的联想?比较这三句子,有什么不同?

A: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看到过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从来没看到过的景象…… B: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茅屋里的一切披上了银纱,…… C: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他面对着大海,…… 好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联想词。

2、同学们,在这一段中,哪些描写是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用横线画出。那些描写是是由现实中的事物联想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3、这些联想的句子,可以去吗?

4、教师总结: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平时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5、我们一起试着一下吧!

七、总结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去了解更多贝多芬创作的小故事,去欣赏他的其他作品。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反思 讲课时间:2015.12.4

讲课人:侯二妮

内容:26月光曲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划分成三个画面(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再一次理出人物感情变化线):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不仅是听,还要让学生想象,读出来。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了课文的意境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图片,让学生配乐诵读,从而切身体会《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

上一篇:未来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预测下一篇:初中满分作文以及点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