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导论

2024-11-02

食品科学导论(共9篇)

食品科学导论 篇1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整体素养有了新的要求。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及时掌握国外行业现状,对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是其拓宽专业视野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校及教师而言,培养外向型、国际型人才已是现代教育的责任。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对外业务谈判的仅为14%[1],因此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的一大责任。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从而在许多高校都陆续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尝试并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我作为本单位首门双语教学课程的承担者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尝试,对《食品科学导论》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

2. 教学实施

2.1 教师

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具备广泛扎实的专业知识。我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另外,我有过三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历,具备一定的基础英语知识和英语教学经验,在求学期间训练过英语口语,所有这些都使我初步具备了承担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的条件。

2.2 课程选择及教材选用

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既要能体现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深度又不宜太大。我们选择了《食品科学导论》作为双语教学的课程,因为本门课的内容涉及了食品专业的许多专业课内容,且涉及的每部分内容深度不大,比较适合用于双语课教学。

教材是无言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载体。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高质量的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一个根本保证。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部(2001)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鉴于此,我们选用的教材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影印版),作者为Rick Parker。该教材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图文并茂,习题相对简易明了。每一个单元还根据内容设置有“student activities”,便于组织讨论活动。

2.3 备课

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的好坏。首先,教师要通读教材,对所要讲授的内容做到非常熟悉,把那些难点分析透彻并设计好讲解的方法,提前准备好所要列举的事例。其次,课前需要对需要用英语口语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哪些内容用英语讲授学生理解起来不存在困难,哪些最好使用一些汉语等。用英语表达的内容自己要在课前演练一遍,以便对一些语法、习语和所需要列举的事例等有个事前准备。再次,对于要进行的活动要课前设计规划好。最后,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内容和互动,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措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的条理性更清晰,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2.4 教学方法

2.4.1 模式选择:

目前高校的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 (1) 半外型。即使用英文教材,英语板书,但教师基本上用汉语讲授; (2) 混合型。教材用英文教材,英语板书,教师用英语和汉语讲授,英语比例处于50%左右; (3) 全外型。采用英文教材,板书用英文,授课基本上用英语,一些教学难点用少量的汉语引导[2]。我在双语教学实施中,根据章节内容特点,不同的章节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像“Review of Chemistry(化学回顾)”、“Chemistry of Foods(食品的化学)”、“Radiant and Electrical Energy(辐照和电能)”等难度较大、专业性太强的章节采用“半英语型”模式上课;对于像“Food Safety(食品安全)”、“Careers in Food Science(食品科学的职业)”等能学生平时了解和接触较多的内容采用“全英语型”模式进行讲授;对于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像“Milk(乳)”、“Fish and Shellfish(鱼和贝类)”、“Fats and Oils(油脂)”等大家既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而又了解不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则采用“混合型”模式上课。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又不会出现对某些章节的接受困难。

2.4.2 组织教学:

教学效果与课堂的组织、设计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为了使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组织课堂的方法: (1) 提问问题。针对某方面的内容,设计几个问题,有相应课后习题的也在讲到该部分内容时提问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又使课后习题在课堂上得到了解决,减少了学生课下负担。 (2) 组织课堂活动。针对不同的内容,每个单元都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内活动,比如,在讲解到食品安全的内容时,可以把同学分组讨论食品安全事故。在讲到乳制品相关内容时让同学分组互相提问问题来回答进行竞赛。这些活动组织起来简单可行且能达到活跃气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

2.4.3 作业布置:

所选用教材有课后习题,并提供有相应的活动项目供选择。习题为英文形式,根据情况每章节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后作业,也都采用英文的形式,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用英文回答,教师批改时也仅出现英语批注。不适合在课堂进行的活动,比如调查类的活动,让学生课下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用英语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

3. 结论

通过对《食品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我们体会到了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选择较为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好教材,让具备双语教学的教师承担讲授任务,通过教师良好的组织教学,双语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实施,不但使学生直接地了解了国外食品行业的现状,而且使学生具备了用英语学习和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给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外向型的复合人才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韩建侠.国内部分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 (9) .

[2]温梅, 王艳娟.推进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型人才[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

食品科学导论 篇2

课程论文

姓名:陈格格学号:201230410021班级:2班联系电话: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在密密麻麻的专业志愿中一眼就挑中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是我的兴趣所在,化学、生物,一直都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学科;“科学”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严谨、深入的一面;“工程”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好的发展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字当头,食品领域的知识当真应是无穷无尽的。我的理解是,这门学科研究所有关于食品的知识,最终我们可以参与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等一系列的工作。然而我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对这门学科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有的人谈到这个专业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是个吃货”,有的人将这门学科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混为一谈,甚至有人直接问我:“你们这个专业学完了毕业出来能干嘛啊?”

由于周围人的不了解,甚至是个别人的误解,导致我身边的同学有不少人都想转专业,我想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个学科的不了解导致的。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喜欢建筑、法学、金融这样的学科,因为家里人、朋友或者自己本身认为那些学科更加有用甚至更能赚钱。但在我看来,赚钱并不是我们学习一门学科的真正目的,如果把赚钱当成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相信你的成就也就只能到达赚到钱为止了。

首先,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确实有不少都是“吃货”,他们出于对食品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专业,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确是很幸福的事;其次,食品质量与安全是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内的内容,但这门学科研究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它更多地是偏向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这一复杂的过程,综合性更强,也更实用;最后,相信能把这门学科学好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热爱食品的人,这样的人,何愁找不到工作呢?当然,若是眼高手低的话,相信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这么多门学科,这么多种工作,相信能学好这样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绝非易事。如果能了解到这些,那些说这门学科毫无意义、简单易学、就业困难的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根本就是基于自身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不足。

它的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设备、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化学等。在学校里,我们只能学到这么多,而在实际的生产运用中,还会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这门学科同样属于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之一,看来想要学好,还真需要足够的热情。

不过即使是学了这门专业的人,也有不少人诟病这门专业的本科生起薪低,工作环境差,就业没前途。但我相信不止这一个专业存在着这一问题,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就业问题,没有百分之百所有人都能找到高薪、环境好的工作的专业,这不单单与行业的大环境有关,更与个人的能力、机遇的把握有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食品行业其自身的发展前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不再仅仅是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的途径了,它被新时代的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人们对于方式、用料、健康、营养等方方面面都开始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正是顺应了人们新时代的需求。

2、我国地大物博,本身就具有多种菜系,人们自古以来就对“食”十分讲究。中国除了拥有十分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更是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试问,谁能不买食品呢?再加上人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对于食品的消费定然是只增不减。

3、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作为我们发展食品行业的经验,相信我国的发展速度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并且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4、如今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常常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我国的食品行业急需一批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其重新焕发生机。

食品科学导论 篇3

食品质量与安全 (Food Quality&Safe) 专业属我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专业。它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管理学为基础, 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 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 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医学、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 《食品安全导论》是最先接触食品安全的课程

一、《食品安全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原料中各种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原料产地环境和各种预处理对原料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可能的危害性分析及关键点控制方法或措施;食品流通中的安全性及其保护;同时对食品安全性法规和标准化意义及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控制体系ISO9000、ISO14000、GMP、SSOP及HACCP体系有所了解。

二、《食品安全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本校指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计划, 《食品安全导论》课程安排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 这也是在结束大学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接触专业知识的开始。《食品安全导论》这门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食品毒理学》、《食品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控制》等内容[1]。虽然内容涉及广, 但在40个学时的课程教学中, 只能将重点突出, 避免泛泛而谈, 从宏观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按照从“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去控制食品安全”这条主线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逐步地讲解。对于食品安全的控制这部分内容, 涉及知识点较多, 主要介绍采用现代检测技术手段, 以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作为参考, 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食品生产者的角度出发, 介绍怎样在现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提高食品安全导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不停地讲授, 学生不断地翻书做笔记, 课后学生背笔记, 考试结束以后,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所剩无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并未调整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起到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因此, 在《食品安全导论》课程教学中, 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1. 结合国内外最新的食品安全事件, 进行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作为每位普通老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 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广泛关注。我们每天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 及时地了解在国际国内最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课程教学开始前, 可以采用新闻报道、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关注最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从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来引起同学们的广泛思考。通过案例的分析, 可以引申出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区别, 引申出食品标准法规和食品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点。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2]。

2. 增加课堂讨论的环节。

教师在讲授完阶段性教学内容以后, 给学生布置一个讨论专题, 作为该阶段性教学内容的拓宽和深化,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就个别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共同进行讨论、辩论。这种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对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不同的讨论小组可以就小的方面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从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出发考虑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应该怎样看待食品安全等。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由其中一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观点的阐述, 根据阐述的内容和表现给出评价。在观点阐述结束以后, 由老师进行点评, 并表明自己对所讨论问题的观点, 这样便可起到交流沟通、启发教育的作用。

3. 积极开展课堂外的学习, 加深对食品安全的理解。

在《食品安全导论》课程知识中, 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GMP、SSOP、HACCP等知识点的讲授多是理论, 缺乏现场示范。结合本校在校外建立的生产实习基地, 运用课堂外参观访问的形式, 例如对省质检局实习基地的参观, 加深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工作的了解, 同时也加深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内容的了解。另一方面,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参观学习, 了解企业如何从规章制度、生产管理等方面建立起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控制体系。课堂外的学习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联系, 有助于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的知识内容, 更深层次地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

4. 以学生为主题, 建立有效合理的课程考核机制。

课程成绩考核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目标, 督促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 掌握重点知识[3]。课程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在平时成绩组成中, 除考勤以外, 还包括课堂表现。课堂表现应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别, 主要取决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小组讨论时阐述的表现。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考试试题的命题应基本涵盖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 除基本概念以外, 试题中的一些题目, 应包含一些平时课堂上讨论分析过, 需要经过一定的资料分析、思考和总结以后才能回答的命题。比如“食品中为什么会出现苏丹红和瘦肉精, 二者有什么不同?”“四个大盖帽管不了一颗豆芽菜说明的是什么问题?”等类似的命题, 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也加深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

《食品安全导论》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完存在较大的难度, 如何把握重点和难点, 才是这门理论课教学的关键。讲好这门课, 需要教师对课程体系内容具有广泛的理解, 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较深入的认识, 结合活跃、多样的教学方法, 才能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引导、启发和思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明勇, 陈绍军.食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食品科学导论 篇4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1010339141 舒聪妍

本专业在我院2011级主要围绕食品营养为核心,开设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几个大类学科,并在此基础上依次设立了多个分支学科,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等。其中,以功能食品及应用营养学为重点建设学科,为社会培养此方面的人才。

食品分析包括: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以物质组成、物质代谢、结构与功能、繁殖与遗传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门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溶液化学平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重要的生命元素等。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

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食品营养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基础、功能食品、及应用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我国定义功能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食品。功能食品为我院的重点培养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功能食品的分析检验能力。

应用营养学是研究各类食物营养素及非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改善食品营养价值的原理和方法;各类人群的合理营养与膳食要求,改善各人群营养的基础理论与途径。

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及鱼类、蛋类、乳类的营养价值;熟悉食物中的抗营养因素;了解加工烹调对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对于食品卫生学的培养学习。我院主要开设的学科为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除此之外,我院还为学生开设了食品质量管理,食品生物技术,生理学和普通生物学。

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如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分子的进化工程等。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它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

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材料科学导论》的与时俱进 篇5

关键词:材料科学导论,与时俱进,优化,能动性

选修课程的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认真的教和学生主动的学,完美运用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在选修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更为重要,它不仅强化学生素质教育,而且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灵活应用理论知识,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途径[1]。目前各高校都积极地完善选修课的设计和组织,并对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工业界”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应用意识、创新素质和宽阔视野的专业高素质人才,需要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及材料化学专业完成《材料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呈现一个多彩有趣的材料社会,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爱科学爱材料的学习热情。

《材料科学导论》自2004年在安徽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开设以来,就备受青睐。正如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 “学生的学习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技能、技巧。”像很多教师一样,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丰富,我们积累了许多珍贵的教学体会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我们将汲取教学经验的关键因素,通过客观分析和归纳综合,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为今后更好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也为同行中人抛砖引玉[2,3]。

《材料科学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四大材料即金属材料,无机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其中详述了各种材料的制备工艺,发展历程及其性能应用等。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内部微观结构和宏观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能,奠定了材料设计与应用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有:金属材料的晶体学、铁碳相图、钢铁冶炼与制备、热处理及强化、陶瓷材料的发展史、多晶多相体、高分子材料的认识和发展、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等[4]。同时我们知道,现代社会发展迅猛,材料已经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我们的教学不能再固步不前,而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新型材料发展的脚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学自讲,融会贯通。这样既让学生理解掌握性能优异且功能超常的现代新型材料,巩固了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1 研究内容

在《材料科学导论》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课程的教学中心,明确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我们从以下五点进行归纳阐述。

1. 1 结构决定性能

首先明确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为材料设计与应用奠定基础,建立材料合成———制备———加工———结构———性能的整体概念。结构决定性能,这是贯穿全书的灵魂,也是材料工作者的至圣宝典。例如,同为金属,铁和铝的性质差异甚大,前者强硬,后者轻软,这和他们各自不同的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息息相关。同为聚丙烯,可以制备用途大不同的丙纶纤维和塑料,这是由于材料加工工艺方法不同导致获得不同的结构材料。

1. 2 残缺美

让学生掌握晶态材料 ( 金属与陶瓷) 和非晶态材料 ( 聚合物与玻璃) 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理解晶体学中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感悟生活中的残缺美。同时与现实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固溶强化、位错硬化、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四大强化途径,这四大途径广泛被应用于当前各种金属材料的强化。尤其四大强化之首的沉淀强化,阐释了高强度、超高强度钢材成功制备的原因。固溶强化,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 ( α - Fe) 产生固溶强化,强化效果达150 ~ 250MPa,贡献不大,这是点缺陷导致的; 位错强化即相变冷作硬化,相变后马氏体中有高密度位错强化效果达500 ~ 600 MPa,这是位错线增多的线缺陷导致的; 时效强化,弥散分布的时效相引起强化,强化效果达1100 MPa,起到主要作用,这是体系中有硬化相的体缺陷造成的。因此高合金超高强度钢的抗拉强度高达2300 MPa左右。

在铝合金的强化处理中,一般舍弃热处理强化而采用沉淀强化( 即时效强化) ,主要是因为低合金的铝合金热处理结构不变 ( α - Al) ,强度自然没有变化,高合金时降温容易形成强硬相的金属间化合物Mg2Si( β相) ,均匀弥散在铝基中从而大大改善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这就是典型的体缺陷引起性能的提高。如图1所示,铝合金在室温下变成铝的面心立方晶( α - Al) 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二强硬相 ( β相) ,第二相的绕过机制和切割机制都增强增韧了铝合金[5,6]。

1. 3 理论指导实际

铁碳合金相图是钢铁冶炼、热处理和强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必须让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在铁碳相图中将温度和碳含量间复杂的组织结构简化成“1图3线5单7双10点”,即一个相图中3条平衡线 ( 包晶反应线、共晶反应线和共析反应线) ,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是经典的铁碳二元相图,其中各个区域的组织和结构都有形象易 懂的金相 图。5个单相 ( F、A、δ - Fe、L和Fe3C) ,7个双相区 ( 相图规则: 两单相区必夹一两相区) 和10个重要点 ( 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点ANG,反应平衡点JCS,最大溶碳点HEP,渗碳体Fe3C的熔点D) ,把这些内容诠释透彻,学生自然也就掌握了铁碳相图内容[4,5,6,7]。表1详细给出了室温下各种材料金相图的具体形貌分析,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1. 4 态度决定一切

要将中国悠久的陶瓷发展史和古老精美的陶瓷国粹展示给学生,熏陶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燃起华厦子孙的自豪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将陶瓷的用和赏结合,达到极致。同时古人十年磨一剑的敬业爱业精神和最终呈现出巧夺天工的美轮美奂,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 态度决定一切!

1. 5 一切皆有可能

近年来材料学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材料,掌握新材料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极具挑战而又现实紧迫的难题。在这一章节内容中,我们领略了比强度极高的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耐热性能极好的Si C陶瓷,形状可记忆的钛合金等。让学生查阅文献发掘新型材料,如金属玻璃,不锈钢,透明陶瓷等,自己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会感悟一切皆有可能!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次做好课中教学环节,最后做好课后批改考核工作。尤其是课中教学环节,学生安排选修课程的时间有限,必须抓住每一秒!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内容设计要新颖有趣,结合现实材料迅速的发展,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时数,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将材料的基本性能、金属材料的晶体学、铁碳相图、钢铁冶炼和强化、陶瓷的多晶多相和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列为讲授重点,巧妙贯通。不同章节不同内容要因“材”施教。如以直接感知为主来演示现实生活中的四大材料;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来讲授材料基本性能及晶体学; 以欣赏为主的陶冶法来引导探究中国陶瓷的悠久和精美绝伦; 在新型材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讨论和读书指导为主来完成等。

2 结 论

通过《材料科学导论》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优化,使学生由基础知识的简单认知逐步过渡到掌握现实材料使用性能的设计和应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创新能力,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晓友,李村,王来英.以问题引导法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教学[J].大学化学,2012,27(6):15-17.

[2]苏碧云,李磊,刘祥,孟祖超.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J].大学化学,2012,27(2):34-37.

[3]顾雪凡,郑莉,张群正,等.浅谈分析化学教学之抽象概念形象化[J].大学化学,2012,27(2):20-22.

[4]顾宜,赵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10-120.

[5]戴起勋,陈晓农.金属材料学[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5:7-42.

[6]吴海荣.“铁碳合金相图”的教学探讨[J].内江科技,2005,38(2):38-41.

食品科学导论 篇6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 也是该专业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内容、发展及其学习方法的一门导引性课程。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历史渊源、学科的本质特点、核心概念和学科知识体系等内容,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和困难, 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献身计算机科学事业奠定基础。

计算学科的认知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 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构建问题。1989年, 美国计算机协会攻关组提交了著名的“计算作为一门学科”的报告, 该报告认为,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应该培养学生面向学科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领会学科的力量, 以及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价值之所在。报告希望该课程能用类似于数学那样严密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计算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中。由此可见,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肩负着如何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计算机专业产生兴趣, 进而更好地在本专业有所建树的重任。鉴于此,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构建问题及如何粗线条、纲要式、科普性地讲解计算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 国内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 理论教学着重于计算机基础知识, 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并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种模式实际上只是借用了《计算机科学导论》的课程名称, 并没有系统介绍计算机学科的本质及其核心概念。

第二种类型是将计算机专业所学的主要专业课程加以浓缩, 主要讲授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以及算法等课程的基本概念与核心内容。CC2005指出, 该课程的关键是课程的结构设计问题, 现有的浓缩版显然不是一种好的课程结构。

第三种类型是通过引入大量学科基本问题来阐述计算学科的本质, 以抽象、理论和设计3个学科形态揭示学科中各主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各主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介绍了计算学科中算法、数据结构等核心概念, 并着重介绍了计算思维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数学方法。这样授课, 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了解计算学科的本质内容,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和系统科学方法在计算学科中的重要性, 从而自主培养其计算思维。

综上所述, 第一种类型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但第三种类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 因此, 根据学生的特点, 我们以第二种类型和第三种类型兼而有之的教学内容来授课, 既培养了学生计算学科的思维能力, 又让他们了解一些专业核心课的内容, 为新生学习将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 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也接触到一些信息技术类课程, 他们认为选择计算机专业就是学习编程序, 或者是学习操作性和技术性的知识。鉴于此, 我们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 并参照“计算作为一门学科”报告给出的计算学科二维定义矩阵的概念, 制定了如下图所示的教学内容, 共26学时。

其中, 计算学科及其基本问题、3个学科形态、学科中的数学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都属于计算思维的本质问题, 其他几个部分属于学科中的具体内容介绍。这样设计教学内容, 便于学生理解该课程, 容易对计算学科产生兴趣。

●构建以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赵致琢教授曾认为,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帮助初学者认知——“授人以鱼”;另一个是为初学者提供导学——“授人以渔”。笔者认同上述观点, 为此, 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增加新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

1.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最初来源于数学学科和电子学科, 如今, 数学技巧和形式化的数学推理已在该学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 数学提供了一组用于分析与验证的特殊工具, 一个理解重要思想的理论框架。因此, 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 诸如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高等代数、数学建模等。数学如此重要, 那么, 如何让刚入学的学生领悟呢?笔者认为, 只凭教师在课堂上说数学重要并无济于事, 本文通过举例, 说明数学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简单应用来引导初学者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下图所示, 一幅灰度图像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 (x, y) , 其中x和y是空间 (平面) 坐标, f在任何坐标点 (x, y) 处的振幅为图像在该点的灰度 (灰度是用来表示黑白图像亮度的一个术语) 。图像关于x和y坐标以及振幅连续, 要将这样的一幅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形式以便于计算机处理, 就要求数字化坐标和振幅。将坐标值数字化称为取样, 将振幅数字化称为量化, 因此, 当f的x、y分量和振幅都是有限且离散的量时, 称该图像为数字图像。

取样和量化的结果是一个实数矩阵。假设对一幅图像f (x, y) 取样后, 得到了一幅有着M行和N列的图像, 则称这幅图像的大小为M×N。坐标 (x, y) 的值是离散量。这样一幅数字图像就可以很自然地表示成矩阵被计算机来处理。

接下来, 计算机对图像的处理就转化为对矩阵的处理。例如要将图1所示的图像旋转90°, 可以通过求f的转置来完成。这样介绍完后, 学生应该大致地知道了数学在计算机中最浅显的应用。当然, 为了更好地处理图像 (例如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特征提取) , 可以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进行处理, 最好的数学工具就是傅里叶变换。既然学生知道了数学的用武之地, 也就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习3个学科形态的兴趣

众所周知, 抽象、理论和设计3个学科形态是计算学科中较重要、同时又很抽象的概念, 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干巴巴地讲这三个概念, 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 倒不如举例说明。笔者以“学生选课”实例来进行学科形态的划分。

首先, 将客观世界抽象成信息世界。通过对实体、属性、域等概念的介绍来建立概念模型, 进一步转化为E-R模型, 从而实现对这一例子的感性认识 (抽象阶段) 。

其次, 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机器世界支持的数据模型, 即关系模型。根据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例子“学生选课”的E-R图可以转化为下面的关系模型 (关系的码用下划线标出) :学生 (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 ;学生选课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虽然从E-R图转换到关系模型已属于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 但当在学生关系中增加系名、系主任等属性时就会出现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等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必须要满足关系模式的形式化定义, 因此, 就例子而言, 可以再划分一个关系, 即系 (系号, 系名, 系主任名) , 从而满足关系模式规范化的要求, 实现了对例子的理性认识 (理论阶段) 。

最后, 还要根据具体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Oracle、Informix、SyBase、SQL Server等) 对该模型进行定义, 然后经过计算机处理, 便可进行有关数据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工作, 这属于该例子的实践 (设计) 阶段。

以上“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研制过程蕴含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来的科学思维方式。对“学生选课”这个简单例子的分析有助于新生理解计算学科中有关抽象、理论和设计3个学科形态的概念。

3.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引导一年级新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 在教学中还要进行专业培养方向介绍。针对每个专业培养方向, 介绍其课程体系、知识构成、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趋势、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等问题。对于每门具体课程, 阐述课程特色、开课时间与开课模式、考核方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以及它在所属培养方向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具体来讲, 就是给学生详细介绍教学计划。通过这些介绍, 能够使学生了解学校为他们规定的专业培养方向,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和提升他们对本专业发展与就业的信心。与此同时,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将被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 他们可以选择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从而尽早确定目标并规划好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

除此之外, 学院每学期都邀请一些重点大学的知名人士来作学术报告, 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的教学过程中, 也会抽出一定的学时安排学院的资深教师作科普性的报告, 以上做法都是为了让初学者能够与著名学术专家进行近距离接触, 提前感受学术与应用前沿, 并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兴趣。

●结束语

计算学科毕业生的各种能力不能仅仅通过《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来实现, 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经过长期的培养过程去实现, 尤其是专业能力的培养, 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系列课程来完成。可持续发展教育观要求学生关心他人, 强调协调, 其核心是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强调素质。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应该初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 了解职业和道德责任。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开设会使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初步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 为其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好方法和工具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董荣胜.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万征, 万常选, 廖国琼.培养计算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计算机科学, 2008 (11)

[3]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教学辅导.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食品科学导论 篇7

《生命科学导论》涉及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等多学科内容, 知识面宽、综合性强、更新速度快;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涉及专业较多, 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完整, 且没有实验课。因此,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总结出以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同时辅以研讨班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3]。而多媒体教学, 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导演”的“电影情节”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快乐, 教学效果显著提高[4]。

《生命科学导论》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 为使课程内容更适合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学习, 从国、内外科学图册和网络上采集了大量相关的图片、动画以及媒体信息, 在讲授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动画效果和背景音乐来进行图片或文字的切换;对教学难点, 则通过Flash动画演示实验过程 (如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神经冲动的传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等) , 或播放国内、外优秀短片 (史上100个伟大的发现 (生物学、遗传学、生命科学起源与进化) 、大脑与感观等) 来扩展相关知识背景。通过文字及图片演示、动画模拟, 短片展示, 增强了课程内容的表现力,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开展主题研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引入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 开展主题研讨会。如2009甲型H1N1流行期间, 结合学校甲型H1N1的防控工作安排, 先让学生观看有关艾滋病 (AIDS) 病毒、非典型性肺炎 (SARS) 病毒、甲型流感 (甲型H1N1) 病毒的图片及多媒体视频, 了解这些病毒的结构特征、性质及传播途径。接着让学生联系当前正在流行的甲型H1N1, 以及之前的SARS和禽流感, 分小组通过比较来讨论这些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 并制定出预防甲型H1N1的有效措施。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交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及形成的预防措施, 通过点评分析, 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预防甲型H1N1的方法。在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原油泄漏事故发生后, 引导学生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展开讨论, 在此过程中, 适时引导出了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等知识要点, 使学生在研讨中掌握了这些知识。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 通过研讨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让学生感觉到了所学知识的有用性, 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

3 开展案例教学,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在模拟的情景中, 让学生从特定的情况中体验分析、决策、锻炼, 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工作能力以至团队精神。

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专题时, 以水葫芦为例让学生认识入侵生物。课前先向学生介绍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饲料从南美引进的水葫芦, 近几年却已泛滥成灾, 破坏河道生态环境、阻断航道、破坏饮水资源等, 我国每年因治理水葫芦的费用高达亿元。请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外来入侵生物的成因、危害及防除途径。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下认真查阅文献, 整理资料, 组织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上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地, 其余同学就他的论点进行讨论, 期间我们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 学生们得出了不同形式的预防措施及综合利用方式, 最后得出结论并总结。

综上所述, 充分利用“直观”、“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以及经典案例分析讨论, 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现了精彩纷呈的生命世界与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技术, 对于促进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公选课《生命科学导论》涉及学科多、知识综合性强, 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涉及专业较多, 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为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为主, 结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以及经典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手段。通过这些措施,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较好的实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多媒体,研讨,案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惟杰.从“生命科学导论”进入工科专业课程表谈起[J].中国大学教学, 1999, 124 (6) :23-24.

[2]宋怡玲, 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70 (6) :37-39.

[3]李菡, 杨国栋, 冯.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5 (5) :40-41.

食品科学导论 篇8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 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 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 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 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 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 鉴于此, 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 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 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 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即能力本位教育, 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强调学生“做中学“, 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 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 将能力本位教育 (CBE) 和创新相融合, 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 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 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 “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 “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 “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 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 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 (兼顾海洋能) 开发技术, 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内容涉及面广, 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 “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 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 因此, 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 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 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 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 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 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 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因此, 2014年授课时, 选用全英文教材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 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 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 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课程学时所限 (32学时) , 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 因此就因材施教。 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 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 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 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 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 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 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中, 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 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 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 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 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3.3“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 》 自开课以来, 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平时成绩, 占总评的30%, 二是期末考试成绩, 占总评的70%。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 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 并无任何难度。 因此, 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针对教学考核问题,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一学期的试验, 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 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 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 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 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 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 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 黑板字不堪入眼。 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 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 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 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 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 形象又直观,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 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 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 讨论课上, 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 其他同学双语提问, 教师适当点评, 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 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 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课堂教学外, 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 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 在授课期间, 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 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 课堂之外, 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 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 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 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 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 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3.5“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共享平台构建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 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 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 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 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 (以PDF格式上传) 、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 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 随时与我沟通、交流, 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 在这种网络平台中, 老师与学生之间、 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 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 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 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 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 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 在有限的课时中, 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 的教学改革实施, 效果显著, 成绩斐然。 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 此外, 针对“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改革, 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 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 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 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选用的教材合适, 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设置阶段性测验, 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 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 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 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担任“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课时为32, 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 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 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 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 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 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 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 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摘要:为提高高等学校双语教学质量, 本文将创新能力本位教育 (ICBE) 新模式应用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全过程。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全英文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到课程教学过程跟踪检测、“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共享平台构建和“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所有环节均全方位贯穿创新能力本位教育的最新理论,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因此, ICBE教育新模式是一种能切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本位教育培养模式,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也是成功的。

关键词:双语教学,环境科学导论,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媛媛, 宋艳群.“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 2015, 17 (189) :115-117.

[2]黄云凤.《环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4) :212-214.

[3]黄月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12 (2) :129-132.

[4]林静雯, 季颖, 董怡华, 陈志英.《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5) :82-84.

[5]赵兵涛, 张忠孝, 金晶.关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7) :102-104.

食品科学导论 篇9

一、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导论》是面向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 旨在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对现代生命科技的认识, 激起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兴趣, 加深对科学交叉、渗透、融合的理解, 激发探索和创造激情,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开设是非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逐步改变着高校基础教学的结构体系。2002年国家教育部专门发文件积极促进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生物教学的实施, 要求具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面对全校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 以培养交叉学科的研究人才, 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结合, 产生新思路, 开拓新领域, 也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健康与环保意识[3,4]。所以, 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 全国很多院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相关的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3,5,6,7], 课程性质多样化, 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充分体现了非生物类专业教学的特色。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也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 制订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常识、了解该学科的主要领域和进展,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层次参差不齐,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4,8,9],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整合,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向文科学生时, 采用讲座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主要以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主, 结合介绍基础知识,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 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生命科学观, 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面向理工科学生时, 教学内容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 采用系统讲授、部分自学的教学方式, 以生命科学系统知识为主线, 同时介绍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最新进展, 使学生理解、认识一些生命现象和过程, 启迪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

另外, 学生对部分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如分类、形态、结构等生物学专业知识, 因此提倡一些“开放性”内容由学生自学, 激发学生思考与自学。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如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 以开拓学生视野,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其他高校相关方面的经验, 编写了适合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教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新陈代谢、细胞与细胞工程、生物体内的信号和传递、人体的防御系统、遗传及其分子基础、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问题等内容, 从不同角度对生命科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考虑到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较浅, 内容编排由浅入深, 力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可启发学生思维, 开阔思路。 (2) 从适合非生物专业文、理工类学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出发, 选择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 以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为主题, 综合性地介绍生命本质, 同时以生命科学的热点理论、应用和问题为切入点, 采取专题综述、论证、探究等多种形式, 在不同层次上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开展深入思考。 (3) 在各章节内容后附上思考练习题, 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加深理解。

四、多元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是测评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好的考试方式不仅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增加了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多元化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以利于促使学生注重自身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2]。通常采用平时考核 (如专题演讲报告、课堂讨论和考勤等) 、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 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 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 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 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10]。

总之, 为了提高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 在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在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基础上, 建立了本校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以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交叉点, 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从而促进科学研究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生命科学导论》是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本文阐述了在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 并从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建明, 杨艳燕.公共生命科学教育与教学课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3, (2) :84-87.

[2]宋怡玲, 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6) :37-39.

[3]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5) :72-7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 :20-21.

[5]李弘剑.浅谈非生物类专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1, (23) :104-107.

[6]王国强, 吴敏, 丁鸣.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10) :116-119.

[7]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 2007, (2) :56-57.

[8]向波, 龙德清, 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67-68.

[9]段红英, 丁笑生.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的现状及主要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45) :121-122.

上一篇:解放思想谋跨越下一篇:意象与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