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举例

2024-10-23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举例(精选5篇)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举例 篇1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二、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6)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例如: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紫藤萝瀑布>>)

其中本体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喻体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词是“像”。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测)

(5)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较)

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6)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布封《天鹅》)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9)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三、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10)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1)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1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4)(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修辞手法,二者有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所以极易混淆。要准确区分,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入手。借代是借用一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在句中不出现;出现在句子中取代本体的人或事物,叫借体。借代有几种类型: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工具代本体,具体代抽象等。最常见的是特征代本体。

特征代本体指用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代替它本来的名称。如:鲁迅在《药》中的几处借代:“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三个句子中分别用“花白胡子”代替胡子已花白的人;用“红眼睛”代替牢头阿义,因为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用“驼背”代替来华老栓家喝茶的茶客——背有点驼的五少爷。这里的“花白胡子”“红眼睛”“驼背”抓住了三个人某些部位的特征,用某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代替本人,非常形象,属于特征代本体。还有:用“旧毡帽”代替头戴旧毡帽的人,用“三角眼”代替眼睛是三角形的人,用“大金牙”代替镶着金牙的人,也是特征代本体。

工具代本体指用某人常使用的工具代替他本人的方法。如:“眼镜”代替常戴眼镜的人。部分代整体指用一类事物的一部分代替这类事物的方法,如:用“雷锋”代替所有做好事的人。

不管哪种形式的借代,本体和借体之间都必须有密切的关系,两种事物没有关系,不能构成借代。

借喻是借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人或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不出现;出现在句中代替本体的事物叫喻体。它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必须建立在明喻的基础上,即首先能构成一个比喻,只是比喻的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所以,都能还原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如:

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住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女人就是杨二嫂。在后面鲁迅直接用“圆规”代替杨二嫂,如: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②“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等。那么①和②中的“圆规”就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借喻的特征是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

因为借代和借喻的本体都不出现,很容易把二者混淆。如:有人认为借“圆规”代替杨二嫂,把“圆规”看作借代,实际是忽略了本体和借体、喻体的关系。

首先,“圆规”不是特征代本体。杨二嫂手里没有拿着圆规,她的身上也没长着圆规,她不卖圆规,她不经常使用圆规,甚至不知圆规为何物,总之,杨二嫂和画图仪器里的圆规不沾边,毫无关系,不能说她某个部位的特征是圆规,所以不是特征代本体。同时“圆规”也不是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等,因为任何借代中借体和本体必须是相关的,而杨二嫂和圆规毫不相干,所以,“圆规”不是借代。

二、在《故乡》中,鲁迅说杨二嫂“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句中有一个“像”,甲像乙是比喻的常见形式,所以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本体是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即杨二嫂,喻体是圆规,喻词是“像”。由此可以看出“圆规”第一次出现是作为喻体出现的,后面“圆规”代“杨二嫂”,是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这种修辞方法是借喻。

三、独立看①“然而圆规很不平”,②“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二句,也可得出借喻的结论。“圆规”代替的是“杨二嫂”,即杨二嫂是圆规的本体,“圆规”和“杨二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很显然,杨二嫂张着两脚、双手叉腰的姿势和圆规的形状极为相似,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的话:“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面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而且终日坐着,我也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由此看来,杨二嫂坐着,一点不像圆规,只有“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时才像圆规。鲁迅是用“圆规”形容杨二嫂双脚分开站立的姿势,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十分形象。而且,①②句中的“圆规”可以还原为“杨二嫂像圆规一样”。“圆规”既然和它的本体有相似处,又可以还原为明喻的形式,所以,“圆规”应是借喻。

四、把“圆规”和其他的借喻对照一下,看是否相符。如:“几年不见,他已经满头银丝了。”句中的银丝显然指白发。这里本应说白发,为什么说成银丝呢?因为银丝和白发有相似之处:都是白的。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的名称代替本来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这是借喻的修辞手法。“银丝”是喻体,“白发”是本体。借喻都可以还原为明喻,上例可还原为“她满头的白发像银丝一样。”再看“圆规”和“杨二嫂”之间的关系:圆规有两只细长的脚,画图时圆规两脚分开;杨二嫂有两条细长的腿,站立时双腿叉开。二者多么相似!既然有相似点,就能构成明喻:杨二嫂像圆规一样。可见,“圆规和杨二嫂”与“银丝和白发”的用法完全相同,都是借喻。

总之,辨别借喻和借代,首先应该弄清出现的事物的名称和被代替的事物间的关系:二者相关的是借代,相似的是借喻;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其次,看二者能不能构成比喻:借代不能还原为明喻,借喻可以还原为明喻。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将借喻和借代区分得一清二楚。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举例 篇2

什么是比喻呢?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也叫“譬喻”“打比方”。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提到, 比喻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 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 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 (直喻) ”“暗喻 (隐喻) ”“借喻”“博喻”等多种类型。

什么是比拟呢?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 (即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 (即拟物) 和把这个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来写 (即拟物) 等几种形式。

首先, 根据他们的概念我们其实就可以发现他们其实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比喻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比如“战士像青松一样挺拔”这个比喻句, 就把“战士”挺拔的身形比喻成挺拔的青松, 借青松展现战士的英姿。而比拟则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比如说“小溪大声的呼唤母亲。”小溪不可能像人一样, 而是将小溪直接模拟成一个思念母亲的游子来写。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喻和比拟是有差异的。

其次, 两种手段的形式构成上也有不同。

比喻句一般都是由涵盖了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例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宗璞<<紫藤萝瀑布>>) 一句, 本体是“盛开的花”, 喻体是“张满的帆”, 喻词是“像”, 三者构成了比喻句的基本形式结构, 而且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比拟却不同, 例如“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一句, 拟体完全在句中没有出现, 仅仅把“春风”的吹拂拟人化来写作, 描绘出它温柔的特征。

其三, 从两者的侧重来看截然不同。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 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 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 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 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 浑然一体。

而比喻中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 喻体必须出现, 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 如借喻 (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 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 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 始终都有喻体。

而比拟的本体 (被比拟的事物) 必须出现, 拟体 (比拟的事或人物) 却不出现。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勇敢的海燕。只出现本体“海燕”, 拟体 (人) 没出现。如果说“革命先烈像勇敢的海燕。”就变成了比喻。

比喻是以乙喻甲, 重在“喻”, 甲乙一主一从。如“西湖像一块碧玉”就是以“碧玉”喻西湖。比拟是以乙当甲, 重在“拟”, 甲乙彼此交融, 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最后, 从两者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

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而比拟把物人格化, 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使人亲切。常常显得色彩鲜明, 表意丰富的特点。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举例 篇3

一、通感的特征及其类型

通感是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上的感觉形象地描述出来。亦即,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

例1: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诗人以耳为目,以目为耳的通感笔法,把正在演奏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神采风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五官所产生的感觉有一部分能在大脑中交叉、融合,这是人们利用通感来描述客观现象和内心感受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通感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个感官的感知相似点进行感觉挪移。

所谓“感知相似”,就是指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唤起另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这种种感觉在大脑中交叉、融合之处就是感知相似点,这种打通两种感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那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将那些看不着、听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写得形象真切,变得可见、可听、可以触摸。同时,由于通感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跳跃,是打破常规的写法,可使语言具有新奇美,常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变换感受角度的想像与回味之中获得崭新的审美愉悦。

通感的修辞艺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形式:

1.由嗅觉移到听觉

例2:微风过处,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是嗅觉感受,歌声是听觉感受,将“清香”比作“歌声”,就实现了嗅觉向听觉的转移。作者巧妙地抓住了“清香”与“歌声”这两种感觉印象的相似点:香气是“微风”送来的,又是“缕缕”的,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歌声是在“远处”传来,又出自“高楼”听来不会真切,也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有了这种相似之处,这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就在人的大脑中融在一起,使读者能够用倾听“渺茫的歌声”的审美感受来欣赏荷花的“缕缕香气”。因而,又是通感和明喻的结合。

2.由视觉移到听觉

例3: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奏牧《花城》)

例4: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把视觉上的“花朵”“草坂”与听觉上的音乐或声音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同时,又是通感和比拟的结合。

3.由听觉移到味觉

例5: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这里由听觉感觉到的“歌声”移到味觉感到的“甜蜜”。

4.由视觉移到味觉

例6:一个玩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地溶化在心上,可同甜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逝。(穆仁《调皮的笑》)

作者运用通感手法把视觉与味觉沟涌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一个初恋者的感情的潜流。

5.由听觉移到视觉

例7:划然变轩昂,勇士赵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无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例8: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例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季凭箜篌引》)

例7摹写弹琴的声音,用战士出征的雄伟气势,来形容琴声的昂扬激越;用浮云柳絮在飘飏的情况,来比喻琴声的轻柔悠扬。例8用桃花之色类的视觉形象来描写笙声之美。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繁缛绚丽的景象!它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它意味着那美妙无比的音乐。例9写箜篌声。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开卷有益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箜篌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箜篌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通感这种修辞艺术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6.由视觉移到触觉

例1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在视觉的“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物写活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里,这情状岂能不“冷”?这样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视觉与触觉沟通,使诗歌达到了“有景有情,妙合无垠”(《萱斋诗话》)蕴藉境界。

二、通感与邻近辞格的区分

通感常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来表达,在特点上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前一部分对通感特征以及分类进行简要的阐述,此部分就浅谈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的区分。

1.通感与移就的区别

描写的事物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时,运用通感变成其他感官所感知的具体形象,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描写的事物不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的,也有用移就使之成为某一感官所感知的。

例1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的“悲凉”是内心感受的通感,同时又是将修饰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内心感受的“悲凉”的移就,这便是通感与移就的结合。所以通感和移就从语言形成上来看,有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有着内在的区别。第一,由一种感官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用感官感知的抽象的事物移到某种感官能感觉到的是移就。第二,通感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具体名词,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抽象名词。

例12:于是,琤琤流水声又渗着我们充满青春的金色笑声。(台湾作家雪韵《荷花 荷花》)

例13:春天,我们播种—— 责任田播下金色的希望,机床旁播下了银色的希望,体育馆播下鲜红的追求,…… (劼子《午夜的思索》)

例12描写的对象“笑声”是具体名词,受“金色”修饰,由听觉感觉到的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是通感。例13“希望”、“追求”是抽象名词,受“金色”、“银色”、“鲜红”等具体名词修饰,是移就。

2.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涉及到两项事物,通感是将一种感觉写作另一种感觉,比喻是将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有些通感使用“像”、“好像”、“似乎”等词,而明喻也常使用它们做喻词。再加上二者兼用的情况较多,有时它们就不容易区分清楚。

二者的区别在于:通感必须是两种不同感觉的转换;比喻是两个具体相似点的事物做比,不要求两种感觉进行转换。有的句子从一个角度看是两种感觉的转换,从另一角度看又是打比方,那么这个句子是通感、比喻兼用。有的句子虽然用“像”“好像”等词,但是找不出相比的事物,则这个句子只是用了通感,没用比喻。例如,前例3中作者看到花朵迎风摇曳的样子,联想到“大地回春的钟声”,视觉的美感与听觉的美感交触在一起,是用了通感辞格,虽然句中有常做喻词的“像”,但它在本句中不是喻词,而是一个副词。如果把“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当作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呢?在句中找不到,不符合比喻的特点。就是说,“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似的”只是通感的用法,没用比喻。

判断一个比喻句是否兼有通感,就看本体和喻体是否同一感觉范围的事物,如果是属于一种感觉范围的事物,就基本上可以断定没用通感辞格(如前所述,同一感觉范围内的通感现象极少见到),只有本体和喻体是属于不同感觉范围的事物,才有可能兼用了通感辞格。

3.通感与比拟的区别

通感与比拟有相似之处,都是词语的移用,即把适用于这一对象的词语移用到哪一对象,但是二者的移用对象不同。通感强调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的挪移,把适用于某一种感觉的词语移用到另一感觉;比拟是把适用于这一事物的词语移用到另一事物,而不管这两种事物是否属于不同的感觉范围。

通感与比拟在语言结构形式上也不同。比拟的结构形式是有规律的,其拟词都起陈述作用,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典型形式是适用于甲事物的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直接移用于乙事物。而通感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通感的词语可以起到陈述作用,也可以作修饰语。

例14:顿时,一种清新而健全,充满了阳光音响深深地笼罩了他。(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充满了阳光”本是视觉形象,用来形容表听觉的音响,是通感用法,比拟的拟词是不允许作修饰语的。通感是叙事状物时感受角度发生转换的描述方法,只要内容方面具备了这个特点,句中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都可包容通感手法,所以通感经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夸张、拈连等辞格,在语言形式上和这些辞格交融在一起,其结构形式就比较缺乏独立性。换言之,比拟主要是一种使词语使用生动的方法,注重语言形式的体现,并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形式;通感主要是更换感受角度的方法,注重内容方面的体现,结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些句子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例15:红杏技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的“春”是视觉所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感受,写春意“闹”是将视觉转为听觉,用了通感;从另一角度看,把“春”当作有声的东西来写,是以物拟物,用了比拟,所以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参考文献

1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8:150

2 黄涛.通感的界定与辩异[J].求是学刊,1994(5):78~83

3 岳东生.漫谈通感[J].修辞学习,1994(5)

4 钱钟书.七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篇4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

同学们认为是拟人句,教参上说是比喻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 回复人:zrx1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古井这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就是拟人句了。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是比喻句,”“像”是比喻词,“古井”被比作“母亲”,“井水”被比作“甜美的乳汁”。回复人:晓红

像这种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如何与拟人句进行区别呢? 回复人:神剑老龙

晓红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的确,比喻和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容易混淆,这是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例如“海燕像勇士”和“勇敢的海燕”两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拟人。既然“勇士”是人,为什么“海燕像勇士”是比喻而不是拟人呢?因为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

一、两者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披星戴月”是比拟,它不是说“星像衣服,月像帽子”而可披可戴,而是说把星当成衣服,把月当成帽子而可披可戴的。同理,“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二、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海燕像勇士”就是以“勇士”喻海燕。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三、必须出现的成分不同。

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

例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刚落地的娃娃是人生的开始。二者都有充满活力的相似点,这句中的本体出现。

例2.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

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

1.勇敢的海燕。

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

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

3.延河滚滚喊前进!

这句话中的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出现,写成“延河像人一样喊前进”就是比喻了。由此可见,区别比喻和比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运用比喻,喻体必须出现;运用比拟,本体必须出现。

四、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来区别。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除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动词的以外,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其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如:

1.我们急着去采那如同红灯笼似的牙格达,山葡萄以及“雨杀状的蘑菇。

这个比喻句中陈述主语“我们”的动词是“采”,动词“采”的对象是物。

2.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这个比喻句的主干是“死尸堆满”,“堆”是描写物的动词。

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是写人的动词。“房屋静默”是拟人。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个句子是比喻兼拟人。“春天像小姑娘”是比喻,“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是拟人。“笑、走”都是写人的动词。“花枝招展”是写人的形容词,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形容词也有描写人和描写物之分。这里不赘述了。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比拟了。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

学生认为是拟人句,教参上说是比喻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

个人认为这个句子是比喻兼拟人。呵呵,十几年不要教语文了,说得不一定对。

把古井比喻成母亲,把甘甜的井水比喻成甜美的乳汁,而“哺育”恰恰是拟人的说法。

回复人:晓红

求实老师的说法好像既全面又有一定道理。回复人:兰叶葳蕤

这句话就应该是“比喻”,因为“像”字在这里是一个比喻词,同时句子中也可以分析出本体和喻体。拟人是直接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比喻和拟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个人见解。回复人:高建雨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其中的“它”是不是“她”。是或者不是,对分析是比喻还是拟人,起着关键作用。

我个人的理解,应该看大势,这是一句完整的话。说的是古井、用 乳汁 哺育 她的儿女,其他的内容都是修饰成分。所以,应该是拟人。只有人,才有乳汁,才有儿女。

如果我们把逗号后边的部分当作补语,说明古井像母亲所具有的状态或品质,那样去理解,则“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就是比喻。

所以,我觉得zrxl和求实说得对。

这个句子本身的结构,如同神剑老龙所阐述的“四”中的“4”

所以,认为是比喻兼拟人 比较好。但是,要向学生们说透彻,为什么是比喻,哪一部分是比喻;为什么是拟人,哪一部分是拟人。

市值的基本概念和举例说明 篇5

1.5×1+3×1+6×1+2×5=20.5(元)

一个股市的总市值,就是按某一日的收盘价格计算出来的所有股票的市值之和。

为了以后表述的方便,现约定将一个投资组合在t时的市值表达成函数的形式Ft(A、B、C、D…,N1、N2、N3、N4…),其中A、B、C、D等是股票的名称,N1、N2、N3、N4等是所选股票的权数。

定理:在股票投资中,若投资组合相同,则投资收益率相等。

设在N日以投资组合(A、B、C、D…,N1、N2、N3、N4…)购入股票,P日将其抛出,其投资收益率R为:

R=(P日卖出时的价值-N日买入的价值)/N日买入的价值

=(FP(A、B、C、D…,N1、N2、N3、N4…)-Fn(A、B、C、D…,N1、N2、N3、N4…))/Fn(A、B、C、D…,N1、N2、N3、N4…)

当一个投资组合的权数都是另一个投资组合权数的K倍时,前者的市值是后者的K倍。在上式中,分子分母都乘以K,其数值仍然相等。

有了投资组合及市值的概念以后就比较容易理解股票指数。

上一篇:羊城印象散文下一篇:第十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