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

2024-10-08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共5篇)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 篇1

一、诗化的逻辑叙事——超越图框的时光意象

关于《镜子》的剪辑塔可夫斯基一共做了二十多种版本, 最后确定为一种诗化的逻辑叙事模式, “经由诗的连接, 情感得以提升;观众也将由被动变为主动, 他不再被作者所预设的情节所左右, 而是亲自参与一个探索生命的历程中, 惟有能帮他透视眼前复杂现象的深层意义者才为他所服膺。由此可见至今的电影仍甚少运用诗的逻辑是多么大的错误, 它有许多资源尚待开发, 它蕴涵一股内在的力量、这股力量凝聚于影像中, 以感性的形式向观众呈现, 引发出张力, 直接回应了作者的叙事逻辑。”他认为, 诗的推理过程比传统戏剧更接近思想发展的法则, 也更接近生命的本身。在《雕刻时光》一书中, 塔可夫斯基认为导演的工作就是“雕刻时光”是指影片事件影像上所承载的时间, 从庞大、坚实的生活事件“大块时光”中进行其筛选, 保存影像的完整性, 这种“完整”应被理解为实现影像事件的关于思想、生命呈现的真实性, 甚至是“不限于视觉描绘, 而是某种超越图框、进入无限指标——生命指标。”塔可夫斯基理解他的电影“电影比自身更伟大——至少, 如果它是一部真正的电影。它拥有思想、理念总是比作者有意识地放入的还要多。宛若生命的持续递移、变换, 允许每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并感受每一个分离的瞬间。一部真正的电影也是如此, 忠实的在软片上纪录穿流超越画面界线的时间, 生活在时间之内正如时间生活在其中, 这一双向的过程便是电影的决定要素。”正如电影《镜子》以其父亲的诗歌及诗化的剪辑叙述逻辑模式作为回忆、梦境、意境的串联基点, 这些承载时间的事件因子, 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出“塔可夫斯基式”的时间流, 超越了图框的时光, 在理性与感性、回忆与梦境、影像与诗歌的意境之间穿梭碰撞, 引起强烈的情感的共鸣, 因而读解《镜子》, 如同“读诗”需要的是感性生命的体验 (记忆、童年、梦境) 记忆是无序的——因物景而触发;梦境是凌乱散落的——因潜意识的触动而编织;童年是无邪而深刻的——因岁月流逝而日渐想念。正如伯格曼所描绘的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影像:捕捉生命一如倒映, 一如梦境。其影像的时间流如生生不息的生命在观影者的心理涌动、流淌、超越。

二、诗般的意境——解读生命的意象

在《镜子》影片中引用了塔克夫斯基父亲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三首诗歌:《邂逅》《人生、人生》《奥瑞蒂斯》分别以讨论生命中的信仰、对人生命运的反思、对生命自由的追求的主题。《镜子》是塔可夫斯基的自传式的电影, 影片中流露出导演童年的记忆、情感、梦境。除去影片的对影片时空的与众不同的建构, 在影片的片段与影像上浮现出的是犹如诗情的意境。在创作《伊万的童年》时, 塔可夫斯基对于影像画面的创作的理解:“这些周遭环境的描述无法激起我在阅读《伊万》时的感受, 我始终认为一部成功的电影, 它里面风景的质感必须要能够让人充满回忆和诗意的联想。”《镜子》影片的开始是以一个长镜头开始母亲坐在栅栏上独自凝望屋前那片荒原的情景, 她抽着烟, 陷入了深思、又像在等待着什么, 是等待着父亲回来, 屋前的荒原中出现了一个路人, 是一位医生不是父亲;后来母亲与医生的简短交谈, 医生又从原路离开在被风掀起的麦浪中, 远去、停滞回头、然后离去。关于这一场戏环境的设计塔可夫斯基在他的电影专著《雕刻时光》中谈到, 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去还原儿时故乡老房子及环境的印象, 通向老房子的路边是成片的荞麦田, 被风吹过的麦田泛起一层层麦浪。接下来, 母亲走进房屋, 伴随着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邂逅》的诗歌朗诵, 这是一篇关于信仰追寻的朗读:“每次我们相会的时候, 都当作主的显节来对待……你拉着我, 穿过潮湿的丁香树丛, 来到镜子的另一边, 你的领地……”这契合了镜头中母亲对父亲的思恋的情感, 而诗意所传达的不仅仅于此, 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说镜头内的传达思想远远超越了作者有意识放入的。诗歌中有飞鸟、鱼群、丁香、水晶、王座等;镜头中有母亲的忧郁哭泣、孩子们围坐在餐桌边、窗台上的花瓶、母亲凝望的窗外的树林。它们奇妙的放在了一起, 在观众的脑海和眼前交相呼应着。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镜子》, 正如其诗句一样“来到镜子的另一边”让观众能进入他的独特艺术思想的领域:“这将是一部关于他思想、回忆、以及他梦的电影……在这当中我们发现体现于文学以及诗歌中的抒情主角的影像的到回响;他并没有出现, 但是他的信仰、他的判断以及他的思考构建出一个图像, 清楚地界定他的形貌。这便是后来《镜子》的出发点。”影片中关于儿时的“梦境”导演以黑白的色调去定义的四次梦境。其中三次梦境的共同点在于屋前树林被风吹动画面的反复出现。第一场梦境:父亲出现在梦中为母亲洗头, 后来房屋顶漏水顶壁破裂坍塌, 母亲披着湿发走过镜前。第二场梦境:风吹过树林, 一只公鸡打破窗前玻璃, 儿时的“小男孩”在风中穿过树林奔向房子, 敲击着房门, 门被推开, 母亲在屋里准备着食物。第三场梦境:风吹过树林, 儿时的“小男孩”走进屋子, 屋子也透着风, 窗帘被风吹动着, 男孩在手捧着一罐牛奶站着。其中还有一次是父亲抚摸着母亲的肚子, 而母亲却半悬在空中沉睡。《人生, 人生》的诵读开始于苏军横渡锡瓦什海的新闻片段到射靶场小男孩登上白雪皑皑的山顶。诗文片段:“我愿付出我的生命, 换取一个永恒的角落安全而又温暖, 不在任生命的飞针, 牵引着穿过世界, 像一根丝线。”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命运掌控的反思的诗歌, 透露出了创作者通过诗文和镜头所展现的人生理想与命运的奋斗。《奥瑞蒂斯》是一首关于追求精神自由灵魂的诗文, 镜头伴随着母亲和而时的“我”从邻居家出来, 卖掉了耳环, 走在回家的原野上, 连接着第三场的梦境展开的。“带着快乐的语调和冷酷, 呼应你跨出的每一脚步, 大地回荡于你的耳际。” (《奥瑞蒂斯》) 正如导演对引用诗文的理解, “诗是一种对世界的了解, 一种叙述现实的特殊方式, 所以诗是一种生命的哲学指南。”在他的电影里展现的不是单纯的儿时的记忆、梦境而是对童年回忆、梦境碎片似的事件之后的人生生命的思考。通过诗文诵读的方式让观影者更加靠近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深意。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 篇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从女性主义探讨托尼•莫里森笔下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

合作原则视角下探析广告语篇中省略的会话含意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 英语中“r”的分析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译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论《小妇人》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英汉基本颜色文化内涵对比

《人性的枷锁》——菲利普的灰色人生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莎乐美》中月亮的意象——从原型批评视角进行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契合 苔丝人生悲剧的研究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

我之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艾德娜之死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论译语本土化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The Way to Succ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reat Gatsby and Bill Gates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An Analysis of Hardy’s Optimism in Jude the Obscure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二元性

A Comparison between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合作原则视角下《飘》中的人物性格探析 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 浅析约翰•多斯•帕索斯“《美国》三部曲”的主题思想—以《赚大钱》为例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论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附带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对英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比较研究 论《兔子, 跑吧》中哈利的逃避主义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美国丽人》中折射出的父母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跨文化背景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探讨 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女性人物性格分析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

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和对比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非洲的青山》与《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描写非洲形象的改变 89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与电影版本的差异分析 90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1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93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95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97 简爱性格研究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 101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 102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03 从文化角度看天津“五大道”景点翻译 104 支付宝-淘宝的成功之道

你是爱丽丝吗?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人物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写作意图 106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

浅议英语情态动词“can”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以类型学为视角 108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 109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接受美学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英译研究 111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112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

《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 114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 115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

命中注定的悲剧--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赛《珍妮姑娘》的悲剧分析 117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18 中国民俗词语汉译英初探

从《教长的黑面纱》看霍桑的象征主义 12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1 对比哈利•波特与蜘蛛侠浅析英美英雄文化差异

On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with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s an Illustration 123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成语翻译研究 125 浅析《爱玛》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126 《红字》的人文主义色彩

英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128 从信息层面探析语言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原则 12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31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 132 浅议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133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 134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研究 135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难以实现的梦——解读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美国梦的虚幻性 138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性格分析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40 论不同语境下广告语中双关语的翻译原则 141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144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145 论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中的批判精神 146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148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互译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150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151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152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53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研究

154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55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 156 抱怨类外贸信函的语篇分析

157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158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159 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160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161 军服相关英汉颜色词的分析 162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163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164 以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夜访吸血鬼》中路易的行为活动 165 The Bluest Eye: Cultural Hegemony and Spiritual Dissimilation 166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167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 168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69 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 170 浅析美国俚语及其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171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172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173 通过象征主义、梭罗的自然思想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析《瓦尔登湖》

174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175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 176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177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 178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79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180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181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透视《野草在歌唱》的人物及意象 182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 183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184 跨文化交际中旅游英语菜式的翻译

185 从功能翻译论的角度探讨品牌名称的翻译 186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 187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 188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89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190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 191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192 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手势语 193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94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195 从《太阳照常升起》分析美国一战后的消费道德观 196 形名组合Deep+Noun之认知研究 197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198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199 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 篇3

关键词:鲁迅,小说,《药》,“人血馒头”,死亡

鲁迅小说《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 作品通过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 愚弄人民的罪行, 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视死如归, 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同时惋惜地表现了群众的愚昧无知, 指出了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一、“人血馒头”的文化寓意

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通过创作主体特有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即寓“意”之“象”。“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 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的情感的复杂经验。”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 融入作者思想感情, 将物象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药》, 通过描写华老栓用“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 而这“人血”却是为革命牺牲者夏瑜的。“人血馒头”在文章中多次出现, 一开始是“药”意象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到了文章最后, 意象转换成了“坟”, “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隐含着深层的死亡意象。“坟墓”在鲁迅笔下也有着深刻、复杂、沉重之感, 坟墓作为生命终结的象征, 作为死亡的居所, 是一种欲把过去的腐朽黑暗落后的一切埋葬的象征。“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而在《药》的结尾的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红白花环, 其用意是给予那些在黑暗中偷生的人们一丝鲜亮的希望, 同时, 也是为了慰藉孤寂的前驱, 使他们更加勇猛地前行。

“人血馒头”是个具有多重象征性的意象, 其一是“治病的药”, 同时表现“人吃人”的事实, 中医的迷信和毒害人指代中国落后文化的非人性。“人血馒头”直接的指代意象便是“吃人意象”。用“吃人”这一荒诞意象来揭示传统礼教的虚伪和残酷最典型的作品应属《狂人日记》, 但《药》却是某种意义上的升华, 因为它第一次写出了吃人的事实。“人血”即可以指人的鲜血, 也可以指人的生命, 这一意象便揭示了“人吃人”的本质;其二是对中国人愚昧无知现象的象征, 华老栓虔诚地相信人血馒头能够救治痨病, 把他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三是夏瑜及友人积极寻找救治国民精神疾病的良药, 却被民众看客们彻底遗忘, 可见他们面对的是比他们强上许多倍的蒙昧社会。觉醒者的鲜血并没有唤醒沉睡的社会, 中国民众在社会极具变革的大背景下, 仍然封闭自我、麻木冷酷、不可救药。这些形象和情景根植在鲁迅的童年里, 是他对人性恶劣之分最初的感受。但鲁迅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先觉者自身, 认为革命需从觉醒者的自我认识开始, 经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否定, 归结到对自身的再认识和否定。

众所周知, 鲁迅对中医有着偏执的反感和鄙视, “到现在, 即使有人说中医怎样可靠, 单方怎样灵, 我还都不信。自然, 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 但怕也很挟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鲁迅对传统中医古怪荒诞的医治进行批判, 《药》中小栓之死便是对传统中医强烈的讽喻。

二、死亡书写与启蒙失效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 是鲁迅作品中的关键词。死亡往往蕴含着对生的思考, 许多对生命的感悟都是从死亡中得到的。鲁迅则通过扭曲死亡方式, 注重精神死亡等方面, 诠释其深邃的死亡观, 例如:《狂人日记》中狼子村的大恶人被人挖出心肝, 用油煎炒了吃;《祝福》中的阿毛被狼叼了去。而《药》中革命者夏瑜的血却被庸众当作治疗痨病的药, 听来匪夷所思, 令人发指。鲁迅试图用人物的死亡来唤醒愚昧无知的国民, 这是死亡意象的重要作用。

《药》中写华老栓买药, 华小栓吃药等行为表现了普通民众对于“生”的普通渴望, 国民对生命是持敬畏与期望的态度, 畏惧死亡能获得生的意志和力量, 但神秘而有可畏的封建迷信却引领他们走向死亡, 而“人血馒头”却决定了生命的有限性。这种显而易见的对比, 在全文最后烘托出死亡的悲凉, 升华了死亡这一主题。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 与死亡主题相辅相成的是疾病主题。疾病意象是中国当时病态社会的隐喻, 麻木的国民精神是一种病态的残缺。鲁迅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几乎都正在走向死亡和衰朽, 鲁迅的一生都在试图改变这种现状。在鲁迅看来, 这种现状应当通过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而文化是基本途径, 而不是通过医学治疗, 医学已经不能够治疗病重的中国, 他拿起文化的手术刀, 拯救国民。鲁迅小说还有一个暗示死亡的重要题材就是对刑罚场景的描述, 折射民众争相围观的世态, 先觉者与庸众之间厚厚的屏障, 形成一个复杂多端的社会结构。在《太平歌诀》一文中, 鲁迅用“厚重的麻木”来形容当时市民和革命者的关系, 并说“鸡肋, 弃之不甘, 食之无味, 就要这样地牵缠下去。五十一百年后能否有出路, 是毫无把握的”。

“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一味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可见, 鲁迅也深刻认识到, 文化救人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文化与思想的传播无法波及全社会, 也无法让底层人民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鲁迅的小说创作始于一种危机意识, 对象是沉睡着的大众。所以他的小说被浓厚的死亡氛围所笼罩。“看来鲁迅是一个善于描写死的丑恶的能手。……他的小说中很多生动的形象都有着那样一种苍白的色调, 呆滞的目光, 缓慢而静悄悄的动作, 以致在死亡完全抓住他们以前, 他们就已经有点像僵尸了。丧仪、坟墓、死刑, 特别是杀头, 还有病痛, 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的创造性的想象, 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

三、鲁迅“立人”工程及话语实践

鲁迅对死亡主题的“情有独钟”取决于很多方面。从小被死亡的意念缠绕, 弟弟妹妹的夭折, 祖父被判“监斩侯”, 父亲忧思成疾, 久治不愈最终病逝。为了逃离现实的苦闷和死亡的缠绕, 鲁迅选择了仙台学医, 正当回国行医时, 却经历了“幻灯事件”, 让他感受到精神死亡的可怕, 中国人即将死亡, 遭异族的屠戮, 而同胞却当作一场盛宴来鉴赏,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如此的可怕, 这种精神上的麻木使鲁迅更加厌恶死亡。

正是因为对死亡的极大厌恶, 鲁迅才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笔墨叙述死亡意象, 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唤醒民众, 改变社会现状。

鲁迅笔下的死亡主题, 有着埋葬旧我, 重塑新我, 经历重生的象征, 虽然清楚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也知道革命任务的艰巨。他曾说:“我是诅咒人间苦而不嫌恶死的, 因为苦可以设法减轻, 死是必然事, 虽曰尽头, 也不足悲哀”, 在鲁迅看来, 死亡虽然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但是死亡并不是只在最后的终点形态出现一次, 相反死亡是先行进人并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之中的。

鲁迅深刻认识到启蒙的艰难性, 革命者夏瑜的坟墓冷冷清清, 只有乌鸦在坟顶盘旋, 而庸众们早已淡忘了夏瑜的牺牲。鲁迅想借此传达启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必须要有适应民众的思想和途径才能使革命深入人民内部, 不然启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鲁迅的死亡主题的描写对现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死亡已经不光指失去生命, 而是指麻木的庸众精神上的死亡。除此之外, 还有对埋葬旧生命, 经历重生的渴望, 对旧时代的控诉, 对新时代的期盼。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J].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2]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3]鲁迅.三闲集[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4]鲁迅.呐喊自叙[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 篇4

约翰·伯格, 是当代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 作家和画家。他的名作《G》旨在暗示, G童年时社会关系的缺失或混乱, 以及自我意识的障碍, 使得他倾向于向自然中寻求慰藉, 以致渐渐开始了向自然回归尝试—死亡尝试。文学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 它着重与从生态学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分析作者的意图。近来研究者认为, 广义的文学生态学研究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以及人与自身处于平衡的一种状态 (鲁枢元, 3) 。通过分析G的各种存在关系, 有助于发掘小说的内涵与主旨。

2、G的自我存在焦虑

儿童大约在一岁半左右开始发展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身心活动的察觉, 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康发展, 取决于与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洽。母爱的缺失, 或母亲有严重的人格障碍, 其自我意识就会出现障碍。 (斯科特·派克, 58) 。而文学生态学的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着重于分析自我意识的不平衡给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 和对整个作品主体造成的影响。约翰·伯格在《G》中, 赋予了主人公在多维的观察中寻找自我的“存在真实”, 以缓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焦虑” (董徳丽, 74) 导致G存在焦虑的主要是他的原罪, 即他与她与姨妈比阿特丽斯的私通。

3、社会关系的不平衡

G的命运与当时动荡的社会大背景, 以及他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紧密相连。社会的动荡, 母爱的缺失, 以及抚养他长大的姨妈与叔叔的乱伦关系是使他今后像“唐璜”一样, 游离的各样的女人之间的直接原因。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中最主要的关系, 而G生活中这种关系的破裂, 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 约翰·伯格通过隐喻等各种手法暗示了G因这种关系的不平衡的早逝结局。

3.1. 渠道—父母间的纽带

G的父亲是一个意大利的水果商, 他认为St Gothard渠道是连接他与情妇劳拉关系的通道。作者特意交代, 在建设此隧道中, 800名工人因此牺牲。这就预示了G将来会成为连接不负责任父母之间关系纽带的牺牲品。

3.2. 手套—人世间的温暖

手套象征着人世间的温暖。在他的生活中, 对女人的追求, 比如假想的妈妈, 凯米尔, 充实她生活的莉奥妮, 都是源于对温暖的渴求。

比如在与凯米莉的交往中“手套”这一意象反复出现, 意大利女店主往手套里吹气的场景, 让他忆起了从以前的家庭女教师海伦那里获得的温暖, 这种温暖的维系短暂, 最终以海伦的被辞退而告终。海伦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神”, 她代表的温暖意象, 只不过是G头脑中的海市蜃楼, 虚幻而短暂。

“吹满气的第二只手套, 幻化出一只手的形状, 把凯米莉吓了一大跳。这只手软绵无骨, 了无生气, 浮在空中, 像一条翻了白肚皮的死鱼。” (John Berger, 20) , 像死鱼的手, 暗示着G对现实温暖寻求的失败。当他意识到女人只过是他生命中的过客, 自己所追寻的一切皆是是虚空时, 便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静静地等待“死鱼式”的人生结局。

4、自然——回归的尝试

生态学认为, 自然界里的生物与非生物都要经历物质间往返流动的过程。在小说中《G》中出现的一切客体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比如树, 风, 樱桃, 螃蟹, 天鹅, 鲈鱼, 人等, 一切都将通过循环回归自然。对G来说, 自然是万物之源, 是神秘之所在。而人在自然中的成长, 是慢慢剥离外部躯壳的过程, 只有通过死亡, 才能重新回到自然的回报, 开始下一个循环。就像约翰伯格在小说中描述的:“一个被砍断的动物的头颅, 左右摇摆, 咧着嘴笑, 这不是寓示该动物的死亡, 它只不过是一个标识, 立在那里鼓励我们前行。” (John Berger, 116) , “前行”预示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4.1 煤油—死亡的气息

在小说《G》中, “煤油”这一意象在小说中贯穿全文。G童年时代, 当他孤独地在树林中穿梭的时候, 遇到了两名偷猎者猎杀了马的场景, 在煤油灯光的照射下, G看到了僵硬的马腿和躺在地上僵硬的马匹。偷猎者手上的血迹, 像煤油一样, 发出阵阵恶臭, 让他恶心得想吐。对G来说, “煤油”映射的是猎杀, 黑暗和死亡。

4.2 海—最终的归属

海的意象在文中反复出现。妻子逝世后, G的父亲在家里的花园里看到了一条鲈鱼, 飞起一跃, 复又跳入水中的这一意象暗指, 人的飞越 (活着) 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短暂的体验, 而最终会长归自然。在小说中, 作者暗指, 人生的轨迹通向大海。抛弃人生以前的征程, 能看到海下无法言喻的美。 (John Berger, 123) 。海的意象表明, G的命运和大海紧紧相关。而在尾声时, G被人打昏后, 扔进了海里, 小说完成了意象的转换。

5、结语

约翰·伯格的小说G凭借深刻的内涵,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苏珊·桑塔格曾说: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 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 而非随兴而至。在当代作家中, 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 在无人像伯格一样关注感觉世界, 并赋以良心的紧迫性。论诗意, 他或许稍逊劳伦斯, 但他更机敏, 更关注公共价值, 风节气度更胜一筹。 (转引自蒋茜) 。而小说中除了死亡意象外, 还有非常丰富的象征和意象, 比如镜子, 奶, 白蕾丝, 窗户, 窗帘, 雾里的灯光等, 也值得我们去潜心研究。

摘要:约翰·伯格的小说《G》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 诗意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获得1972年的布克奖。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 唐璜式的主人公G, 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看待周围的客观世界, 通过两性的激情而感知自我的存在。然而, 自他出生后, 他周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关系造成了他的“存在焦虑”, 使得他在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追寻中走上了自杀式救赎的道路。对小说《G》的研究中, 鲜有人从文学生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所以本文作者另辟新径, 以生态学平衡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死亡意象, 试图剖析G的命运和最终归宿。

关键词:文学生态学,状态平衡,死亡意象,G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生态学[M].学林出版社, 2011

[2]、蒋茜&徐梁峰.简论约翰.伯格小说G中的流亡现象[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 .

[3]、董德丽.多维的双瞳:约翰.伯格图像观念述评[J].Arts Criticism, 2011 (9) .

[4]、Laurel Forster and Sue Harper.British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1970s[M].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0.

[5]、Malcolm Bradbury.The Modern British Novel[M].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 篇5

有人说, 如果错过了尤瑟纳尔, 你就等于错过了真正的法国文学。同是对过往的追述, 杜拉斯沉迷于回忆, 尤瑟纳尔青睐历史, 因而她的小说更多的是书写一个地域、一种现象、一种传统、一个神话, 在她的作品中, 一种深远的承袭关系潜藏在那些表面上风格迥异的文字底下。尤瑟纳尔作为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 她的成功恰恰在于她的作品超越了一般的女性写作, 就如在法兰西学院接纳尤瑟纳尔典礼上的演说词所说, “您之所以今天置身于此间, 并不是因为您是妇女, 而是因为您是一名伟大的作家……但愿我们三百五十年来选出的男人全都具有您这样一位妇女的广博的才华……”1。

在尤瑟纳尔的作品中, “死亡”, 是一个并不鲜见的意象。《虔诚的回忆》是尤瑟纳尔的第一部自传式家族史, 在这部作品中, 作家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 极尽客观、理性的口气, 讲述了母系家族的家族历史, 既然是家族史, 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家族的兴衰荣辱和家族成员的生老病死, 她客观地描写先辈的生和逝, “死亡”成为贯穿始终的话题。她让一个个人物复活, 又让他们死去, 在这之中向历史发问, 发现自我。正如尤瑟纳尔本人所说, “我心里想, 应当尝试一次讲述一个家庭, 或者更确切地说, 一个群体的过去, 在写作时, 不要眼含热泪, 不要用得意的优越感来掩饰家庭的虚荣, 不要非难, 不要感到窘迫, 也不要怒气冲冲。只讲述自己知道的东西, 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要敢于提问。我不清楚这样一本书能否在‘文学上’成功, 但这是一次令人激动的人生体验, 值得尝试。”2毫无疑问, 尤瑟纳尔冷静的笔触, 就来自于此。

可以说, 读尤瑟纳尔的家族, 就是读尤瑟纳尔本人, 读她笔下的“死亡”, 就是读她本人对于人生的态度, 对于世界的看法。

在《虔诚的回忆》 (以下简称《回忆》) , 中, 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一位评论家指出, 我在作品中特别喜欢表现将近死亡的人物形象, 而死亡与一切生命的意义格格不入。不过, 一切生命哪怕是一条虫子也自有其意义。…研究了我父系的一家人之后, 在这一点上, 我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一向如此, 首先油然而起的, 是对我们这些微小人类的无限悲悯, 同时, 与这正相反的, 是对这一套复杂而又脆弱的结构感到尊重和好奇, 就像竖立在深渊边上的护栏柱子一样, 每一根与另外一根又决不完全相同。

这是尤瑟纳尔在自己的作品中少有的直接表明自己的死亡观的文字, 从这段文字里, 尤瑟纳尔借“死亡”的话题, 引出对生的思考, 她对于历史和时间的看法也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尤瑟纳尔认为如今的人只是以前人的重复, 因而在心底对人类产生无限怜悯, 也由此, 她写历史, 以希冀在历史当中, 找到现世的解决之道;她写死亡, 也正是由此, 触及到生的方方面面, 她不像20世纪的其他人那样, 否定和回避死亡, 在她的这段文字里, 生命仿佛因为死亡而变得平等和有意义, 每个人的生和死, 用心审视, 都能读出其用意所在, 这也是我将视角放在其“死亡”意象上的出发点所在。

2.母亲之死

如果说《回忆》本书对尤瑟纳尔本人的意义, 无疑就在于她对那个从未有机会了解和认识的母亲的拼凑和重组。“她就像以我的真实生活为根据想象出来的或实际存在的人物, 我让她生活或者重新活过来, ”3尤瑟纳尔写母亲, 想象她的生活, 她的日常起居, 她的沉思冥想, 她虚构出母亲的一切, 笔触冷静得不近人情, 就连母亲难产之际、弥留之际的种种, 她也事无巨细, 一一描写到。若干年后, 她第一次前往母亲的墓地, 却只觉“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把在这里安息的人们与我之间建立起联系。…我跨过了费尔南德, 我在几个月之间吃的是她的替身的奶, 因而我在精神和肉体上对她同样冷漠。”4尤瑟纳尔毫不避讳自己对母亲的冷漠, 她没有否认母亲因为死亡而带来的角色上的无力, 这个在自己生命里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女人, 就像一个陌生人。而尤瑟纳尔觉得, 自己在母亲的生命当中, 也是“毫无关系”, “在我母亲生活的三十二年零四个月中, 我在她的思念里顶多占八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对于她来说我首先是一团不确定的东西, 接着是一个希望, 一种感知, 一种恐惧;在几个钟头之内, 又是个转折点。” 5尤瑟纳尔的这种近乎无情的客观, 也正是她能够客观地审视先辈的生活的能量由来。她对死亡的态度是如此淡然, 正如她写到的:“这条路人人难逃, 我们将来也必定要走。”可以说, 正因为她能够理性看待母亲的死亡, 她才因此获得了充分了解母亲的生的机会, 她甚至可以把自己当成母亲, 推测她在生命的某些时刻的所思所想, 也由此, 窥见那个时代与母亲相同的人们的所思所想。她不留情面的评价父亲为母亲撰写的悼词, 认为那悼词暧昧费解, 局促牵强, 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给不再为他家服役的仆从一份能力品德的‘鉴定书’。”她回望母亲的死去, 在“分娩是女人份内的职务”和“做母亲的欲望”之间她没有做出自己的评论, 然而她对于像母亲一样的那个时代的女性的无限的悲悯, 却已经可见一斑。

3. 雷莫之死

《回忆》中写奥古塔夫和费尔南 · 雷莫的章节, 几乎与写作者母亲的章节对等, 尤瑟纳尔不吝笔墨地写这对外祖母姐姐家的儿子, 把他们称作“两个走向永恒之邦的过客”, 尤瑟纳尔通篇冷静的口气, 在这一章节终于有些许缓和, 并开始有看得见的情绪注入文字中, 她这样写道:“经过了长时间一代接一代的直系和旁系先祖, 对于那些人, 我除了他们的生卒日期之外一无所知, 终于有了两个精神和肉体, 两个声音, 激烈昂奋或者相反, 期期艾艾, 欲言又止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两个生灵, 我们有时听到他们的呐喊, 有时听到他们的叹息。”6尤瑟纳尔无疑就是那个听到这呐喊和叹息的人, 她本身, 也是一个呐喊和叹息的人。雷莫在兄长奥克塔夫看来, 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灵魂”, 就是这样一个热爱旅行和阅读的灵魂, 却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原因是“在这不幸的世界的边缘,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会感受到的那种不幸”。雷莫选择了自杀, 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奥克塔夫对此, 起先感到震惊, 细细思忖之下, 又觉得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他不断回忆起雷莫, 他的话语和文字, 早就使他感到“目眩的闪光”。可是, 直到雷莫死去, 奥克塔夫才渐渐理解这个短暂存在过的思想的一切。雷莫选择了死亡, 正是因为他对生有着如此飞蛾扑火般的炽热。他不断旅行, 不是为了品味风土人情, 他在非洲只觉得“奴隶制度下的悲惨不幸”最为触动心灵;在意大利满目所见即是“平民的卑劣肮脏”和“劳苦大众的恐惧和奸诈”。奥克塔夫渐渐了解到这个澄澈灵魂的义无反顾的离去, 正是由于“从对公正越来越高涨的需求之中, 产生了对世界不共戴天的仇恨。”7而正如他随后所说, 这种“对不公世界必定报复的仇恨正是热爱世界的另外一个方面”。尤瑟纳尔对于雷莫和奥克塔夫这对远亲兄弟的认同, 是一种穿越时间和历史的思想的契合, 在书写这对兄弟时, 一直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之外的那个尤瑟纳尔也越来越清晰起来, 她在雷莫的死亡里发现自我, 她寻找雷莫生活的蛛丝马迹, 她为雷莫的死亡痛心, 也在这悲痛之中思考人生、命运、自由和真理, 雷莫之死, 成为尤瑟纳尔的重生之契机, 她在雷莫的死亡里找到自己生的力量, 借着这力量冲破重重阻碍, 踏着荆棘, 寻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虔诚的回忆》是法国二十世纪杰出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第一部自传式家族史。在这部作品中, 作家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 极尽客观、理性的口气, 讲述了母亲一方的家族历史, 她客观地描写先辈的生和逝, “死亡”成为贯穿始终的话题。她让一个个人物复活, 又让他们死去, 在这之中向历史发问, 发现自我。可以说, 读尤瑟纳尔的家族, 就是读尤瑟纳尔本人, 读她笔下的“死亡”, 就是读她本人对于人生的态度, 对于世界的看法。

关键词:尤瑟纳尔,死亡,历史

参考文献

[1]《尤瑟纳尔研究》[M], 柳鸣九编, 漓江出版社1987年7月版

[2][法]若斯亚娜·萨维诺.段映虹译.《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一一创作人生》[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4年

[3][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王晓峰译.《虔诚的回忆》[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槽式输送机下一篇:饮水安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