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事故案例

2024-09-07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通用7篇)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 篇1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一、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12·10”瓦斯爆炸事故

(一)基本情况

1997年12月10日10时5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发生特别重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

(二)事故经过

1997年12月10日8点班,大井区共入井124人,其中采、掘工作面68人,机修30人,巷修19人,区直人员3人,公司辅助救护队员4人,分别在1、2号回采工作面和1、2号掘进头等地点作业。10时50分,大井区主井井口工袁某发现井口冒黑烟,便马上向承包人高某报告,高某立即向井底车场打电话询问情况,井下打点工说:“过来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吹掉报告”。高某随即让井长回采工作面打电话,但没人接。这时井下脱险的工人开始升井,并报告说:“井下瓦斯爆炸了”。10时15分,公司安全副经理刘某、安全科长张某、大井区井长杨某、副井长段某、公司辅助救护队队长樊某、安全员尚某等11人立即赶到井下,他们从皮带巷进去40多米,见前面巷道严重冒顶堵死,便立即返回,但皮带头处也发生冒顶,把他们堵在里面,后经过40多分钟内外抢救脱险。10时55分,五七(集团)公司向石龙区政府和区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11时30分,区委、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并立即调韩庄矿务局、石龙区和五七集团公司共6各救护小队进行抢救工作。平顶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指挥事故的抢险工作。

(三)事故原因

(1)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风流短路,风量不足;大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盲目向采空区送风,导致瓦斯增大、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违章放炮,是这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大井承包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长385m、宽83 m的狭小煤柱上同时布置2个掘进头和2个高落式采面,超通风能力生产。安全力量检查严重不足,井下每班仅有一个安全员,不仅要检查十多个地点的瓦斯,还要负责局部通风、排查隐患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一炮三检”和瓦斯检查制度的落实。

(3)五七集团公司对大井以包代管,对安全包而不管。公司对大井实行吨煤包干,材料费包干,对大井的安全工作长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对大井通风系统改造这一重大项目,也未引起重视,对改造方案没有认真审查把关,对改造后风流严重短路、风量不足也没有管理;对该井突击组织生产、多头作业、风量严重不足、大串联通风、循环风等问题,不管理、不制止,是这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石龙区煤炭局对该矿实行行业管理有畏难情绪,未能依法有效地履行行业管理职责。部分干部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对五七集团公司请示通风系统改造的问题,虽然有明确意见,但缺乏认真负责精神。在长达4个月时间,对该矿这一重要工程的实施情况不检查、不过问,致使该矿在通风系统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5)石龙区政府有关领导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忽视对区办五七集团公司煤矿的管理。对该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五七公司长达9个月没有总工,区政府没有及时安排,使煤矿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下降。

二、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某煤矿四采区41114机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00年9月27日20点30分,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某煤矿四采区41114机巷发生一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事故波及整个四采区,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27.22万元。

(二)事故经过

事故当班井下共出勤244人,主要是41112综采工作面和41114高档工作面的生产、41114综采准备工作面的安装和6个掘进工作面的掘进及维修。

20点41116轨巷开始排放瓦斯,20点38分,井下汇报+1740车场有一股黑烟冲出来,烟雾很大。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出。通知救护队并组织人员下井探险和抢救幸存者,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

21点15分大湾矿救护队到达某煤矿,下井抢险。由于事故波及范围广,破坏严重,为了加强抢救工作,抢险指挥部先后调来6个救护中队160队员,大湾矿、王家寨矿480名职工和某矿578名职工参加抢险,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

(三)事故原因

据现场勘察分析,这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41116轨巷掘进工作面因停电造成瓦斯积聚,在排放瓦斯过程中,41114机巷的4台局部通风机同时运行,且41116轨巷因积水回风不畅,造成41114机巷局部通风机以及部分巷道内风流不稳定,产生循环风,致使在41114机巷中第4联络巷附近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灯引起火花,造成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

三、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吴涛煤矿水害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04年5月23日11时40分,张掖市山丹县吴涛煤矿发生特大水害事故,井下29名矿工12人生还,1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

(二)事故经过

2004年5月23日7时,矿长安排生产班长赛某、吴某带领27名矿工下井采煤。其中有4人安排在三槽一水平南翼巷工作面采煤,到工作面后,4人推车运输。在装运煤的过程中发现工作面煤壁底部有渗水,且煤比平常要湿。约11时,上班留下的煤装完后,正准备打眼放炮之际,工作面突然停电,夏某让其中1人送电,送上电后,蒲某、夏某开始打眼放炮,11时30分,打眼放炮工作结束,11时40分开始装车运煤,此时突然发生透水。夏某在车场送电时向生产班长汇报了工作面渗水的情况,生产班长认为应该向矿长报告,于是在11时40分出井,于12时向矿长汇报了井下工作面的渗水情况。生产班长在与安全矿长商量后准备下经查看,当走到副井井口时遇见从井下逃生的矿工,说井下透水了。于是安排人员从主副井下井抢救。约14时,副井抢救人员返回地面,说水已经淹没了井底车场,随后主井救援上来讲已从主副井联络巷淹上来了。透水发生后,主井三级下山12米,副井545米以下被淹没。经清点核实,当班井下29名矿工12人逃生,17人被困

(三)事故原因

(1)超层越界开采,在无探放水设施和防水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已报废的矿井采空区下部回采作业,放炮诱发老空区积水突出。

(2)当班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发现明显透水征兆后未采取措施,及时撤出井下作业人员。

(3)管理混乱,未执行煤矿安全监察和煤炭主管部门下达的停产整顿指令,违规生产。

(4)有关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生产。

四、吉林省通化矿务局砟子煤矿“7·1”重大顶板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02年7月1日15时45分,通化矿物局砟子煤矿竖井-7114采区213对分层下顺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死亡3人,重伤1人,轻伤1人,20万

(二)事故经过

2002年7月1日7时30分,213队白班共出勤5人,8时下井到达工作面,开始正常掘进作业。15时10分左右,放第三遍炮之后,工作面正常要水出货,班长和赵某在工作面找腿窝,在曹某找水回到工作面时,就听“轰”的一声响,顶板冒落,曹某背部被掉下的梁子压住,腿被小杆及货压在溜子槽沿上。许某腰部以下被埋住,其余3人被埋在里面。曹某将腿移出后,到据他3米处的电话向井口调度汇报,之后到下部的掘一队喊人。16时,抢险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许某还能说话,其余3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工作面空顶,直接顶离层下沉,一块巨大的细粒透镜体冒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退到棚子

2、间接原因

(1)工作面施工质量差。支护缺构件,用小杆和杏条刹帮顶,使工作面的棚子支护缺乏整体性(2)违反作业规程。工作面放炮后,未使用前探梁或临时支护进行超前支护。

(3)矿、井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对隐患排查制度执行不认真,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井下存在的隐患;不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落实制度;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不力。

五、吉林省洮南市万宝镇万宝煤矿小新井“12·6”特大火灾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02年12月6日8时55分,吉林省洮南市万宝镇万宝煤矿小新井+210水平暗井绞车房发生火灾事故,死亡30人,直接经济损失219.9万元。

(二)事故经过

事故当班井下共出勤60人,其中+210米水平作业人员30人,+140米水平作业人员30人,工人早8时开始入井。8时30分左右,绞车司机等人到达+210米水平暗井绞车房,再放下一排空车后,向下提重车,当向上提时,配电盘发出响声,并产生电弧光,随即绞车停止运行,再提升送不上电。司机将车慢慢下放到+140米水平车场,将配电盘刀闸拉下。并闻到烧棉布味,这时+140米生产水平把钩工来电话,问为什么不拉车,姚某说绞车坏了,并让他找机电维修工来修绞车,随后与班长高某等人一起离开绞车房去+210米水平井底车场躲避硐休息。8时45分左右,带班井长李某发现+140米水平的重车没有上来,便去查看情况,在经过绞车房时闻到有怪味就,李某没有仔细检查就返回+210米车场躲避硐,见到高某等人。8时55分,+140水平有人向井口调度打电话,告诉井下有味。此时李某等人发现+210米水平井底车场有烟,随即姚某、高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绞车房,进入第一道风门,当推开第二道风门时发现绞车房的门帘着火,烟把他们呛回来。李某返回井底车场,将井下情况向井口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告诉把井下电断了(这时大约9时左右)。井口调度把井下着火的情况向井长吴某进行了汇报,并通知地面绞车房给井下断电。

9时左右,生产井长宋某等三人从+210米水平两个工作面出来,准备到+140米水平,在经过+210米水平车场时,得知绞车房着火。宋某与另一人去打风门,但由于烟很浓,无法打开第二道风门。返回后,宋某让人家打电话告诉井口调度通知+140米水平人员撤出,并叫矿救护队下来,又让李某通知+210米水平人员从入风井撤出(这一水平30人安全撤出)。随后,地面多次给+140米水平打电话,但无人接。

9时15分,小新井调度将+210米水平暗井绞车房着火的情况报告给了矿调度,同时要求救护队来救火。9时17分,救护队接到报告,救护队副队长穆某带领3名队员于9时35分到达井下+210米水平车场。宋某让救护队打开两道风门,穆某带领2名队员进去勘察,在到达第二道风门时,感到热气扑脸,不知道火势情况,怕开门后救护队员有危险,随即撤至井底车场。宋某告诉穆某+140米水平有人,但过去需要经过一段有烟巷道,穆某说救+140米水平人员呼吸器不足,然后带一名救护队员坐人车升井取呼吸器。10时15分,矿总工程师命令打开+210米井底车场通向暗井绞车房的两道风门,并率救护队员从回风巷道去+140米水平探险。至当日15时,在+140米水平车场及暗井绞车道共发现25名遇难人员,此次特大火灾事故导致+140米水平30名井下作业人员全部遇难。(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暗井绞车提升时,配电盘发出弧光,产生火星,溅落在配电盘下地旧棉袄上,引燃后起火,进而引燃绞车房内的旧风筒布(非阻燃)和可燃性支护材料,导致发生特大火灾。

2、间接原因

(1)矿、井领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不利,井口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长期带隐患生产。(2)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暗井绞车房采用木支护,配电盘周围用非阻燃的风筒布围隔,且绞车房内无沙箱、灭火器等消防火器材(3)机电运输管理混乱。绞车所使用的电器设备为非矿用一般型,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没有按规定对机电运输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绞车经常超负荷运行

(4)“一通三防”工作存在漏洞,井下防灭火设施不完善,长期使用非阻燃风筒,暗井绞车房没有独立通风系统

(5)没有按规定编制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组织矿井反风演习。所编制的计划不完善,没有发生灾害时的抢救预案,致使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6)全矿没有配备自救器,发生灭火时,工人不能自救,致使灾害扩大

(7)物资供应管理混乱,不按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采购物资,致使井下长期使用非阻燃风筒,(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混乱,没有做到全部持证上岗。+210m暗井绞车房无专职司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现场交接班,且由推车工兼司机

(9)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不到位,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低,责任心不强。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 篇2

在我国除上海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 我国其他各个省份均有煤矿资源的分布, 具已探明的煤矿储量来看, 我国煤矿资源储量丰富, 但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系数, 我国煤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小, 在开采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造成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煤矿企业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煤炭资源的年均开采量巨大, 每年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耗掉的一次性能源中, 煤炭资源占七成左右, 而且就我国煤炭资源的市场需求及开采情况来看,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怎样长期的满足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安全生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是关乎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煤矿生产多在地下进行, 开采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由此决定了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险性行业, 为此如何解决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预防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在追求煤矿开采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更加关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依法加以治理, 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煤矿生产安全, 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机率。

2 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具体对策

2.1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煤矿安全生产除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外, 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保护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一定要以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对威胁人生命安全的所有行为加以杜绝, 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禁止一切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损害人的生命价值的行为发生。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重视人的健康和生存价值, 尊重人的精神、情感意识。

2.2 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多数原因在于煤矿开采企业的不规范经营, 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 承担着保障煤矿开采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只有符合煤矿开采资格, 企业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安全资格证及矿长资格证, 方可以进行采矿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煤矿企业的负责人与实际管理经营者要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文件的具体规定, 轮流带班下井, 并对井下开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 制定下井登记档案, 并就煤矿开采事故承担刑事责任。企业承担着安全生产的大部分责任, 煤矿开采企业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开采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这些管理制度, 并通过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 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以及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规范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开采行为等手段, 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隐患的发生。

2.3 努力完善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体系

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并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同时构建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还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例如可以采用高强度抗炮崩通风柔性风筒设备, 这种技术主要采用进口的高强度合成纤维作为骨架材料, 生产出高强度抗炮崩柔性风筒, 极大的增强了其抗炮崩性能,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普通风筒在掘进放炮时发生崩裂, 对开采人员所造成的损伤。还可以采用玻璃钢罐笼罐道, 这种罐道较传统的罐道具有质量轻, 耐腐蚀、耐磨损、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30年以上) 、平直度好、阻燃、抗静电等一系列优点。为矿山井筒装备长效防腐开辟了一条新途, 极大的提高了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煤矿开采设备的研制正在不断需求开采效率与开采安全的最佳结合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通过煤矿开采设备安全指数的不断提高将为消除我国煤矿生产事故作出突出的贡献。总之,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 提高矿井的抗灾、防灾能力, 达到安全生产。

2.4 对乡镇小煤矿依法进行严格的整顿处理

加大对乡镇煤矿的整治力度, 广泛开展安全评估,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立即关闭。建立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应学习美国的经验,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对国家资源进行拍卖, 然后进行勘探、建井、开采。购买者要想赢利, 就必须达到一定生产规模, 必须对资源精打细算。

2.5 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察与管理

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方式。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的准绳, 各级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必须健全执法、监察体系, 增强行政执法意识, 以法律为准绳, 依法行政、依法监察, 排除干扰, 严肃法纪, 树立国家监察部门的权威性,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 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惩戒、惩罚, 维护安全生产正常秩序。特别是加强对危险源超前预控, 从安全生产源头上治理生产责任事故;对造成责任事故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治, 依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6 加强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并建立培训档案。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结束语

鉴于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比较严峻, 针对煤矿生产安全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问题实施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且仅仅依靠煤矿施工企业加以治理和国家法律的规范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事业所涉及到的多方面问题, 在对煤矿生产事业进行规范治理的过程中, 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各种力量, 进行综合治理。既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 又要通过企业自身的自我控制调节, 同时还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可靠保障。我国不仅要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改革工作还要在努力提高自我发展建设的基础上, 不断地吸收借鉴国外的安全生产经验, 紧密的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尽量在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还要逐步倡导“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全体社会成员要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努力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机率降到最低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 近年来在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刺激下, 煤矿开采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煤矿开采技术逐步成熟, 然而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一些生产安全事故, 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 对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对煤矿开采安全生产事故加以预防, 本文针对煤矿开产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寻求有效降低煤矿开采事故。

关键词:煤矿开采,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肖兴志, 吴丽丽.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3) .

[2]林柏泉, 常建华, 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5) .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 篇3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1.引言

据统计,煤矿机电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且由于机电电气事故引发的矿井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吸取教训,切实有效地转变现有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提升煤矿机电系统人员素质与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对于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2.从设备管理管理维护方面

2.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的现状

我国很多煤矿都是由老旧矿井不断更新改造达到现有的生产提升能力,其中许多陈旧设备由于设计初期缺陷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设备,如非阻燃电缆,胶带,防爆圈等,老式的绞车、电控、少油断路器等,都没有及时更换,仍然有部分在继续使用,这些成为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为此,急需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从设备选型购置开始,逐步消除隐患,提高设备自身质量、技术性能,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设备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直至更新,来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充分发挥生产设备效能,改变现有的管理维护现状。

2.2 建立适宜煤矿企业发展的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适宜企业发展的设备管理模式,既可确保煤矿生产稳定运行,又能使设备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矿的设备维修管理共经历过三个阶段,通过事后抢修及周期性维修(如更换部件及易损件等),以实现对设备磨损状况的不断补偿,采取的是以修理为主的维修方式;实施以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由单纯的重视维修转变到重视日常保养上,即维保定修制;实施预知检修与维护点检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即预防维修制。

通过引进、学习和消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经验和方法,并逐步摸索演变成适合本企业生产特点的以预防维修为主的设备管理维修模式。近年来又推行了利用生产间隙,实施机会检修的措施方法,有效解决了生产规模不断上升和设备负荷不断加大的矛盾,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建立健全维修制度、实行点检制,实施故障管理,实行设备包机制等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设备利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从人员的方面

人才断层和断档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障碍。尤其是煤炭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更不足,特别是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更需要大批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现阶段我国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高级技能人才只占一线工人的5%,煤矿企业确实缺少专业人才。劳动者的素质与目前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匹配。我国煤矿机电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3.1 从业人员纪律涣散,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以我矿最近的事故案例来看,如:2012年2月29日,我矿安装队班长李辰、王威、艾尼江.阿不都带领员工宋德良、沈新刚、吐尔逊.阿不都等人在E4104工作面下顺槽甩车场进行装料提放车工作,3月1日凌晨1:30左右,因为装在平板车上的皮带机头底座在提升过程中刮电缆,导致车辆在甩车场起坡掉道。李辰等人将钩头车上道后,准备将皮带机头底座卸掉重新装封车,在拆开平板车上方封车卡子,固定吊挂时,宋德良站在平板车中部、皮带机头底座下方抽取封车钢丝绳,掉道平板车上的皮带机头底座下滑挤伤宋德良右小腿,造成右小腿腓骨骨折。事故主要原因是宋德良自主保安意识不强,站位不当、习惯性作业违章操作,而当班班长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做到联保互保,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所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特别是提高遵章守纪的意识,才能大幅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率。

3.2 从业人员对设备操作维修的认知度不高是造成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例如:某矿运输队给煤机胶带有跑偏现象,当班班长朱某带魏某和闫某对正在运行的给煤机胶带跑偏进行调整。而此时闫某擅自使用短木板清理运转的给煤机机尾主滚筒内粘贴的浮煤,导致自己右手臂卷入滚筒内。由于闫某对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违反了严禁在胶带运行中使用刮滚筒积煤的方法进行调偏的安全管理规定。由于煤炭行业缺乏高素质操作管理人员,对设备操作维修认知度不够,导致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

4.从安全管理方面重视安全责任

安全管理是一套科学、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安全管理上要简单直观,制度条款实施性强。要完善和强化安全责任机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层次、细致具体地明确领导、职工、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和责任目标。一是在管理层中引进资格认证制度,保证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管理水平符合规定要求,同时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管理层的安全观念;二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用好的制度来约束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三是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组织氛围,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能得到鼓励支持,尊重个人意愿,使人员增加对管理的参与,增加归属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安全隐患很快能被发现并得到排除,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5.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措施

5.1 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保证矿井维护、检修设备所需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

分项列资金明细,如大、中、小修,购置备品备件等,各有所用;配件备件准备齐全,井下生产场所也要备用部分易损件,便于随时更换。

5.2 更新测试手段,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测定,大型主要机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探伤,以便发现内部缺陷,提前消除安全隐患。

5.3 与大中专院校形成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格局。

针对机电领域的各类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引进素质优良、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具备机电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5.4 从加强机电职工培训入手,努力提高机电职工的技能和经验。

可以采取自培、委培、代培、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速度;通过岗位综合培训、集中学习、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培养员工操作技能,促进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员工的综合素质。

5.5 采取激励措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职位,制定不同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建立合理、公平的激励制度,发挥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在机电管理维修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员工及时奖励,鼓励积极性,激励其它员工学习技术的热情。

5.6 加强机电质量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坚持旬检查、月验收制度,样按照标准化要求逐项检查验收。

6.结束语

在目前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条件下,谁也无法保证煤矿生产不出事故。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这句话十分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机电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只有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才能确保其运行正常,从而充分发挥其性能和作用。只有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矿三大规程,坚持设备、管理、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煤矿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08(2).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篇4

一、事故经过

2011年2月7日夜班,班长赵某用综掘机割好一排。当时090705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顶板破碎,必须迅速支护,班长赵某和郭某、蒋某刚用锚杆机打好一根顶锚杆,钢带和金属网调整好后,准备安装第二根顶锚杆,李某看见顶板有随时掉渣的可能,准备连接顶网,就在此时破碎的顶板上有一块渣从未连好的顶网间掉下,砸向李某,李某虽及时躲避,脚下一滑,摔倒在地顺着坡就往下滚了几圈正好碰在一块矸石上,工友们及时护起李某,但发现其当时手脚无力站不起来,后及时护送出井,经医院诊断为环齿关节脱位,脊髓损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李某个人安全意识不强,在未执行“敲帮问顶”的情况下就

开始联网,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2、班长赵某安全意识淡薄,敲帮问顶未彻底,没有及时使用临

时前探梁支护,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3、现场施工人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是导致事故 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

1、李某未执行敲帮问顶,违反作业规程的规定,对事故应负直

接责任。

2、班长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对事故应负

领导责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工作面在支护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必须彻底,找掉危矸活石。

2、要使用好前探梁临时支护,并背实接顶严密。

3、加强培训工作,搞好安全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和

业务水平。

五、事故教训和感想

通过这一事故,使我们认识到“敲帮问顶”的重要性,操作人员要彻底的处理顶板和两帮的活矸(煤)。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和两帮及周围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 例(二)2010年3月15日,某矿发生顶板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3月15日,刘某(组长)在接到任务后带领张某(事故本人)等6人在高档普采工作面采煤作业。中午1:30左右,由于工作面倾斜大顶板破碎在煤机采煤后,前移支架支护空顶时顶板垮塌,为了让工作面整齐,在支架前移时必须将顶板垮塌部分用棚板填实再升起支架,刘某安排张某往顶板垮落处填棚板,张某站在溜槽上背向煤壁往上填棚板,此时从顶板垮落处掉下一块400mm*200mm*150mm矸石来把张某扑倒,其头部碰在溜槽上,刘某组织人员及时护送出井,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刘某、张某违章操作,冒险作业,顶板破碎地段未及时支护,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刘某、张某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作业、自我保护能力差,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该队平时管理不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在工作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工作,不准违章操作。

2、加强对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增强自主保安能力。

3、做好互保联保,尽职尽责,不违章蛮干,确保安全生产。

4、要保证支护强度,液压支架、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要求,不空顶作业。

四、事故教训和感想

此次事故是由于顶板破碎压力大,并且没有及时伸出护帮板护住煤壁造成的。职工自主保安能力差,队领导没有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到位,对待安全工作说的多,落实的少。安全工作只有真抓严管,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减少事故发生。

井下案例(一)2012年3月26日,某公司井下发生一起运输事故。2012年3月26日三班,当班带班长张某安排组长王某带领乔某等三人从采区泵站处往采区回风顺槽中部拉运630镏槽,并强调绞车司机乔某开车时注意把钢丝绳缠好。拉运时人员要注意安全。

12:30分左右,拉运人员到达采区泵站处,组长王某让司机乔某到采区回风顺槽中部开绞车,拉到绞车前码放好。4:40分左右,第三片溜槽沿回风顺槽拉入3米时绞车停止。组长王某再次发信号,但绞车仍未开动,第三次发信号过程中,看到绞车司机乔某捂着右手从回风顺槽跑下来,发现乔清林右手中指受伤。

经调查,在拉运第三片溜槽时,绞车司机乔某发现绞车滚筒余绳松动,便在绞车启动的情况下,人站在绞车前用手拉紧钢丝绳企图把钢丝绳缠紧。钢丝绳上有毛刺,将本人手套勾住,将手卷向滚筒。情急之下,乔某迅速将手向外拉,但仍被缠进的钢丝绳将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压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

绞车司机乔某违章操作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二)间接原因

1、在操作前,组长王某未强调拉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该队未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学习。

三、防范措施

1、要加强本队员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杜绝违章操作。

2、要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在安排工作任务时要强调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机电事故案例 井下案例(一)2012年10月17日十六点班,某煤矿发生一起煤机滚筒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10月17日十六点班,当班电工李某在普采工作面检修,在20:50分左右时,看到煤机滚筒绞入铁丝网就停了煤机滚筒,急于处理未能按照规程操作要求打开煤机离合器就开始作业;煤机司机王某在启动煤机时,没有检查滚筒周围人员活动情况,未能及时发现正在滚筒前处理铁丝网的李某,违章启动采煤机,导致李某的右腿被卷入滚筒,发现后及时护送出井,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检修人自我保护意识差,处理铁丝网时未打开煤机离合器,站的位置距采煤机滚筒和刮板输送机太近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采煤机司机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检查滚筒周围人员活动情况,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工作面的技术管理,教育司机和其他人员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熟悉采煤机的结构、原理,并加强业务技术学习,真正掌握在采煤机操作技术。(2)在采煤机滚筒附近有人作业或更换截齿时必须打开采煤机截割部离合器,如果司机离机或停机时间较长时,必须将滚筒放到底板上,切断隔离开关。

(3)在滚筒附近3m以内,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煤帮和顶板情况,防止煤帮片帮或顶板有垮落等情况时将人拥向滚筒

四、事故教训和感想

(1)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采煤机需要较长时间停机和检修时,必须打开隔离开关和离合器。

(2)要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盲目施工。

(3)注意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集中精力,正确操作。

(3)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牢固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自我防范意识,学好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

地面案例(一)2010年9月25日,某煤业公司变电站发生一起员工违章作业,被电击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9月25日,某公司变电站站长张某安排电工李某等3人在公司变电站进行电气检修,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带电检修,电工李某违章作业带电检修,被电击伤,造成事故。

二、原因分析

1、电工李某在进行电气检修作业时未按照相关规程作业,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李某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带电作业,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变电站站长对本单位员工的安全疏于管理,安全管理不到位,违反电工操作规程,在明知李某一人进行电气检修作业的情况下,未进行互联互保提醒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4、单位领导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平时对员工安全管理不到位,致使员工违章作业,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三、防范措施

1、针对事故举一反三,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严管理,并在全厂开展“反违章、查隐患、保安全”活动,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并做到互联互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决杜绝违章作业现象。

3、在生产作业时必须安全措施到位,并相互监督,专人负责,确保人身安全。

放炮事故案例 案 例(一)2012年10月15日,某矿发生一起密闭墙倒塌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0月15日,宋某(组长)在接到任务后带领陈某(事故本人)等四人在皮带大巷压底作业。上午9时左右因压底处矸石太硬需放振动炮,宋某打眼装药后,安排陈某和其他人员分别在距作业点100以外两个头设警戒,宋某到回风联络巷转角处发炮,发炮后等炮烟散尽宋某就往爆破点走,而陈某听到炮声后不等炮烟散尽就赶到作业点,在未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一个人进行作业,宋某来到作业点看到巷道左帮已经垮塌,陈某被垮塌后的活矸砸伤,陈某及时组织人员抢救,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压底开炮后事故本人未经组长现场安全检查,私自进入作业地点,被巷道左帮墙体(原来贯眼垫起的活矸)垮塌后砸伤,违章作业,自保意识不强是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2、垮塌区域为原联络巷密闭墙,密闭墙使用活矸石垒砌,外侧喷浆,无明显标志,作业规程没有明确,因此该公司规程措施的审批存在漏洞;公司对密闭墙管理不到位,未挂牌管理并建立台账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公司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欠缺,识辨险能力差,自保意识不强。

三、事故教训和感想

要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盲目施工。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识险、辩险能力。及时完善、规范图纸,图纸资料建档管理,必须认真分析矿井地质及周边老空,作业规程中明确采空区位置,进行地质情况预测预报。

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牢固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自我防范意识,学好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唯一保障。

一般违章事故案例 案 例(一)2012年9月27日,某公司机运队在运输巷抬轨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9月27日八点班,当班副队长李某安排拉运组长赵某带史某、段某三人拉运,安排王某某带6人运输巷二级车场安装道岔。

13时半左右,副队长李某某发现安装道岔的两根弯轨还未到位,就令赵某某等三人到运输巷四级车场查看是否有轨,如果有轨尽快运到位。赵某等人到达四级车场,看到车场有四架道轨和一辆矿车。经查看架子车内有需要的弯轨,因架子车前挡有矿车阻碍装有弯轨的架子车通过,当时急于要用弯轨,赵某决定人工抬运弯轨到二级车场,于是三人将道轨从架子车中抽出同时用力往肩上抬轨,但该轨是长6.2m 重200kg的道轨,三人根本抬不动,所以按原路返回。走到三级车场时遇到副队长李某某,赵某将情况如实反映,副队长李某安排安装道岔的王某再带一个人上来帮你们抬,顺便确认一下所用的道轨。”

15:00左右王某带领1人员与赵某等人回合后返回到四级车场,王某确认后赵某令大家一起抬轨统一放到右肩上行走至距回风绕道口50m处因巷道不平整,赵某被巷道凸起的矸石绊了一下,身体失去平衡,猛的向前一扑紧跟着大家一起倒下,轨道压在赵某的颈部。众人赶紧将道轨移开,发现赵某处于昏迷状态,王某前额也划破。经诊断:赵某某颅底骨折、右眼框骨折,已转送往太原进一步治疗,王某回家休养。

八、事故原因分析

1、员工自主安保意识和互保意识差,对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掌握甚少,在未认真检查路况的情况下盲目抬轨行走,被脚下矸石绊倒,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副队长未强调员工按规定使用矿车运输和员工抬轨及行走时应注意的事项等,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该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对现场工作安排不具体,是造成本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十、防范措施

1、要利用班前会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将此次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以此为案例,对运输作业中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煤矿触电事故案例 篇5

8月13日16时30分,李建良等5名作业人员下井并到达+100m西一石门5煤工作面。大工李建良同辅助大工李思文负责挖煤和支护,小工袁余国、钟绍民拖煤,小工钟明华负责推车运输。19时30分,钟明华从西一石门煤斗口推出1辆装满煤炭的重车行至约50m转弯岔道处时,车速过快,重车掉道并撞在巷道右侧的一台局扇启动开关上。重车脱轨后侧翻将开关出线侧电缆线外皮撞破,芯线裸露,导致钟明华触电并倒在侧翻的矿车边。

事故发生后。正在西一石门采煤工作面的值班长李广华发现局扇停风了,离开工作面,走到距离西一石门50m处的叉道口时,发现钟明华伏倒在脱轨侧翻的矿箱碰头处,估计是发生了触电事故。李广华立即到配电点关了总电源并组织人员抢救。关了电源后,李广华等人发现钟明华己死亡。至此,事故抢救工作结束。

安徽煤矿井下事故案例 篇6

(一)放炮事故

1、谢一矿“1.9”采煤面落炮崩人事故(2008年)

2、新庄孜矿“1.12”掘进放炮崩人事故(2009年)

3、潘三矿“11.1”放炮着火事故(2009年)

4、潘北矿开拓一队“10.7”放炮伤人事故(2010年)

5、丁集矿“1·19”违章放炮触犯二十条红线案例(2011年)

(二)瓦斯事故

1、李一矿“6.5”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01年)

2、孔集矿“7.3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01年)

3、孔李公司“3.22”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02年)

4、潘东公司“9.4”瓦斯窒息事故(2006年)

5、李一矿“8.31”瓦斯异常涌出事故(2008年)

6、顾桥矿“3.18”钻孔喷孔死亡事故(2010年)

7、朱集项目部“4·19”瓦斯超限事故(2011年)

(三)着火事故

1、潘一矿“2.7”井筒烧焊着火事故(2009年)

2、潘一东区项目部“5.15”打钻着火事故(2010年)

3、潘一矿“3·3”自然发火事故(2011年)

(四)其它事故

1、顾桥矿勘探处钻机队“3.8”工伤事故(2010年)

二、掘进专业

(一)顶板事故

1、潘北矿建项目部“8.27”顶板死亡事故(2007年)

2、谢桥矿“7.21”顶板死亡事故(2009年)

3、潘三矿“5.20”失修巷道冒落死亡事故(2009年)

4、丁集矿“3.8”改棚冒顶死亡事故(2009年)

5、谢桥矿“3.23”重伤事故(2010年)

6、朱集项目部“3·25”空顶作业触犯二十条红线案例(2011年)

(二)片帮事故

1、张集矿“2.2”片帮死亡事故(2007年)

2、谢一矿“4.21”片帮死亡事故(2009年)

3、顾桥矿掘进503队“11.13”迎脸片帮伤人事故(2010年)

4、顾桥矿开拓203队“1.17”工伤事故(2011年)

(三)机械事故

1、新庄孜矿“3.19”井下掘进耙矸机断绳放滑死亡事故(2008年)

2、李一矿“1·7”坠罐事故(2011年)

3、新庄孜矿“1·13”坠罐事故(2011年)

4、顾桥矿开拓303队“3.30”耙矸机回头滑轮固定螺栓崩断伤人事故(2011年)

(四)其它事故

1、顾北矿“9.25”高空坠落死亡事故(2006年)

2、潘一矿“2.11”锚索伤人死亡事故(2009年)

3、潘二矿“2.8”重伤事故(2010年)

4、谢桥矿“2.26”重伤事故(2010年)

三、机电专业

(一)安装事故

1、李嘴孜矿“3.2”井下采区内电弧灼伤事故(2010年)

(二)拆除事故

1、潘一矿“11.8”井下皮带机拆除挤人死亡事故(2008年)

2、新庄孜矿“ 06·14”死亡事故(2011年)

(三)机械检修事故

1、潘三选煤分厂“9.3”地面链板机检修挤人死亡事故(2007年)

2、安装分公司“1.23”井下液压支架卸压伤人死亡事故(2007年)

3、张集矿“8.6”井下采区皮带机滚筒挤人死亡事故(2009年)

(四)供电事故

1、孔李公司孔井“4.6”井下高压触电死亡事故(2006年)

2、谢一矿望峰岗井“4.18”地面低压触电死亡事故(2007年)

3、潘二矿“8.14”井下采区电气着火熏人死亡事故(2009年)

4、丁集矿“4.26”井下掘进照明电缆着火事故(2010年)

5、李一矿“3·5”带电作业触犯二十条红线案例(2011年)

(五)烧焊事故

1、潘二矿“8.22”地面主井三平台烧焊触电死亡事故(2010年)

(六)其它事故

1、潘三矿“4.16”东风井风机停机事故(2010年)

2、选煤分公司“1·31”重伤事故(2011年)

三、运输专业

(一)平巷运输事故

1、顾桥矿“12.29”北翼大巷电机车相撞挤人死亡事故(2006年)

2、顾桥矿“2.8”南翼大巷电机车司机违章操作死亡事故(2008年)

3、朱集矿“7.1”井底车场处理掉道车辆挤人死亡事故(2009年)

4、潘二矿“8.4”大巷矿车掉道挤人死亡事故(2009年)

5、张集矿“8.14”井底车场电机车撞人死亡事故(2010年)

6、顾北矿“4·17”重伤事故(2011年)

7、谢一矿“5.31”死亡事故(2011年)

(二)斜巷运输事故

1、李嘴孜矿“4.8”井下斜巷放大滑事故(2009年)

2、李嘴孜矿“12.10”井下斜巷矿车掉车挤人死亡事故(2009年)

3、谢一矿“2.25”-780m中央轨道下山放大滑事故(2010年)

4、顾桥矿“4.27”井下采区无极绳绞车梭车伤人死亡事故(2010年)

5、潘三矿“8.28”采区运顺车辆放大滑事故(2010年)

6、谢一矿“5.19”死亡事故(2011年)

四、采煤专业

(一)顶板事故

1、潘一矿“4.18”替棚垮棚死亡事故(2005年)

2、潘二矿“1.5”顶板死亡事故(2007年)

3、张集矿“3.19”顶板死亡事故(2009年)

4、张集矿“9.13”改棚顶板死亡事故(2009年)

5、李嘴孜矿“6.16”支架压垮死亡事故(2010年)

6、李嘴孜矿“2·24”死亡事故(2011年)

(二)机械事故

1、张集矿“10.27”破碎机伤人事故(2002年)

2、顾桥矿“11.27”误操作支架死亡事故(2006年)

3、谢桥矿“3.8”拖缆装置挤人死亡事故(2007年)

4、谢桥矿“5.14”单体伤人死亡事故(2007年)

5、潘一矿“11.26”支架挤人死亡事故(2007年)

6、安装工程分公司“11.20”违章操作支架死亡事故(2008年)

7、潘北矿“10.28”运输机拉人死亡事故(2010年)

8、顾北矿“4·9”重伤事故(2011年)谢一矿“1.9”采煤面落炮崩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8年1月9日,谢一矿采煤三队473B6工作面发生一起落炮崩人事故。1月9日早班11时40分工作面放炮结束,当班放炮员验炮后,在自己记录本上记录放炮完毕,没有落炮,并和中班放炮员进行了交接。13时15分左右,中班采煤人员赵某在距上风巷5米处用手镐刨煤时,引爆底部落炮受伤。

二、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生产性重大非人身事故。放炮员触犯了20条红线第6条“严重违章放炮”规定和84条较严重“三违”第30条“爆破作业未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规定。

(一)直接原因:验炮不认真。早班放炮员在炮后积煤较多、不能判断底部是否落炮的情况下就在放炮记录本上签字确认无落炮,并和中班放炮员进行了交接,中班放炮员在积煤清理后进行二次验炮就允许施工单位人员进行施工。

(二)间接原因:早班采煤班长责任心不强,和放炮员共同验炮时,在不能判断底部是否落炮的情况下就和中班采煤班长进行了交接。

三、处理决定

(一)早班放炮员李同喜、中班放炮员张和生现场验炮均不到位,对事故均负直接责任,待岗一年。

(二)范仁好,通风区放炮班班长,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三)尹若胜,采煤三队早班班长,现场验炮不细,对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张和平,通风区放炮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对事故负安全管理和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五)刘某某,通风区区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六)刘明真,通风区党总支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防范措施

(一)加强放炮管理,严格执行炮后验炮程序,并严格二次验炮制度,二次验炮正常后方可进行底部施工。

(二)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对潜在隐患的防范意识。新庄孜矿“1.12”掘进放炮崩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1月12日,新庄孜矿掘进五队三组在63303风巷施工时发生一起放炮崩人事故。当日夜班,该组施工的63303风巷当班本茬采用分次放炮,先放下部后放上部。放两次炮后,迎头下帮肩窝未放掉,施工单位要求补两个炮球放第三次炮。由于临近交接班时间,放炮员在未确定施工单位装炮、联炮人员已经撤出的情况下进行放炮,造成1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生产性重大非死亡事故。放炮员触犯了20条红线第6条“严重违章放炮”规定和84条较严重“三违”第30条“爆破作业未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规定。

(一)放炮员未执行“一炮三检”等放炮制度,严重违章放炮,触犯严重“三违”二十条红线,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现场火工品和放炮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三、处理决定

(一)陈付安,掘进五队三组工人;陈玉祥,掘进五队三组当班班长,对事故发生负一定责任,分别给予待岗半年处分。

(二)李传海,放炮区掘进放炮队当班放炮员兼班长,对事故负直接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一年。

(三)马长胜,放炮区掘进放炮队队长,对事故负主要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郭云华,放炮区掘进放炮队党支部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五)周传生,放炮区区长,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六)李云辉,放炮区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七)赵斌,掘进五队副队长(主持行政工作),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八)汤瑞忠,掘进五队直属党支部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防范措施

(一)加强放炮管理,严格执行“一炮三泥”、“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确保放炮安全。

(二)严格按照规定设置放炮警戒,加强现场放炮督查,对发现的放炮管理问题认真追查处理。

(三)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认真落实“两规范”,严格按照规程措施施工,杜绝违章放炮。

(四)加强放炮管理制度及措施的现场落实。

潘三矿“11.1”放炮着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2009年11月1日,矿业工程公司219队在潘三;该联巷于11月1日夜班开窝,1日早班放第二茬炮后;

二、事故原因;这是一起生产性重大非死亡事故;

(一)巷道拔门刷帮进行浅眼爆破,未从技术措施源头;

(二)爆破封孔泥中混有煤矸,封泥存在质量问题,影;

(三)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三、处理决定;

(一)陈万全,矿业工

潘三矿“11.1”放炮着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11月1日,矿业工程公司219队在潘三矿施工-650m西翼新增进风大巷联巷二发生一起炮后着火事故。

该联巷于11月1日夜班开窝,1日早班放第二茬炮后14分钟,现场人员发现有异常烟雾和异味,随后测气员、跟班队长和放炮员进入查看,距迎头约40m时发现前方有火光,接着再向前查看,发现巷道左帮挂着的工作服着火,随即用水管把火扑灭。

二、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生产性重大非死亡事故。放炮员触犯了20条红线第6条“严重违章放炮”规定,84条较严重“三违”第8条“发现作业地点存在安全隐患不立即提出整改意见或不立即制止作业”、第 30条“爆破作业未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第31条“非放炮员做炮头或联接母线”的规定。

(一)巷道拔门刷帮进行浅眼爆破,未从技术措施源头明确浅眼爆破技术要求,封孔泥不足,爆破时抵抗线不够。

(二)爆破封孔泥中混有煤矸,封泥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封孔效果。

(三)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当班现场装炮的3名爆破工助手只有1名持证上岗。

三、处理决定

(一)陈万全,矿业工程分公司潘三项目部219队班长,无放炮员助手资格证,现场操作及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主要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二)王书安,矿业工程分公司潘三项目部219队跟班队长,无放炮员助手资格证,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主要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三)余军、赵炳虎,潘三矿放炮员,对当班装炮监管不力,分别给予待岗半年处理。

(四)杨小东,潘三矿通放队副队长兼放炮班班长,对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五)彭佩,矿业工程分公司潘三项目部219队队长,对事故负主要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六)许家荣,矿业工程分公司潘三项目部经理,对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七)蔡福坤,矿业工程分公司潘三项目部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八)张盛,潘三矿通放队副队长(主持行政工作),对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九)陈广余,潘三矿通放队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

四、防范措施

(一)加强放炮管理,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一炮三泥”、“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二)严格装炮质量,炮眼封泥必须采用水炮泥、封孔泥封实。严禁用煤或其它可燃性材料、块状材料作炮眼封泥。

(三)浅眼爆破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严格按要求封满炮泥,封孔深度满足安全要求。

(四)放炮地点附近必须消除工作服及棉纱等易燃物,爆破相关材料供应质量。底眼装药敷设的彩带必须为阻燃性材料;炮泥不得掺杂可燃性材料、块状材料等。

(五)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现场自保互保意识,严格落实“两规范”。爆破工助手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非放炮员严禁做炮头或联接母线。

潘北矿开拓一队“10.7”放炮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10月7日早班,-580东一放水斜石门掘进迎头装炮联线结束,其他人员先行全部撤出,14:03分放炮员最后撤出,测气员汇报炮后瓦斯浓度,班长汇报“三警戒”到位,然后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14:05响炮,此时伤者胡永满和班长等人坐在警戒网以外,有一块5cm见方的矸石飞来将胡永满头部砸伤。

二、事故原因 放炮员、施工单位班长触犯了20条红线第6条“严重违章放炮”规定,现场放炮员、测气员和安检员触犯了84条较严重“三违”第8条“发现作业地点存在安全隐患不立即提出整改意见或不立即制止作业”的规定。

(一)现场人员图懒省事,放炮操作存在违章行为,有措施不执行。局规定直巷放炮警戒距离不小于100米,潘北矿该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放炮点距迎头不低于130m,而这次事故的现场放炮位置距迎头只有80m。

(二)负有警戒第一责任的班长没在规定位置设警戒,同时在场的放炮员、测气员和安检员等未予提醒和制止。跟班干部也未能盯住放炮这一重点环节。

(三)处于交接班时间放炮,现场作业人员急于上井,心态较浮燥。

三、处理决定

1、给予开拓一队队长刘应祥、党支部书记汝华东撤职处分,待岗半年;给予放炮队队长曹怀新、党支部书记陶嘉平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2、给予当班跟班副队长陶军凯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3、开拓一队班长杨明、放炮员陶传山不按规程措施设置警戒放炮,属严重“三违”,且放炮造成一人重伤后果,给予杨明解除劳动合同处理,给予陶传山待岗一年处理。

4、安检员刘家玉监督检查不到位,给予待岗一年处理。

5、给予矿有关管理部门负有责任的负责人技术科科长王良旭、通风科科长宣家文降职处分。安监处对这起事故负有监管不到位责任,给予部门负责人安监处副处长张安福行政警告处分。

四、防范措施

(一)加强规程措施在现场贯彻学习,确保现场执行到位。

(二)各施工单位要注意调整工序,尽量减少在交接班时间进行放炮等安全隐患较大的作业工序。

(三)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意识。进一步规范干部的管理行为和职工的操作行为,切实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从严从细做好放炮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

丁集矿“1·19”违章放炮 触犯二十条红线案例

2011年1月19日中班,开拓103队在1422(3)轨顺回风联巷迎头执行贯通放炮,警戒联系人沈某误传警戒信号,构成严重违章放炮,触犯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二十条红线”

第6条规定,给予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处理。

一、事故经过

1月19日中班,开拓103队在1422(3)轨顺回风联巷迎头执行贯通放炮。9:00点跟班队长邱某安排职工沈某、李某、宋某三人到被贯通头西二13-1回风大巷警戒,9:20左右3人到西二13-1回风大巷皮带机头电话处(警戒联系点),接到邱某电话问,沈某回答:“刚到。”李某、宋某上去撤人警戒,9点半又接到邱某电话问警戒情况,沈某回答:“好了!”(沈某并未得到上去的两人警戒到位的回话)。此时宋某已拉警戒线,李某因人员未撤,还未拉警戒线,约9点45分响炮。属严重违章放炮。

二、事故原因

(一)沈某未按措施要求,在第一现场确认警戒人员已到位、其他人员已撤;而是图懒省事,凭想象警戒全部到位。

(二)管理不到位,警戒联系人不知道放炮警戒点的电话号码。

(三)放炮警戒人员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不到位。

三、处理结果

(一)跟班队长邱某现场管理不到位,班长杨某工作安排不细,给予不同程度罚款处理。

(二)警戒联系人沈某误传警戒信号,严重违章放炮,触犯二十条红线,给予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处理。

四、防范措施

(一)放炮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规程、措施要求,必须认真执行“一炮三检”、“一炮三泥”、“三人联锁”制度。

(二)放炮警戒必须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

(三)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业务学习,特别是对新工人进行“二十条红线”、“84条较严重三违”学习。

(四)加强班前安全教育,提高班前会质量,派活时必须强调工作和安全要点。

李一矿“6.5”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1年6月5日,李一矿-660m W石W C13机采一道掘进工作面发生了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81吨、瓦斯量14000m3,现场8名工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

触犯了20条红线第九条“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和突出危险工作面不执行防突措施而进行采掘作业或超采超掘”规定。

(一)直接原因

1、现场作业人员不掌握防突基本知识,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卡钻、顶钻、喷孔及煤炮声等动力现象和突出预兆未引起重视。2、6月2日机采一道施工的卸压钻孔数量不够,没有达到措施规定要求。3、6月2日机采一道施工的卸压钻孔抽放瓦斯时间不足,没有严格执行防突措施的要求。

4、机采一道严重违反防突措施规定采用风镐掘进。由于迎头前方有断层,形成瓦斯聚积和应力集中区,卸压钻孔数量不够,瓦斯抽放时间不足,未能充分卸压消突,风镐掘进,诱导煤与瓦斯突出。

(二)间接原因

1、对现场钻孔施工及瓦斯抽放缺乏监督。钻孔质量验收员只负责验收钻孔深度,钻孔布置参数要求、数量及抽放时间均无相关部门验收。抽放后,允许进尺只采用电话或口头通知,没有书面通知单。2、6月3日夜班放顶煤一道揭露断层后,地质部门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对地质变化不敏感。

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现场没有避难峒室,压风自救设施数量不够,放顶煤一道仅设置两组压风自救设施,机采一道没有安装压风自救及隔爆设施。

4、现场工人、部分管理干部、瓦检工及跟班区队长不懂得防突基础知识。

三、防范措施

1、强化职工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教育,突出矿井或突出区域的所有人员必须掌握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并经过防突基本知识培训和统一考试,否则不得入井。

2、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三班派设专职防突员和测气员,并必须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否则严禁施工。

3、加强矿井瓦斯地质工作,揭露断层后地质部门必须立即进行煤层瓦斯地质分析,进一步完善现场防突措施。

4、强化现场管理,认真执行综合防突措施。防突区域严禁使用风镐掘进,防突钻孔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到位、抽采时间必须保证,必须严格现场防突安全措施的落实监督检查。

孔集矿“7.3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1年7月31日13时50分,孔集矿-530m水平西四采区B11b东翼二阶段采煤面切眼联络斜巷掘进时发生了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现场6名工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

经认定是一起责任事故。测气员触犯了20条红线第十四条“个人违章作业造成他人死亡”,并触犯84条较严重“三违”中的第6条规定“特殊岗位班中脱岗或睡岗的”规定;通风区触犯了20条红线第一条“瓦斯超限作业,隐瞒瓦斯超限”规定;灯房和现场施工人员触犯了20条红线第十三条“采煤、掘进、开拓工作面、回风顺槽及回风流中,电气设备失爆(五类)”规定。

(一)直接原因

1、对瓦斯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不严,当班瓦检员严重失职,未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提前脱岗,未发现现场瓦斯超限。

2、该矿-530mW4B11bE2切眼联络斜巷掘进遇断层后瓦斯涌出量相对增大,局部通风方式不合理,风量不足,不能有效排出该巷道瓦斯,致使事故前三班瓦斯浓度一直处于临界状态。

3、压风引射器摆放位置不当(距迎头5.3m),致使工作面风流部分循环,造成迎头瓦斯浓度逐渐增大,达到爆炸界限(当日10时许测定瓦斯浓度:引射器前方1m处为6%,后方5~6m处为10%以上)。

4、瓦斯超限后,现场作业人员未及时撤出,矿灯失爆产生的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二)间接原因

1、矿灯的管理和使用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多数矿灯超期使用,存在矿灯失爆现象;矿井调度系统不畅,不能有效调度并准确掌握该面瓦斯超限后撤人情况。

2、对瓦斯灾害的认识不足。该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缺乏针对性,对如何防范及处理瓦斯超限未作具体规定,局部通风方式不合理;施工措施审批把关不严;该面事故前几班瓦斯浓度一直处于临界状态未引起重视,未采取有效措施。

3、安全培训教育不力,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现场安全管理不严。施工现场供风量不足;跟班队长及施工人员在瓦斯超限的情况下仍违章生产。

三、防范措施

1、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测气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和一班三汇报制度。

2、要加强矿井通风管理,严禁使用引射器等不合理的通风方式,局扇严禁循环风。

3、严格执行矿灯的检查、维修和使用制度,杜绝失爆矿灯入井。

4、加强通风调度、矿调度管理,建立畅通、可靠的矿井调度体系。

5、加强职工教育,提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加强技术管理和瓦斯监控管理,要提高职工对“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预警就是事故”的认识,落实切实可行的瓦斯超限预防和处理措施。

孔李公司“3.22”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一、事故经过;2002年3月22日,孔李公司一号井在-140m;3月15日中班,-250mW1半A组煤生根系统各;3月22日,采煤四队派2人到-140mW1A1煤;

二、事故原因;触犯84条较严重“三违”中的第16条规定“临时停;

(一)直接原因;事故区域内存在火区,通风系统频繁变动,通风设施不;

1、未经专业人员现场检查,施

孔李公司“3.22”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2年3月22日,孔李公司一号井在-140mW1A1回风巷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死亡2人。

3月15日中班,-250mW1半A组煤生根系统各道新防火墙内、外出现高浓CO,矿未采取有效措施将该处事故隐患彻底消除。3月21日,测气员李国彬在井下向通风区调度员汇报,-250mW1半A1组煤生根料眼上口CO浓度达928ppm。通风区未向矿上汇报,仅在区里召开碰头会,拟定3月22日早班封堵-140mW1A1煤回风巷预制墙。

3月22日,采煤四队派2人到-140mW1A1煤回风巷卧底。22日约6点,早班班长在回风巷1号眼以西发现了两名职工遇难。

二、事故原因

触犯84条较严重“三违”中的第16条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及时打栅栏”、第17条规定“超过规定的盲巷不安排封闭”。

(一)直接原因 事故区域内存在火区,通风系统频繁变动,通风设施不全,通风设施管理混乱,致使火区大量的CO涌出预制墙外,在微风及无风处积聚形成CO高浓区。

1、未经专业人员现场检查,施工人员擅自进入高浓CO威胁区域作业,属“文盲”式、“法盲”式的违章行为。

2、封闭质量差,漏风量大,造成遗煤氧化。3、3月19日~3月22夜班,由于巷道贯通,通风系统发生变化。

4、在高浓CO威胁区域内,没有及时撤人,设置栅栏,揭示警标。

(二)间接原因

1、对W1半A组煤CO浓度的骤升未引起重视,对CO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处理事故隐患不及时、不彻底。

2、“一通三防”现场管理不到位。-140mW1半生根料眼上口无栅栏、无警标,无CO检测牌板;火墙封闭质量差;

3、现场跟班干部责任心不强,未严格履行岗位职责。3月21日22点30分,通风区跟班副区长叶友连在实测 CO浓度928 ppm,CH4浓度3%的情况下,也未按规定汇报,现场未采取处理措施。

4、调度信息不畅,管理混乱。对该地段CO浓度骤升的事故隐患,通风区调度员、测气员未按规定汇报,21日中班、22日夜班两次测定CO严重超限,仅汇报到通风区领导。

三、防范措施

(一)加强职工安全基础知识教育,教育职工下井严禁进入防火墙外的盲巷区或微风区。

(二)加强防火墙管理工作。防火墙必须封闭严密,保证不漏风,并必须在防火墙外打设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人员误入;对封闭不严、密闭墙损坏以及采空区出现CO等问题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加强通风系统管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强化“一通三防”现场管理,通风系统调整后,必须全面进行系统检查,发现隐患要制定措施,处理隐患要及时、果断。

(四)加强通风调度、矿井调度信息管理工作,做到信息畅通,确保事故隐患能及时汇报、并跟踪处理。

潘东公司“9.4”瓦斯窒息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9月4日,潘东公司通风区技术组密闭墙检查工代言之、田淮新2人到南一采区检查南一B采区B7煤层上山密闭墙(以下简称C墙)。19时许,发现有两人躺在巷道内,距栅栏门6m。经确认,2人已死亡。

二、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触犯了集团公司20条红线第一条“瓦斯超限作业,隐瞒瓦斯超限”规定,触犯84条较严重“三违”中的第16条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及时打栅栏”、第17条规定“超过规定的盲巷不安排封闭”。

(一)直接原因

1、两名密闭墙检查工思想麻痹,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认为现场肯定与原来一样,不会有事的,违反有关操作规定,未进行气体检查就同时擅自进入盲巷,完全丧失了自保互保意识。

2、回风联巷断面变小,通风阻力增大,工作面风压增高,致使11228老空区积存的瓦斯发生逆流经C墙涌出,造成C墙外盲巷瓦斯积聚。

3、部分巷道失修、垮实,不通风。

(二)间接原因

1、盲巷管理不到位。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导致墙前形成一个长达28m的盲巷,也未在外口重新封闭。

2、通风设施质量差。C墙墙体长期周边漏风严重,未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技术管理存在漏洞。通风区未对该面风流的流动状态及封闭空间内积聚的大量高浓度瓦斯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

4、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代言之、田淮新2人长时间不参加区队的班前会,职工安全意识差。

三、防范措施

(一)教育职工下井严禁进入盲巷或微风区。

(二)加强盲巷管理工作。对盲巷长度超过规定的,及时予以封闭,打设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人员误入;对封闭不严、密闭墙损坏以及墙前出现瓦斯积聚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认真落实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安全。

(四)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确保矿井、采区、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保证各工作地点的配风量满足需要。

(五)严格职工队伍管理,职工必须参加班前会。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严格自保互保,杜绝“三惯”行为、违章现象和悲剧事故的发生。

李一矿“8.31”瓦斯异常涌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8年8月31日,李一矿掘进二队施工的一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高值超限事故。当班进行管理顶板作业,在迎头顶板有掉顶危险时,掘进施工人员打撞楔管理顶板,施工过程中,现场人员听到煤炮声,并出现掉顶。8月31日23时29分T1瓦斯超限,时间10分42秒,其中瓦斯浓度大于4%的时间为9分58秒,瓦斯异常涌出量330m3,掉顶煤量为30.6t。

二、事故原因

经集团公司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生产性重大非人身事故。

(一)本掘进工作面的穿层孔瓦斯预抽采未达到预期效果,迎头抽采精细化不到位。

(二)巷道施工中,未按措施要求沿煤层顶板施工,巷道底板在煤层底板下约2m,巷道顶部位于夹矸中,煤层在巷道上方,施工过程中发生掉顶。

三、处理决定

(一)杨维军,掘进二队当班班长,对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二)李东云,掘进二队队长,对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张志群,掘进二队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五)胡保军,通风防突科科长,对事故负技术管理责任,给予行政降职处分。

(六)时召林,技术科科长,对事故负技术管理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四、防范措施

(一)掘进头立即停止施工,按集政〔2007〕435号文件要求,制定煤巷防突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效果评价。

(二)加强顶板管理,巷道布置沿煤层顶板,严禁破煤层底板施工。顾桥矿“3.18”钻孔喷孔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3月18日,顾桥矿南区1414(1)底板巷发生一起钻孔喷孔伤人事故,造成1人死亡。该日中班,通风二队综合班派2人负责指导,703队安排5人封1414(1)工作面运顺底板巷穿层钻孔。在封第二个孔(8号孔)时,钻孔喷孔,张某等两人同时从瓦斯管上摔到底板上,张某和邓某均被碎矸击中,其中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违反了84条较严重 “三违”行为界定中的第24条“施工完的钻孔未按作业规程规定时间封孔”的规定和第27条“正面钻孔孔口,进行封孔或拆卸钻孔闷盖”的规定。

(一)管理混乱,个别领导安排没有封孔经验的市场化队伍进行封孔工作,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流于形式,同时市场化队伍703队工人是第一班封孔,对打钻、封孔等相关施工、安全知识完全不懂,在去掉临时封孔的编织袋时不应正面面对钻孔,应稍偏站立,自保意识差,属“文盲”式、“法盲”式的违章。

(二)勘探处现场作业人员在打钻结束后没有及时封孔,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的“钻孔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封孔,做到打

一、封一”规定。

(三)张某现场蛮干,操作行为不规范,拽出孔口临时封孔的第二个编织袋时,强大气流把钻孔内的水和碎矸冲出,击中3人并造成正对钻孔的1人死亡,强大气流来源于钻孔内压缩气体和水压的突然释放。调查认为,压缩气体主要是断层裂隙和煤层中涌出的瓦斯积聚而形成。

(四)同在一处施工的张某和邓某现场毫无自保互保意识。

三、处理决定

(一)曾令红,勘探工程处顾南项目负责人,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二)孙祥广,顾桥矿通风二队队长,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三)耿炜伟,顾桥矿通风二队党支部书记,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田清江,顾桥矿通风二队综合班班长,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五)邓金庆,顾桥矿通风二队综合班工人,对事故负现场监护不到位责任,待岗半年。

四、防范措施

(一)施工钻孔必须严格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审、贯彻和考试,否则不得施工,并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谁打钻谁负责封孔,二是必须严格执行打

一、合一、封一。

(二)安排工作时要精心,不能随意安排没有施工资质和基本安全常识的队伍和人员进行井下施工工作。

(三)现场作业人员在观察钻孔时必须正确站位,严禁正对钻孔,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做好自保互保工作。

(四)强化“两规范”及“手指口述”在现场的落实,对关键工序、危险工序必须进行安全确认。

朱集项目部“4·19”瓦斯超限事故 2011年4月19日夜班,朱集项目部1112(1)轨道顺槽顶板瓦斯抽排巷发生一起瓦斯超限事故。

一、概况

1112(1)轨道顺槽顶板瓦斯抽排巷由矿业公司261队施工,29U型棚支护,规格为5.0m*3.7m,综掘,设计长2339m,至4月19日夜班已施工740m,巷道设计距13-1煤层法距15m~45m,距11-2煤层法距21.9m~46.5m,2×45kw局扇供风,迎头风量450m3/min,回风量476m3/min。

二、瓦斯超限经过

4月18日中班施工单位安排进尺2棚,进入施工地点后,跟班队长黄某安排跟班班长徐某在迎头先打9根超前撞楔,16:30左右撞楔打齐,开始按班进两棚割窑。由于顶板岩性较差,割窑过程中,顶板及迎脸始终断断续续掉碴。18:00,发生掉顶,掉落高度0.7m,跟班队长黄某某安排人员架梁。19:00顶板已掉落高度2.0m,长度3.0m,深度1.8m,并将超前撞楔砸掉。班长立即安排人员接左帮顶,并清理左帮,栽棚腿子。20:40栽完左帮棚腿子,开始清理右帮。夜班跟班队长黄某接班之后,补打撞楔,并在管子上使用木道板接顶,接顶后在前探梁上挂两个U型棚梁子,栽右帮腿子。夜班人员栽齐右帮棚腿后,此时顶板继续向迎头前部上方抽冒。4月19日夜班5:00左右,顶板发生响声,抽冒空间积存的瓦斯被冒落的顶板岩石冲击带出,造成迎头及回风流瓦斯超限,迎头T1探头最大值1.8%,回风流T2探头最大值2.21%,瓦斯浓度超过1%,时长16分30秒,瓦斯异常涌出量为197m。

瓦斯超限后现场勘察迎头冒顶空间见一落差1.5m正断层,岩性破碎,迎头超前片帮1m以上掉顶2m以上,迎头使用9根3寸管子,超前控顶并在3寸管子上使用木道板接顶,迎头向后第5棚、第7棚梁中间分别有4根、2根前探梁撞楔。

三、事故原因

(一)安全管理意识差。在迎头顶板破碎,出现掉碴的情况下,仍然掘进进尺,且未按掘一棚架一棚的要求掘进,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掉顶未引起重视,发生掉顶事故后,未向调度汇报,且处理方法不妥,处理时间较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另一原因。

(三)掉顶区域未接实,引起顶板断裂,13-1煤瓦斯沿着裂隙瞬间涌出,是造成瓦斯超限的又一原因。

四、防范措施

(一)工作面立即停头;

(二)确认迎头冒顶处理完毕并稳定后,采用钻机对上;

(三)断层带施工必须加强超前支护,割一棚架一棚,;

(四)严格落实集政[2010]91号《淮南矿业集;

(五)该工作面必设置瓦斯浓度异常预警系统,瓦斯浓;

(六)规范地质工作“三级”管理制度,现场施工出现;潘一矿“2.7”井筒烧焊着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2009年2月7日,潘一矿第二副井井筒安

(一)工作面立即停头。为避免对顶部空间造成扰动防止再次发生瓦斯超限,要求首先在迎头向后15m范围采取喷浆加固迎头及顶帮措施,封闭围岩裂隙,隔断瓦斯涌出,然后对冒顶空间进行喷注浆处理。

(二)确认迎头冒顶处理完毕并稳定后,采用钻机对上覆13-煤层及断层进行探控,探明煤层赋存层位及断层产状,确保巷道布置在突出煤层法距20米以外。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未查清不得恢复施工。

(三)断层带施工必须加强超前支护,割一棚架一棚,并缩小棚距,控制再次发生掉顶现象。

(四)严格落实集政[2010]91号《淮南矿业集团防治岩巷瓦斯异常涌出若干规定》,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完善防喷装置,并加强工作面局部通风管理,工作面供风量不得少于600m/min。

(五)该工作面必设置瓦斯浓度异常预警系统,瓦斯浓度达预警值,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分析查明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巷道在过断层带期间必须安设专职瓦斯检查员,强化现场瓦斯检查。

(六)规范地质工作“三级”管理制度,现场施工出现断层必须及时通知矿地测部门,确保对巷道前方进行动态预报。潘一矿“2.7”井筒烧焊着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2月7日,潘一矿第二副井井筒安装作业时发生一起着火事故。该井筒装备由安装工程分公司负责安装,2月7日中班安装组合罐道支腿时进行烧焊作业,焊渣引起瓦斯燃烧。

二、事故原因 经认定这是一起生产性责任事故。违反规程措施要求:烧焊时要随时熄灭焊渣,清除烧焊地点20米范围内的可燃物。

(一)直接原因:安装工程分公司在井筒烧焊的焊渣溅落,引起-747m相邻段高接茬处裂隙中涌出的瓦斯燃烧,产生明火。

(二)间接原因

1、-747m相邻段高接茬处的井壁裂隙瓦斯涌出,出口处瓦斯浓度高达10%以上。

2、安装工程分公司在井筒烧焊期间采取的接渣措施不得当,导致高温焊渣溅落井筒引燃涌出的瓦斯。

3、施工安全措施不完善,没有考虑到井筒裂隙中瓦斯涌出问题。

三、处理决定

(一)吴泽勤,安装工程分公司第四项目部经理,对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二)孟祥,安装工程分公司第四项目部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四)汪清华,潘一矿工程科科长,负监管不力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五)对事故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待岗一年处理。

四、防范措施

(一)井口20米范围内、井下各类烧焊和使用明火的,必须严格措施编制、审批和贯彻签字,严禁无措施烧焊和使用明火。

(二)井口20米范围内、井下各类烧焊和使用明火前必须对附近前后全部检查一遍,清理可燃物,并处理井巷各种缝隙,防止瓦斯涌出。现场必须有测气员检测瓦斯、安检员监护,如果附近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0.5%以上,严禁进行烧焊作业。

(三)在进行烧焊作业和使用明火前,必须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灭火器和消防供水,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接住焊渣,随时熄灭火种及焊渣。

潘一东区项目部“5.15”打钻着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5月15日,潘一东区项目部西一(11-2)矸石胶带机巷钻场发生一起打钻着火事故。5月15日早班,勘探工程处当班工人刘利军等三人施工至12时54分,16#钻孔施工11m,此时该区段动力电源停电,钻机停止施工,当班钻孔施工人员提前升井。造成16#钻孔孔内冒烟,后引起明火,引燃钻机附属物及附近煤层、胶带机、风筒。

二、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因管理混乱、现场工人心存侥幸、“三惯”思想严重、班前安全教育不到位而造成的一起生产性重大非死亡事故。钻机工触犯了20条红线第20条“因脱岗发生钻孔着火或瓦斯高值超限等事故的,解除直接责任人劳动合同”规定以及84条较严重“三违”第23条“煤巷打钻无风水联动装置的”、第26条“钻孔施工时出现异常现象(喷孔、顶钻、夹钻、吸钻、孔内冒烟等)不处理且不汇报擅自离开现场的”规定。

(一)钻孔施工过程孔内钻屑排泄不畅,摩擦产生高温,钻机压风未关闭连续供氧引起孔内煤屑燃烧。

(二)钻机工未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人员提前离开现场,钻孔孔内出现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致使着火事故发生。

三、处理决定

(一)刘利军、周曹成、蒋道耀,勘探工程处潘一东项目部钻机工,对事故负直接责任,给予待岗半年处理。

(二)张祥,勘探工程处潘一东项目部机长,对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三)武玉河,勘探工程处朱集项目部经理,兼管潘一东项目部钻孔施工,对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四)陈国军,潘一东区项目部通风地质管理科副科长,对事故负监管责任,给予免职处分。

四、防范措施

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打钻施工现场交接班制度,认真观察孔内隐患。

2、钻孔施工时出现异常现象(喷孔、顶钻、夹钻、吸钻、孔内冒烟等)必须现场立即进行处理且立即进行汇报,严禁擅自离开现场。

3、煤层顺层钻孔施工必须严格规范使用风水联动装置,发现孔内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潘一矿“3·3”自然发火重大非死亡事故

2011年3月3日夜班,潘一矿2331(3)上风巷沿空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煤层自然发火生产性重大非死亡事故。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2331(3)上风巷为沿空掘进,邻近上两个阶段2321(3)、2311(3)工作面分别于2009年6月、1989年9月收作,阶段净煤柱均为3.3m。上阶段工作面收作后分别施工三道或两道封闭墙,墙间用水泥浆充填。

着火事故发生地点为2331(3)上风巷与2321(3)收作面下顺槽钻场贯通后的封闭墙附近。该上风巷总长966.4m,由掘进一队施工,于2010年3月19日拨门,2010年9月7日施工到位,继续向下施工切眼至今。巷道断面5m×3.2m,锚网支护,采用2×30kw对旋局扇供风,迎头风量450m/min。

二、事故经过

3月2日晚,掘进一队当班出勤12人,约22时由2331(3)上风巷拔门处进入工作面,当班班长姚某和安监员陈某进入工作面检查后,23时40分,安监员陈某继续由迎头向外巡查,至皮带机第25个H架附近,陈某闻有烟味但未见烟雾,立即向矿调度所汇报,后打电话到迎头让测气员出来检查原因并撤出迎头人员。23时45分,安监员发现巷道烟雾较大,着火点为皮带机第25个H架处,立即进行洒水灭火。3月3日0时15分,矿调度所接现场安监员陈某汇报,上风巷拨门往里125m处,2331(3)上风巷上帮煤体有冒烟现象,回风CO监控探头显示CO浓度为21PPm,回风瓦斯浓度0.4%,现场人员洒水直接灭火无效,烟雾越来越大。接汇报后矿及时安排停电撤人并汇报集团公司,同时启动应急预案。0时18分,东二侧电器设备全部断电;0时25分,2331(3)上风巷内人员撤至安全地点;0时32分,矿领导和部门全部到调度所待命;0时45分,救护大队到矿,由矿带队下井抢险;1时47分,救护大队赶赴现场,此时风巷第一风流交汇点以里CO浓度最大值为920PPm,经救护大队直接灭火控制火势,3时30分扑灭上风巷巷道内明火。此后对着火点位置打眼注水、注氮,并对着火点前后20m范围巷道上帮及着火点盲巷喷浆,11时5分,封堵隔断火源。

现场勘察:2331(3)上风巷拨门往里125m处与2321(3)收作面下顺槽钻场贯通后的封闭墙向外的巷道内风筒及胶带机各有10m被烧尽;钻场封闭墙以里抢险过程烟雾弥漫向外扩散,插管灭火一旦沟通采空区即形成明火,且不易熄灭,与上风巷物料起火后易灭形成对比,分析认为着火原因为钻场封闭墙内煤层自然引发着火。

三、事故原因 3

(一)直接原因。2331(3)上风巷2010年4月贯通上阶段工作面运顺钻场后,封闭采空区仅采用编织袋装煤充填、紧贴编织袋施工一道木板封闭墙用罗克休充注的封闭措施,封闭不严实,且封闭后至发火前长达10个月,松散煤炭长期漏风供氧导致自然发火事故。

(二)间接原因。

1.未按集团公司文件规定对采空区封闭墙采取双墙封闭、墙内注水泥浆充填严实的措施,造成对松散煤炭漏风供氧。2.防火预测预报不到位,该处煤层氧化到自然发火未能检测到CO等发火指标。

3.沿空留巷掘进小煤垛净垛3.3m,未按集团公司〔2010〕255号文件规定对沿空留巷巷道进行喷浆堵漏。

四、事故性质

事故调查组认定,这是一起煤层自然着火事故,属于生产性重大非死亡事故。

五、防范措施

(一)加强防火管理,对连通采空区的巷道封闭墙必须采取双墙封闭,墙内注水泥浆,与巷壁接触不严实必须采取喷浆处理。

(二)必须从设计源头科学留设阶段煤柱,沿空掘进煤柱留设必须满足防火需要,沿空掘进煤柱净垛小于4m的必须进行喷浆堵漏处理,特别是过钻场、破碎带。

(三)加强防火预测预报和防火监控,特别是采空区封闭墙内、外,距邻近采空区宽度小于10m的煤柱内,高冒地点等,必须按规定设点检查。

(四)对发现的自然发火隐患,必须编制针对性措施,立即进行处理。关于对勘探处钻机队“3.8”工伤事故处理通报 各部、处、科、室、所、队、厂、中心:

2010年3月8日中班,勘探处钻机队发生一起工伤事故,安监处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追查,查清了事故经过和原因;

一、事故经过;2010年3月8日中班,勘探处钻机队在1414(;

二、事故原因;

1、手拉葫芦起吊点生在倾斜的拉条上,陈波用脚踩钻;

2、手拉葫芦大链拴在钻机动力头上固定不牢,也是造;

3、职工操作行为不规范,把起吊绳头系在倾斜的拉条;

4、机长王永军在现场工作安排不细,安全注意事项强;

5、工区领导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

行了追查,查清了事故经过和原因。现就处理决定通报如下:

一、事故经过

2010年3月8日中班,勘探处钻机队在1414(1)运顺底板巷斜巷段(坡度10°左右)使用ZY-3200钻机施工穿层钻孔。在从21组钻孔施工结束后。当班机长王永军和机电工在平巷段拉电缆,王永军安排职工赵福友带着职工陈波、刘善群挪移钻机,17点左右钻机挪至22组施工穿层钻孔位置。在钻机斜上方两U型棚之间的拉条上穿起吊钢丝绳头(作为起吊点),将手拉葫芦大链拴在钻机动力头上起吊钻机。当钻机起吊高度200mm左右时,对钻机进行找平,这时钻机前端不够高,陈波用脚踩钻机后部,使钻机钻头达到钻孔高度。这时悬挂手拉葫芦钢丝绳头顺着倾斜拉条向斜巷下方下滑300mm,同时造成栓在动力头上的大链打滑,钻机倾斜后侧翻,挤到在斜巷钻机下方用道木垫钻机的刘善群胸部左侧,造成工伤,目前伤者在新华医院留院观察。

二、事故原因

1、手拉葫芦起吊点生在倾斜的拉条上,陈波用脚踩钻机后部造成起吊绳头在拉条上打滑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手拉葫芦大链拴在钻机动力头上固定不牢,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职工操作行为不规范,把起吊绳头系在倾斜的拉条上可以滑行,安全意识不强,眼力头不够,用脚踩钻机后部来提高钻机前部高度,行为明显不规范。

4、机长王永军在现场工作安排不细,安全注意事项强调不到位,跟班没有把握安全重点。

5、工区领导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到位。

三、防范措施

1、现场起吊钻机等重物时必须认真检查起吊点,起吊点必须牢固生根不得滑动;另起吊钻机必须用两只手拉葫芦稳吊,起吊用钢丝绳直径不得低于12.5mm;拴钻机时,大链应拴在钻机跑道上,严禁拴在动力头上。且当吊起钻机悬空静止时,必须将小链系牢,防止打滑。

2、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斜巷稳钻机人员必须站在斜巷上方。

3、班队长在安排工作时,要优化人员组合,合理搭配人员;且要讲清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职工操作安全。

4、跟班人员要把握住安全重点,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5、加强对职工教育管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及自互联保意识;将“双规范”、和“手指口述”切实在现场落实。

四、处理决定 根据《关于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顾煤【2010】1号文)的规定,处理决定如下:

1、给予事故直接责任人刘善群2000元罚款;

2、给予事故直接责任人兼互联保责任人赵福友2000元罚 款;

3、给予事故直接责任人兼互联保责任人陈波2000元罚款;

4、给予当班班长王永军2000元罚款;

5、给予勘探处顾桥钻机工区分管南区副经理曾令红2000 元罚款;

6、给予勘探处顾桥钻机工区区长汪金业2000元罚款。

7、扣除勘探处顾桥项目部3月份安全结构工程款10%。潘北矿建项目部“8.27”顶板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7年8月27日中班,浙江弘发公司在潘北矿-490m溜矸道施工。施工时,放炮后找顶、打临时点柱、打顶部锚杆挂网。当时迎头顶部右半部锚网打齐,左半部已打3根锚杆,并挂网,但第4根压网锚杆因断钎原因未及时打上,致使锚杆没能有效固定钢筋网。徐某某在迎头左帮点周边眼位,此时顶部冒落的矸石从该钢筋网内滑出,砸中徐某某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现场施工人员违反规定程序作业,在顶部支护未完成时便进行其他工作,导致徐某某被巷顶冒落的矸石砸中头部死亡,属空顶作业,触犯了20条红线第11条之规定。

(二)间接原因:

1、跟班队长违章指挥,在顶部支护未完成时安排施工人员空顶作业。

2、施工人员互保、联保意识较差,未能有效制止违章行为的发生。

3、现场顶板岩性为炭质泥岩,岩性破碎,易冒落。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按作业规程施工,在巷道顶部支护未完成时,严禁进行其他作业。

2、加强现场管理,跟班队长要把握安全重点,发现顶板有锚杆失效没能有效固定钢筋网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补打锚杆,严禁空顶作业。

3、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发现顶板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做到相互提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谢桥矿“7.21”顶板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7月21日,谢桥矿掘进一队102班在沿空掘巷作业时发生一起冒顶事故,造成1人 死亡。

当天早班,该班在13318E上顺槽沿空掘巷,掘支4棚后,准备再进尺。副班长宋玉庆安排其余工人到后方运料,宋和综掘司机陈某在迎头割煤进尺,此时班长发现顶板来压显著,伴随有强烈的断裂声,便立即通知陈某撤退,撤退过程中顶板冒落,将U29钢梯形棚向外推垮20m左右,冒落矸石将陈某埋压致死。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巷道施工采取一半沿空留巷,一半实体掘进。架棚巷道高帮(老塘侧)没有充填背实,支架受力不均、稳定性差。技术源头出了问题,支护设计不合理,现场没有指导性,造成局部冒顶后推垮支架是最主要原因。

(二)间接原因

1、矿对这一地段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造成支护方案设计不合理,支架稳定性差,致使局部来压后推垮20米巷道的支架。

2、迎头位置处于13218E工作面跳采段(陷落柱位置附近),顶板完整性差,松动圈范围大,应力集中,规程会审意见要求巷道过跳采段时要另编安全技术措施,但实际矿未安排编制补充措施,触犯了84条较严重三违中第4条规定:无措施安排施工的。

3、架棚段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技术科下达的工作联系单编制不严谨,对支架上帮与采空区之间的空隙充填没作硬性规定,含糊其辞,措施没抓住安全的关键点,措施的审批也不严谨。

三、处理决定

1、王化清,班长,对事故负现场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2、高飞,队长,对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3、张敏,党支部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4、金国庆,技术科副科长,对事故负技术管理责任,给予行政降职处分。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地质预测预报,过特殊地质构造带必须下达预报、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2、加强规程措施的编制和落实,情况变化时及时补充专项措施。

3、特殊地段施工时应加强巷道巡视,加强安全监管,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撤人。

4、提高架棚质量,严格按措施施工,严禁空帮空顶作业。

5、从技术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合理选择支护方式,规程措施的编制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潘三矿“5.20”失修巷道冒落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5月20日,潘三矿通风放炮队防火班在1251(3)轨顺回风联巷安装控风木板墙时,顶板突然冒落,造成1人死亡。

5月中旬,1251(3)工作面开始收作拆除,20日早班,综采二队无极绳绞车拆除后,中班通放队安排防火班两名防火工陈某某、谢某某对1251(3)轨顺回风联巷控风木板墙进行恢复施工。19时55分,控风木板墙处前后顶板突然发生垮落(冒落范围长11m、宽3m、冒高3.6m),造成陈某某当场被埋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触犯了84条较严重“三违”第65条之规定。

(一)冒落区周围有6条巷道,属应力集中区,同时冒落区距收作线70m,又受到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两种应力相叠加,导致该区段巷道顶板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顶部锚杆基本失去作用。

(二)综采二队无措施拆除无极绳绞车,拆除过程中用手拉葫芦牵引,并破坏了局部帮顶的锚杆或锚索,导致该处顶板失稳,留下隐患。

(三)综采二队拆除绞车后,没有及时对该段巷道采取加强支护措施(综采二队责任区),导致顶板大面积冒落。

(四)现场有采煤、修护、掘进多家同时作业,管理混乱。

三、事故教训

(一)事故点属于应力集中区,巷道条件复杂,矿相关部门对该段巷道的受压状况认识不足,考虑不充分,安排工作不细。

(二)作业人员无措施拆除无极绳绞车,野蛮施工,没有预见设备的起吊生根会导致失稳的顶板大面积冒落。

(三)通放队安设控风木板墙人员眼头力不足,没有观察顶板变化的能力,施工前没有对该处顶板进行必要的加强支护。

(四)事故地段施工管理比较混乱,多家单位交叉施工时,各单位之间没有组织协调和统筹兼顾。现场跟班及检查人员监查不力,督促不到位。

四、处理决定

1、蔡文保,综采二队早班班长,无措施拆除无极绳绞车,且没有加强对该段巷道顶板支护,对事故负现场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2、魏明,综采二队队长,对事故负管理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3、答朝龙,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对事故负安全教育不力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待岗半年。

五、防范措施

1、从技术源头加强管理,安排工作必须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到作业环境的各种变化。

2、煤巷锚杆支护巷道内,严禁使用支护锚杆(索)起吊物件。

3、应力集中区,应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区补打锚杆(索)、打点柱、套棚等加强支护措施。

4、加强复杂地段施工现场的安全监察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部门整改、处理,并以“六定表”的形式落实相关单位、部门的责任。

丁集矿“3.8”改棚冒顶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3月8日早班,丁集矿掘进六队在1141(3)轨顺改棚。9时40分,队长史秀文安排脚手架下面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然后安排找顶;

二、事故原因;触犯了84条较严重三违中第70条规定:临时支护不;

(一)现场施工1.4m长的超前撞楔,没有按措施要;

(二)死者卢某某自我保安意识不强,躲避不当;

三、防范措施;

1、把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超前撞楔要按措施要求施;

2、在顶板条件差、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时,班队长应首;

3、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增强自主保安能力,排脚手架下面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然后安排找顶。10时左右,顶板找完后,史秀文安排卢某某扶着撞楔杆,高正厚在后砸撞楔,史秀文监护,在施工第三根撞契时,史秀文发现顶板掉渣,立即下令卢某某、高正厚等三人撤离,高正厚、史秀文等跳至脚手架后方(面向迎头左帮),卢某某跳到脚手架前方(面向迎头左帮),这时顶板冒落,将卢某某埋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触犯了84条较严重三违中第70条规定:临时支护不符合规程措施规定。

(一)现场施工1.4m长的超前撞楔,没有按措施要求施工到位,没有完全护住顶板。

(二)死者卢某某自我保安意识不强,躲避不当。

三、防范措施

1、把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超前撞楔要按措施要求施工到位,完全护住顶板。

2、在顶板条件差、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时,班队长应首先组织人员排除安全隐患。

3、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增强自主保安能力,在施工撞楔,找顶等工作前应首先收拾好周围环境,观察好退路

谢桥矿“3·23”重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3月23日,掘进一队101组安排王某等8人在1252(1)切眼由上向下采用风镐掘

进。接班后,当班人员向前小循环挖刷进尺1排,并进行了锚联网支护。4时50分左右,迎头向前施工第2排,挖刷进尺1.6m,因巷道右帮肩窝处欠挖,巷宽不够,顶板钢带无法安装,陈某便对右肩窝进行二次挖刷。挖刷过程中,顶板距右巷帮200mm位置处掉下一块矸石,砸伤正在刷帮的陈某。

二、事故原因 触犯84条较严重“三违”界定第73条规定:未进行敲帮问顶进行作业。

(一)直接原因

该切眼直接顶为泥岩,迎头有小构造,局部发育有滑面,岩性松软完整性差,挖刷过程中直接顶受震动掉落矸石。

(二)间接原因

1、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施工过程中,对顶板变化观察不细,未及时发现局部顶板放线隐患,动态敲帮问顶未落实到位。

2、措施未对人工在循环进尺范围内挖刷作业时的临时支护进行明确,并规定人工挖刷时最大控顶距为2.2m,且施工人员未按班前会要求小循环进尺,致使施工人员在未进行有效支护的顶板下挖刷作业的时间过长。

3、伤者自保意识不强,二次挖刷前未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未严格执行“一人挖刷、一人监护”制度,互联保落实不到位。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提高顶板管理的敏感性,施工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并及时动态找尽帮顶的活矸危岩。

2、该切眼人工挖刷过程中,严格按小循环进尺(1次挖1根钢带),最大控顶距不得大于1.1m,最小控顶距不得超过0.1m。在顶板破碎易掉落情况下,必须施工不少于3根超前锚杆护顶。

3、人工挖刷作业时的必须进行顶板临时支护,严禁人员在未进行可靠支护的顶板下长时间挖刷作业。

4、规范操作行为,落实互联保责任,严格执行“一人挖刷、一人监护”制度。

谢桥矿“2·26”重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2月26日,掘进三队302组由池某带班,从1161(3)上顺槽三部皮带机头向里改走向木挑棚。12时40分左右,池某、张某等4人已改完棚腿5根,第6根棚腿柱窝挖出后,池某采用铁锤沿轨道上平面水平砸击的方式松动木棚腿过程中,铁锤与轨道多次发生强烈撞击、刮碰,造成锤头表面边缘处被切掉一小块碎片,并刺伤池某左眼。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伤者盲目操作,在砸击木棚腿过程中,铁锤与轨道间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造成铁锤与轨道多次发生撞击、刮碰。违反规程措施规定:棚腿柱窝没有挖到位,强行拆除棚腿。

(二)间接原因:

1、木棚腿柱窝未挖到位,松动圈范围小,砸击棚腿时阻力过大,造成砸击时锤头与轨道强烈碰撞后受损,弹出碎片。

2、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规范操作意识和自主保安意识淡薄;互联保未责任到人。

三、防范措施

1、改棚作业时,棚腿柱窝必须挖到位,严禁图懒省事,靠外力强行拆除棚腿。

2、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在使用铁锥击打物件时,要检查锥头安装是否牢固,人员不要进入铁锥运行范围及延伸方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落实互联保责任,发现锥头松动或铁锥运行范围及延伸方向有人时,要及时提醒并加以

制止。

朱集项目部“3·25”空顶作业 触犯二十条红线案例

2011年3月25日中班,309队在施工1112(1)运输顺槽顶板瓦斯抽排巷回风联巷过程中,不按措施要求进行临时支护,空顶作业,触犯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二十条红线”第11条规定,给予责任人陈某清退出项目部处理。

一、事件经过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 篇7

目前为止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黄平等统计分析了1949年至2011年安全生产事故数据, 并从人、机、环与管理4方面分析了事故致因因素及其影响和危害, 提出对策与措施。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张太发等统计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煤炭总产量, 煤矿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 研究表明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事故死亡人数不断降低[1]。湖南科技大学的汤德明等统计和分析了2010—2012年湖南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数据, 提出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2]。北京理工大学的李生才等对2013年上半年的国内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3,4,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的高建宁以1 500个案例为基础, 探讨了煤矿事故6类自然因素的分布特征[6]。本文重点对我国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以了解煤矿事故发生的类型、数量、原因及防范措施, 减少和控制事故, 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使煤矿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更深刻认识到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对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1 事故统计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 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7]。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4个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事故及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 可以得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就是指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笔者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事故查询系统, 结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或处理意见, 根据事故等级, 对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情况进行统计 (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总共有13起, 包括重大事故12起, 特别重大事故1起。这13起发生事故的矿井中, 百万吨级以上的矿井2个, 90万t/a的矿井有2个, 40万t/a的矿井有2个, 15万t/a以下的矿井有6个, 小煤矿占事故矿井比例的50%, 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比例非常大。而且有1个国有矿井连续发生1起特别重大事故和1起重大事故, 即吉林省通化矿业 (集团) 公司八宝煤矿, 2起事故的发生时间仅相隔2 d, 这在历年事故资料中也是少见的。13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虽然都未达到5 000万元, 但是几乎都在1 000万元以上,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其中有3起事故没有相关经济数据, 这是因为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还未公布相关事故的调查报告) 。相对于百万吨以上的矿井, 小煤矿每班的入井人数较少, 事故发生时成功脱险的人数相对较少, 因此事故造成的死亡率就较高, 最高可达到100%。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致死人数为233人, 在这些事故中一次死亡人数在20人以下的事故有9起, 在20~30人之间的事故有3起, 30人以上的事故有1起, 死亡人数在20人以下的矿井发生重大事故的比例为75%, 1起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为36人。从分析可以看出, 煤矿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事故分类

依照煤安字 (1995) 第50号文《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 按伤亡事故的性质, 将煤炭行业生产伤亡事故分为:瓦斯事故、水害事故、顶板事故、放炮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和其他事故8类[9]。2013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分类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2013年国内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8起, 总共导致456人死亡, 其中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有55起, 致死人数为223人, 分别占事故起数的80.88%、死亡人数的48.90%。按事故类型分, 瓦斯事故31起, 占煤矿事故的45.59%, 死亡293人, 占死亡人数的65.13%;水害事故13起, 占煤矿事故的19.12%, 死亡76人, 占死亡人数的16.67%;顶板事故10起, 占煤矿事故的14.71%, 死亡25人, 占死亡人数的5.48%;火灾事故2起;放炮事故0起;机电事故2起;运输事故4起;其他事故6起。瓦斯、透水和顶板引起煤矿事故的概率较高。在2013年煤矿发生13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中, 由瓦斯引起的事故有9起, 所占比例达69.23%, 仅发生的1起特别重大事故也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 瓦斯仍然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危害最大、死亡比例最高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煤矿工人安全意识的提高, “一炮三检”制度和措施的严格执行, 放炮技术的创新, 2013年没有发生由放炮引起的事故。而由气体中毒引起的其他事故却发生了几起, 这些事故有些是可以避免的, 如某矿井工人竟然没有配发、随身携带自救器下井。

3 事故分析

3.1 事故起数按年份及省份分布

对2004—2013年近10年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进行统计, 以每年事故发生起数为纵坐标, 以时间为横坐标, 绘出近10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年份分布图 (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发生重大事故起数最高的年份是2005年, 发生了45起, 此年份也是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起数最高的年份, 发生了13起。2004—2008年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起数分别有154起和37起, 2009—2013年发生的起数分别有63起和12起, 前5年发生事故起数总体比近5年多, 尤其是近5年发生重大事故的起数基本保持在12起左右, 近3年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起数保持在1起, 2012年和2013年这两年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起数保持不变。这说明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趋于好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2008年12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规范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落实了事故责任追究, 防止和减少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010年实行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 督促各级领导深入现场了解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有效遏止违章违纪现象。

分析2013年68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省份分布特征, 以事故发生起数为纵坐标、以省份为横坐标, 作出2013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省份分布图 (图2) 。由图2可以看出,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港澳台) 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地方有20个, 事故发生起数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贵州、山西、辽宁、重庆和云南, 对应的事故分别为10起、7起、5起、5起和5起。发生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地方有9个, 发生事故起数较多的3个地方分别为吉林 (3起) 、黑龙江 (2起) 、贵州 (2起) 。由此可见,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煤炭能源生产基地;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质条件复杂的西南地区, 以及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山西。

3.2 死亡人数分布

通过分析发生煤矿生产事故的20个省份, 可以得出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省份分布 (表3) 。

从表3可以看出, 煤矿事故导致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贵州 (78人) 、吉林 (72人) 、山西 (39人) 、黑龙江 (34人) 、四川 (31人) 。其中贵州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 事故发生起数最高, 死亡人数也最多, 发生2起重大事故。贵州作为南方产煤大省, 40%的国土面积都蕴藏着煤炭。但这些煤矿的地质条件很差, 构造复杂, 断层多, 瓦斯含量高, 大部分是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贵州小煤矿数量众多, 私挖滥采现象严重。煤矿管理水平低下、基础薄弱, 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煤矿兼并重组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降低事故的发生。但对于一个地方来说煤矿兼并重组十分困难, 贵州兼并重组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小煤矿较为分散,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服务年限缩短; (2) 矿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高税收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负担。

4 结论

通过对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2013年国内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68起, 死亡456人, 其中重大事故有12起, 死亡197人, 特别重大事故有1起, 死亡36人。小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的比例较高。

(2) 瓦斯、透水和顶板是事故起数在2013年煤矿事故中位列前三位。瓦斯最容易引起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3) 分析了近10年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 发现2004—2008年发生重大事故起数总体比2009—2013年多, 近5年发生重大事故的起数明显下降, 安全形势趋于好转。

(4) 2013年各省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表明, 贵州事故起数比较多, 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的事故较多省份是吉林。

参考文献

[1]张太发, 母丽华, 张鸿艳.煤矿事故的分析和预防对策的研究[J].中国矿业, 2012, 21 (3) :28-31.

[2]汤德明, 施式亮.2010—2012年湖南省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7) :36-37.

[3]李生才, 笑蕾.2013年1—2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 (2) :285-288.

[4]李生才, 笑蕾.2013年3—4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 (3) :285-288.

[5]李生才, 笑蕾.2013年5—6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 (4) :270-273.

[6]高建宁.我国煤矿事故自然因素特征分析[J].煤矿安全, 2013, 44 (3) :156-159.

[7]何学秋, 林柏泉, 程卫民, 等.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8]李克荣, 刘银顺, 周建新, 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初三入团申请书600字格式下一篇:三跳比赛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