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幼儿

2024-09-02

民间游戏幼儿(精选12篇)

民间游戏幼儿 篇1

幼儿园亲子游戏新课程标准教材

(2019 —

0 2020 学年度 幼儿民间游戏 6 6 则

民间游戏具有的丰富内容和特有的形式,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多样性、趣味性、随机性和娱乐性,它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还能促进孩子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幼教工作者要重视并充分地加以挖掘、开发和利用,让孩子们在民间游戏中愉快地成长,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介绍几种民间游戏

(一)荷花荷花几时开

游戏目标:引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启发幼儿创编游戏歌谣,尝试新的游戏。

游戏玩法:地上画一个圆圈当做池塘,3 到 5 名幼儿蹲在圆圈中心扮演荷花,其他幼儿站在“荷花”周围。

游戏开始,全体幼儿一起问:“荷花荷花几时开?””荷花”回答:“一月不开二月开”。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亲子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有利于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幼儿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亲子游戏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全体幼儿继续与“荷花”一问一答,直到回答“七——月——开”后,“荷花”开始追逐其他幼儿,被抓住的幼儿扮演荷花,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在追逐时,不能跑出“池塘”,跑出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

儿歌 荷花荷花几时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不开二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二月不开三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三月不开四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四月不开五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五月不开六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六月不开七月开。

(二)城门城门几丈高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熟悉多种水果的名称。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上举扮城门,事先约定一个幼儿是“苹果”队,一个幼儿为“香蕉”队,其他幼儿依次从城门钻过,边钻边念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扮城门的两个幼儿手放下,套住来不及钻过去的幼儿,问:“你要吃什么?苹果还是香蕉?”被套住的幼儿回答后,让他们在一边“城门”等待。游戏继续。直到所有幼儿都被套住过,比一比苹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果队和香蕉队哪队的人多,多者为胜。

规则:被套住的幼儿说出“吃苹果”或“吃香蕉”后,要分开站在两边,以便游戏结束时统计两队的人数。

儿歌 城门城门几丈高

城门城门几丈高?二十八丈高!骑花马,带大刀,走进城门套一套,问你吃苹果还是吃香蕉。

(三)编花绳

游戏目标: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为一组。先由一名幼儿用手将花绳编出一种式样,然后另一名幼儿将前一名幼儿手上的花绳编为另一种式样,再套在自己的手指上。两名幼儿轮流编,直到不能编出新的样式,或者花绳脱落而没有套在手指上,游戏结束。

建议:为幼儿准备较柔软且没有弹性的绳子进行游戏。

(四)猫逮老鼠

游戏目标:训练幼儿跑和钻的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多个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一个幼儿站在圈外扮猫,一个幼儿在圈内扮老鼠。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游戏开始,大家齐念儿歌。儿歌一念完,“老鼠”从圈内窜出,“猫”趁势追捕。“老鼠”连钻数“洞”(在围成圆圈的幼儿之间钻),若未被捉住,则变换角色;若被捉住,则罚“老鼠”停止游戏一次,或更换角色继续游戏。

规则:在游戏时,必须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逮到老鼠咬一口”时,“老鼠”才能从圈内窜出,“猫”才能开始追逐“老鼠”。

建议:可以将罚“老鼠”停止游戏一次改为表演节目等。

儿歌:

老鼠老鼠一月一,早来,老鼠老鼠二月二,早来,老鼠老鼠三月三,早来,老鼠老鼠四月四,早来,老鼠老鼠五月五,早来,老鼠老鼠六月六,早来,老鼠老鼠七月七,早来,老鼠老鼠八月八,早来,老鼠老鼠八月八,早来,老鼠老鼠九月九,早来,老鼠老鼠九月九,逮住老鼠咬一口!

(五)种莲子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时,幼儿围成圆圈两手合在一起做捧物状,不能随便张开,“种莲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子”的幼儿拿着一颗“莲子”(小豆子或其他的玩具),然后沿着圆圈依次向每个幼儿手里“种”,猜的幼儿跟着他注意观察。这时全体幼儿念儿歌:“种莲子,开荷花,莲蓬、莲子在哪家?在东家,在西家,请个小朋友来看花”。“种莲子”的幼儿在种的过程中,要看猜的幼儿没看清楚,把“莲子”放在某个幼儿手里。

一直到每个幼儿都“种过”之后,便请猜的幼儿来“莲子”被“种”在那个人的手里。如果连猜三次没有猜中。可另请幼儿来猜,游戏重新开始。

最初游戏时教师示范“种莲子”。

(六)拉大锯

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四肢肌肉;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盘腿对坐,相互拉着对方的手,随儿歌的节奏做拉锯的动作(身体随儿歌节奏前俯后仰)。游戏还可以采用两个幼儿对坐,两手触底,两脚随儿歌节奏对蹬的方式进行。

规则:在游戏时,两幼儿要双手紧握(或双脚蹬紧),不能随便松开,以免身体后仰发生意外。

建议:根据幼儿的年龄,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以多人进行。可以改变儿歌的内容,再根据内容变换动作。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儿歌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

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我也去。

拉大锯,扯大锯,小伙伴也要去。

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宝宝,快长大。

XX 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民间游戏幼儿 篇2

什么是传统民间游戏?传统民间游戏以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为主要载体, 所以更能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 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怎样解决矛盾与冲突。在互动游戏中, 会产生社会关系的雏形, 儿童们在群体游戏中学会宽容、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 这将是他们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起点。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式多样

传统民间游戏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有动手的, 有动腿的, 有动脑的, 有在室内的, 有在户外的, 有竞争, 有合作, 有道具, 有角色, 而且男孩子有男孩子的游戏, 女孩子有女孩子的游戏。

二、传统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传统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 多是以废旧物品、身边随手就能抓来的自然物品。如“捉迷藏”类的游戏中有“躲猫猫”“捉野猫”等, 不需要任何的道具, 只需要找一个闲置的地方就可以进行了, 如抓子游戏可用石子或棋子, 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有的游戏只需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 如“石头剪刀布”“背人”“炒黄豆”“编花篮”等。

三、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娱乐性是游戏的生命, 趣味性是游戏的延续, 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 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 边念儿歌边跳, 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 位置由低到高。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 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 增加幼儿的肺活量。有时缺少同伴还可将绳子套在椅子上、树上……此外, 玩水玩沙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传统的民间游戏有很多, 但并不是都适合在幼儿园进行,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的传统游戏, 比如:小班幼儿刚上幼儿园, 各方面还没有发展好。而且他们喜欢在老师的身边, 亲亲老师, 抱抱老师。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做游戏, 如“拉大锯”, 可以面对面玩, 也可以坐在教师膝盖上玩。如“蚂蚁叮叮痛”游戏, 两个人手捏着手儿, 一起念一起玩。

中班幼儿思维比较有独创性, 活动量也有所加大, 但是合作性较差。针对幼儿的特点, 我们可以让幼儿玩“赶马车”游戏, 幼儿自己组织, 召集伙伴, 并且分配角色。这些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合作进行, 极大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一物多玩, 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释放, 新的玩法、新的花样让他们不断体味到创造的乐趣。

大班以丰富户外活动为目的, 开展规则性游戏、竞赛性游戏, 合作性游戏为主的传统民间游戏。大班幼儿自主性较强, 户外活动时常常喜欢追逐打闹, 活动量大。我们在开阔的运动场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 运动场上幼儿自主开展传统民间游戏。如“地雷爆炸”、“捉迷藏”、“跷跷板”“大饼油条”等等, 或提供一些简单的玩具进行“翻花绳”, “四角包”、“抓包”等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环境, 只要遵守基本的规则, 幼儿可以参加任何形式的、自己喜欢的活动。许多民间游戏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胜心, 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如:四角包游戏, 谁的技巧好谁就赢的多, 孩子在游戏中不甘落后, 努力学习, 掌握摔打的技巧。当孩子在游戏获胜后, 则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

传统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优秀的历史创承文化, 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的同时对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也完善现代幼儿园游戏体系, 它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欢乐, 而且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 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 把游戏特别是传统民间游戏充分利用起来。其实, 也许游戏的内容是旧的, 但是游戏玩法却可以是灵活的;游戏材料是旧的, 但教师及幼儿的思想是活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将传统民间游戏进行到底, 让孩子们的回忆里充满乐趣。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在体育活动中, 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 相互渗透,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传统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优秀的历史创承文化, 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的同时, 也完善现代幼儿园游戏体系, 它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欢乐, 而且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 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让民间游戏走入幼儿课程 篇3

一、宣传与采集,挖掘民间游戏素材

1.宣传、发动,唤起家长对民间游戏的重视意识。民间游戏虽然内容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家长对“已经过时”的民间游戏有些偏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价格昂贵的先进化玩具。长时间玩这些玩具,幼儿没有玩伴,缺少与同伴的沟通与交流,离自然物越来越远,与自然失去了和谐,也导致民间游戏濒临消亡。为此,我们召开了幼儿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残形成正确的认识,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

2.成立民间游戏采集组,多渠道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农村、胡同场院、田间地头曾经流传着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特别适应幼儿稚气天真、喜动作、好模仿的天性。于是,我们发动教师和家长,通过多种渠道帮助班级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在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长者对民间游戏的经验远胜于年轻的家长,他们不仅会玩,还会配以一些地方特色的民谣。于是,我们请班级里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幼儿园,请他们说说曾经玩过的游戏和念过的民谣。在众多的长者中,我们发现了多名特别热情和有独到见解的长者,就和他们组建成一个民间游戏采集组。采集组对搜集到的传统游戏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注意科学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后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打印装订,印制了《民间游戏集锦》一书,对各班开展民间游戏进行具体的指导。

二、分类与整合,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课程

1.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实施课程的重要途径,民间游戏内容广泛丰富,可结合教育目标,将一些民间游戏设计到集体活动中。如:在中班的体育活动《运粮忙》中,为幼儿创造了动手动脑、锻炼身体的条件,幼儿用推小车的方法运粮食(一幼儿当小车,另一幼儿当推车人,沙包当粮袋放在背上),不仅锻炼了手臂的力量,也促进了与同伴问的合作交往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用贝壳、小石子等民间游戏材料来装饰画。在数学活动中,幼儿可用螺蛳壳、蚬子壳来做“点数、排序、加减运算”等游戏活动。同时,还可以将民间游戏与集体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需要,生成主题性教育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如: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了《民间游戏乐趣多》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究了民间游戏的丰富性、民间游戏的玩法、民间游戏的创编等,并引导幼儿表征记录了自己了解的民间游戏和创编的民间游戏,从中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将民间游戏纳入幼儿自主性游戏中。为方便幼儿进行游戏,我们将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为四大类: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和民间童谣说唱等,密切与幼儿游戏活动相结合,在幼儿活动时间,渗透开展民间游戏。如:益智区投放了挑花线、穿螺蛳壳、各种民间游戏棋等;在科探区投放了“捻捻转”、“绕绕转”等;在美工区增加了泥塑、剪纸、蚬子壳拼画等;在音乐表演区,投放了彩绸、民间表演头饰、绸扇等;在体育区投放了贱骨头、空竹、沙包、皮筋、跳绳、木制小车等……

3.将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商定各游戏的玩法和时间。我们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效选择,把它引入一日活动各环节。在来园、离园、餐前饭后等零散的活动时间,选择一些发展幼儿小肌肉群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如“翻蚬子壳”、“转陀螺”、“挑小棍”、“挑花线”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伴和游戏场地,在自由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在晨间锻炼或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大、发展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民间游戏,如《龙头龙尾》、跳大绳、跳皮筋、炒黄豆、摇船等游戏,培养幼儿的竞每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样,可以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保证各环节过渡自然,减少幼儿等待时间。

三、改编与创新,赋民间游戏新的活力

民间游戏的材料、玩法、规则等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变性。所以,在我们幼儿园,幼儿是民间游戏的主人,也是民间游戏的创造者。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创造改编。

1.创新游戏材料的用途。鼓励幼儿一物多玩或多物一玩。如蚬子壳,有的幼儿用它当五子棋的棋子,有的用它进行装饰画面,有的在数学区中进行数量分合、排序、加减运算等。又如“下棋”,幼儿可用杏核、贝壳、螺蛳壳、瓶盖、小石子、果冻盒等十几种材料当棋子。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材料多样的角色,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

2.创新民间游戏的玩法。民间游戏是民间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游戏活动,从游戏的选择、材料的利用,到角色的分配和情节的发展,都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来完成。因此,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自由商定一些新的规则和玩法,使游戏满足不同幼儿的水平,让每个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与发展。如:摇船,传统的“摇船”游戏的玩法是:两名幼儿面对面而坐,臀部分别坐在对方的脚背上,两手互相拉着。游戏开始前,两人先确定方向(前进或是后退),然后有节奏地前后推拉,靠着手臂拉动的力量,促进腿和身体向前或是后退。幼儿在行进过程中,犹如一艘行进的小船。此游戏需要一定的力量、协调性和幼儿问的合作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大班的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顺利地完成游戏;中班上学期的幼儿稍有困难,需多加指导和练习;小班幼儿由于身体各动作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力量又不足等因素,按传统的方法玩,难度太高。因此,我们对游戏进行了改编,主要是降低难度:小班幼儿不坐在对方的脚背上,直接坐在地上,两腿自然蜷起、收缩。经过改编后,小班的幼儿也能玩“摇船”的游戏了。瞧!在嘹亮的儿歌声中,小船出发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不在家,舅舅买条鱼来烧,头不熟,尾巴焦,一跳跳到灶头烙,香炉蜡烛全打光……”

3.创编民间游戏中的童谣和儿歌。由于民间游戏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幼儿在吟唱儿歌童谣的过程中会感受到部分内容的局限性。我们注重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反映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内容编入民间游戏的新童谣中,赋予其新的含义,使民间游戏的名称、内容、角色、情节、儿歌、童谣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民间游戏的魅力。如:民间游戏“推小车”,原来儿歌内容是:“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咪眯笑。”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推着小车太慢,不如开着汽车快,因此,他们把儿歌进行了改编:“笛笛笛,汽车叫,开上汽车送蛋糕(雪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大家吃得哈哈笑。”幼儿在改编民间游戏童谣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与民间游戏的距离,真正体验到了民间游戏的乐趣。

几年的发掘、开发和实施,使我们深深感觉到民间游戏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对促进幼儿素质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而我们教师在不断挖掘、整理、实施的过程中也更新了教育观、儿童观和游戏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但“疑是知之先”,困惑与收获同样存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有益的素材,构建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幼儿园课程。

民间游戏幼儿 篇4

1、鼓励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的游戏经验。

2、感受中国民间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完成调查表。

(2)“中国民间游戏”汉字卡一张。

(3)民间游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1、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2、选择其中一个幼儿大多喜欢的游戏,共同游戏。

二、说说爸爸,妈妈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用图片)

1、幼儿拿出事前预备好的调查表,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最喜欢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2、鼓励幼儿尝试性的玩1-2个游戏。

三、老师说说自己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1、老师介绍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2、和幼儿共同玩老师小时侯喜欢的游戏。

四、告诉幼儿刚才爸爸,妈妈和老师介绍的这些有趣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出示汉字卡),幼儿认读,“中国民间游戏”。老师简单介绍什么是中国民间游戏。

五、老师用图片介绍一些其他的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爱好。

幼儿园好玩的民间游戏 篇5

季节游戏

鞭春牛、放爆竹、元宵观灯、元宵节转黄河、斗百草、赛瓜、乞巧、走月亮与圆月、重阳登高、九九消寒图、冰嬉

歇舞观赏游戏

舞狮子、台阁、舞龙与耍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竹马、跑旱船、跑驴与老汉推车、皮影戏、木偶戏、拉洋片儿

杂艺游戏

跳百索与跳皮筋、抖空竹与跳竹竿、放风筝、打柴火与抢木棍、玩嘎什哈与抓子儿、操磉与劈甘蔗

智能游戏

猜谜语、射覆与猜枚、绕口令、翻交交与折纸、解九连环、拼七巧板

驯化小动物游戏

猴戏、鼠戏、蛙戏、金鱼排队、蜡嘴鸟演剧

助兴游戏

酒令与茶令、躲身数、出老婆拳与猜火柴、击鼓传花、捉曹操

犋艺俘戏

下围棋、下象棋、下五道、下连、下鹿棋与走憋死牛、阿斯掏与罕跃、猪娘棋、鸡婆棋、赶牛角与赶羊蛋、走北京、五棋与撑四角、杀秫黍与炮打洋鬼子、陆博、双陆、打马、骨牌 搁方又被称为{“下方”、“丢方”、“六道棋”} 赛力竞技

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的数学活动 篇6

李 淑 娟

民间游戏中的玩具一直是幼儿喜欢的玩具。简单的一块砖、一个贝壳,融入了幼儿的各种活动,使他们热情参与,愉快学习。对幼儿来说,游戏活动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游戏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游戏。而幼儿本身在游戏中学习,所以通过民间游戏融入其中,能让他们更好的掌握。现代教育观指出:游戏活动,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幼儿园进行各科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事幼教工作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活动中,能否融入一些民间游戏?使他们更好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民间游戏中的各宝贵资源融入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我园民间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从民间游戏的各活动中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解、发展,进而培养各种兴趣。让幼儿边游戏边学习。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体验事物的重要和有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体味民间游戏的乐趣,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民间游戏幼儿 篇7

一、民间游戏是有推广价值的规则游戏

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 它所需材料简单, 内容易学, 种类丰富, 趣味性强, 玩法多样,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 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载体, 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形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实践证明, 民间素材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积极的开发会丰富教育活动内容, 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二、规则游戏的定义与功能

如果说创造性游戏是儿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自发性活动, 那么, 规则游戏就是由教育者依据教育目标编制的一种有组织, 有计划的游戏教育活动。前者充分体现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 后者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三、要使民间游戏和规则游戏有效融合, 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用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内容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资源, 教师必须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筛选和整理。比如, 有些民间游戏内容存在着思想陈旧、不健康、不安全等问题, 如打砖头、玩泥巴等, 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有些民间游戏在刚开展时幼儿参与率高, 但游戏形式呆板单一, 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对游戏本身失去了兴趣;还有一些民间游戏与幼儿现代生活实际相差太远, 幼儿很难理解, 根本不适合现代的幼儿。

(二) 丰富游戏材料, 自制、改造游戏材料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 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民间游戏取材简单, 这些材料物美价廉, 许多都是不需要花钱的。例如:陀螺、铁环、沙包、绳子等, 大都制作简单, 但玩的花样很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漂亮、形象的民间游戏材料既能节省财力, 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他们娱乐的需求, 也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1.创造性的准备游戏材料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环境布置需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可以使他们对环境更加了解, 也更加爱护。”在开展民间游戏之前,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设计、准备和制作游戏环境、材料, 也可以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 幼儿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想, 幼儿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游戏的需要, 通过动脑、动手或求得他人的帮助去获取所需材料, 体验到创新游戏材料的乐趣。

2.传统游戏材料的替换

部分传统的游戏材料在现在社会很难找到, 或很难制作, 还有的游戏材料有不卫生的倾向, 而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游戏材料, 如果把这些材料替换到民间游戏中, 会有更佳的效果。如一块小石子, 有的幼儿用它在“老虎吃小人”的游戏中当作棋子, 有的用它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当作小米, 有的用它在“打瓦”游戏中当投掷器。

(三) 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

1.将民间游戏活动融于日常户外体育活动之中

民间体育游戏很多, 如捉迷藏、丢手绢、老狼几点钟、抢椅子、网鱼、击鼓传花、跳像皮筋、跳绳、踢毽子、跳房、编花篮等。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 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 我们就选择“荷花荷花几月开“”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 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另一方面是让幼儿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 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发展幼儿智力及小肌肉的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 以丰富活动区的内容。

2.将民间游戏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之中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 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 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 玩具携带方便, 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 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蚊子叮人”、“石头剪子布”等。教师特别重视幼儿的来园活动这一个环节, 因为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在营造温馨温暖的环境的同时, 为其准备一些发展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 如“七巧板“”挑棍“”抓籽”等, 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

总之, 只要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 游戏必将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菜单”,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有效融合, 不仅是一种尝试, 更是一种需要, 一种全新的体验。我衷心地希望“民间游戏”和“规则游戏”有效融合, 互相渗透、提高幼儿的社会化水平、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幼儿意志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摘要:在幼儿园中合理地、创新地开展民间游戏, 加强民间游戏与规则游戏的有效融合, 不仅能满足幼儿对游戏的需要, 更能充实现代幼儿的生活, 促进幼儿全方位和谐地发展。本文用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民间游戏, 创造性的实现民间游戏和现代规则游戏的有效融合, 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

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篇8

一 语言环境的宽松,激发了幼儿说的欲望

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又有很强的随机性,所以才会经久不衰,显示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民间游戏的花样繁多,限制的条件少,一般都是至少两个,最多十几个人来进行,几乎所有的游戏都离不开跑跑跳跳、说说笑笑,融合了儿童爱动爱说的特点。儿童不论是在操场、公园还是自己的家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儿童之间为了做好游戏自然而然地相互协作,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开心地玩耍,随性的说笑,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这样宽松的语言环境之下,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结束后都很好地激发了他们想说的欲望,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因为宽松活泼的语言环境,是儿童想说敢说的前提,他们在民间游戏中的语言环境是自由的,使他们沉浸在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中。

如一个非常传统的民间游戏“剪子、包袱、锤”,儿童在玩时,游戏人数在超过两人的情况下,任意选择,大家一起来喊“剪子、包袱、锤”的同时,根据伸出的代表剪子、包袱、锤的手,以决胜负。据笔者观察,儿童特别喜欢这个游戏,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是满怀激情的,不但锻炼了自己手的活动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判断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呼喊也锻炼了语言反应和表达的速度。往往在游戏结束后,他们还要来一场自我的“裁判”的交流,这个过程是同样是毫无约束的,畅所欲言的时刻,不仅激发了说的欲望,同时是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

二 儿歌童谣的穿插,创造了幼儿说的快乐

在民间游戏中,有很多都是以儿歌、童谣为“伴奏”来进行的。比如,“丢手绢”很多人围成一个圆圈,有一个人拿手绢围着圆圈边跑边和大家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再如“拉大锯”,伴随着拉锯似的动作,儿歌中唱到:“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在生动活泼的语言活动中进行的民间游戏,使幼儿同时感受到了做和说的快乐,这些游戏全面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听力,锻炼了口语的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不能是单纯的鹦鹉学舌似的模仿,要学会语言的组合,使语言真正变为幼儿表达思想和行动的载体。以儿歌童谣为“伴奏”的民间游戏,具备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必要性。在游戏不断增进的进程中,他们将会会一步步地学习到复杂一些的语言,使他们的词汇变得丰富,并在使用的初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说的快乐。总体来说,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都是简练的、朴实的,融趣味性、节奏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美感,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这种边游戏边唱歌的方式,令儿童身心愉悦,乐此不疲,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 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了幼儿说的兴趣

在民间游戏中,角色游戏占有较多的内容,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以“过家家”为例。这个游戏就像一场情节丰富的家庭影视剧表演,幼儿在其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成家庭中爸爸、有的扮成妈妈、有的扮成爷爷、奶奶,工作的分工也非常“明确”,比如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烧饭,爷爷在买菜、奶奶在缝衣服等。这类游戏的特点在于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在和人物相互间的交流问答能衔接的前提下,自己认为自己扮演的角色该说什么就尽管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角色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幼儿的天性中,都有希望自己变成大人的欲望,都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大人的言谈举止,角色的扮演,满足了幼儿的这种愿望,并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形象的模仿,这不失是完善幼儿语言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在角色游戏的进程中,有些幼儿也会出现发音不准确或者无言以答的现象,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要立刻去纠正。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一些语句说得不准确是很自然的,如果老师在游戏中立刻予以纠正,会影响幼儿的说话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以恰当的方式,以正确的示范鼓励幼儿纠正错误。在出现对扮演的角色无言对答的情况下,教师要以启发式的引导,使幼儿超越表达的障碍,联想到角色应该表达的语言。

总之,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幼儿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其他方面的发展。民间游戏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特点,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我们要利用好民间游戏,给幼儿提供语言实践和发展的机会,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中心幼儿园)

将民间游戏整合于幼儿数学活动中 篇9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对幼儿数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应注重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幼儿从中感知、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数学偏重于教师的传授知识,幼儿只是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现我将常用的几种游戏用于幼儿数学活动之中谈点体会。

一、情景性的数学游戏

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来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基本上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只有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通过巧用语言、巧设环境,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之中,幼儿在情感的操纵下才能处于兴奋状态,对活动产生兴趣。如:在教学《时钟的认识》时,我巧妙的设计情景引入活动,用森林王国开运动会,小狮子迟到了的故事,说明时间的重要,引入认识时钟,孩子们很有趣,为认识时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教学多、少、同样多时,用《小猫钓鱼》的游戏。通过训练培养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多、少、同样多的不同以及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针对这个目标,我就事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钓鱼的渔具一套,并创设情景:“孩子们扮演小猫,老师就扮演老猫,看看谁钓的鱼多?”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钓到鱼放在盆子里,最后点数,比较得出多、少、同样多。孩子非常感兴趣,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

二、操作性的数学游戏

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则来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有趣的瓶盖”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瓶盖,给幼儿下达一个任务,让幼儿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分类。幼儿非常开心地接受了任务,首先要对瓶盖进行观察,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思索“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然后边观察边操作,完成分类的要求。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少数幼儿对材料的观察不够仔细,不能做到多角度的分类。我就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幼儿的操作,看看别的小朋友的操作与自己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再引发新的分类方法。

又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根据提供的操作材料,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出了花朵、房子、卡通娃娃、小鸭、等各种形状的东西,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如两个半圆可以拼成一个圆,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也可以变成另外的图形。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拼出了很多图形,也找出了一些规律。可以看出,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幼儿的丰富想象,能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

三、语言性的数学游戏

指用语言进行的游戏。这种游戏重在于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又如在复习5以内的认识时,可教念一些数数儿歌,即能巩固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念数数儿歌《打老虎》: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未打到,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1、2、3、4、5。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伸出手指,借此帮助幼儿掌握1――5的数量和数序。

又如在手指游戏中“五只小猴荡秋千,上荡荡,下荡荡,左荡荡,右荡荡,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变成四只小猴了)四只小猴荡秋千,上荡荡,下荡荡,左荡荡,右荡荡,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变成三只小猴了)三只小猴„„通过这样的语言手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量的多少,得出5―1=4,4―1=3,以此类推。

四、智力性数学游戏

这是以发展智力为主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数学智力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儿童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如:在教学数的组成时,我组织幼儿玩“扑克牌”游戏,每位幼儿准备1――10各数字卡,他们三人一组,一位幼儿当小老师先出数字“9”的牌,其他一位幼儿先出示2,三位幼儿轮流当小老师,轮流出牌,依次玩法,小朋友久玩不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1――10的数的组成。如:在教学认识“8”时,组织玩“跳房子”的游戏(房子中的小格子里都分别写上1――8的数字),小朋友们先玩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跳,规定看到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幼儿首先判断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再决定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这样幼儿认识1――8各数,也培养了幼儿的反应力。

幼儿园中班民间游戏教案蚂蚁搬食 篇10

活动目标:1,理解游戏规则,跟随音乐律动做游戏

2,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3,能通过联想手势自创手指游戏 活动准备:

1,多张图纸(上面画有蚂蚁,并排的六个矩形方格,蚂蚁的家);多个被做成米饭和苹果形状的小纸块; 2,一把剪刀,一块布条,一颗石子

3,手势联想图片提示(孔雀,蜗牛,小鸟)4,幻灯片

5,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联想与比较,自己创造手指游戏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让幼儿回忆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根据一二三的口令比划手势,并说出石头剪破布,布包石头等儿歌中的歌词动作,最后播放儿歌做手指律动 2,比比谁更强,呈现实物剪刀石头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出谁更强,并说明强的一方为赢家

3,鼓励幼儿根据强弱规律自创新手势,让幼儿思考自己的手指还能变化出什么动物或事物,适时播放准备的手影图片,根据不同答案引导幼儿比较强弱或大小,从而创造出新的手指游戏,并以三组不同的手势为一组。

4,故事引入游戏:介绍新朋友小蚂蚁,马上要过冬了,小蚂蚁要赶紧把粮食搬回家,它需要走过六个阶梯才能到家,只有在游戏中赢了的小朋友才能把粮食向前搬动,我们看哪位小朋友最先帮小蚂蚁把食物搬到家。

5,分组并介绍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每组发一张图纸和两个米饭小纸块,然后根据音乐律动比划出手势,每轮赢的人将米饭自己向前移动一个方格,双方出一样的手势都保持不动,中途变化手势要求,由先前创编的手势来决定变化的次数,让幼儿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手势变化

如何培养幼儿民间体育游戏兴趣 篇11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兴趣;价值

民间体育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是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是民间创编的,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不断积累的;它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广泛流传,有一定的运动量,能强身健体、开发智力、丰富生活、体验快乐,深受劳动人民喜爱。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起源于人类寻求快乐的本能,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是促使我们在某一领域追求成功的驱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呢?只有让幼儿喜欢参与到民间游戏中来,才能促使幼儿在运动能力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著名教育研究专家李世正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于发掘,精心培养,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毕加索,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莫扎特。总之,只要有兴趣,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呢?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积累了一些做法,也有一些感悟:

一、关注价值,梳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渗透着不同的运动价值和德育价值。但哪些民间体育游戏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玩呢?对此我们基于幼儿各年龄段的特点,通过实践分析,梳理出了比较适宜各年龄段幼儿玩耍的民间体育游戏。

如,小班幼儿喜欢生动形象的动物角色,好模仿,但动作发展还比较单一,小肌肉发育相对较迟,于是我们老师选择了较为简单的“我是一个木头人”“笃笃笃,卖糖粥”“捉迷藏”等游戏。在“我是木头人”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电视卡通人物“黑猫警长”来抓动的人。而这些动的人可以扮演各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使游戏变得更加生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笃笃笃,卖糖粥”游戏中,孩子们扮演“小花狗”这一角色,一声声清脆而又爽朗的叫声,表现出了孩子们对这一游戏的热情。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民间游戏的运动价值可以略低一些。而德育价值则是初步培养他们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处于萌发期,在活动中他们开始学会交往,我们则选择了一些具有合作意识的民间游戏——“跳房子”“石头、剪子、布”等。在“跳房子”游戏中,有着不同的玩法。从简单的一人跳房子到分组进行跳房子再到同一时间内看哪一组跳房子的速度最快,快的一组就夺得红旗获胜。其实,“跳房子”还可以有许多的合作方式来玩。中班民间游戏的运动价值在于让更多的幼儿想出更多的民间玩法。而德育价值要比小班幼儿要求高了,即培养民间游戏兴趣的同时,逐步建立幼儿的合作交往意识。

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而大班后期的孩子们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如体育游戏。我们则选择了一些有较强规则意识的民间游戏——“炒黄豆”“写王字”等。在民间游戏“炒黄豆”中,游戏规则: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翻跟斗”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成背对背;继续念儿歌,再翻转成面对面。游戏反复进行。这个游戏刚开始还挺受大班孩子的喜欢。但是久而久之,他们也失去了以往强烈的兴趣。如果老师在实践中从刚开始两人玩变成三至十人玩,就会让他们产生对“炒黄豆”这一民间游戏的浓厚兴趣。在运动价值上,此游戏可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而德育价值上来说,因为此游戏不仅仅是通过与同伴一起来合作进行的一场游戏,而且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幼儿参与游戏的话,还能让幼儿知道要有秩序感,幼儿在游戏前就要商量好依次钻的顺序和位置,即谁先钻,从哪里钻,才能顺利完成此游戏。所以,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要比中班要求更高了,就是在德育价值上培养幼儿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合作,真正体验人与人相互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二、巧用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收集配有童谣的民间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如,在玩“卖糖粥”游戏时,孩子用上海方言念歌谣:“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子侬个肉,还子侬个壳。张家老伯伯,勒了哇?勒了嘿。问侬讨只小花狗。”在幼儿学做小狗“汪汪汪”叫的过程中,因为是用自己的方言来玩此游戏,所以他们都非常感兴趣。其中的“笃笃笃”这句话记忆得特别深刻,他们还会自然地先做敲门动作来表演这个游戏,灵活运用于游戏之中,使幼儿更加喜欢这个民间游戏。

又如,在玩“编花篮”的游戏时,简单而又有童趣的儿歌很吸引幼儿:“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朗朗上口,易记易念,边念边玩,其乐无穷。

这些配有韵味十足的童谣的民间游戏,更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因此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得很开心,渐渐地他们由被动变得主动起来,民间游戏也因此百玩不厌。

2.运用生动形象、鼓励性的语言来支持民间游戏的开展

教师作为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者和观察者,在游戏存在问题的时候,教师应用生动形象、鼓励的语言来对幼儿进行游戏的鼓励、帮助和推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生动形象的语言

我们在开展民间游戏中,总是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能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对活动保持兴趣。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民间游戏活动中,幼儿做着小兔子的动作,不知道怎么玩时,在民间游戏开展不下去的情况下,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小兔子们,今天跟妈妈一起去采蘑菇咯”,幼儿们就跟着老师边做着小白兔的动作,嘴里边念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突然有一只狼蹿了出来,我用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连忙通知小兔子们:“小心有大灰狼来了,快跟着妈妈回家。”当他们玩累了的时候,我便说:“小兔子肚子饿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吧,一起吃蘑菇吧。”这样一说,幼儿们纷纷坐在了草地上,同时,幼儿们能积极地休息来调节运动量。正是有了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使之在整个活动中兴趣高涨,积极参与。

(2)鼓励性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包括我们的孩子。因此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中,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使幼儿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并维持对活动兴趣的持久性。如,“炒黄豆”中,当一组小朋友翻过时,我马上给予鼓励和肯定:“你们真棒”;当幼儿翻不过时,我会鼓励说:“没关系,再试一下。”我边说边帮助他们翻,当他们翻过时,我跷起大拇指说:“我知道你们会行的。”这样一鼓励,幼儿非常开心,翻了还想翻,当孩子走到教室里去时,还会积极地做此游戏。由此可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鼓励性语言在活动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更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三、将民间游戏新颖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民间游戏“我是一个木头人”,游戏规则是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自由走动,请一位幼儿当小警察,当念到“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时,幼儿都必须保持不动不笑,就想象自己是一块木头,连眼睛都不能眨。如果有一个人动或者是笑了,就算失败,游戏重新开始。刚开始幼儿很喜欢此民间游戏,但是玩多了,许多孩子就不感兴趣了,让他们玩也玩不起来了。为了能使幼儿增强对这个民间游戏的兴趣,我们将最后一句儿歌改编成“还有一个只许笑”,这样一来,孩子们更加喜欢做这个游戏了。在拟改编完善的内容后,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更有效地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又如,在我们改编的小班民间游戏“编花篮”中,我们把原先复杂的动作改成小班幼儿容易学习的几个动作,“蹲下、站起来”,或者是“转圈、弯腰、跳跳跳、拍手、跺脚”等等不同的肢体动作,来锻炼他们的思维反应能力。这样的新游戏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对民间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简单而又新颖的民间游戏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将民间游戏情节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选择民间游戏内容上,通常幼儿有自己的角色扮演,富有生动的情节性,这样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而且能更好地使幼儿进入游戏,并喜欢做民间体育游戏。

如,民间游戏“贴墙”,我们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展开,给孩子讲述故事:今天,我们小兔子要跟兔妈妈采蘑菇,但是在采蘑菇的路上,会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小兔们,听好,一定要跟紧妈妈,如果有危险,一定要贴紧墙,因为墙上有很多开关是对付“坏蛋”的。请一位幼儿头戴“老狼”的头饰,扮演“老狼”,其余幼儿扮演“小兔”,当老狼说道:“我来了”,“小兔们”就赶快往“安全地方”躲避。幼儿被富有故事情节的游戏所吸引,一下子投入了游戏情节,在此民间游戏中,老师还扮演“兔妈妈”来营救出自己的孩子。由于此情节非常吸引孩子,虽然游戏进行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幼儿百做不厌。

又如,民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请一位幼儿头戴“老狼”头饰,其余幼儿当“小羊”,“小羊”一遍又一遍地问道:“老狼,老狼几点了”,当老狼说到“十二点”就开始抓羊了,只要“小羊”蹲下了,就说明在那里藏有地雷,就不能抓羊了。他们在此游戏中也非常投入,特别是在“蹲下”的那一刹那,小羊们露出非常得意的模样。

选择有情节的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这能使游戏变得更生动,更易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五、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支持民间游戏的开展

除此以外,幼儿的能力、兴趣、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总会有能力差、对活动不感兴趣、自卑、内向、孤僻的幼儿。《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教育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中,我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这些幼儿,我总是多关注个别幼儿,耐心开导。如,我班有位小男孩,他很孤僻,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每次玩游戏时总是低着头站在一旁不参与,我在做游戏时总是拉着他的手与我扮演同一角色,让他感到有安全感,从中还让他起到一种带头的作用。这样一来,他从不愿变为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每一次活动中。所以说,老师的鼓励话语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活动。我们要多关注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

只要教师善于发掘出符合各年龄段的民间游戏,发掘出既具有运动价值又具有德育价值的民间游戏,通过精心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而又鼓励性的语言善加引导来支持民间游戏的开展,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喜欢运动,最终促进孩子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民间体育游戏,蕴含着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该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孩子对民间体育游戏有所认识和感悟,使它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伴侣。

参考文献:

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体验快乐 篇12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快乐

一、民间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 尤其是小班幼儿。 首先,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 不仅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锻炼他们说话的胆量。 在民间游戏中, 孩子处于放松状态, 能大胆地说话;同时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对孩子提出要求, 他们会乐于接受, 很快就会变得敢于说话。 其次, 在民间游戏中, 有丰富的“说”材料, 让孩子有说的愿望, 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非常丰富, 例如“你一我一”、“点兵点将”等民间游戏。 从中他们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事物, 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 能讲的内容滔滔不绝, 说的兴趣越来越浓。

二、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抽象的科学、数学知识

1.民间游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奥秘

幼儿面对真实的物体、 真实的现象, 容易获得深刻的认识, 甚至会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 例如为了让孩子了解夏天盛开的花朵, 我选择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 让孩子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 了解荷花的生长等科学知识, 还帮助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进行, 让幼儿又快又好地接受科学知识。

2.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形成

幼儿早期数学教育应该渗透在幼儿的一切活动之中, 特别是在幼儿最喜欢的各种各类游戏活动之中, 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 幼儿的兴趣浓厚, 印象深刻。 我们在民间游戏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初步的数学教学, 如《马兰花》中幼儿将腿放到一起, 然后齐数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样幼儿在说说玩玩中巩固了数学十进位的概念。 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韵律感、节奏感及表演能力的培养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 都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 童谣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口头文字, 有一定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通过双声、双关、叠韵、谐音等手法, 使童谣唱念起来悦耳动听, 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再配上有趣的游戏动作, 那就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2.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表演力

好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 民间游戏为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的环境尤为突出。 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是表演不可去少的道具, 有渲染气氛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的功能。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体能的发展

在民间游戏中, 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跳皮筋”、“跳绳”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捉迷藏”、“跳格子”、“翻绳”、“夹珠子” 等游戏, 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 眼的配合协调;“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 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 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 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由于幼儿民间游戏有简单的角色、 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 使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得高涨, 乐此不疲。 因此, 开展民间游戏, 既完成了反复练习的“量”, 又使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 达到了增强体质、发展孩子基本动作的目的。 实践证明, 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四、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 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要给予幼儿社会角色的学习与扮演, 从而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民间游戏“办家家”中, 我们一般看到通常总是女孩子当“妈妈”, 很少有男孩子当“妈妈”。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就知道:“因为我是男孩, 所以我当爸爸, 妈妈是女的。 ”在游戏中儿童既是自己, 又是别人, 一个人可以扮演多个橘色。这种自我与角色间的守恒与转换, 可以使孩子在对角色的稳定性与多样化的理解和体验中, 锻炼孩子扮演角色的技能, 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 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如民间游戏“挤油渣”, 游戏参与者人数为4~10人, 游戏目的是齐心协力地用肩部力量向前挤动。 在游戏开展过程中, 将孩子分成人数相同的两队面对面站好, 接着请孩子边念儿歌边用肩部力量齐心协力地向中间挤, 挤出一人, 被挤出的参与者向旁边跑去。在这个民间游戏中, 参与者要遵守集体游戏规则, 齐心协力, 友好合作, 才能让游戏顺利进行。 当然, 民间游戏中存在合作性竞赛形式的游戏, 例如民间游戏“炸碉堡”, 做碉堡的参与者除了知道要与同伴一同合作游戏外, 还要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克服自己的冲动, 学会等待与忍耐。 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出现互相碰撞的现象, 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道歉, 继而有助游戏的进行。

民间游戏源源流长, 一般较难确定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 也无从考证其作者,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 这些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而被幼儿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已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 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管理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因此, 教师要充分认识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发挥其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潜力, 使民间游戏在幼儿间重现光彩, 让民间游戏成为幼儿童年的美好回忆, 让民间游戏展现出自身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 .

[2]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与科学, 2008, 28 (1) .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

[4]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2.

上一篇:两基知识宣传资料下一篇:“庆中秋、贺佳节”答谢晚宴活动通知