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2024-07-30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共9篇)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1

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第二期市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3年工作总结(2010.12-2013.12)

根据杭州市卫生局颁发的《关于开展杭州市第五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通知》(杭卫发[2010]252号)要求及通知精神,我院从2010年12月6日开始杭州市第五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相关教学管理工作。根据《杭州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杭卫发[2005]160号)要求,开展学术经验指导与继承工作。现将3年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医院以科教科为师承工作的专门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制定了《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杭州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单位管理考核办法》,(富骨医【2010】050号)认真负责地进行师承工作的日常管理:科教科对学术继承人平时考核每月一次,并记入平时考核表,每季度科教科对跟师笔记(月记、医案、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审核、对继承人跟师时间、独立临床实践时间进行考勤,每半年组织阶段考核,成绩记入阶段考核表。定期组织继承人参加培训学习,督促指导老师按计划带教及时批阅跟师笔记,所有材料均有科教科统一归档。每月对学术继承人及带教老师垵师承工作相关管理规定发放教学补贴。

二、教学情况

孟春主任中医师的学术继承人为郎永、倪晓亮;王国平主任中医师的学术继承人为鲍荣华、胡柏松。孟春、王国平两位指导老师认真履行《杭州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教学协议书》中的继承教学协议,克服行政、临床任务繁重的困难,努力做到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带教。

三年来指导老师悉心带教、精心指点,按时批改月记,点评医案。临床上对张氏骨伤诊疗特色项目,如张氏正骨、复位手法,张氏理法方药等,均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毫无保留。同时,2位指导老师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为了医院与病人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以崇高的医德医风为学术继承人做出表率。

郎永、倪晓亮、鲍荣华、胡柏松四位学术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均注重学习老师的高尚医德医风,在临床工作学习中发扬指导老师“大医精诚”的工作作风,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以“仁心仁术”来解 病人所难,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4位继承人克服临床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主动跟随指导老师在节假日和工作日加班加点,每周跟师时间不少于1个工作日,每周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个工作日,每周跟师实践天数、每月跟师总天数及临床独立实践达时间均达到或超过要求。同时两位继承人能将每次跟师门诊或临床操作进行记录、整理,并总结跟师学习心得,及时撰写医案;根据制定的月工作计划,自学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与专业书籍,结合跟师临床实践书写月记、读书笔记。

集中学习:3年来4位继承人人均每年1—2次参加中医药国家级或省级中医药继教学习班并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积极参加浙江省、杭州市骨伤年会及中医经典学习班并取得相关证书。王国平主任中医师的继承人鲍荣华于2012年5月-7月赴上海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短期进修学习;于2013年10月-12月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骨科短期进修学习。继承人胡柏松于2011年底入选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由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教授牵头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研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孟春主任中医师继承人郎永于2012年入选并通过浙江省中管局组织的统一考试成为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013年3月-6月赴浙江省中医院骨科短期进修学习;继承人倪晓亮、鲍荣华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读。

论文:继承人倪晓亮、胡柏松总结孟春主任中医师的学术经验作为第一、第二作者撰写“浙江富阳张氏伤科杉树皮小夹板在近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发表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年第18卷第12期第63页)继承人鲍荣华、胡柏松总结王国平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作为第三、第四完成人参与撰写的论文“单皮质锁定钢板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发表于《中医正骨》杂志。(2012年第24卷第5期第57页)继承人胡柏松作为第二作者撰写论文《钻孔减压结合人工骨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22例》一篇发表在《浙江医学》(2013年第35卷第11期第1071页)。孟春主任中医师继承人倪晓亮在老师指导下撰写论著《药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一篇发表在《中医正骨》2013年第25卷第5期第12页。

科研:继承人倪晓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富阳市科技局课题“药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顺利,于2012年年底通过富阳市科技局验收。另3名学术继承人申报2013年度富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并获富阳市科技局立 项:

继承人郎永“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项目编号:2013SF009);

继承人鲍荣华“直接前路微创全髋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13SF010);

继承人胡柏松“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四大名医学术经验特色总结”(项目编号:2013SF13)

本着坚持实践与理论、继承与整理、口传面授与统一讲课、老师点评与学生研究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四位继承人在3年跟师学习的同时注重传承与创新,注意平时积累老师宝贵经验,及时撰写与学术继承相关论文,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有课题立项!

学术继承工作开展三年来进展顺利,分别于2011年6月、2012年7月份,2013年6月通过杭州市卫生局阶段考核,并取得较好成绩,学成出师后将进一步发挥名中医优势,造福更多的骨伤患者!

科教科 2013年12月12日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2

1 学术思想

1.1 重视“温病”特点

小儿急性发热多和感染性疾病、多种急性传染病有关,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刘以敏主任认为这一认识分析, 与中医“温病”认识相契合。小儿为“纯阳”之体, 又因“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 感邪后易从阳化热, 热盛易动风, 发生惊惕、抽搐、昏迷等急、危、重症[1,2]。故在急性热病诊治中, 应注意“温病”从外感邪, 性质属热, 致病迅速等特点。

1.2 注意卫气营血辩证与三焦辩证相结合

卫气营血辩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 三焦辩证由吴鞠通所倡论。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同之处, 是经纬相依, 相辅而行的。在临床运用时, 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更全面、更有效的指导小儿急性热病的辩证论治。

1.3 注意“湿”邪与“热”邪关系

湿邪致病, 其性黏滞而固着, 一般病程较长, 缠绵胶结, 很难速愈。湿热互结, “如油入面”, 难分难解。故热病兼有“湿”邪为患时, 患者体温易反复, 难以下降。

1.4 注意“食积”与发热的关系

小儿“脾常不足”, 加之饮食不知自节, 饮食不节往往影响脾胃腐熟运化功能, 以致乳食停滞不化, 阻滞中焦, 中焦气机闭阻, 水湿不化, 易成“湿”邪, 湿可郁而化热。故临床上可见小儿“伤食”后发热的情况。

2 治疗特色

2.1 宣

刘老在治疗外感发热时, 重视“宣”法。宣卫解表, 宣气透表, 宣表化湿, 开宣三焦气机。均在一个“宣”字。可理解为:一方面是指应用“汗法”, 通过开泄腠理, 促进发汗, 使病邪从汗而解。一方面可理解为宣通脏腑气机, 调和脏腑功能。还含有用药轻宣灵活之意。

2.2 化

对于体温易反复, 难以下降的患儿, 考虑“湿”邪的治疗。但用药时, 多选用芳香辟秽, 具有化湿运脾功能的药物。一则热病伤阴, 多用利湿之品, 易加重阴液耗损;二则脾胃功能恢复, 有利易药物吸收, 更好发挥疗效。同时利于患儿饮食恢复, 增加“正气”, 有利康复。

3 证治举隅

病例一、患儿金某, 女, 7岁, 因“发热2天”来诊。症见:发热, 热峰39℃, 微恶风寒, 汗出不多, 咽痛, 咳嗽, 痰黄, 流涕, 清浊交替, 纳可, 小便黄, 大便干。舌红, 苔黄, 脉数。诊断:发热 (卫气同病, 邪在上焦) 。治法:宣气透表。方药: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麻黄6g、杏仁6g、生石膏15g、桔梗6g、射干6g、金银花9g、连翘9g、牛蒡子9g、淡竹叶6g、芦根9g、冬瓜仁9g、炙杷叶9g、百部6g、炒黄芩5g、甘草6g。按语:患儿以“发热”来诊。邪犯于表, 卫气被郁, 开合失司, 故见发热, 微恶风寒, 汗出不多, 流涕等症。邪气由表入里, 但均在上焦“肺”, 外则卫气郁阻, 内则肺气不宣, 故咳嗽, 痰黄, 热势较高。舌红, 苔黄, 脉数为里热征象。故综合辩证为卫气同病, 邪在上焦“肺”。银翘散重在治疗卫分, 麻杏石甘汤重在治疗气分, 两者合用加减则卫气同治。

病例二、患儿张某, 男, 5岁。因“发热1周”来诊。症见发热, 午后热甚, 体温38℃左右, 无畏寒, 伴身倦乏力, 不思饮食, 恶心欲呕, 大便溏, 小便短黄。面色黄, 咽红, 舌红, 苔黄腻, 脉濡数。诊断:发热 (气分证, 邪在中焦) 。治法:清气化湿, 开宣三焦气机。方药:三仁化湿汤加减:杏仁6g、薏苡仁15g、寇仁6g、厚朴6g、通草6g、滑石9g、淡竹叶6g、芸香草9g、藿香6g、佩兰6g、冬瓜仁15g、京半夏9g、甘草6g。按语:患儿病在中焦脾脏, 脾为湿土之脏, 主运化水湿, 邪气侵犯中焦, 易形成湿热互结之势, 湿热互结, “如油入面”, 难分难解。故患者体温易反复, 难以下降, 病势缠绵。三仁化湿汤具有清利湿热, 宣畅气机的功效。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 温煦而不偏于燥热, 既能散表邪, 又能化里湿, 有醒脾和胃、辟秽止呕和解暑之力;佩兰气味芳香, 既能表散暑邪, 又能宣化湿浊。两者伍用, 芳香化浊, 清热去暑, 和胃止呕, 醒脾开胃, 增食益彰。“芸香草”为“韭叶芸香草”, 有芳香辟秽, 祛暑利湿之效。

病例三、患儿谢某, 女, 2岁, 因“发热1天”就诊。症见:发热, 体温高峰38.5℃, 微畏寒, 少汗, 微咳嗽, 呕吐胃内容物酸馊, 大便干。面红, 咽红, 手心热, 舌边尖红, 苔薄白, 指纹淡紫, 在风关。诊断:发热 (卫分证, 邪犯上、中焦) 。治法:清热透表, 消食和中。方药:保和汤加减:神曲10g、茯苓10g、法夏10g、山楂9g、连翘9g、陈皮6g、莱菔子10g、香薷6g、厚朴6g、滑石10g、紫苏叶6g、芸香草10g、百部10g、炙枇杷叶10g、甘草6g。按语:病邪首先犯于上焦肺卫, 卫气被郁, 开合失司, 故见发热, 微恶风寒, 汗出不多。肺气失于宣畅, 故见咳嗽。呕吐胃内容物酸馊, 手心热, 提示患儿有“伤食”在中焦之象。舌边尖红, 苔薄白, 指纹淡紫, 在风关为邪在卫分。保和丸为治疗食积通用方。香薷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紫苏叶发汗解表, 行气宽中;二者合用使邪从表解。

摘要:刘以敏主任通过体悟《小儿药证直诀》、《温病条辨》等古籍对“热”病的病因病机、与六气淫邪关系的阐述, 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重视辨证论治, 认为在发病中应注意“温病”、“湿邪”、“食积”与发热的关系, 治疗中常配合“宣”、“化”之法。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学术思想,治疗,刘以敏

参考文献

[1] (明) 兰茂.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597.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3

【关键词】 风湿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虚邪瘀;娄多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2.010

娄多峰教授为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风湿疾病及骨伤科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70年。创立和提倡的中医风湿病系统理论工程已收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普通教材。编著我国第一部关于痹病的专著《痹证治验》,并主编《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娄多峰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曾荣膺“国医大师、风湿泰斗”等众多称号。

1 学术思想

风湿病包括中医学“尪痹”“顽痹”“历节”等[1]。娄多峰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中关于痹证的理论,将痹病(风湿病)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3个方面[2-3]。虚为先后天因素、大病、久病、妇女产后等导致正气亏虚;邪即邪侵,指外邪侵袭人体导致痹病的发生;瘀即痰浊瘀血、经络受损而致本病。该理论首次将正虚、邪侵、痰瘀放在等同地位,全面准确地揭示了痹病的病因病机,是当代中医学对痹病认知的重大进展。

1.1 病机为虚、邪、瘀相互搏结 娄多峰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虚、邪、瘀三者相互搏结,“不荣”“不通”并见,表现如下:①邪随虚转,外邪入体,人体的阴阳变化影响寒热的转变;②邪瘀相搏,外邪充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瘀渐生,而气血更滞,不通则肢体肿痛、重着,甚则畸形;③因邪致虚,不荣不通并见,疾病初期正邪相争,为实证;若正不敌邪,导致正气虚弱而为虚证。实则不通,虚则不荣,故不通不荣互见。三者在疾病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痹病错综复杂,变证丛生。

1.2 辨证当从整体论 基于虚、邪、瘀病因病机,娄多峰教授进一步提出虚、邪、瘀辨证理论体系,三者密切相关,常有多种临床表现,或正虚为主,邪、瘀较轻;或痰瘀为主,虚、邪较轻;或邪实为主,虚、瘀较轻;或三者均较明显等。临证时需辨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三者轻重程度,正虚为主者,需辨明何种虚为主;邪实为主者,要分清何邪偏盛;痰瘀为主者,需辨明瘀为主,或痰为主,或痰瘀互结等。

1.3 治痹应遵四原则 娄多峰教授强调,风湿病的治疗需遵循正虚者以扶正为主,邪实者以祛邪为主,痰瘀者以通络为主[4],主要概括为:①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增强正气以御邪,邪去则正复。②宣散疏通,依部用药。邪气宣散,经络得通,痰瘀自除,病邪得灭。③三因制宜,异同相治。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体质、病程长短,及生活环境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则治法。④守方变方,杂合以治。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应守方守药,持续用药,方获良效。痹病的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病情改善、病情不变、病情恶化,三者前者易守,中者难守,后者更难守,需综合进行治疗,杂药乱投为大忌。

2 临床经验

娄多峰教授将痹病分为邪实、正虚、痰瘀三候,并以寒热为纲,结合具体病证,列证择方,简明实用,条目清晰。临床上在风湿病辨证中可根据患者症状,运用“虚邪瘀”理论,将病情的发展分为活动期,早、中期,中、晚期和稳定期,进行阶段辨证治疗。

活动期多属湿热痹阻,治宜祛湿清热、解毒通络。此期多表现为关节肿痛发热,或屈伸不利,或口渴、溲赤,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滑数等。治疗运用四妙散随症加减:苍术、白术各20 g,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各50 g,黄柏10 g,川牛膝、木瓜、泽兰、泽泻、茯苓、萆薢各15 g,土茯苓60 g,忍冬藤、车前子各30 g,白芥子10 g,制半夏9 g,陈皮6 g,甘草6 g。

早、中期多为寒湿痹阻之候,治宜散寒祛湿、温经蠲痹。此期可见关节冷痛、肿胀,遇寒加重,得温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紧。治疗运用温经蠲痹汤随症加减:制川乌6 g,熟地

黄、淫羊藿、桂枝各15 g,当归、苍术、白术各10 g,生薏苡仁30 g,炒薏苡仁30 g,全蝎2 g,蜈蚣1 条,延胡索30 g,鹿衔草、黄芪各30 g,干姜20 g,麻黄6 g,甘草5 g。

中、晚期脾胃多虚寒,治宜健脾除湿、温中活络。此期脾胃多虚弱,应健脾祛湿,针对寒湿偏向不同随症加减。治疗多使用温中除痹汤:延胡索30 g,独活30 g,威灵仙、徐长卿、刘寄奴、茯苓各15 g,穿山龙50 g,白术、苍术、制半夏、陈皮、小茴香、厚朴、乌药、桂枝、白芍各10 g,木香、甘草各6 g。

稳定期多属肝肾亏虚,治宜益肾蠲痹、活血通络。此期痹证日久,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或腰膝酸软,或骨蒸劳热,或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疗运用顽痹方加减:制延胡索、鹿衔草、葛根各30 g,生地黄、熟地黄、威灵仙、丹参、鸡血藤、徐长卿各15 g,当归、淫羊藿、肉苁蓉、乌梢蛇、僵蚕、地龙各10 g,全蝎2 g,蜈蚣1 条,甘草3 g。

风湿病的病程较长,汤剂难以久服,成药制剂在临床上便于服用和携带。为此,娄多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经过长期筛选、验证,将疗效可靠经验方研制为成药[5-6]。在研发成功的多种成药制剂中,痹隆清安和痹苦乃停荣获1986年部级科研成果奖[7]。常用药物有热痹清片治疗虚热型痹病[8]、寒痹康片治疗虚寒型痹病[9]、瘀痹平片治疗瘀血型痹病[10]、着痹畅片治疗湿热型痹病[11]。上述药物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虚邪瘀”理论指导的治痹组方原则的科

学性[1]。

2.1 杂合以治 娄多峰教授认为,风湿病属于致病原因复杂、病变部位多样、病理属性不明的疾病,单方单药治疗多不佳,“杂合以治”才能祛除病根。杂合以治是针对痹病虚、邪、瘀的不同内涵和程度,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将治疗手段有机结合,以期阻断虚邪瘀三者之间的双向恶性循环过程[12]。《内经》中杂合以治即为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即内治与外治结合,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结合,中医与西医治疗结合等。娄多峰教授认为,杂合以治与辨证论治同等重要[2],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难治性风湿病往往具有较好的疗效。

2.2 重视治未病,强调功能锻炼 娄多峰教授重视治未病,并将本思想贯穿于风湿病治疗的始

终[3]。①未病先防。对于易感人群,强调锻炼的重要性,提高人体抵抗力;顺应四时,以避外邪的侵袭。②既病防变。风湿病活动期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③慢病防残。稳定期风湿病患者,除治疗外还需进行功能锻炼,以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④瘥后防复。娄多峰教授时常叮嘱患者勿劳累、受凉,避免损耗正气,防止痹病复发。另外,娄多峰教授十分注重功能锻炼,主张将功能锻炼贯穿于风湿病治疗的始终,以保护或维持关节功能。功能锻炼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订合理的锻炼计划和方法,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3]。

3 结 语

娄多峰教授而今已行医70周年,仍然退而不休,常常参阅古籍,继续挖掘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宝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娄多峰教授的学术思想也将进一步发展、完善,相应的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也将与时俱进,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届时中医治疗风湿病人才梯队建设将更加完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发展将赢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4 参考文献

[1]李满意,娄玉钤,杨林江.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45-50.

[2]娄玉钤.娄多峰教授诊治风湿病经验撷粹[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5):22-24.

[3]李满意.娄多峰教授治痹思想浅识[J].江苏中医药,2010,42(10):15-16.

[4]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5]娄多峰.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附63例病历分析[J].骨伤科通讯,1985(1):38-41.

[6]郑福增.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2):13-15.

[7]娄多峰,林平,娄玉钤.治疗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附345例治疗结果报告[J].河南中医,1985(5):2-6.

[8]李满意,娄王钤,贾军辉.热痹清片治疗虚热型类风湿关节炎138例临床报告[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45-46.

[9]张剑勇,俞冰,叶志中,等.寒痹停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314.

[10]陈小朋,李满意.化瘀通痹汤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1(5):27-28.

[11]陈小朋,李满意,李坚,等.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5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0,2(23):78.

[12]雷正科,雷洪涛.娄多峰教授治痹病经验撷英[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73-75.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4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是促进年轻一代医疗质量上台阶的力量源泉,其总结继承工作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因此作如下计划及实施措施。

1.元月份开始,医院协助科室筛选明确各科学术继承人。

2.采用跟师带徒的办法总结名老中医经验及学术思想。

3.每半年进行一次学术思想经验交流,总结并作出一份经验总结。

4.医院对名老中医每报销一次学术会费用,及发表的论文各方面费用全部报销,科研成果费用全部报销,在择优评选晋升中优先考虑名老中医。

5.保证发放继承的70℅的工资部分在评发晋升中优先考虑,继承嗯每总结一篇经验给予300元的奖励。

6.名老中医整理发掘出的非药物特色疗法的一次性奖励500元。

7.对于继承人不作为,没有良好继承老中医经验,未总结出经验的下停发70℅的工资。

8.名老中医不能及时传授经验及学术思想者,下停止命名名老中医称号,停报学术会费用。

医务科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5

2002年1月16日,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召开了《巴蜀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座谈会。一贯支持巴蜀文化研究的四川省老领导杨超和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

作 者:邹一清 张斌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四川 成都 610072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02 “”(2) 分类号:G0 关键词: 

★ 序言范文

★ 出版合同

★ 《序言》 6

★ 经典委托出版合同

★ 幼儿园规章制度汇编序言

★ 序言范文400字初中

★ 经典的序言范文300字

★ 局 规章制度 序言

★ 教育随笔序言

论治不孕不育症学术经验介绍 篇6

http:// 2006年8月31日

罗元恺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从事医疗、教学、科研60年,擅长内、妇、儿科,尤精于妇科,善治不孕不育症。(改善性爱质量必备的八大准则)

1学术精华

1.1突出肾主生殖罗教授认为妊娠与肾气和冲任二脉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妊娠之机理,主要在于男女肾气的盛实,使男精女血(卵子)得到有机的结合。并认为中医学所说的肾,包括男女生殖系统的物质功能和与之有关的神经-体液系统的功能[1]。关于生殖之精和天癸的概念,《灵枢·决气》谓:“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罗教授对此进行了现代含义的阐述:“神,是物质中所含之生机。精,有男与女单一之精;有男女相结合之精,即受精卵,由受精卵发展而成为具有形体的胎儿。”“肾藏精,主生殖,天癸是体内的一种微量体液,男女皆有,直接与性生殖有关,相当于垂体或性腺之内分泌素”[2]。罗教授继承了《内经》关于生命起源的经典理论,井结合现代科学把《内经》中抽象的“神”、“精”、“天癸”具体化,较早地沟通了中西医对受孕机理、生命起源的认识。80年代初,罗教授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药等方面深入地论述肾主生殖的学术思想,创造性地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理论,对学术界影响颇大。

1.2不孕必须夫妇双方诊治人类的生殖首先关系夫妇双方生理功能,还关系到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罗教授指出:“不孕不育,与夫妇双方都会有关系。《格致余论》„男不可为父,得阳道之亏者也;妇不可为母,得阴道之塞者也‟,概括了不孕与夫妇双方有关。……因此,对不孕不育症必须夫妇双方进行检查,明确原因所在,结合临床辨病辨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治”[3]。

1.3强调医无定方不孕不育病因复杂,但有些医生却妄以一方一药概治之。对此早在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就明确指出:“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故凡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滑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阴阳和而生化著矣。今人不知此理,而但知传方,岂宜于彼者亦宜于此耶?且或见一人偶中,而不论宜否而遍传其神,兢相制服,又岂知张三之帽,非李四所可戴也”。罗教授赞成景岳的观点,严肃地指出:“世人有置中医理论于不顾,妄以一方一药而概治不孕不育症,又岂能均有效哉?乃藉此以欺世盗名或敛财者耳”[3]。

1.4结合辨病辨证罗教授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诊治不孕不育症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不孕不育症必须进行检查,明确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治[3]。罗教授把不孕症分为5个主要证型,并结合辨病治疗。如辨治肾阳虚证,认为检查如属无排卵者,多属于肾阳虚为主而兼肾阴不足,治以温肾为主而兼滋阴,可于经净后服促排卵汤(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当归、党参、炙甘草、枸杞子、附子、熟地黄)约12剂,以促迸其排卵”[2]。而气滞血瘀不孕多“属于西医所称之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盆腔炎、输卵管不通、宫肌瘤等症,其病机均属气滞血瘀,治疗原则总以活血化瘀或兼行气散结[3]。”罗教授临证既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又善于吸收西医之长为己所用,辨证与辨病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1.5种子首重调经助孕首重凋经,是中医妇科学突出的学术特色。罗教授对调经促排卵、调经助孕,有丰富的经验,并拟出补肾调经汤(熟地黄、菟丝子、续断、党参、炙甘草、白术、制何首乌、枸杞子、金樱子、桑寄生、黄精、鹿角霜)以建立月经周期。预计排卵期间,加入温补肾阳之品如淫羊藿、补骨脂、仙茅、巴戟天之类以促其排卵。他明确地指出:“妇女不孕,首重调经,经调然后子嗣。因为月经不正常,往往是排卵不正常或无排卵的一种反映”[2]。

1.6安胎尤重肾脾罗教授继承发扬了传统的安胎理法方药,并加以创新。他认为,导致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的病机,不外乎肾脾、气血、冲任二脉之耗损而以肾气亏损为主要病因。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除应以滋肾为主外,同时必须辅以健脾以调理气血,使肾与脾,先天与后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巩固胎元;对于习惯性流产,即在下次受孕前,便要调理,而在调理期间,必须避孕,治疗原则亦以补肾健脾、补气养血为主。井强调胎漏、胎动不安固然以肾虚为主,但与气虚失摄也有关系,故立方处药,既要固肾安胎,也要补气摄血,由此创制了防治流产的滋肾育胎丸。

1.7指导心理调摄流产与不孕不育患者都有明显的心理压力或障碍。罗教授指出:“精神因素可以影响生殖功能,如心情紧张,思虑过度,或大惊卒恐,或情绪忧郁,肝气不舒,均足以使血气运行不畅,月经失调。这些精神因素,都可阻碍摄精成孕,……故不孕患者除药物调治外,兼辅以心理上的开导及设法获得舒适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2]。

1.8注意生活因素生活因素主要是饮食、房室、劳逸、跌仆等,这些因素可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孕育。罗教授认为:“妊娠以后,劳力过度,或跌仆闪挫,损伤冲任,以致冲任二脉不

能维系胎元,因而造成胎漏小产者,亦所常有;孕后必须避免房事,这是甚为重要的,中医学对于„节欲以防病‟极为重视,尤以妊娠期间为然”[1]。罗教授主张遵叶天士所说“保胎以绝欲为第一要策”,又指出:“又有些特别早期流产,即月经过期几天,便尔流产,往往误以力月经失调之月经后期,古书称为„暗产‟,所谓„朔日孕而望日产矣‟。这住往是排卵期受孕以后,房事过多,纵欲不节所造成,此多为世人所忽视”[3]。

罗教授对于不孕不育还提倡饮食调节:“饮食可以调节机体阴阳的平衡,对生殖也有重要的关系。生殖之精以血肉有情之品进行补益,较为有效。……此外,与微量元素的吸收也有关。又如吃棉子油可以妨碍生育,故饮食物与生殖具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和研究”[3]。

2临床经验

2.1不孕症

2.1.1肾虚型不孕治宜调补肾阴肾阳。在经后期以养血益阴为主,可用佛手散(当归、川芎)合左归饮(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炙甘草、茯苓)加减。排卵期前,加党参、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附子等助阳之品,以促迸排卵;若黄体不健者,可加入菟丝子、大枣、肉苁蓉之类。

罗教授认为,肾虚型不孕还可分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肾阳虚以右归丸加淫羊藿、艾叶,肾阴虚以左归饮加女贞子、金樱子、桑寄生、地骨皮之类;肾阴阳两虚,宜阴阳双补。对于无排卵者,用罗教授自拟促排卵汤。实验研究发现该方可使雌兔的卵巢、子宫血液供应明显增加;卵巢黄体丰富,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分泌现象明显,并随给药天数而递增。

2.1.2肝郁型不孕治宜舒肝解郁,行气养血,可用《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汤去天花粉,加郁金、合欢花、白芍、女贞子等。罗教授对舒肝而调经的诸逍遥散(逍遥散、丹栀逍遥散、黑逍遥散)、宣郁通经汤、定经汤进行比较,甚为推崇傅氏定经汤,并以定经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经验拟出加味定经汤丸,该方具有补肾、健脾、舒肝、调经种子之功,用治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或持续不净以至难于受孕者。

2.1.3气滞血瘀型不孕罗教授认为,本型治疗原则总以活血化瘀或兼行气散结。寒凝致瘀者,须温经散寒以化瘀,可用少腹逐瘀汤为主;瘀热者宜清热以散瘀,可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去白术加桃仁、丹参、青皮、郁金等。4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气滞血瘀证之输卵管阻塞,可于少腹逐瘀汤加皂角刺、穿山甲、青皮等,以逐瘀求嗣。

2.1.4痰湿内阻型不孕罗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脾肾气虚,内蕴痰湿,乃虚实夹杂之证,气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聚液成痰,痰湿内阻,又阻碍气机之运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互为因果。可见于多囊卵巢,排卵不正常、甚或无排卵。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湿,可用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黄芪、补骨脂、桃仁以攻补兼施,助其卵子顺利排出。

2.1.5气血虚弱型不孕治宜大补气血,佐以温肾。可用毓麟珠去花椒加淫羊藿、何首乌。由于罗教授极重视肾脾气血的密切关系,多在肾虚不孕中兼顾调理气血。

2.2不育症

2.2.1女性不育女性不育是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不能获得活婴者。罗教授论治女性不育症,有独到的防治经验,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反映出来:创制防治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的滋肾育胎丸;指导研究“免疫性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拟订了补肾与健脾并重的助孕3号丸,治疗脾肾两虚证免疫性流产、黄体不健的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益肾活血1号丸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等等。

2.2.2男性不育男性不育症可分为性功能正常性男性不育症及性功能障碍性男性不育症。罗教授论治男性不育分肾阳虚、肾阴虚和湿热淋浊3个主要证型。

肾阳虚不育,治宜温肾壮阳,用生精赞育丹(《景岳全书》)加减化裁。早泄者可重加金樱子、龙骨、牡蛎,以增强敛涩之效;精子数目少者,加菟丝子、鹿角胶;活力低者,重加党参、黄芪以补气,并每天炖服吉林红参或高丽参。

肾阴虚不育,治宜滋肾养阴,可用左归饮或左归丸加减。液化时间长或畸形精子多者,宜着重养阴或清热养阴,可用六味地黄汤或知柏地黄汤,或一阴煎加减。同房时不射精,多因精神紧张,肝气郁结,除养育肝阴外,宜佐以解郁之品,可于一阴煎中加入柴胡、郁金、白芍、香附、王不留行、路路通之类。同时,要进行心理治疗。若相火过旺,阳强不倒而不射精者,宜于一阴煎中加入知母、黄柏、栀子等泻火之品。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7

1国内中医传承概略

建国前中医多为世医家庭的家传以及拜师、师徒的相承师承。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通过个人苦读、拼搏、厚积薄发而成才;解放后, 中医作为四大国粹之一得到重视, 国家先期成立5所中医学院, 在国内择优招生, 进行系统中医医学教育;随后各省先后组建成立中医学院, 中医人才培养进入了规模化教育, 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 掀起了西学中热潮, 让国人对中医刮目相看;1990年, 国家为拯救国内老中医学术经验流失, 紧急通知要求重视老中医的经验继承整理、挖掘,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遴选名老中医, 并以政府名义为他们配备高徒, 制定相关要求进行跟师学习, 同时各省市也把传承老中医经验作为重点来抓, 并作为研究课题优先立项, 呈现出中医继承发展的良好势头。

2徐经世传承方法

徐老传承方法可谓兼而有之, 既有家传、私授的传统方法, 又有现代教育的经历。如此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完备了他成为临床大家的必要条件。

2.1家技私授传承

《礼记·典礼》曰:“医不三世, 不服其药 。”古时的医生把医疗经验作为家庭谋生的本领, 将其传授给自己的子女, 形成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医。父子式的师徒关系, 有着明显宗族系统的血缘传承, 即所谓家传。晚清前, 安徽名医辈出, 尤以家传为主的新安医家引人注目。200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遴选出中国本世纪一百名临床大家, 徐老之祖父徐恕甫 (1884-1964) 老先生在列。徐恕甫, 早年悬壶庐巢, 名播江淮。他告诫后学:“仁政仁术, 同为一体。余已年逾古稀, 晚景无多, 虽每欲集同道发掘祖国医学遗产, 然学薄能鲜, 心余力拙。惟望我医界青年有志诸君, 本英明贤达之智慧, 苦力搜求, 固当从新钻研科学, 亦不能厌故抛弃宝贵中医, 毋浅尝而辄止, 毋畏缩而不前, 以发掘我国神妙之医学。”而如今, 徐经世先生也已年逾古稀, 他也常常告诫弟子们:“中医学习是要悟性的。实践的提高在于悟。搞好中医继承需要我们刻苦学习, 用心体会, 把学到的知识加以积累, 在实践中不断升华。”[1]

徐老先生幼年先在其父徐少甫的教导下, 从研读《四书》、《五经》开始, 旁至诸子百家之言, 为其以后学习中医理论打下良好的古文字基础, 稍后则在祖父徐恕甫的言传身教下, 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等开始, 再后精读经典名著, 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典籍, 反复研读《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等指导临床医著, 深刻领会祖父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技巧。徐经世之父医业学成, 惜于30余岁即英年早逝, 一身技能和学识也随他而去。倘天假以年, 必成大业, 痛哉!

2000年, 徐老利用诊疗之余, 偕徒弟数名, 对祖父徐恕甫的遗存手稿进行抢救性整理, 安徽省教育厅列入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此为安徽省对老中医的发掘整理研究立项开创了先河。祖父遗留的大量医案、医话和临证心得手稿, 字字玑珠, 难得至极, 徐老便结合往昔的言传身教, 参阅遗存手稿进行整理, 出版了专著《中医临床家——徐恕甫》, 2003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徐老尚启学历代诸多名家, 如理脾宗东垣、和胃效天士、崇尚丹溪滋阴学说, 提出了许多弘扬医理独具风格的观点。

2.2院校教育传承

我国中医教育的历史, 历来虽以师徒传授为主, 但不排斥正规化的中医教育。早在南北朝即有政府开设的专门医学教育机构, 目前, 我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 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2]。院校教育为中医教育建立了正规专业的学校办学体制, 不仅实现了中医教育的大规模、 高效率办学, 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专业人才, 而且促进了中医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既保存了中医特色, 又融入了现代科学指导思想, 同时加速了中医与世界的接轨。徐恕甫于1956年起任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 一边临床, 一边在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安徽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员, 自行编撰《伤寒浅解》教材4册, 为全省招收的进修学员讲授经典课程。徐经世先随祖父调动举荐到学校深造, 毕业后任安徽中医学院内科教授, 为学生以及附属医院实习生讲授临床课程, 同样以临床为依托, 理论指导临床, 再从临床升华理论, 两者结合, 反复经临床、教学和实践的历练。现代院校教育基本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较好地完成了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接轨。假若能在此基础上注重中医学术本身特点的传承, 正确引导、发挥学员的能动性, 那么, 造就成批的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是完全可能的。

2.3政策指令传承

徐老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 培养了多名优秀继承人, 如陶永、卓思源、樊巧云等。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下发“人发[1996]58号”文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 给每期500名老中医每人选配1~2名中青年业务骨干之继承人, 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 以达到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 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之目的。遴选的继承人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后, 报人事部、卫生部备案。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师承教育包括院校中研究生的教育, 是在专业基础教育及实践之后的继续医学教育。

再之,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在1999年12月及2004年也先后下发文件, 由政府指令性要求培养“安徽省跨世纪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江淮名中医”, 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面主持拜师仪式, 随后实施3年的培养计划, 每年进行20余项指标之考查或考核。徐老也是这项工作的指导老师, 且学生最多, 如张国梁、韩宁林、王化猛等均是其学徒。国家和各省发展中医药条例, 均提出了重视和支持中医文献的收集、保护、整理以及有独特疗效中医诊疗技术的发掘和利用。2007年7月18日, 安徽中医附院也专门下文成立了“徐经世名老中医研究室”, 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助手, 进行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与全国各地一样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3]。

鉴于徐老培养人才的成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在2006年授予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授予徐老“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光荣称号。

3徐老传承历程的启示

有调查显示, 偌大的中国, 著名中医不足500人。现在大多数中医医院里, 上世纪60年代培养的多数中医, 早已不会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疗法, 而且从业人员从民国初期的80万人缩水到现在的27万人, 其中能运用中医看病思维的不到3万人[4]。在众多人感到中医传承危机之时, 剔除某些社会成分, 徐老的传承历程或可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

3.1突破文字关

中医古籍文献是以古文字写成的, 和现代白话距离较大, 又流传辗转, 版本繁杂, 字词驳错, 诠释者既多, 言人人殊。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知识, 古籍文献就不易读懂, 也难于读深。在《名老中医之路》所辑 97家中, 明确表达了私塾学习经历的有58家, 占总人数的60%。古今精于医者, 无不文理精通。文是基础医是楼, 文理不通则医理难明, 学好古文当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之一[4]。

3.2打下经典关

《名老中医之路》所辑97家中明确强调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与背诵者多达 87家, 占其中90%[5]。王琦教授也曾对近现代112家名中医成才因素做探讨, 其规律是无不以熟谙经典为本, 以奠定学术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旁及各家, 博及医源。所以加强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文献学习, 培养传统思维模式, 将中医放到传统文化大背景下, 才是中医传承的当务之急。湖北中医学院陈国权教授还沉痛地指出:“再过10年左右, 当中央首长及外国总统患重病, 在经西医治疗无效时, 我们很难拿得出能独立于西医之外治病的像蒲辅周、叶心清、岳美中这样的名老中医了!”[7]。

在徐老的书橱中, 至今仍整齐摆放着厚厚一摞祖辈三代的中医经典古书手抄本, 徐老说, 传统的中医一般采用师带徒方式, 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 可现在的中医教育大部分都在教室与实验室进行的, 许多学生眼高手低, 不注意经典的学习, 认为只要实验成功了, 就可以去治病。但是, 许多学生毕业后, 连一张完整有效的中药处方都开不好, 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3.3确立思想关

没有坚定的中医信念, 没有顽强的自立精神, 没有刻苦钻研的毅力, 没有高度的责任感, 都是无法成为精诚大医的。中医的命运就是自己的命运, 任何反对中医、玷污中医, 甚至是取消中医的奇谈怪论都无法让一个中医人动摇, 徐老这么告诫学生和弟子们。

中医基础教材随着不断改版, 中医信息日趋减少, 思维模式越来越偏离中医, 有专家曾公开称教材编写丧失了中医的灵魂——传统的思维模式, 以致5年教育未见中医宗庙之美, 更不用说登堂入室了, 不能够用中医思维方式临证看病, 那么辨证施治不过是说教而已[8]。试想, 学生每天如此这般的被教育引导和灌输, 能否胜任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发扬?许多老中医感叹, 几十年来, 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来, 即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那么, 现在培养的学生是传人, 还是中医掘墓人?著名老中医李今庸曾作诗一首喟叹:“吾人生性太愚钝, 发展中医愧无能。卅年教学工作苦, 培养自己掘墓人。”[7]《中国中医药报》载文称, 甚至是中医硕士、博士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看病, 则难以称为真正中医了[9], 可见让学生们确立中医姓“中”的思想, 是何等重要。

3.4尊古创新关

昔年学术继承主要靠师传、私塾、自学等方式, 使人们圈子局限;加之各承家技, 秘而不宣, 很难成为医学界共同掌握的技术。时下循证医学要求, 医生将个体经验与最佳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做出决策, 不但要有知识经验, 而且要全方位地搜集证据, 分析、运用证据, 还必须通过研究去创造证据。毋庸置疑, 创新开拓精神是实践循证医学当然也是中医学的客观需要。熟读经典, 不是墨守成规, 而是承接薪火, 并在遵循中医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中医这个独特的体系里, 创新首先应强调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 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创新。徐老说:“中医药特色是中医屹立世界之林的立足之本, 失去此特色, 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1]而今恰恰相反, 一些人没有进入中医圈子便高呼要跳出圈子, 这是对中医的一种漠视和亵渎。山东中医药大学独出心裁, 近年创办“中医少年班”和“传统型中医”本硕连读班[10], 志在培养一批掌握中医理论精髓, 会看疑难病的传统型中医, 为中医留下命脉, 实乃中医之幸事。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建突破地域界限、跨地区拜名师的师承新模式, 集体带、带集体, 点面结合, 引入高等教育, 也当是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11]。

曾有研究对20世纪前半叶96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加以概括, 得出他们成才的基本经验是:通晓人文, 构筑学医通途;精读经典, 从正门进入医学堂奥;名师引渡, 是成才的捷径;随师临证, 临证与读书交叉, 及早获得扎实的独立应诊能力;善思明辨、终身好学, 不拘门第、兼收并蓄;重医德修养, 追求德医双馨[12]。

徐经世先生的传与承不仅仅表现在医术上, 他在医德、医道和治学方法诸方面的传承也值得我们今后去进一步学习探讨。

摘要:纵观徐老成才之路及学术传承历程, 或可为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提供某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名老中医,继承,中医教育,徐经世

参考文献

[1]卓思源, 陶永, 王化猛, 等.奋蹄岐黄, 发古说今——徐经世老中医同青年中医谈临床[J].中医药通报, 2008 (1) :42.43, 51.

[2]郑恩元.中医是成熟的科学[J].科技中国, 2006 (2) :84.87.

[3]曹丽娟.近年中医院自办师承教育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 2006 (12) :72.75.

[4]沈柬贝.中医药陷入传承危机[J].医药世界, 2006 (9) :22.23.

[5]李如辉.著名中医药专家成才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 :244.246.

[6]王琦.读经典, 做临床, 是造就新一代名医的必由之路[J].中医教育, 2005 (2) :81.83.

[7]郝光明.百年后还会有中医吗[N].现代教育报, 2001.9.21 (A1版) .

[8]步瑞兰.中医思维模式培养与研究生的继承创新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1) :122.123.

[9]于丽珊.专家为中医教育出谋划策[N].中国中医药报, 2005.4.29 (004版) .

[10]刘燕玲.薪火相传说中医[N].健康报, 2006V11.8 (002版) .

[11]杨志敏, 毛炜, 陈海, 等.现代创新师承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4) :255.257.

总结 继承 完善 提高 篇8

调研期间,张德江委员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通过参加乡镇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听取代表履职情况、考察基层代表联络室、信访室和工作机构,主持召开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与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座谈交流等方式,务实开展调查研究。在听取多方面意见、综合各方面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了《从县级人大工作看人大工作——关于加强和改进县级人大工作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对县级人大工作完善发展,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明确做好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做好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张德江委员长在调研中用“总结、继承、完善、提高”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既表明了对过去30年县级人大工作的基本态度,也提出了对今后县级人大工作的基本要求。

“总结、继承”,说明过去的人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值得我们肯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坚持和发扬。30年来,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严格履行职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善、提高”,说明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还有加强和改进的空间。正如报告中指出的,县级人大常委会“存在的问题不少,意见和建议也不少”。这些问题和意见,需要我们人大工作者高度重视、潜心研究,不断予以改进,促进人大常委会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总结、继承”是前提,“完善、提高”是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赋予了我们人大工作者新的历史任务、历史使命。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总结、继承、完善、提高”八字精神,“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存在的问题,谋划改进完善之策”,切实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聚焦人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张德江委员长把县级人大作为调研题目,选点准,可以说把握了人大工作的重点,找准了人大工作的难点。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央领导同志对地方人大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早在1957年上半年,彭真同志就提出,在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有考虑设立常委会的必要。这一意见受到中央关注。但后来因故被搁置。改革开放后,在全面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个高度重视县级人大工作的辉煌阶段。彭真同志为推动县级人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5月17日,彭真同志专门向中央写了报告,提出了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三个方案。中央领导同志审阅了这个报告,邓小平同志批示:“我赞成第三个方案。”第三个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在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之初,老同志比较多,社会上也有一些议论。彭真同志就此说,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也是工作机关,不是“养老院”,而要依法行使权力,进行工作。1980年后,中央专门发了几个文件转发彭真同志的几次讲话。这些文件都是针对性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譬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的关系、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等。

三十多年后,张德江委员长再一次聚焦于县级人大工作,既反映了县级人大工作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人大工作的历史传承性。

“郡县治,则天下安”,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治国理念。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县级建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同样具有独特意义;而县级人大代表的直选和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最基层的人大常委会这两个特点,又使其在我国五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客观地说,县级人大工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在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化、矛盾多发等问题也多少会渗透、影响到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正如报告指出:“县级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易发多发的地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是萌芽在基层、爆发在县级县域。”因此,“以县级人大为切入点,从县级人大看人大工作,进行一些调研和思考,可以使我们看到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现实状况和问题,也可以观察到基层人大工作和人大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说,调研从县级人大常委会入手,确实是在理解了人大工作精髓的基础上把握住了人大工作的脉搏,找到了解决人大工作问题的钥匙。

指明人大工作的方向和路径

调研中,张德江委员长深入云南省各地,走访乡镇和农户,旁听代表述职,召开座谈会,广泛收集资料和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因而对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情况摸得很实、很准、很全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县级人大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县级人大的人大代表、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县级人大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人员及相关机构设置情况等,通过这次调研有了一个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些基本数据、基本情况,对我们从事相关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这次专题调研更具有实践意义的是,调研报告梳理了调研思考路径,指明了人大工作努力方向。

一是找出了县级人大工作的症结,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

报告在充分肯定过去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没有隐藏没有遮丑,而在客观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方针和措施。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应做好三篇文章:做“人”的文章,任何工作的加强和改进,都是建立在使人想干事能干事的基础上;做“法”的文章,任何重大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这一点在改革、修法的过程中同样重要;做“工作指导”的文章,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不断探索、完善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认清了选举工作的形势,明确了加强和改进选举工作的路径

通过多年实践,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和工作机制,但也存在推荐代表候选人不规范、选举工作组织不细致不规范等问题,甚至有的地方有贿选等破坏选举的行为。对此,张德江委员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的原则,提出了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措施,强调依法处理、妥善应对。结合将于2016年开始的下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前期调研,在分析、总结地方以往换届选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推荐、流动人口参选、贿选及破坏选举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初拟相应对策措施,将选举工作有关问题分为常见问题、疑难问题、应急预案等汇编成册,形成加强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

三是强调人大代表工作意义重大,明确了做好代表工作的努力方向

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张德江委员长在调研中强调的一项重要课题。他指出,代表作用和代表工作潜力很大、空间很大、意义也很大,并强调,应着重围绕“两个联系”“一个发挥”的思路来开展代表工作,这是开展代表工作的基本路径。报告充分肯定了在“两个联系”方面的成就,提出“这些好的形式”,关键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真正做起来。对有的地方形成的“主任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三级联系机制,报告予以了充分肯定,并要求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直接联系代表制度。对“一个发挥”,报告强调,“好的做法要坚持”“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的有效形式”,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报告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就是重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有关工作,解决有关问题。要“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包括尝试新的机制”。县级人大机关应根据这一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为人大常委会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做好参谋和服务工作。

学术继承人经验总结 篇9

(一)复试的日程安排和内容

北师心理学院的复试一共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当时的安排是,第一天下午在科技楼的电脑房进行上机的笔试,要进行整整一下午,从两点一直延续到五点。大致的内容会在复试通知时贴在心理学院的网站上,每年的题型是一样的,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心理学英文研究报告(ppt呈现),英文文献翻译,心理学中文文献评述和心理学研究方案设计。看上去是不是显得很专业很吓人?其实真实的内容没有你想得那么夸张。下面我一一简要介绍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心理学英文研究报告,你会得到一篇心理学的英文文献,不会很复杂,是本科生能力范围内的一篇文献,然后,你需要根据这篇文献做一个简要的报告(如果你在本科时没有做过类似的训练也不用着急,因为根本没几个人曾经做过),你需要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把文章分部分总结中心思想就可以了,每个文章的结构都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之类的,注意看看每个部分的开头结尾,一般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文章简洁明了都会自己总结,你要做的就是快速把它们找出来,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建议在复试前自己找几篇英文文献看看,让自己大致熟悉一番,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自己试试做个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是英文文献翻译,就是在刚才的那篇英文文献中截取一段,让你翻译成中文,这个没什么技巧可言,老老实实地翻译就好,对于经历过考研英语洗礼的同学们,应该问题不大。

第三部分的心理学中文文献评述,你会得到一篇中文文献,并需要对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英文文献报告不同,评述更需要你自己的想法,比如,这个文献中提到的问题有意义吗?它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创新,有什么优点,你在这个文献中发现什么不足,未来的研究有哪些可以补充发展,这些都可以说,对于这部分,我的建议是尽量多说,毕竟个人意见没有对错之分,你只要展示出你思路清晰,思维活跃,在这部分,还会提取一段中文,让你把它翻译成英文,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当时做的时候,有很多单词拼不全,就把输入法换成中文,这样很多单词你只输开头,它就会自动显示出整个单词,算是个小技巧吧。

最后一个部分是心理学研究方案设计,它会给你一个具体的情境,必如一段小的新闻,让你从中找出可以研究的点,并进行实验设计,这个只要在初试复习时留意过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设计部分就没问题了,题中的研究相对简单,最多是个被试间或被试内设计,涉及的因素也不多,总之是不用太担心,做的时候注意要思路清晰。

整个笔试部分就是如此,时间可能比较紧张,但不用担心,碰到自己不太会的也不用太着急,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做的时候记得随时保存,老师也会在旁边很和蔼地提醒考生。

考试完毕后,所有的学硕和专硕考生就会留在考室,院长会过来讲解一下复试和录取的事情,他会放个ppt,上面展示出每个方向每个老师的招生名额,有问题可以尽情地问他。不过这个院长答疑时间也有可能在缴费报到的上午进行,每年并不一定。院长说完后,会给考生一个晚上的考虑时间,你可以重新报方向,不用和考研报名时一样。在第二天复试前把你决定的结果告诉负责老师就可以了。

第二天上午是面试时间,在后主楼心理学院的院办进行。到了第二天,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会

选择改变方向,每个方向的报录比会大大的不一样。我们那年,总的报录比是1:1.5,但分到各个方向就不是这样了。举个例子,认知发展组的比例是1:1,也就是基本上报的人都要,而应用组的比例是1:2,会涮一半的人。这个需要你自己好好考虑清楚,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去决定。另外要提到的一点是,男生只要进了复试,被涮的可能性就不太大了,所以作为女生,如果跟你报同一组的男生比较多,建议要更慎重地考虑了,当然这个比例也可能很多看到后,都不敢重新选报应用心理学,这样复试的时候人也就少了,其实这和当初网上报名的时候是一样的,玩的是心理战术。

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面试是分组进行的,同一组的人在一个休息室等待,每次进去一个人,进去的顺序按初试成绩的高低排列。面试延续的时间不定,最开始进去的一两个人可能会需要15到20分钟,到了后面,每个考生差不多10分钟就搞定。面试室里坐着大概八九个老师,考生和他们正面相对,老师们面前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考生的简历。考生椅子的面前有个小圆桌。整个考室的气氛还是很轻松的,老师们都很友善,会主动对考生微笑着打招呼,消除大家的紧张。问的问题也不会很尖锐,会考虑到考生的心情。几乎大部分的问题是由坐在正中间的主考官提出的,别的老师可能会问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每个老师都会打分。

每个组老师问所有考生的问题大同小异,所以后进去的同学可以向先进去的同学打听打听。我不知道每年的问题一不一样,这里把我能记起来的问题都写下来吧:首先,一个三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这个要事先准备。做完介绍后,老师就问我,有没有让你印象很深的心理学书籍,论文,实验,说来听听。后来又问了我对以后研究的打算,喜欢什么方向,想跟哪个老师。之后又问,现在很多研究生考上之后就开始沉迷于网络,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要怎么解决。最后,根据我的简历问了一些问题,比如你跟着老师做研究做了些什么工作,你的本科学校的培养模式之类的。

在专业面试的同时,英语面试也会进行,也就是说,如果专业面试还没轮着你,你可以先去进行英语面试,当然也可以在专业面试之后进行。面试时3人一组,自由组合。进去之后考官(看上去很年轻,有可能是学生)会给三个人每人一张小纸条,小纸条的内容不一样,都是有关心理学的英语短篇,一般会是一个比较出名的理论。比如我抽到的是罗夏墨迹测验。三人看一分钟后,老师会根据你的纸条对你提一个问题,考生可以看着纸条回答。问题很简单,考得就是口头翻译能力,有时候会直接让你翻译其中的一句话,一般是复合句子。三人都回答后老师会给三人一个话题(用英语说),三人用英语自由讨论。直到老师喊停,一般延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话题的范围很广,比如我抽到的是智力测验的利与弊,也有别的组抽到谈谈日本地震。范围很广无法预测,只有靠平时的积累。

(二)复试时什么最重要

在三部分复试内容里,最重要的无疑是专业面试了。事实上我们都没有看到过自己三部分的分数,但凭着众人的感觉和经验总结,专业面试,也就是你未来的导师的看法,对你是否被录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试和英语面试不是说不重要,但我们可以推测,能通过初试的考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应该不会天差地别,这两部分是拉不开差距的。

那么,在这么重要的专业面试里,有什么是考生特别应该注意的?总结多方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礼貌谦虚。导师肯定都喜欢有礼貌的好学生,他们自身学识渊博,事业成功,什么能干的学生没见过,比起张扬高调,对自己感觉极度良好的学生,老师们更喜欢看上去踏实努力的孩子。礼貌怎么做都不会过,考生一进门,老师的评判就已经开始了,进门之后,老师会主动给你打招呼,这时你一定要微笑着回应,向老师们一一示好,最好能有眼神上的交流。老师向你说完面试说明时要说谢谢,面试结束时要起身鞠躬,向老师表示感谢。这种细节最能体现你的素质,千万不要因为紧张而忘掉了礼貌。此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要简洁明了,不要啰啰嗦嗦地说一大堆自己的成就,赞扬自己多么有能力,只需要简洁地说明自己的基本资料,着重介绍一下自己曾有过的科研经历和实践经历。自己没有发过文章不要紧,可以说说跟着本科老师做的课题,即便你在其中只是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不要自卑,让老师知道你参加过科研,了解科研是怎么回事,知道它的全程步骤就行。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毕业论文,说说你在其中获得的体会。比如对科研的热爱。说的时候不要夸大其词,实事求是就好。

2.自信。北师的老师是出了名的收人不看出身,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看重你的本科学校,不要求是名校。也不管你是不是跨专业的,有的专业如计算机,医学,生物等可能比本专业的学生更受欢迎。也不看你初试时候的分数,过了分数线就行。老师们看重的是你本身,这一点和很多学校看重学生的本科学校是完全相反的。在这短短十几分钟的面试,怎么让他看上你,选择你作为他课题组的助手?那肯定是首先你要拿出值得被人信赖的自信态度,所以,进门开始就要展示你的精气神。说话时不急不缓,眼神和老师们有直接的交流,碰到自己不会或完全没有准备的问题也不要慌张,可以给老师说,对不起,能让我想一想再回答吗?老师一般都会允许,还会觉得这个学生很有控制自己思维的能力。此外,如果能在谈吐间幽默一把就更好了,一两句就行,我记得我在自我介绍时,后来收我的老师就被我逗笑了一次,虽然她后来没怎么问过我问题,但最后选择了我。另外,如果自己有什么优势,也可以自信地说出来,不用夸夸其谈,诚实中肯地说出来就行。比如你对自己的英语有信心,你可以说,我的英语不错,平时经常阅读英文文献或浏览英文网站。

3.热情。这里的热情,当然就是指对科研的热情,对心理学的热情,对北师心理学院的热情。北师心理学在全国遥遥领先,老师们都是很爱自己专业和学校的人,也是很爱科研的人,考生们当初选择了北师,应该也是怀抱着好好学习研究心理学的心情,在面试时自然流露出就好,可以在自我介绍或回答问题时轻描淡写地带过,表达出自己是一个有热情,愿意为科研而付出努力的人。

(三)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我在之前并没有联系老师,现在想想有些后怕。在我的本科同学中间,大部分都是提前联系了自己想要报考的老师。有的发现这很有效果。建议后来考研的同学,尽量提前联系老师,毕竟,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吸引法则,人都比较喜欢经常在自己面前出现的人,让老师提前熟悉一下你的名字并没有坏处。

据我所知,北师的老师出现过因为很喜欢某位提前联系的同学,特意扩大招生名额的情况,也有的老师从头到尾不会回邮件。这个因人而异,写了邮件的同学不用天天守着邮箱等回信而耽误了复习,可以在老师不回的情况下多写几封,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对老师发表的文章的看法,但也不用重复地说,适可而止就好。

至于面试前用不用提前来学校见老师,我们去年的情况是北师心理学院的老师为了避嫌没有提前见考生的情况。别的学校有的导师是愿意提前见见考生的,如果你有这个机会,当然是要好好把握,毕竟多一次介绍自己的机会总是好的。

说这么多,我的意思是,能在面试前提前和导师取得联系更好,没有的话,也不要觉得自己就没希望了,面试时的发挥才是最重要的。

(四)面试时的打扮

这个大家真的不用太在意,我去面试的时候,大部分的考生都穿着平时的学生装,简简单的大衣和仔裤是最常见的打扮。也有人穿着胖乎乎的羽绒服。女生有扎着头发的,也有披散着头发的。我记得我穿的是黑白格子的外套和黑色的铅笔牛仔裤,再加一双黑色的短靴。就是平时在自习室穿的一套衣服。算是考生里穿得最暗沉的一个。总之,只要你不穿奇装异服,看上去是个正常的学生就好。女生也可以画个让自己显得很有精神的裸妆。不要浓妆艳抹就行。

因为听了北师大博仁心理学研究生复试指导,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北师大从公布分数线到复试,时间相对要短很多,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复试,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初试考的不错,在初试结束后调整几天,就可以准备复试了,希望以上的复试经验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北师大考研专业课必备指南

上一篇:先秦两汉文学教案下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