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2024-10-01

1读《万历十五年》有感(共10篇)

1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1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这些天我读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以帝王的成长为题材,描写了宫廷里与皇帝有关的种种历史情节。通过这些历史情节,我对古时皇帝的成长历程算是有了初步了解,包括皇帝小时的学习培训、大臣辅政时官宦之间的权力斗争、皇帝选妃等等。

在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有关帝王的故事,也就有很多感触,增长了不少见识,下面我会慢慢的到来。

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明神宗的成人礼,在他八岁那一年的冬天,他的父亲隆庆皇帝为他举行了象征成为成人的冠礼。从年龄来看神宗只有八岁,相比于我们那可是太年轻了,也不知道古时的帝王是不是都这么早,且不说这个吧,他们的方式的确也很程序、很正式,礼节更是冗杂。举行成人礼时,神宗被引导进入殿前特设的帷帐里,按照礼仪的规定更换衣冠服饰,且前后三次都须以不同的装束出现于群臣之中。既出帷帐,他就手持玉圭,被引导行礼,并用特设的酒杯饮酒,那么这玉圭到底有什么用,查了下资料才知道原来它能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可见尽管当时万历皇帝还没登位代表的身份已经接近帝王,行礼时准备的节目都有专门的礼官唱导和音乐伴奏,所需的时间接近半天。这时间可谓充足呀,从中可看出皇室权归对于行成人礼的重视。

我们都知道皇帝驾崩,自然先有他儿子接任,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皇帝接位登基时要干些什么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程序。事实上,帝王登基时还是很有讲究的,按照传统的“劝进”程式,全部

官员须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即皇帝位。头两次的请求都会被皇太子拒绝的,因为父皇刚刚驾崩,自己的哀恸无法节制,哪里有心情去想到个人名位?到第三次,他才以群臣所说的应当以社稷为重作为理由,勉如所请。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这让我们看起来皇帝是很虚伪的一个人,既然明明是想当皇帝的了,为何还没“心情”呢?直到两推后,才有点“勉为其难”的即位。从这一角度了看,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古时有古时的规矩,这当中体现的礼节也就不明而喻。

做了皇帝,我本以为万历皇帝便可以出入自由了,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书里面描写的情节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观点。因为作为皇帝,他就必须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里面有一个情节,可见一斑。有几个战俘因为得罪,被皇帝亲自审判,先是战俘被牵着进来,手脚戴有镣铐,被押解到正午门,并被吆喝跪着,刑部尚书趋步向前,站定,然后大声朗读各个俘虏触犯天地、危害人类的罪行。然后再让皇帝宣布相关的刑罚处令,可是皇帝还小不能雄壮威武的喊出声来。于是,皇帝只是对近旁的两名高级武官说了“拿下”的命令,然后二人再把该命令依次传达下来,二人传四人,而后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联声传喝,最后大汉将军三百二十人以最大的肺活量齐声高喝“拿去”,声震屋瓦,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就这样,群臣最终把皇帝的意思洪亮威震的表达了出来,向世人以示了君威!也不难理解众人为何都为之动容了。

都说婚姻是每个人的终身大事,我们现在的结婚法定年龄男女至

少要二十以上,万历皇帝结婚时才十几岁,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可惜很快就做了爸爸。这样快的成家,在当今的社会的是很少见的,跟令人好奇的是皇帝可以娶很多的女人,里面描写了一段,万历皇帝一天就那了九个妃嫔,可见婚姻对于帝王来说是很随意的。如此多的后宫,有很多是过着悲惨的命运,一些后宫佳丽甚至连皇上的面都未见上一面就撒手人寰。毕竟要想有慈圣皇太后命运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这也看到了宫廷里生活的妇女们的悲剧的一幕。

万历皇帝并非一开始就掌握了政权,万历登位时,时年十岁,对于政事还处于一窍不通的境地。许多政事是有辅政大臣张居正审批的,因此万历皇帝初期还是主要依赖张居正。张居正也因此一官独大,为此引起了很多的文武官员的嫉妒,一心想铲除张居正,可惜由于张居正位高权贵,很多的官员张居正都或明或暗的铲除了,很多是借助皇帝的权利的。正因为张居正的特殊地位,很多的官员都想巴结他,为此,对张居正不满的人,底下的官员都想方设法铲除,以来讨好张居正,如:曾经有一名官员流放途中意外身亡,这种其中所隐含的下属官员讨好张居正,是有很大的可信度。由此可见官场之间相互争斗的黑暗,到了异常可怕的地步。万历皇帝初期,十分依赖张居正的,几乎任何事都要询问过张居正。从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万历当初对张居正依赖和倚重,这就是所谓的张居正事件。张居正的父亲已故,按照传统规矩张居正须居丧二十七个月以示孝道,在此期间不得入朝问政。这可让反对张居正的官员乐坏的了,终于找到借口除去张居正的了。就在张居正不知道如何是好时,万历皇帝出面了,惩罚了一批要

张居正退回家中守孝的官员,皇帝的行动如此坚决而且迅速,无疑大出于反张派的意料之外。尽管这样,最终张居正还是迫于孝道的压力回家守孝了三个月,这期间,皇帝时刻盼着张居正回来,因为万历皇帝处理政事依然依赖着张居正,这种依赖不如说是君皇对于臣子的异常信任。还有就是即使在离京期间,张居正仍然处理重要政务,因为凡属重要文件,皇帝还要特派飞骑传送到离京一千里的江陵张宅请张先生区处。从这些看到了万历初期,张居正所起的强大作用,帮助万历皇帝逐渐成为一个有为之君。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我当初对于皇帝的误解,我以为只要谁当上了皇帝,那个人的权力就高于一切,其实不然。1580年,已经十七岁万历,在一次夜宴上,他兴高采烈地传旨要两个宫女歌唱新曲。宫女奏称不会,皇帝立即龙颜大怒,说她们违抗圣旨,理应斩首。结果是截去了这两名宫女的长发以象征斩首。当时还有随从人员对皇帝的行动作了劝谏,此人也被拖出来责打一顿。这一场闹剧通过近侍冯保而为太后所知悉。太后以异常的悲痛责备自己没有尽到对皇帝的督导教育,她脱去簪环,准备祭告祖庙,要求废掉这个失德之君而代之以皇弟潞王。年轻的万历皇帝跪下恳请母后开恩。直至他跪了很久以后,太后才答应给他以自新的机会,并且吩咐他和张先生商量,订出切实的改过方案。从这个情节来看,万历还是十分惧怕太后的,至少在他执政初期,他的一些行为还是让太后管得很严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慈圣太后对万历皇帝的严格要求才把他培养成了一个有用之君。当然我们还看到了,万历不像一些叛逆到不可更改的皇帝,他的确很懂事,明事理,且能很快知错就该。这些都是万历皇帝可圈可点的优点,因为这些优势万历逐渐走向独立,并最终执掌了一个皇帝应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这些优点也为他以后的长久执政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我对《万历十五年》的浅见,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宽,可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有很多都是之前我没接触到的知识。一些对于君王的想法也是我后来看完该书才体会出来的,因此,《万历十五年》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的。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2

纵览本书,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春寒料峭的1587年里发生的林林总总,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已为大明王朝的衰颓埋下了伏线。怠政罢工的万历皇帝、厉行却悲剧收场的张居正、尽心帷幄的首辅申时行、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贽……某一年,某一人,这种切入笔法细微得很,但牵动全文的是一条张驰自如的线:牵出这高拱、郑贵妃、邹元标,牵出耕织伍旅、财贷制度、民德风俗,牵出官场的阴与阳,皇尊的欲和权。合上书后我鲜明地感受到这里边里承外合、互文相应的妙处。

此外,这本书最让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是没想到历史书竟然可以这样写,作者取一个特定的年份,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人传记式的描述,串联展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维中,总觉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第一把手说了算。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你了另外一种规则:一个组织一旦形成,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独有的惯性。这种惯性力量很大,个人有时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从一个组织的惯性就可以窥探一个组织的生死存亡。

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而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3

皇帝在世之日预筑陵墓,在明朝有洪武,永乐,嘉靖,万历也是其中一位。但不同的是,万历帝的陵墓开始修建的时候,他还不足二十岁。“万历所巡视的为自己预筑的陵墓动土于1584年的夏天。这一项巨大的工程微妙地体现了把皇帝不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把它当做一种机构的看法。万历皇帝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但并不缺乏清醒和机灵的头脑,然而他竟欣然接受了这种精神上的活埋。”这才是他真正可悲之处。“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人称为神显宗皇帝,而几百年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而他的两任首辅兼老师俨然是两个极端,张居正锋利,申时行圆滑。无论是锋利还是圆滑的处事风格,目的都是为了万历朝堂的稳固。可惜,历史悠久的文官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以道德代替法律,终究让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张居正死后被他一手培养的皇帝批判,后人也颠沛流离。申时行也不得善终,无法功德圆满。抛去他们首辅的身份而言,精通儒学的他们,将忠君做到了极致。万般皆下流,惟有读书高。如果我是张居正,如果我在1584年还活着,我一定泪流满面。身为读书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他所有读书人的高傲,和自己向往的君子之风,在万历皇帝的猜疑中,灰飞烟灭。可是人间再无张居正,人间再无申时行。

这一切的源头,是当年暗流不断的朝堂,更是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官制度。海瑞就是这一制度下最具代表的人物。他是个清官,毋庸置疑。但清官不是万能的。他清廉、节俭、不畏权贵、不屑与官场的腐败之风为伍,这是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的结果。他将道德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甚至在判案过程中依旧秉承着道德原则。“他不是依靠强有力的机构而只凭个人的判断去裁决为数众多、头绪纷繁的争执,其是否能一一做到合情合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疑问。”他会失败,毋庸置疑。这并非是他个人之错,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而遏制法治的成长发育,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是极为危险的一种方式。海瑞以一己之力想对抗整个文官集团,甚至在他被免官之时说“举朝之中,皆妇人也。”只会削减他同僚对他的同情。他算是整个文官之中的一股清流,但消失太快。想想三百年后的中国,其实三百年后的中国所承受的苦难,从这里都可以看见。

书中的李贽,是个不拘于世俗的思想家。他的《焚书》《藏书》惊世骇俗,他本人也同样让人后人褒贬不一。他入了佛门,却不守僧规戒律。仿佛这时间没有一条世俗的看法可以阻止他思索人生的真谛。可他本人又是极悲观的一个人。他关于中央集权的想法十分先进,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这一个小小的观点来看,当时明朝与英国还是可以比上一比的。但是仅存一点点的思想也在官府的压制下消亡了。李贽的行为让我心生厌恶,也不愿在他身上多费笔墨。

1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4

万历十五年,亦是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面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时代的症结。

其中一个关键的事件就是:海瑞死了,一个人民的偶像,中华民族的门神走了,虽然海瑞不是一个会办事能办事的官员,但我认为他的存在是一种象征,象征吏治的清廉,象征百姓的福音,然而他去了,直到大明王朝衰败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高级官员。

海瑞生于1514年(正德九年),在他出生4年后,父亲便早逝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田,勉强维持生活。母亲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海瑞少年的贫寒以及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能体恤民情,体察民间疾苦的人,也让他从小就树立了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志向。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相当

于县长)。淳安县的案件很多,海瑞明断疑难案件,深得民心,被誉为“海青天”。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两件趣事:其

一、海瑞生活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相当于省长)曾以传播小道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竟然买了二斤肉啊!”其

二、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作福作威,对驿站的款待百般挑剔,并且凌辱驿丞。海瑞立即命令衙役逮捕了这位公子押解至总督衙门,并且没收了其携带的大量金银财物,海瑞在呈报总督的公文内声称:“这个胡公子必系假冒,因为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金银财物”还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弄的胡宗宪哭笑不得。

通过这两件趣事可以看出海瑞是一个生活节俭,清廉憨直,不畏权贵的人,换做今日海瑞就是一个厉行节俭,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典范。

1565年,海瑞表现了他直言的胆略。当时他已任户部主事(相当于国家财政部的一个司长),而当时的嘉靖皇帝主要兴趣在于向神仙祈祷和觅取道家的秘方以期望长生不老,对于国家大事经常独断专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瑞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奏疏中指出,嘉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然而奏疏中最刺激性的一句话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这样的奏疏直斥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做的一切,真是古今罕有!嘉靖皇帝读罢奏疏,极其震怒,传说他把奏折一摔,嘴里喊道:“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旁边的一个宦官不慌不忙的跪奏:“万岁不必动怒,他在递上奏本以前就买好一口棺材,这个人是不会跑路的” 这个时候,明代第一官僚徐阶出场了,一句话就挽救了海主事。“皇上如果杀了海瑞那就上了海瑞的当了,此人只求激怒皇帝,然后以死求名而已”。嘉靖作为明代最自负的皇帝,当然不能上一个小小六品主事的当,因此海瑞只是被抓入狱。在监狱里几个月后,嘉靖皇帝由于长年服用长生不老药(主要含量:铅,汞,金,银)终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海瑞也度过了人生一个劫难,出狱了。

海瑞置个人生死以度外,直谏君王的行为,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是一股敢讲真话的清风,是一篇弘扬社会正气的华彩乐章,可惜嘉靖皇帝无法体会海瑞的良苦用心,因为他没有唐太宗的胸怀,唐太宗在魏徵去世后曾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而本该是嘉靖皇帝的明镜海瑞却被治罪下狱,险些丢掉性命,这真是讽刺。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的海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系国家与百姓,结果失败了;还有明朝第一权臣张居正,算计深远、布置精巧、聪明过人、不择手段,最后也失败了。按圣贤教导办事的倒了,不按圣贤教导办事的也倒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特例还是通则?

书中作者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无论是海瑞还是张居正,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海瑞严格按照正式规定办事,禁止各种名目的乱收费,自己带头拒收“陋规”和“常例”,也停止向上级供奉陋规和常例。放在当下的法制中国就是一个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廉结好官员,而处在明朝,海瑞就成了“特例”和“异端”,因此处在那个时代的海瑞是不幸的。但海瑞廉洁自律、铮铮铁骨、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又需要一个浑浊的时代来映衬,因此海瑞又是幸运的,正如狄更斯《双城记》写到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当代中国,如何继承海瑞的廉政风骨?如何把海瑞的精神发扬光大?我想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逐步增加权力的透明度,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执法风险,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反腐,即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例如引入社会审计制度,尤其是引入那些具有良好声誉的审计机构来参与反腐败,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审

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5

作者以“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开篇。而万历十五年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中是极为平淡的一年,也只是发生了一些无关王朝痛痒的小事,但是纵观万历四十八年的统治,及之前嘉靖、隆庆两位皇帝,再加上一些思考,一些易于被人忽略的小事,却是关乎王朝稳定、道德规范的历史重点。并且以中国封建统治与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相互照应,以封建社会在当时世界的成功,昭示了不久将会来临的失败。

先从万历皇帝说起,他九岁即位,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一位皇帝,同时也创下了几十年深居皇宫,无视朝政的记录。一个前十几年是个孩子,后三十几年置身事外的皇帝,就已经说明了,有他没他都一样。这个国家机构已经将皇帝变成了一个摆设、一个牌位。说道这,让我们回忆一下中国封建王朝的特征,从一个稳定的以农业为主的安定时期进入一个相对**的纷争时期,之后又恢复平静。像两汉变三国,三国归两晋,就都是这样。而在这个安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生活上是单一的自给自足,在国家统治中主要依靠先人的经典,最为主要的如“四书”“五经”为伦理道德的基础来治理国家。其中既有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对大众起引导、约束的道德理念,但同时还有夫为妻纲这样对人性残害的道德基础。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虽然是皇权至上的,但是其统治的基础仍是固有的伦理道德和既定的社会秩序。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帝国的皇帝来说既是可喜的,也是可悲的。可喜在于他无需为这个王朝的统治费尽心思,可悲的是对于自己所统治的王朝来说自己的作用只是一个象征,没了自己,这个社会的机制仍然会自己运作。对于万历皇帝,九岁就继承了大统,那么就无法摆脱历史的重复,在朝堂上有张居正等大学士,在后宫有慈圣皇太后,以至于在他的少年时代已经在他人设计好的框架上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在首铺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冯保被驱逐出京后,万历皇帝才发现虽然自己终于可以掌管政府的大权,但是自己所掌握的权利仍然是受到了种种来自不同方面的制约,既是贵为一国之君,也不过是这个王朝制度的产物。而对于这样的一种人生境遇,万历皇帝在不断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单调和疲劳,在自己统治的第十四年,主持殿试的题目就为“无为而治”,更是体现出了这位皇帝对事物的无能为力。

说完统治者,再来说说政府机关中的主体,各位官员。首先提到的万历皇帝的老师,同时是万历前十年的首铺,并且是万历曾经最尊敬、信任的人——张居正。张居正被后人称为丞相之杰,足以看出他对当时时局的突出贡献。他所领导的万历新政也曾让人们看到了王朝复兴的希望。但是对于一个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政府机关,并不是看你的创新和对落后制度的修改。而是看你是否能够遵守旧有的原则,当张居正对旧有制度的改革越大时,自己面对的阻碍也就越大,可能这里的阻碍往往并不是小人之为,但是张居正生前的这些个人恩怨,足以让他在死后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而作为张居正之后对明王朝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首铺——申时行。相较自己的前任,他更为圆滑,在多方势力中更能找到他们的平衡点。其实管理这样的一个大帝国,在许多问题上一定是会发生分歧的。张居正采取的是一种强迫的方式让人不发生分歧,而申时行则用一种近似无为的方式去补求人们所发生的分歧。两相比较后者自然更让人易于接受,如不断的举行礼仪,讲解以“四书”为本的准则。都是通过比较缓和的手段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

最后再来谈谈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我们知道明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帝国,那么这个

《万历十五年》书评 篇6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

在老师的提醒下,我终于抛开电脑手机电子书,重新翻开历史最辉煌的文明——书。读《万历十五年》,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照英文直译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之处,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所在。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凭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便是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有谁知道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万历皇帝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本试图做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每次都要遭受各种羁绊,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可悲,可叹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罢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没有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是历史的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由此书,我们不得不想想我们现在。且避开一些敏锐的话题我们不谈,我想说的是如今皇帝是没有了,但张居正呢,戚继光呢?!我们要以史为鉴,莫覆前车之路。

学号:2011011125

万历十五年 读书报告 篇7

② 关于申时行

以申时行为首的这批文官,除了惯例的结党营私之外,我想说的是一句话:”四书五经,以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明朝的重文轻武,造就了文官政治,也造就了以道德为主的治国方略,此时必然看不到法律的影子了,甚至连理性都没有.体现的最明显的便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他们总期望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平衡皇上与大臣,平衡中央与地方,平衡朝廷与人民,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关于万历立储一事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文官对万历的过于严厉,过于压迫使万历这个从小就在极大压力环境下长大的皇帝极度的缺乏安全感.兔子逼急了也要咬人的,万历难以立爱子为储官员又逼迫过紧最终导致了申时行的辞职,这其实在书中正德部分依然显露.正德因为觉得压力过大直接”弃文从武,可惜万历没有这个机会,只得在性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个年少时期立志要让国家繁荣昌盛的皇帝果断的连早朝都多年不上.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以及转变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以道德为基础的治国方案,皇帝甚至不懂得用自己制定的法律驳斥大臣,哪还能期望有完整的继承法来遵循? “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此所谓个人道德之长无非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当我们缺乏法律这个地基之时.该如何奢望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必须批判一下中国的法律了,bug啊什么的太多了..又不用判例法,一个法官一个样.然后就喊着要以德治国,难怪还有那么多人不敢同意废除死刑啊~

③ 关于海瑞

海瑞在万历十五年这年与世长辞.关于海瑞我觉得大致有两个词:清廉,正直.但这两个字之前都可加个修饰词:过于.清廉和正直固然是好的,但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当时环境下过于清廉招来的是众多官员的不满,过于正直则招来仕途无望.也就是说,海瑞在做人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过于锋利了些.海瑞的执法严格是无可争议的,但他仍旧没有跳出司法判案离不开古代传统道德伦理,当然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当时情况司法从属于行政的一元化政治,而行政问题由于一群文官的处理变得简单化以适应政府的无能.海瑞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却犯了急躁冒进不顾实际的错误.必然要想起高中学的各种改革了..太多的不顾实际使结果适得其反..我们的改革开放其实结果还挺不错的,是吧?恩,是的..司法必须独立于行政,中国现在的司法不仅不独立于行政,连舆论都独立不了了..(完了,敏感词汇了)

④ 关于戚继光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8

先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作者从万历一朝中的小事件着力,一步步地展开了这幅晚明的历史图景,通过事件之间严谨的逻辑推理,从一个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身上解读出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冲突和妥协,实是精彩,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类型,本书多引《明史》、《明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正史典籍,虽然书中许多场景皆存在着作者的想象,但对本书的严谨度影响不大。

此外,本书最大的争议之处在于第七章对李贽哲学的论述,可惜笔者也是门外汉,不能参透其中奥妙。但分析过多种不同的观点后,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存在一些海外学者共有的态度,即中国这样的社会,很难自发产生新经济、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现代化”。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了他对相关史料的取舍。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9

读这本书,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总裁李晓忠会议上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共产党不满意,则更要入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她!”诚然,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变中国社会,则首先要适应这个社会上的规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改变社会。

但在万历时期,却没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万历帝采取了消极的做法,使得朝内矛盾增加;张居正采用高压策略,令压力在其去世后瞬间爆发;申时行总结经验,却采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无成;海瑞用其独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却无法与现实接轨;戚继光虽心有国家,外在表现却是组建私家军队——“戚家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综合以上,我说充分认识到“目的”与“途径”各有所重,可以说,目的重要,达成目的的手段更加决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为国家出力,但如果途径不对,则目的无法达成。

中国毕竟不具有一个直来直去的文化,大家讲“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显重要。在西方,“沟通”同样是一门科学,而在中国“沟通”却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为当事人就要有识破别人真实目的的能力。

万历皇帝在别人指责张居正之时没能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酿成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错误。所以这要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0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多关注明朝那一段历史,因为明朝出名的几位皇帝我都不喜欢,在我的印象里,明太祖朱元璋残杀开国功臣,建文帝朱允炆懦弱无能,永乐帝朱棣篡位并且残杀三千宫女,嘉靖皇帝昏庸无道等等,用易中天那句话来讲,明朝皇帝多混账而朝臣无大恶。所以,我对明朝一直都不太感冒,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明朝历史的态度改变了,甚至对自己看待历史的观念也改变了,我开始觉得,历史是没有对与错的。

初看书名,我还以为这本书写的是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其中十五年的故事,万万没想到,作者如此独具匠心,居然仅仅以1587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以诸多名臣为章节向我们论述了这一年的重要性,经过仔细的阅读,我对万历皇帝以及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的诸多名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对于万历皇帝,我对一代名臣首辅张居正更感兴趣。因为早在看百家讲坛时我便对张居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时年纪还小,只记得郦波对张居正的评价是那么的高,所以幼小的心里牢牢的记住了这位明朝的名臣。可是在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知道的我了解的我听到的我所崇拜的英雄居然也会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一些贪官才会做的事情!当我又查阅许多资料后,才发现我所认知的历史是那么的浅显,我一直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抱有太多的偏见,就像张居正的道德瑕疵,对得到理想的偏见一样,也行是我还不够了解明朝历史,可是当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对于我那么了解的三国历史也存在很大的偏见,一旦认定了那件事情的好坏就认定了那个历史人物的好坏,但是,我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他们只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而我的幼稚的执着对于浩瀚的历史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历史本身并无对错。

不仅仅是张居正,这本书后面的海瑞和戚继光也曾是我心目中的好人,可是他们不是一样也做过不好的事情吗,读着读着我开始迷茫,但是思考着思考着,我又开始明晰,是啊,我所看到的仅仅是历史本身,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因为那些历史无法考证。但是对于历史,我们真的应该简单的分清好或者坏吗?冯保是一个很多人不喜欢的宦官,可是他帮助张居正这位贤臣登上了首辅之位,帮助万历也做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张居正是许多人夸赞的名臣,可是他的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又该从何评议;海瑞道德水平如此之高,可是他的自身能力和性格却不好…这些仅仅是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但是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历史,带了太多的主观意见,有时反倒看不清历史的真实面目了。

上一篇:铸件品质改善计划下一篇:县征兵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