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目(共4篇)
诗歌鉴赏题目 篇1
关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文章俯拾皆是, 且方法之多样, 规则之严谨令笔者自叹弗如。但在教学一线上奋战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总是在告诉我, 学生诗歌鉴赏得分低的真正原因不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也不全在于他们不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更不是他们不懂得诗人表达的情感, 而是他们根本看不懂诗歌的字面意思或题目的要求, 也就谈不上鉴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在教学中把读懂诗歌和题目作为第一要务, 效果良好, 方法如下:
一、掌握相关的字词知识
我们常常把诗歌和文言文合称古诗文, 这说明它们有相通之处。众所周知, 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大量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句式, 然后才能触类旁通, 读懂课外文言文, 可到了诗歌这里, 我们似乎就忘了这一点。比如, 诗歌里会经常出现“销魂”“潋滟”“造化”“阑珊”“扶老”“经年”等现代散文中不常见的词, 学生根本不知道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 遇到诗歌就无法读懂诗歌大意, 无法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 无法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他们也就不会做诗歌鉴赏方面的题。所以, 掌握诗歌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二、熟悉诗词中的常见句式
同样道理, 诗词中的句式也同文言文一样, 有大量的倒装现象。如“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的意思就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下的竹林山色惹人怜爱, 即怜新雨后竹, 爱夕阳时山。这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及主谓倒置的混合句式。又如“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 清辉寒玉臂” (杜甫《月夜》) , 这是宾语前置现象。还有诸如:“秋色渐将晚, 霜信报黄花。” (叶梦得《贺新郎》)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等。
古诗词中同样有被动, 如“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中的“帘卷西风”即帘被西风卷起;古诗词中同样有省略, 如“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 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熟悉了这些现象, 在鉴赏诗歌时才能驾轻就熟, 所以, 了解诗歌中的常见句式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三、掌握诗歌中意象的多种含义
掌握诗歌中的常用意象, 这一点似乎是无需赘述的, 但诗歌中的意象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 在具体的诗句当中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中的“青山”指故乡;而“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 中的“青山”则是历史的永恒。再如“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乌衣巷》) 中的“燕子”是昔盛今衰, 国破家亡的见证;而“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中的“燕子”则寄寓了诗人对心上人的热切思念;“年年如新燕, 飘流瀚海, 来寄修椽” (周邦彦《满庭芳》) 中的“燕子”则是诗人羁旅情愁漂泊之苦的情感寄托。
如果不了解这些, 只是一味地胶柱鼓瑟, 岂不给解读诗歌带来重重困难?
四、合理想象填补诗歌空白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 有很多地方要靠读者利用常识, 发挥想象才能将诗的内容补充完整的。
例如, 《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2011江苏卷) , 虽然注释中说,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但有些学生缺乏想象力, 眼中只有“树”和“云”的话, 也就无法理解诗人借助景物表达的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了, 当然也就回答不出这句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了。
等学生掌握了这些, 我们再来谈意境, 谈炼字, 谈风格, 谈思想感情, 谈表现手法, 谈知人论世, 谈试题的类型, 谈答题的步骤, 谈做题的技巧不迟。
由此可见, 大量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但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当然, 掌握诸如古诗的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自不必说。古诗的语言风格主要有平淡、质朴、自然、轻灵、飘逸、雅正、通俗、风趣、幽默、奔放、含蓄、蕴藉等;古诗的表达技巧从修辞角度来看, 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通感、双关、映衬、对比、反复等;从表达方式来看, 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 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 还有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总之, 只有厚积薄发, 让学生明白平时积累的重要性, 方能驾轻就熟, 决胜千里。
参考文献
王菊红.怎样读懂古代诗歌.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9) .
诗歌鉴赏题目 篇2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3.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参考答案:
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奏 篇3
一、读懂诗人
文学鉴赏讲究“知人论世”,用于古诗词鉴赏,就是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和艺术风格;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态度,要尽量注意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做细致、全面的分析。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我们了解了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懂诗歌。杜甫具有治国安天下的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诗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诗歌的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春望》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连本无感情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能“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
对于诗歌鉴赏而言,知人论世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具体诗歌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我们知道杜甫是忧国忧民的大诗人,鉴赏时是不能用这把“刀子”套他的一切诗歌。对于陌生的作家,学生可以借助题干、标题、注解等信息解读。因此,要因人论诗,还要因事论诗,因诗论诗,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对诗歌的解读似是而非、言不及义,应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二、读懂语言
诗的语言,古人称为“诗家语”。诗词的语言文字是凝练而生动的,其凝练主要体现在对篇、章、句、字的锤炼上。作者炼句、炼字的目的是炼意,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更深广的思想。读懂“诗家语”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 读懂诗句。
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诗歌语言不但会有词类活用、倒装语序的特点,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识,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诗词中名词铺排的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词类活用的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语序倒装的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叠词、拟声词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这些语言现象都需要我们合理想象,整体把握。
2. 读懂“空白”。
作为“诗家语”的诗歌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就在于“跳脱”:或突兀而起,或省却联络。不把“跳脱”之处连贯起来,达到“通解”,就无法进入鉴赏的阶段。诗词中多用省略、倒装与跳跃手法,造成许多“空白”,需要分析句与句之间或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出“空白”处的内容。如《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从字面看,写的是“废池、乔木”这些没有知觉的东西都“厌兵”,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连没知觉的东西都“厌言兵”,何况是人呢?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深深刻印在人们心中,人们怎能不痛恨侵略战争呢?
3. 读懂典故。
诗词中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词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用一个典故则可以省去一大段文字。作为读者,如果不懂得这些典故,自然无法理解作品,更谈不上去鉴赏作品。理解典故有两个层次: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要理解这首词,当然也离不开对那个时代和辛弃疾的了解,但这里一个又一个的典故也是不可不扫除的拦路虎。学生应尽可能多读书,了解一些历史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和所包含的感情。
三、读懂语境
欣赏诗歌时,只有抓住语言所提供的具体语境,方能深入、准确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如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对这里的“落花时节”一语怎么理解呢?有人联系第三句“江南好风景”,说杜甫又遇到李龟年的时间当是春天,当时春光正好,百花早已盛开,有的已经开始凋落。有人联系第一、二句,认为李龟年过去是岐王、崔九等王公大臣宠幸的歌手,如今流落江南,说明他的极盛时期已过,到了他的“落花时节”了。又有人从杜甫这面联系,说杜甫少年得名,十四五岁就出入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满怀抱负却始终无法施展,辗转漂泊,垂垂老矣,这“落花时节”实在是对自身不幸的感叹。还有人认为,仅从李、杜身世上着眼还不够,尽管他们都是飘零异地、景况凄凉,但唐皇朝经过了安史之乱,开元时代的歌舞升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落花时节”还包含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更有人主张把以上几种理解结合起来,说这里写李、杜穷途相逢,彼此身世之悲、国家兴亡之叹难以言喻,而只在大好春光中点出“落花”一语,更让人体会到感慨万端、无从说起的悲凉。上述理解都不错,但深浅大不相同,原因是对语境的体会和挖掘不同。有的人理解得窄,有的人理解得宽。由此可见,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四、读懂景物
抒情性是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其实,不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思想情感无不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的,情与景虽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写景抒情是古代诗歌最普遍的一种内容,只有读懂诗歌中的景物,方能参悟作者的命意。那么,诗歌中的景物又是怎样呈现的呢?
1. 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王维的《鸟鸣涧》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又如,他的《山居秋暝》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泉水清冽、流泻山石,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 虚实相间。
诗歌中的“实”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虚”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所感。写实时,以实带虚;写虚时,以虚传实,这样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避免了表述的刻板平直,往往更能传情达意,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就是用想象中美好的仙境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反衬现实的黑暗。
古代诗歌鉴赏之景情类题目学案 篇4
-----景情类题目
编制人:贾燕华 审核人:祖因举 使用时间:2011年10月 学习目标:
1、了解景情类题目的考查方式和特点。
2、把握景情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规范此类题目答案。聚焦高考
(一)考纲要求: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这首诗是怎样写景的?
(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学习过程:
一、文本引航:(必修二第二单元)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感性赏析: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诗里的农村生活景象。
二、触摸高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2009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概括1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息。(分析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问题: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2分)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2011全国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问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参考答案】 :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1分)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1分)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1分)规律提取:
三、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问题。
春思
唐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①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杂乱极言桃花之盛)
问题:本诗第一、二句勾勒了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勾勒了一幅怎样的春之画面?其作用是什么?(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答柳恽① 吴均 【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③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
问题: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怎样的作用?(6分)
四、巩固提高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问题:诗的前两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临高台 谢脁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释:(1)这首诗写于荆州,当时诗人为随王肖子隆的文学侍从。(2)绮翼:像鸟羽毛一样薄而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问题: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后六句。(4分)
五、强化补充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1安徽卷)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 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1江西卷)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问题: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011福建卷)
㈠晓至湖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㈢。(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问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1湖北卷)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电光时掣紫金蛇。问题: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诗歌鉴赏题目】推荐阅读: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诗歌鉴赏技巧)10-20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案09-03
诗歌鉴赏中的鉴赏技巧07-31
高考诗歌鉴赏07-20
高中诗歌鉴赏05-15
诗歌鉴赏复习09-11
鉴赏诗歌语言05-26
诗歌鉴赏反思05-27
诗歌语言鉴赏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