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2024-10-02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共9篇)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1

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总结

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教研的成绩与收获:

1.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突出,一类上线近25%,成绩基本与省重点中学襄樊四中持平。

2.高二年级地理在本校综合成绩排名中仅次于文科数学,位居第2位;超过去年我校的同期成绩,有较大的进步。

3.面对文科高二仅仅3个老师,带8个班级,任务重,责任大的压力下,以教研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勤奋进取,不仅胜任的高二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而且教学进度稳步推进,为高考复习赢得了时间,为来年本届学生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4.上学期通过几位任课教师的精心挑选,准备了大量高质量的练习,使本届学生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做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5.年轻教师成长较快,本组的年轻教师马平,第一次带高二新教材,在年级学科组和所拜师傅以及本人的共同努力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仅能胜任三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在讲课水平上进步很大。问题与不足:

1.本届高二年级文科学生基础差,优生少,地理方面优生更少,今年在培优方面,任务很重。

2.班级地理成绩差距较大,部分班级成绩始终名次靠后。

3.教学压力大,进度依然偏慢,与上届同期相比进度慢(分班较晚)

4.年轻教师多,且对新教材不熟悉,压力大。

杨道义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2

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方面, 可以将复习学案划分为五个模块, 即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默写记诵。

一、紧扣考纲, 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案设计主旨的灵魂精髓, 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定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复习重点。在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时, 我们不妨将考纲要求作为“学习目标”, 并适当延伸、补充一些常作为背景知识的考查点。要注意使用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引导词, 如“了解”、“知道”、“理解”、“结合实例”、“说明”等。

例如: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纲中没有显示出对“地转偏向力”的考查, 但是在“大气运动”的要求中却体现了对这一知识的掌握, 如“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方向的偏转等。所以, 在此处我们可以增设一条学习目标, 即“结合实例, 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课堂复习之初, 可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目标”, 并将其中可以显示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型”词语 (即“了解”、“理解”等) , 以及显示复习侧重方向的“内容型”词语 (即“……特征”、“……影响”等) , 逐一圈划出来,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纲举目张, 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有效的“知识梳理”既是提炼经典主干知识 (即, 将书本读“薄”) 的过程, 又是有效联系、融会贯通知识 (即, 可想而知将书本读“厚”) 的过程。对照“学习目标”逐一罗列的知识要点,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梳理”。

例如“天体系统”的包含关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如下图所示) ”等要点, 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图。

例如“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如下表所示) ”等“比较型”知识, 可以设置表格。

例如介绍“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等地的区域特征时, 可以引导学生填绘区域空白图, 提醒学生用彩笔区分山河湖泊、地形、城市边界等各类地理事物。对于要求重点掌握的核心知识, 可以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填写。

三、即练即评, 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课堂练习”。

题海战术向来不是通往高效学习的捷径, “课堂练习”的设置应侧重于质量的精选, 而非数量的达标。依据前面“学习目标”对各知识点的要求, 可以将近三年的“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进行分类列举, 也可以适当添加近一两年各大城市的模拟试题, 引导学生通过对往年试题的熟悉, 有效把握对某知识点的复习认知程度。

例如:关于“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这两部分知识, 可以以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的第12—13题 (如下所示) 为典型进行练习。

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 2.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 3. 水循环 (D)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当堂训练经典习题, 可以使“考点试题化”;及时讲评典型例题, 可以使“试题考点化”。当然, 在即练即评的同时, 也应引导学生明确, 所有正规大型考试一般不会考查原题, 所以不能单纯地“就题论题”, 而应透过试题看考点, 关注变形题。

四、夯实基础, 布置适量有区分度的“课后巩固”。

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既属于“通过性”考试, 又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对于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要求, 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争取做到“天下无敌”;对于具有相应难度的“拔高型”知识, 也需有适当补充拓展。因此设置“课后巩固”时, 在侧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 也要注意有一定的区分度。

成绩能否达“A”, 有时不仅仅取决于试题的难度高低, 而且取决于答题是否具有技巧性、地理语言表述是否具有规范性。因此, 在“课后巩固”题目的选择上, 可以稍稍侧重“综合题”, 并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例如:

1. 要点序列化, 即用数字“ (1) 、 (2) 、……”来区分答案要点;

2. 尽可能多答几点;

3. 注意按题干要求的侧重点答题, 例如包含“评价……”、“……的影响”等“引导型”词汇的答题要点均具有两面性;

4. 不要写错别字, 不要写“狂草”;

5. 不要随意省略简化一些专有地理名词;

6. 最好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

……

五、留有空间, 引导学生加强“默写记诵”。

地理作为兼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多个学习领域的基础学科, 其复习方式方法也具有亦文亦理的特点。

对于“记忆型”知识, 常常强调“死去活来”, 即只有将“死”的知识死记硬背, 才能将“活”的知识灵活运用。因此, 除了精选适量的典型练习供学生巩固复习以外, 还可以在学案最后留有一定的空间, 设置“默写记诵”模块, 将考纲中强调的重点知识简要罗列题头, 引导学生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 加强默写记诵。当然, 学生也可以在此处记录复习中的疑惑点, 进行问题反馈。

综上所述, 通过“以案导学”, 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以及高效的课堂、课后训练讲评, 辅以默写记诵, 可以构建高效、有效的地理复习模式。

摘要:作者结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的设计、编写及具体教学实践应用, 认为“有效学案”应包括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高效的课堂、课后训练讲评, 辅以默写记诵, 从而构建高效、有效的地理复习模式。

关键词: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实践,“以案导学”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3

一、学生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

1.探究新问题,逆向思维能力欠缺:在考试说明中,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地理过程、地理现象等。但很多学生一旦遇到探究性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将回答的重点落到要点上,对基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有偏差,导致答题出现偏差,甚至答非所问。

2.审题不清:考查“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考生多答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或“地中海气候”,忽视了“常年”“气候特征”等。

3.答题不全面:如在分析汽车工业区位因素时,考生只答“临近海洋,海运交通便利”,而忽视其他区位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好处,也仅仅答出一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4.图表信息获取不到位:利用图形信息解题是一项重要的地理思维技能,培养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应试技能。但在具体的考查中我们仍然发现,很多学生不会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导致答题偏离要点。

5.错别字较多:如杭州的州、煤炭的炭、炎热的炎、广阔的扩等;

6.概念不清:如公平性原则的含义会设陷,把公平性原则反映出的权利公平问题改为义务问题,混淆了公平性原则的本质含义。

7.原理不明:如地租水平变化特征曲线图,考生不了解影响地租高低的主导因素是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大小,如果了解了这两个原因,再结合图形认真分析,就很容易判断出答案。

8.空间定位不准:导致答题方向出现偏差。如长三角错判为珠三角、辽中南工业区错判为沪宁杭工业区等。定位判断错误,整个答题思路和方向就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1.思想不太重视。语数外是学生的生命线,小高考只要过关就行了,学生不是太重视。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太牢固。有些选择题和判断题,就是考察基础的内容,做题时,没能领悟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

3.解题方法不当,解题技巧应用不熟练。很多题目,其实是技巧问题,学生掌握的不熟练,或者不会应用,答题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4.缺乏训练,做题太少,见识少。很多题目,学生一拿起来感觉是非常陌生的题目,做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熟练自如。

三、应对策略:

1.教师应该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⑴加大备课量,注重投入;要注意对试题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要有授课意识和高效意识,不要受三案六环节的备课程序的影响,也不要受所谓的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影响。由于时间关系,授课时还是需要遵循“背---讲---练---析---评”的常规教学思路。

⑵例题设计要精确,要注意配套练习、跟踪练习的配合使用。不考不行,考得过于频繁也不行。

⑶要注意调查了解,及时捕足学生学习情况等信息,要对疑难问题讲深讲透,要多鼓励,少批评。须知士气可鼓不可泄,要让学生有成功收获的信心。

⑷要优化教学策略:要抓主放次,抓大放小,抓简放繁。内容复习上要突出高频考点,答题思路上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抓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如条理清楚、用语规范、书写工整、无错别字等都有可能导致得分的细微差别。

⑸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事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要在问题的解决上做文章。要让问题暴露的更彻底,反思更明确。人文与区域地理要突出案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关注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

2.学生层面:

⑴重视地图的阅读:地理考察多以图的形式来命题。“无图不成题”,学生在读图和析图时,要正确学会读图,要全面加以分析,寻找图上的有效信息。

⑵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要复习好,需要合理的规划。所以,复习要有针对性,每节课拿出十几二十几分钟让学生背背,然后再做题。不要整节课都背书,这样不太合适。

⑶规范答题:正确、合理地答题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⑷学生背有总结化,审题有圈化,运用有思路,书写有规范,学习有反思。要求学生不要答非所问,表达不到位。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卷面书写的要求。

⑸答题要领呈现“五化”:一是要点化,答卷字数要适中,把最重要的要点写在最前面,还要避免答题中出现答非所问,前后矛盾的问题;二是条理化,要条理清楚;三是术语化,先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方面的内容,让自己的思考范围缩小,然后用学科语言组织答案;四是逻辑化,答题逻辑要严谨,论证要周密;五是全面化,答题时一定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组织知识点。

四、复习计划:

1.正确处理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在考试说明下来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把【考试说明】印发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针对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对于考试说明要求的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考试说明不作要求的,我们作了大胆舍弃。

2.注重细节,强化要求,力争达标:在上面谈到的各方面,我们将强化要求,力争达标。这些都是细节,要在具体的每一节课上加以落实。

3.课堂结构安排力争紧凑,张弛有度:每周2次模拟考试,再配以课前10分钟诵读资料、综合题答题背诵资料的整理,力争让学生答题变得轻松。课前大多先背诵,后做题,再讲解。

4.重点内容要重点讲解: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绘图方法、答题技巧等;引导学生审题时可以关注题中关键词,如判断题中出现:带有“可能”的选项一般都是正确的,如西气东输工程能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沿线地区有望崛起一条经济隆起带;相反,用“一定”“都”等词语的表述就极有可能是错误的。要给学生一个技巧,减少答题难度,增加答题成功率。

综上所述,我们所要争取的目标,只能是把种种事物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把通过复习可以得到的优势尽量扩大化。减少失误、提升优势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依靠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在心理上重视,并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努力,如养成良好的审题和解题习惯,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学科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在小高考中尽量减少失分,以最终夺取小高考的胜利。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4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和中考的时间安排,以及我校地理学科的教学进度,本学期理科班将面临考试,文科班将结束选修5、选修6和初中地理知识复习的全部课程。所以教学任务重,特制定本教案作为本年级本学期地理教学的指导。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地理三必修和选修五(文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们学校学生普遍较差的地理基础知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上的理科班都是基础差,课多的学生。此外,理科班的学生对考试的科目不够重视,理科班的地理基础考试很难复习。

2、我两个文科班的学生地理基础都很差,也没有发现大量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中,上学期新考的高二(2)部分学生课堂纪律较差,给教学带来很多困扰。另一个文科班,六年级,是美术班,所以地理文化课课时少,教学工作紧张,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三、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和考试的重要性,高中地理学习主要是由于高考改革的特殊性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特殊性,文科生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高中地理选修5、6的学习与复习,以地域地理为主,以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为主。理科生主要复习高中地理必修的三门知识,学习任务繁重。

四、教学任务和总体要求

1、理科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强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主动意识。依据考试标准,基础知识要复习梳理好。

2、文科讲究基础,面向群众,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高考打好基础。学习选修5的知识,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索环境、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和救援能力,尝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比较差异,总结规律,分析原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学习选修6,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和危害,了解人类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了解人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努力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4、理科地理教学要加强训练,提高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有效性。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5

期)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二地理区域发展阶段随堂练习,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这篇文章,巩固学习的内容,加深对学过知识的印象,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1.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C.区域内城 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

D.人类对环 境的影响 比较微弱

3.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的慕尼黑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地区

4.20世纪80年代至 9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④ “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⑤ “阳光地带” 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5.为促进区域 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 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6

l.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首先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气温、气压B.气温、降水C.降水、风向D.风向、气压

2.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以南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B.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可能有结冰期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D.昼夜长短不同

4.有人说:“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

A.降水的季节分配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变化D.降水的周期性

5.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A.降水量的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C.径流量的多少D.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多少

5.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B.地上河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用水多

7.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的水文特点是()

A.含沙量大B.流量小C.水能丰富D.落差小

8.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B.三江平原一年两熟

C.江汉平原为两年三熟D.海南岛一年三熟

9.一天中,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时间应该是()

A.12时B.14时C.10时D.16时

10.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三江平原

11.当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时,说明该年份()

A.夏季风强B.夏季风弱C.冬季风强D.冬季风弱

12.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A.气候复杂多样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地形多种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13.长江最上源称()

A.通天河B.沱沱河C.卡日曲D.金沙江

14.关于我国盆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四周都有高原环绕B.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C.沙漠面积最广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D.在第二级阶梯上盆地面积分布最广,比高原面积还大

15.下列关于平原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海拔在50米以下

B.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积广布的黑土分布区

C.华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到海滨,北到长城,南到淮河附近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

16.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一组是()

A.冈底斯山和阴山B.秦岭和太行山C.大兴安岭和巫山D.巫山和雪峰山

1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太强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D.西高东低的地势

18.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19.下面四个盆地中,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柴达木盆地

2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C.淮河冬季一般不结冰

D.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

下面是一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示意图”,读后完成21、22题。

图1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示意图

21.此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哪个()

22.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2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修建水电站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

24.长江洪水对长江流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上游峡谷地区B.上、中游的水电站C.四川盆地D.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25.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A.黑龙江、长江、雅鲁藏布江B.辽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C.海河、珠江、怒江D.淮河、珠江、辽河

二、连线题(8分)

26.将下列各地与其对应的气候特点相连。

A.吐鲁番a.四季长冬

B.哈尔滨b.气候湿润终年皆夏

C.海南岛c.冬季寒冷漫长

D.青藏高原大部分d.气候干燥,冬冷夏热

三、综合题(42分)

27.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A、B两处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C__________季风和D___________季风。

(3)根据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处,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_处。

28.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为第_____级阶梯,C为第_____级阶梯。

(2)图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河的河谷地带,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在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有巨大的落差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9.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四个城市各月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______向______逐渐减少。

(2))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_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3)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____,结束_________;北方雨季开始____________,结束____________。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_______(长短)。

(4)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_______季风的进退决定的。

30.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______________,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②_______________。

(2)长江发源于A________高原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_海,并将A字母填人图中相应的位置。

(3)长江的水能资源_________河段丰富,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B3.A4.B5.D6.B7.C8.D9.B10.C11.A12.D13.B14.C15.D16.A17.C18.C19.A20.C21.C22.C23.D24.D25.D

二、26.A—dB—cC—bD—a点拨:吐鲁番位于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远,降水少,并且温差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哈尔滨所处的纬度高,因此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位于热带,终年皆夏;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四季长冬。

三、27.(1)A(2)东南西南(3)①③点拨:图上画出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位于非季风区的只有A。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从太平洋上吹来的为东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吹来的为西南季风。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因此①降水量最多,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纬度最高的地方③。

28.(1)一三(2)黄太行山(3)AD点拨: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因此大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因此B是错误的。水能资源的大小与落差有关系,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与降水丰富无关。

29.(1)南北(2)不均匀夏(3)早晚晚早长(4)夏

高三地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二) 篇7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

若图1中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 M、N分别是X日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 一年中M、N两点有一次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题。

1. X日后, 若M点向东接近O点, 则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 并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 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 并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 并向南移动

2. 当M、N两点重合于O点时, 下列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D.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的时间为一年中最晚的

图2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P点吹北风。读图回答3~4题。

3. 关于甲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水平方向,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B.垂直方向, 空气下沉

C.天气状况:以晴朗为主

D.气压状况:数值比四周高

4. 若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的状况, 且甲、乙表示海洋和陆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海洋, 乙表示陆地

B.甲表示陆地, 乙表示海洋

C.甲地气温低, 乙地气温高

D.甲地气流下沉, 乙地气流上升

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地质时期, 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 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 丹霞盆地的红色地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 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岱崮地貌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 过去地貌学中称之为“方山”, 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 (一种古生代海洋生物) 化石。结合材料, 读丹霞地貌和岱崮地貌景观图, 回答5~7题。

5. 形成丹霞地貌和岱崮地貌的岩石属于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6. 从地质作用来看, 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 ()

(1) 地壳的上升运动 (2) 地壳的下沉运动 (3) 流水的沉积作用 (4) 流水的侵蚀作用

A. (1) (3)

B. (2) (4)

C. (2) (3)

D. (1) (4)

7. 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图4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 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2) — (1) — (2)

B. (9) — (5) — (6) — (9)

C. (2) — (3) — (5) — (6)

D. (4) — (5) — (7) — (8)

9. 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1 0. 水循环 ()

A.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5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 1. (1) 自然带东西狭窄, 南北延伸, 这体现了自然带变化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 2. 下列关于 (2) 自然带与 (5) 自然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分布规律相同

B.形成原因相同

C.气候特征相同

D.地理位置相同

图6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 (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13~14题。

1 3.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在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有增有减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1 4.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自然环境好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 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的不同区域。图7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的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 5.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16.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城市功能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人口密度小, 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 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 人口密度最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 土地价格低

图8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丙地相比, 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市场更广阔

D.水源更充足

18.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调整产业结构, 并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9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1990~2010年, 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1) 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2)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3)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4)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 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 其中特大桥23座, 大桥168座, 隧道25条,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图10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线路长的主要原因有 ()

A.多高山、断崖、深谷、陡坡

B.喀斯特地貌发育, 多石灰岩溶洞

C.保护土地资源, 减少耕地占用

D.多角峰、“U”形谷、黄土丘陵

2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是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高寒缺氧的危害

D.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23.雅西高速公路的建设体现了在交通线路建设中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水文条件

D.社会经济因素

图11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25.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地区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 (15分)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从地形上看, B是___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__。 (2分)

(2) 从地质构造上看, A是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 (3分)

(3) 若该处地层中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 那么适合油气钻井分布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处。 (1分)

(4) 若该地区要开挖一条东西方向的穿山隧道, 最适宜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

(5) 简析B、C两处地形的成因。 (4分)

(6) 人类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有哪些? (2分)

27. (14分) 读洋流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图可知,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形成以________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圈, 北半球环流圈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南半球环流圈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以____________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圈, 环流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5分)

(2) P附近的渔场是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Q附近的渔场是___________, 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分)

(3) 洋流 (1)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洋流 (2)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分)

(4) 洋流 (1) (2) (3) 中, 具有全球性的是洋流____________;若S海域有油轮泄漏的石油污染, 则洋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3分)

28. (9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仪表制造业等。

材料二:图14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图。

图14 (1)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 (东部或中部或西部) 地区, 其中_______和_________两省的产值最高。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5分)

(3) 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许多地区都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分)

29. (12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图15) 。

材料二: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16) 。

材料三:美国人口数量从1亿增至2亿经过了52年时间, 而从2亿增长到3亿仅用了39年, 预计再增长1亿可能只需37年。而在过去100年中, 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其历史上最快的, 尤其是二战后的“婴儿潮”时期。美国目前每7秒钟就有一名新生儿诞生, 每13秒钟就有1人死亡, 每31秒钟移民人口就净增1人 (移入人口减去移出人口) 。

(1) 材料一中城市人口1991年至1998年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分)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 材料一中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 (2分)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3) 依据材料二可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时为__________年代前后。 (1分)

(4) 从材料二图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属于_________模式,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分)

(5) 依据材料三判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分)

A.美国已成为继中国和印尼之后, 第三个人口超过3亿的国家

B.一些美国媒体将总人口达到3亿称为“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表明美国的生态赤字不会增大

C.目前人口快速增长, 人均资源消耗量居高不下, 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 地球负担不会增大

D.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美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6) 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 (用a表示) 、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 (用b表示)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用c表示)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分)

A.a<b<c

B.c<b<a

C.b<a<c

D.a<c<b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因为图示纬线位于北半球, X日该纬线上各地的昼长为6小时, 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M点向O点靠近, 表明北半球昼长在缩短, 太阳直射点在向南运动。

2. D一年中, 晨昏线与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各纬线都有相切的现象, M、N两点重合于O点表明北半球各地昼长缩短, 结合选项判断最有可能的是此时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且北极周围为极夜,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天安门广场上升旗时间与日出时间同步, 此时为一年中最晚的时间。

3. A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左偏, P点吹北风, 表明甲地为低压区。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 垂直方向空气上升, 以阴雨天气为主, 气压数值中心低、四周高。

4. B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 海洋气温低、气压高, 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因而图中甲为陆地, 乙为海洋。

5. B丹霞地貌的红色地层是内陆湖盆长期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岱崮地貌岩层中的三叶虫化石表明该地层在古生代时为海洋, 两者的岩石都属于沉积岩。

6. D丹霞地貌的岩层来源于内陆湖沉积, 其抬升是地壳运动所致, 之后该岩层又在流水等外力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丹霞山。

7. C岱崮地貌的岩层首先来源于海洋沉积, 之后沉积岩层在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下不断隆起, 而成为岱崮地貌则是流水、崩塌等外力作用影响的结果。

8. C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是海陆间水循环。

9. A图中洋流流经陆地西岸, 且沿岸植被为阔叶林, 因而该海域位于中高纬度。图中洋流为暖流, 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1 0. D水循环只能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与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 不能促进全球水资源均衡分布;陆地淡水资源虽然可以不断得以更新补充, 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其数量是有限的, 因而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属于外力作用, 其对地表的影响是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于平坦;水循环能够促进不同地区、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 1. D (1) 自然带东西狭窄, 是因为受到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而其南北延伸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地形和洋流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

1 2. C (2) 自然带与 (5) 自然带都是热带雨林带, 其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都相同, 但其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不同。 (5) 处的热带雨林带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结果, 而 (2) 处的热带雨林带则主要是迎风坡和巴西暖流影响的结果。

1 3. D从图中可以看出, 直辖市中重庆的人口数量在减少;东部地区的人口数量都在增加;中部地区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在增加, 只有湖北和安徽两省在减少;贵州、四川、重庆、甘肃等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减少, 并且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地区。

1 4. B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增加, 但自然增长率并不高;我国人口数量减少的地区, 其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我国中西部有很多省区人口数量在增加, 但其经济水平并不是很高;我国的人口迁移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显著, 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1 5.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 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且交通最发达的地区, 也是土地价格最高的地区。

16.C甲地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都比较低, 大约位于城市外围, 是工业区的良好区位;乙地土地价格最高, 为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应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丙地人口密度最大, 为住宅区;丁地土地价格低, 主要是因为位于城市外围, 且基础设施没有中心商务区完善。

17.B甲地是东北平原, 丙地为江南丘陵。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与丙地相比, 乙地的热量和水源更充足;“市场”不是自然条件。

18.C要提高玉米单产, 应该选用优良品种,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扩大播种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对玉米单产是没有影响的。

19.D图示期间第一产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但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速度较快外, 21世纪初其下降速度不快;20世纪90年代初,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是最大的;图示期间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是最小的。总体来说, 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在逐步趋于优化。

20.B要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就要逐步把该地区已经失去生产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发展更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1.A雅西高速公路桥隧众多,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其主要原因就是该线路经过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等, 遇山钻洞, 遇谷搭桥;该线路的桥隧与溶洞关系不大;该线路桥隧的建设与平原地区的高架线路不同, 其不是为了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角峰、“U”形谷为冰川地貌, 黄土丘陵为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地貌, 从试题给出的背景材料看, 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没有这些地貌形态。

22.D从雅西高速公路所处的位置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来看, 其位于构造带发育的山区, 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而大量的桥隧可以有效减少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当然, 该线路沿线的桥梁与青藏铁路不同, 这里少有冰川和冻土, 桥隧建设也不会减轻高寒缺氧问题。

23.D雅西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是十分复杂和恶劣的, 但在今天, 当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这样一条高速公路时, 人们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 建成了雅西高速公路。这充分说明, 在交通线路建设中, 社会经济因素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24.A降水总量少且变率大, 人口密集, 再加上春季灌溉用水多, 容易发生春旱灾害;冬季风强劲, 容易发生寒潮;沙源众多, 再加上强风, 容易形成沙尘暴天气。

25.C春旱严重, 又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因此最有可能是华北地区。

26. (1) 谷地山岭 (2分)

(2) 断层背斜向斜 (3分)

(3) B (1分)

(4) B (1分) 天然拱形, 安全稳固;岩层完整, 不易渗水 (2分)

(5) B是背斜顶部, 因受张力作用, 容易被侵蚀成谷地;C是向斜槽部, 受挤压, 岩石致密坚硬, 不容易被侵蚀, 从而形成山岭。 (4分)

(6) 对指导人们找矿、找水有重要意义;对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2分)

27. (1) 副热带顺时针逆时针副极地逆时针 (5分)

(2)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分)

(3) 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2分)

(4) (3) (1分) 扩大污染范围, 但能降低S海域污染物的浓度, 加速海水的净化 (2分)

28. (1) 知识、技术 (2分)

(2) 东部江苏广东 (每点1分, 共3分)

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等 (任答其中两点给2分)

(3) 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降低生产成本, 获取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 降低建设投资 (每点1分, 共2分)

29. (1) C (2分)

(2) D (2)

(3) 60 (1分)

(4) 现代型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3分)

(5) D (2分)

(6) C (2分)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8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A.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 B.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 C.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D.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旱地为主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读图,完成2~3题。2.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

A.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边界具有确定性 C.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区域内部无差异

3.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变化 B.水分条件变化 C.地势高低差异 D.农业类型差异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4~6题。4.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 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

①缓坡一侧 ②陡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产量

15.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6~17题。16.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

B.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黄河流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D.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

17.“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田纳西河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 合理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冬春季节 25.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答26~28题。

26.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27.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装置

28.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29~32题。29.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开始放水的

时间在()

A.8月 B.11月 C.1月 D.4月

3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6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10 DCBCB BDDDB 11—20 BCBBD CACBD 21—30 DACDA CADAD 31—35 CCCAC

二、填空题 36.(17)(1)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自然原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湿润水汽难以深入。

(2)问题:土地荒漠化。成因: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滥垦、滥伐,破坏植被;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加强对矿业城市的政策支持,减轻矿业城市的负担;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部资金、人才;重视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等。(4)名称:地震。原因: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或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绿洲地带人口密度较大。

37.(13)(1)脆弱性

(2)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④引发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问题。

高二地理上学期测试 篇9

回首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一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世的印记,由于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重生的成长。在过去一年的内,经过始终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有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咱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逐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咱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妙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

在这一年里,老师为咱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咱们也为本人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问题。

总结上学期的学习,我想,次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窗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盲目恪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成绩,自动和同窗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本人订了一个学习计划:(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2)上课要踊跃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成绩,要敢于举手发问。(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标题,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温习温习。(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半夜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需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问题。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

通过本人的不懈致力,这学期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问题。本人被评为学习踊跃分子

上一篇:以坚守为话题的700字作文下一篇:简析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