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2024-06-03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共8篇)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1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能分析文中 “比兴” 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读懂大意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二、知人论诗 1、知人论世

鲍照(? ~ 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 20 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 □ 的侍郎,在刘 □ 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 □ 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 □ 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 10 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 □ 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 “ 俊逸鲍参军 ”,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

/ 3 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 “元嘉三大家” 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背景介绍: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领悟诗歌主旨:

钟嵘《诗品》说鲍照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阅读诗歌,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2、分析鉴赏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 第三句中的 “命” 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④怎样理解“举杯断绝歌路难”一句?

⑤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以下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 ——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六、总结全文

/ 3

参考答案

三、阅读诗歌,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怎样理解“举杯断绝歌路难”一句?

明确:对这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断绝”指歌断绝,“声为君断绝”之意;一说“断绝”指断绝愁思,“裁悲且减思”之意。细味全诗,后者更为贴切,意境更为完整。“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句,以非常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试想一下,酌酒原为排遣愁怀,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倒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的景况!

⑤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结: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 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3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2

鲍照作为南朝时“独超众类”的诗人, 其诗歌创作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拟行路难》十八首思想内容丰富,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拟行路难》写寒门素族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不平和愤慨。鲍照早年时一度意气风发, 幻想凭借自己的才华打破“士庶天隔”的门阀制度而步入上层社会。他慷慨高歌“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 会应苏息遇阳春。”后来, 尽管鲍照通过献诗步入宦海, 但在门阀制度的森严壁垒之下一生不得志, 始终屈居下僚, 在残酷现实打击之下, 鲍照自负才华的壮志豪情也一转而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和愤慨, 并且成为鲍诗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其四:“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全诗充满一种欲言又止, 哭诉无门的悲愤气氛。他有“叹”有“愁”而又“不敢言”, 其悲愤之极, 痛苦之深, 尽在不言中。

再如其六:“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 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皆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此诗起势不凡, 开篇就进入高潮, 把心中郁积已久的忧愤喷吐而出, 一泻无余。“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两句, 如同浓云中爆发出的雷电, 将压抑的情感无遮无挡地发泄出来。诗人严正表示宁肯罢官不做, 也不愿蹀躞垂翼, 俯仰由人, 显示出刚正不阿, 傲岸不羁的倔强性格。对于不合理的官场, 诗人痛恨不已, 希望与之绝决, 写出罢官归家的欢乐场面。但正如张萌嘉曰:“写出罢官归家, 正多乐事, 乃凭空想象, 莫作赋景看。”诗人凭空想象这样一个归家乐事, 正是诗人对于社会的不平和愤慨到了极点乃至对之绝望的一个安慰而已。

1 写古代妇女被弃之悲惨际遇。

鲍照作品中出现了古代受压迫很深, 地位很低的妇女形象。鲍照对于古代妇女的爱情生活给予了极大关注, 并对他们色衰遭弃的悲惨境遇表示深刻同情。其二写了一对原本夫妻恩爱, 幸福美满的家庭, 因为丈夫的“如今君心一朝异”而使女子“对此长叹终百年”。

在当时的社会, 许多高官厚贾都养着许多女子, 上层贵族奢侈淫逸的生活给妇女带来的却是不尽痛苦。其三中所咏的女子穿的是“被服纤罗蕴芳藿”, 住的是“璇闺玉墀上椒阁文床绣户垂绮莫”由此可见她不是一般的下层女子, 而是上层女子。然而物质生活充裕的她, 在爱情生活上却很不幸, 他整天是“含歌揽涕恒抱愁”, 心中希冀的是“宁做野中之双凫'不作云间之别鹤”。

鲍照笔下受弃的女子中有敢于直面命运, 与之抗争的女中斗士。其九中的女主人公遇到色衰被弃的悲惨遭遇, “今日见我颜色衰, 意中索寞与先异”。但她面对遭弃的残酷现实并没自怨自艾, 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 毅然地与“负义之氓”相决断, 还君金钗玳瑁簪, 不忍见之一愁思“, 发出底层妇女大声抗议的呼声, 表现了她们的觉醒。

2 写政府, 思妇羁役相思之苦。

南北朝对峙时代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 大小征战接连不断, 使无数家庭夫妻分离, 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家世贫贱的鲍照同下层人民比较接近, 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其十四写男子为国参军戍边“少壮从军去, 百首流离不得还”, 耗尽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 仍不得归家团圆。在故乡远离, 音尘断绝中, 风烛残年的老者对前途发出了绝望的悲叹“将死胡马迹, 能见妻子难”, 其境遇之苦令人触目惊心。

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不仅有征夫戍卒的奔波劳碌之苦, 还有思妇相思期盼之苦。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 常年孤居独守的思妇不禁睹物思人“零泪沾衣抚心叹”, 与朝气蓬勃的春天形成鲜明反差的思妇“窗前生尘明镜垢, 纤腰瘦削发蓬乱”。如其十二, 思妇与丈夫“执袂分别已三载, 迩来寄淹无分音”, 于是思妇朝悲惨惨遂成滴, 暮思遥遥最伤心。“不但时时刻刻泪流满面, 而且相思刻骨已致于“蓬首乱鬓不设簪”, 原来爱美的女子竟相思得心灰意懒, 实令人可怜!鲍照写的虽是小家庭的离愁别恨, 但却通过个别反映出一般, 深刻揭露当时的社会本质。

3 写对人生短促, 变化无常的感叹。

长期的压抑迫害,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使鲍照贫病交迫, 景况极为悲惨, 也是鲍照对现实失去了幻想, 而在情绪上变得消沉低落, 对人生、实事发出深沉的喟叹。如其十“君不见瞬华不终朝, 须臾奄冉零落销。少年娇艳浮华辈, 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 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空陇间, 愁魄徘徊绕坟墓。但闻风声野马吟, 光忆乎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 君当纵意自熙怡”。诗人以悲观的基调哀叹年华的短暂, 甚至对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的盛年时光也失去了昂扬向上的激情。失意的鲍照由于命运的蹭蹬而产生阿Q似的自我安慰———那些得志的人又能称意多久呢?将来也和作者一样要面对死亡。所以诗人要借酒来麻醉自己“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乍看起来, 诗中情绪似是消极, 事实上它乃是诗人的理想与黑暗、不和理的社会相撞击的产物, 是对不合理制度的一种抗议。现实的困境也激发鲍照对人生、社会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其六中的杜鹃本为弟子之魂, 然而它却是“声音哀苦不鸣不息, 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捉虫蚁”, 断不复天子之尊, 与时事晋恭帝遭遇相类。鲍照所感的富贵无常实是对于人生、社会的困惑。

综观十八首除内容丰富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那就是在这些诗歌中都强烈地表现出鲍照鲜明的个人色彩。无论是写征夫思妇, 还是写被弃的妇女诗人都不仅是纯客观的娓娓到来, 仅以第三者面目出现而已, 总是强烈地突出个人色彩, 即总是包含着作者个人独特感受在里面。从实质上说, 遭遇不平的鲍照是把自己附着在征夫思夫等思想内容上了。他写的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愤慨, 但也借此写出丰富的内容, 反映了社会的种种不平。这种主体意识的流露, 正是生活心灵化, 心灵生活化的表现, 实乃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3

《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这一单元共有十首诗歌,这一节课我定的题目是《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意思是通过《拟行路难》这首诗歌的学习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材料,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把握他们的心灵历程与精神世界。因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时代精神。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就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与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就只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欣赏《拟行路难》时,首先要知道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的个人牢骚与私愤,而是有着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在当时,门阀世族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虽较两晋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出身寒素,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尽管他的才华在当时已经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死后无传,可见其地位的卑微。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的拟作,多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与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拟行路难》其四就是其中的代表。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但满腔的悲愁岂能是区区杯酒所能驱散?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人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人将怨愤不平,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抗争,以及备遭压抑后无可奈何的矛盾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不浓,欣赏诗词的能力停留在对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这一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对欣赏诗词的方法所知甚少。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知人论世,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拟行路难》的欣赏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围绕这一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2)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4)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带着激情走进课堂。

(2)突出教学重点,从《孟子·万章》中强调“知人论世”,从学生收集的材料汇总中强调鲍照生平,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强化“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3)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養学生抗挫折能力。

(2)准确把握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

四、说教法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拟行路难》的欣赏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首先激情导入,让学生带着激情走进课堂,接着介绍“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教师适当补充。分析诗歌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领悟作品思想与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与他的遭遇联系起来,通过“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在掌握了“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后采用“延伸拓展法”,补充相关诗词,提升理性认识,设计问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赏析诗歌的能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找到成就感,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有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说学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合作探究为辅。

课前,自读诗歌,通过工具书获取作者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诗歌。

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诗歌,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挖掘诗歌内涵。

课后,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方法阅读其它诗歌作品,锻炼自己阅读诗歌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抱怨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可见机会之难求!在现实生活中,机遇同样是稍纵即逝,难以追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能把握住吗?

【多媒体显示】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高考语文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1)作者情况:;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拓展: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5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听读,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读出诗词的情感,并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两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

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重点难点预测】: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学习《拟行路难》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

3、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4、“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6、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习《蜀相》

【知识链接】

1、诗人生平简介

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

“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3、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频烦”,多次地烦劳。“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6、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七、当堂检测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

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D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

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颔联中哪两个字写出了冷落凄凉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

谢一彰

2《拟行路难》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鲍照《拟行路难》、李白《行路难》。

2、搜集了解鲍照、李白的生平以及与所选诗歌相关的时代背景。

3、学习《拟行路难》中比喻手法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主旨的把握,体味魏晋门阀制度下文人的压抑与愤懑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

1、背诵《拟行路难》。

2、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情感。

2、分析文中比喻手法的作用。【预习指导】 预习方法:

1、自主朗读《拟行路难》、《行路难》。

2、读题目。理解题目对诗歌内容的提示作用。

3、读作者。结合搜集到的作者生平经历和思想特点,学会“知人论世”。

4、读全诗。读准字音,解释重点词的意思,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理解诗歌中诗人抒发的情感。【知识链接】

1、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出身微贱,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做过几任小官。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其诗风雄健奔放。鲍照的诗以(乐府诗)最有特色,其中以(《拟行路难》十八首)(《行路难》本来是由来久远的乐府旧题,有“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传诵最广。他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诗集(《鲍参军集》)。

2、我所了解的鲍照(李白)与他生活的时代。【预习评价】

1、自主诵读各诗,给加点字注音。鲍照()酌酒()踯躅()金樽()珍馐()投箸()冰塞川()歧路().........济沧海()

2、词语释义。(1)泻水置平地: .(2)举杯断绝: ..(3)吞声踯躅: ....(4)直挂云帆济沧海: .【合作探究】

齐读李白《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完成下列问题。

1、李白《行路难》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既表达了诗人在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中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2、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阐述鲍照《拟行路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门阀制度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

3、《拟行路难》前两句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诗的前两句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引出了后文因郁郁不得志而坐立不安,浊酒自宽,长歌当哭的愁情。

4、找出《拟行路难》中两个反问句,说说它们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情感变化的。

答案:安能行叹复坐愁,表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句中蕴含着不平之气。

心非木石岂无感,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消愁,情感上是愁更愁。到此句,情感达到高潮。【问题拓展】

1、自读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说说诗人为什么而“忧”?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忧思”的?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篇7

鲍照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2.对比鉴赏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3.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二、作者简介:

1、鲍照(约414—466)南朝宋人,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2、鲍照的人生道路。

三、学生朗读诗文

四、感知诗文(学生自主讨论回答)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么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2、背诵这篇作品,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说说此诗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何异同。

五、作文链接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夏高,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六、作业:

高二语文下册《拟行路难》说课稿 篇8

过程与方法:

(1) 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

(3) 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

(1) 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2) 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

其中,教学重点为:(1)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3)诗人形象分析。教学难点为:(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比兴手法的理解。

教法学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环节,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法。问题的科学设计不仅能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和好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既强调教师给予足够的课堂空间给学生,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它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诗歌,弄清诗歌大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诗歌朗诵过程中,先由学生代表尝试读,再由学生点评朗读效果,教师引导点评角度,最后由教师总结阅读技巧,整个过程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探究诗人“愁”的根源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和诗人生平深入探讨诗人“怀才不遇”的具体性和社会根源。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路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和李白对鲍照的赞美导入,从感性上给学生树立鲍照的高大形象,让学生敬仰、钦佩诗人,为后面分析诗人的不幸遭遇作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愁闷的理解和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二)诗题解读与预习答疑:乐府诗。“行叹复坐愁”互文;“歌”,歌咏,吟咏。

(三)诵读诗歌(重点)

学生集体自由读—教师提要求:情感,语速,语调。

学生代表尝试读—学生点评,教师引导,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情感、语速、语调的教学目标。

教师配乐示范读—教师示范,带领学生逐句模仿读。

学生代表示范读—检查模仿效果,学生示范。

学生集体齐读—进步把握情感,揣摩语速语调。

(四)分析情感:

1. 承接朗读的情感,提问学生:诗歌中那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从而引出诗眼“愁”?

2. 接着提问: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愁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归纳出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内心的愁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内心的动词。

3. 学生分四个小组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些动词所在的诗句,师生合作,通过比较辨别,得出最好的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诗人“愁”的.层次感。

以上问题,既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诗歌语言的能力,强调师生的合作学习,注意从“以意逆志”角度鉴赏诗歌。

4. 提问: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从“知人论世”角度鉴赏诗歌。

5. 提问:诗人对造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有。

6.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学生容易答出“命”,很难答到第一二句。教师引导:“命”是直接道出,第一二句直接道出。先分析一二句,再分析“命”。

7. 提问:第一二句明明是写的水呀?怎么会是愁的根源呢?该怎样理解?教师引导:此处用的是一种表现手法。学生容易答出“比喻”,教师补充“起兴”,综合起来即“比兴”。

8.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命”的态度:知命认命 抗命 认命

这个问题的设计,注重文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挖掘出文本的深度。

9. 教师小结: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泻水兴愁”含蓄地道出了“愁”的根源,“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愁绪在不断流动,不断加深,当诗人情不能自已时,他发出了生命中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心非木石岂无感?”可最终,也只能吞声踯躅,不敢言愁。在“愁”的背后是诗人对不公平的命运的抗争,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学完诗歌,我想,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鲍照。

10. 诗人形象分析:让大家在纸上写,教师引导学生从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来展开。教师朗读习作,然后点评。本环节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了分析诗人形象的教学目标。

11. 背诵诗歌:个人背—分组背—集体背

12. 作业:搜集“愁”的诗句。

七、教学板书

板书分为正板和副板。正板的设计围绕两个字:“愁”“命”。“愁”分为:泻水兴愁 行叹坐愁 酌酒消愁 悲歌断愁 吞声咽愁。“命”分为:知命 认命 抗命 认命。

上一篇: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下一篇:中文类专业的求职简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