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初中

2024-09-19

《百年孤独》读后感初中(精选6篇)

《百年孤独》读后感初中 篇1

虽然我到这个年纪才第一次读《百年孤独》只能说明我阅读量的匮乏,但我侥幸觉得这也是缘分的一种:也许只有这个年纪的我,才是和它相遇的最佳节点。

仅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本书一定会是我最爱的一本书,就像奥利雷亚诺上校曾确信他对预兆的感知、乌尔苏拉确信自己会在雨季结束后死去。

我的东方眼睛被拉丁美洲的原始风情迷得七荤八素,我的死水心境被布恩迪亚们的出人意料伤得七零八碎。马尔克斯用他的想象力与经营力将我的心裹在蜂蜜与香料中反复灼烤,每一次炭火的贴近都能使我在惊痛中闻到扑鼻的香气:人物的命运总是精准地击打在我僵硬麻胀的痛点上,我时常在这样悲伤的沉迷中为其叫绝。

我爱极了这个魔法与科学并存、原始与现代交叉、魔幻与现实共融的光怪世界,一切神奇都有理可据、一切神秘都有根可循,马孔多的一切诞生于这样的魔幻中,最后又消失在这魔幻孕育的预言里。马尔克斯从未破坏这样的魔幻,吉普赛人进村普及科学时魔幻没有消失、热武器战争波及村庄时魔幻没有消失、香蕉公司入驻后我一度以为这片土地要失去它的魔力了,但一场恒恒久久没有尽头的大雨又洗净了它,魔力与末日一同回到了马孔多。感谢马尔克斯,布恩迪亚家族的消失也许是这场我最爱的幻梦里最大的悲剧,但魔幻始终没有消失,我依然拥有着这场幻梦。

我的害怕是因为我在阅读到一半时,发现这本书是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我不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但我害怕马尔克斯会通过剥夺马孔多土地上的魔力而暗寓拉丁美洲的遭遇与伤痕。幸而他没有。只要他没有,这充满魔幻的土地依然是我最爱的世界,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就可以不再和拉丁美洲有关,甚至不再和马尔克斯本人有关,它只与我有关,它仅仅是我思考的灵感与幻梦,是一颗名为“孤独”与“命运”的糖果,滋味悲伤又回味无穷,我可以在细细咀嚼间进行那项我将持续一生的思考:对我自己和人生的挖掘、反思、畅想。

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与命运浑然一体,渗透在每一代布恩迪亚的呼吸举止间、家具摆件中,每一个神态、每一个物件都是孤独的象征、都是轮回的预兆与归宿。我无法分清布恩迪亚们是因命运而孤独,还是因孤独而走向了属于他们的命运。就像我依然无法看清这故事的真义,无法看清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我知晓其中的内容,但我无法解释。我在布恩迪亚们的身上看到了人类共通的孤独与命运,我看通这故事的那一天,也许是我对这迷雾世界有所见解的那一天。

《百年孤独》读后感初中 篇2

霍·阿·布恩蒂亚是梦想和孤独的开始。他带着妻子翻山越岭, 用了两年多时间, 寻找大海未果, 才在树木茂密的地方建立了马孔多村。他认识了预言者梅尔加德斯, 从此整个家族的命运与梅尔加德斯紧密相连。他的心总不安分, 不断探险, 做科学试验, 尝试改革, 反对外来者的强权干涉。梅尔加德斯死后, 他就失常了, 后来被绑在树上孤独地度完余年。

第二代中的奥雷连诺是家族中最出色的人。他沉默寡言, 孤僻异常, 独立倔强。他整天在作坊里炼金鱼, 不问世事, 而先知梅尔加德斯的指点, 让他的人生从此发生重大的转变。他一生中, 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 三十二次都遭到失败。他的十七个儿子, 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他遭到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他喝了掺有大剂量毒药的咖啡, 却依然活过来了。他成为国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最后还是在孤独和虚幻中死去。

其他布恩蒂亚家族的人都一样, 有梦想, 有渴盼, 努力挣扎, 却始终摆脱不了孤独和空虚的命运。

海德格尔指出:“所有按灵魂的意义来看活着的东西, 都贯穿着灵魂之本质特征, 贯穿着痛苦。凡有生者, 皆痛苦。”《百年孤独》中的人物似乎也在告诉我们, 作为生命, 人或许注定了要孤独到底。

一个人, 有追求, 有渴望, 他因此与众不同, 也因此灵魂孤独。这种孤独有时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推动他去改变现实, 去开拓未来。奋斗的过程是充实的, 能享受到生命的尊严, 体味到人生的意义。然而, 努力过后, 一切重新回到原点, 他还是孤独的。孤独—挣扎—孤独—消失, 这样的人生轨迹, 不仅仅属于布恩蒂亚家族。

追逐梦想, 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也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进步。然而, 伴随梦想的孤独, 人类似乎也无以摆脱。除非, 像布恩蒂亚家族一样彻底消失。那么, 梦想也随之消失, 孤独也不复存在了。孤独不能消失, 人类对它也并非无能为力。关键, 看你怎么认识它, 对待它。

既然明白了孤独是生命的馈赠, 那么, 孤独虽然痛苦, 却并不可怕。面对孤独, 要么战胜它, 让它消失;要么, 被它战胜, 让你毁灭。坦然接受, 是战胜孤独的第一要诀。坦然地接受之后, 你才有可能平静地忍受孤独, 平静地与孤独周旋, 或许还可以享受孤独。反之, 当孤独逐渐吞噬你的时候, 你除了堕落灵魂, 毁灭身体, 别无他法。

如果, 你不想按部就班地生活, 希望活出自己的生命特色, 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 那么, 你应该明白, 梦想总比现实美好, 总超越存在, 总有些与众不同。那么, 你肯定会遭遇不理解、误会, 甚至孤立。有时, 你在他人眼里就是独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因此, 你必须坦然面对孤独, 一个人奋斗, 按照你对人生的设计走下去。这样, 你才真正享受了自己的生命, 才完成了一个人精彩的历史。而当你以人类的视野构建你的梦想时, 你所享受的快乐足以战胜一己的孤独, 你的孤独也就悄然隐遁。可见, 孤独虽然不能避免, 却能够战胜, 这就是生而为人的伟大与尊崇。

由此, 我们似乎能够理解布恩蒂亚家族的悲剧命运了。他们或许缺乏足够的思想指导, 或许没有宏观地思考自己的命运与人类的关系。总之, 在我们眼里, 他们的孤独虽然注定了无法避免, 却原也是可以战胜的。只是, 他们还没来得及找到正确的途径, 就在一阵飓风中消亡了。 如果, 再给他们一百年的时间, 家族的命运或许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百年孤独》读后感初中 篇3

关键词:外来职工及其子女;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孤独感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西部大开发项目的深入实施,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西部少数民族边疆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外来职工这一新群体,根据有关人口学资料显示,外来职工这一群体已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很大的比例,这一群体的子女教育也成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这类群体工作性质的局限,此种工作模式给外来职工的生活及其子女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可能对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一定负面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孤独感,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为今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当前研究的动态

2.1国外研究动态

最近十几年来,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的研究表明,孤独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显然,孤独感方面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及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课题。最近几年,有关孤独的咨询与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Murphy和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的人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不到位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综合运用其它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

2.2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孤独感研究最近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各年龄段都有涉及,但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明显偏少,这是现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我国现在的研究涉及了儿童所处环境,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点,学业不良、同伴接纳、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这种特别的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二、问题提出

2.1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外来职工子女在青春期阶段表现出敏感、易感情用事,有较大的依赖性,孤独、焦虑、寂寞、封闭。而孤独感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本研究就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为今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外来职工改善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有效的建议,使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2.2孤独感概念的提出与历史

“孤独”源自医学领域,用于表述个体在人际交往与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功能障碍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家将其借用并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认为是一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和体验。总结文献发现,学者对孤独感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Leokamer(1943)提出孤独感是个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是社会人际交往技能、认知能力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一种现象。Sullivan(1953)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与人类的亲密需要或密切的人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体验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Jeny deJong-Giereld(1987)将孤独感理解为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开创孤独研究先河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韦斯(Robert S.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Peplau 和 Perlman(1981)则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并建议应该从人类需要、认知加工和个体行为三个主要的理论角度来理解孤独感: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多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笔者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有缺陷时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消极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临床及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

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与研究成果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孩子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行为风格。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学校背景,探讨同伴与孤独感的关系,而家庭同样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就个体发展而言,社会知识、技能,道德规范的获得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教养,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受到重视。我国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同龄伙伴较少或几乎没有,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多数会感到孤独,所以探讨初中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已有研究发现,家庭功能是影响子女孤独感的关键因素,但以往的研究过多地集中于家庭整体功能对孤独感的影响。而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研究多集中于儿童、大学生等,如儿童中特殊群体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以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为主要影响因素;还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其气质类型中的社会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大部分因素呈显著相关。因此本研究试图以外来职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3.1被试

本研究采用按班级分层抽样与个人自愿配合的方法,从新疆哈密石油基地某中学(全部为外来职工子女)抽取九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00份。通过统计软件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回收率为87%,其中男生42人,女生32人。

3.2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该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Perris C等人共同编制的,是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国内岳东梅等(1993)将其翻译修订成中文版,修订后的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58个项目,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7个项目。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与理解(F1)、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偏爱被试(F4)、拒绝否认(F5)、过分保护(F6);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M1)、惩 罚 严 厉 (M2)、过 分 干 涉 与 过 分 保 护(M3)、偏爱被试(M4)、拒绝否认(M5)。该量表采用1~4级计分,1~4分别表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青少年孤独感量表

该量表是由阿舍等人(1984,1985)编制的,经国内邹泓修订,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包括4个维度: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消极)评价和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这四个维度代表孤独感的不同侧面,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8-0.87之间,总体为0.92。除社交能力知觉的高分代表积极评价外,其他三个维度的高分均代表消极评价。将社交能力知觉维度反向计分后再和其他三个维度得分相加,取其平均分作为孤独感总均分。问卷由21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从1“一点也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

3.3 施测过程

本次问卷调查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测试时间大约60分钟。研究者担任主试,简单介绍此次施测问卷的目的以及做题的规则,然后进行答题。最后所有问卷统一收回并做处理。

3.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四、结果

4.1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得分情况

不同性别的外来职工子女在孤独感量表四个维度即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上的得分情况如表4.1

由表分析可知,初中男女生孤独感各维度得分差异较小,男生孤独感略高于女生。

4.2父母教养方式总体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情况见表4.2。

由表4.2可以看出,外来职工子女在父亲教养方式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过分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在母亲教养方式中,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拒绝否认。也就是说,父、母情感温暖与母亲惩罚严厉这3个因子得分较高。

4.3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4.3.1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总体初中生孤独感性别差异分析

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总体来说比较低,通过协方差分析验证“性别”变量是否为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来确定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是否存在差异。首先将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得分作为中心,以孤独感总均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男、女)”为自变量,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因子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4.3。

由表4.3 可知,在总体初中生水平上,性别并不是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也即在不同性别水平上父母教养方式对总体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之间无差异。

4.3.2 不同性别初中生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以初中男生孤独感得分为因变量做其对所有父母教养方式因子的回归分析,见表4.4,回归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β=- 0.34,P<0.001)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β=0.31,P<0.001)可以显著的预测初中男生的孤独感。

以初中女生孤独感得分为因变量做其对所有父母教养方式因子的回归分析,见表4.5,回归表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β=- 0.40,P<0.001)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β=0.19,P<0.01)可以显著的预测初中女生的孤独感。

表 4.5 初中女生孤独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表

4.4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孤独感中对重要关系的未满足程度维度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r=-0.32,p <0.01)、母亲(r=-0.44,p<0.01)情感温暖及父亲过度保护(r=-0.30,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母亲情感温暖与孤独感中纯孤独感(r= -0.30 ,p< 0.01)、社 交 能 力 知 觉 (r=-0.26,p<0.05)、同伴关系评价(r=-0.27,p<0.05)及孤独感总均分(r=-0.28,p<0.01)均成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将父亲、母亲维度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将孤独感总均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父情感温暖、父过度保护、母情感温暖三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具体见表4.6。

以上数据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因子不仅进入了方程,且影响显著,因此能很好地预测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

五、讨论

5.1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状况分析

研究表明,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其他因子中,除与父亲偏爱、母亲偏爱无明显相关外,与其余各项均呈正相关。这说明父母给予子女越多的尊重、理解和情感温暖,子女的孤独感就会越少;越是对子女采用否认、拒绝、过度干涉等教养方式,则子女的孤独感则越多;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与父母偏爱被试均无显著相关,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偏爱对其孤独感影响并不明显。

在积极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外来职工子女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并学会了如何处理心理冲突,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体验,相反在消极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中学生,则感受过更多的拒绝否认、惩罚,使他们缺乏交流沟通,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因此其孤独体验相对较多。为明确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关系,本研究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在回归方程中,父亲方面:父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子女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以期对孤独感的重要性而言依次为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其他维度未进入最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母亲方面:母亲情感温暖对子女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对孤独感的重要性而言依次为母亲情感温暖、母亲严厉惩罚、母亲偏爱被试,其他维度未进入最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这说明学生是否有孤独感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情感温暖。可见,父母应给于学生更多的温暖、关爱、理解和保护,尽量少的干涉他们的自由,减少对他们的惩罚和拒绝。这样有利于他们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冲突,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减少孤独感。描述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母亲惩罚严厉得分较父亲惩罚严厉高。这可能是因为外来职工子女与母亲接触的机会较多,受到母亲的管制约

束较多。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拒绝否认得分均最低,这说明现代社会的父母更加重视对子女各种要求的满足,更多地给予其各种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

总之,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发现,外来职工子女在父母教养方式中最多体会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尤其是来自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5.2.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可能由于当前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和进入中学后学生学习任务的增加。在性别变量上,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相一致:有的研究者认为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而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孤独感没有性别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中分析的变量不同。对于总体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而性别变量并不是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

分别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初中男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对其孤独感有重要影响,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水平越高初中男生孤独感越低,父亲惩罚严厉水平越高初中男生孤独感越高。对于初中女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对其孤独感有重要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水平越高初中女生孤独感越低,父亲过分干涉水平越高初中女生孤独感越高。

5.3.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度保护因子是影响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的主要因素,三者都能很好地预测儿童孤独感的发生,即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则孤独感越低。总的来说,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如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会使子女体会到更少的孤独感。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尽管以往研究的被试对象分别是普通大学生、普通小学儿童和小学学业不良儿童,但结果中较一致的结论是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权威的象征,而母亲往往是提供温暖与体贴。本研究中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对其子女的孤独感作用显著,而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对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作用不显著,这说明父亲的过分保护对降低子女的孤独感作用大于母亲。父亲过度保护可以预测外来职工子女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知觉方面孤独感的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外来职工子女与父亲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少,缺乏父亲过多的关爱,而一旦受到父亲的过度保护,就使他们更容易体会到亲密情感。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外来务工家庭中父亲充当一个慈父的角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减少其孤独感方面。

当父母采用积极良好的教养方式时,子女和其父母的情感交流也是积极、友好的,同时他们把在家庭中获得的这种积极体验带到社会交往中,从而减少了孤独感的体验。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情感的积极反应会使子女对消极情感如孤独感的体验降低。这提示我们父母在与子女相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外来职工,要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方式。对于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父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对子女的抚养中来,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六、结论

6.1本研究通过对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关系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新疆外来职工子女中,初中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总体孤独感体验没有显著差异。分别研究表明,对于初中男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对于初中女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

(2)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度保护因子是影响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的主要因素,子女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则孤独感越低。

(3)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会使他们体会到更少的孤独感。

(4)父母各自鲜明的特征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独生子女的孤独感,父亲过度保护对降低子女孤独感的作用大于母亲过度保护的作用。

(5)父母的理解、关爱有益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而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则是子女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6)在家庭系统研究中要更加重视父亲的作用。

6.2 解决措施与建议

(1)初中生应正确认识孤独感,了解孤独感产生的原因,进行自我调适,如参加社交活动,丰富生活,充实自己,减轻孤独感。

(2)学校应加强初中生人际适应性指导,对初中生孤独感问题给予科学和正确的引导。

(3)外来职工应注重家庭亲密,增加沟通,家长要尽可能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并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同孩子加强交流。

(4)还可通过改善父母之间关系降低子女的孤独感。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从而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5)父母应注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理解与关爱是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减少孤独感有重要作用。

研究总体结论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密切联系,父母教养子女方式不民主的家庭其子女孤独感水平远高于教养方式民主的家庭;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是影响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的主要因素。父母的理解、关爱有益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而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则是子女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提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子女的意见,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否则会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本研究还表明,父亲的拒绝、否认是中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是中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保护因素。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应当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重视父亲的作用。

综上所述,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温暖理解与关怀,减少过度的拒绝与否认,本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以预防中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七、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样本量比较小,只选取了一个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比如研究哪些因素可能在这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其次,应考虑外来职工子女与城市孩子或与农村孩子之间的差异比较,并深入探讨其原因。还可进行对比研究,设置实验组,区分孤独感高分组与低分组,深入研究高低分组下的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等。

八、参考文献

[1]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

[2]陈梅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6.

[3]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师范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5,3.

[4]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

[5]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母行为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5,10.

[6]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0-131.

[7]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03.5,5.

[8]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

[9]胡军生,滕兰芳,王登峰.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

[10]廖美玲,阮思静.厦门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

[11]应湘,叶小红.外来工子女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

爱和孤独《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4

爱和孤独(《百年孤独》读后感)

好吧,打扫一下多年的尘土,写一些。感到自己成长了的文字。距离上次写博文,应该是很久很久了吧。奇怪为什么要写,为什么不写呢。感觉博客并不是个有市场的东西。好吧,就让我来把它变得有市场起来吧。 孤独与爱。想到这个话题就是无比的兴奋啊。 也许吧,也许是作为作家是一件幸福的事吧。这种写法,好像是一种所有材料都准备充分,凭借直觉,信手拈来的创造一样。就像画家自如地叙述画作一样。这是艺术的天地。这是自由的表达。他可以在某个地方多用几块砖头来搭一个,整体上十分和谐的台子而不用担心突兀的问题或者是空缺凹陷的问题。 读起来,比看电视剧还精彩。艺术,给艺术门外的客人们最好的交流,就是美好,激荡起客人们心中那份似乎一直存在又似乎走了太久的自由情感,甜甜蜜蜜的。 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概念化地词语,魔幻现实主义,才明白自己又一次掉进了经验的泥淖里,克里希那穆提,简单自由,如果我时时刻刻主义自己有没有陈旧也不太好吧。自由应该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吧。不然,人会疯掉的吧。你提供的方法很好。我愿意采用。但是我不能让自己被摔在那里。 言归正传,我完全是把它当做一个似乎真实的故事来读的。还一直在考量这是不是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关系,作者是属于哪一个霍阿卡蒂奥哪一个奥雷连诺。整个故事像一个摆地摊的小贩,来了,走了。不着一丝痕迹。和小王子的思想有点像,我是从小王子开始,认为这个世界是一片虚无的吗?还有后来理性的分析一下的出来的结论。认为人应该不带任何情感地活着,不要懊丧委屈后悔,这些都是垃圾情绪。很多东西只是短暂的存在。对于财富也只是一种游戏而已。难道我其实只是想让自己快乐一点,不要有那么多的悲观想法吗?我就把所有的悲观都认为是不正确的想法。我急速地逃离原先的旧路不知道对不对,至少应该不是错的吧。是的。有了不爽,很快就会过去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有一定时间的嘛。 刘轩说,他喜欢百年孤独这本书,每七年都会重读一次。我想我也喜欢,做好不要只读一次才对。 只有现在的我才可以理解百年孤独,要是想读教科书语文那样应该是不会从老师的.想法里获得什么启示的吧。只会是一团浆糊。 作者的看法是我喜欢的角度。创作的时候,可以想见是站在一个多么可观公正的角度。正是这种不带感情偏向的创作,反而给人一种清新自由之风,而中国人的创作大多是带有感情偏向的。就像三国演义,好像是站在蜀国那一国写的。开始读的时候,一切发生了,哦,才知道竟然会是这样了。爱情和婚姻没有随意吧。但是读到没落的哪一些,竟感到有一些些许的悲哀了。以为结局是家业被重振了或怎样的。 而且读到后面,因为心里的作用吧,竟然也感到有些许的魔幻了。 夸张一点更有利于创作。我想我有点像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了。这是一种被界定吗?埋头于书堆之中,跟外部的世界有点疏远,也是一种孤独。自由,孤独,和爱。乌苏娜最好,起码那最爱的人是准确无误地投注到命运的结构之中的。 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性格都有。最好是最美的人,性格最好的人。每一种描写看似漫不经心,那都是绝妙的。什么时候可以写出这样的感觉? 自由的生活吧,时间不会很慢,但也不会很慢。爱吧,在爱来得时候。不要去爱,在爱没来的时候。人类,是一种奇妙的生物。 最后,一阵风裹着一切也许是 回到最初来的地方。用对的想法指导行动,净化精神世界。女人因为将灵魂的一部分让男人背着所以活得很长?用对的感觉生存,就像找到了最平衡的感觉,最信任的感觉一样。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因为孤独,所以渴望爱情。殊不知,是渴望一种错的东西,才让自己孤独,孤独和爱情是一对矛盾体,也是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称呼。遇到他,别想再深入其中。去找点别的东西,找点呼吸。命运自有安排,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5

这个假期我读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魔幻现实主义著作《百年孤独》,之所以会读,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只是因为看《变形记》的前言写道加西亚看过变形记突发灵感而创作出了被誉为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宏图剧作而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书,如果不看人物介绍便不会知道它讲了什么,因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竟只有两个名字,阿卡迪奥,奥雷连诺。而且剧情混乱,曲折离奇,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真的是“满纸荒唐言”只是没有“一把辛酸泪”罢了。

全文讲述了布恩蒂亚一家七代的故事,运用倒叙的说法,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句子里从第三代道出了第一代的事,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并且结局又用第六代的手揭示出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竟然是布恩地亚加的历史。整本书的内容错综混乱,总让人有种读错页的感觉,但是混乱之间又隐隐透露着一股哀伤的感觉,比如二代的阿玛兰塔和意大利人皮埃特罗,克列斯比之间。皮埃特罗受不了两次打击而自杀,阿玛兰塔为了惩罚自己烧伤了手一生未嫁,终日封着丧服,缝了又拆,拆了又逢。。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其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第一代霍·阿·布恩蒂亚。他因为受不了被自己杀死的好友的灵魂紧紧地盯着而带领一些人出去寻找安身之处,最终来到马孔多,他是如此有能力的人,他带领马孔多人们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以至于这里还没有死过人;他又是如此富有创造力的人,看到磁铁便想到采矿,只用观象仪和六分仪边研究出“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不满足与现在的生活想要出去闯荡,却以失败告终,他渴望科学沉醉于科学,却不被认同,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所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最后在一颗大树下孤独的死去。他那敢于突破的精神让我为他赞叹,却无奈无法被认同。正如当所有人都沉醉时假如有一个人清醒那不正常的人一定是清醒的人,很显然霍·阿·布恩蒂亚就是那个清醒的人,所以他注定一生孤独下去。

最成功的应该是第二代的奥雷链诺上校了,她在娘胎便会哭,他会预见事物,他与父亲一样沉醉于炼金术,他有一个美丽活泼的妻子雷麦黛丝,旦自从妻子死后,一切都变了,他绝望了。于是参加了自由党成了上校。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唯一的伤竟是因为发现战争是无意义的而开枪自杀造成的。年老回乡他向父亲一样过着孤独的生活,每日炼金子做小金鱼,炼完再熔,熔完再炼,一直到死。

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人应属于梅尔加德斯了,他似乎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他为马孔多带来了科技,她在马孔多人患上失眠症时回来治好了全村人,没人知道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是怎么回来的,他是马孔多第一个死的人,她留下的羊皮卷预言了布恩蒂亚家族。他就像一个神明,为马孔多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死亡,可最终也没有说明他是谁,为了什么,只留一个羊皮卷卷走了马孔多的一切。他似乎永远存在,又似乎从来不曾在。

他有着最不可思议的结局,第七代是一个一代最怕生出来的长着猪尾巴的男孩,刚出生便被蚂蚁吃掉,与此同时六代终于破译出了吉普赛人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

镇就永远地消失了。如此荒唐的结局,让我有一种“你被骗了“的感觉。但回头回味,这荒诞的故事竟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那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就在你眼前。假到真实真亦假。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6

无怪乎马尔克斯花了那么长时间去写出这本书,它的确与我之前所看过的很多小说都不一样。情节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达空间的压缩,因为篇幅摆在那里。

整本书数十万字中的大部分是马不停蹄的快节奏情节发展,而作者的表达并没有刻意地塞进字里行间,而是靠着整个情节的情绪基调的不变来达成。小说中情节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整本书的情绪却如一只巨大的木桩钉进了大地一般纹丝不动。作者正是用这种手法来凸现出这种一成不变的情绪,那就是深深的孤独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觉到布恩蒂亚家族百年间数代人的性格核心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这个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块石头,抵挡得了过去,却无法与未来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他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过了整个马孔多,避开了所有人的眼睛,绕过容易被弄脏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乌尔苏拉面前——乌尔苏拉才是这个家族数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何塞·阿尔卡蒂奥是第一个死去的布恩蒂亚,流出来的是孤独之血。火药的硝烟气味久久不散,萦绕在他的房子里,萦绕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后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贯穿百年的孤独那彻骨的荒凉。

.3

|评论

2011-8-12 10:25贝贝小美|五级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使他成为拉丁美洲的骄傲。也让他获得了世界级的声望。《霍乱时期的爱情》使他得到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他沉着冷静地讲着一些令人毛骨悚然或者幽默荒谬的故事的时候,他的背后也有一个人,一个如他笔下所写的那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中,坚定地站稳现实主义大地的乌苏拉,她永远不会像她疯狂的丈夫奥雷良诺•布恩地亚那样想:“咱们很快就会有足够的金子,用来铺家里的地都有余啦。”——对乌苏拉来说,地就是土地,不是金子铺成的。正是这个朴素的理念支撑着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天空。马尔克斯的妻子也是这样一个女人,可以说,是她,为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之笔注入了墨。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梅塞德斯,我永远也写不成这本书。

梅塞德斯是马尔克斯的妻子。

那可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马尔克斯带着一家人准备去旅行,就在旅行的路上,他突然恍然大悟,他应该像他的外祖母讲故事那样写一本书,写一部拉丁美洲百年孤独的历史,跟着他这个想法而来的就是《百年孤独》著名的开头: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然后,他们放弃旅行,一家人的车停在马尔克斯写字台上。

马尔克斯为了写《百年孤独》,把几个月前买的一辆小车抵押了出去,把钱如数交给了妻子梅塞德斯,心里想着还够六个多月的——他认为他六个月时间能写完这本书。结果,马尔克斯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写完这本书。钱用完了,梅塞德斯一声没吭。马尔克斯不知道妻子是怎么让肉店老板赊给她肉、面包师赊给她面包、房东答应她晚交九个月房租的——梅塞德斯瞒着丈夫把所有事情都承担下来了,每隔一段时间还给丈夫送来500张稿纸。——少了什么也不能少这500张稿纸。

梅塞德斯当然没有亲笔写《百年孤独》,但她和丈夫一起经历了写作的过程,马尔克斯写完让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死掉的那章,浑身哆哆嗦嗦地走上三楼,梅塞德斯正在那儿。她一看作家的脸色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校死了”她说。

马尔克斯一头倒在床上,整整哭了两个钟头。

也是她亲自到邮局去把这篇她没看过的《百年孤独》手稿寄出去的——她拒绝看手稿,我怀疑她多少也有些胆怯。她边走边想:要是到头来这部小说被认为很糟糕可怎么办?那时候,她脑子的库房里是否堆满了欠下的面包肉和稿纸?

正如人们评价《百年孤独》中那些拉丁美洲的妇女们一样:妇女们不仅保证了这个家庭的不断香火,还保证了这部长篇小说的连贯性。面对《百年孤独》,梅塞德斯也应该得到这句话。

上一篇:拾荒老人的作文850字下一篇:DXP 2004 第九章单片机综合实验板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