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调查报告(精选8篇)
人口调查报告 篇1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流动等问题,提升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总体水平。
自4月份开始,我委成立了6个专题调研组,采取深入基层看资料、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育龄群众等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到七县一市四区进行现场调研。
现就围绕“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
任制”的课题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是人口大市,农村人口比重高,流动人口流量大,群众生育观念落后,人均gdp偏低,人口计生工作位居二、三类县多,发展不平衡。
抓计生就是抓增长,抓计生就是抓民生,只有做好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是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紧紧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目标不动摇,始终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放松,全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
去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7‰,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0.7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06,长效节育手术落实率为98.8%,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人口控制目标任务,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伴随着人口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也应随之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自1995年推行以来,
在控制人口增长和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发挥了关键性的“指挥棒”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完善,急需建立与新时期新任务相适应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考核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是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很高,我市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在指标和操作上是比较合理和规范的,但仍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考核指标不一致,出台晚。
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年初签订责任书,年中印发考评方案,年末出台评估标准。
责任书的指标较少,考评方案的指标笼统,评估标准多而细。
这样,导致年初的责任书的签订成了一种形式,降低了责任书的严肃性。
年未的评估标准成了“马后炮”。
基层在知道考核结果时,才知道评估标准,工作好环已成定局,即使知道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好,任务完成不理想,但也来不及补缺补差,达不到指导和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目的。
2、考核指标过高,数据虚。
考核指标高,一些工作分类量化不明显,工作基础好的地方和工作基础差的地方一个样,经济水平高的地方和经济水平低的地方一个样,
忽视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多种因素,效果指标和质量指标设计的高低对一些地方缺乏科学性论证,是跳起来都摘不到桃子的指标,基层在报表上做文章,错报、瞒报、漏报、虚报的现象较突出。
3、考核次数过多,负担重。
对基层而言,每年省市县三级考核加起来多达六次,还不包括单项检查考核。
基层干部迎接检查考核任务重,整天忙于写材料、整资料、搞报表,许多地方都把心思放在应付检查考核上,为考核而工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有怨言。
4、考核项目过多,重点不明。
年未考核的指标过细,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既有加分指标,也有扣分指标,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考核时,时间短,人员少,方法单一,致使实际考核中调查走访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深入不下去,程序是走下来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基层弄虚作假。
基层在考核时,不管实际工作干没干,不管有关文件出没出台,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他补什么。
二是重点不突出。
在考核的指挥棒下,上级考核什么,下级抓什么;上级考核方案要求怎么做,下级照着怎么做,实际是在培养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工作做法,不利于探索适合自己本地特点、本地实情的工作机制。
5、考核的公认度不高,难服气。
考核的导向上有些重视管理结果,忽视管理过程;重视控制数量,轻视提高素质;重视管理手段,忽视服务手段。
基层忽视抓基础工作,抓过程监控,一味地在迎检的结果上下功夫,考核结果与真实水平有差距。
有些考核指标的内涵不清、资料来源界定模糊,数出多门,难以统一口径,造成认定结果异议,评分结果不服。
6、考核“一票否决”,兑现不一。
考核结果是兑现奖惩的直接依据,考核结果只有通过兑现奖惩才能让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更深切地体会到不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严重后果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对于至今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奖惩。
但由于目标责任制是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是分类分线考核,而奖惩都是以结合成绩为依据,一些地方在责任追究到人时,则过于强调方方面面客观因素,从轻从缓“一票否决”。
三、建议与对策
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是党委、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
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创新,是当前人口计生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进一步规范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内容,精简责任指标,使重点更突出,要求更清楚,导向更明确。
坚持把“稳
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框架下来实现,引导各地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分类指导,褒奖先进,鼓励后进,推动各县(市)区均衡发展,齐头并进。
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新阶段更好的发挥“指挥棒”和“晴雨表”的作用。
1、加快建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紧紧围绕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主线,
通过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问题的自觉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一把手”的亲自抓、负总责的计生意识,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2、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
坚持在指标内容设置上遵循简明扼要,突出阶段性重点的原则;坚持在指标幅度设置上遵循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在考核组织上遵循简便易行,便民惠民的原则。
一要把过多的考核次数压下来。
避免一年内省、市、县多次对同一个乡镇进行考核评估,原则上对一个乡镇的考核评估和检查一年不超过3次。
二要把过多的考核指标压下来。
一般性的工作要求不应作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和解决重大问题,不要什么工作都往考核的箩筐里装,更不要因小失大。
三要把过多的考核环节压下来。
减少考核层级,降低考核成本。
四要把过高的指标压下来。
考核指标要与各地实际相结合。
切实遏制基层因应付考核而带来不必要的造假,把基层的注意力引导到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上来。
3、突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导向性。
坚持重点抓什么就考核什么的原则,增强考核工作的导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一是突出以人为本。
考核指标的设置要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有利于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提高群众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党群和干群关系,坚决不下达容易诱发恶性案件或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指标。
二是突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根据各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际,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引导党政领导把注意力放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上来。
三是突出求实创新。
鼓励引导基层讲实话、报实数、求实效。
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值,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问题,不盲目追求高指标,注重过程指标和源头管理,避免高指标导致的假报表,打造诚信计生。
四是突出分类指导。
实事求是,注重不同地区的工作水平、工作基础的差距,针对一、二、三类县的特点,区分农村、城市、流动人口的情况,合理设定指标内容和指标标准,推进各县(市)区进位升类争先。
4、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公信力。
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地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衡量其在考核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工作进步程度、数据真实程度、群众满意程度,为党委、政府兑现奖惩提出依据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目的。
因此,考核的指标要硬、要客观、要减少争议,不能有太主观的指标。
考核评估从方案设计到结果公布,一定要公开透明,要把公平、公正、公开贯穿考核评估工作始终。
要把人口信息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度作为“一票否决”的主要依据之一。
考核结果兑现应奖罚并重,既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未位淘汰”,对后进单位不评先评优,对其责任人不提拔重用、甚至免职。
同时,也要坚持“一票优先”,对目标责任制考核名列前茅的单位应重奖,对责任人应提拔或重用。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扎实地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人口调查报告 篇2
一、人口统计调查的新亮点
(一) 调查方式体现智能化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 将以往的纸质调查方式革新成手持电子数据设备入户登记, 从而实现调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智能化。据调查员反馈, 智能化的登记方式存在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审核及时, 在调查登记过程中, 电子设备会自动进行审核提示, 减少审核阶段时二次询问的情况;二是填写方便, 增强了某些指标的可填性, 如户口所在地址, 一年前常住地, 可以通过逐级选择填写;三是不易漏户, 摸底表和登记表紧密关联, 因而在登记阶段可以及时查看未登户及调查进度, 有效防止漏登;四是省去编码时间, 以往纸质登记时, 需要编写非专项编码, 而使用电子设备后自动生成所有非专项编码和部分专项编码。总之, 较以往纸质调查方式而言, 智能化调查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 报送方式彰显信息化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 首次引入了调查对象在互联网上自主申报。从我市经验来看, 互联网自主申报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主申报的意愿不强, 全市4329户仅有36户最终在网络申报;二是网络申报界面不够友好, 如输入数字界面必须切换到英文状态, 与实际操作习惯不符合且未提示;三是自主申报质量控制不易, 调查对象易对部分专业性强的指标发生理解偏差或漏填;四是自主申报时间过长 (填报2~3人的户时间在30分钟左右) , 影响调查对象的积极性。互联网主申报虽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但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入户难的问题, 减少了调查员的工作量, 推动我国人口报送方式的新发展, 彰显了信息化报送方式的优越性, 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三) 调查内容突出时代性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 针对二胎政策的实施, 设置了反映生育意愿的指标;针对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设置了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主要生活来源的指标;针对城镇化发展进程, 设置了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如工作情况, 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情况等;针对城镇化发展质量, 增加了一张村级表, 设置了医院分布, 学校分布, 文化 (体育) 活动场所情况, 饮用水来源, 市政排水情况,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等指标。这些指标的设置, 突出了调查内容的与时俱进, 突出了调查内容的时代性。
二、人口调查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 小区划分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人口调查实行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制度, 在抽样调查年份会涉及到调查区划分与抽样的问题。现阶段, 采用的是划分成标准化调查小区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所有调查对象都有被随机抽中的可能性, 但是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 在人口变动剧烈, 拆迁新建频繁, 人口分布不均, 人户分离严重的新常态下, 将村级调查区划分出满足80户, 250人口登记的标准调查小区, 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摸底, 就会丧失抽样调查应有的优势, 如若遇到流动人口变化大的区域, 就算进行了细致的摸底, 在正式入户调查时, 抽中小区的调查人户数仍会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二) 数据推算方式不完善
此次1%人口调查是以全省为总体, 以地级市为子总体, 所以海宁市作为县级在人口推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需要经过省级进行推算, 再将推算结果核定给各地市, 地市根据调查数据结合人口相关行政记录数据情况估算各县市的人口总数, 城镇人口总数等, 但是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相关性的指标由于推算难度很大, 不能核定反馈到县一级, 不利于县级部门做一些数据资料的开发研究, 不能为人口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县级无法独立推算, 更不能对镇一级推算, 从而无法满足乡镇尤其是创建小城市的乡镇对人口数据的需求。这样导致县级以下只有调查的权利与义务, 不具备使用权的一个调查机构。
(三) 部门配合措施不给力
随着公民日益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入户登记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方面的重视, 与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配合与理解。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海宁市统计局得到了计生局、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和新居民局等多个部门在提供人口相关行政记录方面的大力配合, 但是调查工作只有统计部门在单独进行, 公安与计生部门从不直接参与。同时由于公安等部门出于保密的需要, 所提供的行政资料是纸质的, 因而对这些资料的使用上还是不够方便, 所起到实际应用效果有限。
(四) 经费保障机制不通畅
多年的人口调查工作经验表明, 经费充足的地区调查工作的积极性偏高, 数据质量偏高, 反之则不然。如何保证调查工作进行的经费是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目前我市财政机制而言, 下一年的经费需要在上一年度的10月份左右提出预案和申请, 但是由于抽样调查的工作量的不确定性, 不能精确算准经费, 如果多算则会被列为预算考核不合格, 如果少算则不能满足调查的需求。加上近几年调查的各项成本, 如两员补贴, 购置入户调查纪念品等都在逐年上涨, 因而通畅经费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善人口统计调查的措施
(一) 优化小区划分方法
优化调查小区划分方法是建立科学的人口调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优化小区划分方法需要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基于海宁基层特点出发, 提出一种比较可行的对策:先将整个村划分成若干个调查区块 (划分至适合画建筑物分布图且人户数为标准规模的1.5~3倍左右后抽取调查区块编号;根据抽中的区块的建筑物分布图抽取调查起点的建筑物编号 (高层建筑物抽取起始调查住房单元号) , 以抽中的调查起点为第一户, 按照建筑物编号和住户单元编号顺序调查至标准规模 (80户, 250人) 为止, 这样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减轻小区划分的工作量, 又可以解决因人口剧烈变动导致的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二) 完善数据推算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县级及以下政府对人口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 所以县级以下取得科学有效的数据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过, 数据推算还需要涉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需要考虑到调查结果和数据推算的科学性, 在现今调查制约条件下, 对调查的目标指标、置信区允许误差进行计算。省级和国家级调查机构在制定调查方案时, 需综合衡量调查工作量和数据有效取得的基础上, 完善县级及以下数据推算方法制度, 指导各县市进行人口数据资料开发和应用。
(三) 增强部门配合程度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部门各自为政, 纵强横弱、条块分割, 甚至相互掣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体现在人口统计上, 就是各部门之间人口数据共享制度至今没有建立, “信息孤岛”问题严重。人口调查机构与各人口管理相关部门的行政记录, 能通过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对接 (将行政数据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共享) , 减少重复登记一些相同口径的指标, 达到既保护个人隐私, 又可以减少工作量为目的, 同时也为数据资料开发与验证提供必要的支持。
摘要:人口数据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基本的要素信息, 因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注重人口数据的科学采集。建国以来, 我国开展了6次大型人口普查, 进行了4次1%人口抽样调查, 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2010年实施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10年1次的普查, 并在2个普查年份之间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 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人口制度的发展。人口调查制度处于不断的调整与提升, 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但不能忽略人口调查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人口调查制度,调查方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日忠.浅议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3) .
[2]樊佳佳.人口常态化统计方法初探[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 (08) .
失踪人口真相调查 篇3
最近,一种不同于过去的失踪现象在我国悄然出现,以前失踪的是老弱病残以及儿童,而现在失踪的却多是青壮年。
李先国寻儿记
4月22日,李先国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声音有气无力。
三年来,李先国为了寻找失踪的儿子,每天都在焦躁不安中度过。每天最大的事就是守在电话机边上等好心人给他有关儿子的消息,另外再把求救信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我要改得准确一点,简短一点,不要给看信的人带来麻烦。”李先国重复说着这句话。李先国是湖南浏阳市三口乡华湘村人,据村里人说,李先国是个老实人,有什么事都不会去麻烦别人。
据村民们介绍,李先国的儿子李友帅也是村里有名的老实人,生于1970年的他只有小学文化,成年后在家乡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直到2001年春节,在浏阳、平江一带推销洗衣粉的李友帅带了一个姓尹的女子回家来,并告诉家人他们俩在恋爱。李先国一直为儿子没对象而着急,这个春节让他和老伴心里乐开了花。李先国告诉记者,尹某是武汉市武昌区的下岗女工,比李友帅大两岁,结过一次婚并且有一个小孩。李先国说:“我儿子条件不是很好,能有人跟他结婚就不错啦。”
2001年6月4日,李友帅又一次带着尹某回到老家。两天后,他们携带9000多元现金去了武汉。同年8月,李友帅给家里打来电话,说他和尹某某在武汉市天姿美容发型学校速成班学习,准备结业后开一个美发店。
2002年春节刚过,李友帅给家里寄来一封信。信上说他开的美发店关了,他和尹某某已分手。
3月23日一大早,李友帅给村里一户有电话的人家打来电话,说自己与“集体”搞在一起,要接电话的人一定转告李先国去武汉接他回家。当接电话的人想多问一点情况时,李友帅说了句“中午12点打过来”就挂断了。
中午12点,李先国准时等在了电话机旁,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一直没能等来儿子的电话。从此以后就没了李友帅的半点音信。2003年6月,实在等不下去了的李先国只身去了武汉,找到尹某某,并向武汉市公安局报了案。5个月后,李先国再次赴武汉,恳请尹某某和家人提供李友帅的情况。“他们一时这样说,一时那样说,反把我弄得糊里糊涂了。”李先国说。
寻儿心切的李先国这次还是了解到了一些线索,他把这些及时报告给武汉市公安局。2005年6月25日,武汉市公安局九处给李先国来函称:“无名尸体未查到”。
“这证明李友帅并没有在武汉死亡。”李先国11年前通过考试取得了《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经常在农闲时为乡亲们提供一些法律服务。他始终认为李友帅从法律层面来理解是“属于活着的人”。
李先国夫妇俩开着一家小卖部,生活并不富裕,两次赴武汉已花了不少钱。现在,他已没能力再去武汉了。“家里没钱不说,那样大一个武汉市,找个人就像大海捞针呵!”
一个村10年5人失踪
如果说李友帅的失踪还有迹可循,那同村李庄建的失踪就有些离谱了。
李庄建1958年出生,比李友帅大12岁。两岁时,李庄建过继给无儿无女的远房叔叔做儿子。不到10岁,远房叔叔、婶婶相继离世,他靠亲生父母和两个哥哥接济过日子。
1977年,李庄建参军进了部队,三年后退伍回到了老家。
“回来后,他的身体和心情都蛮好的。”李庄建的二哥李尤争说。1982年李庄建盖了新房,“四大间房子,在当时的农村来说还不多。”
据李尤争介绍,李庄建是在1983年春消失的。当时,李庄建的邻居跑来告诉他,已经好几天没看见李庄建的身影了。“我们吓了一跳,赶紧去了庄建家。推开紧锁的大门一看,除了桌子上放了一朵纸做的小白花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动。”
李尤争还告诉记者,大约在1995年,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从湖南永州寄来的信。信是以李庄建的口气写的,说自己在永州某机械厂工作,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儿子。信上还说他很想回浏阳老家,要两个哥哥汇500元钱给他作回家的路费。李尤争将信将疑地去了一封信,说要钱可以,但必须看到李庄建一家人的照片。不久,收到了一封回信,李尤争拆开信一看,果真有一个女人和一个小男孩的合影,但就是没见着李庄建。
唐运伟也是华湘村人。1997年7月,20岁的唐运伟职高毕业。自幼没做过农活的他回到家一天到晚闷闷不乐。“他不想呆在农村里,一心只想赚大钱。”唐运伟的家人说。
唐运伟的母亲告诉记者,小唐在家里几乎什么事情也不做。2000年初,唐家花了4万多元盖了一栋二层楼房,小唐热衷于把新房的房产证拿去贷款,要用贷款的钱去做生意。
他的想法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2001年农历十一月初八中午,小唐的父亲唐承章从田里干完活回到家,没看见唐运伟。此前,唐运伟曾到浙江做过铝材的推销,唐承章以为他是负气出走,几天就会回,并未在意。不料,几天后邻居的话着实让唐家紧张起来,邻居说,唐运伟其实早就想走了,他走前曾在村里放过话,说下次出去“有钱就回”。
钟方富的失踪更是毫无征兆。1999年11月13日,此前没出过远门的邱彩霞由村里人陪着到安徽一家花炮厂看望打工的丈夫和儿子。丈夫告诉邱彩霞,25岁的儿子钟方富脾气暴躁,和许多人相处不好。夫妻俩一合计,决定邱彩霞将钟方富带回浏阳老家。
当天晚上,丈夫把邱彩霞母子俩送到安庆市船码头,上了去江西省九江市的客轮。14日凌晨3时多,睡在船舱上铺的钟方富去上厕所,警惕的邱彩霞也起床尾随着儿子。她站在厕所门外等儿子上完厕所,母子俩重新回到船舱的铺位上睡下。4时整,当邱彩霞打个盹醒来,儿子居然不见了!
焦急的邱彩霞马上四处寻找,客轮上的寻人广播也破例在深夜把乘客吵醒。可是,九江港已经到了。邱彩霞在别人的搀扶下上了岸,望着重新起锚远去的客轮,她一头栽在地上晕了过去……
华湘村还有一人失踪,此人是1973年出生的李年生。
李年生有六兄弟,他排行老五。1998年,做理发生意的李年生经人介绍与当地一女子订了婚并迅速同居。可两人同居后就一直吵吵闹闹。1999年的一天,李年生跟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就走了。
4月22日,李年生的三哥李胡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除夕下午,年生从海南打电话回来了。
“年生说他在海南承包工程,生意还做得蛮大。”李胡生说,在电话里李年生还说自己成了家,并说今年3月份一定回浏阳。但奇怪的是,没过几天,先前那人又打来电话,说事情多,3月份回
不来。“以后就再也没了联系。”
去年7月份以来,报刊投递员李友福利用走村串户的机会,对三口乡失踪人员作了一次简单的调查。据他说,除华湘村有五人失踪外,在三口乡的六个村和一个居委会中,还有东盈村的吴习骄和其他三个村的两男两女失踪,而且失踪的时间大多在八九年以上。
李友福告诉记者,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失踪现象在农村出现,而且,新的失踪人数上升很快。
薄弱的寻人力量
公安机关有关方面称,居民遇有家人失踪的,应在失踪三日后到居住地或失踪地派出所报案,未满14周岁、60周岁以上、智障人士及失踪人有被害可能的,应在失踪24小时后报案,以便及时查找和破案。报案人要注意区分正常外出与失踪的区别,确实失踪需到派出所报案的,须提供失踪人员的血型、体貌特征、通讯工具、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及失踪前的情况、报案人的联系方式等。
但记者调查发现,华湘村五户失踪人家中,除李先国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并积极寻找外,其他四户既没有报案也基本上不去主动寻找。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拿出亲人的照片暗自伤心。
李先国告诉记者,因为在农村,很多资料那些人家都提供不出来,所以到公安机关报案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麻烦。同时,那些人家看到李先国准备材料那么充分,都找不到儿子,对报案也信心不足。
李先国告诉记者,三年多来,他为寻找失踪的儿子向各相关部门发出了40多封求救信,但无一回应。他希望通过记者了解是否有民间力量可助他一臂之力。
在中华寻人网主管戴颖磊看来,湖南省浏阳市三口乡华湘村的青壮年失踪事件并不孤立,他主持经营中华寻人网两年多来,已经受理了数十例失踪人口的搜寻工作,其中不乏青壮年。
戴颖磊接触的失踪案件主要分为5类:离家出走、被拐卖、失散、孤儿寻亲以及迷路。“如果光从成功率考虑,我宁可受理年纪小一点的寻人请求。”戴颖磊对记者说,“因为寻找儿童的成功率最高,光我们网站就达到了80%。”
对于青壮年的失踪,戴颖磊坦言寻找起来相当困难,但如果那些人会使用网络的话,相对会容易一些,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沾网络的光,现在很多青年都喜欢上网,即使跟家人走失了,他们也有可能去附近的网吧玩,而像他们用的QQ、MSN等聊天工具就成为我们寻找他们的最好线索。
目前戴颖磊的网站已经组织到近1000人的志愿者,每当他受理一个寻人申请,他就会帮这个失踪的人建立一个档案,发给那些志愿者。
2005年初,戴颖磊接到一个来自河北的中年妇女的电话。
“你好……”“你好。”“你们是不是骗子啊?”戴颖磊当时气得差点挂电话。那个中年妇女接下来又反复跟他道歉,好一会儿才说清楚了她的目的:找儿子。
三个月前,这个中年妇女20岁的儿子小乐连个口信都没留下就离家出走。第一个月,她请假出去找,没有找到。到了第三个月,她索性辞了工作,在一切小乐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贴寻人启事。戴颖磊的电话是她亲戚在网上看到的,于是抱了试试看的心态打了一下,但因为太紧张了,上来就问他是不是骗子。
“因为她儿子已经20岁了,我估计他会上网,于是叫那中年妇女找了几个小乐用的QQ号码。”戴颖磊说,“第二天,她儿子的基本资料已经全部传给了那些志愿者。”
一个礼拜后,四川成都的一个志愿者告诉戴颖磊说找到那小乐了。那个志愿者拿到号码后,三四天都24小时守候在电脑边上。一天中午,小乐的一个QQ号登录上线了,那个志愿者迅速查到该QQ号所处的IP地址就在成都。随后几天,小乐另外几个号码也相继登录,IP地址都显示在成都。于是他断定小乐肯定在成都,而且网吧地址也被锁定。那个志愿者很快找到了小乐,并把他接回自己家,然后再跟戴颖磊联系。最后家长送来了2000块钱表示感谢,戴颖磊只收了100块作为网络维护费。“我当时其实希望那位志愿者把钱收下的,因为他出力最多,可是他连一分钱都没收,这让我很感动。”戴颖磊说,“经过这件事我才知道,那个志愿者的哥哥也是失踪人员,到现在都没找到。”
戴颖磊开始的遭遇被同为开设寻人网站的小刘同情。据小刘介绍,他开设的中国联合寻人网成立于2003年夏天,已经受理业务100多人,找到30多人,成功率三分之一。小刘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们这样的寻人规模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失踪人口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小刘还告诉记者,制作这样一个网站并不困难,“申请一个空间,贴一些照片文字上去就有模有样了”。“关键是能不能在接到业务后,用心去找。”小刘说,“其实很多这样的网站都有点赶时髦的味道,挣一些点击率,收取小额的费用,但内容很长时间都不更新。会被人误解为骗子也是情理之中啦。”
专家认为亟待户籍改革
中国户籍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村青壮年失踪问题牵涉的面实在太大了。据胡教授分析,有的是因为到外地打工一时没有跟家里联系,有的是被非法传销组织控制,暂时失去了人身自由,同时,也有人在外进行犯罪活动后,为了逃避处罚而故意消失,以及被司法判刑后无法与家人联系等等。
胡星斗告诉记者,青壮年与被拐卖儿童不一样,他们有比较成熟的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容易轻易被人拐跑,除非是追随诱人的利益。所以就有人会因此被非法传销组织控制。同时,农村出现青壮年失踪也跟农村相对落后的通讯系统有关,有的地方电话不普及或者那些青壮年出走时家乡电话还未铺设,所以等他们落脚后却找不到与家人联系的方式。当然,一些青壮年在触犯法律后会故意隐瞒自己的家乡或者隐瞒家庭联系方式,使得司法机关无法与其户籍所在地取得联系,这也是实际存在的情况。
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篇4
我市贫困老年人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老年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
1、阜新市是由资源兴起的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煤碳资源的枯竭,多数煤矿经济效益不景气,拖欠职工工资,加上近几年来几个煤矿的相继破产,大量中青年下岗、放假、经济困难。致使一些子女无力支付老人赡养费或不愿意支付老人赡养费,有的还要靠老人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窘迫。据调查这类现象的贫困老人所占的比重很大。
2、贫困老人中丧偶女性较多,这部分人无工作,没有养老金,仅靠遗属费或低保金生活。
3、贫困老人中70岁以上老人占贫困老人的4496以上。这些老人年高又多数体弱多病,其中一些老年人有的还没有养老金,生活更加困难。
4、由于阜新市连续几年干旱,使靠天吃饭的`农民生活十分拮据。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责任互相推诿,家庭矛盾日益突出。农村老人没有低保金。
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采取措施: 各级老龄部门十分重视贫困老年人的问题,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具体措施,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养老基地建设,积累养老基金,为困难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我市农村养老基地建设是于1995年开始的。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已初现规模,并为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特别是在解决贫困老年人问题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阜新县旧庙镇建立养老基地发放标准是70—79岁每人每年60元,80—89岁每人每年80元,90—99岁每人每年100元。对老复员军人、产党员还多增加20元。目前,全市农村共有养老基地2万多亩,积累积金100多万元。
二是鼓励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脱贫致富。市老龄委从加强老年思想教育入手,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引导老年人克服干一辈子该享清福的思想,经常组织形势任务报告会,使老年人融于社会,与时俱进。如xx年,阜新经济转型
的开局之年,市老龄委于3月初举办了“阜新经济转型报告会”,让广大老年人了解阜新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6月份,组织各界老年人代表到市国家高科技园区等地实地参观,让老同志亲眼看看经济转型给阜新带来的变化和美好前景。9月份,组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跟踪报道彰武县养成鸡致富老人刘德祥等7位老有所为致富典型,为全市老年人树立了榜样。现在,我市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以为促养之风已经兴起。全市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有37,800多人。
如阜新县东梁镇东五道桥子村,xx年,低龄健康老人从事种植业的有24人,养殖业11人,庭院经济4人。
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人:宋伟物流***118
指导教师:谭桂娟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升至
8.2%。按照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 型,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一、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我过人口现状、老龄化的程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此的解决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老龄化社会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据一项研究测算,200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专家认为,在未来50年内,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疾病、伤 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重负担,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表明,我国有大约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营养不良;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被忽视,“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老龄化人口大国,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 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老化的问题将十分明显。而实际上,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他们过去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补偿。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表现为直接从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职人员的误解。
三、采取建议与意见
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按照国家人口长远战略规划,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实现人口零增长,所以,控制人口总量发展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2)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才能满足老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城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参考 篇6
一、贫困现状
xx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辖8镇2乡 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16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2.4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19687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按照市定18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2.6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21090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4910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度很大。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全部经济收入的90%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贫困人口约85%以上;养殖业占全部经济收入的2%、从事养殖业的贫困人口为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经济收入的7%,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占3%,外出务工人员占7%。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占24%、45岁以上占48.3%、18岁以上占88.4%、16岁以上的89.3%.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占5.7%、初中学历占38%、小学学历占37.3%、文盲19%。
农村贫困人口中享受养老保险8081人、低保7140人、救助10640人。XX年以来,移民搬迁35处、931户、4291人,脱贫2.152万人。
2、城市贫困现状
按照生活保障线标准,我县城镇“三无”人员166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不固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居民2665户6653口人,下岗职工370人,失业人员436人,零就业家庭46户,分别占贫困人口5.6%、6.6%、1.7%,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的家庭292户,城镇贫困户中经营性收入26.5%,工资性收入73.5%。无住房户居民633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共有XX户,5240口人。
3、贫困主要原因
目前,我县城乡贫困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区域。这些地区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有近30%的农户用水、吃粮、花钱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暖而复寒、饱而复饥的情况也较为严峻,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二是贫困人口多,整体素质差。贫困人口由于知识贫乏,文化水平低,现代科技意识、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再加上大多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受限,发展产业项目受限,创收门路非常有限。三是财政投入强度偏低,扶贫成效巩固较难。国家扶贫项目覆盖面偏小,资金投入较少,如今年连片开发的三个贫困村,每村100万元的资金量,50%用于贫困户的产业扶持,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村容村貌整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资金只有50万元,只能用于贫困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年的扶贫结束了,扶贫成效并不明显,一旦没有了国家的支持,现有的成果将很快恢复原状,更难以巩固提高。
城镇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下岗职工增加,并且这一群体大多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再就业难度大,无收入来源。二是城区失地农民,从业难,生活无来源。三是部分家庭因灾因病致使家庭负债,生活困难。
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贫困人口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城乡贫困人口扶贫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工作,使扶贫、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XX-XX年,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793.08万元,共启动实施扶贫重点村72个,农村安全饮水9处,集雨窖灌3394眼;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931户4291人、危房改造78户355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6390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1个,投入社会扶贫资金3146.84万元;组织培训转移输出贫困户剩余劳动力103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这些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全县贫困人口由XX年的2.63万人下降到 0.478万人(按1196元贫困标准)。二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居民截至目前共有XX户,5240口人纳入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城镇人口的3.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23.8万元,实现了困难居民保障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并积极开展了各项救助工作,临时救助126人,发放救助金41.8万元,大病救助121人,发放救助金72.2万元。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家政培训,组织引导无业居民再就业。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差是我县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优先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快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加快发展老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整体水平,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保证。同时,加大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支持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2、实施移民扶贫,改善恶劣生存环境的人口居住条件。对那些自然资源匮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按照市上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移民搬迁必须向县城、重点镇、社区集中,而我县重点镇、社区主要集中在塬面乡镇,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道乡镇,计划在洛河峡谷地带规划一些社区,把移民搬迁的重点向川道社区辐射。
3、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教育扶助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创造条件。对贫困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助学贷款,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促使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脱贫问题。
4、创造条件拓宽城镇贫困居民的就业渠道。一是招商引资创办工业企业,使下岗职工、失业青壮年开创优惠政策进入厂矿企业工作就业。二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组织培训,使无业人员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劳务输出。三是对确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
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调查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戚家山街道内4家企业从业的外来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
1.3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 应用流动人群健康调查问卷形式,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收回400份, 有效问卷为385份, 有效率96.25%。调查由受过培训的乡镇防保医生承担, 采用面对面独立完成、现场咨询指导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
2 基本资料
2.1 基本情况
①性别构成:被调查的385人中, 男性323人, 占83.9%;女性62人, 占16.1%。②年龄分布:年龄分布在18~60岁 (表1) 。③程度文化 (表2) 。④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 共317人, 占82.3%;单身59人, 占15.3%;同居和其他9人, 占2.3%。⑤地区分布:385人来自不同的省份, 其中四川70人, 占18.2%;贵州65人, 占16.9%;河南51人, 占13.2%;安徽42人, 占10.9%;其他省份228人, 占59.2%。
2.2 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总体知晓率67.5%, 低于国家85%的要求。见表3。
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 均为80%以上;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有66.8%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 34.5%的人认为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57.1%的人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表明:今年来开展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认识, 但仍在较低水平, 未达到国家规定的85%以上, 因此仍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
2.3 艾滋病的干预 (安全套使用情况)
在调查的385人中, 绝大多数为青壮年, 处于性活跃期, 有356人有过性行为。最近一年, 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从未使用201人, 约52.2%;有时使用161人, 约41.8%;每次使用23人, 约6.0%;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只有69人, 约17.9%。除了与配偶或同居者外, 与其他 (她) 人发生过性行为的有87人, 其中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的占9.3%, 发生过非商业性性行为的占13.3%;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有40%, 最后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5%, 非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只有17.9%, 最近一次临时性非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6.4%。
此次调查的385人中, 与固定性伴侣坚持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仅23人, 占6.0%;他 (她) 们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0%;非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17.9%。
2.4 艾滋病知识的获得情况
本次调查385人中, 从电视中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278人, 约72.2%;从报刊杂志中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39人, 约10.1%;从广告宣传栏 (公交广告、大型宣传栏) 中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53人, 约13.8%;从其他方式 (网络、咨询医生、书籍) 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约3.9%。艾滋病知识的获得情况不容乐观, 电视宣传是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 这与电视的普及及外来人口的业余生活、与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有关。
3 讨论
人口调查报告 篇8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互助县威远镇街道中7岁以下儿童中的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①自行拟定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经预测调查修改后作为正式调查表。②向流动人口发放调查表,并教会如何填写,采取自填式的方法统一发放问卷、统一回收。③入户访谈,按问卷指导语进行,采用一对一填写方式,防止暗示。共发放调查表270份,回收256份,回收率达到94.81% 。
调查内容:①父母文化程度、从何地来、暂住时间;②儿童出生地、喂养情况;③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保健需求;④其他。
結果
一般情况:经调查,流动人口中有7岁以下儿童的家庭共256户,7岁以下儿童共330人,3个子女的家庭有6户,占2.34%;2个子女的家庭有62户,占24.22%;1个子女的家庭有188户;占73.44%。流动人口256户中来自本省占80.08%,外省19.92%,暂住时间长者达8年,短者达几个月。
家长文化程度见表1。
从表1可见,流动人口儿童中有16位家长是文盲,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占的比例较大,接近一半,占45.70%,大专以上学历的家长比例较少,只占3.52%。
分娩形式和地点及喂养方式:足月正常产218人(85.16%),其中过期产6人。剖宫产38人(14.84%),其中过期产10人,早产2人。母亲分娩地点:在县级以上医院分娩152人(59.38%);在家中分娩46人(17.97%);在乡卫生院分娩58人(22.66%)。喂养方式:1岁以内母乳喂养214人;母乳喂养率达到83.59%;人工喂养12人(4.69%);混合喂养30人(11.72%)。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调查见表2。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见表3。
从表3可见,流动人口儿童家长保健需求排列前3位是:防止食物中毒、营养与保健、计划免疫基础知识。
讨论
从调查结果看,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学文化程度占22.66%,初中文化程度占45.70%,高中文化程度占25.00%,还有16位家长是文盲。调查中发现夫妇双方的文化程度相等的较多,而且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还发现家庭中有2~3个子女者,占26.56%。加强流动人口的儿童预防保健知识教育和计划生育教育非常重要。
计划免疫知识中,对儿童应何时接种何种疫苗的问题回答正确率低,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儿童计划免疫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证儿童健康的有效措施。调查表明:防保工作在为流动人口服务方面还存在问题,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为流动儿童办理计划免疫证的覆盖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儿童喂养情况调查表明:母乳喂养率达到83.59%。少数家长认为母乳喂养儿童至1岁后才添加辅食,由此说明流动人口母乳喂养率比城市高,但多数家长习惯性地坚持以母乳喂养,必须做这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
【人口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07-28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08-01
我国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07-13
杭州市流动人口调查05-23
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流程10-10
镇坪县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07-16
**县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方案10-17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09-15
关于我县人口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调查09-10
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