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共11篇)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 篇1
在农村普通中学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约有25%——30%的学生无法适应这一阶段的外语学习。他们外语学习能力薄弱,外语成绩低下,一上英语课就心情烦燥,思维抑制,继而放弃外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由此产生。因此,如何克服和矫正这部分学生外语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是广大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不断探索并致力于解决的难题,是全面提高农村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当前外语教学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存在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外语的必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1、目的不明确,盲目好奇
农村学习由于地域和环境等因素限制,知识面较窄,开始时对学外语感到新鲜,但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带着迷惘、新奇开始了英语学习。学生学习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感兴趣——失去兴趣和信心——厌烦和反感。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高涨,当他们学会几个字母、几个单词和几个简单的句子时,课堂内外都可以听到牙牙学语的感人场面。但曾几何时,这种景象很低快每况愈下,因为,这种热情仅仅凭借好奇心的驱动,他们全不知学英语的艰辛以及保持这股学习热情所需要的毅力。所以,一旦困难接踵而至,日积月累,厌烦和反感便逐渐生成。
2、缺乏动机,学习时热时冷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和转变时期,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时而兴奋快乐,时而沮丧消极,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忽高忽低。这种学习上的“泠热病”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稳步提高。语言学习一定要天天学、日日用,才能越学越好,所以英语学习也贵在坚持。但许多学生的情况往往相反,或一曝十寒,或浅尝辄止。知识、技能和能力得不到合理的发展,一遇到困难只想打退堂鼓。
(二)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直至丧失的主要因素有:
1、音标不会拼读,单词记不住,文章前读后忘。
2、成绩始终不理想,学习没有成功感。
3、遇到困难和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帮助和纠正。
4、作业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学习始终处在紧张状态。
5、得到的批评多,关心少,师生关系不融洽。
6、家长对子女学习漠不关心。
7、其它因素。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相当多的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和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成了学习成绩差的一般规律。因此,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习惯良好是提高学习效率、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存在的主要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有:
1、单词、词组死记硬背
由于没有过好语音关,所以普遍存在着发音不准、句子不会读的现象。记单词时都是用逐个读字母的方法,根本不考虑音、形、义的结合。有的学生为了防止读音遗忘,常在单词上注上汉字读音,令人啼笑皆非。
2、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
由于缺乏上好英语课的基本词汇,没有具备语言学习听说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上课听不懂,无法理解教师对句子或课文的陈述和讲解。于是,“视而不见、闻而不听、”长此以往,将一无所获。
3、不善于归纳和总结
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长期采用陈旧的“搀扶”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在学习上“观望、等待、依赖”的习惯。他们学习不主动,思维不积极,更没有把新旧知识积累和串连起来,而是把原本有系统、有连贯的东西割裂开来。故学会了新内容,忘了旧知识;拿起新课文,丢了旧课文,造成新旧知识脱节。他们的学习只停留在一课书的水平,从而增加了学习难度。
4、缺少预习,未能及时复习
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是他们的“通病”。在学新课时不了解有哪些生词,连课文的标题也不屑一顾,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重点、难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心中无数。对教师的提问不是答不上,就是答非所问,拉慢了课堂教学节奏,课内时间利用率低、效率差;课内学。课外忘。
5、回避困难,抄袭作业
抄袭的坏习惯,学习上就不思上进,贪图省力,得过且过,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因此知难而退、抄袭服务业是学习不进步、成绩倒退的主要原因。
6、胆小害羞、不敢开口
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胆小害羞,在上课有问题不敢说,不敢大声回答、教师的提问和朗读课文,唯恐教师批评,又怕同学取笑。
二、对策及建议
综上所述,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归因错综复杂。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成效。
1、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乡镇政府支持,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师的冈位培训,分批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特别要过好发音和拼音关。二是加强各年级教师的集体备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2、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入门教学
英语入门教学是学英语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教师要及时摸清新任班级的学生情况,如原就读学校、学力基础、父文化程度、学生个性、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对有困难的学习加强个别交流和思想沟通,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更要引导他们多开口、多交往,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体验到英语教师的特别关爱,建立起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自觉性和毅力。
其次,强化语音教学,使学生过好语音关,掌握读音规则,培养起拼读能力,拥有一把打开英语世界大门的钥匙,扫除英语学习的拦路虎。
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克服懒散和不愿开口的旧习。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督促、和检查,使学生养成在课堂内外仔细观察、大但模仿、全力投入积极参与、及时预习和独立作业等良好习惯。
3、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课堂教学
人人都有语言能力,有语言能力的人都能学好母语和外语,学好英语决不是一些人的专利。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人人参与,改变学习困难生作为陪衬或局外人的角色,把他们从自我封闭中请出来。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人人有收获,不断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师是英语学习的指导、促进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其“听讲——接受——记忆——习题”的学习模式。通过假设情景,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不断地体验、掌握英语。要兼顾各种层次的学生,训练要体现层次性。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不是一件苦差使。
情感是成功教学的第一要素,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充满情感交流,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高涨的热情。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学生可以依赖的指导者,使课堂充满微型机和活力。
4、从实际出发,有效进行补偿教学
由于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学生间存在着学习上的差异,因此个别辅导、补偿教学是必要措施。
补偿教学必须以学生愿学为前提,可以通过结对子、成立学习小组等形式,创设学习氛围,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唱英语歌、做游戏、讲英语故事、竞赛等,寓教于乐,吸引学生。
补偿教学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是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苗头,及时组织补偿教学。对待困难生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切忌粗暴、训斥或忽冷忽热。
有效的补偿教学必须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找准突破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5、赢得家长支持,合力做好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配合的重要意义方法,使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如录音机等,同时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督促、引导,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 篇2
1. 学习兴趣: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如果高职招考和高考都不考英语,大部分同学(64℅)是不会选择上英语课,他们对英语的学习都是被动,除了上英语课,大部分同学每天能自觉花在英语学习上的只有半小时,而与此同时,41℅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受成绩的影响,受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影响的只有17℅,受教材内容的有趣性和相关性影响的只有19℅。
2. 学习方法:
6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3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无学习方法,只有7℅的学生能经常探索,有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25℅的同学能主动完成新课文的预习。
3. 学习习惯:
在早自修能开口大声朗读的学生不多(9℅),自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投入时间较少(41℅),碰到看不懂的单词、句子49℅的同学不会去查字典,在平常的学习中几乎没有互帮互助的情况(71℅);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偶尔记笔记的有59℅。
4.学习策略:平时懒散、应付作业、被动学习的比较多(83℅)。对学英语中出现的错误,33℅的同学会积累起来,经常复习。74℅的同学喜欢老师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45℅的同学认为记单词、句型、笔记对提高英语最有效,因此他们(48℅)认为老师的作业设计应注重基础知识、复习单词、句型和笔记。13℅的同学希望通过找老师辅导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教学建议:53℅的同学认为没必要增加课时,反正都听不懂,上多少节都一样。45℅的同学认为需要经常测试,而且应侧重阅读能力方面的教学(37℅)。如此的学情给予我们的教学什么样的启示呢?结合高职招考的考纲要求和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对以下五方面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究:
1.师生关系是否走进学生内心。在这个讲人脉关系的现代社会,“熟人好办事”。我在教学中坚持的一个做法是,让学生“爱”上我!人都是感性动物,更何况是未走上社会的学生?只有喜欢一个老师,他们才会喜欢这个老师上的课,才会学好这门课。我想作为农村中学教师的我们只有主动地去关心学生,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拉近距离,成为他们的朋友,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我们才能从交往中知道他们的学习兴趣,查明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和知识的缺漏情况;然后,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从心理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为英语教学铺设道路。
2.英语教学是否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发展。目前农村中学有严重的“英语无用论”和“英语难”思想,上一届的学长学姐在外面打工回来后,总会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传达一种“学习英语是吃力不讨好”的思想。有的学生还会想学好数理化来弥补英语的不足,反正高考只要总分上去了,英语考多少都没关系的。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我平常的做法是利用自习课或者班会课的时间给他们讲我教过的学生的工作生活现状,尤其是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的故事,让他们明白虽然我们是农村人,但现在交通便利,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指不定哪天我们的工作需要用到英语,现在尽努力做好,不为将来留下后悔的可能!
3. 英语课堂是否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不是以学生的学期为基础,而是以教材的进度要求为基础,上课只是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每一节课都应该是师生交流、互动、相互学习的一次机会,而不是教师为完成某项任务的“独角戏”。做为农村教师的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态度、班级水平和心智水平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新的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仔细阅读教材,梳理每课的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固守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4. 英语教学是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
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成就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掌握英语的。激励学生适当接受难度适中的任务,让他获得成就感。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学成绩好的老师,他的英语课堂氛围也是融洽的、和谐的、民主的,学生是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学生对英语课都是充满期待的,有兴趣的。
5. 课后反思是否深刻到位。
反思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中学都有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但大部分老师都是在应付了事,有的是网上百度,有的是胡乱编造,教学内容与反思内容根本八竿子打不着,没有一点关系。我认为教学反思就应该从自己的实际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思考应如何改进教学。例如,哪一部分自己讲得比较好,学生还有什么听不懂的,暴露出学生哪些方面知识点的欠缺,下节课要做什么补救等等。
总之,农村中学的学生学情与城市中学的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受设备条件、生活水平、社会条件的制约,教师工作起来也会更辛苦。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以高度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教学当中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大面积提高。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 篇3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这就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理念应以人为本,以关注人、关注人生命成长、关注生命发展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只有当我们把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学生才能以“每一位”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每一位”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的影响、同伴交往中的体会,以及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特长和独立的见解,在共性的背后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情,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状态是参差不齐的,也决定了学习结果的不同,对培养学生的学力产生了障碍。
同时,农村学生大多数为外来务工子女,缺乏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缺乏多元对话的能力。农村语文教师总体理论素养低,教学观念落后,业务能力差,尤其对动态学情的把控缺乏智慧,难以在基于不同学情状态下进行学力培养。有些农村教师在课改潮中缺乏静心思考,过分追求花哨的课堂形式,上课只讲5分钟,结果语文教学为活动而活动。有些教师则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地看重教师自身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地看重教材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力发展;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潜能的发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积极研究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一套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让教学模式架起打通学情与学力的桥梁。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研究,构建符合“学为中心”理念、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培养学生学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农村初中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使教师理解自己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理与意义,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促进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提升农村教师基于学情教学的课堂有效度,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具体达到以下三个转变: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015年国家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来解决学生学习中想知的兴趣点、能知的提升点、未知的疑惑点。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享受到“学会”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语文。因此,教学设计要基于学情、关注学法,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事。
2.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新课程提倡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发展应用意识。但语文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语文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种类型的语文试题或写某种类型的作文,却不知道为什么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用。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教学流程,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开展多样化的生生对话。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而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对话,决定了学情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是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动态学情呈现出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感兴趣,哪种学习方式更有效,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很欠缺,学习的状态及气氛如何……然后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可能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势而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灵感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是在合作对话、相互探究中突然闪现。变革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必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学风,最终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力、推进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研究呢?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围绕“如何科学把握学情”的问题,基于学情调查的途径与方法考虑,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学情,来培养学生学力。
1.课(学)前学情把握与教学设计策略。在“预习交流”教学环节,以“预习稿”为抓手,在学生做好、教师批改后开展课前静态学情研究,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在预习稿编写上研究四点:第一,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预习”的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从学生预习的视角来编写,问题要有梯度性,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教师预习稿编写应着眼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解重难点,可将重难点问题化、预习思维过程化,引领学生预习时突破重难点。第四,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稿内容课堂交流时,研究预习稿所反映出的学情与教学预设的融合度,并进行重组、整合、取舍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预习稿基于学情教学的辅助地位。
2.课堂(学中)学情反馈与教学调控策略。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前的学情分析,更在于课堂生成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应激的迅速反馈与分析,也就是对课中动态学情的分析。教师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可从“依据学生自主回答选择教学内容,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根据学生展示调整教学,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作出调整,根据学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调整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研究动态学情,教师适时介入,或点拨提示,或表扬鼓励,或组织小组内继续讨论,让他们在民主和谐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兴趣,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提升学生学力。
当学情呈现时,为让学生学力有提高,必须进行学法的研究。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重点研究“教学对话、阅读对话、小组合作、活动形式”。教学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对话,特别在师生对话时,研究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指向功能:过渡、小结、提升、点疑、深化等。阅读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因此,重点研究不同文体的对话通道、文本细读的对话切点、前备知识的勾联关系。当疑难问题产生时,研究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达到共享、互助的对话目的。
在“迁移实践”环节,重点研究迁移、实践的应用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学力从“学语文”向“用语文”转变。
3.课(学)后学情分析与教学反思策略:根据上课的实际效果,课后进行学情、学法、学得三者关系的研究,明确得失的原因,并在作业或相关将学内容中进一步巩固。同时,要进行学生学力培养效果的研究。
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灵活高效为追求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重点突现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和“学为中心”下学生学习状态与培养学力的勾联,切实解决当下宁波市普通农村中学存在的学生低效学习、缺乏自主合作能力和教师以教为中心等实际问题,旨在大规模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模式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文本、作者、生师、生生之间进行深度对话,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基于语文学科的特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从而唤醒教师自身的生命感,唤醒学生潜在的智性与创造力,唤醒文本与知识的含量,唤醒课堂的精神活力,使“教”的智慧与“学”的智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学力得以发展。
初二语文秋季学情分析 篇4
一、整体情况概述
我们任教两个班的整体情况如下,入学时大部分的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男生尤为突出。学生良莠不齐,差距比较悬殊,虽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基础逐步得以夯实,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整体有所提高,可与其他平行的班级相比,我所教班级中能够达到优秀的学生却很少,平均分也不尽如人意,还有几名学生自入学以来成绩就从没有突破过35分。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课堂上的表现,我认为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在平时的小测和期中期末的大型考试中,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其中男生居多。如第1题写字和注音,第2题错别字,第三题成语的使用,第5题古诗文的默写,第18题加点词语的解释,第19题句子的翻译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靠,成了他们的绊脚石,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这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学得比较浮躁、不扎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不够充分。
(二)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这种能力有它的依赖基础,而这种基础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世界上不存在空中楼阁,要发展这种能力首先要解决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在这次试题中主要表现在:第4题的病句选择,第6题的上下文衔接,第7题的综合实践,两个阅读题的理解等。我们的学生在这些题中的得分是很低的。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班级内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缺少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我们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比如说作业的书写、作题格式、作题的好的习惯、上课听课的情况、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在这些问题上我从一开始就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改变,但是这种学习习惯的改变和培养的难度是很费劲的,也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通过这段时间不间断的努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和我的要求还是有些差距,我会继续努力完成这项工作。
三、工作设想
针对我班的情况,谈谈我今后工作的几点设想
1、继续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问题。要经常性的抓学生的习惯问题:抓学生上课时的听课表现,课堂是学生学好的最关键的阵地,抓住课堂是关键,我想以后的工作中更要注重这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使孩子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工作;抓学生的学习书写、答题的每一个细节,书写的好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时的状态,能工整书写的学生通常有着一种严谨的治学心态,相反那些不认真学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潦草书写的不良习惯,其次注重学生在答题时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比如分条作答,按要求答题,答出得分点,注意答题格式等;抓作业的独立完成情况,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窗口,必须要求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而且要狠抓作业的质量。
2、抓学生的基础,既要抓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还要抓学生能力。以后要加大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力度,每天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和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及时地反馈学习中的存在问题;还要加大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如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想像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篇5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难点分析: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 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1 1
∧ ∨
1 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动反思:
先让幼儿自己体验分雪花片,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来是2。请面的掌握较好,幼儿对加法、减法都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的比较快。但到书写的部分,因为幼儿刚开始接触拿笔书写,书写能力稍弱,以后需多加练习。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2、初步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二个,橘子三个,果盘二个。雪花片,冰糕棒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
同样方法用3个橘子演示3的分解与组成。
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 ``````分解号1 1 `````部分数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串珠,等进行组成分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手势口述游戏”“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5、观察理解,完成书中的要求。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苹果和瓢虫的分合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指认整体数,分合号和部分数。
(3)根据花的颜色或花形作分解组成,在空格中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读出分解式。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练习数的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儿园分午点等。
附材料手势口述游戏。
如:练习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
1、2”,然后,两手指尖相对,腕部分开,做出分解号∧“的样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别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2的组成,方法同2的分解。两手腕部相对,指尖分开,做出∨的样子,表示合起来。
拍手对歌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一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分析 篇6
教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 移习惯,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写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还鼓励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们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利用早读时间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倾听、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审题、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 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
学情分析:在期末这次语文测试中,90% 的学生达到了优秀。及格率 100%,最高分 100,最低分87。从本次检测中可以看出 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1.抓基础知识。由于平时训练扎实,学生对拼音,字词掌握牢固,因而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测试中得分率为98%。2.注重说话写话。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写话 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写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 写话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写话这部分内容的检测中得分率为100%。
存在的问题:
1、极个别同学做题不按要求做,马马虎虎,不听老师读题,出现很多做错的现象。
2、学生的写话能力有待提高。
3、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如字迹工整、认真。在考试中,很多的错题者都是因为没有审清题 的要求、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造成的。
今后改进的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 导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 理解能力。
2、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的能力。
4、在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 题、认真做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 篇7
一、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业需要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精心选择的, 而且经过了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加工处理.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主张为了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 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安排.因此在教学设计前要先考虑三个问题:学生已经学习过哪些相关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他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已经学习过哪些相关知识和掌握到什么程度就是需要我们分析的学生起点, 有了起点, 我们才能根据学生的起始能力确定教学目标, 创设适合学生掌握新知的课堂情境.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内容, 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 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 自主参与购物活动,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并运用乘加乘减运算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果整数的四则计算, 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与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这七种运算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掌握,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都将无法进行.同时, 学生必须掌握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否则将不能自主地归纳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分析学生的背景知识
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 总要与以前的知识发生联系,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来理解新知识, 在头脑中构建新知识.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 不仅要分析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 还要分析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找规律》之前,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时初步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 根据余数的多少分析判断相关情况, 在三年级初步掌握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所以老师在课堂设计上直接采用了两个一组的周期现象, 并且摒弃了一些外在的因素, 直接用圆圈图形来表示花盆,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第15个花盆里花的颜色, 再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的想法, 把本课的研究直指根据发现的规律用除法计算.在用除法计算来判断的时候, 结合计算结果商几余几, 用问题“第几组中的第几个”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把判断“第几组”和“第几个”的方法提炼出来, 使学生能根据余数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准确地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状况, 才能确定他的不同领域的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情况, 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三、对学生是怎样进行思维的分析
我们以为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 其实不然.好多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关注较多的是课上怎样进行教, 却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如何学的, 学生又是如何进行思维的.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 各自的个性风格与学习特点总会存在一些差异.如果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实际状况, 其结果很可能与教师的预设大相径庭.某教师对四年级下册“不同物体之间的搭配”一课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幅场景图, 图的上方是三顶帽子, 下面有两个木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了解到哪些信息, 接着让学生根据场景提出问题:两个木偶选配三顶帽子共有几种选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的课题.在实际进行教学时, 学生并没有按照设计者的思路提出两个木偶选配三顶帽子共有几种选配方法, 而是问:木偶1与木偶2哪个戴第一顶帽子更漂亮?帽子数量比木偶数量多多少?第二顶帽子更适合哪个木偶来戴呢?帽子与木偶一共有多少个?急得老师是一头汗水, 学生就是没有提出他所预设的问题, 最后只好自己揭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造成老师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教学差异的原因就是老师对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没有很好的分析.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 往往会较多关注教学目标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等, 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状况的分析这一环节.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学情分析的方法 篇8
由于学习能力、智力状况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笼统做法,而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对小学语文教学学情进行分析和把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师的工作重点。
一、对小学语文教学学情分析的原因
1.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花园里的园丁,园丁的职责在于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使花朵茁壮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掌握学情,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为满足学生的需要,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改进教师教学的需要
教师的教是针对学生的学,如果脱离了学生这一主体,教师的教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基于这一情况的教学才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透彻,那么一切的教学活动就犹如空中楼阁,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3.促进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教育,如果教育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蓝本,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判定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也是衡量一种教育模式的有效指标。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就不能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不能找出对策帮助其解决问题,也就不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宏观的角度看,也就阻碍了整个教育的发展。
二、如何对小学语文教学学情进行分析
1.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
对小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测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从而为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日月潭的传说》,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朗诵课文;其次,在进行课文内容教学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所描绘的内容;最后,教师要进行深层次的教学,让学生试着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并为其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
2.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学习《日月潭的传说》为例,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会进行课前预习,自主查阅课文中的生字,标注文章的段落,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在对这些学情进行了解和分析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高教学要求、增加教学难度,在学生掌握基本课文知识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统一分析
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了解、认知的事物也不一样。北方的孩子难以想象南方的江南水乡,南方的孩子也无法感受北方的冰天雪地。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的限制。例如,在学习《雪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雪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雪儿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4.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语文学科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才能学好语文课程。所以,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具体的方法如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对学生的兴趣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感兴趣内容的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掌握学情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是每个教师必须做到的,要对学生进行教导,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白学生需要什么,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2.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根据学生学习的具體情况,为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也就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这样一来,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也就不再只是口号,而是一定会实现的伟大目标。
搞好学情分析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学情分析时,教师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唐亚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课外语文,2012.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 篇9
(一)、创设情境:
师:猜谜语: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蜜又甜。猜一猜它是啥? 生:月饼。
师:好!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上有几个大月饼?(4个)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2个。
师: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1个。
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生:(半个)一个月饼的一半。
师:月饼的一半又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校的内容。(板书:分数的认识)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师:“一个月饼的一半”如何表示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用什么好的方式表示,可以和同位商量。
生:窃窃私语,在酝酿着,思考着,设计着,各自的方式。
师:你设计表示的方式能告诉大家吗?
生1:我们想用0.5表示。
生2:我们想用1÷2表示一个的一半。
生3:2/1。生4:1/2 生5:„„
师:生1的0.5也很好,用学过的方式,能不能用其他的方式呢?生2的1÷2是一个算式也行,但还不够满意。生3的2/1我的理解是2个月饼分给1个小朋友,不行。生4的1/2你告诉大家理由;上面的1表示一个月饼,横线表示将这个月饼平均分,2表示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师:好极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师:回忆以下,说一说你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1/2来表示。生1:吃西瓜。如:把一个西瓜平均2份,表示其中的1份为1/2。
生2:切蛋糕„„
生3:折正方形的纸„„
师:指导学生涂出书中图的1/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1/2的意义)。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 篇10
在此次的远程继续教育培训中,我有幸学习了刘德武老师做的《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讲座,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正如开篇所引用的那句话,刘老师从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等三方面详细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
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达成默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列举了很多详实生动的事例加以详细说明,从而为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上展开相应的教学设立了有效的学习榜样和可行的教学模板。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的专家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
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学习什么,您教我们得了,那个同学,老师我想学习那个知识,您教给我们得了,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对吧,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大家就学习什么,是吧,这是很正常的。那么我在这时候谈的
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第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我在上课时候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属于思维反响过低的话,那么这节课您最好先别上,您好好再备备课。
第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第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六,关注隐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关注隐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关注隐性需求,什么是隐性需求呢,就是他明明应该有这个需求,但是他就是说不出来这种需求,这个靠老师,靠老师去发现,靠老师去预见是很重要的。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析学情;了解学生;教学设计;因材施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个别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教学,所以说教学之前,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一、分析能力水平
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水平是学生达到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认为起点能力是学生学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对于年级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还拘泥于设计同一,教法同一,“千课一面,众口一词”,必然导致学生感到味同嚼蜡,一无所获。只有在有效的教学中,对学生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学生认知的起点能力,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寻找到差距,从而真正落实教学所需,课堂教学才会变无效为有效,达到更高的效率。
以教学“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为例。
1.教材方面
水平三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教材在小学阶段跳跃类运动的教学不能超之过早和过分地追求高度。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目标主要定格在学习简单形式的助跑与起跳相衔接的跳跃动作,体验在快速跑的过程中如何自然过渡到起跳的动作要领。根据课标精神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
2.学生方面
学生在这个时期处于加速生长期、精神振奋期和思索期,有着极其强劲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着很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浓厚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又有其独特的独立性,这时要更好地培养其不怕挫折的能力,给予学生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耐挫力的平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系列性的竞争比赛,触发学生追求成功,勇于尝试挑战和冒险,靠自身的能力和外来的合作之力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极限。
3.对应策略
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直观性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动作概念,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借助教材特有的趣味性、展示性、竞争性强的特点,采取带领学生练习、指导练习、纠错练习、促使学生模仿的学习方法,在快乐活动中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弹跳素质。教学中,为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以皮筋代替横竿,充分利用器材的安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多种跳跃能力的练习,学生在了解跳高的知识后,主要练习简单的跨越式跳高技术。练习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现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选择高度进行练习,通过自主练习、指导纠错提高跳跃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发挥自己的能力水平,自我组织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把握心理需求
兴趣和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基于两者紧密相连的关系,我在本学年度就所教的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分析如下:1.依赖性强;2.自我约束能力差;3.模仿能力强;4.好奇心强。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因此在体育课中会出现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高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内容比较喜欢,学习的兴趣也高。
以教学“水平一”二年级《投掷》为例,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采用了常规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模式相对比。
1.常规教学模式:讲解示范——探究教学——合作练习
2.情境教学模式:情境导入——讲解示范——评价鼓励——游戏活动——探究教学——合作练习
结果显示:
常规教学模式:教学虽然运用语言和示范动作,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所学的动作全貌,了解所学动作的整体形象、结构,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在整个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却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动作程式化,恰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全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全面了解到学生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热衷喜爱,教师通过设定情境“喜羊羊智斗灰太狼”启发性的诱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运动技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体验运动和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务必着力于教学设计之中,在评价鼓励中适时奖励喜羊羊头饰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必将更高一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凭臆想进行判断,着重于实践,依照客观实际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健康第一”“实践第一”“敢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根生于学生的心灵之中。
三、完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和方法要转变,是不断探索的一个长期发展方向,课堂教学是贯彻与落实新课程的主阵地。根据新课标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把教什么变成学什么,把怎么教转为怎么学。因此我们力求在教学中要做到:备课“细”字突出,“一标”明确——课标;“双基”扎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点”明确——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三路”清晰——教路、学路、教师的思路;讲课要“精”字突出——精心设计导语和板书,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使用教具、学具,精心指导学习方法,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过程。走入学生当中,观察他们、了解他们,通过不断地思考摸索,在课堂教学中民主化、平等化,和谐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赏识、期待和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体育课堂上并不缺少乐趣,缺少的是我们老师开采情趣的心眼!缺少的是关爱到每一位学生,去挖掘学生深层的潜能!“相信潜能,充满期待”,今后的教学中,我愿意尽我所能,让真挚的情感在体育课堂恣意流淌,让细微的爱心在学生心田纵情穿行,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地呼吸!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儿出版社,2011-02.
[2][苏]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朱小蔓.情感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农村语文教学学情分析】推荐阅读:
给农村语文学习学困生把把脉----浅谈学习现状与分析06-11
农村语文改革09-04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08-17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09-22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09-28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管见06-03
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06-17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08-20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07-26
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