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检制填写管理办法

2024-05-16

四检制填写管理办法(精选2篇)

四检制填写管理办法 篇1

设备点捡制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 是目前实施全面生产维修制度的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设备管理体制。

设备点检制以设备点检为实施主体, 通过定期、定法、定标、定点、定人的设备检查、设备状态识判、设备维修、技术更新, 而进行的设备动态的管理机制。设备检查人员按照相应标准, 在一定周期内、针对特定点地对设备进行检查, 精确把握设备整体状态、故障初期信息和演化趋势, 及时采取对策, 将设备故障在萌芽初期进行研判和消除, 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保证企业生产连续平稳、安全有序和经济运行的有效方法。

依据设备点检为核心的企业运营维修管理体制, 就是将点检作为设备管理的核心来开展维修工作。设备点检就是按照“定法定规、定标定准、定点定时、定人定量”的要求对设备实施的全面管理。其实质是依据标准和使用规程给定的设备状态节点, 保证设备运行精度及功能,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从而实现维修费用的经济化。

2 设备点检制的优势

设备点检制的最大优势就是全员设备管理。传统常规的设备管理虽然制度很多且划分条块细致, 但是职责不明晰且操作困难。而设备点检制将设备管理按使用、检查、维护分为操作、点检和维修三方, 分工明确且职责清晰。

例如设备巡检, 传统常规的巡检工作主要由维修工承担, 而具体的操作人员、设备管理及技术人员无法对设备做系统检查和故障隐患信息分析, 巡检结果完全依赖于设备巡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而在设备点检制度下, 巡检必须依据量化和标准化的程序制度, 从而不与巡检人员的状态发生关系, 针对设备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相应的规定动作, 依据设备规程完成检查结果的分析、处理, 上报巡检中发现的设备情况, 并做好相应的正常和异常工作记录。在巡检人员无法正确判断是否设备异常的情况下, 巡检人员将要求设备管理及技术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共同参与, 对设备情况进一步的分析, 如果存在异常找出原因提出建议和相应的处理意见。

同样在设备维修阶段, 常规的设备维修一般是故障后维修, 有的单位采用的是计划维修, 或者二者结合。这种维修体制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例如在企业没有相同设备或者备用设备的情况下, 设备在计划检修前出现故障, 就必须进行设备的停产抢修;同样在超负荷或不正常使用条件下, 设备到了维修期时, 有可能设备已经损毁严重, 有些零部件无法维修, 需要更换, 导致过剩维修;或者是设备不需要检修也需要停工按照计划进行部件更换和维修, 浪费成本及产能。针对以上所提的维修不足损毁、维修期到期被迫停机产生的过剩维修, 都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 造成企业利润减少和成本上升。而在设备点检制度下对设备实施的是预知维修, 即用一种制度和规定来确保准确的获取设备异常信息, 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从而避免设备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 减少抢修。

3 航天企业推行“设备点检制”的情况

自2006年初, 航天企业开始尝试着对生产设备 (重点是以数控类设备为核心的关键设备) 推行“设备点检”, 主要是以表格的形式体现, 具体由各车间管理员负责向设备操作者发放“点检表”, 指导监督表格的填写, 并于月底收回, 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后, 定期向各管理部门反馈结果。而操作者在每日进行点检时若发现问题应随时进行反馈或寻求解决, 点检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分别为:设备日常保养内容、设备常规检查内容、设备常规工作的各种用时统计。应该说, 航天企业的设备点检, 还处于初级阶段, 只是出于简单的原始数据积累和随时报修的基本目的, 还远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点检制”的维修管理体系。关于“定点、定期”两方面还比较笼统, 还需要分门别类地针对不同的设备结构和要求, 更加细化地做工作。特别是“定人”, 还处于完全依赖设备操作者, 这就迫使设备操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知识, 如何通过改变现有的组织结构形式, 而形成独立的专门的点检人员, 是航天企业设备管理部门需要下功夫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处于五定中最难也是最核心的“定法、定标”, 更需要我们去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加以实现。

当然, 航天企业的设备点检, 也有自身的特点, 我们将“设备常规工作的各种用时”也纳入到“点检表”中, 它除了可以相对准确地统计出设备实际运转台时以外, 还可以分别将“工件装卡时间”、“技术问题处理时间”、“质量问题处理时间”、“故障修理等待时间”等各种客观因素统筹考虑进去, 以便各个职能管理部门采集分析, 更全面更准确地改善工艺流程或管理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4 数控设备推行“设备点检制”的意义

航天领域生产加工企业, 其使用的数控类加工设备几乎都属于各个工艺流程上的重要关键设备, 而其中大部分又以西方进口的先进设备为主, 普遍具有或大型或精密、功能强大、技术复杂系数高、价格高的特性, 且一般来说没有备用系数。因此由于故障而造成的非计划停产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点检制具有“前瞻性”。与普通设备相比, 现在的数控类设备元器件更多、信号源更多、控制系统更复杂, 因而精通普通设备结构与原理、熟悉其“脾气与禀性”的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 未必就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新生事物有着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因而时刻注意对其“察言观色”、按标准、按步骤, 每日坚持对其进行“常规体检”, 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通报, 随时跟踪, 力争将潜在的问题或“小毛病”消灭在其萌芽阶段, 省钱、省力、省时间, 即用最小的代价免除更大的损失。

5 航天企业数控设备推行“点检制”的优势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 设备点检制也在航天企业逐步采用, 尤其是在数控设备方面更具有相当的优势, 究其原因为航天企业数控设备的操作、管理、维修具有以下的特殊性。

首先, 数控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高, 易于也乐于接受那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检测技术。

其次, 数控类设备一般都是各单位的关键重要设备, 甚至是瓶颈设备, 因而, 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资金上, 整个企业都会给予充分的关注与保障, 其先天条件比较好。

再次, 各单位维修和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 与“日新月异”引进的先进设备数量相比, 还相对比较匮乏, 不足以在所有生产设备的领域开展“点检制”, 但数控设备领域, 却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范畴。

基于此, 有必要在数控类设备的管理上, 首先大力推行“点检制”。

6 结束语

大多数企业都拥有先进数控设备, 针对企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的需求, 应加强企业的设备管理。设备点检制是现代化生产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其作为一种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 充分反映了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管理者与设备、生产组织与设备、设备与生产及效益的关系。以预防为主、调动所有人员参与设备点检制是目前企业应实施的设备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四检制填写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设备管理;设备点检制

中图分类号:TM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47-02

热控保护设备作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对发电效率和发电安全具有一定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是检测人员的主要任务。由于发电厂多为大型设备,因此其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题,使热控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基于热控设备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从设备的使用、检测和主要故障排查入手,对其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厂还应制定与其设备相符的检测流程,检修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经验,及时解决故障隐患,确保发电安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热控保护装置管理的作用

随着电厂发电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热控保护装置的作用更加明显。防止DCS系统失灵、降低安全事故都离不开热控保护装置的使用。一旦火电厂的任何一个设备发生故障,都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是人员伤亡。而热控保护装置则通过故障控制或者是临时停机来降低经济损失。热控保护装置只有在电厂主设备或者辅助设备发生故障时才会发挥其控制作用,无故障状态下,则处于带电准备状态。热控保护装置的无动作主要是源于主设备与系统本身同时发生故障。可见热控系统的各个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某一环节操作失误或者存在问题都会发出跳机停炉信号,对发电厂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2 热控保护设备管理问题

2.1 设备自身存在设计缺陷

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保护装置材料选择上偷工减料。发电企业一旦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就会造成购进的设备使用寿命不长。设备自身的缺陷多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企业采购人员认真选择,而技术人员应在购进后,使用前对其进行核查。当然,机组自身运行环境复杂,无法满足机组安全的基本需求。

2.2 技术人员的水平不足或者操作失误

在运行中,由于生产环境与施工图纸的改造不能够同步,修改资料未及时归档而造成的技术参数出现错误,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异常状况,或者判断失误,从而影响热控保护装置的使用,造成一系列的系统安全问题。另外,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检修人员过分自信,依靠自身的经验对线路进行擅自改造,对设备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热控保护装置的重要性要求检修人员要时刻对其进行检测,但由于电厂运行时间长,而工厂检修人员少,一些检修人员具有逃避行为,没有对设备运行进行必要的维护。尤其是在发电厂运行高峰期,设备误动等现象很难避免,而检修人员的散漫态度则导致设备的隐患无法及时发现。一些问题虽被查出,但检修人员对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维修手段单一,造成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为日后的停机甚至是人员伤亡埋下隐患。

3 热控保护装置管理中设备点检制的应用

设备点检制是指按照一定的企业指定标准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点检制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项技术已经得到我国企业的认可,并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中,点检管理以全员管理、细分点检内容和点检责任为主。三位一体是点检制的主要特点,应用点检制可及时发现热力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降低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其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点检的落实,强化企业的热控保护装置管理,点检制度管理模式下,检修人员的责任明确,通过适当的奖惩模式来确保其积极工作。对检修过程和结果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一方面拓展检修人员的经验,一方面,根据其结果为以后的检修提供方便。点检制最初实施于日本,随着我国工业相关行业的发达,用电量逐渐增加,火力发电厂依然是我国主要发电场所之一,其热控保护装置的管理就具有必要性。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加强热力保护装置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加强热控保护装置的试验管理

为确保热控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应在其运行期间对其进行必要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其性能指标、运行状态等。首先,企业应制定标准的热控装置试验流程。为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试验人员应具有专业性。同时,还应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由管理人员进行签字,时刻了解最新的热控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

3.2 加强热控保护装置的技术管理

技术是确保热控保护装置的根本条件。技术体现在检修人员对图纸的正确理解,对图纸的管理和具体点检修操作能力。在保护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正确的审核与管理,做到专人专管,保持检修过程中的资料完整,提高检修效率。检修人员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确保图纸的更新满足设备运行需求。以便于正确了解故障,处理故障。设备点检在我国大型发电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观念问题,我国的专业检修人员不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设备点检水平,还应在制定具体制度的基础上,对点检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点检水平。

3.3 提高热控保护装置的消缺质量

火力发电厂设备以热控保护装置为主,缺乏对热控保护装置质量的控制,将造成企业的安全隐患。除了对其进行运行检测外,其质量缺陷同样存在。因此,要对其质量缺陷进行排查,检修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将可能引起的设备故障进行排查,对质量缺陷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将重点放在设备运行期间的异常反应上,对电厂热控装置还应加强保护,将其隐患控制在萌芽之中。设备缺陷的资料同样要进行保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达,技术档案的保存已经变得方便。要求检修人员与技术人员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将具有规律性的缺陷进行总结,不断的提升自身经验。在我国,专业检修人员的数量并不多,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缺陷和对故障出现原因的记录和保存意识,造成出现问题临时解决,而解决效率却不高。检修是企业的事,应在大家的探讨和沟通下完成,及时分享热控保护的缺陷研究,包括与其他企业如人员进行探讨,都能够确保企业热控保护装置检测水平的提高,确保其安全性。

3.4 加强检修管理人员的责任认定

火电厂作为我国经济产业支柱,其规模较大。检修工作也并非由一人完成,要确保检修效率,就要从责任认定开始。首先,明确检修制度、流程和任务,做到分配合理,并且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点检工作的正常运行。设备点检制度要求各个级别的人发挥其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检修态度,将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首位,以确保企业检修工作的顺利运行。对企业检测人员,还应严格按照检修制度进行,既确保业务能力,又能够及时掌握技术更新。

4 结 语

火电厂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导位置。而其运行核心技术在于热力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设备点检以定期的、不定期的检测为主,致力于实现对热控保护装置的全面、专业检测,因此在火电厂稳定运行中具有积极作用。我国设备点检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反应为检测技术不全面,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成检修效率低下,设备故障时有发生,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其检测力度,更新检测技术,以确保我国火电厂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虎平.电厂热控保护装置检修及维护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

(27).

上一篇:我的座右铭 七年级作文下一篇:两癌筛查动员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