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诗歌鉴赏(精选10篇)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1
20世纪初崛起的美国新诗运动中影响最大、最引人注目的首推意象派。它是由英美一批青年诗人组成的现代诗派, 对二十世纪世界诗坛产生过重大影响, 被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发端。他们反对陈腐的题材, 抽象的说教, 烦冗的语言和因循守旧的表现形式。他们努力用浓缩、凝炼的意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意象派诗人发现中国古典诗歌与他们的诗学原则颇多吻合, 于是掀起了一场翻译、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潮, 在创作中也有意识的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所以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然而, 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及诗学追求, 二者虽同用意象, 但由于它们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认识, 因此, 二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事实上,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1]p.119中国的意象理论源远流长, 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首次阐述这一理论的是《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意思是说, 要表达意思, 必须依靠象, 即“立象”。《庄子·外物篇》中提出了“意”和“言”之间的关系:“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庄子》注重“意”, 为了“得意”, 可借助于“言”, 而得到“意”之后, 便可以不顾“言”的方式。三国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也阐述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 并提出了“意”之重要性:“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 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意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 得意而忘象。”在我国, 首次将意象这一术语用于文艺批评的则是南朝伟大文学理论家刘勰。他在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深刻地阐述了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使玄解之宰, 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意思是说, 作家在构思过程中, 按照和谐的声律来安排文辞, 正如有独创的工匠, 凭着想象中的形象进行创作。到了唐代, 王昌龄将“意象”明确用于诗人构思中, 他说:“久用精思, 未契意象, 力疲智竭, 放安神思, 心偶照境, 率然而生, 曰生思。”明清时代的文学理论家把意象作为诗的审美特征, 如胡应麟《诗菽》中有“古诗之妙, 专求意象”等。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强调“意”, “象”为“意”服务。
在西方, 意象最初是个心理学术语, 指的是依靠人的各种感官对外界事物产生感觉和知觉上的经验, 并以此引起重现与回忆。意象派诗人深受柏格森等直观主义哲学思想和弗罗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 强调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瞬间感受和直接反映。意象派诗人艾兹拉·庞德认为“意象是在刹那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是直觉的产物, 是浑然不可分割的。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意象作为装饰来使用, 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不仅是一种思想, 它是被赋予能量的一个漩涡或融合在一起的思想群。”意象派早期人物休姆认为“诗中的意象不是修饰成分, 而是直觉语言的根本要旨”。犹哈兹提出“意象是感官经历的再现”。威廉·普法特认为“意象是揭示真理的一瞬, 而不是一连串事件或思想的构成体”。
通过上面的叙述, 我们可以看出, 在“意”与“象”这两个要素中, 中国古代诗人在追求“意”与“象”的和谐统一时, 更看重“意”, 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 在艺术构思中不是单纯地从“象”到“象”, 而是运用思想感情, 即“意”去选择、提炼、改造“象”, 并融进“象”中, 从而构成“意象”。而西方意象论侧重于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直觉感受和直接反映。诗人们强调凭直觉认知, 表现客观世界, 可以追求直观的“象”给人的心灵造成的清晰的瞬间感觉, 而“意”是作为“象”表现出来并被感受到的, “意象”就是诗人直觉所见之“象”, 其中融汇着诗人的“意”。意象派诗人特别重视眼前物象在视觉上的感受, 更强调直观的“象”给诗人的心灵造成的感觉, 特别重视眼前之景, 注意意象在视觉上的感受, 目的是用客观、直接、明确的艺术形象, 把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全部暗示出来, 并借助一景一物, 在瞬间给读者以强烈的触动。由此可以看出, 意象派诗人更强调“象”。
就意象内部结构而言, 意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由于对审美和创作主体在该统一体中所处地位的不同认识,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的内在构成部分各有偏重。除此之外,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实质的不同认识使意象在诗歌中所起作用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背后有中国文化传统中深厚的哲学、文学、审美传统作为强有力的支持, 具有不避主观色彩的特征, 常常是以物比德, 以山水比道, 以空山明月表现超越尘俗, 以长河落日表现胸怀宽广壮阔……自然山水、诗歌灵性、哲学思辨间是相互依赖的。这与中国诗歌表现的传统, 融情山水的民族审美特性有很大关系。自然景物的变化呈现出的种种意象经诗人的艺术提炼, 以景物变化蕴藏哲理, 创造出情景丰美、韵味深厚的意境, 进而走向思想的精纯。对于审美主体的读者而言, 虽可因情因景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联想, 但结合诗人、历史、文化传统及诗中形象, 仍可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而理解诗人写作时的艺术构想及诗中艺术形象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然而, 意象派诗歌则是竭力的避免主观因素的渗入, 主张客观, 强调客观意象的统摄力和包容性。意象派认为意象在含义上可广泛延伸, 具有模糊性和无限的暗示性。意象派诗人们所创造出的意象正如代数中的符号a, b和x有着变化的意义。这种主张虽然可以使读者随意进行联想与想象, 但作者创作时瞬间的体验却只能固化在几个客观冷静的意象上, 读者无法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以意象派诗人庞德著名的短诗《在地铁车站》为例: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2]
庞德试图通过呈现人群中的脸庞及湿树枝上的花瓣来传达他刹那间的审美体验。可这种体验仅限于瞬间的直观感受, 至于其深层意义上读者得到的也只是没有任何主观色彩的冰冷坚硬的意象而已。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意象不仅本身蕴含丰富且成为诗人营造意境、表达情志的有力手段;在意象派诗歌中, 意象成为诗人直观感受的固化, 用以与维多利亚及乔治派的滥情诗歌相抗衡。
如上所述, 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虽都以使用鲜明的意象为特点, 但二者对于意象的理解和运用是不同的。前者以表现主观思想为目的, 但同时, 也不排斥客观现实, 融情于景、以景载情, 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结合。而后者偏重客观现实, 竭力的避免主观因素的渗入。坚持对现实物象依样画葫芦, 将主观感情固化凝结在客观的意象中, 限制了作者与读者的想象活动空间。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 两者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他们共同经营的意象入手, 对二者诗歌中意象的实质和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而揭示出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歌,意象
参考文献
[1]顾祖钊, 文学原理新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2]彼德·琼斯, 裘小龙译, 意象派诗选, 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6。
[3]赵毅衡, 远游的诗神,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4]黄晋凯, 张秉真, 扬恒达, 象征主义·意象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5]张强, 意象派、庞德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轫, 载《外国文学研究》, 2001年第1期。
[6]夏之放, 文学意象论,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3。
[7]Isaacs, J.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Poetry.New York, 1952。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2
1、本节课课件主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融音乐、图片、文字为一体。凡课件设计到的诗歌意象尽可能配上清晰、优美的图片,音乐以极富古典韵味的古筝曲为主,用以营造良好的诗歌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
2、本课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进行知识的课堂内化和布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课以欣赏诗意盎然的音乐与图片导入,以诗歌语言符号为元点,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诗歌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心灵的图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绘制诗歌情景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情景,让学生比较、感悟,化无形为实体,变抽象为具象,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又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记忆,便于学生在认知图式上建筑新的认知结构,切切实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理论引导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传授技能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做到师生互动,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3、学生在课前积极搜集诗歌的传统意象,思考并将这些诗歌意象的寓意并进行归类;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出诗歌的意象、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陶冶情操。课后,认真进行发散引申训练,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意象——鉴赏古典诗歌的必经之路 篇3
首先,什么是意象?
意象——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如: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
风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品味这两组诗句,我们会发现,虽然第一组诗句中都有“雨”“燕”,但味道却截然不同,“细雨”句洋溢着欢乐,而“落花”句却饱含着孤独与落寞。第二组中,虽然都有“树”和“灯”,但“风中”句给人的感觉是壮志未酬人先老的伤痛,而“落叶”句给人的感觉却是久居他乡,无人相伴的孤独和伤感。这两组诗句中的“雨”“燕”“树”“灯”就是意象,由此看来,/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意境中意蕴是不一样的。那么,同样的意蕴是否需要同样的意象呢?
我们再来看几句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予黄时雨。
——贺铸
三句诗都写愁,但选择的意象却截然不同,而且同样的“愁”却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我们感受到愁思汹涌,难以阻抑,深广而又无尽;这是一种因遭逢巨大变故而伴随终生的哀怨,是一种家国之痛,决不是花草闲愁。李清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搬到船上,小船载不动之愁,既见愁之多,又有沉重压抑苦闷之感。贺铸迭下三个意象——遍地滋生的春草,满城飘飞的柳絮,,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没完没了的江南梅雨,渲染出的是“闲愁”,撩人心绪,让人心乱如麻,无法排遣。上述三种不同的“愁”,虽然没有直说愁的内容,我们却从不同的意象中,感知到了它们的情感性质、程度、情味,乃至产生的环境氛围。意象的“威力”竟是如此之大!
一首诗往往不止一个意象,多个意象就构成了意象的组合。在意象的组合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意象之间有主次之分。如:.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阅,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寒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奔流,何等雄阔的意境和胸襟。但只注意到这一点就会错误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必须看到,天是如此大,地是如此阔,一只沙鸥,在孤独地飞翔,无处落脚,无处栖身。这个虚拟的“沙鸥”的出现,才真正揭示了作者四海为家家何处,天涯羁旅荡孤舟的痛苦寂寞的内心世界。“沙鸥”才是主意象,其他则是辅助意象。
(二)意象之间存在对比关系。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场白骨和梦里归人,是如此明显的对立,却又是如此无情的统一,意象的对比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感染力。亲人死去,固然令人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但在这首诗中,当所思念的亲人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自己还在做着团圆的美梦,灾难已经降临身上,不但毫不知晓,反而满怀着热切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通过对立的意象,撞击出的愤怒之火更加令人震撼,撞击出的同情之泪也更加令人心碎。这样的手法在古诗中并不少见,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三)同样的意象,不同的组合,意蕴可能迥异。如: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不识愁滋味,歌楼听雨,罗帐灯昏,雨声当是清脆悦耳;壮年漂泊四方,饱经忧患,凄风苦雨,入耳惊心;晚年一事无成,万念俱灰,既埋葬了少年时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时的忧虑,感觉已麻木,内心已绝望。同样是雨,同一人听,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四)没有任何中介的意象组合,要注意把握其内在的情感联系。如: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诗五句,前四句是纯意象的排列。看似无联系的意象,其实内在有一种相关性,相互推移,逐层递进,逼近“断肠人”。我们来追踪一下意象的内在相关性和演进轨迹:“枯藤”绕树,“昏鸦”栖树,人宿何处?(昏鸦又与下文“夕阳西下”相关)继黯淡的基调之后,忽然弹出几个明快的音符,意象的跌宕流程,正反映了作者情绪的波动。“小桥”就在眼前,“流水”耳边潺潺,过了小桥,即是幽静祥和的“人家”,这在一个日暮尚在旅途的人眼里,是何等地叫人依恋!又怎能不勾起心底的乡思呢?“古道西风瘦马”,“古道’’遥遥,“西风”猎猎,“瘦马”瑟瑟,“夕阳”西堕,此景此物,此时此刻,叫人如何不断肠!人呢?——断肠人,在天涯!——不点“秋”,但觉凉气袭人,未言“思”,却让人肝肠寸断!
(五)要熟知常见意象的固定文化内涵。
雁、秋、月、酒、落日、长亭、浮云、流水、孤帆、杜鹃、落花、杨柳等等,在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且意蕴较为固定,常用来表达离别、思乡等伤感情绪。有些流传千古的名句往往兼而用之,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等。
利用意象品味意境,解读意蕴需要注意:
(一)关注意象,也要关注非意象词语。如: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代以“关”与“月”为意象的古诗可谓比比皆是,单是以“关山月”为题目的诗作就不在少数。但《出塞》何以独步千古,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呢?原因就在于“关”“月”前面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作者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时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也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愿望。一旦忽略“秦时”和“汉时”这两个非意象词语,就难以领会到这首诗的精妙之处。
(二)关注具体语境,注意乐景中的愁苦之音。如:
绝旬
杜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前两句景色宜人,四景四色,鲜艳夺目,但他乡的美景也难以抹去思乡之情。他乡如此迷人的景色,尚且难以抚平诗人思乡的心情,越发反衬出作者思乡情之浓之烈。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流传千古的好诗往往是愁苦之音。正如韩愈所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法国诗人缪塞也有一句名言可以印证:“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屈原、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许多伟大作品都是如此。
(三)要善于捕捉点睛之笔。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出矣。”这里所说的“境界全出”决不是和盘托出,了无余蕴。“境界全出”,从诗人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是指把客观的物境和主体的情意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做到物态人意兼擅其美,各极其胜。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是指意境生动含蓄,富于暗示性,能最大限度地诱发读者的想象力并激活其再创造的潜力。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为例,“闹”字至少可以引发下列联想:枝头杏花怒放,繁茂异常;杏花迎风嬉戏,风姿绰约;作者内心兴奋不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要“知人论世”。
关于这一点,建议重读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文朱光潜先生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该文对这一点有精辟的论述o
(五)要注意解读意境的多重意蕴。
以杜牧的《山行》为例。“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该诗的主旨所在。从该句中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以下几重深层意蕴:
1.不说“红如”而说“红于”,作者欣赏一种饱经风霜的成熟之哭。
2.联系人生,虽然人无再少时,但“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老年自有老年的美好之处。
3.枫叶经霜才会“红于二月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从而感悟到应以积极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4
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科书(人美版)《美术鉴赏》系列中的第4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中的第二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在学习了具象艺术之后,理解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是学生学习如何鉴赏意象艺术的入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较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意象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从初中的美术以及生活中的装饰品等视觉艺术中已经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类型。他们能列举出中国画的写实性作品——工笔画,表现性作品——写意画等。但没有认识到意象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对艺术美缺少全面的了解,学生不能意识不同形态的作品表达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意图,不懂得“怪异”的艺术形象中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观念。高中学生具有好学,善于思辨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勇于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他们的洞察力较敏锐,凸显个性思考,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较强,对问题学习有研究精神。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具体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将美术语言运用于课题研究性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鉴赏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视觉感知和美术知识对意象艺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想象与体验,并与生活相联系,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能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进入教师创设“‘意术’(意象艺术)魅力大家谈”的讨论。根据课前教师布置自主学习课题内容,搜集相关作品资料,以“意象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比哪一种更有表现力?”为题展开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引导自主学习并参与课堂主题性讨论,既检验学生的学习实效,也有利于生成课堂教学。)
2.比较与研究。选择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与前一课学习过的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两幅作品进行对比,来说明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有着巨大的差异。委拉斯凯兹笔下“教皇”形象那幅凶狠与狡诈的面貌和性格被真实地刻画出来,而培根以委拉斯凯兹的“教皇”为蓝本,两片血淋淋的大肉片被置于肖像左右两侧,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个更加阴险恐怖的教皇形象。这幅画所产生的艺术震撼力更为强烈。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形象上反复对比、研究两幅作品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就表现在它传递出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即“意象”。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另一个就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表现。为此,艺术家就要调动一切手段(常用夸张与变形)来表达这种感觉和意图,而不管是否与我们眼见的现实一致,从而产生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这样,我们可以认定,意象艺术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所呈现的形象。
3.分析与理解。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地分析探究不同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意图。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赏析重点:A、蒙克的《呐喊》主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成长历程、艺术家的论述、断。B、达利的《内战的预感》主要从人体的肢解、打破、、凡高的《星月夜》主要从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创作激怪石图》主要从艺术家的个性、情感、艺术观、创新方面来韵,笔墨只是画家寄情之物。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先让学,教师再做小结。指出意象艺术是与艺术家对现实的感觉、观念和意识密切相关的。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异”。在赏析凡高作品时教师介绍了凡高选择别人没有角度地从不同的侧董点去分析理解作品,从而象与艺术家观念的关系。而教师介绍凡高确定自己主攻.三分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要完成的的问题提出来请老师解决,或个人对作品的看法提出来方面学生能将自己的疑惑问题提出来要求教师解答;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5.联想与体会。我们的,只是我们不经意去发现
座,将两者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件《牛头》的装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生活中的意象美的种天空漂浮云彩的影像。接着,朗诵一段散文“天上的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麟,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栾;像河流;像雄师;像用形象思维创作一幅简单的意象艺术作品。教学反的教学方法,力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搜集有关意象艺术的资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课比较学习方法探究不
知识,领悟研究的方法。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课较与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流派作品的比较,分的主要因素。这种学习方式直观、感受快、启发效果好。行探究的愿望。三是通过诱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内一步增强了对艺术多元性的理解、包容与接受,培养人文:讲述凡高选择向日葵作为自己研究目标
而达利创作《内战的预感》也说明了艺术家心里怀有识,引起共鸣。四是通过倡导学生学以致用,联系现亲身体验创作的心灵轨迹,尝试创作的滋味,促进学生对学语文课程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本课教学设然时间不长,但让学生当场质疑却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有能知道教学预设的目标是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一位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意象艺术都采用变形术不能以表
得“意象”
意”中之象。因此,意象艺术也可以运用写实:石涛的中国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一例。这幅作。当然,在一节课里就要让每一个学生一下子就把意象美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判
组,画家责任与唤醒无知方面进行感受,体验。C、色彩表现方面进行想象和评价。D、苏轼的《枯木解中国写意画的特点:不求形似,唯取物之意气和神结合自己搜集到的相关作品资料谈个人对作品的见解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
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越“怪过的向日葵作为自己主攻的项目获得巨大成功的事例。多破教学难点。同时帮助学生厘清意象艺术的“怪异”现向的事例对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4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行知识梳理。对于存在教师交流。三分钟质疑创设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一方面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当场反馈,有利于实生活中其实很多地方就存在着意象艺术美的形象
它。比如说;毕加索从废弃物中挑选出自行车把和作品,就是一个典型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形象……之后,教师展示火烧云的图片资料,以及,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他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奔马……”要求学生以文学作品或图像资料为素材,运思本课教学设计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
点:一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课程资源,主动参与交流。二是通过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美术类型的艺术特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他们能独立探究解决。例如:在比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 篇5
一、草木类
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4)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5)清冷淡雅的美人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7)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8)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梅花的地理习性与文化内涵
(1)梅花传说在江西大庾岭上甚多,于是称此岭为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2)于是,梅岭人远在异乡时若见到梅花便会勾起无限乡愁、乡思。
(3)由于梅树原产地广泛,在西藏自治区、西南及长江中下游直至台湾省均有野生梅花。因此便有了“民族融合”的象征。在辛亥革命时期,梅花的五福也象征了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的大团结。
(4)梅性耐瘠薄,对各种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又特耐整形、修剪、抗根癌,不遭根线虫的危害,喊少发生其他毁灭性的病虫害,而花芽分化甚易。故梅成为长寿树种,使人有鹤发童颜、枯木逢春之感。
3、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君子。(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受大自然严苛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力,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与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放着历经风霜的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薄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
4、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5、莲: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双关)。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3)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常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
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9、红豆 :爱情、相思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12、黍离: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亡国之悲)。
13、丁香:愁思或情结
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19、桃花:象征美人
20、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21、牡丹:富贵 美好
22、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23、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24、斑竹/湘妃竹。泪水,悲伤。
25、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26、桑榆。比喻人的晚年。
27、红药。代悲苦。
二、动物类
1、蝉: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渲染气氛,思想、离愁、羁旅等)(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1)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5、乌鸦 :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搭配。
6、蟋蟀:思乡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7、鸳鸯:夫妇恩爱
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9、青鸟:信使
10、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身世浮沉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11、猿啼:凄清、哀伤、悲凉(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12、飞鸟:(自由的灵魂)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
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2)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3)乡愁、羁旅、漂泊
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暮冥冥,飞鸟纷纷返回故林的场景,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
13、鱼:自由 惬意
14、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15、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16、(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17、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三、地理气象类
1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圆满、缺憾,边愁,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1)思乡、思亲、思人、乡愁、无奈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2、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夕阳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借助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3)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以抒发思古之幽情。
3、水:爱情、友情、漂泊、时光易逝、愁情(1)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2)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尤其是愁情无尽。
4、冰雪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6、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7、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8、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9、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2、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13、东风:春天 美好
14、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15、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6、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18、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19、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20、天晴:欢愉 光明
21、金风:秋风
22、雨
(1)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
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最初是从功利的角度滋生的,即如前所述,缘于雨的“辅时生养”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的雨,称作“甘霖”“甘露”“甘雨”。喜雨诗的一般特征:
①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
②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
③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2)诗人的苦雨情感模式
在生活中,久雨不绝,洪水泛滥的情景,也曾给人类留下深刻的,灾难的记忆。苦雨的初始意象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历时弥久,阴云不开;以雨的阻隔来表现诗人的孤独感、幻灭感,愁苦心境。因雨而生的愁苦,常常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
②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着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
23、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24、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3)秋天,天高、气爽、云淡,故诗人又常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25、大漠。苍凉、旷野、凄清。
四、器物类
1、酒/杜康: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2、船:漂泊、自由(1)舟的漂泊意象
舟如浮萍一样,都是水上漂浮之物,行驶在茫茫的水面上,舟无所依持,行止无根这种特性正如那飘泊天涯的诗人,因此,舟便成了漂泊不定的象征了。在唐诗人中,无论是求仕,还是漫游,漂泊他乡始终都是诗人的一个心病。诗人的命运如不系之舟一样,孤独无所寄托,漂泊天涯,伤感之情久久回溯于诗人的心头。(2)舟船的止泊意象,远离尘世喧喧嚣的宁静、愉悦与自由
在水上行舟的过程中,两岸的风景都可以给诗人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往往诗人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在现实中受制于种种约束,而泛行于舟上,茫茫的江面,两岸的美丽风景,那种自由行舟状态给诗人无以伦比的快乐,可以逃离世俗的喧嚣,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因此,徜徉于水面之上,生活在舟中便成为诗人的一种止泊的理想场所。
当诗人不得不随处漂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感到厌倦之时,很多诗人都向往一个没有现实喧嚣的场所,很多人选择在水上生活,与舟为伴,与舟共度此生。(3)舟的愁绪意象
小小扁舟,常常把生活在一起的亲朋故友隔离开来,从此天各一方,因而,无论是辞亲远别的行人,还是居家守地的送行者,往往一见到舟船便离愁顿起,忧思难禁。朋友的远别令他们无限牵挂,他们担忧着行人的旅程行宿。(4)舟的“桥梁”意象,表达理想与志向
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可以绝河渡水,有了舟人类边可以借助它达到彼岸,舟是桥梁是路一一种超越。连接起此岸和彼岸,于是舟便成了连接现实与理想的一座桥梁。
3、笛声
(1)游子思乡,归心似箭。(2)征人思乡,嗟怨连连。
附:羌笛: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4、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6、灯/烛:
(1)温暖、美好、团圆、希望、向上、亲切(2)孤独、凄凉、愁苦、哀伤、凄婉、惨淡
7、珍珠:美丽 无瑕
8、簪缨(冠):官位 名望
五、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凄凉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六、关于人的品质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七、地点类
1、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3、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4、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5、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6、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7、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8、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9、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10、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11、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12、西楼、小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13、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14、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15、关山。指遥远的地方,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八、其他类
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2、破晓:初现希望
3、深夜:愁思怀旧
4、鸿雁、尺牍、尺素: 信
5、后庭花:亡国。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8、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9、白发:愁苦、迟暮
10、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1)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2)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3)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4)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11、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12、莼羹鲈脍: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13、双鲤:以鲤鱼代指书信。
14、烂柯:表示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15、烛:相思、别愁。
16、浮云:漂泊的游子。
17、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18、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爱情的忠贞。
19、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写恋情。也咏怀古迹。20、梅子成熟:喻少女情怀。
21、连理枝、比翼鸟:比喻恩爱夫妻。
22、画眉:此形容夫妻相爱。
23、投笔:指弃文从武。
24、请缨:喻杀敌报国。
25、碧血/丹心: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26、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天狼”表示有战事。
27、折腰:喻指屈身事人。
28、汗青:指书稿、史书。
29、五柳:隐者的代称。
30、东篱: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情致。
31、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32、采薇:喻隐居避世。
33、东山高卧:指隐居。
34、赤松子:表现寻仙访道的思想和生活。
35、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36、化鹤/归鹤:表人生变幻,反映消极的出世思想。
37、梦蝶/化蝶:比喻做梦、梦幻。
论花意象与盛唐诗歌的情感世界 篇6
在盛唐诗歌中, 花意象以个体和群体出现, 成为诗人的情感寄托。在个体“花”中, 荷花、桃花、杨花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数据表明:唐诗中, 咏莲诗大约有2000首, 约占《全唐诗》的6%[1]。“唐代文学中内容中含有‘桃’的作品为1714篇, 是唐前作品总量的21倍, 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2]对于杨花意象, “盛唐时期有9位诗人的26首诗歌用到此意象, 李白有9首、杜甫有7首、王维4首、王昌龄2首, 赵彦昭、孟浩然、贾至、楼颖均有1首诗歌用到了杨花柳絮的意象”[3]。而花作为群体意象则常以“山花”、“花路”、“落花”等形态出现。本文选取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的盛唐时期, 意在探讨特定时代, 繁荣的文化氛围对花意象流变定型的影响及花意象对时代和人的生动呈现, 从出现频率较高的荷花、桃花和杨花的个案再到花的群体意象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以花托兴:花意象的个案研究
1. 荷花。
荷花又称莲花、菡萏、芙蓉, 它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出淤泥而不染, 清丽高洁。盛唐诗人以莲寄寓高尚的品质和人生理想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愁苦愤懑。如李白在《古风》 (“碧荷生幽泉”) 和《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中描写的荷花“履洁怀芳”却只能孤芳自赏, 天然不饰铅华却自开自落无人欣赏, 这和诗人空怀报国热情和治国大志的苦闷何其相似。
荷花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在佛教中又称“青莲”, 佛座亦名“莲台”, 佛国可称“莲界”, 经文以莲花命名《妙法莲花经》。佛教教义中宣扬的解脱是从从尘世到净界的过程, 如同莲花生于淤泥之中。盛唐时期, 开明的宗教和文化氛围造就了儒释道思想并存, 无论是想走终南捷径谋求功名还是功成身退隐居田园, 抑或生性淡泊纵情山水, 徜徉于山水间成为诗人们的向往, 在诗歌中均体现为隐逸情怀和淡淡的禅意。例如:孟浩然的《题义公禅房》、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三首诗均以荷花代表一种禅意, 恬静的生活是一曲田园牧歌, 荷花的清静淡雅与心中的隐逸淡泊不谋而合。
此外, 荷花以其高洁之美, 在诗中也常被用来描写女性。例如:李白的《古风》“美人出南国, 灼灼芙蓉姿”;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人面荷花, 浑然一体, 相映成趣, 极富意境之美。
2. 桃花。
阳春三月, 桃花盛开, 热烈烂漫, 如霞似锦。桃花怒放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无限春光, 无限愉悦, 赞美春天是桃花意象运用的第一个审美文化内涵。譬如王维《田园乐七首》之六:经过宿雨的洗礼, 桃花更显娇嫩, 落花满地无人扫起, 只是因为清晨太早人未起, 诗人对春天、自然的热爱溢于字里行间。
桃花虽美艳, 但质性娇弱, 经不起风吹雨打, 容易凋零衰败。正所谓“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红颜易逝, 青春易老, 桃花被诗人赋予了春愁。如贾至的《春思二首》 (其一) 中, 桃花的盛开凋零牵动着女子的心, 纵是草长莺飞的阳春季节却徒增烦恼, 心生落寞。此外, 士大夫常借桃花抒发身世的感慨。杜甫流落成都, 看到逐水流逝的桃花, 引起对国难的忧愁, 对奸佞小人认贼作父的痛恨, 写下《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此外, 桃花还经常当做典故使用。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寄寓隐逸的向往, 盛唐诗人们在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时沿用桃花意象, 表达对世外桃源的追慕之情。张旭在《桃花溪》中写道:“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野烟袅袅, 飞桥隐隐, 桃花逐流水, 桃源何处?诗人追寻桃花源,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杨花。
杨花又称为柳絮, 柄端顶一伞形羽状物, 以便随风飘扬落在各地生根生长。它的生命极其短暂, 生长于暮春季节, 白色如雪, 浮游空中, 飘飘荡荡, 被诗人赋予了离愁别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看到杨花落尽, 漂泊不定, 友人流放蛮荒, 深感身世浮沉。
杨花更像是人短暂的一生, 一经开放便像棉絮一样随风而散, 因此更应该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辉煌, 这种昂扬的心态表现为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例如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从一个青楼少妇的角度看年轻的将军受赏的全过程:大军凯旋, 飞尘滚滚, 归来的英雄正是少妇的丈夫。长安御道, 漫天的杨花是胜利的豪迈, 夫妻共享建功立业的幸福和快乐。
杨花轻盈之态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美女, 李白就曰“兴来携妓恣经过, 其若杨花似雪何”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盛唐社会风气比较解放, 妇女受到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少, 对爱情的歌颂和追求也更为奔放大胆。如李白的《杨叛儿》, 通过乌鸦归巢, 在杨花柳叶间栖息, 比兴生动地写出爱情的炽烈。但也有批判不符合道德, 甚至祸乱国家的爱情。“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 (《丽人行》) , 杜甫借北魏胡太后和杨白华私通的典故, 讽刺杨氏兄妹的淫乱, 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当时时政的混乱。
二、借花抒怀:花意象群体的情感寄寓
从荷花、桃花和杨花这三种常见的个体意象分析可以看出, 花的形态、花香、花期都会引发诗人的感怀, 把花比做美女或象征爱情, 或是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 或者以花自喻, 感时伤世, 但这些可能引发的情感毕竟有特殊和典型性。作为大自然的精灵, 不同时节盛开凋零, 风姿绰约的花朵, 以群体出现备受诗人的垂青。“落花”、“乱蕊”、“花路”、“山花”、“百花”或者单独一个“花”, 都饱含诗人的深厚情感。纷繁的花意象带给诗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他们借花抒怀, 使花成为情感的触媒和载体。下面从花的群体意象入手, 分类剖析花意象的普遍审美内涵。
1. 起兴造境, 暗切时节。
盛唐时代, 诗人多具开朗向上的积极心态。因此对于花, 他们关注较多的是“花开”而非“花落”。这里的花并没有非常深厚的情感内涵, 而是作为“兴”的功能, 营造某种美的意境。
鲜艳欲燃的花在诗歌中烘托热烈、欢快的气氛。例如: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描写的花与春天相切, 展现了满城的春色繁花, 回看帝京长安一片繁华, 虽是应制诗不免有夸大昌盛的嫌疑, 但是盛世诗人的自信在不经意间展现了时代的强盛。
同样当诗人面对花落时, 闲适悠然的心境看到的落花也淡雅从容, 落英缤纷营造淡雅清幽的意境。像孟浩然的《春晓》, 虽然描写了落花满地, 却不同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喟然长叹, 而表现出对春景的喜爱, 对春光的珍惜, 从平和清新的意境可见唐人的进取之心。
2. 人生难料, 世事无常。
盛唐后期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经历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 饱受国难的诗人看到娇嫩的花也心生落寞的悲哀。花如同所处的时代, 曾经的辉煌很快凋零衰败, 于是, 诗人们发出了人生难料、世事无常的慨叹, 这也是由花期引发的感慨。比如杜甫的《曲江二首 (其一) 》 (“一片花飞减却春”) 和《绝句漫兴九首 (其一) 》 (“眼见客愁愁不醒”) 。杜甫笔下的花, 寄寓着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鲜花自繁自艳, 可是时局危急, 只能困陷长安, 对花伤怀, 由第一首的伤春惜春到第二首的恼春, 多层次的愁绪正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离乱之痛。
此外, 对盛衰无常的思索还反映在今昔对比和古今对比, 依旧自在开落的花无情地提醒着盛景已不在, 例如: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其一) 》 (“梁园日暮乱飞鸦”) 和李白《越中览古》。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苍凉衬托出变化无常的人事, 美好热闹和欢乐显现出历史的变化, 时间的永恒与人的渺小使人心生悲凉。
3. 香花美人, 比翼双飞。
花的娇艳的形态自然而然地使人想到美女, 以花比喻美女, 最典型的要数李白的《清平调 (三首) 》:诗人以花喻美人杨玉环, 花美人更美;花与人相融, 人又更胜一筹;花在阑外, 人倚阑干, 点明玄宗贵妃赏花之地———“沉香亭北”。
花的开放热烈烂漫, 如同坠入爱河的男女, 爱慕大胆而不拘谨。“落花如有意, 来去逐轻舟”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其三) 》) 表现出了难以捉摸、欲藏欲露、欲说还休的微妙心理, 落花随着流水, 在船桨的划动下忽前忽后, 却依然紧随船儿向前流, 紧紧相随不分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颇为细腻。
由于花的某些自然习性与士大夫有相通暗合之处, 在一些诗中托花言志, 花格即人格, 花心似我心。兰、桂、菊、梅等花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物。兰、桂象征高洁品质, 菊有隐逸气质, 梅凌霜怒放坚贞不屈, 这些涉及花的个体, 在这里毋庸赘述。
综上所述, 盛唐诗人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捕捉到“花”的审美内涵, 他们融情于花, 以花托兴, 借花抒情, 以花喻人, 赋予花独特的情感意蕴, 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万花筒一般的情感世界, 更让我们听到一代盛世的悲歌与凯歌。
参考文献
[1]杜笑宇.一支幽怨而错失的莲——论席慕蓉笔下莲的意象[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3) .
[2]渠红岩.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 (2) .
[3]戴永新.唐诗中杨花意象之流变[J].北方论丛, 2009 (6) .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7
一、积累意象的传统含义
古典诗词中的不少意象, 往往具有典型性。因为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 它们被诗人不断地使用, 从而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含义。如月亮, 一般说来是怀人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静夜思》里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煜的《虞美人》里有“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有“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更有人编出一些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意象的传统义:“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蝉鸣高洁虫悲误, 鱼传尺素鸿雁忙。”诸如此类的均为常见解读, 这方面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快速感知诗歌的情感。
二、留心意象的特定含义
有时在某一作品中也有可能带有与传统义不完全相同的特定含义。
如“风雨”这一传统意象在古诗词中多用来表现诗人孤独苦闷、失落不得志之感。“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乌夜啼》) 。凄风苦雨常与诗人愁苦的心境吻合, 于是成为诗人表现乡愁、仕途坎坷、理想破灭的符号。风雨越是凄凉, 诗人情感活动的背景越是令人感伤, 反映出来的诗人情感越是深刻和细微。然而“风雨”也有“喜”的一面。“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水光潋艳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些诗句都将风雨写得喜人而别有一番情趣。
由此可见, 某一意象的传统意义与它在某一作品中的具体含义有时并不完全相同。在鉴赏一首诗歌时, 切忌主观臆断, 用传统的常见义来代替作品中的特殊含义。
三、注意意象特定含义的有效品析
鉴于古诗词意象有传统意义和特殊含义, 在品析意象时, 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一) 认真揣摩意象的特征
为防止曲解诗意, 揣摩意象的特征在鉴赏过程中极为重要, 因为它是作者的文学创新的表现。李白说:“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水”是寄托愁思的载体。而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却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水是雄奇瑰丽的, 是磅礴有势的。因此, 解读意象切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古人写诗讲求炼字。对意象特征加以描摹的词语足见字眼的传神。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 可以跳出僵化思维的框框, 从而确切了解真意。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中的“春风”, 不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 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写得通人性, 写出了季节变换的喜人景象, 从而表达了作者隐居时的达观态度。把握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描写春风的“取”和“酬”上。
再如2008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考了王维的一首诗———《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题目是: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第一题其实就在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分析景物特征。仙鹤之多与松树之茂盛, 与后句访客之少形成对比, 写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第二题学生在练习的时候, 许多人把情感理解成了抒发作者的寂寞之情。究其原因, 在于只看到首句中的“寂寞”二字。这种理解的偏差要求学会下面的一点。
(二) 整体把握意象群
诗歌中往往不止一个意象, 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会共同为作者的心境服务, 这就构成整首诗的意境。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八个意象叠加构成诗人秋天萧索凄凉的意境, 无限愁绪溢于言表。著名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更是用十个意象将漂泊之人的活动场景刻画得深入人心。一组蕴含着情思的景物, 构成了秋日黄昏的一幅图画, 画面透射出荒凉、萧瑟的气氛, 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日暮途穷、凄凉窘困的心境。
但在《山居即事》中, 许多学生受“寂寞掩柴扉”的影响, 造成误读。其实如果认真分析, 后四句分别描写了嫩竹、刚长出来的莲花、袅袅升起的炊烟、采菱而归的人, 营造了和谐快乐的意境, 作者隐居山中的恬然自得融于其中。由整体推敲局部, 不难看出颔联中写物多人少并不是反映作者内心的寂寞, 倒是“梅妻鹤子”般的悠闲自在的生活了。如果理解成寂寞, 显然是相互龃龉的。“人访荜门稀”并不同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寂寞凄凉。
张岱年的《中国思维偏向》里有这么一句话:“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可见, 整体把握是阅读的一大基础。整体把握诗中意象群的意蕴, 是全面理解文本的根本方法。只抓只言片语, 就会一叶障目, 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我们要的是站在高处俯瞰整座森林。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8
意象主义是发生在1909年至1917年间 , 反对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诗风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意象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了灵感源泉 , 敏锐地把握了中国古诗的画意 :直接呈现当前画面。意象主义同样注重意象的直接呈现,强调诗歌要展现足以打动读者的意象。通过借鉴中国古诗的表现手法,意象主义诗人成功地将中国古诗中的艺术因子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 从而改革了传统英美诗歌 ,开出了意象主义的硕果[1]。
2. “点染法”:意象主义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纳与借鉴
“点染”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技法,即“画的主体用点笔或清晰的线条勾出,背景用染笔出之,点缀景物与着色晕染,谓之点染”[2]唐诗宋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是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吸收,“点”即点明情感道理 ,使读者了然于胸 ;“染”即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道理。
中国古典诗歌的“点染”艺术,符合意象主义诗人的诗学主张,成为他们学习的典范,许多意象主义诗人因此创作出意象生动、语言凝练而意味深远的诗歌。值得注意的是,意象主义诗歌虽然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手法,但由于文化的异质性和意象主义诗人的创新 , 两者在审美效果上呈现出明显差异。
3. “点染”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主义诗歌中的审美表现
“点染”法在唐诗宋词中的运用有一定规律,点与染之间的关系亦灵活多变,包括先点后染,先染后点,开头一点、通篇皆染,通篇皆染、篇末一点,点少染多,染少点多等。
3.1 先点后染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点出异土生活孤独凄然的主旨。一个“独”字凝聚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 ;两个“异”字道出了作客他乡的感受,漂泊如一叶浮萍。佳节是团聚的日子,充满对家乡的美好记忆,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十分自然了。后两句着力渲染“少一人”的缺憾。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不在其中。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兄弟共度佳节,自己独在异乡的处境也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思乡之情呼之欲出。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山神》:“翻腾吧 , 大海一 / 卷起一排排尖耸的松柏 / 让你那汹涌的松柏猛烈地拍打 / 我们的山石。/ 把你的绿色扔向我们。”
诗歌开篇点题,很形象地把森林和波涛汹涌的大海联系到一起。宽广森林中,一排排尖耸入云的松尖幻化成一望无际、咆哮汹涌的大海,林浪和波浪重叠,呈现出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景图。形象的动词“卷起”、“拍打”、“覆盖”合力渲染具有活力的绿色景观。诗人捕捉到了群山林海的神韵,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松涛之中。
3.2 先染后点
宋代李清照的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用烘托的手法描写暮春,开篇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便展现出一幅衰败的春日景象。风吹花落,百花盛开的景象已荡然无存,烘托了一种悲凉气氛。一片萧条景象又好似眼前艰难处境,幸福生活一去不返,所以才日晚“倦梳头”。一个“晚”字一个“倦”字,表达了词人内心极度苦闷和百无聊赖。三四句进一步抒写内心悲苦和缘由 :春光依旧,但丈夫已故去,自己流离失所,国事今非昔比,睹物思人,悲痛断肠。一个“休”字,道出心中的万般无奈。下片对上片进一步抒发,虽然已是晚春,但双溪春光尚好,词人打算“泛轻舟”以遣心中苦闷。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 :“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绪。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将愁绪推到高潮,夸张地形容“愁”用小船都载不动,悲愁之至,感人肺腑。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海伦》:“那洁白的脸上沉静的眼睛/ 她伫立之处 / 橄榄色的柔和的光彩 / 还有那双洁白的手 / 整个希腊都痛斥 / 她微笑时倦怠的脸 / 而当她的面颊变得更加倦怠,更加苍白 / 就会更加恨她 / 想起曾经的快乐 / 和曾经的不幸 / 希腊毫无感情地看着 / 这个神的女儿,她是为爱而生的 / 看着她冰冷的美丽的脚 / 看着她那最纤细的脚踝 /他们会真的爱她 / 但只有当她躺在 / 松柏环绕的墓地化为白骨时( 高晶译 )
海伦是希腊神话里最美的女人,但是为了她,希腊与特洛伊陷入十年战乱,似乎是她的美丽造成了灾难。所以人们有理由痛斥她,她永远也得不到希腊人的原谅。人们冷酷地看着海伦,直到她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直到她死去后才尽情爱她。整首诗处处烘托海伦的美,极力渲染希腊人的恨。但在诗人眼中,海伦就是美与爱的象征,故而在结尾处,诗人以象征坚贞的松柏来反衬所谓战争祸水的海伦的无罪。
3.3 开头一点、通篇皆染
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诗人别出心裁,以静写动,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景物,却通过写动,更加凸显了春涧的幽静。桂花花瓣细小,但微小的“花落”细节竟被感觉出来,一方面说明诗人内心闲静,另一方面也因这夜晚的静谧和山谷的空寂。在这春山中,万物都陶醉在夜的宁静里,因此,当月亮升起,银辉洒满空谷的时候,山鸟竟惊觉起来。鸟惊,一是因为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寂静,故而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同时也因月光太明亮,使幽谷在月出前后瞬间发生景象的变化,使山鸟对月出感到新鲜。动的景物反能取得静的效果,同时也给人以逼真传神的感觉。
威廉·卡洛斯· 威廉斯的《寡妇春怨》:
“我的庭院是哀愁/那儿初生的嫩草/依旧灼灼欲燃,像往常一般/可是今年却以/冷冷的火焰包围我。/我跟丈夫共度了/三十五年。/今天李树一片白/满树累累的花朵 /累累的花朵,曾压低樱桃树枝/而今替不少灌木丛染色/一些染黄,一些染红/可是我心中的悲伤/比繁花更强烈/因为虽说它们/一度是我的喜悦/今天我向它们注目/转头却将它们忘记。/今天儿子告诉我/在远方郁郁林木边缘/青草地上他看见/一棵棵白花树。/我觉得非常想/去那里/陷入花深处/沉人树旁的沼泽里。”
诗歌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为寡妇的小院定下“哀愁”的基调,接着通篇以自然景物来对比反衬寡妇的心情。开头“初生的嫩草”和“白”、“黄”、“红”等颜色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然而在寡妇看来,这景色是清冷悲伤的,反衬出她内心的孤苦。萋萋芳草盖满庭院,却无法覆盖寡妇心头的忧伤,鲜亮草色如同火焰,激起了她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在诗歌中间,寡妇再次抒发了心中积聚的满腔悲哀,尽管春色满园,但是春天浓艳的色彩远不如她对亡夫的思念强烈,远不能抚平她心中的创伤。结尾部分的两个排比句深切表达出寡妇愿化作尘土和春泥,与丈夫同生共死的强烈愿望。
3.4 通篇皆染、篇末一点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诗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景物看似孤立 , 没有必然联系 , 却共同渲染了一幅萧瑟景象,让人倍感凄凉,更因篇末“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而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景物看似彼此无关,游子的情绪却是连贯的 , 统帅和贯穿了一切景物 , 使它们都带上了此时此地的特定情绪。不事张扬 , 不强加任何观念的描写 , 原滋原味 , 更能引人入胜【3】。
艾略特的诗《序曲》(I) :
冬天的黄昏降临 / 伴随着路边的牛排味 , / 六点钟。/ 燃尽了的烟头的一天。/ 此刻 , 突然而来的阵雨覆盖 / 围绕脚下败叶的 / 肮脏碎屑 / 和空地上的碎报纸 ; / 阵雨扑打着 / 破碎的窗帘和烟囱的顶端 , / 街道角落旁 / 一匹孤独的马 , 喘气、顿蹄。/ 这时 , 街灯点亮了。
这首诗罗列了黄昏余光下的种种景物 :牛排味、阵雨、败叶、碎屑、破窗帘、孤马、街灯。作品未加任何渲染评价 ,只是顺次呈现一系列孤立景象 , 但在结尾点亮的街灯的映衬下,扑面而来的种种景象都给人一种压抑颓丧感,反映出现代城市生活的无聊和丑恶。
点与染的结合可以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抒发强烈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诗歌的艺术张力,呈现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
4. 结语
英美意象主义诗人推崇中国古典诗歌 , 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技巧 , 但是他们并未一味模仿 , 而是创新和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
摘要:本文对比赏析了“点染”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主义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并得出结论 :意象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技巧,但并未一味模仿,而是吸纳和创新了这一手法,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9
调查发现, 78%的用人单位要求幼师掌握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并且需要一定的创编幼儿诗歌能力。另一个方面, 幼师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专业课《幼儿文学》课标要求:幼儿教师要担负启蒙幼儿的诗歌鉴赏任务。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幼儿诗歌创作基础。
二、教学活动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诗歌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鉴赏诗歌的意象, 请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幼儿诗歌的创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应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说过, 在教学时, 如果能够多想想我们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将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学生朗读,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尤其是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 (2) 实践教学法, 通过模仿练习, 掌握幼儿诗的写作, 在独立运用中完善并创新。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 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平易近人”, 增强学生的创作兴趣。
以此诗为契机, 分析学生自己作品诗歌《我》中运用几个意象 (刚起锚的船、小鸟、花骨朵) 来表达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热爱之情, 引出诗歌创作的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2. 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 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1) 学生回顾意象定义:意象是意中之象, 即融入诗人情思的形象。诗歌多用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思想感情。设计意图:我们前面学习诗歌时, 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进一步明确意象的概念, 为后面运用意象创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明确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才能避免平铺直叙, 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 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课件播放: (1) 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用水莲花这一个意象写出女子的娇羞姿态之美。低头的这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 (2)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小结:判断诗作有无诗意, 关键看有无运用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这也是之所以称散文诗为“诗”的根本原因。学生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 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叫做“诗”了。
3. 指导学生学习幼儿诗歌, 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出示课件:儿童诗《春天里的笑声》《语言》 (中班,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语文与幼教专业的结合, 认识了解幼儿诗歌。先请学生用大人的语气与小朋友的语气分别朗读此诗, 体味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朗读法, 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幼儿诗与成人诗的不同, 即幼儿诗表现出稚嫩、童真的幼儿心理。
请学生分析此诗的内容看有哪些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讨论得出结论:从诗的内容方面感受到富有儿童情趣, 小河、小雨、小鸟等意象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 用几个有童趣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学生小结:这些诗歌主题单纯, 内容浅显;语言凝练, 节奏明快, 韵律和谐, 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朗读和记忆, 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发展语言, 启迪智力, 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发表激励、展示成果。
展示 (收集、修改过的) 2008级幼教学生创编的儿歌专集。
意象与诗歌鉴赏 篇10
诗歌到盛唐已经众体皆备,王维于各种诗体无所不长,堪称全才,他亦被人称为“五言宗匠”。其中五言《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渭川田家》等,五律如《山居秋暝》、《观猎》、《使至塞上》、《终南山》、《汉江临眺》等,五绝如《辋川集》二十首、《鸟鸣涧》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七言诗中,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和《伊州歌》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为传唱,七律《积雨辋川庄作》被后人誉为“得山林之神髓”,取为唐人的压卷之作(《王右丞集笺注》引澹斋翁语)。七言歌行也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如《同崔傅答贤弟》,全诗“写疏荡于队仗之中”(《唐诗别裁集》),极具跳宕飞跃的力量,洋溢着一往无前的青春气息。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论五、七古以王维为名家,五、七律和五绝以王维为正宗,七绝以王维为羽翼。其实,王维所写的六言诗、杂言体乐府和楚辞体等,也莫不具有深厚的造诣。就这一点而言,王维可说是盛唐时代表了各种诗体所达到的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典型。
王维的诗具有一种独特鲜明的美学色彩。就是说王诗作为一种美的客观存在物,它给欣赏者带来的审美情绪有其独特的方面,从视觉到听觉乃至读后的感触让人回味无穷,咀嚼的到清新自然之气。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
一、王维诗中的禅思
王维生活的年代,佛教的中国化已极近完成,但也正如汤用彤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隋唐佛学有如戏剧的特点,是高潮的一刻,也正是下落的一刻”。(1)因而这种社会背景深深的影响着王维,儒、道、佛都在其心中留下烙印,其中,佛教思想逐渐占了上风。
其母崔氏对佛教的顶礼膜拜自幼便影响着王维,而王维在其母仙逝之后,舍宅为寺,在《请施庄为寺表》中云:臣亡母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载。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田县筑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并是亡亲宴坐之余,经行之所。臣往丈凶畔,当即发心:愿为伽蓝,永劫追福。(2)。王维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佛教变革的重要时期。经过迅烈的宗尊之争,南宗禅,亦即中国化的佛教始以正统焕发于世。颇有意趣的是王维与南北宗及其重要人物都有过从甚密的交往,《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着晚年璇禅师的高足元崇造访王维:“释元崇……遂入终南,经正藏,至白鹿,上蓝田,与辋川,得右丞维之别业。松生石上,水流松下。王公焚香静室,与崇相遇,神交中断”。正由于多和佛教大师神交,王维的对佛理更有了精进的认识,并不自觉地将这种人生观渗透到诗画中。
王维同时代的诗人称他为“当代诗匠, 又精禅理”(3)。后代文人对他更是推崇,因其富有禅思的诗风誉之为诗佛。明末清初的徐曾在《而庵说唐传》卷首称:“诗不离乎人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王维的作品总体上相较李白、杜甫更有贵族气质,其艺术态度疏朗旷达,意境氛围清淡天和,语言表达精湛丰丽,即有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佛禅气息。其《木兰柴》诗云: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钟惺《唐诗归》云:此首殊胜诸咏,物论恐不然。这首诗写霎时所见,备极变幻,秋山残照将敛那一剎那,山色瞬息万变,光影、彩翠、山岚,一片无以言说之境,因此钟惺才说“物论恐不然”,在色尘世界精微的幻化中,不仅俗人眼不能见,即使如王维也言语不能传,只有高妙的诗人才能以有限寓无限,在剎那间写永恒,展现色空世界的无尽藏。
王维对南宗禅此项精义的把握亦颇精微,例如《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是空的,雨是新的,既静且净,山居秋日的黄昏空寂清湛,一场新雨的涤洒,松间、石上、月明、泉清,静静地照着,潺潺地流着,一幅西方琉璃世界的图画。颈联对动静儿的描写,从容不迫,富有节奏,目光到处,原来是洗衣浣纱的少女归来了;水边荷动了,因为沿水而下的渔舟推动了波澜,禅意十足。尤其尾联的出句“随意春芳歇”,正是无念、无作意的生动写照。
王维的作品常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泄露出生机盎然的禅意。如在《辛夷坞》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这首诗中,芙蓉花曾灿发,诗人却在瞬间从其开写到落。时间在王维这些作品中似乎已不分三月或七八月,也不分朝夕春秋,彷佛只一剎那,这些草木却已然瞬息万变,历剎那千劫,寄寓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
宋人有云:说禅作诗,本无差别,但打得过者绝少。王维自由的出入在佛理与文学的两个殿堂,他做到了融会贯通,我们也体悟地出他的智慧与诗意。
二、王维诗中的画意
盛唐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4)其中,一个“秀”字囊括了摩诘诗的特色:山水诗有清丽之秀;田园诗有淡远之秀;边塞诗有雄壮之秀……作为集诗文、绘画、音乐等艺术之大成的王维,更是凭借其对佛理、儒学的契思而继两谢之后把山水田园诗发挥到极致。在其著名的《辋川集》20首中,总体构思是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写,来反映作者的隐居生活和情感;在具体作品中,各有着不同的安排,每首诗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合起来又是幅和谐的全景。
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雕字琢句,而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一首,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写山色,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象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
中国古代的绘画,常讲究虚实、远近、大小的处理,另外追求线条的质感和注重光线的强弱,王维的诗中也常用到这些技巧来安排布局,而在色彩上,王维诗的主基调往往是青色和白色,这两种基调在王维诗作中出现约150次之多。不过他也经常采用多种色彩组合,来表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然后又以统一的情调组织起完整的画面。“诗中有画”虽主要体现在山水田园作品中,但在一些人物形象的描绘中,也渗透进了画理,如作品《少年行》、《观猎》等。“经营位置”是我国传统的画学六法之一,画家把许多个别景象通过“经营位置”来组成一个整体,王维在诗中使用此法:如在《渭川田家》中,作者在前八句分叙农家的各种景象,看似比较散漫,但第九句用“闲逸”二字一点,便将这些景象贯穿起来,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
层次是绘画构图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维的许多诗中除了平远的层次之外,对于高下的层次和时空的层次,也有很细致的描写,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逶迤南山水,明灭青林端。”(《北垞》)”水围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晓行巴峡》)等,都是用绘画的眼光,着力于层次的描绘的。他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每每通过一些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田园乐》)、”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前者以”孤烟”、”独树”的细节勾勒拉开景的距离,后者则以群山连绵和数峰高耸构成横向与纵向的配合。
而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更是别出心裁。当我们读到《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时,就会感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色彩的敏感的感受力。它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主要并不在于“白鹭”、“黄鹂”,而更在于“漠漠水田”与“阴阴夏木”。“漠漠水田”给人的感受是广漠的一片明净的淡彩;而“阴阴夏木”则是葱郁深沉的浓色。王维在诗的表现上运用了绘画上这种强烈对比的设色法,似乎使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夏日的绿荫与绿荫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线。
另外,王维的诗作凸现了较多的他的主观感受,这正是绘画中要求的之高境界,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他对于画坛的一大贡献就表现在确立了“神情寄寓于物”的表现手段,也进一步深化了”意在笔先”的思维方式。作为艺术的互相借鉴,他常常通过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印象来写景写情。大自然的广阔给人以心空之感,上下之高、东西南北之距、孤烟、远树、落日等,都在诗人极其空远的内心世界里。客观世界是空灵的,眼界的无染及心空就自然而得。在这里,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在物我两忘中感受到大自然这种形式美之所在。
三、王维诗中的音律
《史鉴类编》中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黄山紫塞,汉馆秦宫。芊绵伟丽于氤氲杳渺之间。真所谓有声画也。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矧乃辞情闲畅,音调雅驯。至今人师诵之。为楷式焉。”有着如此深厚的音乐造诣,王维对音律的把握经常恰如其分,而运用到诗中则叫人拍案称绝。”阴风悲枯桑”(《送陆员外》)、“飒飒松雨声”(《白……剑黄花川》)写出凄凄风雨声;“秋雨闻疏钟”、“鸣磬夜方初”让人顿生冷意。颇为后人称道的《鸟鸣涧》一首,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不见人”已觉空山之寂,“人语响”益衬空山之静,以声“响”叙“不见人”。只有人语,全无它声。三、四句仍写“空山”的寂静,人迹罕逢的深林中、青苔上,时以斜阳为之铺敷一袭绚烂的金装,这是大千世界的美妙。这种寂静的捕捉和获得,是心境禅境的妙得,静中有动,寂中有喧,由动而静,“虚而能纳,静则能照”,得凡宇宙诸相,一动一静,俱是诗人心地的外化,因有生意生机,顿觉那透过深林、透过密叶繁柯,“复照青苔上”的斜阳,不啻有色彩,似也有声息有响动了。他的《积雨辋川庄作》同样发挥了动静相称的特点。前诗是物我相融的静空宇宙,这里却有动静相随的时序流动。空林、烟火、水田、白鹭、夏木、黄鹂、露葵、海鸥,一连串的自然物在诗人流动的意念中层层展开。两诗的动静又都不是绝对的、死寂的,而是和谐的、统一的,使我们在静中感到微动之气,在动中体会静之空阔。
纵观王维的人生、诗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从陶渊明那里撷取其淡远的情韵,从谢灵运那里吸取工致的笔意,从禅宗思想那里提取审美的精神,凭借对书画音律的领悟,把生活的各个画面用精致疏淡的手法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使艺术表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作品对后世诗歌产创作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日渐功利日渐浮躁日渐为横流的物欲所奴役的人类而言,在认识自然、体验生命、唤醒自我、淡泊宁志方面,无疑也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审美参照和借鉴价值。正如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朱湘先生在《中书集-王维的诗》中赞誉,“唯有王维的那种既有清又有景外面于枯而内部丰腴的诗作使别国文字中再也找不出来的,再也做不出来的。他是中国特有的意象之画与印度哲学化孕出的骄子。”
摘要:盛唐一代灿若星汉的诗人群体奏响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最强音。其中, 盛唐诗人王维诗歌意境审美形态多姿, 以婉柔美为主, 又不乏阳刚之美、朦胧之美、理趣之美等, 他用形、神、声、色等绘就了一个恍惚缥缈的境界, 音律和谐、诗中有画, 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及理论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这位山水田园诗大家挥就的诗章, 历代传诵不衰, 令后人流连不已。苏联汉学权威费德林称之为“八世纪出现的最杰出的风景诗巨匠、诗人和画家”。在格高气畅的盛唐之音中, 王维奏出了清新、明丽的旋律, 在佛理与儒学之间、在自然与人之间彻悟, 辟出了“冲和淡远”的蹊径。
关键词:佛学,山水田园,音律,诗画
参考文献
[1]陈贻焮《王维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4月版
[2]张锡坤《禅与中国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7月版
[3]李淼《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 丽文文化公司, 1993年版。
[4]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1) 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 转引自张锡坤主编《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旧唐书〈王维传〉》
(3) (苑咸《酬王维序》, 《全唐文》卷一二九) 。
【意象与诗歌鉴赏】推荐阅读:
诗歌意象鉴赏类型的方法09-03
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技巧之意象与意境10-14
诗歌意象特征论09-14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05-15
诗歌教学的意象拓展06-20
徐志摩诗歌意象07-01
顾城诗歌的意象美09-03
诗歌中的意象教学06-22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10-24
诗歌中的秋天意象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