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新概念》教学设计

2024-11-12

《诗歌鉴赏新概念》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诗歌鉴赏新概念》教学设计 篇1

《诗歌鉴赏新概念》教学设计

於潜中学 俞志文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并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一、导课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

二、教学过程

问:你认为诗歌鉴赏题主要鉴赏哪些诗歌的哪些内容? 问: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诗歌鉴赏呢?

1、要知人论世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经过剑门山,写下了此诗。

1、联系注释,可看出第一句中“酒痕”有什么含义?

2、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2、要具备一定的诗词知识 ①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②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云“垂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蕴含真理:立身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试分析诗中“孤雁”这一形象。作者通过“孤雁”这一意象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它孤单、苦闷,却不断呼号、追求,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燃烧,它甚至可以不吃不喝,更不顾处境安危;它虽命薄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中,未曾留意暮雨寒塘。

①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③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题金陵图(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为何说“台城柳”最是“无情”?

柳树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荒凉衰败的历史遗迹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的感叹,却依旧繁茂,在春风中摇荡。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

2、如何理解“依旧烟笼十里堤”中“依旧”的含义?

“依旧”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既暗示了一个腐败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将会重演。

③要了解语言特色:清新、朴素、绚丽、明快、含蓄

春日(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用字精巧,尤其是三句中的“含”字,四句中的“卧”字,说说它们“巧”在何处?

一夜细雨的滋润,春色更浓,花卉草木,千姿百态,穷丽极妍。芍药花,灿然盛开,因水珠重压,似含泪欲泣,显得凄艳欲绝。蔷薇攀附他枝,如佳人娇卧无力,百媚自生。两字,不仅刻画出它们的愁绪,诗人的惜花之情,也包孕其中。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班马,离群的马。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用“萧萧班马鸣”收尾极富有韵味。请分析。

诗人和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用一“班”字,烘托出缱绻情谊。

④要注意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意象,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感悟到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云象征游子、漂泊;羌笛、竹笛是一种乐器,常借指思念故乡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写得尤为精彩。诗人在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月”这个意象。

比拟手法,愁心拟物,明月拟人。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她愿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的思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地方,交给那不幸的贬谪人。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⑤要理解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周瑜的夫人。

有宋人对最后两句非常反感。认为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败了,那么国家和百姓都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心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

诗歌讲究以小见大,以个别反映一般;讲究含蓄。

3、对比鉴赏 如:同为离开京城去外地任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朝官滋味,自求外任。

1、“可怜”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2、“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景物你看到了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的心情?

侧面反映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李德裕是唐武宗时宰相,后唐宣宗即位,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对京城的怀念、有家不得归的痛苦心情。

同为评述西汉文学家、政论家贾谊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这两首诗都对汉代贾谊进行评述,你认为见解有什么不同?

4、反常思维:是人类文明家园中竞放的一朵奇葩,是不同于常规思维的一种奇特的思维方式。反常则怪,奇特为异。反常思维往往不同凡响,夺目异彩。

武昌阻风(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

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地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描写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客居他乡,表达了孤寂思乡之情。

2、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由己及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如何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使诗歌更加委婉深沉。

5、在回答诗歌鉴赏题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6、强化书面表达

阅卷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考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三、结语

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又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克服功利思想,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作业:课外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

(四)”

《诗歌鉴赏新概念》教学设计 篇2

“诗的语言就是悖论的语言” (布鲁克斯《精制的翁》) 。所谓悖论就是违背常理 (常情) 的思维表达, 在诗则是一种无理性追求, 即贺裳所谓“无理而妙” (《皱水轩词筌》) 的诗歌创作原理。“诗之情味每与敷藻立喻之合乎事理成反比例” (钱钟书《管锥编》) , 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表情达意往往采取无理、反常的委婉形式。

诗的语言忌直忌白。诗的语言必须直接楔至于鲜活的、生动的、跳跃的思想深处, 然后熔解, 抑或爆炸。“地火在地下运行, 奔突”, 如同人的生命最活跃部分的潜意识, 只有语言的探头透过意识的老茧, 才能触及生命的内涵, 直指本质。

诗的无理性, 并不是说写诗是不讲道理的胡乱拼凑与生搬硬套, 而是强调诗要区别于世俗意义上的平铺直叙与陈词滥调。诗必须重视和审视诗人自我的存在状况, 因为只要是诗, 就别无选择。李小宁诗《马》:

没有蝴蝶幻化的草原

一匹马陷入一株树的芳年

远去的歌谣, 这匹不会游泳的马

它要冻结自己的孤独与爱恋

“一匹马陷入一株树的芳年”, 且在“游泳”, 这是多么不寻常的事件。现实中没有的, 意识中有, 意识中没有的, 潜意识中有。现实中有“马”有“树”, 这就足够了, 但“游泳”行为一旦发生, 所能隐喻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生命关联的意义就会明朗化, 形象化, 乃至“合理化”了。

悖论在诗中运用的基本特征是因果链条被强行切断,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语序上简单的语法关系;诗的句式往往不合乎所谓正常的逻辑性推理, 而是以反常的方式将一些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与感觉嫁接在一起;当然这种嫁接必须是以心理真实为依据的, 否则, 表达即使如何新颖精巧, 也与诗无缘。

荒诞也是一种悖论, 它不同于语序颠倒、变形夸张、反常搭配、省略跳接的无理性的语言组合。在诗中, 荒诞是一种整体的表现方式, 抑或言语方式;它是以人的存在方式表现出来的人的荒诞意识和荒谬处境为前提, 是一种必须以心理真实为基础条件的生存体验。人之所以在生活中有荒诞感, 是由于人常常处于理性的强行规范之中, 总要严肃地选择所谓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然而, 现实的遭遇却很难满足人这样的需求, 于是人就会质疑自身存在的意义, 怀疑自己的理性;可是人所固有的意识, 以及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中的惰性理念, 又无法使自己摒弃对既有意义的理性追求, 这就构成了人生于世的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

诗人笔下的荒诞之所以具有特别的意义, 就在于它突破了实用的理想主义与肤浅的乐观主义的单向思维的樊篱, 对客观世界与自身生存现状的质疑所具有的批判意识, 使其将理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加以多维度的审视。清醒的痛苦总比浑浑噩噩、麻木不仁, 甚至简单的快乐更有价值与意义。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所表现的荒诞性存在, 往往是在他最清醒时候的真实思想状况。

开愚诗《往昔》:“早晨, 父亲拉着儿子的小手/走进故宫/黄昏, 只剩下满脸皱纹的儿子/蹒跚地踱出宫门。”为什么父子两人早上进了故宫, 黄昏出来, 一天之内, 儿子却成了满脸皱纹的老人?———这是人对时间感知上的荒诞。儿子老了, 父亲去了哪里?不言而喻, 诗人把人的一生浓缩于一天之中, 用一个特定的事件去描述, 突出表现的是人在绵亘的时间长河中真实与虚无的时间知觉。这就不能不让读者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然, 诗中还隐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对孩子心灵的戕害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这与鲁迅先生当年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声音一样, 振聋发聩。

诗, 正因为有悖论的语言, 才使得诗人的表达趋向真实。诗人之言语, 犹如潜意识黑暗之河流中的鱼所吐出的气泡, 虽不华美, 但却透明。

二.反讽

反讽是指一种正话反说, 抑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反讽会造成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之间的差异, 从而形成诗歌自身很强的表现力。诗的语言从来就不是, 也不应该是单一的、生硬的、机械的符号系统;任何一首诗, 不论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 都会由于语境的作用而发生意义的转变, 造成诗的语言的含混性, 以及诗意表达的混沌性。

反讽会造成强烈的批判效果, 皮日休《咏螃蟹》“未游沧海早知名, 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 海龙王处也横行”, 可谓入木三分地讽刺了社会上一些横行霸道之人等, 形象、幽默、传神。如此反讽风格, 在民歌中也用得很多, 《诗经·国风》里反讽意味很浓的诗也不少, 如《魏风·硕鼠》《唐风·鸨羽》等。

反讽这种手法不但在漫画式的讽刺诗中常常用到, 就是在一般的抒情诗中也很常见。反讽不单指反语的意义, 还应包括幽默、揶揄、机敏的智慧内涵。传说乾隆皇帝“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万片”地吟咏雪花, 突然灵感顿失, 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 他身边的纪晓岚接着吟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的诗句, 使得整首诗的境界得以拓宽, 趣味得以提升。

作为现代诗技巧之一的反讽, 应是“自反的嘲讽, 即嘲讽反过来指向自身, 并成为对于自身及自身所置身的世界的反思维性认识” (沈天鸿《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 。顾城的《远和近》、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等, 都是将嘲讽指向“自身”, 以及“自身所置身的世界”的很好的反讽范例。李小宁诗《狼》:

这些东西追来, 赶去

彻底失去自由, 笼子

若干年之前, 之后

还狗以绝对, 自由

其实, 狗就是若干之前狼类的叛徒, 对人的忠诚就是对同类的背叛。失去自由的“笼子”是在执行人的命令:让狼也同时失去自由。“若干年之前” (“之后”) 的狗是绝对自由的, 那时的狗还是 (还原) 真正的狼。难道这首诗是单单说狗吗?显然不是, 是讽刺那些“狗性”十足之人的;同时也是对现代人渴望“狼性”回归的一种反讽。齐秦的“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的狼啸, 曾经使多少人共鸣过, 以及共鸣着。

诗中的反讽首先是一种语言技巧, 从语言技巧运用的角度来看, 反讽的类型可分为夸大叙述、言此意彼、正话反说等。在诗的文本解读中, 还有主题层面形成的反讽, 即文本复杂的主题意义出现相反相成的两重或多重表现, 从而形成强烈的反讽意味。

一般说来, 径情直遂, 并局限于表白某种单一情感的诗, 根本就不能算是好诗。用委婉曲达、兼容并蓄、相反相成、虚实相生的反讽手法来组织创作语言的诗才是好诗。布鲁克斯在《作为一种结构原则的反讽》中说:“在这一深层的意义上, 反讽就不仅是承认语境的压力。不怕反讽的攻击也就是语境具有稳定性, 内部的压力得到平衡并且互相支持。这种稳定性就像弓形结构的稳定性, 那些用来把石块拉向地面的力量, 实际上却提供了支持的原则……在这种原则下, 推力和反推力成为获得稳定性的手段。”反讽运用得好的诗往往回避明显的价值取向, 以种种巧譬妙喻的手法, 婉转曲达地表现诗人的复杂情感。林海《无奈》“乞丐在垃圾桶边站了半天/地球继续旋转”, 诗人借用两个矛盾的对象, 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 进一步强化了诗作意味。

闻一多先生的《死水》最为突出的艺术手法莫过于反讽。作者通过视觉描写死水的丑, 通过嗅觉描写死水的臭, 通过听觉描写死水的死寂。为了使死水的特点更为突出, 诗人把死水里的种种肮脏成分譬喻以极其美好的事物, 加以赞扬,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反讽效果。把人们扔进沟中的破铜烂铁上的锈迹比作“翡翠”和“桃花”, 把死水中的油腻比作“罗绮”, 把死水表面的一层霉菌比作“云霞”, 把恶臭的死水比作“绿酒”, 把死水里的气泡比成“大珠”“小珠”。读者可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充分地展开联想:翡翠的晶莹碧绿, 桃花的艳丽鲜红, 罗绮的柔滑光亮, 云霞的流丽飘逸, 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但是, 当确知这些所谓美好的事物来自于作者笔下的臭水沟时, 不但不能唤起审美的愉悦, 反而会产生极其强烈的厌恶情绪。这就是反讽的力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说“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 她的诗反讽的功力是出类拔萃的, 且看她的《三个最奇怪的词》 (林洪亮译) :“当我说出‘未来’一词, /第一个音节已成过去。//当我说出‘寂静’一词, /我就立刻打破了这种寂静。//当我说出‘乌有’一词, /我就在创造一种无中生有。”这是一首纯粹的诗, 纯粹到几乎不存在技巧;但反讽的意味读者一定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可以说除过反讽别无技巧。诗人冷峻、严肃、深刻地探究了三个名词的终极本质, 探究了作为话语名词的意义。她不用意象, 她用最朴素纯粹的语言, 似在喃喃自语, “当我说出”之后, 一切都是全新的, 一切都改变了———这不仅仅是对“未来”“寂静”“乌有”本身的破坏, 她在告诫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 甚至人类:一切所谓的“创造”, 都是“无中生有”, 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由悖论到反讽, 这之间没有天然的鸿沟, 正因为悖论思维, 才会造成语言上的反讽效果;反讽运用的恰切, 则又反映了诗人批判思维的深刻。

摘要:悖论就是违背常理的思维表达, 在诗则是一种无理性追求, 即贺裳所谓“无理而妙”的诗歌创作原理。反讽是指一种正话反说, 抑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反讽会造成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之间的差异, 从而形成诗歌自身很强的表现力。

浅议诗歌鉴赏中的几个近似概念 篇3

一、从触景生情说起

首先,我们先来看岳飞的这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朦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用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描述宋金讲和期间,岳飞在军帐中深夜难眠的复杂心境。我们先看这首词如何抒情。首句写“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所以,后面写起来后所见所感。在静夜里,岳飞倍感孤寂沉痛,平日里郁积的愁情便一起涌上心头了。这里情绪的引发就是昨夜不住鸣叫的寒蛩。因为景物某种特殊的特质而触发诗人内心情怀的,这就是触景生情。这里的“触景”是前提,是情绪的缘起。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诗人内心早已郁积了许多情绪,被这不期然的景物所触发,所有一切便都涌上心头了。再比如骆宾王的《狱中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与表予心?

骆宾王为小人所害,身陷囹圄,他生性耿介,有豪侠心,相信自己的高洁和正直。蝉在诗词意象中是高洁的象征,有虞世南的《蝉》在先。其诗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所以,狱外鸣叫的蝉声就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高洁。这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是很经典地写出了由景“西陆蝉声”到情“客思深”的过程。这便是触景生情。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会注意到上面引用的两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的是“实景”。是因为见到这样的景物了,就被触发了与此景物有关联的情。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并非如此。这两个词语尽管有表述上的不同,其生发情感的心理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先有情感,再凭借景物抒发出来。前者更体现了“借”的特点,所谓的“为情造景”,作者是用寻找或者营造那个景的方式来抒情,却不一定是眼前的实景。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的“柳色新”可能是所见,也未必是所见,诗人这里是要凭借“柳”这个词来表示离别的留恋之意。还比如杜甫的《望岳》,作者写了山的雄奇之后,再写内心的雄心壮志,他用一个“会”——应当,来写想象中的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里的“凌绝顶”和“众山小”不是眼见的,而是作者为抒雄心而做出的想象,正是“为情造景”,这是比较典型的“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更侧重于先有景,再把情融于景物描写中的过程,很多时候,“寓情于景”接下来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难以区分哪个先哪个后,而是情与景的彼此交融。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写春天夜雨,对于心忧黎民的杜甫来说,一场春雨自然让他内心欣喜。这首诗我们不说它是“触景生情”,原因在于作者看到下雨了就写它是“喜雨”,是就雨来写雨,并没有因此景而触发内心郁积的其他情绪,它不具备看到景物引起内心波动的特点。作者通过写雨来赞颂雨,来表达因为下雨而带来的欣喜之情。所以,这可以成为“寓情于景”。

从写作的心理机制上来看,触景生情是景物引起情感,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是先有情感,再把情感放到景物描写中。而情景交融并不是写作过程中的创作心理,而是阅读者从中感到的某种心理愉悦。这样,我们发现情景交融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当作品中景与情达到某种高度的协调统一时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三、托物言志

前面说到了“借景抒情”,这个词在字面上和“托物言志”是近义词,也常常被学生混淆。仔细体会,这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情”和“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情感、情愫、情绪;而后者是志向和抱负,是一个人的人格追求和价值追求。其次,前者是“景”,是眼见之物,却未必是一个完整的“景物”,写作者往往攫取与情感相近的多个景物;而后者往往体现在某一个事物上,作者把它作为抒发志趣的载体。例如辛弃疾写的《咏梅》,我们不便于说这是“借景抒情”,作者在这里写的不是个人情感,而是志趣,是作者生命中所坚持的道德操守,他寻找到可以寄寓这个坚持的“物”——梅花,然后对梅花进行了全方位的在塑造。所以,托物言志更像是谋篇的艺术手法,而不是行文的修辞。

我们会发现许多托物言志的诗,比如于谦的《石灰吟》、虞世南的《蝉》等等,都是专一于某一事物上,竭尽所能地挖掘出这个事物身上自己所要表达的志趣。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词有相近的地方,也有许多想通的地方,有的诗句很难明确地断定它究竟使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

故此,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尽管在概念上有相交相容的地方,但披索探究,总会找到作者运用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进而由表及里,读懂诗歌,感受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教学反思-诗歌鉴赏 篇4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高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篇5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诗歌鉴赏景物描绘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结合以前的知识积累以及预习反馈,梳理诗歌景物描绘的方法; 2.通过训练巩固相关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学会独立解题。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训练能归纳答此类题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

1.将导学案中的诗歌做成PPT备用;

2.批改学生预习作业后,挑选4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案于PPT,宫课堂共同讨论解决。(二)课堂导入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写景诗,这类诗词最重要的是景和情的关系,高考对诗歌的考察也常考这一点。由于大家基础比较薄弱,一轮复习我们便要夯实基础,对于诗歌景与情的关系,今天只是一个铺垫。提到诗歌景物,包括景象和物象,我们本节课只侧重景物描绘,希望大家借此了解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写景的诗歌绕不开意象和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敲门砖,在具体讲解诗歌之前,请大家将目光集中到知识链接部分,以齐读的方式回顾这两个概念。意境与诗歌情感的关系不用读。

(三)预习反馈

我们在诗歌阅读中有遇到这样的提问方式: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何种情感?解答这类题目无非就是解决三个问题:一,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二,这些景物有何特征?三.为何这样写?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意象,意境,以及由此可以体会的诗人情感。(板书)下面就结合《江村即事》感受一下。

1.齐读回顾。

2.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最主要的意象是哪个?

明确:江村,月,芦花,小船,水边,风。最主要是小船 3.请一名同学回答主要意象小船有何特征?

明确:小船是不系的。随风飘荡,自在的,任风吹去的。→老师引导:为何不系?→懒得系。

4.此中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觉,也有”纵一苇之所如“的随性。对于船这一意象其实加入了我们的合理联想。景象如此,此景中人是否可以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呢?提问一名学生

明确:随性洒脱,安适自在对江村生活充满喜爱。5.学生互助学习:

景和情的基调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如果相反就是乐景称哀情。这里的基调是一致的。黑板上的三个问题也轻松解决。那么我们一起看一下ppt上这两名同学的答案,此题一共4分,请各位两人中任选一人的答案打分,并说明理由。(老师注意引导和总结。)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村生活:夜深,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渔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营造了一种宁静甜美的意境。诗人通过心理活动和细小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对江村生活的额喜爱之情。

6.提问一名学生总结此题的答题步骤,老师板书,并标注注意事项。

明确:一,描图景:二,点氛围;三,析感情。

板书:一.描绘画面(抓景物特征,不漏点)

二.概括意境(用词准)三.分析情感(切忌空洞)

7.整理答案:2分钟时间给学生自己订正自己的答案。

(四)知识巩固

1.齐读。下一首难度加大。下一首《西楼》是十分适合我们理科班的一首诗,请同学们挺起“中华脊梁”朗声齐读这首诗,感受诗歌的基调。

2.抓主要景物。按照解析《江村即事》的步骤,先找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意象有哪些。明确:海浪,风,雷雨。3.把握景物特征。

→海浪有何特点?“去却回”是怎样的状态? “如云”。汹涌而来,澎湃而回,反复拍打着海岸。→这从西楼之上看到的雨又是怎样的?

“千山急雨”,规模大,雨量大,倾盆而下。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你脑海中出现的可以用来形容这幅画面的词语是什么?(壮阔,雄浑,恢弘,壮美,雄伟„„)

→《沁园春 长沙》中毛泽东用“万物霜天竞自由”来抒发内心昂扬的斗志。那么,可以描绘出如此壮美的画面的曾巩内心又是如何的呢? 豪情万丈,胸襟开阔。

4.学生互动。按照我们梳理过的景物描绘题的答题步骤,请同学们现在同桌间互换学案,为同桌打分,并用点评的方式指出自己同桌答案中的不足之处。

→3分钟时间,然后2分钟时间学生自行订正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①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②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③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5.这首诗在我们

(五)课堂练习

7分钟时间完成,5分钟左右请一名同学黑板板演。师生共同修改黑板答案,攻克难点。

→“劳劳燕子”描绘为遥远的燕子可妥当?是燕子在远方还是从远方来?

→玉笛是否有特殊情感? →这是什么季节?从何看出?

明确:诗人借助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瞑云,觅食安家的燕子,雨打梨花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暮春图,营造了凄清、寂寥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愁苦,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六)课堂小结: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及鉴赏刍议 篇7

1 重视阅读和朗读

诗是什么?诗是“指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1]诗歌具有如下特征: (1) 语言凝练。诗歌以最少的语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2) 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诗歌具有浓烈的感情。“夫诗者, 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使人读之无所感动, 非诗也。”[2] (3) 诗注意意象和意境的构造。 (4) 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这是由诗歌讲究格律、注重压韵等因素决定的。“凡乐辞曰诗, 诗声曰歌”[3]特别是我国的古诗, 大多可以唱咏。诗歌的这些特征, 很适合于将其变成“声音的艺术”——阅读和朗读, 这样既富有音乐美, 又便于情感的抒发和节奏的体现——读诗能给人美的享受。武汉大学龙泉明教授认为“读——诗歌教学之魂”, 他在《访谈录》中说:“语文学科提倡素质教育, 就是以读为本, 回归文学的本真,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素养, 通过读获得精神的感悟、陶冶, 有利于奠定精神的根基。文学教育是整个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它可以获得一种美感和美的享受, 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事件、处理事件的一种能力。”[4]由此可见, “读”在文学教育乃至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十分重视阅读和朗读。

在本文中, 阅读和朗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是以了解文本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而朗读是指“清晰响亮的念文字材料, 从而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成诉诸听觉的更有表现力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1]二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是明显不同的:阅读重在理解和吸收, 处于知识接受层面;朗读重在感受和创造, 处于欣赏审美层面。阅读是朗读的基础, 朗读是阅读的深入。

1.1 阅读教学

“从阅读过程来看, 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5]可见, 阅读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认知理解诗歌的过程。它是学生与诗歌的“第一次会面”。古人曾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一语便道破了阅读的重要性。那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呢?

(1) 批注。“批注”是一种传统简便的读书笔记样式, 是在读物上勾画圈点并加以评判、诠释, 来辅助阅读的方法。批注是融阅读、思考、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笔读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让他们在阅读认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2) 创造性复述。复述是对课文内容按一定要求处理后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阅读训练方式。创造性复述是改组原文的复述, 将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作一些变更, 甚至反映自己的独特感觉和见解。这种复述具有创造因素, 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比较阅读。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只有经过比较, 区分异同点, 才能识别事物, 把它归到一定的类别, 获得认知。比较可以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是从一种已知事物的特殊属性, 推出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的推理过程, 重在寻求相似点。对比是将两种事物的属性相区分, 重在寻求相异点。类比和对比的过程都是探求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可以说, 比较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方式。

1.2 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是再创造过程, 它“不仅是照本宣科, 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 “必须给听众更多的东西, 是他们用眼睛阅读文字时所得不到的东西, 使听众跟随着朗诵者, 更快地、更直接地进入作家提供的情景, 进入作家敞开的内心世界”[6]。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 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如此, 则诗歌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因为“读书足为怡情, 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培根语) 。当然, 朗读同时也能起到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激发文学兴趣以及陶冶其情操等作用。那学生怎样进行朗读呢?

(1) 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训练美读的进程, 既是提高朗读技能的过程, 又是有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2) 课文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朗读教学必须重视课文欣赏的训练, 以便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总之, 在初中诗歌教学中, 我们既要重视阅读, 也要重视朗读, 这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的需要, 更是发展学生智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需要。

2 诗歌的鉴赏

讲析诗歌, 切忌面面俱到, 而贵精讲——启发点拨, 贵融情于教, 激发学生的情思和想象。具体说来如下。

2.1 启发点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凝练是其语言特征。讲析诗歌, 不在于讲得全面, 而在于讲得精。一般来说, 每一首诗都有若干奇妙措词和巧妙笔法, 而这些措词和笔法所传达的信息往往就是诗歌的灵魂, 我们只需把这一点讲清楚即可, 其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做, 最重要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从已知中推出未知, 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同时, 诗歌语言精炼的特征也正好适合启发点拨式教学。例如, 讲析杜甫的《望岳》:

代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在讲解近望泰山时, 我们只需抓住关键字“钟”和“割”, 重点把这两个词讲清即可, 其他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因为“钟”和“割”两字是品味泰山神奇秀丽、雄壮崔嵬特点的关键之所在:“钟”名词动词化, 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泰山聚神秀于一身的美景奇景, 还将此神秀赋予了另一种人性的温暖情感。在大自然的眼中, 泰山俨然一个最被宠爱的孩子, 母亲微笑着把所有的礼物糖果和甜蜜的小惊喜都给了他。然后静静地站在身后, 看他漂亮的眼睛里闪烁出的欣喜光芒。这里又有一种侧面的烘托了。“割”字一出, 泰山迅速由母亲怀里的小孩, 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壮小伙。脚踏齐鲁大地, 头顶日月星辰, 举手一挥就是一个晨昏。“割”这个词带给人十足的动感和震撼, 泰山的雄气霸气在这里十分已有了九分。整首诗的意境也在此铺垫形成, 后文就不难理解“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了。

2.2 融情于教

这里的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动情, 二是学生要动情。众所周知, 抒情是诗歌的特质。“……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 最具有感情色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7]可见, 教学诗歌, 实际上就是教者与学者对作者情感流程的重新体现或新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对读者 (教者与学者) 而言, “……离开感情, 我们就很难捕捉诗的形象。自己充满激情, 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有很重要的意义。”[7]因此, 要想成功地进行诗歌教学, 就必须融情于教, 通过“情感”这一纽带, 实现作者与读者 (教师与学生) 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

怎么做到融情于教呢?首先教师要先“走进”诗中, 被诗感染;其次,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使他们能积极地进入诗的意境中。这一点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例如, 可以介绍创作背景将学生引进诗的氛围, 可以实地设置相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直接进入“角色”, 等等。具体说来, 以教学李白的《行路难》 (其一) 为例: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创作的《行路难》, 植根于现实生活, 深感自己被迫赐金放还的处境, 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并以姜尚、伊尹为例抒发了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 为统治者信任重用, 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教学该诗, 可以通过介绍创作背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从而实现融情于教。因为若不介绍背景, 学生就不容易体会到诗中失望离别的感情以及从中体现的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因此, 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李白少有大志, 胸怀“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 想辅佐帝王, 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 蔑视权贵, 不容于朝。天宝三年, 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但是李白就是李白, 除去天生的才气, 他还有一股豪气。虽是“行路难”, 但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不仅要走, 还要走得潇洒。“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终于冲破了前进路上的冰川雪山。

以上, 以“介绍创作背景”为例阐明了怎样才能做到融情于教。其实,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兴趣, 使他们自动产生一种亲近文学的“内驱力”。这样, 恐怕教师还没煽动, 学生早就已经“心潮澎湃”了。

2.3 感悟能力的催生

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不是凭空而得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在这方面加以训练和培养。下面试就此提几点教学建议。

(1) 要使学生了解诗中的基本情境。例如《次北固山下》, “次”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行经地, 到北固山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出去:此时正值岁末, 人们大都回家团聚, 而他依然在外奔波。这就是基本情境, 了解这一点, 对诗的内容才能有所感悟。

(2) 对某些重要的诗句, 要提供一些背景常识作为感悟的基础。例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四句, 就要告诉学生: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 现在又打跨了袁绍残部, 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 他就可以荡平宇内, 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 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 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

(3) 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理解诗句。例如“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 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无妨让学生在理解诗人本意的基础上, 说出自己的联想, 要相信学生中总有说得好一些的。联想, 也是有感悟的一种体现。有联想, 才能把诗读“活”。

以上不过举其大要而言, 培养学生感悟古诗的能力有多种途径。只要教师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必能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更新、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来。

摘要:古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就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从理论层面作一初步探讨,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和朗读,启发,点拨,融情于教,鉴赏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598, 162.

[2][元朝]刘祁.归潜志[M].中华书局, 1983, 6 (第1版, 第13卷) :145.

[3]刘勰.文心雕龙乐府[M].齐鲁书社, 1984:24.

[4]中学语文教学, 2001 (12) .

[5]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华夏出版社, 1995:3.

[6]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篇8

1.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诗歌的描绘一般都是具有画面感的,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描绘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工作,尽量的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歌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表述的整体环境,根据这样的意象来深入的体会诗歌的含义。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这首诗歌表面上看比较唯美,但是却是运用了象征性的意境隐藏着深刻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创设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视频:一个身穿丁香花衣裙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充满江南意境的石路上行走的背影,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唯美的画面,会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急切地想要阅读诗歌,解决自身的疑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描述加上画面的呈现立刻让学生进入情境,“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时,作者的情感明显的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诗歌鉴赏,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表达手法,应该是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学生只有真正的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说走进诗歌意境是进行鉴赏的前提条件。

2.丰富诗歌鉴赏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当中,进行诗歌鉴赏的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就是在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之后,通过固定的模式“从诗歌……的描绘中,可以体验出作者……情感”来进行分拆鉴赏,这样的方式单一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中运用更多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在进行鉴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以及音乐方面的辅助引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了解诗歌的情感内容。通过画面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诗歌,借助辅助手段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诗歌鉴赏的方式,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将其中的意境表现出来,从学生画出的画面上也能够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出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该段描述的场景进行理解,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开头这样的描述已经构成了画面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将自身的想象结合诗歌中描绘的情境,展现在绘画作品当中。这样的诗歌鉴赏方式是比较有创新性的,对于学生来说形式新颖,同时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又有了一定的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能够展现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诗歌鉴赏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3.阅读课外读物,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诗歌的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上的诗歌,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阅读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积累多了,也能够使学生提升知识技巧的迁移能力。例如在早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将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向教师请教,还可以将自己阅读的比较有价值的诗歌推荐给其他的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互相沟通阅读的心得体会。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外诗歌的延伸鉴赏,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通过课外诗歌的介绍,学生能够对作者以及这样的诗歌类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之,在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意境来分析诗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诗歌鉴赏的能力。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篇9

语文组 张银玲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及类型。

2、熟悉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

3、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并规范组织答案。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并规范组织答案。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以《登幽州台歌》导入。

二、明确《考纲》要求,了解形象及人物形象的分类。“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命题揭秘】高考考查形式:

1.分析诗歌塑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诗人)形象? 2.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或者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高考真题呈现: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形象的特征)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

【方法点拨】明确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①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意象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②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以及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四、课堂练习

2、作品刻画的第三人称人物形象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聪明顽皮、天真可爱的少儿形象。诗中的“篷头”“侧坐”“遥招手”“怕”等词语分别从外貌、神态、心理等方面(或形神)表现了小儿天真可爱、聪明顽皮等特点。同时也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总结答题范式】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身份)。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题范式】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或:分析形象=具体分析+情感+总括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中“山客”的形象。

【参考答案】一个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山客”形象。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春色里,在花落莺啼的宁静氛围中,山客酣然长睡,全然不知身外之境。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田园自由闲适生活的隐者形象。

试一试:你能用专业术语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吗?

(二)、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离别诗(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边塞诗

(8)爱恨情长的形象。闺情诗,如柳永《雨霖铃》等

五、小结:

六、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诗歌鉴赏新概念》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简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考题中常见的内容,其核心就是通过品景(即抓住诗歌主要景物来描绘画面,并分析这些画面的特点)来悟情的。本节课的内容是选择“课时练”上的一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为例来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该内容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一个基础的延伸即通过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意境。意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鉴赏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高考考题中经常考查诗歌意境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学生答题屡屡失误,原因是学生很难把握诗歌景物、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且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分析,理解诗歌中景、境、情的关系理顺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三、教学设想

本堂课通过以《山居秋暝》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品景、悟情、析法来概括分析诗歌意境鉴赏的方法。通过诵读体味和对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准确、科学深入理解意境的概念并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于意境这一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揣摩与问题创设来学会分析意境的方法并借此鉴赏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评价与鉴赏技能培养学生对诗歌审美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诗歌描绘的景物来感悟诗人情感,以此学会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诵读法

提问法

七、教学媒体:

本堂课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而言,高考之中,命题者往往考查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说是考查对意境特点的概括能力。

我国古代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往往追求意境的创设,在品读古代诗歌时,从理解意境入手是一条捷径。今天,我们选择课时练中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来揣摩它所营造的意境,去感受他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内蕴丰富的情感,并且学会鉴赏古代诗歌意境的方法。

(二)例析诗歌意境方法:

1、同学们整体诵读这首诗。(初读未能深入体会这些文字下面流淌的心,没关系,今天我们就通过“品景、悟情、析法”来跨越时空的距离,来走进作者的心灵。)

2、再读,学生自由诵读,在诵读中思考:

(投影)这首诗描绘了那些景物?运用想象构建画面,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板书)品景

景物:山、雨、月、松、泉、石、竹、浣女、莲、渔舟。

3、请同学们通过想象,在脑子里构建下,你喜欢那个画面?

师:我就抛砖引玉一下,我喜欢的是这首诗中颔联的第二句:(投影)“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师:我相信你们会描述的更好。请同学试着描述画面„„(师点评鼓励)

4、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简要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概括:(板书)描绘了秋雨后傍晚时分,山中的风光和山民的劳作景象。

5、接下来,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投影)这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有什么特点呢?

请几个同同学做具体回答,然后老师整理概括(板书):幽静、温馨、清新、自然、纯朴„„

6、问:在这首诗里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并作分析。

老师简单补充把握诗歌内容可从看注释和了解作者生平入手。

最后老师整理学生所悟出的作者情感:(板书)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意境概念的把握。

大家看,这是一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画卷啊,这景、这情在诗人笔下是如此完美得融合,就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赞美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这说的就是一种意境。

那什么是意境呢?(投影)

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那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此诗的意境。

请同学回答。然后看归纳的此诗的意境(投影)

《山居秋暝》的意境: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美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性情,营造了清幽、淡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8、请同学们再读此诗,读出意境和情感。

9、析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把这首诗的意境分析出来的?

学生思考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整理学生的回答(投影并板书)析法:找景物,描画面,析特点,悟情感。

(三)拓展训练。

师:现在我们把分析意境的方法运用一下。

(投影)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四人小组,共同研讨,一人执笔,小组合作、展示。)

答:(步骤一)全诗描绘了一派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的初春景象。

(步骤二)营造了明净绚丽的意境。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是通过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五言律诗分析出来的,希望这种方法对我们今后的诗歌鉴赏阅读有帮助。

(五)作业

(投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09海南宁夏卷)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分)

(六)板书

品景

悟情

析法

景物

画面

特点

山 雨

秋雨后,幽静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找景物

傍晚时分

温馨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描画面

光山村的 清新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析特点

浣女

风和山民

自然

悟情感

渔舟

的劳作

纯朴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在设计思路上主要是先例析意境方法,然后选取两首诗作为检测练习,其中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作为课堂练习,而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作为作业来完成的。这样整个课堂的容量不大,教学的重点就易突出。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采取了讲授法、诵读法和提问法,这节课,我运用简明、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明确意境这一文学概念的含义,让学生能在科学、规范的概念解释中加深对意境的理解,并在头脑里形成这首诗(《山居秋暝》)的意境,以帮助理解诗歌。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这节课因为是借《山居秋暝》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因此在诵读方面,我没有重点强调突出,读的目的只为引导学生能读出诗味即可。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是问题的情境创设者,因此,在此课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对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

上一篇: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1000字下一篇:门窗厂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