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教案

2024-06-21

唐宋文学教案(通用7篇)

唐宋文学教案 篇1

唐 代 文 学

概 说

一、隋唐五代的历史概况

二、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1、诗人、诗作数量多。

2、诗歌体裁完备。

3、诗歌十分普及。

4、唐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辉煌成就。

三、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了诗歌发展的良好土壤。

2、统治者的重视、提倡,特别是科举考试以诗取士,对诗歌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韩愈与裴度,李商隐与令狐楚

3、唐代文化思想活跃,有助于诗歌的百花齐放。

4、诗人队伍阶级成分的变化,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5、诗歌本身的发展规律,是唐诗繁荣的内在因素。

四、唐诗发展的分期

明代高棅(bǐng)编《唐诗品汇》就说:“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至玄宗开元初(713),九十多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大历初(766),约五十年;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至文宗开成初(836),约七十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至昭宗天祜三年(906),约七十年。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一、关于隋代诗歌

隋诗是从南北朝向唐诗过渡的最初阶段,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隋的统一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带来某些新的气象,但炀帝即位,酷爱梁陈宫体,南朝诗风仍占统治地位。隋炀帝杨广(历史上的六短之君:弑父 夺权 烝母 镇兄 图嫂 戏妹):(1)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

(2)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

(3)开创科举(4)开发西域

2、隋初国势较强,对突厥等的战争取得胜利,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写过一些较好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唐代边塞诗的先驱。

3、在形式格律上隋诗也有一定的发展,其中七言诗的发展尤为显著。

二、唐初诗坛的梁陈余风和“上官体”

上官体:上官体因诗人上官仪得名。上官仪是太宗高宗宠幸的文学侍臣,所作十之八、九是应制诗,绮错婉媚、华丽精工,当时士大夫争相仿效,称为上官体。

三、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们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在唐高宗时期,他们是当时写作骈文的大家,也是在转变唐诗风气方面有重要作用的诗人。

四杰的贡献:

首先是他们的大量的创作突破了宫庭生活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表现的内容。

其次,四杰的诗表达了真实的生活感受,具有比效健康的艺术趣味。他们虽受过宫体诗的熏陶,但都抛弃了宫体诗那种色情变态的心理描写。

再次,在诗歌形式上,他们使五言律诗趋向成熟,五绝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写了许多长篇歌行。

最后,四杰对六朝诗特别是唐初诗坛的浮艳习气,在理论上都有所批评,指斥其“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在陈子昂以前就已有意革除这种弊病。

四、沈、宋与律诗的确立 沈佺期、宋之问都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诗人。两人齐名,号称“沈宋”。他们前期出入宫庭,依附权势,所写多应制之作;后期失势遭贬,诗中较有真情实感。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作诗讲究对仗,精研声律,大量制作律诗,对于律诗这种形式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使以后作诗的人有了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律诗,于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由此可见律诗这个名称也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五、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和创作

1、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他的《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2、陈子昂的代表作是《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表现诗人受压抑的激愤不平之情,慷慨淋漓,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六、作品讲析: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2、《长安古意》 卢照邻 全诗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共三十二句,铺陈描写长安车马、宫阙、豪宅的繁华富丽和权贵们竞逐豪奢的享乐生活。

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共二十句,以市井娼家为中心,画出了一幅王孙公子、军官侠客等各种人物纵情声色的夜游图。

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到“即今惟见青松在”共十二句,转写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权臣得意骄纵的情况。第四部分是最后四句,以汉代穷居著书的扬雄自况,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并与前面所写的豪门贵族生活作对照,针砭当世,透言哲理,托物言志,结束全篇。

小结:明代学者胡应麟说,“七言古诗,初唐以才藻胜,垂拱四子(王、杨、卢、骆),词藻艳丽,然未脱齐梁也”。但是,这首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诗是怎样逐步摆脱六朝诗的影响走向广阔的天地。诗中对舞女娼妓的描写,它的对偶的习气、华丽的辞藻,与六朝宫体很接近,但是,第一,它以广泛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场景代替了专以美女容貌服饰为主的陈腐的描写对象;第二,它以真实的追求,热烈的感情代替了宫体那种病态的色情的描写;第三,也是更重要的,它以幻灭的结局给了人们一幅清醒的药剂。这些具有同宫体诗完全不同的本质。这首诗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四杰歌行体诗的一般特色:吸收辞赋铺陈排比的写法,韵脚变化自由和美,多有合律的诗句,往往用钩连句法,极富于音乐的旋律感。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之作,音节往往可歌。”指的就是这种特色。

3、《在狱咏蝉》 骆宾王 小结:

(1)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诗。骆宾王曾在诗前写了一篇很长的序言,说明作诗的缘由和旨意。首言自己在狱,闻蝉声悲切动人,次言蝉有顺时藏用、居高食洁种种美德,末言身遭冤屈,感而缀诗,以发幽忧之叹。

(2)全诗简洁而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不仅洗净了六朝余风,而且沉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坎坷不平的世道。露重风多,正直者不能见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从军行》 杨炯

5、《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小结:

(1)这首诗非常质朴,纯用直接抒情的方法,突兀起伏,嘎然而止。作者删汰了一切登楼的过程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是把一颗痛苦熬煎的心捧给读者,象一个特写镜头,令人久久不忘;(2)这首诗以它感怀今古、纵览宇宙的内容,激昂慷慨的情感,跌宕顿挫的语言,构成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6、《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小结:这首诗的内容包含:

1、美丽和谐的自然景物图画;

2、对宇宙人生奥秘的深沉思索;

3、人的离愁别恨和男女爱情,这几种成分互相映衬,组成一个完美的境界。由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唤起宇宙意识,由这种宇宙意识而净化人的爱情和离别相思。它的格调是庸俗的宫体诗不可比拟的。诗的色调和谐,词句清丽而不浓艳,也洗脱了宫体诗的脂粉气。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一、盛唐诗坛概貌: 盛唐诗歌呈现百花怒放的局面,众多卓有成就的诗人应运而生,“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mín)”(李白《古风》其一),唐诗发展进入第一个高潮。这个时期,唐帝国由繁荣的顶点跌入长时间的战乱,风云变幻,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诗歌的主流也由积极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李白、杜甫这两个伟大诗人,就先后代表了这两股潮流,成为辉耀在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除李白、杜甫以外,还有许多有影响的诗人,就他们的创作题材、主导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不同,文学史上往往把他们分为两派,即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应该指出,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此外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等人。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盛行的原因:

1、国力强盛。

2、佛道盛行。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使隐逸思想流行。

4、陶、谢田园山水诗为盛唐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

三、山水田园诗派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1、题材方面,主要表现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曾称他们为“歌唱自然的人”。

2、风格方面,其中多数诗篇的特点是恬静、淡雅,富于阴柔之美。也有一些意境宏阔、雄浑奔放的作品。

3、思想方面,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往往包含接近佛道的闲适退隐的倾向。但多数作品仍然境界优美、明朗健康,反映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4、体裁方面,长于五言。多运用五古、五律和五绝几种形式。

四、关于孟浩然:

1、王孟。

2、退隐与用世。《书怀贻京邑同好》:“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赢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3、诗歌特点。孟浩然生活经历简单,诗歌题材狭窄,未能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无论从内容或形式看,他都摆脱了唐初多数诗人作品中那种绮罗香泽的习气,能用清淡而形象的语言表现各种自然风景之美,风格恬淡孤清。从这个角度说,孟浩然对唐诗发展有积极影响,对五律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五、关于王维:

1、生平

2、王维与佛教

3、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如下:

(一)形象鲜明

1、善于从纷繁变幻的事物中,抓住最有特征的景象,进行艺术再创造,淡淡几笔,渲染一种气氛,勾勒一个画面,并于客观描绘中注入主观情趣,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的意来,如《鸟鸣涧》。

(二)绘声绘色,动静相生 王维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异常色彩与音响,组成优美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三)情景交融,诗画相通

王维的诗不是单为描写山水田园而写的,而是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渗透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并且处处表现自己高雅、静寂的志趣。此外,王维既继承了陶渊明的浑融完整,又吸取谢灵运的细致刻划,并兼有谢脁的秀丽清新,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度艺术境界,将山水诗发展到新的高峰。所以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四)语言凝炼明快,音韵和谐

像“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类诗句,语言非常凝炼、清新、自然,无不具有和谐之美。

《过故人庄》 孟浩然 《使至塞上》 王维

《山居秋暝》 王维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辋川所作,山居实指作者在蓝田的辋川别墅。诗中描绘山村傍晚雨后新晴的幽清景色,表现隐居生活的乐趣。

开头两句点题,总写环境气氛,统摄全诗。秋天疏朗的山中,一场雨过,风烟俱净,暑气全消,新鲜、明净、清爽宜人。

中四句在这总的环境气氛中,分别摄取一些美丽的镜头,构成一幅使人愉悦的山村晚景图画。雨过云收,明月升于松顶,透过松林柔和地洒落下来,分光于流动在石上的清泉。雨后,山涧泉流增加,清冽的水波,在涧底石上淙淙流动。一切是那样恬静、幽美、自在、和谐、有色彩,平淡中见绚丽,有声响,幽静中显出动态,有声有色有立体感,使人如历其境,获得美的享受。颔联是自然景物,颈联写人物的活动。从竹林里传来喧哗声,推想这是浣女们归来了。“喧”字精采准确,一方面反衬出山林的幽静,一方面传出妇女们日入而息的快乐心声。山前湖面莲花纷披,想必是渔船反棹经过花间,使人想到收获的喜悦。这两句在山林的静境中注入活跃的生机。由此可知,晚期的王维,虽然隐居退避,却并非心如槁木死灰,仍然有着对生活的热爱,他所欣赏的是和平宁静然而又富于生气的田园之美。这是他的田园诗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诗的最后两句,把包含在上面这幅图画中的作者的主观情感比较明白地抒写出来。意思是:听凭春天的芳菲消歇吧,山居的秋日同样美好,王孙依旧可以留连。表达了肯定隐居之乐的主旨。这个结尾无形中把山居的春景引来作陪,山居秋景如此美好,那么春芳正盛又如何呢?韵味无穷,令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鸟鸣涧》 王维

这首小诗是作者《和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写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蕴藉着鸟鸣山更幽的深微哲理和作者对自然美的探索、领略。

桂花品种有三,终南山有木桂,又名木犀花。《作品选》解作“月光”,似与下句“月出”重复。“人间桂花落”本身是优美的境界,而桂花落地之声都能感觉到,则山之幽静,人之闲适同时写到,起笔高雅美妙。第二句“夜静春山空”点明时间地点,写春山之静,静极如空,补足了第一句。后二句一体,进一步以月出使山鸟惊鸣极写春夜山林的恬静。鸟惊不由声响,而由月光的移动,鸟鸣不是喳喳乱叫,而是间或发出鸣声。更显出山之万籁诸寂,反映出作者以动显静的高超技巧。王维追求静境,探索领略自然界的静美。此诗幽静之极而又生趣盎然,与他以动写静的手法是分不开的。

第三章 盛唐边塞诗人

一、盛唐时期出现边塞诗创作高潮的主要原因:

二、边塞诗歌内容形式上的共同特点:

1、题材方面:以边塞征戍为基本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反映塞外的风光,战争的威武场面,边境的艰苦生活,官兵苦乐不均以及征人思妇思乡念远等方面的内容。

2、思想风格方面:往往把忠君爱国与个人追求功名结合在一起,感情奔放、境界开阔。

3、体载方面:主要运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这些较便于表现奔放感情的形式。

三、岑参边塞诗的独特风格和浪漫主义色彩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的杰出代表。杜确《岑嘉州诗集序》称其“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猎,莫不讽诵吟习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岑参的边塞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由下列几方面所构成:

1、岑参诗以热烈的感情歌颂了盛唐时期边塞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反映了强烈的民族英雄主义情绪。

2、岑参往往用奇特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描绘鲜明的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幕中草檄砚水凝。”“蒸沙砾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唐殷璠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是很确切的。

3、岑参在诗歌形式上也富于创造性,他的七言歌行有的每句用韵,有的三句一转韵,有的两句一转韵,又往往以三言入七古,以跳动的音节,多变的句式构成自由活泼的旋律。

4、岑参诗的风格是:瑰丽雄奇,昂扬奔放。

四、高适、岑参边塞诗的比较: 同:

一、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异:

一、选材立意的不同。两人虽同为边塞诗人,同以“边塞”为题,他们在选材立意上却有质的差异。

高适的边塞诗所蕴含的沉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较岑参而言是比较复杂的。高适诗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而岑参的诗则显得比较单一。高适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描写底层士兵和人民的生活,均是为了表达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常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问题,以政论的语调来表达自己对边塞之事的政见,抒发自己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内涵较丰厚。其《燕歌行》有感于边帅作战兵败,反而邀功请赏一事所作。全诗以“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的民族矛盾为导线,展开一系列的矛盾。战士慷慨赴难、杀敌报国与久戍不归:“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丈夫思乡、妻子断肠与久戍不得归:“少妇城南欲 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将军士兵苦乐不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也议论战败原因:边帅的骄与奢。最后“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发出了边陲战士渴望良将镇戍的愿望。

而岑参虽然也是以“入幕”为目的,但其诗只能看作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以其诗人式的敏感、敏锐的心灵去感受战斗的生活和边塞的风光,有着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而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深刻性以及关怀底层黎民百姓的情怀。可以说,这种差别与创作主体的个人身世以及生活体验不无关系。岑参祖上三代都以文墨至相,虽家道中落,但终究没有像高适般受过潦倒与贫困的折磨,未能从思想上接近人民,看到人民的疾苦,所以从作家本体来说,它缺乏对下层人民生活的贴切观照与人生感悟。

二、在抒情方面,高适、岑参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

高适的诗重在抒情,他往往直抒胸臆,或者夹叙夹议,因此他的诗常常带有浓郁的主观情调。在抒情中虽偶有夹杂景物的描写,然而旨在借景抒情,所以有时在景物的描写上显得有些节俭,但也颇有感染力。

而岑参的诗歌却重在描写塞外的神奇风光以及种种的边塞军旅生活。可以说,他是在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或者可以说,他是寓情于描写之中。所以他的诗往往是客观的示现,展示出一幕幕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以奇异之思引人入胜,而作者的深厚感情也就浑含其中。景物的转换过程又是其心灵的解悟过程。

三、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就唐代的边塞诗来说,高、岑齐名,风格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的“悲壮之风”。可是,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翁方纲在《石州诗话》说:“高之浑厚,岑之奇峭。”高适诗多寄壮气于苍凉中的慷慨悲歌,“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悲歌声里,跳动着一颗不甘寂寞的雄心。高适诗作中,对比和反衬手法运用娴熟,“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与将军,效命疆场与纵情声色的对比;“大漠孤烟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战争失利的场面。写景状物常从大处落笔,粗犷雄浑。

岑参注重观察,精于细节描绘,语言平凡却新奇独特。“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落。”“匹马西从天外来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拔。”从细节处写大背景、大场面。岑诗多比喻和夸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便是代表。岑参描写边塞风光的奇异,往往起到烘托的作用。“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以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战士的不畏艰险。

四、在对文学遗产的继承上,选择有所不同。

首先,高适诗在承传汉魏“风骨”的特点上比较突出,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方面,因袭较多,突破与创新似嫌不足。高适的诗历来被文学评论家们认为是颇有“气骨”的,其“气骨”与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颇有相似之处。其“气”主要指的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与作家本体的意气有关。由于作家本体意气骏爽,故其诗在思想情感上才呈现出一股纯正清明之气。高适在边塞诗的创作中,沿袭了众多的传统文学样式。他因袭了乐府旧题,《燕歌行》就是一个沿用乐府旧题的典型例子。同时,他所沿用的诗题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基本和谐的。但是,其借用这些乐府旧题,毕竟是旧瓶装新酒,形式上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显然有些拘谨了,并且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

与高适相比,岑参则较多地融合了六朝以来的语言风格,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作了适当的创新,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沿袭了六朝骈文语言绮丽雕琢的风格,并加以奇特的想象,创造出了绮丽雄奇的风格。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比喻跨越了质朴,又有奇特的想象,“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冻”、“翻”的字句锤炼亦独出机杼。另外,他创造了新兴的歌行体而取代了旧的乐府诗题,从而在诗歌的形式上彻底突破了乐府旧题材的羁绊,句式随情感表达需要而参差错落,卷舒自如,自由放纵。对于整个盛唐诗坛来说,岑参的诗歌可谓是别开生面。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同与不同的特点,都很鲜明突出。阅读高、岑边塞诗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有生命力的文学流派,其共性应反映时代精神,表现时代的主旋律,而各个作家又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高适、岑参边塞诗派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其基本原因就在此。

五、王昌龄在七言绝句方面的独特成就:

王昌龄在盛唐负有盛名,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他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今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其中七绝几占二分之一。王昌龄的七绝一部分是迷塞诗,一部分是写闺情、宫怨,表现妇女问题的,此外还有一些怀人赠别的优秀作品。他善于捕捉生活中刹那间的感触,用七绝的形式作精炼含蓄的表达;他的七绝音节爽朗,语言流畅自然;他对七绝的章法和每一句都作精心处理,往往符合七绝起句“骤响易明”、第三句翻出新意、振起全篇、末句“含蓄,不令语尽思穷”的要求。盛唐,只有李白的七绝可以同他比美。

唐宋文学教案 篇2

经典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关于经典,有很多种诠释。例如:经典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经典常常蕴藏有气势磅礴的感人力量;经典往往向人们揭示出一些社会人生的博大精深的看法等。从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中,我们看到了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与多重价值。

一、经典的价值在于“重读”

经典的价值不是封闭的终结存在,也不是某些人一劳永逸的诠释,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典的意蕴在人们的“重读”中生成着,把人们引向历史限定之处的无限可能。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终生伴侣的选择避开健康大度的薛宝钗而指向了多病狭隘的林黛玉一样,不合常人之情,却展示了一种引人深思的终生伴侣选择的可能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经典的“无限可能”中经由每一次“重读”,每一次都“发现”着。

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像是在重温的书。”在“重读”中生成,在生成中“重读”,循环往复,一代接一代,构成了人类经典独特的意义“发现”史。

《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就是作者潘裕民“重读”唐宋文学经典“发现”的历史。例如潘裕民在读孟浩然诗《过故人庄》时写道:“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浓郁的诗意,不仅描绘出农村的风光,也表现了与田家朋友的友谊。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朴素自然,几乎‘淡到看不见诗’。”潘裕民在“重读”中,不仅体会到常人所言孟诗一般的“韵致飘逸、风格恬淡”特点,还不断捕捉和不断发现孟诗的“淡到看不见”这一难以言说只能在“重读”中体会的独特诗味。这是一种怎样的诗味?由于它无法言说,所以也只有“重读”才能慢慢品味。经典就是这样“每次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这正是经典“重读”的价值所在。

二、经典的价值在于不断启迪

经典是经过历史长河反复检验而传承下来的珍品,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中所记录的唐宋文学六十家都是唐宋文学的经典。西方哲学家施莱格尔说:“一部古典作品必定永远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受其熏陶并正在教导它们的人必定总想从它们中学会更多的东西。”

唐代是这样一个道不尽说不完的盛世:多年开拓,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文化融合,士人进取,气度恢弘。唐代也是这样的乱世:战祸空前,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唐代社会生活本身就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视野。面对这样时代,文学家们会有何等的激情和怎样的歌吟!

宋代沿袭唐代,社会生活也多有起伏,文学与唐代相比风格有所改变,但也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就词而言,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诸多大词人的出现,足以把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推上与唐诗媲美的高度。唐宋文学经典不论是从文学本身还是从文学所折射的社会生活都带给我们以源源不竭的启迪。

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选取唐宋文学六十家经典作品为点,结合全唐全宋的社会生活和文学风貌为面,把唐宋文学经典连成一体。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作家传记,更是在介绍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同时,尽可能地顾及他们风格的转变以及在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给人以完整的、‘史’的印象。在这部“史”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平民还是达官贵人,不论是仕途通达还是失意的官吏,不论是“苦吟”诗人还是“诗豪”,不论是现实主义者还是浪漫主义者,不论是至情至性的情性中人还是“诗佛”等的经典作品。《唐宋文学六十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经典世界,也打开了一个让人可以获取极为丰富启迪的广阔视野。

例如,书中论及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最为人所传诵,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白居易有关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诗歌理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歌颂的是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同时又折射出天地间生命生生不息的普遍规律,充满哲理,历来被人传颂,给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以不尽的启迪。不论你来自何方,不论你处于何时,经典都能给你带来丰富启迪,这正是经典的价值所在。

三、经典的价值在于促人提高

经典的价值绝不是使你旁观,而是促使你参与,最终促使你提高。经典都是人的主体性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场合以某种特定方式的大展示,经典蕴涵了人类的丰厚的精神财富。如果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经典,它必将带你身临其境,让你体验并提升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经典是这样的一份精神宝藏,你读它就带你走进它的世界,丰富你的精神生活,提高你的精神境界,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经典的作用常常是潜在的,但是蕴涵着深层次的巨大的能量。

潘裕民写作《唐宋文学六十家》的目的可以说不只是为了写一部唐宋文学的浓缩史,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唐宋文学经典的展示窗口,让人们参与到读经典的行列中,“涵泳古代的人文智慧”,提高“文学鉴赏力”,精神日渐丰富,有所“成长”。例如,该书展现唐宋八大家经典散文的博大醇美和无限情趣,从不同角度介绍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取向、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让你能够从中了解古代散文丰富的文学内涵、哲理内涵和文化内涵,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人生境界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

该书还结合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引导读者深入佳境,品味经典的魅力。例如,该书对苏轼《前赤壁赋》开头的一段赏析:“读了这一段优美动人的文字,我们仿佛和作者一起坐在苇叶一样的小船上,有着‘遗世’‘羽化’的感受。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白露茫茫,主客秋夜荡舟,酌酒诵诗,情驰以骋。全篇写景、抒情、议理熔为一炉、浑然一体,真可谓字字如画,句句似诗。”

《唐宋文学六十家》重提经典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对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有一定的意义。现在是消费时代,文学成为消费品,娱乐化倾向明显,呈现出迎合大众趣味的趋势。娱乐化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粗制滥造的作品泛滥,使得很多人丧失了审美判断力,阅读选择有些盲目。特别是对未成熟、辨别力差、可塑性强的学生而言,他们面对大量的粗制滥造作品,很容易成为它们的俘虏。

另一方面,新的课改精神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感染、文化熏陶,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品质更加高尚,个性更加张扬”。在这样的背景中,重提读经典很有必要。教师要能成为学生很好的阅读引路人,自己首先就要不断地读经典,不断地提高审美鉴别力,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一个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内容的精博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教师只有置身于阅读的“大水源”,在广博的基础上突出读经典的地位,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夯实人文底蕴,提高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促进专业成长。

浅谈唐宋女性文学 篇3

【摘要】女性文学研究已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可是其研究重心多落在现当代文学阶段。以近十年来众多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综述,力求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然而我国历史上真正女性开放时期的唐宋女性文学则相对研究不够,本文就简要论述唐宋女性文学的一些特征,并做简要总结。

【关键词】唐宋;唐宋文学;女性文学;文学教育

在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中,唐宋女性文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最高峰。从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水平都和相应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分不开的,唐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和社会相对开放给予女性文学比较宽容的发展空间。

一、唐宋女性文学概况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诗词文学发展的最高峰时代。唐代一朝,上至女皇武则天,下至商贾家女子、尼姑和娼优,都无不能读书识字,能诗会文。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武则天可谓一代才女,其才起不仅仅限于文治武功,更在于书法诗歌的优秀。她著有《垂拱集》等一系列诗集,其代表传世著名诗歌《如意娘》更是写的极为出彩:“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未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该诗写出了武则天作为一个普通女子的相思之苦,每句每字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同时代的长孙皇后、徐贤妃、杨贵妃也都善诗会文。宦门才女上官婉儿是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从小受家庭文化影响,敏识聪听,摇笔云飞,才华绝代,武后时入宫,宫婕妤、中宗时进位昭容。《彩书怨》是其代表作。该诗通过女子寄书边塞丈夫,写出了思妇秋日的愁怀。其它阶层中,薛涛是娼妓才女代表。她晓音律、善书法、工诗詞,与大诗人元慎、王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皆有唱和。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有“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的称誉。她虽然身居风尘,但才华出众,有《薛涛李治诗集》留传于世。

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重要时期,女性文学也得到长足发展。有学者说宋代女性文学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成就,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宋代女性文学的确创造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进一步辉煌。据史书载,宋以前时代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位,而宋代据不完全统计,女词人近90人,女诗人有200余人。仅据杏林著《宋代才女传》所选才女多达123人,名妓有文才的达192人,胡文楷编著的《历代妇女著作考》载,宋代妇女著作50部,仅诗词方面达20部。宋代女性文学著名代表有“四大词家”———李清照、吴淑姬、张玉娘、朱淑真。其它女性作者遍布各阶层。

宋代女性文学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女性作家数量上,也表现在体裁、题材和质量上。在作品体裁上,宋代女性文学创作扩展到诗、词、散文、赋、评论各种类型,在作品题材上,宋代女性文学走出了狭小的闺阁家庭,面向广袤的现实生活,打破了女性文学题材集中于相思愁怨的单一模式,既写山水、又吟爱情,咏史怀古,爱国忧民;在作品质量上,宋代女性文学可以说达到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最高峰。李清照、朱淑真就是这座高峰上并蒂而开的两朵最美的花。

李清照不仅擅长各种文学体裁,而且以非凡的胆识写下了文学史上首篇系统评论词的文章,开创了词学评论的先河。她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气势磅礴,词意爽朗,字面是乌江怀古,实质是抨击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中原,真是掷地有声,充满爱国豪情。她的诗词,为千古妇女生色,为女性文学增辉!也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她齐名的朱淑真,多才多艺,一生高产写作,写下了337首诗,词33首,其中不是优秀名篇,她还兼通书画、音律,但可惜中国文学史上她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这是历史的遗憾,也表明了女性在封建社会所处地位的悲哀。以上可见,宋代女性文学无论从作家数量、作品题材,体裁及质量上都是宋以前各朝代无可比拟的,以后的封建朝代也未能超越。故此,它当之无愧地代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成就。

二、唐宋女性文学高速发展的原因

唐宋女性文学,犹如女性优美身驱中双乳耸立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大山之巅,优美丰满厚重。什么原因导致唐宋女性文学如此辉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

其一,女性文学的繁荣首先取决于当时女性受教育较为普遍,卓有成效。在唐代,官宦富家女子普遍重视女子文化教育,当时女子读书被看成与女红同等重要的事,成为大家闺女必修课,女人们以读书习文为乐事,且自幼开始学习。司马光是北宋大臣,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司马温公家范》、《温国文正公文集》中。他主张女子应该受教育,女性教育与国家治礼兴亡有内在联系,他详细论述了女童教育、妇教和母教,并把女性教育上升到与国家兴亡高度认识,充分肯定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其二,女性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女子教育和女性文学赖以发展的前提。任何时代的女性文学都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唐宋是我国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女性教育在唐宋得到极大发展,由此推动了我国古代妇女解放的空前伟大时代,造就中国历史上惟一女皇武则天。唐宋经济繁荣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超过其它国家。以商业为例,《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景象。当时京城汴京,人口户数已达26万,城市经济高度发达,除都城外,遍布全国的州府城市,如扬州、镇江、广州、成都、长安等中等城市都很繁荣。唐宋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兴旺。

其三,唐宋盛世,科学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在许多科学文化领域都有重大成就。四大发明除造纸外,其余三个均是这一时期成熟和推广运用起来的,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文化繁荣的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它吸引着许多国家学者来华,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唐代多达五六百人,国际交流频繁,当时的东方国家日本、新罗、林邑、东女等国盛行的女尊男卑现象,无疑会对唐宋产生影响,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和印刷术的提高,特别是毕曰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也为女性在家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书籍,为宫廷女子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样,唐宋时代的女性,在不同阶层、不同程度上都增加了接受家庭教育和宫廷教育的可能性。

其四,唐宋开放的文化,宽松的社会传统,使唐宋妇女能幸运地生活在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环境之中。她们自由、开放,走出闺阁,参与社会,为认识自我和社会提供了条件。这就表明更多的女子可以得到社会教育。得益于唐代礼教松弛,身心自由文化背景而登上皇帝宝座的武则天,运用自己的特殊权力,在位期用各种方式提高妇女地位,如率领内外命妇参与祭祀仪式,打破了历来只由男性主祭的传统

综上所述,唐宋女性文学铸造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辉煌,而这种辉煌得益于唐宋女性教育的发展。唐宋女性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唐宋经济和政治的条件。可见,文学之花的盛开,离不开社会条件诸因素的辛勤培育和浇灌。这点,对我们今天繁荣发展中国女性文学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唐宋文学课程》自学研修 篇4

作业:自学以下内容,并写读书笔记。

说明:以提纲形式呈现,在每一章、每一节之下先概括其主要内容,再按层次、逻辑关系列出其中要点,如某一诗歌流派的概念、成员、代表作家、作品或作品集,某一文学家的文学理论、风格等;可用句子、词语等不同形式。在某些重要章节或读书有心得的章节下添加3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1—2句即可)要求:必须手写,不能过于简略。

举例: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主要内容:)概述宋初的文学复古思潮,宋初诗坛“三体”、王禹偁、柳开等人的古文。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成员:王禹偁

1、王禹偁: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心系家国;(生平)

革新晚唐五代浮糜文风;文集《小畜集》,文风清新、疏朗、流畅;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待漏院记》(文学主张、创作风格、作品集、代表作等)

继承韩、柳的平易文风,显示出新文风的端倪,堪称欧、苏散文的先导(成就、地位)(可添加笔记,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铺写夏、冬雨雪声,平日鼓琴声、吟诗声,清雅动听,以声写景,有诗歌的韵味。重在自己读书的感想,较随意;也可以将某一作家、作品与同类作家、作品对比。如此段描写与《醉翁亭记》的写景是否可比?或可加横线、波浪形、三角形、圆圈代表重点等不同意思)

2、柳开„„

3、穆修„„

4、姚铉《唐文粹》

主要内容:宋初的文学复古思潮,时间为宋初七十年左右,成员有王禹偁、柳开、穆修等,成为北宋中后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如穆修培养的弟子尹洙、苏舜钦等后来成为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

郑重声明:提示中所列重点均为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不是考试重点;自学范围更非考试范围,请勿混淆。

阅读内容: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中唐代、宋代文学部分

唐代部分: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提示:第二节、第三节较重要,尤其“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韩愈、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为重点。

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唐传奇 较重要)

提示: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所处地位及艺术渊源、《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成就、唐传奇的艺术手法与成就为重点。

俗讲、变文部分侧重掌握这两种文体的概念、特征、代表作品。

第十章 晚唐诗歌

提示:杜牧等晚唐怀古咏史诗为重点(杜牧会简略地讲),许浑的创作、苦吟诗人群体、“皮陆”的政治讽喻诗、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诗歌理论、罗隐讽喻时世诗、韦庄《秦妇吟》等伤时之作、温庭筠《商山早行》较重要。

韩偓等诗人作为香艳诗风诗人群体来把握,对宋初西昆体有一定影响。贾岛、姚和及其追随者作为苦吟诗人群体把握,其影响延续到宋初“晚唐体”、南山末“四灵”、“江湖”诗人。

宋代部分

第一章 宋初文学

提示:重点掌握宋初诗坛“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教材二至四节),掌握其得名、艺术渊源、艺术特色、代表作家、作品(集);宋初柳开、穆修等的文学复古理论,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知道姚铉《唐文粹》。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之 第一、第二节

提示:重点掌握晏殊词温润秀雅特色、人生体悟的思想性、名作《浣溪沙》;欧阳修词对表现自我独特人生体验及通俗化的开拓,白描手法,名作踏莎行(侯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采桑子》(群芳过后)等;范仲淹名作《渔家傲》、《苏幕遮》及对豪放词的滥觞;张先对词史发展的影响(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率先大量在词中使用题序),名作《天仙子》、《木兰花》(见作品选),知道“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王安石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较重要)

提示:重点为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理论、意义、成员等);欧阳修平易自然、纡徐委婉的文风,名作《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名作《戏答元珍》等;梅尧臣诗歌的“平淡”风格及意义; 王安石散文简洁峻切的风格、名作《读孟尝君传》;曾巩散文平正周详的风格。

较重要:苏舜钦诗的雄豪奔放风格。王安石诗歌“王荆公体”、名作《明妃曲》其

一、绝句《书湖阴先生壁》等。

第四章 苏轼之第一、二节(较重要)

苏轼“辞达”的文学理论、行云流水的风格,名作《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夜游》等。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之第二、三、四、五节(较重要)

重点:陈师道的诗歌、陈与义诗歌、吕本中“活法”理论、曾几的“活泼”诗风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之第一、二、三、四节(较重要)

提示:重点为晏几道词如梦如幻的境和语淡情深的风格、名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鹧鸪天》(彩袖殷勤)等;

秦观的婉约词风、艺术表现及名作《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踏莎行》(雾失楼台)等;

贺铸词的英雄豪气、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鹧鸪天》(重过闾门)、知道“贺梅子”(“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之第二、三、四节

提示:重点为(朱敦儒清旷潇洒词风及代表作《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及爱国词《相见欢》(金陵城上));张元干爱国词《梦绕神州》;岳飞的英雄词《满江红》等。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之第一、四节(较重要)

提示:重点为陆游诗歌的艺术渊源;“诚斋体”的艺术特色,名作《初入淮河四绝句》其

一、其四等;范成大的田园诗及名作《四时田园杂兴》等。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之 第一、四节(较重要)

提示:重点为陆游爱国词及名作《诉衷情》(当年万里)、《卜算子》(驿路断桥)、《钗头凤》等;辛派先驱张孝祥豪壮词风及名作《六州歌头》、清旷潇洒词风及代表作《念奴娇·过洞庭》等,了解陈亮、刘过。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较重要:姜夔、吴文英、张炎)

提示:重点为姜夔词的艺术风格、对词境的开拓及名作《暗香》、《扬州慢》(淮左名都)、《点绛唇》(燕雁无心)等;吴文英突变性的章法结构和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及名作《风入松》等;张炎的清空骚雅词风及名作《解连环·孤雁》、《高阳台·西湖春感》等。王沂孙的咏物词《眉妩·新月》等;史达祖的咏物词及名作《双双燕》;蒋捷的名作《虞美人·听雨》。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提示:较重要的有辛弃疾等的政论文,南宋笔记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周密的《武林旧事》等(文学性很强的小品文,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后阅读。了解);南宋理学家的文论及散文选本《宋文鉴》、《文章正宗》等(了解)。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简介 篇5

一、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方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人物生平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五十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五十七岁终。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成就及贡献

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掣电的壮观。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是不足取的。著名作品有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刺袁州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韩愈排在八大家之首,并不是因为唐在宋之前,而在于他为唐宋古文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唐代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柳宗元永州八记中《小石潭记》最著名。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柳宗元与唐代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1.论著

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x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2.寓言

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

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

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永州八记》作于元和四年以后。那时,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作者通过他的笔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文章引人入胜,隽咏无穷。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3.骚赋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户乙)。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

政治、哲学思想文学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必然是一个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在这些论著中,柳宗元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把董仲舒这样的大人物斥为“淫巫瞽史”,指责他“诳乱后代”。他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这在一千多年前神学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柳宗元还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三、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现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xx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六首;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醉翁亭记》等。

基本资料

四、苏洵

姓名: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衡论

生平介绍

北宋散文家。汉族。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dài duò)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xx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著名作品

《云兴于山》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匪山不仁,天实不顾。山川我享,为我百诉。岂不畏天,哀此下土。班班鸤鸠,谷谷晨号。天乎未雨,余不告劳。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

《有触者犊》 有触者犊,再箠不却。为子已触,安所置角?天实畀我,子欲已我。恶我所为,盍夺我有?子欲不触,盍索之笠?

《朝日载升》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于室有绩,于野有耕。于途有商,于边有征。天生斯民,相养以宁。嗟我何为?踽踽无营。初孰与我,今孰主我?我将往问,安所处我?

《我客至止》 我客至止,我迎于门。来升我堂,来饮我尊。羞鳖不时,詈我不勤。求我何多,请辞不能。客谓主人:唯子我然。求子之多,责子之深,期子于贤。

《颜书四十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或云公尸解。虽见杀,而实不死。〉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欧阳永叔白兔》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贵人识筠笼,驯扰渐可抱。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高飚动槁叶,群窜迹如扫。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十年曾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愍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怪来迟。

五、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异的成就。世人称为苏东坡。

生平简介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详细信息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六十四岁。

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xx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旧党。豪放派词人。

六、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号颍滨遗老,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xx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主要作品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七、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政治成就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文学成就

王安石出身地方官家庭。王安石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1058年(嘉祐三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次年春,他到了京城开封,上万言书。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他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他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官吏应从基层(“乡党”)选拔。年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八、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曾巩与应用文

曾巩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於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不无指导意义。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石变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xx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语言婉曲流畅,节奏舒缓不迫,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

著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迫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强壮,势不旭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的《兼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句《西楼》、《城南》,清新隽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诗作的风致。他的咏物诗多数富有新意,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曾巩的诗作,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为人们所注意。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达20000多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惟恐得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状》,见《元丰类稿》卷末)。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宋元学案》云:“陈无己(师道)好学苦志.以文谒曾子固,子固为点去百十字,文约而义意加备,无己大服。”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后,《续稿》《外集》散佚不传,今仅存《元丰类稿》 50卷。又世传《隆平集》30卷旧题曾巩撰,前人考订系出于伪托。

在唐贞元和时期,韩愈、柳宗元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而到了宋代则以欧阳修为魁,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

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xx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九、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八家之名背景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唐代两大家

韩愈——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宋朝六大家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唐宋文学教案 篇6

唐代的复古运动成于韩愈,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则所复之古当然是三代两汉。他反对骈文,倡作古文是人所共知的,但找不到反对律诗的言论;所作虽以“古诗”为多,但“律诗”也有八十首。他推崇李杜,李主张复古,杜兼取古律。和韩愈同时的元稹指出杜诗的特长是:“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少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正是就律诗而言。韩愈的复古源于独孤及,独孤及对于诗却称道沈佺期宋之问的:“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说是:“绿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这实质就是赞扬沈宋的完成律诗。可见唐代的复古止是文的以古代骈,诗则并不一定以古代律,相反的还提倡律诗。

宋代的`复古运动始于柳开,中间经过王禹偁诸人的努力,到欧阳修总集大成。柳开初名肩愈,字绍先,意思是肩韩愈,绍柳宗元。王禹偁赠朱严云:“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云:“学者当至是而止尔。”可见他们都是在复韩、柳、李、杜之古,也就是在复唐代之古。自然他们也进而复三代两汉之古,如柳肩愈的更名开,字孟涂,据他自己说,就是因为“既肩既绍”之文,又“大探六经之旨,已而有包括杨孟之心”,“意谓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为必开之为其涂矣”。但复三代两汉之古既是在“既肩既绍”之后,知也是由唐代引导。

韩柳之古是文,李杜之古是诗。欧阳作苏氏文集序云:“子美(舜钦)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可见他们的复古不止在“古文”,还在“古歌诗”。欧阳修统名苏穆所作为“古歌诗”,检苏学士(舜钦)文集,则标为“古诗”者九十六首,标为“律诗”者一百一十六首,这就是因为对古体而言,后者为“律诗”,对“时文”而言,则后者也是“古歌诗”。

南宋刘克庄竹溪诗集序云:“本朝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有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辨博,少者千篇,多至万首,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后人论诗者也都指出“唐人以诗为诗,主性情;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尽管清人叶燮曾在原诗卷四有反驳。这一则是由于诗的本身有了转变,二则也由于另外又有了主性情的新文体,就是词。元人刘祁在《归潜志》就说过了:“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在长短句,今之诗则俗间俚曲也。”既然唐以前的诗在诗,主性情,所以就与文章分道扬镳;既然宋代的诗在词,诗本身转于主议论,所以就与文章合流发展。

(选自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有删改)

9.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宋两代都进行过文学复古运动,不同的是,唐代的复古多表现在对“文”

的复古,而宋代则既有对文的复古,也有对诗的复古。

B.唐代、宋代的复古运动有其相同之处,即这两次复古运动都不仅仅是在简单地复古,而且还有创新,也是一次革新运动。

C.唐代的文学复古运动是摒弃魏晋直到唐代的骈文,复三代两汉之古;宋代的文学复古运动则针对晚唐到宋初的时文,复唐代之古。

D.唐代的革新运动与宋代的革新运动虽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这两次革新运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他倡导学古文作古文,反对从魏晋以来盛行的骈文。唐代的文学复古运动成于韩愈。

B.在唐朝文学复古运动中,韩愈倡导写作古文,但对于当时盛行的律诗并不反对,他除了写作古诗,也作过几十首律诗。

C.李白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复古,但杜甫则兼取古律。元稹所说杜甫诗歌的特长“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正是就律诗而言。

D.韩愈的复古源于独孤及,独孤及有诗文:“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这对韩愈的诗文产生了影响。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的复古运动始于柳开,中间经过王禹偁诸人的努力,到欧阳修总集大成。他们都是在复韩、柳、李、杜之古,也就是在复唐代之古。

B.柳开初名肩愈,字绍先,显受唐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后更名“开”,字“孟涂”,表明宋代的复古其实也是由唐代引导的对三代两汉之复古。

C.韩柳之古是文,李杜之古是诗,他们的复古不止在“古文”,还在“古歌诗”。苏学士文集中的“律诗”,是相对古体而言的,若相对“时文”而言,也是“古歌诗”。

D.“唐人以诗为诗,主性情;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这一则是由于诗的本身有了转变,二则也由于另外又有了主性情的新文体——词。

答案

9.A

10.D

唐宋文学教案 篇7

【关键字】唐宋文学;文学教学;感悟能力

在唐文学教学中强调感悟能力的培养是其课程特点所决定的。唐诗宋词乃一代之文学,唐宋文学的教学也以诗词为主,唐诗宋词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中最精粹的部分之一,在当时及后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而这种关注研究是有着独特的方式的,其中之一就是重感悟。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古代文学的学习也是建立在前人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感悟能力是开启学科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唐宋文学基本情况概述

唐宋文学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占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唐宋文学中体现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士大夫的进取精神,唐宋文学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唐朝文学的繁荣主要体现在诗、文以及小说上,唐代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精神内涵上都具有丰富的内容,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宋代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朝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宋代的词、戏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集中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为我们今天文学作品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文学素材。

二、感悟能力在唐宋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以唐宋文学作品为教学蓝本的教学又称为是唐宋文学教学,在唐宋文学教学当中感悟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中要的作用,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唐宋文学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性决定了在对其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丰富的感悟能力。感悟能力是感知和领悟能力的综合,在对具有丰富精神内涵事物的学习中感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唐诗宋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进行这种研究一个很重的方法就是感悟,可以说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对唐宋文学的研究程度的高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传承性的特征,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对这种传承性的尊重,无疑感悟能力是更好的进行唐宋文学学习的基础。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分析,而重总体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这很好的概括出了中国古代唐宋文学的学习特点,给我们的启示作用就是在唐宋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重视感悟能力的培养。

三、在唐宋文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法

按照现在通行的教学观点,在进行古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大体分为对作者的生平介绍、文学作品内容的学习以及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感知三个主要阶段。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学习完毕之后留在印象中的只有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于作品的精神内涵缺乏深入的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教学课程的失败。如果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悟能力就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走进古文学家的精神世界,也不能對文学作品有深入的把握和学习,学习的内容只能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在唐宋文学作品的教学课堂上更好的发挥感悟的作用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不但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且能够使得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唐宋文学作品应该区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强调感性知识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主观上的感悟能够更好的丰富教师教学的精神境界,增强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感悟能力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上的交流,这样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很大的益处。

(一)教师应该增加自身的人文关怀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自身感悟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唐诗宋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阅读作者的作品,只有多了解才能加深认识,才能够在更深层次上和作者展开思想上的对话。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创作时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地理环境状况,以便于从全面认知的角度对作者的作品创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作品创作综合知识的了解是感悟能力产生的前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资料进行系统的论证和分析,以此来触碰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的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品的感悟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作品感悟能力的高低。教师的感悟能力能够很好的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会娴熟的转换与现实和作品的创作时代之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法

作为唐宋文学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还要能够采取特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悟能力,这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课堂的教学上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法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1)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觉观察能力。在接触到一首诗词的时候凭借学生的知识积累一定会对诗词有一个直观上的感受,只是这种直观上的感受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这种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能力并对这种能力进行充分的引导,发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自觉观察作用。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学生深层次感悟能力的提高。在经过初期的自觉感受以后学生的感悟能力已经开始被激发,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运用自身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采取比较化的教学手段对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文学发展趋向的比较;不同作家之间的比较;不同作品的比较;等内容纳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的建立起学习上的桥梁,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的被衔接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的培养出良好的感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唐宋文学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全面性的过程,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出学生的自身作用同时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革新方式和方法,努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必须努力的协调学生和教师的作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狗牙雨的阅读心得600字下一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竞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