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爱的教育故事

2024-06-29

关于师爱的教育故事(共11篇)

关于师爱的教育故事 篇1

尹喜拜师

尹喜是西周时的一位贤大夫,自幼喜好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一天,他仰观乾象,见东方有紫气相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于是请任函谷关令。在关上他叮嘱守关士卒:“数日之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见有形貌脱俗之人要立即禀报。”同时派人洒扫道路,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几天后,尹喜闻报有位白发老翁道骨仙貌,驾青牛之车欲出关,立即赶来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翁说:“吾乃一介布衣,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吾早得神明示象,已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翁道:“汝何以知之?”尹喜道:“吾好观天文,略知变化。去冬十月,天圣星西行过昴;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今观圣人神姿迥绝,望指点修行之道。尹喜感恩不尽。”老翁见其求道至诚,心慈人善,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亦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非常高兴,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翁道:“吾姓字渺渺,非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听说是老子,焚香叩头,恭敬地拜其为师。

老子把自己关于道德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写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授与尹喜。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虔心修行,弘扬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后来修成大道,被称为尹真人。

关于师爱的教育故事 篇2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如阳光, 如雨露, 照亮人生, 滋润心田, 哺育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如前所说, 师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相互尊重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尊重学生, 学生自然会更加尊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 树立学生的“向师”心理, 就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心心相印。不仅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可敬重、可模仿, 更要觉得老师可亲近、可信赖。学生不仅期盼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无私奉献的老师, 更期盼充满人性、充满爱心、富有情趣的老师, 希望在学校得到更多的的师爱——朋友式的关心, 父母样的慈祥。这样的老师会使学生倍感亲切, 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 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形成一种师爱的强力磁场, 让学生被自觉吸引在周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进而“乐其师”, 产生优质的教育效果, 实现成功教育。因此, 我们不能抱守所谓的“师道尊严”, 而要和学生交朋友, 和学生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理需求, 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满足他们被尊重、被信任的心理需求, 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主体意识, 产生主人公意识, 继而萌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推动自身主动完善和发展。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自尊心很强, 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 尤其是教师的尊重, 希望从教师的尊重、赞许中激起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实践证明, 鼓励与表扬是教育的法宝。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适时适度的表扬与鼓励,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有好处, 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大有帮助。好多同学因小时候老师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与表扬而立下志向, 发奋努力, 最终成人、成才, 成为专家、学者。课堂教学中, 老师给学生一份看似平常的尊重, 一句饱含师爱的鼓励, 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学生会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会在很长时间内给学生鼓舞, 直至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开花、发芽、结果,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师爱所产生的巨大教育力量。

师爱又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 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它如同一盏灯, 照耀着孩子前进的道路, 激励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坚实的步伐。师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 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宽容与谅解。宽容是一座桥, 它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 宽容又是阶梯, 它可以使孩子们改正错误, 走向进步, 迈向成功。古人云:“数之十过, 不如一功。”学生有了错, 最怕的是老师的批评、训斥, 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和鼓励。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 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拥抱学生。这时候, 老师一个热情的赞扬, 一束关注的目光, 一句亲切的话语, 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安慰, 感受到温暖, 产生积极的进取心理,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王友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师爱产生的神奇力量。要让师爱震撼学生的心灵,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把握爱的艺术, 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智慧, 使学生心悦诚服。当然, 我们所说的宽容, 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 宽容的前提, 是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宽容的核心是爱, 宽容的实质是老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 相信自己的教育, 相信自己的学生。他们是孩子, 所以他们会做错事;他们在成长, 所以他们不完美;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的爱。把宽容和尊重送给孩子, 把充分释放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还给他们, 让他们在良好的心境中发展自我, 创造自我, 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2016关于师爱的演讲稿 篇3

关于师爱的演讲稿由第一公文网整理,阐释什么叫做师爱,师爱也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在细节中更加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师爱的演讲稿师爱无痕

关于师爱的演讲稿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点燃希望的灯。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的过程。教师的爱超越了母爱的本能,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它能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从教的十几个年头里,我对师爱的认识经历了反复的过程,刚参加工作的我曾经用真诚的心温暖过很多远离家庭而在此孤独求学的学生,学生回报给我的是工作中对我的大力支持和保持至今绵绵甘甜的师生情。曾几何时,急于求成的我认为师爱不是解决一切的良药,真正有效的还是学生无条件的服从和对权威的畏惧,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立竿见影,且免去了思考的烦恼。因此我断然抛弃了对学生的爱而迷恋用惩罚使学/fanwen/1545生畏惧自己,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春风化雨般的谈话不见了,无数次的声色俱厉,怒火中烧,无数次的言辞激烈,针锋相对换来的只是学生的漠然甚至于恶意的违纪。最终,两次班级问卷调查,我这个班主任居然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委屈痛苦,把自己的青春热情,时间精力都付出了,为什么会输的一无所有。我曾经发誓,如果可以从头再来,绝不做教师,太累了。

人总是会冷静的,我开始反省自己对于师爱的认识。我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多名家的成功都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和我们学校反复强调师德师爱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看来貌似看透师爱的我还要来一次真正的返璞归真。说来很神奇,当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转变了,他看待一种事物的心情也会马上发生变化。再登上讲台,发现下面的学生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人,不再是故意跟老师做对的“刁民”了。他们在上课时睡觉说话,举止幼稚,意志力薄弱还是因为他们年龄小,以前来自家庭和环境养成的坏习惯让他们积重难返。而这正需要无限的爱心和耐心来纠正啊。想通了这些,我在课堂上渐渐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学会课余问明原因再对症下药。闲暇我还找学生谈心聊天,神侃一通;吃过晚饭我也会到乒乓球台边打球边和学生话生活学习。学生思想上有了问题,我就在日志上解开心结。

有一次,2016年月底,高三的学生提着生活用品到学校报到,王伟萍同学却泪眼婆娑的向我告别,没说原因,就说准备退学了,一个平时对学习那么有热情的学生突然辍学了多可惜啊,我和侯老师立即冒着酷暑骑着车到她家,一个上午苦口婆心的劝说,打动了她的家人,答应让她继续上下去,早晨出发,回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两三点了,还没有吃饭,但心里却很高兴,因为用老师的爱心挽救了一个在求学的道路上迷途的学生。后来王伟萍同学成为当年专业班考上本科的三名学生之一。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那么多,师生之间的默契和友爱,互相尊重和信任在悄然滋养着,开始觉得工作着是那么美好。真的,节假日时常有学生结队来学校探望,小小的斗室里外都是学生,祝福短信、博客上的问候声连续不断,激动之余在思考做老师的价值时常常有一个字激荡在心间:值。师爱绵绵,师爱无限,师爱永远是我衡量自己得失的坐标,汪国真的一首诗,也许最能代表我的心声: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把握瞬间的辉煌/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装点生活的风景。

谢谢大家

关于师爱的教育故事 篇4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在我国古代也有“爱施者,仁之端也”。事实上也是如此。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不就在于他对学生实施“仁爱”吗?陶行知先生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不就在于他对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吗?爱,是一种情感。一个人的情感是一个人的需要满足与不满足的一个集中的反映。如果满足,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反之,则是一种否定的情感。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理解教师对他的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和所有的教师一样,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到学生健康和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以至于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想,我们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有这种爱,才能够贯彻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够实施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才能把我们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师德的魅力从哪里来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3.对待学生“问题”的教师行为艺术

师爱的力量 篇5

师爱的力量 姓名:

王 斌

学校:江苏省泰州市二中附中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东风南路558号

邮编:225300

联系电话:***

师 爱 的 力 量

内容摘要: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教育的真谛。充满师爱的教育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神奇的力量。师爱包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表扬、激励、宽容、耐心以及爱生的艺术等内涵。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以及对有困难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做到“爱满天下”,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师爱细雨的滋润,感受师爱的温暖。愿我们的老师用智慧的光芒,照耀着孩子们前进的道路;用金子般的爱心,哺育着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关键词:师爱

教育

力量

自从大学毕业当上教师走上讲台已整整十年了。三尺讲台,看似平凡,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十年来,我站在三尺讲台,一路播种,一路收获,一路花香,尽情书写身为人师的生命的华章,任师爱在无声中绽放,任师爱化作无穷的力量,激励孩子们幸福地成长。

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一名教师,有了对学生的爱,也就有了教师职业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那种爱——师爱,是一种最能打动学生人心的力量,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正是对师爱的最真实最动人的写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奉行“爱满天下” 的宗旨,在他看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我想: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就是充满爱的教育,就

是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爱育爱,以心感心,用人格影响人格,把学生培养成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真人”,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师爱细雨,润物无声,师爱力量,神奇巨大。对教师来说,爱生是自己的天职,爱生就是爱自己的职业, 就是有高度的责任感,关爱学生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奉献,一种尊重,一种宽容,一种激励,一种力量。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如阳光,如雨露,照亮人生,滋润心田,哺育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如前所说,师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相互尊重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尊重学生,学生自然会更加尊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树立学生的“向师”心理,就要把尊重传递给学生,建立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心心相印。不仅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可敬重、可模仿,更要觉得老师可亲近、可信赖。学生不仅期盼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无私奉献的老师,更期盼充满人性、充满爱心、富有情趣的老师,希望在学校得到更多的的师爱——朋友式的关心,父母般的慈祥,家一样的温馨。这样的老师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形成一种师爱的强力磁场,让学生被自觉吸引在周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师”,产生优质高效的教育效果,实现成功教育。因此,我们不能抱守所谓的“师道尊严”,而要和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一 个人内在的心理需求,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满足他们被尊重、被信任的心理需求,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主体意识,产生主人公意识,继而萌

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自身主动完善和发展。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自尊心很强,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希望从教师的尊重、赞美中激起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实践证明,鼓励与表扬是教育的法宝。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适时适度的表扬与鼓励,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有裨益,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有好处,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大有帮助。好多同学因小时候老师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与表扬而立下志向,发奋努力,最终成人、成才,成为专家、学者。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和学生以礼相待,用微笑和爱心面对学生,课堂教学中,采用愉快方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给以热情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有误的,从不责怪学生,仍然给以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引导,及时把激励和赞美送给孩子。从事教育工作十年来,我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学生很喜欢上我的课,很愿意接近我,很愿意和我做朋友。我深感,老师给学生一份看似平常的尊重,一句饱含师爱的鼓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学生会感到特别的温暖,会在很长时间内给学生鼓舞,直至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师爱所产生的巨大教育力量。师爱又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它如同一盏灯,照耀着孩子前进的道路,激励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坚实的步伐。师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宽容与谅解。宽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给人孩子们力量,宽容是一座桥,它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宽容又是阶梯,它可以使孩子们改正缺点,走向

进步,迈向成功。古人云:“数之十过,不如一功。”学生有了错,最怕的是老师的批评、训斥,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和鼓励。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拥抱学生。这时候,老师一个热情的赞扬,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进取的心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王友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王友用泥块砸学生,陶校长制止了他,并叫他到校长室谈话。王友做好了挨训的准备,没想到陶校长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夸他是个守时的孩子,听话的孩子,见义勇为的孩子,知错就改的孩子,分别奖励他四块糖果。陶校长的话象一股暖流,王友感动至极,决心痛改前非。这就是师爱产生的神奇效果。要让师爱震撼学生的心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样,很好地把握爱的艺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拥抱学生,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让学生在可接受的情况下“轻松”地受教育,使学生心悦诚服。当然,我们所说的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的实质是老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他们是孩子,所以他们会做错事;他们在成长,所以他们不完美;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的爱。把宽容和尊重送给孩子,把充分释放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在良好的心境中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师爱,我们不能只爱一些“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把爱洒向全体学生。那些所谓“差生”更需要师爱,有些“差生”恰恰是缺少师爱的产物,在他们身上更需要宽容之心,更需要倾注满腔关爱之情,要耐心等待他们的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的“闪光点”,善于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给他们更多的表扬与鼓励。在工作中,我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从不冷漠,同样给以关心,甚至有点偏爱,给以更多的指点,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还有,在我们的学生中,有部分人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困难。对这一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无疑需要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呵护(当然,还需要呼唤社会的关爱),教师要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给他们更多的体贴与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师爱的无穷力量。泰东实验学校“教师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同样受到师爱细雨的滋润,都扬起希望的风帆,感受学习的快乐,满怀信心地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长、成人、成才。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哺育孩子成长的法宝。那么,我们的教师怎样才能充满师爱,怎样才能让师爱转化为教育的力量呢?上面已谈的不少,但师爱的内涵十分丰富,现再说几点体会。一是师爱需要智慧和努力。师爱是一门需要智慧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为什么有些老师满腔师爱,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为什么有些老师殷殷教导,学生依旧我行我素?我想,这些老师付出的爱之所以未能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转化为孩子们前进的动力,是因为他们缺少师爱的科学性、艺术性,向学生流露和付出师爱是需要智慧的,是要讲究艺术的。因此,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情感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爱的艺术,在爱字上多下功夫,在教育过程中,要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对学生要爱得真诚、深沉、热烈,努力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只要你相信每一

个孩子,你就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只要你心中有爱,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二是师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把握。许多教师教学能力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但在情感的力量上所体现的魅力却是微乎其微的,以至于不能形成一种师爱的强力磁场,让学生被自觉吸引在周围。一个有个性的充满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鲜活的充满爱心的学生,才能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虽然教师与学生的时代有差异,但如果教师把真实内心面对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爱学生所爱,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认真总结,不断更新自我,充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信念,学生就会从老师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就会尊敬他、跟随他、学习他,并想超过他。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的愿望。” 赢得了学生的心,就赢得了教育的契机,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师爱注重言传身教。西汉扬雄说:“教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心中景仰的榜样,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充满爱心、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无疑对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感染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生。所以,作为教师,要严于律己,注重修养,注意言行,既要言传,更要身教,为人师表,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使每个同学都感到教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用爱心来营造一种师生之间融洽和谐、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美好而神圣,任重而道远。爱是阳光,爱是

师爱的智慧 篇6

这几天我用了很多的时间,静静地学习了徐敏老师的《师爱的智慧》。在其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一书中的那句“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我感觉我对“爱”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和他人的完整性和个性的前提下的结合。爱使人克服孤独和隔离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师爱,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就代表着学生独立自主的成长和发展。在学校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还是习惯着要把孩子们兢兢业业地培养成为“优生”,即成绩名列前茅是优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优生等等。我希望被我爱的人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来迎合、屈从于我。尊重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正如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所唱的那样:“爱是自由之子,永远不是统治的产物。”爱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们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走向自我的丰富。

南宁市秀田小学教师黄献英,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在三尺讲坛上辛勤地耕耘了二十几个春秋。一棵棵幼苗,经她精心地浇灌,在阳光雨露沐浴下,绽开了鲜艳的花朵。一个班60多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的聪明活泼,有的老实憨厚,有的文静内向,有的调皮好动。黄老师深谙这个道理,她用一颗包容的心来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她说,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善

于发现、培养,每颗金子都会发光。黄献英老师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细心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量为他们争取到各种施展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活动中变得更加自信。她所带的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有南宁市十佳青少年、广西百名好少年、南宁市三好标兵、南宁市学雷锋标兵、南宁市首届美德少年、南宁市特长生„„学生们在爱的土壤里不断汲取知识和思想的养分,悄悄地抽枝展叶,慢慢地绽放异彩。

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她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自己所能,让每一个学生能成国家栋梁之才,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

黄老师就是这样以理性、智慧、无私的师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和信任。

师爱至伟,可以升华每一个为人师者的灵魂;

师爱至奇,能够熏陶无数个求学者的情操;

师爱的作用 篇7

作为老师,我们都将自己的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为他们好为出发点,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根本不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学生根本看不到老师的努力或者说不理解老师的努力。这一直是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比较困惑和烦恼的问题,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明白了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爱是情感、能力与智慧的合一。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爱心是教育的基础,却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因此作为教师还要对爱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对爱的深刻理解,师爱应该是理性的是无私的。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尤其是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高科技和互联网时代,代纪的时间在缩短,不同代纪之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与冲突不可避免。 师爱应该是学生所认同、所接受并在学生 成长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情感。是以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接纳、学生的变化为标志。作为老师我不能想当然的用自己的想法来“推导”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更不能用自己理想的方式和模式去“塑造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该进入到学生的角色中去,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从内心出发来表达对他们的情感。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平面上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把握孩子理解明白老师的爱,并且将这种爱转化为对其他同学的爱,感染更多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更愿意乐于接受老师的爱。

我将继续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反思、成长,要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师爱的智慧作业 篇8

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长”的理念,教师承载“园丁”的职能。“生长” 是一种自在自发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性。为此,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生长秩序,为儿童发展其固有的本性提供自由的环境;作为“园丁”的教师,则应视学生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人类生活,“学会做人”!

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发展”的理念,教师承载“先知先觉”的功能。“发展”注重学生主动性的激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强调未来愿景的可控性。知识的无限性和人类时间尤其是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我们教育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构终身教育体制,创建学习型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则应深刻理解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把知识的积累及智能的开发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培养”的理念,教师承载“父辈”的功能。“培养”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细心“呵护”,辛勤“养育”,全身心的投入;作为“父辈”的教师,此时的爱既有慈祥也有严厉,有娇宠更有期待,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教师就是如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因为,那不是孩子和家长所要的,更不是社会所希望的。教师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把学生当朋友,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合作”要求教育奉行民主管理、公平竞争。作为“合作伙伴”的教师,要通过民主协商来管理班级,要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要让学生认识自然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天理;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懂得集体的生存价值,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肯定别人、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学会正确的自我调节,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角色。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像爱自己一样爱学生。把他人当自己,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心理学上叫“换位思考”,其妙处自不待言。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师爱的智慧学习感悟 篇9

师爱的智慧学习感悟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读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书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

在平日的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读了《师爱的智慧》中的走出师爱的误区,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周大志,是一个单亲学生,父母离异

后,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大志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上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给他准备了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大志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大志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大志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

我说。经过几番攻坚,大志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因为他是单亲家庭,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妈妈,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大志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大志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激励学生要灵活,就像寒假中给每一个孩子一张奖状,在有的人眼里或许会觉得这是泛滥,第一有必要给每一个

孩子奖状吗?第二每一个孩子是否都有拿奖状的资格呢?读了书中对激励方式的阐述,我认识到当我们脑海中出现此类问题时,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和一技之长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正如书的扉首语中所说:“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师爱还应该充满智慧。”我们只有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让师爱有

科学的方向,避免进入误区。

师爱的智慧学习感悟

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楼燕

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在我学习的三个微型课程中,里面的老师都很有技巧,很懂得如何把握对学生的爱,他们都有以下的共同点。

第一,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师爱的智慧》读书心得 篇10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读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书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

在平日的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读了《师爱的智慧》中的走出师爱的误区,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周大志,是一个单亲学生,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大志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上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给他准备了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大志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大志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大志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 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经过几番攻坚,大志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因为他是单亲家庭,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妈妈,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大志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大志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激励学生要灵活,就像寒假中给每一个孩子一张奖状,在有的人眼里或许会觉得这是泛滥,第一有必要给每一个孩子奖状吗?第二每一个孩子是否都有拿奖状的资格呢?读了书中对激励方式的.阐述,我认识到当我们脑海中出现此类问题时,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和一技之长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师爱的名人名言 篇11

2) 让爱心洒向贫困生,把宽容带给问题生,将耐心留给后进生。

3) 求真、向善和尚美,这才是真正爱的教育。

4)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请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

5) 倾心交挚友,耐心育美德,精心授学业,悉心嘘寒暖。

6) 启迪学生智慧之树,感动学生心灵之泉;让行动潜移人性,使师德默化人格。

7)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将爱融入每一个学生之中。

8)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妙的书,每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9) 每个孩子都是天上最闪亮的星星,老师就拥有这无限的星空。

10) 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教育。有爱才为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

11) 就像阳光普照每个角落,就像雨点滋润每棵小苗。

12)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爱孩子所爱,乐孩子所乐,想孩子所想;真心、细心、留心、诚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滋润孩子的心田; 心与心的交流,是从珍惜与善待孩子的每一刻开始的。

13) 尽心,尽职,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努力,致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14) 教做人千辛万苦如春蚕,育精英粉身碎骨似红烛。

15) 教育其实很简单 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16) 教师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

17)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养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明天。

18) 教师更重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教会学生在合适的时间做好合适的事。

19) 教师的胸怀是每一个稚嫩心灵停靠的港湾。

上一篇:体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下一篇:打弹弓比赛7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