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环境统计中数据的审核方法

2024-10-12

浅论环境统计中数据的审核方法(精选2篇)

浅论环境统计中数据的审核方法 篇1

浅论环境统计中数据的审核方法

摘要: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是加强数据审核,严把质量关.数据审核方法有许多种,文章从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发,将环境统计工作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数据审核方法进行总结,有借鉴意义.作 者:刘英杰 LIU Ying jie 作者单位:长沙市环境保护局,湖南,长沙,410001期 刊:中国环境监测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年,卷(期):,23(3)分类号:X11关键词:环境统计 数据 审核 方法

浅论环境统计中数据的审核方法 篇2

1.1 经验审核法

通过平时对调查机构的了解开展审核工作。规定调查单位要结合所有的生产活动以及排污记录等做出真实的报告。统计工作者的审核活动要有依据, 才可以确保活动精准, 不出现失误。该项统计活动要不断的累积经验, 工作者要强化基建力度, 从根源处开展工作, 切实的鉴定根基, 强化单位的统计、初始记录等相关资料内容的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对历史信息的查阅和分析, 了解环境品质的变化性特征, 分析该年份和之前时间段的详细信息, 同时还要进行相关方面工作的查实, 便于交接等事项的开展。为保证报表上报的真实性, 必须切实提升统计人员的管控能力, 负责统计的工作者就要积极地审核统计信息, 而且要将它和管控活动联系在一起, 只有切实按照相应的措施来开展工作, 统计工作者才能够对自身管辖区域之中的信息有充足的了解, 经由对该年份信息和之前信息做比对, 才能保证填报信息的正确性, 经验审核法是最先使用到基层报表相关的核查工作之中的。

1.2 完整性审核法

分析所有的填报信息和类型, 看内容是不是精准, 表格里的信息有没有遗漏, 如果存在遗漏现象的话就要对其补充完整。对于下级机构提交的信息要积极的分析, 确保其合乎相关原则和措施规定, 分析其是不是合乎动态发展的规定, 并对近年来“三同时”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逐个进行排查并将有污染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在具体开展统计活动的时候, 要切实提升统计调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降低经验性分析估算。

1.3 逻辑性审核法

先是分析所有报表里的指标数量级别, 分析是不是合乎报表的要求。分析单位换算是不是精准。结合所有的指标进行分析, 看相关要素之间是否存在不矛盾的地方, 检查所有的指标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分析所有信息间的关联性, 相同报表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作用, 关联是不是合乎逻辑。比如废水治理设备、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 三指标间是否符合要求;首先, 根据不同行业的检查标准, 其新鲜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是否合乎比例;将产值、产量与排污量进行定量分析。其次, 通过工艺类比、与历史数据对比等进行审核, 在时间上采用的是竖向比对, 分析它是不是合理。进而经由检查措施依次比对所有的指标, 通过技术层次来分析报表的具体事项。

1.4 计算检查法

以污染源为调查对象, 将“三废”排放量及其各种污染物的计算方法应遵循以下顺序:实测法、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法。

1.4.1 实测法: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 测量废气、废水的流速、流量和污水及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 (须由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标定) 并与当地环境监测站联网的单位, 应采用实时监测数据作为排污量数据。对于那些没有安装, 在使用实测法的时候, 为了确保监测信息可以更为精准的体现具体的状态, 要时常分析样品, 并经同级监测站认定。不要用1~2次监测数值来推算全年的排污量。

采用实测法计算的排污数据须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两者存在很大差异的话, 就要对其再次验算分析并进行相关调节。

1.4.2 排放系数法:在相关经济以及管控背景下, 生产方产生的污染物质的数量, 可以通过这个措施结合单位报告, 来分析排放的污染总数, 它是一项在不具有实测信息的背景之下, 比较优秀的一项计算措施。各个区域在使用该数值的时候, 要切实的结合所在区域的生产数值和面积等, 结合机构提供的数值, 分析数值, 确保数值稳定。

1.4.3 物料衡算法:根据企业能源、物料消耗进行物料衡算, 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以报告中原材料消耗为基础进行污染物产排量的方式进行计算, 在不具备实测条件和该生产工艺无排放系数, 并对该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熟悉的情况下, 采用此计算方法。基本原理是某一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物质的质量守恒。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 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

通过实测浓度、产品排放系数、物料衡算等计算审核填报污染物排放量数字是否准确。相关参数物料核算, 如用煤耗与含硫率估算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利用监测数据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利用日常对调查单位的掌握情况进行经验审核。同时还需参考排污申报登记资料、统计局、农业局、城建部门、乡镇企业局等宏观经济数据来审核统计数据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1.5 环保“三大体系”管理法

将环境统计、监测监察、考核即“三大体系”相结合, 从而达到审核数据的方法。建立统计以“量”为对象, 监测以“质”为对象, 考核以“效”为对象的指标统一的监测监察、统计和考核联动的减排管理体系。统计方面, 加强对基层单位环保统计人员培训, 建立并完善环境统计管理体系, 规范管控, 准确上报数据, 严格考核。监测方面, 建立一套装备完善、管控规范、及时高效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相结合的环境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各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考核方面, 以绩效考核为基础, 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 建立一套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 做到权责明确、监督有力、奖罚分明。

1.6 合理性审核法

通过质量守恒关系判断统计数据的合理性, 即进行生产经营与排污量间的合理性审核。污染物间排放比例是否合理;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否合理;指标是否异常 (突变检查) 等审核。例如, 无危险废物处理厂, 但却有危险废物的处理量;企业有锅炉, 有耗煤量, 却没有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量;有“废水排放量”必有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有“燃煤消费量”必有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炉渣产生量”、“粉煤灰产生量”;有“原料煤消费量”必有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主要行业的产品产量, 审核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治理水平和产品产量 (发电量) 、工艺类比等, 能够大体的得知单位的三废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质的排放总数是不是真实, 是不是精准。

1.7 计算机审核法

充分利用环境统计软件“逻辑校验”功能进行审核, 打印出逻辑校验表, 对照此表逐一核定每项内容。对比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进行审核, 并要严格查对数据录入中是否存在有数据、代码 (企业法人代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类别、主管部门、排水去向) 错行录入、错误录入的现象, 严格查对计算机中各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与填报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计量错误以及记录错误、抄录错误、虚报、瞒报、漏报等现象, 尽量确保初始记录以及后续记录的信息准确真实, 降低失误现象的发生几率, 降低误差的发生几率。

1.8 类比法

目前实行的排污申报登记、重点污染源监测、污染源现场检查、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等工作都为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工作提供了依据。在统计结果中, 污染物排放量大小应与监测结果污染物浓度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经由类比能够得知不合乎具体情况的数值。而且还要把统计信息与国家相关机构的信息综合化的比对, 再与其他相关区域进行比较分析, 看是否合乎其发展规律的要求。

1.9 四级审核法

一级是由各区、县 (市) 环保局统计人员及分管局领导对统计基层数据进行收集、初审、整理、上机录入、汇总、逻辑校验和对比分析后报送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是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统计人员对各区、县 (市) 环保局报送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审、汇总、逻辑校验和对比分析;市环保局统计主管部门召开全市统计会审会, 各区、县 (市) 环保局进行统计交叉会审;然后统计结果提交环境监测中心站主管领导审查;三级是由市环保局相关业务处室进行第三次审查并反馈意见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数据确认无误后进入第四步审查;四级是由市环保局分管、主管领导终审、签字、盖章上报。

改善统计工作质量要抓基础数据, 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就要抓统计数据的审核, 从逻辑性、技术性、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加强逐级核查;抓重点行业, 科学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抓使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 使统计基表编报程序化即统计数据进行光电自动录入、网络加密传输、超级汇总、逻辑审查, 提高统计数据的录入质量, 实现统计处理高速化、通信传输网络化、信息贮存数字化和信息处理、信息服务、综合决策系统化的目标。要以监测结果作为统计结果;以物料衡算作为辅查手段;新、改、扩建、技改项目对企业建立动态数据库管理;对基层报表要加强统计数据的审核, 从源头严把数据质量关, 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为政府决策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服务。

2 关于年报表的审核活动

2.1当年报表信息得到之后, 结合环境间的平衡联系, 分析环境统计信息里的各项关联, 明确所在区域的环境品质以及管控活动中的不利现象。积极的开展深层次的测试和比对活动, 跟之前的环境统计信息进行比对。由于此类信息有着较高的稳定性, 所以要多进行一些比对, 这样的话就能够得知其中的反差, 进而应对。将关键的调查信息和非关键的估算放到一起分析, 获取总的排放内容, 工业污染总排放数据与社会生活污染排放数据相加, 得到总的排放数据, 必须认真核查, 三者缺一不可。

2.2在总的报表之后, 对于信息的变动量超过五个百分点的内容要进行积极的查询, 要将其落实到单位, 此时才能得知统计信息变动的缘由, 而且对其具体阐述。

2.3要和所在区域的总值, 尤其是工业总数进行比对, 污染物的排放数值和之前的年份比对, 排污总数和工业总数差距较大的要进行分析研究, 弄清楚今年新增加的单位和所采用的设备装置, 以及排放的污染物数量。

2.4这里所说的环境统计并非是单纯的信息运算, 而是要参考相关的数据来分析登记的。只有逻辑性符合实际, 此时获取的信息才会是更为精准, 更为真实。

2.5查综合年报表是否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各种类别的汇总 (原始表汇总、排水去向汇总、行业汇总、注册类型汇总) 等, 经由如上的汇总, 和之前的数据比对也可以得知排水的方向等事项。

2.6综合年报表中要利用统计软件的功能, 分区、县 (市) 打印出突变指标企业名单, 主要统计数据分析对比表、各类排行榜、核查表等并与上年度的进行对比分析。当开展报表核查活动的时候也应该积极的分析基层信息, 以此来明确信息变动的缘由, 进而提升其品质。关注关键的领域, 以此来明确关键污染物质的排放总数。对于关键污染物质变动量产生的原因, 要确保能够查清楚。对于那些品质指标变动性高的要进行反复查询, 在活动的时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要认真的分析所有的统计信息指标。

3 专业报表审核方法

3.1环境统计区间和要素牵扯到土地一级城建等多个机构, 单纯的借助于环保机构的工作者来开展活动的话, 其难度很高, 所以要确保和国家相关机构积极的协调合作。

3.2积极的审核统计信息, 保证统计活动顺利开展。要分析其是不是完整。要检查其中的要素和类型是否有遗漏, 假如有遗漏的话要及时补充。

3.3分析信息的精准性, 使用的措施有逻辑审核以及计算审核两类。实际的措施有如下的一些。分析报表的指标用到的计量数值是不是精准。结合所有指标的关联, 分析其要素之间是不是存在矛盾问题, 分析关联是不是精准。分析不一样报表间的关联, 不应该急忙的修整处理。而且要分析其中的具体数据是不是精准, 分析计量机构是不是合乎报表的要求, 分析换算信息是不是精准的, 假如有不正确的内容要认真修改, 并积极的处理。还可以采用技术层次的有关信息来分析报表, 如果有估算失误的现象, 要尽快的对其处理。最后和历史信息进行比对分析, 尤其是在时间上进行比对, 检测其是否合理。

3.4积极的使用年鉴信息, 做好计量数据的换算。而且要确保排污申报登记资料、城考资料、统计局、农业局、城建部门、乡镇企业局等宏观经济数据来审核统计数据的合理性、逻辑性和一致性。

3.5开展好专门的报表统计活动, 通过多种措施来提升工作者的素养, 确保其了解相关的知识, 使相关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

3.6强化信息体系的创建工作, 关注重点事项, 保证品质, 确保统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合理的体现出统计特点, 进而为管控活动提供优秀的服务。

综上所述, 环境统计信息的品质是统计活动的根基, 怎样提升统计信息的效率和品质, 对所有的报表开展综合审查, 保证它的真实性以及精准性和综合性, 并且对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以及预测, 为国家机构提供合理的参考信息, 是所有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必须要分析的事情。统计活动非常繁琐, 而且专业性很强, 其时效意义也很显著, 对于技术的规定非常严格, 最主要的是时间紧张, 任务繁琐, 工作者的数量较少, 此时就规定开展该项统计活动的人员要对该项活动有着非常强烈的责任意识, 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意识, 要切实的落实自身的权责, 秉承着严谨的思想来真实的开展该项统计活动, 积极的做好分析, 确保对所有的活动都有精准的了解。此时, 才可开展好该项统计活动, 实现其现实意义。

摘要:提升环境统计信息的品质, 开展好统计活动的重点是做好审核活动的前提。目前使用的数据审核措施非常多, 现具体分析了环境统计活动的关键意义以及审核措施等相关信息。

关键词:环境统计,数据,审核,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淑芬.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12-15.

[2]董广霞, 刘瑞民.农村生活污染开展环境统计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 2012-12-15.

上一篇:关于一言为重百金轻的成语故事下一篇:销售代表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