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共6篇)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 篇1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回顾鉴赏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二、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三、试背诵《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能够默写这两首词。
2、了解辛弃疾生平事迹,能做到知人论世。
3、学习诗词中使用的艺术手法,积累知识。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良好习惯。
2、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培养爱国情操。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课所学内容出自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http:// 要深入体会苏辛二人词的不同,了解两个人的词作是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苏词进行了有目的的鉴赏,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能够做到知人论世,并通过他的两首词学习诗词必备的鉴赏技巧,陶冶学生的情操。对辛弃疾和苏轼的比较将会放在后面的课时中进行。
所选的这两首词,在理解上难度不大,重点是充分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能够知人论世。学习难点是该词塑造人物的主要技巧——衬托。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辛弃疾和他的相关词作的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并从百度文库上搜索了一个课件,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
在学生充分阅读词作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把握该词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疑问记下来汇总到科代表那里一并交给老师。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课堂设计。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形成共识。
五、教学过程
一、由学案上的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背诵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是写给陈同甫的。陈同甫,名亮,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友。
陈同甫才气超群,喜谈兵。辛弃疾有数词寄之,其《贺新郎》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均是试图补天的爱国志士。这首《破阵子》写来与之共勉。
这首词是说: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把烤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生前和死后的威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1、请概括说说,本词“壮”在何处。壮阔场景(军营、战场)雄心壮志
2、不是已经“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吗?为什么还要“可怜”? 作者在梦境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并没有实现。壮志未酬而年岁已老,“胡未灭,鬓先秋”!
在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幻景与实情的强烈对照中,感受辛弃疾壮志难酬而年岁已老的悲愤。
醉态 ———— 醉里看剑 实
战前准备
沙场点兵
梦境 ———— 冲锋陷阵 虚
功成名就
现实 ———— 可怜白发 实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8415415.html
3、能把词写得这么“壮”的人该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http://wenku.baidu.com/view/2db40eed102de2bd96058887.html 【课堂探究】
*阅读《青玉案•元夕》思考下面的问题。http://wenku.baidu.com/view/14f04b39376baf1ffc4fad3b.html
1、一句话概括该词上下阕的内容。上阕: 下阕:
2、请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词人笔下“元夕” 的特点?
3、“那人”是个怎样的形象?词人塑造这一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分析?(讨论)
4、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阅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思考下面的问题:(讨论)
1、上阕“为赋新词强说愁”中的“愁”是什么含义?联系《破阵子》,看看词中“而今”之“愁”又是什么含义?
2、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而今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
3、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http://hi.baidu.com/lxchutao/blog/item/14b7b55148b469858c5430a7.html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没有登高望远,难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课后拓展】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鹧
鸪
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台丁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http:///s?tn=myie2&ch=3&bs=%F0%D1%F0%B3%CC%EC%CB%CD%C8%CB%D0%C1%C6%FA%BC%B2%B8%DF%BF%BC&f=8&rsv_bp=1&wd=%F0%D1%F0%B3%CC%EC%CB%CD%C8%CB%B8%DF%BF%BC%D4%C4%B6%C1&inputT=4384 http:///s?wd=%E8%BE%9B%E5%BC%83%E7%96%BE%E9%93%81%E8%A1%80%E4%BC%A0%E5%A5%87&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n=baiduhome_pg&inputT=21340
六、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大家的积极探讨得到解决。由于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思考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深入,甚至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比’和‘衬托’如何区分?”我觉得这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
1、开头的导入能不能有其他的方式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
2、学生对词的诵读还没有充分展开。
3、学生对衬托和对比的区别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需要再找两个例子进行对比学习。
4、学生讨论的环节上还不是很理想,可能与我的任务分配有关。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好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不断的磨合。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 学校:青州第六中学 姓名: 赵玉英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 篇2
1.借助搜集资料了解李清照的整个人生经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 感受意象, 领悟意境, 体悟情感。
3.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理解李清照词两首的写作处境, 进而获得独特的阅读审美体验。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李清照个人的相关资料, 包括她的作品, 不仅仅局限在词上, 还有她的诗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由远及近, 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八百多年前, 她发出了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壮志豪情;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里, 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在世人的眼里, 她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女作家。
1987年, 她的光芒再次穿越时空, 成为太阳系中一颗最亮丽的行星。这一年, 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 而他们都是由15个世界名人名字来命名的。她就是其中一位。
今天这道独特的风景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她就是婉约词派的一位词宗———李清照。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她的词两首走进这位传奇女词人, 了解她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二.忆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回忆这首词, 唤醒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忆之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在这之前, 分别在人教版初中七、九年级 (上) 的课外古诗词中收录了李清照的《如梦令》、《醉花阴》, 在九年级 (上) 词五首中选了《武陵春》。然后让学生重点回忆如梦令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 展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生机灵动的少女。
三.问
设计意图:比较这三首词的不同, 设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的这两首词, 让我们看到这位曾经的天真少女, 随着时间的变化, 她的人生历程、她的情感又将经历怎么样的变化?
四.引
设计意图:回忆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 学习古诗词有一种重要的解读方法就是———知人论世。现在就让我们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来了解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处境。
五.知人论世
设计意图:理清李清照的早期人生。
一首《如梦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值豆蔻年华、敏感多情的妙龄女子。一句“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让我们知道了李清照早已心有所属。
18岁那年, 她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有情人终成眷属”, 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他们不仅有爱情, 而且志趣相投, 他们喜欢收藏、鉴赏、把玩金石文物。
23岁那年, 由于政党之变, 夫妻二人被赶回山东老家青州。从此他们过着一种安逸隐居、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当青州十年刚过, 33岁那年, 丈夫赵明诚重返仕途, 他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青州生活。这时闺房中就只剩下李清照一人, 闲来无聊, 便写下了《醉花阴》这首词。
六.感知并解读
1.诵读, 联系课本中的注释, 理解重难点字词, 作整体感知。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从字词、意象、意境入手来做详细解读。
李清照的语言风格比较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学生在解读时, 容易理解, 难点是教师需要在重点个别字词上进行适当点拨、拓展延伸。要从意象入手“物皆着我色”, 进而分析出意境, 从而感受词人的离别之情、相思之愁。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写作背景来解读。这样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七.知人再论世
设计意图:按照时间顺序, 继续带领学生解读李清照。
1127年, 李清照43岁, 发生了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同时, 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 (建康) , 赵明诚不得不离开李清照, 前往守孝。李清照一边整理家中的金石文物, 一边准备南下, 但是还没来得及离开, 金兵战火已烧到山东, 十几间大屋子的文物被毁于战火之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 同年南宋小朝廷建立, 宋高宗重新任用赵明诚。李清照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 她不是沉浸在儿女情长的卿卿我我中, 而是对国家时政有着非凡的社会洞察力。一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她借项羽之宁死不屈, 反讽宋高宗父子丧权辱国, 表达淋漓尽致。
1129年, 李清照46岁, 遭受一次致命打击—丈夫在江宁病逝。
46岁的李清照到现在, 经历了“国都攻破、国家灭亡、文物被毁, 远离家乡”等一系列重大变故, 如果之前还有人能陪她一起面对的话, 现在丈夫的病逝, 让她再次经历生死离别之痛, 她一个弱女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除了个人去向, 还有带在身边的保存下来的金石文物。《金石录后序》:所谓岿然独存者, 无虑十去五六矣。
⊙少量拓本、摹本
⊙李白、杜甫、柳宗元等著名文学家的诗文集手抄本
⊙汉代到唐代的石刻副本
⊙十几件夏商时期的青铜器
设计意图:关注金石文物的情况, 加深对李清照处境的理解。
一个单身女性, 身边这么多文物, 不免让小人垂涎三尺。49岁那年, 有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走进了李清照的世界, 本该飘落的心有了依靠, 可是不到百天, 二人便又离婚。
再嫁婚变的情感打击之后, 她再次回到孤身一人的世界, 超越时空的孤独, 情感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名族的忧心, 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 她就像一叶孤舟, 在风浪中无助飘零, 看着丈夫赵明诚留下来的《金石录》, 回忆起在一起的种种往事,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 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呢?
于是, 在经历这样的境遇与劫难之后, 李清照又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武陵春》、《永遇乐》, 其中晚年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抓住开门见山的十四个叠字, 理清这七组叠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出词人的内心苦闷、无奈凄凉的心境。比如;怅然若失的寻觅、冷冷清清的房间、凄惨惨的内心等。
2.从意象到意境, 加上动作、神情、环境等多层次的渲染, 积聚了众多的愁的种子, 最后归笼到一个“愁”字上。突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 也把女主人公的愁情推向最高峰。
3.联系词人的写作背景。重点分析“怎一个愁字了得”, 进行针对性引导, 除了目前的悲情愁苦, 还有国愁、家愁、情愁;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再嫁婚变之恨。所有这些都表达出一种厚重的愁情。
八.作结
设计意图:对李清照的人生、词风、个人的成就做小结。进而引发学生对李清照的整个历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两期, 南渡是李人生的分水岭, 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南渡前后词的心境、人生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前后两期的作品中, 有一条共同的情感线索, 都是在写“愁情”。但是“一般愁字别样情”。分析了《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不同的愁情。从这三首词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真少女, 成长为幸福少妇再到经历世事沧桑的中晚年女子跌宕起伏的成长历程。
将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与男性为代表的婉约词风稍作比较。主要是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一种是呆呆的、僵化的闺妇形象;一种是有自己真情实感、有自己喜怒哀乐的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加上独立的品格、坚强的个性、细腻的情感、开阔的眼光、颇具造诣的艺术魅力, 所有这些成就了她在婉约词派“一代词宗”的地位。
1155年, 72岁的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与诽谤中走完了一生。虽然李清照没有子嗣, 但是她以及她的文学作品没有绝嗣, 他们将会绵延不绝、繁衍生长, 永远流传, 成为一道永远的风景
九.板书 (略)
点评:
1.教学设计思路新颖, 有创意。由于这篇属于阅读课文, 所以在设计时摆脱了之前学习诗词比较中规中矩的讲解思路, 而是把李清照词三首用不同的愁情贯穿起来,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 演绎了李清照早年、中年、晚年的三个重要阶段的人生历程。调动学生所学的诗词, 让学生对李清照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讲解课文时, 感情、词汇非常丰富, 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有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5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3
《辛弃疾词两首》的教学争议 篇3
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悟。教师深情地读到“栏杆拍遍”时,便用手拍打讲桌,“砰砰”的声响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评议时,一些老师认为无需用手拍打讲桌,感情过了,教师失态了,教师显得不够理性。语文教学的确需要理性,但理性需要感性的铺垫。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更要有感情。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用血泪写成的。当讲到辛弃疾的人生时,我的感情几乎在燃烧。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别样的东西,在那一刻,我和学生似乎真正体悟到了语文的神韵。
这个不合乎“常规”的动作还缘自我的一段学习经历。95年上学时,我的文选老师黄伟先生(现为宁波大学课程所教授)在讲授《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大发雷霆之时,便模拟雷军长的举动:用拳头猛击桌子;还有在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次拥有几千人的学术报告会上,朱良志先生(时任文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讲述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句词时,用力击打主席台。年近七十的陈钟樑先生在读《七根火柴》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北京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朗读《将进酒》时醉意十足,步履蹒跚。这些画面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就是语文!语文的诗意往往就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声叹息!它足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争议之二:分组可否
一节课教授两首宋词,怎么教?我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教材,作一次大胆的尝试。考虑到辛弃疾的词作用典过多,若一节课两首词让学生全部学习,可能难度较大。于是,我选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整体感知,获取直观印象,再从学生的感受中拈取“英雄泪”一词,然后分组学习,一组研读一首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学生平均用力,以致阅读时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进入不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只是想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词的学习,学生间相互获取阅读智慧。最后把辛弃疾35岁的作品与66岁的作品链接,将江南游子和老年廉颇的形象对接,辅以辛弃疾的人生履历表,让学生深一层地体悟辛弃疾的悲苦人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上,当我让学生静静注视辛弃疾的照片时,全场静穆。在此时,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灵魂已经震撼!
课后也有老师评价说,不宜分组,分组以后,学生不还是学习一首词吗?必修课能采取这样的上法吗?语文老师要教的东西是教授不完的。只有善于选择,善于舍弃,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互补学生的独立学习,是指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陈钟樑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想学生在一堂课里心灵得以震颤,精神得以升华,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三、争议之三:背景介绍
这一堂课教学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课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作品赏——总结。我把背景切到了最后。很多老师以为课前没有进行背景介绍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学生学习难度加大,课堂不流畅。
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到“本真”上来。试问,我们平时阅读作品,要先去考察作者的身世吗?我们不都是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吗?不放在开头介绍或暂不介绍相关背景,是因为,学生在初中学过辛弃疾的词作,导入时进行了激活,初中时已经学过关于南宋的历史,教师还需要着重强调吗?再作索然无味的陈述吗?关键是,这样做会干扰学生的本真阅读,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觉,以为阅读很容易。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空间,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阅读困难,恰恰是教学的起点,是教学的常态。如果把背景介绍置于讲读后期,则学生会回过头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影响。一般来讲,艺术价值很高或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比较适合于将背景介绍置于讲读之后。
由于背景的提前介绍导致一堂课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先讲述“大革命”背景,结果学生读出了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既是大革命中一位知识分子寻求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心态的表现,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如果在讲读之初就介绍背景,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时代性和思想性上,而忽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还需要感性的铺垫,分组教学但并不分“心”,背景介绍亦可灵活处理,无须固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式。教师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学生能在课堂里大有收获,这才是最主要的。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 篇4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景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胸怀大志,热爱祖国。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两首词。我们知道,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为豪放词的发展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令人遗憾的是,豪放词在北宋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和广泛的普及,苏轼之后豪放词少无名家,鲜有佳作。真正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感受一下“辛式”的豪放风味和他的爱国之情。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欲品其文,先识其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大家已经作了预习,我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作者和本词的背景知识。
生 大家好。这是我精心搜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大家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别对不起我辛勤的劳动。(笑声)
多媒体课件展示:
1.关于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
辛弃疾文武双全,超群绝伦,21岁时率领两千多队伍参加了耿京的义军,在军中任掌书记。次年,奉命南下见宋高宗,北归时,听说耿京遇害,他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这一英勇行为影响很大,“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南归后,他写成《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练飞虎军,积极作好北伐的准备。然而终其一生,皇帝怯懦无能,主和派占据着上风,他只能当一些无实权的地方官,还常受朝廷的猜忌,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年之久,壮志未能实现。满腔悲愤化作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词作,聊且抒发抑郁之情。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悲壮慷慨,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辛弃疾不得重用是因为他的几重特殊身份: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故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复国。在这种境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
师 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作品,请翻开课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的朗诵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在课本上做停顿重读记号。
师 示范朗读的确是非常精彩,技巧高超。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得像示范朗读一样好。注意把握好朗读节奏和词人的情感。
(展示诵读节奏,学生齐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探究学习】
师 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我们常听一个词叫“登高而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可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人为什么喜欢“登高而赋”?其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原因?
生 有。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上面风景好,心情也好。
师 说得不无道理。但不一定因为心情好才吟诗作赋啊,有时恰恰相反呢,心情不好才要抒怀宣泄。
生 因为登得高,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故而很容易生出一些诸如“天地永恒生短暂,宇宙无穷人渺小”的慨叹,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
师 说得很有道理。登高而赋常是因为凭高远眺时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生出慨叹。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否也是属于这种登高而赋的抒怀之作?
生 是。师 如果是,那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了?请把课文里描写作者所见的触发了他的思绪的景、物的文字找出来。
生 其实整个上阕都是写作者看到的景,这些景都触动了作者的心弦。“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已把镜头转向赏心亭上的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写人的动作,借外在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
师 哦,首先写江,然后写山,最后写人,原来作者的镜头里有水,有山,还有人。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们会触动作者心弦,引发他的诗情?能否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一下?大家先思考讨论,然后我请几个小组分别来分析镜头里的水、山、人。
(学生热烈讨论)
师 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生 我们小组先来吧。“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楚天”的“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于楚国;“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的“千里”“无际”极言视野之广。其意为: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整句破空而来,写得境界壮阔,笔力遒劲,气势雄浑。
师 说得很好,对景的分析很到位。如此气势雄浑的景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触发了他一种悲壮的豪情。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秋景,即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一种莫名的人生慨叹。何况满怀报国之情的词人呢?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能不激起词人满腔的报国豪情?“水随天去”的浩荡之势怎能不使词人热血沸腾?“千里”“无际”的苍凉秋景又怎能不令词人慷慨悲歌、潸然泪下?
(学生鼓掌)
师 分析得很精彩。这两句秋景,虽刚起首开篇,但已经蕴蓄了深厚之情。好,哪个小组愿意接着分析下面的写山之句?
生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上面的江景非常壮阔,而此处山景则显得秀丽多姿。不过这都只能“献愁供恨”,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师 为什么如此秀丽多姿的景色却只能“献愁供恨”,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生 因为祖国的江山是如此的美丽,不仅有壮阔之美,也有秀丽之美。但如此美丽的江山,却不能保住,备受外族铁蹄的践踏、蹂躏,词人当然无比忧愁、无比愤恨了。
师 他愁什么,恨什么? 生 愁的是如何保住这大好河山,让它不受外族蹂躏;恨的是侵略祖国的外族人,即金人。
师 答得不错。但作者愁的、恨的仅仅是这些吗?(同小组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补充)
生 愁的不仅是如何保住这尚未丧失的大好河山,还有如何收复已经沦丧的国土,让百姓不再被外族蹂躏,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恨的也不仅是侵略祖国的外族人,还有苟安于一隅,不思恢复的南宋小朝廷。恨的是自己满腔热血,一心报国,却备受冷落,空度年华。
师 很好,这一补充就完整了。词人接着把自己放入镜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几句中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哪个小组愿意作一下分析?
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仍是写景,但同时也是喻情,把自己也放入了景中,写得极其悲凉。
师 怎么悲凉?
生 从刚刚的分析已经知道,看着如此美丽的江山,作者不禁又愁又恨。仇恨交加的作者
独自一人登上赏心亭,望远凝思,本来就已经够悲伤的了,偏偏又看到落日的余晖照着赏心亭,听到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哀鸣,当然更悲苦伤心了。
师 看来你对作者越来越沉郁悲凉的情感揣摩得很透。这一句,把说不尽的激愤和悲苦,全浓缩在寥寥十二字里面,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一直为后人称道。能不能分析一下其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方面的妙处?
(学生思考、讨论)
生 “落日楼头”是眼睛所见,从视觉入手,“断鸿声里”是耳朵所闻,从听觉写出,一见一闻,通过日暮秋景渲染出一种苍凉悲伤的气氛。而作者在如此苍凉悲伤的气氛中独自登高望远,其悲情就更生动可感了。整句以有声有色的景色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妙不可言。
师 词句妙不可言,你的分析也透彻精彩。好,还有没有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作者写的是实景,但这些景都有隐喻,落日残照用来比喻日薄西山、面临覆灭的南宋小王朝;而不断哀鸣的失群孤雁也正好是诗人的写照。两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师 分析得很好。词接着写到了人的动作:“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者为什么要看吴钩,拍栏杆?对作者当时的这些动作,我们该怎样理解?
生 因为看吴钩,拍栏杆其实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很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师 哦,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生 “吴钩”是吴地所造的一种宝刀,既然是宝刀,就应该作为杀敌的锐利武器,上战场“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跟着作者在此处闲度韶光。所以看着“吴钩”,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无限感慨呢!因为自己不也正是这徒有锋芒,无处用武的“吴钩”吗?词人以物比人,把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巧妙地烘托出来了。胸中满是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却无处倾诉,无处发泄,只好拍遍栏杆,黯然叹息。“栏杆拍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时急切悲愤的情态。
(学生鼓掌)
师 词人写这么多景,无非是为了抒情。写完景后他喟然长叹:“无人会,登临意。”以此收束上阕,此处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对这一句我们该怎么理解?
(学生思考)
生 “登临意”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是对偏安一隅、风雨飘摇的南宋的深切忧虑,是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沸腾激情,是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限悲痛和愤慨。“无人会”是说当时没有人理解自己,没有人重用自己,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像他一样一心想着恢复故土的同道之人。表达了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用,难觅知音的刻骨的孤独寂寞。
师 很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国家备受外族欺凌,大片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像辛弃疾一样一心恢复中原却壮志难酬,只能把满腔悲愤寄于词间,聊且抒发抑郁之情的人不在少数。大家来看看这首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 知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生 岳飞。
师 词中哪一句所抒之情和本词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很相似?
生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 两位词人的情感相似,但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太一样,对照一下很有意思。(师生讨论交流)
生 情感是一样的,都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愤慨;不被理解、知音难觅的孤寂和凄苦。岳飞本是武将,却同样能写词,将满腔悲愤化作荡气回肠的词句,而且苦闷之时“欲将心事付瑶琴”,弹琴遣怀,很有文人之雅;辛弃疾本是文人,但二十几岁就能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悲痛愤慨时也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愤拔武器,怒拍栏杆,壮怀激烈之状,倒像一个武将。
师 这正说明,两个都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从这句也可看出,南宋并不缺少勇武之将,忠贤之臣,之所以备受欺凌,山河沦丧,主要还是因为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
师 好,刚刚我们分析完上阕,下面我们接着分析下阕。上阕主要是写景,借景抒情。那么下阕主要写什么呢?谁愿意概括一下下阕的主要内容?
生 下阕主要是写典故,用典抒情,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悲。师 都写了几个典故? 生 三个。
师 借这三个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热烈讨论)
师 为了更好地理解典故的含义,我在这里对其中的第一个典故做点补充介绍: 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世说新语·识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可见他借口思恋故乡莼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并不是真心归隐,而是预见齐王要败,先辞官以保身。
生 哦,我还以为他是第二个陶渊明,是真心归隐,没想到是想明哲保身。我明白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图了。这个典故写的是张翰贪恋故乡安闲舒适的生活,辞官归隐的事情。但作者不想归隐,不以隐居为然,故在此是反用此典故,说: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风已起,可张翰真的回家了吗?在这里明言张翰,实指自己。言下之意是“我”没回家,也不想回家。张翰因为见到齐王将要失败而辞官,辛弃疾却并不因宋王朝面临危机而隐退。两人的心胸、境界大不相同。这个典故表现了怀才不遇的辛弃疾对理想的坚定、执著。
师 词人明知理想很难实现却仍然坚定不移、执著不弃,很是感人。那么他为什么不肯辞官?为什么耻于归隐呢?
生 之所以耻于辞官归隐,归根到底是因为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心里始终放不下国家。这在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里有更充分的体现。
师 哦,能不能具体一点?第二个典故如何更充分地体现他的雄心壮志? 生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它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明哲保身的张季鹰,也不学只顾求田问舍,为自己打算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许汜。“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像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警醒自己的同时也告诫天下之士:我们绝不能成为这样的小人。在表达志向的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
师 你的分析非常透彻,作者在表达志向的同时也批判了小人。也就是说,作者的笔触已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把矛头指向了现实,指向了某些人,对吗?
生 对。
师 现实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加以批判?
生 南宋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投降派得势,像许汜一样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太多了。他们求田问舍,吃喝玩乐,国家却因此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诗人怎能不担忧呢。所以在此给予了愤怒的责问和批判。
师 作者愤怒的责问和批判能改变现实吗? 生 不能。
师 有雄心壮志却又不能改变现实,作者还能怎样呢。或许在最后一个典故中可以找到答案。好,我们来看看,接下来的最后一个典故,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 词人诗中执著于理想,壮心不改,但在自己长期不受重用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最致命的,最令人伤心的,那就是时光的流逝。“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即典故里感叹的:“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我最忧心的,就是这风雨飘摇之中的国家,然而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空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只看着柳树在不知不觉间又长成十围粗了。表现了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苦痛。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点。
师 哦?为什么说这里是作者感情的最高点?
生 上阕主要抒发的是“无人会,登临意”的孤苦愤懑,而在下阕中,前两个典故主要表现的是执著不弃的雄心壮志;可是,就算有执著不弃的雄心壮志又能怎样,只能看着白发慢慢爬上双鬓却无能为力;“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孤独很让人伤感,但尚可忍受,但最难忍的就是“树犹如此”,看着年华一点一点流逝,理想一点一点落空的悲痛。所以,作者的感情至此已经到了最高点,已经感慨唏嘘,悲痛难忍了。
师 鄙视不顾国事的小人,又耻于辞官归隐,感慨唏嘘,悲痛难忍的作者最后还能怎样呢?
生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最后这位壮志不展、满怀悲痛的作者只能留下英雄泪。
师 “红巾翠袖”指代女子,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词人说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否表明,词人已心灰意冷,放纵于游宴娱乐,寄情于青楼歌妓了?
生 有可能,像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柳永就是一个。仕途不顺,便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浅斟低唱”,潦倒终身,死后竟然都是歌妓们一起出钱把他下葬的。辛弃疾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能得到歌妓的尊敬和爱戴多少也能有点安慰嘛。
师 或许对别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是辛弃疾啊,看来大家对辛弃疾还是不够了解。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 我有。我不认同他们的看法。师 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我想先问个问题再回答。师 什么问题?
生 “倩何人唤取”的“倩”是什么意思? 师 “倩”在此处读“qìng”,是请求的意思。
生 哦,那就没什么疑问了,词义跟我猜想的差不多。师(笑)该你回答问题了。生 作者唤取“红巾翠袖”,是为了给自己拭眼泪。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是痛苦之极时撒下的悲苦之泪,是最赤诚的爱国之泪。对作者的这种眼泪,我们应该同情,更应该感动、钦佩。一句“红巾翠袖”就认为作者像柳永、杜牧一样,流连于青楼,放纵于声色,是没读透这首词,没读懂作者,是对作者的不敬。
生 是啊。从“倩何人唤取”也可看出,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作者连个帮忙拭泪的人都没有,最终只能独自悲伤,一个人流泪。这句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把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堂小结
师 说得很好,行文至此,词人的悲情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我们回顾一下整首词,从写景入手,慢慢渗透情感,层层推进,至结尾而悲情到达极致。全词气势豪壮,而感情却极为沉郁,体现了不同于苏轼的另一种豪放之风。而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品读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无可发泄而寄托于词间的满腔悲愤。这满腔悲愤历经千年时光的涤荡,仍在人们心头震荡回响。悲愤的后面,是辛弃疾的词作永远不朽的主题——爱国。对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来说,品读此词,都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下面,我们一起把全词深情地朗读一遍,再一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悲情,同时结束今天的学习。
布置作业
6辛弃疾词两首 篇5
一、整体把握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眺望远山,其形状高而尖的像玉簪,大而矮的像螺髻。这些自然山水虽然多姿多彩,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们只能引发人的忧愁和怨恨。这时,楼头的落日、阵阵的雁啼,更增添了江南游子的愁怨。下面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不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就连他此时登山临水以排愁遣恨的心情也无人能领会!在上片里,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下片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作者先写到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又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下面作者引用了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来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和色彩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因为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昂慷慨的情调,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正是辛词艺术效果的独到之处。
《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
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了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有人认为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紧接着,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21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这番议论正气凛然、言语犀利,正是作者爱国真情的体现。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
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辛弃疾的用典总是很恰切,善于用简短的语句涵盖极丰富的内容。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富、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问题探究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非常郁闷。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来他的无限忧思。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待人,就这样白白地老去。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起兵的地方。所以当作者登上北固亭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壮之感。
2.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关于练习
一 背诵这两首词,研讨下列各题。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能够结合作家的身世经历,得出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辛弃疾于绍兴32年(1162)率领北方抗金义军投奔南宋,为的是参加南宋军队北伐抗金。但他从南来至创作此词时已有12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只让他担任一些维持地方治安之类的官职,并没有派他去杀敌陷阵,所以作者心中十分失望和愤慨。当他在秋季登上赏心亭时,眺望寥廓的天空、悠悠的江水、高耸的山峰,看到楼头落日,听到断鸿哀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处境:他如今流落南方,事业无成!岁月不待人,他急切地希望有用武之地,却不能被人理解。词人深感孤独寂寞,面对楚天清秋不禁怆然泪下。他的“登临意”就是这种要去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痛和愤慨。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他的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是说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过问。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二 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设题意图:词中的典故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典故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熟悉诗词中用典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具体分析见“课文研讨”。)
三 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再从学过的诗词中补充若干例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熟悉诗词中通过语序调整来达到声韵和谐这一特殊写作手法,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声韵的差异,并联系学过的诗词以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前一句可以理解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后一句可以理解为“扬州路上的烽火”。学过的诗词中还有一些,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多情应笑我”,可以理解为“应笑我多情”。
四 “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在辛弃疾的这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它们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其他诗词中再找出几例。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理解作品,并由作品回到特定的时代,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脉搏。本题需要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甚至联系历史课上学习的有关内容分析南宋时期渴望英雄的深层原因。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参考答案:略。
教学建议
一、学习这两首词,要注意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处境,只有如此才能明白其思想感情产生的基础,看清他的心灵世界,理解他的愤慨与痛苦。
二、用典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辛弃疾的词中大量用典,这是他的作品的特色。学习时要给学生仔细讲解典故的来由和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教师的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不过,有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一些诗词的赏析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的两首词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教师可以提供若干篇鉴赏文章供学生阅读,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
有关资料
一、《水龙吟》赏析(许金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一说作于1169年建康通判任上。)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楚天”紧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楚天千里,浩浩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境界,即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何况满怀报国激情的词人呢?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不激起词人满腔的豪情?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怎不使词人热血沸腾?那寥落苍凉的秋色又怎能不令词人悲慨高歌、潸然泪下?因此,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已蕴蓄着深厚之情。开头两句两用“秋”字,并用“无际”加深“千里”之意,这就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建康临江傍山,所以词人登临赏心亭之际,在前两句写俯瞰江天之后,接着便写遥望远山。假如说写江天是壮阔的,那么写远山就是秀丽的了。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玉簪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罗髻,撒在明月中。”则用青罗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辛弃疾借用这两位诗人的词语,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纵目远望,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螺旋形的发髻,祖国的江山不但有壮阔之美,而且有秀丽之美,这就更加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从而也就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于是,在上面景中寓情、以景逗情的基础上,作者便明言其情。但是,为了避免平直,作者不说自己“愁”和“恨”,而是说远山“献愁供恨”。作品用移情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这样写来就更加曲折有味。在以远视镜头遥观周围景物之后,作品又把镜头移向了赏心亭上的人。词人原籍山东历城,而宦游江南,故称“江南游子”。家乡沦陷,国家残破,而一人独自徘徊于赏心亭上,就已够悲伤的了,何况又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呢!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在这里,作品写的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兼,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以上“秋无际”从江天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江南游子”从落日断鸿中见,故陈洵《海绡说词》谓“纯用倒卷之笔”。接着,紧承“江南游子”续写,由即景写情完全转入人事人情。这位感慨万千的江南游子,并不是一般的登楼怀乡,而是“把吴钩看了”,他是多么想手持这锐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看吴钩,正是词人雄心壮志的表现。然而,他却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词人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能一边走动,一边不断地拍击着栏干以泄其情。而词人这种心情却并无人能够理解,这就更增加了他的悲愤。“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词人的动作和心情是激烈的,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它的灼热和跳动。如果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是以静态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悲凉和“愁”的话,那么,“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则是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在这里,作品不再用即景写情之法,而是另换一法,以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同样都避免了直说。作品所展示给我们的是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而感情的具体内涵却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这样作品便更加深沉浑厚,蕴藉含蓄,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魅力。
词的过片紧承上片结句已转入的人事人情,进一步抒情,但却又换一法,运用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即晋人张翰。《世说新语·识鉴》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椽,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里,而辛弃疾则不以隐居为然,因而反用此典说: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天已到,张翰(词人自指)回家了没有呢?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隐退。词人之所以耻于弃官归隐,是因为他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因此接着又用一典加以申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说,陈登(元龙)因许汜没有大志,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许汜睡下床。许汜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替社会做些事,你却只管买房置地,假如我是陈登,我将睡在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岂止是上下床之别!”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从而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但是,南宋政权投降派得势,风雨飘摇,怎不令人忧愁!自己长期不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又怎不令人感伤。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种的柳树已有十围粗了,不禁慨叹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辛弃疾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作品连用三个典故言志抒情,又是另一写法,但同样不直不平,婉转曲折。陈洵《海绡说词》云:“季鹰未归则鲈脍徒然一转,刘郎羞见则田舍徒然一转,如此则江南游子亦惟长抱此忧以老而已;却不说出,而以‘树犹如此’作半面语缩住。”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极富错综变化之妙。词人痛苦之极,不禁一洒悲痛之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词的最后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揾泪了。但“倩何人”又表明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而只好独自哀伤,从而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下片结句“倩何人”等13字,与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感情沉郁,结构严谨。
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论稼轩词风者,多以“豪放”名之,并常以“苏辛”并称。殊不知稼轩之豪放,与东坡之清旷实有不同。稼轩处于国家残破之际,多抚世感事之作,感情极为沉郁。黄梨庄云:“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词苑丛谈》引)陈廷焯云:“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不善学之,流入叫嚣一派。”(《白雨斋词话》)稼轩此词就是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蕴蓄之法。秋色无边,江山壮丽,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胸怀报国大志,耻于归隐谋私,可谓豪矣,壮矣!但愁恨郁积,落日哀鸿,叹不为人知,惜年光如水,洒英雄之泪,又何其沉痛悲凉!其豪壮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动作写情、用典故达意,曲折委婉地道出。作品层层推进,情到至极处,又以“树犹如此”半句缩住。而且其情的具体内容始终未加明言,全靠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和作者处境去体会,因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谓深得蕴蓄之法。全词在苍凉浑茫的主色上,又以“玉簪螺髻”“红巾翠袖”添抹了一些清秀婉丽的色彩,豪艳相映,刚柔相济。上片用倒卷之笔,多整齐的对句;下片用转折之法,句式多变,故文笔也不平直呆板。正因如此,所以谭献说这首词“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谭评词辨》)陈洵说:“稼轩纵横豪宕,而笔笔能留,字字有脉络如此;学者苟能于此求,则清真、稼轩、梦窗,三家实一家。”(《海绡说词》)因此稼轩词豪放而不粗率,并非一味叫嚣。后人以粗豪学稼轩,则失其旨矣!通过这首词,我们对稼轩词的豪放风格的特定内涵,可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二、《水龙吟》简释(唐圭璋)
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浩荡,笼照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水随”一句,分写水;“遥岑”三句,分写山。“秋无际”从“水随天去”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皆用倒卷之笔。“落日”三句,写境极悲凉,与屯田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同为佳境。“江南游子”,亦倒卷之笔。“把吴钩”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换头,三用典,委曲之至。“休说”两句,用张翰事,言不得便归。“求田”两句,用刘备事,言不屑求田。“可惜”两句,用桓温事,言己之伤感。“倩何人”两句,十三字,应“无人会”句作结,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
(选自《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三、《永遇乐》赏析(施蛰存)
这首词是辛稼轩的名作,明代的杨升庵(慎)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但也有人嫌其运用典故太多,不像其他作品之流利自然(宋·岳珂,清·谭献)。这一评论,不能说不对。用典太多,无论作诗作词,都不是高的格调。用典拙劣的作家,尤其显得是“掉书袋”,令读者生厌。不过,辛稼轩这首词是怀古之作,既曰“怀古”,当然怀念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一提到这些人物,这些事迹,就是典故。辛稼轩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来到北固山上的北固亭游览(京口即镇江),对此江山胜地,联系到自己有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当时南宋偏安小朝廷的危殆的形势,不由得想起历史上几个英雄人物。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都和自己一样。可是,他们的壮志未曾实现,事业没有成功,非但生命已经长逝,连一点遗迹都渺不可寻。由此情怀,想到自己也已老了(稼轩此年66岁),是否还能做出一些事业来呢?以上是表现在这首词中间的思想过程。因此,这许多典故也就免不掉了。
现在我们从词句中看作者如何表现其思想。上片第一句“千古江山”,“千古”是时代感,“江山”是现实感。作者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想到古时曾经统治过这片江山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的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孙权是个有雄心壮志,要统一中国的人物。可是现在呢,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也无处寻觅了。(“无觅处”三字分开来用。)非但人无觅处,连他当年的“舞榭歌台”,这些反映他的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都被“雨打风吹”,杳无踪迹了。接着,作者又想到了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他在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及十二年,曾两次率晋军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可惜后来他野心篡夺晋帝政权,建立自己的宋代政权,放弃了进取中原的计划,以致淮北各地,得而复失。作者想到刘裕早期的功勋,也非常钦佩,所以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现在刘裕的遗迹也找不到了。只见“斜阳草树”之中,寻常百姓的里巷,当地的老辈相传说,这里便是刘裕当年住过的地方。因为刘裕生长在京口,也是从这里起兵北伐的。
以上是词的上片,怀念两个英雄人物的盛衰。接下去,下片便怀念到又一次北伐失败的历史事实。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450)命王玄谟率师北伐。当时北方的统治者是鲜卑族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王玄谟草率出兵,没有周详的部署,结果大败而回。所以作者说:元嘉时的北伐,真是冒失出兵,妄想像汉代的霍去病一样,北伐单于,一直打到狼居胥山,封祭山神,凯旋回师。可是,王玄谟的战绩却只落得仓皇地逃回京口。此词中“仓皇北顾”四字,许多注释本都把“北顾”讲作“向北张望追来的敌人”,似乎未达作者之意。“北顾”是流亡到江南的士大夫常用的一个含有政治意义的语词,有“北望中原,企图恢复”之意,故宋文帝在元嘉八年兵败时赋诗云:“北顾涕交流”。后来梁武帝登北固亭,索性把亭名改为北顾亭,以寓收复中原之志。辛稼轩此词是北固亭怀古,因而用了双关的意义。我以为“仓皇北顾”应解释为仓皇败退到北固山下,从此只能“北顾”而已。
接下去,忽然来一句“四十三年”,立刻联系到自己,又联系到当时抗金的形势,从怀古一转而为伤今,笔路可谓雄健。辛稼轩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三年(1162)来到南方,参加抗金战争,到开禧元年登北固亭时,正是四十三年。这时他遥望对江的扬州,还记得四十三年前从北归南的一路战斗情况。所以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在这四十三年间,辛稼轩壮志未酬,南宋小朝廷也始终未能振作。收复中原,徒成虚愿。于是辛稼轩有了不堪回首之感。这一感慨,因望见“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而愈加强烈。原来北魏太武帝在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之后,一直追到京口对江的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在山上建立了行宫。这个行宫到后世便被当地老百姓误传为狒狸祠,以为是一座福祐人民的神庙,春秋祭祀,有“神鸦社鼓”的热闹。时代已冲洗掉民族耻辱的意义,这就使辛稼轩愈加悲痛,深恐再过几十年,南宋小朝廷也即将在历史上消失。
词的最后三句,归结到自己。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廉颇,年纪虽老,精神还很壮健,还能大嚼米饭和猪肉。辛稼轩以廉颇比喻自己,自以为虽然老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可是,谁来打听廉颇还能不能吃饭呢?这意思是说,有谁能起用我去带兵抗金,收复中原呢?
辛稼轩作此词时,正是宰相韩侂胄打算北伐的时候。韩侂胄是宋宁宗亲信的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忧心国事的士大夫中间取得盛望。辛稼轩作此词的上一年,即宁宗嘉泰四年(1204)正月,韩侂胄已决定对金用兵,希望打一次胜仗,收复一块失地,以增加他的政治资本。同时,他追封岳飞,起用辛稼轩,在抗金派的朝野人士中取得好感。辛稼轩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他知道韩侂胄的北伐,也是“元嘉草草”的鲁莽行动,但这一举动的意义,却是符合于他的夙愿的。他这些思想上的矛盾,都表现在这首词中。最后三句,也可以认为他有点感激韩侂胄之意。不过,由于韩侂胄这一轻举妄动,在开禧二年,就招来了金兵大举入侵,又造成一次“仓皇北顾”的形势,宁宗皇帝在敌人的威胁下,只好归罪于韩侂胄,杀之以谢罪。后世词人,对这最后三句,也就不敢说辛稼轩当时有感激韩侂胄之意了。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四、《永遇乐》简析二则
(一)此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虽曰怀古,实寓伤今之意。发端沈雄,与东坡“大江东去”相同,惟东坡泛言,稼轩则实本地风光。“舞榭”三句,承上奔往,极叹人物俱非。“斜阳”三句,记刘裕曾住之事。“想当年”两句,回忆刘裕盛况。换头,叹刘裕自为,不能恢复失地,四十三年自有重过此地之感。盖稼轩于绍兴三十二年知忠义军书记,尝奉表归朝。至开禧元年,又知镇江府,前后相距恰四十三年。“可堪”三句,仍致吊古之意,深叹当年宋之武功不竟,以致佛狸饮马长江,暗寓金人猖狂,亦同佛狸也。结句,自喻廉颇,悲壮之至。
(选自《唐宋词简释》,作者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二)此词乃稼轩知镇江府时所作。词意乃即景生感,因以寄其忠愤也。起三句,言江山犹昔,而当时之英雄如孙权者,则已不见,言外有无人可御外侮之意。“舞榭”三句,言不但英雄无觅处,即其遗迹亦不可见,言外有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斜阳”三句,暗用刘禹锡吊古诗意,以见与此江山有关之英雄去后,其故居都呈一片荒凉之象。“想当年”二句,极写刘裕北伐时之声威,表示仰慕,以见己抗敌情切。“元嘉”三句,言欲恢复中原必须先有准备,否则必致败亡,因举宋文帝故事以见此意。宋文帝欲恢复中原,王玄谟迎合其意,大言可行。文帝因谓侍臣曰:“闻玄谟陈说,令人有封狼居胥意。”次年,即分命王玄谟等率师北伐,卒乃大败。北魏太武帝遂大举南侵,直抵扬州,江南震动。文帝自登建康幕府山观望形势,故曰“草草”,曰“仓皇北顾”。考此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韩侂胄定议伐金之时。稼轩以此事准备不足,近于冒昧,与玄谟贪功相同,故举宋元嘉往事而言。稼轩为各州安抚使时,必储粮练兵以为用兵准备,今见韩氏无备而举事,不免忧虑,故于登览山川之际,感慨及之。或谓侂胄北伐之议,稼轩所赞成,观此词知其不然。“四十三年”三句,则由今忆昔,有“美人迟暮”之感。盖四十三年之前率众南归,其时具有大志,思凭国力恢复中原,乃今老矣,登亭远望,山川如故而国事日非,能无感叹!“可堪回首”三句,更由此而惊心。盖江北各地沦陷已久,民俗安于外族之统治,故于“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如此热闹。此稼轩远闻鼓声不觉惊起之故也。末二句,有廉颇思复用于赵之志,无奈朝廷无复用己之心,故以廉颇自比,而言外叹其不如也。
苏轼词两首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及其与婉约派的文学艺术及写作特点对比。
4、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境界。教材分析:
《苏轼词两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2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二首》选了苏轼作品中豪放婉约者各一,二首都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定**》以路上突遇大雨却未带雨具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定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教学重点:
理解豪放派的艺术风格,与上课所学的婉约派作对比,总结出二者主要的不同之处,提升同学们鉴赏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诗歌创作的意识。教学难点:
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以及理解豪放派诗歌的精髓。教学对象分析:
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掌握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中文人情感的探究,进行文化上的拓展。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一
目标:了解苏轼及其诗歌的特色,初步接触豪放派,学会豪放派诗歌的朗诵方法及意境。
时间:40分钟 导入:3分钟
在上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柳永的两首诗,大家都对柳永及其诗词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对其诗词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了婉约派诗歌的艺术特色,现在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词。在这里,我给大家一点提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豪放派词人所展示给我们的诗情画意里面,共同感受中国古典文化震撼人心的魅力!
活动1:追根究底
目的:了解该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是同学们将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去解读,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诗人。材料:教师和学生各自准备的书面或者多媒体材料 时间:12分钟 过程:
1、教师提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那么苏轼一生都有哪些主要的经历影响他自己的文坛生涯?本课所选择的这两首词是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呢?根据苏轼的经历,大家能大致描述一下苏轼的人格特征吗?
2、同学们分组将自己所搜集的材料讨论归纳,小组长统一整理,派组员就以上问题进行本小组陈诉。
3、教师将各组陈述进行整理,将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活动:2:配乐词朗诵
目的:使同学们学会正确阅读豪放派的词,学会在阅读中体会词的意境,做到读品相融。
材料:标准朗读录音,同学们事先自己准备的背景配乐。时间:25分钟 过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这两首词一遍。
2、播放标准朗读录音,请同学们注意朗读节奏、语音语调和语气。同时体会这种词的阅读方法与婉约词的阅读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师示范朗读,放慢速度,要求同学们在词中划出节奏,并思考为什么要在停顿处停顿。并纠正字音。
4、分小组同学们再次自读。
5、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诵,同事配上自己小组准备的背景音乐,由同学们评出最优秀的小组,全班予以掌声鼓励。
课时二
目标:理解这两首诗歌,全面理解豪放派诗歌的意蕴‘ 时间:40分钟
活动3:品读
目的:疏通文意,全面理解这两首词的意蕴,怀着与作者同样的心情感读诗歌,达到感知美、理解美、融入美的境界。材料:幻灯片 时间:40分钟 过程:
1、《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师讲读上片,提出三个思考问题:
一、找出上阙中写景的句子。
二、句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哪些?
三、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描写的基调怎样?提问:上阙的最后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以上问题主要由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讨论解决以上问题后,老师总结: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伟的景象,大刀阔斧纵画横抹了一幅奇险惊绝的赤壁之景。)(10分钟)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由同学们自习,分组讨论一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怎样引入感慨的?各小组讨论结果由小组长总结,派代表或者自愿站起来发言。由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10分钟)
3、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全班齐背。(5分钟)
4、《定**》教师提示:请同学们思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由全班同学共同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思考)并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分小组进行,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小组意见。(10分钟)
5、背诵《定**》,个人自荐,全班齐背。(5分钟)
课时三
目标:全面把握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特色 时间40分钟
活动4:豪放vs婉约
目标:深入理解并亲生体会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 材料:纸、笔 时间:40分钟
1、教师示范朗诵所学过的《雨铃霖》及《定**》,之后学生齐读,注意用婉约派词风应该有的语音语调去读。(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婉约词的艺术风格)(5分钟)
2、教师示范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齐读。(3分钟)
3、学生自荐朗读,同学自己选择配乐或者不配乐。由全班同学点评上台同学的朗诵,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10分钟)
4、分组讨论,《雨铃霖》及《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公认为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原因。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由教师进行对比总结。(10分钟)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辛弃疾词两首08-11
6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07-04
教案:苏轼词两首08-27
辛弃疾宋词08-23
4 *散文诗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06-25
辛弃疾——《千年调》08-26
辛弃疾 青玉案10-10
《辛弃疾》读后感05-14
辛弃疾《踏莎行》赏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