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课时教学设计

2024-08-02

故乡课时教学设计(共8篇)

故乡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故乡》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整体感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视。《故乡》一文,认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后,对上三者明确。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2)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3)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4)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5)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1)“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2)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3)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着瓜刺猹一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4)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四)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惑。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五)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六)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略)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77~78节,理解作者的希望,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1.提一生朗读77~78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渐离故乡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师生议论后明确;先是气闷、悲哀,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继而害怕希望得不到实现,最后又振奋起来。

(2)“我为什么”感到气闷?“高墙”比喻什么?

明确:“高墙”是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儿童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3)“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三个“辛苦”在“辛苦展转”中的意思为奔波劳碌,在“辛苦麻木”中意思为“辛勤、劳苦,”在“辛苦恣睢”中意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4)“我”希望下一代怎样?不希望下一代怎样?

(5)“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明确: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6)“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明确: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7)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我”对新生活的希望念念不忘,但又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说和闰土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而且“茫远”。

(8)划出文中表明“我”充满希望,精神振奋的语句,并理解其含义。明确:语句即最后一节。特别是“我想:希望„„成了路。”

含义:希望的有无取决定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9)“我”是一个有怎样性格的形象?明确“我”不等于作者自己。明确:“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文中对“我”的形象刻画,着重运用心理描写。“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二)结合全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笔下的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师生讨论后明确:

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变农民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

杨二嫂是个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这一形象,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益贫困化的现实。

2.作者对闰土,对杨二嫂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对闰土,作者寄予的是深切的同情,而对杨二嫂,作者对她身上的种种自私和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但对她的处境也是同情的。

(四)总结、扩展

1.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动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写作中,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3.刻画形象,采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及对比的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主题。

(五)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以“家乡”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课外练笔。

(六)板书设计(略)

故乡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本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鲁迅的小说《故乡》。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教学目标来看,应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这篇文章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与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都比较典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分析要侧重。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小说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如何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3.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2.教学难点: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推进新课

师: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每个人的故乡都是一支清远的笛发出的美妙歌声。这支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悄悄地响起。古往今来,在游子的心目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

师:同学们以前学习过那些思乡怀人的作品?写怀念故乡的作品通常用哪些意向?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故乡)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生字。捏(niē)胯(kuà)祭(jì)颧(quán)酬(chóu)潺(chán)噤(jìn)。

(2)生词。悲凉:悲哀凄凉。伶仃:瘦弱。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惶恐:惊慌害怕。絮絮: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的形式是多样的。利用谈话导入是其中的一种,教师深情的谈话可以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情感。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扫平文字障碍,为研读课文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把握基调

1.学生活动: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课文。

2.筛选文本信息

师:找出课文中写“我”的情绪的句子。

明确:“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等。

明确:全文的情感基调——悲哀。(板书:悲哀)

(设计意图:小说呈现给读者的信息很多,然而我们必须从把握小说的情感基调做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的解读文本。因此,要求学生筛选表达“我”情绪的句子,不仅培养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三)朗读品味,理解情感

过渡:让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悲哀的原因。

明确:故乡之景、故乡之人。

1.学生活动。

朗读文中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找出让“我”悲哀的原因。师:阅读开头的一段描写景物的内容,品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等词语。教师指导:语气要低缓、哀伤、饱含震惊与理想幻灭。

2.对比阅读。

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师:故乡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昔日的蓝天与明月已荡然无存,现在看到是“阴晦”“苍黄”“萧索”。

3.分析故乡人物。

(1)故乡哪些人以及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成果:人物有闰土与杨二嫂(主要人物),宏儿与水生(次要人物)。

(2)人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的形象。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只见他眼睛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是一个落魄者形象。

(3)师:令我悲哀的原因是什么?明确:闰土的言、行、神、心的变化。(他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明确:闰土的神情变化:先是欢喜和凄凉,再后来变得呆滞。(他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的(像一个木偶人)态度恭敬,心里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称“我”为“老爷”)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前后不同的形象,其中包括肖像、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深刻反映了造成人物形象不同的社会原因。只有深刻的认识人物形象,才能剖析社会原因。那就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少年时期的闰土,那时候他天真、活泼、聪明、能干。然而,中年时期的闰土则麻木、愚钝,几乎失去了生命力。这说明闰土在性格特征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课后作业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学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

教材分析(歌曲分析):歌曲《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曲,其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真挚的感情。这首歌曲采用了3/4、4/4的变换节拍,尽管是由两种节奏型构成,但是4/4拍的旋律只有尾声部分的最后三个小节。因此这节课的学唱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3/4的部分。

教学目标:

1. 能用亲切、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并能表达出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2. 能边唱边用三角形的方式划拍。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乐,加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亮点:

1. 通过PPT图片和背景音乐结合,给予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右手彈旋律,左手用X X X的伴奏音型引导学生用三角形打拍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亲切、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并用三角形的方式打拍子。

难点:掌握歌曲《大海啊,故乡》中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4分钟)

播放关于大海的PPT图片,并以《海滨音诗》为背景音乐,边欣赏边提出问题。

①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关于视频。”(播放课件和音乐)

②边播放音乐边说。

师:“大家看到的是什么的图片呢?”

生:“大海!”

师:“很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关于大海的图片,欣赏到的是由小提琴演奏的关于大海的音乐。(稍作停顿)有位诗人说:大海是一首感人的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美丽的画。那音乐家会怎样形容大海呢?”

生:“大海是一首动听的歌!”

师:“对,很好,大海是一首动听的交响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呢?”

生:“见过!”

师:“好的,那等我们欣赏完之后,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心中对于大海的印象吗?”

生1:“大海很美丽,大海上风景很美。”

……

二、聆听感悟(10分钟)

1. 聆听《大海啊,故乡》合唱版,初步感受歌曲,并提出问题。

师:“欣赏的时候,请大家想想这首歌曲中展现的大海是怎样的大海?如果应该要怎样演唱?”

三、学唱歌曲(10分钟)

1. 解决附点的节奏问题。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老师想考察大家的模仿能力。请大家准备好你们耳朵和眼睛,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你们既要听,也要看。所有的模仿从我喊了预备~齐开始。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预备~起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学生模仿)

师:刚刚同学们有两种情况。老师来学一下呀!第一种是:嘴念:X XX X

手拍:X XX X

第二种是: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同学们说说看,那种是正确的?

生:第二种。

师:很好,老师的手和嘴是同步的,还是不同步的呢?

生:不同步的。

师:很好,那同学们再看一遍,争取这一次做对。

预备,起~~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太棒了!现在进入加大难度了,第二种,看清楚啦!

……

2. 学唱歌曲,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念节奏,加深对整首作品的节奏印象。

师:同学们太棒了,你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最难的部分。请大家看到第一句,老师把这一句按照旋律的节奏读一下,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好,后面的交给你们。

生: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师:大家表现太好了。现在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老师弹钢琴,同学们带着旋律打节奏。(学生带着旋律哼唱节奏)

师:大家表现很好,我们试一试能不能演唱了。跟着老师的伴奏(伴奏)一起唱一遍。期待你们的表现!” (学生跟伴奏唱)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故乡》第一课时 篇4

10月16日

一、整体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探讨理解文章的主旨;

2、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品味精彩的语句,明确肖像、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4、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整体教学难点

1、明确肖像、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汉字的结构、词的类别、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首先我们要着重字词的积累。其次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深入理解语句的能力不强,要加强在阅读技巧上的教授,多做课外阅读题,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见习期间发现,八年级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堂中不积极,不喜欢表达,在学习上尚需教师的引导、启发与点拨,更需要老师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朗读法

五、教学用时: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

2、了解作者以及背景;

3、掌握生字词

4、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活动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悟

1、掌握小说基本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以及小小篇。小说三要素:人物(核心)、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展示描写故乡的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3、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1)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小说集:《呐喊》《彷徨》(3)散文集:《朝花夕拾》 我们学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时代背景

《故乡》写于一九二一年初,但却概括了一九二一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旧中国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这个时期内,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地主豪绅对农民残酷压榨,使广大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鲁迅目睹中国农村的破败情景与农民的悲惨生活,深为震动。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又给他以极大鼓舞,使他看到了薄明的曙色。他开始探索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及其出路这样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

活动

二、教学正课,整体感悟

1、给自然段标号,掌握生字词;

阴晦(huì)猹(chá)五行(xíng)装弶(jiàng)獾猪(huān)篷隙(péng)竹匾(biǎn)胯下(kuà)髀骨(bì)愕然(è)嗤笑(chī)伶俐(líng lì)吓(hè)瑟索(sè)潮汛(xùn)秕谷(bǐ)打拱(gǒng)隔膜(mó)寒噤(jìn)廿年(niàn)深黛(dài)惘然(wǎng)

恣睢(zìsuī)潺 潺(chán)

2、列出人物表:文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我”(迅哥儿)、“我”的母亲、宏儿(“我”的侄儿)、水生(闰土的第5个孩子)、闰土(幼时好友)、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我”-------线索人物,勾连情节 闰土、杨二嫂-------主要人物,凸显主旨 母亲、宏儿、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3、整体感知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2)文章的结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单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部分 开端:(1—5)回故乡: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以及“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 发展与高潮:(6—77)在故乡。着重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以及“我”的感受。

第三部分 结局:(78—88)离故乡。“我”怀着痛苦失望的心情离开故乡并寄希望于未来。

4、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

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说明“我”对故乡还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

(5)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6)第5段写了什么? 交代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活动

三、课堂小结

1、课堂归纳 : “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回忆中的故乡,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美,让“我”感到无比欢愉。现实中的故乡,充满冷漠,人情隔膜,使“我”感到无比悲凉。对未来的故乡,“我”充满了希望,但又觉得很渺茫。

2、作业布置

(1)第二部分可以再分为几层?(2)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3)阅读课文,看看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故乡》教学设计 篇5

汪祖强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通过自己“回故乡”的经历,展现了各方面的变化,从而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涉及的生字生词,注意读音,字形。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找出小说中涉及的各个人物民及人物的相关描写,并初步体会和人物性格。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人物出场顺序与人物描写的语句。

教学难点:要善于概括故事情节,要透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性格。教学关键点:通过学生自读,讨论理清文章情节。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法。教具:录音机。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谈谈小说:初步理解小说的相关阅读知识,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文章生字、(见自读提示)

二、从故乡谈起(中国人最注重自己的家乡,最热爱自己的家乡,导

入本课。

三、学生自读课文。请学生按人物出场的顺序,将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列出来,并将各个人物涉及的事情概括出来。

请学生将文章中这些主要人物的描写语句找出来(语言、动作、外貌)描写。

注、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

四、假如现在要将故乡拍成电影,又要你来做这个导演,你将如何导

好这部电影呢?

(一)、说戏 重剧情

故乡

回故乡(略)

在故乡:谈闰土、忆往事(捕鸟、看瓜)

杨二嫂索要财物

离故乡:与母亲的谈话

“我”的感叹

(二)演戏(可以抓住课文中主要的几个情节来演)

1、“忆故乡”中有关捕鸟、看瓜的一段对白:少年迅哥和少年闰土

2、“在故乡”中“杨二嫂”与“我的”一段对白:中年老爷与中年二嫂

3、“在故乡”中“中年闰土”看望“我”的一段对白:中年老爷与中年闰土。

(三)评戏(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重在对人物的评价)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以及中年杨二嫂的评论。

《故乡》教学设计 篇6

《故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际遇与精神病苦,抒发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学情分析:

这是鲁迅的一篇小说,相对之前的文章来说较长,学生读起来花的时间就不少,但对于文章部分内容学生却并不陌生,文中关于闰土和鲁迅的故事学生以前学过,自然兴趣较浓,先从分析文中闰土、杨二嫂以及“我”的性格入手,突出一个“变”字,学生学起来应该相对简单。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1、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2、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德育目标:1、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改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难点: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生仔细深入地诵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讨探究法

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

握,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和合作交流,在研讨过程中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上次课我们熟悉了课文内容,有哪位同学可以简单的复述一下。

(回顾上次课的教学内容,自然引入到这节课对于在文章关键人物的分析)

二、学生精读,把握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对照的?通过对比来突出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对照,一是外貌的对照,二是动作、对话的对照,三是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的对照。

(学生应该很容易的找到这些对照的地方,从对比中看到前后的不同,从而可以得到第二问的答案,读出结论,这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进而分析社会原因,思考社会人生。)

三、个性化阅读,评价人物。

要求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

(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归纳整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从分析人物入手,全面的宏观的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也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归纳人物形象,给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板书设计:

1、外貌对照

2、动作、对话对照

原因:社会制度的黑暗

3、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教学反思:

《月之故乡》教学 篇7

月之故乡

作者: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选文缘由

是机缘巧合也好, 是命里注定也罢, 我跟《月之故乡》就这样相遇了:应一朋友相邀, 让我上一节阅读课。遇到《月之故乡》, 纯属偶然, 翻开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精品课外阅读》一书, 无意中读到《月之故乡》一文, 只觉得小诗挺有意思, 平白如话, 毫无雕饰。开始并未太在意, 可作者的名字还真着实吸引了我:不该是余光中的作品吗, 怎么出了个彭邦桢?何许人也?如此简单的小诗, 怎么还安排给六年级的学生读?一连串的问号出现, 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 迫使我走进了这位颇为传奇的诗人———彭邦桢, 祖籍湖北黄陂, 旅美诗人。1919年出生湖北黄陂, 15岁时开始写诗, 少年时代便在家乡黄陂县颇有诗名。1944年随青年军赴印度远征。1975年在美国纽约结婚, 居住纽约。2003年在美国去世……

当我读到“他2003年在美国去世”时, 我的心被揪起来了, 一位有阅历、有才情、有故事的中国诗人, 就这样步履匆匆, 戎马天下;就这样浮游一生, 葬身异国。当他交代后事, 要把自己的骨灰一定带回湖北老家, 葬在凤凰山下的时候, 我不禁潸然。是呀, 叶落归根, 魂归故里, 谁能没有故乡, 谁能忘记生我养我的家……

当我找到他的诗集《花叫》《清商三辑》来读时, 不禁被他细腻的笔触, 飞扬的灵感, 精致的文字, 艺术的构思所震撼;字里行间流露着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浪漫诗人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活的热爱, 对美好的向往。再读他的散文集《情感散记》《虚空与自我》时, 你就会被他磁石般的强大魅力所折服。你会不禁要问,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这小小的躯壳里究竟注满了多少故事, 多少阅历, 多少情愫, 才会酿出这般醇厚, 这般幽香, 这般甘洌的琼浆, 谁又不会醉倒在他的诗情画意的文字里呢。

这首作于1977年平安夜的小诗《月之故乡》, 是诗人经过纽约长岛的一个湖边, 仰望晴空, 看到皓月当头, 静影沉璧, 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几十年来远离故土, 浮萍游离的羁旅生活, 个中滋味, 唯有自知。诗人有感而发, 挥毫写成此诗。

我不由得再次捧起诗句来:“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是呀, 这究竟该是哪里的水?是何方的月亮呀?这月亮里究竟包含了诗人多少回忆, 多少愁丝, 多少思念。此时, 也只有那一轮水中之月可以相对, 无形亦无声, 默默里, 泪眼里, 唯有那无边的失落和无奈堆积心头……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此时, 无论是天上还是水里, 一定有诗人天涯沦落的悲伤, 有咫尺万里的忧愁, 有浮云游子的思念, 有拳拳赤子的情怀。就在这天水之间, 是诗人诉不完的回忆, 道不尽的幽思, 此时的一切只能化作: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水里的无奈和伤感。

这首诗, 如泣如诉, 这首歌, 经久不衰。这首诗, 我一定要交给孩子们好好读读;这个诗人, 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好好记住。于是, 我选择了 她———《月之故乡》, 我们有了最初的美丽相遇。

紧接着, 问题来了:这首诗, 读起来没有障碍, 看起来, 好像也一读就懂。我又能给孩子们什么呢?我又该给孩子们什么呢?又是纠结, 又是不安。我再次翻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读了起来, “语言文字运用”在不足500字的“前言”里, 一连出现了6次。语文教学指向“语用”的思想不言而喻。我一直追问自己:这么美的诗句也要追随时代的脚步?也要体现“语用”?我不知所措, 如鲠在喉。这个时代的孩子, 他们知道什么是“故乡”“异国”“游子”“思念”?他们会懂吗?他们也无需懂得那么深, 那么明白吧。不由得, 我被诗人的成长历程所感动, 多么豪迈的经历, 一路走来, 戎马倥偬;多么传奇的一生, 一身故事, 剑胆琴心。当病入膏肓之时, 他想到的只是故乡, 想到的只是凤凰山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他:曾几何时, 多少次伫立窗前, 仰望夜空, 月夜下, 梦归故里;曾几何时, 多少回荷塘岸边, 俯观旧景, 月色里, 泪眼婆娑……

于是, 我走进了课堂, 与孩子们和听课老师有了这样的相遇。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一、师生交流谈话, 引出圆月, 铺设学诗前的情感基调

师:刚才主持人介绍的是谁?

生:陈老师。

师:听出我是哪里人?

生:安徽淮北。

师:真会听。是的, 淮北是我的家乡。那么你们这里, 对于我来说, 就是……

生:他乡、异乡。

师: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这是什么?

生1:也许是月饼。

师:多好的“也许”, 圆圆的月饼是团圆时餐桌上的甜点。

生2:可能是汤圆。

师:圆圆的汤圆, 是全家过节时, 团圆饭上甜甜的祝福。

生3:应该是月亮,

师:圆圆的月亮, 又该有什么样的情感在里面呢?今天, 我们就来读一首有关月亮的小诗。

(大屏幕出示美丽的月夜图)

师: (指着黑板上的圆) 此时它就是? (课件出示月亮图)

生 (齐) :月亮。

师:什么样的月亮?

生: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皎洁的月亮……

师:你知道有关月亮的诗吗?

(师生复习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明月几时有、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等。)

二、师生同抄共写, 引出诗句, 引导读诗时的轻重缓急

师:真好。月亮总是和诗联系在一起。今天, 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 聪明的孩子跟着老师一起用笔把它记下来。

师:第一行我们先空下来, 从第二行开始, 我说第一句:天上一个月亮。写的时候把字写正确, 写规范, 尽量写美观。

(生默写诗句)

师:第二行在黑板上。 (师在月亮图下画三条波浪线)

师:水里一个月亮。 (生默写)

师:这两行写完后就写完了第一节。我们再空一行, 接下来, 我们写第二节, 也是两行。

师:第二节的第一句是“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那么下一句就应该是……

生 (齐)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师:真聪明, 我们就把这两行一口气写完, 注意写字的质量。

(学生默写诗句)

师:第三节共有五行, 很有意思, 我们慢慢来写。

师:低头看水里。

生 (齐) :抬头看天上。

师:看月亮, 思故乡。

师:一个在水里。

生 (齐) :一个在天上。

师:真好!我们把诗句写完。

(生继续默写诗句)

师:同学们, 这首诗应该有个题目, 谁来试试。

生:《故乡的月亮》《看月亮, 思故乡》……

师:其实, 我更喜欢这个题目———《月之故乡》。

(师将黑板上的图和字改成诗题)

师:好的, 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 这首很有意思的小诗写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师:读“天上一个月亮时”, 抬头看天上, 想象天上挂着一轮月亮。读“水里一个月亮”时, 低头看“水里的月亮”。

(生读)

师: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 读得真好。再找一个有准备的同学读一读。

师:诗句上都是二年级就认识的字, 你能读出六年级的水平吗?

(生读得有快有慢)

师:读得好!听他读, 我们能感觉到这首诗是有标点的。

师:其实, 读这首诗不仅要注意停顿, 如果能读出轻重和快慢, 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读, 会更有意思。大家可以试一试。

(生摇头晃 脑练习读诗)

三、师生改写诗句, 引出诗人, 感受彭邦桢的心路历程

(指导改写诗句, 点拨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师:同学们, 写了诗, 读了诗, 你觉得这首小诗怎么样?

生1:这首诗不怎么样, 太直接了。

生2:这首诗还可以, 就是太过于简单了。

生3:这首诗挺好的, 简洁、有趣。

……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这样改一改:“他乡一个月亮, 故乡一个月亮。”剩下的大家就自己动手改一改吧。

(生动笔改诗, 师指名读改后的诗, 师生简单点评。)

师:你觉得改后的诗跟原来的诗句比一比, 怎么样?

(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 看来大家还不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他是诗人彭邦桢的经典之作。大家可能还不了解诗人彭邦桢,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

(以作者的生命经历为线索, 逐层体会诗人的羁旅人生。)

(大屏幕分层出示)

出示一:彭邦帧, 1919年在武汉出生, 15岁开始写诗, 1938年离开家乡, 流亡恩施。

师:此时, 你就是作者, 在这月圆之夜, 在异乡恩施, 你会怎么读“看月亮, 思故乡”? (补充王维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出示二:1944年离开家乡, 随军奔赴印度。

师:此时, 你就是作者, 在这月圆之夜, 在他国印度, 你该怎么读“看月亮, 思故乡”? (补充纳兰性德的思乡词《长相思》:山一程, 水一程……)

出示三:1946年离开家乡, 又随军奔赴台湾。

师:此时, 你就是作者, 在这月圆之夜, 在宝岛台湾, 遥望故土, 你又该怎么读这“看月亮, 思故乡”? (补充课外余光中思乡诗句《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出示四:1975年在美国纽约结婚, 居住纽约。

……

2003年在美国去世。

师:当看到诗人在美国去世的文字时, 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回答自己此时的感受)

师:那此时就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这首小诗吧。

(生再次读诗)

四、前后对比诗句, 引出音乐, 感悟思乡诗的优美精妙

师:同学们, 此时, 我们再看看自己改写的诗句, 跟诗人的诗句, 你更喜欢哪一首?

(学生体会原诗写法的精妙)

师:好的文字是可以留给人无穷回味的。当故乡的山山水水渐行渐远, 月亮依然高挂夜空, 常驻心里的时候, 它还仅仅是月亮吗?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擦去文字, 只留下一轮月亮, 在圆月下加了一个“心”, 成为一个“思”字。)

师:是啊, 这就是作者眼里的月亮, 这就是诗人心中的故乡, 这就是我们面前的《月之故乡》。同学们, 好的诗句不仅可以读, 还可以唱, 听…… (音乐起, 师生同唱《月之故乡》。

(在音乐声中下课)

教后反思

当掌声四起, 曲终人散之后, 我不知道为什么, 整个人像被什么掏空了一样, 好像胸中很多的块垒一下子都倾倒了出来, 很舒畅。可又不知为什么, 此时的自己又伤感、纠结起来, 这就是我的课堂, 这就是我给孩子们的《月之故乡》, 这就是我对语文的感悟……

当每一个孩子背起书包从我眼前离开时, 我问自己:他们知道什么是“故乡”, 什么是“思念”, 什么是“月之故乡”了吗?当老师们挥手告别, 离开会场, 又将躬身一线, 伏案开始新的一天的教学时, 我问自己:他们感受到了诗句的力量, 课堂的相遇, 语文的美丽了吗?我与大家会在哪里交汇, 会在哪里共鸣, 会在哪里相遇呢?我不知道, 我却渴望知道, 我等待着……

多少个皎皎的明月之夜, 我在灯下祈祷:如果在读诗时能与诗人相遇, 在课堂上能与孩子相遇, 在交流时能与同行相遇, 在静默里能与语文相遇, 我的人生该是多么充实, 多么生动, 多么美丽。

多少份拳拳的赤子之情, 我在笔下倾诉:如果在课堂上能有知音倾听, 在表白时能有知己相伴, 我该多么幸运, 多么知足, 多么幸福。

是的, 所有的收获都应该是甜的、幸福的滋味;然而遗憾的酸涩就留给自己慢慢玩味, 慢慢感悟吧。

教学评析

网友: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好一个“看月亮, 思故乡”, 这是彭邦桢的《月之故乡》, 抒发了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与思念之情。日前有幸参加了优秀青年教师陈金龙老师的《月之故乡》教学观摩课, 这对我帮助很大, 让我对诗歌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来看陈老师是如何教学《月之故乡》的。

一、抓住关键词句, 注重诵读训练

诗歌教学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诗歌的意境, 感悟作者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主题。根据不同的诗歌, 采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情感去读诗歌, 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诗歌的语调、节奏和重音,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内涵。比如, 陈金龙老师在教学《月之故乡》时, 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停顿来表达诗歌的感情, 并让学生配合肢体动作帮助理解诗歌的意境。读“天上一个月亮”时, 让孩子们抬头看天上, 想象天上挂着一轮月亮;读“水里一个月亮”时, 又让孩子们低头看“水里的月亮”。这样, 就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诗的情境中。学生思想达到了, 诵读也就达到了。此外, 陈老师还让学生找出诗中感触最深的句子, 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是“看月亮, 思故乡”。抓住了这一关键词句, 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在领悟了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训练, 效果非常明显。在诵读训练中, 陈老师还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如, 陈老师说:“读读以上诗句, 诗句上都是二年级就认识的字, 你能读出六年级的水平吗?”这句话又把孩子们读诗的激情提上了另一个高度, 读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陈老师没有枯燥的讲解, 也没有惯例的问答, 只是引导学生诵读, 让学生在读中就把握住了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二、利用背景资料, 丰富诗歌教学

叶圣陶先 生曾说过 :“要让学生想作者所想, 要让学生感同身受。”诗歌教学的难点也就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每一首诗的创作都有特定的背景, 如果不了解创作的背景, 单一地让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文字中去阅读体会情感是很难的。因此, 了解诗歌的背景能为学生理解诗歌做一个很好的铺垫。那么, 该如何利用背景材料, 需要了解哪些背景资料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了解作者的经历。每一首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和情感, 因而从诗人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识, 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陈金龙老师在《月之故乡》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陈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作者彭邦桢这一生的奔波地图, 湖北———印度———台湾———美国, 辗转一生都回不了祖国家乡。通过对他经历的了解, 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体会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诗歌, 效果又有不同。

2.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许多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 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词。陈老师在介绍了作者彭邦桢后, 适时地点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继续了解作者的漂泊之路, 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当时不得不辗转数国的无奈, 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被彻底调动, 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人的遗憾, 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在理解了作者的思乡之心后, 再读起诗歌来味道又不同。

3.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在诗词教学中不妨将该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提供给学生, 或者由学生自己查找, 然后进行比较赏析, 这样, 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是孤立的了, 而是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适当的拓展活动, 扩展学生思维

拓展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其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生动活泼, 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诗歌教学既要教学生诗歌品读的方法, 同样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教育。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进行拓展教学, 要让学生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掌握更多的知识。陈老师在《月之故乡》一课中开展了两个拓展活动:一是引导学生围绕“故乡月”改写诗歌,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扩展和发散;二是陈老师在歌唱中结束了本课的教学, 音乐比较容易把人的思绪和情感带进某一情境, 学生听着音乐, 学着唱一唱这一首诗歌, 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 诗歌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他们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步入意境, 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优美语言的目的。

《故乡》一文教学中的“三” 篇8

一、情节“三”板块

理请文章脉络是本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情节清晰地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板块,写了“我”这次故乡行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一部分交代了回故乡的时间、原因,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寂的现实的故乡的深冬图画以及见到故乡时的悲凉沉重之情,初步表明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为写故乡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环境;同时,“我”心情的“悲凉”“没有什么好心绪”和回故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的目的,给全文笼上了一层暗色。第二部分主要记叙了“我”在故乡处理搬家事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抒写了“我”的感伤。该部分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的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第三部分主要写“我”渐离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写出了我的心绪由“气闷、悲哀——矛盾、害怕——振奋”的变化过程,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二、“三”个主要人物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故乡》中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我”,他们形象各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层。其中闰土着墨最多,既回忆了“我”与少年闰土的交往与友情,又通过对中年闰土肖像、神情、语言的描写,写出了他的巨大变化,与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少年闰土活泼刚健、有智有勇、朴素热情,小小年纪懂得许多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是一个很可爱的农村少年。然而,眼前的中年闰土虽然善良忠厚、勤劳朴素的农民本质未变,但他已变得憔悴不堪,麻木自卑、呆滞迟钝,成了一个“木偶人”。他是一个勤劳善良但又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是同时代同命运的农民的写照。

作者还用犀利的笔锋,生动的描绘了杨二嫂20年前和20年后的肖像、语言、动作。20年前,杨二嫂“终日做着”,尚算安分守纪;20年后,家境贫困、种种艰辛的摧残,使她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泼悍。她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小市民的典型。

课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我”,这是一个线索人物。“我”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并为新的生活而奔波、探索。当‘我’从两千多里之外回到故乡,看到故乡衰败的景象,“我”感到悲凉、失望,但又不甘于故乡就这样变坏下去,“我”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三、“三”处景物描写

本文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课文开头描绘一幅萧索、荒寂、破败的故乡冬景图,这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幅荒村景象烘托了“我”在当时的悲凉心情和生活在其中的广大农民的悲惨境遇。而在第二部分的回忆中,作者却运用明丽的色调描绘了一幅蓝天、碧海、沙滩、圆月等一望无际的美丽景象,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作为“我”理想中故乡的象征,而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对比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景物描写为中心意思服务的作用。课文最后在“朦胧”中再现月下瓜地的景色,不仅表达了眷恋之情,更突出了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

四、“我”心境的三次变化

回故乡时,“我”是带着对故乡的美丽回忆而来的,儿时的故乡有美丽的景,有许多新鲜的事,更有着纯真友情的伙伴。当然,这次回故乡并不是结束漂泊生涯,却是为别故乡而来,心境自然有些伤感,但踏入故乡的土地,目睹故乡萧索荒寂的景象,“我”的内心受到了重创,“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心绪由悲凉变得更加沉重。魂牵梦萦的故乡竟是如此荒寂,能不悲伤?这是“我”心境的第一次变化。

回到故乡见到母亲,由母亲“还有闰土”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回忆,作者用大部分篇幅叙写了“我”与少年闰土的交往以及与闰土结下的深厚情谊。作者用“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来收束回忆,点出故乡原来就“美丽”在儿时的回忆之中,由此可见,想到将要见到童年时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的伙伴,心情该是何等激动。可当童年的挚友来看望“我”时,他的脸上现出的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他的谦恭的一声“老爷”,使“我”的兴奋一下子跌落到悲伤之中。“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来了。”我们的此次交往少了随便,多了一层凝重,“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使那个昔日健康活泼、朴素热情、勇敢机智、聪明多知的小英雄变得衰老、呆滞、迟钝、麻木,完全成了一个木偶人了。“我”的心情岂不悲凉?这是“我”的心境的第二次大的变化。

“我”的心境的第三次变化是在离开故乡时,老屋、故乡离我渐远了,但“我”却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故乡的衰败,故乡人的巨变又怎能让我留恋?于是“我”感到气闷,悲哀,“我”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希望已被无情的现实击碎,“我”对美好的未来感到渺茫,然而“我”又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但新的生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也说不出来,只能说是“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然而说到希望,自然会想到希望的实现,而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等残酷的现实,又使“我”感到希望的茫远,找不到实现希望的道路,所以“我”感到害怕;但一想到月下瓜地的图画,“我”又振奋起来,因为“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明显是“我”思想振奋的表现。“我”渐离故乡时,心境由“悲哀”到“害怕”再到“振奋”,这是“我”心境的第三次变化。

五、主题的“三”个方面

(1)故乡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故乡的萧条景象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生动写照。故乡的变化,故乡人的巨变,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破产、生活痛苦的现实。

(2)从闰土、杨二嫂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封建传统观念诸如等级制度等对农民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童年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尚且如此自贱恭敬,更何况是无甚亲情或友情的人们呢?是什么使昔日的好伙伴变得如此自卑麻木迟钝愚蠢,罪魁祸首是什么?是旧中国农民的劣根性还是其他?令人深思,催人去探索希望之路。

(3)作者通过这篇小说,尤其是通过结尾“我”对希望的感悟,表现的是作者对弊端彰显、黑暗腐朽的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也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对民族、对祖国所寄予的希望。

六、“三”个精当的比喻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里的“厚障壁”化无形为有形,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一个“厚”字可见隔膜之深,“厚障壁”隔开了这对昔日兄弟的深情厚谊,真的好“可悲”啊!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这里四面矗立的高墙,使人仿佛看到身处其中的“我”的孤寂、烦闷。

(3)结尾的议论中,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充满哲理,表现出作者对新生活的坚定信念,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给人以鼓舞,催人奋进。

七、“三”处传神的细节描写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里作者细致传神的描绘了杨二嫂走出“我”家门时的情景。她此次专为向“我”讨东西而来,并非看望或送行。为得到所需之物,她极尽逢迎、造谣之能事,但都未果,便恶毒地攻击“我”“愈有钱便愈是一丝一毫不肯放松”,临走时的“愤愤”“絮絮”,足见她的气恼,将“我”的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带走,形象地写出了她的自私、卑劣、贪小便宜的小市民习气。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但没有作声。”这里的神态描写简洁而又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别后二十余年,好友今日重逢,能不“欢喜”激动,但一想到自己的现状,不由感到“凄凉”。他因自卑而木讷,他因心情矛盾而“没有作声”。昔日见多识广、能言会道的好伙伴缘何变得判若两人?令人感慨,又令人深思。

上一篇:物联网的社会实践调查下一篇: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