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2024-06-02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精选7篇)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1

活动通过提问和语言故事地一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并得到了全班的共鸣。对于教具的选择,我也是作了精心准备的,目的也是为了配合达到教学目的。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简单的,小朋友们通过欣赏故事、动手操作,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过渡得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始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幼儿没有主动发言的。希望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自己的方法为不同等分的馅饼块分发同样数量的豆豆。

2、感知不同的数数方式及多种不同的等分方法,初步理解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3、积极运用自己的图示方法进行记录。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豆子每人12粒以上,三等分圆的操作硬卡,圆片多个,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观察材料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做豆豆馅饼,县看看我们都有些什么材料吧。

2、数豆豆

做豆豆馅饼,今天每个人需要取12颗豆豆,不多也不少,说说你怎么取到正好12颗豆豆呢?

二、幼儿操作,尝试分豆豆

1、第一次做馅饼

1)现在开始做馅饼,请把馅饼对着一下,用笔把中间的折痕用笔描出来。看看现在馅饼分成了几块?

2)请你把12颗豆豆分到馅饼上,每块豆豆一样多,12颗豆豆都分完。

3)说说你分的结果是怎样的?

4)说说我们刚才做了什么件什么事?请你把刚才做的这件事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记录纸上,记得告诉别人两个内容:馅饼分成两块,每一块分到了6颗豆豆。

5)幼儿操作,记录。

2、第二次做馅饼

1)再来做馅饼,请把馅饼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用笔把中间另一条折痕也用笔描出来。看看现在馅饼分成几块?

2)操作过程同上,感受分成地块馅饼,每块分到3颗豆豆并做记录。

3、第三次做馅饼

1)有个难一些的问题,你能把馅饼分成同样大小的三块吗?

2)把你想到的办法给大家看看,是不是分成了同样大的三块?

3)给幼儿提供三等份圆的操作卡,一个新的馅饼,运用操作卡,把馅饼分成3份。

4、第四次做馅饼

1)请幼儿在三等分圆的基础上,尝试把馅饼分成6份,用笔描出来。

2)给六等分的馅饼分豆豆并记录操作结果。

5、教师小结

1)看自己的记录纸,你记录了几件事情?

2)从记录的这些事情上,你发现的什么秘密呢?

三、游戏:找朋友

1、我们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啊,我们也来分一分好吗,你觉得我们这么多小朋友2个2个在一起,可以分几队?3个3个分,可以分成几队。6个6个分可以分几队。

2、游戏好玩吗?那你觉得4个4个能分均匀吗?可以分几队。还有5个5个呢?我们到外面继续玩好么?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数豆豆的乐趣,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情表现数豆豆的快乐。

3.了解游戏规则并能积极参与,体验结伴游戏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感受数豆豆的乐趣,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情表现数豆豆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个浅浅的盘子、若干豆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数豆豆

1.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黄豆,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我们说得更好听一点——圆溜溜,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豆豆的样子:豆儿豆儿圆溜溜。

2.看看我在做什么。

教师根据歌词来数豆豆:一、二、三、四,我在干什么?(数豆豆),豆儿豆儿怎么么样?(圆溜溜),接着数,五六七八哎哟哟(抓一把豆豆)真开心呀!装进我的小裤兜。

豆豆去哪啦?口袋里了,这个口袋还叫做裤兜。你的小裤兜呢?

这边的兜兜还是空空的呢(教师指另外一边的兜兜),我们再来数一次吧。请你们跟着严老师一起来数豆豆吧,一边念歌词一边引导孩子做做动作。

数豆豆这么好玩,我们再来数一次。

二、学唱歌曲

1.我还要来数豆豆呢,听好了,这次我是怎么数的。

教师示范唱一次。

这么有趣,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数到豆豆真开心,我们把开心的样子做出来,可以这么做?(哎哟哟)。

2.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来唱一遍吧(伸出一只手数豆豆,另一只手当做盆子)。

3.这么有趣的歌,你最喜欢哪一句呢(唱那一句最开心呢)?再来唱一次。

三、跟钢琴伴奏唱歌,玩“点豆豆”游戏

下面,你们都是小豆豆哟,

我来看看,哪个小豆豆圆溜溜的,(教师表扬圆溜溜动作的幼儿)(也可以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做一做豆豆的动作,大家学一学)

这些圆溜溜的豆豆在盘子里呢,我要来数豆豆了,数到的豆豆要站起来哦。(停一停,站起来了吗?到我的身边来)然后继续数。

严老师这里有一个大兜兜,(出示大兜兜),我要把歌声好听的豆豆都装到我的`大兜兜里。——师幼一起唱,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请点到的豆豆到大兜兜里来吧。

哇,还有好多的豆豆呢,兜兜里都要装不下啦,那先请你们这些豆豆回到盘子里,我们再来数豆豆,好吗?

进行3-4次。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看,在活动中是不需要使用图谱的,在活动中我加入了图谱反倒是让孩子们觉得是无所适从了。在第一部分熟悉歌词时,只要和孩子们一起边指着豆豆,边数一数就好了,这样孩子们就清楚易懂。

整首歌曲的调子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天的活动由于熟悉歌词上掌握的不太好,所以在后面的歌唱部分也就打了折扣,孩子们不敢唱出来,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比较紧张,所以在学唱歌曲部分一带而过,孩子们没有透彻理解歌词的内容,比如:哎哟哟,是很开心的,应该让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开心的动作,还可以请孩子们伸出一只小手,另外一只手当做盆子,来数豆豆,这样趣味性就更浓厚了。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4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歌唱和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学习游戏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指偶一个

活动过程:

1、朗诵儿歌〈拉大锯〉进教室。

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幼:看大戏。(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

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音乐游戏《找朋友》

幼儿找朋友结伴游戏。

6、和父母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师: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吗?“出自:屈;老.师”(音乐《找朋友》找到爸爸妈妈做游戏。)

7、歌曲〈小宝宝睡觉〉。

8、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学唱新歌是比较难的,而且第一课时不是很好上,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手指游戏《点点豆豆》,并配以欢快活泼的曲子,让幼儿边唱边玩慢慢习得。正因为点豆游戏有一定的情节,趣味性,这就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题性提供了保证,活动中采用了手指拟人的手法唱歌,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多种形式,主动地去歌唱游戏,幼儿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手指点豆顺序进行讨论外,还进行了初步的结伴游戏,从而对幼儿进行了交往和遵守规则等社会化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快乐的。

另付:儿歌《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

就是不让二妞去。恩。。。。

歌曲《点点豆豆》

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5

游戏目标:

1.通过夹豆豆的动作,锻炼手部力量和手眼的协调能力。

2.通过夹豆豆比赛,引发幼儿使用筷子夹豆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游戏。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大盘子8只,筷子、小碗人手一套。

2.大豆若干,记录表4张(土豆组、萝卜组、青菜组、茄子组各一张)。

3.《手指歌》等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一、组织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幼一起表演手指游戏《讲卫生》、《手指歌》,让幼儿灵活手指,激发兴趣。

(一)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筷子。

1.引导观察豆子颜色、形状。(豆豆真漂亮,圆圆的,光光的,亮亮的……)

2.出示筷子,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教师示范夹豆子,边夹边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黄豆豆、黑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拣到我的碗里头。”

(二)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分成四组(土豆组、萝卜组、青菜组、茄子组)。每位小朋友一双筷子和一只小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夹豆豆的过程。夹完以后,小朋友再和家长一起数一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卡,贴在记录纸上。看谁夹的豆豆最多,为胜。最后四个小组各选出一名获胜者进行决赛,最终评选出本次活动的前四名。

(三)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重点观察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情况。注意:用右手使用筷子。

二、游戏评价,结束活动。

1.表扬优胜者以及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指出游戏活动中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

2.教育幼儿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过程中我配合上班里幼儿之间友好关系教育进行绘画。首先让幼儿仔细观

察他的好朋友的特征,并且教授幼儿根据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区别人物,表现人物的基

本特征。孩子们能把自己和好朋友大致的外部轮廓画出来,但是有部分幼儿忘了把耳朵、头发等小特征画上去,经过老师提醒,孩子们能独立完成作品,并且还添画上了太阳、小鸟、小草等。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在集体面前对孩子们的作品作出详细的评价,只

是在收图画纸时给予孩子们简单的表扬,我想如果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应该让孩子介绍

一下自己的作品,让孩子具有愉快的心情。

2、今天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比平时更加活跃。在介绍了游戏规则后,我让孩

子们自己选择加入金豆豆或银豆豆的小组,因此,孩子们能迅速的记住自己的组别。但

是由于老师没有说清楚进入粮仓后要迅速拉成圆圈,所以造成金豆豆一组的幼儿听见老

师的指令到达了粮仓后并未手拉手成圆圈,只是蹲在了粮仓的线上。因此在第二次游戏

前,我补充了游戏规则,孩子们就能正确的进行游戏了。

中班游戏课教案《夹豆豆比赛》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321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好玩的毛巾》》:中班教案《好玩的毛巾》适用于中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主动探索毛巾的不用玩法,在玩毛巾的过程中两臂动作协调,对玩毛巾有浓厚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毛巾的快乐,初步尝试毛巾的不同玩法,练习跳、钻等基本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好玩的毛巾》教案吧。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封闭圆,并体验丰富色彩。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棉签,画有瓶子形状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1、演示与讨论

(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糖豆豆,看看它在哪里啊?(瓶子里)知道它是怎么进去的吗?(装进去的)对,刚才熊宝宝打电话告诉李老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说今天是它的生日,它想邀请李老师和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小朋友想不想去啊,(想)老师知道熊宝宝最喜欢吃糖豆豆了,看这是李老师为熊宝宝准备的生日礼物,小朋友想不想为熊宝宝准备生日礼物啊,(想)今天李老师为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瓶子,请小朋友在瓶子里装上颜色丰富的糖豆豆,看谁装得多,装的颜色丰富,一会熊宝宝就请谁吃糖豆豆。

(2)请每位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往瓶子里装糖豆豆,小绵签的本领可大了,能把无颜六色的糖豆的都装进这个漂亮的瓶子里,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学哦。

(3)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是怎么把颜色丰富的糖豆豆装进这个漂亮的瓶子里的。

2、出示画好有瓶子的作业纸

(1)小朋友看着是什么呀?(瓶子)小朋友知道这个瓶子是干什么用的吗?(装糖豆豆),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用这些颜色丰富的颜料,把无颜六色的糖豆豆装进这个漂亮的瓶子里。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二:创作要求

1、要把无颜六色的糖豆豆,都装进这个瓶子里,这样瓶宝宝就会变得更漂亮了。

2、提醒幼儿吧袖子卷起来作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并换不同的颜色。

四:引导评价

请小朋友说说你的瓶子里都装了那些颜色的糖豆豆。

五: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豆豆收藏家教学反思 篇7

在进行《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时,随着主题的深入,《豆豆水果店》开张啦!有了前几次“超市”游戏的买卖经验,我在示范游戏的时候就准备简便些让孩子们有更多游戏的时间。我当了水果店的营业员,请文杰小朋友当顾客。我招呼道:“欢迎光临!你想买点什么?”文杰说道:“你好!我想买香蕉。”于是我拿起一只香蕉给了文杰,并说道:“1元钱。”文杰将钱给了我。互相道完“再见!”正准备离开时,我忙叫住“好了,把香蕉还回来吧。”于是顺理成章地另外请两个孩子,一个当顾客,一个当营业员,也像刚刚我们那样进行游戏。介绍玩新游戏后,其他游戏也开出来了。点心店、理发店、娃娃家、出租车等等游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为这次的新游戏,我来到“水果店”这里,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只见慧慧小朋友卖完了苹果,走了一段后,又把苹果还了回来。这时我感到非常的纳闷,问道:“慧慧,苹果怎么还回来了呀?你可以带着苹果去娃娃家做客啊?”慧慧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刚刚玩游戏的时候,不是也叫文杰他们买完了东西还回来的吗?”听了她的话,我顿时无语,“是啊,刚刚我也是这么做的呀!”

进行完这次游戏后,我深入的进行了反省:游戏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想这个答案,对我们成人来说无庸置疑:游戏,当然是假的,是为了玩玩而已的。可是对幼儿来说,答案却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会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游戏角色,游戏对他们来说就是“真”的。在玩角色游戏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个妈妈有模有样地抱着宝宝在哄宝宝入睡(尽管这个宝宝只是一个洋娃娃。);一个顾客有模有样地喝着饮料(尽管这个饮料是空的,甚至还有点脏。);一个点心厨师正在有模有样地烧点心(尽管锅里是什么东西也没有。)……。是的,对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游戏。他们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会利用物品虚拟地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而对于第一次开展的游戏,他们还不会玩,就会完全的模仿成人的游戏了。像我刚刚上述的行为自认为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尽量的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模仿给幼儿,幼儿再进行模仿。可殊不知,小班幼儿模仿意识很强,他们还不会有目的的取舍,分不清什么是游戏,什么是现实,会完全照搬教师的游戏行为。这样,才产生了游戏中慧慧还苹果的事件。所以,我想我们教师在给幼儿示范游戏的时候一定要秉着“真游戏”的观念,认认真真地给幼儿进行示范游戏,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加快乐的沉浸在他们的游戏世界里。

上一篇:灵秀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下一篇:X区委组织部汇报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