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和教学进度

2024-08-03

学情分析和教学进度(精选10篇)

学情分析和教学进度 篇1

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1.以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学生的兴趣很高。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充分把握学生情况,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三要素,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学得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3.注重教学思想的渗透与点拨,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感,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

学情分析和教学进度 篇2

一、立足教材分析, 明确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了一扇窗口,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材是活的, 不是死的。因此,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是向学生交代大量的教学内容,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认知和主动参与, 感受智慧生成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具体而言, 教材分析不应局限于所教的教材本身, 还应结合初、高中教材, 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 从不同角度总结所用教材的优缺点, 以便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

首先, 从纵向上看。尽管在具体的历史知识上, 高中和初中的历史教材有许多重合之处, 但高中的教材在视角上更多元, 更强调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并不局限于个别史实的记忆。以夏史研究为例, 《初中历史》 (七年级第一学期) 的表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停留于以时间为序的基本史实的描述;而《高一历史》 (第二分册) 的表述为“文献和考古中的夏文化”, 通过结合文献资料和相关考古发掘, 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突出获得历史结论的途径, 强调一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的比较分析, 有助于更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其次, 从横向上看。对教材的分析, 应重点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并与其他版本的教材做横向比对, 在此基础上把握所用教材在编写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 以便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思路。

试以上海在2007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的“余版”教材和曾经短期使用的“苏版”教材以及最早的“人教版”教材相对比, 不难发现, 新的“余版”教材综合了二者的长处, 既突出“苏版”教材中文明史的理念, 又弥补其史料不足的缺点;既吸收了“人教版”教材体系分明、历史感强的长处, 又摒弃了很多陈旧的史学观念, 通过结合小字或设置“知识链接”、“名家论史”等栏目的方式, 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吸收进来, 强调对学生历史通感、多维视角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当然, 目前使用的新版教材并非尽善尽美, 不足之处依然存在。例如:少数课后问题的设计与教学内容存在脱节;教学内容的前后延续上有局部的断层;部分内容的学术色彩、专业色彩过于浓厚, 学生不易理解;个别图片和文字存在误差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认真研究, 合理把握教学的度, 并适当向学生澄清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有学者这样指出:“从根本上说, 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 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1] 换言之, 历史教学的着眼点,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 而是为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服务。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由思考的精神, 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多种视角, 并在其中发展自我定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在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

二、贴近学生实际, 以学生发展为本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最近发展区”[2] 。在“最近发展区”中, 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 有知识的、能力的, 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师的教学行为, 包括教学手段的实施、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法、途径的不同, 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这个区域中发展的程度。因此, 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发展水平, 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1.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

首先,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的完整性、辩证性、逻辑性、假设性等方面已有所增强, 随着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 他们能够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的了解, 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提出假设并加以判断。他们不只是看局部, 更能着眼于整体;不只是看现在, 也能远眺到未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则经常表现为一种下意识的回应。例如, 在讲到长平之战, 秦军坑杀赵军40余万降卒的过程中, 有学生很快提出:“当时的总人口有多少?赵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士兵?司马迁的记载一定可靠吗?”这个问题中, 既涉及具体的史实, 也涉及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可以说含金量很高。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反映出简单的表层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真正吃透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 很难及时有效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契机。

其次, 由于种种原因,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相对比较薄弱,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不足, 以致容易出现一些思维上的混乱。例如, 在请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评价“为什么说古代罗马从共和制发展到帝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时, 不少学生以罗马帝国时期的繁荣局面来论证帝制的进步性, 这犯了历史研究中“以果推因”、“本末倒置”的错误, 将一个历史事件的结果看成是引发其产生的原因或条件, 缺乏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再如, 在考试中, 学生经常只看问题, 不看提供的材料, 给出一个意思正确却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往往得不偿失。这些问题, 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加以纠正,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

2.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认知情况分析

开学第一周, 我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5个班级中, 任选1个班级做了问卷调查, 总结和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情况。根据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的统计, 尽管有54.76%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和“很感兴趣”, 但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比较扎实”。90.5%的学生表示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于历史课上教师的讲述, 其中有62%的学生另外还通过课外阅读和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获得历史信息。问题在于,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有相当程度的兴趣, 也能主动地去接触和历史相关的信息, 但真正学好历史的学生却很少?排除学科差异和功利化学习的因素, 我认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身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贴近学生, 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 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无效的;反之, 如果一个问题全体学生都能回答, 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多达69.1%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感兴趣。虽然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早已脱离了纯粹讲故事的阶段, 往往更强调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突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培养学生从理性的高度思考历史, 但我认为,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本身就是来自于具体的史实, 与其抛给学生一个个的结论, 不如通过典型的事例, 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认识。

以《高一历史》 (第二分册)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为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革时期, 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变革层出不穷, 历史信息多, 线索乱, 传统的讲述法往往是从经济基础入手, 逐条分析各个领域的变革, 思路清晰, 但容易显得枯燥, 比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这种方式讲完一堂课之后,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抛开条条框框的束缚,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如泓水之战、吴越争霸、齐桓公称霸等, 展现这个时代的变革, 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学片段:

师:迁都到洛邑的周平王穷困潦倒, 只能向邻近的郑国借债度日。公元前763年的某一天, 郑国突然发兵吞并了邻近的胡国, 打响了春秋诸侯争霸的第一枪。这时候, 如果你是周天子, 你会有什么反应?

生:生气, 非常生气。

师:为什么?

生:因为按照西周时候的土地制度, 土地是属于周天子的, 不能随便兼并。

师:那如果你是周天子, 你打算怎么办呢?

生:很想制止, 但制止不了, 没那个能力。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

生:天子权威的衰落。各国纷纷效仿, 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通过多次教学准备和实践摸索, 我认为, 结合典型事例,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是激发其探究学习兴趣的关键, 同时, 也能使学生自觉地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 发现和感悟历史, 体验历史中蕴涵的人文魅力, 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现代公民。

三、完善有效教学准备的几点基本思路

首先, 引用赵亚夫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学目标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3] 事实上, 在实施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为教学目标贴了很多标签, 却无视实际的教学效果, 形成“一张纸, 两张皮”的局面, 这种做法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也完全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必须严格摒弃, 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备教材、备学生。

其次, 教学准备的关注点, 并非教师的教学技术层面, 而是学生的学习层面。教师应通过日常教学、作业、试卷、网络等多种渠道, 尽量多听取学生的想法, 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 我从这堂课中能学到什么?”让学生参与自己的教学评价, 从他们的眼中反观自己教学的成败, 其意义是几堂公开课或研讨课无法比拟的。

最后,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从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尽管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课堂教学, 但不断反思和修正的结果, 既能够形成多维的教学模式, 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情景尤其是突发的教学情景下更好地引导学生。

总而言之, 要想让学生“用心”学, 首先教师自身必须要“用心”教, 不仅“教教材”, 更要“教学生”。通过精心地教学准备、实施和反思, 不断挖掘历史教育的人文内涵, 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充分发展个人的能力和个性, 意识到自己是有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 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提供具有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73.

[2]张人利.教学有效性判断是评课的基本依据[J].现代教学, 2007 (1/2) .

学情分析和教学进度 篇3

关键词: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 实效性

学情分析指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包括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格等进行分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关键。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不仅能准备把握学生实际水平,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能全面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使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更加完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教师习惯运用计算机进行学情分析,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应付学校检查,这样教学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情分析,从三维角度进行研究,既要考虑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又要考虑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这样的学情分析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长远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及深远影响。

一、注重学情分析的全面性

进行学情分析的方法很多,不同教师有不同方法。笔者认为进行学情分析,首先要与学生深度沟通,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而以朋友身份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情分析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掌握学情分析技巧,正确处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同时,教师要注意学情分析的全面性,对学生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自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不必深入探究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确保学生以最佳学习状态投入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教学活动。教学分析既要有保底目标,又要有开放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二、体现学情分析的针对性

学情分析要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不能流于表面。教师要认清现实,从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潜力。对于班级中的优等生,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开放性和探究性练习,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水平,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习惯。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多提供一些学习技巧的指导和基础性习题练习,以快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正确学习方法。学情分析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无论是课前预案、课中记录,还是课后反思,都离不开学情分析。课前预案并不是定案,不能让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教师应该随着学生的思维变化而改变教学策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促进有效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为以后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形成教育体系,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三、关注学情分析的过程性

学情分析可简单可繁琐,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教学历练,掌握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能够从容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学情分析对他们来说比较简单。而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说,只有先在繁琐的教学实践中找寻规律,逐步积淀经验,才能将学情分析做到合理和有效。学情分析的过程性体现在学情预测、实时分析、反思分析等方面,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全面预测,对突发情况做出合理处置和引导。如有的知识拓展性较强,不适合中下等学生,这时就要尽量避免这样的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而要设计一些层次化的练习内容。课堂实时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是完整、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会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教师必须做出及时改变,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反思分析主要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思考,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强调学情分析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具有多样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调查研究入手进行学情分析、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通过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学情分析。教师只有客观、理性地分析,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收获到知识和快乐,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逐步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调查研究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前提,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身心素质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水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收集学生各种信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实现家校合作。其次,教学内容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关键,不同教学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不同,为学生提供的学习价值也不同,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认真分析学生的欠缺。最后,从学生提出的质疑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最有效的载体。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遵循学情分析的基础性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是缺乏生机的,教师必须遵循学情分析的基础性和科学性,找准教学起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由于学生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时应该重视基础性知识强化,及时巩固知识重点,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会给以后教学带来很大隐患,防止班级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同时,教师要在兼顾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情况下,加强“学习需要”分析和“基础性经验”分析两个方面。学情分析过程不仅是教师的活动过程,更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尤其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情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师对常用的学情分析方法缺乏基本了解与运用能力,导致学情分析的研究价值得不到发挥。总之,学情分析是教学活动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方案,积极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维中.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的起点[J].语文月刊,2015(10).

体育教学学情分析 篇4

作者:薛伍平所属班级:小学体育二班(宝鸡/安康/榆林/铜川)地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创建时间:2011-03-18

学情分析是体育课教学的前提,也是体育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必须途径。学情分析怎么进行,怎么分析,我采用以下几点方法进行分析:

一、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和卫生知识,分析学生的健康指数。

二、进行体制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各年级各班体育教育过程作一个学情研究,为以后教学中提高更好教学质量,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我在上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智识和技能专业课程计划的改革和贯彻,即学生的体育基础薄弱,对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指导作了阐述,旨在期盼能在有限的课时里,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同时体现贯彻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教法以学法为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体育保健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本人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促进学习正迁移试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教学,目的在探索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路子。为了使学校体育

能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系统工程;为了将学生被动学习与模仿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学习;为了帮助学生与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计划顺利接轨,我们根据当代职高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是体育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发挥学校体育优势,挖掘潜力,增强活力,自我创收,自我发展,补充体育经费的不足。

适应社会,抓住机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走学校体育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率;逐渐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在体育统计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潜在力,而且能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篇5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难点分析: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 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1 1

∧ ∨

1 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动反思:

先让幼儿自己体验分雪花片,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来是2。请面的掌握较好,幼儿对加法、减法都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的比较快。但到书写的部分,因为幼儿刚开始接触拿笔书写,书写能力稍弱,以后需多加练习。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2、初步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二个,橘子三个,果盘二个。雪花片,冰糕棒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

同样方法用3个橘子演示3的分解与组成。

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 ``````分解号1 1 `````部分数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串珠,等进行组成分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手势口述游戏”“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5、观察理解,完成书中的要求。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苹果和瓢虫的分合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指认整体数,分合号和部分数。

(3)根据花的颜色或花形作分解组成,在空格中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读出分解式。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练习数的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儿园分午点等。

附材料手势口述游戏。

如:练习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

1、2”,然后,两手指尖相对,腕部分开,做出分解号∧“的样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别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2的组成,方法同2的分解。两手腕部相对,指尖分开,做出∨的样子,表示合起来。

拍手对歌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篇6

(一)我对学情分析的基本认识:

学情分析能力是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知识储备和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需要的能力。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坚持以下几个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与巩固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收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要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双边活动并不合作的情况,使合作的双边学习流于形式。介于此,我们不妨总结实际经验与教训,对历史学科的学情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能力要点分解与训练步骤。

1、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我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其预习结果是:全班50位学生,经常进行预习的只有5位,占10%;有时进行预习的为25位,占50%;有20位学生从来就没有预习,占40%。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没有预习的课堂学习是完全被动的学习,它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怎么讲,他怎么听,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囫囵吞枣、吃夹生饭,因此教师上课提的问题,有时不知所云或无从下手,这样就出现了个别好生“一言堂”或“鸦雀无声”,需要教师不断启发、引导的局面。课后复习的目的是加强对当日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知识都是承前启后的,没有旧知识的积累,新知识的获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复习是何等的重要。但事实是:全班只有25%的学生进行了及时的复习,有37.5%的学生是等到考试时,为应付考试才复习,有37.5%的学生是偶尔复习。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你说,我也说,课堂乱糟糟的,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求学生在讨论时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人。同时,告诉学生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双边活动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双边活动中学会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学会交流与合作。

3、加强激励机制,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盒子

在双边活动中,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双边活动,实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教学目的。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其次,要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有意识地多提问他们,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同时善于应用积极、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使他们尽早树立信心,大胆发言。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4、教师在课堂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

(三)教学案例及分析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历史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往往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这将为学生学好历史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如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索。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动一动手自己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刻学生们品尝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历史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由于猜想浮力大小与6个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最后由各小组归纳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在猜想与实证间建立联系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了历史合作学习的功效。

(四)单项能力训练评价指标。1.教师自评

教学双边合作活动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教师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及学生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哪些准备。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为教学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这样,教师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教学设计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师还要提出几项单项能力训练要求:

①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③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要在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原有知识中巩固。④要面向大多数,使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大多数学生会经过努力能够接受的。

⑤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⑥组织好学生复习。2.研修小组互评

学情分析是使粗放的备课走向精细的教学设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如果学生的特点能够得以把握,那么大多数学习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学情分析单项能力训练的项目和要求:

准确分析学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篇7

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 将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函数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 那么学生的学情就是自变量,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情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因素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在低年级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活动,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例如, 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 因其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基本相同, 所以教学时, 教师只需稍加引导, 便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想出解题方法, 教师根本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去讲解。

二、客观分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 而且要深刻。能否领会编者意图, 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 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的过程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 通读教材, 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弄清楚每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例如, 在教学“9+4=?”时, 课本中只提供了一幅学校运动会的全景图。这幅图究竟有什么作用, 教学时应如何出示, 先解决什么问题, 再解决什么问题等都是教师教学前应该搞清楚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投影出示全景图,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 并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全班学生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图意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运动员喝了4盒饮料, 箱子里还有9盒, 请问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一数学问题, 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9+4=?”这个问题上。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想出计算方法, 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可能想出三种算法: (1) 数数法:1, 2, 3, 4……12, 13, 一共有13盒。 (2) 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 然后再接着数10, 11, 12, 13, 一共有13盒。 (3) 凑十法:把外面的喝完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 10盒再加上另外喝完的3盒, 一共是13盒。教师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 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 结合学具操作, 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最后, 再利用全景图让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 才能真正发挥全景图的作用。

三、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学情分析;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情分析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9年王荣生教授主持了一场围绕“学情分析具体化之途径”的会议,会议上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2012年陈隆升教授在《课程·教材·教法》第四期上发表题为《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基于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 的文章,进一步具体论述学情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基本路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情分析之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须有坚实的基础。著名教育家于漪指出,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放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与分年级目标中考虑;也要考虑到教材、具体的每一篇课文,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把握特色,把握个性;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要了解他们的语文水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从他们的实际出发。[1]从这三个方面认真考虑,仔细斟酌,制订的教学目标就可避免主观臆断。前两个方面是语文教师一直所重视的,而学情分析则被忽略或重视不够,殊不知研究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按照规律办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准确地认识学生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观念上树立心中有学生的观点

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要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对这个问题有一精彩的说法,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谈不上什么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起点状态,制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

(二)了解学生的整体特征和个性特征相结合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教师不能用老眼光去审视现代的年轻人。现代的学生思维活跃,科技知识起点高,生活知识丰富。教师要认清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教学中特别要讲究针对性、深刻性。教师在掌握学生整体特征的基础上,要注意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特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了教育学生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效果比“一刀切”好得多。

(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

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最隐秘的一角,需要教师认真细心地观

察,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才能在课堂上和他们取得心灵上的共鸣。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时期,知识日益增多,智力不断被开发,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等都处在变化之中。因此,学情分析不应是静止的,不应停留在某一点或某一阶段。分析要有连续性,并要有计划地把发展所得作简要的记录,作为比较分析的依据之一,从而探索分析学生的好方法。

二、学情分析之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导入的设计

同一篇课文,教学的对象不同,导入的方法就会有所不同。有的班级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较强,导入新课时,就可以采取旁征博引的方法,把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名言警句联系起来,和同学们一起背诵。既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也能激发他们背诵的积极性。而在语文学习程度一般的班级,语文知识积累较差,采取这样的方法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挫败感。因此,面对这样的班级就要采取一些简明易懂的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导入语。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设计,由于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梯度,简单、稍难一点、较难的问题都要设计。201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遵循的基本教育理念。针对语文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思考的乐趣。过分简易的知识、机械的训练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削弱学习动机。针对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也不至于一下子难倒学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是需要教师时刻进行学情分析。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只欲举未举的手……都表明了学生此刻的心理变化,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课堂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时,请语文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正确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产生学习的信心。回答得不好要耐心地引导,使他参与到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

笔者近期在师大附中听高中语文课,执教者是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执教的课文是《归去来兮辞》(注:此教学案例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诵玉老师的课堂教学),两个班级,一是文科实验1班,语文学习水平较高,一是理科平行班7班,语文学习水平较低。在听课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朱老师在两个班的教学方法不同,在一班朱老师主要是让学生翻译课文,说说对课文的理解,然后给予稍加的解释。在七班虽然也有学生翻译,但是教师的讲解占很大一部分。从两个班同学翻译文章的语言来看,一班同学对文章的翻译,文通字顺,较有文采,基本上达到了信、达、雅,因此一节课基本上都是同学在讲,教师只是稍加提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七班的同学翻译得较生硬,还有错误的现象,因此朱老师请几位同学来翻译后,针对同学不太明白的地方详细讲解。在第二节课上课时,老师首先检查一班同学的背诵情况,然后讲解课文;而在七班则是先讲解课文,再带领学生一起背诵。虽然只是简单的顺序变化,却体现了朱老师对两个班学情的深入了解。朱老师课后解释说:一班的学生学习比较自觉,理解能力也较强,背诵不会有问题。在课前提问背诵,可以检验他们的背诵成果,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产生背诵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七班的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对文章的理解也有难度,不理解文章的含义,背起来就比较吃力,在课前很少有同学背诵,如果这时提问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讲解课文之后,在老师的鼓励和带领下背文章就比较容易,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文章的背诵不难,削减了学生的畏惧心理。endprint

三、学情分析之于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作业的设计不仅要依据文本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家庭经济条件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城市里的学生,他们拥有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可以布置他们上网查询资料,写一份学习报告。而对于农村的学生,家里的经济水平有限,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布置这样的作业不是为难学生吗?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田野里的景物和农民在田野劳作的情况,写一篇观察日记或者是观察报告。

在作业评价检验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以朱老师的课堂为例,在教学《滕王阁序》时,朱老师布置了背诵全文(本文要求背诵二至三段)的作业。老师检查背诵时,却发现了不一样的处理方法。朱老师让有的同学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有的同学背诵五六两段,而有的同学背诵二三两段。朱老师解释说:第一种情况的同学学习优秀,最后两段背熟了,前面的就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只检查最后两段;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学习较好,背到五六段就可以;第三种情况的学生学习一般,让他们把文章的精华段落背熟,既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也能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样安排背诵,既节省了时间,又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这只是简单的检查背诵,却有很多的奥妙在里面,隐藏着优秀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不仅仅是教师备课的一个固定的环节,而是贯穿着整个教学的始终,甚至还贯穿着整个教学的学段,贯穿着整个学生生涯。因此,学情分析具有连续性,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要真正洞悉学生的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须多思考,舍得花工夫,花精力,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观察要精细,分析要周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教学生要“视其所以”,及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观其所由”,即观察学生所走的道路,“察其所安”,即考查学生的意向,“退而省其私”,即考查学生私下的言行[3]。现代教育对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更加重视研究。教师如果不认真探测学生的内心世界,只凭一时一事所得为依据,常会对学生的情况判断错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3]王国轩,张燕婴,蓝旭,万丽华(译).四书(论语)[M].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许龙梅,女,河南人,在读硕士,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基于学情分析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篇9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寻找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情感纽带,勾勒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图谱,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寻找恰当的教学策略。本文从以下几点着手探索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

一、课前了解学情,设计弹性教学方案

某小学语文组曾组织过以《凡卡》一文为教例的教研活动。

《凡卡》该教什么?教师们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课标》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梳理出教学目标为:(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2)领悟作品的表达方法,包括对比、反衬、暗示等。教学重难点则为:了解凡卡在信中所述的苦难并理解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凡卡》要学什么?“这些”是不是学生想学的?教师们在某班做了一次学情调查:自读《凡卡》一文,回答“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疑问?”让学生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根据调查反馈分析,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出凡卡在鞋匠家的悲惨生活。但普遍对第11至14段内容缺少理解表述,有的直接指出第13段读不懂。有少数学生对某些细节有感受,更多的是对细节提出了质疑。如第2自然段凡卡担心什么?叹气时想什么?为什么凡卡愿挨爷爷打不愿挨老板打?为什么凡卡老向窗户外面看?

经过分析整理,教师们对学生学习《凡卡》一课的阅读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不需要教师指导即可读懂的是第8自然段,阅读难点是第11至14段及与全篇的关系;学生对文章某些重要细节不理解或者是看不到,这些内容是阅读的盲点。由此推断出,本课学习需要提升的阅读能力是对隐含信息的发觉与推断及在此基础上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凡卡》该如何教?明确了“学生已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及“想知道什么”,三个板块的弹性设计水到渠成地诞生了。

板块一:读信的内容——走进凡卡的悲惨生活。

板块二:读插叙的内容—一走进凡卡的梦幻世界。

板块三.读作者的叙述内容——体会文章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凡卡》教得如何?课堂上,朗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交替使用。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深切地感悟到语言的精髓。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会的反复讲,不会的没有讲是教学的“无用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制订一定要基于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不能单凭教师的主观判断。唯有如此,才能设计出富有弹性的教学预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上把握学情,灵活变更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面对“学情”临场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策略。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把智慧用于课前预案的设计上,更要根据学情灵活应变,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新设计,动态生成,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相机诱导

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或不确切的理解,教师要及时地捕捉这些“错误”和“问题”,为我所用。

如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让学生用四个字归纳课文中的第四件事。学生的归纳大多集中在“关心阿三”“关心女佣”“关心佣人”三种。突然,有位男生把手举得老高,大声回答:“关心女人!”逗得大家哄堂大笑。笔者没有加以否定,而是让学生在笑声中比较哪种说法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学生感觉“关心佣人”最好。因为“阿三”只是一个人,“女佣”也只是佣人中的一部分:“女人”提法不妥当。只有归纳成“关心佣人”,才最能表现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

上述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不很确切的回答,随机应变,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准确地概括内容,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

(二)顺水推舟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或需求,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学情”的教学价值,顺水推舟,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笔者教学《火烧云》一课,有学生质疑:“‘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里为什么要用‘烧’而不用‘红’?我看到过天空中的火烧云就是这样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的。’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接过话茬:“对呀,为什么不用‘红’呢?我看用‘红’也可以嘛l”并在课件中出示句子,将“烧”换成“红”,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于是,争论开始了„„

(三)另辟蹊径

“条条道路通罗马”。当教师发觉学生对某问题一下子难以理解时,不要穷追不舍,而应选择另一条途径,进行成功的突破。

如一位教师执教《赵州桥》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教师提问:“设计”是什么意思?学生有的说“就是建设”,有的说“应该是想和思考”,有的说“是画图”,有的说“是绘制”。很明显,学生的理解是片面和肤浅的。于是,教师另辟蹊径,先引导学生学习赵州桥的外形,然后顺势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李春要建造这样一座桥,事先要做哪些工作?学生想到了李春要考虑造什么样子的桥,要花多少材料、多少时间,要把想造的桥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或者先做个模型„„教师顺势引导:在一个工作没做之前想好方式、方法,画出图样,有时还要造出模型,这个过程就叫设计。

三、课后反思学情,总结修订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等方面来评价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考虑教学策略还有哪些需要修改或补充,以便及时修订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笔者曾听过一节一年级语文课,内容是教学拼音ai ei ui。课始,教师播放录音故事《龟兔赛跑》。(大概用时三分钟)

师:刚才的故事里藏着三个复韵母宝宝,小朋友认识吗?

学生有的说gui,有的说ao,有的说p,教室里显得有些嘈杂。没有学生正确地说出这节课要学的三个复韵母,最后还是教师揭示了课题。随后,教师又出示了一张树形图片。

师:知识老人给我们送来一棵知识树,树上结满了知识果。(教师出示ai ei ui的图片,贴到树上,学生齐读)

师:猴哥哥带着声母bpd来找ai了,小朋友读一读。(学生拼读)

师:跟我念:“bai枝头玉米别乱掰,dai上课专心别发呆,pai伸出小手拍拍拍。”

(随后ei ui的拼读,教师也采用了同样的教法)

最后是两个游戏环节,开火车和摘苹果„„

从“游戏反馈”环节看教学效果,大概有六成以上的学生不会读或读不准音节。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学失败呢?一是一部分学生的语音和普通话语音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学生受方言和乡音的影响,在拼音学习中会产生很多特有的语音问题。二是教师较多地关注教学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发音方法和要领的有效指导。于是,教师改进了教学策略.借助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拼音基础,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发音方法和要领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拼读困难,达成“准确拼读”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之我见 篇10

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动机,年龄等心理特征,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这些因素都反映出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这些心理因素,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水平条件的制约。同一年级或同一班级的学生对某种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可能会有很明显的差异。同样,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同样一种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和阶段发展。

一般在教学设计中,都要写上学情分析,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也是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之一。“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空泛,没有针对性。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知识、不同技能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新进展,而从知识、技能等方面来阐述最新发展就是教与学目标。“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了解学生的: 1.学生年龄特征分析

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特别关注,喜欢进行合作学习。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注意力比较持久,适合进行软持久的技能训练。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学生的认知需要那些只是储备,他们徐洗过了没有货他们了解吗。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本班级学生认知水平如何?有没有较强的求知欲。那些学生底子好,那些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有困难。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材施教,设计任务。4.学生的学习习惯

本班学生是否思维比较活跃,反应灵敏,思考有没有深度?

上一篇:面试,应聘技巧讲座的新闻稿下一篇:工程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