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2024-09-15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精选11篇)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1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前言

在现在的社会,城市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外来人口,一般指从外地流入城市,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人,他们往往以就业的目的进入城市。这些外来人口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对此,外来人口的就业,生活等问题也引起了 广泛关注,近期我们就“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在陕西省进行了调研,以下是我们总结的调查结果。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情况,找出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外来人口的住房福利水平做出一些贡献。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1日——2013年10月7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陕西省城市外来人口

调查课题: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

调查过程:

1.准备工作:在老师指导下,先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开展的活动。

2.调查阶段:

1)查找资料:

通过上网、书籍等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城市外来人口生存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开展调查活动。

2)着手问卷调查:

结合现状,制定针对问题,深入了解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查阅。

3)发放问卷,回收问卷,了解实际。

4)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

5)小组讨论,小组各成员针对统计的数据轮流发言。

6)针对统计数据提出分析结果感想和改进意见。

7)整合调查结果,写调查报告等结尾工作。

第一部分

一.问卷内容:

详见附录

二.小组讨论问题

1.城市外来人口的收入及生活现状如何。

2.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现状。

3.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情况。

4.住房保障对城市外来人口的覆盖状况。

5.陕西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6.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一.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1.城市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在此次调查对象中,20岁至39岁的占75%,40岁至49

岁的占24%,50岁以上的占1%。

2.城市外来人口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文化程度中学的占35%,技校的占9%,大专的占15%,本科的占38%,硕士及以上的占3%。

3.城市外来人口中,大多都没有本市户籍,部分是外地城市户籍,部分是农村户籍。其中有本市户籍的占17%,外地城市户籍的占43%,农村户籍的占40%。当谈及家庭婚姻状况,未婚的占42%,已婚的占58%。

4.当谈及工作的时候,大多数的工作是稳定的,其中有固定工作的占71%,29%的工作是临时的。但不是有稳定工作的都订立了正规的劳动合同,在这有固定工作的人中,有54%的人有正规的劳动合同,46%的人并没有合同保障。他们的月收入,大多数中等水平,有11%的人月收入1500元以下,66%的人月收入在1500-4000元,21%的人月收入4000-6000元,2%的人月收入6000元以上。

5.在所在单位是否缴纳住房公积金或发放住房补贴问题上,20%有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14%只有住房公积金,18%只有住房补贴,但是什么都没有的占总数的48%。

6.城市外来人口中,82%不会经常更换工作的城市,18%经常换工作城市。在他们更换工作城市时,72%会把住房条件当成主要考虑因素,18%则不会把它当成主要因素。

二.住房现状及需求

针对现在外来人口的住房现状,我们认为形势不容乐观。

1.目前外来人口的住房情况有22%的外来人口是单位提供的住房,有55%的外来人口是租房住的,有9%的外来人口是借住亲友房屋,有19%的人自有商品房。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西安外来人口是租房子住的。

2.在租赁状况方面,租赁公房的占19%,租赁私房的占有46%,而有一小部分外来人口是靠租赁单位宿舍和合租房。由此可以看出租赁公房的人口比较多。

3.在租赁房的房租方面,每月500元以下的34%,500--1000元的房租占有39%,1000--1500元的房租占有15%,1500--2000元的房租占有10%,2000元以上的房租占有2%。此处看来房租的租金基本上能够为大家所接受。在我们所调查的范围之内,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房租占工资收入的比重为25%~50%,这一部分的人占有55%。

4.在谈到对住房情况的满意与否时,有10%的人认为满意,有22%的比较满意,有47%认为一般,有21%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几乎没有人对现在的住房情况不满意,在对目前的住房状况不满意的原因中,面积小这个原因占26%,户型结构差占12%,觉得房屋生活设施不完善的占有14%,嫌工作单位远的占有9%,在距离市中心远的问题上有12%的人不满意,在住房支出高,小区物业管理差,小区交通不便利,小区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等方面也有少部分人对此不太满意。

5.在改善住房条件方面,有63%的外来人口不愿意花更多的钱来改善条件,这部分人的外来人口认为还有其他用钱的地方,有37%的外来人口愿意更多的花钱来改善住房条件,这一部分人想要住得更好。

在住房需求方面,我们在以下这些方面做了调查,1.在对未来的展望方面,有24%的外来人口计划在5年之内买房,有22%的人计划在五年之后买房,47%的人对此没有计划,另有一小部分的人不准备买房,想一直租房下去。

2.针对买房时的付款方式,有22%人选择一次付清的方式,有28%的人选择商业贷款,有21%的人希望公积金贷款。另有23%的外来人口选择组合贷款。在外来人口的购房资金来源方面,父母出资和个人积蓄承担占主要部分,另有一小部分的人会选择像朋友亲戚借,单位补贴,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方式来筹集资金购买房子。

3.针对通过租房来改善居住环境的大部分人能承受的最高资金为800--1200元。

三.关于保障性住房政策

1.当提到您是否了解所在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时,30%的人较了解,50%的人一般了解,60%的受访者不知道,受访者一共有203人,几乎有80人对保障性住房政策不了解,这个数字非常大,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不了解保障性住房政策,更别提自己去买房问题。

2.关于您目前购买或租赁保障障性住房了没有,80%的人没有这个打算,20%的人有打算,为什么这两个答案差距这么大,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这个打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对此并不是很了解,33%的被访者因为申请太麻烦或没有城市户籍而放弃,20%则是因为想申请却不符合条件而被迫放弃。关于您认为保障性住房能真正解决外来人口住房难的问题,选项差异较大,60%的被访者认为此项措施会有积极作用,但是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而12%的被访者认为有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作用甚至有消极影响。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大这项举措的宣传力度,以及完善不足,让外来人口可以顺利住房,因为很多人不了解保障性住房政策,也有一部分外来人口因为门槛太高而无法享受这项政策。

3.对于保障性住房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37%的被访者关注价格,5%关注面积,27%关注地理位置,10%关注房型结构,3%关注配套设施,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均匀,受访者不单单只是关注价格,说明外来人口对房屋整体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有些房屋条件太差而导致外来人口不去选择。

4.对于现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上,50%的被访者对现行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实施效果一般满意,30%不太满意,只有一小部分人还比较满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很大一部分住房条件不太好,影响了外来人口的选择。

而不满意的选项中,配套设施不完善占到11%,房屋设计结构差占到8%,交通差占到14%,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占到10%,申请条件苛刻占到23%,这些原因相差无几,所以说这些房屋整体是比较差的。

与此对应,大家认为廉租房应该具有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房屋本身的结构等条件却并不重视。99%的外来人口认为住房保障工作应该以租为重。大部分外来人口有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房子,而不是租,但是应该占月工资的30%及以下。

5.在获得政府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渠道上,25%的受访者认为通过电视机了解这项政策比较合理,其次是社会宣传,网络,最后是报纸电台。

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 外来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的外来人口应给予尊重。外来人口住房无法合理保障,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改变现状需政府、房东、外来人口共同努力。有一点是明确的,外来人口来到城市,不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站不稳脚的。同时政府也应该根据外来人口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政府应尽快关注外来人口,制定有效综合配套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制定使外来人口有序,城市有需的合理流动秩序;理顺政府与房东、房东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缓解和消除矛盾;制定统一规范的住房租赁合同文本,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促其向前良性发展;加快都市村庄改造进程;兴建外来人口公寓。为外来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1.任远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J].北京人口研究,2006(5).2.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北京人口研究,2009(1).3.朱力.论外来务工人员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苏:江梅学刊,2002:6.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升学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都会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吉林市船营区四所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其人格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其目的在于了解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状况,为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二、对象和方法

在吉林市船营区四所小学中随机抽取教师共229名,其中,男教师33人,占14.8%;女教师196人,占85.2%;班主任113人,占49.1%;科任教师74人,占50.9%。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四所小学对随机抽出的教师进行集体施测。

三、调查结果

(一)将229名教师的SCL-90测查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本研究组除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国内普通人群高。

(二)在男女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中,除在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得分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男女教师在心理压力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三)不同学历的教师的比较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

(四)通过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科任教师对比,毕业班教师在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四因子得分上明显高于非毕业班教师。毕业班科任教师心理压力大于非毕业班教师。

(五)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与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比较,多数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在抑郁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心理压力大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

(六)老、中、青三代教师相比,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和其他因子(P<0.05)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和其他因子方面的症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教师的心理压力水平有随增龄而减弱的趋势。

四、影响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及分析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师这一职业也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性而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这种角色的转换必然给教师带来压力。学校的氛围,学校管理,教师的评价,教育管理中的检查,工作负荷等如果处理不当,都会使得教师心理负担沉重。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

五、对策与建议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3

2012-3-23 9:44:49

——2011年12月20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副市长 焦光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王清宪市长的委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近三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一、近三年来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情况

保障性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效途径,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目标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全市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3.2万平方米、21063套,投资规模达34.45亿元,初步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廉租住房

三年来,我市以“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方式,对921户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其中政府投资6969万元开工建设了3.91万平方米、730套廉租住房,现已建成418套,全部建成后实物配租率可达到80%。货币补贴标准大幅提高,市区保障对象由2009年的每人每月每平方米4元提高到今年的8元,各县(市)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到了5元左右,全市累计发放补贴资金429万元。

(二)经济适用住房

三年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5.3万平方米、5413套,投资规模9.52亿元。其中已建成使用的11.5万平方米、1400套。全部建成后,我市已建档的8021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将基本解决。

(三)公共租赁住房

今年,我市首先在开发区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规模为8万平方米、1600套,目前已开工建设。

(四)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

三年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回迁安置住房136万平方米、12310套,投资规模22.73亿元,现已建成49万平方米、4530套,进一步改善了城中村和矿区的居住条件。

(五)限价商品房

我市沁水县、陵川县建成限价商品房1010套。市区限价商

品房建设正在筹备启动。

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是新开工13420套、完成投资11.07亿元。截止到11月底,实际开工13883套,占任务的103.5%,完成投资14.09亿元,占计划的127.3%,超额实现目标。

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稳定住房价格工作领导组,统筹组织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王清宪市长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公开承诺新建保障性住房1.3万套。同时,市政府建立了住房保障和稳定住房价格年中检查和年终考评机制、约谈问责机制,全力推进。在这里,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一民生工作,多次进行督查,人大代表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有力地推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是落实优惠政策。三年来,全市累计划拨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3100亩,超过城镇住房建设用地的50%。保障性住房建设、经营和管理环节涉及的有关税费严格按规定实行减免,累计减免税金、行政事业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1.3亿多元。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对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由财政保底足额拨付;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债券资金,优先用于公共租赁房建设;政府承担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市政府累计投入经济适用住房配套资金3907万元。在市、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保障性住房项目累计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1074万元,除城市棚户区补助资金外,其他资金在计划下达后立即拨付项目单

位或各县(市、区)财政。

四是完善政策体系。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晋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晋城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晋城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晋城市廉租住房资金管理办法》等一些配套制度,编制了《晋城市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初步建立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支撑体系。

五是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落实保障对象的资格审核程序,经济适用住房对象资格认定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廉租住房对象资格认定在“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基础上,实行复核。配售过程各个环节全部阳光作业、公开抽号、现场公示,接

受社会监督。

近年来,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现实需求仍有差距,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保障覆盖面相对偏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尚未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二是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随着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公共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需求很大,但供应明显不足。三是住房保障资金专户、住房土地储备制度还未建立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将进一

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和2012年工作计划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晋城实际,“十二五”时期,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把住房保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切合晋城实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完善住房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

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缓解群众住房困难,实现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几年我市要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公共租赁住

房供应规模。

二要严格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政府将依据住房保障规划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在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单列指标,做到应保尽保。要进一步增加政府投入,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20%;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

三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近期,市政府要研究制定《晋城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办法》、《晋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晋城市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办法》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由相关部门设立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专户,建立土地储备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

四要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管理。要把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对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严格管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确保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开辟保障性住房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办理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环评、立项等建设手续,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各项保障

性住房工程建设进度。

五要加强分配运营管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要严格执行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已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再购买商品住房的,必须办理住房保障退出手续。新购经济适用住房不得自行上市交易,对需出售的,由政府回购作为保障性住房房源,面向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按程序予以安排。要加强保障性住房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优先安排困难家庭人员从事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近期,市政府对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全市拟计划新开工1.4万套保障性住房,并重点加大限价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其中: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4

参加者:xxx

主题: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时间:2011/01/19

地点:xx村

先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增长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民工孩子教育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作为一个农民工孩子,上大学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在大学校园里,来自农村的孩子和来自大城市的孩子有很大差别,虽然都考上了大学,但是二者的见解思想,个人修养,思想素质有很大的差别,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二者接受教育的平台不同:大城市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虽然有的东西并没有深入学习,但其影响却是深渊的,这应当算是人生阅历的一部分。而农村的孩子没有便利的条件,弹钢琴、学画画,学电脑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求,有的孩子甚至没有学过英语。这里的家长比我们想象的开通的多,他们普遍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一般家庭都会尽最大力量供孩子读书。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城市打工,父母为了孩子的将来,把孩子带在身边读书。多亏了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些的孩子的小学、初中能读完。但是高中、大学学费仍然是一个普遍问题。尤其在大城市,学费相当贵,而农民工生吃减用的工资余额是不够的,更何况有的还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有的生病时用去的费用就用去一大笔,租房等等开支在大城市里可真是不少呢,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农民工的生存压力是相当大的。在经济条件下为难着,最终稍困难的学生就此失去了读高中、大学的机会。还好,国家医疗保险法将城市农民工纳入范围,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也能享受医疗服务,这是一大喜讯。国家换颁布了法律,保护农民工工资不拖欠,保障了农民工收入。

但是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升学还是一个普遍问题。农民工孩子在考入该城市的高中时,由于没有城市户口,需要比城市孩子多交借读费,而且费用还蛮高的,这是一大压力;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升学也不可避免,孩子们努力学习,考试,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等一系列为了升学采取的措施。农民工孩子更是努力读书,希望改变命运。但是,不管是学习条件还是学习环境,都比不上城市孩子。虽说客观条件对孩子的成长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试想一个住在简陋的出租房里,吃着咸菜的孩子的前途始终受些影响,更谈不上上各种补习班了,这是另一大压力。我区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不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差距;教育发展的结

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供给短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民办教育实力不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与需求相比尚有差距等。

二、我们了解到,80%的农民工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不论是农村大人还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生活条件较低的他们接受先进知识的机会很少,与大城市的人们相比,在诸多方面他们都有很多需要改善和学习。农村人民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迅捷的信息通道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农民工的孩子非常渴望新知识,除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他们更需要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不同的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应当引起当地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三、几天来我都在各种复杂的情绪中度过。看到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生活状况,我们感到阵阵心酸;看到有些孩子家庭命运悲惨,从小缺少关爱,我们万分同情。这里,我们感到一阵心酸与无奈,在心中默默的为这些勤奋、可爱的孩子们祝福。我们眼见了这所有的一切,我们的心灵被这里的一个个场景震撼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每天花着父母的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几时想起过那些被生活所迫的孩子们呢?在我们手里,10元钱可能就只是一顿饭,或者两杯果汁,或者几包零食,或者更微不足道,甚至微小到我们都不知道10元钱究竟能干什么。但是,在这里,10元钱是一个小学住校生三天的生活费啊!这不是杜撰,而是我们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巨大现实反差!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次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们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社会是另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既能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更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陶渊明说过“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清楚的认识到当今仍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穷人挣扎在生活的边缘,还有很多很多像黄这样的小村需要社会的关注,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孩子们迷茫着自己的将来。我们没有理由再去谈享乐,没有理由再去奢侈和浪费,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并用这些天的见闻时时鞭挞自己。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的丰富自己、强大自己,等自己将来有了实力,一定去援助那些被生活所困的人们,改变目前这种现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希望农民工的孩子通过教育够获得更多知识,从科学文化素养等各方面全面提高自己,尽可能缩小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距,也希望所有农民工的孩子都能够考上大学,将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5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健全住房保障机构,全力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根据住建部办公厅《关于调查住房保障管理状况的通知》(建办保[2011]77号)要求,现将我区住房保障管理状况汇报如下:

一、XX区住房保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一直把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为民兴办实事好事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通过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8年至2011年,全区累计向2368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259.4万元,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建设廉租住房5.99万平方米、1344套,预计2012年将有720套、3万平米竣工分配入住;完成公共租赁住房1150套。通过住房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了广大居民的住房条件。

二、住房保障机构建设情况

为推进住房保障工作,XX区政府于2008年成立了“XX 1

区廉租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简称廉租办),XX区房管所在石拐区建设局的领导下,具体开展我区住房保障工作。

三、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XX区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XX区政府制定《XX区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实施方案》,成立了机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职责,规范了申报、审批程序及条件,建立了监督机制。为做好下一步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我区研究制定了《XX区廉租住房租售管理办法》。自2008年开始,廉租住房逐步建立多部门协作审核制度,租金补贴家庭每季度进行季度审核,每年进行一次审核,符合条件的续签补贴合同,在各街道办事处审核的基础上,由区住房保障、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审查,确定补贴发放名单,保证了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发放的公开、公正、公平。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XX区作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困难家庭多,住房保障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大。

(一)住房保障机构仍需进一步完善

经调查,我区各街道办事处目前仍无独立的住房保障机构和专职人员,通常由民政低保工作人员兼职住房保障工作;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仍未组建专职实施机构和专职工作

人员,区房管所属合署机构,还从事全区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国有土地征拆、公积金核缴等工作,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压力较大。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申报审核、分配(出售)及后期管理任务繁重,需尽快组建独立的实施机构,分类细化(廉租房、公租房)管理,配备足够的专职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保证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这需要上级部门将机构建设、人员编制等问题自上而下统筹考虑。

(二)住房保障经费不足

随着住房保障力度的加大,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工作量大幅增加,各级住房保障部门、街道办事处目前仍无专项工作经费,影响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因地方财政极度紧张,存在工作经费无法落实等困难,需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市财政考虑工作实际统筹帮助解决。

(三)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手续办理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惠民工程,投资大、利润低,任务紧。目前实施的项目存在建设手续不全现象,建议政府加大各职能部门审批协调力度,加快办理速度,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合法实施、顺利实施。

(四)公租房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廉租住房保障相关政策比较完善,公租房相关建

设、申报、分配(租、售)及管理的具体办法,理顺项目建设审批程序,明确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公租房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

XX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6

【关键词】南宁 ; 外来务工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55-02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的经济愈加繁荣,不断吸引着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就业和生活。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却陷入家庭分居异地、经济收入过低、社会地位不高的尴尬境地,他们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当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情况的调查多集中在深圳、广州等大城市,而针对南宁市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改进建议,促进全民心理健康。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南宁市西乡塘区随机选取的工厂、商店的员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共调查242名,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应答率为91.0%,其中男性110人(50%),女性110人(50%)。

1.2 方法:采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评定过去1周以来的心理状况。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分别评定总分、总均分和10个因子分,10个因子分分别表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附加项目,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无=1、轻度=2、中度=3、偏重=4、严重=5)。集体进行测试,按照统一指导与独立完成测试。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数据录入完毕后,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t检验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外来务工人员SCL-90结果与我国正常人常模比较[1]:

结果显示,除抑郁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外来务工人员与全国成人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2.1 不同性别外来务工人员SCL-90结果比较:

只有恐怖因子均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其他因子均分男女外来务工人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 不同年龄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外来务工人员各因子均分,结果显示,除了偏执因子,其他在不同年龄层员工的分数差异均显著(P>0.05),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均分上,40岁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均分比另外3组务工人员都高(均P<0.05),在恐怖(P<0.01)、強迫(P<0.05)的因子均分上,20岁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现出最高的分数,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2.3 不同婚姻状况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结果显示,在强迫均分因子上,未婚人员得分大于已婚人员,不同婚姻状况的外来务工人员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2.4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为自变量,总均分、总分及9个因子分别为因变量,采用逐步的方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因子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年龄是SCL-90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以及总分因子的影响因素,性别是恐怖因子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是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均与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无关,见表5。

表5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年龄多在18到50岁之间,他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众多:较低的生活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重的工作负担,较少的社会支持等等。这些因素使他们处于心理问题频发的危险期。除此之外,在调查访问阶段,一些其他的问题,诸如:受到不合理的工资待遇、缺乏劳动保护、人际关系不协调等等都成为困扰外来务工人员的因素[2]。客观现实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而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等其他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所以,准确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婚姻状况是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强迫症状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丘天祥等在对深圳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4]也发现,强迫与敌对、抑郁,成为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的三个因子,结合实际情况,强迫问题突出可能主要体现在流水线作业性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上;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恐怖因子分高于男性,这与刘晋洪等一些职业人群的调查结果一致[2,5,6]。这可能与女性固有的心理特征有关。调查中发现,躯体化因子最高值出现在40岁以上的被试人群,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本身躯体疾病相应增多,但是20岁以下的年龄组的躯体化因子分却显著高于20岁至30岁、30岁至40岁这两个年龄组的躯体化因子分,这个差异可能与青年人好胜心强,心理发育不成熟,经常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又无法调解,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症状有关。同时,在做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与全国成人常模之间的比较与比时,参考的常模是张明园主编的《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正式编制于1998年,在当今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能否继续作为参考的常模使用,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总的来说,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该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2] 刘晋洪,张泉水,夏莉,唐建军.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7):644-645

[3] 卢莉,薛云珍,侯玉英,王卫平.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8

[4] 丘天祥,詹劲基,苏展,王铁强.深圳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08,08 (9):1668-1670

[5] 蒋立新.深圳市工业企业外来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57-59

[6] 李刚,龙云芳,詹承烈,等.纺织噪声对作业人群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27(2):83-86

(接第1854页)

这样一来中专教师对于自己专业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升教师的含金量,提高中专教育的质量。

4 小结

关注教师,特别关注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他们以德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不断下降的幸福感,却反映着中国教师群体的悲剧,越来越多的人被社会的压力和种种诱惑击败。过大的压力使得师德沦丧,而师德的沦丧又影响着下一代的中国人,如此循环往复,不能不引起人们忧心忡忡。这就使得我们要更多的关心教育、关怀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富平. 体验缺失: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J]. 教学与管理, 2010,(13) .

[2] 许思安,杨晓峰. 核心自我评价:教师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3) .

[3] 胡姗姗,吴明霞,张大均,李娜,欧阳益,朱毅. 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0) .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7

一、抽样调查数据统计

此次调研活动调查了新区3个镇、4个街道共37处较大规模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并就宿舍建筑面积、住宿人数、建筑层数、建筑产权性质、消防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一)建筑面积:37处集体宿舍中有23处建筑面积超过1000m2,占62.2%,其中面积最大的达到40000 m2。

(二)住宿人数:37处集体宿舍中住宿人数超过100人的有22处占59.5%,其中住宿人数最多是新区春丰打工楼,住宿人数达到4500人,但大多数集体宿舍的住宿人数为300至500人。

(三)建筑层数:3层及3层以上的集体宿舍有24处占64.9%,最高的有六层。

(四)建筑性质:37处集体宿舍中有20处为企业自建,供本企业员工居住,政府、企业出资建造的有11处,厂房改建的有6处,调查中没有发现建筑性质为居民住宅的集体宿舍。

(五)消防安全状况:消防安全状况调查内容分为审核、验收手续、防火分区、疏散设施、灭火器设置、室内消火栓、自动设施、人员安全意识、管理力量、管理台帐9个子项目。调查发现37处集体宿舍中仅有4处(占10.8%)全部符合上述所有项目,其余的集体宿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消防手续不齐全、消防设施不完善。统计表明:审核、验收手续、疏散设施、室内消火栓这三个子项目的合格率尚不到60%(审核、验收手续合格率为48.6%、疏散设施合格率为59.5%、室内消火栓合格率为45.9%),防火分区、灭火器设置的合格率也只有66.7%和64.9%。由此可见,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三、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群体特征:流动性大,人员具体情况难以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处于“动态”流动之中,所以只能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群体分析来进行宏观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复杂,分布范围广,行踪不确定,给具体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个体状况:文化和收入水平偏低,整体消防意识淡薄。外来务工人员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据2007年底进行外来人口统计情况表明,农民工1417565人,占外地来锡人员总数的74.5%。另外一项对新区41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以上文化仅占2.2%、高中文化占8.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3%。文化水平偏低往往导致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低收入就直接决定了其生活状况较差。生活状况差往往决定其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状况关注较少,主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连火灾报警电话都不知道,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也较差。

(三)居住情况:居住环境复杂,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处有几种形式:旅店、民居、单位、工地、租赁房。2007年12月底,XX21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居住在旅店的占1.45%;居住在居民家中的占7.87%;居住在单位内部的占13.03%;居住在工地现场的占6.90%;租赁房屋的占57.60%;其他占13.16%。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的建筑比较复杂,且主要为集体宿舍,其中有29.7%的集体宿舍为政府、企业出资建造,企业自筹资金建的占54.1%,厂房改建出租的占16.2%。一些集体宿舍大都分布在离厂较近的区域,便于员工上下班,然而在有限的周边区域里,相对来说集体宿舍的可用建筑占地面积较少,少数员工集体宿舍甚至设置在人员密集的居民区内,整体建筑较为拥挤,防火间距,消防道路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影响消防队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疏散。

(四)社会管理: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少,消防安全关注度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凌散、管理难度大,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在对其管理中虽已纳入消防安全内容,但由于职责不够明确,缺少专门管理力量,平时指导缺乏针对性,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公安消防部门和派出所人手紧、任务重,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生产生活场所难以实施经常性的消防监督管理。此外,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较少,消防知识普及率较低,以及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关注较少,增加了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加强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的消防管理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我们要把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火灾防范能力、减少火灾侵害作为关爱“新XX人”的实际行动。就如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我们进行了以下一些探讨:

(一)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模式。近年来,公安派出所三级管理工作机制的推行,将XX消防的基础控制和社会安全管理导

向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可以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和公安、民政等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将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以目标责任考核的形式纳入政府的管理内容之中,或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推动流动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最终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的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格局。

(二)将外来务工人员列为消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从基础着手,并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画册等各种媒体开展消防知识宣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外来务工人员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消防常识,及时发现身边的火灾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把火灾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宣传作用。联合辖区内各居委会开展多种外来务工人员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汇演,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观看消防录像带,开展消防知识竞赛,在社区设立消防宣传栏张贴消防安全图片,在人员密集区域张贴防火标志,出动流动宣传车,利用小喇叭和巡逻晚呼等传统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充分发挥学校宣传作用。联合辖区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发放大队消防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到大队进行参观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消防安全知识,达到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大队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充分发挥用工企业作用。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指导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学习和培训,指导企业内部开展黑板报展评、广播宣讲、举办消防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五是充分发挥消防宣传部门教育主力军作用。消防部门应主动走进企业和外来人员集中住宿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使外来务工人员学会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并掌握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及内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领,学会如何发现和整改工作岗位和住宿环境中的火灾隐患,从而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的消防安全环境。目前,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已有73万余人,集中居住点250多处且相对集中在坊前、梅村、旺庄等地,其中上规模的聚居地有20余处。改善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源头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明确此类建筑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申报登记手续,在业主办理申报登记手续过程中,对有关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把关。二是抓过程监督。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应将此类场所列入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强监督和指导,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三是抓隐患整改。对防火分区、耐火等级、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单位,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政府和相关业主,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人员,及时予以整改。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要以政府名义挂牌督办。

(四)将消防安全技能的培训纳入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上岗培训内容。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XX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08年4月,已有106.6万外来务工人员加入了工会组织,并通过工会这一基层组织形式,落实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失为探索消防安全强制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和新方法。此外,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也已有所突破,目前XX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该中心将承担起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方面职业培训工作,其中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列入其中也正在商榷之中,使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技能成为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就业的基本要求,XX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必将得到很大提高。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8

农村建设的根本——教育

一.实践参加者:默澜,xxx。

二.实践主题: 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

三.时间:2008年02月18日。

四.地点:江苏省常州市王家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 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二.调查资料: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给与了奖励。

三.调查结果: 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

四.理性思考: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在人口本身的指标中,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

不难理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三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上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

(二).尽管江苏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

五.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低素质的劳动者无法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管市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但需要的则是有技能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无法满足需求,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产业转移。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9

小组成员: 孙烨帅沈富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20岁以下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3.您觉得现在住房安全设施如何:

()总体情况良好无需改善

()一般,仍需改善

()很差,必须有措施应对

()不清楚

4.对住宿环境和卫生条件您认为:

()政府急需改善这一现状

()政府有能力就扶持一下

()过得好不好无所谓

5.您觉得您所在地区住房日常安全如何:

()总体很安全

()总体比较安全,偶尔会失窃

()总体不安全,盗窃的事经常发生

()总体很不安全,连人生安全都没有保障

()不清楚

6.您觉得住房区是否应配备活动中心:

()应该配有

()没有必要

()无所谓

以下可以选择填或不填:

您的姓名:您的联系电话:

关于城市外来人口住房状况调查报告 篇10

为了解我省高校(在并)青年教职工群体(40岁以下)的住房状况,特别是针对现存的具体问题,能够及时为有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改善策略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此,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问卷匿名填写,数据只做统计分析使用,并承诺严格为您的个人及家庭资料保密。问卷填写大约会耽误您5分钟的时间,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所在的学校全称是: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2、您的性别: ①男②女√

3、您的年龄是__28____周岁

4、学历情况: ①本科及以下②硕士√③博士 ④博士后研究人员

5、您的岗位类别:①专职教学科研√②教辅③管理④工勤服务

6、您的职称是:①

①初级及以下(或科员)②中级(或科级)

③副高级(或处级)④正高级(或厅级)

7、您的工作年限是___1个月______

8、您的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己婚√③丧偶④离异

9、您目前的每月收入:②

①2000元及以下②2000-4000元√③4000-6000元④6000元以上

二、住房基本情况

10、您现有住房情况是:

①租赁住房√②单位宿舍③购买政府经济适用房

④租住政府廉租房⑤自购商品房⑥自建房屋⑦其他

11、您现在的住址平常是与__⑤____家庭成员住在一起。

①独身一人居住②夫妻二人③与未成年子女合住 ④与父母合住⑤带着子女与父母合住⑥其他

12、您现在的住房面积是_60__平米,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约__15___平米。

13、您从现居住房屋到最常工作的校区,采取的主要交通方式是:③ ①步行或自行车②乘坐校车③乘坐公共汽车

④乘坐出租车⑤自驾车⑥其他(请注明)

14、您从现居住房屋到最常工作的校区,一般需要在路途上花费_10____分钟的时间。

15、您的家庭(如单身则为个人开支)每月在住房方面的开支,占到家庭总收入的:②

①10%以下②10-30%③30-50%④50%以上

16、您对现在的家庭居住情况满意吗?④

①非常满意②满意③一般④不满意⑤非常不满意

17、您对现在的家庭居住情况,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选):① ①面积太小②经济负担重③小区环境差④生活或出行不方便⑤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18、您对您的住房改善抱有___①____态度。

①迫切希望改善②希望改善,但不要造成太大经济压力③能改善更好,现在也能凑合④主观上基本没有改善的愿望

19、您觉得您最有可能通过__④_____途径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①自行购买商品房②单位职工团购③政府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 ④针对高校教工群体的专项住房解决方案⑤其他(请注明)_______

20、综合考虑未来房价走势和经济负担能力,您认为目前太原房价① ①偏高②合适③偏低④不清楚

21、您近三年是否有购房的意向? ①

①有意向②无意向—

—若无购房意向的话,您近三年没有意向购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房价高而收入低,无法购房b.租房更划算,不打算购房 c.已经购买了住房d.其他(请注明)_______

22、您觉得目前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于解决青年教工住房问题: ③ ①非常有帮助②有一定帮助③没多大帮助

④根本没帮助⑤不清楚

23、您认为,您所在高校管理层对目前青年教工住房问题的态度是② ①不重视,从没提过②提过,但一直未有解决方案 ③提出各种解方案,但没有落实④ 方案已确定,正在落实

24、如果可能的话,您最倾向于学校以何种方式,帮您改善住房条件?④

①直接提高收入待遇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提供住房补贴 ③租住学校福利性周转房④学校出面与开发商合作商品性住房 ⑤其他(请注明)_______

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报告 篇11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定位,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京奎主要牵头调研的《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报告(2016)》,基于对我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全面系统的入户调查数据,样本覆盖全国32个城市,包括家庭户样本2635个、家庭成员样本6651个,与20相比,家庭户样本增加了28.16%,家庭成员样本增加了27.88%。内容包括“住房及基本消费支出”“住房消费偏好与交易信息”“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住房调控政策影响”“住房消费景气调查”等。

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对全国70个城市近5年的住房价格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20上半年住房价格风险最大的十个城市为厦门、合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惠州、韶关、无锡、福州。

2016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风险几乎为近6年最大,这使得在2016年国庆前后,北京、天津、深圳、广州、上海等5个一线、准一线城市启动了更为严格的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2016年住房价格风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动,由一线、准一线城市逐步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尤其是无锡、郑州、厦门、惠州等城市。

在住房价格评价方面,一线、准一线城市的房价会继续坚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房价会面临加大的下行压力。

报告特别对房地产税收、限购限贷、房贷政策等近年住房消费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五成的城市居民认为现行的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不会对其购房行为产生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家庭对房产税调整较中西更为敏感”。

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

报告发布了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该指数对全国70个城市近五年的住房价格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指数显示: 2016年前3季度,住房价格风险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无锡、北京、郑州、上海、合肥、厦门、青岛、深圳、惠州、石家庄;2016年上半年住房价格风险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厦门、合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惠州、韶关、无锡、福州。该指数还进一步反映出:年上半年及全年深圳的住房价格风险均为最大,经过2016年的一系列调整,深圳的住房价格风险整体有所下降,但其二手住房仍存在较大风险;2016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风险几乎为近6年最大,这使得在2016年国庆前后,北京、天津、深圳、广州、上海等5个一线、准一线城市启动了更为严格的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2016年住房价格风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动,由一线、准一线城市逐步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尤其是无锡、郑州、厦门、惠州等城市。

天津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高

“天津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高,且住房市场对调控的敏感程度较高。”根据该研究成果,周京奎指出,天津被调查家庭未来一两年卖房原因为改善住房条件的比例是除深圳以外最高的,而未来一两年购房意愿为非常不可能或较不可能的比例是除了深圳外最低的。这些可以部分解释2016年1-9月间天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但在调控政策出台后,新建商品房交易价格环比增速由9月份的4.2%下降到10月份的1.3%,二手房交易价格环比增速由9月份的4.1%下降到10月份的1.2%,如果考虑到天津的调控强度较低,反应出来的住房市场对于调控的敏感程度依然是较高的。

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

在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中,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家庭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一线、准一线城市家庭中有接近80%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而认为房价低的占比较低,而东部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均约有七成的家庭认为房价非常高或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户主理想住房消费面积不存在城市类型或者区域差异,而年轻的家庭户主理想住房消费面积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户主。相对于其他收入类型家庭,低收入家庭户主有更大比例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较高,其理想住房消费面积相对较小,该类型家庭未来一两年买房更多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而高收入家庭户主相对更多是为了投资。

在住房价格评价方面,一线、准一线城市的房价会继续坚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房价会面临加大的下行压力。

住房新政的调研

报告特别对房地产税收、限购限贷、房贷政策等近年住房消费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研。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城市居民认为现行的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不会对其购房行为产生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家庭对房产税调整较中西更为敏感”。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对家庭购房行为没有影响的比例为61.46%,提前购买的比例为18.15%。2016年国庆前后,部分城市重新实施了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回访数据显示,48.34%的被调查家庭认为重新实施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将影响其购房行为。报告认为,住房调控政策的不稳定将对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限制性政策持续调整阶段,该限制性政策对城市家庭住房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同时也表明,限购、限贷政策对于抑制住房过度消费有显著效果。

周京奎表示,应积极探索利用房产税取代调控政策可能性,明确不同城市房地产调控目标和政策选择,保障调控政策的稳定和持续性,调控应当以“保福利、稳市场、促增长”为目标,防止住房价格大起大落。

上一篇:培养优秀生计划下一篇:努力实现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撑杆跳”(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