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管理制度

2024-06-01

灌溉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灌溉管理制度 篇1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确保用水单位(用水户)均衡受益,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益和供水可靠性,为广大用水单位(用水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内各用水单位(用水户)、管水单位,在本灌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灌溉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阿勒泰市水利管理总站是本灌区灌溉用水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本制度在灌区内的实施,各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本制度在所在乡镇的实施。

第四条 本制度在管理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执行中发生新问题以及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应及时上报水管所,以便进行补充修订完善。

第二章 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 用水单位(用水户)享有以下权利:

1、依法用水的权利;

2、参与用水管理的权利;

3、用水管理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4、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的权利。

第六条 用水单位(用水户)应履行以下义务: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2、按用水量按时足额缴纳水费的义务;

3、保护水利工程、维修斗农渠正常运行的义务;

4、及时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第七条 水管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1、按要求分配水量的权利;

2、依法收取水费的权利;

3、调解水事纠纷,依法处理水事案件的权利。第八条 水管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地区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水的义务;

2、按水权面积保证灌溉供水的义务;

3、维护水利工程、干支渠正常运行,保证灌溉正常进行的义务;

4、组织防汛抢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义务。

第三章 灌溉管理的实施

第九条 用水申报

1、每年初由用水协会将全年灌溉计划按组、按轮次汇总报水管站,由水管站按协会、按轮次汇总后报水管所备案。灌溉计划应包括灌溉时间、各类作物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总需水量等内容。

2、每轮水开灌前5天,各用水协会将本轮灌溉用水申请按组、按作物种类汇总报水管站,由水管站按协会、按作物种类汇总,于开灌前3天报水管所审核。用水应包括灌溉时间、各类作物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总需水量等内容。

第十条 水量分配

1、水管站收到用水申请后,及时制定配水计划,并在开灌前发至水管站,由水管站下发至各协会,由用水协会严格按照配水计划自行调配各用水小组 的用水时间和水量。

2、水量分配按以下原则进行

(1)坚持上、下游兼顾,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2)坚持“统一管理、总量控制、以供定需、统一调配、科学调度、严格审批”的原则;

(3)以水权分配方案及水务局下发的水量包干计划为依据,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一条 灌溉进行

1、灌溉开始前,由用水协会向水管站管水人员提出口头申请,水管站再向水管所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用水单位、用水时间、所用水源等情况,经水管所同意后方可开闸放水,同时计算灌溉开始时间。

2、灌溉用水必须实行测水计量,测水计量按以下要求进行:(1)灌溉用水实行“按方计量,按量收费”的原则;

(2)水放稳后,由水管站、用水协会及用水户代表共同组成测水小组进行测水,流量测定后,由水管站管水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水位、流量观测,如流量发生变化,应及时做好时间、流量、水量纪录,并通知水管所及用水协会确认;

(3)如因灌溉需要或其他原因增加或者减小流量的,管水人员应做好时间、流量、水量纪录,并将相关情况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及时报水管所统计人员备案;

(4)用水即将结束时,用水协会应提前计算剩余灌溉时间及水量,确定停水时间,并上报用水协会及水管站管水人员,管水人员应按时关闭水源,同时计算灌溉用水结束时间,做好相应记录并上报水管站。

3、灌溉期间,要加强用水管理。水管站管水人员要根据情况不定期对干支渠进行巡查,用水协会要组织用水户做好斗农渠的巡查工作,巡查中要严防渠道、水闸跑冒滴漏造成渠道冲毁淹地、浪费水以及偷水现象发生。

第十二条 水量结算

1、灌溉用水实行轮清轮结制度。

2、每轮水灌溉结束五日内,水管站管水人员应会同用水协会负责人,根据灌溉用水记录计算该轮次用水总量,由用水协会填写水方收条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并报水管所留存一份,以此作为水费收缴的主要依据。

3、水管站管水人员或用水协会在水费交清之前,应妥善保存各用水户的用水明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用水户名称、用水时间、面积、水量、水费等。

第十三条 公示

在每轮灌溉用水结算清楚后,水管站管水人员应督促用水协会在结算完成后三日内公示本轮次灌溉用水情况,公示内容应包括灌溉起止时间、流量、水量、水价、水费、面积等情况。

第四章 水 费

第十四条 灌溉用水应当依法缴纳水费,灌溉水费包含水费和末级渠系水费两部分。

第十五条 水费征收标准严格按阿勒泰市供水现行水价根据地区行署阿地署发[2010]7号文件要求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

第十六条 水费征收应在上半年征收计划水费的50%,在下半年征收清全年灌溉水费。

第十七条 收费人员收费时应当出具由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水费发票,如果收费人员不出具水费发票或发票所开金额与所收金额不一致时,用水单 位(用水户)有权拒交水费,并向水管所投诉。

第五章 水事纠纷责任划分与调处

第十八条 水事纠纷是指水事主体之间因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灾害发生分歧或损失而产生的争议。水事纠纷的调解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协作的精神协商处理。

第十九条 水事纠纷责任划分

1、因干支渠管理不善,发生渠道决口、淹地等造成损失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水管单位及相应渠道管护人员承担主要责任,并落实调解、赔偿等事宜;

2、因斗农渠管理不善,发生渠道决口、淹地等造成损失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具体用水协会承担主要责任,并落实调解、赔偿等事宜;

3、因偷水等违法行为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偷水者承担主要责任,渠道管护单位或个人承担次要责任,造成损失的,由偷水者负责赔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因用水单位(用水户)拒不缴纳应交水费、无理取闹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水管单位收费人员或管水人员不承担责任(由于水管单位收费人员或管水人员过错在先造成的除外),由用水协会负责调解,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

5、灌溉用水完毕前,用水单位未能及时通知水管单位停水造成尾水淹地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相关用水协会负责调解,造成损失的由用水单位负责赔偿;

6、跨协会用水的,用水协会有管护所用斗农渠的义务,用水过程中如造成其它协会淹地等水事纠纷的,由用水协会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条 水事纠纷的调处

1、同一用水协会内发生的水事纠纷,由当事人双方向用水协会反映,由用水协会组织调解;

2、跨协会的水事纠纷,由当事人双方向各自所在用水协会反映,纠纷涉及协会应及时向所在乡(镇)政府汇报,由镇政府牵头,水管站配合组织调解;

3、通过协商、调解不成的,可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申请调解,或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一条 用水协会发生下列情形的,水管单位可不予以配水或停止供水,由此造成的损失或后果由用水协会承担:

1、未按时申报用水申请的;

2、未按规定要求缴纳水费的;

3、斗农渠管护不到位的;

4、不服从管理,谩骂、攻击管理人员的。

第二十二条 正常轮期时段内,因各种原因用水单位不要水造成水量外流而在后期出现缺水的,灌区不再协调配水,造成的后果及损失由用水单位自行承担。

第二十三条 根据《水法》第七十条之规定,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处应缴或者补缴水费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多次催收仍不能缴纳的,管水人员有权对其做出停止供水的处理,由此造成的后果及损失由其承担。

第二十四条 管水人员发生下列情形的,扣管理单位或责任人管理分1分,造成损失的由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

1、未按时报送协会用水申请的;

2、开灌前未报告而私自放水的;

3、未及时做好灌溉流量、水量纪录的;

4、流量发生变化未及时向水管所汇报的;

5、灌溉结束未及时向水管所汇报的;

6、未按时结算水量上报水方收条及不按时公示的;

7、干支渠管护不到位的造成淹地的。

第二十五条 若因管理不到位,致使干支渠工程水毁,造成停水,影响正常灌溉的,视情节严重扣管理人员管理分5-10分,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负责赔偿;凡斗农渠管护不到位,造成工程设施损坏的,当事人及所在用水协会要无条件修复并赔偿损失。

灌溉管理制度 篇2

山东省海岸线之长居全国第2位,半岛黄金海岸线长超过0.3万km。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与生活用水迅速增加,城市水资源日趋紧缺。沿海原来用于农业灌溉的大中型水源工程现基本转向城市供水,农业用水受到严重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紧缺、劳动力缺乏的特点,如何缓解沿海经济发达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如何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使用于农业的有限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已成为山东省农业高效用水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研究总结了代表经济发达缺水区农业高效用水发展趋势的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与自动灌溉控制技术。

1 多水源联网调控工程规划

考虑目前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及行政划分的特点,多水源联网路线首先做到各村自成一个联网系统,然后根据需要村之间相互连接,最后与公用的地表水连接。各水源首先单独自成灌溉系统,对于控制灌溉面积有限的水源,从其他水源中调水。为了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有效地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规划中各村庄单井自成体系,可单独运行,然后以村为单位联网。河道拦蓄截潜坝蓄积的地表水向管网中大口井(方塘)供水,与区内地下管网连通。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多水源联网工程集中运行管理,由中央控制室根据区域内的灌溉用水情况统一控制,各小水源既可独立控制灌溉供水,又可在整个管网内进行调配供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村联网系统可以彼此连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工程网络,以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多水源联网方式通过地下管道连接河道地表水、方塘、浅机井等小水源,联网后的每个独立水源既可单独运行又可相互调用。为统一高效管理,建立了多水源联网控制中心,由微机进行自动控制,每个水源既可向所控制的灌溉单元独立供水,又可通过地下管网相互调水,达到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实行联网后,原有机井全部封闭,由微机对水泵启闭进行控制,实现对任一水源机泵或管网中任一自动阀门的启闭控制,同时可对水源水位、灌水流量等实施监控。

2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

以多水源联网工程为基础,每个水源既可单独运行又可相互调度。以输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各水源间的水量调配模型。

2.1 模型概述

将联网区域内的水资源系统概化为供水系统和需水系统2个子系统,供水系统由联网区内的水源组成,需水系统根据区域内的田间配水工程现状和特点,分为各自独立的用水区域。当某一联网区域水源供水能力大于其控制范围内的用水需求时,该联网区可以向其他联网区调水,当小于其控制范围内的用水需求时,也可由其他联网区向其调水。不同联网区之间的水量调配,以不同联网区的连接结点为输水纽带,在进行不同联网区之间的供水调度时,将缺水联网区概化为一用水区域,将余水联网区概化为一供水水源。缺水联网区(概化后的用水区域)参与余水联网区的水源供水优化分配,余水联网区(概化为水源)参与缺水联网区的水源供水优化分配。

2.2 数学模型

(1)目标函数。

多灌溉水源联网后,水源之间可互相调水,某个水源可向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水区域供水。由于水源与各用水区的距离不等,输水条件不同,其单位输水费用也不相同,因此,联网水源供水应以输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即:

minz=j=1ni=1mcijtxijtt=1,,12

式中:z为多水源联网工程的总输水费用;cijt为第t时段第i水源向第j用水区域供水的单位输水费用;xijt为第t时段第i水源向第j用水区域的供水量;m为联网水源的总数;n为划分的用水区域总数。

(2)决策变量。

时段内第i水源向第j用水区域的供水量xij为决策变量。

(3)约束条件。

①第t时段第i水源向各用水区的供水量之和应小于或等于该水源的供水能力,即:

j=1nxijtQiti=1,2,,m

式中:Qit为第t时段第i水源的供水能力。

②第t时段各水源向第j用水区域的供水量之和应满足需求量要求,即:

i=1mxijtqjtj=1,2,,n

式中:qjt为第t时段第j用水区域的用水量需求。

③第t时段联网水源的总体供水能力应大于或等于用水区域的用水量总需求,即:

i=1mQitj=1nqjtt=1,,12

供水合理性约束:考虑分质供水等因素确定的某(类)水源不向某用水区域供水,或者某用水区域不接受某(类)水源的供水,即供水量为0。

④第t时段第i水源向第j用水区域的供水量应大于或等于0,即:

xijt0

⑤水源优先供水约束。

当联网系统内既有地表水源,又有地下水源时,水源供水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汛前优先利用地下水源,汛期、汛后利用地表水供水或补源,为此需要增加相应的约束条件。

⑥非负约束。

即第t时段第i水源向第j用水区域的供水量应大于或等于0。

2.3 水源联网调度的求解方法

根据模型结构,首先确定模型目标函数、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然后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输入基本参数,利用线性规划法即可求出各水源之间的优化配水方案。

2.4 水源联网调度的实例

根据示范区管网布置情况和水源特点,将核心区及其周边8个供水水源进行了工程联网,并对调控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

(1)模型参数确定。

①输水费用。

单位输水费用主要与输水管线的长短、输水条件等有关,该参数的确定主要考虑输水管线的输水成本。

②用水区域的用水需求。

根据该用水区域时段内的不同作物种植面积、优化后不同作物灌溉需水量及需水模比系数确定。

8个水源的基本情况见表1。

注:①单位为万m3。

根据各用水区域(7块)作物种植面积等确定的不同时段作物灌溉需水量见表2。

(2)结果分析。

根据确定的模型参数对示范区内8个水源之间的水量调度进行了优化,可以知道有的水源在向其他用水区域调水的同时,也接受了别的供水水源向自身控制用水区域供水。这就是说由于水源的分散性,控制作物的不同,也必然会出现各水源之间的相互调水结果。但是水源1的供水量与用水区域1正好匹配,既不需要向外供水也不需要其他水源调水给它,而水源2为小二型水库,相对于用水区域2供水有结余,余水可根据需求通过联网工程在5、6月份分别输送到用水区域3、4、5、6;用水区域6面积大需水量较大,与之对应水源7的供水量无法满足用水要求,在较干旱的5、6月份,其他的水源可通过联网工程向用水区域6调水,区域联网工程明显提高了农田的灌溉保证率。

3 水源联网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以多灌溉水源联网为核心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中,自动控制灌溉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灌溉工程的效率。

多水源联网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测控系统和无线半双工应答的数据传输方式。该方式可以通过调整发射机功率方便地控制传输距离,不受距离限制;同时,在远离城市工业区的野外干扰源少,无线信号传输质量好,采用很小的发射机功率即可满足现场对通讯距离的要求,且便于维护,成本明显低于有线传输方式。系统所采用的无线半双工应答的无线通讯与485有线串行通讯结合的经济组网方式在农业上应用属国内首创。

3.1 多水源联网自动控制系统

多水源联网控制系统是由1台控制计算机、1台内置单片机的控制总站(置于中央控制室,简称“上位机” ),以及若干台内置单片机的控制子站(置于机井井房或测控现场,简称“下位机” )组成的分布式测控系统。下位机可以分为2级,系统为树形拓扑结构,见图1。

控制总站(中央控制室)为树形分布结构的中心,本工程设在羊亭拦河橡胶坝的泵房内。树形结构的外节点为各控制子站,控制子站分为2级(一级子站和二级子站),分布在各机井处或测控现场,一个控制总站理论上可以带任意多个控制子站,但过多的控制子站将影响系统运行速度。控制总站与一级控制子站的通信采用无线半双工方式进行,一级子站和二级子站采用有线通讯方式。

中央控制室是控制系统的中心,主要包括控制计算机、控制总站各1台、UPS备用电源、打印机以及外接天线等。

3.2 水源联网自动控制系统软件

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充性,多水源联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没有像通常控制系统那样将数据库放在主系统中,而是采用专用数据库软件Access另外创建数据库,数据库与主系统的连接采用ADO技术。主系统可以实时写入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可以随时访问数据库进行查询、检索和历史趋势图显示。需要更改的环境参数、控制参数均以表格的形式存于数据库中。

3.3 系统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具有3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人机交互控制方式和智能控制方式。

3.4 水源联网自动控制系统特点

多水源联网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机泵的启闭及电动阀的启闭等过程;完成水位、压力、流量、水泵及电动阀的启闭状态等现场数据的采集;控制田间供水电磁阀的启闭,完成田间墒情、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现场数据的采集,并实现田间供水的远程监控,远距离实现现代化的精准灌溉。

4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与自动灌溉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多水源联网调度技术的集成,实施了对各水源水泵的适时启闭,实现了对水源水位、管道流量、管道压力、灌溉水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灌溉运行过程的自动监控。地表水、大口井、机井、方塘等分散水源的自动化联网调度,首次实现了当地水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统一调度。传统的农业灌溉用水由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替代。

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灌溉水源的联网调度、集中控制成为了现实,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威海市羊亭村项目区节水工程建设前只能灌溉82.53 hm2,联网后可控制到107.87 hm2,扩大灌溉面积25.33 hm2;灌溉工程的集约化管理提高了灌溉效率,省时省工,现在107.87 hm2的农田灌溉仅需2人即可控制;水利工程的更新,改善了作物的生长水环境,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项目区内原有的粮田已由农田种植大户承包,已逐步改种了黄金梨、大樱桃等经济作物。

5 结 语

针对发达缺水区农业水资源短缺及用水管理问题,研究总结了大区域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网络工程,将各水源的单独管网连接起来,形成调度自如的灌溉网络系统,采用优化理论,以多水源联网工程为基础,以输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各水源间的水量调配模型,每个水源即可单独运行又可相互协调,实现了分散水源的统一管理,联合调配,提高了农业供水保证率。

研发的多水源自动控制系统,形成了多水源联网自动化调度系统工程平台,基于这个工程平台,按照优化配置的方案对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科学调度,实现了区域农业分散水源的精准灌溉,是我国农业用水高效管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道立.大系统优化理论及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1997.

[2]郭元裕,李寿声.灌排工程最优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3]张长江,徐征和,贠汝安.应用大系统递阶模型优化配置区域农业水资源[J].水利学报,2005,36(12):1 480-1 485.

[4]李龙昌,李永顺,徐征和,等.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及产业化示范[R].济南: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

[5]何俊仕,王教河,尉成海,等.松辽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62-64.

尚书灌区灌溉管理 篇3

尚书灌区;灌溉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灌溉管理经验

1.灌区概况

尚书水库位于石川河流域顺阳河上游尚书沟道。流域面积37km2,河长14.4km,比降36.1‰,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588mm,6~9月集中降雨占全年75%以上。尚书水库水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坝址以上流域来水,另一部分是非灌溉季节通过灌区东干渠引入的石川河来水,以后者为主。总库容212.5万m3,兴利调节库容151万m3,相应水位582.50m。即:正常挡水位582.50m,最高洪水位583.74m。

尚书水库灌区位于关中北部的渭北旱塬区,灌区辖富平县小惠镇,是一个以农业供水为主的小型灌区,兼有引洪、引清,蓄引相结合,跨流域调水,农灌供水的功能。自从灌区开灌,促进了当地粮食丰收,减免了旱涝灾害,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自2000年桃曲坡接管以后,桃曲坡管理局狠抓水利发展机会,利用现行、组建配套节水设施、农灌和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改造了骨干渠道、末级渠系及灌区水库枢纽,增强了供水能力,输水条件得到了改善,输水损失大大减少了,灌溉效益得到了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有效地保障了灌区粮食安全,增强了灌区发展动力。但天然水资源不足问题仍然是制约灌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随着供水市场的扩大和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供求水矛盾日益突出。

2.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灌区水资源短缺,供求水矛盾突出。尚书水库灌区地处关中北部,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且降水季节地域分布极不均匀,丰水年大量弃水,枯水年水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灌区需水要求,随着城市及工业供水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将供需水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加剧。

骨干工程节水改造未全面完成,效益难以正常发挥。尚书水库灌区工程失修严重设施老化,输水渠道损失大,但节水改造才刚刚起步。目前尚书灌区干渠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剩余4条支渠有待改造。

田间工程设施差,衬砌率低,输水损失严重。一是田间工程原设计标准偏低,先天条件不足,配套设施不足,分渠多为土渠,渠道水利用率低。目前灌区斗分渠衬砌率仅为19%,且输水设施配套不足,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二是缺乏维修养护费用和有效的投资机制,年久失修,工程管理费用高,难度大,形成恶性循环。

节水灌溉措施落后,先进的灌水技术推广不理想。灌区用水户大多沿用传统的大水,长畦漫灌的灌水方式,水量定额较高。究其原因:一是尚书灌区大部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引洪灌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灌区灌溉方式和田间工程布局明显带有引洪灌溉特点,灌区田块长度平均都在200m左右。二是由于基层管水组织不健全。

3.对加强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对策

加强末级渠系渠道整修投入力度,提高工程设施完好率。灌区末级渠系是灌区灌溉系统的血管末端,其管理水平和设施状况直接影响着灌区管理单位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制约着灌区供水服务整体效能的发挥和工程设施。所以,应将末级渠道改造纳入农业公共基础设施范畴,建立起长效末级渠系投资机制,着重解决渠道工程不配套、衬砌率低的问题,使农民能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脚步。

加速末级渠系产权改造,明晰产权关系。根据《陕西省国有大中型灌区支斗渠改制工作若干实施意见》,加快对末级渠系的产权改革。依照“拍卖使用权,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的思路进行改制。对固定渠道以上的工程设施产权交由灌区管理单位进行自上而下一条龙管理,夯实责任,明确管理主体,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管水组织,加快承包经营和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要模式的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基层管水人员改村组推选制为灌区招聘制度,转变经营机制,用合同的形式约定双方权利义务,明确职责任务和奖惩标准。在协会内组建统一的放水专业队,真正做到服务到农户,送水到田间,让群众用上“放心水,明白水”。招聘中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从人员业务水平、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考察,真正做到庸者下,能者上,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文化起点高,服务意识超前的管水团队。局、站应经常进行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宣传科学节水的灌溉管理理念。

结合灌区实际,提高群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报酬。在目前国家基层管理费政策未调整的情况下,逐步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或减员增效的方法来提高管理人员的报酬,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灌区灌溉和管理方面经验

建设水源工程,提高供水能力。为解决尚书灌区水源不足问题,“十二五”期间,管理局规划在桃曲坡水库坝址下游1km处新建西沟水库一座,总库容约200多万m3,将西沟水库水抽至高干渠,为灌区城市及工业和农灌供水,可部分弥补尚书水库水源不足的现状。通过渠道引蓄石川河、漆水河清洪水,增加灌区水源调节能力。

继续实施尾留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全面发挥工程效益,目前低干渠输水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工期3年。该工程完工后,将改河道输水为渠道输水,大大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保证率。抓紧尚书灌区4条支渠改造,改善其输水条件,节约水量。

实施末级渠系改造,提高斗分渠水利用率近10年以来,灌区利用各种投资渠道,主要对干支渠及水源工程实施了改造,有效改善了骨干工程输水条件,提高了供水能力,但灌区的末级渠系建造状况较差,严重影响了骨干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根据灌区实测资料统计,2009年全灌区斗分渠水利用系数为0.71,仅斗分两级渠道年均渗漏损失水量达993万m3,可见实施末级渠系改造的重要性。目前管理局已在末级渠系规划的基础上,按省厅安排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分年度进行实施,尚书灌区有望年内启动。

推广小畦灌溉,节约田间水量加大田间灌水技术改革力度,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大畦改小畦。据下高埝方田建设实测资料显示,当田块长度在100m以内,田间灌水定额不超过70m3,长度在200m左右,田间灌水定额在120m3左右。目前,尚书灌区灌溉田块长度均在200m左右,若将所有田块长度缩短在100m以内,亩次可节约水量50m3。据此推算,若灌区田块全部采用小畦灌,按年均灌溉3万亩次计算,可节约水量150万m3,节水潜力巨大。

大力加强协会建设,规范运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切实健全末级渠系管理组织,继续加大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力度。对已组建的协会,管理站要进行扶持和监管,要求其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运作,充分发挥协会的民主监督、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功能。有关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也要将对协会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协会规范运作。

实施超量加价政策为了提高灌区群众节水积极性,对亩次超过规定水量的部分加收水费,采用经济手段促使用水户主动、积极节水。可以先试点,再全面推进。

5.总结

面对新形势下基层灌区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应从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克服客观现象困扰,理顺灌溉管理关系,逐步规范灌溉管理工作。只有加强基层灌溉管理方面的改革,才能保证灌区持续健康发展,优质的服务灌区群众,达到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尚书灌区水量损失严重与水资源短缺并存的矛盾只能通过节水措施来解决。近年来,国家对水管单位进行体制改革,落实了工程维修养护费用和公益性人员经费,下一步,还计划调整农业灌溉水价,这些举措都为建设节水型灌区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灌区应抓住机遇,加大建设节水型灌区的力度,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服务。

[1]李雪松,闫冠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6

[2]杨天光,刘仕华.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2

[3]陈崇德,陈晓东,周 莉,尚 元.中国水利,2008.19

[4]赵 鑫,高晓猛.水利天地,2010.04

猕猴桃的灌溉管理技术 篇4

在干旱时期及其生长发育旺盛而蒸腾量较大的时期,灌溉作业的必要性较大。猕猴桃的灌溉量标准是:夏季每日在5毫米以上,春、秋季每,日为2~3毫米。

在灌溉的间隔时间上,根据猕猴桃树的生理特点,为防止极度干旱或过湿,要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溉,间隔时间要短,每次少量灌溉。采用软管灌溉方法成本较低,但费时费力,必须在树周围培土以防水分流失。喷灌方法省时、省力,效率较高,但在斜坡地带,地表面的团粒结构会无用而容易造成土壤流失,需喷灌结合生草栽培为宜。滴灌方法的水分在土壤中缓慢移动,最为有效,但除草等管理作业性能较差。

猕猴桃园灌水过多时,其棚架下面形成高湿条件,助长病害的发生。排水条件不良时,有时能导致其根系腐烂。尤其在树势较旺而徒长、郁闭度较大的猕猴桃园内,此趋势更严重。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管理论文 篇5

首先,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将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预定工程质量目标;其次,针对性地制定质量方针以及编写质量控制手册,使质量保证体系能更具有协调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最后,分班组、分项目落实质量责任制度,使质量目标的实现与每一位员工相挂钩。

1.2加强各重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1)围堰施工与排水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关闭上游闸门,引流至其它支渠进行施工,只有局部地区的渠系建筑物如水闸等基础施工过程中,需修筑围堰。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围堰施工最终采用土石草袋围堰,设计顶宽为1.0m,堰顶高出渠道水位约1m,断面为标准梯形,两腰坡比1∶0.5。排水工程则是根据基坑内的渗水情况,采用分段主围堰内设置小围堰的方式,在沟槽内挖若干处深0.5m的积水井,同时,配置若干台潜水泵,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水排至小围堰外,然后再将排水沟内的水排至渠道中。

(2)土石方开挖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样,土方开挖后的坡度护坡不小于1∶0.3,挡墙不小于1∶0.5;为了保证边坡质量,反铲时紧靠坡线开挖,以保证边坡平整度,不出现欠挖及超挖问题;雨天时做好排水工作并配备各类水泵排水。

(3)混凝土灌砌块石工程。块石及碎石等材料在进场时均已严格验收,满足设计要求;加强了砌筑施工工艺控制工作,确保砌石体平整、稳定、密实和错缝的基本要求,砌筑断面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在砌筑过程中遇中雨或大雨,立即停止砌筑,并将已砌块石间缝隙用砂浆或混凝土填实,并捣实后加以遮盖。

(4)土方回填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填筑断面,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进行压实试验,以保证其达到最佳夯实效果;填筑施工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跟班作业,并严格按照土工试验有关规程取样试验,及时试验,确保干密度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灌溉管理制度 篇6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颁布日期:2005.08.09实施日期:2005.08.09修改日期:

法规文号:发改投资[2005]1506号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6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决定从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建设。为确保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和示范项目建设按计划全面完成,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示范项目要重点安排在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灌溉效益显著、配套资金落实、灌溉水源有保证、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

第二章 目标和要求

第三条

示范项目要以增加农业灌溉技术科技含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建设“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并为实现流域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四条

示范项目不同于一般的节水灌溉工程,要从系统选型、规划设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先进成果应用、科学用水、水费改革、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等方面体现“高质量、高效益和高科技含量”的原则。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厅(局)要在上年的12月底前联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申请中央资金示范项目申报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对可研报告的批复。

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已安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当年资金可能,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择优选取,联合下达示范项目投资计划。

第七条

中央投资计划下达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已批复的可研报告抓紧组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批。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八条

示范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多渠道筹集,中央与地方配套的比例为:东部地区1:

2、中西部地区1:1。

第九条

要严格按照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条

要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分级管理责任人,实行分级管理负责

第十二条

示范项目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节水灌溉材料设备选购要积极推行政府采购的方式,做到质优价廉。

第十三条

示范项目要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示范工程的建设质量并按期完工。第十四条

省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检查监督。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将组织有关专家巡回检查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合同执行情况等,对违反规定和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追究当事人和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 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自验,并向省水利厅(局)提出验收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按有关要求对示范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对通过省级验收的示范项目进行抽查。

第十六条

示范项目验收后,应及时向水利部农水司报送验收总结报告及相关资料。

第七章 建后管护

第十七条

示范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第十八条

要加强工程运行管护的责任制,明确管护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要加强对上岗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十九条

要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作用,要积极探索和实行水价、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改革措施,使示范项目的运行管理做到良性循环。

第二十条

要积极推行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必要的田间观测和试验,不断积累经验,注意收集、积累示范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各种资料,使示范项目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第二十一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新增加的灌溉面积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对策浅析 篇7

以往农田灌溉的管理总是出现很多的问题, 这可能与我们的通病———“重建轻管”有关。为了清楚地明白当前在农田灌溉所出现的问题, 查找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重视农田灌溉的管理, 当然这种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科学的管理决策在实际的工作决断中充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是依据不同的阶段而言的, 比如在刚开始就是初级阶段则是要求我们的管理方式更多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但中期方式为开放式的管理方式, 这个时期比较重视的是放权问题, 给员工足够的权利去做好自己的业务动作。后期的管理方式则是更集中于目标管理方式, 这种目标管理方式更多的是集中在一种愿景模式, 这种愿景模式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的效率, 又兼顾了农田灌溉的管理理念, 秉持着多变的但是稳定的理念模式的农田灌溉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农田水利灌溉制度的完善

礼泉总站加强灌溉管理实践与探索 篇8

关键词:灌溉管理;引水灌溉;用水安全;水量对口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056-02

1 灌区概况

礼泉总站主要承担咸阳市7县(区)42个乡镇的102.78万亩农田灌溉任务。管理干渠3条、长87.93公里,支渠、分支渠33条、长314.29公里;大型工程龙岩寺渡槽,3座中型水库,6座国有抽水站。灌区线长面广,工程类别复杂,灌溉任务重,管理头绪多,安全责任大。每年灌溉用水、水费上交均占全局“半壁江山”,为促进灌区农业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灌溉管理措施

2.1 坚持抓早动快,率先引水灌溉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收入效益比下降,灌区农户只浇救命水的思想比较严重,一旦旱情出现,用水十分集中,供不应求,直接导致部分粮食减产。因此,在灌溉实践中,总站组织基层管理单位和段斗人员,坚持提早调研,周密安排,深入一线,一级抓一级,拉长用水时间,缓解供需矛盾,力争多供水、多浇地,实现灌溉效益最大化。冬春灌期间,气温低,农户浇地疲沓,全总站认真组织发动,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夯实用水任务,全力推进灌溉。夏灌期间,气候多变,作物灌水时效强,全总站“抢”字当头,抢时间,抢机遇,抢进度,以优质高效服务开足马力供水,确保灌区粮果丰收。通过每季在全局率先引水,赢得了灌区防抗干旱工作主动权。

2.2 强化工程管护,确保用水安全

围绕“保输水、保安全、保效益”目标,总站首先狠抓工程维修养护和灌区冬春修工作。推行领导包片、科室包站、职工包渠段办法,站、段、斗层层定投资、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全面夯实责任,通过精心组织、细化任务、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一线督查、奖优惩劣等措施,确保了冬春修和维修养护任务的全面完成。其次,狠抓重点维修和机电管理。工程施工期间总站抽调技术人员现场督抓质量,促赶进度;对机闸全面解体保养,精心检修维护;对总干、东西干渠实行统一购药,集中打药灭草;对于重点险工渠段,行水期间指派专人巡查,努力实现渠道安全正常用水,为大流量抗旱引水提供了工程安全保证。

2.3 凝聚全员智慧力量,持续高效推进用水

完成抗旱灌溉任务,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总站一是狠抓作风建设。提倡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总站机关职工下基层,坚持在职工食堂就餐,与基层职工一同劳动,督促基层领导经常深入段斗村组、田间地头,吃透站情,扎实细致做好灌溉用水指导。二是严格督察工作纪律。总站成立灌溉督查组,不定期深入一线进行检查抽查,主要查干部职工纪律、用水秩序、安全防护、用水包抓责任落实等情况,对职工管理不严、违章违规用水行为及时批评和通报处理。三是强化职工主人翁精神培养。教育职工认清抗旱灌溉是水利人的第一要务,组织大家头脑中思谋用水,行动上争当用水先锋,有效形成了抢抓用水的氛围,基本做到了大雨不停水,小雨不减量,抓晴天,战阴雨,积极抓好每一天,使抗旱灌溉用水持续推进,实灌面积最大化,收效良好。

2.4 强化优质服务,实行典型带动

面对近年灌区农村人口多以老、妇、孺为主的实际,礼泉总站大胆探索,一是在条件成熟的村组组建专业浇地队,修渠到田间,送水到地头,帮助困难农户运撒化肥,开展优质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提高了用水总量和效益。二是在灌区开展创建抗旱灌溉示范段斗、村组活动。注重抓好用水突破口,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方法,积极组织爱水惜水的重点段斗、村组和农户带头用水,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用水流量,加快用水上峰进程。三是加强用水管理,降低浇地费用,减轻群众负担。对渠井双灌区、长畦子、秸秆还田地块、大定额麦田,推行长改短、宽改窄、机械碾压等方法,采用水量优惠让利农户,尽力降低浇地成本,提高农民用水积极性,增加了用水抗旱效益。

2.5 坚持严抓细管,提高水量对口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规范各项管理。先后制定完善管理制度13个,督促各站、各科室严格执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二是经过多种方案测算比较,研究制定总站承包经营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核算各站用水、财务年度计划,实行计划管理,全面落实总站承包经营合同任务。三是加强基层财务逐月审核,灌季量、价、费稽查,严格水价管理,严禁水费在段斗滞留,坚持边用水边收费,全面加强了用水收费管理。四是科学合理调配水量。加强用水调研申报,推行大雨小雨按小雨调水、小雨阵雨按无雨调水,确保水源供给;严格断面量水堰校测,合理结算水量;遇到大雨科学分流排洪,确保渠道安全;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形成雨前抢、雨中撑、雨后上的用水习惯,有效促进了抗旱灌溉任务完成。

2.6 加强宣传鼓动,开展劳动竞赛

总站一是利用用水周例会和工作简报,及时宣传表扬灌溉生产好人好事,推广用水先进经验,鞭策后进,督抓不足,解决问题,营造大干快上的用水氛围。二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先后开展了“振兴冬灌旬评季创”、“创先争优赶超春灌夺旗竞赛”、“敢为人先勇战夏灌”等竞赛活动,有效激发干部职工拼搏精神。三是结合实际严格奖罚措施。对灌溉站设立阶段用水流量奖、快速上峰奖、完成任务奖、随机鼓励奖等,对水库站和配水站设立安全高效奖,及时组织评比奖励。同时对出现违章用水、未按指令开机抽水的站,随时进行批评通报或处罚,有效提升了灌溉用水创先争优效果。

3 成效与体会

2009年至今,全总站连年超额完成局下达水量任务,水电费及时足额上交。先后荣获省水利厅“最佳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连年荣获管理局先进单位、“宝鸡峡第一站”等多项荣誉,为灌区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近年灌溉用水实践,我们深切感到:坚持抓早动快率先引水灌溉,是扩大抗旱灌溉效益的重要法宝;强化工程管护确保用水安全,是实现灌区高效抗旱的前提条件;凝聚全员智慧力量,是持续高效推进用水的动力源泉;强化服务意识实行典型带动,是促进灌区用水的有效办法;坚持严抓细管提高水量对口是完成水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开展劳动竞赛,是创造灌溉用水最大效益的根本方法。

4 结语

加强灌溉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礼泉总站今后应继续立足灌区实际,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做强农灌主业,服务灌区三农,为建设现代化灌区不断做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王勇(1976—),男,陕西礼泉人,陕西省宝鸡峡礼泉总站工程师,研究方向:灌溉工程管理。

灌溉管理制度 篇9

施工总结工作情况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参与由我单位施工的2012年兴海县灌溉饲草料基地项目的竣工验收,现我代表施工单位对工程情况进行介绍。

一、工程简述

1、工程地理位置、水文和气象条件

工程所在地位于海南州兴海县子滩科镇,地处青藏高原南缘,距省会西宁约280km,海拔高程为3100~3200m左右。地势平坦、宽阔,土层深厚,各工程位置处有诸条草场牧道相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区内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冬寒夏凉,春季风大,降雨多集中在6~8月有,雨热同季。

2、施工条件及建筑材料

项目区地形平缓、开阔,可以布置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工区等临时工棚。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主要是混凝土粗细骨料、河卵石或块石料,所需的河卵石或块石在本地拉运,其岩性以砂岩、变质岩为主,质量较好,储量丰富,能满足工程需求;砼粗、细骨料可在附近河漫滩筛选,质量较好,储量丰富,能满足工程需求,平均运距3.0km左右。其他材料需从西宁采购,水泥在金河水泥公司购用。工程区内外交通便利,材料运输以汽车为主,手扶拖拉机、架子车为辅。

工程区施工用水可直接从沟道内取用,考虑采用手扶拖拉机

拉运,其水质、水量满足施工需求。

工程区内各定居点处供电虽已普及,但距工程地位置较远,架设施工临时输电线路较长,因此施工用电考虑采用柴油发电机。

3、项目建设内容及施工管理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本工程于2012年7月15日开工,规划草原灌溉面积10000亩,其中工程内容包括引水口一座,主干管1条长5665m,管径450mm;分水干管3条,长4800m,管径315mm、200mm、90mm;配水支管72条,长,66.999km,管径90mm;工作移动软管62条,每条71m管径40mm。根据工程布置整个灌溉系统布置分布分水井50座;阀门井11座;给水栓井667座。

由于本工程受天气及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影响,施工黄金季节短,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青海省宏星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设计采用平行交叉施工方法,均衡连续施工。根据项目区地形特征进行全面开工建设,自始至终要加大工程的施工资源投入,增强施工强度,提高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为建设单位提交一份优良工程,为该地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一份力量。

4、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兴海县水利局

设计单位:青海黄河水利水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政泰隆兴海县监理组 施工单位:青海省宏星工程有限公司

二、工程投标情况

该工程是灌溉饲草料建设项目,因此兴海县水利局办公室于2012年6月进行了公开招标。我公司积极参与,2012年7月,我单位以合理的报价、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质量保证及较高的社会信誉取得了该项目的施工承包权,合同标价为7273226.07元,施工工期为: 2012年7月15日开工至2012年11月04日完工。施工总历时127天,有效施工工期为113天。

1、施工总体布置、总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为使工程顺利实施兴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我公司按照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实情设立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配备懂专业、有丰富施工经验、协调能力较强和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项目部经理,下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工程技术、经营核算、物资设备、监控管理等人员和职能班组。

2、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2800m3,各干管:77464m3,砼及钢筋砼43m3。

2012年兴海县灌溉饲草料基地项目由青海省宏星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青海黄河水利水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北京政泰隆兴海县监理组监理,兴海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

三、开工及完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2年7月15日。

完工日期:2012年11月04日。

四、施工管理:

本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建立了施工4个施工班

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把材料关、工序交接关、分项工程验收关等;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处罚细则。

在内部分工上管理班子配套齐全,职责分明,分工到人,做到每个施工面有人管,每个施工过程有人控制。

在施工组织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质量安全强制性条文标准施工、严格按照监理、业主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对于重要的部位、重要单项的施工都预先拿出详尽的施工方案,做到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五、施工质量控制:

本工程我们始终把“建用户满意工程”的思想贯穿在个施工生产过程中,贯穿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中,施工质量控制主要采取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对每个重点分部、分项工程都坚持会同监理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工长、质量检查员、各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总的技术交底,交工程的质量控制点、施工安全点,并落实责任到人。每道工序施工前,各分项工长对各自负责的分项工程均做具有针对性的书面技术交底,交底清楚、细致、有针对性,负责把交底内容落实到实处、细处。

每一个分项隐蔽工程,在工长、质检员组织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公司申请报验,由监理公司组织甲方工程部、质监部门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对于进场的原材料,由现场工长、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负责

对材料质量实行全面控制,进场材料必须有随货同行的合格证、质保书。我方按规定进行取样复检,取样时均有业主方、监理方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材料复检合格,方可在工程上使用。资料的收集、整理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收发图纸、技术文件等,做到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并保证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工程所有技术、质量、测量、物资检验、试验,专业管理人员相互配合。资料内容项目基本齐全、真实。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目标

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目标是:杜绝因工死亡事故, 杜绝重大机械、火灾、爆炸事故,因工负伤率控制在0以下,创 建“平安工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处理好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在全体员工中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出效益”的指导思想。

2、安全生产措施

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合同规定履行安全保护职责,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特制定了施工安全措施20条。

3、文明施工

只有文明、规范施工才能为本工程优质高效、按期完工提供保障。本工程制定了文明施工措施12条。

本工程于2012年7月15日开工;于2012年11月04日全面完工。经参建各方的不懈努力,现工程已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内容,工程资料完整,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验收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

要求,已具备交户验收的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会同监理、业主共进行了1次砂石料、水泥见证取样送检,1次6组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1次6组砌筑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试验室出的配合比报告单进行配料,现场设有混凝土搅拌站,做到计量准确,并且在施工过程协同监理随机抽取计量数据和见证试块。经海南州检测试验中心检测合格。均达到设计要求。

在此我代表施工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质监、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兴海县灌溉饲草料基地

总 结 报 告

灌溉管理制度 篇10

新华社信息洛杉矶12月4日电(记者薛颖)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州,作为美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地,加州的用水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加州今年面临严峻旱情,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州政府和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管目前加州抗旱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但其应对严重旱情的办法对我今后合理利用水资源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加州混合水权体系管理既有灵活性也存在弊端

2012年,加州农产品收入447亿美元,占全美国的11%。美国出产蔬菜的1/3、水果和坚果的2/3产自加州。根据美国联邦法律和加州法律,加州的水不属于任何个人、团体、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只有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合法登记、颁发许可证或用水执照,个人、团体和商业机构才能够使用适量的水。

加州的水权体系是混合滨岸权与优先占用权的混合体系,因此较为复杂。拥有滨岸权用水无需再获得许可证,但不能改变水流或储存水到旱季使用。如果一块地被拆分成小块卖掉,只有最小的那一块地拥有滨岸权。其他地块即使被重新买回,也不能再拥有水权。1849年前后加州淘金热导致的水权之争促使加州诞生了类似于后来优先占用权的做法:谁先使用,谁就拥有水权,后使用者必须从先占用者手里购买水权。因此,从1850年加州加入联邦时起,就采用了有关滨岸权的法律,次年又采用了关于优先占用权的法律。

20世纪初,在城市兴起、农业发展加快的背景下,由于采用两种水权体系,洛杉矶等地曾为农业用水权利发生过激烈冲突,加州的有关水权立法开始不断补充完善。1914年,加州颁布了有关水资源的基本法律,为水权许可证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规定如果两种水权发生冲突,滨岸权优先。20世纪60年代,继地表水的水权法规逐步完善之后,地下水的有关法规也开始建立。

根据加州法律规定,购买水权后可用于生活,也可用于盈利性活动,如工业、农业、水力发电、饲养牲畜,近些年来还补充规定可以用于动植物保护和休闲设施等。

加州负责颁发用水许可证的是州水资源控制局的水权处。加州地表水因按滨岸权、优先占用权等划分,使用权限较复杂,有些水资源的水权按规定属于某个原生社会群体,有的属于联邦政府。1914年加州第一部水法执行前开始用水的和之后开始用水的,也分别有不同规定。

水权证通常规定水量、条件、水设施建设时间等。水权处通常会综合考虑该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使用情况后,才给申请者颁发水权许可证。申请者在提出申请引用某一段地表水时需说明水的来源、地点、用途、节引点、用量等。如果用水因量大等可能影响周边生态环境,还需环保部门进行评估和批准。水权处在批准颁发水权许可证之前会进行公示,欢迎任何人提出意见,如果有人提出意见,申请者必须做出回应。如果有人抗议给申请者办法许可证,水权处将协调通过双方商议、专家评估、听证审议等形式解决纠纷,最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可以颁发许可证。申请者获得许可证后,必须在两年内动工。

从外州流入加州的科罗拉多河是南加州的重要水源。科罗拉多河等河水和属于联邦土地的中央谷地用水的使用权由联邦内政部垦务局批准。

加州打井使用地下水不需要特殊的许可证,但州政府有权制止浪费地下水和因抽取地下水导致生态破坏的行为。与此同时,地下水抽取和使用必须符合各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规定。例如,1975年,加州最高法院通过法律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规定如果一个地方的地下水抽取超过了安全水位,就必须停止继续取水。南加州的一些郡还规定,如果年抽取地下水量超过25英亩英尺(每英亩面积上一英尺深的水,约32.5851万加仑),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

尽管联邦政府、加州政府对大的水资源项目进行管理,但上千个地方政府部门、水务公司和其他组织也在水资源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据了解,加州仅负责把地表水输送到农田的公司就有几百个。由于各个城镇的地方政府又对水资源管理做出了很多具体规定,因此具有很大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较难协调的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决各种冲突与纠纷的过程中,公众利益被放在首位,而司法制度则是最终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后,有关部门、司法机构会首先考虑多数人的利益,同时通过公开、透明、合法的手段进行解决。

——水权交易及节水灌溉等抗旱措施仍无法完全满足加州农业用水需求

由于各地水资源不平衡,水价也存在很大差别。加州目前农业用水价格最高达到1300美元每英亩英尺。但是在节水和灌溉设施较好的南圣照坤灌溉区,每英亩英尺水只要6美元。因为该地区有几个水库蓄水。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停止灌溉技术,农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提前一天订水。

水资源天然分配的不同、水利设施差异和水价差异使加州的水权交易具备市场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加州陆续通过了一些与水权流转有关的法规,也建立了一些水银行,对于缺水区与丰水区之间的水资源调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严重干旱、各地水资源均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仍有地区出现农民付了全年的水钱最后却得不到水的情况。

今年加州农业面临严重干旱的影响。作为主要水源的北部山区雪水减少了71%,因持续干旱加州州长布朗宣布加州进入紧急状态。据了解,目前加州的地表蓄水量只有正常年份的一半,有些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已经下降了100英尺(约30米)。由于加州工业用水只占用水总量的6%,生活用水占14%,农业用水约占80%,旱情对加州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加州共有800万英亩农田依靠联邦或州提供的灌溉用水。由于干旱,垦务局掌控的水资源供水减少,于2月宣布今年不会向中央谷地提供灌溉用水,该地区只能依靠抽取地下水和自有蓄水。

加州地下水根据旱涝年份不同在水供应总量中大约占30%-60%。旱情导致地下水抽取速度过快,水位下降,已经引起了生态环境改变方面的担忧。

——加州采取多项措施应对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

农业用水减少的情况实际上从1975年起就已经受到一定重视,政府已逐步采取多种措施抗旱,遗憾的是,尽管如此,似乎仍无法根本缓解加州水资源减少的状况。

首先,加州正在逐步改变农作物结构,提倡种植节水、高产值作物,如木本作物、蔬菜、番茄等,减少相对耗水、产值相对较低的谷物、玉米、棉花和苜蓿等大田作物的种植。

其次,加州利用科技优势,对水资源分布和使用进行紧密检测。例如,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加州水资源部共同安装和维护的“加州灌溉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天气、土壤湿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为调控提供参考。加州科技监控水资源情况的手段很多,从天上的卫星到地里的湿度测控仪,从大数据分析系统到农户手机订水,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先进的途径。

第三,加州注重发展节水设施,农田根据需水量不同很多采用了滴灌和喷灌技术。

第四,加州注重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在大旱之年依然不忘修建水库、水坝,有效防止局部地区洪灾和水资源污染,积极研究地下水补充、污水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上一篇:听起来的英文是什么下一篇:6的乘法口诀人教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