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后评价(通用8篇)
电力工程后评价 篇1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建立科学化、程序化和民主化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中投资决策程序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项目决策管理的反馈环节。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起到了改进投资决策管理,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今后建设同类项目提供经验的作用。因此,实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建设项目急需要开展的工作。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客观、公正和科学”。其主要性质有:公正和独立性、可信度、实用性和反馈性。
1.1 公正性和独立性
公正性和独立性贯穿于后评价的全过程。公正性保证后评价及评价者的信誉,避免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做结论时作出不客观的评价。而独立性则标志着后评价的合法性,它是指评价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进行。它是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重要保证。
1.2 可信度
后评价的可信度取决于评价者的经验水平和独立性、评价过程的透明度、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及评价所采用的方法的实用性。可信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同时反映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1.3 实用性
后评价报告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较强的实用性,才能使后评价成果对决策产生作用。因此,编制报告应重点突出,并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实用性体现了后评价报告的针对性很强、实用、文字简练明确等特点。
1.4 反馈性
项目后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将后评价的结果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项目的立项和前评估的基础,以及调整投资规划和政策的依据。因此,反馈性是后评价最主要的特点。项目后评价和前评估的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区别不大,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前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及可行。
后评价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后,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和运营,并通过预测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新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决策和管理服务。所以后评价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后评价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
前评估的重要判别标准是投资者要求获得的效益率或基准收益率,而后评价的评价标准侧重点是前评估的结论,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对比法。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
3.1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是在项目投资完成后,通过对项目的前期一建设一生产运行全过程的实际结果与前期预期达到的原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过程应简单说明项目实施的基本特点,对照可行性研究评估找出主要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其对项目的影响。
项目的实施过程评价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项目投资评价、生产运行和管理水平评价。
(1)前期工作评价
前期工作评价主要包括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和开工准备。
电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对项目成功与否影响重大。因此前期工作后评价是整个项目后评价的重点。一方面要对立项条件和依据;发电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装机方案;布置及工艺系统的多方案优化;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材料的先进性、合理性;投产年度;在电网中的位置及送电潮流;投资估算;电价;投资概算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发现前后变化,并找出原因。其意义在于分析研究前期工作失误在多大程度上导致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测目标的偏差及原因,从而为今后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积累经验。
立项决策评价具体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资格及委托方式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实际经历时间、研究的内容及深度等;项目决策程序、决策效率和质量如何等。
勘测设计评价包括:勘察设计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分析评价。后评价还应该进行两个对比,一是该阶段项目内容与前期立项所发生的变化,二是项目实际实现结果与勘察设计时的变化和差别,分析变化的原因,分析重点是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概算、设计变更等。
开工准备评价是项目后评价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项目建设内容、厂址、引进技术方案、融资条件等重大变化可能在此发生,应注意这些变化及其可能产生对项目目标、效益、风险的影响。
(2)项目建设实施评价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是项目财力、物力集中投入和消耗的过程,也是固定资产逐步形成时期,它对项目能否发挥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后评价包括:对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建设、施工监理、启动调整试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评价。
项目实施阶段的后评价,一方面要与开工前的工程计划对比,另一方面还应该把该阶段的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期所预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偏离度,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
(3)项目投资评价
项目投资评价主要分析项目总投资变化,找出变化原因,分析项目主要资金来源和融资成本变化,找出变化的原因及影响,重新测算项目的全部投资加权综合利率,作为项目实际财务效益的对比指标;分析项目资金年度计划与实际到位情况变化及影响。
(4)生产运行评价
生产运行评价是根据项目后评价时的实际运营情况,预测未来项目的发展,对照可行性研究评估的目标,找出差别,分析项目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和制约条件,如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将生产经营实际完成的生产技术指标与设计值对比,分析变化原因,如:电厂实际人数、年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厂用电率及煤耗等。
(5)管理水平评价
后评价要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阶段管理者的工作做出评价。是否能科学有效地管理项目的各项工作;人才和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者执行的法规、规定、标准的水平等。
3.2 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效益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项目的财务后评价与前评估中的财务分析在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都要进行项目的盈利性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只是评价的目的和数据取值不同。但在评价采用的数据中,应将物价指数扣除,并使之与前评估中的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和计算效益的范围上都可比。
(1)财务后评价
在盈利性分析中要通过全部投资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计算全部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净现值、自有资金税后内部收益率等指标,通过编制损益表,计算资金利润率、资金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以反映项目和投资者的获利能力。
清偿能力分析主要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准备率等指标反映项目的清偿能力。
(2)国民经济后评价
国民经济后评价是从国家或地区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从社会经济资源择优配置的角度,确定投资行为的宏观可行性。
国民经济后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率。
3.3 项目影响评价
项目影响是指对于其周围地区在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重点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项目影响评价包括经济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三个方面。
项目影响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基本分析方法是比较法。
3.4 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持续性评价是指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能够按期实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继续实现既定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等方面作出评价。
评价项目的持续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环境功能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项目效果的持续性。
进行项目持续性评价,应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解决影响项目持续性问题的措施建议。持续性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逻辑框架法。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分析方法原则上要坚持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项目后评价通常采用对比法(“前后对比”与“有无对比”)、逻辑框架分析法和结合评价法(成功度法)。
4.1 对比法
对比法分为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是将项目实施前与项目完成后的情况进行对比,找出项目的作用和效益。这种对比是进行后评价的基础,特别在对项目财务评价和工程技术等效益分析时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种对比法就是有无对比法,这种对比是将项目投产后实际发生情况与若五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本身的作用与项目以外的作用。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项目的实施受外部作用影响较大,因此采用前后对比法很难将外部的作用和项目本身的作用区分开来,不能得出真正的项目效果结论,必须采用有无对比的方法才能判定项目的真实效果。
通常项目的效益和影响评价要分析的数据和资料包括:项目前的情况、项目实施前的预测效果、项目的实际效果、无项目时可能实现的效果、五项目的实际效果等。
A1——项目开工;A2——项目完工;B——项目实际效果;C——项目实施前的预测效果;D——无项目实际效果;E——无项目,外部条件与开工时相同;T1——项目开工时间;T2——项目完工时间;T3——项目后评价时间
4.2 逻辑框架分析法
项目后评价的另一个主要分析方法就是逻辑框架法,该方法是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关系,来评价一个设计完整、目标明确的投资项目。逻辑框架法为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它是项目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逻辑框架模式是一个4?的矩阵,横行代表项目的目标层次,包括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方法(垂直逻辑),竖行代表如何验证这些目标是否达到(水平逻辑)。
4.3 成功度法
成功度法是根据项目各方面的执行情况并通过系统标准或目标判断表来评价项目的总体成功度。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作出定性结论。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打分的方法。成功度评价是以用逻辑框架法分析的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结论为基础,以项目的目标和效益为核心,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评价。它是进行项目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进行项目成功度分析时,把建设项目评价的成功度分为五个等级,即非常成功(Aˊ)、成功(A)、部分成功(B)、不成功(C)、失败(D),然后将项目绩效衡量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综合评价。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
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建设项目自我评价、项目所属行业或地方的评价和国家级评价。项目自我评价是从项目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的角度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的总结,目的是为项目后评价服务,为其他项目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行业或地方的评价和国家级评价一般由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机构去完成,又称项目独立后评价。
电力工程后评价 篇2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在评价原则与方法上大致相同,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间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前期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投资是否可行。
项目后评价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后,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与运营,并通过重新预测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新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决策与管理服务提供依据。
所以后评价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首先,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其次,以后评价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期评估的重要判别标准是投资者要求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或投资回收情况,而后评价的工作侧重点是前期评估的结论。
二、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1. 现实性
项目后评价是分析项目从规划设计、立项决策直到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在生产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必须采用已经发生的实际数据或根据实际情况预测的数据。
2. 全面性
进行后评价,不仅需要考虑项目的投入情况,分析投资与建设过程,同时还要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分析。
3. 公正性
项目后评价分析已建成工程的运行现状,寻找问题并研究对策,要求后评价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与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所以应该排除该项目的决策者与前期咨询评估人员。
4. 反馈性
在对项目进行后评价之后所得到的数据与信息,应该及时反馈给委托评价单位与有关部门,以便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日后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行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应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地反馈给社会,通过媒体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监督作用。
三、项目后评价原则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原理与目标有别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前评估等一般性的工作研究总结,由于它的这些特点,所以在后评价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 客观性
后评价必须保持公正性与独立性,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后评价应从项目投资者或项目业主以外的第三者的角度出发,独立地进行。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与作出结论时必须保持客观公正,不得作出不客观的评价,尤其要避免项目决策者自己评价自己这类情况的发生。总之,公正与独立必须至始至终贯穿后评价的全过程。
2. 可信性
评价者的独立性与经验以及资料信息的可靠性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决定了后评价的可信性。可信性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同时反映出项目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一般为了后评价的可信性,会要求项目的执行者与管理者参与后评价,以便收集资料查明情况。在评价报告中要说明引用资料的来源出处。
3. 实用性
项目后评价是为了对工程进行一个总结并对决策产生作用,因为必须具有实用性,使操作切实可行。因此后评价报告有两点要求:针对性强;时间性强,及时评价。
4. 反馈性
后项目评价的结果需要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项目的立项与评估的基础,以及调整投资规划与政策的依据,这是后评价的最终目标。所以后评价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后评价必须具有反馈性”。
四、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项目到项目报废为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项目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运营阶段。每一阶段对项目实际效益的发挥都产生重大影响。项目后评价工作应是包括以上三阶段在内的全过程的后评价。
1. 项目前期工作后评价
项目前期工作也称项目准备工作,包括从编制项目建议书到项目正式开工过程中各项工作内容。项目前期工作的费用支出不大,但所需时间较长而且前期工作的质量对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影响较大,甚至从根本上可以决定项目的成败。
2. 项目实施后评价
项目正式开工后,意味着项目由前期工作转入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从项目开工起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全过程。具体包括项目开工、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生产准备等环节。
项目实施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的阶段,也是固定资产逐步形成的时期,他对项目能否发挥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是十分重要又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处理好建设单位与计划部门、主管部门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施工单位、资金物资供应单位等单位的关系。
项目实施阶段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开工的评价、项目施工技术的评价、项目变更情况的评价、施工项目组织与管理的评价、项目建设资金供应与使用情况的评价、项目建设工期的评价等。
3. 项目运营后评价
项目运营阶段是指项目交付使用、投入生产后直至项目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项目运营阶段是项目实现与发挥项目投资效益的过程,也是项目准备、决策、设计、实施阶段投资效益集中体现的时期,它是整个项目运行的最后阶段,在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项目前期工作与项目实施阶段是财力、物力消耗与投入的过程,那么项目运营阶段是项目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项目运营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实际运营状况与投资效益的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后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对比方法、逻辑框架法、统计预测法、成功度评价法。其中需要弄清有关项目的内部以及外部关系,并明确项目目标的,可以采用逻辑框架法。后评价方法论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对比法则,包括前后对比,预测与实际发生值的对比,有无项目的对比等比较法。
对比的目的是要找出变化与差距,为提出问题与分析原因找到重点。对比法可以分为“前后对比法”与“有无对比法”两类。
1. 前后对比法
一般情况下,投资活动的“前后对比”(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是将项目实施之前与项目完成之后的情况加以对比,以确定项目效益的一种方法。在项目后评价中则是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的预测结论与项目的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与分析原因。
这种对比方法通常用于揭示项目的计划、决策与实施的质量,是项目后评价工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2. 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法”(with and without comparison)是将项目实践发生的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与作用。
这种方法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作用的影响与项目以外作用的影响。这种对比方法常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与影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3.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 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与评价的工具。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组织把LFA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与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逻辑框架(以下简称LFA)不是一种机械的方法程序,而是一种综合与系统地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在后评价中采用LFA有助于对关键因素与问题做出系统的合乎逻辑的分析。
LFA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架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与关系,使之更易理解。在后评价过程中,LFA立足于项目的发展与变化,把项目管理的各方面加以融合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从结果来判断管理水平、从实践中学习、系统全面分析、目标合同、原因与后果。
4. 统计预测法
由项目后评价的定义可知,项目后评价包括对项目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总结,以及对项目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在这样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原则,只有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才是可比的。
因此,后评价时点前的统计数据是评价对比的基础,后评价时点的数据是对比的对象,后评价时点以后的数据是预测分析的依据。可见,项目后评价的总结与预测是以统计学原理与预测学原理为基础的。而统计预测法又可以细分为“统计”与“预测”两部分。
5. 成功度评价法
成功度评价是依靠评价专家或者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价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度作出定性的结论,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打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逻辑框架法分析的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结论为基础,以项目的目标与效益为核心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评价。项目评价的成功度可以分为5个等级:
(1)完全成功的
项目的各项目标全面实现或超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取得巨大的效益与影响。
(2)成功的(A)
项目的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益与影响。
(3)部分成功的(B)
项目实现了原定的部分目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只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与影响。
(4)不成功的(C)
项目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几乎没有产生什么真正效益与影响。
(5)失败的(D)
项目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不得不终止。
在测定各指标时,采用打分制,即按上述标准(2)~(5)的四个等级分别用A、B、C、D表示,通过指标重要性分析与单项成功度结论的综合,可得到整个项目的成功度指标,同样也用A、B、C、D表示。
六、项目后评价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后评价工作在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刚刚起步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由于项目后评价工作本身是一个涵盖投资活动全过程的方法体系,组织工作难度较大,因此有些单位在开展初期往往会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多针对项目效益进行后评价,致使后评价包含内容不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不充分。
2. 项目后评价提供的信息要充分
有些单位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对独立的后评价组织机构,往往还是单位从事项目规划的原班人马牵头,其它部门配合完成项目后评价工作。因此后评价报告反馈的信息不充分,总结的经验多、教训少,评价报告的反馈流于形式。
七、结语
尽管项目后评价方面的探讨研究还不太多,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在此,希望与大家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探讨,共同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建设工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一流的建筑工程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付廷顺.浅谈建设项目后评价[J].山东煤炭科技,2010(03).
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概述 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后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71-02
评价方法项目后评价是开展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项目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决策不可或缺的手段,它是指通过对项目开展状况和资源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和评价,吸取项目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逐渐改善管理水平,改进决策能力,保证高效的投资回报的活动,同时,它也是管理层进行下一阶段决策的重要参考标信息,因此,项目后评价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收尾环节,是检验项目成功与否的工作环节。
1项目后评价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结束后进行的评价,指的是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包括项目是否达到了目标,执行过程是否按照原来预定的计划进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相关利益者进行全面的多渠道的沟通交流,获得项目开展过程前、开展中、和开展后的信息,从而为项目管理者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项目后评价的构成内容
①项目技术后评价。指的是在项目实施前决策环节决定的工艺技术流程和技术装备,在项目实施阶段是都有效的执行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或者出现了什么偏差,在这个环节,就要针对已经在项目执行中暴漏出来的纰漏、分析项目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从而为之后改进设计和更换设备时能够做到适当的改进,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设备,从而促使前期的投资获得潜在的更大的收益。
②项目财务后评价。项目的财务后评价类同于之前的财务评估,基本评价内容是一致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主要涉及到项目是否盈利,盈利多少的分析,项目清偿能力分析、外汇收支是否平衡等。由于财务评价中包含很多经济指标,受当时物价指标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应将这些因素嵌入其中,这样才能使得财务后评价更科学,更合理。
③项目经济后评价。通过编制一些财务表格来反映整个项目的财务支出情况,这些表格一般包括了在国内进行投资的经济效益表、费用流量表、以及外汇市场上的外汇流量表、资源流量表等反应经济指标的表,来进行项目后的经济评价,同时,还应对此项目的建设会给项目建设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是否推动科技行不等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
④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检测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标准参考书,当一个项目完成时,不仅要进行以上几项评价,还要对该醒目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以及造成什么烟的影响进行评价,对实际产生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涉及对项目决策中涵盖环境指标的,诸如对决策、规定、规范、参数的可靠性和实际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此外,环境影响实施的整个过程应参照国家的环保法的规定,根据相关部门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设定线和污染物排放量以及产业部门规定的环保规定,通过对已完成工程的评价,得出对环境影响现状的同时,更是对今后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尤其是那些突发性时间的预测,以及对环境影响的风险分析,经过项目后环境的评价,应形成一份完成的项目环境评价报告,该报告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项目产生的污染的控制,对该区域环境质量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该地区生态平衡是否被打破以及是否相关主体提高了环境的管理能力。
⑤项目社会评价。在总结国内外项目建设的已有经验基础上,吸收了国外比较先进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后,项目社会评价主要包括对社会效益的评价,以及项目与社会两相适应的分析评价,一方面分析项目对整个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或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从侧面检测社会政策执行的效用,探讨项目与社会的适应度,从而防止一些不可预期的事件的发生,从而为相关主体提供分析决策的依据。
3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①前后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即将某个项目执行前和执行后进行对比分析,来针对项目开展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结果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设想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进行比照,找出出现各种变化和发生该变化的原因,在一般项目评价中,该方法对与整个项目的财务评价应用最多,这是直接反应项目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进行项目效益分析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整个项目后评价方法中,前后对比法不可缺少。
②有无对比法。有无对比法是对项目建设或者不建设可能产生的一切结果的评析,由于一个项目的建设可能对环境或者其他的产生影响,但项目不建设时该区域的环境有可能也会变化,因此,通过此分析法,得出啊哪些影响是由项目建设引起的,这种对比方法在前期评价中常用于技术改造项目。在后评价中所不同的是,采用的基础数据是项目投产后的实际数据。
③目标树——逻辑框架法。目标树——逻辑框架法是近几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以解决核心问题为主,操作流程一般是先向问题的后续结果展开,得到这种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在向前推演得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经过这一些列的操作,得出“问题树”。将问题树进行转换,即将问题树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手段——目标关系,得到所谓的目标树。当目标树建立起来之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通过“规划矩阵”来完成对问题产生的背景过程结果等进行详尽的分析。
4项目后评价的实施
4.1项目后评价工作程序
电力工程后评价 篇4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 陈飞龙 屏山县政府县长助理 程洪江
从2008年10月底至2009年6月底,从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屏山县完成县城和集镇过渡安置房建设10万余平方米,完成了一大批配套的教育、卫生、市场设施,以及水、电、路等大量专项工程的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四川验收委员会组织的验收并获得好评。目前,屏山县正常移民迁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正常迁建虽与围堰移民特殊措施工作有所不同,但是围堰移民特殊措施保障项目工程建设中一些有益的经验可在正常迁建工作中借鉴,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在下步工作中避免。
一、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主要经验
(一)前期计划安排扎实有序,确保有的放矢。2008年1月开始,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宜宾市和屏山县会同相关单位开始组织围堰移民特殊措施初案的编制工作,并经过省级部门组织的多次专家论证,后又委托向家坝电站设计单位中南水利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南院)再进行专业把关修改编制完善,2009年11月中南院制发的围堰移民特殊措施方案报告终稿对整个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安排,从项目的基本位置(选址到乡镇)、建设规模、建设单价控制、装修标准、设备数量和标准等等逐一明确。确保工程项目从开始就做到了任务目标明确,大大节约了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期决策时间。
(二)建立建全组织指挥体系,确保政令畅通。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县围堰截流保障工作指挥部和乡镇移民工作队,形成职责清晰、分工合理、层级分明、运转高效的围堰移民工作体系。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全县移民工作大会、领导干部思想动员大会、移民干部及工作人员培训大会等重要会议,对围堰移民过渡搬迁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强调纪律要求。为抢抓工作进度,全县领导干部取消周末休假,实行领导干部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同时实行每周一次工作交帐会听取情况解决问题,全力决战围堰攻坚,推进迁建提速。全县上下统一认识到围堰截流保障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有效的指挥领导体系。
(三)建立快速有效的项目决策机制,领导靠前指挥。强化领导责任制,由副县级以上领导担任围堰截流保障工作乡镇移民工作队队长,将围堰截流保障工作任务倒排工期分解,按照乡镇总体工作由各移民工作队负责,房屋建设按照属地原则组织实施、专项设施按照部门职责组织实施的原则,打破常规党政领导分工、部门分工,将任务明确到个人,明确各阶级时限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各工作队领导直接负责项目建设的管理,靠前指挥,通过召开例会、专题会形式,及时沟通协调和研究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化督查督办制度,及时研判形势,掌握工作进度,增添工作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强有力地督促工作按计划推进。
(四)建立了一支技术服务队伍,指导科学决策。在市移民保障围堰截流保障工作督导组的支持下,成立了主要由市级有关部门下派的专业人员为主组成的工程技术组。围堰截流保障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县、乡(镇)政府很大程度上扮演了项目业主的角色,因而非常需要工程技术方面指导,从而研究问题、作出决策。整个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组会同中南院设代处、综合监理开展了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符合性审查、设计变更审核、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场技术问题分析解决等一系列工作,为各工作队提出了决策建议,快速地处理相关工程管理和技术问题。
二、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项目法人制落实得不够好。项目法人制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明确权利责任的现代管理方式。由于绝大部分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工程建设时间短,客观上大多数项目业主缺少专业技术人才或者实战经验;多数项目又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分段分单位作为业主,存在设计是甲单位作为业主,施工又是乙单位作为业主,甚至监理是丙单位委托的现象;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加快决策,基本上采取的是由领导通过会议决定或者临时布置的直接管理方式,造成了项目法人及有关责任部门被动履职,履职积极性不高,同时也不利于出现问题后的责任划分。
(二)职能部门履职监管不到位。由于围堰截流保障工程项目多、任务重,大部分职能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同时又由于决策基本采用领导会议制,分析目前一些项目存在的不足,大部分属于职能部门没有严格履职,没有为领导做好参谋,甚至是审批和监督没有到位造成的。
(三)项目前期勘察设计、施工准备工作不深入,影响后期工作。由于时间过于紧张,对项目选址分析、勘察设计、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研究较少;由于部分项目多单位分阶段负责,造成一些项目只考虑房屋建设、不考虑配套,只考虑道路、不考虑护坡,只考虑场内施工、不考虑场外等。在项目施工阶段,甚至竣工阶段才发现一些问题未考虑到,补救困难,对项目效用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
(四)宏观统筹不够,部分项目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移民迁建是系统性工程,涉及电站业主、设计单位和地方各级政府,且时间过于紧张,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移民工作是政治性任务,移民搬迁方面的需要研究的政策太多。由此,在工作实施中,造成对移民补偿等政策问题研究得较深较细,相对地对项目的实施地点、规模选择,实施后利用管理、围堰截流保障工程项目对后期正常项目实施的影响等等从宏观统筹上考虑不够细,目前,影响了部分项目功能发挥,个别没有发挥充分作用。
三、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建设给目前正常移民建设项目的启示
正常的面上移民迁建任务相比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复杂艰巨,是实现新城集镇整体重构的完整又庞杂的系统工程,项目多且相互联系与制约,组织实施的难度更大。前期研究工作需要更仔细,需协调的意见更多。为此,在前述后评价围堰影响特殊保障项目推进情况的基础上,特提出推进正常移民建设项目需要注意或者加强的以下方向。
(一)加强宏观统筹,提升对新城集镇建设宏观把握能力,系统统筹安排新城集镇的未来发展和迁建期的搬迁。新城集镇建设是一体系完整又庞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其中利益相关人分散,建设主体又很多,同时由于移民迁建基本还是要遵循“三原”(原功能、原规模、原标准)原则,而经历了“十五”“十一五”基本停止建设的库区城集镇搬迁不但需要满足现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而且还应该要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发展的要求,迁建和发展的矛盾在建设中必然以资金和建设规模的形式暴露出来,因此,要实现新城集镇建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力量,强化组织安排,提升对新城集镇建设的宏观把握能力,在具体项目建设前把综合研究工作做透彻,理清项目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意见,统筹安排并细化各项建设目标和任务,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要求。
(二)理顺管理机制,强化技术队伍建设,力求合理决策。移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新城集镇项目建设除了遵循基本建设规定外还必须遵守移民管理的各种制度。多项目及其多程序、多制度、多参与者、多管理者必然带来工作的繁杂和加大管理的难度。因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建立职责清晰、分工合理、层级分明、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极为重要。另一方面新城集镇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问题,而历史停建原因造成县内各类专业技术力量奇缺,当务之急应采取外请专家顾问、外请专业咨询指导队伍,加大与主体设计院、综合监理的咨询,争取省市帮助,招兵买马扩大自身队伍,充分发挥已有技术人员潜能等多种方式加快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对项目研究的参谋能力,做深对各项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新城集镇建设目标的技术评价,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完善项目法人制,建立一批合格项目业主,充分发挥项目业主的作用。项目法人制是实现单个建设项目顺利运作的基本保障制度。从目前我县情况来看,由于项目业主的履职能力不足已极大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甚至导致个别项目出现了瑕疵。并且无论在工程建设中推行任何制度,业主自身的能力都是保障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仅举设计环节为例:一个项目设计虽然是专业设计单位来完成,但是设计质量好坏的评价首先是是否满足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即使用者的要求),换言之,项目业主就需要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应从项目可研开始,就明确一个项目业主履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全部由该项目业主组织完成;另一方面要通过外聘专业人才和深挖已有技术人员潜能的方式,培育一批满足新城集镇建设的合格项目业主,由他们来代替或者帮助一些无法履行职能的使用者完成项目的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真正做到义务和权利的一体化。
(四)坚持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抓好行政审批和管理,完善项目建设的依法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是经实践检验的科学有效的项目建设程序方案,针对移民工作的特殊性,程序化管理显得十分必要。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某些方面又体现在各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审批上,行政部门的审批和管理一方面确保了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审批来落实单个项目在整个新城集镇建设的合理性。因此,应加大行业主管部门履职能力建设与管理,落实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检查,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的依法监督,化解项目实施中由于多方责任主体利益的不同引发的问题。
项目后评价报告提纲 篇5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情况简述、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2. 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决策批准规模、能力,实际建成规模、能力。4.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5. 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6. 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7. 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1. 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2. 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3. 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4. 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1. 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2. 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资产及债务状况,项目财务与经济效益情况,项目财务和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3. 项目经营管理评价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情况,项目领导班子情况,项目管理体制及规章制度情况,项目经营管理策略情况,项目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四、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 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保达标情况,项目环保设施及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2. 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
项目主要利益群体,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当地(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对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影响。
五、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1. 项目目标评价
项目的工程目标;技术目标;效益目标(财务经济);影响目标(社会环境和宏观目标)。2. 项目持续性评价
根据项目现状,结合国家的政策、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对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预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等方面评价整个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
六、项目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 1. 项目成功度评价 2. 评价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3. 主要经验教训
七、对策建议
某公司项目后评价报告 篇6
XX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二〇一*年**月**日
目录
一、项目计划完成情况........................1
1.进度计划.......................1
2.费用计划.......................1
二、项目目标完成情况........................1
1.开发目标.......................1
2.可靠性及质量目标.....................1
3.目标成本.......................1
4.销量目标.......................1
5.经济性分析..........................1
6.市场表现.......................1
三、知识积累..........................1
1.项目相关文档管理.....................1
2.项目经验总结及传播........................2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2
1.存在的主要问题.........................2
2.整改建议.......................2
五、项目整体评价.........................2
1.整体评价.......................2
2.对其它项目的借鉴.....................2一、项目计划完成情况
1.进度计划
描述项目进度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要评价是否存在拖期或者提前,且对进度计划的调整进行统计及评价。
2.费用计划
描述项目费用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要评价是否存在超支或者盈余,且对费用计划的调整情况进行说明及评价。
二、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1.开发目标
描述各项开发目标及实际达成的水平,并列出对比表格。
2.可靠性及质量目标
描述各项可靠性及质量目标及实际达成的水平,并列出对比表格。
3.目标成本
描述目标成本要求及实际的成本水平,并列出对比表格。
4.销量目标
列表说明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销售情况。
5.经济性分析
对项目在此进行经济性分析,并与原结果进行对比。
6.市场表现
对项目可交付成果所在的目标市场进行整体分析,并分析市场表现。
三、知识积累
1.项目相关文档管理
评价项目的文档管理。
2.项目经验总结及传播
评价项目在知识传播方面的成果。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列出评价发现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整改建议
对评价中发现的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及进度要求,并落实责任部门。(整改计划附后)
五、项目整体评价
1.整体评价
评价小组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价。
2.对其它项目的借鉴
建筑工程后评价理论探讨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评价,评价方法,可持续发展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的不断发展, 使得我国也开始注重关于建筑工程后评价方面的研究。它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利用比较法, 对建筑工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社会评价, 目的是肯定成绩, 发现问题, 找出对策, 深化改革力度, 提高建筑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 建筑工程后评价的意义
1) 通过对项目决策、建设、运营整个过程的评价, 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评价的系统化与规范化, 从而使经济效益大于投入。评价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前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提高前评价的质量, 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评价工作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也为国家有关部门对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的修改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 也可为今后同类型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提供可采纳的参考依据, 使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2) 通过对建筑建设项目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衡量项目的投资管理, 并对其可持续性做出评价, 可以全面了解项目前评估与决策、实施、运营的情况, 提高建筑建设项目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发现工程所存在的问题, 追究责任, 从而督导项目决策者及管理者与时俱进, 改善管理策略, 改进决策方法。同时, 评价者也能够在实践中及时修正国家出台的某些不适合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技术政策以及某些已失效的技术参数, 并对建设项目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应预测, 以便建立最合理、可持续的决策方案。
2 建筑工程后评价的内容
建筑工程建设可以说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要对建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 主要包括经济评价、工程评价、环境评价、管理评价以及可持续性评价五个方面。
2.1 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侧重于固定资产的评估, 而建筑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又称工程造价, 主要包括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所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筑工程项目前期不能准确预估其真实效益。国民经济评价主要从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效益费用比等方面进行研究。
2.2 工程评价
工程评价是工程项目后评价的重点, 主要包括工程投资是否超过预算和工程设计、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两方面。当工程投资超过预算时, 要进行资金的调整, 防止出现工程后期资金链断裂和亏损问题。倘若其评价结果为工程项目存在隐患, 如设计标准偏低、质量较差, 则要进一步完善设计, 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及时上报并服从上级的应对策略, 采取措施确保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与安全。
2.3 环境评价
随着现代社会的稳步发展, 工程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在工程项目前期评价时, 很难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环境评价的指标主要有:1) 野生动物数量;2) 水生生物数量;3) 地质状况;4) 古迹、风景状况;5) 气候变化等五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2.4 项目管理评价
工程项目管理评价指运用管理学的科学理论, 对完成该工程项目建设后的养护维修程度以及是否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等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为使工程运行达到预期效果, 各方面管理达到良性循环, 需对其进行持续的监测分析, 在出现非预期的状况时及时拿出改进意见, 妥善处理、应对危机。
2.5 可持续性评价
其主要内容一般建立在本国政府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之上。积极响应国家倡导, 充分协调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环境和生态因素等内、外部影响, 达到管理可持续、效益可持续的最大目标, 是一项综合性指标。
3 建筑工程后评价的具体方法
国内外目前使用的方法很多, 均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国情、工程类别所建立。总体而言, 建筑建设项目后评价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 在我国, 对建筑工程后评价的重视度正逐步提高, 实际评价中方法不一, 主要的有对比分析、逻辑框架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达到最终的评价目标, 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资料。
3.1 逻辑框架法
该方法通过具体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密切相关又动态变化的各项内容, 以联动的各项因素之间逻辑关系为重点进行模拟分析, 提出条件并得出相应结论, 达到项目评价的目的, 即工程项目的进行程度、实际效果和产生的影响, 旨在为以后评价过程提供一种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理性、客观的逻辑分析模式。
3.2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预测与该项目运行的实际效益进行对比并予以评估, 重点在于分析对项目实际运行产生影响的来源, 即项目是使投资与效益具备合理匹配度的真正原因。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该方法针对研究元素难以量化的特点, 以模糊关系理论为基础, 构建等级模糊子集确定对应权重, 采用模糊变换的原理对各要素进行分类、综合, 完成多要素的综合评价。
4 评价模型构建实例
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常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对项目管理进行评价。目前在国际上此类模型约6种, 其中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构建的OPM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应用最广。以单个项目为例对项目管理进行评价的模型见图1。
模型中构建了三个维度, 维度1表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共分5个等级;维度2表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十大要素, 包括质量、进度、合同、安全等各项管理;维度3表示工程项目管理中从立项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分为4个阶段。该模型的评价结构设定为评价目标、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三层次, 采用专家调查或德尔菲法确定权重, 采用模糊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得分, 最后通过实际评分确定工程项目管理的成熟度从低到高的相应级别。项目管理评价可分阶段、定期进行, 有助于经验积累, 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5 结语
建筑工程后评价成果可以为同类型的建筑工程设计提供佐证, 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后评价的结果可以客观地反映出管理水平的高低, 工程建成以后如何使其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 在工程项目不存在设计问题的情况下, 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建筑工程的后评价, 建筑工程管理者很容易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由于管理原因造成效益低下的具体因素。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依据修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问题, 从而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黎怡, 林江.建筑结构可靠性的模糊评价模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5, 3 (3) :255-257.
[2]苏永强, 黄玲.建筑工程设计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 2006 (7) :76-78.
[3]陈良美.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5]徐子苹, 刘少瑜.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引介[J].新建筑, 2002 (1) :55-56.
[6]刘燕敏.香港办公建筑的环境评价方法概况[J].暖通空调, 1998, 28 (2) :72-73.
[7]聂梅生, 秦佑国.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基于配置型评价后的思考 篇8
如果说数值看起来比较抽象,ACTS成绩报告单中与数据对应的图形则让我们有更直观的认识。从图形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课内语段”上本班学生的得分率较低,明显低于其他四个指标,而且这在全区也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上课不就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吗?下了这么多功夫,为什么没什么成效呢?
“课内语段”的班级平均得分率数值是52,班级中位数得分率数值仅有40(中位数得分率是指将全班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后,恰好处于中间位置学生的成绩情况),这说明班级中有一半的学生得分率在40%以下,两极分化情况非常严重,课堂上对课文的学习有50%的人学习效果不佳,对所学的东西最多只掌握了40%,甚至更低。怎样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怎样才能落实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怎样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课堂学习?
解读《技能分数构成表》(见下表)
ACTS评价技术的技能指标是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向度的定义,同时参考国际大型阅读测验的指标设定方法而制定的,可以有效反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维训练方面教育目标达成的情况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
下表是笔者所带班级学生技能得分情况。
[维度/内容\&班级平均
得分率\&地区平均
得分率\&差值\&班级
平均分\&满分\&认知\&85.1\&82.0\&3.1\&18.9\&22.2\&理解\&81.6\&85.4\&-3.8\&8.4\&10.3\&应用\&78.0\&78.0\&0.0\&3.2\&4.1\&信息提取\&79.1\&79.1\&0.0\&13.6\&17.2\&综合概括\&89.1\&87.0\&2.1\&4.1\&4.6\&表达\&77.6\&79.1\&-1.5\&32.3\&41.6\&小计\&80.5\&80.8\&-0.3\&80.5\&100.0\&]
通过分析数据,笔者发现,“认知”和“综合概括”的班级平均得分率高于地区平均水平,“理解”和“表达”却是劣势。课堂上不是总是运用各种方式在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然后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吗?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
解读《技能分数构成分析图》(见下图)
这张表要看“分化程度”这一项数值,数值越大,说明分化程度越大,两极分化情况越严重。“理解”“应用”“综合概括”这三项数字较大,说明这三项分化严重,让笔者警醒的是“应用”,中位数得分率低于班级平均得分率,说明有50%的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需要加强指导。而“综合概括”“班级中位数得分率”是100,分化程度23.8,说明个别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没形成,学得十分艰难,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解读“能力分数构成图”(见下表)
ACTS学业评价中的能力指标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而设定的,反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力养成的情况。
下表是班级学生在此次次评价中“学科能力”的得分情况。
[维度/内容\&班级平均
得分率\&地区平均
得分率\&差值\&班级
平均分\&满分\&词汇辨析\&91.4\&91.4\&0.0\&9.6\&10.5\&语言理解\&78.8\&80.2\&-1.4\&58.8\&74.6\&自我认识\&75.2\&76.5\&-1.3\&11.2\&14.9\&小计\&79.6\&80.8\&-1.2\&79.6\&1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语言理解”“自我认识”这两项指标是负数,说明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低于地区平均水平。“语言理解”能力是指学生理解字词、句子、篇章隐含的意义、根据文字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是指学生对文章的领悟和感受能力,以及将这种领悟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反思、反省和指导的能力。由此说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需要改变教学方法,需要改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
解读《能力分数构成分析图》(见下表)
[维度/内容\&班级平均
得分率\&班级中位数
得分率\&分化程度\&词汇辨析\&91.4\&94.3\&9.6\&语言理解\&78.8\&78.6\&9.7\&自我认识\&75.2\&76.5\&12.4\&]
这张图重点看“班级中位数得分率”,在“语言理解”方面有50%的学生能力不强,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帮助其提高能力。在课堂上总是不举手不发言的“旁观学生”、“休眠学生”,怎样能让他们学习主动起来?
图表显示:“知识应用”班级平均水平略高于地区平均水平,“技能应用”班级平均水平略低于地区平均水平,而“能力倾向”和地区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回顾课堂教学,查找问题原因
回顾语文课堂教学,笔者发现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这样的:总是老师提出问题,孩子们思考,举手回答,老师判断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正确就直接进行评价,然后问下一个问题;不正确就另请学生回答,或再加以点拨,点拨不成就直接给出答案。这样的模式使答题的学生得到了训练,听讲的学生旁观了练习的过程,走神的学生一无所获。这要求孩子很专心很认真地听课才会有所收获。但现实情况是孩子有时听讲,有时走神,有时听不明白,听的效果并不好。
学生作业的批改总是老师批阅,讲评,然后学生改错。有的学生的错误还不能一次就改对,甚至下次还会犯相同的错误。
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关系密切,通过“听”能记住的知识仅占20%,“读”为10%,“看”为30%,“看听结合”占50%,“说”占70%,“说做结合”为90%,“教别人”为95%。
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读、看、听”为主,“说”的机会不多:有时是同学互相说,但缺乏指导、评判,甚至有滥竽充数的;有时是单独回答老师的提问,一节课最多三次,有的人可能一次发言机会都没有。
那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听”,更要“说、做”,经常当当小老师,这样学习才有效,知识才记得牢。
再看看学生的思维过程,他在课堂上接受了什么层次的思维训练。美国学者布卢姆提出人的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层次,其中“记忆、理解、应用”称为低级思维,“分析、评价、创造”称为高级思维。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判,大多数学生只在听,他的思维只有“记忆、理解”,做一做笔记,勉强称得上“应用”。老师仅仅训练了学生的低级思维,这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这些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那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谈不上提高。在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时间空间,使之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寻求不一样的答案,让学生能够进行“分析、理解、创造”,不断进行“高级思维”,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训练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形成学习能力。
一句话,就是要改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运用高级思维,来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对症下“药”,探索课堂教学改革
调动学生争当评判者,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思考。做法:课堂提问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老师不急于判定,让学生听,思考“你觉得哪个答案正确”,再说自己判断的理由,最后请答对的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教给大家。这样让学生运用了“听、说、看”结合的学习方式,同时进行“分析、评价、创造”地高级思维。学生评判同学的答案,还要进行选择、比较、判断,使他有迎接挑战的感觉,学生的学习专注度自然会提高。
片段一:北师大教材第九册《迟到》第13自然段。
师: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一段,想想此时“我”的心情如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我”很委屈。
生:“我”很难过。
生:“我”很伤心。
生:“我”此时后悔莫及。
生:爸爸把“我”打得好疼啊!
生:爸爸都不爱我了。
老师把学生的答案简要地写在黑板上,脸色慢慢变得难看,说:你们发现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吗?知不知道为什么?
学生们都望着老师,一言不发。
师:老师要你们做什么,回顾一下——此时“我”的心情如何,用一个词概括。
孩子们恍然大悟:有的答案不是心情,而是她怎么想的。他没有用词语来概括。
孩子们来说哪些答案不对,老师就擦去错误的答案。黑板上剩下了“委屈、后悔莫及、伤心”(因为“伤心、难过”属于近义词就只写了其中一个)。
师:我们来听听这答案是怎么来的?小阳,你说小姑娘此时的心情是后悔莫及,你是从句子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小阳大睁着双眼,说不出来。
师:其他同学能帮他说吗?没有,你的答案在句子中找不到依据,那这答案对不对?
生:不对。
师:我们能不能从句子中体会到小姑娘此时已经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学生们摇头)小姑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怎么会后悔呢?所以这答案不对(边说边擦掉)。
师:豆豆,你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小姑娘此时心里很委屈。
生:文中写小姑娘一边哭,一边看伤痕,她挨了打,但还是要去上学,我觉得她心里一定很委屈,觉得爸爸干嘛要打得那么狠。
师:你觉得他说的对吗?让我看你的判断。
学生们都做出了“8”的手势(这手势代表“√”,如果不同意就双手食指交叉)
师:伤心和委屈,这两个答案你们觉得都对,但哪一个更准确。①伤心是因为身上很疼,觉得爸爸不爱自己了;②委屈是觉得不就是赖床吗,爸爸下手怎么那么狠。你选几,用手告诉我。
绝大多数孩子做了“1”的手势。
师:豆豆为什么会回答正确呢?
生:因为他是从句子中去找答案,去体会。
反思:这样用手势来回答,促使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因为很容易被老师发现,没有答案或答案与众不同,老师可以请他们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让意见不同的各方展开辩论。课堂上学生很忙,忙着分析判断对错,忙着评价,忙着与人辩论,大脑总是处于兴奋状态,课堂上学生充满活力。
这种改变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儿童天性喜欢挑战,喜欢刺激,有好胜之心。在课堂上,他一会儿是裁判,判断对错,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一会儿又是运动员,要和对手“较量”,比比看谁的理由更充分,谁能说服同学和老师。当自己的选择或回答正确时,他们会欢呼,开心得如同拿了冠军;当自己错了时,也能对“对手”心服口服,毫不气馁,摩拳擦掌地准备第二次“较量”。
请学生批阅作业,促进学生对书面作业进行再思考。做法:选择一位中等生的试卷,学生先看,判定这道题给几分(本班的练习册每道题都有分值),再说说理由。学生对于当小老师,查找别人作业里的错误非常积极认真,连标点符号、字写歪了这样的小毛病都不会放过。全班共同“批阅”了一份作业,明确了要求,再同桌交换批改作业,然后拿回自己的作业本进行修改,有时对批改有分歧,两人还要辩论一番,谁也不能说服谁就找老师当裁判(这样一番辩论,会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啊),最后作业交给老师复查。
片段二:期中考试试卷的评讲。
题目:读下面的句子,再填空。
句子中写了哪些声音?
老师把一个学生的卷子投影出来,他的答案是“嘶鸣、叫喊”,旁边老师用红笔写了“-3”。
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扣他3分吗?
生:因为他没有答完。
师:那这道题我们该怎么做?
生:要一小句一小句地去找。
师:那我们边读边找,把你找到的声音读重一点。
生: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
师:你们找到了“马蹄声”,有人觉得“鼓点”也是,你同意吗?用手告诉我。
(老师请了一个手势为“X”的学生)生:我觉得不对,这里是把马蹄声比作鼓点,它是一种声音,不是两种。
师:你们同意她的意见吗?(全班都点头)好,我们又来找,读。
学生又找出了“嘶鸣、叫喊”,师:嘶鸣是谁在嘶鸣,叫喊是谁在叫喊?
生:是马在嘶鸣,牧民在叫喊。
师:所以这是几种声音?(这样问是因为有位学生拿着试卷来问我,认为“嘶鸣、叫喊”是一种声音,写一个就行了。此时我看着他,他的表情告诉我——我明白了)
师:小鹏,这是你的答案,你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吗?
生:知道了,我没有挨个挨个去找。
师:那该怎么做?
生:要一小句一小句地去读,这样才会找全。
反思:这样的评讲,学生找哪儿错了,学生说该怎么解决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哪儿做得不对,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办。正确解题思路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探寻出来的,答案是自己说出来的,这些在学生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修改错误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多数一次就能过关。
调动学生查字典,总结概括多音字的使用规律。做法:课文中出现了多音字,我总是让孩子们去查字典,看看有几种读音,可以组哪些词,然后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们抄下来,大家再读一读。不过我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好,做相关练习时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出现错误。我想是因为学生仅仅进行了“记忆、理解”两种思维活动,学习方式只是“看、读”,这样习得的知识最多能记住50%。
让孩子们去读字典上的内容,并进行分析,看能不能找出共有的特征,来帮助自己理解多音字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再用简略的语言概括出来,针对不同看法大家议一议,选择大家都赞同的看法写在书上做好笔记。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成了“说做”结合,思维活动有“分析、评价、创造”,这样习得的知识可以记住90%。
片段三:
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燕”是多音字,还可以读什么?
生:还可以读yàn。
师:查查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读yān,什么情况下读yàn,你来归纳一下。
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发现和地名、国名有关时读yān,和鸟有关时读yàn。
我板书:燕 yān(与地名、国名有关)
yàn(与鸟有关)
反思:刚开始学生不会归纳,不敢归纳。我就带着查字典,读词读义项,寻找其中的共性,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几乎每篇课文都会出现多音字,不管是新出现的,还是已经学过的,都用来进行训练。现在学生敢于归纳、会归纳了,而且有的在预习时主动归纳。课文出现了“呜咽”一词,我听到有学生读错了,就写在了黑板上,要大家查一查,这里该怎么读。小磊马上举起了手,自信地说:“该读wūyè,表示很伤心,咽是多音字,还可以读yān,表示咽喉,还可以读yàn,表示吞下去。我是查了字典的!”哎呀,这不是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了吗?真棒,我马上对他大大表扬了一番。
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实施分层教学。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他们缺乏自信,课堂上也难得一见他们的身影,几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怎么办?——那就进行分层教学。依据这些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教学步骤放慢,细化,层层推进,确保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对每个人的答案都一一进行相互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辅导重点是理解题意,指导解题步骤,听他们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相互判断,你觉得他说得对吗?答案投影出来,看看你能发现几个错误,说一说。因为人数少,所以每个人都要发言,学生一一对其评价。
笔者选了十几个孩子,先给孩子们说;“你们的作业老有错,刘老师想带着你们写作业,帮你们找找原因,好吗?”征得家长同意,补课时间为周二到周五,下午四点到五点。
每天的家庭作业,我把有一定难度内容找出来,带着他们一起做。比如仿写句子,先读题,再抽学生回答仿写要注意什么,讲解后每个人把自己的句子写在本子上。每个人都要读自己的句子,然后由大家评判。有时我会提示:“我听出两个有问题,你听出来没有”,引导他们去听去找出问题,然后说说该怎么改。有时会投影出来,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每一个孩子的仿写由老师批阅。补课时间大约就是40分钟,余下的20分钟就是作业批改和改错,完成了的孩子可以先走。
这样细致地引导,孩子们不再害怕补课,而且回答对了能体会成功的感觉。在平时的全班学习中他们是很难体会到的,此时放满了脚步,降低了难度,这些孩子渐渐地会说了,敢说了,还要争着说了。
学生的变化让人吃惊!以前上课从来都像是神游天外的小云同学,现在上课都主动举手发言了,一节课里还不止一次,而且五次有三次回答正确!要知道以前上课都是老师点名让他发言,他站起来后十次有九次都是双眼无神地看着你,嘴唇蠕动着,却说不出一个字,要不就说错。老师只有请别的同学发言,然后他再鹦鹉学舌,就这“学”也得学个两三次才能说对呢!
这样的分层教学进行了两周,又根据单元测验的成绩对参与的补课学生进行了调整。进行了一个月之后,补习停止了,因为我发现这些孩子课堂上能和大家共同前进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作业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告诉他们,因为进步很大,老师认为你们不比别人差了,不需要补习了。这种心理暗示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他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不再是课堂上的“聋哑人”,而是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背诵优美句子,为尽情“表达”做储备。班级学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三分之一,许多人在乡间长大,到了入学年龄才进城和父母一起生活。长辈们总是很忙,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这就使孩子没有好好地学习说话,不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针对这些问题,我决定先让学生打好表达的“地基”:买两本书,一本作文集,一本《好词 好句 好段》;周一到周五每天背诵两句话(每句话不少于20个字),家长在背诵表上签字;周六把这一周背诵的句子再背一次;每周默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纸上,贴在教室里展示。
这样做就如同要想买东西先得挣到钱,要写好作文,脑海里得先有储备。
作文批改完后,评讲时也找一篇中等水平的文章,投影出来,逐段逐段地读,找出优点与不足,大家一起来修改、评议、打分。然后同桌两人一起对照自己的作文,想想被扣分的原因,看看自己哪里还需要改进,再进行修改。
这样的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明白了该如何去思考问题。改革进行了近2个月,期中考试的试卷反应出学生整体有了进步。
经过改革探索,班级学生不仅在课堂表现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班级成绩也发生喜人的变化——班级学生成绩整体提高,高分段学生增加,优生率提高了,学困生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电力工程后评价】推荐阅读:
电力自动化电力工程10-25
电力企业融资风险评价06-01
电力系统党员自我评价08-23
电力用户工程05-22
电力企业工程05-27
电力提灌工程08-16
4电力行业自我评价表11-12
农网电力工程05-09
电力工程安装05-10
电力工程投资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