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24-10-23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9篇)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1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摘要 】 农村语文教学是一项很艰难很有研究性的教学,因为它的 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学手段都有着它的局限性和它的特殊性,所以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深入调查,仔细研究,因势利导,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让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能绽放它的美丽光彩。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 基础教学 实践活动

兴趣

我是来自浠水县汪岗镇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20年了。20年中,我既带过天真烂漫求学欲望很高的且基本素质较好的学生,也带过叛逆性强易冲动但好胜的学生。还带过承受中考压力所谓“亚力山大”的学生,这就是我对七八九年级学生的一个独特的认识和评价。说实话,带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学生,真是滋味百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感觉农村的语文教学远远赶不上城市的教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经常反思,我发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确存在许多的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为了跟上改革步伐,为了构设一种充满人性化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为了让课堂也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认识和改进。总听一些专家讲师讲座,讲到了语文老师要明确“教什么”“教多少”和“怎么教”的问题。于是我们教师下去开动脑筋,花心思设计课堂。预设好教学目标啊,安排好教学方法,设置好教学环节等。仿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我们农村语文课堂有时候很难按预期的设想来进行,或者根本达不到它预想的效果。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局面:预设的问题目标学生无法达到,教师像拉牛头一样硬把学生拽带自己地圈圈内;为了所谓的目标而湮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它是学生的舞台);为了把课堂搞得更活跃,教师总要变些花样让学生从形式上都动起来,学生所谓的活动频繁,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体现;课堂看似热闹精彩,但课下检查,学生收益颇浅,这些不都是我们得不偿失吗? 农村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基本素质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再加上农村的教学条件也不过如此,许许多多的因素制约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所以农村语文教学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的扎实传授知识,又没有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邯郸学步”,只求“模仿”“形似”“照本宣科”,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前进发展的,是不可能有美好前景的。

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仅是我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指正。一.对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不够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这叫“十字真金”,也有人说是“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它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便没有万紫千红的呈现;没有他们,便没有万丈高楼的横空出世;没有他们便没有美妙略去的奏响。识字与写字教学无疑是一个最基础的教学,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最基本的任务。但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有很重视吗?许多教师都是在课下要求学生预习字词,课后也不利用时间巩固检查,所以很多学生能认读字,却不会写;能按要求写字,却相当潦草,甚至写错别字。我们班总有学生不会写王羲之的“羲”字,包括还有学生写考试的”考“字都写错,在下面多加一横,所以语文教师教学识字是责无旁贷的。不光在写字上,学生存在这么多问题,在词句篇上也同样存在问题。如:学生词语滥用,笑话连篇;语言不流畅,表达不明确;作文语言匮乏,无生机。。。。因而语文教师教学时,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不能忽视的。现在我校正在筹备汉字听写大赛,我对我们班10位同学进行初步摸底听写,50个词。写对45个以上的只有一人,写对30个以上的有6人,其他的同学都在30个以下,看来对中学生字词的认知和听写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了。二.重教材,轻视课外,很少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教材是范本,它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一定程度上认识生活,了解风土人情,感悟他人情感,但我们的语文教材仅凭教材的片面教学,就能够让学生认识生活,领悟真情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电视网络报刊活动人际交往讲座手段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平台,它是学习语文的第二课堂,也是很重要的课堂,它可以让学生收集到信息,增加知识的积累,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获得真知的最有成效的活动形式。但是我们农村语文教师能大胆地放心的给学生提供这么个平台吗?农村有这么个平台吗?农村里留守学生占大部分,他们个性叛逆,厌学的人颇多,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很少,家里能指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人根本没有,电视网络报刊上的东西良莠不齐,孩子的自制能力差,求知欲望不高,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有必要的指导,要让农村学生通过这些渠道获得有用的有价值新知识 那是很难的。要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在下面搜集素材,那真是费劲的很,最后可能还是不了了之,所以有些活动我们老师就干脆放弃了,或者只是走走形式罢了。像语文课本里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环节的教学,有几个教师是认认真真有模有样的开展了呢?也许有吧,但为数肯定不多。

三.小组合作教学,收益不大,流于形式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极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学能力,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观。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发现有许多问题存在,让课堂收不到原先设想的效果:时间花费过多,课堂纪律越来越涣散,参与者总是不多,其他的人在一边玩,讨论的有价值的东西少,聊天说的较多,抱着各种参考资料在那汇篇,不是讨论的结果......农村的学生语文阅读面比城市孩子要窄,基本的语文功底就要低一些,要很好的开展花样行的活动,是很难的,所以有时候是得不偿失,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四.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形式不多样,语文教学是一门技术课,同时也是一门难得的艺术课,要想更好的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生动活泼起来,教师是要花点心思的,这里只就其中的鼓励性教学谈一点。

都说好孩子是夸大的,都说”拇指教育“是最有效的最能激发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新课改也提倡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但鼓励表扬语言也要多样化啊,还有也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才可以客观的评价啊。我们有些语文教师评价学生永远就是“对”“好”“很好”“不错”,这些语言太单一,太平淡了,丝毫也激发不了学生的激情;还有的语文教师根本就不会用中肯的表扬的语言鼓励学生;还有就是老师不会变化着语言来赞美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极限太了解了,时间长了,没有新鲜感了,就再也找不到激发他们的那股劲了;还有的语文教师不会用一定的恰当的肢体语言来和学生交流,表示赞扬,这也是一种欠缺。

五。学生的课外阅读太少,途径太单一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阅读视野的局限,大量的课外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改变那种以教科书、教参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的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适应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所以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就开始了。

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关键要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乐意地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以身作则。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要做热爱阅读的人,在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2、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极大,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教师应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如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3、个性引读。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文章,会喜欢,并且会热情地去阅读,所以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学生的口味,他们才会对书感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充分了解,针对各自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前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如男同学多喜欢战争题材类的书籍,教师可要求有这一类爱好特点的同学多阅读歌颂正义、勇敢、爱国情感的战争题材的作品。语文教师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农村语文教师,忧虑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深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明白语文教师任务的艰巨性。语文教师要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产生问题,一边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但我都能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把问题解决好。现在我会继续不断地发现问题,更要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问题”是最好的试金石,它可能暂时影响了我们教学所预想的有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但它又让我们重新思考,语文教师如何结合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如何贯穿新理念,如何让学生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为他们日后能有所建树奠定基础。语文教师的事业是最神圣的,因为语文不仅仅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它也不仅仅是可以帮助人们掌握世界创造精神财富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领人们完成精神的升华,铸就大写的人生。最后我也希望我们农村教师都能立足于实际,锐意进取,努力探索,探求新教法,让农村语文课堂也能璀璨夺目。

附;参考文献;1.《校本研训的理论与实践》 2.《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作者:浠水县 汪岗中学南新叶 2014.5.23.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英语,存在问题

学生基础太差是过渡教材教学的最大障碍。按照新课程设置要求,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必须开设英语课, 由于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学生人数多, 小学英语教师十分缺乏, 一些中心小学只是在近两三年才免且开设了英语课, 村小的英语教学则是时断时续。而且多数学校是由仅具有初中英语基础的中师毕业生临时兼课,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间也很难保证, 英语课常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挤占。开课迟、教师专业水平差、课时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学评价, 致使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到了初中, 只有少许学生英语较好, 大部分学生是一片茫然, 甚至已有厌学情绪, 这给初中英语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过渡教材在设计上缺少必要的梯度, 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 而且多数单词过长, 记不住单词是很多学生的烦恼。而教材的编纂者在编辑教材时又“随心所欲”, 说到哪个词就用哪个词, 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 大量的日常用语等密集。而且, 本教材充满了西方文化, 带有浓烈的社会性, 成人化色彩, 如求职、招聘广告等,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不切实际, 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内容编排上跳跃性太大, 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要让基础差、年龄小、心智发展水平还不成熟的初一学生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学完过渡教材, 并达到“四会”的教学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从一开始起多数学生就感觉到英语学习十分费力, 开学才几周已有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出现了“分化”现象。

英语的学习属于语言学习, 习得对于学生很重要。而人的语言是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的。脱离了生活, 离开了实践, 语言一就失去了存在的环境, 语言学习者就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该语言项目。而《goforit》教材在新理念的体现上与农村教育的实际脱节。客观地说, 过渡教材充分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特点, 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大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 农村学生对此较为生疏,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对英语知识感到费力, 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识也成了学习的障碍。另外, 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作为“农民工”流向城市, 学生在家中基本是依靠多半是文盲的爷爷奶奶的照顾。家庭作业没有父母的辅导、配合和督促, 学习中遇到挫折和烦恼无法倾诉、无人疏导。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 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培训不到位致使多数教师无法适应课改的要求。虽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有了很大改观, 基本适应了原来的英语教学体系, 但他们毕竟还没有完全成熟, 面对新的课程体系他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也存在较大缺陷。新课程培训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效果却很有限。看到的教学观摩课大多是经过反复演练后的表演, 而无实际的指导作用。培训中学到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很少用得上, 正所谓“好听、好看、不好用”。

班级学额太多使新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实施农村初中受师资校舍等条件的制约加之近几年的入学高峰, 一般班级的学额达到五六十人, 最多的甚至有70多人。过去的教学总是以“灌输”为主, 学生活动少, 课堂容易驾驭。新课程倡导的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明显增加, 在人满为患的教室里, 教师要到讲台下走动有时都有困难, 再让学生“自主”可能会使课堂乱成一锅粥, 课上多维的交流稍一展开, 教学任务就可能无法完成。情境表演只能做做形式, 至于师生互动, 就只能是部分学生了。其次, 由于评价方式并未随着课改而迅速转变, 致使教师仍然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动, 素质教育就有所减弱, 流于形式。

和历史上任何一次教育改革一样, 新课改的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 面对过渡教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英语教师的培训, 坚定教师的改革信念, 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明确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明确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改革的实践者而不是观望者;明确教师应主动适应新的教材体系而不是让新的教材体系适应我们;明确新课改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曲折、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对教师的培训中, 少一些理论说教, 多一些实际的指导, 让专家学者走近农村、走进课堂, 和农村英语教师一道到课堂上发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并从农村实际出发, 编著一套更适合农村英语教学的教材。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 都要做到教学与评价相结合, 一层一层地把好质量关, 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精心组织教材、精心备课, 降低学习门槛, 形成学习梯度, 分层要求学生。对于小学基础较好的学生, 在学习难度、速度、准确度上提出较高的要求, 同时发挥其优势, 请他们做“小老师”, 用他们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和较好的方法帮助其他学生。给起步迟的学生在学习时间、训练次数、师生交流频率等方面给予倾斜, 多鼓励、多表扬、多帮助、多关心, 淡化测试成绩, 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激励性评价, 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充分借助录音机、VCD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根据学生身心特点, 通过教唱英语字母歌、英语歌曲、设计小游戏、编排小节目等形式,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单词、句式的记忆方法, 如何做好学习卡片等。开展一些学习小竞赛, 在群体的激励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作业、练习的面批, 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

另外, 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如建立学校英语角、英语读书会等, 增加跨班级、跨年级学生交流的机会, 促使初一学生英语水平尽快提高。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农村;对策

物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的物理学习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都比较重视的问题。农村中的物理教学程度相对低下,教师资源的数量也相对薄弱,也不能完善各方面教学设备等,使得物理教学在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很喜欢物理,对于物理的学习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至于物理教学水平会越来越低。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得到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此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程度,也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各种相关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观念落后,创新性匮乏

教育成为了新课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规定,但从事实上来看,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比较低,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是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基本上都来源于教师,因此,教师的能力素质、知识素质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大部分的教师还并不能够真正的精通新增加的理论知识,这就制约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教师队伍比较薄弱,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这就足以造成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不感兴趣的影响。而目前,在社会环境收到限制的条件下,升学是以考试为主仍然不会改变,家长和学校更是十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讲课时还是一味的以讲授作为重点,在很多方面都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行为,故意压制着学生的个性,更使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2.严重以书本为重,教学内容毫无新意

当今社会是以“开放式”教育理念作为重点,也就是说要从课本中脱离出来。物理学习中堪称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实验,实验可以加深许多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使许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在经济条件各个方面收到制约的条件下,平常的教学中一些必要的实验根本起不了保障的作用。有些学校没有实验室甚至还缺少各种器材,这些仅有的简陋设备成为进行演示的重要工具,教师甚至直接用语言来进行讲解,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只能依靠教师所说的讲解,缺乏自身对其的理解性。实验课的数量寥寥无几,使学生们产生不了一定物理兴趣,感觉物理学习实在太空虚,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困难性。思想定格于教材、统一的课堂体制成为教师自认为的授课需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仍然实用毫无新意的教学模式。

3.忽略实验,过分注重理论知识

物理堪称是实用性极强。教师评价的机制相对拘谨,提不起来教师教学的激情。这样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同时也不能疏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热情教学态度对于课堂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初中教师只是单纯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加以奖励,只有成绩提高才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很不公平的,许多努力工作的教师在学生成绩没有得到提高的时候得不到一定的奖励,这就是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大大降低。大部分的教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把工作的重心单纯的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而忽略掉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本中罗列的只是一些单纯理论知识,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如果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够重视实践教学,那么学生学到的东西只能说是“死”知识,根本无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失去了物理自身的重要性。

二、提升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程度的对策

1.树立责任,提高教师素质

身为一名教师,要对自身的责任意识进行不断树立和加强,积极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应反复讲解,讲到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理解。学校要对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进行加强,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考核,招聘年轻的教师,使队伍变得年轻化、高素质化。教师知识能力的掌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平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对自身的知识内涵不断提高,扩宽知识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加以讲解。

2.加强硬件设施,形成良好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中去,多给学生创造一些互动活动,着重听听学生的发言,在交流中使学生增加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会变得相当容易,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资源的缺乏,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水平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刻不容缓的加强对硬件的建设。同时,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并且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实验课,保证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实验能够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喜欢物理就是为了去实验。因此,学校必须实验设备进行完善,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

3.提高教学热情,改革评价机制

学校如果要对教师的奖励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仅仅依靠成绩进行衡量是远远不够的,那会使操作性较强的如物理等学科受到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被教师所看重,单单依靠题海战术来了解知识,对学生物理学习的深刻与理解是很不利的。所以,学校要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学生的成绩只占一小部分,还需根据教师的日常表现以及公开工作进行评估,这样不但能够对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所激发,也能使工作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突破,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很有利提高的。

物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它需要学校个级别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不断进步和完善。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程度底下,所以,学校方面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使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程度升高。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使良好素质教育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建松.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理探幽.2013(02)

[3]张如山.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论坛.2007(07)

浅谈农村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4

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博大精深和意趣高雅的魅力而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艺术领域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国学的重要组成元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书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美术老师不仅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知道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传授给学生书法的技能、技巧。而基于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书法在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以大力培养学生的书法基础知识与技能。而在农村,因为条件限制,师资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学校未开书法课程,使得学生无法得到系统的书法训练,学生也未形成与书法相关的概念,这一现状使书法教育在农村无法普及,虽然部分学校有开设了校本类的书法课,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担任着美术教学以及校本书法的教学,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以下是我对目前农村的书法教学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一、我国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领导重视不够,这在农村学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有的老师甚至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再加上很多人认为美术课、书法课都是“附科”,反正升学考试不考,导致小学教师中语数外老师“吃香”。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直接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供给不足,现有的书法教师基本上是由美术教师或个别语文教师担任,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书法教师,书法教师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书法教学举步维艰。

2.缺乏正确认识

在农村,家长重视的都是语数外,对书法这些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觉得这些离他们很远,甚至于有的家长认为什么字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家长带着参加音乐、舞蹈、体育之类的“特长培训班”,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练字。家长没有让孩子书写的意识。长此以往,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被社会所遗忘。

3.学生缺乏兴趣

当今的小学生对体育、音乐、上网等非常感兴趣,对写字缺乏兴趣。其原因是除了社会对书法缺乏认识外,也与书法学科的特点分不开。书法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其兴趣是要经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基本理论后才能产生。起初的练字要经过一段枯燥无味的艰苦阶段,这阶段是最简单的基本笔画练习,枯燥又乏味。就拿我的书法社团来说,刚开始人很多,但是慢慢的人就少了,甚至有些孩子就是来混日子的,当今的学生大多都缺乏吃苦的精神,加之其它各学科考试的压力,就不情愿花时间练习了

二、采取各种对策加强书法教学

1.重新审视书法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汉字为载体来记录汉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少年强,中国强。学习书法应该从小学抓起。写好字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定性格,积淀孩子的文化底蕴。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仅了解中国的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了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此外,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还培养了小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2.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兴趣

在辅导学生时,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感化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充满感情,在你的教学中对你的知识讲解学生也易于接受。作为老师,每当身处天真活泼的学生中间,就会唤起自己久违的童心。学生天性好动,而现在他们与枯燥乏味的点、横、撇、捺作伴为友,特别是看到他们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向往和执着时,身为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当然在孩子当中难免会有调皮鬼,但只要你用真诚的爱心、耐心以及细心辅导教育他们,丑小鸭也会变成小天鹅。

3.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法习惯

写字也离不开好的习惯。“练字必练姿”,“姿”是写字时身体的姿势和握笔姿势。头正、身直、足安;握笔姿势要眼睛离纸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离笔尖一寸。在平时写字训练中,要求学生先训练坐姿,坐正后开始练字,并巡视坐姿是否坚持下去,对坐姿和执笔方法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纠正那些不正确的并耐心地加以指导。为了让学生写字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可以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练字。

4.重视榜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解字的结构和写字技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实践证明,用榜样的实例来强化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除此之外,还注意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及时的加以表扬。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在校内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好字的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这些因素和孩子学习书法以及书写经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从中受益,便可为书法教学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5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基本层面着手,探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就如何解?Q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更多的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师和学生层面都有体现,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从教师层面来看。从教师层面来看,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存在缺陷,也就是说,一部分教师认为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应该按照大纲和课程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较注重诗词语句的巩固,思想内容的概括,问题的回答,却不够重视阅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促进作用;第二,一些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足,许多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围绕教材、教案和教师参考用书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并没有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需要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素质;第三,一些教师不能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技能。也就是说,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使用通读,提问,再读,回答等这样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2.从学生层面来看。从学生层面来看,同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长久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就是怎样更快的答题,怎样更准确的答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去感受阅读给其带来的快乐,也没有努力的从阅读中学习一定的知识;第二,对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也就是说,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对于阅读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第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压力大,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细细的品味阅读,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初中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时间让其静下心来自己的阅读,仔细的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而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之一。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建立阅读共同体。建立阅读共同体,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共同体就是通过师生共同阅读的教学活动组织,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反思,促进师生精神共同成长。构建师生阅读共同?w,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效果。教师需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营造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交流,对于经验进行分享。例如在阅读《冰心诗三首》的时候,还可以对于冰心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家校合作的形式,构建亲子共同体,不仅也可以拉近亲子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创设阅读环境。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高。教师在实际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阅读情境的创设目的,避免出现形式化的阅读情境。创设阅读情境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创设阅读情境可以吸引学生到课文当中,帮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将知识经验的不足进行弥补。例如在学习《海燕》的时候,学生对于海燕不够了解,因此无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和海燕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联系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3.课本延伸阅读。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部分文章都是通过原著的节选而构成。由于学生只能获得其中的部分信息,因此对于文章所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往往并不了解,对人物性格特点、文章主旨内涵也难以精准把握,容易造成无法理解文本,甚至误解文章的问题。对此,教师利用延伸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原著,不仅能够让学生实现拓展阅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积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深入的阅读指导和方法讲解,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举例而言,在讲解《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原著,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喜剧风格。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欣赏这组诗的其他作品,了解陶渊明的诗作风格,进而了解古体诗的知识,以及探究陶渊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平事迹。

4.思维联想阅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发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行活动的深入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思维获得发散,从而在更加宽广的阅读中获得积累。一般而言,联想阅读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首先是知识范围的拓展。也是通过文章所立足的某个主旨或具体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思考,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比如,在阅读《济南的冬天》时,学生会对老舍的写作风格、个人生平以及他在济南的生活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老舍在山东居住时写下的《骆驼祥子》,深入了解老舍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文学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阅历,依靠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再创造。由于很多文学作品在创作结尾时会通过开放式结局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也有的文学作品选为课文时也会因为篇幅等原因而删去原有的结局。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续写,让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在选入教材时,编者把原著的结尾选择了删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我们一家”回家后的经历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原著的结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充分地理解文章,实现有效的拓展阅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高,不断的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6

册亨县第三中学:王太胜 覃金福

册亨县坡坪小学:陈子莲

摘要:随着我国中学地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现就我县近几年来对新教材的使用与教学,以及通过与其它县的交流和分析,谈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县农村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引 言

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素质的提高。2012年是我县(册亨县)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六年,相对于其他课改实验区,我县的课改起步较晚。回顾几年多来的课改实验,在我县很多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改进。为了切实做好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为了积极推进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及我个人在新课改实践中的感受,谈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县农村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课标”的要求与农村师生目前的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纲要》明确规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强调“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师生的素质还与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1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客观的差距。

第一、专职教师较少,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农村大部分地理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

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全县还达不到20%,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制约着地理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2.2 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

2.2.1、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为我们很多的学生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很多学生的知识来源,从目前来说,往往是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学。

对于课本,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主要是通过对教

学内容的删减、降低教学要求的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虽然新教材在 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编,对知识的要求程度和知识量减轻很多,但在要求上却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例如,新教材对知识的介绍,对于某些问题,教材往往只告诉结果,而过程和原因,则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性学习和探究而获得。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因为农村大多数学生手里就是那本课本,没有任何的学习资料和资源,再加上很多地理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对知识也不太了解,你说他们能达到这个要求吗?对于我们的教师,个人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也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简单来说,要想培育出一批好学生出来,如果老师不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工作,光靠课堂上的40分钟,我想教学效果是不会明显地显现出来的,只有死心塌地的从事教学工作,把学生放入自己的工作重点,一切都为了学生,这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体现出来。可是现在的社会有几个老师能真正地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在学生的身上,自己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备课压力。因此,新教材对农村学生来说还不太适应,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2.2.2 新教材刚实施,没有先例鉴赏,小学时学生又缺少建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锻炼,到中学后,一时想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主,老师的教学为辅的机制,不仅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连老师也很难做得圆满。

比如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习惯。

虽然这此提法都说得很好,但是对于我们农村这部分学校来说,两年三年是很难正式转入新的教学轨道上来,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和教师的素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新教材还不太适应,就好像有些 教师所说的:“新教材是为适应城市学生的要求而编写似的。”农村学生的素质与城市学生的素质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为我们的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还很差,还需要很多直观的知识来巩固。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和补充,学生真的是处于盲目的学习之中。因而对于目前的农村学生来,教

材的要求是否还有点高了点,农村学生的素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再如教师,你想通过启发和探究等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搞创新教学,可能你的想法在很多的班级是不会如愿以常的,大班额的上课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全体学生,一个老师让一个教室里的五、六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老师面对的是注意力相对较难集中的少年。因为在拥挤的教室中学生多极分化比较严重,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你的要求,而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作为教师,很多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学生的制约。而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老师不讲,学生也不会去问。反过来想,教材不要求,你是否有必要去增加,我们的教学是不是都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来进行?但是你讲得周全,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消化,学生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吗,学生的思维的开发能否发挥出来,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否体现出来。一切矛盾都围绕在教师的教学之中,要想处理好这些矛盾问题,作为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因地因人施教,不要受形式主义的约束。

2.2.3 新教材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有很多的知识,教材既然在正文上提到,而又不进行具体地分析说明,反而在内容上的减少,我认为这并不是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措施,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大的障碍,因为农村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是从课本上找答案,因而使学生不能了解其原因,使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学习之中,如果教师不进行补充,学生只能蒙在鼓里。例如,冬季风和夏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我国水旱灾害的形成,课文中只有从活动中了解到的原因就是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造成,到底夏季风怎么活动不稳定,新教材避而不谈,学生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理解和记忆知识的一大障碍。如果离开了老师的讲授,靠学生去探索,在信息比较落后,条件较差的农村,想建立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机制,我想这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新教材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甚少,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和要求不太明确

由于各种原因,新教材对教师的培训还不到位,就比如我们这门地理学科来说吧,地理新教材的培训(包括研讨会、交流),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据我知道我州也不过3次,并且参与的人数又不多,不能达到全面的普及,作为培训员的教师对二级培训做不到位,很多的二级培训根本就没有展开。没有具体地体现出来,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地理老师更

谈不上什么研讨、交流;因而很多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可以说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基本是不知道,对新教材的要求(课标)不明确。简单来说教师对新教材认识不够,有的教师甚至没有领会其精神,没有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也没有去加强自己对新教材的学习。评价机制尚未成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打开厚厚的《新课程改革教师必备手册》也没有找到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只有在网上查询可以了解一下其它学校的评价机制,但这些机制也是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对于自身来说,只有本校的评价机制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学校处理好对本校教师评价和教师处理好对学生的评价,对于促进教学是一大关键。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师生,觉悟和素质从总体上来看还与城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思想包袱,如今后的学习、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工作分配等;特别是考试制度的确立尚未明确,虽然地理今年参与了中考,是否能够延续,占分值多少,存在考究。学生在行动上出现,不积极、没兴趣。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从而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论:

①、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地理学科因人数少,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听课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达到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初中教师提倡以题代讲,以题代练,备课就是进行针对复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新课改教师就是备知识点,针对知识备补充材料,备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学校检查人员也要改变只盖章,不检查教案质量的作法。

②、彻底改变教师讲多练少、只讲不练的现象,学校可出台针对教师每节课进行测评的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每一节课。继续落实课堂目标教学,实现堂堂清。

③、鼓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的感想,得失进行总结,实现学有所用,写有提高。不提倡写理论性很强的文章。

参考文献: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7

一、探析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社会与学校的忽视,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始终“缺氧”

应试教育与升学压力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思想品德课始终被列入副科的榜单中, 被视为末流, 而遭受冷漠, 不被重视。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中考中已将政治学科考试形式改革为开卷考试, 且分值低于其他科目, 这严重削弱了思想品德在初中学科中的地位。多数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语数外方面的学习时间, 肆意缩减思想品德课课时, 导致老师难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这也让基础知识无法落实, 学生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同时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稀缺, 学校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业绩的考核往往只注重毕业年级, 造成思想品德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 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 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大局势下, 教师很难在短期内将新课改的理念与实际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沿用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思考问题, 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陈旧的教学方法, 让课堂气氛沉闷, 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也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少兴趣与渴求。

3. 思想品德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是育人思想、培养感情、陶冶情操、授人知识的学科, 可以说是德育功能最强的一门课程, 且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为教而教, 为表面上的完成教学计划而教, 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 而这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目标。

二、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感悟

1. 体现特色, 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堂的潜力和魅力

(1)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学生的兴趣来自三个方面: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学到新的东西;能够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和创造。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这些方面的设计, 能够让课堂生活化、真实化, 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学科的魅力。

(2) 要准确定位课堂。思想品德课承载着德育功能, 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 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要挖掘教学的深度。从课程资源中挖掘出较深层次的东西, 具有创新性;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有“灵魂”贯穿始终, 具有思想性;教学内容层层递进, 具有逻辑性;课堂设计要有计划性、目标性、针对性。

2. 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 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地吸纳包含时代内涵的新知识, 为中学生的思想注入丰富的时代内涵,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 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渴望探索真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 要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 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移情换位, 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在教学中建立平等、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要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善于探究, 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要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与学生开展交流、合作,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 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 得到指导和建议,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 与学生同忧同悲、同喜同乐。

3. 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并重

在当今现实教育背景下,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授予学生基本生活常识、法律规范、国情国策等知识外,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之道。因此, 在教学中, 要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让学生既收获成绩, 又不断成长, 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 指引学生塑造自信、自强、坚实、成熟的人格。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师资队伍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不断陶冶情操,拓展知识面。同时,明确提出了要多阅读,少做题,课外阅读的总量要达到145万字。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制约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够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仍然是以传统教学为主,语文课堂较为枯燥平淡,无法开展新课标要求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其次,农村语文老师教学方法单一,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阅读的内容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且由授课教师决定。总体上说,农村教学环境较差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间接制约了阅读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追求高升学率,只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

2.阅读时间较少

首先,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有沉重的课业压力,在农村更是突出,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对他们寄予厚望,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每天要完成很多课下作业,完成布置的作业已经占了学生大多数的课余时间,何来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呢?其次,有许多农村中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出门打工赚钱,家中只剩孩子和老人,这时农村的留守儿童就要承担家长的责任,完成家务照顾老人,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进行阅读。最后,总体上说,农村初中语文阅读的环境较差,学生既没有时间进行语文阅读,也没有阅读的平台。

3.没有充足的阅读资源

首先,在许多学校中,没有充足的语文书籍供学生阅读。有的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在学校中设置了图书馆,但是并没有在实际中开放方便学生的阅读,而有的学校存有的书籍较陈旧,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那这样的书籍也就没有阅读的必要了。其次,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学生的课余生活被网络、游戏和玩闹所占据,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用处。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需要学好语文课本即可。

二、解决建议

1.构建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1)学校要对现有的教师结构进行分析,对那些业务能力不强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并在培训中转变思想,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其他的老师要鼓励他们自我更新,因为语文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俗人情。作为语文老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热点、焦点。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优化已有的知识结构。

(2)积极引入各层次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政府为提高农村的师资水平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个计划从各个方面总结了怎样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计划指出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引入计划,为乡村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毕业生。

(3)教师职称不断向乡村教师倾斜,给予乡村教师更多职称上的晋升机会。适当扩大特岗教师的招聘。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前来任教。如,高校毕业生在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后,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优惠政策。

2.加大政府的支持,增加教学可用工具

农村语文阅读教育要更好地开展就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改善农村语文教学的各项基础设施,增加语文阅读教学可用的工具。通过对多媒体的普及,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可以利用PPT将教材中涉及有关表现安塞腰鼓的场面展示出来,使学生可以直面教材内容。通过运用新型的教学工具,增加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3.创造阅读的条件

教师要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并鼓励课外阅读。虽然现在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但是并不能完全没有阅读的时间。教师要适当减少每天的课业量,或是将课外阅读作为作业留给学生。为保障学生进行阅读,要有充足的阅读资源,教材是不能被忽略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在阅读,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或是在班级设置阅读角,将买来的书籍和学生捐赠的书籍放在阅读角里。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开放图书馆,鼓励学生借阅书籍。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于其自身的特点,现在还有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政府大力度的扶持,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会被克服,形成现代化、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文海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探[J].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2.

[2]杜清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生活教育,2015.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9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10 来源: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农村交通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善,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改变了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通过审计发现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投资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着农村公路规划未得到全面有效地实施、多头申报项目、已建设项目立项申报、项目未按期完成、降低建设标准或缩小建设规模等问题。

二、资金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资金计划下达不及时、资金不能按时按量到位、挪用资金用于计划外项目、项目外工程投资挤占建设成本、工程管理咨询设计等费用挤占上级拨款、拖欠工程款现象、已竣工项目未及时办理财务决算等问题。

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着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物资采购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已完工项目未及时进行交竣工验收、已完工项目未办理价款结算审计、工期拖延增加建设成本等问题。

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存在着养护体制不顺、重建轻养、养护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相关部门为多争取项目,多争取上级补助建设资金,农村公路规划的编制不完全符合实际,规划建设的项目数量和投资估算均超过中央和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使得计划与规划脱节,计划与现实脱节。二、一些部门和人员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缺乏正确地认识,一味强调地方利益,同时公路建设的成绩明显,对提高经济指标作用明显,容易体现“政绩”。另外由于上级相关部门对投资的计划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这些都从客观上和主观上造成多头申报项目和已建项目再次申报项目。

三、由于现行的体制导致投资计划管理环节多,审批程序复杂,资金

计划从中央至省市,最终到县级主管部门往往要几个月时间。同时由于资金往往层层滞留,不能及时到位,因此使得一些项目很难按时开工建设,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进程,项目不能按期完工。

四、当前县级财政大多还是“吃饭型”财政,很难拿出钱用于基本建设,县级配套资金基本不能到位。

县交通主管部门由于上级安排的行政管理经费及事业经费不足,而县财政预算又未安排行政管理经费,对市局及县财政返还或分成的小机养路费、客货运附加费主要用于弥补机关及事业经费,也很难用于县乡公路工程建设。

乡镇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路基土方均由群众完成,青苗补偿、路基拓宽、整修路肩等费用基本是零投入,这部分所需资金估算应占到工程总造价的35%左右。而税费改革后,群众集资和“两工”(农民劳动积累工和农民义务工)都已取消,乡村基础建设基本无筹资渠道,只能靠“一事一议”制度,而“一事一议”所筹集的资金一是总量少,向从事农业的人口收取,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对公路建设所需的配套资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二是所筹集的资金还得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其他公益事业。而在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乡镇负责的土方工程不到位,也经常影响了工程的工期。

配套资金的不到位,使得农村公路建设只能按照国家补助资金的标准量入为出,降低建设标准,减少计划建设里程。同时也导致工程管理、咨询、设计等费用挤占上级拨款,拖欠工程款等现象的发生。而工期的延长,又相应地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

五、因为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民得实惠的事,群众的积极性高,每年的“两会”期间,都有较多的议案和提案要求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但由于县乡财政拮据,以及交通主管部门前述的原因而缺乏相应的资金,而为了解决群众的一些迫切需求,也客观上导致了挪用、挤占资金修建计划外工程或用于乡镇农村公路建设补助现象的发生。

六、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很多都从交通建设单位脱钩改制而来,甚至有些仍从属于其管理,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地方保护的现象,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招投标不规范,甚至不招标或者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七、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资金不足,缺口大,资金来源缺乏相应的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政策,相对于修路一次性筹钱来讲,经常性地筹钱养路确实是难题,特别是乡村两级道路养护的人员、经费、设备均难以落实。二是主观上还存在着修路有政绩,养护无政绩的观念。三是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路政管理还未触及村道。

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农村路网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扶贫开发结合,与村镇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规划与计划要充分考虑县乡的人力、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讲求实际,注重实效,使得规划更加合理、可行,防止规划流于形式。

(二)提高认识,加强动员。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农民群众盼望已久,惠及子孙后代的一件好事,被广泛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修路积极性。路是大家的,修路也应该是大家的事。要制定鼓励农村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为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因地制宜,讲究实用。根据县乡两级财政实际情况,农村公路的建设要讲究经济实用、保持经久耐用、保证安全畅通、厉行环保节约、利于维修养护,与当前县级运输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在符合基本的技术要求基础上,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最大程度地节约建设资金、节约资源、节约土地。要做到数量和质量的并重。

(四)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国家实行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主要是用于路面改造工程的,其他的路基等配套资金主要靠地方自筹。当前应结合县级财政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体制,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科学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一是将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其他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打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二是主动挖掘对外关系资源,积极向上争取,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在不违规、违纪的前提下,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发动当地能人大户、在外有成人士、外来办企业的老板、客商捐资修路,也可以采取公路冠名权的方法向他们筹集资金。三是严格履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科学调度使用“一事一议”资金。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不修农民不需要和不愿意建的路,除农民自愿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外,不搞强行摊派和集资,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四是要妥善处理好资金使用与严格管理的关系。严防跑、冒、滴、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益,防止资金浪费。

(五)加强监督,确保规范。要把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加大对资金的挪用、挤占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使得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对已竣工项目要及时编制财务决算,准确、完整地反映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要依据国家和省、县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相关规定,加强工程项目价款结算的审计

工作。

(六)加强监管,提高质量。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建设质量。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都要把道路质量工作作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一要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严格落实公路建设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每条公路都能经受历史考验。二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要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责任制,做到分层管理,逐级负责。三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乡镇政府自检,县交通部门抽检,做到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四要从严查处质量问题,如发现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要责令立即进行整改,该返工的坚决返工。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予拨付补助资金。对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要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打破体制,规范运作。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范操作,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均应按法定程序进行,应公开招标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制止暗箱操作结果。消除地方保护意识,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同体”关联现象,使得农村公路建设真正成为“阳光”工程。

上一篇:冰山模型的启示下一篇:静候一朵樱花开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