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精选7篇)
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1
枣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摘要: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枣树病虫害,不仅可以提高枣产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枣的品质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的枣树的病虫害种类,并建立了一套无公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枣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枣树以其抗逆性强、栽培容易、结果早、经济寿命长、枣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等独特优势,在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枣产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县市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对枣树经济价值的逐步认可和枣树大面积的种植,枣树病虫害也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对枣树主要病虫害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的目的。
1枣树主要病虫害种类
1.1主要病害
1.1.1枣疯病
枣疯病主要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在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
(1)葫芦枣。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 a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个小的明脉叶片,形状呈鼠耳状。
(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壮枝条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5)根部病变。感染病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强枣园管理重点是水、肥管理,对土质条件差的要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磷钾肥;穴施土壤免深耕处理剂200g/667m2,穴施“保得”土壤生物菌接种剂250g~300g/667m2;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2)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每年施药2次。施药时间是早春树液流动前,在病株主干50cm~80cm处,沿干周钻孔3排或者环割,深达木质部,后塞入浸有250倍液法丛灵液400ml~500ml的药棉,用塑料布包扎严。同时修除病枝。
1.1.2枣锈病
该病危害叶片,初期叶片背面散生或聚生淡绿色小点,逐渐变为淡灰褐色,以后病斑凸起呈黄褐色。病斑发生在叶脉两侧、叶尖和叶片基部,叶脉两侧病斑多连成片状,当其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黄粉,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布满黄褐色角斑,最后干枯、落叶。病害严重者全树叶片脱落,致使枣果皱缩、含糖量下降,不能正常成熟,失去食用价值。此病发生轻重与7月~8月份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有关。当7月~8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气温在30℃以上时,发病率可达80%以上。根据观察,7月份总降水量达250mm、日平均气温达30℃时,病害发生早而重,降水量少于130mm时,发病晚而轻。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枣园不宜密植,应合理修剪使之通风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园内过于潮湿,以增强树势。
(2)清除初侵染源,晚秋和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发病严重的枣园,可在7月上中旬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必要时还可以选用三唑酮、等高效杀菌剂。
1.1.3枣浆烂果病
主要是由轮纹菌和干腐菌侵染造成的。病原菌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枣裂果可增加病菌侵入机会。
1.1.4枣缩果病(干腰、味苦)
该病是我国枣区危害枣果的重要病害,是由多种真菌侵染造成的。
防治方法:
(1)如果上年感病指数比较高,首先要清理枣园内的落叶、落果,并集中进行处理,以切断传播源。
(2)加强枣园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性。若是大龄树,在枣树萌芽前刮除并烧毁老树皮,并对全树喷1次石硫合剂。
(3)用真菌1号8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6500倍液在6月底首次喷药杀灭病原菌,7月底到8月初,每隔10d喷药1次。
1.1.5枣炭疽病
该病使枣果受害重,多发生在枣果成熟期至采收后,常造成大量落果。
1.1.6枣铁皮病
即黑腐病、轮纹病,主要危害枣果。8月中旬始见,多从果肩开始,出现不规则斑块状,直至整个果实变为黄褐色,果皮很快变为红褐色至暗红色,失去光泽,外观呈铁锈色,因此称为铁皮病。
1.2主要虫害
1.2.1枣镰翅小卷蛾
该虫又名枣粘虫,幼虫取食叶片,钻蛀枣果。老熟幼虫体长12mm,初孵化时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白色,后渐变成黄绿色,前胸背板和臀板褐色,疏生黄色短毛。枣粘虫在吕梁市每年发生3代,第一代幼虫历期23d。这一代幼虫非常活跃,稍有惊动便乱奔乱跳并吐丝下垂,先取食新嫩叶,稍后即吐丝缀合数片叶子成饺子状,藏在里面取食,每条幼虫一生可取8片~10片叶子;第二代幼虫历期38d,除吃叶子外还侵入枣花危害,咬断花柄蛀食花蕾;第三代幼虫历期53d,主要危害果实,蛀入枣果后绕核取食并把粪便排出果外,被害果实不久发红脱落。第一代老熟幼虫在卷叶内作茧并于5月下旬化蛹,第二代化蛹与第一代方式和场所相同,第三带老熟幼虫从果内钻出后转移到枣树主干、主枝粗皮裂缝作茧化蛹越冬。
1.2.2桃小食心虫
该虫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老熟幼虫体长12mm~16mm,前胸气门前区着生刚毛2根,腹足趾钩单序全环,无臀足。在吕梁市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枣树下30cm深土壤越冬。翌年6月下旬开始出土,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也是蛀果始期,8月中旬为蛀果盛期,9月结束。幼虫蛀入果实后绕枣核周围取食,并将枣核周围吃空,同时将虫粪排在果内不向外泄,所以人称“蛆枣”或“豆沙馅”。它与枣粘虫的区别是,枣粘虫蛀入果内取食后,将粪便排出果外,果内不留粪便,而该虫取食后则把粪便排在果内的核周围,并不向外排泄。
1.2.3枣步曲
该虫又称枣尺蠖,以幼虫危害枣芽、枣叶,严重影响座果结实,能造成减产和绝产。老熟幼虫体长40mm,初龄为黑色,逐渐变成青灰色。胴部有6个白色环纹,老熟时胴部灰绿色,具黑色和褐色细纵条纹,每节两侧有2个对称的黑点。越冬蛹4月上旬开始羽化,卵成块产于枣树主干、主枝粗皮裂缝内,幼虫4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至中旬为盛期,5月底老熟幼虫开始入土,6月下旬入土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秋季翻园捡拾蛹消灭。
(2)薄膜毒绳法。早春成虫即将羽化时,在树干中下部刮去老粗皮,绑宽20cm扇形薄膜,用2.50%溴氰菊脂1∶1000倍液浸草绳,晾干后捆绑薄膜中部,将薄膜上方向下反卷成嗽叭形,以阻止和杀死上树雌蛾和幼虫。
(3)在幼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以木杆击枝,使幼虫落地进行人工捕杀。
(4)幼虫发生期,根据虫口密度,确定药剂防治时期。虫口密度大时,可用菊脂类、灭幼脲等药剂防治。
1.2.4枣绮夜蛾
该虫以幼虫取食花、叶、果,造成严重落花、落果,使红枣大幅度减产。老熟幼虫体长10mm~15mm,头宽1.10mm~1.30mm,初虫体淡黄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至紫红色。背部有3条明显的粉红纵线,各节生长短不等的刚毛。此虫在吕梁市每年发生2代,第一代幼虫5月下旬出现,6月中旬为盛期;第二代幼虫7月中旬出现下旬为盛期。成虫趋光性强,以吸食枣花蜜和水来补充营养,卵散产于枣吊、叶片、叶柄、花梗的交叉点上,幼虫孵化率90%,每头幼虫每生可食掉65个花蕾或幼果。以蛹在树干粗皮裂缝或树洞里越冬。
1.2.5食芽象甲
该虫又叫枣飞象,成虫取食树芽、叶,造成二次发芽,严重危害后能造成红枣绝产。成虫全体被灰色短鳞片,小盾片呈三角形,鞘翅长方形,后端稍尖,翅上有纵小点刻线。此虫在吕梁市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5cm~10cm深土层内做土室越冬。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和危害盛期,早晚因气温低成虫不活跃,多隐藏于枣股或枝条“丫”叉背面不易发现,当振动树枝时成虫受惊后假死落地,落地静止后又开始爬行飞翔。白天气温逐渐升高后,成虫起飞上树危害嫩芽,并交尾产卵。6月上旬为幼虫入土盛期。
1.2.6 枣瘿蚊
不同品种的枣树受危害差异大,小枣类萌动早的品种危害轻,如金丝小枣在不同树龄、不同栽培条件下单株危害较轻,通常一株树上只有几片叶子受害。各种大枣危害都比较重。不同品种危害症状也不相同。一些品种枣柄与叶同时受影响变软而早期落叶,另一些落叶较迟。树龄1a~2a生树受害较轻,3a~6a生矮的枣头危害率100%。移植栽培小树受害重,半数以上枣股受害率100%,伤枝、断枝枣头受害率100%。枣园内部比边界发生早,以后渐趋相同。如5月初园内部株发生率100%,外围株发生率60%,5-28-月中旬以后株发生率均达到100%。
防治方法:
(1)4月中下旬结合果园中耕除草,把枣瘿蚊蛹翻入深层阻止成虫羽化出土。5月下旬果园浇水可杀死大量第二代幼虫和蛹。
(2)在树干基部堆土。选择6月上旬幼虫出土化蛹盛期,在距离树干1m范围内,培起10 cm~15cm厚的土堆,拍打结实,防止羽化成虫出土。
(3)8月下旬以前在枣树下覆盖薄膜,阻止老熟幼虫入土做茧或化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以前,在枣树下覆盖薄膜,阻止越冬蛹羽化出土。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减少虫源基数。
1.2.7 其他虫害
枣树的其他虫害还有龟蜡蚧、草地螟、核桃尺蠖、大球蚧、黄刺蛾,这些虫害也可以导致树体衰弱,大量落果,使枣品质下降,造成减产。
2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
2.1栽培管理措施
2.1.1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1)施足基肥一般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5kg~10kg。
(2)施好追肥于5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萌芽前、花期和幼果期追肥,萌芽前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花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以适量的磷肥;幼果期施肥以含氮、磷、钾三元素 的复合肥为主,不可偏施氮肥。
(3)叶面喷肥在生长季节结合打药喷施叶肥,简单易行,节省用工,且用肥少、见效快。叶面喷肥常用的种类和浓度有:尿素0.30%~0.50%、硫酸铵0.20%~0.30%、磷酸铵0.50% ~1%、硫酸锌0.30%、硫酸亚铁0.30%、硼砂0.50%~0.70%、过磷酸钙浸出液2%、磷酸二氢钾0.30%。
(4)灌好“三水”催芽水在枣树发芽前浇灌,有利于枣头枣吊的生长及花芽分化;助花水在初花期采取土壤浇水或盛花期树冠喷水,有利于花粉萌发受精,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发 育;促果水在7月上旬,这时正值枣树幼果迅速生长阶段,结合追肥进行浇灌,可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促进果实膨大。
2.1.2整形修剪整形修剪能增强树势,同时去除病虫枝。
2.2综合防治
2.2.1 枣树秋季落叶后,结合施肥将树下枯枝、落叶集中起来与粪肥混合,翻入树盘1 m附近20cm深的土壤中,这样能有效降低病虫害越冬数量,又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2.2.2 封冻前翻树盘,捡拾越冬害虫蛹和茧。深挖树盘土壤,可以冻死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能够有效减少越冬害虫。
2.2.3 3月底刮树干老皮,刮下的树皮收集起来集中烧毁;剪除树上病虫危害的枯干枝,集中焚烧。蚧壳虫发生严重的树,可用刷子刷掉枝干上的越冬虫块;尺蠖、红蜘蛛、食芽象甲发生较重的果园,可于3月底之前在树干光滑处绑扎20cm~25cm宽的光滑塑料条,并使上边沿下翻,中间涂一圈黄油,可以有效地阻止和杀灭上树害虫;枣树萌芽前喷波美5°石硫合剂,或者5%的机油乳油,可以有效杀灭树上的越冬锈壁虱、蚧壳虫及多种有害菌体。
2.2.4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枣树萌芽后喷洒2.5%溴氰菊酯1500倍液等药剂,7d~10d后再喷1次,可有效杀灭枣瘿蚊、枣象甲、盲蝽象、枣尺蠖、枣粘虫等。以后每隔15d,再喷洒1次。
2.2.5 6月上中旬在花期和幼果期,如果金龟子和红蜘蛛发生较重,喷洒螨死净等农药;枣树缩果病发生的6月中旬,向树冠喷洒三氮唑900倍液~1200倍液进行防治,8d~10d喷1次,连续使用3次~4次。每次喷药时可加入适量单打冠军,兼治传播病毒的昆虫。
2.2.6 6月下旬至7月下旬喷福金600倍液~800倍液、碱式硫酸铜500倍液~800倍液,或喷施退菌特、波尔多液、疫霜锰锌、粉绣宁、甲基托布津、复方多菌灵等杀菌剂,15d喷1次,连喷6次,可以有效地防治枣锈病、叶斑病、炭疽病和枣浆烂果病等常见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樊新萍,乔永胜,田建保.枣疯病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6):14-17.[2]王娅丽,王立英,秦彬彬,等.枣疯病脱除方法及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62-13664,13690.[3]温秀军,孙朝晖,田国忠,等.抗枣疯病枣树品系选育及抗病机理初探[J].应用研究,2006,20(5):12-18.[4] 师光禄,常宝山.枣园害虫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5] 师光禄,张铁强,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路苹,于同泉,王有年.间种牧草枣林刈草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07,(01)
[6] 李志清,郭利民,陈汉杰,谢守江,张兆欣,申艳普.豫北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J].中国果树, 2006,(03)
[7] 毕守东,刘丽,高彩球,邹运鼎,曹传旺,丁程成,李昌根,孟庆雷.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模糊聚类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 2005,(10)
[8] 杨彦玲, 陈万芳, 郭广杰, 金广峰, 陈淑华, 信桂芳, 赵保才.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枣树害虫测报及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 2002,(S1)
[9] 阎雄飞.万寿菊粗提物对两种枣树害虫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
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2
一、主要病害
1. 枣锈病
(1) 危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 有时也侵害果实。受害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 后渐变淡灰褐色, 最后病斑变黄褐色, 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 出现不规则的褐绿色小斑点, 逐渐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角斑, 引起早期落叶。
(2) 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 使树体生长健壮, 提高树体抗病力。在冬季休眠期, 通过合理整形修剪, 使园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彻底扫除病落叶, 集中烧掉, 减少越冬病菌。喷药防治:6月下旬, 病菌开始侵入前, 喷药保护, 每隔15~20天喷1次, 连喷3~5次。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800~1000倍、200倍量式波尔多液、50%退菌特6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交替使用, 效果较好。
2. 枣炭疽病
(1) 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枣果, 也能危害叶片。果实受害, 最初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 扩大后, 成近圆形的凹陷病斑, 病斑扩大密生灰色至黑色的小粒点, 引起落果, 病果味苦不堪食用, 叶片受害会变黄脱落, 多雨时会加重发病。
(2) 防治技术。加强肥水管理, 改良土壤, 做到旱能浇, 涝能排, 增施有机肥, 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清洁果园:落叶后将园内所有的落叶及落果集中烧掉或深埋。药剂防治:枣树萌芽前, 喷1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上、中旬喷布1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各喷1次杀菌剂, 常用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 50%多菌灵8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等。
3. 枣疯病
(1) 危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枣树和野生酸枣树, 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枣树染病后,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表现不正常的生育状态。地上部分表现在花变叶, 芽不正常发育和生长所引起的枝叶丛生, 以及嫩叶黄化、卷曲呈匙状等。地下部分则主要表现在根蘖丛生。幼树发病1~2次就会枯死, 大树染病, 3~6年逐渐干枯死亡。枣树疯病通过嫁接传染或田间叶蝉类害虫刺吸传播。
(2) 防治技术。铲除病株和带病的根蘖, 以防传染。选用无病的接穗, 嫁接繁育苗木。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促进树体健壮生长。防治传病媒介害虫, 喷布20%杀虫菊酯3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
4. 枣缩果病
(1) 危害症状。感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 进而外果皮呈土黄色水渍状, 以后逐渐扩大, 病部梢有凹陷或皱褶, 颜色也随之加深变为红褐色, 最后整个病果呈暗褐色, 失去光泽。果肉由淡绿转为黄色, 果实大量脱水, 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 进页果柄形成离层, 果实提前脱落, 不堪食用。
(2) 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枣树综合管理是减轻和预防缩果病发生和蔓延的根本措施。如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 合理修剪, 加强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红蜘蛛) 等。花期和生长期喷硼元素。枣树花期喷施硼元素, 防治效果明显, 在硼砂溶液中加入500毫克/升891有机酞溶液效果更佳。认真搞好疏果工作。据观察, 枣树前期坐果率越高, 后期发生缩果病越重。应根据立地条件、树势, 认真疏果, 降低缩果病的发病率。改变浇水时间。枣农长期习惯在白天高温下浇枣园, 易引发缩果病, 这与有关研究报道的间断性阵雨过后缩果病易大发生是同一道理, 建立夜间气温低时浇枣园。同时大力推广枣园人工生草技术, 即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又能改变枣园小气候和防止缩果病发生, 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优良草种有百脉根、扁茎黄芪、白三叶草等。在枣果发病高峰期, 喷50%枣缩宁1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好果率达87%。要求在喷药时, 注意果面附着药剂要均匀, 喷药后遇雨天, 过后要及时补喷。
5. 枣根瘤线虫病
(1) 危害症状。苗木根部受害后, 使植株地上部分明显凋萎、枯死, 其主要症状是在主根和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表面粗糙的圆形瘤状物 (根结) , 切开小瘤, 可见瘤中有白色粒状物存在, 解剖镜下观察, 可见到梨形线虫。得病植株大部分当年枯死, 也有的至翌年春季死亡。
(2) 防治技术。严格实行苗木检疫, 防止病害蔓延。选用无根瘤线虫的土壤进行育苗。对于发病的苗圃要进行轮作。土壤处理。用溴甲烷喷洒土壤, 起到熏蒸土壤线虫作用。用甲醛水喷洒处理土壤效果也很好, 土壤处理需经5天后方可栽植苗木。
二、主要虫害
1. 桃小食心虫
(1) 危害特点。幼虫蛀果危害, 被害后, 果内充满虫粪, 不能食用。
(2) 防治技术。树盘培土或覆膜, 在幼虫出土前, 在树干四周1米范围内培土压紧, 阻止幼虫出土。覆膜前, 用5%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地下, 然后浅锄。适期用药。当卵果率达1%~2%时, 开始喷药防治。连续喷2~3次, 每15天喷一次, 常用药剂有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 30%桃小灵乳油1500倍液, 喷药时要仔细周到。园内的落果要及时捡净, 集中处理。
2. 枣粘虫
(1) 危害特点。以幼虫为害叶片、花、果实, 并将枣树小枝叶丝粘在一起将叶片卷成饺子状在其中危害, 或由果柄蛀入果内蛀食果肉, 造成被害果早落。
(2) 防治技术。在9月上旬开始在树干上绑草把, 诱集幼虫在其上化蛹越冬, 到冬季收集草把, 烧掉或深埋。在冬季刮除老翘皮, 以减少越冬虫源。喷药防治, 狠抓第1代幼虫防治, 在幼虫发生期及时喷药防治, 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倍液交替使用, 效果较好。
3. 枣尺蠖
(1) 危害特点。1~3龄幼虫食量小, 主要危害嫩芽、嫩叶及花蕾, 4~5龄幼虫食量大增, 常将叶片吃光。
(2) 防治技术。在冬季结合深耕土壤, 拣除并杀死越冬虫蛹。3月上旬在树干基部距地面20~25厘米处绑扎10厘米左右宽的薄膜阻止雌成虫上树产卵, 每天早晨、晚上在树下人工捕杀成虫, 或在树干周围喷布菊酯类农药, 杀死孵化的小幼虫。树上喷药防治, 如果树下未防治彻底, 仍有上树危害的。可以喷布药剂, 用25%灭幼脲2000倍液防治。
4. 枣龟蜡蚧
(1) 危害特点。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 排泄密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 消弱树势, 重者枝条枯死。
(2) 防治技术。从11月到翌年3月, 配合枣树修剪, 剪除虫枝, 或刮去越冬雌成虫。喷洒化学药剂。6月底7月初喷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喷25%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 均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这些化学药剂的安全间隔期为20天。注意保护天敌, 如瓢虫、寄生蜂等。加强对枣树苗木、接穗调入、调出的检疫和产地检疫。
5. 黄刺蛾
(1) 危害特点。幼虫危害叶片, 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缺刻。
(2) 防治技术。摘除冬茧。在冬春季成虫羽化前, 剪除枝条上的越冬茧。在幼虫发生期, 剪除带有未分散幼虫的叶片, 消灭幼虫。进行生物防治。将冬春季剪下的越冬茧集中起来, 放在纱笼内, 纱笼的孔径应小于刺蛾成虫体, 而大于寄生蝇、寄生蜂, 以保护和利用天敌消灭黄刺蛾。也可在幼虫发生期喷洒生物农药青虫菌6号悬浮剂1000倍液。药剂防治。在大发生年份, 于幼虫期树上喷洒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为保护天敌, 也可喷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和25%苏脲1号胶悬剂1000倍液。
6. 枣飞象
(1) 危害特点。成虫食芽、叶, 常将嫩芽吃光, 第2~3批芽才能长出枝叶来, 削弱树势, 推迟生育期, 降低产量与品质。幼虫生活于土中, 危害植物地下部组织。
(2) 防治技术。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土上树时, 可用残效期长的触杀剂, 高浓度溶液喷洒。或在树干基部60~90厘米范围内地面撒药粉, 以干基部为施药重点, 毒杀上树成虫效果好且省工, 可撒4%地亚农粉剂、2.5%敌百虫粉剂、3%磷胺粉剂等, 每株成树撒150~250克药粉, 撒后浅耙一次以免药粉被风吹走。喷药或撒粉之后, 最好上树振落一次已上树的成虫, 可提高防效减少受害。本项措施做得好, 基本上可以控制此虫危害。成虫危害期树上药剂防治, 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 均有较好效果。为提高防效, 树干基部附近地表和树干上也应喷药, 喷完药之后振树使成虫落地, 再向树上爬时增加接触药剂, 提高防治效果。早、晚振落捕杀成虫, 树下要铺塑料布以便搜集成虫。结合枣尺蠖的防治, 于树干基部绑塑料薄膜带, 下部周围用土压实, 干周地面喷洒药液或撒药粉, 对两种虫态均有效。结合防治地下害虫进行药剂处理土壤, 毒杀幼虫有一定效果, 以秋季进行处理为好, 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4%地亚农粉剂、5%七氯粉剂、5%氯丹粉剂等, 每亩用药2~3.5千克。
7. 枣叶瘿蚊
(1) 危害特点。幼虫食叶, 危害枣树, 枣叶受害后纵卷成筒, 变色枯萎。
(2) 防治技术。营林技术防治。营造混交林改变林区结构, 保护林下植被。4月和9月垦覆树冠下土壤, 通过对树盘松土可杀死土中的幼虫。化学防治。枣芽萌发期、幼虫危害期喷施化学药剂2~3次, 每次间隔10天, 淋洗式喷雾。应用的化学药剂有: (1) 2.5%溴氰菊脂2000倍液。 (2) 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3) 5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 (4) 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5) 40%乐果乳剂1000倍液。 (6) 无公害植物杀虫剂15%蓖麻油酸烟碱乳油800倍液。
参考文献
枣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篇3
1化学农药的选择
枣园病虫害防治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学农药。但是化学农药选择不当,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一是会污染果品,增加农药残留量;二是增加病虫的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正确的做法是坚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致畸农药,有节制的使用中毒农药,优先使用植物源类农药、微生物源类农药、抗生菌类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性信息引诱剂类农药、矿物资源类农药。
2农药使用的原则
无公害果园农药使用的原则:一是无公害果品生产中,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及三致病农药,减少使用中毒农药,优先使用低毒、低残留或无污染农药。二是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农药,绝不随意加大用药量。三是保证农药喷施质量。一般情况,在清晨至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至傍晚用药,可在树体保留较长的农药作用时间,对人和作物较为安全,而在气温较高的中午时分用药,则易产生药害和人员中毒的现象,且农药挥发速度快,杀虫时间较短。喷药时要使树体各部位均匀着药,特别是叶片背面、果面等易受害虫危害的部位。四是提倡交替使用农药。同一生长季节单纯或多次使用同种或同类农药时,害虫的抗药性明显提高,既降低了防治效果,又增加枣果损失。必须及时交换新类型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延长农药使用寿命和提高防治效果,减轻污染。五是严格执行安全用药标准。无公害果品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个别易分解的农药如二溴磷、敌百虫等可慎在此期应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六是对喷施农药后的机械、空药瓶或剩余药液及作业防护用品要注意安全存放和处理,以防发生新的污染。
3病虫害防治方法
枣病虫害有多种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物理防治、检疫防治、农业栽培措施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突出无公害防治这一重点来制定病虫害的综合应对措施。
3.1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包括人工捕捉、刮树皮、摘除病虫枝及病虫果、刨树盘、清扫果园枯枝烂叶、树干绑缚草绳诱虫、绑塑料布裙防治害虫上树等措施,多数情况下如做得细致周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防治往往在冬春闲季,可充分利用人工加强病虫害防治,且有利于树体和环境保护。
3.2检疫防治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限制进入、对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的病虫对象,这些病虫以特有的方式寄生在植物材料或产品中,并随之传播。因此,各地对当地没有发生或国际、国内重要检疫的对象实行检查检疫制度,防止引进病虫害在当地传播和危害,做到以防为主。
3.3物理防治
一是枣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粘虫板等物理措施防治害虫。二是性诱剂灭虫。早春挖蛹,专人饲养,将羽化后未交尾的雌蛾放在特制的小铁纱笼内,虫笼下放一水盆,盆中加入1/1 000洗衣粉,搅匀,挂在行间树冠1.5米处,以诱杀雄蛾,多者1夜可诱杀雄蛾200头左右。三是于4月中旬对树干及各大骨干枝涂抹宽1~2厘米的粘虫胶环,以阻止害虫上树及向越冬枝转移危害,并粘死部分害虫。
3.4农业防治
主要通过合理施肥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合理修剪保证树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发生;通过冬秋季清理落叶、落果、落吊,杂草等集中烧毁,早春刮除粗老翘皮,减少害虫越冬基数;人工或化学除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场所;合理间作农作物,禁止混栽,避免害虫交叉危害等。
3.5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病虫害控制手段。要在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进行,对其他方法难于控制,急需大范围内快速扑灭,发生病虫害危害较严重,并对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对策。但仍要坚持保护天敌生物、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还要遵守农药使用规则及执行国家关于农药在果品中的有关残留有害物质标准。
3.6生物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4
水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纹枯病:水稻纹枯病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的病害,发生面积大,分布广。
防治技术: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多施基肥,氮、磷、钾搭配施用,防止偏施氮肥,以保证稻苗稳健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化学药剂可选择绿亨50%井·噻·杀虫单可湿性粉剂、绿亨叶纹苏(45%己唑·多菌灵)600倍或80%戊唑醇5000倍均匀喷雾,病情严重时上述药剂配合绿亨6号一起喷雾,可兼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根腐病等病害并发症。注意喷雾要均匀周到。
2、稻瘟病:主要为害稻株叶片、茎秆和穗部。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
防治技术:种植抗病品种,及时处理病稻草;配方施肥,采浅水分蘖,移苗晒田;药剂防治可选择40%稻瘟灵乳油或绿亨铜师傅86.2%氧化亚铜1500倍喷雾。注意轮换不同类别药剂,可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取得最好防治效果。
3、稻曲病:稻曲病是在水稻穗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常造成病粒“炸开”,似爆米花状,不仅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还散出黄褐色粉末污染健康稻谷。
防治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在水稻抽穗前或孕穗末期用绿亨叶纹苏(45%己唑·多菌灵)600倍或80%戊唑醇5000倍或绿亨铜师傅86.2%氧化亚铜1500倍均匀喷雾预防病害。发病后可用绿亨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绿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特别提醒:水稻破口前一周是药剂防治最佳时期,齐穗期可补喷一次。)
4、稻飞虱:有3种类型,分别为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可选择以下任一药剂进行防治:26.5%敌畏·吡虫啉乳油、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虫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期或混配上述不同类别的药剂。
5、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初孵出的幼虫先在嫩叶上取食叶肉,很快即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防治稻纵卷叶螟要注意用药时期。
前期预防每亩用绿亨50%井·噻·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50千克喷雾。害虫2-3龄时是最佳用药时期。可选择以下任一配方防治:①每亩用绿亨敌畏·毒死蜱乳油60-80毫升或480克/升毒死蜱乳油60-8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②每亩用绿亨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2%阿维·高氯氟5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③每亩用绿亨阿维菌素
5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④每亩用绿亨5.7%甲维盐10克兑水30-50千克喷雾;⑤每亩用绿亨102悬浮剂40克兑水30-50千克喷雾。幼虫3龄后或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时或虫情暴发时,要加大用药量或用不同类别的药剂混配,且缩短用药间隔期,如每亩地用40%敌百·毒死蜱乳油10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和5.7%甲维盐复配使用,绿亨480克/升毒死蜱乳油和5.7%甲维盐复配使用,绿亨2%阿维·高氯氟和绿亨102复配使用等,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并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篇5
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4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是一种辅助手段,采取农业措施能基本达到防治目的,能不用药时尽可能不用;必须用药时应选用不产生公害且有一定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有残毒的农药;以满足防治效果最佳而残毒最小的原则,制定用药的时间、浓度及方法规范并严格按其执行,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天数不得少于规定的日期。
由于我县蔬菜大棚的多年连续使用和蔬菜重茬种植,使保护地蔬菜的病虫害发生危害连年加重,近几年平均每年由于病虫害的危害减产10—30%左右,个别严重的大棚减产50%左右。针对我县保护地蔬菜的生产现状,要生产绿色蔬菜,在有害生物防控方面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增强蔬菜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推广、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高抗多抗优良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以下这些品种都非常适宜我地区栽培,抗病性好,抗逆性强,提高了各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1、黄瓜品种:津优35号、36号、38号,津绿3号、4号、8号,宛美8号,中荷系列的有中荷4号、5号、8号,2、越夏番茄品种:主要有荷兰的百利、格雷、597、3745、法国的盖伦、红太子等品种。
3、青辣椒品种:国外品种有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富康、3774,瑞士先正达公司的红英达、红罗丹、503、中椒104,国内生产的京研系列、冀研系列品种。
4、茄子品种:荷兰瑞克斯旺的布利塔、尼罗、10-765,10-702为最佳,国内中国农科院的京圆系列品种,快圆系列品种。
(二)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或浸种催芽前,将种子晒2-3天,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
2、温汤浸种:对于未包衣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25 分钟均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3、用10%的盐水浸种10分钟,可将混入云豆、豆角种子里的菌核病残体及病菌漂出和杀灭,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播种,可防菌核病。
4、药剂拌种:用适乐时、恶霉灵、多菌灵等杀菌剂拌种。
(三)土壤处理
1、深耕:深耕的目的是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每次收获后深耕40cm,借助自然条件,如低温、紫外线等,杀死一部分病菌。
2、土壤消毒:育苗床或育苗温室土壤覆盖塑料膜,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土温38—40℃消毒24小时,42℃6小时,48—51℃10分钟抑制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在夏季蔬菜换茬间隙,深耕后浇足水,盖上塑料薄膜进行高温消毒,可使上层10cm处最高温度达70℃,4-7天能够杀死大量病菌,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防方法。
3、苗床处理:苗床应选用无病虫土壤,育苗底肥应充分腐熟、捣碎。可采用营养钵、营养方、营养盘育苗。对苗床,每亩可用多菌灵、恶霉灵、甲霜灵等可湿性粉剂1.5-2千克,拌细土20-40千克,均匀撒在苗床表面或盖种。也可播后用适乐时、普力克液剂600-800倍液浇洒苗床。
(四)定植前棚室处理
1、土壤改良:对于3年以上老棚,由于多年连作,土壤营养失衡、板结,应采取多施有机肥、使用抗重茬剂或换土等措施改良土壤;新建温室,土质不符合标准的(粘土、大粒土等)采取换土处理。
2、清园:上茬蔬菜收获后,很多病菌附在蔬菜残枝上散落田间,进入土壤中,成为下茬蔬菜的污染源。因此为减少病源菌基数,在上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枝落叶,对易感根系病害的要清除残根;对清除的病残体及残根要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处理。结合整地收拾病株残体,铲除棚内及四周杂草,清除病虫中间寄主。
(五)轮作换茬
目前我县温室主要是冬季黄瓜和夏季西红柿轮作。而且是3年以上老棚较多,因此病虫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应采取合理的、有计划的轮作倒茬,特别是与葱蒜类轮作或采取休耕措施,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地膜覆盖栽培、滴灌技术
大棚蔬菜实行起垅定植,地膜覆盖,膜下暗灌、滴灌技术,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传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七)科学施肥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不同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肥;要施足底肥,勤施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和过多使用氮肥现象。这样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生育健壮,还可增强蔬菜抗病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八)采用嫁接防病技术
瓜类(黄瓜)采用南瓜嫁接技术,可有效地防治瓜类枯萎病等多种病害。嫁接后抗性强,黄瓜品质好,效果明显。
二、生物防治
对于设施菜上发生的害虫主要利用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来防治。
(一)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重要害虫。利用农用抗菌素防治病害,如农抗菌素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阿维菌素用于防治红蜘蛛、茶黄螨、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等瓜茄类重要害虫,均能取得较理想的高效低毒控害作用。
(二)利用植物源制剂防治害虫
利用苦参碱、烟碱、苦楝素、除虫菊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近几年菜农使用苦参碱、烟碱、除虫菊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蔬菜害虫,效果很好。
三、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法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
(一)调节温湿度防病
由于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黄瓜、西红柿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温度不高于28℃,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3℃,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湿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适时合理浇水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措施,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疫病等喜高温高湿、耐低温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四、物理防治
(一)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在棚室密闭的前提下对棚内害虫进行诱杀;利用杀菌灯的紫色荧光对病菌进行杀灭。灯光诱杀减少了农药用量,省工、省力、方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
(二)黄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进行诱杀。在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胶板,每亩悬挂20cm×30cm规格20片左右,高度与株高平齐,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效果极佳。
(三)安装防虫网
在夏秋季害虫发生阶段,棚室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孔径为25-40目,幅宽1-1.2米,覆盖在放风口处。可有效隔离部分害虫的发生,达到防虫保菜的目的。
五、化学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做到及时、准确、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
(一)安全用药
选用植物性、生物性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有限量地使用部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执行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和人畜中毒现象发生。
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不用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的农药新品种:
杀虫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
杀菌剂:适乐时、施佳乐、阿米西达、扑海因、安泰生、杜邦克露等。
(二)对症适时用药
根据防治指标和病虫发生特点,选择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期。病害一般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虫害一般应在2龄前进行防治。
(三)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枣树冬季修剪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篇6
1 红枣冬季修剪技术
1.1 短截
对枣头延长枝要短截, 以促进枣芽萌发形成新的枣头, 促进主侧枝延长枝的生长。短截枣头时, 必须疏除剪口下第1个二次枝, 才能刺激主芽萌发。
1.2 回缩
即对多年生长的细弱枝、下垂枝和没有空间生长的过长枝条进行回缩修剪, 以使局部枝条更新复壮, 增强枝势或控制生长范围。
1.3 刻伤
为刺激主芽萌发, 培养各级主侧枝, 增加枝叶量, 可以在缺枝部位选择一个合适的芽, 在其生长方向1cm处进行刻伤, 以促使主芽萌发, 形成枝条。
1.4 疏枝
疏枝是把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等, 从枝条基部彻底疏除, 疏枝能节约营养消耗, 改善光照条件, 提高结果能力, 增加产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枣树修剪还有一个特殊的手法, 那就是“一剪子堵, 两剪子出”。因枣树对修剪的反应不敏感, 短截一剪子后剪口下第1个主芽不容易萌发, 需要再剪一剪子刺激它的萌发。即先在枝条规定的长度处短截, 再将剪口下第1个二次枝留0.5~1cm的短枝剪去, 这样才能使二次枝着生处的主芽像顶芽一样萌生强壮的发育枝, 这种方法是枣树在短截骨干枝、延长枝时应遵循原则。
2 病虫防治
2.1 清洁枣园枣树落叶后彻底清洁枣园, 清扫落叶、残果、杂果及修剪时剪除的病虫枝和枯枝, 集中烧毁或深埋。
2.2 刮树皮, 束草圈, 诱虫化蛹
8月下旬越冬幼虫下树化蛹前, 应及时在树干基部刮掉10~15cm宽1圈粗糙树皮 (以光滑为度) , 绑缚柴草围裙, 以阻止并诱集食心虫等越冬害虫下树产卵, 冬季收集烧毁深埋。
2.3 防虫
秋末冬初, 结合清洁枣园, 及时捡拾食心虫等各种病虫害造成的落果、虫枝, 摘除残留在树上的带病枣吊, 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来年病虫源。
2.4 树干刮皮涂白
10月上中旬成虫产卵前, 刮除枣树干上的粗皮翘皮, 以露出红色内皮、手感光滑为度。然后配制比例为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油脂少许 (动植物油均可) 的涂白液涂白树干。刮皮涂白高度1m左右, 以阻止害虫产卵为害, 消灭枣黏虫越冬蛹, 减少病虫入侵, 增强树体御寒能力。
2.5 秋冬压土灭茧
秋冬结合施基肥犁翻枣园, 将树盘内10cm以上表土埋入施肥坑内, 或给地面培土20cm, 消灭食心虫越冬幼虫或刚羽化的成虫。
2.6 堵树洞
老树树洞易滋生病虫, 还是枣粘虫等害虫的越冬场所, 冬季可用胶泥土10份、碎麦秸3份, 加少许杀虫剂, 用水和成泥浆将树洞堵住, 以封闭杀灭越冬虫蛹。
2.7 剪虫枝、虫茧
结合冬季修剪, 剪除被龟蜡蚧危害的虫枝。对于危害严重的大枝, 可用铁丝刷除掉其上的越冬虫体, 还要注意剪除黄刺蛾的越冬茧。
3 秋翻冬灌施基肥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7
黄瓜不同的病害侵染、发生、流行均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湿度最为主要。除病毒病等少数病害发病需要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大多数病害适于在温和、高温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叶片吐水、结露或伤口湿润的情况下侵染植株而发生。黄瓜的多种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这些病菌发生的适宜温度,均在黄瓜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之内。因此,只要黄瓜生长发育,病菌也就随之发生、发展,病害是很难避免的。
1 农业防治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放风和辅助加温,调节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
2 病虫害防治
2.1 白粉病
白粉病俗称“白毛”,为真菌性病害,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的常见病害。从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受害,但以生长后期受害较重。
危害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开始叶面上长有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逐渐向外缘扩展,形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白粉斑,许多白粉斑互相连片,直至整叶布满白粉。霉层下面的叶片组织由褪绿变成褐色,后期霉斑呈灰白色,长有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并渐渐变成黑色。严重时叶片背面也布满白粉,稍触动叶片白粉可向下飞落,最后叶片枯死。一般叶片自下向上发展蔓延。叶柄和茎上霉斑与叶片相同,叶柄上的霉斑环绕1周后,叶片变黄枯死。
药剂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同时,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施。
2.2 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黄瓜炭疽病菌除危害黄瓜以外,还能危害西瓜、甜瓜、冬瓜、丝瓜、瓠瓜等。
危害症状:黄瓜整个生长期间均可被害。幼苗子叶受害,多在子叶上出现圆形、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幼茎受害,基部变褐、收缩,引起猝倒。有时病部溢出橙黄色胶质物。成株期受害,叶片上病斑呈圆形,初为水渍状,后为淡灰褐或红褐色,干枯,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直径大多为4~20毫米。潮湿时,病斑上有粉红色粘稠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干燥条件下,病斑易开裂穿孔。严重时,叶上病斑汇合成大斑,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主茎和叶柄发病,病斑椭圆形,深褐色,严重时病斑连接,包围主茎或叶柄,病部以上瓜蔓及叶片萎蔫枯死。瓜条染病,病斑椭圆形,初呈浅绿色,凹陷,后期病斑产生粉红色粘稠物,易开裂。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30%~40%复方多菌灵悬剂300~500倍液或代森液500倍液或百菌清5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每次用药液量30~35千克,连喷3~4次。
2.3 霜霉病
危害症状: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
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或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霜霉一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喷3~4次。
2.4 白粉虱
白粉虱症状:成虫和幼虫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并引起煤污病。
药剂防治: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或3MF-3背负式植保多用机把1%溴氰菊酯或2.5%戊菊酯(杀灭菊酯)油剂雾化成0.5~5μm的雾滴,悬浮在空气中杀灭成虫。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每隔6~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
2.5 瓜蚜
叶部症状: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